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的区别

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的区别

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的区别

日本对虾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1~2齿。第一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

Penaeus monodon斑节对虾额角上缘7~8齿,下缘2~3齿,以7/3者为多,额角尖端超过第一触角柄的末端,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明显,有明显的肝脊,无额胃脊。其游泳足呈浅兰色,步足、腹肢呈桃红色。

斑节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斑节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俗称鬼虾、草虾、花虾、竹节虾、斑节虾、牛形对虾,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称为虎虾。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Litopenaeus亚属,广泛分布于从太平洋西南海岸至印度洋及非洲东部沿岸的大部分海域。 斑节对虾是对虾属中个体最大的虾种,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贵虾类。斑节对虾在我国的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南部及港澳地区海域均有分布,但历史上我国用于繁殖生产的自然成熟亲虾主要来源于南海海域,尤以海南岛北部湾海域种群最优。但由于过度捕捞以及生态环境恶化,这些种群的种质资源被过度或无序利用,已出现明显衰退,主要表现为生物多样性呈明显下降,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野生亲体个体小型化和苗种抗逆能力减弱,资源衰退有逐年加快的迹象。造成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及资源衰退的原因,主要是由环境污染造成生物生活环境质量下降导致物种消失,和由滥采滥捕造成经济种类种群下降和消失。 一、斑节对虾的形态构造 斑节对虾体表光滑,壳稍厚,体色由暗绿色、深绿色和浅黄色状色带相间排列,鲜艳美观,故有花虾之称,其游泳足浅蓝色。 额角较平直,末端较粗,稍向上湾,上缘具7--8齿。额角侧沟较深,伸至胃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吸显。有明显的肝脊,无额、胃脊。 雄性交接器半圆形,侧叶较宽,顶端较圆。雌性交接器在第4对步足间有一粗大的钙化降起,边缘密生长的刚毛,形状似花冠,纳精囊盘状。 二、生态习性 1、对盐度的要求 广盐性能生活在5--45‰的水域。最适盐度为10-25‰,长期处在高盐或低盐环境中伺养则生长缓慢,行动迟缓,食欲下降,不易蜕壳。 2、对水温的要求 对水温变化比较敏感,适温范围17--35℃,最适生长水温23--33℃,水温低于18℃时,停止摄食,停止游动,在水温14℃时即进入假死状态。 3、对DO要求

斑节对虾 虾蜕皮阶段的区分

Index of molt staging in the black tiger shrimp (Penaeus monodon) Waraporn Promwikorn1, Pornpimol Kirirat2 and Pinij Thaweethamsewee2 Abstract Promwikorn, W., Kirirat, P. and Thaweethamsewee, P. Index of molt staging in the black tiger shrimp (Penaeus monodon) Songklanakarin J. Sci. Technol., 2004, 26(5) : 765-772 Molting is a phenomenon of shedding the old cuticle and re-generating the new one found in crustaceans including shrimps and many other species of invertebrates. The molting cycle is a dynamic process, composed of pre-ecdysis (premolt, D stage), ecdysis (E stage), postecdysis (postmolt, A-B stages), and intermolting (C stage) stages. In healthy shrimp, molting cycles are repeated several times through shrimp life in order to increase body size and mass (growth). In this paper we gather the knowledges and important findings related to the molting cycle of crustaceans from the past until present, and highlight the physical evidence of cuticular tissue that we used for molt staging in the black tiger shrimp, Penaeus monodon.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the easily observed criteria used for molt staging in the black tiger shrimp. Key words:molting stages, Penaeus monodon, setae, setal cone 1Ph.D.(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2M.Sc.(Anatomy), Department of Anatomy, Faculty of Scienc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Hat Yai, Songkhla, 90112 Thailand. Corresponding e-mail: waraporn.p@psu.ac.th Received, 9 January 2004 Accepted, 8 April 2004

对虾生物学特性及常见病害

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性及养殖实用技术 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率先由美国引进此虾,并在一九九二年突破了育苗关,从小试到中试直至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目前我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浙江、山东、河北等省或自治区已逐步推广养殖,天津市汉沽区杨家泊镇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世界闻名,有“中国鱼虾之乡”的美称,其中隶属南美白对虾的技术最为成熟。 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范围广,可在18-32℃生长,适盐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虾种。我国厦门、北海、南宁和广州等地均有虾苗、虾无节幼体或亲虾供货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南美白对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营养需求低、抗病力强等优点,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出肉率高达65%以上、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

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 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生长速度快,60天即可达上市规格;适盐范围广(0-40‰),可以采取纯淡水、半咸水、海水多种养殖模式,从自然海区到淡水池塘均可生长,从而打破了地域限制,且具耐高温,抗病力强;食性杂,对饲料蛋白要求低,35%即可达生长所需。是“海虾淡养”的优质品种,使其养殖地域范围扩大。养殖南美白对虾,放养虾苗规格要在2厘米以上,经淡化到零度的种苗,池塘以3-5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放苗时间在5月底、6月初,水温在20℃以上,一般养殖条件下,亩放虾苗2万尾,并搭养500-100尾花、白鲢,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定期使用光合细菌和水质调节剂,调控水质,预防虾病。 亘据养殖条件的不同,在养殖模式上可采用主养、混养、套养等不同的养殖模式,目的是在不同养殖环境条件下即不浪费水体资源又能取得更高产量和效益。 混养: 混养模式为三种①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不但充分利用水体饵料资源(水草、残饵等),还具有防虾病的作用,河蟹可将体弱多病的虾或死虾吃掉,减少病原的传播。②南美白对虾与刀额新对虾、罗氏沼虾混养,以增加虾的养殖品种和产量效益。③南美白对虾与花白鲢混养,在养殖期间,淡水池塘藻类易繁殖过盛,造成“转水”,利用花白鲢以浮游生物为食的习性,控制水中藻类数量,以调节改善水质。 套养:

日本对虾论文摘要

日本是养殖日本对虾最早的国家。1933年,藤永元作博士等海洋生物学家就已经开始进行日本对虾的育苗研究工作。经过30多年的实验,1963年藤永元作在山口县秋穗池塘中创立了企业性池塘养殖。1966年以后,日本许多虾场的经济效益扭亏为盈。由于日本对虾养殖技术的提高,养殖者获得了较高的利润,从而促使日本对虾养殖得到迅速发展。 日本在日本对虾苗种放流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放流技术比较先进。日本学者滨崎活幸(2006)指出,日本自从1964 年开展育苗增殖放流以来,日本对虾每年的捕获量在1300 吨与3700 吨之间波动,每年的放流种苗曾增加到3亿尾,后又下降到1.4 亿尾,同时放流规格有相应的增加。通过对整个日本对虾放流量和回捕量的历史数据分析表明,日本对虾种群数量波动取决于沿岸海域环境的条件,尤其是孵化栖息地的潮汐影响,而且孵化卵放流并不能成功达到种群增产的目的。另外,他们利用编码金属丝标志及尾肢剪切两种标志放流方法设计放流实验,从中检验了40 组情况,得出:日本对虾放流回捕率范围是0-22.1%,但是其中仅两组超过10%。在较广阔的潮汐育苗场中放流较小规格的种苗获得的回捕率较高。为评估增殖放流的效果,山口忠则(2003)对底部流网的作业船数和作业天数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取样调查,估测了标志放流日本对虾的回捕数量,并评估了其精确度。 李旭杰. 古镇口湾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增殖放流的初步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08. 从1973年起,在日本西部的濑户内海,(位于日本本州、四国之间)受国家委托开始了日本对虾、梭子蟹、褐菖帅、真鲷等游动性较大的鱼虾类的大规模增殖实验,这些鱼虾类苗种的大量生产、育苗、放流管理技术,诓在获得显著的提高,其中日本对虾,已能生产数亿尾的人工苗种,用这些苗种进行放流实验的结果(包括由网围、人造海滩、坑塘等建成的育苗场、管理技术)证实,可以做到维持和增加资源,并且正在向专业化生产发展。

鱼类常见病害(定稿)

鱼类常见病害 草鱼出血病 【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水面,主要症状是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红肌肉”型病鱼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但肌肉明显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均呈红色,鳃瓣则严重失血,出现“白鳃”。这种类型一般在较小的草鱼种(体长7——10cm)较常见。 (2)“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和眼眶等明显充血,有时鳞片下也有充血现象,但肌肉充血不明显。这种类型一般见于在较大的(体长13cm以上)草鱼种。(3)“肠炎”型病鱼体表及肌肉的充血现象均不明显,但肠道严重充血。肠道充血时,仍具韧性,肠内虽无食物,但很少充有气泡或粘液,可区别于细菌性肠炎。这种类型在各种规格的草鱼种中都可见到。 【流行情况】本病是我国草鱼鱼种培养阶段为害最大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2.5——15cm 的草鱼和1足龄的青鱼。每年6——9月是此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水温27℃以上最为流行,水温降至25℃以下,病情逐渐消失。 【防治方法】疾病一旦发生,彻底治疗通常比较困难,故强调预防。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从疫区引进鱼种。 (2)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含有效氯30﹪),或漂白精(含有效氯60﹪)消毒,以改善池塘养殖环境。 (3)注射疫苗,进行人工免疫。 (4)养殖期内,每半个月全池泼洒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或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浓度为0.3㎎/㎏;或泼洒漂白粉精,浓度为0.1——0.2㎎/㎏。 (5)口服大黄粉,按每年100㎏鱼体重用0.5——1.0㎏计算,拌入饲料内或制成颗粒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3——5天。 (6)每万尾鱼种用水花生4㎏,捣烂后拌入250㎏大蒜、少量食盐和豆粉制成药饵,每天投喂2次,连续3天。 (7)50﹪大黄、30﹪黄柏、20﹪黄芩制成三黄粉,每50㎏鱼用三黄粉250g、麸皮4.5㎏、菜饼1.5㎏和食盐250g制成药饵投喂,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 (8)口服植物血球凝集素(PHA),每千克鱼用量4㎎,隔天喂1次,连续2次,或用浓度为5——6㎎/㎏的PHA溶液浸洗鱼种30min。此外,还可用注射法,每千克鱼注 射PHA4——8㎎。 (9)加强饲养管理,进行生态防病。 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柱状屈桡杆菌 【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鱼体色发黑,反应迟钝,或离群独游水面。鳃盖内表皮往往充血发炎,严重者鳃盖中部的内表皮溃烂,形成一个透明小区“开天窗”。鳃丝分泌粘液增多,肿胀,呈花鳃状,局部因缺血色或淡红色,或淤血成紫红色或有出血点。鳃小片愈合。严重者鳃丝溃烂,鳃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鳃丝软骨外露,坏死处往往有细菌和污物粘附。

日本对虾增殖放流现状与展望

日本对虾增殖放流现状与展望 摘要:日本对虾抗病性强,生长速度较快,营养价值与中国对虾相似,具有在内湾海域进行增殖放流的优良品质。随着我国对虾资源的衰退,日本对虾已成为增殖放流的主要品种之一。我国现北至渤海辽东湾,南至南海大亚湾,在许多条件适宜的港湾均有进行日本对虾的增殖放流。国内放流规格一般为10mm 左右,回捕率普遍低于4%。日本对该品种的增殖放流量有下降的趋势,但放流体长稳步上升至30mm左右,回捕率为0%-22.1%不等。提高幼虾的成活率和回捕率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营造良好的海洋环境、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和保护适宜栖息地将有利于改善日本对虾增殖效果。 关键词:日本对虾;增殖放流 1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习性 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俗称花虾、竹节虾或斑节虾,属于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日本对虾头胸甲和腹部体节上有棕色和蓝色相间横斑,尾节的末端有较窄的蓝、黄色横斑和红色的边缘毛,其前端有具齿的额角。 日本对虾的地理分布较广,为暖水性海产大型虾类,为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区广布种,主要分布于日本南岸沿海、韩国南岸、中国黄海南部、东海、台湾和南海沿岸,东南亚各沿岸,红海直到地中海东部和非洲南端的广阔水域,是我国近海尤其是东海区拖虾作业的重要对象种类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港湾生态系统重要的增殖放流对象。

日本对虾栖息于10~40m 水深海域,喜砂泥底,白天潜伏砂内少活动,夜间频繁活动并进行索饵。具有强潜沙特性,其深度在沙面3cm 以下。日本对虾以摄食底栖生物为主,兼食底层浮游生物及游泳动物。由于它具有吃粪便的习性,因而产生某些食物再循环现象。冬季,当水温下降时,个体大的对虾游到30m或30m 以上较深的海域越冬。待水温回升时,移向浅水处产卵。长大的幼体逐渐从浅水索饵洄游到深海区[1]。 日本对虾的适盐范围是20~35,它耐高盐度,而不耐低盐度,盐度7 以下就大批死亡。适温范围是25~30℃,但在8~10℃停止摄食,5℃以下死亡。忍受溶氧的临界点是2mg/L(27℃时),低于这一临界点即开始死亡。耐干能力好,是较易长途运输的种类。日本对虾适宜PH一般在8.2 左右[2]。 日本对虾繁殖期较长,产卵盛期为5月~8月,产卵适温为 20℃~28℃。性成熟个体的体长范围为118mm~180mm,以 130mm~160mm为主。日本对虾的变态、生长总是伴随着蜕壳而进行的。每蜕壳一次,体长、体重均有一次飞跃增加,在此期间要注意对虾个体之间的残食现象。 2增殖放流技术 2.1增殖技术 日本对虾亲虾全部来自自然海区,不至于使苗种退化。 日本对虾幼体培育水温在27~29℃,盐度24~32。无节幼体及蚤

淡水小虾喜欢吃什么食

淡水小虾喜欢吃什么食 篇一:淡水虾的养殖种类 淡水虾养殖种类 世界上已知虾类共有2640种,隶属于39科,和螃蟹、蟹虾和龙虾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虾的特点是有半透 明的身体,腹部柔软灵活,与扇状的尾巴相连接。附属肢体已进化以适合游泳。有长长的触角。虾类的淡水养殖包括淡水虾的养殖和海虾淡化养殖,我国淡水虾的养殖品种主要有:日本沼虾、罗氏沼虾、 淡水龙虾。 日本沼虾又俗称青虾,隶属软甲亚纲,十足目,游行亚目,长臂虾科,沼虾主要分布于日本与我国. 亦是我国淡水捕捞的重要对象。除西部高原地区以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湖泊江河水库池塘和沟渠之中。具有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力高抗病能力强等特点.青虾生存的水温在0至34℃,水温降至8℃以下进入越冬期。产卵期在五至九月份,在水温18至20℃时开始繁殖,繁殖的虾苗经三至四个月的精心养殖后多数个体可 达四至五厘米的上市规格。江苏、浙江、上海一带是青虾养殖和消费的主要集中地。 罗氏沼虾的原产地是印度太平洋。罗氏沼虾随着不同的生长阶段会有不同的栖息习性。幼体发育期须在盐度为8‰-22‰咸淡水中生

存。仔虾和成虾生活在淡水中。生存温度为15至35℃,生长适温22至32℃。成虾对盐度无限制,即可在淡水中生活,也可在低盐度的半咸水中生活。且喜欢在受到潮汐影响的河流下游以及与之相通的湖泊、水渠、水田等水域生活。池塘养殖五个月左右,体长达八至九厘米,体重达二十至二十五克。幼虾、成虾多单独生活,多分布在水域边缘,喜攀附于水草、树枝等到物上,有时也在水中 活动。 目前我国主要养殖的淡水龙虾的品种有红蟹虾、亚比虾和克氏原蟹虾; 克氏原蟹虾原产于中、南美洲和墨西哥东北部地区。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从日本引进我国,现已扩展至安徽、上海、江苏、香港、台湾等地,形成数量庞大的自然种群。克氏原蟹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cm,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斜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蟹,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可在3‰至9‰的盐度中生长;能耐 40℃的高温及-15℃的低温。繁育力强。 红蟹虾,又被称为澳洲龙虾、淡水龙虾、小龙虾。原系澳大利亚的野生种类,1971年澳大利亚才开始进行人工养殖,外形酷似龙虾,是目前世界上优良的淡水养殖虾类之一。该虾在河流、湖泊、池塘中都能生活,底栖、爬行,在半咸水中也能生存。杂食性,摄食有机碎屑、水生植物、水生昆虫、小型底栖动物、发酵牛粪及人工配合

日本囊对虾图片及简介

日本囊对虾图片及简介 日本囊对虾外貌特征 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1~2齿。**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对步足无座节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成熟虾雌大于雄。 体长8-10 cm。额角齿式8-10/1-2。具额胃脊,后端双叉型。额角侧沟长,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额角后脊的中央沟长于头胸甲长的1/2。尾节具3对活动刺。雌性交接器囊状,前端开口,有一圆突;雄性交接器中叶突出,并向腹面弯折。体表具土黄色和蓝色相间的鲜明横斑,尾肢具棕色横带。

日本囊对虾种群分布 日本对虾分布极广,日本北海道以南、中国沿海、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非洲东部及红海等均有摆息。我国沿海1~3月份及9~10月份均可捕到亲虾,产卵盛期为每年12月~翌年3月份。虾汛旺季为l~3月份。常与斑节对虾、宽沟对虾混栖。

日本囊对虾生活习性 1、栖息与活动:日本对虾栖息于水深10-40m的海域,喜欢栖息于沙泥底,具有较强的潜沙特性,白天潜伏在深度3cm左右的沙底内少活动,夜间频繁活动并进行索饵。觅食时常缓游于水的下层,有时也游向中上层。在虾塘的高密度养殖中,饥饿时呈巡游状态。但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现其游动,尤其是养殖前期较难观察到。 2、对环境的适应性 ①对盐度的适应:日本对虾为广盐性虾类。对盐度的适宜范围是15-30‰,但高密度养殖时适应低盐度能力较差,一般不能低于7‰。

②对温度的适应:日本对虾属亚热带种类,**适温范围为25-30℃,在8-10℃停止摄食,5℃以下死亡,高于32℃生活不正常。 ③对水中溶解氧(DO)的要求:日本对虾在池养中忍受溶氧的临界点是2mg/l(27℃时)低于这一临界点即开始死亡。耐干能力强,是较易长 途运输的种类。 ④对海水pH值的适应:海水pH值较稳定,一般在8.2左右,但虾塘pH值多数变化较大。日本对虾对pH值适应值为7.8-9之间。 日本囊对虾经济价值 日本对虾是日本**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在日本养到25克左右出售价格**,主要销售活虾。我国福建、广东等南方沿海近几年来也已开始养殖。养殖180天体重可达20~25克。产卵群体体长为12~20厘米,

日本对虾养殖技术

日本对虾养殖技术 海南省昌江南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日本对虾,学名为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俗称花虾、车虾。动物分类系统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囊对虾属。因其甲壳花纹艳丽,故又称斑节虾、竹节虾,分布甚广,从红海、非洲的东部到朝鲜、日本一带沿海都有分布,我国长江以南沿海均有大量分布。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适合盐度较高地区养殖,耐低温、耐干能力强,适合鲜活虾出售,售价较高,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养殖对象。我国台湾省1970年开始日本囊对虾养殖试验,我国大陆沿海地区养殖日本囊对虾起步较晚,于1988年起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陆续开始养殖,现从海南到大连沿海均有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它比凡纳滨对虾和斑节对虾养殖难度大,生长速度较慢,不耐高温,在南海区主要是秋季养殖,但近年来由于病毒病的暴发增加日本对虾养殖难度。南方高位池养殖日本对虾试验的结果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着重介绍笔者近年来对日本对虾养殖技术的新探索,供广大日本对虾养殖户参考。1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1池塘清整 (1)放养虾的池塘,每造收完虾后,把塘水排干,让太阳晒至塘底龟裂,彻底清除池底淤泥和有机物、塘壁藤壶等。 (2)放养前一个月,每667m2用生石灰70~100kg,将其均匀分布于塘底,有淤泥的地方可多放一些,并用拖拉机进行翻耕,暴晒。 (3)进水至20~30cm。采用氯制剂进行池底消毒,有效氯浓度为30g/m3,全池泼洒清塘药物杀灭鱼、虾、蟹卵、细菌、病毒等。 1.2养殖用水准备 养殖用水均为沙滤井过滤海水,放苗前15天加水80cm-100cm左右,接着用有效氯浓度为5—10g/m3氯制剂对水体消毒。2天后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施肥,培育基础饵料,肥水可以按每667m2用肥水育藻剂400g和白云石粉15kg。以后每3-5天视池水水色和浮游生物量进行追肥,保证有丰富的基础饵料生物。基础饵料生物培养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放养虾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虾池水色以黄绿色为最佳。 2虾苗放养 2.1放苗时水质要求 (1)水位100cm左右,水色呈黄绿色,透明度30cm-40cm,肥而嫩爽,池水中基础饵料

对虾细胞培养的研究现状_冯书营

第24卷第1期 海 洋 水 产 研 究 Vol.24,No.1 2003年3月 MARIN E FISHERIES RESEARCH Mar.,2003 文章编号:100027075(2003)0120064205 ?综述? 对虾细胞培养的研究现状 冯书营2 黄 1 张士璀2 (1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 (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青岛266003) 摘要 对虾的细胞培养,是研究对虾不同学科和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至今,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对虾细胞培养的研究报道。本文综述了不同作者对不同对虾细胞原代培养的结果,比较了其培养方法和培养条件的异同;描述了研究者们尝试多种方法对原代细胞的传代培养,其中一些方法对对虾细胞系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介绍了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在对虾不同领域的应用状况,尤其是对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研究方面应用较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对虾 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Q813.1+1;Q959.223+.63 文献识别码:A Status quo of research on penaeid shrimp cell cultures FEN G Shu2ying2 HUAN G Jie1 ZHAN G Shi2cui2 (1K ey Laboratory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Marine Fisheries Resources,Ministry of Agriculture,Y ellow Sea Fisheries Institute,Qingdao266071) (2College of Marine life Science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266003) ABSRACT Cell culture of penaeid shrimp is an important tool in the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t subjects and fields of penaeid shrimp.Up to now,many experts in the world have reported the stud2 ies on cell culture of penaeid shrimp.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the penaeid shrimp cell culture,compared with the published culture methods and conditions,and described vari2 ous methods in the subculture of penaeid shrimp cell,of which some studies have great effects on es2 tablishment of shrimp cell line;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d some applications of penaeid shrimp cell culture in the different research fields,especially in virological studies. KEY WOR DS Cell culture Penaeid shrimp Research status quo 80年代以来,养虾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由于生态失控,环境恶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养虾业大幅度滑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Lightner 1988;Nash et al.1988)。为了挽救虾病的危害,很多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使用的技术方法有传统的形态学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病理学的观察和电子显微镜的观察)(Lightner et al.1984、1987、1998)。到90年代后,又有了病原学,血清学的检测和基因检测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有力促进了虾病的研究工作。组织培养作为一种实验方法,在不同的学科和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课题G1999012002资助 收稿日期:2002212210;接受日期:2003201203

哪里的斑节对虾最好

哪里的斑节对虾最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变高。不过这还是针对于个人的情况而确定的。所以才有了对食物更好的选择,其实好的食物不是用价格来衡量的,真的好的食物衡量的标准应该是它所体现出来的营养价值,只有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我们吃了才会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从而使得身体健康。 现在的孩子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来说,不管是吃的方面还是教育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从侧面变现出了,我们中国的发展水平。其实吃的食物的营养才是让孩子们更好的成长,只要营养补充的足够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所以选择好食物是很重要的。经常家长们会去选择虾,那么哪里的斑节对虾最好呢? 斑节对虾俗称鬼虾、草虾、花虾、竹节虾、斑节虾、牛形对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亚属,是对虾属中最大型种。广盐性,能耐高温和低氧,对低温的适应力较弱。抗病能力较强。个体大,壳较厚,可食比例低于中国对虾,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体壳较坚实,经得起用手捉拿。离水后干露于空气的耐力很强,可以销售活虾。分布区域甚广,由日本南部、南朝鲜、我国沿海、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泰国、印度至非洲东部沿岸均有分布。我国沿海每年有2~4月份和8~11月份两个产卵期。斑节对虾雄虾寿命一般为一年半,雌虾寿命大约两年。 上上周长沙有一个农博会,我看到有一个做农产品批发的中

国惠农网展区,他们的网站有批发斑节对虾.日本南海盛产斑节虾,体被黑褐色、土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额角上缘7~8齿,下缘2~ 3齿。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明显。 斑节对虾喜栖息于沙泥或泥沙底质,一般白天潜底不动,傍晚食欲最强,开始频繁的觅食活动。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5~25,而且越接近10生长越快。适温范围为14℃~34℃,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水温低于18℃以下时停止摄食,水温只要不低于12℃,就不会死亡。杂食性强,对饲料蛋白质的要求为35%~40%,贝类、杂鱼、虾、花生麸、麦麸等均可摄食。自然海区中捕获的斑节对虾最大体长可达33厘米,体重达500克~600克。虾苗在池塘养殖80天~100天,体长可达12厘米~13厘米,体长日均生长0.1厘米~0.15厘米,体重达25克左右。每公斤虾可达40尾~60尾,一般亩单产100公斤~200公斤,1年可养两造.相对来说不论是适应还是地域日本的斑节对虾最好。 选择好吃的食物,不但是孩子还是大人们都关注的。给孩子吃好的食物,才会是他们朝着更好的生活迈进。不过不同地方的同种食物的好吃程度肯定是有区别的,所以不但要选择食物的好坏,更重要的就是清楚的了解哪里的这样食物是最好的。就如上面介绍的斑节对虾是日本的最好,所以我们就有了选购的地点。

自助游海南全攻略

自助游海南全攻略 美丽三亚、浪漫天涯、阳光、沙滩、海浪、椰风、、、、、、实属中国游览胜地之一,到三亚旅游观光,需要注意的无非是住、行、玩、吃、购这几大块。具体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其实朋友们自己做好准备,加强一防范意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还是可以避免的。在此,我将个人三亚之旅认识到的几点常识,以供去三亚之旅的朋友作参考,您们不仿打印一份下来,随身携带以作出游指南。 (出发前的准备): 三亚的阳光、沙滩、椰风、海浪很美,但出游前别忘了带些护夫品。如SPF30以上防晒霜是必须配备的,晒后镇定修护露、保湿喷雾、美白面膜等。游泳冲浪,那泳衣、泳镜、耳塞都要准备好。替换衣物(昼夜温差大,长袖必带),茶帽、太阳伞、太镜、沙滩拖鞋也要带上。海水很伤头发的,洗发液、护发素也是必备的。因为酒店提供的比较劣质。哈哈 还有抗过敏,创可贴、眼药水、消毒棉球等。要吃海鲜,也不仿备点氟哌酸,黄连素等药物。带摄、录机、手机、随身听的朋友,可别了备足电池和带上充电器呵! 提醒一下,在与旅行社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了解清细节,比如酒店的调节基金谁支付,是否提供机场接送,早餐免费等服务、、、、、、 (交通): 1、三亚凤凰机场距市区20公里,机场有巴士直通市区(票价约10元),出租车价格要控制在30元左右。在机场接机的出租车司机,都会热情地介绍可免费游览,景点如何如何的好。要相信“天下没有免费午餐”,他们会逗着圈子让你去消费(门票、吃饭、购物,他们都有提成)。在三亚坐出租车记住两条:一是随便包车,二是不随便相信他推荐的任何地方游览或消费。 2、三亚的出租车价格都是讲价的,不要他们打表。基本上,三亚市内全部是5元(封顶7元),大东海到市区5-10元,市区到大东海10元,亚龙湾到大东海20元,大东海到天涯海角25元左右。出租司机们大多漫天要价,你要大胆地砍。不要让宾馆门童叫车,自己走出宾馆的门到路上拦车谈价。 3、三亚的出租车司机是出名赚回扣的。快乐船长告诉你真相,比如去蜈支洲岛,门票总计是123元/人次,但司机送一个人去就能得到20到30元的回扣,但是,返程的时候,由于没有回扣,他们的开价更高,如果确实少不下来,可以临时找几人拼车回来。 实际公交车应充分利用。市区只有一条主要街道(解放路),南北向,去主要的景点、购物、美食目的地都可以以此路为坐标轴。202路公交车就非常方便,班次很多(都有座位)、售票员司机热情、便宜(无人售票1元/人)。我们真想领回一个城市的风韵,不仿坐一下公交车也是一件美事。 4、从亚龙湾经大东海到天涯海角,还有双层旅游大巴,半小时一班。大东海到天涯海角、亚龙湾5元,天涯海角到亚龙湾8元,沿途观赏风景,非常适合旅行者。中巴车票价也是8元以内,但秩序要乱一些。市区内,人力三轮车(2-3元封顶),但摩托车最好不要坐。这类东抢红绿灯,犯交通是常有的事,朋友们这点一定要注意了。 5、如果您本人持有驾驶证考虑全程租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自游自在。避免心情受影响,租车的最大好处是你可以随时调整你的路线行程,可以随心所欲地买东西而不必受行李所累,可以不必为司机的原因生闲气或是挨明宰。 (住宿): 在三亚,住,应该是最让大家放心的。住有太多的选择,大家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预算,选择理想的住所。一般来说,各星级酒店、宾馆、旅社、家庭旅馆,都不会存在太大的安全问题。而且,出门旅游,也是为了放松心情、让辛苦一年的身心,好好享受一下,所以建议大家尽量选择正规的星级酒店,在淡季出行,星级酒店也不会太贵的,一般三星也就100元/晚左右价格,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 有一些朋友很向往海景房。这一点,大家各有不同的见解。我个人的看法是,一般的旅行者,出去旅游,时间都不会太长,可谓是争分夺秒的玩、争分夺秒的跑。白天一般是不会有太多时间呆在房间里面的,晚上才回来,可海上已经是黑乎乎一片,啥也看不到了。坐拥绝美无比的海景,却无缘享受。实在太浪费了。所以,是否选择海景房,要根据各自的行程安排来定。如果您的行程单上排满各景点的路线,那么建议您不用选择海景房了。如果您的行程很宽松,完全是休闲为目的,基本上不会去啥景点,那么,选择一间拥有绝美海景的客房,好好享受一番吧! 为什么要在海景这个问题上费那么大功夫?因为,在三亚,只要与海景扯上关系的客房,价格都会比非海景的客房高很多,甚至好几倍。是否选择海景房,对游客的预算影响是非常大的。 (游玩): 建议是一早先到大小洞天玩,进园前先了解好去南山寺的中巴车的时间,中午去南山佛教园区的素斋吃饭,然后玩南山佛教园。去的时候可以在三亚市区乘中巴到南山佛教园,然后换出租去大小洞天,晚上从佛教园回市区(那里车多)。 如果要洗温泉,性价比最合理,而且设备环境也最好的是南田珠江温泉,可以乘免费专线车来回,大东海的珠江花园酒店,亚龙湾的天域酒店等都有站点。 (至于南田温泉,真得很漂亮,只是楼主拿到的门票价格太不划算。我当时拿到的价格是48块/人,当然这是包车以后的价格,如果不包车,坐他们的免费班车去,78块/人的价格也可以拿到的,具体察看三亚的几个旅游网站。至于亚龙湾中心广场的门票,我觉得没必要买,自由人的话完全可以穿过那里的酒店,便可直接到沙滩(个人认为这个收费不合理)所以支持逃票。呵呵) (建议大家不要去羊栏的小鱼温泉)

斑节对虾(竹节虾)

斑节对虾(竹节虾) 斑节对虾,俗称草虾、鬼虾、竹节虾等,属暖水性虾类,是世界上三大养殖虾类中养殖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对虾养殖品种。斑节对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养殖周期短、适盐范围广、杂食性、耐高温、产量高、可鲜活长途运销、售价高等特点,我国华南沿海近年来已大面积推广养殖。为了促进斑节对虾养殖健康发展,现结合养虾实践,将斑节对虾养殖技术简介如下,供参考。 一、斑节对虾的生态习性 斑节对虾喜栖息于沙泥或泥沙底质,一般白天潜底不动,傍晚食欲最强,开始频繁的觅食活动。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5~25,而且越接近10生长越快。适温范围为14℃~34℃,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水温低于18℃以下时停止摄食,水温只要不低于12℃,就不会死亡。杂食性强,对饲料蛋白质的要求为35%~40%,贝类、杂鱼、虾、花生麸、麦麸等均可摄食。自然海区中捕获的斑节对虾最大体长可达33厘米,体重达500克~600克。虾苗在池塘养殖80天~100天,体长可达12厘米~13厘米,体长日均生长厘米~厘米,体重达25克左右。每公斤虾可达40尾~60尾,一般亩单产100公斤~200公斤,1年可养两造。

二、虾池建设 虾池应选择风浪小、潮浪畅通、滩涂平坦、水质清澈、没有污染源的中高潮线附近海区建设,以沙质底最好,沙泥底质次之。一般潮差应在2米~3米之间,高潮持续时间不少于3小时,海水盐度为10~20,ph值为~。虾池长方形,长、宽比为2∶1~4∶1,沿着进水渠道作非字形排列。虾池面积平方公里~平方公里为好,池深米,水深米左右,池底要平坦,排水闸底低于池底30厘米~40厘米,便于排干池水。每口虾池都要有独立进、排水闸门。进、排水闸门的闸墙上设3道闸槽,中间槽用于安装闸板,内外槽安装闸网,槽宽6厘米,3道槽之间的距离米~米,以便操作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按养虾池面积的1/3~1/2建设蓄水沉淀池。高位池要选择离海区不远、易于抽水、水质干净稳定、沙质底、有淡水源的地方建设。 三、清塘消毒 虾塘的清淤晒塘是健康养殖的主要环节,一定要彻底清塘。每年年底收完虾后,排干池水,封闸晒塘,一直晒到塘底龟裂,然后把残饵、杂物和淤泥移运到堤外,再犁耙池底进行翻耕曝晒。最好在池底铺一层10厘米厚干净细沙,以改良虾池底质。新建虾池,应打开闸门让海水进出冲洗,使池底ph值稳定在以上才能放苗养虾。放养前20天左右,安装好60目滤水闸网,使用药物进行清塘消毒,首先每亩撒

认识各种虾(组图)解读

[地方名]大虾、对虾、肉虾、黄虾(雄)、青虾(雌虾)、明虾。 [形态特征]体长大而侧扁。雌体长18~24厘米,雄体长 13~17厘米。甲壳薄,光滑透明,雌体青蓝色,雄体呈棕黄色。通常雌虾个体大于雄虾。对虾全身由20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除尾节外,各节均有附肢一对。有5对步足,前3对呈钳状,后2对呈爪状。头胸甲前缘中央突出形成额角。额角上下缘均有锯齿。 [产地、产季]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捕捞季节过去每年有春、秋两季,4~6月份为春汛;9~10月份为秋汛。10月中下旬为旺汛期。 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于70年末突破了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解决了人工养殖对虾的苗种问题,目前在我国沿海北自辽宁丹东市,南至海南沿海均开展了中国对虾养殖生产,养殖年产量约20万吨,大大超过自然海域的捕捞量。 [经济价值]对虾肉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虾肉含蛋白质 20 6克,脂肪 0 7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系高蛋白营养水产品。鲜食可烹调红焖大虾、煎明虾、溜虾段、琵琶大虾、炒虾仁等。加工于制成虾干、虾米等为上乘的海味品。中国对虾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产品。

[地方名]花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车虾。 [形态特征]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l~2齿。第一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成熟虾雌大于雄。 [产地、产季]日本对虾分布极广,日本北海道以南、中国沿海、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非洲东部及红海等均有摆息。我国沿海]~3月份及9~10月份均可捕到亲虾,产卵盛期为每年12月~翌年3月份。虾汛旺季为l~3月份。常与斑节对虾、宽沟对虾混棲。 [经济价值]日本对虾是日本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在日本养到25克左右出售价格最高,主要销售活虾。我国福建、广东等南方沿海近年来也已开始养殖。养殖180天体重可达20~25克。产卵群体体长为12~20厘米,体重为20~95克。该虾甲壳较厚,耐干露,适于活体运销,利润较高。营养价值与其他主要虾类相近。 斑节对虾

九节虾介绍及图片大全

九节虾介绍及图片大全 概述:九节虾,也叫草虾、花虾、竹节虾、斑节虾、牛形对虾,多见于福建以南地区,尤其是广东人爱吃的海鲜之一。其真身是虎斑虾。是对虾属中**型种。 九节虾介绍 分布区域甚广,由日本南部、南朝鲜、我国沿海、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泰国、印度至非洲东部沿岸均有分布。我国沿海每年有2——4月份和8——11月份两个产卵期。 广盐性,能耐高温和低氧,对低温的适应力较弱。抗病能力较强。个体大,壳较厚,可食比例低于中国对虾,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体壳较坚实,经得起用手捉拿。离水后干露于空气的耐力很强,可以销售活虾。 九节虾图片1 九节虾是海虾吗 是淡水虾。一般如果是海虾的话都是冰冻着卖的。

九节虾是在咸淡水处长大,加上浪多,浮游生物及氧气也足,因此此处所产的虾肉质**靓,脆爽带甜,而且**的可以长到二两多一只。 九节虾图片2 九节虾的营养价值 虾营养丰富,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 虾中含有丰富的镁,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虾肉还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九节虾图片3 九节虾的鉴别 吃九节虾粤人要看虾们的自由度和生活地。自由度就是看虾是否野生,味道以野生为上。野生的虾花纹呈深红色,而饲养的则浅色很多。另外海鲜分为咸水海鲜和淡海鲜,咸水的味道鲜甜但肉质较粗,淡水河鲜味鲜肉滑,但肉质不结实,只有咸淡水交界处——也就是河流入海口的地方所产味道甜美又不失口感,咸淡水交界处在广州附近的就是南沙新垦一带。南沙新垦所出的鬼虾,和奄仔蟹在同一个海塘生长的,吃的是被蟹钳夹碎的海贝、海蚝,都是天然海产。由于是在咸淡水处长大,加上浪多,浮游生物及氧气也足,因此此处所产的虾肉质**靓,脆爽带甜,而且**的可以长到二两多一只。细心分辨哪是九节虾哪是短脚九节虾。因为九节虾和短脚九节虾“个头”差不多大,但九节虾颜色偏青、脚偏长;而短脚九节虾颜色偏红,身上有较明显的红斑纹、脚偏短。煮熟后九节虾颜色较浅,不如短脚九节虾颜色鲜艳好看。而口味上,九节虾则比短脚九节虾更鲜嫩。因此论价钱,自然也是九节虾比短脚九节虾要贵。

我国近十年在虾类繁殖和育种方面的新进展

我国近十年在虾类繁殖和育种方面的新进展 摘要: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虾类的繁殖和育种研究越来越关注。但是,当前虾类养殖中存在种质退化、抗病能力差等许多问题,给虾类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对近十年来虾类繁殖和育种方面所研究取得的新进展进行一个综述,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虾类繁殖学和育种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虾类;繁殖;育种;新进展 虾类在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 Crustacea) , 十足目( Decapoda) , 在我国水产 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随着众多经济虾类( 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凡纳滨对虾等) 人工育苗的成功,养虾业发展迅猛, 养殖规模日益扩大[1]。世界上有近50个国家与地区养殖了约30种的虾类,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2]。目前我国主要养殖的虾类有: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草虾)、日本沼虾(河虾、青虾)、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罗氏沼虾(马来西亚大虾)、中国对虾、红螯螯虾、脊尾白虾、刀额新对虾、亚比虾等[3, 4]。然而当今的虾类 养殖生产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目前养殖的虾类大多均为未经系统遗传选育的野生种类,尚未形成养殖品系;其次,盲目的引种、移殖和人工放流,造成诸多养殖对象种质严重下降;第三,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单一生产模式的推行,虽在短期内提高了产量,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效应产生的恶果[2]。提高水产品质量, 培育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养殖品种已成为繁殖和育种工作的首要问题。与鱼类遗传育种相比, 虾类起步较晚。但近十年来通过繁殖和育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虾类繁殖和育种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 1 虾类繁殖方面研究新进展 虾类的繁殖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调节,内部因素主要有:繁殖期、性比、性腺的发育等;外部因素主要有:水环境、营养因子、光周期等。其中水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溶氧、PH、盐度等。 1.1内部因素对虾类繁殖的影响 1.1.1繁殖期 随着虾种类的不同,繁殖期也会不同。繁殖期的确定,对虾类的繁殖是十分重要的。关于克氏原鳌虾的繁殖期,还没有一致的观点。戴颖等[5]采用室外调查,室内观察以及石蜡切片等方法,对武汉地区自然群体中克氏原鳌虾雌雄成体的生殖腺进行了周年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地区成年克氏原鳌虾的卵母细胞发育不同步,在4-5月以及9-10月的卵巢中都有大量成熟期的卵子,同时也含有少量 卵黄发生前期或初期的卵母细胞;精巢发育的年周期变化没有卵巢的变化那么明显,但也可以看到,在4-6月和9-10月,含精子细胞和精子的精小管的比例大大 增加。通过这些结果我们得出:武汉地区克氏原鳌虾一年有两个繁殖高峰期,一 个在4-5月,另一个在9-10月。 1.1.2 性比 甲壳动物的雌雄性比常因物种及季节变化而变动。栗治国等[6]通过一周年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