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

浅谈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

浅谈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
浅谈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

浅谈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

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08级信管二班张倩20084201004 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居住着大量的苗族同胞,他们创造了不同样式、风格的服饰。他们的服饰有便装与盛装之分,平日着便装,节目或姑娘出嫁时着盛装,无论服装还是头饰,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苗族刺绣的题材选择虽然丰富,但较为固定,有龙、鸟、鱼、铜鼓、花卉、蝴蝶,还有反映苗族历史的画面。苗族刺绣十分美丽,技法有12类,即平绣、挑花、堆绣、锁绣、贴布绣、打籽绣、破线绣、钉线绣、绉绣、辫绣、缠绣、马尾绣、锡绣、蚕丝绣。这些技法中又分若干的针法,如锁绣就有双针锁和单针锁,破线绣有破粗线和破细线。

苗族刺绣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刺绣的图案上。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展示。蝴蝶、龙、飞鸟、鱼、圆点花、浮萍花等图案都是《苗族古歌》传唱的内容,色彩鲜艳,构图明朗,朴实大方。

下面我们从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两个方面浅谈一下苗族刺绣:

一、艺术特色

苗族刺绣的图案纹样构成形式大致可以归纳为抽象化构成、复合化构成和随意性构成三大类:

一)纹样构成的独特形式

a、抽象化构成

苗族刺绣图案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故事的描写,通常用一种高度概括的归纳方法,即用点、线、面几何纹样表现。这种表现方法不仅要把具象的动物、植物的形体结构、色彩、运动规律等运用概括、夸张、取舍、简化、变形等构造方法处理,转化为点、线、面的几何形态,而且还包含着深厚的原始造型一时和古老的文化内涵。典型例子是洋溢着浓郁历史意识的江河故土图案。例如,苗族裙子上的色彩条纹表示江河,裙基纹象征苗家故居,点套纹象征灌渠,重叠纹象征群山,吊旗上的菱形纹表示田园,Z形纹

表示江河,凸形纹表示故居……。

b、复合化构成

苗族刺绣造型中,有不少形象就是用这种方法表现出来的。例如:龟龙抢宝图,龙是苗族所崇拜的图腾物之一,龟有长生不老之意,此图龙头龙尾,龟躯龟壳,将龟龙合二为一,不仅表现出苗族人民的神话传说故事和远古崇拜思想,更有着非常鲜明的象征性意义,反映出本民族深层次的精神理想。在苗族帐檐上刺绣的花篮、莲花、兵器等复合图形是升官发财,一生平安多层意思的功名利禄思想的体现,也是种族繁衍,多子多福意义的象征表现。苗族刺绣的复合化构成主要有图形公用,适形套用两种方式。

c、随意性构成

想怎么绣就怎么绣,想绣什么就绣什么,是苗族刺绣造型随意性的具体表现:也祝只长三条腿,侧面的人绣上两只眼睛,乌龟长着凤凰一样的尾巴,不同季节的花朵可以同时开放,荷花可以托起一个胖娃娃,人骑在龙身体上腾云驾雾,此类例子数不胜数。不同空间、时间、地点的,天上、人间、水里、陆地上的所有事物,在苗族刺绣创作者的眼里,都可以描绘在同一个画面中,在现实生活中看来不合情理的事物,通过刺绣创作者灵巧的双手,表现的淳朴、自然、天真、可爱。

苗族刺绣创作是以感情心里意象为基础的,它表现的是主观的真实性,追求的是情感意义上的真,而并不注重形象上的真,这种随心所欲、轻松自如的创作方式,真正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真正自由的艺术境界,并上升到哲学美学高度。

二)纹样构成形成

苗族刺绣纹样的构成形成形式丰富多样,千差万别,不同的地域环境,其纹样构成形式各不一样,概括起来主要有对称式、均衡式、混合式三种。

此外苗族刺绣纹样构成形式好友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纹样的组织基本上都是成双成对的,很少是单个纹样独立出现。纹样和纹样之间具有很好的呼应关系,或相互顾盼或相互交欢,表现出一种很强的亲和性和人文情怀。纹样的放置有直立式、放射式、向心式、涡旋式,连续纹样中有波线式、折线式、直立式和连缀式等。这些纹样的构成形式既有对称式又有均衡式。

苗族刺绣纹样的构图都要求对称、平稳、严谨、紧凑,饱满完整且疏密虚实得当,根据不同情况考虑整体与局部及各个部分的变化和统一、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三)纹样构造特征

混沌思想的群体创作意念表达式苗族刺绣造型的重要特征,同时,苗族刺绣造型还具有传承性、地域性、互渗性,以及原始意义下的感知造型、理念观察下的寓意性造型等特征,即集体承传式特征、地域性特征、互渗性特征、感知造型特征、寓意性造型特征。

二、审美价值

1)崇尚美好生活的理想

苗族服饰的审美价值不仅局限于其精美的外表,除了具有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实用美外,还表现在人们对于抚慰心灵需求的人文精神美,即深层地体现在苗族人民崇尚美好生活理想的文化内涵。

长期以来,苗族刺绣艺术所表现出来的世俗功利性愿望的不懈追求之所以长盛不衰,是与其生活环境、民俗习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处于极其封闭的文化环境和极其恶劣的生活条件下,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理想只能借助于神灵帮助来实现,如何多子多孙、长寿富贵,如何辟邪纳福、吉祥如意,如何丰衣足食、风调雨顺,如何家庭和睦、生活幸福等等,对功名利禄的祈求成为苗族信仰的强大的内在生命力。最终,这些朴素的理想和美好的愿望有通过各种民俗活动表现出来。

2)心里视觉的多维空间审美表现

苗族刺绣纹样中的空间是一种不可度量的幻化空间,我们在苗族刺绣纹样中看到的图样,是只有遨游的心灵方能获得的图像,每当欣赏苗族刺绣时,往往会将我们与广袤无垠的字眼连成一体,使人、动植物及周围的食物仿佛均在同一层次,不受种类或时空局限,在超越时空中互渗关联。

苗族服饰的这种特殊审美关照方式,是与苗族文学汪洋恣肆、谲诡奇伟的审美观照方式是一致的。苗族刺绣在视觉样式上极为出色地位我们创造了游目骋怀的审美对象,它们能更多地诉诸我们的直觉,对我们的审美感受能力与想象创造能力来说,也许更富于启迪。

3)体现了现在艺术的审美追求

苗族刺绣单纯素雅的造型所追求的视觉效果和那种超越模拟的象征意象构成手法,既有传统的技艺风格又有灵活多变的变现技巧,既原始古朴,有现代前卫,既稚拙,又高雅,表现出一种我们只有在现代艺术中才能见到的意象构成表现和意形同构空间。

苗族刺绣艺术有着强烈的现代感,它与现代人的审美心态、艺术趣味,有诸多相通的地方,它因此而获得了现代观众的普遍喜爱。苗族刺绣艺术对生命活力的崇尚,不畏艰难,乐观旷达的精神,以及它放纵主观,勇于想象,以超越模拟的手法构造奇特艺术空间的本领,也非常适合我们的时代。

苗族刺绣试讲教案

《苗族刺绣》教案 课程名称:苗族刺绣 课时: 1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苗族刺绣图案是苗族人们千百年以来集体智慧的结晶,黔东南刺绣图案代表了苗族刺绣的最高水平,在国际上也是一帜熠熠生辉的奇葩。贵州苗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研究价值。本课阐述了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构成形式、色彩特征、图案主题、美学特征等等方面。而大量的图片是对内容的直观展现,因此,应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使其对苗族刺绣的一些手法有认知上的了解,并且对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有认识上的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苗族刺绣的基本概况。 2、知识目标:使学生能根据苗族刺绣图案的创作手法,结合自身审美要求,创作图案,并搭配适合的色彩。 3、情感目标:通过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使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苗族刺绣用途、工艺及材料、艺术特征(构成形式、色彩特征、图案主题、美学特征)。 2.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使用苗族刺绣的艺术特征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放假期间,同学们可能会去外地旅游,那除了浏览景色之外,还会带回一些当地很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都有纪念意义。我想请问在座的同学们在苗族聚居的地区(贵州、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艺品是什么?(同学发言:苗族刺绣)上节课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了解苗族刺绣,并收集自己所喜欢的

苗族刺绣图案,现在可以将同学们收集的图片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讨论当时选择的原因? 生:展示收集图片资料,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由于图案造型、色彩搭配、等原因) (二)授课 1.课件出示:苗族刺绣(播放苗族背带刺绣视频,营造学习氛围) 师:苗族刺绣代表了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它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刺绣的图案上。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是苗族历史和生活的展示。它是苗族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苗族服饰的主要装饰手段。那同学们能总结一下苗族刺绣在苗族服饰中的用途吗?(发言、归纳) 学生:通常用以制作衣帽、坎肩、裙摆、绑腿、襁褓等等。(教师边听学生发言边播放课件,增加直观感觉,加深印象) 2.师:刚才播放的苗族背带刺绣以及同学们收集的刺绣图案,它们的质感有所不同,那你们知道苗族刺绣的制作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吗?(发言、归纳)(1)制作材料 布:主要以自种、自纺、自织、自染的家织白坯布为主,如棉布、麻布等;现在也会使用棉、麻、毛、丝、化纤等织物。 纸:包括一般的底稿纸和复写纸两种。 线:有棉线、麻线、丝线、毛线等,其中棉线、丝线最为常用。 (2)工具 针:有绣花针、毛线针、串珠针等。 剪刀:有裁缝剪、绣花剪。 尺子 绷架、辫线架 绘图笔 (3)制作工艺 针法:主要有平针绣(平绣)、辫绣、绉绣、锁绣、缠绣、盘绣、绒绣、锑绣、叠绣、堆绣、挑花、破线绣、打籽绣等等。 制作流程:准备图案;上绷;选线;刺绣;整理。 (教师边讲解边放课件,增加直观感觉,加深印象)

浅谈贵州黔东南州苗族刺绣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

学科分类号760.45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贵州黔东南州苗族刺绣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姓名赵小娅学号1211020540043 院(系)艺术学院 专业美术学年级 2010级 指导教师宋廷位职称副教授 二○一四年五月

贵州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绪论 (2) 一、黔东南州苗族刺绣的概况 (3) 二、黔东南州苗族刺绣的使用范围及文化内涵 (4) (一)黔东南州苗族刺绣的使用范围 (4) (二)黔东南州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 (5) 三、黔东南州苗族刺绣在教学中的应用 (6) (一)黔东南州苗族刺绣在美术教材中的体现 (6) (二)黔东南州苗族刺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9)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摘要 贵州黔东南州苗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苗族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征,在其独特的文化中,苗族刺绣是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对于苗族人来说,其服饰最佳的装饰是刺绣,苗族服饰是体现刺绣艺术的最佳舞台,正是因为此,苗族刺绣成为了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杰出的代表。贵州东南部的刺绣独具特色,其工艺性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黔东南苗族刺绣历史悠久,题材丰富,想象力超凡,在其色彩的运用与图案的造型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贵州黔东南州苗族刺绣在美术教材中的渗透具有多方面的体现,例如苗族刺绣与当代文化、苗族刺绣与油画创作等,都是苗族刺绣在美术中的运用,通过其传承性,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流传至今。 关键词:黔东南州;苗族刺绣;美术教材;渗透 Abstract Guizhou Qiandongnan Miao has a long history, large population, at this time, the Miao minority has formed their ow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unique in its culture, Miao embroidery is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culture and the arts. Miao embroider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costumes of the Miao, as one of the decorative clothing, it represents the highest skill of our country minority embroidery. Miao embroidery of Qiandongnan is unique, has the value of art of high technology, Qiandongnan Miao embroidery has a long history, rich imagination, extraordinary, have a distinctiv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its use and pattern color style, embodies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thnic groups in china. Penetration of Guizhou Qiandongnan Miao embroidery in the art teaching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embodies, Miao embroidery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Miao embroidery and oil painting creation, is the use of Miao embroidery in the art, through its inheritance, form a unique culture, spread to this. Keywords:The state of Qiandongnan;Miao embroidery;Art materials;Infiltration

苗族银饰的艺术特色

绪论 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民族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在这一载体中,融合有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耳档",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跳脱”,以及从古代饰物中沿袭而来的“步摇”、“五兵佩”和中国传统的龙、凤、鳞纹样等等。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都是由苗族男性银铁匠精心做成,据说已有400多年历史。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从头到脚,无处不饰。除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外,个别地方还有脚饰。 本文通过对苗族银饰的特征和文化方面的介绍,有助于我们认识自身的传统的银饰文化,为以后的首饰设计如何更多的融入自己的民族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一、苗族银饰的特征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和朝廷的追杀与民族文化迁徙秘密等暴露予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现在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后20世纪50年代后期苗族又开始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花山节”、“四月八”、“龙舟节”等。 苗族人酷爱银饰,不管在哪里生息繁衍,服饰特别是银饰都成为当地的亮点和人文景观。苗家人一生中用银处极多,尤其女性更胜,主要有三项:一是青年男女定情,男方要送女方银镯、耳环等作信物,而在正式出嫁时如男方送不足一定银两则不能成婚。二是苗家孩童是父母希望所在,其银饰的头帽、手镯、脚钏、银铃响物、罗汉菩萨等,全是新买银子做成。为求“长命富贵,驱鬼避邪”,苗人从少年乃至中年,在手、脚、耳等处均系上适量的祀保银钏。日常家珍饰银、存银又是苗家富有的象征。日常生活中,用银子来进行馈赠也是常事。三是给老年人祝寿或送葬都离不开银子或银饰物。 (一)巫文化主宰了苗族银饰的精神内涵 在各种银饰图案中,寓含着巫术、信仰的图像占据装饰物的主要位置。比如丹江苗族背部银衣有一个“宗庙”的图像造型,这是苗族原始宗教信仰的核心图样,其巫术的意义厚重,它具有统管全身银衣片的地位。所以,每一件银衣都少不了这个“宗庙”图样,且大体稳定,不能随意创造、变形。还有银花头围上的骑马武士和小孩银帽上的神像,也都如此。 苗族的图腾崇拜,是银饰的重要造型。苗族图腾即与苗族有血缘关系的几种图像。在苗族古歌中,传唱是枫木生出了蝴蝶妈妈(即妹榜妹略),蝴蝶妈妈生下了十二个蛋,由鹊宇鸟孵化出苗族的祖先姜央和十二兄弟。这样,与苗族始祖有关的有四种图腾。水牛是苗族始祖姜央的兄弟。西江、施洞、排吊等地苗族的银角是牛角的图样造型。水牛是稻作农耕的主力,水牯牛又是祭祀祖先的牺牲。传说苗族的先祖蚩尤就是头有角的。苗族认为,水牛是具有神性的动物。雷山苗族常常会把牛称为“牛妈牛爹”,逢年过节也不会忘了款待牛,要给牛吃酒肉和糯米饭。苗族认为,除天地外,枫树是祖先之祖。枫树也当然地在银饰上有所表现。银饰上的吊花,多为三角形的枫叶纹,它也作为连结其他图样的中介造型。苗族古歌当中提到了十余种鸟类,而帮助蝴蝶妈妈孵化十二个蛋的鹊宇鸟,有说是燕子的一种。它是由被砍伐的古枫树梢变来的,所以也是被苗族作为图腾来崇拜的。因而,银燕雀是苗族银饰中一种极为重要的图样造型。雷山丹江的主体由银雀组成的银簪中,有四只银雀,中间的一只被做得很逼真,神态活灵活现,连一片一片的羽毛纹理也清晰可见,小雀则抽象简略。都匀王司的银雀发簪主体就是一只神态逼真的写实的鸟,它展翅欲飞,身上的羽毛也一片片地微张,嘴里还衔着一个银笼。蝴蝶的纹样造型在银围帕、发簪、银梳、耳环、衣帽饰、项圈、压领、银衣片、背带、腰链、吊饰、手镯、—戒指、烟盒、围腰银牌等几乎所有的银饰上都能看到,因为蝴蝶妈妈是传说中苗族的母亲。上述几种图腾的纹样造型都是苗族银饰不可或缺的。而

浅谈苗族银饰文化

浅谈苗族银饰文化 摘要 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民族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在这一载体中,融合有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耳档",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跳脱”,以及从古代饰物中沿袭而来的“步摇”、“五兵佩”和中国传统的龙、凤、鳞纹样等等。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都是由苗族男性银铁匠精心做成。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 关键字:苗族;银饰;分类;工艺 首饰是服饰的一个组成部分。服是服装;饰是服装的附加物或替代品。首饰,在古代通指男女头上的饰品。然而,现在专指女人饰物,例如:手镯,戒指等。现在首饰为人们佩戴的饰物的总称。也具有表现社会地位、显示财富等意义。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从头到脚,无处不饰。除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外,个别地方还有脚饰。本文通过对苗族银饰的特征和文化方面的介绍,有助于我们认识自身的传统的银饰文化。 一、苗族银饰特点简介 1.苗族银饰介绍 苗族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中,又以银饰最富盛名。明代郭子章在《黔记》中对黔东和黔中苗族曾这样记载:“以银环,银圈饰耳”。至清代,使用银饰盛极苗乡,不仅佩戴普遍,而且数量之多为其他民族所罕见。黔东和湘西苗族男女均戴银饰,以妇女最为隆重,头戴银冠、项饰、银圈,身着银衣,手配银镯,脚套银链,以多为美,以重为富。2006年5月湖南省把湘西州苗族服饰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苗族银饰是整个苗族服饰中最精美的华章! 2.苗族银饰的特征 (1)巫文化主宰了苗族银饰的精神内涵 (2)苗族银饰中的龙的形状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 (3)苗族银饰中独特的迁徙文化 (4)苗族银饰中可以透视出苗族的平等观念 (5)苗族银饰具有一种展示性

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及其技艺传承初探

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及其技艺传承初探 ——以台江县为例 摘要: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灿烂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刺绣文化,以其绚丽多彩、工艺精美而获得世人赞誉。台江是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同时也是苗族文化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地区之一,文章从挖掘台江县苗族刺绣文化内涵的角度,致力于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技艺的研究,对台江县苗族刺绣工艺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进行概括和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苗族刺绣;文化内涵;技艺传承;台江县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民族,苗族文化的传承除口头文学外,另外的一种形式就是苗族刺绣,而苗族刺绣的造型与技法的多样性、独特性、文化性、稀有性和不可复制性在世界上堪称一绝。苗族刺绣图案含有许多古老而神秘的符号,记载了苗族的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伦理社会变迁,为人类同源文化提供有力的佐证,成为苗族寻根族源的与口头文学相辅相存的“教科书”,也体现了苗族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意识,是后人研究苗族文化历史的有形载体。 一、台江县苗族刺绣的类型 台江县是苗族文化大县,苗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7%,号称“天下第一苗县”,苗族先民在这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苗族素有“无花不成衣”之美誉,姑娘自幼学习针法,嫁妆多为亲手刺绣。台江苗族刺绣是苗族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一门艺术,堪称“无字史书”,其蕴含的文化内含可折射出苗族的历史和变迁过程,具有极高的文化品味。 由于受到不同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各异,因而制作的刺绣造型风格也各异。就服饰而言(服饰不同,其刺绣纹案也各异)台江苗族服饰可划分为方尼型、方纠型,方南型、方翁型、方白型、方秀型、翁芒型和后哨型等九个不同类别。刺绣手法主要有平绣、盘练、辩绣、叠绣、纵绣、缠绣、破线绣、锁绣、绞绣、扭绣、马尾绣等多种。有的凭对大自然事物的观察和感受,不用起草,便信手绣出;有的在布面上画好图案再绣;有的用剪纸粘贴进行刺绣。刺绣纹样造型多为夸张得体、风格独特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其中以龙、鱼、蝴蝶、蜈蚣、蝙蝠等图案最为广泛。

试论黔东南苗族民族民间刺绣工艺

试论黔东南苗族民族民间刺绣工艺摘要:刺绣是苗族传承已久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的主要装饰手段,更是苗族服饰的核心和灵魂。贵州省黔东南州是苗族主要聚居区,其刺绣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技艺,以针法精巧、古绣文雅、色彩丰富而闻名于世。本文从苗绣的图案纹样、构图形式及独特工艺剖析其精湛的艺术技艺及历史价值。 关键词:苗族刺绣图案纹样构图形式独特工艺 苗族是一个具有高度审美能力的民族,拥有众多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瑰宝,刺绣就是其中之一。苗绣多用于服饰装饰,如领子、袖子、肩部、围裙、头帕、裙子等部位。纹样古朴、造型稚拙,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体现了一种原始、纯真、古朴、大方的民族特色。黔东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区,其刺绣艺术技法精湛、独具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及历史研究价值。 一:黔东南苗族刺绣的图案纹样 (一)以神话传说题材为主体的纹样 苗族刺绣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都有一个来历和传说。如“兰娟衣”“姜央变月”“老鼠娶亲”“龙船节”“铜鼓传说”等,这些题材的图案纹样在苗族服饰上比比皆是,各具特点,且都带有鲜明的神灵崇拜观念。 (二)以动物形象为主体的纹样 苗族人民一直处于农耕生活,因而纹样体现的内容也与生活相关。以动物形象为母体的纹样一般有龙、凤、牛、羊、虎等,这些动

物形象反映在刺绣纹样中时,已与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动物不太相同,而是加入了刺绣者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才能把多种动物的特征综合起来,创造出似像非像的纹样造型,反映了一种带有神灵化的超自然现象,这种纹样造型承袭了远古先民的原始艺术风格。 (三)以植物花卉为主体的纹样 以植物花卉为母体的刺绣纹样一般有石榴、桃花、梨花、油菜花等,这些植物形象与自然景观和民族迁徙密切相关,表达了苗族人民对命运乐观豁达的精神。这种对造型、时空的随意性大胆的夸张想象,都表现了一种强烈的主体意识,所以才能创造出独有的质朴、神秘的艺术天地。 二:黔东南苗族刺绣的构图形式 (一)以动物图案为主的形式 中心式:在台江县的刺绣绣片上,经常可见的就是以各种动物形象为主的图案,一般采用的是中心式构成形式。动物形象为变形后的龙、蝶、牛、狮等,龙为一条或两条盘踞于中,周边配以蝶或花、鸟或对称的两条龙,在两条龙中设一“元宝”,再四周饰花。 (图一)

苗族的建筑特点

苗族的建筑特点 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有了建筑。建筑正是民族文化、科学技术、人文地理、地域风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阶段点的综合载体。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人口总数894万的苗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特的建筑文化。 本文主要考察苗族房屋建筑的特点、类型、居住方式,以及在苗族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吊脚楼。 一、苗族房屋建筑的特点 苗族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其居住和建筑自然相应地体现出浓郁的山地文化特征;居住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其独特的房屋建筑特点与类型。 1、简单易筑、就地取材。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苗族长期隐居深山,交通不便与世隔绝,生产力的发展相对滞后,多少年来与众多新建筑手段和新材料使用较少关联。苗家起屋盖房,并不雇佣专业工程施工队,而是由房主聘请某个有经验的匠师牵头,亲友邻里共助的传统形式。前头的匠师,苗家称为掌墨师傅,那些得到“真传”有过硬“法术”,能与神沟通有“神性”的师傅最受欢迎。这些人并非专职,平时无木工活的时候,还是和所有苗民一样从事农业生产。起屋盖房的时间一般选在秋后某个吉日,此时一方面是农闲,另一方面亦是秋后经济稍宽裕之时。其他参与帮忙者不计报酬,只要有较好的酒饭招待即可,体现了一家有事众手相帮的淳朴亲情乡情。建造时大量选用山区最易得到的竹木石料,采用轻巧灵活的木穿斗构架体系,就地取材简单易筑、又便于在经济条件更好时扩建续建,可以说是一种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又符合当地风俗民情的选择。 2、住居山上、因地制宜。 苗族农民是由黄河流域大规模迁徙至长江流域,继而又大规模迁徙至大西南山区。在那里,他们得到了较为安全的生存环境,在漫长的时光、严酷的条件下,整个苗族得以繁衍发展。在崇山峻岭中,一小片平坦的盆地、坝子或河谷都必须首先用于种植赖以生存的农作物。据山结寨、住居山上是既智慧又必然的选择。苗寨最常见的干栏式半边楼正是这种特定条件下创造的建筑精华。除了悬崖峭壁,各种坡度的山地均可建造,既无需动用过多的土石方,又能获得较大的建筑密度。 3、利用空间,满足基本功能需求。

浅析文山苗族音乐特点

浅析文山苗族音乐特点 【摘要】文章从地域的角度入手,分别从文山苗族民歌和乐器的角度来简述文山苗族音乐的概况,再从文山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对文山苗族音乐做进一步的扩展。从而对文山苗族音乐做出大体的概述。 【关键词】文山;苗族民歌;器乐。 文山,地处西南边陲,这里生活着壮、苗、瑶等10种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山少数民族——苗族,其音乐文化占据着文山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魁宝”之位。苗族民间音乐包括民歌和器乐两大类。 一、文山苗族民歌 文山苗族民歌是整个文山苗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山苗族自古有歌,并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世世代代都由人们口头传承下来,一般都是真人声歌唱,有的有伴奏,有的前面没有伴奏后面又有伴奏,有的完全没有伴奏。文山苗族民歌在不同的场合唱不同的歌,按其音乐题材分类可分为:山歌、叙事歌、风俗歌等。如祝福家乡的歌《鸟容帮豆郎》(翻译过来就是《祝福家乡》),探讨名字来源歌《我们的名字叫苗族》,情歌《假如我是一支花》,叙事曲《喏徘与榜董》等等。 例:《鸟容帮豆郎》

(一)、山歌 文山苗族山歌有情歌、茶歌、酒歌、劳动歌等等,常唱于山野林间或田头地旁,曲调悠扬婉转,音色清醇甘美,旋律波动起伏,节奏舒缓自由。其中情歌较为多见,情歌是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交流感情对唱的歌。如《假如我是一支花》《独自想念山歌》等。 例:《独自想念山歌》① 汉语:大雁飞来小燕没有地方飞,飞停在椿树尖,我们两个说不说说得那么好,怕你走你的,我也要走我的,怕你回去以后想不想我不知道,我走以后我想你想得心每天都飞向你父母的山谷 (二)、叙事歌

浅谈湘西苗绣

浅谈湘西苗绣 花垣县吉卫民族小学周秀芳 摘要:苗族刺绣简称苗绣,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作为一种工艺和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型载体和无形表征。 关键词:湘西苗族刺绣 一、古老的传统民族工艺 湘西苗族主要分布在吉首市、花垣县、凤凰县和古丈县。这支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因为苗族是一个只有独立语言,而没有独立文字的民族,所以苗族的起源迁移和发展,全靠歌谣传说、工艺美术和有关史料反应出来。其中被称为“无字文化”的苗绣是最能体现苗族民族文化特征。从《后汉书.南蛮传》所描述的苗族先民“三苗”好五彩衣来推断,最迟在战国时期,苗族刺绣就已经产生了。这个古老的传统民族工艺,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二、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湘西苗绣多用于苗族服饰中的袖口、衣襟、后肩、裤脚、腰裙及帐帘、门帘、被面等的装饰,而很少为单纯的艺术品。苗绣的题材选择非常丰富,但较为固定的有龙、凤、狮子、鸟、花卉、蝴蝶。湘西苗绣在绣法上好多种。从针法上来看有:平绣、挑绣、破线绣、锁绣、贴布绣等。从刺绣的色彩来分,可以分为三种:(1)以红色为主的暖

色调,主要花纹多用红色,花纹的次要部分纹样及边缘图案则以白、浅蓝、绿色等(如图一);(2)以绿色、紫色为主的冷色调,再配以褐色、白色、蓝色等冷色挑绣花纹的枝节部分(如图二);(3)以红、绿为主,并以黄色、黑色等色调绣制地综合调,制作工艺复杂(如图三)。 图一图二图三 三、独领风骚的图案功能 (一)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族徽功能 苗族各支系内部成员,从大自然的纯粹客观存在中提炼出有着相同代表意义的图案,从而形成具有向心排异的族徽。湘西苗族中,以龙、凤作为自己的族徽。在湘西苗族地区,过去人们深受同治阶级的压迫,他们只有把希望寄托于龙的身上,传说龙是苗族人敬仰的神灵,人们向往着龙能除灾去病能保佑风调雨顺,人畜兴旺。所以在苗族人的观念中,龙是神奇能力财富于一体的形象;凤是四灵之一,远古时代被视为神鸟而被人们崇拜。它是百鸟之首,身如鸳鸯尾翼似孔雀。在湘西苗绣中,凤多于自然物相结合,象征着吉祥如意富贵。

苗族刺绣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08级信管2班李雪琴20084201018 摘要:苗族刺绣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是中华民间艺术宝库中具有吸引力和民族特色的一朵奇花,作为一种工艺和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形载体和无形表征,既有着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又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关键字:艺术特色价值审美情趣民族特色纹样造型 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 苗族刺绣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是中华民间艺术宝库中具有吸引力和民族特色的一朵奇花,刺绣,苗语称“能贺”或“能蒙”。苗绣有着悠久的历史。苗族刺绣作为一种工艺,与苗族人民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不管在纹样构成、纹样造型特征和精雕细刻的工艺上都有这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一、纹样构成的独特形式 苗族刺绣的图案纹样构成主要可以归纳为抽象化构成、复合化构成和随意性构成三类。 (一)抽象化构成 苗族刺绣中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故事的描写通常都采用一种高度概括的的归纳方法,用点、线、面几何纹样表现。整个纹样造型别致,具有很强的抽象形式美感。 (二)复合化构成 复合化构成是指运用“互椮性”原理,将各种具有一定内在规定或联系的动物或植物等形象,通过联想、幻想等造型方法,使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相互关联,从而构成一种新的形象。 (三)随意性构成 随意性构成是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一只能够常用表现方法,苗族刺绣造型的随意性特别的明显,这种创作的方法随心所欲,轻松自如,对于客观事物的描述并不拘泥于客观的真实性,而是以一种主观的随意的创作,创作者吧按吧自己挚爱的物象情感化,是一种自由自觉和目的性的表现,在这些主观唯我的创造中,审美主题和客体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在苗族刺绣中这种随意性表现为想怎么修就怎么绣,具体表现为野猪只长三条腿,不同季节发的花朵可以同时开放,不同空间、时间、地点的所有事物都可以描绘在同一个画面中,在现实生活中看来不合情理

浅析苗族的牛文化与牛崇拜

浅析苗族的牛文化与牛崇拜 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在上古时期就开始了稻作。苗族生活在山水间,环境较为封闭,千年来依旧沿袭着农耕的传统,仍以水稻种植为主。牛作为苗族乡亲犁地的最好伙伴,成为了维系苗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支柱,自然得到人们的亲近与尊重,如果没有牛的协作,苗族人民是很难解决食物温饱问题的,自给自足的原始农耕方式使得苗族人家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苗族人家与牛的渊源 《苗族古歌》是中国流传下来的唯一非宗教典籍的传世记史诗,也是集苗族历史、伦理、民俗、服饰、建筑、气候等为一体的百科全书,是在苗族聚居区普遍流传着一种以创世为主体内容的民间口传文学作品。《苗族古歌》的第二组《枫木歌》中《十二个蛋》里有唱到妹榜妹留(蝴蝶妈妈)长到12岁,和水泡游方12天12夜,生下12个蛋。12个蛋生下来,妹榜妹留请来鹡宇孵了三年整,生出人类始祖姜央和雷公、老虎、蛇、龙、牛、大象等动物以及一批鬼怪。从苗族古歌中我们可以看出牛在创世纪神话传说中占有一席之地,苗族对牛有来自原始的崇拜,视牛为祖先之一。 历史上,苗族经历了五次大迁徙,在此过程中,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黔东南《苗族古歌》中《五群妈妈》唱道:经过“河沙坝”时,“野草密又高,苦于鲁难寻,阿妈忧重重。水牯草里钻,道路被打通。扶着妈妈走,慢慢朝前东。”这里说的水牯就是水牛。黔西北苗族传说迁徙过黄河时,小的家畜都被水冲走了,是牛把人载上了岸,才逃脱了敌人的追赶,得以生还。由古歌的内容推说,苗族对水牛是怀有极度感恩之情的。 图一苗族反排古歌表演 此外还有关于牛皮鼓的传说。苗家凡是死了人,都兴打牛皮鼓。一次阿昂(端公)给死人念经,其经书被老牛所吞。此经书为神仙所赠,书上记载着苗族老家的名字,记着搬到这里来的路线和祖宗的名字,牛把经书吃了会让苗家的死人回不到老家找不到祖宗。老牛说,经书已在我肚子里化成一张油皮,你只消得把我杀掉,用肉招待客人,皮子用来绷鼓。把油纸蒙在鼓面上,经书自然就印在鼓面上了。自此以后,苗家死了人就不再念经,开始打牛皮鼓。 苗族如今没有文字,只有依靠口耳相传从而实现世代相传。民间故事是苗族在山水间创造的灿烂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此类主人公为牛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苗族人民与牛之间有着许许多多道不清说不明的“恩怨情仇”。这都说明在漫长的年岁里苗族人家与牛的渊源深厚,不可分离。 二、牛元素在苗家人生活中的运用 1.在建筑上的体现 1

贵州苗族刺绣

贵州苗族刺绣 一、制作流程: (一)从市场上买回布料(也有自家纺织的)和白线,将白线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然后晒干; (二)该工艺品的绣法主要是平绣,也就是用染色的丝线在底布上绣,是最普通、最简易的绣法。平绣一般有两种绣法:一种是沿图案两边轮廓起针落针;另一种是在图案的一侧起针落叶,接着再跨向图案的另一侧起针落针。 (三)平绣一般用于大面积同样的色彩,给人整齐的感觉。该工艺品是用作装饰苗族服饰中裙子的沿边。 二、工艺品的民族意义: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里的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苗族刺绣便是苗族人民特有的符号。苗族服饰上的刺绣图案起到了替代文字的作用,从而使没有文字的苗族在刺绣图案艺术中形成了自己“无字的史书”。 故土情怀是苗族刺绣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一般通过故事的形式来进行表达。例如对中原景色和物象的描绘,对祖先生活迁徙中艰难历程的记录。黔东南苗族的妇女身上的衣服上都会绣有两条彩色镶边的横道纹样,一条代表黄河,一条代表长江,这就是其对故土情怀的抒发。苗族刺绣将历史留在刺绣上,表现的是苗族人民对故土的怀念与不舍之情。 在苗族刺绣中,一直受到原始宗教思想的晕染,苗族服饰系统是

世俗化的巫教礼仪,正因为有了巫教,苗族服饰才如此绚丽多彩,苗族刺绣才得以蕴含其独特的苗族文化中的核心精神。原始的宗教意识为苗族刺绣增加了不少梦幻般的美学感,构建出一个神奇多姿的艺术天地。在苗族刺绣的原始宗教思想中主要表现为图腾的崇拜,祖先的崇拜和对自然的崇拜。 在苗族刺绣中,有很多创作题材源自于生活,表达的是人们对自身、对自然和周围外部环境的认识与感知,其中还蕴含着苗族人民对生活的一种深度的感想与体验。例如黔东南苗族刺绣中有很多苗族渔猎生活与农耕生活的题材,还有关于人物、动植物、自然现象的绣品。这些都体现出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浅谈苗族服饰的纹样

浅谈苗族服饰的纹样 摘要 苗族历史悠久,聚居地域辽阔而复杂,苗锦苗绣服饰图案艺术的发展体现了苗族妇女的价值认同以及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民族审美个性。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支系形成了绮丽多变、纹饰繁富的多样性风格。 关键词:苗族服饰妇女价值纹样艺术绮丽多姿民族审美 引言 苗族服饰向来以绮丽多姿、纹饰繁富的特点为世人称道。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苗族有些简陋的吃住生活与他们织绣染装服饰艺术的五彩缤纷、灿烂夺目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反差。在苗族服装饰纹图案精美绚丽多姿的背后,有些人家连床铺被盖尚不齐全,食物常年以酸汤菜为主的条件下,在服饰上从不含糊行事。从发生学的角度上来看,任何民间艺术品背后所蕴藏着的意涵、人文涵及象征意义都与该民族或群体的生存、发展和思维方式休戚相关,特别是一些民族风俗习惯在民族和群体中一般来说是约定成俗、口传心授的。 正文 一、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艺术的人文背景 服饰织绣染装艺术在苗族社会中能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得以经久不衰的繁荣和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这一约定成俗的民族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则体现了苗族妇女自身的价值观,即能力的体现和审美的体现。这两种价值观的体现对其社会声誉和择偶、婚姻缔结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苗族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吃的、用的都基本上由家庭自己生产,妇女除参加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之外,纺织、刺绣或蜡染是她们一生的主要劳作。因此,纺织绣染在苗族中成为人们评价妇女能力高下的一个主要标准。美誉四方的妇女,必定是纺织绣染做得最好、心灵手巧的妇女,她们会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喜爱。反之,不善纺织绣染的妇女,会受到人们鄙视,给待婚姑娘在择偶、婚姻上带来不利甚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浅谈苗族芦笙舞的艺术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浅谈苗族芦笙舞的艺术特征摘要:民间舞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众多劳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过程中,在经历了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得以逐渐创造和形成,又是在民间的流传中不断传播、发展的文化现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民族文化,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间舞蹈。民间舞蹈代表的是它所在的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艺术特点;是各国、各民族、各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开阔视野、取长补短的主要内容,是增进相互交流的重要纽带。 关键字:苗族舞蹈;芦笙舞;艺术特征;内容形式;服饰;深远影响 前言 芦笙舞是苗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具有深厚浓郁的生活兴趣,庄严而深重的宗教信仰。芦笙舞不仅仅深深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也是苗族人民用以与全国乃至全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情感、友情等交流方式。是真正把器乐、唱歌、跳舞融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形态。 一、苗族芦笙舞历史溯源 关于苗族芦笙舞的起源,苗族人民有着朴素和美妙的传说。相传盘古开天地之时,大地呈现的是一片荒凉。那时,苗族祖先是靠狩猎飞禽走兽来作为自己的衣食,当时,为了能使捕获鸟兽变得简单,于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小伙子,在林中砍下树木和竹子,做了枝能模仿鸟兽的鸣叫和动作的管,吹起芦笙引诱各类鸟兽。从此,人们每次上山狩猎均有所获,于是芦笙舞就成了生活的必需从而流传到今。这类传说与现今仍流传着众多模拟鸟兽鸣叫和形态的

芦笙曲调及舞蹈动作的现象虽相吻合,但要弄清它的起源,仍有待从史料方面进行研讨。《阿卯古史传说》记载中写道,上溯到远古时代,苗族祖先由于"敌人闪岛觉地福从莱色米夫地来攻打,战不胜敌,后来就往南风吹来的方向迁移,苗族的先民从北向南迁移路途中,"青年人骑牛游渡"过黄河。到深夜,最先过河的人们担心跟在身后的人失散,就用吹起芦笙燃起篝火的方式引导人们集拢。在寒气的入侵下,人们跟随芦笙吹起的旋律,纷纷都跳起了芦笙舞。芦笙与笛子相似,是每位苗族青年男子亲密的好友。在苗家跳舞的坝地上,常见青年男子身背芦笙口吹笛子,或是将笛子插于腰带上又吹响芦笙。《云南少数民族》认为,"传说千变万化的芦笙调就是苗家人的'文字'"。在歪头山,芦笙一响,总有歌舞相伴。关于芦笙舞活动的历史,过去文献中多有涉及;从已出土的西汉铜芦笙乐舞俑分析,芦笙舞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清以来,更广见于文献和志书之中。明人倪辂《南昭野史》有"每孟岁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足以见得芦笙舞在苗族人民传统节日中的不可缺性,并流传广泛。 二、苗族“芦笙舞”的形成 苗族芦笙舞(苗语“酒给”),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是一种以男子一边吹着自制的"芦笙"同时以下肢(包含胯部、膝部、踝部)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它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聚居区,在各苗族地区尤其普及。其中以贵州东南部、西北

苗族刺绣的现代意义(一)

苗族刺绣的现代意义(一) 内容摘要:苗族刺绣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具有许多与其他刺绣艺术不同的特殊性质。文章论述了在现代设计中应该从苗绣艺术中借鉴的要点,分析传统的苗绣在现代设计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对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并发展现代的艺术创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苗族刺绣借鉴与模仿现代意义 一、苗族刺绣源流 苗族的刺绣艺术,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传说有位叫兰娟的女首领为了记住迁徙跋涉的路途经历,想出了用彩线记事的办法,过黄河绣条黄线,过长江绣条蓝线,翻山越岭也绣个符号标记,待最后抵达可以落脚的聚居地时,从衣领到裤脚已全部绣满。从此,苗家姑娘出嫁都要穿上一身亲手绣制的盛装,为的是缅怀离去的故土,纪念英勇聪慧的前辈,同时也为了承继前辈流传下的这份美丽,不忘祖业,激励后人。 二、苗绣造型的现代意义 苗绣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因苗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人文化难以波及的地方,苗族特殊的民俗文化一直支撑着这个古老民族的发展,形成了苗族地区特有的民俗风貌和人格精神。 1.实用性 苗绣艺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其内容贴近日常生产生活,风格质朴、率真。与生活的接近,还使苗族刺绣保留了艺术发生时的特征,即原始艺术时期艺术与生产活动或生活情景的一体化。在这种艺术活动中,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互交织,创造了既有实用价值又融合了审美功能的产品,这在我们今后的设计生活中也是很值得借鉴的,对于生活的精炼正是作为设计师的我们所被赋予的美的任务。将生活中的美提炼出来,与生产紧密结合,在符合实用的前提下,带给人视觉上的享受。同时,苗绣通过依存于各种生活用品中,如服装、荷包以及各种布什物等,充分体现了实用与装饰共融的统一性,是物质的实用性与精神的审美功能相统一的一种审美创造,它是苗族历史、文化、艺术、信仰的再现。以这种浑厚的文化底蕴作为设计的前提与参考,在设计思维中保留着这些精神价值,使我们在以后的设计中能够将传统精神赋予现代设计的作品中,使其拥有丰富的内涵。 2.艺术性 苗绣造型单纯素雅,有时甚至渗透出一种天真浪漫的情怀,它所追求的那种超越现实的象征意向构成手法,既有传统的艺术风格,同时又有多边灵活的表现手法;既原始古朴,同时又现代而前卫,表现出一种在现代艺术中才可能见到的意向构成表现和意形同构空间。在艺术造型方面,不管结构,不讲透视,甚至于不顾比例与虚实;不求形似,甚至不讲事理逻辑,完全凭着苗族人民的美好愿望与幻想,自由发挥,大胆创意。她们都追求形象的自由结合,使自然对象的体积完全被消除了,只剩下彩色的线和面的构成,在空间中有机地堆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造型,画面呈现出一种不间断的运动过程。这种奇特而大胆的形象、空间和氛围、规模往往出人意料,不同凡响。这种构成手法本身,给了艺术直觉和想象以极大的回旋余地,对于现代艺术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参照系统,苗族刺绣中抽象、无实际指示的造型,与西方“立体主义”艺术中以视觉想象为构造的特征,可谓是不谋而合。在苗绣的刺绣纹样中甚至能够看见仿凡·高与马蒂斯的身影,隐约还发现了毕加索的气息。这正是民间艺术的独到之处,它否定刻板机械地对现实的再现,在艺术上追求独特、自由的表现个性,体现人的理想与追求。这也与19世纪出现的现代主义主张合拍。它那超越自然的简化与抽象,理念性的造型与象征,正符合现代艺术的表现要求。

浅谈苗族刺绣色彩语言的艺术特征

浅谈苗族刺绣色彩语言的艺术特征 苗族是我国古老的一个民族,苗族刺绣谱写和传承了民族文化精神,反应了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等民族文化信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苗族人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刺绣文化,苗族刺绣是苗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人民生活必须的艺术品,苗族人民凭借着自己的心灵手巧谱写了苗族文化的书张,使之世代传承,并成为苗族人民宝贵的艺术财富与精神寄托,显示了苗民原始的生命崇拜,它是苗族历史的重现,苗民把大自然的事物拟人化,通过夸张的造型,鲜艳的颜色表现在刺绣上,表达了苗民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礼赞。 标签:苗族;刺绣;色彩 苗族刺绣源于苗族服饰,体现了审美与实用的统一,是物质精神与审美观念的载体,对于苗族这样一个无文字的民族来说,为了缅怀、纪念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他们通过刺绣的方式传达,世代相传相教。刺绣的配色上也是受到苗族先民祈福求欢,自由崇拜等精神的浸染,绣品色彩纯度高,色彩对比强烈,本文旨在从三个方面阐述苗族刺绣色彩语言的艺术特征。 1色彩寄托情感 从苗族的刺绣中我们可以看出苗族女性喜欢用温暖鲜亮的颜色进行搭配,苗族盛装上的刺绣使用的色彩主要有三种:以红色为主的红色调,图案花纹多用朱红色,而花纹的次要部分主要为淡黄色、白色、浅蓝、紫红色、绿色;以深蓝色、紫色为主的蓝色调,再配上褐色、白色、绿色、黑色等冷色调;以绿色为主色调,底色均为黑色,用苗语可以称为“欧啥”,即暗衣的意思。她们不搬照事物的固有色,而是凭借对事物的直觉,按照自己的意愿搭配颜色,在苗族人民的眼里,这些已经不单单只是颜色,它还被赋予深刻的感情寄托,红色代表青春活力,对生命的热爱,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它是苗族人民勇敢、顽强的真实写照,所以红色一般在姑娘出嫁或者重大节日时穿着。蓝紫色调有着了庄重、稳重、儒雅的色彩,象征成熟之美,所以蓝色调的刺绣多用在已婚妇女或者上了年纪的妇女衣着上,黑色深邃而神秘,多用于基本色或者男子衣服服饰上。 苗族刺绣中动物花纹最多的当属蝴蝶花纹,苗族刺绣里蕴涵着苗族先民朴素的原始宗教信仰及审美觀念,苗绣中蝴蝶图案随处可见,常用于苗族妇女的围腰和袖口花纹,这些以蝴蝶为主题的刺绣,周围还要绣上一些小动物作为陪衬,可见蝴蝶在苗族人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它反应了苗族先民的原始母系氏族对生殖崇拜和对生命繁衍的渴望。还有一种动物在苗族刺绣中出现的频率颇高,那便是龙了,苗族的龙不似西方的龙凶狠,残忍。苗族的龙憨态可掬,造型十分可爱,这无疑是对苗族人民生活的一种折射,苗族刺绣中的龙反应了苗族人祈求龙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的美好愿望,因此可以说苗族刺绣是千百年来苗族的精神积淀和物质显现,有着深刻的宗教韵味,渗透着对超自然神灵的幻想,并以其神秘的文化气息向人们传递者苗族的宗教文化,等待人们去不断感悟与解读。

苗族装饰艺术中苗族传统文化的探析

苗族装饰艺术中苗族传统文化的探析 摘要 湘西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是湘区是苗族聚集地之一,研究苗族装饰艺术是对整个苗族传统文化的探析。苗族装饰艺术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苗族特有的传统装饰纹样以其饱满的构图,古朴的色调以及纯朴的整体风格深深吸引着无数的现代设计师。苗族装饰艺术纹样中精髓部分的吸取及创新并最终结合现代元素,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特征的室设计设艺术作品,使人们生活和居住的空间能够与其所需的心理空间相互协调的心理诉求得以满足,延续传统装饰艺术是现代设艺术设计发展又一新的途径。 关键词:湘西苗族装饰艺术纹样室设计室装饰艺术设计 Summary Western Hunan is located in western China, is one of Xiangxi Miao area is a gathering place, a study Hmong Art Deco Analysis of the entire Hmong traditional culture. Hmong Art Deco rich, diverse forms. Among them, the Hmong traditional decorative patterns unique to its full composition, simple colors and simple overall style attracted countless modern designers. Hmong lessons and innovations in essence part of the Art Deco patterns and eventually combined with modern elements to create a work of art of interior design furnishings meet modern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so that people can live and space to live their mental space needed psychological demands to be coordinated satisfied,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decorative arts is a new way to th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