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捏捏耳朵可以捏出全身健康.docx
- 格式:docx
- 大小:45.76 KB
- 文档页数:1
耳朵按摩中医认为,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因而常按耳朵可强肾健身。
另外,耳朵与全身经络及五脏六腑存在着密切联系,因而按摩耳朵,可也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
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廓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中医称之为“穴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
一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可通过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结节或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协助诊断疾病。
所以,经常按摩耳朵,可以健肾壮腰,增强听觉,清脑醒神,养身延年。
按摩耳朵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扫外耳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擦擦”声。
每次20下,每日数次。
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2、拉耳垂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
耳垂处的穴位有头、额、眼、舌、牙、面颊等穴。
3、提耳尖用左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
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同样用右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
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
此处的穴位有神门、盆腔、内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关节以及肝阳穴、风溪穴等。
4、拎耳屏双手合指放在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
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
每次3-5分钟。
此法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5、拔双耳两食指伸直,分别伸入两耳孔,旋转180度,反复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鸣响,一般拔3-6次。
此法可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
6、鸣天鼓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扣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
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之法,而且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
耳朵上隐藏的健康秘密按捏耳朵身体健康耳朵可以让我们听见美妙的声音,虽然每天被人使用,但是却没有被人十分重视,其实不仅面部、嘴巴这些能反应身体的健康状况,同样耳朵里也隐藏着许多的秘密,通过耳朵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健康,每天对耳朵进行按摩还可以帮助你预防一些小毛病。
看耳朵也能辨疾病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副院长李志刚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的说法。
”中医中早就有通过观察耳朵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病症的方法。
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当身体出现问题时,耳朵的相关区域也会出现反应。
正常人耳朵红润而有光泽;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可能是由于机体肾精不足;耳朵颜色淡白的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郭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
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则有可能是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
如果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
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
耳垂有纹,小心冠心病耳垂上也会长皱纹,而且这皱纹还可能与冠心病有关。
美国学者发现,因冠心病死亡者,耳垂上几乎都有一条皱纹;对有耳垂皱纹者做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其中90%者患有冠心病。
国内研究发现,耳垂皱纹的出现与动脉硬化的发生一致率高达95%。
而且不管在哪个年龄组,耳垂皱纹与冠心病并存的比例都高于无冠心病组。
专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发生了冠脉病变,耳垂的毛细血管也会因为血管硬化发生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皮肤及组织的衰老,耳垂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等退化、萎缩甚至断裂,从而形成耳垂皱纹。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耳垂皱纹可能预示你的血管——特别是心血管出现了问题。
简单五招,捏出健康耳朵上的穴位比较复杂,但若有头疼、失眠的小毛病,我们可以自己按摩有关穴位以辅助治疗——牙龈肿痛按耳垂。
捏耳朵可治百病好友这段时间牙疼,脸都肿了,整夜睡不好。
牙疼要人命!吃“芬必得”,没用。
吃止疼片,没感觉!直到她听人推荐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按摩下耳朵就能治牙疼!试试看吧,结果真的超灵!方法是:用手掐住左耳的耳垂下端(掐住最痛的一点),牙齿立马不疼了!就这么神奇!此外,此方法还能治各种疼痛,屡试不爽!肚子痛,捏耳朵;脖子疼,捏耳朵,哪痛就捏耳朵。
捏耳朵可治百病,这是为什么呢?耳朵其实是个很神奇的器官。
耳朵的穴位连起来,它的形状很像一个倒放在子宫里的胎儿。
人体各个器官在耳朵上都可找到相应的点。
如果人生病了,耳朵上相应的穴位就能有报警信号。
一些老中医还能通过观察耳朵的颜色变化来辅助诊治。
比如冠心病患者的耳垂上都有一条斜的皱痕——冠心病沟。
一旦得了冠心病,耳垂就会缺血,并有萎缩的变化,医生根据这个皱痕诊断冠心病,准确率高达95%!有的医生会在冠心病人的耳朵穴位上埋针治疗疾病。
简单的5招,捏捏耳朵,捏出健康!1.牙龈肿痛——揉捏耳垂如果是上火引起的牙龈肿痛,脸上长小疙瘩,可用拇指、食指不断揉捏耳垂,或到医院,在耳垂上点刺,放血,都是不错的方法。
2.心绞痛——揉捏下耳窝经常揉捏下耳窝,对血液循环很有好处。
下耳窝对应的是胸腔的内脏器官。
心绞痛时不要慌,马上躺床上,使上身抬高,然后把食指放在耳孔处,拇指放在耳背面反复揉捏。
这样可使心绞痛得到快速缓解。
3.打嗝——揉捏上耳窝打嗝是因为脾胃弱,或吃坏了食物、暴饮暴食引起的,这时揉揉上耳窝,一会就不打嗝了。
上耳窝相当于人的腹腔。
揉捏此处可帮助消化,养肾健脾。
4.失眠——揉捏上、下耳窝失眠由心、脾弱引起的。
这时可捏揉上、下耳窝:把食指放在耳孔处,拇指放在耳背部不断捏揉就好了。
5.四肢疼痛——捏揉耳轮耳廓的外侧耳轮就相当于人体的躯干四肢,当颈肩腰腿疼时,反复捏揉耳轮即可。
常按耳朵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掌心健康说
2018-04-03 11:50
按摩能够有助于身体缓解疲劳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而且好多人都会通过按摩来达到养生的效果,小编主要是跟大家介绍下关于按摩耳朵有按摩强身健体的功效?如何按才能达到一定的功效?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捏揉耳尖法:用双手食、拇指肚捏、揉、抖耳尖端半分钟,有镇静、止痛、清脑等功能。
(二)捏弹耳垂法:以双手食、拇指肚,分别提揉双耳垂,先轻轻捏揉耳垂半分钟,使其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向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回原形,此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老年性耳聋、减少耳鸣。
(三)挽拉全耳法:右手绕过头顶,以食、拇指夹耳尖向上牵拉左耳36下,换左手同法。
此法可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起到保护视力、减轻喉咙疼痛,防治慢性咽炎作用。
(四)双手扫耳法:用双手掌把耳朵由后面带动耳廊向前扫,紧接着再回过来时带动耳廊向后扫,此法可激活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抗病力,可醒脑、补肾、调合阴阳。
(五)手摩耳轮法:双手握成空拳,以食、拇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擦摩数十下,使至充血发热。
此法有保肝、补肾等作用。
(六)按摩耳屏法:以食、拇指肚夹耳屏(耳中心部),不分凹凸高低,按摩捏揉半分钟,重点按摩耳甲腔、耳甲艇,其属心、肺、呼吸道和消化、泌尿系统反射区。
然后用双手中指插入耳道口,指肚向前对准屏内侧,顺逆时针旋转2-3圈后拔出,如此反复,具有调整理气血,开九窍、益五脏、健美、抗衰老的功能。
『养生之道』揉揉耳朵管全身
江苏省人民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张朝晖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耳朵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穴位,全身器官组织在这里都有特定的反射区。
躯体有病变时,往往会在耳朵相应部位出现疼痛敏感、皮肤电特性改变、变形、变色等反应。
通过刺激耳朵的相应部位,可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这也就是为什么按摩耳穴,相当于做一套“全身操”的道理所在。
手摩耳轮。
双手握空拳,用拇指和食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有一定的健脑、强肾、聪耳、明目的作用,对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提拉耳屏、耳垂。
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力度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可缓解头痛、头昏、耳鸣、神经衰弱等症。
提拉耳尖。
向上提揪、揉捏耳尖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具有一定的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对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等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下面再介绍几个常见病的按摩耳穴治疗法。
感冒:揉按耳甲腔的后上部和耳屏可刺激鼻喉区,缓解上呼吸道症状。
胃炎:耳轮脚的末端对应胃区,用食指按压此处可消炎,配合按压耳轮脚对应的耳背区域和耳甲腔,效果更好。
便秘:食指按揉耳甲艇下半部分,对应大肠与小肠区,揉捏耳屏上端的耳轮处,可以促进肠蠕动。
痤疮:食指和拇指对揉耳垂中部,然后按揉耳背肺区,即耳背连接面颊处的中间部位,有助祛痘。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按摩耳穴不必苛求穴位的精确位置,重点是刺激耳部相应穴区。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
揉耳朵真的能治病不知你认真的摸过耳朵吗?拇指和食指像捏纸片那样,把耳朵放在两指之间前后对着捏,从耳垂开始一直捏到上方,主要是看看两指间能否捏出内存的疙瘩和酸疼处。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先看这张耳图。
原来我们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在耳朵上有相应的位置,只不过是上下颠倒的,也就是脚的部位在耳上方,而头上的器官在耳下方的耳垂部位。
以前我无意间就摸到过耳垂的地方有不太大的小疙瘩,揉一揉也就过去了。
直到上周我突然的在睡觉中疼醒了,发现嗓子疼得难以忍受,刚开始就觉得生疼,白天起来以为是感冒引起的嗓子咽痛,就吃了感冒药上班了。
到了晚上感觉疲乏得不得了,但上感的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并没有出但,但一试表,37度多,有炎症。
此时突出的感觉是嗓子出奇的疼,比以往任何的感冒都疼,七点多吃过感冒药就睡了。
到了夜里可以说是更加剧烈的疼又把我疼醒了,就感觉嗓子周围满满的,似乎肿得要封住嗓子眼,以往我治疗嗓子疼最有效的就是随时含上巨凉无比的“荷氏凉糖”,一定是黑色的叫做“午夜风暴薄荷糖”,这可是我吃过的国内最凉的糖,比金嗓子喉宝还要凉好几倍。
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能够真正的冰镇红肿热痛充血的咽部,直接治疗充血部位。
可是这次我照例的含上凉糖,仿佛不管用了,我不仅被疼醒了,还在床上不停的翻身,真的是疼得难以入睡,我用手紧紧抱着脖子,真的是痛苦难耐,我可以说是有生以来最疼的。
按理说生过孩子的母亲是最能忍受疼痛的,但这次我几乎疼的要窒息了,终于被疼醒了无数次后挨到早晨,好奇的我就急着用手电照嗓子,像在医院里那样,用勺子压住舌头“啊!啊!”着,这样可以通过发声收紧声带,亮出喉部,我几乎不敢想信我的眼睛,嗓子两侧的扁桃体不仅红红的、肿肿的,上面各有半个指甲盖大小的脓点,难怪呢。
再说,一过25岁,人体停止了生长发育,进入成年人的维持期,这扁桃体的防御功能基本上就没了,这就是为什么小孩多犯扁桃体炎,而大人很少犯。
我倒是在25岁前没少犯,但有了儿子后就再也没有犯过了。
经常揪揪耳朵好处多多我认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每天做起事来兴致勃勃,像一个20岁的小伙那样精力充沛。
很多人都向他取经,他说:“其实我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只是每天早上起床后,做一套揪耳操而已。
”他把自己的那套揪耳操,传授给向他取经的人。
每天起床后,他都会把右手绕过头部,向上à左耳14次;然后反过来,左手绕过头部,向上揪右耳14次。
他告诉身边的朋友,一天之中只要有空闲,就要多揪耳,养生效果很明显。
所以,不要小瞧耳朵这个小东西,它掌管着我们的健康大权。
人体耳朵上有180多个穴位,如果用线把耳朵上重要穴位连接起来,像极了倒置在母宫里的胎儿。
而且在这小小的耳朵上,能够找到很多与我们身体各个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和反射点。
当一个人身体某个部位发生病变的时候,耳朵也会出现相应的反应。
比如,如果是急性炎症,耳朵上与疾病对应的部位会出现点状或片状红晕,而且伴有充血和红色丘疹;患肿瘤疾病的患者,相应的部位会出现结状隆起,呈点状和片状暗灰色;患冠心病的人,在耳垂处可以发现一条斜形的皱痕,被称为“冠心病沟”,因为耳垂是对缺血非常敏感的部位,当冠状动脉发生硬化的时候,耳垂上的组织因为缺血而萎缩,于是就出现了这条皱痕。
所以说,出现这条皱痕的人,90%以上已经或者将要发生冠心病。
当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时候,耳廓的颜色微黄而红润;如果耳廓呈白色,说明你的身体受到寒气侵袭;耳廓焦黑、干枯,说明肾精极亏;耳朵红肿(不是由中耳炎或冻疮所致),说明少阳相火上攻或肝胆湿热;耳背出现红色脉络,很多时候是要出麻疹的征兆。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耳朵出现了奇怪的颜色,不仅要去看医生,还要及时揪耳朵。
不要只在犯错误时才楸,没犯错时也要揪,这种揪耳养生法会让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三种最常用的揪耳法。
第一种:揪耳尖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尖,慢慢揉捏直至发热,然后向上提揪15~20次。
耳尖属于内外生殖器、盆腔、胯、膝、足、踝等反射区,揪à这个部位,可以提高反应能力。
揉揉耳朵也养生
在五官中,耳朵最不抢眼,但由于它是十二经脉皆通过的地方,在此处只要稍懂“乾坤”,养生美容便有施小建大的功效,故有耳朵是养生“必争之地”的说法。
经常按摩耳部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特别是可以缓解肥胖、失眠等都市人易出现的亚健康症状。
人体各部在耳朵上的分布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
耳垂相当于面部,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可调节因“上火”而致的面部痤疮,有很好的美容养颜的作用;正对耳孔开口处的凹陷为耳甲腔,此处对应胸腔器官,经常刺激这个部位对血液和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使气血旺盛、面色红润;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对应人的腹腔器官,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耳郭的外周耳轮对应于躯干四肢,多按压耳轮可减轻颈肩腰腿痛等都市白领易出现的亚健康状态。
闲时,我们可随地取端坐位,将两手搓热,做好准备工作。
1.拉耳垂:用两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现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2.按耳窝:按压耳甲腔15~20分钟,直至此处明显的发热、发烫,接着按压耳甲艇,来回摩擦按压15~20:3,摩耳轮、提耳尖:用双手握住双耳上部耳轮,拇指位于耳轮内侧,其余四指位于耳轮外侧,揉搓2~5分钟,再往上提揪,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
耳部保健操做完后,两手向上按压双耳,以耳热为度。
以上操作手法,每次可以全用,也可以有选择性的运用其中几种。
中医耳穴理论认为,人身上的器官在耳朵上都会有所体现,我们按摩耳朵一遍,就等于把四肢和五脏六腑都调理了一遍,故揉揉耳朵也达到了养生的目的。
每天坚持揉耳朵,好处多多!现在的上班族身心压力大,头痛脑热、腰酸背疼成了常事。
在工作间隙,或上下班途中,将耳朵揉一揉、拉一拉,每天只需花几分钟,不仅可使身体的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还能使人神清气爽、精神振奋、疲劳消除。
首先是摩擦耳廓。
以掌心前后摩擦耳廓正反面10余次,这样可以对全身起到保健作用,能疏通经络、振奋脏腑。
然后,用拇、食指上下摩擦耳轮部10余次,别看方法简单,对于缓解上班族常见的颈、肩、腰、腿痛,以及头痛、头晕很有效果。
摩擦完毕,该上下提拉耳朵了。
用拇指、食指先向上提拉耳顶端10余次,此法对情绪急躁或身有病痛的人有镇静效果。
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关于耳诊的记载:“耳高者肾高,耳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
”由此可见,看似不起眼的耳朵,却与经络、脏腑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
古人在《灵枢·口问》中就曾这样写道:“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当身体的某个脏腑器官受到了某种疾病的侵蚀或是干扰,耳朵相应的穴位就会发出“预警信号”。
同样的道理,人体大多数的组织与器官,都能在耳朵上找到“对应点”。
经常按摩这些“对应点”,也就相当于按摩到了对应的组织与器官,对很多疾病都有极好的防治效果!耳朵上有全身的反射区,经常刺激这些反射区对身体很有好处,但很多人觉得耳朵上的反射区太小,想通过耳朵保健却不知从何下手。
这里,我就为大家介绍一套简易的耳操。
这个操共分六步,每一步都是要用双手同时按摩双耳的。
每天起床前做一遍这套耳操。
其实,醒后不适宜立马起床,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耳操。
方法适用症状:失眠、食欲不振等亚健康之症及各种慢性病。
具体方法:1.捋耳轮、耳周 2.揉三窝 3.捋对耳轮 4.扯耳垂 5.搓擦耳根 6.鸣天鼓一、捋耳轮、耳周用大拇指指肚和食指关节捏住耳轮,往下捋,两手同时捋,各18(或36)下。
耳轮是全身体表的反射区,也就是说,在您捋耳轮的过程中就可以增强皮肤的新陈代谢。
经常捋耳轮、耳周可以防治荨麻疹等病,对女性皮肤干燥、粗糙等也会有很好的改善。
中医养生绝活——揉一揉拉一拉,耳朵运动补全身/饭后8件事不能急着做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0年第12期中医养生绝活——揉一揉拉一拉,耳朵运动补全身文/王耀堂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也就是说,耳朵是全身经络的汇集之处,经常按摩耳朵,可以刺激全身脉络,有助于全身的健康保健。
经常有小孩子因为犯了错被家长揪耳朵,表示惩罚,其实,经常有意识地揪揪耳朵还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也就是说,耳朵是全身经络的汇集之处,经常按摩耳朵,可以刺激全身脉络。
另外,如果你仔细观察耳朵的形态就可以发现,它像一个倒立在子宫中的胎儿。
按照生物全息理论,全身各部位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对照,耳垂代表头眼部,耳的外缘部分为躯干及四肢,而内侧部分为人体的内脏器官。
中医有耳穴疗法,即用针刺耳朵上相应的穴位来治疗躯体或内脏的疾病,但在家自我按摩时就简单得多,不必严格地按照穴位进行。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方法。
1.提拉耳尖用双手的拇指、食指捏住耳朵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
此处的穴位有神门穴、肝阳穴、风溪穴,以及盆腔、内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关节等的反应区。
2.上下按摩耳轮用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按压、揉捏耳轮,使之发热发烫,然后向外拉耳朵15-20次。
耳轮处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的反应区。
3.下拉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
耳垂处有头、额、眼、舌、牙、面颊等的反应区。
4.按压耳窝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部位有心、肺、气管、三焦等穴,按压15-20下,直至此处明显发热、发烫,然后按压上边凹陷处。
此部位有脾、胃、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的反应区,同样来回摩擦按压15-20次。
5.上推耳根用食指和中指沿着下耳根向上耳根推,中指放在耳前,食指放在耳后,两手指都要用力向上推,推40-50次左右,可健脑,对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有非常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人的耳部经络与全身经络连成一体,中医中有耳针治体病的方法,所以揉搓双耳,按摩耳穴,能起到疏通经络,运行血气,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的作用。
揉搓双耳的方法是:每天早晨醒来,在起床前揉搓双耳15分钟;午休前,揉搓15分钟;晚上边看电视边揉搓。
平时只要有空闲,想到时就揉搓。
每天坚持揉搓至少3次,甚至更多。
具体做法是:先捏后揉搓。
捏:用两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先捏左右耳轮5分钟。
再用食指和拇指捏耳垂,并反复向下牵拉,带动整个耳朵向下延伸,约5分钟。
第三步是捏耳廓,即食指放在耳廓内部,拇指放在耳廓外部,从耳廓上部向下部,左侧向右侧逐步捏,捏5分钟。
揉搓:用掌心揉搓耳朵,劲可以使得大一些,可揉搓到双耳发热为止。
手掌先上下直线来回揉搓,然后再以耳孔为中心顺时针揉搓几下,再逆时针揉搓几下。
其次是将两手掌心紧紧捂住耳朵,突然放开,重复10次。
最后两手掌紧捂耳朵,两手四指放于脑后(枕部),用食指、中指叩击枕骨处50次。
只要长期坚持,就可健身养性,延年益寿。
(摘自《中国医药报》文/李敏)起床前先做几个小动作轻揉耳轮一分钟:用双手指轻揉左右耳轮至发热舒适,因耳朵布满全身的穴位,这样做可使经络疏通,尤其对耳鸣、目眩、健忘等症,有防治之功效。
转动眼睛一分钟:眼球可顺时针和逆时针运转,能锻炼眼肌,提神醒目。
伸屈四肢一分钟:透过伸屈运动,使血液迅速回流到全身,供给心脑系统足够的氧和血,增强四肢大小关节的灵活性。
轻摩肚脐一分钟:用双手掌心交替轻摩肚脐,因肚脐上下是神厥、关元、气海、丹田、中脘等各穴位所在位置,轻摩有提神补气之功效。
收腹提肛一分钟:反复收缩,使肛门上提,可增强肛门括约肌收缩力,促使血液回流,预防痔疮的发生。
左右翻身一分钟:在床上轻轻翻身,活动脊柱和腰部肌肉。
(摘自《老年日报》文/馨文)编辑/谭翔。
按摩耳朵治好病的例子《耳朵按摩,神奇的健康小魔法》你听说过按摩耳朵能治病吗?嘿嘿,一开始我也觉得挺玄乎,但是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我还真就对这神奇的耳朵按摩有了不少感触。
有一回我朋友感冒了,头疼得厉害,整个人都没精神,吃了药也不见好得太快。
这时候一个懂中医的老爷子就说,来来来,给他耳朵按摩按摩。
老爷子一边说一边就上手了,又是捏又是揉的。
我朋友一开始还觉得挺滑稽,说这能有啥用。
结果你猜怎么着,按了一会儿,朋友居然说头疼好像减轻了一些。
我们都惊呆了,好家伙,这耳朵还真是藏着不少秘密呢!从那以后,我就对按摩耳朵这事上了心。
自己也试着研究了一下,原来耳朵上有好多穴位,每个穴位都对应着身体的不同部位。
就好像我们身体的一个小地图藏在耳朵里。
我也开始时不时给自己按按耳朵,虽然我也没什么大病,但就当是一种放松呗,还挺舒服的。
有一次,我熬夜加班后感觉特别累,眼睛也酸酸的。
我灵机一动,想起耳朵上好像有个穴位是管眼睛的。
于是我就对着耳朵一顿操作,揉啊按啊的。
嘿,别说,按完之后还真感觉眼睛没那么酸胀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就好像给身体充了会儿电似的。
后来我还把这招教给了我爸妈,他们一开始也是半信半疑,不过试了几次后也觉得挺有效。
老爸有阵子肩膀疼,老妈就给他按按耳朵上对应的穴位,还真缓解了不少疼痛呢。
我觉得按摩耳朵治好病这件事特别神奇,但又特别接地气。
不需要什么高大上的设备,也不用花大把的钱,就靠我们这双手,就能给身体带来一些好处。
这就像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惊喜,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啦,咱也不能说按摩耳朵就能替代看病吃药,该去医院还是得去。
但作为一种日常的保健方法,那可是相当不错的。
而且这多有意思啊,没事的时候给自己按一按,就像在和自己的身体玩游戏一样,既能放松又能保健,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啊,大家都可以试试这神奇的耳朵按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常捏捏耳朵可以捏出全身健康
导语:爱出汗、常乏力?按压4个耳穴如果您经常气短乏力、活动后容易出汗,白天困倦疲惫,您可能就是气虚了,所以需要适当补气。
耳穴按摩:按压...
爱出汗、常乏力?按压4个耳穴
如果您经常气短乏力、活动后容易出汗,白天困倦疲惫,您可能就是气虚了,所以需要适当补气。
耳穴按摩:按压耳穴的心、肺、胃、十二指肠反射区。
经络按摩:按摩脾经和胃经,经常用艾灸气海或关元或足三里,每次艾灸30分钟左右。
药食调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些玉屏风散或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丸;食疗可以用西洋参泡水代茶饮或经常食用大枣山药粥。
脸发白,眼发干?按压5个耳穴
如果您经常面色苍白又缺乏光泽、口唇或指甲颜色淡白、手脚麻木或经常心慌心跳或眼睛干涩,女性表现为月经量少,您可能是有血虚,需要补血了。
如果伴有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需要先调理脾胃功能,如果是耗伤血液引起的血虚,这时补血为主。
耳穴按摩:可以按压耳穴胃、胰胆、肝、十二指肠、心反射区。
经络按摩:可以经常按摩脾、肾、胃、胆经,穴位如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药食调理:常煮小米或大米粥养胃,如果体内有湿,那最好用薏米粥,在粥中加山药、大枣、陈皮甚至于可以加少量的中药黄芪补脾气;而血虚的调养可以用些补血的保健品;也可以煮粥调理,可以在小米粥中加一些阿胶枣、枸杞子、桑葚。
手脚凉,爱感冒?按压4个耳穴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常搓揉耳朵可防腰腿痛(图)你知道吗,没事揉揉耳朵,不仅可防腰腿痛、乳腺疾病,还可有效防治头痛、头昏、健忘、小儿发热,而每天艾灸足三里穴,能缓解胃痛、腹泻、便秘!一提到针灸按摩,很多人都觉得很神秘,以为非专业医生不能掌握实施。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国华教授指出,其实,普通人只要稍加练习,都能掌握几招简单实用的针灸按摩窍门。
这些小招数虽然未必招招立竿见影,但勤加练习,不仅可养生健体,还能防治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病痛。
文/记者石善伟雷坤“料理”耳朵全身受益林国华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确认有64种病症为针灸适应症,针灸的镇痛、镇静、兴奋和保健作用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承认。
现代研究证实,针灸对人体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均有一定的促进与调节作用。
除此之外,针灸还可提高机体自由基代谢、糖脂肪代谢等新陈代谢能力,促进组织细胞生长繁殖,从而起到保健防衰的作用。
“有一次,我给一群从芝加哥来的美国学生上耳穴专题讲座。
一进教室,见他们大多数人都在打喷嚏、流鼻水。
我先教他们擦耳轮和提捏耳垂。
五分钟后,几乎所有人的症状都消失了。
”林国华对自己课堂上的这一幕记忆犹新。
林国华说,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有反应,出现脱屑、水泡、丘疹、充血、硬结、疣赘、色素沉着等症状,人们也会感觉到有压痛点。
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以缓解相应脏腑器官的病症,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那么对于那些不太熟悉耳穴的人,该如何通过料理耳朵来养生护体呢?“只需要平时多按摩一下耳朵,时不时捏一捏、摸一摸,对很多常见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林国华特意介绍了几个简易的“小动作”:1.摩耳轮:以拇指、食指沿外耳轮上下、来回摩擦至耳轮发热为度。
作用:防治感冒,治疗失眠、耳聋。
2.摩对耳轮:以拇指、食指沿对耳轮上下、来回摩擦至对耳轮发热为度。
作用:防治颈、腰腿痛,治疗甲状腺、乳腺疾病。
常按摩耳廓有益于身体健康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耳廓健身法,经常为之,可以调节各种机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益于抗病健身,还可以促进耳部血液循环,对缓解老年性耳鸣、耳聋有一定的作用。
捏耳廓:掌心面对耳廓,顺时针揉动20次后,改为逆时针20次;然后换另一个耳廓,依法进行。
早晚各做3次,揉动时用力不要过猛,以双耳廓充血发红为好。
捏耳屏:耳屏亦称小耳朵。
以拇指、食指不断挤压,放松耳屏,左右耳屏同时进行,每次20—30次,揉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双耳屏发红充血为主。
松耳廓:掌心面对耳廓,向内耳方向轻轻按下,然后轻轻松手,反复进行,初时每次3—5分钟,以后可增加到5—10分钟,早晚各两次。
拧耳朵:食指轻轻插入外耳孔,来回转动各20次,用力要均匀,速度不宜过快,严防损伤皮肤,不要双耳同时进行,一般先左后右进行。
过头引耳法:每天清晨起床后,以右手从头上引左耳廓上部21次,此法常练,可使人头发不白,耳不聋,身轻脑健,祛病强身。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按揉耳朵,全身轻松说到按摩耳朵,大多数的人可能不是很在意,闲极无聊随手捏捏耳朵,但其实按摩耳朵对我们的身体有很益处。
耳朵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不仅是听觉器官,而且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看似不起眼的耳朵,却与经络、脏腑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
能舒筋活络中医上面有记载,在小小的耳朵上,分布着91个穴位,全身器官组织在这里都有特定的反射区。
当身体有病变的时候,往往会在耳朵相应部位出现疼痛敏感,其皮肤的感应也会发生变化。
这样,通过刺激耳朵的相应部位,就可以预防和治疗相应的疾病。
耳垂,是耳朵的头面区,这一区域的穴位与人的头脑、面颊关系密切,经常按揉耳垂,可以美容养颜、提神健脑。
动作要领:将食指和中指并拢塞入耳腔,拇指放在耳垂后面,3个指头尽量将头面区全部捏住揉动。
食指和中指不动,拇指做搓揉动作,顺时针揉50次,逆时针揉50次。
再把耳垂往下拉一拉。
耳窝是耳朵的中心区,五脏六腑对应的穴位都在耳窝里,对耳窝里的各点进行刺激能调和五脏。
耳窝不容易搓揉,所以要用手指掏。
动作要领:把食指或中指的指甲减掉,放进耳窝里,用力来回掏,争取让手指触及耳窝的每一处,每天掏100次。
耳廓外缘的耳穴主要应对于人的四肢。
一般肢体健壮而敏捷的人,耳廓外缘比较宽大;肢体瘦小的人,耳廓外缘就相对窄小。
长期揉耳廓外缘,可以使四肢强健。
动作要领:用拇指的全部和食指的大部分夹住耳朵外缘,来回揉搓,每天100次。
耳朵上的三角区就是三角窝,它对应于人体的泌尿生殖系统,还有交感、神门两大要穴。
捏住这个区域,可以滋阴补肾,还能调整体内植物神经,调节排泄机能。
耳背上有一条沟,叫降压沟,它对应人体的脊背。
摩耳背的作用相当于捏脊,可以调畅全身的气血。
动作要领:另侧手拇指塞进耳窝,食指和中指从反面托住降压沟,同侧手食指指腹沿着降压沟从上往下摩擦,每天摩擦100次。
在对耳朵的各个区域进行了一遍按摩之后,还要搓一次全耳。
这样可以使在先前按摩中获益的部位气血更加通畅,通达全身。
常捏捏耳朵可以捏出全身健康
每天坚持按压10分钟耳穴有助提高脏腑功能
编者按:小小的耳朵,分布了密密麻麻的耳穴,全身的器官组织耳部都有投影反射区,所以每天给耳朵做做按摩,其实也就是给全身按摩了一遍。
究竟怎么按摩耳朵,还是小有学问的,下面我们就跟中医大夫一起学学小耳朵的保健本领。
爱出汗、常乏力?
按压4个耳穴
如果您经常气短乏力、活动后容易出汗,白天困倦疲惫,您可能就是气虚了,所以需要适当补气。
耳穴按摩:按压耳穴的心、肺、胃、十二指肠反射区。
〉频道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