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前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不同前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不同前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不同前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不同前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摘要研究不同前处理对水稻种子室内发芽率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而发芽箱内水中浸种24h的处理方法能使水稻种子达到最高发芽率,真实反映出种子样品发芽率。

关键词水稻种子;室内检验;处理;发芽率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4-0085-01

为了探索室内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前处理的简单实用方法,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T3543.4-1995)》中不同条件[1],对水稻杂交种子先农23号发芽试验前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水稻杂交种子先农23号,2009年10月生产。发芽盒规格12cm×12cm×5cm;浸种用培养皿;0~40℃酒精温度计;光照培养箱。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不作任何处理,即不浸

种,24h后直接在发芽盒内湿润发芽纸上置床;处理2:室温条件下水中浸种24h再置床,室温为10℃(水温为8℃);处理3:发芽箱内水中浸种24h再置床,发芽箱内温度为30℃(水温为27℃)。每处理设2次重复,每个重复100粒净种子。从样品中随机取净种子100粒×24份,分别放置24个培养皿内,然后随机取得每4个培养皿为一重复,贴上标签。

1.3发芽试验

3个处理均采用相同条件:发芽床TP,温度30℃恒温,置床日期2010年1月22日,试验持续时间14d,24h光照1 500Lx,发芽盒规模12cm×12cm×5cm(加盖),中途对水为发芽箱内备用相同温度的水。1月22日同时置床培养,2月5日同时结束本次发芽试验[2]。

1.4观察记载

1.4.1按照GB/T3543.4-1995的规定要求操作,在各发芽盒加盖后置床第5、10、14天,发芽记载表上登记: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死种子,第14天加记新鲜不发芽和硬实种子。第14天结束发芽试验。计算最终发芽率[3,4]。

1.4.2发芽试验原始记载表记录。在发芽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内4个副重复间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T3543.4-1995)》中的“表3同一发芽试验4次重复间的最大容许差距”验证发芽结果,均符合规定。每个处理的2个重复间差距,通过查《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GB/T3543.4-1995)》中“表4同一或不同实验室来自相同或不同送验样品间发芽试验的容许差距”验证结果,均符合规定。

2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发芽率(即正常幼苗)以处理3最高为92.0%,比处理1(86.5%)高5.5个百分点,比处理2(80.5%)高11.5个百分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不正常幼苗比例方面,以处理3最低,为5.5%,处理2最高,为9.0%,处理1居中,为8.5%。从结果中还可看出,新鲜不发芽种子比例,以处理2最高,为2.0%。从死种子比例来看,以处理2为最高(8.5%),其次为处理1(4.5%),处理3最低,只有2.5%,差异显著。

3结论与讨论

通过综合对比,在室内检验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前的不同处理中,以发芽箱内水中浸种24h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不正常幼苗降低,死种子也明显降低,无新鲜不发芽种子。室温条件下水中浸种24h各指标表现最差,说明浸种时水温过低会显著降低稻种子发芽率[5,6]。因此,建议室内检验稻种发芽试验前应采用处理3进行前处理,即发芽箱内水中浸种24h,发芽箱温度为30℃(水温为27℃)进行种子处理,然后置发芽床培养的方法,可以使水稻种子达到最高发芽率,真实反映种子样品发芽率。

4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3543.1~3543.7-199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出

版,1995.

[2] 潘显政.农作物种子检验员考核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出版,2006.

[3] 欧立军,邓力喜,陈良碧. 不同浸种方法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种子,2007,26(12):8-10.

[4] 钱春荣,王俊河,冯延江,等. 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

报,2008,24(9):183-185.

[5] 陈年伟,张体刚. 影响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因素探讨[J].杂交水稻,2009(3):23-26.

[6] 陆琦. 杂交水稻种子发芽势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西农学报,2008,23(2):30-31.

[7] 胡群义,卢新雄,辛萍萍,等.水稻种子在不同气候区室温贮藏的适宜含水量及存活特性[J].中国水稻科

学,2009(6):621-627.

[8] 郑国红,刘鹏,徐根娣,等.铁钾浸种对水稻种萌发特性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1):51-53.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意见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意见 水稻播种前选用对路药剂进行拌种、浸种,是控制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2020年局部地区南粳9108、金粳818等水稻恶苗病严重发生,部分南粳5718水稻干尖线虫病也发生严重。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今年的水稻种子处理工作,要加强技术指导,正确开展药剂拌种、浸种,为培育水稻壮苗打好基础,保障水稻丰产丰收。 一、精选稻种 要选用无病健壮的种子,在药剂拌种、浸种前晾晒2-3天,增加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 二、正确开展药剂处理,提升种子药剂处理质量 ㈠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可选用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15克加25%氰烯菌酯悬浮剂3克对水6公斤浸稻种5公斤,要浸足48-60小时(气温15-20℃时需要浸60小时,如气温低于15℃时浸种时间还要延长到72小时),浸后不用淘洗,直接播种或催短芽播种,确保防治效果。单独预防水稻恶苗病,可选用①4.23%甲霜种菌唑(顶苗新微乳剂)10毫升(对恶苗病重发品种可用20毫升)加水75-150毫升搅拌包衣稻种6-7公斤或62.5克/升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0毫升加水75-150毫升搅拌包衣稻种5公斤。先浸种后拌种效果更好。②25%氰烯菌酯悬浮剂3克对水6公斤浸稻种5公斤,浸种时间同上。③对南粳9108、糯稻等恶苗病重发品种,建议先使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3克对水6公斤浸稻种5公斤,浸种时间同上。然后再用4.23%甲霜种菌唑(顶苗新微乳剂)10毫升或6.2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0毫升加水75毫升,搅拌包衣稻种5-6公斤。 药剂浸、拌种后可不催芽直接播种或多浸少催,同时要适当降低塑盘育苗期间苗床的温度,以降低长芽阶段病菌的侵染。 注意:2019年我省苏南部分地区恶苗病菌已对氰烯菌酯产生抗性种群,对高感水稻恶苗病品种要尽量避免使用氰烯菌酯、乙蒜素等单一成分杀菌剂浸种,以确保种子处理的效果。 ㈡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示范应用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浸种,但浸种后要注意用清水洗净残留药液。 ㈢稻蓟马:可用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0-30毫升加水100-125毫升稀释后搅拌包衣10公斤稻种,或水稻种子先浸种催芽到露白,再用35%丁硫克百威干粉种衣剂30克直接拌稻种3-4公斤(可兼防鸟雀)。 三、加强技术指导 要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明白纸、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全面宣传水稻恶苗病、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危害,要加强培训,深入基层,实地指导农户、尤其是集中育秧、机插育秧的大户,确保农户准确选择药种,科学浸(拌)种,切实控制住水稻恶苗病、水稻干尖线虫病上升的势头,以及细菌性褐条病、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

水稻种子发芽率技术

水稻种子发芽率技术 水稻育苗是保证丰收高产的关键环节,要精选择良种、抓好晒种、药剂浸种、适温催芽等处理环节。但一些农民朋友在水稻浸种、催芽过程中,常因把关不当,如乱用通透性差的浸种催芽工具;催芽没控制水分和温度等,造成发芽不整齐,甚至发酵发臭引起烂种,严重影响水稻的出芽率和水稻秧苗品质,对日后的产量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水稻育苗过程中适量用生根剂拌种,加之科学合理的种子处理环节,可以杜绝以上不良现象发生。 1、苗床选择与准备。苗床应选浇水方便,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质肥沃而疏松,背风向阳的旱田地。应避免低洼地,易涝地,瘠薄地。同时苗床地培养要混施腐熟的有机肥与金宝贝生根剂,有机肥保温、保湿、通气性好,秧苗生长健壮而根数多;生根剂属微生物生态制剂,其内含活性物质可快速促进水稻种子萌芽,所含微生物则可加速将有机肥内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水稻种子可吸收利用的小分子营养物质,让水稻秧苗生根快、长势好。 2、浸种前稻种的翻晒。浸种前2~3天要晒种,晒时薄摊、匀摊、勤翻、晒至口咬谷粒有响声为度。晒种后放在干燥处等待浸种。晒种可以促进种子内酶的活性,增强种子吸水能力,增强胚的活力,种子干燥度一致,发芽整齐,有杀菌作用。 3、稻种的消毒与浸种。消毒的目的是为了杀死附在种子表面的恶苗病、稻瘟病菌,可用多菌灵或恶苗灵液浸泡消毒,消毒后用水洗净。浸种的目的是水稻种子正常发芽,将种子放入粗眼布袋或纱袋,放进浸种

水里,每天换一清水,水温20℃时,浸泡4~ 5天即可。 4、稻种的催芽。催芽的目的是早出苗,出齐苗,提高成苗率。具体方法是在30~32℃温度下破胸,露白后降到25~30℃催芽。露白后开始,注意种子堆内温度上升,每天里外翻动几次,90%以上种子芽长1~2mm时把种子放在阴凉处,晾芽1~2天。在水稻种的催芽后、播种前适量拌入金宝贝生根剂,可达到让水稻种子快速生根、齐苗、壮苗的作用。 水稻种子的各种前期翻晒、消毒与浸种处理,保证了种子的活性处于萌发状态,催芽环节确保了种子的萌发率,金宝贝生根剂则对水稻种子后期根的萌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生根剂作用于种子,不仅使种子早生根、生根快,还作用于萌发的根系,加大根对矿物质和水的吸收率,增强幼苗的抗逆抗病性能。科学合理的种子处理环节,加上金宝贝生根剂的强效作用,不仅让水稻种子萌芽率提高,还保证了秧苗的健壮,为日后水稻丰收高产打下了基础。

水稻播前种子处理

水稻种子播前处理 一、晒种 在浸种前2—3天,把稻种摊在竹笪上翻晒3—4小时,注意不在中午阳光过猛的时候晒,也不能把稻种摊在水泥地面和灰沙地上晒,以防晒伤种胚,影响发芽。稻种翻晒的目的在于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发芽,生长齐一。因为经过晒种,种子吸水力强,酵素(酶)活动力强,加速了养分分解,因而出芽奇快。 二、选种 用比重法进行选种。即用50公斤清水放入15—20公斤黄泥或10公斤盐,充分搅拌,成为黄泥水或盐水后,用波美氏比重计,测其比重为1.08—1.1便合适。也可用筛选、风选、清水选。糯、粳稻及有芒的种谷,可用1.08的比重。用盐水、黄泥水选种后,要冲洗干净,以免有碍发芽。经过选种,目的是选取饱满充实无病虫、无杂质的优良种子。 三、浸种 浸种的方法有动水浸种和静水浸种两种。动水浸种是在流动的河涌、大排灌沟进行浸种,流动的水由于水温较低,浸种的时间较长,发芽较慢,但流动的水能将种子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随时排除,因此发芽率高,发芽势强。静水浸种可在室内或室外,用静止不流动的水进行浸种。如在山塘、水库、鱼塘浸种,由于水温较高,易于吸水萌发,但要注意水质要清洁,及经常换水或上下搅动种子,排除附在谷面的二氧化碳,以免影响发芽率及发芽势。若在室内采用温水浸种,则浸种时间短,发芽迅速,能选择晴天催芽,抢晴、暖播种。浸种时间的长短,要看天气冷暖及品种的皮壳厚薄而定。一般气温高,品种皮壳薄,浸种时间短。相反,浸种时间则较长,浸种时间太短,种子吸不到发芽所需的水分,萌发慢,萌芽不齐。浸种时间太长,会将种子的养分浸出,降低发芽率及幼苗的健壮程度。一般以浸1—2天为宜。 四、消毒

为了消灭附在谷种的病菌,要进行种子消毒,一般清水浸24小时,再用2%的福尔马林液浸种或闷种3小时。也可用冷水温汤的办法用冷水浸24小时,移入45—47℃温水中浸5分钟再放到52—54℃温水中浸10分钟,可以防稻热病、白叶枯等病害。凡是经过用药剂,温水处理过的种子用冷水冲净便可进行催芽 4.催芽 种子萌发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氧气。谷种催芽前,除了要做好选好种、消毒等工作外,还必须做好浸种工作,让种子充分饱和水分,然后才能进行催芽。催芽的方法有多种,但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谷芽出得快、齐、壮。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掌握好催芽的三个阶段:高温破胸,适温催芽,常温炼芽。 (1)高温破胸(露白):种子露白是在酶的催化反应下进行的一列系生理变化。酶的活动和温度变化密切相关,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酶越活跃,胚乳贮藏的营养物质解快,种子露白就快。所以,这个阶段主要是掌握适宜的高温。一般以35~38℃为宜,最高不超过40℃。早春气温低,催芽开始时,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释放热量不多,只靠种子本身的热量升温,露白较慢,这时必须进行人工加温。在催芽开始时,把谷种装进箩筐,放在45~50℃的温水中洗种2~3分钟(根据气温高低,灵活掌握水温和洗种时间,使谷温不超过40℃,以免烫伤谷种),捞起后,用消毒过的稻草盖好,或用塑料薄膜覆盖(如种量少,可用纤维袋装谷种,以方便浸温水加温)放入密闭的室内。一般经过12小时以上就能破胸。 (2)适温催芽:当谷种露白90%以上时,进行翻动,将温度降到28~32℃。因为温度过高,消耗养分多,影响谷芽茁壮,而且容易发生烧芽。要掌握“干长根,湿长芽”的原理,每天翻动淋水两三次,特别是晚造催芽,时值高温,谷种发芽生长快,温度升得快,释放有害物质多,更要注意翻动淋水,降温除害。给根芽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保证谷芽发育生长齐一,促使达到根粗芽壮的要求。 (3)常温炼芽:当谷种的根有一两粒谷长、芽有大半粒谷长时,将谷种摊开,进行降温,在接近当时的气温下进行炼芽,提高对外界条件的适应能力。若遇寒潮不能播种,可在通风的室内,把谷种摊在竹垫上,3寸厚度左右,适当翻动,保持谷种不干白,干了喷些水。室内温度保持在14~16℃,可维持几天不烂种。等天气好转,及时播种 水稻种子处理意见 连续多年的实践证明,实行水稻药剂浸种,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恶苗病、小粒翘穗等种传病害的危害,延缓和减轻虫传病毒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具有省工、节本、高效的特点。 一、浸种药剂 采用浸宝和吡虫啉两种药剂同时浸种。 二、浸种对象 所有水稻的种子。包括直播稻田种子 三、浸种方法 按照水稻种子3~4公斤,用25%施百克乳油2ml+4.2%浸丰乳油2ml+10%蚜虱清可湿性粉

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一.实验器材及用品: 吸水纸(可用软纸代替),放大镜,直尺,标签纸,记录纸,绿豆种子(超市购买)四.实验过程: 1.重点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过程 试验步骤: 种子的选择及准备:选用绿豆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原因是这些种子容易取得,发芽快,现象明显 绿豆种子发芽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照的强弱,氧含量的多少有没有关系呢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正确与否,我设计以下实验来证明 控制——条件种子萌发实验记录表 1、要改变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光照 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一组种子加很少的水 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对照组试验组 种子膨大 12小时 20小时 种皮破裂 16小时 36小时 出现根 3天不成活 出现叶 一星期不成活 2. 要改变的条件:温度不改变的条件:水光照 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中,一组种子放在低温环境中 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对照组试验组

种子膨大 12小时 24小时 种皮破裂 16小时 32小时 出现根 3天 5天 出现叶 一星期 11天 3. 要改变的条件:光照不改变的条件:水温度 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对照组试验组 种子膨大 12小时 12小时 种皮破裂 16小时 16小时 出现根 3天 3天 出现叶 一星期一星期 光照组和黑暗组的实验记录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结论 经过试验并查阅资料,得出以下结论 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萌发除了本身发育完全的内在条件外,尚需要有适当的环境条件配合才能进行.所谓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水分,温度,空气和光线等. (一)水分: 水分是种子萌发所绝对必须的.有了水分,种子贮藏的养分才能水解产生作用,细胞也才能膨胀伸长. (二)氧气: 种子开始活动就要进行呼吸作用,也就需要氧气.所以播种时浇水太多,种子反而会腐烂,就是因为缺氧的原故.只有少数水生植物的种子,能在缺氧状况下发芽. (三)温度: 植物种子的萌发温度可以从5-30℃的范围,但每一种植物都有其发芽适温,也就是最适合于发芽的温度.对同一种植物的种子来说,在适合发芽的温度内,温度越高,发芽越快. (四)光: 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水稻生长过程图解

水稻生长过程图解 时期 0:种子播种前,通常要浸种24小时并催芽24小时使其预先发芽。种子发芽 后,幼根和幼芽就从稻壳中长出! 种子在苗床上发芽后2~3天,第一片叶就突破胚芽鞘长出了。到时期0末期可看到,第一叶(初出叶)仍然卷曲着,但幼根已伸长! 时期 1:即幼苗期。该时期从第一叶长出一直持续到第一个分蘖出现前。在这一时 期中,种根和五片叶子已长成! 在幼苗持续生长时,两片乃至更多叶子长出!幼苗早期叶片继续以每3~4天出一片的速度生长! 次生根迅速地形成永久性的纤维性根部体系,从而取代了临时的胚根和种子根。

这是一个为移栽已有18日龄的幼苗。该幼苗有5片叶子和一快速生长的根部系统!

时期2:分蘖期.这个时期从第一个分蘖出现一直持续到达最大分蘖数为止 当秧苗生长发育时,分蘖从节的腋芽处形成并替代了叶子! 这棵秧苗表明了两个一次分蘖相对于主茎及其叶片的地位。 分蘖发生后,那些主要分蘖产生了二次分蘖。这出现在移栽后30天左右。 这时的秧苗高度正在增加,分蘖也非常活跃。 这是一块秧苗正处于分蘖早期的稻田。记下分蘖高度后,为了增加的叶片和分蘖生长,我们用天棚遮住秧苗。 在分蘖期,分蘖已经增加到难以分辩出主茎的地步。当水稻进入下一个时期即拔节期时,分蘖数将继续增多。

时期3:拔节期.这个时期可能开始于幼穗分化前,也可能开始于分蘖期即将结束 时。如此,时期2和时期3可能有部分重叠。 分蘖的数目越来越多,高度也增加,叶片没有明显的衰老现象。 水稻生育期长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关系到其株高高矮,长生育期种类拔节期较长。由此,

根据水稻生育期长短,可将其分为两大类:短生育品种,其105~120天内成熟;长生育期品种,其生育期达150天。 在早熟半矮秆品种如IR64中,幼穗分化点下方的主茎第四节间,在看见幼穗前只伸长2~4厘米。这张幻灯片指明已解剖的茎在幼穗分化开始时第四节间的长度。 在105~120天的短生育期品种中,最大分蘖量、茎伸长和幼穗分化几乎同时出现。 在长生育期品种(150天)中,在最大分蘖出现时有一个所谓的落后生长期,它伴随着茎或节间伸长,直至最终幼穗分化。

水稻催芽技术

水稻催芽技术 一、晒种。 晒种有利提高种子的发芽势。浸种前选晴天,把种子倒在水泥地面上,均匀铺成3—4厘米厚,要勤翻轻翻,使种子均匀受光,一般要晒1—2天。翻动种子时注意不要戳破种皮。阳光充足温度较高时要增加种子翻动次数。 二、选种。 选种可进一步除去秕谷、病粒等,使种子达到饱满度均匀,这样才能保证秧苗生长整齐一致。通常采用清水和盐水选种2种方法。盐水选种的关键是配好比重适宜的盐水,比重以1.10—1.13最适宜,具体配制方法是:100公斤清水加食盐20—25公斤,搅拌溶解后用比重计测,也可用鲜鸡蛋替,以鲜鸡蛋放入溶液中露出5分硬币大小即为适宜。 三、浸种 坚持药剂浸种的目的主要是杀灭稻种携带的病菌。水稻种子传播的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苗期灰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等。目前常用的浸种药剂有“菌虫清”、“吡虫啉”等。使用方法应掌握三个要点。 第一、药量与兑水量。用菌虫清1.5~2包(20克)加10%吡虫啉10克,两种药剂先混合后加少量水调成浆糊状,然后加清水8公斤,均匀稀释。 第二、稻种量与药液量:将晒选过的稻种5~6公斤,浸入配制

成的8公斤菌虫清和吡虫啉的混合药液中,上下翻动数次,浸种容器需加盖,并臵于阴凉避光处。如在同一容器内需浸的稻种数量较多时,可按上述比例配制药液。 第三、浸种时间与气温:在日平均气温18~20℃时,浸种60小时(三夜二天),23~25℃时浸种48小时。一般5月底以前浸种的,要求浸足60小时,6月初开始播种的需浸足48小时,浸足时间是保证药效的关键。 浸种时间长短也可以种子吸足水份为依据,其标准是谷壳透明,米粒腹白可见,剥去颖壳米粒易折断而无响声,用手能碾碎时,表明种子已吸足水分。一般2-3天左右。浸种后不必淘洗可直接催芽。 四、催芽 催芽是人为创造适宜的水、气、热条件,促使稻种集中、整齐地发芽的过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催芽播种比不催芽播种出苗快3天以上,而且苗整齐一致,成苗提高5%—10%。因此无论采用哪种育苗方式,都应先催芽再播种。稻种经严格消毒和充分浸泡吸足水后就可以进行催芽。 催芽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快、齐、匀、壮”。“快”是指要催芽迅速,2天内催好芽,其中破胸需24小时,适温催芽需12小时左右;“齐”是要90%以上的稻种达到催芽标准;“匀”是是指根和芽整齐一致;“壮”是指幼芽粗壮,根、芽长比例适当;颜色鲜白,气味清香,无酒味。 催芽的基本技术环节是“高温破胸、保湿催芽、低温晾芽”、

水稻种子萌发

水稻种子的萌发 一、水稻种子的结构及其生活力 从植物学角度来看, 水稻谷粒并不是种子, 而是具有单粒种子的果实。在果实发育过程中, 果皮和包在里面的种皮, 紧密地联接在一起。这种果实在植物学中叫做颖果,生产上习惯称为种子。 水稻种子由颖壳和米粒两部分组成。米粒又可分为果皮、种皮、糊粉层、胚乳及胚。米粒绝大部分为贮藏养料的胚乳所占据, 它是秧苗三叶期以前所需养料的主要来源,其主要成分是淀粉, 其次是蛋白质、脂肪, 及少量半纤维素、矿物质等。胚乳与种皮相接的外围层, 是一层排列规则的大细胞, 细胞壁较厚, 其内部充满细小的糊粉粒( 蛋白质颗粒) , 称为糊粉层。胚是长形,位于米粒的一角, 少了它谷粒就不能发芽,它是由卵细胞和精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成的。胚的中轴为胚轴, 胚轴上端连接着胚芽。胚芽内有茎的生长点, 外有圆锥形的胚芽鞘(芽鞘)。种子发芽时胚芽鞘成为鞘叶。胚轴下端连接着胚根。水稻种子的子叶只一片, 子叶的一侧着生在胚轴上, 另一侧和胚乳相接,其间有一层比较整齐的上皮细胞。种子发芽时, 上皮细胞和糊粉层可以分泌一些酶类,把胚乳中的淀粉、蛋白质等分解为可溶性养分, 并将这些营养物质吸收转运到正在生长的胚中。种子内贮藏的养分愈丰富, 发芽时供给胚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就愈充足, 长出的幼苗也就愈健壮。 水稻种子的生活力强弱与种子的成熟度、收割期、脱粒方法及贮藏条件有密切关系。一般种子成熟良好, 发芽率就高, 发芽也就快而整齐。种子收获后, 一般经过一定时期( 如一个月) 的干燥, 有促进后熟的作用, 因而比新鲜种子发芽率高, 当季收的早稻作二晚种子用的, 要尽可能多晒几个太阳, 加速后熟, 提高发芽率。收谷时, 如遇阴雨或脱粒机转速过高, 种胚受伤, 发芽率就会降低。谷种贮藏一年以后, 发芽率显著降低。贮藏期间温度过高及种子含水过多, 会引起种子呼吸作用增强, 贮藏物质消耗过多, 也会导致微生物的感染引起霉烂, 使种子生活力降低, 甚至完全丧失发芽能力, 因而必须重视种子的保管工作。二、种子的萌发过程 水稻种子成熟以后, 在一定的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下, 就可萌动发芽。种子萌发过程可分为吸胀、萌动、发芽三个阶段。 1 . 种子吸水膨胀阶段: 由于干燥种子内的细胞原生质呈凝胶状态, 且属于亲水胶体, 因此当种子放入水中后, 就能很快吸胀, 直到细胞内部水分达到饱和状态, 种子才停止吸水。随着种子吸水量增加, 种子内新陈代谢活动逐渐活跃起来, 加强了在贮藏期间微弱进行的物质转化过程和呼吸作用。 2 . 种子萌动阶段: 由于种子内酶活性提高, 呼吸作用不断加强, 种子内贮藏物质不断地转化为糖类和氨基酸等一类可溶性物质, 并转运到胚细胞中去。胚细胞利用这些物质, 使细胞迅速分裂和伸长。当胚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就顶破种皮而出。在一般情况下, 胚根首先突破种皮, 因为它的尖端对着种孔, 吸水早, 生长也最早。`然后长出胚芽。 3. 发芽阶段: 种子萌动后, 胚继续生长, 当胚根长度与谷粒长度相等, 胚芽长度达到谷粒长度一半时, 就称为发芽。水稻种子发芽时, 初出的幼根是种根。幼芽最先出现的部分是芽鞘。幼芽( 芽鞘) 不含叶绿素, 待从芽鞘伸出不完全叶时, 叶色才转绿, 这叫做出苗。种子胚乳中养分的消耗,通常从胚的附近部分开始, 以后逐渐扩大。到了三叶期, 胚乳中的养分己被消耗完, 只剩下一个空壳, 此时称为离乳期。这是秧苗由胚乳营养进入独立生活, 也就是从异养转入自养的转折时期。因此适时追施断乳肥对培育壮秧有重要作用。

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篇一: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制作人:肖中豪;邓鑫;李天铭 学号:06;07;07 学校:南村侨联中学日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 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二、实验材料: 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脂棉、水三、实验过程 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2、将10颗绿豆种子放在盛有水的杯中浸泡一夜后,各取5颗放在两个透明塑料杯中方法是用镊子将种子放在脱脂棉与瓶壁之间,然后小心向杯中加水至水面离杯底2cm高,将一个培养杯放在温度(约25摄氏度)有光处(如窗台),另一个放在温度相同的黑暗处。 3、每天定时(早上9点)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拍摄照片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同时进行文字描述。在描述时注意描述植物长出来结构的名称(胚根、子叶、真叶、胚轴);

描述叶片颜色、胚轴颜色;测量并记录幼苗高度的变化。 四、实验结论: 1、我们发现种子萌发时先长胚根再长子叶。 2、子叶的形状是圆扁形,真叶是披针形。 3、黑暗中发芽的绿豆胚芽是网状状。 2、我认为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五、发现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以下问题: 如果把长出胚根的种子放到没水的地方,它就会生长缓慢。五、感想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三个懂得了生命的奥秘。当我们把种子放下去时,就种下了一种对生命的希望,看着它们一点一点的长高,它们茁壮成长,心中感到喜悦。种子的长大,正如人生的巅峰一般,是需要一步一步攀登的! 篇二: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 篇三: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转自:小草范文网: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 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鉴别水稻种子优劣的方法有哪些

鉴别水稻种子优劣的方法有哪些 篇一:水稻种子的正确选种方法 水稻种子的选种方法 种子质量是决定水稻质量的重要因素,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在选种时,了解需要掌握的事项,能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1.坚持品种选定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十七条规定,未经审定的品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宣传、销售和推广。凡政府允许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必须是由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不要购买未经审定而先行推广的品种,而且最好不要选择那些没有大面积普及的品种。谨慎购买新品种,遇到从来没有种植过的新品种,要向经营者询问该品种是否通过引种测试,其结果如何,最好不要盲目购买。 2.选择具有合法资格的种子供应商 不要在无证经营的门店、街头巷尾摆摊及走街串巷叫卖的种子商贩手里购买种子,避免买到假冒、伪劣和陈年的种子。应该选择经营证照齐全、具有合法资格的种子供应商。购种时注意要供应商开具有效发票(或种子质量信用卡),并妥善保管购种发票和种子包装袋,以备种子出问题时有据可查。 3.确保其品种特性和所种植区域自然条件相吻合 选择的品种要和自身的用种目的、栽培条件相匹配。不同品种

的抗逆性、丰产性、成熟期、商品性等各不相同;不同使用者的用种目的、栽培条件、肥力条件、上下茬口安排、管理水平等也不尽相同。所以,在选种时,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用种目的,结合品种的特征属性,有目的地选择品种。 4.善于分析种子的标签等信息 购种时要选择正规包装正规生产单位生产的原包装种子,包装物上印有醒目图案及文字说明,有的还有防伪标志。要注意查看稻种说明书或品种简介,内容包含适宜种植地域、特征特性、栽培措施等。还要注意查看包装是否规范,如所装数量、质量指标、生产商、经营许可证号码、产地及联系电话等明确标识。同时要注意查看种子包装袋上标注的种子生产日期,隔年生产的陈年种子不要买,没有注明生产日期的种子也不要买。诚邻粮食选用优质种子公司提供的高品质品种,比如稻花香2号选用的是稻花香之父“田永太”培育的种子,确保稻花香2号的正宗和纯正。诚邻粮食为大米品质的第一步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因为品种(遗传基因)是决定稻米的品质、口感、外观等最主要的因素。 5.分析种子发芽情况和水分是否达到安全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常规种中原种的发芽率不低于85%;籼稻水分不高于13.0%, 粳稻水分不高于14.5%;良种的发芽率不低于85%;籼稻水分不高于13.0%,粳稻水分不高于14.5%。杂交种中一级种的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13.0%;二级种的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

水稻种子的处理

水稻种子的处理 作者:张丽华 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6期 摘要:抓好种子处理、控制种传性病害发生。近些年来,少数农民对种子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种子消毒剂选择不当或技术不到位,水稻恶苗病等在种稻区有蔓延的迹象。据去年在有些地调查,少数早稻田恶苗病株发病率高达13.8%。 关键词:水稻种子处理 一、晒种 晒种能够促进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选择阳光充足的好天气晒种3天左右即可。晒种时种子摊铺要薄,定时翻动,做到均匀一致。翻动时防止弄破谷壳,防止几个品种同时翻动造成混杂。 通过晒种有很多好处:第一,增强种皮的透性,使种子内部获得较多的氧气,提高种温,以增进酶的活性,使淀粉降解为可溶性糖,提高发芽势;第二,使种子含水量一致,以使萌发较整齐;第三,降低种子内发芽抑制物质(如谷壳内酯A、谷壳内酯B、离层酸和香草酸等)的浓度,提高发芽率,加快发芽;第四,利用紫外光线杀死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第五,排除种子贮藏期间因呼吸作用积累的二氧化碳等废气。晒种一般在即将播种前1~2天进行。 二、选种 用比重法进行选种。即用50公斤清水放入15~20公斤黄泥或10公斤盐,充分搅拌,成为黄泥水或盐水后,用波美氏比重计,测其比重为1.08~1.1便合适。也可用筛选、风选、清水选。糯、粳稻及有芒的种谷,可用1.08的比重。用盐水、黄泥水选种后,要冲洗干净,以免有碍发芽。经过选种,目的是选取饱满充实无病虫、无杂质的优良种子。 三、浸种消毒 浸种是使种子吸足水分,以便开始生理活动,通过吸水使种子膨胀软化,增强呼吸作用,使原生质从凝胶状态转变为可溶胶状态,在酶的作用下,把胚乳贮藏物质转化为可溶物质,并降低种子中抑制发芽物质的浓度,把可溶性物质运送到幼芽、幼根,使其生长。当种子吸水达自身重量的25%时才能发芽,但要发好芽,吸水量要达自身重的40%左右。因此,在种子消毒过程中未能吸收足够水分的都要用清水浸种补足。浸好种的标志是:稻壳颜色变深,稻谷呈半透明状态,种胚膨大,米粒易捏断,手碾易碎。杂交稻种壳通常较薄,浸种时间应适当缩短。一般情况下,浸种时间为20~30小时即可。

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报告 此报告只可作学习、参考用途! 1.提出问题:干燥的种子不会萌发,冬天放在户外的种子也不能萌发,那么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呢? 2.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充足的氧气。 3.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绿豆20颗 实验器材:长方形塑料盒3个,玻璃瓶1个,纸巾2张,保鲜袋3个 实验方案:用水把1张纸巾打湿,放入塑料盒中,把5颗种子放在湿纸巾上面,用保鲜袋包好,标明“1组”;把5颗种子放入第二个塑料盒中,用保鲜袋包好,标明“2组”;把5颗种子放入玻璃瓶中,加满水,盖好盖子,标明“3组”;再把1张纸巾打湿,放入第三个塑料盒中,把5颗种子放在湿纸巾上面,用保鲜袋包好,标明“4组”后放入冰箱。看一看哪个实验组的种子会萌发,那个不会萌发。 结果预期:1组中的种子会萌发,其它实验组中的种子不会萌发。 享受最纯净美食?快来绵羊国正品代购!

4.实验过程 7月22日我用水把1张纸巾打湿,放入塑料盒中,把5颗种子放在湿纸巾上面,用保鲜袋包好,标明“1组”;把5颗种子放入第二个塑料盒中,用保鲜袋包好,标明“2组”;把5颗种子放入玻璃瓶中,加满水,盖好盖子,标明“3组”;再把1张纸巾打湿,放入第三个塑料盒中,把5颗种子放在湿纸巾上面,用保鲜袋包好,标明“4组”后放入冰箱(经检测,冰箱中平均温度为5℃,室温平均28℃)。 1组 2组 3组 4组 7月25日经过了3天,四个实验组的种子都长得怎么样了?我一看,发现只有1组中的种子都萌发了;4组中的种子只是能看到小小的胚芽;3组中的种子脱去了“绿衣裳”,只剩下白白胖胖“身体”了;2组中的种子一点变化都没有。 1组 2组 享受最纯净美食?快来绵羊国正品代购! 3组 4组 享受最纯净美食?快来绵羊国正品代购!

F NCP LS DM 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测定

FNCPLSDM00037 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测定 感官法 F-NCP-LS-DM-00037 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测定-感官法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水稻种子的发芽试验。 2 原理 用经净度分析后的净种子,在适宜水分和规定的发芽技术条件下进行试验,到幼苗适宜评价阶段后,按规定要求检查每个重复,并计数不同类型的幼苗。据此可估测该种子批的田间播种价值。 3 试剂 3.1 0.1mol/L硝酸(GB 626—78)溶液; 3.2 3%(V/V)双氧水(HG 3—1082—77)溶液; 3.3 0.2%(m/V)硝酸钾(GB 647—77)溶液。 4 仪器设备 4.1 自动数粒仪; 4.2 人工气候箱; 4.3 发芽皿、发芽盒、定性滤纸等 4.4 沙床(d = 0.05~0.80mm) 5 试样制备 6 操作步骤 6.1 预试验 休眠种子的处理方法: a. 用0.1 mol/L硝酸溶液浸种16~24h,然后置床发芽; b. 发芽床用0.2%的硝酸钾溶液润湿,在试验期间水分不足时可加水润湿; c. 用3%双氧水浸种24h,后用吸水纸吸去沾在种子上的双氧水,再置床发芽; d. 将水稻种子摊成一薄层,用鼓风烘箱,在40℃下处理5~7h; 6.2 空白试验

6.3 样品测定 6.3.1 发芽试验:用数粒仪数取400粒种子,并以100粒为一次重复;若采用纸床:将滤纸放三层在发芽盒内,用水润湿后,将种子整齐排列在滤纸上;若进行沙床发芽试验:用事先经过洗涤消毒,pH为6.0~ 7.5,直径为0.05~0.8mm的沙子加水,加入适量的水,混匀,在培养皿或发芽盒底部垫上一薄层,然后把种子播在湿沙层上,上面再加盖10mm厚的松散的沙。打开人工气候箱的开关, 在手动条件下,设定温度:拨控温设定开关“A”(夜),按下“Ⅰ”,旋转设定旋钮至20℃;拨控温设定开关“B”(昼),按下“Ⅱ”,旋转设定旋钮至30℃,将控温仪开关拨至中间,显示测量温度值;湿度设定:将控湿仪上“给定%”设置开关,调到所需读数;输入温度、光照的自动控制程序,当温度、湿度达到平衡时, 将样品置于恒温箱内;发芽第五天,拣出正常幼苗和确证的死种子,并计数;第十四天对剩余种子进行检验。如果试样到第十四天只有几粒种子发芽,试验时间延长七天;若在第十四天前试样已达到最高发芽率,可提前结束试验。 6.3.2 重新试验:当试验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重新试验。 a. 怀疑种子有休眠,破除休眠后重新试验,将得到的最佳结果填报,应注明所用的方法。 b. 由于真菌或细菌的蔓延而使试验结果不一定可靠,可采用沙床或土壤进行试验。如有必要,应增加种子之间的距离。 c. 当正确鉴定幼苗数有困难时,可更换为纸间、沙床或土壤进行重新试验。 d. 当发现试验条件、幼苗鉴定或计数有差错时,应采用同样方法进行重新试验。 e. 当100粒种子重复间的差距超过“同一发芽试验四次重复间的最大容许差距”要求时,应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重新试验;如果第二次与第一次结果相一致,即差异不超过“同一或不同实验室来自相同或不同送验样品间发芽试验的容许差距”要求,则将两次试验的平均数填报在结果上;如果第二次与第一次结果不相符合,则采用同样方法进行地三次试验。填报符合要求的结果平均数。 6.4 工作曲线 7 结果计算 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新鲜不发芽种子和死种子按四次重复平均数计算,总和必须为100,平均数百分率修约到最近似的整数,修约0.5进入最大值中。假如其中任何一项结果为零,则将符号“—0—”填入该格中。 8 精密度 见GB/T 3543.4—1995的相关表。 9 参考文献 GB/T 3543.1—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总则 GB/T 3543.4—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Handbook for Seeding Evaluation 1979, International Seed Testing Association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种子发芽试验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农作物种子质量的检测。 2 引用标准 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 3 术语 3.1 发芽 在实验室内幼苗出现和生长达到一定阶段,幼苗的主要构造表明在田间的适宜条件下能否进一步生长成为正常的植株。 3.2 发芽率 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见表1)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 3.3 幼苗的主要构造 因种而异,由根系、幼苗中轴(上胚轴、下胚轴或中胚轴)、顶芽、子叶和芽鞘等构造组成。 3.4 正常幼苗 在良好土壤及适宜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具有继续生长发育成为正常植株的幼苗。 3.5 不正常幼苗 生长在良好土壤及适宜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不能继续生长发育成为正常植株的幼苗。 3.6 复胚种子单位 能够产生一株以上幼苗的种子单位,如伞形科未分离的分果,甜菜的种球等。 3.7 未发芽的种子 在表1规定的条件下,试验末期仍不能发芽的种子,包括硬实、新鲜不发芽种子、死种子(通常变软、变色、发霉,并没有幼苗生长的迹象)和其他类型(如空的、无胚或虫蛀的种子)。 3.8 新鲜不发芽种子 由生理休眠所引起,试验期间保持清洁和一定硬度,有生长成为正常幼苗潜力的种子。 4 发芽床 按表1规定,通常采用纸和砂作为发芽床。除6.2条所述的特殊情况外,土壤或其他介质不宜用作初次试验的发芽床。湿润发芽床的水质应纯净、无毒无害,pH值为6.0-7.5。 4.1 纸床 4.1.1 一般要求 具有一定的强度、质地好、吸水性强、保水性好、无毒无菌、清洁干净,不含可溶性色素或其他化学物质,pH值为6.0-7.5。可以用滤纸、吸水纸等作为纸床。 4.1.2 生物毒性测定 利用梯牧草、红顶草、弯叶画眉草、紫羊茅和独行菜等种子发芽时对纸中有毒物质繁感的特性,将品质不明和品质合格的纸进行发芽比较试验,依据幼苗根的生长情况进行鉴定。在表1规定的第一次计数时或提前观察根部症状。若根缩

浅谈水稻种子的处理技术

※农业科学农业与技术2017, V ol.37, No.123 浅谈水稻种子的处理技术 黄国东 (广西藤县种子管理站,广西梧州 543300) 摘 要:水稻种子经过处理之后可减轻水稻种传病害,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为日后水稻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深入探讨了水稻种子的处理技术,其中包括: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稻种子;处理技术;催芽;晒种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03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广泛种植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全球有超过50%以上的人口日常主食就是大米。水稻具有稳产、高产的特点,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种植离不开水稻种子,水稻种子经过处理之后可减轻水稻种传病害,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为日后水稻的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水稻种子的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1晒种 晒种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促进种子的活力,晒种时间通常要选择一个阳光明媚、光照充足的好天气,晒种时要做到定时翻动,且种子摊铺要薄,晒种时间控制在3d即可,晒种完毕之后1~2d再播种。 晒种的优点较多,病菌(附在种子表面)可通过太阳光线来杀死;晒种可让种子内部保持均匀的含水量,能够让日后种子整齐萌发;晒种可提高种温,增强种皮的透性,提高发芽势;晒种可将香草酸、谷壳内酯A、离层酸、谷壳内酯B等种子内发芽抑制物质浓度予以降低,明显加快发芽速度。 2选种 选种方法采用比重法,即:将10kg盐或15~20kg黄泥放入50kg清水内进行搅拌成盐水或黄泥水,用波美氏比重计进行选种。可采用清水选、风选、筛选等多种方法来选种。待选种完毕之后,为了避免日后影响发芽,务必要将种子冲洗干净,选出优良、无杂质、无病虫、充实的种子。 3浸种消毒 浸种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水稻种子吸足水分之后增强呼吸作用,在酶物质的作用下将种子上的胚乳贮藏物质转化为可溶物质,而后再将这些可溶物质运送到幼根、幼芽等处;浸种时间控制在20~30h。种子发芽时机为吸水量达到25%的种子重量,但若要让种子充分发芽,吸水量要达到40%的种子重量。浸好种的标志是:种胚膨大,稻谷的状态呈半透明,稻壳颜色变得较深。浸种消毒具有高效、节本、省工等明显特点,既可避免出现水稻条纹叶枯病、虫传病毒病,又可控制小粒翘穗、水稻恶苗病等病害。 值得注意的是,水稻种子浸种时要浸泡吡虫啉、浸宝等药剂。每3~4kg水稻种子施加8~10g吡虫啉(浓度为10%)+2mL浸宝+5kg水,或者6g蚜虱清可湿性粉剂(浓度为10%)+2mL浸丰乳油(浓度为4.2%)+2mL 施百克乳油(浓度为25%)+5kg水。药剂浸种时间控制在60~72h;浸种后可不对水稻种子清洗,可直接播种或者催芽。 注意事项是最适宜浸种的场所是在室内,若由于条件有限而不得不在室外浸种,则需遮光处理。水稻种子浸后不需淘洗,以免对种子发芽率造成影响。为了避免稻种的发芽势或发芽率受到影响,务必要对水稻种子量、水量和浸种药剂量的配比予以严格控制。先配好药液,再投入稻种。 4催芽 4.1 高温破胸 在酶物质的催化反应下,水稻种子会出现露白等现象。众所周知,环境温度高低与酶物质的活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环境温度越高,那么酶物质就越活跃,就越易出现种子露白的现象,最佳的环境温度是35~38℃,最高环境温度不可高于40℃,否则的话,对水稻种子催芽不利。 在开始催芽时,可在箩筐内装入谷种,并且在温水(温度控制在45~50℃中洗种3min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洗种时间与水温应该基于环境气温高低来适当调整,为了避免谷种被烫伤,谷温不高于40℃。待将谷种捞起后,可用塑料薄膜或稻草(已消毒)来覆盖,并且将其放入密闭的室内12h及以上,这样一来就可实现破胸。 4.2 适温催芽 谷种翻动的时机选择在种子露白程度达到90%以上时,谷种翻动时的温度要控制在28~32℃,若温度超过34℃,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烧芽的现象,也会对谷芽日后的茁壮成长造成较大的影响。催芽过程中务必要严格遵守“干长根,湿长芽”的原理,翻动淋水的频率控制在2~3次/d。 4.3 常温炼芽 待谷种的芽长到大半粒谷长、谷种的根长到1~2粒谷长时,可摊开谷种来降温;待谷种的温度与周围的自然气温接近时再进行常温炼芽,以此来提高谷种对于外界条件的适应。如果当时的天气为寒潮不能在室外播种,那么可在室内的竹垫上摊开谷种(厚度控制在5cm)。保持谷种不干白,干了喷些水。等天气好转,及时播种。 参考文献 [1]魏明.水稻种子贮藏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农业, 2011(8):160-164. [2]陈磊.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水稻种子试验总结[J].北方 水稻,2011(4):191-195. [3]杨蕾,李翠玲,吴丽娟.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试验效果分 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2(2):106-112.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一、做实验 1.材料工具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研究 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

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三、讨论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生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 一、做实验 1.材料工具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研究 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 ···· 三、讨论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生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

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 研究意义 了解玉米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对于播种后早出苗、出全苗极为重要,是获得玉米高产的第一步,对玉米种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些作物如早稻的某些品种,种子没有休眠期,收获时如遇雨水和高温,就会在农田或打谷场上的植株上萌发,这种现象称为胎萌。种子在贮藏时如果湿而热也会萌发。有些杂草种子由于休眠期的个体差异,或在土层内分布深度不同,在若干年内陆续萌发,给防除带来了困难。 概述 玉米种子的萌发(seed germination)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并长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的过程。生产上往往以幼苗出土为结束。种子萌发的前提是种子具有生活力,解除了休眠。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种子萌发要求有适宜的水分、温度和氧供应。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还受光照有无的调节。 ①水:商品玉米种子含水量占干重的13%以下。种子必须吸收足够的水分才能启动一系列 酶的活动,开始萌发。不同种子萌发时吸水量不同。禾谷类种子如玉米、小麦、水稻等以含淀粉为主,吸水较少;而含蛋白质较多的种子如豆科的大豆、花生等吸水较多。而一般种子吸水有一个临界值,在此以下不能萌发。例如大豆萌发时要求最低吸水量为风干重的120%,而小麦则为60%,水稻为35~40%,玉米则为37%。 ②温度:各类种子的萌发一般都有最低、最适和最高三个基点温度。温带植物种子萌发,要求的温度范围比热带的低。如温带起源植物小麦萌发的三个基点温度分别为:0~5℃,25~31℃,31~37℃;而热带起源的植物水稻的三基点则分别为10~13℃,25~35℃,38~40℃。还有许多植物种子在昼夜变动的温度下比在恒温条件下更易于萌发。例如小糠草种子在21℃下萌发率为53%,在28℃下也只有72%,但在昼夜温度交替变动于28℃和21℃之间的情况下发芽率可达95%。种子萌发所要求的温度还常因其他环境条件(如水分)不同而有差异,幼根和幼芽生长的最适温度也不相同。 ③氧:种子吸水后呼吸作用增强,需氧量加大。一般作物种子要求其周围空气中含氧量在10%以上才能正常萌发。含油种子,如大豆、花生等的种子萌发时需氧更多。空气含氧量在5%以下时大多数种子不能萌发。土壤水分过多或土面板结使土壤空隙减少,通气不良,均会降低土壤空气的氧含量,影响种子萌发。 ④光:有少数植物如黄榕、烟草和莴苣的种子在无光条件下不能萌发。这类种子叫需光种子。有些植物如早熟禾、月见草属的Oenothera bicnusis和毛蕊花等的种子在有光条件下萌发得好些。还有一些百合科植物和洋葱、番茄、曼陀罗的种子萌发则为光所抑制,这类种子称为嫌光种子。需光种子一般很小,贮藏物很少,只有在土面有光条件下萌发,才能保证幼苗很快出土行光合作用,不致因养料耗尽而死亡。嫌光种子则相反,因为不能在土表有光处萌发,避免了幼苗因表土水分不足而干死。此外还有些植物如莴苣的种子萌发有光周期 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 玉米种子萌发涉及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和形态上的变化,并受到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根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