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肺结核.doc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7
中医防治肺结核的健康教育
中医防治肺结核的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中医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预防和治疗该病。
以下是一些中医的健康教育建议:
1. 调节饮食:中医强调饮食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食用新鲜、健康的食物,尤其是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和蔬菜。
此外,避免或限制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减轻肺部负担。
2. 养生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适当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 中药调理:中医提倡通过中药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例如常用的中药有杜仲、海参、灵芝、黄芪等,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
4. 穴位按摩:中医认为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例如,可尝试按揉大椎穴、命门穴等相关穴位。
总之,中医防治肺结核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调节饮食,养生生活方式,中药调理以及穴位按摩等方面。
然而,在采取任何中医疗法之前,应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以确保安全与有效性。
肺结核中医诊疗技术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可扩散至全身,并在组织内长期潜伏,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发病。
其病理形态以结节、浸润、干酪坏死和空洞形成等混合存在为特征。
本病属于中医肺痨范畴,中医学对此论述甚详。
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胭……”生动描述了肺痨的一些主症。
《肘后方·治尸注鬼注方》指出,本病“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传旁人,乃至灭门”。
充分认识到本病是一种慢性病,且具有传染性。
《三因方·劳瘵》认为本病“内非七情所忤,外非四气所袭”,“多由虫啮”引起。
《古今医统》强调,“情怯之人”最易患病。
在此基础上,《医学正传》提出了“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两大治则,迄今仍卓有成效地指导着中医中药的临床实践。
辨证论治1、气阴亏耗症状:咳嗽无力,干咳少痰,或痰唾黏白,或痰中夹血如丝如缕,或有潮热,手足灼热,胸痛,口燥咽干,畏风自汗,声嘶失音,饮食减少,气短懒言,神疲乏力。
舌红,少苔,脉细数或虚大。
治法:益气养阴,润燥止咳。
方药:保真汤加减:人参、白术、当归、生地黄、熟地黄、五味子、地骨皮、柴胡各10克,茯苓、黄芪各15克,白芍、赤芍、天冬、麦冬、陈皮、厚朴、地骨皮各12克,甘草6克,黄柏8克。
2、肺阴不足症状:干咳,或咯少量黏白痰,咳声短促,痰中有时带血,如丝如点。
午后手心热,皮肤干灼,口燥咽干,甚则喉痒音哑。
胸部隐隐闷痛,饮食不佳,疲乏无力。
舌边尖红,苔薄少津,脉细而数。
治法:滋阴润肺,止血杀虫。
方药:月华丸加减: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沙参各12克,贝母、桑叶、菊花、阿胶各10克,百部30克,三七(冲)3克,茯苓、山药各15克。
3、阴虚火旺症状:咳呛气急,痰少质黏,或吐稠黄痰,咳血反复发作,量多色鲜红,混有泡沫,胸肋掣痛,盗汗,潮热,午后为甚,颧赤,口渴,心烦失眠,性急善怒,形体日瘦,男子可见梦遗,女子可致月经量少或闭经。
名中医治肺结核(肺痨)九个秘方治肺结核(肺痨)秘方(9首)13.1空洞型肺结核效方【来源】黄一峰,《中医杂志》(6)1989年【组成】南沙参15克,天麦冬各10克,炙百部10克,炙紫菀、桔梗各3克,肥玉竹15 克,茯苓10克,生甘草3克,地骨皮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十大功劳叶10克,母鸡1只(约500多克)【用法】取母鸡净身之肉,不放盐、酒等佐料,文火煮浓汁6杯。
余药用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煮40分钟,作取药液,加水再煎30分钟过滤,将两次药液混合成两杯(约400毫升),备用。
每日2次服中药、鸡汁各1杯。
【功用】补虚杀虫。
【方解】空洞型肺结核形精俱不足,非血肉有情之品,难以康复。
故方中以鸡汁大补五脏为主,培元固本;以百部、紫菀、桔梗、玉竹、地骨皮、甘草、生牡蛎、功劳叶等养阴润肺、止嗽化痰、降火凉血,兼除虚热,且有杀虫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以上药味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痨作用。
合而用之,共奏补虚、杀虫之功。
本方具有两大作用,一方面培补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一方面杀虫。
是针对病因治疗,以标本兼治。
若长期坚持服用,可获良效。
【主治】空洞型肺结核,属阴虚火旺、形瘦潮热、口干舌绛少津或见痰血者。
【疗效】屡用屡验,一般连服2个月即可痊愈。
13.2抗痨弥洞散【来源】谢明福,《四川中医》(1)1986年【组成】蜈蚣84克,冬虫夏草70克,百部、山药各100克,黄芪200克,鸡子28枚。
【用法】先将蜈蚣、冬虫夏草分研细末和匀,再平分为28等分。
另将黄芪、百部、山药等药同时浓煎后冷却,再入鸡子,以文火煮熟,连同药渣浸泡10天。
每日服2次,每次服药鸡蛋1枚,药粉1包。
(此法宜于冬季,若在夏季可将鸡子和药渣放入冰箱内储存,以免霉烂变质。
)14天为1疗程。
【功用】补虚杀虫。
【方解】本方的制方原则是,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故方中用蜈蚣味辛有毒,能攻毒散结;百部润肺止咳、杀虫;冬虫夏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治虚喘痨嗽。
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一个治疗咳嗽、肺结核的秘方,很少人知道展开全文一到冬日,咳嗽这种疾病的发生率就会比平常季节药高出许多,而咳嗽这种疾病,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实则“套路很深”。
一是《黄帝内经》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论述,把咳嗽与五脏六腑都联系了起来,使得咳嗽的辨证变得更加复杂;二是有些咳嗽与肺结核“狼狈为奸”,让人痛苦不已。
然而,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对此也是煞费苦心,在几经转折后,创造性的发明了一个治疗咳嗽、气喘,兼治肺结核的秘方,用过的都说好。
那么,这个秘方究竟是什么呢?它就是参麦汤。
全方由“人参三钱,干麦冬(带心)四钱,生山药六钱,清半夏二钱,牛蒡子(炒,捣)三钱,苏子(炒,捣)二钱,生杭芍三钱,甘草钱半”等8味中药组成。
那么,这个配方为什么会有这样奇妙的作用呢?主要还是在于药物的配伍。
全方以人参为君药,主要起到补肺气的作用。
以麦冬、山药、紫苏子为臣药,其中麦冬起到润肺退热的作用,山药主要起到协调人参和麦冬的作用,紫苏子主要起到平降逆气的作用。
以半夏、牛蒡子、芍药为佐药,其中半夏降胃气、化痰涎,牛蒡子降肺之逆气,芍药敛戢肝火。
以甘草为使药,一来可以调和诸药,二来可以协助人参补肺气。
这个配方虽然只有八味药,但是每一味药却又是环环相扣,比如人参虽然补肺,但是人参滋补太甚容易导致肺热,所以麦冬一出场就将人参的这股“邪火”退了下去,将化热转换成退热。
麦冬润肺,加上半夏就能止嗽。
山药的收涩之性可以协助人参补气,它的黏润之性,又能助麦冬滋液。
山药虽然有点壅滞,但是牛蒡子滑利啊,正好相辅相成。
紫苏子与人参同用,能降因虚而逆之气。
而白芍用法最妙,原因在于,肝为肺之对宫,如果”肺金虚损,不能清肃下行以镇肝木,则肝火恒恣横而上逆”,所以白芍在这里的作用就大了。
而且,芍药与甘草同用,“甘苦化合味近人参”,也有补肺的作用。
细细看来,这就是一个连环用药计,令人不得不服。
这个奇妙的配方,但却有一味药备受争议,这味中药就是麦冬。
中医防治肺结核的健康咨询内容一、肺结核的概述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其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等。
肺结核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如肺部组织受损、呼吸功能障碍等。
二、中医防治肺结核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肺主气机,肺气通畅则呼吸自如,反之则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而肺结核属于“咳嗽”、“喘证”范畴,在中医理论中有着详细的阐述和治疗方法。
三、中医防治肺结核的方法1. 药物治疗中药方剂是中医防治肺结核的主要方式之一。
常用的方剂包括清热解毒汤、小柴胡汤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配。
2.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患者应该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瘦肉、豆制品等。
3. 气功调理气功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调整呼吸和身体姿势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对于肺结核患者,气功可以帮助改善呼吸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4.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机能。
对于肺结核患者,针灸可以帮助改善呼吸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四、中医防治肺结核的注意事项1. 早期诊断和治疗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患者应该及早就诊并接受规范治疗。
2. 避免交叉感染肺结核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应该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在公共场所应佩戴口罩。
3. 遵医嘱用药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得随意更改剂量和用药时间。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五、结语中医防治肺结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患者应该注意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交叉感染、遵医嘱用药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治疗过程中,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配。
中医药对结核病的临床研究(沈阳市胸科医院辽宁沈阳110000)【摘要】祖国医学称肺结核为“肺痨”、“肺瘵”,此病为痨虫蚀肺先伤肺气,然后耗损阴血,肺阴渐耗,虚火灼津所致。
治疗当以补虚培元、抗痨杀虫为总则。
中医药在针对耐药性肺痨的治疗、减轻抗痨药的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本文提出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研制出高效、安全的抗痨药物及中西医抗痨治疗方案将是今后中医药防治肺痨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中医药;肺结核;综述【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254-01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相当于中医学中的肺痨,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在临床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一、病因病机1.1病因:《普济本事方》明确指出本病的病因为“肺虫”。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把“尸注”列入肺脏病篇,指出本病的病因是“劳而生虫在肺,在病因方面,在唐代关于肺虫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痨虫”、“瘵虫”之说。
其病因,一为感染痨虫,一为正气虚弱。
两种病因,相互为因。
人体气血精津内虚,痨虫乘虚袭人,感受为病。
由于痨虫从口鼻吸入,直接侵蚀肺脏,出现肺系症状。
1.2病机:本病的发病部位主要在肺,日久影响到其他脏器,故有“其邪辗转,乘于五脏”之说。
其中与脾肾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病情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元气耗损,阴阳两亏,其虚损不仅在肺,久则累及脾肾。
二、辨证分型分别不同证候用不同药物,效果显著。
如:肺阴亏虚型用百合固金汤、沙参麦冬汤等;气阴两虚型用补肺汤、八珍汤、黄芪鳖甲汤等;阳虚型用参附汤、术附汤等;虚实夹杂证在上述基础上辨证施治。
针对病人的症状,结合体征,区别出肺阴虚、肺气虚、肺阳虚、肺肾阴虚、肺脾两虚、肝火刑肺、心肺两虚、阴亏阳损八个主要证型。
结合支气管纤维镜下表现辨证,分出热毒郁肺、血败肉腐型、气滞血瘀、痰凝湿阻型和气血不足、气阴亏虚型。
十一、肺结核的中医预防及食疗一、肺结核的概念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
临床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二、肺结核的中药治疗及预防1.肺阴亏损证主症:干咳、咳声短促,或咯少量黏痰,或痰中带有血丝、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自觉手足心热,或见少量盗汗,皮肤干灼,口干咽燥,疲倦乏力,纳食不香,苔薄白、边尖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
代表方:月华丸加减。
常用药: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白及、百部。
2.虚火灼肺证主症:呛咳气急,痰少质黏,或吐痰黄稠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混有泡沫痰涎,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肋掣痛。
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益消瘦。
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代表方: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常用药:南沙参、北沙参、大麦冬、玉竹、百合、百部、白及、生地、五味子、玄参、阿胶、龟板、冬虫夏草。
3.气阴耗伤证主症: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量较多、偶或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自汗与盗汗可并见,纳少神疲,便溏,面色白,颧红,舌质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
治法:益气养阴。
代表方: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山药、北沙参、川百合、麦冬、地黄、阿胶、五味子、冬虫夏草、白及、百合、紫菀、款冬花、苏子。
4.阴阳虚损证主症:咳逆喘息少气,咯痰色白有沫,或夹血丝,血色暗淡,潮热,自汗,盗汗,声嘶或失音,面浮肢肿,心慌,唇紫,肢冷,形寒,或见五更泄泻,口舌生糜,大肉尽脱,男子遗精阳痿,女子经闭。
苔黄而剥,舌质光淡隐紫,少津,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
治法:滋阴补阳。
代表方:补天大造丸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山药、麦冬、生地、五味子、阿胶、当归、枸杞、山萸肉、龟板、鹿角胶、紫河车。
5.肺结核偏方-黄精煎【肺结核原料】黄精30克,冰糖50克。
传染病中医药防治预案传染病防治是人类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医药在传染病的防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下面我将围绕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结合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介绍一份3000字的中医药防治预案。
一、预防传染病的基本原则1. 个人卫生意识的培养:要培养每个人的个人卫生意识,勤洗手、勤洗澡,保持身体清洁;饮食卫生,注意食物的新鲜和熟透程度;注意居住环境的整洁,消毒和通风。
2. 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加强卫生教育,普及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治方法;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建立预测和预警机制,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应对工作。
3. 高度重视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控制:传染源是传染病的主要来源,因此要严格控制传染源,不随地吐痰、封掉可能存在传染源的地方;传染途径是传染病传播的桥梁,要注意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减少传播途径。
二、常见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1. 流感:流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中医药可以通过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来预防和治疗流感。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药,如黄芪、党参、板蓝根等。
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如绿豆汤、洋葱、大葱等。
2. 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菌能力来治疗肺结核。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补气化痰的中药,如百合、五味子、补骨脂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3. 腮腺炎: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中医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祛湿化痰来治疗腮腺炎。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如连翘、金银花、鱼腥草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艾灸等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4. 水痘: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中医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祛湿化痰来治疗水痘。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中药熏洗、贴敷等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5.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中医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祛湿化痰来治疗手足口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2.01•【文号】国办发〔2017〕16号•【施行日期】2017.02.0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结核病防控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7〕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2月1日“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为进一步减少结核病危害,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结合深化医改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防治现状结核病以肺结核为主,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十二五”期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依法履行结核病防治职责,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进一步健全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国结核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共发现并治疗管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27万例,成功治疗率保持在85%以上,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基本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
同时,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目前我国仍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约90万例,位居全球第3位。
结核病发病人数仍然较多,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形势严峻。
但我国现行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和防治能力还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防治工作需要,部分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诊治条件较差,防治所需设施设备不足,基层防治力量薄弱,流动人口结核病发现和治疗管理难度大,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认知度不高,防范意识普遍不强。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结核病防治的关键时期,需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采取有效可行措施,坚决防控疫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贞芪扶正颗粒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肺结核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蒋龄周【摘要】目的:探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抗结核药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联合组给予贞芪扶正颗粒联合抗结核药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6.0%)(P<0.01);联合组的痰培养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患者的CD+3、CD+4及CD+4/CD+8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8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贞芪扶正颗粒联合抗结核药具有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降低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Zhenqi Fuzheng Granule combined with anti-tuberculosis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100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an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of T-lymphocyte subsets changes in plasma.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bin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intervened merely by conventional anti-tuberculosis drugs,and the combin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Zhenqi Fuzheng granule combined with anti-tuberculosis drugs.The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and changes of T-lymphocyte subse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sixmonths.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was94.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6.0%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The contents of CD+3 and CD+4,and the ratio of CD+4/CD+8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however,the content of CD+8 in the combi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the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Zhenqi Fuzheng Granule combined with anti-tuberculosis drugs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T-lymphocyte subsets,improve the immune status and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long-term use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s.【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年(卷),期】2017(034)005【总页数】4页(P104-107)【关键词】贞芪扶正颗粒;肺结核;异烟肼;T淋巴细胞亚群【作者】蒋龄周【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江苏南通 22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肺结核是结核分歧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通常由呼吸道途径传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1]。
中医药技术参与传染病防治实施方案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为了振兴祖国医学文化,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参与传染病预防服务工作,减轻居民医疗负担,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整体水平。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按照《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的要求,根据《中医内科学》《温病学》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中医药资源,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丰富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广泛开展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预防服务工作。
二、工作措施(一)参加县卫生局组织的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预防服务培训,确保方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广泛应用。
(二)在社区门诊,家庭病床治疗等服务中,充分应用中医药知识参与传染病预防服务。
(三)中医执业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进行登记、填卡、报告,并运用中医药技术进行预防干预。
三、中医药辨证防治(一)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含RNA的正粘病毒的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速度,长可发生不同规模的流行。
临床特征起病急、病程短、全身中毒状明显,有发热乏力头痛周身酸痛等症状。
属于祖国医学时行感冒风温的范畴。
1、头痛(1)风寒型主症: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流涕,咳嗽吐白痰,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紧。
干预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6g、防风10g、苏叶6g、豆豉5g、杏仁10g、前胡6g、桔梗5g、陈皮6g;(2)风热型主症:微恶风、发热、汗出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咯黄痰、咽干口燥、或咽喉肿痛、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浮数。
干预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12g、连翘12g、山栀12g、薄荷5g、荆芥3g、竹叶10g、芦根10g、牛蒡子10g、桔梗6g、甘草6g;(3)暑湿型主症:微恶风、发热、汗少、头昏重胀痛、肢体酸重、咳嗽、咯黄痰、心烦口渴、渴不多饮、胸脘痞满、腹胀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肺结核的预防与治疗摘要】目的:研究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并探讨预防治疗对策。
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5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策略,观察组则进行预防治疗策略。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康复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康复人数67例,康复率高达89%,对照组康复51例,康复率为68%,差异显著(P<0.05)。
结论:肺结核是可防可治的。
现将防治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肺结核;慢性传染源;预防【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322-02肺结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较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5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
对照组患者男41例,女34例,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为(41.32±7.74)。
观察组患者男39例,女36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为(39.07±8.4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根据回顾对比分析,用统计法对两组肺结核患者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P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对比观察组的康复率为89%、对照组的康复率为6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表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对比组别例数康复人数未康复人数康复率(%)观察组 75 67 8 89(67/75)对照组 75 51 24 68(51/75)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3.讨论肺结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传染性、传播速度极强,不易被控制。
关于肺结核的中医药检索姓名:班级:学号:一.检索目的:检索关于肺结核的中医药治疗文献二.课题分析: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袭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属于中医学“痨瘵”、“肺痨”范畴,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等。
近年来发现中医药在缓解抗结核药的毒副作用,改善肺结核症状,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故而总结中医药防治肺结核的经验对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三:检索过程及结果:过程:???图书馆→电子资源→中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IP登录→检索导航:医药卫生--中医、中药→1.逻辑:或者、并且;2检索项:关键词;3.检索词:分别为肺结核、肺痨、治疗 4.检索年限:2002-2021 5.检索范围:全部期刊 6.更新:全部数据 7.匹配;模糊;8.排序:时间→点击“检索”→得到结果293条。
结果如下:1.雷芳玉,刘定安,王博.肺结核辨病论治与辨证施治[J].陕西中医, 2006, 27(4): 454-455. 2 3 4 5肺结核的中医药治疗(文献综述)摘要肺结核病是结核杆菌所致的一种传染病.祖国医学所说的虚劳、劳瘵、骨蒸、尸疰、传屍等,可能包括现代医学所称的肺结核病在内.祖国医学对结核病的认识,从《内经》时代开始,《难经》继其后,历代有所阐发.其中关于本病的传染性、并发症、发病年龄与性别的记载,和现代医学基本无二致.对结核病的临床治疗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近年来,各地报导了用中医中药(包括中西医合作治疗)治疗肺结核病所取得的一定成就.本文仅将国内近十年来祖国医学治疗肺结核病的概况,作选择性地综述. 关键词肺结核肺痨中医药治疗综述正文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袭而引起的一种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传染病,属于中医学“痨瘵”、“肺痨”范畴,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等。
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在临床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1·1 病因洪广祥[1]认为肺痨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白芨功效与作用敛气止血治结核核心提示:白芨是兰科多年生划本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性微寒,味苦、甘,具化瘀止血、补肺生肌的功效,在中药里属止血类药。
另外,白芨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很多,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白芨。
白芨是兰科多年生划本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性微寒,味苦、甘,具化瘀止血、补肺生肌的功效,在中药里属止血类药。
另外,白芨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很多,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白芨。
白芨的植物形态:云南独蒜兰,宿根草本,高15~25厘米。
块茎肥厚,角状卵圆形,白色。
叶单片,花后自根茎生出,卵状披针形,具平行脉,全缘,花茎根出,单花顶生,桃红色。
蒴果,种子微细。
生于林下背阴潮湿处。
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治疗结核病传统上白芨对肺结核、矽且、肛裂等症有较好疗效,是历代医家治疗肺痨的主药之一。
《本草纲目》指出:“白芨,敛气,渗痰,止血,消痈之药也。
此药质极粘腻,性极收涩,藉苦气寒,善入肺经;凡肺叶破脶,因热壅血瘀而成疾者,以此研末日服,能坚敛脏,封填破损,痈肿可消,溃败可托,死肌可去,脓血可洁,有托早生新之妙用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芨含有白芨胶及葡配甘露聚糖,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典社盘氏小芽胞癣菌也有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白芨性味苦、涩、寒,质粘而涩,入肺、胃、肝经,功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药理学研究证实,白芨含大量黏液质,其中有多种聚糖,还含挥发油、淀粉,有缩短凝血时间及抑制纤溶作用,能形成人工血栓而止血。
另外,体外试验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由于白芨有加强乌头碱毒性作用,所以“十八反”中明确提出不宜与乌头同用。
近些年来,广大医务人员通过临床应用,又不断拓宽其应用范围。
概括有以下几点:1、治疗食管炎。
白芨粉末以及煎煮所得的胶状液,黏合性强,服用后能覆盖食道黏膜表面,起保护作用,加上其有良好的消肿生肌、促进局部炎性水肿和溃疡愈合等作用,所以治疗食管炎有特长。
可用白芨15克,配白芍、威灵仙、甘草各12克,随症加味煎服,也可在辨证基础方中加白芨30克。
传染病中医防治的经典案例案例一:非典型肺炎(SARS)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积极参与了抗击SARS的行动。
在治疗过程中,我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对症下药。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所负责的患者全部治愈,且无任何后遗症。
案例二: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引起了广泛关注。
我根据中医理论,认为甲型H1N1流感属于“时行感冒”范畴,病因为湿热邪毒,侵袭肺卫。
在治疗过程中,我遵循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对症下药。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所负责的患者全部治愈,且无任何后遗症。
案例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积极参与了抗击COVID19的行动。
在治疗过程中,我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对症下药。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所负责的患者全部治愈,且无任何后遗症。
在未来,我们应当继续发掘和传承中医的优秀传统,加强中西医结合,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案例一:非典型肺炎(SARS)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坚定地选择了中医治疗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SARS属于“温病”范畴,病因为湿热毒邪,侵袭肺卫。
因此,我采用了清热解毒、化湿透邪的治疗原则,拟定了一个经验方,主要成分有黄芩、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
治疗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用药。
同时,我还注重患者的饮食调养、心理辅导和充分休息,帮助他们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所负责的患者全部治愈,且无任何后遗症。
案例二: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引起了广泛关注。
十一、肺结核的中医预防及食疗
一、肺结核的概念
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
临床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二、肺结核的中药治疗及预防
1.肺阴亏损证
主症:干咳、咳声短促,或咯少量黏痰,或痰中带有血丝、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自觉手足心热,或见少量盗汗,皮肤干灼,口干咽燥,疲倦乏力,纳食不香,苔薄白、边尖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
代表方:月华丸加减。
常用药: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白及、百部。
2.虚火灼肺证
主症:呛咳气急,痰少质黏,或吐痰黄稠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混有泡沫痰涎,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肋掣痛。
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益消瘦。
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代表方: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常用药:南沙参、北沙参、大麦冬、玉竹、百合、百部、白及、生地、五味子、玄参、阿胶、龟板、冬虫夏草。
3.气阴耗伤证
主症: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量较多、偶或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自汗与盗汗可并见,纳少神疲,便溏,面色白,颧红,舌质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
治法:益气养阴。
代表方: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山药、北沙参、川百合、麦冬、地黄、阿胶、五味子、冬虫夏草、白及、百合、紫菀、款冬花、苏子。
4.阴阳虚损证
主症:咳逆喘息少气,咯痰色白有沫,或夹血丝,血色暗淡,潮热,自汗,盗汗,声嘶或失音,面浮肢肿,心慌,唇紫,肢冷,形寒,或见五更泄泻,口舌生糜,大肉尽脱,男子遗精阳痿,女子经闭。
苔黄而剥,舌质光淡隐紫,少津,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
治法:滋阴补阳。
代表方:补天大造丸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山药、麦冬、生地、五味
子、阿胶、当归、枸杞、山萸肉、龟板、鹿角胶、紫河车。
5.肺结核偏方-黄精煎
【肺结核原料】黄精30克,冰糖50克。
【肺结核用法】黄精用冷水泡发,加冰糖,用小火炖煮1小时即可。
每日2次
【肺结核功效】滋阴、润肺。
适用于肺虚咳嗽及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低热、咯血。
6.肺结核偏方-二根柏叶散
【肺结核原料】白茅根、蒿草根各10克,大葱、侧柏叶各6克。
【肺结核用法】各药烧灰,研成细末,用纸包好放地上,过一夜,去火毒。
用时将白藕捣汁或用萝卜捣汁调服15克
【肺结核功效】适用于肺结核咯血。
7.肺结核偏方-芨部牡蛎三甲散
【原料】白芨、百部、牡蛎、炮三甲等份。
【用法】取上述各药研末,如病灶有活动,百部加倍。
每服3~5克,日服2~3次
【功效】适用于肺结核。
三、肺结核的食疗
1、羊髓生地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