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集体舞游戏《逗牛》 - 白下教育网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大班健康活动斗牛教案及反思活动目标1.欣赏世界名曲,并感知名曲的节奏。
2.能用肢体语言形象的表现音乐,培养幼儿肢体与节奏的协调配合。
3.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来了解斗牛运动,并从中获得乐趣。
4.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音乐描绘的动物形象;创编;表演。
活动准备红色方块布若干、西班牙斗牛士进行曲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欣赏音乐一遍音乐播放导入。
老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踏步进场,站好后音乐停止。
2.让幼儿简单了解世界名曲的来源以及斗牛运动。
3.伴随音乐,请幼儿同老师一起形象的用肢体感知音乐的节奏4.角色扮演游戏师“小朋友们,我们强壮的牛和勇敢的斗牛士他们相遇了,会发生什么呢?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圈坐下来,我们的斗牛运动马上就要开始啦”幼儿围成圈坐下。
师“小朋友们,看,我们强壮的牛来啦。
(助教上场)它左看看,右看看,前走走,后退退。
现在我们用热烈的欢呼声欢迎我们的斗牛士上场好不好。
(主教上场)师“这个时候,牛儿看到了斗牛士手里拿着的那块红色的布,他要用它尖锐的牛角去挑起那块红色的布,他冲过来啦。
”老师示范斗牛运动的过程中一一讲解斗牛的规则。
师“小朋友看到了,牛都撞向哪里啦?我们的斗牛士都是十分勇敢的,所以,看到牛冲过来不会害怕的逃跑。
牛儿奔来的时候侧身闪躲就可以啦。
不要让牛尖锐的牛角伤到自己的身体了。
好,现在,我们请小朋友来做勇敢的斗牛士,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做强壮的牛”老师分别请两组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斗牛游戏。
5.集体表演师“小朋友想不想都来玩斗牛呢,好,现在请这些小朋友站起来,一些扮牛,一些来扮勇士。
”主教助教带领幼儿一起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踩踏着节奏。
复习一遍开始的节奏舞蹈动作。
集体游戏完。
教学反思整个活动在构思、设计、教学程序、组织形式上都打破了原有韵律活动的模式,幼儿一贯的模仿学习变为创造性学习,提供给幼儿主动活动的空间,让幼儿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激情,又在激情的驱动下调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创新出与同伴不一样的身体动作,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和发展,从而使孩子在活动中更感兴趣、更富有成就感。
幼儿园户外游戏斗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户外游戏教材第四章《团队协作游戏》,详细内容为斗牛游戏。
斗牛游戏是一种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的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斗牛游戏的规则,学会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
2. 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3. 培养幼儿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斗牛游戏的技巧,学会与同伴配合。
重点: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口哨、斗牛玩具、标志盘、音乐播放器。
学具:每组两个斗牛玩具,若干标志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热身活动,通过简单的舞蹈和游戏引导幼儿进入课堂氛围。
2. 游戏规则讲解(5分钟)教师向幼儿讲解斗牛游戏的规则,示范游戏过程,让幼儿了解游戏的基本玩法。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斗牛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针对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斗牛游戏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在游戏中的错误动作。
5. 游戏竞赛(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斗牛游戏竞赛,评选出最佳团队和最佳个人。
六、板书设计1. 《斗牛游戏》2. 内容:(1)斗牛游戏规则(2)团队合作要点(3)游戏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与家长一起练习斗牛游戏,拍摄视频至班级群。
(2)思考在游戏中如何与同伴更好地配合。
2. 答案:(1)视频内容需包含游戏过程和团队配合展示。
(2)与同伴配合的方法:提前沟通,明确分工,互相鼓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1)开展类似的团队合作游戏,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2)邀请家长参与游戏,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家庭运动氛围。
幼儿园户外游戏斗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户外游戏活动教材,主要涉及第十章节“团队协作游戏”,详细内容为“斗牛”游戏。
通过该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斗牛游戏的规则,能够与同伴共同参与游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运动能力。
3.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斗牛游戏的规则理解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游戏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斗牛游戏道具(牛角、牛尾巴)、口哨、计时器。
2. 学具:每组一条绳子、两个圈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斗牛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斗牛的由来,激发他们对斗牛游戏的兴趣。
2. 游戏规则讲解(5分钟)(1)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
(2)教师示范斗牛游戏,讲解游戏规则。
(3)队长带领队员熟悉游戏场地,了解游戏规则。
3. 游戏实践(10分钟)(1)教师发出口令,各组开始斗牛游戏。
(2)教师在旁边观察,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指导动作要领。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选取一道有关团队协作的题目,进行讲解。
(2)幼儿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斗牛游戏2. 内容:(1)斗牛游戏的规则(2)团队协作能力(3)安全意识和动作要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你在斗牛游戏中的表现,以及你在团队中的角色。
2. 答案示例:我在斗牛游戏中扮演的是牛角的角色,我成功地躲避了对方的牛尾巴,帮助我的团队取得了胜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斗牛游戏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部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安全意识不足,需要加强安全教育。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其他团队协作游戏,如拔河、接力等,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斗牛拉丁舞教案大班教案标题:斗牛拉丁舞教案(大班)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斗牛拉丁舞的兴趣和热爱。
2. 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斗牛拉丁舞,提高他们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节奏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斗牛拉丁舞的基本舞步。
2. 练习并掌握斗牛拉丁舞的技巧和动作。
3.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大班活动中展示所学舞蹈。
教学准备:1. 音乐设备和适合斗牛拉丁舞的音乐。
2. 教室里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自由活动。
3. 准备斗牛拉丁舞的教学视频或示范。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简要介绍斗牛拉丁舞的起源和特点,激发学生对这种舞蹈的兴趣。
2. 播放斗牛拉丁舞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轻松晃动身体,热身活动。
主体活动:1. 教学基本舞步:a. 舞蹈老师向学生演示斗牛拉丁舞的基本舞步,如曲线步、齐步等。
b. 强调姿势和身体姿态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保持挺胸收腹,姿势挺拔。
c. 引导学生反复模仿舞蹈老师的动作,并在音乐节奏中进行练习。
2. 练习斗牛拉丁舞的技巧和动作:a. 分解编排一段简单的斗牛拉丁舞动作,并向学生示范。
b. 将学生分成小组,互相搭档进行练习,舞蹈老师巡视指导。
c. 强调学生之间的配合和协作,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3. 团队合作和表演:a.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段斗牛拉丁舞的表演。
b. 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排练和创意发挥。
c. 舞蹈老师定期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表演,提供反馈和鼓励。
总结和评估: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询问学生对斗牛拉丁舞的感受和体会。
2. 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3. 综合评估学生对斗牛拉丁舞基本舞步和技巧的掌握情况,根据他们的发展情况进行个体化指导。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舞蹈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所学的斗牛拉丁舞。
2. 邀请专业舞蹈演员或舞蹈团体来学校进行现场表演和指导,激发学生对舞蹈的更大热情。
活动反思《牛仔很忙》小组—徐冉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小组选的是大班的音乐活动《逗牛》,这个活动的音乐由周杰伦的《牛仔很忙》改编而来的。
当我看完周瑾老师的公开课视频以后,觉得这个活动既充满游戏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孩子们的乐感以及学会如何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集体舞的表演。
但是当我们展示这次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第一部分:首先在故事的导入部分,故事的创编显得不够自然,而且故事情节不够清晰,导致同学们对于整个音乐故事后来的情节发展,没有基本的把握;第二个问题比较严重,就是这一阶段应该把几个基本动作详细、有序地教给大家,并且在练习中不断巩固大家的动作,如发现问题,及时的纠正,而且应该努力让大家跟随音乐,把这几个动作连贯地做出来,熟悉音乐的三段体结构,把每一段该做的动作与音乐对应起来,来帮助后面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二部分:此阶段的教学重点是把“丢手绢“这个游戏灵活地加入进来,难点在于把丢手绢的过程分解,去对应音乐的三段体结构,第一段牛仔和小牛们一起玩丢手绢的游戏,幼儿围成圆圈当小牛仔,牛仔在丢手绢的过程中要和小牛们打招呼;第二段音乐中“牛仔”将手绢丢在一位幼儿的后面,这名幼儿追“牛仔”;第三段音乐中,输的幼儿被请进圆圈内,大家一起做动作鼓励他,然后游戏继续进行。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忽视了在牛仔追赶小牛的时候,其他小牛应该做动作为他加油,输掉的小牛没能跟随者音乐做相应的动作,以致后来同学们有些不知所措,出现了抢音乐拍子的混乱局面;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老师没有强调这个游戏规则,就是和牛仔做游戏的小牛在追赶牛仔的时候,应该先拾起手绢,然后再去追。
第三部分:要在前面游戏的基础上学习集体舞,向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一部分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由于我们小组在看视频的时候不够仔细认真,忽视了手腕花这个小细节,导致在后面找朋友的时候出现了混乱的局面,当大家在和小牛我万寿以后,在移动位置以后,有的同学又出现转身找同伴的情形,最后经过许老师的点拨,知道了这就是由于缺少提前准备手腕花的原因,当时我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灵活、正确地加以引导,把这个错误及时地指出来,导致了大家的疑惑;在活动快结束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小牛在追赶牛仔的时候,忘记拾起身后的手绢,我想这可能也是同学们并没有对这个游戏完全理解,不能跟随着音乐完整地完成。
音乐活动斗牛大班教案反思教案标题:音乐活动斗牛大班教案反思引言: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教案反思旨在评估之前设计的音乐活动斗牛大班教案的有效性和改进之处,以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一、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音乐活动中的斗牛主题,了解相关的音乐元素和节奏。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动作和声音表现斗牛场景。
3. 促进幼儿的社交互动和合作意识,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二、教学准备:1. 音乐材料:选择与斗牛主题相关的音乐,例如西班牙传统音乐。
2. 道具准备:斗牛红布、斗牛帽子、斗牛玩偶等。
3. 教室环境:确保教室宽敞、安全,并清理好活动区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上次的音乐活动内容,复习斗牛的相关知识。
- 激发幼儿对斗牛主题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斗牛红布和斗牛帽子。
2. 音乐欣赏(10分钟):- 播放与斗牛主题相关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 引导幼儿用手拍打、踩踏等方式配合音乐节奏。
3. 角色扮演(15分钟):- 分发斗牛红布和斗牛帽子,让幼儿扮演斗牛士、斗牛者等角色。
- 引导幼儿模仿斗牛场景中的动作和声音,例如斗牛士的舞蹈、斗牛者的欢呼声等。
4. 合作游戏(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位斗牛士和一位斗牛者。
- 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斗牛游戏,斗牛士试图躲避斗牛者的追击。
5. 总结(5分钟):- 让幼儿回顾整个音乐活动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 引导幼儿总结斗牛主题的音乐元素和活动中的合作经验。
四、教学反思:1. 教案设计的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表达能力?2. 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是否需要增加或调整一些音乐材料或道具?3. 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是否需要调整时间安排或增加一些互动环节?4. 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参与度和表现如何?是否需要对幼儿的参与方式进行调整或个别辅导?5.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交互动和合作意识?是否需要增加一些合作游戏的环节?根据以上反思,可以对教案进行改进和调整,以提高音乐活动的效果和幼儿的参与度。
大班教学设计《音乐游戏——逗牛》秭归县直机关幼儿园杜开琴目标:1、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情感的变化,欣赏音乐的美。
2、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故事情节,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准备:一块红布,《小动物模仿操》、《牛仔很忙》的音乐。
过程:一、师幼问好。
谈话导入。
今天天气真好,森林里可热闹了,原来森林里正在举办一场家族联欢会,让我们一起去瞧瞧!(设计说明:教师用谈话的方式,为幼儿创设一种音乐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播放《小动物模仿操》的音乐,带幼儿入场。
(设计说明: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幼儿愉快进场。
)三、猜谜语,进行游戏活动。
1、教师说谜面,幼儿猜谜语。
(头戴双尖帽,生来就吃草,说话哞哞叫。
)2、播放《牛仔很忙》的音乐师幼一起来跳舞。
教师根据音乐的变化,提示音乐的故事情节:小牛很高兴——小牛沉默了——小牛生气了。
3、播放第二遍音乐,两名老师示范游戏,幼儿随音乐跳舞。
4、引导幼儿说出游戏的玩法,教师适当提示。
四、播放音乐,师幼一起玩逗牛的游戏。
五、游戏结束,带幼儿游戏回到活动室。
教学反思:音乐游戏逗牛是在传统游戏丢手绢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配上节奏明快的音乐,赋予一定的故事情节,创编出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欢快的音乐游戏。
游戏之前,我先创设了一个动物家族联欢会情景,让小朋友愿意去参加动物联欢会,乐意去表演、游戏。
紧接着,让幼儿猜一个谜语:头戴尖尖帽,生来就吃草,说话哞哞叫。
让幼儿回忆生活经验,引入游戏逗牛,并模仿做出牛角动作,为后面的音乐游戏动作表演打下基础。
音乐选择上,我选取了周杰伦的《牛仔很忙》这样一个节奏明快的三段体音乐,并赋予了一定的故事情节:第一段:小牛很欢快地舞蹈。
第二段:小牛和牛仔你追我赶。
第三段:因为小牛没追上,就得站到圈内,淘气地做个鬼脸。
游戏也分三步进行。
完整播放第一遍音乐,老师带领幼儿熟悉音乐。
小朋友跟着老师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按照三个情节,教师边做边提示游戏情节。
第二遍音乐,先播放第一段,师幼一起做,第二段,教师分配角色,老师扮演牛仔,小朋友当小牛,结合情节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音乐游戏逗牛教案【篇一:大班集体舞:逗牛_10484】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湖塘中心幼儿园陈翠设计意图:数学是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然而,当幼儿学习数学时显得很被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幼儿数学枯燥的教学方法,既然学得枯燥,不如让它们不经意地融入到精彩的故事里,借助色彩丰富的画面,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把幼儿阶段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
根据中班年龄段孩子的特征,我设计了数学活动《小刺猬的项链》。
活动中通过数学和绘本的结合,由故事的形式导入,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观察小刺猬项链的排列顺序,学习按规律排序的方法,并尝试大胆地自编规律,让孩子在故事的海洋轻松地学习。
活动目标:1.在绘本故事中,巩固间隔排序的经验。
2.大胆尝试自编规律,并学习按规律排序。
3.懂得并感受到助人为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物质材料准备:绘本ppt、小动物项链图若干、穿项链材料若干幼儿经验准备:有按规律排序的经验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巩固间隔排序1.观看ppt第一段,了解故事大意“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刺猬拉亚”。
2.巩固间隔排序“拉亚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它的项链是怎样穿起来的?”小结:原来拉亚用一颗红豆、一颗绿豆这样有规律的方法把豆子串起来,穿成了一条漂亮的项链。
二、大胆尝试,学习按规律排序1.观看ppt第二段,学习按规律接着往下排(1)“拉亚带着漂亮的项链,小动物们不再害怕它了,而且还希望拥有一条像拉亚一样漂亮的项链。
”(2)交代操作要求“小动物们齐动手,拣来了红豆、黄豆、绿豆,请你按照规律,帮小动物们完成它们各自的项链。
”(3)幼儿操作,并讲述操作结果“你帮助了谁?穿了一条怎样的项链?”小结:通过小朋友们的帮助,小动物们都带上了漂亮的项链,可高兴了。
2.观看ppt第三段,尝试自编规律并排序(1)过渡:看,大象也赶来了,看到小动物们都有了自己的项链,好羡慕!可是它个子大,想要一条特别的项链。
(2)尝试自编规律,并按规律排序“请你用小动物们采来的向日葵、喇叭花、萝卜帮大象穿一条特殊的、有规律的项链。
大班逗牛活动感想近日,我们班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大班逗牛。
这个活动在我们班里掀起了一阵热潮,同学们纷纷踊跃报名参加,期待着能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活动当天,我们来到了学校的操场上。
整个操场被布置的十分漂亮,五彩斑斓的气球挂满了整个场地,放置着各种形状的气球动物,绿草地上铺设着大大小小的气垫,还有几个铁架上挂着大大的标语牌,写着“大班逗牛”四个大字。
这些装饰使整个操场变得十分活泼,仿佛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我们班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需要选择出一位代表来参加逗牛比赛。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终选出了八位同学作为本次比赛的参赛选手。
他们各具特色,有的是擅长表演的,有的是喜欢卖萌逗趣的,还有的是喜欢讲笑话逗人开怀的。
首先,是一个叫做小明的同学上场了。
他穿着一身五颜六色的服装,戴着一顶大大的彩色帽子,手里拿着一个气球做的小狗,模仿小狗的样子走来走去,逗得在场的同学们哈哈大笑。
接下来是小芳,她扮演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兔子,她蹦蹦跳跳,动作敏捷,仿佛就是一个真正的兔子一般。
然后是小华的表演,他戴上了一个大大的黑框眼镜,手里捧着一本书,一脸严肃地讲起了一段搞笑的段子,引得在场的同学哈哈大笑。
每位选手都发挥出了自己的特长,将自己的表演进行到底。
在活动期间,同学们大声地欢呼助威,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
不仅如此,老师和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其中,给予选手们鼓励和支持,让整个活动变得更加热闹和有趣。
在活动结束后,我们进行了一次集体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这次活动非常有趣,自己尽管做了许多表演,但收获了很多快乐和欢笑。
大家都表示希望可以有更多这样的活动,来发泄自己的活力和激情,展现自己的风采。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大班逗牛活动对我们同学的积极影响。
首先,这次活动让我们班的同学更加团结了。
在活动当中,同学们之间紧密合作,相互鼓励,共同完成每一项任务。
这种合作精神激发了我们班同学们的团结意识,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
其次,这次活动也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幼儿园体育舞蹈教案】幼师培训班:走进幼儿集体舞活动内容:走进幼儿集体舞活动目标:1.了解集体舞的概念,明确集体舞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重要位置;2.结合实例研讨集体舞教学的有效策略,为开展集体舞教学奠定基础;3.在集体合作设计集体舞的过程中,掌握集体舞的指导要点。
活动准备:1.事先学会大班集体舞《逗牛》第一部分,视屏链接2.教师收集整理集体舞蹈教学案例。
3.健康歌音乐。
活动流程:一、集体舞《逗牛》导入。
主持人:老师们下午好!活动开始前,我们先来逗牛吧!2.主持人带领教师共同跳集体舞《逗牛》的简单部分。
3.每个人都玩得很开心!现在,我想问你们,你们认为我们刚刚开展了哪种类型的音乐活动?为什么?4.教师自由回答,并说出理由。
二、集体舞概念学习1.主持人ppt播放音乐游戏及集体舞的概念,帮助教师梳理。
● 音乐游戏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游戏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在游戏中呈现音乐内容,使音乐与游戏融为一体,使儿童在游戏中学习,教师在游戏中教学的一种方式。
●集体舞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全体幼儿共同参与,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队形变化,人际交流的一种集体性舞蹈。
主持人小结:音乐游戏更注重游戏,群舞更注重人际交流。
虽然逗牛也创造了一个游戏情境来逗牛,但它更注重动作和相互交流。
因此,我们刚刚开展的活动是团体舞,但这只是团体舞中最简单的形式。
2.集体舞有什么作用?在简单重复的动作表演中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表演美。
丰富儿童的审美体验,体现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主持人小结:《指南》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中提到:在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
而集体舞不仅需要幼儿进行独立的舞蹈动作的表现,同时也需要与他人互相配合、进行交流,因此非常符合《指南》精神。
3.集体舞的要素是什么?(音乐、动作和队形)三、集体舞教学的有效策略学习主持人:那么如何进行集体舞教学呢?我们可以使用什么教学策略?你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请个别教师进行交流,其余教师进行补充。
幼儿园逗牛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对牛有初步的了解,了解牛的外形与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增强幼儿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珍爱生命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牛的基本知识教师让幼儿看图说话,展示牛的外形图片,简单介绍牛的身体特征和习性,同时告诉幼儿牛是耕田和提供食物的重要家畜。
让幼儿产生探究和接触牛的兴趣。
2. 观察和接触牛带领幼儿前往附近的农场或牧场,让幼儿近距离地观察牛,并介绍牛的不同品种、习性和生活习惯。
提醒幼儿在接近和观察牛时要保持安全意识,不要惊扰和靠近牛。
3. 制作牛饲料让幼儿动手制作牛饲料,教师准备玉米片、茼蒿、胡萝卜等食材,让幼儿根据配比和操作指导制作牛饲料,并让幼儿喂食牛。
4. 模拟牧场游戏将教室布置成牧场景象,让幼儿分成小组扮演牛、农夫、饲养员等角色,进行牧场游戏。
引导幼儿展现自己的创意,提高情境体验。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使用图片展示法,让幼儿通过观察、描述和联想对牛有初步了解。
2. 制作实物法教师准备牛饲料食材,让幼儿亲手制作牛饲料,并完成喂食环节,加强幼儿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游戏体验法引导幼儿进行对话和情境体验,提高幼儿情绪体验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法教师会通过对观察记录和实际操作中的关键点给予评价,同时也会在后续的教学中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考核成绩进行定期评估。
五、教学反思逗牛教案是一节有趣且实用的课程,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各项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性格。
但是,在实施教学时仍需更加注意幼儿的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同时在评价方面也要合理客观,避免过度强调成绩和数量,从而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最大化。
从流行歌曲《牛仔很忙》到韵律活动《逗牛乐》作者:黄瑛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20期《逗牛乐》是一节大班的韵律活动。
活动采用周杰伦的歌曲《牛仔很忙》作为音乐素材,融入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游戏“丢手绢”来帮助孩子熟悉音乐结构,表演牛仔,小牛动作,进而学习一段双圈集体舞。
之前看过南京某个幼儿园老师的上课视频,觉得选材、过程、效果都很新颖,而这种教学方式我园还从来没有尝试过,于是我们进行了这次“搬课”。
因为没有原始文本,根据自己的理解我们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演绎。
活动目标:感受《牛仔很忙》的旋律,能根据音乐变换动作;学习双圈集体舞,激发幼儿对集体舞的兴趣,体验活动带来的愉悦情绪。
第一次实践后,在双圈集体舞的交换舞伴动作上就遇到了严重打击。
执教老师璐璐反思:“本来在设计时觉得不是太难的,圈外的小朋友用右手拉右斜方圈内下一个朋友的交换舞伴方法。
可是实际上很多孩子出现了很大的困难,而且这种方法只要有一个孩子觉得困难,活动就难以进行。
我在补救中也很痛苦,由于内外圈孩子的行走方向不同,在帮他们找朋友时,我需要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最后不仅时间拖得很长,孩子们也始终无法自己完成交换舞伴的任务。
”经过分析我们意识到:活动中的这种队形变换是非常难的,每一个孩子面对的变换方式、空间移动都是不同的,这种方式并不适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因而孩子们会觉得困难重重。
同时这也背离了集体舞需要大家在互动、配合中感受快乐的活动目的。
因此队形的变化设计要简单、要适合大部分孩子的发展需要。
怎样把《逗牛乐》的队形由繁变简,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原来的双圈,里外圈的孩子队形变换中有不同的任务,面对面做不同方向的动作使孩子们相互干扰,过难的队形变换严重影响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游戏的体验。
Z老师建议:双圈,一个圈移动,一个圈固定,这样会简单一些。
S老师不赞同:内外圈做不同的动作。
需要用不同的角色帮助孩子明确自己在圈上的任务。
本来游戏就已经有两个角色了,再加一个有点画蛇添足,孩子更不容易混淆。
舞蹈斗牛曲幼儿园教案反思教案标题:舞蹈斗牛曲幼儿园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舞蹈斗牛曲,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和表现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
教学准备:1. 舞蹈斗牛曲的音乐。
2. 幼儿园舞蹈教室或宽敞的活动空间。
3. 舞蹈斗牛曲的舞蹈动作示范视频。
4. 舞蹈斗牛曲的舞蹈道具,如红色斗牛帽子或红色披肩。
教学活动:1. 导入:播放舞蹈斗牛曲的音乐,让幼儿跟着节奏摆动身体,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观赏:观看舞蹈斗牛曲的舞蹈动作示范视频,向幼儿介绍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表现方式。
3. 学习舞蹈动作:分步骤教授舞蹈斗牛曲的基本动作,如手臂挥舞、踏步、转身等。
重点讲解动作的正确性和协调性。
4. 练习舞蹈动作: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跟着教师一起练习舞蹈动作,逐渐熟悉并掌握。
5. 舞蹈表演:组织幼儿进行舞蹈表演,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表现能力。
6. 反思讨论: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舞蹈表演。
教案反思:1. 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较为明确,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舞蹈兴趣和表现能力,以及提高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
这些目标与幼儿园阶段的教育要求相符合。
2. 教学准备:教案中提到了需要准备的音乐、教室、舞蹈动作示范视频和舞蹈道具等。
这些准备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3. 教学活动:教案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合理,通过导入、引导观赏、学习舞蹈动作、练习和表演等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学习舞蹈斗牛曲。
同时,在反思讨论环节中,给予幼儿表达和思考的机会,促进他们对自己学习的思考和改进。
4. 教学效果: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幼儿能够学习舞蹈斗牛曲的基本动作,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舞蹈表现能力。
同时,通过表演和反思讨论,能够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总结:本教案针对舞蹈斗牛曲的幼儿园教学,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准备、活动设计和反思讨论,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舞蹈兴趣和表现能力的发展。
大班音乐活动:宝宝音乐会武进区湖塘中心幼儿园凌玉婷设计意图:喜欢音乐是孩子的天性,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能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可使他们掌握简单的音乐技巧,并能发展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
在大班音乐活动《宝宝音乐会》中,我选择了节奏欢快,结构明了,且ipad中各类游戏使用频率较高的音乐:《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让幼儿通过各类游戏掌握音乐中8分音符和16分音符的节奏,并在认识相关乐器的同时,感受每种乐器演奏的效果。
本次活动我将以“宝宝音乐会”为背景,分三个阶段进行:学习、巩固和强化,而掌握8分音符和16分音符的节奏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所以我将难点前置。
活动中我先运用电子白板创设真实的情境,在感受音乐旋律后通过身体乐器游戏掌握节奏;再运用ipad游戏课件《宝宝音乐会》,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演奏巩固了音乐节奏;最后通过各小组展示表演及集体合奏的形式让幼儿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无限乐趣。
整个活动中,信息化技术有效服务于幼儿的探究和学习,改变了传统音乐活动的“教与学”的方式。
信息化技术的巧妙运用将抽象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形象化,将复杂的乐理经验生动化,将平淡的教与学过程立体化,在这种新颖灵活的教学形式下幼儿通过亲眼感知、亲身体验,自然建构习得知识,拓宽了幼儿学习音乐的路径,有效地提升学习音乐和乐器的兴趣。
活动目标:1.在白板创设的情境下,感受音乐旋律并在身体乐器游戏中掌握8分音符和16分音符的节奏。
2.借助ipad游戏课件《宝宝音乐会》,尝试小组合作商讨演奏,巩固音乐节奏。
3.以展示表演的形式,进一步感受演奏与合奏的乐趣,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具备ipad基本操作经验,认识8分音符和16分音符,认识小提琴、长笛、钢琴和木琴。
物质材料准备:音乐《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小赖皮之歌 - Schnappi》,木鱼,电子白板课件,4台ipad,《宝宝音乐会》游戏软件。
大班音乐游戏逗牛教案大班音乐游戏逗牛教案【篇一:幼儿园音乐教育】幼儿园音乐教育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与原则(一)《纲要》中的艺术领域目标及解读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纲要》的这种表述使我们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幼儿音乐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音乐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音乐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音乐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
这是必须深入领会并在实施中进行贯彻的基本理念。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第一层次目标——艺术教育终极目标第二层次目标——音乐教育总目标第三层次目标——各年龄段音乐教育目标第四层次目标——具体音乐教育目标(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1、“以美感人”——以“审美”为核心的幼儿音乐教育用美好的音乐感召幼儿,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生活环境和音乐中蕴含的美,熏陶自己心灵世界的美,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音乐美妙的境界。
2、“以乐施教”——以游戏为手段的“愉悦性”的幼儿音乐教育让幼儿与音乐一起玩,在快乐的游戏中自主探索音乐的奥秘,学习并大胆尝试用个人喜爱的方式来抒发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以情动人”——以幼儿作为“教育主体”的幼儿音乐教育在幼儿喜爱的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智慧与灵感,满足幼儿活动与交往的需要,健全幼儿的人格,提升幼儿的生活质量。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歌唱活动2、韵律活动3、音乐欣赏活动4、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1、“三段式”结构:即把音乐活动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种组织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所普遍采纳,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音乐活动组织结构。
一般在开始和结束部分通常是安排复习性质的活动内容。
中班音乐游戏《逗牛》执教人:徐昕彤活动目标:1、学会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并按照音乐节奏玩游戏。
2、在音乐游戏中,大胆的表现自己。
3、体验躲藏追跑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红布、圆形标记、音乐活动过程:Music师:“哇!斗牛场来了这么多观众,小牛们热情地打个招呼吧!”(教师带领幼儿随着牛仔很忙的音乐进入活动场地,围成圆圈盘腿坐。
)一、故事导入师:“西班牙斗牛王国要举办斗牛节,小牛们高兴的拍手、拍腿、欢呼、顶红布,期待着斗牛士的到来。
小牛们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Music(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舞动。
)二、逗牛游戏1、完整感受游戏音乐提问1:“请问小牛们都做了什么动作?”回答:“拍手、拍腿、欢呼、顶红布、蒙眼、加油、逗牛、擦汗。
”提问2:“请问小牛们先做了什么动作,后做了什么动作?”回答:按顺序依次说出。
Music提问3:“请问小牛们还做了什么动作呢?让我们再看一看吧。
”Music总结:拍手、拍腿、欢呼、顶红布、蒙眼、加油、逗牛、擦汗。
2、引出逗牛游戏,商议游戏规则师:“小牛们为什么蒙上眼睛?想想看,玩什么游戏要蒙上眼睛?”幼:“捉迷藏……”师:“斗牛国国王教给我一个逗牛的游戏,你们试试看这个游戏好玩吗?”3、教师示范游戏玩法师:“请斗牛士闪亮登场。
看她手里拿着什么?”幼:“红布。
”师:“谁能说说看这个红布是干什么的?”幼:“斗牛。
”师:“斗牛士准备好了,小牛们让我们准备一下,游戏就要开始了。
”提问1:“一边玩游戏一边看斗牛士做了哪些动作?”Music回答:“走路、甩红布、抖红布。
”提问2:“斗牛士什么时候甩红布?小牛做什么动作?”提问3:“斗牛士什么时候抖红布?小牛做什么动作?”Music(教师引导幼儿表述、学习斗牛士角色的扮演。
)4、师幼共同游戏师:“接下来,老师来扮演斗牛士,你们还是小牛。
当我手里的红布丢在谁的身后,谁就要赶快拿起红布追斗牛士,注意看斗牛士是什么时候把红布放到小牛身后的?斗牛士准备好了,小牛们准备好了吗?”Music5、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引导幼儿表述游戏玩法。
2008,10,14游府西街幼儿园区级开放日展示活动
大班集体舞游戏《逗牛》
执教:周瑾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玩音乐游戏《逗牛》,能合乐做各种逗牛和交换舞伴的动作。
2、能在腕带的帮助下,迅速结伴并交换舞伴。
3、体验与不同伙伴舞蹈和躲藏追跑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磁带、录音机。
2.幼儿会玩“丢手绢”的游戏。
3.幼儿每人右手戴一只腕带、红布一块。
4.幼儿围坐成圆圈。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复习律动“小牛舞”。
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逗牛》游戏的玩法。
1、教师完整示范游戏玩法。
2、教师引导幼儿表述游戏玩法。
师: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么玩的?
3、教师当牛仔,带领幼儿进行游戏。
4、教师引导幼儿表述、学习牛仔角色的扮演。
师:牛仔做了哪些动作逗小牛?我来唱,你们来试一试,好吗?
5、幼儿完整游戏。
三、教师引导幼儿学习《逗牛》游戏中的集体舞。
1、教师引导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两人结伴玩游戏的方法。
2、幼儿用结伴的方法玩游戏。
3、教师引导幼儿迁移“找朋友”的游戏经验,学习交换舞伴的方法。
师:我还想和更多的小牛拍拍手一起玩,怎么办?
4、幼儿完整进行集体舞游戏。
(2遍)
2008年10月14日。
2008,10,14游府西街幼儿园区级开放日展示活动
大班集体舞游戏《逗牛》
执教:周瑾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玩音乐游戏《逗牛》,能合乐做各种逗牛和交换舞伴的动作。
2、能在腕带的帮助下,迅速结伴并交换舞伴。
3、体验与不同伙伴舞蹈和躲藏追跑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磁带、录音机。
2.幼儿会玩“丢手绢”的游戏。
3.幼儿每人右手戴一只腕带、红布一块。
4.幼儿围坐成圆圈。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复习律动“小牛舞”。
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逗牛》游戏的玩法。
1、教师完整示范游戏玩法。
2、教师引导幼儿表述游戏玩法。
师: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么玩的?
3、教师当牛仔,带领幼儿进行游戏。
4、教师引导幼儿表述、学习牛仔角色的扮演。
师:牛仔做了哪些动作逗小牛?我来唱,你们来试一试,好吗?
5、幼儿完整游戏。
三、教师引导幼儿学习《逗牛》游戏中的集体舞。
1、教师引导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两人结伴玩游戏的方法。
2、幼儿用结伴的方法玩游戏。
3、教师引导幼儿迁移“找朋友”的游戏经验,学习交换舞伴的方法。
师:我还想和更多的小牛拍拍手一起玩,怎么办?
4、幼儿完整进行集体舞游戏。
(2遍)
2008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