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法
- 格式:ppt
- 大小:258.50 KB
- 文档页数:15
六西格玛目录六西格玛六西格玛的由来什么是6σ质量管理方法6σ管理的特征6σ管理的好处6σ管理的人员组织结构6σ管理的实施程序六西格码质量管理方法对企业管理的作用1.2.六西格玛六西格玛的由来什么是6σ质量管理方法6σ管理的特征6σ管理的好处6σ管理的人员组织结构6σ管理的实施程序六西格码质量管理方法对企业管理的作用西格码质量管理方法的流程西格玛水平1.2.六西格玛黑带考试六西格玛六西格玛(Six Sigma)又称:6σ,6Sigma,6Σ西格玛(Σ,σ)是希腊文的字母,是用来衡量一个总数里标准误差的统计单位。
其含义引申后是指:一般企业的瑕疵率大约是3到4个西格玛,以4西格玛而言,相当于每一百万个机会里,有6210次误差。
如果企业不断追求品质改进,达到6西格玛的程度,绩效就几近于完美地达成顾客要求,在一百万个机会里,只找得出3.4个瑕疪。
(详见右图)六西格玛(6σ)概念作为品质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于1986年提出,其目的是设计一个目标: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
真正流行并发展起来,是在通用电气公司的实践,即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6σ(西格玛)管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
该管理法在摩托罗拉、通用电气、戴尔、惠普、西门子、索尼、东芝行众多跨国企业的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为此,国内一些部门和机构在国内企业大力推6σ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开展6σ管理。
随着实践的经验积累,它已经从单纯的一个流程优化概念,衍生成为一种管理哲学思想。
它不仅仅是一个衡量业务流程能力的标准,不仅仅是一套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方法。
六西格玛的由来六西格玛(Six Sigma)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被GE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的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
什么是六西格玛?六西格玛即6σ,σ是一个小写西腊字母,读作西格玛,是统计学术语,代表标准差,日常交流中人们使用得并不多。
作为眼下最时髦的企业管理手段,六西格玛的含义是指:通过设计、监督每一道生产工序和业务流程,以最少的投入和损耗赢得最大的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
它希望达到的目标:六西格玛,意味着每一百万个机会中只有3.4个错误或故障。
六西格玛是一项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几乎完美的质量管理方法。
西格玛是一个西腊字母σ的中文译音,统计学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即数据的分散程度。
对连续可计量的质量特性:用“σ”度量质量特性总体上对目标值的偏离程度。
几个西格玛是一种表示品质的统计尺度。
任何一个工作程序或工艺过程都可用几个西格玛表示。
六西格玛可解释为每一百万个机会中有3.4个出错的机会,即合格率是,99.99966%。
而三西格玛的合格率只有93.32%。
六西格玛的管理方法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七、实施六西格玛的步骤:1、六西格玛强调对关键业务流程的突破性的改进。
2、六西格玛的开展依赖于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
3、六西格玛质量水准是一个明确的,雄心勃勃的诱人目标4、六西格玛管理强调顾客驱动。
5、六西格玛关注于产生结果的关键因素。
6、六西格玛强调任何产出都可以测量、改善并加以控制的。
7、围绕客户之声,注重客户满意度的提高。
8、六西格玛强调全员参9、六西格玛是一种由顾客驱动的管理。
2、八、企业如何运行六西格玛:一般说来,企业推动六西格玛的方式,领导者应先就公司发展的目标展开一套策略,针对主管进行训练,学习分析及运用六西格玛的工具,在负责专案的同时,大量培训员工发展新技能,成为持续改进的力量。
一、什么是六西格玛? 六西格玛即6σ,σ是一个小写西腊字母,读作西格玛,是统计学术语,代表标准差,日常交流中人们使用得并不多。
作为眼下最时髦的企业管理手段,六西格玛的含义是指:通过设计、监督每一道生产工序和业务流程,以最少的投入和损耗赢得最大的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
到底什么是六西格玛?基本概念六西格玛又称为“六式码”,也可以写成6 Sigma。
西格玛是希腊字母“σ”的译音,在统计学中称为标准差,用来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或者个体偏离平均值的程度。
企业可以用西格玛的不同等级作为对比,来衡量自身的流程管理水平。
说究竟,“六西格玛”就是最低的失误率,代表着一个较高的标准差水平。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在100万个机会里只存在三个或者四个失误和瑕疵。
近几年,在我所走访和调查的那些企业中,他们对于品质的要求通常都处在三到四西格玛之间,也许是一个不高不低的水平,既不至于让企业活不下去,又与优秀的程度相去甚远。
那么不行避开的,在他们的企业管理和运营中,假如有100万个机会,就会消失6210到66800次的误差。
这是一个很浩大的数据,足以消损更多的成本、时间和精力;反之,假如这部分的误差不存在或者可以降到最低,企业就会节约下一大笔资源,甚至能获得更高的胜利率。
“六个西格玛”,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最高胜利率”的代表,由于在100万个机会里只有3.4次失误,这几乎是人类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了。
六西格玛因此也被称为完善的西格玛水平。
这个水平对于流程管理而言,就像《蒙娜丽莎》在美术界的地位,让人觉得遥不行及,代表着最高境界。
假如我们将西格玛水平换算成合格率的方式,那么通常企业所介于的三西格玛水平,就表示合格率为99.73%,余下的0.27%是不合格产品,也就是说每1000个产品中仅有2.7个不合格的产品、次货。
在许多人看来,这几乎已经是接近完善的状态,但它是否真的就不需改进了?明显并非如此。
假如你心满足足地保持这样的合格率,止步不前,将会发生以下事情:每天有72个手术失误,有48000个邮件被邮寄到错误的地址;每个月有600个新生儿由于失误被掉在地上,有1600个错误的药物配方产生;每年有6个小时没有水电供应,有1500次的机场事故发生。
当我们将这个失误率进行量化时,你是不是感觉到很可怕呢?回到企业管理中,假如你的企业每年生产100万件产品,将意味着有66800件的产品不合格,假如产品成本为100美元,那将意味着在一年中企业损失了6680000美元。
六西格玛的解释六西格玛(Six Sigma)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减少过程的变异性,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它是由美国公司摩托罗拉首次引入,并在通用电气(GE)公司得到广泛推广。
六西格玛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DMAIC)的循环,使组织的过程达到极高的质量水平,减少缺陷和提高效率。
以下是六西格玛的一些关键要素和解释:1.DMAIC循环:•Define(定义):确定项目的范围、目标和关键因素。
明确问题陈述和项目的业务目标。
•Measure(测量):收集相关数据,量化当前过程的性能,明确测量指标。
•Analyze(分析):分析数据,识别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出改进的机会。
•Improve(改进):制定和实施改进方案,以解决问题和优化过程。
•Control(控制):设立控制措施,确保过程持续稳定,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2.关注缺陷和变异性:六西格玛强调通过减少缺陷和过程的变异性来提高质量。
通过测量和分析,可以识别并消除导致缺陷的根本原因。
3.数据驱动决策:六西格玛强调基于数据和事实做出决策。
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团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4.六西格玛水平:概念上,六西格玛表示一种过程能够在一百万(百万)次机会中,产生不到3.4个缺陷。
这被表示为每百万机会的缺陷率为3.4。
5.培训与认证:有关六西格玛的培训和认证非常普遍,包括不同级别的认证,如“六西格玛绿带”和“六西格玛黑带”。
六西格玛方法的成功实施通常需要组织中的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并且最适用于注重数据和度量的组织文化。
六西格玛理论六西格玛(Six-Sigma)理论是一种建立以质量调整为基础,不断改进企业服务和产品功能的专业管理思想。
它由美国总裁杜鲁门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此后迅速得到了企业界的接受,并成为企业品质改善的核心理念。
一、六西格玛的构成1.定义整个流程(Define the Entire Process):分析和识别流程中潜在的内在和外在的活动,并了解这些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发挥贡献改进客户满意度;2.测量(Measure):以数据分析、测量和实验的形式,验证所改进流程的效果和状态;3.分析(Analyze):通过观察、技术研究和测量数据来寻找对活动影响最大的关键因素;4.改进(Improvement):根据关键因素的发现,采用过程改进的方法不断进行尝试,并证明这些改进是否有效;5.控制(Control):在改进后,维护和控制原有规定的内在状态,以保持其有效性和一致性;6.最终增值(Value-added):最终确保流程的绩效持续改进,确保促进利润增长,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
二、六西格玛理论的优势1.贯彻质量调整:六西格玛理论突出了质量调整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活动,把制造过程的质量改进纳入组织的责任,实现质量调整,提高客户满意度;2.发掘潜力:通过六西格玛理论,可以发掘出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掘出企业的内在潜力;3.满足客户需求:通过六西格玛理论,尤其是改进流程中的客户满意度,才能实现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更全面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4.促进体系发展:六西格玛改进流程中,深入探讨质量管理问题,以有效管理方式促进体系、通过检查和认证,及时发现问题,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5.促进创新:六西格玛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稳定的质量控制体系,持续发现和解决问题,努力把质量控制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境界,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三、六西格玛理论的应用六西格玛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企业,主要应用于产品开发、生产管理、服务流程管理、质量管理和改进等方面,以实现更高的质量、减少浪费,增强客户满意度。
六西格玛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六西格玛基础必学知识点:
1. 什么是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一种管理方法和质量改进方法,旨在
减少组织中的变异性和缺陷,并提高业务流程的质量和效率。
2. DMAIC方法:DMAIC是六西格玛项目的五个阶段的缩写,包括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
和控制(Control)。
3. 六西格玛指标:六西格玛项目中使用的关键绩效指标包括缺陷机会
数(Defects per Opportunity,DPO)、缺陷率(Defects per
Million Opportunities,DPMO)和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Cpk)等。
4. 顾客需求:六西格玛关注的核心是顾客需求,通过对顾客需求的全
面理解和分析,确保业务流程能够满足顾客的期望。
5. 根本原因分析:在六西格玛项目中,通过使用工具和技术如因果图、五力分析、鱼骨图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6. 流程改进:六西格玛的目标是实现业务流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通
过消除变异性和缺陷,优化流程,并提高整体绩效和效率。
7. 团队合作:六西格玛项目需要跨部门和跨职能的团队合作,共同进
行问题解决、分析和改进。
8. 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在六西格玛项目中发挥重要的角色,他们需
要提供资源和支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并监控项目的进展和结果。
以上是六西格玛基础必学知识点,希望对您有帮助!。
什么是六西格玛西格玛是一个希腊字母,在统计学上表示为标准差,在质量上是流程变异的衡量。
流程变异是企业的敌人,流程的变异包括了原材料的波动、参数的变化、工艺的不一致等等,流程的变异导致了企业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交期的稳定性,也导致了成本的上升。
六西格玛的目标是是企业的质量水平达到六个西格玛水平,即每百万个机会中只有3.4个缺陷,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的质量水平是在3到4个西格玛水平之间,也就是每百万个机会中大概有6200到68000个缺陷。
是企业的质量水平达到6s水平是六西格玛的目标,为了达成此目标,六西格玛发展出一套结构化的严谨的流程改善方法论。
这套方法论中核心的方法是DMAIC和DMADV。
DMAIC主要针对现有的不能满足要求的流程或产品,通过Define(定义)、Measure(测量)、Analyze(分析)、Improve(改进)和Control(控制)有步骤有条理的提高流程或产品的质量;而DMADV主要针对新的流程或产品,通过Define(定义)、Measure (测量)、Analyze(分析),Design(设计)和Verify(验证)来使新流程新产品达到六西格玛的水平。
流程和产品的改进是通过一个个改善项目的完成达到的。
黑带(BlackσBelt)和绿带(Green Belt)是六西格玛改善项目的实施负责人。
六西格玛在使用结构化的严谨的方法提高企业流程和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倡导着一种高效的企业运营的文化。
这种文化通过关注客户的需求出发,应用事实和数据对流程进行改善和和管理,从而达到最大化企业。
六西格玛文化提倡建立以测量和数据为基础的企业决策流程、企业部门间的无边界合作。
六西格玛是中国企业规范企业运作、提高竞争力的有效的途径。
σ概括地讲,六西格玛是这样三件事:1)统计度量;2)业务策略;3)思维哲学.什么是六西格玛管理法?六西格码管理法是以质量作为主线,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利用对事实和数据的分析,改进提升一个组织的业务流程能力,是一套灵活的,综合性的管理方法体系。
六西格玛是什么意思六西格玛起源于制造业,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制程,1986年由Motorola的工程师Bill Simth发明,1995年至99年六西格玛在美国呈现爆炸型的发展。
六西格玛是统计学上的衡量标准,每百万次只有3.4次瑕疵的品质水准,是美国奇异公司董事长杰克.威尔许(Jack Welch)最推崇的质量管理计划。
“Sigma”是统计学上的用语(希腊字母“σ”),用以表示“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就是流程当中的变异(variation)程度的度量值。
商业上来说,标准差衡量的是某一特定流程执行完美工作的能力。
标准差的级数增加,所出现的瑕疵就越少 -“六”这个数字代表的是几近完美的境界。
假如你有一台温度控制器,你希望把房间的温度维持在70度左右。
如果温度维持在67度到73度之间,我们认为这是可接受的标准。
结果这台机器将温度维持在68度到72度,这样的变异相当小,因此这台温度控制器的制程能力(process capability)是可以接受的,是在所要求的范围之内。
不过如果温度在55度和85度之间起伏,那么这样的变异范围过大,无法达到所要求的标准。
这表示这台机器的制程能力令人无法接受,需要加以调整。
标准差是判断工作执行的流程距离理想有多远,也就是衡量公司在执行工作的流程中犯的多少错误。
六西格玛的焦点是放在“不良”与“变异”上,而其第一步就是厘清流程中的品质关键要素(Critical to Quality- CTQ),亦即对客户来说最重要的属性。
六西格玛是每百万次谨慎操作中的错误率评量标准,适用于一切程序,制造过程错误次数愈少品质愈高。
六西格玛其实是一种统计概念,就是以不良率来衡量整个流程的良窳。
如果你的公司只有一标准差,那表示每一百万次会有大约七十万次瑕庛,一标准差表示你每次做对的机率只有30%;如果你是属于二标准差,那么表示每百万次大约有三十多万次瑕疵。
一般公司运作大概都是介于三和四标准差之间,也就是每一百万次分别会有66,000次失误或瑕疵产生。
SixSigma六西格玛(管理必看)什么是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一项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几乎完美的质量管理方法。
西格玛是一个希腊字母σ的中文译音,统计学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即数据的分散程度.对连续可计量的质量特性:用"σ"度量质量特性总体上对目标值的偏离程度。
几个西格玛是一种表示品质的统计尺度。
任何一个工作程序或工艺过程都可用几个西格玛表示。
六个西格玛可解释为每一百万个机会中有3。
4个出错的机会,即合格率是99。
99966%。
而三个西格玛的合格率只有93.32%。
六个西格玛的管理方法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六西格玛(SixSigma)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继而与全球化、产品服务、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六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质量管理哲学。
早在1961年就提出“零缺陷"概念的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菲利普•克劳斯比说:“当大家都认定在操作过程中无法避免错误的时候,下一步就是制定一个容许错误的数字。
当良品率预定为85%,那便是表示容许15%的错误存在.采行这种‘良品率管理’的人会告诉你那不是真的,但事实上的确如此。
"为了提高质量,工厂的管理者们发明了“六个西格玛"管理方法。
“西格玛”是统计学里的一个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它可以用来衡量一个流程的完美程度,显示每100万次操作中发生多少次失误。
“西格玛”的数值越高,失误率就越低。
具体说来,相关数据可以表示如下:1西格玛=69000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2西格玛=30800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3西格玛=6680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4西格玛=621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5西格玛=23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6西格玛=3.4次失误/百万次操作7西格玛=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六个西格玛”是一项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几乎完美无暇的质量管理办法。
六西格玛(Six Sigma)目录• 1 六西格玛管理法简介• 2 6σ管理法的概念• 3 DPMO与六西格玛的关系• 4 6西格码质量管理方法对企业管理的作用o 4.1 6西格码质量管理对经营业绩的改善o 4.2 6西格码管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5 西格码质量管理方法的流程• 6 实现西格码质量管理的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法简介六西格玛(6σ)概念于1986年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提出,此概念属于品质管理范畴,西格玛(Σ,σ)是希腊字母,这是统计学里的一个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旨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
六西格玛的由来六西格玛(Six Sigma)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被GE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的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
继而与GE的全球化、服务化、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六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管理哲学。
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6σ(西格玛)管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
该管理法在摩托罗拉、通用、戴尔、惠普、西门子、索尼、东芝行众多跨国企业的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为此,国内一些部门和机构在国内企业大力推6σ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开展6σ管理。
6σ管理法的概念6σ管理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6σ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 又关注过程的改进。
“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牲,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
6西格玛1西格玛=69000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2西格玛=30800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3西格玛=6680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4西格玛=621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5西格玛=23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6西格玛=3.4次失误/百万次操作7西格玛=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什么是6西格玛"σ"是希腊文的字母,是用来衡量一个总数里标准误差的统计单位。
一,以4西格玛而言般企业的瑕疵率大约是3到4个西格玛,相当于每一百万个机会里,有6210次误差。
如果企业不断追求品质改进,达到6西格玛的程度,绩效就几近于完美地达成顾客要求,在一百万个机会里,只找得出3.4个瑕疪。
6西格玛(6Sigma)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
继而与全球化、产品服务、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6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质量管理哲学。
6西格玛的主要原则(一)在推动6西格玛时,企业要真正能够获得巨大成效,必须把6西格玛当成一种管理哲学。
这个哲学里,有六个重要主旨,每项主旨背后都有很多工具和方法来支持.6西格玛的主要原则(二)真诚关心顾客。
6西格玛把顾客放在第一位。
例如在衡量部门或员工绩效时,必须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
先了解顾客的需求是什么,再针对这些需求来设定企业目标,衡量绩效。
6西格玛的主要原则(三)根据资料和事实管理。
近年来,虽然知识管理渐渐受到重视,但是大多数企业仍然根据意见和假设来作决策。
6西格玛的首要规则便是厘清,要评定绩效,究竟应该要做哪些衡量(measurement),然后再运用资料和分析,了解公司表现距离目标有多少差距。
6西格玛的主要原则(四)以流程为重。
无论是设计产品,或提升顾客满意,6西格玛都把流程当作是通往成功的交通工具,是一种提供顾客价值与竞争优势的方法。
什么是六西格玛(Six Sigma)六西格玛是一项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几乎完美的质量管理方法。
西格玛是一个希腊字母σ的中文译音,统计学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即数据的分散程度。
对连续可计量的质量特性:用“σ”度量质量特性总体上对目标值的偏离程度。
几个西格玛是一种表示品质的统计尺度。
任何一个工作程序或工艺过程都可用几个西格玛表示。
六个西格玛可解释为每一百万个机会中有3.4个出错的机会,即合格率是99.99966%。
而三个西格玛的合格率只有93.32%。
六个西格玛的管理方法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六西格玛(SixSigma)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
继而与全球化、产品服务、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六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质量管理哲学。
理解六西格玛不需要很深的统计学技术或背景,事实上“六西格玛是什么”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回答,在我们将专门定义六西格玛为:1.过程或产品业绩的一个统计量2.业绩改进趋于完美的一个目标3.能实现持续领先和世界级业绩的一个管理系统6西格玛的主要原则在推动6西格玛时,企业要真正能够获得巨大成效,必须把6西格玛当成一种管理哲学。
这个哲学里,有六个重要主旨,每项主旨背后都有很多工具和方法来支持:1、真诚关心顾客。
6西格玛把顾客放在第一位。
例如在衡量部门或员工绩效时,必须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
先了解顾客的需求是什么,再针对这些需求来设定企业目标,衡量绩效。
2、根据资料和事实管理。
近年来,虽然知识管理渐渐受到重视,但是大多数企业仍然根据意见和假设来作决策。
6西格玛的首要规则便是厘清,要评定绩效,究竟应该要做哪些衡量(measurement),然后再运用资料和分析,了解公司表现距离目标有多少差距。
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什么六西格玛是一项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几乎完美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消除变异和缺陷来实现零差错率。
六西格玛可解释为一百万个机会中有3.4个出错的机会,即合格率是99.99966%,而三个西格玛的合作率只有93.32%。
六西格玛的管理方法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六西格玛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继而与全球化、产品服务和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追求管理卓越性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它的目标从最初的追求百万分之三点四的差错率,已发展到追求全球同行业的NO.1。
并被企业作为取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关键战略,成为全世界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关键战略。
σ(Sigma)是一个希腊字母。
在统计学中常用来表达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标准差。
然而在六西格玛管理法中,6 Sigma意味着每一百万个机会中只有3.4个错误或故障,意义与统计学上的σ不同。
6六西格玛分析流程(DMAIC)六西格玛是典型的定量决策系统,和传统方法相比,它更强调数据的作用,强调运用统计手段和各种技术去发现过程问题的本质规律,从而从根本不消除问题。
一旦过程的所有变量得到提示和量化,比较和改善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基于对过程本质的深刻理解,六西格玛用"D-M-A-I-C"的方法体系对过程进行改进。
即分五个阶段:界定(Define)、衡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善(Improve)与控制(Control)。
定义(Define):界定核心流程和关键顾客,站在顾客的立场,找出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项,也就是关键要理清团队章程,以及核心事业流程。
测量(Measure):找出关键评量,就是要为流程中的瑕疵,建立衡量基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