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学年度中考语文语言文字积累专题复习4词语(成语)运用
- 格式:doc
- 大小:233.00 KB
- 文档页数:15
专题四词语(成语)运用1. (2015·山东德州)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听说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要破天荒地在冬天举办,到时就会出现吃着火锅看球赛的画面了,想想都觉得过瘾。
B.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C.《我是歌手》总决赛现场,面对孙楠的突然退场,主持人汪涵看风使舵,冷静救场,其沉着机智着实令人赞叹。
D.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答案】C2.(2015·山东济宁)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B.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
C.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D.孟宪实教授将一代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开怀纳谏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不同年龄的观众都非常喜欢。
【答案】B3.(2015·山东临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是()(A)生活中的他是一个拘谨..的人,周围的人都非常喜欢他这种外向的性格。
(B)深夜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C)寒假即将到来,孩子们憧憬着享受天伦之乐....时的样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D)“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细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中华文化带着独特的韵味..向我们走来。
【答案】D4.(2015·山东泰安)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陶渊明《桃花源记》)B.会.(适逢,恰巧遇到)天大雨,道不通,度以失期..(误期)。
专题四词语理解与运用(包括成语)应考必备考点1 成语运用中考易混易错成语分类汇总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曾几何时] 指时间没过多久。
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
[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
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不知所云] 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混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
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不忍卒读] 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
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
[目无全牛] 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
不能理解为“缺少整体性、系统性”。
[感同身受] 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
现常被用于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如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雅俗共赏] 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不足为训] 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
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求全责备] 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差强人意] 指勉强能使人满意。
不能理解为“太差劲”。
[不刊之论] 指不可更改的言论。
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文章”。
[文不加点] 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
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耿耿于怀] 形容有心事不能忘记。
不能理解为“对人怀恨在心”。
[噤若寒蝉] 形容不敢作声。
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具体而微] 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
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
[对簿公堂] 指公堂上受审。
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马革裹尸] 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
不能理解为“因生活贫困,死后下葬很可怜”。
[登堂入室] 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
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
[形影相吊] 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不能理解为“彼此关系好,常相伴(形影不离)”。
[望其项背] 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
不能理解为“赶不上或落在后面”。
前面常加否定词,如“难以望其项背”。
[置若罔闻] 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
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不能理解为“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置之度外)”。
词语理解与运用(包括成语)成语运用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曾几何时] 指时间没过多久。
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
[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
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不知所云] 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混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
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不忍卒读] 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
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
[目无全牛] 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
不能理解为“缺少整体性、系统性”。
[感同身受] 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
现常被用于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如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雅俗共赏] 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不足为训] 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
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求全责备] 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差强人意] 指勉强能使人满意。
不能理解为“太差劲”。
[不刊之论] 指不可更改的言论。
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文章”。
[文不加点] 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
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耿耿于怀] 形容有心事不能忘记。
不能理解为“对人怀恨在心”。
[噤若寒蝉] 形容不敢作声。
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具体而微] 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
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
[对簿公堂] 指公堂上受审。
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马革裹尸] 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
不能理解为“因生活贫困,死后下葬很可怜”。
[登堂入室] 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
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
[形影相吊] 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不能理解为“彼此关系好,常相伴(形影不离)”。
[望其项背] 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
不能理解为“赶不上或落在后面”。
前面常加否定词,如“难以望其项背”。
[置若罔闻] 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
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不能理解为“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置之度外)”。
[振聋发聩]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词语、成语运用一、课标解读1.正确理解并运用常用词语。
了解词语的基本含义,在语境中合理运用词语,是语言表达运用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基础。
因此,词语运用一直是各省市中考题中必考的考点之一。
近年来各地的考卷上,“词语”这一考点呈现出新的走向:命题时多选用课文语句或时鲜语料,题型一般涉及语境释词、语境运用、词语辨析等考查角度;对词语语境义的探究成为一个热点;在“候选”词语的选择上,那些具有特别内涵的词语更受青睐。
2.正确理解并运用成语。
辨识成语使用的正误,结合语境理解成语,是常见的考点。
成语具有言简意赅,意蕴丰富的特点,承载了悠久的汉文化底蕴。
成语的运用要建立在对成语的正确理解之上。
除了要把握它的正确含义外,还要结合语境从感情色彩、对象搭配等方面考虑,仔细推敲辨别。
二、考点突破(一)考点梳理考点一:词语解释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格物:探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获得知识)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看着令人叹气,不想再看下去了)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温馨提示】结合语境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这是正确使用词语的前提。
脱离开语言环境,单纯的解释词语,已经被摒弃,代之的则是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解释,我们称之为“动态解词”。
词的含义受语境的制约和影响,同一个词,由于语境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在新的语境中,会产生新的意思。
正确使用词语要结合语境,弄清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以及深层含义和特殊意义等内容,才能做到正确使用。
其实,词语考查的解题思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能够结合词语本义来分析具体的语境义及其变化,就可以大大提高自己快速回答的准确率。
字词和词语运用字词积累考纲要求1.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和词语。
命题动向一、真题实战【2015年广东中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juéjiàng地反抗着命运()。
(2)女佣略一chóuchú()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jì()。
(4)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wúyǔlún bǐ()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2014年广东中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yāo ráo()。
(2)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qiān xǐ()。
(3)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xiāng xíng jiàn chù()。
(4)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pòbùjídài()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2013年广东中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qíqū()险路。
(2)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héxù()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
(3)设计者和匠师们yīn dìzhìyí(),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4)“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ēn shēn dìgù()。
二、模拟提升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tān huàn()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2)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chóng dǎo fùzhé()。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词语运用(含答案)词语运用私信回复"编号01" 获取电子版【题型专练一】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电视上看到不法分子伤害了那么多无辜的人时,他顿时义愤填膺。
B .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都并不遥远。
C .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不惜花重金请家教或送孩子去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可以说是无所不为。
D .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他目光深邃,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
B .母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
C.海上日出真是美轮美奂。
D .流落到荒岛的鲁滨孙十分孤独,为了回归人类社会,他苦心孤诣于制造独木舟。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B .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C.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D .为了让学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地为他们辅导。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某电视台播出的《家庭幽默秀》节目,总是让观众忍俊不禁。
B .老王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警察,在熙熙攘攘的进站人群中望眼欲穿,使坏人无法遁形。
C.他最喜欢在华灯初上之时,与一帮朋友坐在董子巷的街边茶室举杯小酌,同享天伦之乐。
D .小刘待人接物和颜悦色、古道热肠,每每让老者夸他细致周到、八面玲珑。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B .两位参加散打比赛的少年各自使出了自家的浑身解数和本领,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
C.他手很巧,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电烤箱,虽然外观一般,可功能并不逊色,真是巧妙绝伦啊。
D .飞往留学地的飞机即将起飞,弥留之际,这位性格内向的男孩终于喊出了“妈妈,我爱你!”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专题四 词语理解与运用(包括成语)中考真题纵览中考真题纵览【答案】A【解析】A项,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应该是“印度的不轨意图不言而喻了”。
B项,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这里指“宣传海报的设计”独特,符合语境。
C项,无所适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
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里指“美国贸易伙伴不知怎么办”,符合语境。
D项,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这里指“山东鲁能队这种状态时有发生,球迷们不足为奇了”。
中考真题纵览中考真题纵览【答案】B【解析】A项,“处心积虑”的意思是“存在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用在这里形容老师的精心辅导,明显意义、色彩都错误。
C项,“事倍功半”的意思是“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明显与句意不符。
D项中“无动于衷”的意思是“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用来形容学习态度,不恰当。
中考真题纵览中考真题纵览【答案】D【解析】 A项,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B项,攀比:援引事例比附。
C项,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D项,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结合语境,根据词义判断,“沧海桑田”不是指景色,而是形容世事变化,故运用不正确的词语为“沧海桑田”,应选D。
中考真题纵览中考真题纵览【答案】D【解析】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的,而这里写的是人文景观,不合适。
中考真题纵览中考真题纵览【答案】A【解析】困境:困难的处境,偏重于“境况”。
困难:处境艰难,生活困难,偏重于“难”。
此处“身处……(环境)”,应选“困境”。
启发: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启迪:开导,启发。
一般的场合、小的方面、较浅的知识理论,用“启发”;而正规的场合、大的方面、较深的知识理论,用“启迪”。
抚慰:抚恤安慰。
抚恤:对因战或因公致伤、致残和牺牲以及病故人员的家属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抚。
1、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应为“事半功倍”)2、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指像活的一样)3、“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因去掉“绝后”)4、这些豆蔻年华....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指少女)5、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
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指像活的一样)6、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 四季变化是有规律的 )7、每逢节假日,中央大街两旁的店铺,就会顾客盈门,生意葱茏....。
(形容草木生机盎然 )8、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9、法家主张君权至上,纵横家以士为贵,在当时的诸子百家中,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可谓别具匠心....。
(指在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10、奥运“样云”火炬所经之处,“中国加油、四川加油”的口号络绎不绝....。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11、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发展本地区经济,无异于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属于靠突发奇想而获得“意外的收获”,含有“侥幸心理”,所以使用有误。
)12、.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这款新型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形容非常畅快。
)13、现代社会信息量与时俱进,上网已成为追求时尚的当代中学生经常挂在路边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
(“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很大。
不能用来修饰商品,属用错了对象。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文综合运用中考语文是中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项科目,其难度和考察范围都是很大的。
语文综合运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察方面,包含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本篇文章将会对中考语文综合运用进行专题复习,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阅读理解三部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语文综合运用的基石。
其中包括语文词汇、语法以及修辞等方面。
在中考中,语音的认识以及常见字词、成语的理解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1. 词语的辨析中考中常出现的词语辨析有很多,如:捡、拣、选、挑等。
学生需要通过多读多记,理解其用法和用词场合,从而准确运用。
2. 常见语法语法是中考语文基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包括了句子成分、主谓一致、时态和语态等方面。
其中常见的错误有将主语和谓语结构对调、句子中缺少主语和动词等等。
学生需要通过多练多做模拟题,提高自身语法掌握能力。
3.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中考语文综合运用考查的重点之一,在文章中起到了表达情感、引起读者共鸣等作用。
其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对比、排比、夸张和比喻等。
学生需要通过多读多写,了解其运用场合,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
二、应用能力语文应用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提高的一个方面,需要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在实际场景中。
运用能力考查的点包括了作文、写话、阅读理解以及常见的应用题等。
1. 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中考语文综合运用中的重点,要求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根据题目要求写出一篇清晰、连贯、有表达能力的文章。
其中常见的写作形式有议论文、说明文、叙述文等,学生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思考和写作。
2.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中考语文考试中常出现的题型,需要学生对课文进行仔细研读,理解文章中的意思,答出试题的正确答案。
其中有很多阅读技巧和方法,如扫读、略读、精读等,学生需要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3. 应用题应用题是中考中常出现的一种题型形式,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知识点进行思考和解答。
中考复习积累与运用之成语的正确应用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
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妙手回春:指医生医术高明。
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主要指盼望亲人归来,不能目送亲人远去。
断壁残垣:形容残败的景象,不能用于施工现场。
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芒刺在背: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主要指内心感受。
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泛指家庭的乐趣。
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
形容临近死亡。
不指劳累。
一泻千里:多指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流畅。
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等待被杀。
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束手无策:像捆住了双手,没有一点办法。
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
不能和“坚持”连用。
遮天蔽日: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心如铁石: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鸡犬不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贬义词。
蹑手蹑脚: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顶礼膜拜:虔诚地跪拜,贬义词。
张皇失措: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贬义词。
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褒义词。
转弯抹角: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接不坦诚。
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重点是“模仿”。
微不足道:指人的力量、贡献或事物的数量、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长途跋涉: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不能用于乘火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
穷愁潦倒: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不能用于出现暂时的经济困难。
鸡零狗碎:形容事物零碎细小,不成系统。
周而复始:形容不断循环的规律。
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不能用来描绘秋色。
根深蒂固:一般比喻思想顽固。
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
专题四词语(成语)运用1. (2016〃临沂)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了出来,问他事由,他只是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
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阴影。
⑵2015年“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们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境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输入⑶谈论沂蒙精神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A.蒙受弘扬妄自菲薄B.蒙受宣扬妄自尊大C.承受弘扬妄自尊大D.承受宣扬妄自菲薄【答案】A【解析】“蒙受”是指受到,遭受;“承受”则是指承担,接受,与“阴影”不能搭配;“弘扬”是指发扬光大;“宣扬”指的是狂妄地自高自大,与语境不符。
2.(2016〃重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B.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C.课间十分钟,班上的“开心果”张晓松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D.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答案】 B【解析】“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用在这里不恰当。
3.(2016〃重庆)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的瞳仁;斗虎一样,是的风姿。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A.飞动闪耀强健 B.飞扬闪耀强壮C.飞动闪射强壮 D.飞扬闪射强健【答案】 D【解析】“飞扬”更能表现“流苏”的轻盈飘飞之态;“闪射”更能表现“瞳仁”放出的光芒之强;“强健”更能表现“风姿”的美好。
4.(2016〃金华)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虽杀臣,不能绝.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答案】 D【解析】A.第一句翻译:(屠户)回头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2016年中考试题荟萃之词语(成语)的运用1.(从化)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打排球要,运用多种战术,方能取得胜利。
②有的演员身边一些小花絮,经意不经意地一被传播,名声大振,新闻界、追星族。
③他擅长写像新月一样柔美的诗,她擅长勾勒雨丝一样细腻的画,他们若是合作一幅古诗配画,那真是啊!A.随机应变孜孜不倦相形见绌 B.看风使舵乐此不疲相形见绌C.随机应变乐此不疲相得益彰 D.看风使舵孜孜不倦相得益彰2.(柳州)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5月12日,制片人方励跪求增加电影《百鸟朝凤》排片档期,此举引起轩然大波....。
B.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C.气势恢宏的胜利日阅兵仪式,让屏幕前的师生看得热血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D.我市因经济建设成效好而获得国务院“点赞”,这骇人听闻....的消息令全市人民欢欣鼓舞。
3.(咸宁)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获奖作文是他经过认真构思,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B.小明同学长着一张普普通通的脸,无论他走到哪个地方,都会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C.居高不下的房价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不.绝于耳...。
D.小军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4.(包头)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卷土重来....的台湾民进党政府,舆论最忧心的无疑是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
B.3月12日这一天,团委组织共青团员们开展了郊外植树活动,为绵绵大青山填上一.抔.黄土..,给鹿城春天再下一片绿色。
C.《疯狂动物城》的上映,在全球获得了巨大成功,影片中那些可爱的动物形象,常常令观众们乐此不疲....。
D.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着急的父亲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战斗英雄。
中考语文复习成语及惯用语(解析版)一、知识点汇总常考成语汇总1、郑重其事:郑重:审慎,严肃认真。
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2、责无旁贷:贷:推卸。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3、崭露头角:崭:突出;露:显露。
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
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4、辗转反侧: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
翻来复去,睡不着觉。
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5、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
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6、再接再厉: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
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
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7、诸如此类:诸:众多;此:这,这样。
象这类的各种事物。
8、中西合璧: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
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9、志同道合:道:途径。
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10、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11、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12、自出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出于自己的创造。
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13、著作等身: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14、正人君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
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15、自给自足:给:供给。
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16、壮志未酬:酬:实现。
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
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17、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18、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
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19、自告奋勇:告:称说,表示。
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20、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1、自命不凡:自命:自认为;凡:平凡。
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22、装模作样: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给人看。
23、自怨自艾:怨:怨恨;艾:割草,改正。
专题四词语(成语)运用1. (2015·山东德州)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听说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要破天荒地在冬天举办,到时就会出现吃着火锅看球赛的画面了,想想都觉得过瘾。
B.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C.《我是歌手》总决赛现场,面对孙楠的突然退场,主持人汪涵看风使舵,冷静救场,其沉着机智着实令人赞叹。
D.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答案】C2.(2015·山东济宁)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B.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
C.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D.孟宪实教授将一代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开怀纳谏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不同年龄的观众都非常喜欢。
【答案】B3.(2015·山东临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是()(A)生活中的他是一个拘谨..的人,周围的人都非常喜欢他这种外向的性格。
(B)深夜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C)寒假即将到来,孩子们憧憬着享受天伦之乐....时的样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D)“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细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中华文化带着独特的韵味..向我们走来。
【答案】D4.(2015·山东泰安)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陶渊明《桃花源记》)B.会.(适逢,恰巧遇到)天大雨,道不通,度以失期..(误期)。
(司马迁《陈涉世家》)C.余立侍左右,援疑质.(质疑),俯身倾耳以请.(请教)。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D. 友人惭,下车引.(拉)之,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
操心中甚疑。
B.面对“生物入侵者”每年造成的两亿多美元的经济损失,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C.何满子也真是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
D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冠冕堂皇....的博物馆。
5.下列短语的结果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爱莲说十拿九稳开卷有益龙吟凤哕B.出师表通宵达旦最后一课安塞腰鼓C.游子归水波粼粼精力充沛斑羚飞渡D.谈读书热爱生命天衣无缝锐不可当【答案】3.C 4.D 5.C5.(2015·山东东营)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②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加强国防力量以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A.传播捍卫聚集B.传递保全凝聚C.传递捍卫凝聚D.传播保全聚集【答案】C6.(2015·广东)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
B.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C.“水光潋滟晴方好”,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赏心悦目....。
D.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答案】D7.(2015·广东广州)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当警方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识的骗子,以免上当。
②每逢节日,看到同学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深深思念远在家乡的母亲。
③古人讲究称呼,对象不同称呼不同,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要用尊称,不能。
A.形形色色触景生情混为一谈 B.五花八门触景生情混淆是非C.形形色色睹物思人混淆是非 D.五花八门睹物思人混为一谈【答案】A8.(2015·浙江温州)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2)媵人持汤.沃灌▲(3)由是先主遂诣.亮▲(4)惧其不已.也▲【答案】(1)约定(2)热水(3)拜访(4)停止4.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4分)(1)微不足.道(▲) A.不足.为外人道也 B.食不饱,力不足.(2)不可名.状(▲) A.不能名.其一处也 B.名.之者谁【答案】(1)A(2)A9.(2015·浙江杭州)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初夏的杭州,荷花娇羞,樱花正甜,玉兰含苞待放,空气里充斥..着一股甜蜜而又醉人的味道。
B.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C.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不能持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D.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答案】C10.(2015·四川资阳)猜谜语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根据下列谜面猜成语,任选..两幅图案....将序号和成语写在横线上。
(2分)序号:▲ 成语:▲序号:▲ 成语:▲【答案】(2分)①口是心非②德高望重③三言两语④里应外合(任选两个,答对一个1分)11.(2015·蒙古呼和浩特)下列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B.个别人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通常不会受欢迎。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答案】B12.(2015·贵州安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B.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C.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竟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存在,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D.受利益驱使,地沟油上餐桌、旧皮鞋熬制老酸奶等食品安全事件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答案】D13.(2015·湖北黄冈)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海外网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胸无城府,让人联想起鲁迅笔下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
B.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她喜欢收藏,买了不少关于古玩鉴定的书,到各地去按图索骥,结果收回来的东西多而杂。
D.从楼市表现来看,几个品牌房企业心领神会的降价方式可以被称作“多形态营销”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房企实际上都在“以价换量”。
【答案】C14.(2015·湖北荆门)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海外网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胸无城府....,让人联想起鲁迅笔下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
B.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她喜欢收藏,买了不少关于古玩鉴定的书,到各地去按图索骥....,结果收回来的东西多而杂。
D.从楼市表现来看,几个品牌房企业心领神会....的降价方式可以被称作“多形态营销”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房企实际上都在“以价换量”。
【答案】C15.(2015·湖北襄阳)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不言而喻,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代名词。
B.“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除了出台政策,还要有具体而微的部署。
C.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正确地书写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D.“东方之星”游轮翻沉后,率先赶到的武警官兵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抢险救人行动中。
【答案】B16.(2015·湖南长沙)下列加点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傍晚时分,橘子洲上长1200多米的彩灯如出水巨龙腾跃江面,点亮了长沙的璀璨..夜空。
B、湖南卫视着力打造的大型国防教育节目《真正男子汉》寓教于乐,让观众获益匪浅....。
C、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D、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了校园文化的魅力。
答案:C17.(2015·四川乐山)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溅起..波浪的飞沫。
B.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承受..阴影,于是,他信口说,走错了人家。
C.社会在飞速发展,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芸芸众生....应停下脚步等等自己的灵魂。
D.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前来乐山大佛观光的中外游客鳞次栉比....。
【答案】C18.(2015·四川达州)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熟悉了工作流程,掌握了工作技能,并不意味着做起事来能一蹴而就....。
B.牛校长在建言献策交流会上的开场白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来许多提高办学质量的好建议。
C.十八九岁的高三同学正值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D.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答案】A19.(2015·四川南充)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嘉陵江畔,南充渡口,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对弈,或垂钓,或舞蹈,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B.就像建筑师要精心设计才能打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用心经营才能有所成就。
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