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

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

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
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

安徽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

姓名:温寒露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哲学

指导教师:王国良

2010-04

摘 要 

王阳明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的学说是继承朱熹的理学发展而来,所不同的是,王阳明将朱熹理学中的心学成分经过演变,最终以“致良知”学说而独立出来,成为与朱熹理学不同,而又摆脱朱熹理学弊端的极富生机活力的心学体系,对我国哲学史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致良知”学说则是其集大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良知”与“致良知”二者构成了其心学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 

本文首先介绍了“致良知”思想产生的整体过程,并分析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在明朝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封建统治出现危机、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动摇的情况下,王阳明致力于自己的内心,创立了与程朱理学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给当时的学术界注入了新的活力。“良知”沿袭《孟子》而来,取其精华,“致知”则是源于《大学》,王阳明在结合“良知”和“致知”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想见解,赋予“致良知”道德修养的内涵。此外,“致良知”的提出也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由龙场悟道悟得良知,到而后的几十年虽然一直未提“良知”二字,但其思想已经融会贯通到其他哲学思想中,直到晚年始揭“致良知”的宗旨,前后历经数十年,来之实属不易。 

其次,本文第二章论述了作为本体的“良知”与作为工夫的“致良知”二者各自的涵义。良知人皆有之、良知是天理之照明灵觉处、良知是天理、良知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良知是心之本体是性善、良知是一切事物的主宰,“致良知”则有“致极”义和“实行”义。阳明强调要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推广扩充自己内心的良知,然后还要把扩充到的良知付诸实践,要按照良知的准则去行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完善道德品格,最终才能成为圣人。“良知”是本体,“致良知”是工夫,本体工夫不可离,在王阳明整个心学体系中,良知本体论与致良知工夫论,二者为先验世界与经验世界架构了汇通与融合的桥梁,是阳明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本文第三章从实践的角度阐释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思想的关系。知行关系问题向来受历代哲学家所重视,阳明自然也不例外,但他的“致良知”思想可以看作是对“知行合一”思想的概括和深化,阳明强调要知行并进,

知行二者不可偏颇,必须要相互统一,不可分离,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其知与行的合一则突出强调了“致”的作用,带有强烈的实践精神。他指出光有理论而没有实践是不行的,体认到得良知必须付诸实践才有意义,否则只是空谈理论,因此,阳明也教导弟子要在实事上下工夫,这样才能使良知的意志和理智得到锻炼。且这种实践精神对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及贵阳等地的人们都有一定的影响,关于这一点,本文将在第四章进行论述。 

最后,另辟章节分析了“致良知”思想在阳明心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现实的影响,以及王学的复兴所产生的意义。“致良知”思想作为贯穿阳明学术思想的一条主线,具有总结性的意义。它突出了人的价值,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也从阳明致良知学中吸取了精华,而且作为致良知思想的产生地——贵阳来说,其思想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就是对知行合一思想的继承,而致良知思想亦包涵了知行合一思想的精粹,由此可见,致良知思想的提出虽然已过数百年,但它作为一种道德学说,旨在通过整个致知过程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境界,即使在今天依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良知 致良知 本体 工夫 知行合一

 

Abstract

Wang Yangming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hilosophers of the Ming Dynasty, is the synthesizer of Mind. Wang Yangming's doctrine is developed following Zhu Xi Neo-Confucianis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that Mind of Zhu Xi Neo-Confucianism is evoluted by Wang Yangming, which eventually resulted in the independence of “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doctrine.It became a dynamic system of Min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Zhu Xi Neo-Confucianism, gets rid of defects of Zhu Xi Neo-Confucianism, and plays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of philosophy in China.“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doctrin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thought.“Intuitive Knowledge”and“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form a consistent ideology of Mind.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analyzes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its source of theori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tensification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the Ming Dynasty, of crisis of the feudal rule, of shakeness of the legitimacy of Neo-Confucianism, Wang Yangming is committed to his own heart and created a different ideology which injected new vitality into the academic community.“Intuitive Knowledge”followed“Mencius”,took its advantages, while“Extension of the Knowledge”is from “University”. Wang Yang Ming put forward his own idea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Intuitive Knowledge”and “Extension of the Knowledge”, which gave “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moral connotations. In addition, the formation of“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also experienced a rather long process. Though the word “ Intuitive Knowledge” has not been mentioned for several years from conscience of the Long field to realization of “ Intuitive Knowledge”, its idea has injected into other ideological philosophy, and finally exposed the purpose of“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 It is a difficult process which experiences several years.

Secondly, in Chapter Two, it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Intuitive Knowledge”as ontology and of“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as work. Everyone has the intuitive knowledge. Intuitive knowledge is the Road, is the standard of right and wrong, is the ontology of the heart ,is good nature, is the master of all things.The

meaning of“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includes “To a very”and“implementation”.Wang Yangming stressed to expand their inner conscience consistently by the promotion of their own moral, then put into practice. Wang Yangming also stressed if you want to be a saint, you must act a 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conscience, raise moral training and make moral character perfect in this process.“Intuitive Knowledge” is ontology,and“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is work. They cannot be departed. In the whole system of Mind of Wang Yangming,theory of“Intuitive Knowledge”as ontology and of“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as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Yangming Mind, which makes a bridge between the transcendental world and the experience world.

Again, in Chapter Three,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relation between“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 e”and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Practice has been stressed by the philosophers all the time.So Wang Yangming is. But his thought of “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 e”can be regarded as generalization and exacerbation of the thought of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Wang Yangming stressed Knowledge and Practice must be unified, which highlighted in the “Extension”role with a strong practical spirit. He pointed that theory is not enough without practice. Intuitive Knowledge which be put into practice is meaningful.Therefore,in order that will and conscience reason of Intuitive Knowledge can be trained, Wang Yangming also taught his students to make efforts on Practice. And this spirit of practice produced an influence on “On Practice”of Mao Zedong and on people of Guiyang and other places. In Chapter Four of the article, the author will talk about it.

Finally, the author analyzes importance of“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in Yangming’s Mind, its impact on reality, and its significance on the revival of Wang’s study. “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 e”has conclusive significance as a theme through the academic thinking of Yangming. It highlights the value of human so that people can free from feudal thinking.“On Practice”of Mao Zedong absorbs the essence from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As well,its ideology also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Guiyang----the place that the thought of“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formed.“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Cooperation for Excellence”as Guiyang’s spirit is an inheritance of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thinking.As we seen, thought of“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was put forward hundreds of

years ago, but as a moral doctrine, it aims to improve people's moral nature and ethical realm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xtension of the Knowledge”.Even today, thought of“Extens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still brightly shines, and to some extent makes a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Keywords: intuitive knowledge;extent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ontology ;work;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引 言 

引 言 

王阳明(1472-1592)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幼年随父迁居山阴(今绍兴),因筑室越城外的阳明洞天,自号阳明子,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致良知”思想。由于当时统治阶级腐朽专制,阶级斗争异常尖锐,这就使得当时作为官方哲学的程朱理学受到了人们的怀疑,而此时正需要一个新的学术体系来慰藉人们的内心。阳明就是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创立了他自己的心学体系。作为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家,王阳明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祖父影响,在十一岁时就想要通过道德修养来达到圣贤之境,这为他以后的“致良知”学说奠定了基础。后来在仕途中,因得罪了宦官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官场的黑暗无理,社会的暗无天日,使得阳明屡起归隐之意,但现实又不允许他这样做,于是在阳明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无天理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没有别的途径,唯有求助自己的良心。所谓龙场悟道,悟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而揭“致良知”之教,从根本上说,教的也是这一道理。历经坎坷的王阳明,早已熟知官场的黑暗,这样就势必要求全社会都要有“良知”或“良心”,且人人都要“致良知”。“致良知”思想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重实践的理论内涵,对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完善人的道德品格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是具有划时代精神的哲学思想。 

对于王阳明哲学的研究,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致良知”思想也受到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这其中产生了众多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和极具特色的研究模式。其中主要有对阳明本人及其学派的研究,如陈来的《有无之境》,杨国荣的《王学通论》、《心学之思》,钱明的《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沈善洪、王凤贤的《王阳明哲学研究》,牟宗三的《心体与性体》,张祥浩的《王守仁评传》,邓艾民的《朱熹王守仁哲学研究》以及日本学者岛田虔次的《朱子学与阳明学》、岗田武彦的《王阳明与明末儒学》等等,这些著作都多是从阳明哲学的发展流变上对其进行研究,进而讨论阳明及其后学的哲学观点以及所产生的影响。还有一种是把“致良知”思想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以及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为主的研究,如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中关于阳明学的那部分,邓志峰的《王学与晚明的

师道复兴运动》,左东岭的《王学与晚明士人心态》等。此外,以阳明学及其“致良知”思想为研究方向的论文也是不可胜数,博士论文中有胡永中的《致良知论——王阳明去恶思想研究》、朱澄的《治心与治世——王阳明哲学的政治向度》及宁新昌的《本体与境界》等等,还包括数量蔚为大观的硕士及期刊论文,可见,对于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上述研究成果,为我们继续研究阳明学及其“致良知”思想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材料。本文通过对“致良知”学说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其所蕴含的实践精神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在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加以整合,力求创新,使王阳明的思想研究更加完善。

第一章“致良知”思想的产生 

 

王阳明一生经历丰富,是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从早年对道德、宗教的哲学萌发到中年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沉思,再到晚年对人生经历的哲学总结,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与其坎坷不平的生活旅途密切相关。王学的形成,不仅出于对救治当时学术流弊的需要,也是守仁身处无道之世精神寄托的需要。王阳明以心立言,建构意义世界,又以良知释心,从天人之际到人我之间,良知与“致良知”学说构成了其心学一以贯之的思想。王阳明的学说是继承朱熹的理学发展而来,所不同的是,王阳明将朱熹理学中的心学成分经过演变,最终以“致良知”学说而独立出来,成为与朱熹理学不同,而又摆脱朱熹理学弊端的极富生机活力的心学体系,对我国哲学史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邓艾民先生曾说,阳明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比孔子更具有代表性的圣人”。[1]此话也许有些夸张,但阳明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理论渊源 

明朝中期,朝政腐败,士风败坏,战争连年不断,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宋元以来,程朱理学所强调的天理,从本体上说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精神,但在道德层面上则是指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和道德规范。在封建社会,天理是人们行事的是非准则,人人都要遵守。但是,在当时,破坏天理的往往首先是统治阶级自己。以权势行事,唯权势独尊。在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下,皇上往往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随意生杀抢夺,朝廷无天理,社会暗无天日。另一方面,自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经济生活发生急剧变化,由此对整个社会生活及意识形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资本主义萌芽悄然滋长,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工商业不断繁荣,市民阶层逐渐生长起来,功利主义渐渐受到重视和提倡,正统理学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禁锢作用,已经开始动摇。无论人们怎样宣扬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都不能改变与否认这样的事实:即程朱理学离人们的生活、情感及思维方式越来越远。这就迫使当时的思想

家在天理之外另辟蹊径。而王阳明即是对此作出深刻探讨的思想家。 

王阳明出身仕宦之家,从小受到祖父王伦及父亲王华的影响,在少年时就表现出了豪迈不羁、与众不同的思想倾向。据《年谱》记载,王阳明在十一岁时就向塾师提问:“何为第一等事?”塾师回答:“惟读书登第耳。”阳明不以为然,对塾师说:“登第恐未惟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2]学圣贤亦即成圣,这表明,在王阳明看来,第一等事就是如何成圣。幼年的王阳明,已经把读书入仕看做等闲之途,他要寻求通过道德修养来达到圣贤之境的新道路。这为他以后的“致良知”学说奠定了基础。弘治二年(1489年),王阳明见娄谅,深契圣人之学,到后来倡导并开讲成圣之学,在对“第一等事”十余年的探讨中,他始终认为,一切学问都是为了人格的培养,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王阳明二十八岁中进士,观政工部,这是他仕途的开始。但他所从事的都是职务偏低、小而繁琐的工作。正德元年(1506年),因宦官刘瑾专政,新皇帝武宗终日沉迷酒色,废弃万机,众忠臣被奸臣所害,谏臣戴铣、薄彦徽等下诏狱,王阳明带头上疏求情,结果戴铣依然被廷杖而死,而他也难逃廷杖之罚,死而复生,被贬至贵州龙场,做龙场驿的驿丞。社会的暗无天日,使王阳明产生强烈的归隐思想,这在他的诗集中随处可见,尤其是正德年间的诗,归隐之思更是浓烈。但最终他还是没有归隐,因为王阳明是个有着深刻社会责任感的儒者,而不是一个只求自身超脱的道家人物。即便是在被刘瑾下锦衣狱,他也无悔自己的言行,显示出为国捐躯的英勇气概,儒家的用世思想,又使他不甘归隐,于是在王阳明面前便展现了一个问题,如何在无天理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没有别的途径,唯有求助自己的良心。所谓龙场悟道,悟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而揭“致良知”之教,从根本上说,教的也是这一道理。历经坎坷的王阳明,早已熟知官场的黑暗,这样就势必要求全社会都要有“良知”或“良心”,且人人都要“致良知”。 

应该说,王学源于孟学。孟子提倡性善论,他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是人性所固有,而不是后天学习所得,他称其为良知良能。“良知”一词,源于孟子,是孟子性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3]孟子认为这一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在其发端处,只是一种萌芽,是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的善端。如果这些善端得以扩充和生长,

[2] 王守仁(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221. 

就成为仁义礼智四德。正是在性善说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4]的观点,认为“仁义礼智皆根于心”[5],人生修养最关键的是要存心养性。守仁的致良知说,亦是延循孟子的这一理论而来。 

北宋的二程也多次提到良知,并对此作出自己的诠释,认为良知良能是由天生发出来的,并非是人所有。与孟子相比,王阳明与南宋陆九渊的关系则更为密切。陆九渊受《孟子》影响之深,对“良知”之说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武陵县学记》开篇言:“彝伦在人,维天所命。良知之端,形于爱敬,扩而充之,圣哲之所以为圣哲也。”[6]但是王阳明的学说并非直接承自陆九渊,而是从当时影响甚大的朱子学出发,经过数年深刻思考自悟而得。 

从南宋末到明代前期,程朱理学依然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是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作为人们视听言行的标准,但已逐渐显示出走向衰落的迹象。在现代学者心目中,朱子的地位仍然很高,正如钱穆先生所言:“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7]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不可能忽视良知,同时他也接受了二程对“良知良能”的理解,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良知是人的本性之善,在这里,他强调了良知良能的善性。 

总的来说,宋儒所论“良知”皆不出孟子之意,“良知”依然表示人们所固有的先天的认识,因具有“善”的属性,故而称之“良”。只有到了王阳明,良知学说才有了质的飞跃,而“良知”也成为王阳明学说的显著标志。他的基本思想是沿袭陆九渊而来,“致良知”说作为道德修养论,与陆氏提倡的存心养性、求放心也有着巧妙的联系。阳明所言的“良知”及陆氏所言的本心,都是指见父知孝,见兄知敬,见孺子落水而知恻隐的本然之性。二人都主张用去人欲,所不同的是,陆九渊把去人欲看作自存本心的关键,而王阳明则把它视为“致良知”的前提。朱熹的学说与陆九渊正好相反,他给世人指出了格物致知以求豁然贯通最后尽心知性的道路。王阳明则对朱熹学说给予强烈批评,指责朱熹心与理为二,提倡心外无物、心即理。到了晚年,王阳明认为他的“致良知”学说可以囊括朱熹和陆九渊两家。总而言之,阳明的“致良知”说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

[4] 同上,276. 

[5] 同上,293. 

[6] 陆九渊(南宋):陆象山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2. 

源,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赋予其前所未有的丰富内容。尽管如此,王阳明对“良知”的领悟,仍然经历了一个非常困苦的过程,得来着实不容易。 

第二节 提出过程 

一、龙场悟道 

王阳明最初是按照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方法来寻求成圣成贤之道。他曾与钱友同论“格天下之物”,早晚都到庭院去格竹子,实际体验“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脱然自有贯通处”,也就是要今天认识一件事,明天认识一件事,逐渐积累自然就能贯通天理。但是,阳明连续格了七天七夜,不但对竹子不所认知,反而积劳成疾。格庭前之竹的失败,固然使阳明开始对朱熹哲学产生怀疑,但他并没有就此和朱子之学决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还只是怀疑自己能力不够,因导致格竹无效。此后,这个问题一直缠绕在王阳明的思想之中,直到那个特殊时代的来临。 

前文提到,正德元年,王阳明因上疏得罪宦官刘瑾,被发配到贵州省龙场驿当驿丞。龙场位于贵阳西北的修文县,“虫毒瘴疠,与居夷人鴃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8]龙场规模非常小,王阳明初到龙场,居无定所,龙场当地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阳明与他们之间语言不通,交流极其困难,而且水土不服,生活艰苦,时刻面临死亡的威胁。后来在附近龙岗山上,寻得一洞,于是便迁居洞中,起名曰“阳明洞”。自然,在这样极端的生存环境下,守仁的心情是悲凉的。不过,正是这样一种困境,使他远离官场的纷扰,让他有更多的时间静心思考多年探索的问题。自被刘瑾迫害以来,时常面对个人荣辱得失,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自觉有所超脱,如《年谱》中记载:“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墩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而从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饲之;又恐其怀抑郁,则与歌诗;又不悦,复调越曲,杂以诙笑,始能忘其为疾病夷狄患难也。因念:‘圣人处此,更合有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知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使之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9]长期困扰阳明的格物致知问题被他解决了,即:良知在每个人的心中,是生而就有的,

[8] 王守仁(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228. 

良知即天理,良知即道。格物不应向外求理,而应反求于心。但这并非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神秘主义悟道,而是一个汇聚阳明长期沉思与思想瞬间突破的过程,使王阳明达到了一种新的人生境界。他超越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置生死于度外,而且阳明以其坦荡的胸襟感染者当地人民,与他们逐渐建立起深厚的关系。但当时,阳明只是悟得“良知”,还未提“良知”二字。阳明自己也曾说过:“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出二字不出,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10]

二、提出致良知 

正如良知说在理论上来源于《孟子》一样,致知的概念可以上溯到《大学》。《大学》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这实际上是内圣外王之道,备受儒家推崇。程朱理学把格物致知理解为即物穷理,但王阳明发现这样解释不通。知道龙场悟道以后,才提出知行合一。龙场悟道是王阳明思想转折的关键,是“心即理”的体悟,也标志着阳明“心学”的建立。阳明在正德三年龙场悟道以后,提出“心外无理”、“心即理”,认为“至善根于本心,道德法则源于道德主体”,[11]这与后来“良知便是天理”的立场是基本一致的。但在龙场以后的数十年中,阳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既能概括其基本思想又能融会贯通的表达形式。“致良知”是王阳明晚年论学的宗旨,是阳明学说集大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关于“致良知”思想的确切提出年代,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后来陈来先生对此作了详细考证后指出,直到正德十五年(1520)以后,阳明才大量提到“良知”、“致知”,“以致良知为宗旨”的阶段也应由此划分。但在此之前,阳明也偶有提及“良知”、“致知”,如《传习录》上: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12] 

 

[10]同上, 6. 

[11] 陈来:有无之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49,214. 

由此渗透着“致良知”学说的基本精神。此外,王阳明对《大学古本序》的修改,可以看出阳明在庚辰前后由“诚意”到“致知”的思想转变。 

而“良知”思想的最终丰富成熟,则是在经过宸濠与忠泰之变以后才得以实现。平定宸濠及其后的忠泰之变,对阳明来说是一场意志与智慧的生死考验。多次置身于险恶的政治、军事环境中,屡建功勋,却屡遭诽谤和迫害。他凭借自身的修养、勇敢、机智,处变不惊,沉着应对,以良好的心态摆脱危机和困境。其间许多生死攸关的曲折,引发阳明对自己以往学术的深思,从而愈信良知不疑。《年谱》说:“自经宸濠、中泰之变,益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难,出生死,所谓考三王,建天地,质鬼神,佚后圣无弗同者”。[13]在这种“濒死者十九”的险境中,良知所蕴含的理智、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极大锻炼,对人生的真谛,人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面度诸多险恶的境况,王阳明能够镇定自若,处理得当,原因不外乎良知在我心。斩断一切顾虑和牵挂,不管天崩地裂,“我”只是一任良知,放手去做。无论别人用什么眼光来对待“我” ,不管外界如何看待,我就是我,有任何意念都只凭自己的良知做事,只求对得住内心的良知,由此体现出王阳明的狂者胸襟。他曾多次声称他的良知学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14]致良知说的提出是王阳明在经历了复杂事变之后的深彻体悟,是他自己生存智慧哲学的升华,是他最成熟、最重要的理论,是“正眼法藏”,是阳明一生学说的总结。 

 

[13] 同上,1575. 

第二章 本体(良知)与工夫(致良知)的关系 

第二章 本体(良知)与工夫(致良知)的

关系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包括良知和致良知两个部分。良知说是道德本体论,而致良知则是侧重工夫的本体工夫合一论。从心体的构建到意义世界的形成,从天人之际到人我之间,良知与致良知说占据了王阳明心学的主体框架,二者以其丰富深刻的内涵把心学之旨推到了更深入的境界。 

第一节 作为本体的良知涵义 

“良知”说是王阳明对孟子良知良能说的继承和延伸,阳明接受了孟子的良知是一种先验的道德知识、道德能力的思想,并将其和理学的心、性、理等范畴相互糅合,创立了以良知为核心的心学本体论。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良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良知人皆有之 

良知作为本体,首先表现为普遍之知、先天之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人都有的,不管是圣人、善人还是众人甚至强盗,都是一样的。“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强盗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做贼,他还忸怩”。[15]无论古今、无论圣愚、无论老少,人人皆具良知。阳明在这点上,是和陆九渊有相同之处,陆九渊曾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西南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16]阳明指出,天下所有的人,不管聪明还是愚笨,都具有良知之心,良知之性,良知不仅人人都有,而且每个人的良知都是一样的。 

孟子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较多地强调成圣必须以先天的善端为基础,阳明继承了孟子这一思路,将良知规定为先天的道德本原。良知能知是非,因为良知人皆有之,所以每个人都有成圣的潜质,不管何人,只要踏踏实实照着良知去做,就一定可以成为圣人。这里的每个人就是指大街上的世俗男女,就是指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现实的人。阳明强调人人“胸中原是圣人”,进一步鼓舞

[15] 同上,69. 

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 

了人们成圣成贤的积极性。这就使普通民众有了成圣的可能,同时,对于儒家的圣人观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王阳明认为,众人和圣人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像尧孔孟等人之所以会成为圣人,并非是因为他们本质上高于众人,而是指他们在存天理去人欲上比众人做得更加完备。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要在人欲和天理之间做出选择,而一般的众人往往会被私欲等障碍所蒙蔽而选择人欲放弃天理,但是圣人则会用各种方法去除人欲直面天理。这样一来,作为普通大众,只要内心愿意成为像孔孟一样的圣人,并且通过自身道德修养,通过存天理去人欲的工夫就可以达到成圣的目的。 

二、良知是道 

良知作为内在的理性意识和道德原则,以道为其内容,正是在此意义上,王阳明把良知称为道:“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17] 。“道即是良知。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依着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18] 。在王阳明看来,道即是天理的别称,良知是天理,良知是道。“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19]良知是天理清明灵觉之地,思虑即是良知的运用,良知就是天理,这种天理在取得了良知的形式之后,已不同于外在的道德观念,而具体化为忠孝等内在的道德心性要求:“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所思莫非天理矣。良知发用之思自然明白简易,良知亦能知得”[20],“是理也,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千变万化,至不可穷竭,而莫非发于吾之一心”[21],良知只是一个天理之自然灵明之处,真诚便是良知本体。良知是既具先验性又有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孝、忠、信等突出的是伦理指向,“发于吾心”则强调了良知理性意识的内在性。但王阳明不只是简单强调良知即天理,而是屡次提到“昭明灵觉”、“自然明觉”,这也是对“良知即天理”的最准确解释。天理在良知那里是呈现,良知本体寓于万物之中。孟子认为人生而具有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道德意识,这种意识最初是表现为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尊敬和忠义,因此称为“良知”。“良知”就是仁义之端,如果不被人欲所蒙蔽,私意所隔

[17] 王守仁(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12. 

[18] 同上,77. 

[19] 同上,102. 

[20] 王守仁(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27. 

第二章 本体(良知)与工夫(致良知)的关系 

绝,加以扩充,则发为仁义礼智信,而且天理在心中具有主动性,心自然表现为天理。良知有知善知恶的能力,人世间的美行善德,皆根于良知。 

良知还具有客观性,天理在宋明理学中是指伦理纲常。朱熹认为,父子、君臣之间的仁义是三纲之首要,五常之根本,天理人伦之本质,仁义二者充塞于天地之间。守仁也同朱熹一样,以仁义纲常为天理,只是守仁把程朱所谓的超然于天地之间的天理,化为良知,内在人心,又从良知本体和发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把孟子以来的良知说系统化、深刻化。 

三、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 

王阳明强调良知不仅是超善恶的纯善,同时又能知善知恶,是道德价值判断的标准。王阳明说良知是是非之心,是非就是指如何判断好恶,而做到分辨好恶就能知是知非,然后也就了尽了万事万物。他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主体,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非之心是人与生俱来、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是人类的本初之心。从古至今,无论圣愚,皆具良知。良知不仅具有先天性原则,而且还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不仅“至善知恶”、“知是知非”,而且还指导我们行善抑恶。“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变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22]这就是说良知不仅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还是我们行动的准则,是衡量自身的标准,意念所到之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一丝隐瞒。你只要不欺瞒它,并且实实在在地照着良知去做,那么善就能够保存下来,恶也能够去除掉。这就使格物致知的诀窍,就是致良知的实在工夫。这就肯定了主体在判断是非善恶时的能动性。而这里的良知不仅是指内在的道德意念和道德情感,还进一步成为行为自律的内在约束,无论古今还是圣愚,每个人都把良知作为自律的准则,这样就保证了良知称为社会准则,成为善恶标准的可能性。这样良知就由个体层面而扩大到整个社会阶层,成为全社会普遍遵守的道德原则。 

王阳明称良知为试金石、指南针:“这些子看得透彻,随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23]王阳明指出只要把这些道理全都弄明白了,不管他用什么方式

[22] 王阳明(明):传习录张怀承注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4:253 

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 

表达,是非真假,一眼就能看明白,他称良知就像是佛家所指的心印相似,与它相符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所以说良知就是个试金石、指南针。而且良知也像规矩尺度一样能衡量方圆长短,应节目万变,不然的话,良知就会变得虚幻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这就是说,良知是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准,万事万物的是非都必须通过良知来得到验证,并且良知有适应世间万物无穷变化的能力。作为善恶准则,良知又不同于普通善恶,而是“至善”,是凌驾于一切普通善恶之上的。但是,良知虽然是人先天具有的,但要适应外界万物的变化,则要不断扩充培养,要自己事上磨练,自有准则。阳明教人在格物上致良知,要一天比一天有所提高,时间越长思考越深就越觉得精明,如果不假思索,不下工夫,那么良知便会失去活力,变得不那么精细了。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在阳明看来,良知是判断是非善恶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标准。视听言行,只在于自己内心的良知本体,即便是孔子的话,也不能作为自己判断是非的准则。总之,判断、鉴别、评价是非的标准不在外界,而在内心,“人人自有定盘针”,认识要以自身为标准。阳明的这一否定一切权威的大胆批判思想,对于打破当时僵化的学术局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天下事物虽然繁多且变幻莫测,但其宗旨只有一个良知,父子、君臣、亲友、民众等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这些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要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万事万物皆有所依,就必须要用真诚自然的良知来应对一切,这就是良知的精妙之所在,也是良知作为判断是非善恶准则的根源所在。 

四、良知是心之本体,是至善 

王阳明的“良知”说源于“心”这一概念。在与徐爱的谈论中:“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24]从中可以看出,此处的“知”并非是仁义礼智的智,而是是非之知、是“心自然会知”、是“良知”、是“心之本体”。《大学》里指出,道理本身有厚薄之分,这也是良知所固有的道理,是我们所不能逾越的,此所谓义;能够遵循这个道理,就是礼;

第二章 本体(良知)与工夫(致良知)的关系 

深化对它的认识就是智;始终坚持并按照它的条理去行事就是信。这种见父知孝,见兄知敬的知是良知的自然本能,无需到心外去求。如果能够主动发挥心中固有的良知,又能把个人的私欲所去除,那么其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就会充塞于心。但是常人往往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就需要用格物致知的工夫,来战胜私欲,恢复天理,使良知本体不被任何杂质所蒙蔽。而此时的“心”也因“良知”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理和思维器官,而是包括了耳目视听和思想意念的知觉心,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作用。“良知”也是有生命的主体,主宰视、听、言、行,是道德本心。人是自然的产物,伦理道德不是外在,而是始终存在于人的内心,人心就是天理,用这个纯正的天理去服侍父母就是尽孝,去侍奉君主就是尽忠,去结交朋友治理民众就是做到了信与仁,所谓“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即是如此。 

“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25]天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它具有贯通古今、无始无终的特点。良知将天理与人心合而为一,使良知之心具备了超越内在的特质,此外,良知本心还包涵道德情感功能,王阳明十分重视良知的情感原则,要求人们在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活动中,净化内心道德意识,贯注道德情感意志。 

日常所说的善恶是相对而言,而阳明所言“良知”指的是性善,没有人为加工,绝对天然,是至善至美的。只要是合乎天理,不加私欲的善就是至善。而且至善又是心的本体,所以心之本体的良知也是至善的。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良知是是非善恶的准则,良知是心之本体,良知自然也就是至善。王阳明强调,良知的至善是超越一切善恶之上的,因此,他又把良知至善解释成无善无恶,“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无善无恶,是谓至善”。并且,良知至善无需从外在事物上下功夫,而应求助于自身内在;不应刻意去追求至善,而应顺其自然。如果一味地去追求美好,刻意回避丑恶,那么就多了意念,心之本体就不再那么纯粹,不再那么坦荡了。心中有怨恨、哀乐等感情,心就不能做到大公无私了。所以做到无善无恶,才是心之本体。 

五、良知是一切事物的主宰 

阳明把天理、道、昭明灵觉之知、知善知恶的能力、是非善恶的标准等等都

浅谈朱子和与王阳明思想之异同

浅谈朱子和与王阳明思想之异同 朱熹——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在思想上有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论、心性理欲论等观点。 王守仁——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精通儒、释、道三教思想。思想主张——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惟求其是。 一、相同之处 朱子和王守仁都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集大成者,两人都是唯心主义者,同出于封建社会之中,两人生活的年代虽有很大不同,但思想上有诸多想通,两人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社会发展扫清道德障碍,主张“明人伦”的教育目的。 朱熹和王阳明都认为天地间有一个理在,这个理是天底下万物都遵循也应该遵循的准则,人是因为有私欲在,所以理不明,这个准则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所以社会就乱。反过来,要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就应该从人的私欲克制下手,以修身为手段,使自己的私欲缩小到一定程度(朱熹认为应该完全消失)就是君子,再缩小到没有就成了圣人,王阳明即使归宗儒家后思想也经历了从理学中蜕变的再自成一家的过程。这算是早年的相同。 后来二者产生的分歧越发大了,王阳明认为儒家的精髓并不在乎所谓的理想准则而在于完整的人格,也就不太说理,转而用心这个名词了 二、不同之处 朱熹与王阳明的区别确实是在“性即理”与“心即理”上,但这个东西并不玄乎,可以用大白话说清楚。 朱熹讲性即理,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但是我们在生活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许多偏见,包括潜意识里的偏见(理学上叫未发之前),比如“我长得不好看”、“我没用”等等,人的全部思想行动由这些前提条件出发,同时产生了许多负面情绪,遮蔽了人的眼睛、影响了人的行动。这些偏见(包括由此而来的情绪)不是人的本性,不是天理,而是人欲,是习气(理学上又叫客气,“客”是外在的意思),朱熹要灭的就是这些东西。他把这些东西看作是人心里的墙,人要努力拆掉自己心里的墙,拆出来的路就是人的本性,就是天理。朱熹是拆迁队的。 王阳明不讲性即理,他讲心即理。他的意思就是,难道我不把墙拆掉,我就一直站在这里拆,别的都不干了吗?墙是死的,可是人是活的,我们绕着墙走,照样前进。表面上看,绕着墙走是走弯路,但走起来却更快,因为你一直傻站在那里拆墙,拆掉一面走一段,虽然走的是直路,可是费时费力,事倍功半。那个弯路在王阳明看来才是真正的直路,墙就在那里,你不去撞墙就是了,绕过去跟你拆掉他,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从这面墙前边走到了这面墙后边。 朱熹的观点是,只要我们向前走,我们总会遇到墙。 阳明的观点是,只要我们向前走,我们总会找到路。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一)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说来很惭愧,再读《明朝那些事儿》以前,我对王阳明一点也不了解。历史课本基本没怎么提过这个名字,可能主流的高考方向是唯物论吧,心学基本没有认真去了解过。 “良知者,心之本体。”“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这是在王阳明文集《传习录》里能找到的话语。近日,手头没离开这部影响后世颇为深远的大书,在字里行间,领悟着王阳明极具启迪意义的灼见,尤其对他的“致良知”思想印象颇深。 坦然面对人生王阳明教导弟子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其实,这是王阳明先生在教我们一种处事的态度,那就是要以豁达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人生。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但遇到不如意事时,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哭天抢地,也有人泰然处之。其实我们都知道,最智慧的人应该是能以豁达、坦然心态面对一切的人。这种人,面对名、权、利,拥有顺应自然,失去也不悲伤,只会认为这些与自己有缘无缘而已。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正能形容这类人的心态。若能做到这样,就会在人生中活得潇洒自然,怎么能不实现自己心灵的快乐与自由呢?四、做回最优秀自己王阳明先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天地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是由于我们受自卑等心理影响不能相信自己,致使这个最优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没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回最优秀的自己呢?阳明先生给出了行动——知行合一,认识到了真正自我的优秀及智慧,那就要通过行动来显现。静下心来,细细地反省内心,自己的缺点,一项项分析,摒除。然后充分相信自己的心灵有着无限的可能,要相信有一种神圣力量的存在,相信你心中永远有最优秀的自己。让自己凭借信心与勇气,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智慧,怎能做不回最好的自己呢? 致良知:不要做伤害别人的事。我们追求让自己开心舒服,但是这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基础上,在法律道德的基础上。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我会内疚、惭愧,内心受到煎熬,这就是让我自己不舒服了。所以每次面对诱惑时,我都会问问自己,如果我违背自己的道德去做这件事情了,得到的诱惑与我内心的折磨相比值得吗?坦荡荡的生活,这才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一件事情。——韩军梅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二) 当今社会人们的脚步越来越急促,放下了书籍紧接着代替他们的是手机电脑,没有了以前人们对书籍的追求,有的只是名利与金钱手机与游戏的诱惑,现在的社会能静下来做事的人是少之又少。现代人存在的问题很多,脑袋里装的也很多,有些是习惯了忙碌,做事也心急,就连吃饭睡觉心也不安,总想着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不再有修心养性的心态。 现在的人们对金钱名利的追求也让着实人害怕,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不经意间给孩子们灌输了不好的的想法,比如攀比,他们嘴上跟孩子说着不要攀比,可是一些做法却暴露了他们的攀比。他们不注意孩子们的想法,以至于孩子们在学校或是公开的场所肆意攀比,没有现代孩子该有的个性。他们也失去了孩童时代该有的天真纯洁,只是社会和他们自己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太多不好的习惯。所以做人不能处处攀比,要以诚待人,这才是有意义的

致良知读书心得

致良知读书心得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致良知》读书心得在我以前的高中思想课上,教材说王阳明的心学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不是我们作为马克思唯物主义者的学习对象。但是,多年后的现在有幸在公司的推荐下阅读度阴山先生的着作《王阳明:知行合一》,也是消除了自己之前的片面了解和误解。 书的前半部是有点类似写王阳明的传记那样介绍了王阳明的一生以及当时明朝中期的历史背景信息,然后作者分析了心学的主要内容并作出了点评,我不是一个学历史的人,也不是学哲学的人,仅是单凭看过这本书之后发表一下自己从中的收获。 首先是经典一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前半生是努力治学为实现经略四方的理想,后半生是几乎戎马生涯和讲学同在,一边为大明帝国剿匪患和安定百姓,另一边就是广泛传播他的学说并引导了众多弟子在实践。其中最为传奇的应该是他在江西剿匪前,前几任的剿匪指挥官花了大量人力物力都没办法做到的事情,王阳明1年半左右就完成了,看上去很神奇,不过看过王阳明的学问就明白,这些都是他平时的积累,善于格物,并且一心为民才能实现的,面对困难他不退缩,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即使看上去困难重重,他仍是会找到突破口然后逐步解决问题,这对我们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也有很大启发,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不要有畏难情绪,处理完困难之后发现其实这是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之后是心学的核心: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自己本身就有的,只是有些人的良知在各自的遭遇里被私欲或者其他消极的东西蒙蔽,才会有人逆着良知做事,并且对自己和对别人甚至对国家也没有好处。所以,王阳明认为圣人其实都很容易做到,只要每个人都能依照良心去做事,都不会伤害别人和社会,其实也就是按照最好的自己去做,对父母孩子、对朋友、对工作、对国家都按照仁孝、义理、敬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姓名:陈泓君学号:312030505003 【摘要】: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把对封建伦常道德的外在式追求转向到内在于人心,人心的良知就是一切价值的标准。他的知行合一学说,更有强调行动的一面,这样,道德自觉就不仅仅体现在主体的心的主观层面上,而是要求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要实现知行合一,良知是基础,良知与行动紧密配合才能达到成圣成德的理想。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良知 王阳明生活在明朝统治由盛转衰的时代。明初长期稳定,天下承平,统治者渐次骄奢淫逸,政务荒疏,朝臣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宦官乘机窃权专政,扰乱朝政,加之边患频繁,藩王反叛,下层人民的武装暴动,使明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礼教失去了对人心的控制,人们普遍心怀不满,士大夫及其知识分子只知道趋炎附势,追官逐禄,醉生梦死,“方今之俗,廉耻未兴,……奔竞未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阳明的心学出现了。其心学突破了程朱理学禁锢天下的局面 ,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强调立德践行、知行合一,给沉寂积年的思想界注人了活力。 一、知行关系的理论探讨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针对程朱“知先行后”提出的,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知行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 如车之双轮, 鸟之两翼, 不可以截然分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以自有知在。”任何现实活动, 都应该是理性与行为的合一。现实活动中理性指导的方面就是知, 而实地行动的方面就是行。知表现为对于行为的意向、推理、决断, 行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对理性指令的现实作为。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一个现实活动,一般来说,总是创意于知,实行于行,知与行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的,“君子之学”不能“离去事为而废论说”。 具体来讲,在“知行关系”之前还有一个“知”域本身的“内还原”阶段。“知行合一”的细意即指由“知2向行1的还原”。这个所谓的“还原”就是“合一”。直观表述的阳明此一指令句的重要的心学认识论贡献,就表现在他将孔孟心学进一步细腻化: 先把心域过程(认知和感受) 分为两段(知1和知2),再把行为过程分为两段(行1和行2)。但后者分属心的内外两域。这样,阳明学等于暗示存在着一个“心、行”(内外) 兼融的“中介区”: “心行区”,即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在至真至善的状态下,心将认识到条件的需要,并因此认识到条件的性质。心会自然回应它所认识到的条件需要,这便是“发”。此回应的结果即是所谓的“德”。但作为善与德,它们不仅是知,更是行:它们关系到做实事,是在知善应德的同时行善行德。由此可知,知是有目的的指向与价值判断介入的。对形势的认识带来需要的判断,以及完成此需要所必须或应当做什么的判断,于是出现

王阳明名言带译文 王阳明的十大经典语录

王阳明,又叫王守仁,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的哲学著作有:《答顾东桥书》、《传习录》、《答友人问》、《大学问》、《语录》;诗歌有《立春》、《观傀儡次韵》、《舟山除夕》;散文有《瘗旅文》、《与毛宪副》;散曲《归隐》;作品集有《王文成公全书》亦称《阳明全集》等。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 【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译文】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译文】善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扩充它;恶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制止它。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 【译文】悔悟是去除病的药物,但最为重要的是改正错误。 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圣人亦是学知,众人亦是生知。 【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 【译文】读书写文章怎么能累人呢?是人自己被读书作文的得失观念所拖累了。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译文】你没看着这花的时候,这个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静。当你来看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的颜色和你看的同一时刻明白起来。因此知道这个花不在你的心外。 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葬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译文】眼睛没有本体,以万物的颜色为本体。耳朵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声音为本体。鼻子没有本体,以万物的气息为本体.口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味道为本体.心没有本体,以天地万物感应的是与非为本体。 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译文】初始之心的明亮,皎洁的就像白天的太阳,没有犯了错误而自己不知道的,但是令人担心的是不能改正错误。一念之间改正了错误,当时就获得了初始之心。一个人谁能不犯错误?改正错误是可贵的。 古人之学,切实为己.不徒事于讲说。 【译文】古人留下的学问,是切切实实对自己有好处的,不只是用于讲学谈论。 时习之要,只是谨独。 【译文】孔子“学而时习之”中“时习”的要领,只是独处时要谨慎小心。 人在仕途,比之退处山林时,其工夫之难+倍。 【译文】人在官场中修行,和隐居山林修行相比,功夫难上十倍。 此心之良知,昭然不昧,万古一日。 【译文】这颗心的良知,显著、明显地挂在那里不曾晦暗过,万古以来就像那个不变的太阳。

学习王阳明的《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的心得4篇

学习王阳明的《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的心得(4篇) 通过学习王阳明的《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后,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了一点肤浅的体会,教育价值是教育的效用,价值是客体满足人的属性,即个体对教育满足其需要的属性的评价。王阳明认为教育就是致良知,改造旧人和创造新人。 据说王阳明曾用“脱衣”方式,感化了一个强盗头目,王阳明早年在贵州龙场任驿丞时,曾捕获了当地一个罪大恶极的强盗头目。王阳明没有直接审案,而是说“今天真热啊!咱俩把外衣脱了,再来审案!”,强盗正被捆得难受,当即便脱了外套,然后,王阳明又要他把内衣也脱了,最后,要求把内裤也脱了,强盗头目一个劲地摇头:“这可使不得!万万使不得!”此时,阳明先生因势利导,教导强盗头目,其内心羞耻感证明还有道德良知的存在,成功的感化了强盗头目,乖乖地认罪伏法。 为此,教育正是将人从“知善知恶是良知”摆渡到“为善去恶是格物”的致良知上。作为一名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妨会出现对现代教育价值的困惑。现代社会培养一名大学生要耗费普通家庭近三分之二的积蓄,对于农村家庭来说甚至倾其所有。而当今一名大学生的工资却抵不过一名普通农民工,在大学校园里甚至流传着“毕业即失业”的话。有同学和学生家长看到这样

的现状,干脆打消了积蓄读书的念头,甚至有些人都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这些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教师深思。 教育的价值在哪里?学习了王阳明“致良知”思想认为“无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因此,教育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系统工程,是针对于受教育者一生的发展,是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的内在逻辑。 对此,教师要重新审视当前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知识呈现爆炸式发展,社会将呈扁平化发展趋势,即在未来的社会中个体将逐步以“平等”的形式,出现 在各个社会岗位中,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从“无善无恶心之体”出发,引导学生“知善知恶”,帮助学生“为善去恶”。具体说来,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力由教师方向学生方的转变,实现由“他教”向“自教”转变和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在教育价值取向上,要由提高学生“分数”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转变,真正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教育结果上,要由“升学率决定绩效工资”向“毕业生、家长对教师和学校的综合评价”转变。 因此,阳明先生的思想博大精深,是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致良知”思想对教育价值的探讨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将阳明思想同我们的工作实践相结合,为我们的工作提供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立德,他当官不收贿赂,帮助穷人,不畏生死,仗义执言,智斗 权奸,不因人势小而欺之,不因势强而附会。立功,他平定广西,福 建,广东交界的民变,平定南昌的宁王宸濠之乱,为国家立了大功。 立言,这就不得了了,心学的创始者,他独创心学,提倡知行合一. 我工作多年来,人生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各种起起落落后,对 心学所揭示的强大智慧更加叹服,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足以 让人心定神明,让自身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对外在事物能 觉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要明白心学的 全部奥秘是要孜孜不倦的追寻的,但心学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一定要 等到把整个心学理论都搞懂了才能能运用,只要你对其中的某一部分 理论或处事方法有感悟,就可以在实际生活实践。以我自身为例来说,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所倡导的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内心与行动的一致性, 近年来就一直指引着我,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现在社会的 浮躁,个人对成功的渴望,很难让自己静下心来实实在在的去做事, 常常在懊悔自己的自控力,为自己的失败气馁时,多对照一下自己 知与行,感受自己内心的追求,往往能让自己找到行动的方向。 心学的著作《传习录》中写道: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 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已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之 良知而已。意思是他认为学习、询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虽 然有的的人资质低,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只要尽自己的心 中的良知,努力到极致,也可致达彻悟本性,明了宇宙规律的功夫。

也就是说天才其实也是努力致极致的结果,而欲达极致,就必须全力以赴。 先生最大的成就在思想领域,独创“心学”,倡导“知行合一”,倡导“存天理,灭人欲”,追求“格物致知”,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个永远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东西”在的。他把这个东西叫做“良知”。先生强调说,“良知”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我认为蒙学《三字经》开篇就告诉了人们“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认为,“良知”虽然是永远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外在的感觉器官是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并且它们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还往往自作主张、妄作分别,将偏见甚至是虚妄之见当做真理,这样就会使人们的生活偏离“良知”的引导,或者说,“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掩盖和遮蔽起来。这是十分危险的,先生主张“致良知”,一个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蒙蔽,第二个要将“良知”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

浅析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与孔子, 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他提出的心学同其他理论一样有所长也有所短,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王守仁心学主要内容。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又是最高本体,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界的内在力量。致良知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是王守仁本体论与修养论的统一直接表现。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其心学四诀更是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王阳明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应该用最恰当的“良知”去解决办法。他认为“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要求人们“知行合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教化人们,应将道德伦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 从他的心学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大胆地否定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死框框,死架子,而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个性,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处事方法。所以他提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就不必为自己的粗俗而自卑,粗俗也并不影响一个人勤学苦读,去当圣人。总有一天,粗俗的人照样会同地位高的人一起平起平做。其思想的还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当时人们在封建阶级统治下愚昧的思想,让封建统治者所维护的圣贤的地位,把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和圣贤脸上的面纱撕得干干净净。统治阶级的皇权天授、各种依附在圣贤经典上愚民政策也受到了威胁。王阳明心学的深刻见解,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和尊重个性的战斗精神,对于社会思想和学术空气的活跃,对于冲破程朱理学主流思想的禁锢和发展个性有重要的启蒙作用,使晚明思想走向多元化。 但是每种事物都有其正反面,王阳明心学也不例外。在其对后人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其思想的弊端也渐渐的流露出来。王阳明认为人不需要向外界寻求真理,因为真理就藏在自己的内心。但更多的人却更希望能够有人指导自己怎么做,希望获得为人处世的真谛。而且其心学中所要求的门槛过高,王阳明终身的追求就是内圣外王,认为只要做到致

高考作文素材:知行合一——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

高考作文素材:知行合一——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 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作为史上极少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他自认最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 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故事背景: 他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知情人透露,这个和尚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禅宗和尚的禅机。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接收方触机领悟。 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的睁开眼,“啊呀”一声。 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 和尚回答:“还有老母。” “想念她吗?” 和尚不语。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和尚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最后,和尚打破了这一死寂,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4、“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故事背景: 故事背景:1496年,他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无法动用悲伤的表情了,于是都来安慰他。 他的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他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传习录》: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现代性审视

《传习录》: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现代性审视《传习录》: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现代性审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关于哲学的问题,王阳明哲学在现代社会能给我们什么作用,一起欣赏一下!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编校的王阳明《传习录》,是一本关于王阳明和弟子之间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在孔子儒学的思想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丰富和发展了程颐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 从现代性意义上看《传习录》,春秋时代孔子的儒学,到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既有学术的一面,更有社会统治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有其发展的历史轨迹,经过魏晋玄学、北宋时代的程颐程颢之学,南宋时代的朱熹理学,明清时期的朴学、考据学,后世的儒学经学传统一直蔓延下来,形成了久远的儒学传统,长久影响到中国人的处世为学之道。 学习研究传统文化,离不开古代文化常识,特别是古人言说的语调语气,以及表情达意的工具又是文言文,不是当下我们人人皆可懂得的白话文,语言的障碍是对学习研究传统文化的最大考验,如果深入不下去,或者浅尝辄止,纵然再喜欢也只是空欢喜,到头来只能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而已。

但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编校的王阳明《传习录》,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艰涩的文言加之深奥的哲学思想,一般人确实难以卒读,如果确实够聪慧的话,参悟文言的妙处,领略哲学思想的简约,以一驭繁,不失为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要领,也不得而知,这也许是另外的收获吧。 借助叶圣陶先生的详细注释,加之某些重要语句的出处以及人物也都有详细的说明,一般读者,还是能通读下来,至于领会得多少,受教益的程度却是因人而异,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莫雷特”,此言不差。 前代学者、伟人,不管是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大学问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对民族或者世界文化或多或少影响着世界和人类,研究他们的思想精髓,更好地学以致用,无疑就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吧。 语录体式的延续。《论语》、《传习录》、《毛主席语录》,都是语录体,这种形式有利于知识思想的传播,从传播学上看,效果非常明显。现代的学术、思想传播,一般采用系统著作的形式,理论体系非常严谨。语录体多多少少存在阐释解释的空间,加以不系统、零散、不深入,随意性比较大、微言大义等等……对深入理解其哲学思想还是有其局限性的。 《传习录》中记载了王学最为重要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

知行合一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读《传奇王阳明》体会

知行合一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读《传奇王阳明》体会 邱敬书王阳明的伟大,创立了王学是重要原因,但一出世的立志读书做圣贤却显得更为重要,为了这个高远的志向努力了一辈子,终于有了非凡的成就。对后人来说,创造新的学派很难,但立志却是可以做的。而且,立志必须以一生的坚忍不拔来努力实现。 王阳明以一介书生先后平定多场叛乱,但创立王学才是他在历史中辉煌的根本原因。王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基本内涵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一定要还原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这一理论学说的提出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具有相当冲击力的行为,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向有死读书且鄙夷实践的传统,结果是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却干不了半点圣贤事,真正的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王阳明提出,要改变这种只讲“知”而不讲“行”的毛病,其重大意义可见一斑。我由此想到了现在常讲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实践出真知,理论抽象实践,就是对“知行合一”的进一步发展深化。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时,王阳明创造了“心学”,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良知还有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王阳明后来学生,很多都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古人言,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但真正能实现的很少。王阳明是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的“真三不朽”。 有一次,王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如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谈的是花的存在与花存在的意义的问题,亦是认知活动与审美活动的问题。依认知活动,作为客观存在的花,在山中自开自落,独立地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无论你看到它与否,它总会存在于此,与我心无关。并且,花的

王阳明经典语录

王阳明经典语录 导读:王阳明经典语录1、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2、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3、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4、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5、‘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6、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7、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谷。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8、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9、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

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功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 10、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他日又曰:”圣如尧、舜,在尧、舜之上善无尽;恶如桀、纣,然桀、纣之下恶无尽。使桀、纣未死,恶字止此乎?使善有尽时,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见’? 11、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12、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说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欲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 1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14、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 15、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

心得体会-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精品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一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说来很惭愧,再读《明朝那些事儿》以前,我对王阳明一点也不了解。 历史课本基本没怎么提过这个名字,可能主流的高考方向是唯物论吧,心学基本没有认真去了解过。 良知者,心之本体。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 这是在王阳明文集《传习录》里能找到的话语。 近日,手头没离开这部影响后世颇为深远的大书,在字里行间,领悟着王阳明极具启迪意义的灼见,尤其对他的致良知思想印象颇深。 坦然面对人生王阳明教导弟子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 其实,这是王阳明先生在教我们一种处事的态度,那就是要以豁达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人生。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 但遇到不如意事时,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哭天抢地,也有人泰然处之。 其实我们都知道,最智慧的人应该是能以豁达、坦然心态面对一切的人。 这种人,面对名、权、利,拥有顺应自然,失去也不悲伤,只会认为这些与自己有缘无缘而已。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正能形容这类人的心态。 若能做到这样,就会在人生中活得潇洒自然,怎么能不实现自己心灵的快乐与自由呢?四、做回最优秀自己王阳明先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天地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是由于

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陈云君 2013年1月10日 (根据录音整理)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陈云君先生 各位同事朋友,一年半以前,我曾在异域同诸位分享过一些学习心得,这次承蒙厚爱,邀请了我再做一次讲座。本人一介书生,承蒙先人余荫,虽有一些生活和学习的感悟,但自认为不足以为人师,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以我今天坐在这,面对各位,心里仍怀忐忑。 一、精进人生,从聪明到达智慧的彼岸 若从人所处的状态对人群进行分类,一种是痴呆状态,很少;一种是正常状态,很多;一种是聪明状态,不多也不少;一种是智慧状态,极少。在座的各位,以我70岁阅人的眼光来分析,大家大多应该属于聪明状态,甚至有一部分人处在智慧状态。我是教师出身,作为老师,真的不懂什么叫真理,但我懂得通向真理的路。老师能不能走通这条路,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也不知道,我认为老师仅仅是一个职业,并不比任何人优越。我几十年来除了教书并无他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指引,把平庸人士引入聪明的境界。我在近二十年与巨赞法师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引导处在聪明状态的人士走向智慧之路。

智慧之路能不能被引进去,我不知道,但我会尽力而为。 聪明是有限的,智慧是无限的。聪明在耳、在眼,眼谓之明,耳谓之聪。通过耳听眼看,能够正确分析事物,得到正确的结果,此谓之聪明。智慧,即扫心。智慧的人会经常用一把笤帚清扫内心,使心智永远处在清明、明白的状态当中,故智慧境界,极其难达到。所以,我期望能够通过学佛、学道,再经由我的本行学儒,从而用儒释道的方法,带领大家由聪明境界逐渐认识、接近智慧境界。在智慧境界之上,还有一重更高境界,据我对在座诸位的了解,起码有一两位已接近此境界,叫做“圣言量”。什么叫做“圣言量”?就是指佛的智慧,释迦摩尼佛的智慧、言语、见证以及给我们的开示,都是“圣言量”。举例来说,2012年12月21日号称世界末日,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我认为就个体来说,末日天天存在,不是12月21日这一天,而是每天都存在末日,为什么?因为每一天都有人离开这个世界,对他来说那一天就是他的末日。对个体来说,每一天也都是新的开始,所以就世界末日与世界重新开始这个问题,若我们立于智慧境界、立于“圣言量”这个视角审视,本来可以不予追究。所以,很多电视节目经常说世界末日是不科学的,这个问题不要用科学解释,每天都是末日,每天都是开始。 一个智慧的人,早上起来读《金刚经》、《普门品》,为什么?为“立”。释迦摩尼佛教导我们,早上要“立”起来,要努力工作,认真对待每一天,当一天结束的时候,你打开《金刚经》,

王阳明的名言50句_名人名言

王阳明的名言50句 1、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王阳明 2、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 3、“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王阳明 4、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王阳明 5、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 6、心无外物,物以心生——王阳明 7、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王阳明 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 9、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王阳明 10、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11、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王阳明 12、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王阳明 13、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己的内心去辨1 / 5

别。——王阳明 14、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王阳明 15、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王阳明 16、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王阳明 17、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王阳明 18、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 19、“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阳明 20、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王阳明 2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 22、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王阳明 2 / 5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怎么说,对于王阳明的哲学思想都是重视不够的,这是一些对王阳明哲学思想深有研究的人都在大声疾呼的问题。就像王阳明在明朝社会的官场上,人人都觉得他奇才盖世,但却人人都感慨他仕途坎坷,始终不被重用一样。这在中国社会是一个既奇怪又不奇怪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真金都会发出光芒的,关键要看人们是把你埋在土里还是放在耀眼的柜台上。王阳明所创立的心学是块真金,但是它与统治阶层历代推崇的理学相悖,所以自然要被埋在土里。本文探讨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无在乎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而在于其思想价值对于当今社会有无所补,有无必要推陈出新,把这块真金从土里挖掘出来放在耀眼的柜台上? 以下,我们且先对王阳明哲学思想及其由来有个简单的认识。 一、xx哲学思想简介。 王阳明,浙江余姚人(公元1472-1528年),明朝大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是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全才,全能大儒。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即人们所命名为的"心学"。"心学"是对朱熹"理学"的一场修正,而在中国历史上,朱熹的理学曾是统治阶层信奉的正统思想,因而王阳明所创造的"心学"在与"理学"的冲突中曾遭到统治阶层的排斥。在历史上,知朱熹"理学"的人多,知王阳明"心学"的人少。 因为"心学"是在"理学"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和转化而来的,所以谈到"心学",我们不得不对"理学"先有一认识。说到朱熹的"理学",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存天理,灭人欲"1这一教条,认为它是束缚人们手脚的一条精神枷锁。可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我们先要对"天理"与"人欲"有一大概的了解。 什么叫“天理”?《礼记?乐记》中说到: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

王阳明的十大经典语录

王阳明的十大经典语录 发布时间:2014-11-03编辑:1039 手机版 1、“光不仅在烛上” 故事背景: 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的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的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相当沮丧。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阳明就指着船里的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故事背景: 他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知情人透露,这个和尚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禅宗和尚的禅机。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接收方触机领悟。 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的睁开眼,“啊呀”一声。 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 和尚回答:“还有老母。”

朱熹、王阳明、陆象山着名哲学思想

朱熹、王阳明、陆象山着名哲学思想 一、理在事先——宋朝哲学家朱熹 宋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亟需寻求一种新的思想统治形式。当时的思想家经过反复探索和研讨,总结出一个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揉合拂、道思想的新的哲学体系——理学。这套理论由北宋周敦颐开其端,程颢、程颐奠其基,而由南宋朱熹集其大成。因此,哲学界称朱熹为“理学巨擘”。 朱熹(1130-1200)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四书集注》,成为封建知识分子的必读教科书;他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被奉为全国通行的标准答案;他的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御用哲学。 朱熹哲学的核心是“理”。“理”是其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朱熹认为,“理”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而且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无形无影,不生不灭,没有天地之前,理就已经存在了。由于理,才有天地的存在。即使天地万物都毁灭了,理也依然存在。但是,无形无象的理怎样产生有形有象的世界万物呢?理和气合,构成万物和人,天下万物都是理和气相结合的产物。但是理和气不是平等的,理为主,制约、决定着气。 二、王阳明:心外无物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筑室会稽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 有一次,王守仁和友人一起游南镇。此时正是百花盛开的春天,一路上,只见一丛丛艳丽的花树在山间时隐时现,飘来阵阵的芳香。朋友不禁指着岩中花树问:“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可是这些花树在深山中总是自开自落,和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王守仁回答:“当你没有着到此般花树时,花树与你的心一样处于沉寂之中,无所谓花,也无所谓心;现在你来看此花,此花的颜色才在你心中一时明白起来,可见,这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本来,山中的花树是独立于人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因为人们没有看见它,就不存在。人来看此花时,花树的颜色、形状以及花的香味,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器官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产生了人们对花树的感觉印象,这是一般的常识。王守仁的朋友说“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讲的就是这样一种常识。可是王守仁认为,人来看花树,由于心产生对花的作用,此花颜色才一下子明白起来。那么,当人未来看“花”时呢,也就无所谓“花”的存在与否了。“花”只有在“心”的作用和影响下才具有存在的意义,这种关系就是“心’对“花”的感应和派生关系。并且,在王守仁看来,这样的派生关系是广泛地存在于心与天下万物之间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