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散染料介绍

分散染料介绍

分散染料介绍
分散染料介绍

分散染料色谱全、品种多、用途广,而特性各异。为了在应用前全面掌握染料的性能和牢度,现就这类染料的性状分述于下。

第一节染料的一般性质

一、商品形态

为了改进染料的应用性能,增加经济效益,染料制造厂商根据分散染料的不同用途制成各种商品形态,并不断更新燃料的剂型,致力于节省能耗,提高得色深度,在染料的商品化加工方面改善染料的物理性状。

已见于市场的商品形态大致有:

1.标准强度的粉状染料和高浓强度(150~200%)的粉状染料。一般粉状分散染料均含有防尘剂,故粉末虽细而不飞扬。

2.颗粒状染料。染料运用造粒烘干新技术进行商品化加工而成。颗粒染料称重时无粉尘飞扬,但商品桶装体积较大。

3.轧染用或印花用的液体染料。均匀不沉降,分散剂含量少,得色深,节能效果显著。

普通的粉状染料含有四分之三左右的阴离子分散剂和电解质,通用性较大,既适合高温高压染色,又可用于热熔轧染和织物印花。高强度的粉状染料,分散剂相应减少,对深色涤/棉布的轧染更为有利,得色深,染料利用率高。颗粒状染料称料方便,劳动操作条件改善。液体染料粒度均一,染液计量配置方便。印花用液状染料改用非离子分散剂或少量阴离子助剂,有利于使用化学合成糊料,提高给色量,固色率可从一般的70~75%提高到95~98%。

不同的商品形态是染料应用技术不断革新的重要标志,在生产实际中逐渐显示其经济效益。

二、色光和强度

染料的色光是指纺织纤维染色后的色草和鲜艳度。在商业上,色光是染料特性和评价染料品质的重要标志,对染料应用来说,掌握染料的色光是印染加工产

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合格的商品染料的色光,在同等染色条件下必须与标准品一致。

分散染料的色光决定于染料结构本身,但又与染料的合成路线有关。相同结构的染料往往因制造厂之间的生产工艺不同而有区别。

印染成品的色光又与纤维品质、织物的组织规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散染料的色光通常是指染涤纶而言,同一染料染在涤纶上的色光和染在醋纤、锦纶、腈纶或其它合成纤维上的色光呈现相同或不同。因此,在选用染料和比较染料色光时,必须指定相同的纤维材料。

目测色光时,光源对视觉有一定影响,通常是在天然光(非直射的阳光)下观察,因为灯光对分散染料染色样品会产生不同的色光偏差,白炽灯光往往偏红,必要时应在标准光源下评定染料的色光。在对外贸易接受来样染色加工时,必须注意不同光源下的色光差异,因为分散染料各品种在不同光源下所出现的色光偏向是各不相同的,这种灯光变色现象叫做演色性(Colour Rendition)。拼色选用染料,要尽可能比棉演色性。染料样本中有各染料的反射光谱曲线,作配色时选用染料的参考。所需配色的来样事先要做反射光谱,这样选择染料才有根据。如果染色成品和来样在某一光源下显示配色效果相等,而在另一光源下则不相同,即所谓条件等色,除非配色所用的染料与来样原先用的染料相同,才能达到完全等色。必要时可通测色仪,确定配色色光是否相等,并核对单色染料的反射光谱曲线。

分散染料的鲜艳度因品种而异,对染色成品中的浅淡色泽和印花产品,应选用鲜艳度较好的分散染料。根据图案设计配色要求,还可选用带荧光的分散染料。鲜艳度较高的染料通常在染料商品名称中加“艳”(Brillian或Light),以示区别。带荧光的分散染料品种仅限于黄、橙、红色。

分散染料染色色光和强度的测定方法见附录二(GB2394-80)

进口商品染料要分别作染色小样(纱线或植物)和色光光度计测定,检验控制染料的质量。分散染料用于涤纶通常是以高温高压为准(热熔轧染小样为辅),目测比色要专人负责。醋纤用分散染料以二醋纤进行染色检验。纱样染色实际操作分95、100、105几档,然后一一比较强度高低。染色纱样目测强度允许误差±3%,色光差别不超过灰色卡4级。染色深度为国际牢度标准深度沸染2/3 ,是

按1/1标准深度的染料浓度换算而得。但为简便起见,染料用量通常是纤维重的1%。

电子仪器的分光比色测定是先将分散染料用丙酮或低挥发溶剂溶解,有时用DMF(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 Formanide的简称)。在比色溶液中加少量醋酸(或磷酸),以保证分散染料在有机溶液中的光学稳定性。分光光度测定以计算标准样与来样的最大吸收值为准,分光强度允许误差1~2%。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参见各公司的染料样本。仪器测定染料强度的新方法,在具备测色仪和电子计算机实验条件的单位,可以与目测方法互相参照。

仪器测定分散染料相对强度的实验过程为:

1.仪器:自录式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2.配液:精确称取染料标样(W

1)和来样(W

2

)各0.2克,分别加蒸馏水使

染料均匀分散(用醋酸调节pH5~6),注入250毫升容量瓶中摇匀,各吸取5毫升染液注入50毫升容量瓶中,加丙酮稀释至刻度待用。

3.操作与计算:染料溶液注入1厘米厚的小池,置入分光光度计光路,调节

至最大吸收波长(λmax)分别测得染料标样和来样的光密度(E

1和E

2

),

三、溶解特性

分散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冷水中约0.1~32毫克/升,80℃热水中约0.2~100毫克/升,水温升高至沸,或在压力容器内加热至130℃,溶解度可达200毫克/升以上。染料溶解受温度的影响与染料的结构和分子量有很大的关系。商品染料中通常含有较多的阴离子分散剂,它对分散染料有明显的增溶作用。

商品染料配制染液时,能溶解于水的大部分是各种分散剂,细小的染料微粒只是被水溶性的分散剂包围。分散染料的染液,实际上并非真正的溶液,这种不完全溶解的液体叫做分散液。

在生产实际中,怎样正确配制分散染料染液时不容忽视的操作问题。正确的操作方法是:用10倍染料重量的温水(40~50℃),在高速搅拌的条件下,徐徐将染料撒入即成。不宜用太热的水,切忌用沸水或直接蒸汽煮沸。更无必要加助溶剂,也不要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化料如操作不当,染液分散不良,将会使染料颗粒凝聚增大。影响染色成品的摩擦牢度。

染色生产通常使用软水。一般分散染料对水质并无特殊要求,水质硬度在100ppm以上时,可加六偏磷酸钠(也可用EDTA)进行软水,并防止染液中存在铜、铁离子,以免影响色泽鲜艳度。然后调节染液pH5左右。

四、升华牢度

一般分散染料加热至150~250℃便熔化或升华而不分解,具有容易在干热空气中由固态直接气化的特征。

染料干热升华的难易与染料化学结构上取代基的极性有关。对染料制造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合成各种升华牢度、用途不同的分散染料。

涤纶和醋纤用分散染料的染色成品,在热定型过程或其它后整理加工中,常会产生干热褪色和沾色的牢度问题,通常称为升华牢度或干热牢度不佳。

涤纶或醋纤服装加工使用分散染料的印染成品,在熨烫过程中也同样会因升华牢度欠佳而发生原样变色和沾色的情况。

涤纶染色和印花生产工艺的制定,对分散染料的升华牢度关系密切,因为热固着温度直接影响所用染料的得色深浅和固色率高低。对染料应用来说,工艺和设备必须与分散染料的升华牢度相适应。

分散染料的升华牢度又与纺织产品的种类有关,色织产品为防止织物热定型时相互沾色,常需选用升华牢度高的染料;匹染素色商品则不存在热定型沾色问题,即使染料的升华牢度较差,也可采用。

印染成品加工的色泽也与升华牢度有关,深色容易发生升华沾色,牢度问题比较突出,选用升华牢度高的染料对成品质量有利;浅色的情况则相反,不存在明显的沾色,就不必要用升华牢度很好的染料。

分散染料的升华牢度可以从染料样本和本分册的各论中查到,通常用180℃、30秒测定的鸳鸯变化和沾色的级数,5级为最好,1级为最差。不同的染色深度,升华牢度差别很大,不同的染色方法对升华牢度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升华牢度又可用染色织物上染料开始升华的温度来表示牢度的高低,从而可以识别不同的热定型温度条件下,染色深浅的适用范围。

表列良好总染料的升华牢度与染色深度的关系说明,升华牢度好的染料,不受染色深度的影响;升华牢度较差的品种,染料用量应控制在中、浅色,则对热定型并无妨碍。

巴迪许公司用接触热值表示分散染料的热定型牢度,接触热值低于40的染料不耐热定型,40~50的染料热定型牢度中等,50以上的染料热定型牢度最好。

五、扩散能力

温度是分散染料染色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扩散的速率。由于染料结构的不同,分散染料各品种之间的扩散性能差别很大,这对确定染色温度和染透纤维所需要的时间有重要的意义。

准确测定染料的扩散系数比较复杂,对商品染料通常用扩散层数来衡量和对比各染料的扩散性能,作为选用的拼色染料的依据。测试扩散册数的方法如下。

(一)高温高压染色扩散性能的测试用9~12微米沸染涤纶薄膜,裁成

5×50(厘米)的长条,在1~2克/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1~2克/升碳酸钠的混合液中,浴比1:50,50℃处理30分钟,取出洗净,浸在蒸馏水中待用。

把薄膜卷绕在直径15毫米的玻璃棒上(为避免卷入空气,可在水中进行)两端用电烙铁融封,再在薄膜外压上一根直径为3毫米的不锈钢棒,用线扎紧固定。

将卷好的薄膜放入染浴,,用醋酸调节pH5保持弱酸性,于130℃染2小时,如欲缩短染色时间,可加适量载体(20%水杨酸甲酯乳液20毫升/升)。染色终了,取出,投入冷水迅速冷却。打开染色后的薄膜,即可清除地看出染料扩散层数。扩散层数相近的染料,一般有较好的拼色相容性。

(二)热熔染色扩散性能的测试染料预先用研磨机磨细(染料颗粒不大于2微米),加水配成浓度50克/升的染液(不加渗透剂),用10×10(厘米)新华1号层析滤纸在室温下一浸一轧染液,晾干备用。

吧染色滤纸剪下一小方块,在直径为0.5厘米的空心紫铜棒表面包一圈,稍留缝隙为界世界印染网https://www.doczj.com/doc/fe13851089.html,,再用9~12微米厚度的涤纶薄膜卷绕在滤纸外层,约卷绕12层,薄膜两端用玻璃胶封口。然后在150℃温度中焙烘4小时,取出冷却,观察涤纶薄膜沾染层数,以示染料扩散能力的大小。

涤纶薄膜由于在成型时表面涂有油剂,有碍于染料的扩散,因此必须先将薄膜进行前处理,可用非离子净洗剂1~2克/升,在50 ℃温度中浸10分钟后取出,清水冲洗,晾干。

第二节染料的染色性能

一、提升力

提升力是分散染料的重要性能之一。这一特性表示各个染料应用于染色或印花时,染料用量逐步增加,织物(或纱线)上得色深度相应递增的程度。提升力好的染料,染色深度按染料用量比例增加,说明有较好的染深性;提升力差的染料,染深性差,达到一定深度时,得色就不再随染料用量增加而加深。

分散染料的提升力在具体品种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染深浓色泽要选用提升力高的染料,染鲜艳的浅淡色泽可以选用提升率低的染料。掌握染料的特性,合理使用,方能达到节省染料、降低成本的效果。

高温高压染色的染料提升力用%表示,在指定的染色条件下,测得染液中染料的吸尽率,或直接测得染色试样的色深数值。各染料的染色深度可按1、2、3.5、5、7.5、10%(对纤维重)分成六档,在高温高压染色小样机内进行染色。热熔轧染或织物印花的染料提升力用克/升表示。

从生产实际而言,染料的提升力就是染液浓度的变化,即相对于印染成品得色深浅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既可以凭莫测,又可以借助于一汽进行精确的测定色深值,再通过色深公式计算求得分散染料的提升力曲线。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分散染料提升力的测定方法〔见附录五

(GB2397-80)〕,评定染料提升力时,用目力评比各档染色试样的深度。当其中一档的试样深度与前一档试样深度的差,不低于褪色样卡中的4级时,作为该染料的最高色率,即提升力。

二、覆盖力

涤纶(或醋纤)长丝织物,包括针织品,在用分散染料匹染后,常会出现色档。色档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有的属于织疵,也有因为纤维品质的差异,通过染色以后暴露出来。

品质低劣的涤纶长丝织物,在相同的染色条件下,用各色不同品种的分散染料进行染色,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有些色档严重,有些不明显,这反映分散染料对色档有不同程度的覆盖能力。按灰色标准评级,色差严重的为1级,无色差的为5级。

分散染料对色档的覆盖力决定于染料结构本身,染料初染率高、扩散慢、迁移性差的品种,多数对色档的覆盖力也差。覆盖力与升华牢度也有一定关系。

纤维制造工艺不稳定,包括牵伸和定型参数的变化,都会引起纤维亲和力的不一致。涤纶长丝染色性品质检验,通常是用典型的覆盖力差的染料Eastman Fast Blue GLF(C.I.分散蓝27),染色深度1%于95~100℃沸染30分钟,水洗烘干后按色差程度评级分等。

生产实际中为杜绝色档的发生,首先是加强涤纶纤维原料质量的管理,织厂必须用完剩纱再更改产品。对已知品质较差的产物,应改用染料覆盖力较好的色泽,以免成品大批降等。

三、分散稳定性

分散染料倾入水中随即分散成细小的粒子,粒度分布按二项式展开,平均值在0.5~1微米。品质高的商品染料粒度大小十分接近,有一个高的百分数,可用粒度分布曲线表明。粒度分布差的染料,带有大小不等的粗粒,分散稳定性也差。若是粒度大大超过平均值范围,即可能出现微小粒子重结晶。由于重结晶大粒子增多,导致染料析出,沉积在染色机壁上或纤维上。

为使染料微小细粒成为稳定的水分散体,水中要有足够浓度沸染分散剂。染料微粒被分散剂包围,不使染料彼此靠近,防止相互聚集或结块成团。阴离子的电荷斥力有助于分散体的稳定。常用的阴离子分散剂包括天然的木质素磺酸盐或合成的萘磺酸系分散剂:另有非离子分散剂,多数是烷基酚聚氧乙烯衍生物,专用于合成糊料印花。

原染料中的杂质可能对分散状态产生不利影响。染料结晶的改变也是重要因素,有些结晶状态容易分散,而另一些状态则不很容易。在染色过程中,染料的晶态有时也会发生变化。

染料分散在水溶液中,因受外界因素影响,使分散的稳定状态遭到破坏,有可能产生染料结晶增大、粒子聚集和絮凝现象。

聚集和絮凝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重新消失,是可逆的,通过搅拌再得到分散,而絮凝的染料是无法再恢复稳定的分散液。由于染料粒子絮凝造成的后果有:产生色点,上色减慢,得色降低,染色不匀,染槽积垢等。

造成染液分散体不稳定的因素大致有:染料品质低劣,染液温度偏高,时间过长,泵速太快,pH值过低(<4=,助剂不当,织物不净等。

(一)分散染料颗粒细度的测定

1.滤纸法:先配1~3%染料溶液,吸取0.4毫升滴入玻璃板小孔下的滤纸上,间隔5分钟滴加0.2毫升蒸馏水,共五次,然后将滤纸取出晾干,评级,共分5级,4-5级为合格。

2.量筒滴液法:取250毫升量筒,内盛生流水,吸取染料浓液,滴入量筒内水面上,观察染料均匀扩散的能力,以及最终是否有颗粒沉淀。

3.热熔染色法:称取7.5克分散染料于烧杯中,加200毫升蒸馏水,用搅拌机搅拌3分钟,再加600毫升蒸馏水使体积达到800毫升。

将一块15×15(厘米)的纯涤纶西米织物,平放在方口硬塑料漏斗底部(织物表面不起皱),随后把漏斗固定在抽滤瓶上。

把上述配好的染液倒入漏斗中抽滤。然后用200毫升蒸馏水洗涤烧杯,将洗液一并倒入漏斗中。

待染液全部通过漏斗后,取下织物,在75℃的烘箱中烘干,将织物的二分之一作焙烘处理,于210℃热熔1分钟。

评定:用目光观察织物表面的色点多少,液状分散染料不允许有小色点出现,用于染色的粉状染料允许有10个以下小色点。

(二)分散稳定性的测试

1.滤纸法:配10克/升分散染料染液,加醋酸调节pH值。取500毫升用#2滤纸在瓷漏斗上抽滤,观察颗粒细度。另取400毫升于高温高压染色机内作空白

试验,加热至130℃,保温1小时后,降温冷却,再用滤纸过滤,比较染料颗粒细度沸染变化。用高温加热后的染液经过滤,纸上无色点,表示分散稳定性良好。

2.Colour pet法:染料浓度2.5%(对涤纶重),浴比1:30,加10%硫酸铵1毫升,用1%醋酸调节至pH5.

取涤纶针织物10克卷于多孔壁上,放在染液内外循环的高温高压染色小样机内,于80℃升温至130℃,保温10分钟,冷却至100℃,水洗晾干,观察织物上有无染料凝聚色点。

四、pH敏感性

分散染料的品种多、色谱广,对硫酸的敏感性很不一致,不同pH值的染液常会导致不同的染色结果,影响得色深浅,严重的甚至产生色变。在弱酸性介质(pH4.5~5.5)中,分散染料处于最稳定状态。

商品染料溶液的pH值不尽相同,有些是中性,也有些带微碱性。染色前,都要用醋酸调节至规定的pH值。染色过程中,有时染液的pH值会逐渐升高,必要时可加蚁酸和硫酸铵,使染液始终保持弱酸性状态。

偶氮结构的分散染料有些对碱十分敏感,也不耐还原作用。带酯基、氰基或酰胺基的分散染料,多数会受碱水解作用,影响正常的色光。也有些品种即使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高温染色,无色变现象,可以和直接染料同浴染色,或与活性染料同浴轧染。

印花色浆在需要用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同浆印花时,只能选用对碱稳定的染料品种,方可不受小苏打或纯碱的作用影响色光,在拼色时尤其要注意。在更换染料品种前必须通过试验,并查明该染料对pH值稳定的范围,通常在染料样本上均有图示或记载。

五、拼色相容性

在成批染色生产时,为获得好的重视性,通常要求拼用的三原色染料有象染单色然来哦一样的上染特性,以确保产品色光的前后一致。怎样把染色成品批与批之间的色差控制在质量允许范围以内,这是涉及染色处方拼色相容性的同题,又称染料的配伍性能。分散染料的相容性与染料用量即染色深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醋纤染色用的分散染料,通常要求在近80℃上色,染料的上色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相互拼色。

涤纶高温高压染色时,分散染料的上染特性常会因另一染料的拼入而发生变化。一般的原则是选择临界染色温度相近的染料进行拼色。为考察染料相容性的好坏,可在与染色生产设备近似条件下,惊醒一系列的小样染色试验,用变更处方浓度、染液温度和染色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对比染色布样色光一致性,把染色相容性较好的染料归并一类。图7-3-2表示色光相同的范围,由面积大小代表相容性的好坏。涤纶高温高压染色,拼色染料1组比2组的相容性好。

涤棉混纺织物热熔染色时,拼色染料也必须具有与单色染料一样的性质。热熔温度和时间要与染料的固着特性相适应,以保证最高的得色两。各单色染料都有特定的热熔固色曲线,可作为拼色染料初步选择的依据。高温型的分散染料通常不能与低温型然来哦拼色,两者所要求的热熔温度不同。中温型染料既可以与高温型染料拼色,又可与低温型染料具有相容性。河里的拼色,必须考虑染料之间性能和染色牢度之间的一致性,任意拼色的结果是色光不稳定,产品颜色的重现性不好。

一般认为,染料的热熔固色曲线形状相同或相似,在涤纶薄膜上的单色扩散层数也相同的两只染料拼染时,每一扩散层中的色光不变,则说明该两只染料相互拼色的相容性好;反之,染料的热熔固色曲线形状不同(如一曲线是随温度提高而上升,另一曲线是随温度提高而下降),在涤纶薄膜上的单色扩散层数也不相同的两只染料拼染时,扩散层中的色光有差异,则不适宜相互拼色,但同色相的然来哦可不受此限制。如分散深蓝HGL和分散红3B或分散黄RGFL的热熔固色曲线的形状完全不同,在涤纶薄膜上扩散层数相差也较多,不能相互拼色。而分散红M-BL和分散红3B因为色相相近,两者热熔性能虽不一致,仍可拼色时用。

柠.檬-阁'技·术_网 https://www.doczj.com/doc/fe13851089.html, 整_理-发'布;欢迎大家访问柠檬阁!

分散染料成品

万丰染料成品目录 常规产品 Regular Series 1分散黄6G Disperse Yellow 114 2分散黄4G Disperse Yellow 211 3分散黄ETD Disperse Yellow ETD 4分散黄4063Disperse Yellow 4063 5分散黄BRL Disperse Yellow BRL 6分散黄H3R Disperse Yellow H3R 7分散黄M3R Disperse Yellow M3R 8分散黄E-GL Disperse Yellow E-GL 9分散橙E-RL Disperse Orange25 11分散橙S-4RL Disperse Orange 30 12分散橙SE-2RL Disperse Orange 31 13分散橙S-3RFL Disperse Orange 44 14分散橙SE-RL Disperse Orange 61 15分散橙SE-RL Disperse Orange 61:1 16分散橙GLX Disperse Orange 62 17分散橙R-SF Disperse Orange 73 18分散橙76-1Disperse Orange 76-1 19分散橙BRO-A Disperse Orange BRO-A 20分散橙BRO-B Disperse Orange BRO-B 21分散橙BRO-C Disperse Orange BRO-C 22分散橙C2RS Disperse Orange C2RS 23分散橙ALK Disperse Orange ALK 24分散橙HF Disperse Orange HF 25分散橙WNBS Disperse Orange WNBS 26分散棕3REL Disperse Brown 4 27分散棕P-3R Disperse Brown 19:1 28分散棕P-3G Disperse Brown 19 29分散棕D212Disperse Brown D212 30分散红GG Disperse Red 17 31分散红E-R Disperse Red 50 32分散红GFL Disperse Red 73 33分散红BB Disperse Red 82 34分散红FRL Disperse Red 177 35分散红P-4G Disperse Red 278 36分散红D-3B Disperse Red 311 37分散红F-3BS Disperse Red 343 38分散红891Disperse Red 891 39分散红896Disperse Red 896 40分散红369Disperse Red 369 41分散红D112Disperse Red D112 42分散红D114Disperse Red D114 43分散红玉 WF-HNA Disperse Red WF-HNA 44分散大红HD-B Disperse Scarlet HD-B 45分散酱红XFN-T Disperse Caramel Red XFN-T 46分散艳红XF-T Disperse Brill Red XF-T 47分散蓝12Disperse Blue 12

分散染料分类

分散染料的分类 1分散染料的分类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按化学结构来分,按化学结构,主要可以分为偶氮型、蒽醌型、杂环型三种,其中主要以偶氮型为主,偶氮型又分为单偶氮型和双偶氮型。 详细介绍见下表: 类别所占比例简单介绍及常见举例 单偶氮 占分散染 料的50%以上 分子量一般为350~500,制造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色谱齐全,匀染性优良,提升力高,色牢度因结构不同差异较大。浅、中、深色系列都有。 如分散蓝H-GL(C.I.disperse blue 79),分散红玉S-2GFL((C.I.disperse Red 167), 分散红玉SE-GL((C.I.disperse Red 73) 双偶氮 约占分散 染料的10% 色谱以中、深色为主,色谱以橙、黄、深蓝为主,制造工艺较复杂,成 本相对较高,,染色性能一般,色牢度一般。如分散黄 E-RGFL(C.I.disperse Yellow 23),分散橙SE-GL(C.I.disperse Orange 29) 蒽醌 约占分散 染料的25% 色光鲜艳,色谱主要有红、紫、蓝等,匀染性能良好,日晒牢度优良。 合成工艺路线较长,成本昂贵,染色性能优良,但一般提升力不佳,色牢度整体 上优良,结构不同,色牢度差异也较大。如分散红E-3B(C.I.disperse Red 60), 分散蓝2BLN(C.I.disperse Blue 56),分散翠兰S-GL(C.I.disperse Blue 60) 杂环 占分散染 料小于15% 色谱较全,色光较鲜艳,有些品种有荧光,发色强度高,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染色性能良好,色牢度性能较佳。结构种类较多,分类比较繁杂, 近年来发展较快,以后会详细介绍。如分散黄E-3G(C.I.disperse Yellow 54), 分散红CBN(C.I.disperse Red 356) 另一种按应用性能分类,目前大部分是采用瑞士Sandoz(山德士)的Foron系列分散染料的分类方 法,其主要根据染料升华牢度来分,详细分类见下表: 染料分类(符号)特性高温型S 中温型SE 低温型E 染料分子大小大中小升华牢度高中中或低 匀染性较差中好热溶染色、固色温度200-220℃190-205 ℃180-195℃

家纺的基础知识-染料分类

纺织基础知识 染料分类染料分类 染料是使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鲜明而坚牢色泽的有机化和物作为染料除了具有鲜明的色泽外,还须能溶于水或借助于化学方法使之溶于水及制成分散液,在染色时舍染液而上染纤维,上染后具有一定的坚牢度,即在后加工或服用过程中保持不褪色。有一部分有色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但也能上染纤维,他们往往借助于某些高分子物(粘合剂)将悬浮状态的颜料细小颗粒粘在纤维表面,这种有色物质称为颜料,颜料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着色。利用在纤维上经化学反应合成颜料的方法也可进行染色(酞箐染料)。 染料的特点: 1.有颜色 2.与水形成分散体系 3.上染纤维 4.有一定牢度 染料分类:(化学结构分类、应用分类) 一、化学结构分类: 1.偶氮结构(-N=N-) 2.蒽醌(A/Q)结构,分子中蒽醌结构: 3.靛系染料.如靛蓝,硫靛。 4.硫化染料,具有复杂的含硫结构。 5. 酞箐(PC)结构染料,分子中含有酞箐结构。 6.多甲川染料(箐系染料),在分子共轭体系中,含有(-C=C-)链段。 7.芳甲烷染料,包括二芳甲烷和三芳甲烷染料。 8.硝基和亚硝基染料,在染料中,硝基为共轭体系关键组成部分。 9.杂环染料,分子中含有杂环结构。 二、染料应用分类: 1.直接染料(direct dyes),染料分子多数为偶氮结构并含有磺酸基、羧酸基等水溶性基团,可溶于水,在水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一般染料对纤维素有亲和力,染料分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相结合,从而染着于纤维上。 2.酸性染料(acid dyes),是一类含磺酸基、羧酸基等极性基团的阴离子染料,通常以水溶性

高档环保型分散染料项目投资计划书

高档环保型分散染料项目 投资计划书 xxx有限公司

高档环保型分散染料项目投资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论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战略合作单位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七、设备购置 八、产品规划方案 九、原材料供应 十、项目能耗分析 十一、环境保护 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十三、项目进度规划 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十五、报告说明 十六、项目评价 十七、主要经济指标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一、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三、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四、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五、项目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建设规划方案 一、产品规划 二、建设规模 第四章项目选址评价 一、项目选址原则 二、项目选址 三、建设条件分析 四、用地控制指标 五、用地总体要求 六、节约用地措施 七、总图布置方案 八、运输组成 九、选址综合评价 第五章项目工程方案分析

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 二、项目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三、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 四、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 五、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六、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七、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第六章风险评价分析 一、政策风险分析 二、社会风险分析 三、市场风险分析 四、资金风险分析 五、技术风险分析 六、财务风险分析 七、管理风险分析 八、其它风险分析 九、社会影响评估 第七章实施安排 一、建设周期 二、建设进度

三、进度安排注意事项 四、人力资源配置 五、员工培训 六、项目实施保障 第八章项目投资分析 一、项目估算说明 二、项目总投资估算 三、资金筹措 第九章项目经济收益分析 一、经济评价综述 二、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第十章附表 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 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 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

分散染料的色卡

一、分散染料 序号产品名称色样索引号类型PH范围包装规格 1 分散黄6GFS 200% Y114 S 3-7 25kg/纸箱 2 分散黄E-3GL Y64 E 3-8 25kg/纸箱 3 分散黄E-3G 200% Y5 4 E 3-9 25kg/纸箱 4 分散黄C-4G 200% Y211 SE 3-7 25kg/纸箱 5 分散嫩黄H-4GL 100% Y134 S 3- 6 25kg/纸箱 6 分散嫩黄SE-4GL 100% - SE 3-6 25kg/纸箱 7 分散金黄SE-3R 200% - SE 3-6 25kg/纸箱 8 分散黄C-5G 200% Y119 SE 3-6 25kg/纸箱 9 分散金黄E-3RL 100% Y23 E 3-9 25kg/纸箱 10 分散金黄SE-RL 300% - SE 3-7 25kg/纸箱

序号产品名称色样索引号类型PH范围包装规格 11 分散橙REL 200% 061 SE 4-9 25kg/纸箱 12 分散橙S-2RL 200% 076 SE 4-9 25kg/纸箱 13 分散橙R-SF 200% 073 S 3-9 25kg/纸箱 14 分散黄棕S-3RFL 200% 044 S 3-9 25kg/纸箱 15 分散橙F3R 200% 025 E 3-9 25kg/纸箱 16 分散橙SE-5RL 200% 029 SE 4-9 25kg/纸箱 17 分散橙S-4RL 100% 030 S 4-7 25kg/纸箱 18 分散橙SE-RH 300% 0288 SE 3-9 25kg/纸箱 19 分散棕S-3R 100% Brl S 4-8 25kg/纸箱 20 分散大红S-3GFL 100% R54 S 4-7 25kg/纸箱

染料分类

染料分类 染料是使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鲜明而坚牢色泽的有机化和物作为染料除了具有鲜明的色泽外,还须能溶于水或借助于化学方法使之溶于水及制成分散液,在染色时舍染液而上染纤维,上染后具有一定的坚牢度,即在后加工或服用过程中保持不褪色。有一部分有色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但也能上染纤维,他们往往借助于某些高分子物(粘合剂)将悬浮状态的颜料细小颗粒粘在纤维表面,这种有色物质称为颜料,颜料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着色。利用在纤维上经化学反应合成颜料的方法也可进行染色(酞箐染料)。 染料的特点: 1.有颜色 2.与水形成分散体系 3.上染纤维 4.有一定牢度 染料分类:(化学结构分类、应用分类) 一、化学结构分类: 1.偶氮结构(-N=N-) 2.蒽醌(A/Q)结构,分子中蒽醌结构: 3.靛系染料.如靛蓝,硫靛。 4.硫化染料,具有复杂的含硫结构。 5. 酞箐(PC)结构染料,分子中含有酞箐结构。 6.多甲川染料(箐系染料),在分子共轭体系中,含有(-C=C-)链段。 7.芳甲烷染料,包括二芳甲烷和三芳甲烷染料。 8.硝基和亚硝基染料,在染料中,硝基为共轭体系关键组成部分。 9.杂环染料,分子中含有杂环结构。 二、染料应用分类: 1.直接染料(direct dyes),染料分子多数为偶氮结构并含有磺酸基、羧酸基等水溶性基团,可溶于水,在水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一般染料对纤维素有亲和力,染料分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相结合,从而染着于纤维上。 2.酸性染料(acid dyes),是一类含磺酸基、羧酸基等极性基团的阴离子染料,通常以水溶性钠盐存在,在酸性染浴中,能与蛋白质纤维素分子中的氨基以离子键相结合而染着。结构上主要为偶氮和蒽醌所组成,亦有部分为三芳甲烷结构。

分散染料染色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最早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称为醋纤染料。随着合成纤维的发展,锦纶、涤纶相继出现,尤其是涤纶,由于具有整列度高,纤维空隙少,疏水性强等特性,要在有载体或高温、热溶下使纤维膨化,染料才能进入纤维并上染。因此,对染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具有更好疏水性和一定分散性及耐升华等的染料,目前印染加工中用于涤纶织物染色的分散染料基本上具备这些性能,但由于品种较多,使用时还必须根据加工要求选行选择。 (一分散染料一般性质分散染料结构简单,在水中呈溶解度极低的非离子状态,为了使染料在溶液中能较好地分散,除必须将染料颗粒研磨至2μm以下外,还需加入大量的分散剂,使染料成悬浮体稳定地分散在溶液中。分散染料按应用时的耐热性能不同,可分为低温型、中温型和高温型。其中低温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低,匀染性能好,常称为E型染料;高温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较高,但匀染性差,称为S型染料;中温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又称为SE型染料。用分散染料对涤纶进行染色肘,需按不同染色方法对染料进行选择。 (二分散染料染色方法由于聚酯纤维具有疏水性强、结晶和整列度高、纤维微隙小和不易润湿膨化等特性,要使染料以单分子形式顺利进入纤维内部完成对涤纶的染色,按常规方法是难以进行的,因此,需采用比较特殊的染色方法。目前采用的方法有载体法、高温高压法和高温热溶法等三种染色方法。这些方法利用了不同的条件使纤维膨化,纤维分子间的空隙增大,同时加入助剂以提高染料分子的扩散速率,使染料分子不断扩散进入被膨化和增大的纤维空隙,而与纤维由分子间引力和氢键固着,完成对涤纶的染色。由于分散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故要依靠加入染料和溶液中的分散剂组成染液。为防止分散染料及涤纶在高温及碱作用下产生水解,分散染料的染色常需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 下面分别介绍三种染色方法。 1.载体染色法载体染色法是在常压下加热进行。它是利用一些对染料和纤维都有直接性的化学品,在染色时当这类化学品进入涤纶内部时,把染料分子也同时携入,这种化学药品称为载体或携染剂。

关于环保型染料的几个热点问题_一_

讲 座关于环保型染料的几个热点问题(一) 章 杰 上海染料有限公司(200331) 摘 要 环保型染料已成为世界纺织品市场上对染料的一个基本要求。本文对环保型染料的几个热点问题,即环境荷尔蒙与染料助剂、染料过敏性和过敏性染料、重金属与染料助剂、染料致癌性和致癌性染料、AOX和染料助剂等进行分析,这些问题将对染料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叙 词: 染料 助剂 重金属 环境保护 中图法分类号: TS19012 环保型染料已成为世界纺织品市场上对染料的一个基本要求,它不仅包含染色牢度和应用性能上的指标,如水洗牢度、耐日光牢度、耐氯牢度、摩擦牢度、汗渍牢度,以及对应用工艺的适应性、热稳定性、耐碱性及对盐敏感性等,而且还要求环保质量指标,它包括下列内容: (1)不含有德国政府和欧共体已明文规定的22种致癌芳香胺和在特定条件下会裂解释放出22种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国际纺织品生态环境领域研究与测试协会在1998年出版的Eco2T ex Stan2 dard100中已把这22种致癌芳香胺列为不能检出之列;最近该协会在2000年出版的Eco2T ex Stan2 dard100中又对不能检出的致癌芳香胺品种作了修改,去掉了原来禁用的对氨基偶氮苯,新增加了2,42二甲基苯胺和2,62二甲基苯胺,这样不能检出的致癌芳香胺增加到23种。但是这种改变目前还没有通过政府颁布法令加以明确; (2)不含有过敏性染料; (3)不含有致癌性染料; (4)不含有急性毒性染料; (5)不含有环境荷尔蒙; (6)不含有产生环境污染的化学物质(170种左右,包括挥发性有机物质、含氯载体等); (7)不含有变异性化学物质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8)重金属如锑、砷、铅、镉、铬、六价铬、钴、铜、锌、镍和汞等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 (9)甲醛含量有严格的限制; (10)农药品种和含量有严格的限制。 染料的环保质量指标还与其被使用的对象有关。例如婴儿用纺织品以及与皮肤直接接触用纺织品的染料,其环保质量指标要比与皮肤不直接接触用纺织品和装饰用纺织品的染料环保质量指标严格。 染料的环保质量指标虽然从90年代初已提出,但迄今对其重视的程度还远达不到要求,这不仅是当前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染料制造者的技术壁垒,而且也是第三世界染料价格提不高的原因之一。至于环保质量指标中有些内容已为各方面所熟悉,目前有五个为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 1 环境荷尔蒙与染料助剂 环境荷尔蒙是一类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极其有害的化学物质,又称内分泌扰乱物质。它们会对激素受体发生结合作用,或减少血液中的激素,或使精巢萎缩,而扰乱人类和动物的内分泌与发育过程,使野生动物的繁殖能力和人类遗传等发生异常。因此,自进入90年代以来环境荷尔蒙已成为世界上的社会问题,世界纺织市场上要求染料、助剂和纺织品的制造商与供应商出示不含这些化学物质的保证。 根据大量调查研究,目前世界市场上规定了70种被禁止的环境荷尔蒙;日本把其中的3种重金属不计在内,因此被禁止的环境荷尔蒙为67种;欧洲最近指出环境荷尔蒙不少于250种。从它们的结构特性分析,可以分属五种类型:①含卤素化合物;②含硫化合物;③不含卤素和硫的化合物;④菊酯类化合物;⑤重金属。这些环境荷尔蒙具有七个共同特性: (1)苯环结构居多,分子量一般在200~400之间,与一些天然的蛋白质和多糖物质等相比,分子结构比较简单,分子尺寸也比较小。 (2)脂溶性化合物,不含有强的水溶性基团,较易溶于油脂类物质中。 (3)有机氯化合物比例较大,且具有可吸附性。 73  关于环保型染料的几个热点问题(一) 印 染(2000No.7)

分散染料介绍

分散染料 一种微溶于水,在水中借分散剂作用而呈高度分散状态的染料。分散染料不含水溶性基团,分子量较低,分子中虽含有极性基团(如羟基、氨基、羟烷氨基、氰烷氨基等),仍属非离子型染料。这类染料后处理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在分散剂存在下经研磨机研磨,成为高度分散、晶型稳定的颗粒后才能使用。 分散染料 - 概述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最早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称为醋纤染料。随着合成纤维的发展,锦纶、涤纶相继出现,尤其是涤纶,由于具有整列度高,纤维空隙少,疏水性强等特性,要在有载体或高温、热溶下使纤维膨化,染料才能进入纤维并上染。因此,对染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具有更好疏水性和一定分散性及耐升华等的染料,目前印染加工中用于涤纶织物染色的分散染料基本上具备这些性能,但由于品种较多,使用时还必须根据加工要求选行选择。 分散染料染的涤棉 分散染料的染液为均匀稳定的悬浮液。分散染料于1922年由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开始生产,主要用于聚酯纤维和醋酯纤维的染色。当时主要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聚酯纤维的出现,获得了迅速发展,成为染料工业中的大类产品。分类分散染料(见表)按分子结构可分为偶氮型、蒽醌型和杂环型三类,它们按一定的原则命名(见染料),按《染料索引》(简称C.I.)统一编号。①偶氮型的色谱较剂全,有黄、橙、红、紫、蓝等各种色泽。偶氮型分散染料可按一般偶氮染料合成方法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②蒽醌型具有红、紫、蓝等色。③杂环型为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类染料,具有色彩鲜艳的特点。蒽醌型及杂环型分散染料的生产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 - 概述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最早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称为醋纤染料。随着合成纤维的发展,锦纶、涤纶相继出现,尤其是涤纶,由于具有整列度高,纤维空隙少,疏水性强等特性,要在有载体或高温、热溶下使纤维膨化,染料才能进入纤维并上染。因此,对染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具有更好疏水性和一定分散性及耐升华等的染料,目前印染加工中用于涤纶织物染色的分散染料基本上具备这些性能,但由于品种较多,使用时还必须根据加工要求选行选择。 分散染料染的涤棉 分散染料的染液为均匀稳定的悬浮液。分散染料于1922年由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开始生产,主要用于聚酯纤维和醋酯纤维的染色。当时主要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聚酯纤维的出现,获得了迅速发展,成为染料工业中的大类产品。分类分散染料(见表)按分子结构可分为偶氮型、蒽醌型和杂环型三类,它们按一定的原则命名(见染料),按《染料索引》(简称C.I.)统一编号。①偶氮型的色谱较剂全,有黄、橙、红、紫、蓝等各种色泽。偶氮型分散染料可按一般偶氮染料合成方法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②蒽醌型具有红、紫、蓝等色。③杂环型为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类染料,具有色彩鲜艳的特点。蒽醌型及杂环型分散染料的生产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分散染料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41203 3114003519 林子皓()研究现状 A常温常压染色 聚酯纤维低温染色的关键在于提高其增塑、膨化程度,降低其玻璃化温度,加快分散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速度。目前研究应用的方法是,采用环保型助剂、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载体及某些物理化学方法,如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超声波处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等,达到增溶、助溶和增塑、膨化作用,降低涤纶纤维玻璃化温度,改善染色特性,实现涤纶常压低温染色 B环保型载体: 目前所用载体大多有一定毒性,部分载体味道较大,存在环境污染问题,部分载体不易脱载,残留载体不易洗净,影响染色牢度,因此研究无毒环保的新型载体是涤纶染色工艺一个发展趋势。 国内染整学者所研制的一些载体多为醚类、酷类化合物或其复配物,这些载体对涤纶纤维低温染色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仍然存在或是用量大、或是难降解,或是效果不理想的缺点。 有学者研究邻苯二甲酞亚胺类化合物对分散染料低温上染涤纶纤维的促染效果。邻苯二甲酞亚胺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可生物降解,对纤维和分散染料均有一定的亲和力,研究其作为染色载体的促染效果将有重要的意义。C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CO:流体不仅具有粘度低,扩散强的气体性质,而且密度与液体相似,对于疏水性物质拥有良好的溶解能力。超临界CO2染色技术就是利用CO2流体这种优良特性作为染色介质,成功的代替了水,对纺织品进行染色处理。 作为无水染色的超临界CO2染色技术,不仅染色全程无需用水,而且染液中不 添加助剂,酸,碱等化学试剂,染后的织物也不用浮色清洗,不但减免用水,而且杜绝了染色废水的产生,从源头上解决了染后污水的治理难题,益于环保。但用超临界CO2染色技术条件要求很高,设备及费用昂贵,大规模应用存在许多问题,至今还没有实际应用于工业生产 D分散染料碱性条件下染色 当分子结构中的取代基是酷基、苯磺酞基、酞胺基时,则染料的耐碱性最差,仅能在弱

分散染料产品索引号

分散染料产品索引号 分散黄A-G------------------C.I. Disperse Yellow 3 分散黄E-3RL----------------C.I. Disperse Yellow 23 分散黄E-3G-----------------C.I. Disperse Yellow 54 分散黄3GF-------------------C.I. Disperse Yellow 64 200% 分散黄BRL-S----------------C.I. Disperse Yellow 163 200% 分散黄4G--------------------C.I. Disperse Yellow 211 200% 分散黄5G--------------------C.I. Disperse Yellow 119 200% 分散黄5GL-------------------C.I. Disperse Yellow 241 200% 分散黄6GSL------------------C.I. Disperse Yellow 114 200% 分散黄8GFF------------------C.I. Disperse Yellow 82 200% 分散红玉B-------------------C.I. Disperse Red 1 200% 分散红玉BD------------------C.I. Disperse Red 13 200% 分散大红S-3GL--------------C.I. Disperse Red 54 100% 分散红玉S-5BL--------------C.I. Disperse Red 167 100% 分散红FB--------------------C.I. Disperse Red 60 200% 分散红FB--------------------C.I. Disperse Red 60 220% 分散红玉SE-4RB-------------C.I. Disperse Red 73 200% 分散大红S-R----------------C.I. Disperse Red 74 100% 分散红BEL-------------------C.I. Disperse Red 92 200% 分散红BS--------------------C.I. Disperse Red 152 200% 分散大红GS------------------C.I. Disperse Red 153 100% 分散红FRL-------------------C.I. Disperse Red 177 200% 分散红玉C-2R---------------C.I. Disperse Red 179 220%

分散染料分类

分散染料的分类 1 分散染料的分类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按化学结构来分,按化学结构,主要可以分为偶氮型、蒽醌型、杂环型三种,其中主要以偶 氮型为主,偶氮型又分为单偶氮型和双偶氮型。 详细介绍见下表: 色谱较全,色光较鲜艳,有些品种有荧光,发色强度高,制造工艺复杂, 成本较高, 染色性能良好,色牢度性能较佳。结构种类较多,分类比较繁杂, 近年来发展较快, 以后会详细介绍。 如分散黄 E-3G (C.I.disperse Yellow 54 ), 分散红 CBN ( C.I.disperse Red 356 ) 另一种按应用性能分类,目前大部分是采用瑞士 Sandoz (山德士)的 Foron 系列分散染料的分类方 法,其主要根据染料升华牢度来分,详细分类见下表: 染料分类(符号)特性 高温型 S 中温型 SE 低温型 E 染料分子大小 大 中 小 升华牢度 高 中 中或低 匀染性 较差 中 好 热溶染色、固色温度 200-220 °C 190-205 C 180-195 C 类别 所占比例 简单介绍及常见举例 单偶氮 占分散染 料的 50%以上 分子量一般为350?500,制造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色谱齐全,匀 染性优良,提升力高,色牢度因结构不同差异较大。浅、中、深色系列都有。 如分散蓝 H- GL (C.I.disperse blue 79 ),分散红玉 S-2GFL(( C.I.disperse Red 167), 分散红玉 SE-GL((C.I.disperse Red 73) 双偶氮 约占分散 染料的 10 % 色谱以中、深色为主,色谱以橙、黄、深蓝为主,制造工艺较复杂,成 本相对较高,,染色性能一般,色牢度一般。如分散黄 E-RGFL(C.I.disperse Yellow 23), 分散橙 SE-GL ( C.I.disperse Orange 29 ) 蒽醌 约占分散 染料的 25 % 色光鲜艳,色谱主要有红、紫、蓝等,匀染性能良好,日晒牢度优良。 合成工艺路线 较长, 成本昂贵 ,染色性能优良, 但一般提升力不佳,色牢度整体 上优良,结构不同,色牢度差异也较大。如分散红 E-3B(C.I.disperse Red 60) , 分散蓝 2BLN (C.I.disperse Blue 56 ),分散翠兰 S-GL ( C.I.disperse Blue 60 ) 杂环 占分散染 料小于 15%

分散染料的性能

分散染料的性能 分散染料的性能 一、涤纶超细纤维专用分散染料具体如下特征: 1、具有较低的初染率和较高的最终上染率,故匀染性,染深色性好。 2、对染色的温度和时间影响较小,重现性好。 3、染浴PH适应范围较宽。 4、具有较好的提升率。 5、具有较优良的染色坚牢度。 二、筒子纱染色专用分散染料特征: 1、具有优良有分散性和渗透性,减少筒子内外层色产差。 2、优良的染色坚牢度,适用于色织和针织后加工整理工艺。 3、配合合理的染色工艺,减少涤纶低聚物析出。 三、速染型分散染料特征: 1、具有优良有分散染料稳定性,在纤维上吸附均匀,能获得优良的匀染性。 2、当温度达到130℃时染料基本全部上染,能大幅度缩短染色工时。 3、染色完毕后可不还原清洗,用皂洗就能达到色牢度要求。 4、三原色具有优良的相容性和提升率。 5、PH适应范围广,尚可用于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四、高温型染料特征:

属高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好,匀染性差,适用于高温高压染色,热熔 染色和印花。 五、中温型染料特征: 属中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热熔曲线平坦,适用于 高温高压,热熔染色和载体染色。 六、低温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差,匀染性好,适用于高温高压和载体 染色。 分散染料 定义: 1、何谓分散染料?适用于哪些纤维染色? 分散染料是一类在水中溶解度低而呈高度分散性的非离子型染料。 染料通常与分散剂混和,在水中呈悬浮体。 分散染料适宜于:醋酸纤维、涤纶、锦纶、氨纶、PTT纤维、DLA纤维染色外,还能用于氯纶、丙纶的原浆着色以及塑料的着色。 2、分散染料的分类如何?各类分散染料的性能如何? 按化学结构分:主要有偶氮型和蒽醌型两大类、还有硝基苯乙烯,苯骈咪 唑等含杂环结构的。 按应用性能和染色牢度通常分为: (1)、低温型(E型)适宜于高温高压染色和载体染色,染物升华牢度差,匀 染性好。 (2)、中温型(SE型、M型)适宜于高温高压、热熔轧染,也可用于载体染色,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

染料的命名

染料的命名 合成染料是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有些染料的化学结构还未能确定。工业用染料常含有杂质或是染料异构体的混合物,单用化学名称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染料的颜色及应用性能。一般商品染料采用三段命名法,即冠称、色称和尾注。 一、冠称(属名) 染料的属名分普通属名及专用属名两种。普通属名各国各厂都可采用,例如直接、酸性、活性染料等,它们表示了染料的应用类别。专用属名则为染料制造厂的专用名称,其他部门不能任意采用。因此,同一化学结构的染料商品,往往有几十种不同的专用属名。例如:还原染料有德国的阴丹士林(Indanthren)、瑞士的汽巴能(Cibanone)等。我国则一律采用普通属名。 二、色称 色称表示染料所能染得的颜色,它可以用红、橙、黄、绿、蓝、紫、黑等来表示,也可以借自然现象,动、植称的颜色表示,如天蓝、橘红、鼠灰等。其名称抽象,含义模糊。近代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所建立的表达方法,颜色的区分可以通过色调、纯度及亮度三者予以确定。如翠蓝即可写成: (1)色调:λ=500nm; (2)纯度:30%; (3)亮度:32%。 其中任一数值有变更,即表示色泽起了变化。这种用数字表达的方法,准确可靠,在学术上应用颇广。 三、尾注 尾注表示染料的色光、牢度及其他性质,可用外文字母或符号表示。根据使用习惯,列举常用符号的意义如下: (一)表示染料的色光、性质等 B表示带蓝光或青光 C表示适用于染棉 D(1)表示适用于染色 (2)表示稍暗 E(1)表示适用于浸染

(2)表示匀染性好 F(1)表示染色坚牢度好; (2)表示染料颗粒细 G表示带黄光或绿光 H(1)表示适用于棉毛交织物的染色 (2)表示热固型活性染料 I表示相当于还原染料的染色牢度 J表示带黄色 K(1)表示适用于冷染(指还原染料) (2)表示热固型活性染料 L(1)表示耐光性好 (2)表示染料的匀染性好。 M(1)表示含双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 (2)表示混合物 N表示正常或标准的意思,或系新染料 O(1)表示带橙光; (2)表示高浓度 P(1)表示适用于印花或染纸; (2)表示粉状染料 R表示带红光 S(1)表示适用于染丝 (2)表示水溶性好 (3)表示升华牢度好 V表示带紫光 W表示适用于染毛 X(1)表示浓度较高 (2)表示普通型活性染料 Y表示带黄光 上述符号也可以几个连在一起,以表明该色光之强弱。例如,BB或2B

新型液体纳米分散染料开发研究

可行性报告 新型液体纳米分散染料开发研究 一、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1) 1、国内外项目研究背景 (1) 2、项目研究在市场需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方面意义 (4) 二、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关键及科研创新性 (6) 1、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6) 2、技术关键 (6) 3、项目创新性 (7) 4、纳米染料加工技术及可行性 (7) 三. 项目预期目标 (8) 1、主要技术指标 (8) 2、产品质量指标 (8) 3、项目成果与经济指标 (9) 四、实施方案 (9) 1、技术方案 (9) 2.项目研究条件 (10) 五、项目进度 (10) 六、经费预算 (11)

一、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1、国内外项目研究背景 1))行业现状和水平 目前世界聚酯纤维的年产量已超过2000万吨,我国的聚酯纤维也达到了770万吨,因此,市场上分散染料的需要量增长很快。2002年我国分散染料的产量达到了约38万吨,不仅占到我国染料总产量的53%,而且超过世界分散染料年产量的2/3,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分散染料生产国。分散染料的年出口量超过我国染料年出口总量的46%,成为我国出口量最大的染料类别。 近年我国分散染料新品种的开发虽不及前几年那么快,但一些有技术难度的品种如分散翠蓝S-GL、分散翠蓝S-BL、分散蓝S-BGL 和分散艳红E-RLN等都已开发成功,产品质量也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特别是环保型分散黑EX-SF 300%和环保型分散蓝EX-SF 300%都已投入市场并大量出口。 但我国分散染料行业也存在着盲目发展,部分产品严重供过于求;产品结构仍以偶氮型(占约65%)老品种为主;商品化质量差:粒径大、粒径的分布范围宽、粒子形状不规则、有球形、菱形、针形和圆柱形等;晶型不清楚;分散稳定性差;能源及原材料消耗高;污染源多,三废治理水平低;市场竞争激烈,规模生产效应已明显下降等忧患。

环保型分散染料

环保型分散染料 1、分散染料的环保问题 (1)致癌芳胺涉及的禁用分散染料 1994年德国政府公布的因致癌芳胺涉及的禁用染料中有6只分散染料,1996年再次公布有9只分散染料禁用,1999年VCI也有9只分散染料。其中最重要的是因对氨基偶氮苯引起的禁用染料,以C.I.活性黄23为例,它的代用染料经过这几年的开发取得很好的效果,代用染料的性能超C.I.分散黄23。它们如:C.I.分散黄104(分散黄SE-5R),C.I.分散黄54(分散黄SE-3GE),C.E.分散黄64(分散黄3G),C.I.分散橙29(分散橙3GL)、C.I.分散黄119(分散黄5G),C.I.分散黄211(分散黄4G)及C.I.分散黄134(分散嫩黄H-4GL)等。虽然Oeko-Tex standard 100的2000年版本内取消了氨基偶氮苯,但德国环保法规的第六修正案明确将此列入,因为他们的立场各不相同。 (2)过敏性分散染料 Oeko-Tex standard 100的2000版规定的过敏性染料有20只,全部都是分散染料,分子量都在270-340,其中17只是早期醋酸纤维素用分散染料。 有一此过敏性分散染料用于复配型染料,例如分散黑EX-SF300%是由C.I.分散橙76(过敏染料),C.I.分散紫92及C.I.分散蓝291复配而成,同时也有用C.I.分散橙37复配的,(与C.I.分散橙76的分子结构相同)。 C.I.分散橙76的代用染料如:C.E.分散黄163(分散黄S-3RFL)及C.I.分散橙61(Miketon Polyester Yellow Brown 2RL)等。国外还有用Kayalon Polyester Yellow Brown 3RL,Dianix UN-SE01取代C.I.分散橙76,效果较好。 据检测部门及企业反映,用C.I.分散橙61取代橙76所复配的分散黑300%内仍存在C.I.分散橙76。从这二只染料分子结构式和合成工艺分析,可能发生下列情况:它们的区别是所用重氮组份分别为2,6-二氯-4-硝基苯胺和2,6-二溴-4硝基苯胺。后者通过溴化得到,但是工业溴素中可能存在Cl2,因而有少量氯化产品混杂其间,与同一偶合组份,就有可能产生C.I.分散橙76。 (3)AOX值的影响 许多偶氮型分散染料是以卤代芳胺作为重氮组份,这些卤代芳胺如:2-氨-4硝基苯胺,2,6-氯(溴)-4-硝基苯胺及2,4-二硝基-6-氯(溴)苯胺,所涉及的分散染料包括黄、橙、红色谱,少量其它色谱不下七十余只分散染料。新开发的分散染料大多不含卤素,也就不存在AOX问题。举例如下: (4)防止分散染料染后热迁移造成的牢度下降 分散染料染色后,在高温后处理(如定型等)时,加上助剂的影响,分散染料能产生的一种热迁移(Thermo-Migration)现象,这种迁移也发生在长期贮存中。热迁移的原因是由于纤维外层的助剂在高温时对分散染料产生溶解作用,染料从纤维内部通过纤维毛细管迁移到纤维表层,使染料在纤维表面堆积,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如色光变化,在熨烫时沾污其它织物、磨擦牢度、水洗牢度、汗渍牢度、干洗和耐晒牢度下降等。分散染料热迁移性与分子结构有关,与染料的升华牢度没有绝对的关系,而且升华牢度愈好的分散染料所呈现的热迁移性愈差。其次是后处理的温度与时间的影响。而作为广泛应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却是导致染料热迁移现象的主要原因,一般分散染料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中呈现的不稳定性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主要还是由于分散染料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如C.I.分散蓝58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于130℃,5min内全部热迁移;而C.I.分散橙20在同样条件下30 min内仅有10%热迁移。它们的分子结构如下,可以明显看出,它们的分子结构截然不同,反映出热迁移性也大不相同。 因此防止分散染料热迁移现象的方法是:去除干净染色前和染色中所用助剂;后整理所

分散染料性能

分散染料的性能 一、涤纶超细纤维专用分散染料具体如下特征: 1、具有较低的初染率和较高的最终上染率,故匀染性,染深色性好。 2、对染色的温度和时间影响较小,重现性好。 3、染浴PH适应范围较宽。 4、具有较好的提升率。 5、具有较优良的染色坚牢度。 二、筒子纱染色专用分散染料特征: 1、具有优良有分散性和渗透性,减少筒子内外层色产差。 2、优良的染色坚牢度,适用于色织和针织后加工整理工艺。 3、配合合理的染色工艺,减少涤纶低聚物析出。 三、速染型分散染料特征: 1、具有优良有分散染料稳定性,在纤维上吸附均匀,能获得优良的匀染性。 2、当温度达到130 C时染料基本全部上染,能大幅度缩短染色工时。 3、染色完毕后可不还原清洗,用皂洗就能达到色牢度要求。 4、三原色具有优良的相容性和提升率。 5、PH适应范围广,尚可用于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四、高温型染料特征: 属高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好,匀染性差,适用于高温高压染色,热熔染色和印花。 五、中温型染料特征: 属中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热熔曲线平坦,适用于高温高压,热熔染色和载体染色。 六、低温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差,匀染性好,适用于高温高压和载体染色。分散染料 定义: 1、何谓分散染料?适用于哪些纤维染色?

分散染料是一类在水中溶解度低而呈高度分散性的非离子型染料。 染料通常与分散剂混和,在水中呈悬浮体。 染色外,还能用于氯纶、丙纶的原浆着色以及塑料的着色。 2、分散染料的分类如何?各类分散染料的性能如何? 按化学结构分:主要有偶氮型和蒽醌型两大类、还有硝基苯乙烯,苯骈咪唑等含杂环结构的。 按应用性能和染色牢度通常分为: (1)、低温型(E型)适宜于高温高压染色和载体染色,染物升华牢度差,匀染性好。 (2)、中温型(SE型、M型)适宜于高温高压、热熔轧染,也可用于载体染色,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 (3 )、高温型(S型、H型)适宜于高温高压,热熔轧染,升华牢度好,匀染性差。 3、分散染料涤纶染色方法有哪种? A、载体染色、 B、高温高压染色 C、热熔轧染染色 4、试述分散染料对涤纶的染色机理: 由于分散染料不溶于水,仅以水为媒介,染色时它们直接溶解于纤维,以纤维作溶剂,而染料作为溶质的溶解过程。由于溶剂和溶质都是固体,故被称为固体溶液说”。 涤纶纤维具有分子结构紧密,结晶度高,疏水性强和负电位高等特性,同时缺泛与离子型染料相结合的官能基因。为此要解决涤纶纤维的难染性,增进染料在纤维内部的扩散速率,除了要选用分子量小与微分子的分散染料外,在染色方式上要采用以上三种染色方法。 5、何谓载体染色法? 涤纶可在常压沸染条件下采用有机酸、醇类、脂类和苯的化合物等化学药剂作为载体加入分散染料染液中进行染色,载体起着膨化纤维与携染作用,因此称为载体染色

分散染料介绍

分散染料是指不含强水溶性基团,在染色过程中呈分散状态进行染色的一类非离子染料。 分散染料分子较小,结构上不含水溶性基团,借助于分散剂的作用在染液中均一分散而进行染色。 分散染料能上染聚酯纤维,醋酯纤维及聚酯胺纤维,成为涤纶的专用染料。 分散染料大致可分为分散橙、分散蓝、分散黄、分散红组成,可以几种不同分散染料进行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搭配,得到分散黑、分散绿、分散紫等分散染料。分散染料在商品加工化过程中,为了使商品染料能在水中迅速分散成为均匀稳定的胶体状悬浮液,染料颗粒细度必须达到1微米左右,在砂磨过程中加入分散剂和湿润剂,分散染料的后处理加工一般有砂磨、调料、喷雾干燥、包装组成。分散染料的应用:主要用于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印染。也可用于醋酸纤维、锦纶、丙纶、氯纶、腈纶等合成纤维的印染。 1.什么叫分散染料:分散染料色谱齐全,品种繁多,每一只染料均由化学合成的,再经过商品化加工,制成单一结构或拼混结构的染料出售. 分散染料是一类分子比较小,结构上不带水溶性基团的染料,染料细小微粒借助分散剂的作用在水中成为均一的水分散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或借助载体对涤纶等合成纤维进行染色. 分散染料是非离子型的,但商品染料中某些助剂是阴离子型的,因此不能与阳荷性染料及助剂同浴染色. 分散染料不同于其他水溶性染料,对棉、麻、丝、毛、粘胶应该不沾色,因此在涤纶混纺织物染料时即应与其它染料一浴法或二浴法染色,染色条件步骤就事做严格选择。 2.分散染料的分类: 2.1国产分散染料按染色温度分类

进口分散染料代表符号与国产分散染料有些不同,不能混同。 2.2按染料分子化学结构分类 2.2.1蒽醌结构,这类染料色泽鲜艳,扩散速度快,遮盖性良好,匀染性良好,耐日晒、耐洗涤、耐酸碱、耐汗渍,但升华牢度较差,占分散染料品种的25-30%,分散红3B(C.I .60)、分散蓝2BLN(C.I.56)均属于这类染料,这类染料是印花及染色常用的染料,特别是其具有耐还原剂的特性,可做为拔染印花色浆。2.2.2偶氮结构:又分为单偶氮结构和双偶氮染料,这类染料占分散染料的50%以上,这类染料不耐还原剂,可以做拔染印花的地色,因此在染色工艺中或印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