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检测条件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不同检测条件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不同检测条件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不同检测条件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27455610.html,

不同检测条件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作者:金萌萌季姝姝冒维维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19期

摘要 ; ;以杂交籼稻C两优513为材料,以发芽温度和发芽介质2个发芽关键条件为变量,设置不同的检测条件组合进行比较试验,通过观察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选取出最适宜种

水稻种子发芽率技术

水稻种子发芽率技术 水稻育苗是保证丰收高产的关键环节,要精选择良种、抓好晒种、药剂浸种、适温催芽等处理环节。但一些农民朋友在水稻浸种、催芽过程中,常因把关不当,如乱用通透性差的浸种催芽工具;催芽没控制水分和温度等,造成发芽不整齐,甚至发酵发臭引起烂种,严重影响水稻的出芽率和水稻秧苗品质,对日后的产量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水稻育苗过程中适量用生根剂拌种,加之科学合理的种子处理环节,可以杜绝以上不良现象发生。 1、苗床选择与准备。苗床应选浇水方便,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质肥沃而疏松,背风向阳的旱田地。应避免低洼地,易涝地,瘠薄地。同时苗床地培养要混施腐熟的有机肥与金宝贝生根剂,有机肥保温、保湿、通气性好,秧苗生长健壮而根数多;生根剂属微生物生态制剂,其内含活性物质可快速促进水稻种子萌芽,所含微生物则可加速将有机肥内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水稻种子可吸收利用的小分子营养物质,让水稻秧苗生根快、长势好。 2、浸种前稻种的翻晒。浸种前2~3天要晒种,晒时薄摊、匀摊、勤翻、晒至口咬谷粒有响声为度。晒种后放在干燥处等待浸种。晒种可以促进种子内酶的活性,增强种子吸水能力,增强胚的活力,种子干燥度一致,发芽整齐,有杀菌作用。 3、稻种的消毒与浸种。消毒的目的是为了杀死附在种子表面的恶苗病、稻瘟病菌,可用多菌灵或恶苗灵液浸泡消毒,消毒后用水洗净。浸种的目的是水稻种子正常发芽,将种子放入粗眼布袋或纱袋,放进浸种

水里,每天换一清水,水温20℃时,浸泡4~ 5天即可。 4、稻种的催芽。催芽的目的是早出苗,出齐苗,提高成苗率。具体方法是在30~32℃温度下破胸,露白后降到25~30℃催芽。露白后开始,注意种子堆内温度上升,每天里外翻动几次,90%以上种子芽长1~2mm时把种子放在阴凉处,晾芽1~2天。在水稻种的催芽后、播种前适量拌入金宝贝生根剂,可达到让水稻种子快速生根、齐苗、壮苗的作用。 水稻种子的各种前期翻晒、消毒与浸种处理,保证了种子的活性处于萌发状态,催芽环节确保了种子的萌发率,金宝贝生根剂则对水稻种子后期根的萌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生根剂作用于种子,不仅使种子早生根、生根快,还作用于萌发的根系,加大根对矿物质和水的吸收率,增强幼苗的抗逆抗病性能。科学合理的种子处理环节,加上金宝贝生根剂的强效作用,不仅让水稻种子萌芽率提高,还保证了秧苗的健壮,为日后水稻丰收高产打下了基础。

水稻生长过程图解

水稻生长过程图解 时期 0:种子播种前,通常要浸种24小时并催芽24小时使其预先发芽。种子发芽 后,幼根和幼芽就从稻壳中长出! 种子在苗床上发芽后2~3天,第一片叶就突破胚芽鞘长出了。到时期0末期可看到,第一叶(初出叶)仍然卷曲着,但幼根已伸长! 时期 1:即幼苗期。该时期从第一叶长出一直持续到第一个分蘖出现前。在这一时 期中,种根和五片叶子已长成! 在幼苗持续生长时,两片乃至更多叶子长出!幼苗早期叶片继续以每3~4天出一片的速度生长! 次生根迅速地形成永久性的纤维性根部体系,从而取代了临时的胚根和种子根。

这是一个为移栽已有18日龄的幼苗。该幼苗有5片叶子和一快速生长的根部系统!

时期2:分蘖期.这个时期从第一个分蘖出现一直持续到达最大分蘖数为止 当秧苗生长发育时,分蘖从节的腋芽处形成并替代了叶子! 这棵秧苗表明了两个一次分蘖相对于主茎及其叶片的地位。 分蘖发生后,那些主要分蘖产生了二次分蘖。这出现在移栽后30天左右。 这时的秧苗高度正在增加,分蘖也非常活跃。 这是一块秧苗正处于分蘖早期的稻田。记下分蘖高度后,为了增加的叶片和分蘖生长,我们用天棚遮住秧苗。 在分蘖期,分蘖已经增加到难以分辩出主茎的地步。当水稻进入下一个时期即拔节期时,分蘖数将继续增多。

时期3:拔节期.这个时期可能开始于幼穗分化前,也可能开始于分蘖期即将结束 时。如此,时期2和时期3可能有部分重叠。 分蘖的数目越来越多,高度也增加,叶片没有明显的衰老现象。 水稻生育期长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关系到其株高高矮,长生育期种类拔节期较长。由此,

根据水稻生育期长短,可将其分为两大类:短生育品种,其105~120天内成熟;长生育期品种,其生育期达150天。 在早熟半矮秆品种如IR64中,幼穗分化点下方的主茎第四节间,在看见幼穗前只伸长2~4厘米。这张幻灯片指明已解剖的茎在幼穗分化开始时第四节间的长度。 在105~120天的短生育期品种中,最大分蘖量、茎伸长和幼穗分化几乎同时出现。 在长生育期品种(150天)中,在最大分蘖出现时有一个所谓的落后生长期,它伴随着茎或节间伸长,直至最终幼穗分化。

水稻催芽技术

水稻催芽技术 一、晒种。 晒种有利提高种子的发芽势。浸种前选晴天,把种子倒在水泥地面上,均匀铺成3—4厘米厚,要勤翻轻翻,使种子均匀受光,一般要晒1—2天。翻动种子时注意不要戳破种皮。阳光充足温度较高时要增加种子翻动次数。 二、选种。 选种可进一步除去秕谷、病粒等,使种子达到饱满度均匀,这样才能保证秧苗生长整齐一致。通常采用清水和盐水选种2种方法。盐水选种的关键是配好比重适宜的盐水,比重以1.10—1.13最适宜,具体配制方法是:100公斤清水加食盐20—25公斤,搅拌溶解后用比重计测,也可用鲜鸡蛋替,以鲜鸡蛋放入溶液中露出5分硬币大小即为适宜。 三、浸种 坚持药剂浸种的目的主要是杀灭稻种携带的病菌。水稻种子传播的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苗期灰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等。目前常用的浸种药剂有“菌虫清”、“吡虫啉”等。使用方法应掌握三个要点。 第一、药量与兑水量。用菌虫清1.5~2包(20克)加10%吡虫啉10克,两种药剂先混合后加少量水调成浆糊状,然后加清水8公斤,均匀稀释。 第二、稻种量与药液量:将晒选过的稻种5~6公斤,浸入配制

成的8公斤菌虫清和吡虫啉的混合药液中,上下翻动数次,浸种容器需加盖,并臵于阴凉避光处。如在同一容器内需浸的稻种数量较多时,可按上述比例配制药液。 第三、浸种时间与气温:在日平均气温18~20℃时,浸种60小时(三夜二天),23~25℃时浸种48小时。一般5月底以前浸种的,要求浸足60小时,6月初开始播种的需浸足48小时,浸足时间是保证药效的关键。 浸种时间长短也可以种子吸足水份为依据,其标准是谷壳透明,米粒腹白可见,剥去颖壳米粒易折断而无响声,用手能碾碎时,表明种子已吸足水分。一般2-3天左右。浸种后不必淘洗可直接催芽。 四、催芽 催芽是人为创造适宜的水、气、热条件,促使稻种集中、整齐地发芽的过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催芽播种比不催芽播种出苗快3天以上,而且苗整齐一致,成苗提高5%—10%。因此无论采用哪种育苗方式,都应先催芽再播种。稻种经严格消毒和充分浸泡吸足水后就可以进行催芽。 催芽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快、齐、匀、壮”。“快”是指要催芽迅速,2天内催好芽,其中破胸需24小时,适温催芽需12小时左右;“齐”是要90%以上的稻种达到催芽标准;“匀”是是指根和芽整齐一致;“壮”是指幼芽粗壮,根、芽长比例适当;颜色鲜白,气味清香,无酒味。 催芽的基本技术环节是“高温破胸、保湿催芽、低温晾芽”、

水稻种子萌发

水稻种子的萌发 一、水稻种子的结构及其生活力 从植物学角度来看, 水稻谷粒并不是种子, 而是具有单粒种子的果实。在果实发育过程中, 果皮和包在里面的种皮, 紧密地联接在一起。这种果实在植物学中叫做颖果,生产上习惯称为种子。 水稻种子由颖壳和米粒两部分组成。米粒又可分为果皮、种皮、糊粉层、胚乳及胚。米粒绝大部分为贮藏养料的胚乳所占据, 它是秧苗三叶期以前所需养料的主要来源,其主要成分是淀粉, 其次是蛋白质、脂肪, 及少量半纤维素、矿物质等。胚乳与种皮相接的外围层, 是一层排列规则的大细胞, 细胞壁较厚, 其内部充满细小的糊粉粒( 蛋白质颗粒) , 称为糊粉层。胚是长形,位于米粒的一角, 少了它谷粒就不能发芽,它是由卵细胞和精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成的。胚的中轴为胚轴, 胚轴上端连接着胚芽。胚芽内有茎的生长点, 外有圆锥形的胚芽鞘(芽鞘)。种子发芽时胚芽鞘成为鞘叶。胚轴下端连接着胚根。水稻种子的子叶只一片, 子叶的一侧着生在胚轴上, 另一侧和胚乳相接,其间有一层比较整齐的上皮细胞。种子发芽时, 上皮细胞和糊粉层可以分泌一些酶类,把胚乳中的淀粉、蛋白质等分解为可溶性养分, 并将这些营养物质吸收转运到正在生长的胚中。种子内贮藏的养分愈丰富, 发芽时供给胚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就愈充足, 长出的幼苗也就愈健壮。 水稻种子的生活力强弱与种子的成熟度、收割期、脱粒方法及贮藏条件有密切关系。一般种子成熟良好, 发芽率就高, 发芽也就快而整齐。种子收获后, 一般经过一定时期( 如一个月) 的干燥, 有促进后熟的作用, 因而比新鲜种子发芽率高, 当季收的早稻作二晚种子用的, 要尽可能多晒几个太阳, 加速后熟, 提高发芽率。收谷时, 如遇阴雨或脱粒机转速过高, 种胚受伤, 发芽率就会降低。谷种贮藏一年以后, 发芽率显著降低。贮藏期间温度过高及种子含水过多, 会引起种子呼吸作用增强, 贮藏物质消耗过多, 也会导致微生物的感染引起霉烂, 使种子生活力降低, 甚至完全丧失发芽能力, 因而必须重视种子的保管工作。二、种子的萌发过程 水稻种子成熟以后, 在一定的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下, 就可萌动发芽。种子萌发过程可分为吸胀、萌动、发芽三个阶段。 1 . 种子吸水膨胀阶段: 由于干燥种子内的细胞原生质呈凝胶状态, 且属于亲水胶体, 因此当种子放入水中后, 就能很快吸胀, 直到细胞内部水分达到饱和状态, 种子才停止吸水。随着种子吸水量增加, 种子内新陈代谢活动逐渐活跃起来, 加强了在贮藏期间微弱进行的物质转化过程和呼吸作用。 2 . 种子萌动阶段: 由于种子内酶活性提高, 呼吸作用不断加强, 种子内贮藏物质不断地转化为糖类和氨基酸等一类可溶性物质, 并转运到胚细胞中去。胚细胞利用这些物质, 使细胞迅速分裂和伸长。当胚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就顶破种皮而出。在一般情况下, 胚根首先突破种皮, 因为它的尖端对着种孔, 吸水早, 生长也最早。`然后长出胚芽。 3. 发芽阶段: 种子萌动后, 胚继续生长, 当胚根长度与谷粒长度相等, 胚芽长度达到谷粒长度一半时, 就称为发芽。水稻种子发芽时, 初出的幼根是种根。幼芽最先出现的部分是芽鞘。幼芽( 芽鞘) 不含叶绿素, 待从芽鞘伸出不完全叶时, 叶色才转绿, 这叫做出苗。种子胚乳中养分的消耗,通常从胚的附近部分开始, 以后逐渐扩大。到了三叶期, 胚乳中的养分己被消耗完, 只剩下一个空壳, 此时称为离乳期。这是秧苗由胚乳营养进入独立生活, 也就是从异养转入自养的转折时期。因此适时追施断乳肥对培育壮秧有重要作用。

鉴别水稻种子优劣的方法有哪些

鉴别水稻种子优劣的方法有哪些 篇一:水稻种子的正确选种方法 水稻种子的选种方法 种子质量是决定水稻质量的重要因素,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在选种时,了解需要掌握的事项,能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1.坚持品种选定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十七条规定,未经审定的品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宣传、销售和推广。凡政府允许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必须是由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不要购买未经审定而先行推广的品种,而且最好不要选择那些没有大面积普及的品种。谨慎购买新品种,遇到从来没有种植过的新品种,要向经营者询问该品种是否通过引种测试,其结果如何,最好不要盲目购买。 2.选择具有合法资格的种子供应商 不要在无证经营的门店、街头巷尾摆摊及走街串巷叫卖的种子商贩手里购买种子,避免买到假冒、伪劣和陈年的种子。应该选择经营证照齐全、具有合法资格的种子供应商。购种时注意要供应商开具有效发票(或种子质量信用卡),并妥善保管购种发票和种子包装袋,以备种子出问题时有据可查。 3.确保其品种特性和所种植区域自然条件相吻合 选择的品种要和自身的用种目的、栽培条件相匹配。不同品种

的抗逆性、丰产性、成熟期、商品性等各不相同;不同使用者的用种目的、栽培条件、肥力条件、上下茬口安排、管理水平等也不尽相同。所以,在选种时,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用种目的,结合品种的特征属性,有目的地选择品种。 4.善于分析种子的标签等信息 购种时要选择正规包装正规生产单位生产的原包装种子,包装物上印有醒目图案及文字说明,有的还有防伪标志。要注意查看稻种说明书或品种简介,内容包含适宜种植地域、特征特性、栽培措施等。还要注意查看包装是否规范,如所装数量、质量指标、生产商、经营许可证号码、产地及联系电话等明确标识。同时要注意查看种子包装袋上标注的种子生产日期,隔年生产的陈年种子不要买,没有注明生产日期的种子也不要买。诚邻粮食选用优质种子公司提供的高品质品种,比如稻花香2号选用的是稻花香之父“田永太”培育的种子,确保稻花香2号的正宗和纯正。诚邻粮食为大米品质的第一步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因为品种(遗传基因)是决定稻米的品质、口感、外观等最主要的因素。 5.分析种子发芽情况和水分是否达到安全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常规种中原种的发芽率不低于85%;籼稻水分不高于13.0%, 粳稻水分不高于14.5%;良种的发芽率不低于85%;籼稻水分不高于13.0%,粳稻水分不高于14.5%。杂交种中一级种的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13.0%;二级种的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

F NCP LS DM 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测定

FNCPLSDM00037 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测定 感官法 F-NCP-LS-DM-00037 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测定-感官法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水稻种子的发芽试验。 2 原理 用经净度分析后的净种子,在适宜水分和规定的发芽技术条件下进行试验,到幼苗适宜评价阶段后,按规定要求检查每个重复,并计数不同类型的幼苗。据此可估测该种子批的田间播种价值。 3 试剂 3.1 0.1mol/L硝酸(GB 626—78)溶液; 3.2 3%(V/V)双氧水(HG 3—1082—77)溶液; 3.3 0.2%(m/V)硝酸钾(GB 647—77)溶液。 4 仪器设备 4.1 自动数粒仪; 4.2 人工气候箱; 4.3 发芽皿、发芽盒、定性滤纸等 4.4 沙床(d = 0.05~0.80mm) 5 试样制备 6 操作步骤 6.1 预试验 休眠种子的处理方法: a. 用0.1 mol/L硝酸溶液浸种16~24h,然后置床发芽; b. 发芽床用0.2%的硝酸钾溶液润湿,在试验期间水分不足时可加水润湿; c. 用3%双氧水浸种24h,后用吸水纸吸去沾在种子上的双氧水,再置床发芽; d. 将水稻种子摊成一薄层,用鼓风烘箱,在40℃下处理5~7h; 6.2 空白试验

6.3 样品测定 6.3.1 发芽试验:用数粒仪数取400粒种子,并以100粒为一次重复;若采用纸床:将滤纸放三层在发芽盒内,用水润湿后,将种子整齐排列在滤纸上;若进行沙床发芽试验:用事先经过洗涤消毒,pH为6.0~ 7.5,直径为0.05~0.8mm的沙子加水,加入适量的水,混匀,在培养皿或发芽盒底部垫上一薄层,然后把种子播在湿沙层上,上面再加盖10mm厚的松散的沙。打开人工气候箱的开关, 在手动条件下,设定温度:拨控温设定开关“A”(夜),按下“Ⅰ”,旋转设定旋钮至20℃;拨控温设定开关“B”(昼),按下“Ⅱ”,旋转设定旋钮至30℃,将控温仪开关拨至中间,显示测量温度值;湿度设定:将控湿仪上“给定%”设置开关,调到所需读数;输入温度、光照的自动控制程序,当温度、湿度达到平衡时, 将样品置于恒温箱内;发芽第五天,拣出正常幼苗和确证的死种子,并计数;第十四天对剩余种子进行检验。如果试样到第十四天只有几粒种子发芽,试验时间延长七天;若在第十四天前试样已达到最高发芽率,可提前结束试验。 6.3.2 重新试验:当试验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重新试验。 a. 怀疑种子有休眠,破除休眠后重新试验,将得到的最佳结果填报,应注明所用的方法。 b. 由于真菌或细菌的蔓延而使试验结果不一定可靠,可采用沙床或土壤进行试验。如有必要,应增加种子之间的距离。 c. 当正确鉴定幼苗数有困难时,可更换为纸间、沙床或土壤进行重新试验。 d. 当发现试验条件、幼苗鉴定或计数有差错时,应采用同样方法进行重新试验。 e. 当100粒种子重复间的差距超过“同一发芽试验四次重复间的最大容许差距”要求时,应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重新试验;如果第二次与第一次结果相一致,即差异不超过“同一或不同实验室来自相同或不同送验样品间发芽试验的容许差距”要求,则将两次试验的平均数填报在结果上;如果第二次与第一次结果不相符合,则采用同样方法进行地三次试验。填报符合要求的结果平均数。 6.4 工作曲线 7 结果计算 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新鲜不发芽种子和死种子按四次重复平均数计算,总和必须为100,平均数百分率修约到最近似的整数,修约0.5进入最大值中。假如其中任何一项结果为零,则将符号“—0—”填入该格中。 8 精密度 见GB/T 3543.4—1995的相关表。 9 参考文献 GB/T 3543.1—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总则 GB/T 3543.4—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Handbook for Seeding Evaluation 1979, International Seed Testing Association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种子发芽试验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农作物种子质量的检测。 2 引用标准 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 3 术语 3.1 发芽 在实验室内幼苗出现和生长达到一定阶段,幼苗的主要构造表明在田间的适宜条件下能否进一步生长成为正常的植株。 3.2 发芽率 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见表1)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 3.3 幼苗的主要构造 因种而异,由根系、幼苗中轴(上胚轴、下胚轴或中胚轴)、顶芽、子叶和芽鞘等构造组成。 3.4 正常幼苗 在良好土壤及适宜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具有继续生长发育成为正常植株的幼苗。 3.5 不正常幼苗 生长在良好土壤及适宜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不能继续生长发育成为正常植株的幼苗。 3.6 复胚种子单位 能够产生一株以上幼苗的种子单位,如伞形科未分离的分果,甜菜的种球等。 3.7 未发芽的种子 在表1规定的条件下,试验末期仍不能发芽的种子,包括硬实、新鲜不发芽种子、死种子(通常变软、变色、发霉,并没有幼苗生长的迹象)和其他类型(如空的、无胚或虫蛀的种子)。 3.8 新鲜不发芽种子 由生理休眠所引起,试验期间保持清洁和一定硬度,有生长成为正常幼苗潜力的种子。 4 发芽床 按表1规定,通常采用纸和砂作为发芽床。除6.2条所述的特殊情况外,土壤或其他介质不宜用作初次试验的发芽床。湿润发芽床的水质应纯净、无毒无害,pH值为6.0-7.5。 4.1 纸床 4.1.1 一般要求 具有一定的强度、质地好、吸水性强、保水性好、无毒无菌、清洁干净,不含可溶性色素或其他化学物质,pH值为6.0-7.5。可以用滤纸、吸水纸等作为纸床。 4.1.2 生物毒性测定 利用梯牧草、红顶草、弯叶画眉草、紫羊茅和独行菜等种子发芽时对纸中有毒物质繁感的特性,将品质不明和品质合格的纸进行发芽比较试验,依据幼苗根的生长情况进行鉴定。在表1规定的第一次计数时或提前观察根部症状。若根缩

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

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 研究意义 了解玉米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对于播种后早出苗、出全苗极为重要,是获得玉米高产的第一步,对玉米种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些作物如早稻的某些品种,种子没有休眠期,收获时如遇雨水和高温,就会在农田或打谷场上的植株上萌发,这种现象称为胎萌。种子在贮藏时如果湿而热也会萌发。有些杂草种子由于休眠期的个体差异,或在土层内分布深度不同,在若干年内陆续萌发,给防除带来了困难。 概述 玉米种子的萌发(seed germination)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并长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的过程。生产上往往以幼苗出土为结束。种子萌发的前提是种子具有生活力,解除了休眠。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种子萌发要求有适宜的水分、温度和氧供应。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还受光照有无的调节。 ①水:商品玉米种子含水量占干重的13%以下。种子必须吸收足够的水分才能启动一系列 酶的活动,开始萌发。不同种子萌发时吸水量不同。禾谷类种子如玉米、小麦、水稻等以含淀粉为主,吸水较少;而含蛋白质较多的种子如豆科的大豆、花生等吸水较多。而一般种子吸水有一个临界值,在此以下不能萌发。例如大豆萌发时要求最低吸水量为风干重的120%,而小麦则为60%,水稻为35~40%,玉米则为37%。 ②温度:各类种子的萌发一般都有最低、最适和最高三个基点温度。温带植物种子萌发,要求的温度范围比热带的低。如温带起源植物小麦萌发的三个基点温度分别为:0~5℃,25~31℃,31~37℃;而热带起源的植物水稻的三基点则分别为10~13℃,25~35℃,38~40℃。还有许多植物种子在昼夜变动的温度下比在恒温条件下更易于萌发。例如小糠草种子在21℃下萌发率为53%,在28℃下也只有72%,但在昼夜温度交替变动于28℃和21℃之间的情况下发芽率可达95%。种子萌发所要求的温度还常因其他环境条件(如水分)不同而有差异,幼根和幼芽生长的最适温度也不相同。 ③氧:种子吸水后呼吸作用增强,需氧量加大。一般作物种子要求其周围空气中含氧量在10%以上才能正常萌发。含油种子,如大豆、花生等的种子萌发时需氧更多。空气含氧量在5%以下时大多数种子不能萌发。土壤水分过多或土面板结使土壤空隙减少,通气不良,均会降低土壤空气的氧含量,影响种子萌发。 ④光:有少数植物如黄榕、烟草和莴苣的种子在无光条件下不能萌发。这类种子叫需光种子。有些植物如早熟禾、月见草属的Oenothera bicnusis和毛蕊花等的种子在有光条件下萌发得好些。还有一些百合科植物和洋葱、番茄、曼陀罗的种子萌发则为光所抑制,这类种子称为嫌光种子。需光种子一般很小,贮藏物很少,只有在土面有光条件下萌发,才能保证幼苗很快出土行光合作用,不致因养料耗尽而死亡。嫌光种子则相反,因为不能在土表有光处萌发,避免了幼苗因表土水分不足而干死。此外还有些植物如莴苣的种子萌发有光周期 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 玉米种子萌发涉及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和形态上的变化,并受到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根据

水稻种子的处理

水稻种子的处理 作者:张丽华 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6期 摘要:抓好种子处理、控制种传性病害发生。近些年来,少数农民对种子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种子消毒剂选择不当或技术不到位,水稻恶苗病等在种稻区有蔓延的迹象。据去年在有些地调查,少数早稻田恶苗病株发病率高达13.8%。 关键词:水稻种子处理 一、晒种 晒种能够促进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选择阳光充足的好天气晒种3天左右即可。晒种时种子摊铺要薄,定时翻动,做到均匀一致。翻动时防止弄破谷壳,防止几个品种同时翻动造成混杂。 通过晒种有很多好处:第一,增强种皮的透性,使种子内部获得较多的氧气,提高种温,以增进酶的活性,使淀粉降解为可溶性糖,提高发芽势;第二,使种子含水量一致,以使萌发较整齐;第三,降低种子内发芽抑制物质(如谷壳内酯A、谷壳内酯B、离层酸和香草酸等)的浓度,提高发芽率,加快发芽;第四,利用紫外光线杀死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第五,排除种子贮藏期间因呼吸作用积累的二氧化碳等废气。晒种一般在即将播种前1~2天进行。 二、选种 用比重法进行选种。即用50公斤清水放入15~20公斤黄泥或10公斤盐,充分搅拌,成为黄泥水或盐水后,用波美氏比重计,测其比重为1.08~1.1便合适。也可用筛选、风选、清水选。糯、粳稻及有芒的种谷,可用1.08的比重。用盐水、黄泥水选种后,要冲洗干净,以免有碍发芽。经过选种,目的是选取饱满充实无病虫、无杂质的优良种子。 三、浸种消毒 浸种是使种子吸足水分,以便开始生理活动,通过吸水使种子膨胀软化,增强呼吸作用,使原生质从凝胶状态转变为可溶胶状态,在酶的作用下,把胚乳贮藏物质转化为可溶物质,并降低种子中抑制发芽物质的浓度,把可溶性物质运送到幼芽、幼根,使其生长。当种子吸水达自身重量的25%时才能发芽,但要发好芽,吸水量要达自身重的40%左右。因此,在种子消毒过程中未能吸收足够水分的都要用清水浸种补足。浸好种的标志是:稻壳颜色变深,稻谷呈半透明状态,种胚膨大,米粒易捏断,手碾易碎。杂交稻种壳通常较薄,浸种时间应适当缩短。一般情况下,浸种时间为20~30小时即可。

水稻种子发芽条件

水稻种子发芽条件 种子发芽是种子内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种子的发芽因素主要有种子质量(亦即种子本身的发芽能力和浸种催芽时的温度、水分和氧气。体现在生产实践中,就是种子本身的发芽能力、浸种时间、催芽方法(温度)。就环境因素而言,浸种时间和催芽方法是最主要的两个要素。 一、种子质量对发芽的影响 种子质量是指种子的内在发芽能力。其主要指标为种子发芽势和种子发芽率。种子发芽势是指发芽试验初期,在规定的日期内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发芽势决定着出苗的整齐程度,发芽势高表示种子生活力强,出苗整齐,秧苗生长一致,反之秧苗参差不齐。发芽率是指种子在规定时间内的全部正常发芽种子粒数占供检种子粒数的百分率,是用以判断田间出苗率的指标。 为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和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对主要农作物种子发芽指标都有强制性标准,低于国家强制执行标准的种子一般情况下不能在生产上应用(特殊情况需报批)。通过正常渠道购卖的水稻种子多数是经过种子企业检验质量合格的种子;种子管理部门在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和接受委托检验或仲裁检验中,其发芽率单项指标也大多合格,可以基本肯定种子质量本身不会对发芽产生多大的影响。 二、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水稻种子发芽所需的最低吸水量,籼稻一般为其种子重量的15 %,粳稻为18 %,即约相当于种子饱和吸水量的60 %。但在这种情况下发芽慢且不整齐,要使发芽良好,必须使种子吸水达到饱和程度,即约相当种子重量的25 %(籼)和30 %(粳)左右。达到这个含水量所需浸种的时间因水温而异:水温30 ℃时约需35 h,水温20 ℃时约需60 h 以上,10 ℃时则需80 h 以上。农业生产中不同播种时期因气温高低不同,达到饱和吸水程度所需的浸种时间长短也不相同。在同类型水稻的不同品种间,种子的吸水速率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喜欢以习惯行事。以粳稻种子为例,本地农民习惯的浸种时间约为48 ~50 h,很少有根据气温的实际情况(或播种期的早迟)而调整相应的浸种时间的情况。另外,在催芽过程中,水分过高或过低不仅影响到水稻种子发芽的整齐度和速率,也会造成水稻种子根芽生长的不协调。平常所讲的干长根、湿长芽就是对水稻种子发芽时水分过高或过低影响的总结。 三、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水稻种子入库流程

杂交水稻种子入库流程 一、田间检验合格: 1、隔离条件:与粳稻的隔离距离≥500米籼稻隔离距离≥200米,或始穗期相差≥20天。 2、除杂:始穗期至抽穗扬花期田间检验杂株率或散粉株率≤ 0.05%。收割前杂株率≤0.05%。 二、种子收割:种子收割晒种过程中不能出现机械混杂。如果质量(发芽率、纯度)存在疑问需要分开收割,划分批次。 三、室内检验合格:种子收割晒干后及时送样到公司检验室进行质量检测,送样必须具有代表性。水分、净度、发芽率应达到国家标准,并由检验室出具检验报告;纯度需经田间验收合格。 合格种子必须是严格按照《农作物种子生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均合格的种子。 四、不合格种子处理: 1、水分不达标:要求生产单位将不合格种了重新晒至水分≤13%或烘干。 2、净度不达标:不合格种子重新精选。 3、发芽率不达标:根据检测结果首先确定精选方案,通过精选机精选后发芽率能达标的可以直接进行精选;通过精选机精选不能达标的需考虑其它选种方案。 4、纯度不达标:对田间检验不合格,种子质量存在疑问的可以

进行分子检测进行质量评估、经海南鉴定或正季鉴定判断种子质量状况后再决定使用和办理入库。 5、其它指标:米粒率、籼粳交率、黑粉病粒率等其它质量要求可根据公司与生产单位约定执行。 五、种子调运: 1、付款方式:根据种子生产合同约定和实际生产合格种子数量或双方协商意见进行付款。 2、种子批次划分、编号:根据《农作物种子检验操作规程》对种子批次划分要求、基地生产种子的不同质量状况划分的批次,分开编号、调运。批次编号根据公司的统一编号要求和方法进行编号。 3、样品留存:调运时按照种子划分批次进行扦样,获得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双方封样签字留存,并准备好室内检测样、海南鉴定样、正季鉴定样共四份样品。 4、调运事宜:种子调运时要与运输单位签定运输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同时通知公司仓库人员说明种子调运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

实验四 水稻种子标准发芽试验及活力分析

实验四水稻种子标准发芽试验及活力分析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掌握水稻种子的标准发芽技术规定、发芽方法、幼苗鉴定标准和结果计算方法,同时自行设计不同指标测定不同水稻样品的种子活力。 二、实验材料及仪器用品 1.实验材料:水稻不同样品的种子。 2.仪器用品:方形透明塑料培养皿、长方形透明塑料培养皿、发芽纸、砂等。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 (一)、水稻种子发芽方法 水稻种子发芽技术规定为:TP;BP;S;20~30℃;30℃,第5天/14天,新收获的休眠种子需预先加热50℃3~5天,或0.1NHNO3浸种24小时。 取方形透明塑料培养皿,垫入两层发芽纸,用水充分湿润后,倒去多余的水,每皿播入100粒种子,2次重复,放入规定温度和光下培养,第5天计数正常幼苗数,第14天计数正常幼苗数、不正常幼苗数和死种子数。 水稻和玉米属于子叶留土型发芽的单子叶植物,幼苗鉴定标准属于同一组(ISTA,幼苗鉴定手册A1.2.3.2组) 1、正常幼苗: 根系:初生根完整或仅带有轻微缺陷,如变色、有坏死斑点,可愈合的裂缝或裂口。 若初生根有缺陷,则长有足够的正常次生根也为正常幼苗。 幼芽:中胚轴完整或仅有轻微缺陷,如变色、有坏死斑点、可愈合的裂缝或裂口,稍有弯曲。 芽鞘:完整或仅有轻微缺陷,如变色,有坏死斑点,稍有弯曲,顶端开裂但长度少于或等于芽鞘总长度的1/3。 叶片:完整,其长度至少超过胚芽鞘长度的一半,或仅有轻微缺陷,如变色,有坏死斑点,轻度损伤。 2、不正常幼苗: 根系:初生根有缺陷而次生根根很少或有缺陷,如发育不良,生长停滞,缺失,破裂,从根尖开裂,收缩,纤细,负向生长,玻璃状,由初生感染引起的腐烂。 幼芽:中胚轴有缺陷,如破裂,形成环状,螺旋形,严重卷曲,由初生感染引起的腐烂。 芽鞘:有缺陷,如畸形,破裂,顶端损伤,缺失,形成环状或螺旋形,严重卷曲和弯曲,从顶端开裂,并超过总长度的1/3,基部开裂,纤细,由初生感染引起的腐烂。 叶片:有缺陷,叶片不到芽鞘长度的一半,或缺失,弯曲及其他畸形。

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蒋志鹏唐彬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8期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种子发芽率低的现状,笔者从杂交水稻种子和试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探论了造成杂水稻交种子发芽率低的主要原因。同时,在本文中提出了应从加强稻田田间管理、适时收获、控制种子含水量、加强贮藏期间管理和种子检验人员技术培训等方面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杂交稻以其明显的杂种优势成为我国水稻主产区的主要种植对象,对于确保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每年因各种原因引起部分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偏低,给农民、农业生产和种子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探讨了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有效的解决方法。 1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 杂交水稻种子是比较容易发芽的,大多情况下均能正常萌发。导致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有二方面:一是杂交种子本身的因素;二是试验方面的因素。 1.1杂交种子本身的因素 1.1.1种子穗发芽与穗萌动。一般来说,当水稻授粉结束后10天左右,大部分胚已经发育完全,具备萌发的能力,如不及时收割或遇到连续降雨,种子处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与高浓度“九二0” 的双重作用下,便迅速开始萌动、发芽。?特别是易倒伏的品种更容易造成穗上发芽或萌动。 1.1.2种子收获后干燥处理不当。在水稻种子收割后进行干燥时,部分生产者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干燥,直接将种子放置于水泥质地晒场上高温暴晒又不及时翻动,造成种子局部温度过高,烫伤种子的胚从而影响种子发芽率;有的生产者由于种子数量大,又受晒场、劳力等条件限制,收获后没有及时晾晒,种子因含水量较高导致谷堆闷种发热、霉变。另一方面,在收割或晾晒过程中,对种子造成机械损伤,也会影响其发芽率。 1.1.3种子本身携带病菌。杂交水稻种子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受到许多病原菌、微生物侵染,致使种子携带各种病原菌或整粒种子全被病原孢子填满,在种子萌发阶段,病原菌生长繁殖危害种子,出现烂种、烂芽和霉变现象,从而影响种子发芽率。 1.1.4种子贮藏过程中措施不当

鉴别水稻种子优劣的方法有些

鉴别水稻种子优劣的方法有些 水稻种子的选种方法 种子质量是决定水稻质量的重要因素,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在选种时,了解需要掌握的事项,能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1.坚持品种选定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 __种子法》第十七条规定,未经审定的品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宣传、销售和推广。凡政府允许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必须是由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不要购买未经审定而先行推广的品种,而且最好不要选择那些没有大面积普及的品种。谨慎购买新品种,遇到从来没有种植过的新品种,要向经营者询问该品种是否通过引种测试,其结果如何,最好不要盲目购买。 2.选择具有合法资格的种子供应商 不要在无证经营的门店、街头巷尾摆摊及走街串巷叫卖的种子商贩手里购买种子,避免买到假冒、伪劣和陈年的种子。应该选择经营证照齐全、具有合法资格的种子供应商。购种时注意要供应商开具有

效发票(或种子质量 __),并妥善保管购种发票和种子包装袋,以备种子出问题时有据可查。 3.确保其品种特性和所种植区域自然条件相吻合 选择的品种要和自身的用种目的、栽培条件相匹配。不同品种的抗逆性、丰产性、成熟期、商品性等各不相同;不同使用者的用种目的、栽培条件、肥力条件、上下茬口安排、管理水平等也不尽相同。所以,在选种时,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用种目的,结合品种的特征属性,有目的地选择品种。 4.善于分析种子的标签等信息 购种时要选择正规包装正规生产单位生产的原包装种子,包装物上印有醒目图案及文字说明,有的还有防伪标志。要注意查看稻种说明书或品种简介,内容包含适宜种植地域、特征特性、栽培措施等。还要注意查看包装是否规范,如所装数量、质量指标、生产商、经营许可证号码、产地及 __等明确标识。同时要注意查看种子包装袋上标注的种子生产日期,隔年生产的陈年种子不要买,没有注明生产日期的种子也不要买。诚邻粮食选用优质种子公司提供的高品质品种,比如稻花香2号选用的是稻花香之父“田永太”培育的种子,确保稻花香2号的正宗和纯正。诚邻粮食为大米品质的第一步打下了坚定的

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措施

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措施 摘要从选用良种、种子处理、催芽等方面介绍了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措施,以期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发芽率;措施 种子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每到水稻下秧播种的季节,常出现因操作不当造成烂种烂芽的问题[1],农户不但蒙受直接经济损失,还耽误农时。现就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措施加以讨论。 1因地制宜选购良种 根据茬口安排选购早、中、晚熟品种,根据种植方式、面积大小确定用种量。高产优质是选购种子基本要求,市场品种繁多,品种更新换代比较快,要到信誉好、诚信度高的大型种子公司及其委托的经营网点选购。选购种子要了解种子相关信息与动态,如:种植多年的品种,种质严重退化;种子性状与标签说明会有较大出入,特别是品质和产量会有较大变化;有些刚推出的新品种,种性还未稳定,分离现象严重。因此,在购种时对各品种的特性特征要有一个全面地了解,购种时务必索要发票,留备份样品,以作为发生问题的依据。 2种子处理 在浸种前选晴天晒种,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对收获时成熟不够充分的种子,晒种具有良好的促进后熟的效果。晒种还能使种子干燥一致,浸种后吸水均匀,催芽时发芽整齐,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晒种天数依气候条件、种子质量而定,一般早稻晒2~3d,做到薄摊、勤翻、晒匀、晒透,并防止破壳断粒[2];双季晚稻种子由于气温高,光照强烈,一般只需晒1~2d,并应防止直接在水泥场晒种,以避免烧伤种胚。许多水稻病害是通过种子传染的,消毒是预防水稻病害的重要措施。浸种消毒药剂较多,如401、402、1%的石灰水、福尔马林、史百克、吡虫啉等,以当地植保部门配方为准,种子消毒结合浸种进行,如种子消毒已达预期时间,而稻谷吸水量不足,应换清水继续浸种,催芽前将种子清洗干净,以免影响发芽。浸种可促进发芽整齐,浸种要达种子的饱和吸水量(谷壳呈半透明状,腹白和胚清晰可见)才能正常发芽。浸种时间长短,因温度高低和品种而异[3],一般早、中稻浸种时气温较低,需要浸种3~4d;晚稻浸种时气温较高,一般只需要1~2d;粳稻浸种时间比籼稻长些,谷壳厚的要比谷壳薄的浸种时间长些。在生产上,既要防止低温时浸种时间过短,吸水不足造成催芽不齐,播种后形成“公孙苗”,也要防止高温时浸种时间过长,使胚乳中分解的可溶性养分渗出颖壳,不仅养分利用不经济,而且糖酵解也影响发芽率。目前一般多采用水缸、桶、船舱或挖地窖放塑料薄膜存水浸种。在早春浸种,气温偏低、种层较厚,上、下温差较大,种子吸水不一致,如管理不善容易导致发芽率降低、发芽不整齐。如种子消毒达到预期的时间而稻谷吸水

水稻种子的正确选种方法

水稻种子的选种方法 种子质量是决定水稻质量的重要因素,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在选种时,了解需要掌握的事项,能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1.坚持品种选定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十七条规定,未经审定的品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宣传、销售和推广。凡政府允许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必须是由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不要购买未经审定而先行推广的品种,而且最好不要选择那些没有大面积普及的品种。谨慎购买新品种,遇到从来没有种植过的新品种,要向经营者询问该品种是否通过引种测试,其结果如何,最好不要盲目购买。 2.选择具有合法资格的种子供应商 不要在无证经营的门店、街头巷尾摆摊及走街串巷叫卖的种子商贩手里购买种子,避免买到假冒、伪劣和陈年的种子。应该选择经营证照齐全、具有合法资格的种子供应商。购种时注意要供应商开具有效发票(或种子质量信用卡),并妥善保管购种发票和种子包装袋,以备种子出问题时有据可查。 3.确保其品种特性和所种植区域自然条件相吻合 选择的品种要和自身的用种目的、栽培条件相匹配。不同品种的抗逆性、丰产性、成熟期、商品性等各不相同;不同使用者的用种目的、栽培条件、肥力条件、上下茬口安排、管理水平等也不尽相同。所以,在选种时,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用种目的,结合品种的特征属性,有目的地选择品种。 4.善于分析种子的标签等信息 购种时要选择正规包装正规生产单位生产的原包装种子,包装物上印有醒目图案及文字说明,有的还有防伪标志。要注意查看稻种说明书或品种简介,内容包含适宜种植地域、特征特性、栽培措施等。还要注意查看包装是否规范,如所装数量、质量指标、生产商、经营许可证号码、产地及联系电话等明确标识。同时要注意查看种子包装袋上标注的种子生产日期,隔年生产的陈年种子不要买,没有注明生产日期的种子也不要买。 诚邻粮食选用优质种子公司提供的高品质品种,比如稻花香2号选用的是稻花香之父“田永太”培育的种子,确保稻花香2号的正宗和纯正。诚邻粮食为大米品质的第一步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因为品种(遗传基因)是决定稻米的品质、口感、外观等最主要的因素。 5.分析种子发芽情况和水分是否达到安全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常规种中原种的发芽率不低于85%;籼稻水分不高于13.0%,

杂交水稻种子质量控制技术

杂交水稻种子质量控制技 术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杂交水稻种子质量控制技术 龚太伦1、李顺武1、鲁远源1、陶勋才2、赵文胜2 (1、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重庆南岸 400060;2、璧山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重庆璧山 402760) 摘要:质量是生命,质量高于一切,为了生产高质量的种子,在种子生产、加工过程的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将各项质量控制措施贯穿于种子生产、加工、包装等技术与管理环节。 关键词:杂交水稻种子;质量控制技术。 种子质量是种子企业的生命,是决定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农户购种考虑的主要因素。因此,控制好种子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生产出合格的种子,保障用种农户的利益,提高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的利润。笔者通过总结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指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关键技术,确保杂交水稻种子质量。 1杂交水稻种子质量内容及标准 杂交水稻种子质量内容 1.1.1种子纯度 种子纯度是指种子经过当地正季(或海南)田间种植后,所含有本品种真实的植株数占种植总株数的百分率。即种子纯度中所含品种真实性和品种纯度,在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及经营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评价种子质量的重要依据。 杂交水稻种子杂株类型: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非本品种父本花粉授粉结实的和其它品种等植株。 杂交水稻种子杂株来源:主要是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受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

机械混杂:保持系、恢复系和其它异品种植株在制种生产过程中未及时拔除(除杂)和从种子播种到种子收获、种子入库、加工等环节中混杂所至。 生物学混杂:不育系(母本)与非品种父本花粉授粉的结实的植株,是在制种生产过程中母本正处抽穗扬花期未及时拔除(除杂)田间中的保持系、非本父本的恢复系、其它异品种的植株花粉与母本中授粉结实的种子或隔离不严串粉结实的种子。 其它原因:主要受制种生产环境及栽培技术或不育系、恢复系性的退化等所至异型植株。 1.1.2种子水分 种子水分(含水量)是指种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占种子总重量的百分率。种子水分直接影响种子发芽能力和种子贮藏期的重要因素。 1.1.3种子净度 种子净度是指净种子重量所占种子总重量的百分率。主要评价种子质量的好坏,如稗粒、杂草种子、稻茎节、沙石杂质等严重影响种子净度。 1.1.4种子发芽率 种子发芽率是指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能长成正常幼苗的种子占总种子数的百分率。是衡量种子的种用价值、播种价值关键指标。 1.1.5种子裂颖率 种子裂颖率是指种子内外颖壳闭合不严,内中米不饱满的种子数占总种子数的百分率。主要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

不同前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不同前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摘要研究不同前处理对水稻种子室内发芽率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而发芽箱内水中浸种24h的处理方法能使水稻种子达到最高发芽率,真实反映出种子样品发芽率。 关键词水稻种子;室内检验;处理;发芽率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4-0085-01 为了探索室内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前处理的简单实用方法,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T3543.4-1995)》中不同条件[1],对水稻杂交种子先农23号发芽试验前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水稻杂交种子先农23号,2009年10月生产。发芽盒规格12cm×12cm×5cm;浸种用培养皿;0~40℃酒精温度计;光照培养箱。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不作任何处理,即不浸

种,24h后直接在发芽盒内湿润发芽纸上置床;处理2:室温条件下水中浸种24h再置床,室温为10℃(水温为8℃);处理3:发芽箱内水中浸种24h再置床,发芽箱内温度为30℃(水温为27℃)。每处理设2次重复,每个重复100粒净种子。从样品中随机取净种子100粒×24份,分别放置24个培养皿内,然后随机取得每4个培养皿为一重复,贴上标签。 1.3发芽试验 3个处理均采用相同条件:发芽床TP,温度30℃恒温,置床日期2010年1月22日,试验持续时间14d,24h光照1 500Lx,发芽盒规模12cm×12cm×5cm(加盖),中途对水为发芽箱内备用相同温度的水。1月22日同时置床培养,2月5日同时结束本次发芽试验[2]。 1.4观察记载 1.4.1按照GB/T3543.4-1995的规定要求操作,在各发芽盒加盖后置床第5、10、14天,发芽记载表上登记: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死种子,第14天加记新鲜不发芽和硬实种子。第14天结束发芽试验。计算最终发芽率[3,4]。 1.4.2发芽试验原始记载表记录。在发芽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内4个副重复间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T3543.4-1995)》中的“表3同一发芽试验4次重复间的最大容许差距”验证发芽结果,均符合规定。每个处理的2个重复间差距,通过查《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