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培训八上数学第4讲:图形的轴对称
- 格式:doc
- 大小:550.03 KB
- 文档页数:7
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可以折叠成两半,使得两半完全重合在一起,则这个图形是轴对称的。
轴对称图形具有轴对称轴,也称为镜像轴。
2.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 图形的每个点关于轴对称轴对应有另一个点。
- 图形的每一对对称点与轴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 图形的任意两点关于轴对称轴的连线垂直于轴对称轴。
3. 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
- 观察图形是否可以折叠成两半,使得两半完全重合。
- 观察图形是否和它自己的镜像一样。
4. 轴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
- 给出轴对称轴,沿着轴对称轴将图形折叠。
- 给定部分图形的对称点,通过连接对称点来绘制完整的轴对称图形。
5.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的应用:
- 可以通过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来绘制完整的图形。
- 可以通过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来解决有关对称点的问题,如求解距离、面积等。
这些都是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的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轴对称知识点总结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一、知识点:1.什么叫轴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能够完全重合,而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的两个部分沿某直线对折能完全重合。
②轴对称是反映两个图形的特殊位置、大小关系;轴对称图形是反映一个图形的特性。
联系:①两部分都完全重合,都有对称轴,都有对称点。
②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两旁的部分看成两个图形,这两个部分图形就成轴对称。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圆、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角、线段、相交的两条直线等。
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称线段的中垂线)5.轴对称的性质:⑴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⑵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6.怎样画轴对称图形:画轴对称图形时,应先确定对称轴,再找出对称点。
二、举例:例1:判断题:①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的平分线;()②等腰三角形至少有1条对称轴,至多有3条对称轴;()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是全等三角形;()④两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对称点一定在直线的两旁。
()例2:下图曾被哈佛大学选为入学考试的试题.请在下列一组图形符号中找出它们所蕴含的内在规律,然后把图形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图形.例3:如图,由小正方形组成的L形图中,请你用三种方法分别在下图中添画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例4:如图,已知:ΔABC和直线l,请作出Δ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知识点总结1、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
2、轴对称:两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其中一个图形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
3、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
轴对称图形讨论的是“一个图形与一条直线的对称关系” ;轴对称讨论的是“两个图形与一条直线的对称关系”。
(2)联系。
把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旁的部分看作两个图形”便是轴对称;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便是轴对称图形。
4、轴对称的性质:(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2)对称轴与连结“对应点的线段”垂直。
(3)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
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定义。
经过线段的中点且与线段垂直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图2,∵CA=CB,直线m ⊥AB 于C,∴直线m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2)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如图3,∵CA=CB,直线m ⊥AB 于C,点P 是直线m 上的点。
∴PA=PB 。
(3)判定。
与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如图3,∵PA=PB,直线m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点P 在直线m 上 。
6、等腰三角形:(1)定义。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①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
第三条边叫做底。
②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
③腰与底的夹角叫做底角。
说明:顶角=180°- 2底角底角=顶角顶角21-902180︒=-︒ 可见,底角只能是锐角。
(2)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 ,只有一条。
②等边对等角。
如图5,在△ABC 中 ∵AB=AC∴∠B=∠C 。
③三线合一。
(3)判定。
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如图5,在△ABC 中, ∵AB=AC∴△ABC 是等腰三角形 。
轴对称知识点一、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沿着某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该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要点诠释: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图形被对称轴分成的两部分能够互相重合.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一定只有一条,也可能有两条或多条,因图形而定.知识点二、轴对称1.轴对称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或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也叫做对称点要点诠释:轴对称指的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两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全等.2.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而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知识点三、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若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也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知识点四、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线段的中垂线.性质:性质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性质2: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要点诠释: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相等,这点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外心.类型一、轴对称变换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6)A -,(5,3)B -,(3,1)C -.(1)ABC ∆关于y 轴对称的图形△111A B C (其中1A ,1B ,1C 分别是A ,B ,C 的对称点),请写出点1A ,1B ,1C 的坐标;(2)若直线l 过点(1,0),且直线//l y 轴,请在图中画出ABC ∆关于直线l 对称的图形△222A B C (其中2A ,2B ,2C 分别是A ,B ,C 的对称点,不写画法),并写出点2A ,2B ,2C 的坐标.类型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知识点①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 如图,已知ABC ∆,AB 、AC 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1)判断ABC ∆的形状;(2)若点A 在线段DC 的垂直平分线上,求AC BC的值.知识点②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3.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BE CD =,且BD 与CE 相交于点O ,求证:点O 在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上.类型三、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图形的面积4. 在ABC ∆中,90BAC ∠=︒,点A 关于BC 边的对称点为A ',点B 关于AC 边的对称点为B ',点C 关于AB 边的对称点为C ',若1ABC S ∆=,求A B C S '''.类型四、“将军饮马”问题5. 如图,点P、Q为MON内两点,分别在OM与ON上找点A、B,使四边形PABQ的周长最小.类型五、角平分线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综合6. 如图,在△ABC中,AD是∠BAC平分线,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于点F,交BC的延长线于E(1)在图①中,连接DF,证明DF//AC(2)在图①中,连接AE,证明∠EAC=∠B(3)如图②,若线段CD上存在一点M,使∠MPD=∠ACD,AM与EF交于点P,连接DP 并延长与AC交于点N,求证:AN=DM.①②【复习巩固】一.选择题(共7小题)1.如图,ABC ∆中,D 点在BC 上,将D 点分别以AB 、AC 为对称轴,画出对称点E 、F ,并连接AE 、AF .根据图中标示的角度,求EAF ∠的度数为何?( )A .113︒B .124︒C .129︒D .134︒2.如图所示,在四边纸片ABCD 中,//AD BC ,//AB CD ,将纸片沿EF 折叠,点A ,D 分别落在A ',D '处,且A D ''经过点B ,FD '交BC 于点G ,连接EG ,若EG 平分FEB ∠,//EG A D '',80D FC '∠=︒,则A ∠的度数是( )A .65︒B .70︒C .75︒D .80︒3.如图,直线MN 是四边形AMBN 的对称轴,点P 是直线MN 上的点,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AM BM =B .AP BN =C .M AP M BP ∠=∠D .ANM BNM ∠=∠4.如图,在ABC ∆中,AB 边的中垂线DE ,分别与AB 边和AC 边交于点D 和点E ,BC 边的中垂线FG ,分别与BC 边和AC 边交于点F 和点G ,又BEG ∆周长为16,且1GE =,则AC 的长为( )A .13B .14C .15D .165.如图,50∠的平分线BE交AD于点E,连接∠=︒,AD垂直平分线段BC于点D,ABCABC∠的度数是()EC,则AECA.115︒B.75︒C.105︒D.50︒6.如图,四边形ABCD中,AB AD=,点B关于AC的对称点B'恰好落在CD上,若110∠=︒,BAD则ACB∠的度数为()A.40︒B.35︒C.60︒D.70︒7.如图,P是AOB∠两边上的点,点P关于OA的对称点Q恰∠外的一点,M,N分别是AOB好落在线段MN上,点P关于OB的对称点R恰好落在MN的延长线上.若 2.5PN=,PM=,3 MR=,则线段QN的长为()7A.1 B.1.5 C.2 D.2.5二.解答题(共3小题)8如图,点A、B在直线l同侧,请你在直线l上画出一点P,使得PA PB+的值最小,画出图形并证明.9.如图,OBC ∆中,BC 的垂直平分线DP 交BOC ∠的平分线于D ,垂足为P .(1)若60BOC ∠=︒,求BDC ∠的度数;(2)若BOC α∠=,则BDC ∠= (直接写出结果).10.如图,ABC ∆中,BD 平分ABC ∠,BC 的中垂线交BC 于点E ,交BD 于点F ,连接CF .(1)若60A ∠=︒,24ABD ∠=︒,求ACF ∠的度数;(2)若5BC =,:5:3BF FD =,10BCF S ∆=,求点D 到AB 的距离.。
5、垂直平分线(中垂线)定义垂直并且平分⼀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书写格式:判定:∵AO=A′O,∠1=90°,∴l 是AA′的垂直平分线.性质:∵l是AA′的垂直平分线,∴AO=A′O,∠1=∠2=90° .6、轴对称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且(1)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或在同⼀条直线上).(3)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相等.(4)对应线段所在直线的交点在对称轴上(或对应线段所在直线互相平⾏).如图:(1)AA′,BB′,CC′,DD′,被l垂直平分.(2)AA′∥BB′∥CC′,CC′、DD′在同⼀直线上.(3)AB=A′B′,BC=B′C′,CD=C′D′,AD=A′D′,∠BAD=∠B′A′D′,∠ABC=∠A′B′C′,∠BCD=∠B′C′D′,∠CDA=∠C′D′A′.(4)BA、B′A′,BC、B′C′,CD、C′D′的延长线交点在l上.DA、D′A′的延长线平⾏.7、对称轴的作法法1:作⼀条对应点的连线,并作其中垂线.法2:作两条对应点的连线,并分别作其中点,两点确定⼀条直线.法3:分别延长两对对应线段,确定两个交点,两点确定⼀条直线.8、给出⼀个图形及对称轴,作其对称图形的作法过原图形各点画对称轴的垂线,以各点到垂⾜的距离为半径,截取相等,将所作对应点分别相连.⼆、实战演练例1:请在下列三个2×2的⽅格中,各画出⼀个三⾓形,要求所画三⾓形与图中三⾓形成轴对称,且所画的三⾓形顶点与⽅格中的⼩正⽅形顶点重合,并将所画三⾓形涂上阴影.分析:我们应该利⽤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先选择不同的直线当对称轴,再作对称图形.显然⼤⽅格作为正⽅形,有4条对称轴,⽽还有⼀条⽐较难想,对称轴可以经过斜边和直⾓边的中点.解答:例2:如图,桌⾯上有A、B两球,若要将B球射向桌⾯任意⼀边,使⼀次反弹后击中A球,则可以瞄准的点有哪些?分析:本题中,对于桌⾯反弹的问题,其实属于物理中的光路问题,⼊射⾓等于反射⾓,⽽将⼊射⾓作对称后,恰好与反射⾓是对顶⾓,光线在同⼀直线上,因此我们考虑作对称.解答:变式:如图是⼀个台球桌⾯的⽰意图,图中四个⾓上的阴影部分分别表⽰四个⼊球孔.若⼀个球按图中所⽰的⽅向被击出(球可以经过多次反弹),则该球最后落⼊的球袋是______袋.分析:本题与例2类似,但如果每次都作对称,未免太过⿇烦,我们不难发现⼊射线与桌边的夹⾓为45°,则反射后的夹⾓也为45°,问题得解.解答:例3:如图,已知∠AOB=60°,点P为∠AOB内⼀点,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连接P1P2,交OA于点M,交OB于点M.(1)连接OP1,OP2,求∠P1OP2的度数.(2)若P1P2=8,求△PMN周长.分析:(1)要求∠P1OP2的度数,直接求显然很困难,我们不妨从对应线段考虑,则想到连接OP.(2)同样的,将组成三⾓形的三条线段中,能找到对应相等的线段找出,进⾏转化.解答:变式: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A′B′C′和△A′′B′′C′′关于直线EF对称.(1)画出直线EF;(2)直线MN与EF相交于点O,试探究∠BOB′′与直线MN、EF所夹锐⾓α的数量关系.分析:(1)问不难,只需⽤3种⽅法中的任意⼀种即可.(2)问与例3类似,准确依据题意,画出图形后,根据对称性,连接对应线段就能有所突破.解答:(1)如图,连接B′B′′,C′C′′,各取中点,连接后,直线EF即为所求.(2)连接OB′,∵△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BOM=∠B′OM,同理可得∠B′OE=∠B′′OE,∴∠BOB′′=∠BOB′+∠B′OB′′=2∠B′OM+2∠B′OE=2∠MOE=2α.。
轴对称知识点总结轴对称是几何学中常见的一个概念。
当我们谈论轴对称时,我们指的是物体关于一个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可以说是对称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让我们来总结一些轴对称的知识点。
1. 轴对称的定义和特征轴对称即物体相对于一条轴线对称,即物体的两侧镜像对称。
它是一种对称性质,具有以下特征:1)轴对称的物体是镜像对称的,即两侧完全一样。
2)轴对称的物体可以是二维平面上的图形,也可以是三维空间中的立体。
3)轴对称的轴线可以是任意方向和位置的直线。
2. 轴对称的图形轴对称的图形在数学中有特定的分类。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以下几种:1)正方形:正方形是一种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它具有四条轴对称线。
2)矩形:矩形是一种四边都是直角的图形,它具有两条轴对称线。
3)圆形:圆形是一种无边界的闭曲线,它具有无数条轴对称线。
每条直径都是轴对称线。
4)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一种三边相等的图形,它具有三条轴对称线。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轴对称图形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图形也具有轴对称的性质。
3. 轴对称的应用轴对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艺术设计:轴对称图案在艺术设计中非常常见。
对称的图案给人以稳定和和谐的感觉,能够吸引人的眼球。
2)建筑设计:许多建筑物在设计中运用了轴对称的原理。
例如,许多教堂和宫殿都以对称的形式呈现。
3)机械制造:在机械制造中,轴对称的零件更易于加工和安装。
因为轴对称设计能够保证零件的两侧完全一致,减少了制造误差。
4)生物学:很多生物体也具有轴对称的特征。
例如,人类的面部、昆虫的翅膀等都具有轴对称的形状。
总之,轴对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几何概念和性质。
它在数学、艺术、建筑、机械制造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轴对称的知识,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本文所总结的轴对称知识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轴对称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描述平面中的一种关系。
在轴对称中,存在一个轴线,使得轴线上的每个点关于轴线的对称点也在这个平面上。
轴对称的定义:在平面上,如果存在一条直线,对于平面内的任意一点P,如果点P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也在这个平面上,那么就称这个平面具有轴对称性,而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平面的轴线。
轴对称的性质:1.因为轴对称是一条直线,所以它没有长度和宽度,只有方向。
2.平面中的任意两点关于轴线对称,其对称点也在同一条直线上。
3.对于平面内的任意一点P,点P关于轴线的对称点为P',则有PP'=r,其中r为轴线到点P的距离。
轴对称的判定方法:1.直接判定:根据定义,通过观察图形,判断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性。
2.射线法:可以用一根射线作为轴线,将图形分成两部分,再观察这两部分是否关于射线对称。
3.过相应点法:如果图形上已知两个或多个对称点,则可以连接这些点,得到的直线就是轴线。
轴对称的应用:1.在几何证明中,轴对称常常被用来构造等边、等角等形状。
2.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都具有轴对称性,比如书本、门窗等。
轴对称的例题:例题1:判断下列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性,并给出轴线的方程。
(1)点A(1,1)关于直线y=1对称;(2)点B(3,4)关于直线x=3对称;(3)点C(-2,5)关于直线y=-2x+3对称。
解答:(1)点A(1,1)关于直线y=1对称,所以图形具有轴对称性。
轴线的方程为y=1(2)点B(3,4)关于直线x=3对称,所以图形具有轴对称性。
轴线的方程为x=3(3)点C(-2,5)关于直线y=-2x+3对称,所以图形具有轴对称性。
轴线的方程为y=-2x+3例题2:已知A(2,3)关于直线y=2x对称,求点A'的坐标。
解答:因为A(2,3)关于直线y=2x对称,所以A和A'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设点A'的坐标为(x,y)。
根据对称性可以得到以下关系:x+2y=4(点A和A'在直线y=2x上)2x+x=4(点A和A'在直线x=2上)解方程组得到x=1,y=1所以A'的坐标为(1,1)。
轴对称是几何形状的一种特殊属性,简单来说,轴对称就是形状能够在条直线上镜像对称。
在数学中,轴对称的性质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几何问题,例如确定形状的对称中心、计算对称线的方程、推断特定的性质等等。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为您解释轴对称的定义和公式,并且提供一些重要的定理和应用。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一.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1.轴对称的定义:一个图形或物体如果可以围绕一个轴旋转180度,并且旋转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或物体就是轴对称的。
这个轴称为轴对称的轴线或中轴线。
2.轴对称的图形:轴对称的图形是一种两边镜像对称的图形,在轴对称图形中,可以找到一个中心轴称为中轴线,物体或图形的任意一个点关于轴线对称的点也在轴上。
3.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图形在中轴线两侧的点关于中轴线上的点是镜像对称的。
-轴对称的图形的两边在中轴线上的对应点距离相等。
-轴对称的图形可以由一个部分沿着中轴线复制后叠加而成。
二.轴对称的公式和特征1.轴对称的方程:一般来说,轴对称的方程可以用以下形式表示:-对于直线轴对称:y=k或x=k(k为常数)-对于曲线轴对称:x=f(y)或y=f(x)(f表示一个函数)2.轴对称的特征:-函数关系:轴对称的图形通常可以表示为一个函数关系的图形,例如,y=x^2是一个轴对称的抛物线。
-对称点:轴对称的图形中,图形上每个点关于中轴线都有一个对称的点。
-轴对称线的特征:轴对称的图形中,中轴线上的每一点都是图形的对称点,也就是说,如果(x,y)是图形上的一点,那么(-x,y)也是图形上的一点。
三.轴对称的定理和应用1.轴对称的定理:-对称中心定理:一个图形如果轴对称,那么图形上的任意两个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
-垂直线对称:轴对称图形以垂直线为对称轴进行对称。
-水平线对称:轴对称图形以水平线为对称轴进行对称。
-原点对称:轴对称图形以原点为对称中心进行对称。
2.轴对称的应用:-计算对称轴的方程:通过已知的对称点和对称中心,可以计算出轴对称的方程。
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所包含的内容广泛而深刻。
在八年级上册中,轴对称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知识点为主题,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基本概念1. 关于轴对称轴对称是指平面上存在一条直线,使得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一个图形如果可以分成两部分,且其中一部分经过旋转、翻转或平移后可以和另一部分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
2.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的图形关于对称轴是对称的。
- 轴对称的图形的对称中心在对称轴上。
- 轴对称的图形的每一点经过对称轴的对称变换后都能恰好在图形上。
三、基本题型在八年级上册数学中,关于轴对称的题型主要包括:1. 判断图形是否轴对称2. 找出图形的对称中心和对称轴3.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解决相关的计算题目四、实例分析以具体的实例来分析轴对称的知识点:题目:如图,判断图形是否关于虚线对称。
[图片]解析:根据图形可以看出,通过对折可以发现,图形A和图形B可以重合,因此该图形是关于虚线对称的。
又如,若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对称轴为边AC,对称中心为边BC的中点O,求证△ABC是个等腰三角形。
解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以证明线段BO和OA相等,从而得到△ABC为等腰三角形。
五、拓展应用除了基本的题型和实例分析,八年级上册数学中的轴对称知识点还涉及到一些拓展应用,在真实生活中也是有一定的应用场景的。
在建筑设计中,轴对称的思想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进行建筑设计和规划,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和稳定性。
在工程制图和艺术设计中,轴对称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知识点的全面评估和总结,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基本题型和实例分析,以及在拓展应用中的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轴对称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暑期预习 | 八年级上册〔新初二〕【轴对称】知识点梳理+讲解+习题《轴对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根本概念:⑴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局部能够相互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⑵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⑷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⑸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根本性质:⑴对称的性质:①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称轴都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②对称的图形都全等.⑵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②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⑶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⑷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1条〕.⑸等边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②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③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都存在三线合一.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3条〕.3.根本判定:⑴等腰三角形的判定: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⑵等边三角形的判定: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根本方法:⑴做已知直线的垂线:⑵做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⑶作对称轴:连接两个对应点,作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⑷作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对称图形:⑸在直线上做一点,使它到该直线同侧的两个已知点的距离之和最短.。
轴对称知识点总结轴对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在几何图形的研究和实际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来详细总结一下轴对称的相关知识点。
一、轴对称的定义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例如,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的高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对边中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三、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
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是一个图形自身的特性。
2、联系都有对称轴。
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部分关于这条对称轴成轴对称。
四、作轴对称图形1、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连接一对对应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是该图形的对称轴。
对于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对称轴是连接对称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作轴对称图形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我们只要分别作出这些点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再连接这些对应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五、用坐标表示轴对称1、点(x,y)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2、点(x,y)关于 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例如,点(2,3)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3);点(-1,4)关于 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4)。
六、轴对称的实际应用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1、建筑设计中,许多建筑都采用了轴对称的设计,使得建筑更加美观、稳定。
2、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外形设计也常常运用轴对称,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性能。
认识轴对称知识点总结一、轴对称的定义轴对称是指一个几何图形相对于某条轴线对称,即图形的两侧关于轴线对称。
轴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变换,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研究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与几何图形相关的问题。
二、轴对称的性质1. 被轴对称的图形的对称轴上的点不动,对称轴的垂线上的点互为对称点。
2. 被轴对称的图形的对称轴上任意两点的对称点都在对称轴上。
3. 被轴对称的图形上的任意一点,与其对称点关于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轴对称的应用轴对称在几何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平面几何中,我们经常通过轴对称来研究图形的性质、判断图形的对称特征、构造具有对称性的图形等。
在日常生活中,轴对称也有很多实际的应用,比如建筑设计、工艺品制作、装饰设计等。
四、轴对称的判定方法1. 通过观察图形的性质来判断是否具有轴对称性。
2. 通过观察图形的对称性来判断是否具有轴对称性。
3. 通过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定理来判断是否具有轴对称性。
五、轴对称的性质及定理1. 轴对称的图形的对称轴上的点不动定理:轴对称的图形的对称轴上的点不动,即对称轴上的任意一点都是自身的对称点。
2. 轴对称的图形的对称轴是垂直的定理:如果一个图形具有轴对称性,那么图形的对称轴一定是垂直的。
3. 被轴对称的图形的对称轴上任意两点的对称点都在对称轴上定理:对任意一点A在对称轴上,A的对称点B也在对称轴上。
4. 对称中心位置可以通过对称图形的性质来判断定理:对称中心位置是轴对称的图形的重要性质之一。
5. 被轴对称的图形上的任意一点,与其对称点关于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定理:被轴对称的图形上的任意一点,与其对称点关于对称轴的距禿相等。
六、轴对称的图形1. 线段线段是具有轴对称性的图形。
2. 三角形三角形也可以是轴对称的图形。
3. 正方形和矩形正方形和矩形也是轴对称的图形。
4. 圆形圆形也具有轴对称性。
七、轴对称的构造1. 利用尺规作图的方法来构造轴对称的图形。
2. 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来构造轴对称的图形。
八年级上轴对称知识点总结轴对称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不仅是基础知识,还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必备逻辑推理方法。
在八年级上学期,轴对称这一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本篇文章将对八年级上轴对称知识点进行一一总结。
一、轴对称的基本概念轴对称是平面中的一种特殊变换,通过将图形绕轴旋转180°,得到的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
在轴对称中,轴是图形的中心对称线,轴对称图形左右对称。
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1. 轴对称图形内部不受影响,仍旧相同。
2. 轴对称图形的任何两点关于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
3. 轴对称图形的任何一个点到轴线的距离与它的对称点到轴线的距离相等。
三、确定轴对称图形的轴1. 图形本身具有轴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就是图形的中心。
2. 图形的边界线或部分边界线是轴对称的,则轴对称中心在轴线上。
四、在轴对称中绘制图形在轴对称中,我们不仅可以根据轴对称中心绘制图形,还可以通过一些图形构建方法绘制出轴对称图形。
例如,我们可以将图形分成左右两个部分,然后将左半部分绕中心点旋转180度,得到一个完整的轴对称图形。
五、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特征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特征,可以用以下方法:1. 判断图形中是否存在轴对称中心。
2. 将两个同名点之间的距离与轴的距离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相等。
六、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 轴对称图形中,任何两个对称点的坐标相同。
2. 轴对称图形中,通过轴对称中心的直线被轴分成两段,且两段的长度相等。
3. 轴对称图形中,若点P关于直线L对称的对称点为P',则L 为点P与点P'中点的轴对称中心。
七、轴对称与坐标系我们可以将轴对称与坐标系结合起来,使用坐标系的有关知识推导出轴对称图形的方程和性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坐标系求出一个平面图形的中心点,进而找到其轴对称中心。
我们还可以利用坐标系求出两个轴对称图形的交点和角度。
八、轴对称的应用轴对称不仅是数学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概念,也是一种实用的工具。
八年级上册轴对称知识点讲解在几何中,轴对称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轴对称有时被称为镜像对称,它是一种对于任何一个给定子集的每一个点,都存在另外一个点,并且这两个点是对于某一个轴对称的。
这篇文章将简要讲解八年级上册中轴对称的基本原理、性质以及实际应用。
一、基本概念轴对称是几何中的一种非常基本的形状变换方式。
如果一个图形围绕一条线对着它自己进行翻转,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的。
轴对称的轴通常被称为对称轴,它是图形中的一条直线,用于将在对称轴的两侧的形状进行映射。
二、性质轴对称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包括以下几点:1. 轴对称是外形不变性:当一个形状进行轴对称时,它的外形不会改变。
2. 对称轴上的所有点不变:在对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不会发生移动。
3. 如果一个图形是轴对称的,那么它的每个点都有一个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
4. 如果一个形状的某个区域是轴对称的,那么该区域内的所有点也是轴对称的。
三、例子下面是几个关于轴对称的例子:1. 正方形是轴对称的。
它的对称轴可以是连接对角线的中垂线。
2. 长方形是轴对称的,但只能是沿着它的较短边的中心线。
3. 图形ABCD是轴对称的,其对称轴为直线EF。
四、应用轴对称有许多实际应用,例如:1. 工程制图中,轴对称通常用于对称部件的绘制。
2.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以设计出高效的演算法,以使编程过程更加简单。
3. 访问控制系统中,轴对称被用作安全控制块的一种方式。
结论对称是几何中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并且它在各个领域内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轴对称是对称中的一种,它有着许多的性质和应用。
对于中学教育而言,轴对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主题,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轴对称的概念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关于轴对称的知识点1.轴对称的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也叫做对称点。
【轴对称指的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两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全等。
】2.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图形被对称轴分成的两部分能够互相重合.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一定只有一条,也可能有两条或多条,因图形而定。
】3.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主要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而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关系非常密切,若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则这个整体就是轴对称图形;反过来,若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旁的部分看作两个图形,则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原对称轴)对称.。
4.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任何对应部分也成轴对称;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5.线段的轴对称性①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到线段两个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画出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这样就出现相等线段,直接或间接地为构造全等三角形创造条件。
②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相等,这点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外心。
】6.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线段的中垂线。
7.角的轴对称性(1)角是轴对称图形,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思维训练培训八上数学第4讲:图形的轴对称【思维入门】例1: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例2:张晓丽从平面镜中看到一个英语单词,如图所示,这个英语单词是,它的中文意思是。
【思维拓展】例3:现有9个相同的小正三角形拼成的大正三角形,将其部分涂黑,如图中(1)、(2)所示,观察图(1),图(2)中涂黑部分构成的图案,它们具有如下特征:①都是轴对称图形;②涂黑部分都是三个小正三角形,请在图(3),图(4)内分别设计一个新图案,使图案具有上述两个特征。
例4:如图(1)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 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思维升华】例5:(1)如图1,把△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试探索∠1+∠2与∠A的关系(不必证明)。
(2)如图2,BI平分∠ABC,CI平分∠ACB,把△ABC折叠,使点A与点I重合,若∠1+∠2=130°,求∠BIC的度数。
(3)如图3,在锐角△ABC中,BF⊥AC于点F,CG⊥AB于点G,BF,CG交于点H,把△ABC折叠,使点A和点H 重合,试探索∠BHC与∠1+∠2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思维探究活动】例:茅坪民族中学八(2)班举行文艺晚会,桌子摆成两直线(如图中的OA,OB),OA的桌面上摆满了苹果,OB 的桌面上摆满了糖果,站在C处的学生小明先拿苹果再拿糖果,然后回到C处,请你在图中帮助他设计一条行走路线,使其所走的总路程最短?学力思维训练A组务实基础1、下列四幅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如图,六边形ABCDEF是轴对称图形,CF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若∠AFC+∠BCF=150°,则∠AFE+∠BCD 的大小是()A、150°B、300°C、210°D、330°(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ABC的内部有一点P,且D,E,F分别以AB,BC,AC为对称轴的对称点,若△ABC的内角∠BAC=70°,∠ABC=60°,∠ACB=50°,则∠ADB+∠BEC+∠CFA等于()A、180°B、270°C、360°D、480°4、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图①)按如下步骤操作:(1)以过点A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B恰好落在AD 边上,折痕与BC相交于点E(如图②);(2)以过点E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折痕EF交AD 边于点F(如图③);(3)将纸片展平,那么∠AFE的度数为()A、60°B、67.5°C、72°D、75°5、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是BC 边上的高(即直线AD 是△ABC 的对称轴),点E ,F 是AD 的三等分点,若△ABC 的面积为122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2cm 。
(第5题图) (第7题图)6、有下面的图形: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
从中任取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概率为 。
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内,线段AB 垂直于y 轴,垂足为点B ,且AB =2,如果将线段AB 沿y 轴翻折,点A 落在点C 处,那么点C 的横坐标是 。
8、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看见某车车牌的后5位号码是,则该车车牌的后5位号码实际是 。
9、如图是由三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在图中补画一个小正方形,使补画后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至少提供两种补法)。
10、已知:如图,CDEF 是一个长方形的台球面,有黑白两球分别位于A ,B 两点,试问:怎样撞击黑球A ,使黑球A 先碰到台边EF 反弹后再击中白球B ?11、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连线为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
如图1中的四边形ABCD 就是一个“格点四边形”。
(1)求图1中四边形ABCD 的面积;(2)再图2的方格纸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EFG ,使△EFG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且为轴对称图形。
12、如图,Rt △AFC 和Rt △AEB 关于虚线成轴对称,现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ANC ≌△AMB ;③CD =DN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填序号)。
选一个你比较喜欢的结论加以证明。
B 组 瞄准中考1、(无锡中考)一名同学想用正方形和圆设计一个图案,要求整个图案关于正方形的某条对角线对称,那么下列图案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2、(台湾中考)下列有一面国旗是轴对称图形,根据选项中的图形,判断此国旗为( )A B C D3、(济南中考)如图,△ABC 与△'''C B A 关于直线l 对称,则∠B 的度数为( ) A 、50° B 、30° C 、100°D 、90°(第3题图) (第4题图) 4、(遵义中考)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①、图②对折两次后,再按如图③挖去一个三角形小孔,则展开后的图形是( )A B C D5、(内江中考)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10,BC =5,点E ,F 分别在AB 、CD 上,将矩形ABCD 沿EF 折叠,使点A ,D 分别落在矩形ABCD 外部的点1A ,1D 处,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 ) A 、15 B 、20 C 、25 D 、30(第5题图) (第6题图) 6、(丽水中考)如图是一台球桌面示意图,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相等,黑球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经白球撞击后沿箭头方向运动,经桌边反弹最后进入的球洞的序号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7、(烟台中考)通过找出这组图形符号中所蕴含的内在规律,在空白处的横线填写恰当的图形。
8、(新疆中考)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已知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的小正方形任意涂黑一个,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种。
(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9、(重庆中考)如图,在△ABC中,∠C=90°,点D在AC上,将△BCD沿着直线BD翻折,使点C落在斜边AB 上的点E处,CD=5cm,则点D到斜边AB的距离是cm。
10、(莆田中考)如图,一束光线从A(3,3)出发,经过y轴上的点C反射后经过点B(1,0),则光线从A点到B点经过的路线的长是。
11、(宁波中考)请在下列三个2×2的方格中,各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所画三角形是图中三角形经过轴对称变换后得到的图形,且所画的三角形顶点与方格中的小正方形顶点重合,并将所画三角形涂上阴影(注:所画的三个图形不能重复)12、(烟台中考)生活中,有人喜欢把传送的便条折成形状,折叠过程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纸条的反面),如果由信纸折成的长方形纸条(图①)长为26cm,宽为x cm,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保证能折成图④的形状(即纸条两端均超出点P),试求x的取值范围。
(2)如果不但要折成图④的形状,而且为了美观,希望纸条两端超出点P的长度相等,即最终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试求在开始折叠时七点M与点A的距离(用x表示)。
13、(淮安中考)阅读理解:如图1,△ABC 中,沿∠BAC 的平分线1AB 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C A B 11的平分线21B A 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C A B n n 的平分线1 n n B A 折叠,点n B 与点C 重合,无论折叠多少次,只要最后一次恰好重合,则认为∠BAC 是△ABC 的好角。
小丽展示了确定∠BAC 是△ABC 的好角的两种情形。
情形一:如图2,沿等腰三角形ABC 的顶角∠BAC 的平分线1AB 折叠,点B 与点C 重合;情形二:如图3,沿∠BAC 的平分线1AB 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C A B 11的平分线21B A 折叠,此时点1B 与点C 重合。
(1)△ABC 中,∠B =2∠C ,经过两次折叠,∠BAC 是不是△ABC 的好角? (填“是”或“不是”)。
(2)小丽经过三次折叠发现了∠BAC 是△ABC 的好角,请探究∠B 与∠C (不妨设∠B >∠C )之间的等量关系,根据以上内容猜想:若经过n 次折叠∠BAC 是△ABC 的好角,则∠B 与∠C (不妨设∠B >∠C )之间的等量关系为 。
应用提升:(3)小丽找到一个三角形,其三个角分别为15°、60°、105°,发现60°和105°的两个角都是此三角形的好角。
请你完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最小角是4°,试求出三角形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使该三角形的三个角均是此三角形的好角。
C 组 冲击金牌1、如图,阴影部分由5个小正方形涂黑组成的一个直角图形,再将方格内空白的两个小正方形涂黑,得到新的图形(阴影部分),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2、小华在镜中看到身后墙上的钟,你认为实际时间最接近8点的是( )A B C D3、如图1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2,再沿BF折叠成图3,则图3中的∠CFE的度数是度。
4、长为20、宽为a的矩形纸片(10<a<20),按如图那样折一下,剪下一个边长等于矩形宽度的正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再把剩下的矩形按如图那样折一下,剪下一个边长等于此时矩形宽度的正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如此反复操作下去,若在第n次操作后,剩下的矩形为正方形,则操作停止,当n=3时,a的值为。
5、如图,取一张正方形纸片(图1),将其第一次对折,得到一个长方形(图2);再将其第二次对折,得到一个正方形(图3),其中A点是其一个顶点;再将∠A的两边沿其角平分线进行第三次对折,得到图4;以下每次都是沿∠A的角平分线对折,分别得到图5、图6……同时,把重叠后层数不同的部分剪掉(如图5,图6中左下角的阴影部分)。
对于上述每一种对折,任意剪一个图案(但图案必须保留折痕AB或其一部分),展开后观察并填空:对于你所剪的图案,图3的对称轴至少有条;图4的对称轴至少有条;图5的对称轴至少有条;图6的对称轴至少有条……如果第n次对折后,按上述方法剪一个图案后展开,请归纳其对称轴至少有条。
6、如图,甲、乙两个单位分别位于一条封闭式街道的两旁,现准备合作修建一座过街天桥,问:(1)桥建在何处才能使甲到乙的路线最短?(注意:桥必须与街道垂直)(2)桥建在何处才能使甲、乙两个单位到桥的距离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