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俄汉胖瘦核心形容词为例的外语词汇教学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1.32 KB
- 文档页数:11
学 术 论 坛201 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词在语言“运动”中,如同磁铁一样,也是一种“磁性体”,它同一些词可以相“吸引”、组合,从而产生搭配关系,同另一些词相“排斥”,不相“吸引”,不能产生搭配关系,这种搭配关系就是词的搭配构造。
俄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二者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因此,探索两种语言的内部规律,分析其区别和联系,会使我们对两种语言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拟从语法、语义及语言习惯等方面对俄汉词汇搭配进行初步比较。
1 语法规则与词语搭配词语的搭配首先是依据语法规则进行的。
在语法中,任何一个句法结构都是依据词的性质和功能组成的,都是由不同性质的词语相互组成的一个词语序列。
词语组合要受语法规则的支配。
不同词类的词具有不同的搭配能力和方式。
例如汉语的介词与俄语的前置词。
汉语中能与介词搭配构成介词结构的词为以下几类。
首先是体词类。
如,名词:女儿帮妈妈做家务。
代词:你给我称三斤樱桃。
数词短语:普希金生于1799年。
其次是动词和动宾结构。
如:他们经过努力取得了好成绩。
你对实现理想是否有信心?还有主谓结构。
如:通过手机号码定位,她找到了男友的准确位置。
而俄语前置词一般只和名词、代词、数词搭配。
名词:идти с песнями 唱着歌走路;代词: купить подарки для них 给他们买礼物;数词:морозв двадцать градусов 零下20度的严寒。
2 语义与词汇搭配词义是指词的词汇意义,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所形成的概念的反映,它是制约词汇搭配的主要因素之一。
词义与搭配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词义决定搭配,而搭配又使词义得到实现和反映。
然而必须注意,搭配由词义决定,却不止是由概念意义决定,否则概念相同的词(如汉语里的“票,证”与俄语里的“билет”)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搭配范围呢?除авиационный билет(飞机票),перронный билет(站台票),военныйбилет(军人证),профсоюзный билет(工会证)等这些相同的搭配外,它们又有许多不同的搭配,即汉语中许多用“票,证”的地方,俄语中却不用билет。
文化长廊浅谈俄汉中动物词文化伴随意义差异吕玉雪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因人们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及语言表达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俄汉语中人们对同一动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知。
在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中,存在以动物为喻体,来形象生动的表达人们某种行为与状态。
本文主要通过俄汉语中动物的伴随意义,浅谈俄汉语动物词存在的文化意义相异对应的现象。
关键词:动物名词;伴随意义;相异对应[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183-01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与动物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俄语和汉语中存有许多词语,这些词语以动物为本体,进行生动形象的比喻,在形象的说明人或物的某些特征的同时,也丰富了人类的语言文化。
文化语义学认为:“文化伴随意义是受民族文化制约的附属义。
”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俄汉语中对同一动物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这些动物词文化伴随意义也是不同的。
此外,我们发现存在一些动物词在俄汉语的基本层次范畴并不完全一致。
例如:汉语中的基本词“羊”,但在俄语中对应的义位出现了空缺,俄语中对其下位的划分更为详细,这些词都有其文化伴随意义。
所以在俄语中,由于下位词的划分,动物词的文化伴随意义比汉语中更为多样。
本文主要分析汉俄中羊、猪、喜鹊动物文化伴随意义,并对其进行比较。
一、羊羊是中国十二生肖中的一种,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羊”的文化内涵:1)吉祥、美好的象征。
在汉字中许多褒义、美好的字,都是以羊为偏旁部首的,如“善”、“美”、“祥”等。
汉语中的祝福语“吉祥如意”、“三羊开泰”等都与羊有关;2)温顺、善良;3)喻指庸俗、低劣,如“挂羊头卖狗肉”;4)“羊”也象征懦弱,如“羊质虎皮”。
在俄语中,“羊”的义位空缺,下位划分更为详细。
俄语词(1)“козёл”(公山羊)常见的文化象征意义有:1)比喻某方面毫无用处的人,如“как(что) от козла молока”(如同公羊身上挤奶,毫无用处);2)形容男人性格倔强,“упрямый, как козёл”;3)愚蠢干坏事的人,“Пустив козла в огород”(引狼入室)。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对比分析马丽【摘要】俄语成语积淀着俄罗斯民族文化,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特色.本章从翻译实践角度,研究俄语成语的翻译技巧,通过动物成语的俄译汉,分析俄语成语中动物形象的象征意义,加深对俄罗斯民族语言文化特点的认识,积累俄语动物成语知识,从而提高翻译实践能力.【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3页(P138-140)【关键词】成素;俄语动物成语;翻译实践【作者】马丽【作者单位】辽宁省公安边防总队,辽宁,大连,1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33和世界上其他民族语言 (包括汉语)一样,俄语成语积淀着俄罗斯民族文化,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特色。
俄语成语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包涵动物名称的成语,这些动物是俄罗斯人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
人们根据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赋予这些动物鲜明的象征意义,比如,狐狸象征着狡猾(Х и т р ы йк а кл и с),兔子象征胆小(З а я ч ь ян а т у р а),还有关于狼的形象写照:В о л к ан о гик о р м я т.(狼靠腿、人靠勤)С к о л ь к ов о л к а н ик о р м и,о нв с ё вл е с с м о т р и т.(豺狼难驯,心在森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等等,表达了俄罗斯人对动物本身、对动物的象征对象 (人)或生活当中某些现象的好恶褒贬。
有些动物成语直观形象,简单易懂。
比如,松鼠在轮子里转圈——в е р т е т ь с як а кб е л к авк о л ё с е(无谓地忙碌),и г р а т ьк а кк о ш ка с м ы шк о й(猫耍老鼠,作弄人)等。
而有些动物成语,对不十分了解俄罗斯民族文化习俗的人来说,理解起来就比较晦涩。
比如,с т р е л я н ы йв о р о б е й(老麻雀,经验丰富的人,饱经世故的人,老手),还有本文后面将要解释的с о б а к у с ъ е л。
俄汉语篇中所指相同的词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刘淼【摘要】语篇衔接是语篇语言学的重要范畴.在语篇衔接手段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词汇衔接.对语篇词汇衔接手段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语篇内部的构建规律,更好地理解语篇的语义空间.所指相同是词汇衔接手段中最常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俄汉语篇中所指相同现象的对比研究,可以有效地阐释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层面的不同之处,对俄汉语篇的阏读与翻译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130-132)【关键词】语篇衔接;词汇衔接;所指相同;对比【作者】刘淼【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语篇语言是上个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门语言学的新兴学科。
它将语篇作为语言学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有关语篇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语篇衔接是语篇语言学的重要范畴之一。
语篇中,一个句子内的某些词语与上下文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正是这种衔接关系使语篇成为形式上和意义上完整的统一体。
韩礼德和哈桑把词汇衔接分为两大类: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结合具体的指称对象,又将词汇衔接分为所指相同、所指内包、所指排除与所指相关。
胡壮麟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一书中认可了这种分类方式,并进一步阐释了每种类别的具体表现形式。
本文将借鉴韩礼德关于词汇衔接和指称关系的分类,不同的是不再采用四种分类方式,而是简单地将其分为所指相同和所指不同两大类。
在下文的论述中,将从先行词与回指词完全相同的角度,研究俄汉语篇衔接手段中所指相同的现象。
在语篇指称关系的研究中,先行词与回指词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先行词指的是文中先出现的词汇,照应词指的是下文中与先行词发生指代联系的词。
先行词与照应词的形式完全相同指的是先行词和照应词在形式上完全一致,也就是同一词汇的重复出现。
这种情况是多种词汇衔接手段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在俄语和汉语中都有着大量的应用。
浅谈汉俄前、后缀构词对比获奖科研报告摘要:对比研究是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比较热衷的课题和研究方向。
汉语和俄语不是亲属语言,前者属于汉藏语系的汉族语,后者属于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对两种语言的前后缀构词方法进行对照比较,通过这种对比研究寻找两种语言构词体系的异同,以促进外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汉俄语言前缀后缀对比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1941年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B.Wolf)首次提出“对比语言学”这个术语。
此后,对比语言学在欧美各国得到蓬勃发展,在我国方兴未艾,成为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热门方向。
吕叔湘先生说:“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之后才能显示出来。
语言也是这样,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要认识现代汉语的特点,就要跟现代汉语比较,要认识普通话的特点,就要跟方言比较。
”由于现代汉语语言学特别是语法学是在印欧语强力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汉外对比,应首先是汉语和印欧语的对比。
目前,国内研究汉语特点的论著,大都是以汉英/英汉对比的材料为依据。
然而,英语总的来说在很多方面与汉语接近,基本上属于分析语,这使英汉对比给汉语的启示和价值受到很大的限制。
俄语与英语虽同属于印欧语,却大为不同,俄语的形态变化丰富。
因此,将缺失严格意义形态变化的汉语与俄语对比,一方面,可以丰富一般语言学,验证甚至校正一般语言学理论、概念,并促进语言学及其所属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另一方面,通过语言对比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学和对外语言教学的质量,概言之,有助于“第二语言”的教授与学习。
一、构词法研究的对象及汉俄构词要素对比1.构词法研究的对象构词法在语言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词汇学方面的问题,还涉及语法学的某些的问题。
现代汉语多把构词法列入词汇学,以研究构词的方法和规律。
汉语构词方法一般分为六种:变读、重叠、加前缀、加后缀、合词和简称。
前缀及后缀构词只是汉语构词手段的两种方式,但不是主要构词手段。
《俄汉源于英语的外来词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在语言交流的多元化时代,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和交融日益显著。
外来词作为不同语言间文化交流的桥梁,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词汇,也反映了语言间的历史渊源和相互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俄汉两种语言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通过比较分析其来源、传播、演变过程及文化内涵,以揭示俄汉语言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二、外来词的定义及来源外来词是指一种语言从其他语言借用的词汇。
在俄汉两种语言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主要来自于国际贸易、科技发展、文化交流等领域的词汇。
这些词汇因其实用性、形象性或新奇性等特点,被引入到各自的词汇系统中。
三、俄汉源于英语的外来词比较(一)来源比较俄汉两种语言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其来源具有相似性。
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东西方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文化的交流,许多英语词汇被引入到俄汉两种语言中。
此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英语词汇被借用到俄汉两种语言中。
(二)传播与演变过程比较在传播与演变过程中,俄汉两种语言对外来词的吸收和改造有所不同。
俄罗斯语言学家认为,俄语中的外来词往往保留了原词的音韵特点,但在意义和用法上可能有所改变。
而汉语则更多地是对外来词进行改造和再加工,使其更好地融入汉语词汇系统。
这一过程中,外来词的音韵、语义、用法等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文化内涵比较俄汉两种语言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在文化内涵上存在差异。
这些外来词在各自的语言文化中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在俄罗斯文化中,外来词往往被视为西方文化的象征,反映了俄罗斯与西方的交流与融合。
而在中国文化中,外来词的引入更多地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文化内涵相对更加丰富和多元。
四、结论通过对俄汉两种语言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两种语言在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中的共性与差异。
在全球化背景下,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和交融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外来词的引入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词汇,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俄汉常用辞格成语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俄汉常用辞格成语对比研究摘要: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种特殊的固定语言形式,具有较高的语言美感和文化内涵。
在中文中,成语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表达情感、描述事物、阐明观点和引申思想等多种语言功能。
然而,在俄语中,成语的运用相对不太广泛,也受到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本文拟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中文和俄文常用辞格成语的语言形式、意义、文化内涵、使用范围等方面的分析,比较两种语言在成语运用方面的异同,探究其中的文化差异和语言联系。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比较两种语言中常用辞格成语的语言形式及差距语言的形式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部分将重点分析汉语与俄语常用辞格成语在语言形式方面的异同点,包括编写方式、结构、顺序等方面的差距,并探究其背后所反映的文化特征和语言习惯,以进一步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语言联系和文化沟通。
二、对比两种语言常用辞格成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成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是其存在意义的核心,也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部分将选取中文和俄文中的常用辞格成语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其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结合语境和文化背景进行分析,挖掘出其中隐藏的文化差异和语言特征,以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三、比较两种语言常用辞格成语的使用范围及其差异成语的使用范围是其具体应用价值的核心,不同语言的成语使用范围也有所不同。
本部分将比较中文和俄文中的常用辞格成语在实际运用中的使用范围以及其可能的因素,探索其与地域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关系,以加深对两种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价值的理解。
本研究通过对两种语言中常用辞格成语的形式、内涵和使用范围的对比分析,将展现两种语言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为加强跨文化交际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俄汉双解成语词典》编纂点滴张豫鄂华中师范大学摘要:双语成语词典的编纂难在体例的设计上,查找方便、规范实用、针对性强是其宗旨。
本文结合6年来编纂《俄汉双解成语词典》的体会,介绍在词目编排、选条原则、例句组配、翻译处理等方面的点滴创意。
关键词:俄汉成语双语词典编纂经验1984年,华中师范大学周纪生教授主编了一部我国目前收条最为完备的大型辞书《俄汉成语词典》(6:1984)。
它对我国的俄语教学、研究及翻译工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随着时代和语言的发展,成语也在变化,不少的新成语词汇进入了俄语成语的宝库。
俄语工作者迫切需要一本贴近时代、丰富实用的成语工具书,基于此目的,在商务印书馆的大力支持下,我系于1996年承担了《俄汉双解成语词典》的编纂工作。
一、收目类别在词典编纂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我们对目前所拥有的俄语成语词典和读者需求进行了认真地研究,摘录了苏联科学院俄语研究所的十七卷本《Словарь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языка》(12:1950)和四卷本《C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13:1981)中的所有俄语成语、俗语、谚语、惯用语条目;对比研究了Ожегов的《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3:1997)在各个不同时期版本中的词及成语收入量:1997版量为80,000,而1982年第九版仅为57,000;Р.И.Яранцев的《Русская фразеология. Словарь -справочник》(2:1997)将1985年的800条扩充到1,500条;А.И.Молотков主编的《Фразеолог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14:1997)收录4,000条成语词条;А.И.Фѐдоров主编的两卷本词典《Фразеолог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языка》(1:1997),则收录约12,000条成语词条,可看作是对4,000条的深化和补充。
中文摘要汉语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式短小却含义深刻,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汉语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民族文化。
汉语成语浓缩了很多文化典故和生活中的哲理,可以丰富学习者关于语言和文化方面的知识。
因此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成语非常重要。
然而,由于俄中的文化差异以及汉、俄两种语言结构的内在差异性给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文以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的具体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学习中出现的偏误类型,讨论了形成这些偏误的原因,并指出了消除偏误的具体教学策略。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针对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的教学提供帮助。
全文共分6章:第一章,引言部分。
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并简要分析了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学习的现状。
第二章,关于汉俄成语的对比分析研究。
本章从中、俄两国的地理位置、文化、语言等角度对比分析了汉俄两种语言中成语的主要差异。
第三章,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习得偏误。
本章以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学习的情况为例分析俄罗斯留学生在汉语成语学习中的偏误类型以及形成这些偏误的具体原因。
第四章,针对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章以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习得偏误为参考,重点讨论了针对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五章,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教学策略。
本章根据目前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学习中的偏误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教学态度、教材编写及具体教学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第六章,结论。
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偏误分析;教学策略AbstractIdio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anguage. It is short, but it is meaningful. Idioms concentrated a lot of cultural allusions and philosophy in life, can enrich the learners knowledge about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foreign students to learn the idioms of the country un which they are located.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he situation of learning Chinese idioms, analysis of the types of mistakes in the studying process for Russian students, discusse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se mistakes, and points out the specific teaching strategies to eliminate mistakes. I hope this paper can help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idioms for Russian international students.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In the first chapter we will give a introduction of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and the importance of idioms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flaws and the methods of this study.In the second chapter on the Chinese and Russian idiom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tudy. In this chapter,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Russian idioms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culture and language.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types of mistakes in Chinese idioms for Russian students will be studied and analyzed, and the specific reasons for these mistakes also will be analyzed.In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idioms for Russian students.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Chinese idioms teaching for Russian students.In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Russian students Chinese idioms .This chapter forward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textbook preparation and specific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Russian idioms.Chapter six, conclusion.Key words: Chinese idioms; problem analysis; questioning and strateg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引言1.1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7)1.2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学习研究现状 (8)1.3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9)第二章关于汉俄成语的对比分析研究2.1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着不同的文化形态 (10)2.2不同人文环境中的成语类型 (12)2.3语言不同成语的构成方式不同 (14)第三章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习得偏误及原因分析3.1成语误用 (16)3.2成语缺位 (23)3.3偏误的主要原因分析 (23)第四章针对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4.1成语教学定位不准确 (25)4.2大纲对成语掌握要求偏低 (26)4.3教材编写方面的不足 (28)4.4教学方面的不足 (30)第五章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教学策略5.1强调成语教学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31)5.2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成语教学策略 (31)5.3教材编写方面 (36)总结 (40)参考文献 (41)致谢 (42)第一章引言1.1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汉俄语言中的成语及俄国留学生汉语成语的教学问题。
2023《外汉语教材词汇的定量研究》CATALOGUE 目录•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启示•对策建议01研究背景和意义1 2 3外汉语教学快速发展,但教材词汇研究相对滞后。
现有教材词汇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影响教学质量。
研究外汉语教材词汇的定量分析方法,为教材编写和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03研究有助于推广科学的教材编写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外汉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01完善外汉语教学理论,为外汉语教材编写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02通过对教材词汇的定量研究,提高外汉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教材词汇的定量分析,总结出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常见问题。
研究提出改进外汉语教材词汇编写的具体建议,为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研究旨在探索科学的教材词汇编写理论和实践模式,推动外汉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研究目的02文献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教材编写、语言政策及教育技术研究国外研究集中于语言教学、学习策略及心理语言学研究现有研究的不足与问题缺乏对特定领域(如词汇)教材的针对性研究缺乏对教材词汇难度、分布等定量分析的研究缺乏对学习者认知心理过程的探讨研究视角与突破点从定量角度出发,以词汇为切入点,分析教材词汇的分布、难度等结合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深入探讨教材词汇的有效性通过对学习者认知过程的研究,提出针对不同层次学习者的教材优化建议01020303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语料库研究利用现代汉语语料库和汉语教材语料库,对教材中的词汇进行定量分析。
统计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教材中的词汇频次、分布、语义场进行分析。
对比分析将不同版本的汉语教材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其词汇选择的异同。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非规划教材从非规划教材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教材作为补充数据来源。
网络教材从网络上选取一些流行的汉语网络教材作为参考数据来源。
国家汉办规划教材从国家汉办规划教材中选取不同等级的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
俄汉词汇语义对比研究——评《俄汉语义对比研究》书名:俄汉语义对比研究作者:孙淑芳出版社:商务印书馆ISBN : 978-7-1001-1031-0出版时间:2015年6月定价:68元在上世纪末,世界语言研究领域形成了一项重大的成果,那就是对比语言学。
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成为了当前语言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
国家九五规划中也把对比语言学列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这充分说明了它对我国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据普遍的认知规律.比较学习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最有效方法,一种语言只有通过与其它语言的对比,其特点以及优势才能够被人们直接或间接地了解,才能够形成更加明晰的认知。
对语言的对比研究,不仅具有理论层面的重要意义,其研究成果对于这种外语的教学更能够形成明确的指导和有价值的借鉴。
上世纪在50年代,俄汉语言对比学在我国开始兴起,并且随着俄语学习在我国的盛行而逐渐形成了规模,使得当时俄语成为了我国学校外语学习教育中的重要语种。
通过教学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对比语言学在俄 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1955年哈尔滨外国语学校召开了我国首届俄语教 学研讨会。
尽管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探讨俄语教学的方法和路径,但是与会 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大多都提I 匕了有关语言对比学的问题,因此这次会议无疑是对我国在俄语教学中应用语言对比学研究的一次动员会。
在这次 会议之后,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整个60年代,中国俄语教学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应用成果层出不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语言对比研究可谓是百花齐放,在对比语言学研究方面形成了汉语和多种外语对比研究的可喜态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日益繁荣,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 桥梁作用,英语学习成为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外语学习的主流,俄语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被逐渐边缘化。
虽然 迄今为止俄汉对比语义研究学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半个多世纪,但是学界和专家对其研究基本上还处于零星作 战状态,各领域的研究也不平衡。
浅析俄汉词汇搭配对比摘要: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表义单位是词,而词的组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它涉及到语法、语义及语言习惯等诸多因素。
这些因素互为补充,相互影响,作用于词的搭配,使词的组合关系变得错综复杂、扑朔迷离。
对词汇搭配的研究是研究词的一个基本的重要内容,汉语和俄语两种语言搭配有各自的特点,同时,二者也有共同之处。
探讨俄汉语中词汇搭配的异同,有助于加深对两种语言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外语。
关键词:俄汉语法语义语言习惯搭配词在语言“运动”中,如同磁铁一样,也是一种“磁性体”,它同一些词可以相“吸引”、组合,从而产生搭配关系,同另一些词相“排斥”,不相“吸引”,不能产生搭配关系,这种搭配关系就是词的搭配构造。
俄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二者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因此,探索两种语言的内部规律,分析其区别和联系,会使我们对两种语言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拟从语法、语义及语言习惯等方面对俄汉词汇搭配进行初步比较。
1 语法规则与词语搭配词语的搭配首先是依据语法规则进行的。
在语法中,任何一个句法结构都是依据词的性质和功能组成的,都是由不同性质的词语相互组成的一个词语序列。
词语组合要受语法规则的支配。
不同词类的词具有不同的搭配能力和方式。
例如汉语的介词与俄语的前置词。
汉语中能与介词搭配构成介词结构的词为以下几类。
首先是体词类。
如,名词:女儿帮妈妈做家务。
代词:你给我称三斤樱桃。
数词短语:普希金生于1799年。
其次是动词和动宾结构。
如:他们经过努力取得了好成绩。
你对实现理想是否有信心?还有主谓结构。
如:通过手机号码定位,她找到了男友的准确位置。
而俄语前置词一般只和名词、代词、数词搭配。
名词:идти с песнями 唱着歌走路;代词: купить подарки для них 给他们买礼物;数词:мороз в двадцать градусов 零下20度的严寒。
2 语义与词汇搭配词义是指词的词汇意义,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所形成的概念的反映,它是制约词汇搭配的主要因素之一。
浅谈大学俄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摘要]词汇教学是大学俄语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俄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把俄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掌握,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一定数量的俄语单词。
然而在俄语学习中,单词的学习、记忆和掌握一直是学生的大难题。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尽量让学生多掌握俄语词汇呢?本文就俄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谈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俄语词汇教学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语言的基础教学都离不开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学生掌握词汇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其俄语知识的水平。
因此,对词汇的学习和掌握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抓好词汇教学是俄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学生在记忆单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1.掌握词的本义和转义的困难。
俄语和汉语一样,很多词在活用中有时用本义,有时用转义。
转义是指随着社会发展而赋予这个词的新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词的转义用的相当广泛,即便是在口语中也常常使用。
但在掌握词的转义时,学生常常遇到很大困难,他们一般习惯于孤立地识记单词的含义,往往认为一个词只有一个固定的意思,理解俄文时,常以固定的词义往句子里硬套,结果不是认为原文不可理解,就是感到句意生硬,非常不自然。
2.掌握多义词的困难。
在俄语中有些词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能用来表示几个不同概念,而往往看不出这几个不同的概念之间有着意义上的联系,因此学生在理解原文时,常常不解其意,也就无法把原文正确地译出。
3.掌握同义词的困难。
意义非常相近而发音不同的词叫同义词。
同义词能够表现出意思上的细微差别,能使我们的语言更为准确和富有表现力。
大多数同义词的意义是有差别的,在用法上并不完全一样,而学生往往将它们等同起来,使语言表达的意思不精确或发生错误。
由于词有多义性,有时词的第一个意义有一个同义词,而其第二个、第三个意义则可能有另外一些同义词。
不同的两种语言很多词的意义范围不同,所以在搭配时也各有自己的特点。
从俄罗斯本土汉语学习者视角看词语的释义与例证发布时间:2021-11-25T08:37:29.04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6月18期作者:梁雪[导读] 本文立足于俄罗斯本土汉语学习者视角,以词语“一时”为例,结合学习者偏误,分析了个别词典与教材对“一时”的处理梁雪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本文立足于俄罗斯本土汉语学习者视角,以词语“一时”为例,结合学习者偏误,分析了个别词典与教材对“一时”的处理,研究发现学习者常用的词典对词语的处理存在词性、义项处理前后不一致,例证缺乏充足语境等问题,同时教材也存在没有例证或是例证不充足,释义不适合俄罗斯汉语学习者等问题。
关键词俄罗斯本土汉语学习者词语释义与例证词典是“收集词汇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212。
],“学习语言离不开词典。
一部好的词典就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能够为我们解决难点,指明用法” 。
(林焘,1997)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其学习涉及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
从学习环境来讲,还有课堂学习和课外的学习、预习和复习等,这两项学习或多或少都离不开词典的使用。
(章宜华,2015:63页)由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对词典的需求亦有所不同。
据我们的调查,高于77%的俄罗斯本土汉语学习者使用词典是为了课外自学,这种自学为非母语环境,且往往缺乏汉语母语教师或汉语母语使用者的必要指导,因而学习者对某字、某词、某格式等的学得可能完全来自于词典。
这即意味着学习者会严格按照词典的释义、例句等信息理解、套用词目词,因而词典释义、例句等微观信息更加重要。
然而,我们发现,学生在依据教科书或词典对词语的处理使用词语后,会生成一些错误的句子,有时错误率会非常高。
那么,对于二语学习者,特别是非母语环境下的二语学习者,词典如何能更好地释义、展示词语用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对俄汉语文化词教学初探作者:赵明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第15期[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汉语与俄语文化词的对应关系,认为对俄汉语的文化词教学必须重视文化差异,提出了三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汉语俄语文化词教学众所周知,汉语与俄语是相差较大的两种语言。
这种差别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的结构上,更体现在文化方面。
在对俄罗斯学生进行汉语词汇教学时,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而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文化词”。
归根结底,这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
那么,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来说,如何深入地研究这种文化差异以提高对具体国家学生的汉语教学水平?这是我们应该好好考虑的一个问题。
一文化意义是“社会赋予词或短语的感情色彩、风格意义、比喻意义、借代意义以及特有的概念意义。
”按照文化意义的对应关系,汉俄文化词语的关系可以归纳出三种情况。
(1)同一类文化词,代表不同的文化意义。
(2)不同类文化词,代表相同或相近的文化意义。
(3)不同类文化词,代表的文化意义也不同。
第一种情况,俄语里的文化词,在汉语中代表另一种文化意义如,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令人生畏的动物,《圣经》中把龙看成妖魔鬼怪,龙在俄罗斯文化中是一种怪兽(神话中生有双翅能喷吐火焰的蛇形怪物)。
俄罗斯人用它比喻残酷的人。
在汉语中,龙的文化意义是截然相反的。
龙的意识大概在古代中国先人的图腾崇拜中就开始了。
伏羲之母华胥在雷泽因脚踏龙身人面的雷神祖基,感孕而生伏羲。
伏羲女娲“蛇身人面,牛首蛇鼻。
”(《列子•黄帝篇》。
在商代,龙成了占卜的重要动物,“云从龙,风从虎”(《周易•乾卦•文言》)。
许慎《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
”可以看出,龙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神异的动物。
古代社会里有很多与龙有关的文化词语:龙颜:帝王的脸色、面部表情。
龙驭:亦作“龙御”,指天子车驾。
白居易《长恨歌》:“天地旋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也借指皇帝。
韦庄《喻东军》诗:“四年龙驭守峨嵋,铁马西来步步迟。
外汉语教材词汇的定量研究随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普及和推广,外汉语教材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目前大多数的外汉语教材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词汇量的定量研究。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研究外汉语教材词汇量的定量研究对于教材的编写和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首先,外汉语教材中所使用的词汇是否合适?一个合适的教材应该包括学生所需要的全部词汇。
如果教材中的词汇量太少,学生将难以理解新的语言知识。
如果教材中的词汇量太多,则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因此,外汉语教材的编写需要结合学习者的语言背景、文化背景、学习目的等多种因素进行考虑。
通过对外汉语教材词汇量的定量实验,可以帮助教材编写者准确地了解学生所需的词汇量,使教材内容更加合理、有效。
其次,外汉语教材中所使用的词汇是否有足够的覆盖度?教材的词汇选择应该符合语言使用情境的需求,并具有足够的覆盖度,以满足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需求。
外汉语教材的编写者需要了解学生所学的语境和表达需求,从而根据学生的需要,精选出适当的词汇来帮助学生掌握汉语的应用能力。
只有通过对外汉语教材词汇量的定量测试,才能深入了解学生所需词汇量的范围和要求,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材在不同语境中的覆盖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
第三,外汉语教材的词汇量是否与学生的学习进度相匹配?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进行考虑。
如果教材中所使用的词汇量过多,将会降低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如果词汇量过少,又会导致学生不能掌握足够的语言能力。
因此,通过对外汉语教材词汇量的定量实验,可以帮助教材编写者根据学生的学习速度和需求,选择适当的词汇量,使教材适合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最后,外汉语教材词汇量的定量测试也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
不同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对教材中的词汇量进行统计和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汉语知识,提高汉语应用能力。
俄汉“人体”谚语对比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人体”谚语在不同文化中广泛存在,反映了人们对于身体和生命的态度和理解。
俄罗斯和中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其人体谚语在表达方式和内涵上都有独特之处。
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本研究对俄汉“人体”谚语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两种文化对于人体的认知和价值观。
本研究将对俄语和汉语中常见的人体谚语进行收集和整理,并通过语言学和文化学的方法,对这些谚语的结构、语义和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比较俄汉两种语言中的人体谚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俄罗斯和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丰富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视角。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俄汉“人体”谚语的对比研究,深入探讨俄语和汉语中关于人体的谚语表达,分析其中的异同,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通过研究人体谚语在俄语和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和语言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人们对于人体的认知。
研究人体谚语的比较还可以为跨文化交流和翻译工作提供参考,帮助人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传达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谚语表达。
通过深入研究俄汉“人体”谚语的对比,我们可以揭示出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为俄汉文化交流和语言翻译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1.3 研究意义人体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主题,在各种语言和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谚语和俗语。
而对比不同语言中的人体谚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俄中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俄汉人体谚语的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俄中两种语言的语言文化特点。
人体是最直观的身体部位,人们关于人体的谚语往往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于身体、健康和人性的理解和态度。
通过研究俄汉人体谚语对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俄中两种语言的文化特点和社会价值观念。
对比研究还可以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
通过深入比较俄汉人体谚语的内涵和使用方式,可以促进俄中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有助于加深俄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以俄汉胖瘦核心形容词为例的外语词汇教学研究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俄汉胖瘦核心形容词为例,通过词典释义和义素分析法分析出胖瘦类形容词的共同必有义素,据此构建俄汉胖瘦类形容词词汇语义群,并依据词频确定核心词,进而通过义项对比整体掌握“толстый/胖”、“жирный/肥”和“худой/瘦”三对核心词的词义关系,从而制定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与手段,旨在促进和提高外语词汇教学效果。
标签:义项;核心词;对比;胖;瘦语音、词汇、语法是外语教学的三大部分,作为主要词类之一的形容词是词汇教学的重要部分。
如何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除了各种练习手段之外,课堂教学应该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二外习得理论得出,针对已经掌握母语、且具有理解和思辨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对比法是外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我们以俄汉胖瘦核心形容词为例,解析运用对比法如何上好外语词汇教学课。
一、俄汉胖瘦核心形容词的界定胖瘦是人体外在形象的基本参数,关涉人体健康和社会审美。
胖瘦类形容词通过语言对所说明的客体(人或动物)的身体形状进行评价,属于视觉空间性范畴和语言范畴的交集。
人体体形的评价系统中“胖”、“瘦”处于两极,中间是“匀称”。
日常交际中人们更多使用的是评价两极的词汇。
我们以《俄汉详解大词典》〔1〕(以下简称“俄详”)和《现代汉语词典》〔2〕(以下简称“现汉”)中的释义分析俄汉胖瘦类形容词的必有共同义素,单词的小角标代表义项的顺序号。
толстый2:О теле,туловище(или его частях):полный,тучный.〔俄详:744〕полный5:О человеке:толстый,тучный.〔俄详:515〕жирный2:Толстый,тучный,ожиревший.〔俄详:181〕худой1:Нетолстый,неупитанный. 〔俄详:808〕упитанный:Полный и здоровый. 〔俄详:775〕тучный1:Упитанный,жирный или ожиревший,очень толстый. 〔俄详:759〕胖1:(人体)脂肪多,肉多(跟“瘦”相对)〔现汉:973〕瘦1:(人体)脂肪少;肉少(跟“胖、肥”相对)〔现汉:1202〕由此可见,俄语的толстый和худой及其相关同义近义词在词典中是循环释义,词义解释不清楚、不确切,很难剥离出义素。
以俄汉胖瘦核心形容词为例的外语词汇教学研究[摘要]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俄汉胖瘦核心形容词为例,通过词典释义和义素分析法分析出胖瘦类形容词的共同必有义素,据此构建俄汉胖瘦类形容词词汇语义群,并依据词频确定核心词,进而通过义项对比整体掌握“толстый/胖”、“жирный/肥”和“худой/瘦”三对核心词的词义关系,从而制定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与手段,旨在促进和提高外语词汇教学效果。
[关键词]义项;核心词;对比;胖;瘦[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2234(2016)04 ―0172 ―02语音、词汇、语法是外语教学的三大部分,作为主要词类之一的形容词是词汇教学的重要部分。
如何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除了各种练习手段之外,课堂教学应该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二外习得理论得出,针对已经掌握母语、且具有理解和思辨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对比法是外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我们以俄汉胖瘦核心形容词为例,解析运用对比法如何上好外语词汇教学课。
一、俄汉胖瘦核心形容词的界定胖瘦是人体外在形象的基本参数,关涉人体健康和社会审美。
胖瘦类形容词通过语言对所说明的客体(人或动物)的身体形状进行评价,属于视觉空间性范畴和语言范畴的交集。
人体体形的评价系统中“胖”、“瘦”处于两极,中间是“匀称”。
日常交际中人们更多使用的是评价两极的词汇。
我们以《俄汉详解大词典》〔1〕(以下简称“俄详”)和《现代汉语词典》〔2〕(以下简称“现汉”)中的释义分析俄汉胖瘦类形容词的必有共同义素,单词的小角标代表义项的顺序号。
толстый2:Отеле,туловище(илиегочастях):полный,тучный.〔俄详:744〕полный5:Очеловеке:толстый,тучный.〔俄详:515〕жирный2:Толстый,тучный,ожиревший.〔俄详:181〕худой1:Нетолстый,неупитанный. 〔俄详:808〕упитанный:Полныйиздоровый. 〔俄详:775〕тучный1:Упитанный,жирныйилиожиревший,оченьтолстый. 〔俄详:759〕胖1:(人体)脂肪多,肉多(跟“瘦”相对)〔现汉:973〕瘦1:(人体)脂肪少;肉少(跟“胖、肥”相对)〔现汉:1202〕由此可见,俄语的толстый和худой及其相关同义近义词在词典中是循环释义,词义解释不清楚、不确切,很难剥离出义素。
其中толстый提出指的是身体、躯干或者身体部位,полный强调指的是人。
由汉语“胖”和“瘦”的释义中可以提炼出共性义素――〔人体〕、〔脂肪〕和〔肉〕,区别性义素是〔多〕和〔少〕。
根据共性义素从词典中确定俄汉胖瘦类形容词各53个。
俄语胖瘦类形容词有:толстый,?полный,жирный,тучный,пухлый,полнотелый,толстомясый,дебелый,плотный,?мясистый,?упитанный,гладкий,сытый,крупитчатый,рассыпчатый,сдобный,сырой,рыхлый,здоровый,дородный,дюжий,пышный,?кругленький,грузный,солидный,?корпулентный,откормленный,?толстомордый,?раскормленный,?пузатый,?толстопузый,толстозадый,худой,тощий,?костлявый,?исхудалый,?худощавый,?поджарый,сухощавый,сухопарый,сухой,щуплый,тщедушный,хлипкий,ледащий,жилистый,тонкий,подтянутый,изящный,?субтильный,хрупкий,спортивный,стройный.汉语胖瘦类形容词有:胖嘟嘟、胖墩墩、胖乎乎、胖鼓鼓、丰满、肥胖、肥实、肥头大耳、肥腴、精胖、肥、胖、有膘的、肥壮、肥硕、虚胖、魁梧、膘厚、肥臀、粗壮、大腹便便、瘦、干瘦、消瘦、精瘦、瘦削、清瘦、枯瘦、瘦长、瘦瘠、瘦溜、瘦小、瘦俏、饥瘦、焦瘦、瘦弱、纤弱、贫瘦、瘦瘪、单薄、干巴瘦、瘦精精、皮包骨/头、瘦骨嶙峋、瘦骨穷骸、瘦骨伶仃、瘦骨梭梭、瘦骨棱棱、骨瘦如柴、健美、苗条、健壮、匀称。
在利亚舍夫斯卡娅(О.Н.Ляшевская)和沙罗夫(С.А.Шаров)编写的《Частотныйсловарьсовременного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现代俄语频率词典》〔3〕的形容词词表里共有1002个词,其中含胖瘦类形容词5个:полный,толстый,худой,жирный,сытый。
其中полный和толстый都有“胖”的含义,虽然полный的词频最高,但полный为多义词,其基本义为“盛满的,装满的,满满的”,如полныйкувшинводы/满满一罐子水。
полный有6个引申义,полный的第七个义项才是侧重描述人体胖瘦程度的“丰满的,肥胖的”,如полныегруди/丰满的乳房,полныещёки/胖乎乎的脸蛋儿。
полный的使用频率高并不是因为其第七义项,因此不能作为核心词。
频率词典中“сытый/肥壮的”也是多义词,虽也有“胖”的含义,但其使用频率在5个词中最低。
因此,通过词频词典将俄语胖瘦核心形容词确定为:толстый,жирный,худой. 《现代汉语频率词典》〔4〕中在按字母序排列的频率词表、使用度最高的前8000个词词表及频率最高的前8000个词词表中,可以找出描述体形的单音节词3个――“肥”、“胖”、“瘦”,其他的体形形容词都是以该三词为基础的复合词,且不能在三个表中同时出现。
据此确定汉语胖瘦核心形容词为“肥”、“胖”、“瘦”。
其中汉语的“胖”和“肥”都是高频词,意指脂肪多,是一对极其相近的近义词。
随着历史发展过程的不断演变,它们之间的差异逐渐加大,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很多针对性的对比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同样俄语的толстый和жирный也是类似的情况。
因此,评价体形正极的代表词汇我们选择“толстый/胖”和“жирный/肥”,负极代表词汇“худой/瘦”。
二、俄汉胖瘦核心形容词的教学内容分析词汇的教学内容以词义为中心,词义又以词典释义为主。
词典中同一个条目内按意义分列的项目称作“义项”。
一般具有一个义项的词为单义词,具有多个义项的词为多义词。
多义词各个义项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至少有一项是基本的常用义项,即“基本义”,其余的是“转义”。
基本义是从共时层面出发由其使用频率界定的,转义是从历史层面出发由其历史转化得出来界定的。
转义与基本义有着各种的派生关系。
多义词义项派生的主要方式是“以喻体和本体的联想关系为共同特点的隐喻和借代。
……隐喻派生以现实片段在某个方面相似为基础,用一类现实片段的名称表示另一类现实片段。
……借代派生以事物某个方面的连带关系为基础,用一类事物的名称表示另一类事物。
”〔5〕толстый1是基本义,指扁平状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译作“厚”,与тонкий(薄)相对。
толстый2限指人体,译作“胖”,如толстыйребёнок/胖孩子;修饰脸和四肢时对应的汉语词汇多样,如толстоелицо/胖脸,толстыегубы/厚嘴唇,толстыйнос/肥大的鼻子,толстыеноги/粗腿等。
толстый3限指声音,运用通感喻指声音扁平厚重,与низкий,густой,басистый对应,相当于汉语的“低沉的”,如толстыйголос/低沉的嗓音。
жирный有5个义项。
жирный1是基本义,意指含脂肪多的,限定对象是食物,译作“油腻的”或者“肥的”,如жирнаяпища/油腻的食物,жирноемолоко/含脂肪量高的牛奶,жирноемясо/肥肉;限定对象是非食品类的物品或人体部位时,指有油污的,如жирныеруки/油污的双手,жирнаяпосуда/有油垢的餐具。
限指人或动物时жирный2与толстый,тучный,ожиревший同义,译作“肥”或者“肥胖”,如жирнаяутка/肥鸭,жирноелицо/胖脸;限指植物时指肉厚多汁的,如жирнаятрава/茎叶肥壮的草,жирныелистики/厚墩墩的叶子。
当限定对象是土地和矿物质时жирный3意指有用物质含量高的,可译作“肥沃的”、“优质的”,如жирныйчернозём/肥沃的黑土,жирнаяизвесть/优质石灰。
当限定对象是气味或者非食物的液体时жирный4指成分多的,译作“浓厚的”、“稠的”,如жирныйзапах/浓郁的香味,жирнаягрязь/很稠的泥浆;转指声音时指厚重的,译作“浓重的”、“浑厚的”,如жирныйголос/浓重的声音,жирныйтенор/浑厚的男高音。
限定对象是线条和字体时жирный5指加粗的、黑体的,如жирнаячерта/粗线,жирныйшрифт/黑体字、粗体字。
худой是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意指脂肪少、肉少,同义词тощий,反义词是толстый,限定对象可以是人或动物,如худаядевушка/瘦瘦的姑娘;限定对象也可以是身体或部位,如худыеруки/干瘦的手。
“胖”虽然有两个义项,但可视作单义词。
“胖1”是基本义,其限定对象是人体,指脂肪多、肉多,如胖妞。
“胖2”是转义,但不能自由使用,仅用于成语“心广体胖”,可译作раздобревшийотпривольногожитья,与толстый没有对应义项。
“肥”的9个义项中只有4个是形容词,其余的5个不在研究范围内。
“肥1”是基本义,指脂肪多,与“瘦”相对,如肥肉、肥猫。
“肥2”的限定对象是土地,指土地含有较多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只用作谓语,如土地很肥,这种情况下它的反义词是“瘦”;需要一致定语的情况下应该使用“肥2”的同义词“肥沃”,如肥沃的土地,此时的反义词是“贫瘠”。
“肥5”是比喻义,限定对象是工作,指工作收入多,油水多,如肥差。
“油水”本指饭菜里所含的脂肪质,转义喻指可以得到的好处(多为不正当的额外收入)。
“肥差”即指从中可多得好处的工作。
“肥8”的限定对象是衣服,只用作谓语,如袖子太肥,反义词是“瘦”,其近义词“肥大”可用作定语。
“瘦”是多义词,有4个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