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第18课 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

第18课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政治:不断壮大的资产阶级要求反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 (3)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取得长足发展 二、法国的启蒙运动 1、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理论 (1)内容: ①力主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 ②君主保留行政权,立法权由贵族和人民共同享有,司法权则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由选举产生的常任法官掌握 ③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④强调国家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应当是人的理性的体现 (2)意义: ①不仅为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提供了锐利武器,也为资产阶级设计了一个依法治国的完整方案。 ②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都吸取了它关于分权和法治的一些政治主张。 2、伏尔泰 (1)地位:法国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 (2)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3)主张: ①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 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③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④法律应该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卢梭 (1)阶级立场:代表平民和小资产阶级利益 (2)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社会不平等,倡导人民主权论。 ①认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②属于人民的主权不可以转让、也不可分割 ③人民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④主权在民的国家的最好组织形式,是民主共和制 (3)影响: ①他的一系列主张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合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反封建革命的锐利武器,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②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于1789年被庄严地写进《人权宣言》,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一面旗帜。 三、启蒙运动在欧洲的发展 康德 1、代表作:《纯理性的批判》 2、主张:

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听了吴老师的专题讲座,结合在教学中了解的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的思想主张,认识到作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主张对当时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还影响着世界。 一、欧洲启蒙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 斯宾诺莎(1632—1677),伟大的荷兰思想家,是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英勇的无神论者。 斯宾诺莎的思想主张以“自我保存”为基础,斯宾诺莎认为“自我保存”是人类的本性,这是自然存在的公理。“自我保存”是他全部思想的基础,他正是从这一点出发阐述其思想主张的。(1)自然权利——生存权、自由权,根据“自我保存”的原则,斯宾诺莎继承了霍布斯的思想,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存在着一种自然状态,人在这种状态中拥有自然权利。斯宾诺莎认为人的自然权利首先是生存权,包括生命权和财产权。其次,由于人在自然状态下根据自己的力量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又肯定了人的自由权。(2)社会契约,斯宾诺莎认为,由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顾一切,难免造成相互之间的伤害,为了克服这种现象,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组成国家,将判断善恶和实施惩罚的权利交给国家掌握,由国家执行,也就是人们将行动的权利让渡出来。这种主张阐述了国家权力的来源,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3)思想自由,行动守法,斯宾诺莎认为,人们在订立契约时,个人只把判断善恶和实施惩罚的权利交给社会,由社会统一行使。同时,个人永远保留财产权,以及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权。他指

出,这也就是个人放弃自由行动之权,而保留自由思考之权,人在国家状态中思想应该是自由的。(4)民主政体最优论。斯宾诺莎认为在所有的政体中,民主政体最好,因为人在这种政体下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政体最能保证人的自由。 洛克(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巨子,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他占有重要地位。他代表资产阶级,是自由主义的法律思想家,最重视财产权。是近代的自由主义思想的鼻祖,主要著作《政府论》。他认为人人都是自由的,人人都可用自己的想法决定自己的行为,人人平等,任何人没有多余其他的权利,一切权利和管辖都是相互的,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人的自由而和财产。 18世纪古典自然法思想转移到法国,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孟德斯鸠和卢梭。 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 孟德斯鸠,代表资产阶级,反对君主制,提倡三权分立自由主义,强调政治自由。他认为自然法是永恒存在的,先于人定法,强调三权分立与制衡。权利不能再少数人手里,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乱用权利主张不分权就不自由。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

简析法国启蒙运动

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直接负有教育群众、鼓吹推翻君主专制和教会统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法国的启蒙文学的革命性、战斗性更强,内容也特别丰富。法国启蒙文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从18世纪初期到中叶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启蒙文学最主要的代表作家是孟德斯鸠和伏尔泰。他们的政治态度比较保守,代表了自由派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且把希望寄托于开明君主,是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的“温和派”代表。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1755)出身于贵族家庭,当过法院院长,喜欢钻研科学。他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的统治,向往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并以主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而闻名于世。其主要著作有《波斯人信札》(1721)、《罗马盛衰原因考》(1734)和《法的精神》(又译《法意》1748)。 《波斯人信札》是孟德斯鸠的代表作。它是由160封信组成的一部书信体的哲理小说。作品通过郁斯贝克和黎加两个波斯贵族青年旅居巴黎时与家人、朋友的通信,对法国绝对君权的黑暗统治、上层社会的骄奢淫逸和种种恶习进行了辛辣的揭露和讽刺。作品大胆地否定了上帝,讽刺了教皇。作者还通过波斯贵族后房生活的描写,谴责了违反人性、摧残人性的多妻制和闭奴制度,并塑造了敢于反抗专制暴政的洛克莎娜形象,表现了作者的反封建思想。《波斯人信札》既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是一些零星的故事、寓言和杂感,是18世纪哲理小说的开创性作品。 伏尔泰(1694一1778)是当时最有声望的启蒙思想家之一,被公认为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青年时期因写诗讽刺封建贵族,曾两次被捕入狱。后被驱逐出法国,侨居英国,从事英国社会政治、牛顿的科学思想、洛克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英国的文学与戏剧的研究工作,最后定居法国和瑞士边境的菲尔奈。伏尔泰的创作极为丰富,他是哲学家、史学家、戏剧家、小说家兼诗人。他的全集包括哲学著作、历史著作、史诗、抒情诗、讽刺诗、哲理诗、50多出剧本和26部哲理小说,一万多封信。主要著作有《英国通信录》(1732)、《哲学辞典》(1764),悲剧《俄狄浦斯》(1718)、《布鲁图斯》(1730)、《穆罕默德》(1742)和《中国孤儿》(1755),小说《查第格》(1748)、《老实人》(1759)和《天真汉》(1767)等。 《老实人》是伏尔泰哲理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小说描写一个天真纯朴老实人的曲折遭遇。他非常信奉其老师、“哲学家”邦葛罗斯所鼓吹的“一切皆善”的说教,可是残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这一信条。他是一个男爵的养子,因与养父的女儿相爱而被逐出家门,在流浪中又吃尽了苦头。他的老师邦葛罗斯也历尽了灾难,险些死于宗教裁判所的火刑。他的情人居内贡的遭遇也同样极为悲惨。面对这样的世界,老实人觉醒了。他对那个可恶的“哲学家”叫嚷道:“得啦,得啦,我不再相信你的乐观主义了。”老实人认识到现实的丑恶,最后发出感慨说:“地球上满目疮痍,到处都是灾难”。小说还描写了一个神话般的理想世界——黄金国,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幻想。结尾又提出了“种我们的园地要紧”的名言,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求实精神。《老实人》叙事流畅生动,繁简得当,开朗、乐观,富有传奇色彩。 第二阶段从18世纪中叶到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这是法国启蒙文学的全盛期。代表作家是狄德罗、卢梭和博马舍。他们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更为激烈,并明确地提出了自由、平等的口号,因此被称为“激进派”。

法国启蒙思想

法国启蒙思想 启蒙运动之所以首先发生在法国,而且法国的启蒙思想以激进而闻名,是与18世纪法国的社会政治背景分不开的。在宗教信仰领域,法国人与意大利人一样,对基督教采取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法国人从来不会像德国人那样去思考深邃、玄妙的神学问题,他们更重视的是宗教的形式如繁琐、奢华的宗教仪式。在法国,基督教的主要作用就是为现实的政治服务。在法国王权兴起后,基督教就成为维护国王权威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与法国王权紧密结合在一起。正因为法国人对基督教持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宗教改革运动爆发后,法国始终保持在罗马天主教阵营中,没有倒向新教。同时,也由于法国人对基督教的形式主义态度,也使得他们不像德国人那样为宗教问题而大动干戈(胡格诺战争更多的是一场关于国家的统一与分裂的战争),当德国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为宗教信仰而斗得不可开交时,法国国王则默默地励精图治,终于使法国成为17、18世纪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国。在法国的政教关系中,基督教会(天主教会)依附于王权,教会用基督教君权神授理论来为法国王权提供依据。同时法国国王也赐予教会大量财富,任用教士担任高级官职,并将高级教士列为法国社会三个等级中的最高等级。因此,尽管在法国教会依附于国王,但由于是王权的精神支柱,法国教会仍然权势熏天,教会主宰着意识形态领域,任何反对国王专制和教会神学的新思想都受到教会的迫害。教会还利用自己与王权的关系压制、损害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这样,随着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专制王权逐渐丧失了早期促进民族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转变为阻碍法国社会进步的消极力量,而天主教会则是法国专制王权的护身符和帮凶,必然成为进步思想批判和攻击的首要对象。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几乎都对天主教会和它所维护的那个专制王权做过尖锐的揭露、抨击。而到法国大革命时期,天主教会更是遭到沉重打击。而且由于法国没有发生宗教改革,天主教会所欠的历史旧账和积累的矛盾太多,这些矛盾最终就以极端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大革命最激进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天主教甚至一度被取缔。大革命结束后,尽管天主教信仰得到恢复,但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已经丧失,逐渐也成为一种个人的信仰,就这一点来说,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使法国补上了宗教改革这一课。 启蒙运动是一个庞杂的思想阵营,在它里面包含着形形色色的思想家,这些思想家有的是自然神论者(如伏尔泰、孟德斯鸠),有的是无神论者(如狄德罗、霍尔巴赫),有的则是摇摆在新教与天主教之间,执着地寻觅惟一真实的上帝的有神论者(如卢梭),甚至还有身为天主教神父,同时却在悄悄地从事宗教批判的梅叶。他们的思想侧重点各不相同,对改革社会的主张也相去甚远,但他们都对当时社会中的宗教愚昧现象和天主教会的思想专制进行了批判,揭露和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赖以生存的宗教神学基础。

MOP多目标规划

多目标规划 multiple objectives programming 数学规划的一个分支。研究多于一个目标函数在给定区域上的最优化。又称多目标最优化。通常记为VMP。在很多实际问题中,例如经济、管理、军事、科学和工程设计等领域,衡量一个方案的好坏往往难以用一个指标来判断,而需要用多个目标来比较,而这些目标有时不甚协调,甚至是矛盾的。因此有许多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1896年法国经济学家V.帕雷托最早研究不可比较目标的优化问题,之后,J.冯·诺伊曼、H.W.库恩、A.W.塔克尔、A.M.日夫里翁等数学家做了深入的探讨,但是尚未有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定义。求解多目标规划的方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化多为少的方法,即把多目标化为比较容易求解的单目标或双目标,如主要目标法、线性加权法、理想点法等;另一种叫分层序列法,即把目标按其重要性给出一个序列,每次都在前一目标最优解集内求下一个目标最优解,直到求出共同的最优解。对多目标的线性规划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适当修正单纯形法来求解;还有一种称为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沙旦于70年代提出的,这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与分析方法,对于目标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的数据的情况更为实用。 1947年,J.冯·诺伊曼和O.莫根施特恩从对策论的角度提出了有多个决策者在彼此有矛盾的情况下的多目标问题。1951年,T.C.库普曼斯从生产和分配的活动中提出多目标最优化问题,引入有效解的概念,并得到一些基本结果。同年,H.W.库恩和A.W.塔克尔从研究数学规划的角度提出向量极值问题,引入库恩-塔克尔有效解概念,并研究了它的必要和充分条件。1963年,L.A.扎德从控制论方面提出多指标最优化问题,也给出了一些基本结果。1968年,A.M.日夫里翁为了排除变态的有效解,引进了真有效解概念,并得到了有关的结果。自70年代以来,多目标规划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至今关于多目标最优解尚无一种完全令人满意的定义,所以在理论上多目标规划仍处于发展阶段。 化多为少 即把多目标规划问题归为单目标的数学规划(线性规划或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即所谓标量化的方法,这是基本的算法之一。 ①线性加权和法对于多目标规划问题(VMP),先选取向量 要求λi>0(i=1,2,…,m) 作各目标线性加权和

多目标线性规划的若干解法及MATLAB实现

多目标线性规划的若干解法及MATLAB 实现 一.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 多目标线性规划有着两个和两个以上的目标函数,且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全是线性函 数,其数学模型表示为: 11111221221122221122max n n n n r r r rn n z c x c x c x z c x c x c x z c x c x c x =+++??=+++?? ??=+++? (1) 约束条件为: 1111221121122222112212,,,0 n n n n m m mn n m n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x x x +++≤??+++≤?? ??+++≤?≥?? (2) 若(1)式中只有一个1122i i i in n z c x c x c x =+++ ,则该问题为典型的单目标线性规划。我们记:()ij m n A a ?=,()ij r n C c ?=,12(,,,)T m b b b b = ,12(,,,)T n x x x x = , 12(,,,)T r Z Z Z Z = . 则上述多目标线性规划可用矩阵形式表示为: max Z Cx = 约束条件:0 Ax b x ≤?? ≥? (3) 二.MATLAB 优化工具箱常用函数[3] 在MA TLAB 软件中,有几个专门求解最优化问题的函数,如求线性规划问题的linprog 、求有约束非线性函数的fmincon 、求最大最小化问题的fminimax 、求多目标达到问题的fgoalattain 等,它们的调用形式分别为: ①.[x,fval]=linprog(f,A,b,Aeq,beq,lb,ub) f 为目标函数系数,A,b 为不等式约束的系数, Aeq,beq 为等式约束系数, lb,ub 为x 的下 限和上限, fval 求解的x 所对应的值。 算法原理:单纯形法的改进方法投影法 ②.[x,fval ]=fmincon(fun,x0,A,b,Aeq,beq,lb,ub ) fun 为目标函数的M 函数, x0为初值,A,b 为不等式约束的系数, Aeq,beq 为等式约束

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法国启蒙运动 18世纪的法国,仍然是一个君主政体的封建国家,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控制着国家的时候生活和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互勾结,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 众多的资产阶级先驱们,展开了一场在人类历史上占有辉煌一页的思想革命---启蒙运动。 他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奏,他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为大革命做了充分的准备。 与封建制度严重衰败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冲破旧制度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束缚。 启蒙运动意味着用光明驱逐黑暗,开启人们反封建的意识,启蒙运动从兴起到发展几乎贯穿整个18世纪。 启蒙就是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开启民智。 启蒙运动就是一场驱逐黑暗,开启光明的资产阶级民主文化运动。 当时老百姓迷信上帝,统治阶级于是拉大旗作虎皮,为自己蒙上一层神圣的光环,宣传他们的统治权力是上帝所赋予的,即所谓君权神授,因此,神圣不可侵犯。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等人,先知先觉走在时代的前面,提倡思想自由、个性解放,宣传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

人们的思想于是得到了解放,统治阶级的面纱被揭开,原来,国王、贵族和神甫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人回归了理性,从愚昧无知走向了明白事理。 启蒙思想家们高唱理性的赞歌,向往理性的王国。他们把封建专制制度比作漫漫长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逐现实的黑暗,奏响了消灭神权、王权和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力平等、个人自由的雄浑乐章。 伏尔泰(1694-1778年),多产的剧作家、诗人、史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宣传家。 他的社会政治观点的核心是平等,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对当时封建等级社会的否定。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自由,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主张言论出版自由,人身自由等等。 《哲学通讯》是他全部启蒙思想最集中、最明确的表述,他被誉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 孟德斯鸠(1689-1755年),1716年,他承袭父亲和伯父的职业,成为波尔多法院院长和男爵,踏入仕途的孟德斯鸠对朝政的腐败和贵族的堕落深恶痛绝。 他苦心钻研30年,写成历世不衰的名著《罗马盛衰原因论》和《论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一书具体规划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模式和各项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1孟德斯鸠 主要主张: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他所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直到现在仍为一些国家所使用。 2.伏尔泰 主要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 (Voltaire,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能被剥夺。他主张人一生下来就应当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曾经说过:“我不能同意的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还尖刻地抨击了天主教回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切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热狂作斗争”。 3狄德罗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教育理论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 狄德罗在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同时,又具有同时代唯物主义者缺乏的辩证法思想,有些学者认为他的唯物主义应该称为过渡性的唯物主义。 狄德罗站在法国第三等级的立场上,坚持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他指出,能够实现人民自由平等的是政体,任何政体都是要改变的,它的生命同动物的生命一样,必然趋于死亡。封建专制政体终会消逝,由适合人性的政体取而代之。 4卢梭

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有哪些

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有哪些 法国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法国的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斗争对象是封建专制制度和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势力。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它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为西方后来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整个西方近代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关键的影响,最终使法国走进现代文明发达国家行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欢迎阅读。 ?法国启蒙运动特点综述声势浩大的法国启蒙运动一经兴起,就具有鲜明的特点。总述:提倡理性而非外界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为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目标明确启蒙思想家的锋芒所向十分明确,即反对王权、神权和特权,努力改变旧制度,建立新体制,各个启蒙思想家之间虽然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但只要涉及到封建专制统治与反动的教权势力,他们总是采取共同行动,而且每个启蒙学者都根据各自研究的领域,积极宣传“理性”与科学,始终把主攻目标对准专制王朝与天主教会。他们高唱“理性”的赞歌,向往“理性的王国”,提倡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判断一切的尺度,把封建专制制度比作漫漫长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逐现实的黑暗,消灭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强调只有科学才能使人正确认识自然,破除宗教迷信,从而增进人类的福利,实现美好的自由、平等、民主的新社会。思想一致启蒙思想家都有基本相同的哲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这就是怀疑论、自然神论和无神论。在启蒙思想家中,虽然多为自然科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而哲学家只占少数,但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却在启蒙运动中起着主导作用,那些虽没有哲学着作的启蒙学者,也奉行着大体一致的哲学信仰,而且在启蒙运动的不同发展阶段

启蒙思想家严复

启蒙思想家严复 严复(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 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毛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回国后,严复从海军界转入思想界,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他的译著既区别与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于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观。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与天交胜”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他的著名译著还有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12年严复受袁世凯命担任北大校长之职,这也说明严复在思想界和学术界的令人信服的显赫地位。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更深一层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这一行为在当时称得上用心良苦,但也因其逆潮流而为多受世人的指责。

多目标规划帕累托解算例

Pareto: In the single objective case, one attempts to obtain the best solution, which is absolutely superior to all other alternatives. 在单目标的情况下,一个试图以获得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是绝对优于所有其他的替代品。 In the multiple objective case, there does not necessarily exist a solution that is best with respect to all objectives because of incommensurability and conflict among objectives. 在多个目标的情况下,不存在必然存在着一个解决方案,最好是不可通约性和目标之间的的冲突,因为所 有的目标。 There usually exist a set of solutions; nondominated solutions or Pareto optimal solutions, for the multiple objective case which cannot simply b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通常存在的一整套解决方案;非支配的解决方案或帕累托最优的解决方案,为多个目标的情况下,不能简单 地互相比较。 For a given nondominated point in the criterion space Z, its image point in the decision space S is called efficient or noninferior. A point in S is efficient if and only if its image in Z is nondominated. 对于一个给定的的标准空间z的非支配点,其形象在决定空间S点是所谓的效率或劣。非支配当且仅当其 在Z的形象是一个S点是有效的。 Definition 1: For a given point z0€Z, it is nondominated if and only if there does not exist another point z€Z such that, for the maximization case,where, z0 is a dominated point in the criterion space Z. Definition 2: For a given point x0€S, it is efficient if and only if there does not exist another point x€S such that, for the maximization case,where, x0 is inefficient.定义1:对于一个给定的点Z0属于Z,它非支配当 且仅当不存在另一点于属于z的,最大化的情况下,其中,Z0是在标准空间Z.的主导点 定义2:对于一个给定的点x0属于S,它是有效的当且仅当不存在另一点x属于S,最大化的情况下,其 中,X0是低效的。 Example 1: Two-objective (bicriteria) linear programming 例1:两个目标(bicriteria)线性规划 m ax We can observe that both regions are convex and the extreme points of Z are the images of extreme points of S. 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两个地区是凸的并且极端点的Z是极值点S的的图像。 The extreme points in the feasible region S of the decision space are shown in Fig. 4.1: 在可行区域的决策空间小号的极端点如图.4.1:

西欧启蒙思想家简表

思想家 主要思想内容 著作 特点 原因/背景 评价/影响 斯宾诺莎 ①斯宾诺莎的社会契约思想。斯宾诺莎是以人性为基点阐述他的社会契约思想的。 ②民主政体是最理想的政治制度。 ③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神学政治论》《伦理学》 ①政治上,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成功,新成立的荷兰共和国,面临来自国内、外封建势力的威胁。②经济上:荷兰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③思想上,基督教神学还统治着人们的头脑。④综上,荷兰的资产阶级急需在思想理论上反对封建专制,捍卫资产阶级的利益。 为资产阶级政治原则提供理论上的论证 洛克 ①第一次系统地“天赋人权”,人权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 ②法治原则:只有实施法治,才能享有自由 ③分权原则:立法(人民)、行政(君主)、外交事务权(君主) ④社会契约论:国家目的是保护“自然权利” ⑤洛克认为人民有反抗暴政的权力。 1688《政府论》 ①1688光荣革命,1689《权利法案》 ②资产阶级需要论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巩固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 ③防止复辟 ④《政府论》适合资产阶级的需要 ①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 ②首创“分权原则” ③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 伏尔泰 ①从根本上否定天主教会 ②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 ③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⑤应该建立资产阶级开明君主专制,让人民享有自由 《哲学通信》(标志启蒙运动开始) 启蒙运动的背景: 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②政治:封建专制制度、等级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矛盾尖锐。 ③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④科技: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①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袖。他所写的《哲学通信》是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标志着法国启蒙运动的开始。 卢梭 ①天赋人权 ②国家学说:提倡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主权在民”,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③核心:人权学说 《社会契约论》 《爱弥儿》 《忏悔录》 ①人民主权思想具有开创性 ②对于法国等国的革命起到影响; ③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影响。(《革命军》、梁启超) 孟德斯鸠 ①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核心与原则:分权、制衡 ②主张君主立宪 ③主张法治 《论法的精神》 ①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 ②他认为民主、贵族、君主制都可能导致专制压迫 ③他的理论是因资产阶级反专制的需要 ①对防止专制和腐败有极为重要意义,代表了大资产阶级利益,是确保民主的具体方案 ②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设作出杰出贡献,描绘了资产阶级的蓝图,为西方民主政治实践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西欧启蒙思想家简表 西欧启蒙思想家简表

《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知识点归纳

《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知 识点归纳 历史是一门记忆类的学科,高二大家学习了很多历史知识点,大家需要经常回顾才能把知识点记忆深刻,为了加深大家对高二历史知识点的记忆,xx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历史知识点-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考点】启蒙运动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并没有能力驾驭自然,是要拜托宗教神学的束缚,追求人性的自由,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时期也没有能力驾驭自然,它追求的是宗教信仰中要靠自己,体现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提出信仰的就,并不能驾驭自然,故B项错误;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的应该是天文学革命,但并不能体现人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故c 项错误;启蒙运动,提出科学、民主、法制等主张既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的驾驭能力又体现了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故D项正确。【答案】D 2.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

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②《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③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④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考点】启蒙运动;《独立宣言》 【解析】卢梭是法国人,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读者不可能不了解卢梭的学说,故①错误;“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意思是《独立宣言》既来自卢梭,也来自洛克,故②错误;“人人生而平等”等思想在法国广泛传播,1776年的《独立宣言》发表时,法国启蒙运动方兴未艾,当时法国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故③正确;“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即天赋人权,在美国《独立宣言》中出现,也在法国哲人们的笔下出现,说明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故④正确,选择D 项符合题意。 -2-【答案】D 高二历史知识点-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是xx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好高二历史知识点,这样就

启蒙运动时期的伟大思想家

启蒙运动时期的伟大思想家 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同封建制度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封建专制统治的剥削与教会压迫不断恶化,使得人类对自由权利的认识和渴望不断深入。这样反封建专制和反教权主义的斗争就毫无疑问的成为时代的要求。于是,来自欧洲各国的一批先进的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先后在欧洲各国兴起。它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思想内涵广博,涉及到宗教、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等各个文化领域。因此,它是欧洲历史上,甚至是全世界的一次影响深远、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最早出现于英国,当时最著名的思想家是霍布斯和洛克。接着,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法国最著名的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18世纪中后期,法国启蒙运动达到高潮,是以狄德罗为首的一批思想家推动的。他们认为,社会之所以不进步,人民之所以愚昧,主要是由于宗教势力对人民精神的统治与束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树立理性和科学的权威。他们认为,人的理性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不合乎人的理性的东西就没有存在的权利。他们主张传播科学知识以启迪人们的头脑,破除宗教迷信,从而增强人类的福利。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自由、平等和民主。在他们看来,封建专制制度扼杀自由思想,造成社会上的不平等和文化经济上的落后。因此,他们大力宣扬“天赋人权”,主张人民参与政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启蒙运动,特别是18世纪启蒙运动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对北美的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启蒙运动还陆续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着封建统治。启蒙思想家们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启蒙思想家们的许多著作也逐渐被介绍到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奋斗。

欧洲启蒙运动

欧洲启蒙运动 【本节重点知识】 1、启蒙运动兴起的时间、原因、性质和核心思想; 2、英国早期著名的思想家及其主要主张; 3、法国启蒙运动的四个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4、启蒙运动的影响 【知识结构图解】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 1、时间:17、18世纪 2、原因:①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其发展障碍。 ②自然科学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性质:是欧洲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4、核心思想:理性主义——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 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5、英国早期著名的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 ①霍布斯: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如:认为国家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是人民授予的,但不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宗教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代表作是《利维坦》 ②洛克:思想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认为人们按契约成立的国家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在政权形式上赞成君主立宪制。(是三权分立的提出者——立法权、行政权、处理外交权) 二、法国的启蒙运动——欧洲启蒙运动的高潮 1、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中的卓越的代表 ①极力抨击天主教会,对罗马教皇进行了猛烈批评 ②反对君主专制,希望过渡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①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②在《论法的精神》中,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了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就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而言具有重大的进步 意义。 3、卢梭:对法国社会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批判——①坚决否定封建王权 ②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③重视公共意志 4、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编写了《百科全书》,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 制,形成了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对资产阶级、对法国、对欧美、对亚洲) 1、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 传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4、启蒙思想家的许多著作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1、问题: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从历史背景来看:文艺复兴发生在14—17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 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产生,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的反映,但当时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论和完整的思想体系,于是他们从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古典文化中寻找斗争武器,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进一步发展时期。当时西欧资产阶级日益强大,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力量,但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从思想主张来看:文艺复兴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基督教会,强调人性。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核心。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既指向基督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强调理性。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核心是反封建,集中批判的内容是封建的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他们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消灭专制主义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打倒天主教的世俗权威(否定旧的);另一方面

格老秀斯是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中.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Main Contents of Chapter I Section On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Law Section Two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Law Section Three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Law Section Four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Law and National Law Section On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Law Ⅰ.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Law What is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是规范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之法,而不是规范私人关系之法。然以在主权国家之上,再无更高的权力,学者乃说国际法是存于列国之间之法,而不是加于列国之上之法;换句话说,国际法是列国自己公认之法。而不是从上级权利加诸于列国之法。 (1). The name of International Law law of nations ; super-national law; world law ,transnational law; law of humanity International law (Bentham)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法学家 conflict of laws (国际私法,冲突法) International Law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国际公法) (2).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law is about principles and rules of conduct that nations regard as binding upon them and, therefore, are expected to and usually do observe in their relations with one another . 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用以调整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3).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Law ①国际法的法律性 ②国际法的国际性 Section Two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Law §1-14.Origins起源of the modern system 古代和中世纪国际法近代国际法16世纪现代国际法20世纪初 Antiquity--- practice such as the exchange of emissaries 使节

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主要思想家理论

西方哲学史期末论文 题目: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主要代表思想家理论班级:09政本 姓名:张帅 学号:200902010035 辅导老师:徐建立

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代表思想家理论内容摘要:17、18世纪欧洲爆发了意义深远的启蒙运动,涌现出无数优秀学 者。而其中运动的中心是法国。本文主要探讨了法国主要学者孟 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的主要理论观点加以阐述。 关键词:启蒙运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平等自由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17、18世纪,欧洲大陆爆发了意义深远的启蒙运动,涵盖各个知识领域,涌现出无数的优秀学者,他们提倡理性、自由、平等理念,在数个世纪以来成为西方社会的道德标准和哲学根源。可以说,整个西方近现代的思想发展就是从启蒙运动开始的。不同于之前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中的学者们以更加理性且更加大胆的理念来剖析西方社会,并为西方的崛起开出了一方又一方良药。他们反对宗教、反对封建,提倡理性主义,为未来的人类社会描绘出美妙的政治蓝图。另外,这些学者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其政治思想上面,我们可以称之为“政治哲学”,这是启蒙学者们共有的特点,即他们的哲学体系包含着强烈的政治意味,这是当时西方各国的社会现实决定的。整个17、18世纪,西方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新兴的资产阶级为旧的王国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快的英国为例,从15世纪50年代到17世纪40年代,英国的纺织品出口价值增长了约15到16倍,呢绒出口量从15世纪末的年均3万匹左右增长到16世纪中期的年均6万匹。①但是纵观整个欧洲,在17世纪还是旧的封建王朝占主导地位,甚至在某些国家(神圣罗马帝国)②还没有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反观法国,17世纪的法国在经历太阳王路易十四半个多世纪的统治后,国力日衰。路易十四在位期间,法国对外战乱不断,分辨对西班牙、德意志和尼德兰爆发战争。而凡尔赛宫则是太阳王集权统治的象征,这个路易十①科尔曼:《1450—1750年的英国经济》,牛津1977年版,第75页。 戴维斯:《1500—1700年的英国海外贸易》,伦敦1973年版,第52页。 ②神圣罗马帝国及德意志帝国自从843年《凡尔登条约》签订以来几乎就没有统一过,历代德意志皇帝一直忙于对外战争从而使得德国境内诸侯势力很大。而16世纪的宗教改革支持新教的选侯与皇帝之间的矛盾更加深了这种分裂的趋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