动素程序分析
- 格式:xls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8
生产全流程分析与改进CHECKLIST 一.现场改进基本技术与方法CHECKLIST(一):人机料法环(二):5W2H(三):消除浪费对策二. 现场改进流程CHECKLIST1. 全流程程序分析分析要点:工序关系,物流次序、瓶颈工序、关键工序(控制评审点) 关键方法:ECRS 四大原则、五个方面、程序分析、5W2H (结合使用) 1) ECRS 原则2)五个方面3)程序分析2.全流程操作分析分析要点:整理工序操作流程;消除工序操作中不经济、停滞现象;工序操作中作业进行优化,消除不经济现象关键方法: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双手操作分析1)人机操作分析目的:在机器的工作过程中,调查、了解在操作周期内,人与机的相互联系,以充分调动人与机的能量及平衡操作的分析。
要点:•人力作业时序分布•机器作业时序分布•合理分布人机时序•优化人机时序分布•提高人机工作效率2)联合操作分析定义:在生产现场,对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操作员同时对一台机器(一项工作),进行工作,对其进行作业分析。
目的:取消或減少空閒或等待時間,以達到縮短工期要点:•发掘空闲时间•平衡人机工作•减少工作周期•合理分配人机•提高设备效率3)双手操作分析定义:调查、了解生产现场工人如何用双手进行实际操作的情况,称双手操作分析。
目的:雙手動作規範、平穩,去除無效動作,改變不合理的物料、工具、設備位置。
要点:•双手操作情况•用6W方式提问•有无优化动作•实施简化合并操作分析检讨点:3. 全流程动作分析分析要点:(1)了解操作者身体部位的动作顺序和方法;(2)了解以两手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是否能尽可能同时动作,是否相互联系; (3)明确各种动作的目的,动作过程中的必要动作和不必要动作; (4)了解必要的作业动作中两手的平衡。
关键方法:目视动作观察法(动素分析;双手操作分析);影像动作观察法主要工具:Right ans left hand charts (左右手分析法)/Simo charts ;Process chart (流程图);Operation process chart (操作流程图) 1) 动素分析定义:动素分析把动作分类归纳成 18 种基本的最小动作单位,可以分成以下三 大类动素。
第七章动作分析7.1 动作分析概述一、动作分析的定义动作分析是在程序决定后,研究人体各种动作的浪费,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和最经济的动作的过程。
其定义是:动作分析是按操作者实施的动作顺序观察动作,用特定的记号记录以手、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内容,并将记录表格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找出改善点的一套分析方法。
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1)动作分析的对象是操作者实施的动作。
这里的动作是指操作者身体各个部位的每一个活动。
如寻找、握取、移动、装配必要的目的物等。
(2)动作分析的目的是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作疲劳,降低劳动强度。
(3)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操作的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简单介绍其中常用的三种:(1)动素分析:观察人体中的手、足动作和眼、头活动,把两手的动作顺序、方法与眼睛的各种活动联系起来,用描述最小动作单元的动素记号记录动作并加以分析的一种方法。
(2)慢速摄影分析:按每11s拍摄一张照片的标准对作业实施过程拍摄,以此进行观察分析,把握操作者和所有物件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3)VTR分析:用摄像机对作业的实施过程摄像,再通过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此法可忠实的记录作业的实施过程,并能马上放像,因此除用于动作分析外,也广泛用于其他的作业改善。
7.2 动素分析一、动素和动素分析的概念在双手作业分析中如果把握了作业动作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仅把握和分析了动作大概的实施顺序和方法,还不能深入探讨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状态。
动素分析就是把作业动作进一步细分为手、足、眼、头等人体各部位的一个一个的动作,以便进行细微的分析和讨论。
比如,对手的等待状态,可以进一步明确是处于“简单的手的空闲状态”还是处于“用眼寻找目的物过程中的手等待状态”,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更好的探讨改善的策略。
虽然动作有许多种类,但是将动作进一步细分到不能再分的要素后,可以发现所有的动作都由一些简单的、共同的基本动作组成,我们把这些简单的、共同的基本动作称之为动素。
IE手法之动作分析动作分析⏹精益理论将动作分为三大类:⏹A,有价值必须的动作⏹B,无价值但必须的动作⏹C,无价值的浪费动作动作分析1.动作分析的意义2.动作分析的目的/意识3.动作分析的方法4.动素分析符号及改善要点5.动作经济的意义6.动作经济原则7.动作经济原则之检讨8.动作改善的原则动作分析法(Therblig)⏹一、动作分析的意义创始人: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 B.Gilbreth)⏹动作分析是在程序决定后,研究人体各种动作的浪费(不合理、不平衡、不需要-3M),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和最经济的动作。
其实质是研究人在进行各种操作的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
⏹目的: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作疲劳,降低劳动强度。
在此基础上制定标准的操作方法,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作技术准备。
以日常生活中的动作为例:一个熟练的厨师,可以同时用两个甚至更多的炉子炒菜,快速而且不会出差错。
而平常人则可能用一个炉子炒菜都会出现在中途发现某一种材料还未准备好的状况,所耗费的时间也更长。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动作安排合理与否造成的。
何谓动作意识?⏹A,明白合理动作与不合理动作的区分;⏹B,明确动作错误的原因,判断合理动作;⏹C,全身心地投入动作研究,思考合理动作方法、作业配置和工夹具。
动作分析方法(共四种)⏹1、目视动作分析法:(visual motion study)采用目视观测方法寻求改进动作的方法。
⏹2、动素分析法:细分动作之构成要素,得18种动素,将工作中所用之各动素逐项分析,谋求改进。
一般用在较具重复性且周期较短的手操作之研究中。
18个动素(也称基本动作)。
动作分析方法⏹3、影片分析法:(film Analysis)采用摄影机将各个操作动作拍摄成影片放映,而加以分析。
例:将生产线上各个动作拍摄下来,然后放映加以分析。
影片分析因其拍摄速度之不同,又可分为细微动作研究(micro-motion study)及微速度动作研究(memo -motion study)两种。
的概念1-1IE的定义?应用分析、设计的原理、技巧,并配合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专门知识和经验,且透过「设计」、「改善」、「标准化」来进行人、材料、设备等生产要素的综合,以建立良好的工作系统,并使系统所期待的机能可稳定发挥。
?「设计」─对未来的工作制定新系统。
「改善」─对现行的工作系统修正为更好的系统。
「标准化」─使设计或改善后的系统能落实,以发挥应有的机能。
?IE的基础部份就是工作研究。
而工作研究又分类如下:流程分析?大处着眼方法研究工作研究动作分析?小处着眼时间研究1-2工作研究的价值?系统化研究以发现最佳的方法。
?决定作业标准最精确的方法。
?决定标准时间最精确的方法。
?应用范围宽广,无论直接或间接单位皆可应用。
?教育训练的有效工具。
2.流程分析2-1流程分析的内容及其应用的工具?从整个制程或一系列的操作做全盘考虑,分析下列项目:●工程的分割、顺序、配置合适否?●作业是否多余或重复?●搬运、停滞、储存的次数是否太多,时间是否太长?进而改善工作程序、方法,增加净作业比例及有附加价值之作业,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关的分析工具有:制品工程分析表(FLOW PROCESS CHART)作业者制品流程线图(FLOW DIAGRAM)作业者?从某工作站、分析作业者的操作方法、或作业者与机器间的相对关系,进而改善操作方法,以缩短工时或提高机器效率。
一般称为联合工程分析,其相关分析工具有:人机器程序图●多动作程序图●操作人程序图2-2流程图分析图表的作用●可将工作的基本资料如搬运路线与距离、操作时间、制造数量、设备与机器产能、工作方法、使用的材料与工具等,具体、清晰地显示出来,以突破记忆力的限制,进而明确地把握问题的所有现象,以有效地进行改善。
2-3流程分析的符号2-4工程分析表?何谓工程分析表●由”?”、”?”、”?”、”D”、”▽”等五种事象的符号构成,而将整个制程作详尽记录的图表。
可利用此表来分析搬运距离,次数,停滞与储存时间等隐藏成本的浪费。
第一节动作分析的意义、目的与动素一、动作分析的意义与目的动作分析是在程序决定后,研究人体各种动作的浪费,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和最经济的动作。
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操作的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
动作分析的目的: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作疲劳,降低劳动强度。
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作技术准备。
发现动作浪费的着眼点:(1)脚的动作:•空步行;•返回半步;•踏出半步等。
(2)物品运动:•上下、左右;•反转;•转换方向;•收存放置。
(3)手的动作:•上下、左右;•单手等待;•交替拿取;•重复;•不好拿;•不好做;•幅度大。
(4)眼睛的动作:•寻找;•选择;•确认;•辨认;•盯住;•注意;•焦虑。
(5)身体的动作:•回头;•弯腰;•伸背;•大幅度动作;•拉紧;•不安全动作等。
二、动作分析方法1.目视动作分析:即以目视观测的方法寻求改进动作方法。
2.动素分析:是将工作中所用的各个动素逐项分析以谋求改进。
3.影片分析:即用摄影机将各个操作动作拍摄成影片放映,而加以分析。
三、动素的名称、定义及形象符号1.伸手(Transport Empty,用TE表示)定义:空手移动,伸向目标,又称运空。
起点:当手开始伸出的瞬间开始。
终点:当手刚触及目的物的瞬间终了。
分析:(1)伸手系指空手。
(2)此动素前常接“放手”,后跟“握取”。
(3)此动素不能取消,但可缩短距离。
(4)移动距离是指动素的实际路径,而非两点间直线距离。
(5)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手移动长距离较短距离需要的时间较多。
(6)熟练的操作者在重复性工作的继续周程内,其手的移动几乎经过完全相同的路线。
(7)伸手通常包括下列三种过程: 1)由静止开始,加速达最大。
2)以后即以此速度等速前进。
3)最后减速到完全停止。
(8)手移动时,必须以眼引导手,故眼的移动次数及距离长短,常对操作有影响,改善:(1)能否缩短其距离。
IE技术培训之——《动作分析》一、概念动作分析是在程序决定之后,对操作有身体细微动作进行分析,删去无效的动作或不必要动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动作分析的目的:1.简化操作方法,发现操作人员的浪费,减轻工人疲劳,为制定标准工作法提供资料;2.发现空闲时间,取消不必要的动作,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提供资料。
吉尔布雷斯夫妇认为:大多数工作都是由人的双手完成,而且所有的手工活动都是由一些基本动作的组合并不断重复。
动素:指人体不能再分割的基本动作;动素是动作划分的基本单位,是组成动作的基本要素。
二、动素的涵义1.伸手------指空手移向目的物。
伸手的起点:是从手开始朝向目的物到手抵达目的物的瞬间。
伸手动素特点:1)当手朝向目的物或者某一动素完成后,手需回时发生的。
2)伸手途中常有予对动作伴生。
3)伸手常在放手动作之后,而在抓取动作之前发生。
2.移动(又叫搬运)------是手或身体的某一部位将物体由一个地点移至另一个地点。
移动是从手有负荷于始朝向目的地且抵达目的地点止。
移动有空间的移动、推动、拉动、滑动、拖动、旋转等形式。
当移动途中突然停止时即为握持动素。
移动途中常有予对动素伴生,一般劝按其困难程度可分为:1)移动至固定停靠处。
2)移动至大概位置。
3)移到精确位置。
4)移动至不定位置。
3.抓取------利用手指或手掌充分控制物体的动作。
抓取动素是以手指环绕一物体,欲控制该物体的时刻起至物体已被充分控制的瞬间止物体已被充分控制后连续抓取不叫抓取,而称“握持”;如果用器具来抓取时,应称“使用”不能称抓取。
但戴手套抓取时,则为抓取,固为手套不是器具,它仅起着保护手的目的。
除手之外用人体其它部位控制物体时,可称为抓取,抓取动素常发生在伸手与移动动素之间。
4.定位------是指将物体摆置放于特定的位置上的动作。
定位是从操作的手开始摆动,扭转或滑动物体至一特定的方位的时刻开始至被正确安置于特定的位置时刻为止。
它常发生于移动素之后和放手动素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