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年度研究报告之宏观环境篇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18
2024年资阳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1. 市场概况1.1 地理位置资阳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成都平原与川东丘陵地区的过渡地带。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1.2 人口和经济发展情况资阳市人口约为300万人,具备较大的消费潜力。
城市经济以工业为主,同时兼有农业和服务业。
近年来,资阳市经济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 房地产市场现状2.1 房地产项目数量在调研范围内,资阳市房地产项目数量较多,涵盖了住宅、商业、办公等多个类型。
2.2 房地产价格走势房地产价格在过去几年中逐步上涨,但增幅相对较小。
总体而言,房地产市场稳定。
2.3 住房销售情况住房销售情况良好,市民对于购买住房的需求依然存在,但购买力有限。
2.4 商业地产市场商业地产市场较为活跃,特别是商业中心和购物中心的租金相对较高。
3. 房地产市场竞争情况3.1 主要开发商资阳市房地产市场存在多家主要开发商,涉及到的公司数量较多。
3.2 开发商优势与劣势不同开发商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一些开发商在质量和信誉方面更胜一筹,而其他开发商则注重价格竞争力。
4. 房地产市场前景4.1 市场预测根据调研结果,资阳市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住房需求仍将持续存在。
4.2 机会与挑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开发商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同时,政策变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也可能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影响。
5. 总结根据对资阳房地产市场的调研,房地产市场整体稳定,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开发商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应对市场挑战。
未来,资阳市房地产市场仍然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成都房地产指数统计分析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2003年4月成都房地产指数统计分析2003-06-19成都房地产市场报告成都市房地产开发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1-4月累计完成开发投资亿元,其中住宅投资亿元,分别增长%、%。
成都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的原因:一是受开发规模扩大影响前4个月商品房在建规模达万平米,增长%。
其中住宅、写字楼、商业营业用房在建规模分别为万平米、万平米、万平米,分别增长%、%、%。
新开工面积继续增加,在建规模中,当年新开工商品房面积万平米,增长%,其中住宅万平方米,增长%。
新开工面积过快增长的势头应适当加以控制。
别墅和高档公寓开发规模有所扩大,总量达万平米,占住宅开发量的14%。
二是受土地购置费大幅增加的影响1-4月开发商购置土地万平米,虽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支付土地购置费因受供地方式改变的影响却大幅增长%,总额达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
三是开发资金充足前4个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合计亿元,增长%,到位资金为实际完成投资的倍,反映出房地产开发有充足的资金作保证。
其中银行贷款亿元,企业自筹划亿元,购房户定金及预付款亿元,分别增长%、%、%。
购房户定金及预付款占资金来源总计的%,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商品房销售市场仍趋旺盛。
商品房销售势头良好1-4月累计销售商品房万平米,实现商品房销售额亿元,分别增长%、%。
其中住宅销售万平方米,增长%,商业用房销售万平米,增长%。
住宅销售占据市场份额的%,反映出成都市以住宅为主体的房地产市场格局。
个人购住房的比例达到%,成为市场消费的主体。
在建楼盘预售情况良好,1-4月商品房预售万平米,其中住宅预售177万平米。
商品房价格走势平稳,房价稳中有升,全市商品房均价2100元,其中住宅1921元。
不同区域房价差距较大,城区和郊区(市)县住宅均价分别为2530元、1518元。
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框架一、引言
- 引入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性和研究的目的
- 概述本报告的框架和重点
二、宏观环境分析
- 国家经济形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相关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城市化进程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三、房地产市场整体概况
- 房地产市场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 不同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和差异
- 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参与方及其作用
四、房地产市场需求分析
- 住房需求的变化趋势和驱动因素
- 商业地产需求的特点和趋势
- 房地产投资的动态
五、房地产市场供应分析
- 住宅供应的结构和规模
- 商业地产供应的结构和规模
- 房地产项目开发和供应链管理
六、房地产市场价格分析
- 住宅价格波动的因素和趋势
- 商业地产租金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 房地产价格对市场的影响
七、房地产市场风险评估
- 宏观风险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市场竞争和供需失衡带来的风险
八、房地产市场创新与发展趋势
- 数字化技术对房地产市场的应用
- 可持续发展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新兴趋势和机遇
九、结论与建议
- 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总结和评价
- 针对市场情况提出的建议和发展方向
十、参考文献
- 引用所参考的相关文献和数据来源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的框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和丰富各部分的内容。
在具体撰写报告时,应注意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和合理的逻辑推理,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同时,可适当引用相应的案例和实证研究,增加报告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2024年房价还会再跌吗?成都最新消息在过去数年里,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尤其是在经历了一轮房价上涨后,人们更加关心未来房价的走势。
对于成都的房地产市场来说,2024年房价会不会继续下跌,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过去的走势回顾近年来成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可以看到在过去几年里,成都的房价一度出现了上涨的趋势。
然而,随着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的增加,房价逐渐趋于稳定甚至有所下降。
2023年下半年以来,成都房价开始出现下跌的迹象,许多房地产项目的销售情况也并不乐观。
影响因素分析政府政策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政府一直在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包括限购、限贷、限售等措施。
这些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了购房者的购房意愿,也影响了开发商的销售情况,进而对房价产生了一定影响。
经济形势经济形势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随着经济的下行压力加大,一些购房者的购房意愿受到了影响。
同时,一些企业的盈利情况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导致购房需求减少。
这些因素都可能对房价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
市场供需关系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决定房价走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市场上供应过剩,购房者选择余地大,房价便有可能出现下跌趋势;反之,如果市场供应不足,购房者竞争激烈,房价可能继续上涨。
因此,市场的供需关系对房价的发展至关重要。
2024年房价走势预测综合以上分析,对于2024年成都房价的走势,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将继续存在;另一方面,经济形势和市场供需关系也将是关键因素。
如果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较为严厉,经济形势持续下行,市场供应过剩,那么成都房价可能会继续下跌。
但如果政府适度放松调控政策,经济形势好转,市场供需关系达到平衡,房价有可能企稳甚至开始回升。
总的来说,2024年成都房价的走势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密切关注政策、经济和市场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购房计划。
从宏观和微观环境分析[5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从宏观和微观环境分析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从宏观和微观环境分析(一)宏观环境分析金融营销宏观环境是指影响金融企业营销战略制定、实施的各种社会力量。
由此可见,方法分析宏观环境对于金融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而银行业作为关系国家经济金融命脉的重要产业,受到政府当局极高的重视和相当严格的监管,它与其他所有行业之间关联密切的特殊性更使得宏观环境对于银行业经营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一般行业。
下面,我们采用PEST 模型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四个方面深入展开对我国银行业的宏观分析。
1.政治——法律因素:在政治法律环境方面,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首要目标,政府谨慎对待金融开放步骤,从而导致了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经营模式单一的格局。
2.经济因素:最近两年以来,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快速扩张、净息差持续扩大、中间业务发展迅速、资产质量稳步提高”的四大特征受益于良好的经济环境。
3.社会——人文:因素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是由银行业所主导的。
虽然近年来资本市场而直接融资制度不断完善,但银行业霸主地位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被撼动。
4.技术因素: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推动银行业经营服务水平的提高。
微观环境分析金融营销微观环境是由影响金融企业并与营销活动有关联的外部因素构成。
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金融企业、生产商和供应商、营销中介机构、竞争者以及公众等这六个基本竞争作用力,它们综合起来决定着产业中的企业获取超出资本成本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的能力。
对银行来说,他的目标顾客主要是企业和消费者(个人和家庭)。
它们不仅是资金的供应者,而且也是资金的需求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大银行的竞争日益增加,银行卡市场的争夺火爆,针对各个类型的的消费者各大银行都推出了适合他们的银行卡,针对学生我们也推出了YOUNG卡。
开发策略银行卡的开发是顾客和竞争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宏观环境分析1、政治法律环境网络书店的规范与发展需要信用体系第一,电子商务作为虚拟经济、非接触经济,如果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作保证,生存和发展将十分困难。
个人和企业的交易风险都将提高,买家付款后不能及时得到商品,卖家卖出商品不能保证收到货款,商品质量问题等等,都难以避免。
第二,长期以来,对于如何规范网上书店活动,国家确立了的几种基本的模式,那就是技术手段、行政管理、法律制裁与信用保障。
在网络发展的初期,人们更多地偏重于从技术上进行规范,如加密、认证等安全措施,都是以技术为核心的。
后来认识到了过于依赖技术手段解决网络书店中的问题的弊端,开始更多地考虑行政管理和法律制裁。
信用保障主要是创造一种可信赖的商业环境,具有法律制裁所难以具备的防患于未然的功效,又不会面临技术手段所难以解决的交易的安全性与便捷性的矛盾。
第三,通过一些年来对于解决电子商务法律问题的实践,我们发现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虽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在解决办法上,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型,那就是:其一,已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只要尽快进行立法或修订法律,就基本可以解决问题其二,目前对于该问题还没有成型的解决方案,需要更多地从理论层面进行解决方案的探寻其三,即便是出台或修订了相关法律规定,其中的法律问题也难以马上解决,需要相应的法律辅助机制的配合,或一个完善的法制环境的作用。
由此我们看到,尽管相应的法律规定十分明确,但就是还有大量的违法行为存在。
但是国内有竞争力的网络书店,比如当当和卓越,都遵照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经营2 、经济环境在经济管理体制上,较大的网络书店采取供应链管理体制。
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 e)——即“6R”,并使总成本最小。
成都碧桂园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住房需求持续增加。
碧桂园集团作为国内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秉承“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都碧桂园项目应运而生。
二、项目概述成都碧桂园项目位于成都市郫都区,总占地面积达到10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00万平方米。
项目包含住宅、商业、配套设施等多种功能,是一个涵盖多元化需求的大型综合房地产项目。
三、市场分析1. 成都房地产市场整体情况:成都房地产市场一直是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楼市热度持续高涨。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持续发展,对住房需求的拉动也在逐步增强。
2. 竞争分析:成都碧桂园项目周边存在多个房地产项目,竞争激烈。
但是碧桂园集团以其品牌优势和高品质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3. 目标客群:成都碧桂园项目主要面向中高端消费群体,他们对产品品质、生活品味有较高的追求。
四、经济分析1. 投资估算:成都碧桂园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0亿元,包括土地置换费、开发建设费、营销推广费等各项费用。
2. 收益预测:项目预计销售周期为5年,整体盈利率为20%。
3. 资金筹集:碧桂园集团将主要通过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
五、风险分析1. 宏观经济风险: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楼市政策调整可能导致市场风险加大。
2. 地方政策风险:成都市房地产政策可能对项目开发和销售带来风险。
3. 市场需求风险: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项目销售风险较高。
六、可行性分析1. 地理位置优势:成都碧桂园项目位于成都郫都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2. 品牌优势:碧桂园集团在房地产行业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3. 产品优势:成都碧桂园项目产品品质高、配套设施完善,满足客户对高品质居住环境的需求。
综上所述,成都碧桂园项目具有明显的可行性。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风险防范以及资金保障等因素,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都居民消费调查报告目录第一部分成都宏观经济环境3一、城市简况3二、城市规划41.成都城市发展战略42.成都市都市区总体规划43.区域定位44.城市发展方向55.城市发展热点区域5三、宏观经济环境61.GDP (6)2.固定资产投资63.社会消费74.居民收入7四、人口状况8第二部分成都房地产市场状况8一、政策背景8二、成都房地产市场总体简况101.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日益增大102.外来资金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越来越大103.成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平衡114.竞争日渐激烈,市场细分必须更加明确11三、成都房地产各类型市场简况121.住宅市场122.甲级写字楼市场133.商业市场154.二手房市场(商品房)16四、2006年上半年成都各片区房地产市场一览(部分在售工程) (17)1.城东片区:172.城南片区:193.城西片区:214.城北片区:225.城中片区:23第三部分成都土地市场状况25一、2004年-2006年上半年成都主城区土地成交状况251.2004年成都主城区土地交易列表252.2005年成都主城区土地交易列表293.2006年上半年成都主城区土地交易列表31二、近年成都主城区土地市场比较分析33第四部分消费者状况35一、解读成都35二、生活形态分析35三、住宅消费特点36第五部分综合评述38“第一部分成都宏观经济环境一、 城市简况✧ 历史文化成都是四川省省会,是一座有 2300 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秦汉以后一直为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军事重镇。
世称“天府”,又有“锦官城”、 锦城”、 芙蓉城”、“蓉城”、“花城”等称呼。
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千百年来向人们讲述着成都的重要地位。
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行,成都凭借 GDP 及科技人员拥有量名列西部城市第一的实力,理所当然地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总土地面积 12390 平方公里,成都市市区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市中区,现为锦江、青羊、金牛、成华、武侯五个行政区及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共有土地面积 430.16 平方公里,是成都市区的主体。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本报告通过对近五年全国及各大城市房产市场的涨跌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为投资者、购房者及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各城市统计局以及各大房地产研究机构发布的官方数据。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全国房地产市场涨跌分析1. 整体趋势近五年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
从2016年开始,全国房价进入快速上涨阶段,到2021年,全国平均房价较2016年上涨约30%。
2. 城市分类(1)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房价波动较大,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房价持续上涨,但涨幅逐渐放缓。
(2)二线城市:二线城市房价增长较快,成为推动全国房价上涨的主要力量。
其中,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房价涨幅明显。
(3)三线城市:三线城市房价涨幅相对较小,但部分城市如洛阳、包头等出现较快增长。
3. 区域差异(1)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房价整体较高,且涨幅较大。
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房价涨幅明显。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房价涨幅相对较小,但部分城市如郑州、武汉等房价增长较快。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房价整体较低,但部分城市如重庆、西安等房价增长较快。
四、城市房地产市场涨跌分析1. 北京近年来,北京市房地产市场波动较大。
2016年至2017年,北京市房价持续上涨,但2018年开始,受政策调控影响,房价逐渐趋于稳定。
2. 上海上海市房地产市场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涨幅逐渐放缓。
2016年至2018年,上海市房价涨幅明显,但2019年以来,涨幅有所收窄。
3. 广州广州市房地产市场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涨幅逐渐放缓。
2016年至2018年,广州市房价涨幅明显,但2019年以来,涨幅有所收窄。
4. 深圳深圳市房地产市场波动较大,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一、温江区宏观环境分析 (3)二、区域市场环境研究 (7)1、区域房地产投资环境分析 (7)1)宏观经济分析 (7)2)产业结构分析 (8)3)金融环境分析 (10)4)政策环境分析 (10)2、温江区城市发展规划分析 (11)三、温江土地市场分析 (12)1、温江土地市场整体情况概述 (12)2、历年土地交易情况分析 (13)1)土地供给总况 (13)2)土地供给特征分析 (13)3、2005年土地供给特征分析 (14)1)土地用途——商住用地拍得最多 (14)2) 出让方式——拍卖为主 (15)3) 成交规模——中小规模为主 (15)4、未来土地供应走势分析 (16)四、温江房地产宏观市场分析 (16)1、房地产业总体投资分析 (16)2、房地产宏观供应分析 (18)3、房地产宏观需求分析 (18)4、历年商品房供销分析 (19)1)商品房供销走势 (19)2)住宅物业销售走势 (20)3)商业物业供销走势 (20)5、房地产宏观市场发展预测 (21)1)商品房的供给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速 (21)2)城市化加快温江房地产业的发展 (22)五、区域房地产中观市场分析 (22)1、区域整体供销状况分析 (22)1)2005年1-11月供销面积对比 (22)2)板块供销特征分析 (23)2、住宅市场分析 (23)1)供应特征分析 (23)2)供应价格分析 (25)3)市场需求特征分析 (26)六、典型楼盘分析 (28)1、典型住宅楼盘分析 (28)1)炎华置信.上林宽境 (28)2)海峡新城.都市水岸 (30)2、典型商业楼盘分析 (31)1)繁华时代 (31)七、区域房地产市场现状总结与前景展望 (33)1、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评价 (33)2、区域房地产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33)3、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34)温江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一、温江区宏观环境分析温江区位于川西平原西部,地形平坦,整体形状呈规则三角形,多为平原地貌,距成都市中心区16公里,东接成都市青羊区,南壤双流县,距双流国际机场18公里,西南紧邻崇州市,正西靠都江堰市。
2006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年度研究报告之宏观环境篇目录一、房地产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2)1.全市房地产市场宏观开发情况22.成都市全年商品房宏观市场情况2二、国家宏观政策 (4)1.《房地产抵押估价指导意见》42.《关于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的通知》4三、市政发展动态 (5)1.地铁1号线一期2007年5月完成建设52.物业大鳄世邦魏理仕登陆成都63.公务员掀起“南迁潮”6四、土地市场政策 (7)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72.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用地“新政”83.成都市国土局将拍卖240余亩住宅及商业用地84.《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 (9)五、二手房市场政策 (10)1.税务部门将加强房产税收管理102.工行开办二手房直客式贷款房龄5年内不需评估10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征收个人二手房转让所得税的通知》114.成都二手房买卖突然升温强征个税引发新抛售潮11六、针对开发商的政策 (12)1.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圆满闭幕122.建设部“限外”新政即将发布133.成都顶级写字楼市场论坛召开13七、针对消费者的政策 (14)1.光大银行房贷固定利率锁定提前还款将收违约金14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的通知》143.5月15日起,经济房建设将实行订单制154.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65.公积金制度政策性推行六大方面的创新16八、热点政策分析 (17)1.《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试行)》172.《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17一、一、房地产市场宏观环境分析1. 1.全市房地产市场宏观开发情况⏹⏹工业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672.48亿元,同比增长25.4%。
企业产销衔接情况稳定,实现产销率96.2%。
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05.89亿元,增长27.4%;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66.59亿元,增长22.6%,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4.8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完成176.32亿元,增长14.8%;股份制经济完成389.41亿元,增长27.3%;“三资”企业完成91.76亿元,增长20.9%。
⏹⏹投资1-11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38.86亿元,同比增长32.2%。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61.52亿元,增长36.8%;更新改造投资327.03亿元,增长23.6%。
⏹⏹消费1-11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0.34亿元,增长14.8%;其中住宿与餐饮业191.22亿元,增长15.7%。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52.88亿元,增长5.1%;私营个体经济507.65亿元,增长14.7%;外商及港澳台经济118.06亿元,增长19.4%;股份制及其他经济287.37亿元,增长17.8%。
1-11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8。
⏹⏹金融截止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53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全市储蓄存款余额2368亿元,增长17.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558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512亿元,增长32.1%。
⏹⏹居民收入1-11月份,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7元,同比增长12.2%,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045元,同比增长12.6%,其中食品3179元,同比增长2.7%,交通和通讯1308元,同比增长16.0%,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278元,同比增长13.7%。
2. 2.成都市全年商品房宏观市场情况⏹⏹全市商品房供求总量大副增长,供应面积首次突破2000万平米今年1-11月,全市供应商品房2029.03万平米,增长29.4%,供应面积首次突破2000万平米规模;成交商品房1755.25万平米,同比增长19.4%,总体市场呈现供销两旺势头。
同期五城区供应商品房1030.57万平米,增长27.1%,成交商品房872.31万平米,增长19.4%。
⏹⏹全市商品房市场供求关系得到缓解1-11月,全市商品房当期供销比为1.16。
同期,五城区商品房当期供销比为1.18。
无论是全市还是五城区,供应量均大于销售量,供销比不断增大,供求紧张关系已得到缓解。
⏹⏹五城区商品房分物业类型供求情况1-11月,五城区累计供应新建商品房1030.57万平米,其中供应住宅物业777.73万平米,供应占比为75.5%;供应商业物业84.34万平米,供应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供应占比为8.2%,同比大幅增长,供应占比为4.9%。
同期,五城区累计成交商品房872.31万平米,其中成交住宅744.10万平米,成交比为85.35%;成交商业物业68.53万平米,成交占比为7.9%;成交办公用房28.37万平米,成交占比为3.4%。
二、二、国家宏观政策1. 1.《房地产抵押估价指导意见》1月24日,由建设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制定的《房地产抵押估价指导意见》出台,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与以往的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相比,《意见》明确了房地产抵押价值与房地产市场价值的关系;明确了房地产抵押估价的原则;明确了房地产抵押估价要进行变现能力分析;明确了房地产抵押估价要特别提示的内容。
对维护房地产抵押估价各方合法权益,推动整个房地产估价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点评:《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房地产估价技术标准体系,提高了行业自律组织加强自律管理的能力。
可以有效发挥房地产估价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进一步理顺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人与房地产估价机构间的关系。
起到规范房地产抵押估价行为,保证房地产抵押估价质量,维护房地产抵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的作用。
2. 2.《关于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的通知》8月18日,建设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的通知》。
通知要求,自通知下发之日起,一律停止审批党政机关集资合作建房项目。
其目的在于防止他们“超标准为本单位职工牟取住房利益”——不到市场价一半。
集资房的入市,无疑对分享商品房暴利(价格超过集资房一半)的开发商、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等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构成了威胁。
点评:造价低廉的集资房流入市场,把处于垄断状态的房地产市场撕开了一个缺口,在客观上对平抑房价是有一定帮助的。
一旦叫停,有可能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三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减少了房地产市场中的房源供应渠道,等于在事实上强化了开发商的垄断地位,房价更容易为开发商等利益主体所左右。
其二,单位集资建的房,并非都入市交易,相当一部分是自住的,一旦集资建房叫停,将把部分需求者逼向市场,使他们被迫从开发商手中买房,这将加剧买房人之间的竞争,形成推动房价上涨的一支重要力量。
其三,通过单位集资建房,人们有了一个看得见的参照,可以大致掌握建房的真实成本与相关利益主体的获利多少——在信息不对称的房地产市场,这个信息显得非常重要。
而且,由于集资建房的价格真实存在着,开发商等相关利益集团在抬高房价时,多少会有所顾忌,他们不敢走得太远。
倘若叫停单位集资建房,个人集资建房又由于种种原因发展不起来,房地产市场的信息将被相关利益集团牢牢地掌控,变得更加不透明,相关利益集团很容易浑水摸鱼,伺机推动房价上涨。
三、三、市政发展动态1. 1.地铁1号线一期2007年5月完成建设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南三环地铁站已于2月25日开始地铁站点基坑的挖掘工作,这是成都地铁中第三个开始施工的地铁站。
同时,与该地铁站相连接的两段地铁隧道目前也正在进行挖掘施工, 2006年5月,该地铁站及两侧的地铁隧道就将完成挖掘工作,开始主体施工,并在2007年5月完成建设。
成都地铁1号线初期建设线路,北起红花堰,南至孵化园,全长15.998km,全部为地下线,共设15座地下车站,并与规划5、6、4、2、3、7号线及6号线支线分别在火车北站、人民北路站、骡马市站、天府广场、省体育馆、火车南站及新益州站换乘。
预计2008年底全线土建工程完工,2010年建成试运营。
成都计划5年内建成全长15.9公里的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
点评:按照设计,成都地铁最高行驶速度为80公里/小时,最大客流量为每天100万人次。
高峰每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为4.1万人次;远期全日客流量(2030年)为100万人次。
据成都地铁一期工程初步规划,运行时间为早上5:00至晚上11:00,全日营业时间共计18小时。
全线建成后,初期可形成的最大客运能力为全日客流31万人次,从而减少地面交通压力,较大程度的缓解沿线区域交通紧张矛盾,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和乘车环境。
地铁线横贯南北,成为联系成都经济的桥梁。
2. 2.物业大鳄世邦魏理仕登陆成都1月22日,又一家国际物业顾问公司世邦魏理仕宣布在成都设立办事处,以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的业务规模。
从2005年7月中旬高力国际到年底仲量联行的落户,再到世邦魏理仕的进入,半年时间内,已连续有三家国际物业大鳄将触角伸到成都,反映出成都房地产尤其是商业地产市场的巨大潜力。
点评:借助办事处的成立,世邦魏理仕的触角成功伸入成都市场。
高力国际、仲量联行与世邦魏理仕的相继进入,加之戴德梁行、宏腾国际等先入者,成都的物管业由此进入了一个激烈的竞争时代。
虽然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成都,但随着高档写字楼等商业地产项目不断崛起,成都的物业管理市场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对外资物管大鳄的吸引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消失。
3. 3.公务员掀起“南迁潮”由于不少机关事业单位将南迁,而单位能够解决的住房数量又极其有限,因此大量的住房需要通过市场途径解决,这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首选在城南置业的真正原因。
为了解决单位员工的住房问题,计划将办公地点搬迁到城南的部分机关企业开始在这里大量团购住房。
多家单位团购住宅数量至少都在100套以上。
目前已有单位愿意整栋购置其在城南开发的高层电梯公寓项目。
点评:尽管目前即将迁到城南办公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在城南也有单位集资建房计划,但供应缺口仍然很大,这需要通过市场途径来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
从总体上看城南住宅供应量仍然很充足,短时间内城南会出现住宅供不应求的局面。
天府长城二期嘉南地, 世纪城天鹅湖, 蓝光凯丽滨江, 远大地产等城南的项目接待量比以前增加很多。
其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职工占了很大比例,直接因素就是城南副中心建设的提速,住宅需求在近段时间出现了井喷。
住宅项目以单位团购方式销售,开发利润会受到一定影响,对企业品牌宣传也没有益处。
因此开发商对团购客户的态度比较谨慎。
四、四、土地市场政策1.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