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1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后限.docx
- 格式:pdf
- 大小:711.49 KB
- 文档页数:6
第7章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 •江淮I •校模拟)屋顶花园就是在屋面上覆盖绿色植被,并配有给排水设施,是以 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环境为经络的半人工生态系统。
下图示意屋顶花园 结构。
读图,完成1~3题。
1. 屋顶和种植层之间的排水层采用的是蓄排水盘,其主要作用是()A.储存雨季全部雨水 B.吸附雨水污染物 C.调控土壤中的水分 D.为植物提供养分2. 适合于屋顶绿化种植植物的品种是()A. 抗风、易倒伏、耐短时积水的植物B. 阴性、耐贫瘠的浅根性植物C. 尽量选用名贵品种,提高经济效益D. 耐旱、抗寒性强的矮灌木和草本植物3. 目前一些“屋顶花园”向“屋顶农庄”转变,种植物种每年也在发生变化,影响物 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 土壤C.市场D.劳动力解析:第1题,蓄排水盘可以延缓雨水排出,储存部分雨水,在土壤干燥时可以为植物 生长提供水分,起到调控土壤中水分的作用。
第2题,在屋顶风力较地面大,一旦下暴雨, 易造成短吋积水,应选择抗风、不易倒伏、耐短吋积水的植物;屋顶大部分为全日照射,光 照强,土壤较薄,宜选择阳性、浅根系植物;尽量选用乡土植物,适当引种绿化新品种;屋 顶夏季气温高、土层保湿性能差,冬季则保温性差,应选择耐旱、抗寒性强的植物,同时, 考虑到屋顶的承重,应选择矮小的灌木和草本植物。
第3题,由于屋顶种植作物的土壤、地 形、劳动力不同年份没有大的差异,只有市场会发生较大变化,所以影响每年种植物种的主 导因素是市场。
答案:1. C 2. D 3. CB.地形植邃层种血质隔离过滤层排水层保湿毯根阻层防水层结构层(2018 •三明模拟)下图为某岛屿示意图和某农业生产流程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 箭头代表次要流向)。
读图完成4〜5题。
图例7河流6铁路尸湖泊▲山峰。
城钺固乳肉畜牧场 □绵羊饲养场 辺小麦养羊业 鰹森林 豳岛山贫瘠地4. 图2表示的农业生产类型主要位于图1中的()B. 乙C. 丙 5. 关于该岛四个农业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区域地处西南风迎风坡,降水丰富,适宜发展林业B. 乙区域城市密集,人口密度大,适宜发展乳肉畜牧业C. 丙区域山坡陡悄,高山草甸发育,适宜发展绵羊饲养业D. 丁区域地处山脉雨影区,沿海多平原,适宜发展小麦养羊业解析:第4题,图2是以畜牧业和作物种植混合的农业地域类型,即混合农业;与图1 中丁区域的小麦养羊业一致。
第一讲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堂巩周*跟踪检测、选择题(2018 •陕西西北九校联考)甘草是中医使用最多的药材之一,在食品加工和烟草制造中也有重要作用。
下图为我国甘草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 •根据甘草的分布特点,推测甘草的生长习性是()A. 喜光、喜酸、喜砂质土、耐寒B. 喜干、耐热、耐酸、怕风C. 喜光、耐寒、耐旱、耐盐碱D. 喜热、喜光、喜温差大、忌积水2•甲、乙两地的甘草品质差异及其主要原因分别是()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甘草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降水稀少、土壤盐碱化严重、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等特点,故中“喜酸”、B项中“耐酸、怕风”、D项中“喜热”的说法均不正确。
第2题,甲地气候乙地湿润多雨,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较小,光照条件欠佳;地势低平,排水条件差,土壤含水量大,故甘草品质不及甲地。
答案:1.C 2.A(2017 •南京模拟)下图是加拿大多伦多市约翰农场土地利用示意图,料表。
约翰家五口人,农事活动主要雇用季节工人完成。
读图表,回答A.甲地优于乙地甲地土质疏松、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甲地优于乙地甲地土壤酸性强、土层深厚、光照充足C.乙地优于甲地乙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降水丰富D.乙地优于甲地乙地热量充足、气温变化幅度小、土壤肥沃这些地区大多具有C正确;A项干旱,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均较大, 光照充足;土质疏松,排水透气性好, 适宜甘草的生长。
下表是该地气候资3〜5题。
1月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降雨 量/mm 45.6 45.5 56.9 64 66 68.9 76.6 84.2 74.2 63 70.3 65.5月均 温/ C 6.76.10.86 12. 317.4 20.5 19.5 15.2 8.9 3.2 —3.5降雨 日数/ 天14 12 13 12 11 11 10 11 10 12 13 153. 下列有关该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合理的描述是 ( )A. 全年气候温和,降水分配均匀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 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均匀 4.该农场生产的特点()①商品率高 ②水利工程量大 ④精耕细作⑤专业化程度高A. ①②④ C.①③⑤5•该农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及好处是 ( )A. 适应市场需求,以提高经济效益B. 家庭农场经营,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C. 热量条件改善,以便于提高育种指数D. 增加经营种类,以提高生态效益解析:第3题,从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全年降水均匀,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考纲展示】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选择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农业生产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2.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分析角度答题术语气候光照:光照充足、光照时数长;热量:热量充足;降水: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积累地形例如: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适宜发展种植业;坡度>25°山地丘陵适宜发展林果业;低洼易涝地适宜发展渔业水源靠近水源(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等)土壤厚度:土层深厚;肥力:土壤肥沃;土质:沙质土;酸碱性:酸性/碱性土壤(2)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角度答题模板市场接近市场(人口密集、国内外市场广阔)交通交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便利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丰富;素质:劳动力素质高;价格:劳动力廉价科技科技水平高(培育良种)、机械化水平高、冷藏保鲜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政策政府政策支持、扶持历史经验种植历史经验丰富农业基础农业基础、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土价土地价格低廉特别提醒主要因素、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的区别①主要因素:指一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②限制性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如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③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它可能是最突出的优势因素,也可能是限制性因素。
如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水源;城郊地区的花卉、蔬菜主导因素是市场等。
二、农业区位的选择1.大范围农业区位选择(因地制宜)2.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思路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右图几个方面:(2016·海南地理)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练习中图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练习中图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练习中图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一、选择题(2017·广东六校联考)下图为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H市的某优质荔枝采摘区。
读图,回答下题.1.广东荔枝产量有“大小年”之分,大年和小年的产量有时相差几倍乃至几十倍.近些年,广东荔枝种植的大小年差别越来越小,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气象灾害少,有利于荔枝的稳产B.荔枝的市场需求稳定,农民扩大荔枝的生产面积C.由于种植管理技术进步,克服过去完全“看天吃饭的做法”D.虫害不再隔年发生,保证了荔枝的稳产解析:荔枝产量的稳定,是种植管理技术进步的结果,C项正确。
答案:C(2017·安徽江淮十校三模)屋顶花园就是在屋顶上面覆盖绿色植被,并配有给排水设施,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环境为经络的半人工生态系统。
下图示意屋顶花园结构。
读图,完成2~3题。
2.屋顶和种植层之间的排水层采用的是蓄排水盘,其主要作用是()A.储存雨季全部雨水B.吸附雨水污染物C.调控土壤中的水分D.为植物提供养分3.目前一些“屋顶花园”向“屋顶农庄”转变,种植物种每年也在发生变化,影响物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土壤B.地形C.市场D.劳动力解析:第2题,蓄排水盘可延缓雨水排出,储存部分雨水,在土壤干燥时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起到调控土壤中水分的作用.第3题,由于屋顶种植作物的土壤、地形、劳动力在不同年份没有大的差异,只有市场会发生较大变化,所以影响每年种植物种的主导因素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