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散染料分类

分散染料分类

分散染料分类
分散染料分类

.

分散染料的分类

1分散染料的分类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按化学结构来分,按化学结构,主要可以分为偶氮型、蒽醌型、杂环型三种,其中主要以偶氮型为主,偶氮型又分为单偶氮型和双偶氮型。

详细介绍见下表:

所占比例类别简单介绍及常见举例

分子量一般为350~500,制造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色谱齐全,匀占分散染染性优良,提升力高,色牢度因结构不同差异较大。浅、中、深色系列都有。单偶氮料的50%以上如分散蓝H-GL(C.I.disperse blue 79),分散红玉

S-2GFL((C.I.disperse Red

(C.I.disperse Red 73), 167)分散红玉SE-GL(色谱以中、深色为主,色谱以橙、黄、深蓝为主,制造工艺较复杂,成约占分散本相对较高,,染色性能一般,色牢度一般。如分散黄双偶氮染料的10%Orange 29C.I.disperse )分散橙E-RGFL(C.I.disperse Yellow 23),SE-GL(色光鲜艳,色谱主要有红、紫、蓝等,匀染性能良好,日晒牢度优良。但一般提升力不佳,色牢度整体成本昂贵合成工艺路线较长,约占分散,染色性能优良,蒽醌,上优良,结构不同,色牢度差异也较大。如分散红E-3B(C.I.disperse Red 60)25染料的%)S-GL),分散翠兰(C.I.disperse Blue 602BLN分散蓝(C.I.disperse Blue 56色谱较全,色光较鲜艳,有些品种有荧光,发色强度高,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染色性能良好,色牢度性能较佳。结构种类较多,分类比较繁杂,占分散染杂环,(料小于15%

近年来发展较快,以后会详细介绍。如分散黄E-3GC.I.disperse Yellow 54))(C.I.disperse Red 356分散红CBN

系列分散染料的分类方ForonSandoz另一种按应用性能分类,目前大部分是采用瑞士(山德士)的法,其主要根据染料升华牢度来分,详细分类见下表:E SE

中温型高温型染料分类(符号)特性S 低温型小大染料分子大小中高中升华牢度中或低中好较差匀染性

℃热溶染色、固色温度200-220℃190-205 180-195 ℃.

.

载体染色100℃一般不用可用适用

不适宜部分适宜部分适宜印花浅、中色染色深度色泽适用范围中、深色深色

国外也有一些染料生产商根据染料升华牢度将其分为H、M、E三种类型,其分别对应上述的S、SE、E型。如分散蓝

H-GL(C.I. disperse blue 79),分散红H-2GL(C.I. disperse red 167),分散蓝M-2R(C.I.

disperse blue 183)。

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的Dispersol系列分散染料分为五类:A类升华牢度低,主要醋酸纤维和聚酰胺纤维;B、C、D类适用于聚酯纤维(分别相当于E、SE、S三类),P类专用于印花。如Dispersol Scarlet

A-B ,Dispersol Blue B-R ,Dispersol Green C-6B ,DispersolBrilliant Scarlet D-SF,Dispersol Red P-4G。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KYK)的Kayalon Polyester系列分散染料根据分散染料的升华牢度和染色性能将其分为四类:S、SF、SE、E;根据升华牢度和耐晒牢度将其分为四类:L-S、L-SF、L-SE、L-E。如Kayalon Polyester Orange R-SF ,Kayalon Polyester pink RCL-E ,Kayalon Polyester rubine BL-S,Kayalon Polyester Turquoise blue GL-S,Kayalon

Polyester blue FBL-E,Kayalon Polyester yellow YL-SE,Kayalon Polyester red TL-SF。

由于分散染料生产商较多,以上这些命名规则只是分散染料命名的一部分。然而生产商对染料的命名也相互借鉴,命名规则也有相通之处,因而以上所罗列的命名规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适用于举一反三,开阔视野,有利于加深对分散染料名称的理解。

随着合成纤维技术的发展,新型合成纤维不断推出市场,特别是超细纤维,涤纶超细纤维比表面积较大,上染速度快,对染色均匀性、重现性有一定影响,这对分散染料的染色性能提出新要求,国内外染料生产商推出适用于涤纶超细纤维系列分散染料,比如浅色三原色AC- E、中深色UN - SE 系列、深色DMD、DRD等系列。

根据节能减排的需求推出快速染色、小浴比染色、免还原清洗、免蒸洗印花等系列。根据面料耐光色牢度要求推出了高耐光系列,比如适用于家纺类、运动服装、机车面料系列的产品;根据面料湿牢度要求推出高水洗系列;根据生态环保要求推出符合Oeko-Tex Standard 100中Ⅰ类标准(婴幼儿用品)系列、无AOX(可吸附性有机卤化物)系列等;

根据染料本身的特性推出荧光、鲜艳色系列,高强度系列等;根据染色印花方法推出的拔染印花系列、碱性拔染印花系列;根据染色pH值推出弱碱性染色系列、强碱性染色系列。综上所述,随着染料合成、应用技术的发展,合成纤维以及面料更新加速,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服装行业生态环保的需求,国内外的染料生产商不断推出新的系列分散染料,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和需求,也就是说,分散染料的分类将更加详细化,分类的依据也越来越广泛化。

.

分散染料成品

万丰染料成品目录 常规产品 Regular Series 1分散黄6G Disperse Yellow 114 2分散黄4G Disperse Yellow 211 3分散黄ETD Disperse Yellow ETD 4分散黄4063Disperse Yellow 4063 5分散黄BRL Disperse Yellow BRL 6分散黄H3R Disperse Yellow H3R 7分散黄M3R Disperse Yellow M3R 8分散黄E-GL Disperse Yellow E-GL 9分散橙E-RL Disperse Orange25 11分散橙S-4RL Disperse Orange 30 12分散橙SE-2RL Disperse Orange 31 13分散橙S-3RFL Disperse Orange 44 14分散橙SE-RL Disperse Orange 61 15分散橙SE-RL Disperse Orange 61:1 16分散橙GLX Disperse Orange 62 17分散橙R-SF Disperse Orange 73 18分散橙76-1Disperse Orange 76-1 19分散橙BRO-A Disperse Orange BRO-A 20分散橙BRO-B Disperse Orange BRO-B 21分散橙BRO-C Disperse Orange BRO-C 22分散橙C2RS Disperse Orange C2RS 23分散橙ALK Disperse Orange ALK 24分散橙HF Disperse Orange HF 25分散橙WNBS Disperse Orange WNBS 26分散棕3REL Disperse Brown 4 27分散棕P-3R Disperse Brown 19:1 28分散棕P-3G Disperse Brown 19 29分散棕D212Disperse Brown D212 30分散红GG Disperse Red 17 31分散红E-R Disperse Red 50 32分散红GFL Disperse Red 73 33分散红BB Disperse Red 82 34分散红FRL Disperse Red 177 35分散红P-4G Disperse Red 278 36分散红D-3B Disperse Red 311 37分散红F-3BS Disperse Red 343 38分散红891Disperse Red 891 39分散红896Disperse Red 896 40分散红369Disperse Red 369 41分散红D112Disperse Red D112 42分散红D114Disperse Red D114 43分散红玉 WF-HNA Disperse Red WF-HNA 44分散大红HD-B Disperse Scarlet HD-B 45分散酱红XFN-T Disperse Caramel Red XFN-T 46分散艳红XF-T Disperse Brill Red XF-T 47分散蓝12Disperse Blue 12

印花工艺是用染料或颜料在纺织物上施印花纹的工艺过程

印花工艺是用染料或颜料在纺织物上施印花纹的工艺过程。印花有织物印花、毛条印花和纱线印花之分,而以织物印花为主。毛条印花用于制做混色花呢;纱线印花用于织造特种风格的彩色花纹织物。织物印花历史悠久。中国在战国时代已经应用镂空版印花(见中国染整史)。印度在公元前 4世纪已经有木模版印花。连续的凹纹滚筒印花始于18世纪(见滚筒印花)。筛网印花是由镂空型版发展而来的,适用于容易变形织物的小批量多品种印花。 20世纪60年代,金属无缝圆网印花开始应用,为实现连续生产提供了条件,其效率高于平网印花。60年代后期出现了转移印花方法,利用分散染料的升华特性,通过加热把转印纸上的染料转移到涤纶等合成纤维织物上,可印得精细花纹。70年代还研究出用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喷液印花方法,由很多组合的喷射口间歇地喷出各色染液,形成彩色图案,主要用于地毯印花。 工艺印花织物是富有艺术性的产品,根据设计的花纹图案选用相应的印花工艺。常用的有直接印花、防染印花和拔染印花三种。直接印花是在白色或浅色织物上先直接印以染料或颜料,再经过蒸化等后处理获得花纹,工艺流程简短,应用最广。防染印花是在织物上先印以防止染料上染或显色的物质,然后进行染色或显色,从而在染色织物上获得花纹。拔染印花是在染色织物上印以消去染色染料的物质,在染色织物上获得花纹的印花工艺。 染料与糊料织物在印花前必须先经过预处理,使之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印花所用的染料基本上与染色相同,有些面积较小的花纹可用涂料(颜料)。此外,还有印花专用的快色素、快胺素、快磺素等染料。在同一织物上可以选用不同类染料印出各色花纹。印花时将染料或颜料调成色浆。印花、烘干后,通常要进行蒸化、显色或固色处理,然后再行皂洗、水洗,充分除去色浆中的糊料、化学药剂和浮色。 印花色浆由染料(或颜料)、吸湿剂、助溶剂等与原糊组成。印花原糊的作用是使色浆具有一定的粘度和流度。它由亲水性高分子物糊料调制而成,常用的糊料有淀粉、淀粉降解产物(白糊精与黄糊精)、淀粉醚衍生物、海藻酸钠(或铵)、羟乙基皂荚胶、龙胶、纤维素醚、合成高分子电解质等。用水、火油与乳化剂制成的乳化糊,有时也用作印花原糊。印花原糊对色浆中的化学药剂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与染料发生作用,对纤维有一定的粘附力并易于从织物上洗去。印花色浆的粘度决定于原糊的性质。印花时如果色浆粘度下降太多则难以印得精细的线条,粘度太大则色浆不易通过筛网的细孔。 蒸化及其设备蒸化亦称汽蒸。印上色浆的织物经烘干后进行蒸化。蒸汽在织物上冷凝,使织物温度升高、纤维和糊料溶胀、染料溶解而上染有

各种染料的种类鉴别方法

一染料的种类 1、酸性染料,多适用于蛋白质纤维与尼龙纤维及真丝等。其特征是色泽鲜艳,但水洗牢度较差,干洗牢度优异,在天然死染色中使用比较广泛。 2、阳离子染料(碱性燃料),适用于腈纶、涤纶、锦纶与纤维素及蛋白质纤维。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很适合人造纤维,但用于天然纤维素与蛋白质织品的水洗与耐光色牢度很差。 3、直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水洗牢度比较差,耐光牢度不一,但经过改性的直接染料其水洗色牢度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4、分散染料,适合于粘胶、腈纶、锦纶、涤纶等,水洗牢度不一,涤纶较好,粘胶较差。 5、偶氮燃料(纳夫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织品,色泽鲜艳,较适合于艳丽的色泽。 6、活性染料,大多用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较少用于蛋白质。特点是色泽鲜艳、耐光,水洗、耐摩擦牢度较好。 7、硫化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色泽灰暗,主要有藏青、黑色和棕色,耐光、耐水洗牢度极好,耐氯漂牢度差,长期存放织物会破坏纤维。 8、还原染料,适合纤维素纤维织品,耐光、水洗牢度很好,并且耐氯漂和其它氧化漂白。 9、涂料,适合于所有纤维,它不是一种染料,而是通过树脂机械的附着纤维,深色织物会变硬,但套色很准确,大部分耐光牢度好,水洗牢度良好,尤其是中、浅色。 而鉴别面料的简易方法 在择衣时有效地鉴别面料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感观识别法: 感观法需要一定的经验,但也不难做到,只要平时逛商场时有意地去触摸各种面料,久而久之就会有收获。 从以下四个方面可将纤维粗略地分开 手感:很软的是丝、粘胶、锦纶。 重量:比丝轻的是锦纶、腈纶、丙纶;比丝重的是棉、麻、粘胶、富纤;与丝重量相似的是维纶、毛、醋纤、涤纶。 强度:用手拉伸至断,强度较弱的是贴胶、醋纤、毛;较强的是丝、棉、麻、合成纤维等;沾湿后强度明显下降的是蛋白质纤维、粘胶、铜氨纤维。 伸长充:用手拉伸时感觉伸长度较大的是毛、醋纤;较小的是棉、麻;适中的是丝、粘胶、富纤及大部分合成纤维。 通过手感法鉴别真丝和人造丝 真丝手感柔软、富有弹性,轻揉时有丝鸣声,有凉感;而人造丝的手感比较粗硬,并有湿冷感。 真丝光泽较柔和,亮丽而不刺眼;人造丝的光泽类似金属。 抓紧织物再放开,真丝的褶皱较人造丝少。 把水滴在织物上,用手揉搓人造丝易破,真丝则较牢固。 通过感观特点区别各种纤维 纤维名称手感特点 棉纤细柔软,弹性小,易起皱褶。

家纺的基础知识-染料分类

纺织基础知识 染料分类染料分类 染料是使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鲜明而坚牢色泽的有机化和物作为染料除了具有鲜明的色泽外,还须能溶于水或借助于化学方法使之溶于水及制成分散液,在染色时舍染液而上染纤维,上染后具有一定的坚牢度,即在后加工或服用过程中保持不褪色。有一部分有色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但也能上染纤维,他们往往借助于某些高分子物(粘合剂)将悬浮状态的颜料细小颗粒粘在纤维表面,这种有色物质称为颜料,颜料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着色。利用在纤维上经化学反应合成颜料的方法也可进行染色(酞箐染料)。 染料的特点: 1.有颜色 2.与水形成分散体系 3.上染纤维 4.有一定牢度 染料分类:(化学结构分类、应用分类) 一、化学结构分类: 1.偶氮结构(-N=N-) 2.蒽醌(A/Q)结构,分子中蒽醌结构: 3.靛系染料.如靛蓝,硫靛。 4.硫化染料,具有复杂的含硫结构。 5. 酞箐(PC)结构染料,分子中含有酞箐结构。 6.多甲川染料(箐系染料),在分子共轭体系中,含有(-C=C-)链段。 7.芳甲烷染料,包括二芳甲烷和三芳甲烷染料。 8.硝基和亚硝基染料,在染料中,硝基为共轭体系关键组成部分。 9.杂环染料,分子中含有杂环结构。 二、染料应用分类: 1.直接染料(direct dyes),染料分子多数为偶氮结构并含有磺酸基、羧酸基等水溶性基团,可溶于水,在水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一般染料对纤维素有亲和力,染料分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相结合,从而染着于纤维上。 2.酸性染料(acid dyes),是一类含磺酸基、羧酸基等极性基团的阴离子染料,通常以水溶性

热转印纸和热转移印花的工艺介绍

转移印花的主要过程: 首先票证印刷,利用电脑将花型分色; 然后,把图案通过高精度瑞士产MDC电雕机,精工雕刻一流品质转移印花版辊(凹版)利用电子雕刻版辊和油墨,将花型印在特种纸上,即为热转移印花纸图像处理,转移印花纸经过一定的时间、温度和压力的控制,花型被印在布上; 最后,利用印花布缝制成各种精美的家纺产品,服装、旅游用品等,走进千家万户装点美化人们的生活! 转移印花的优点及应用: 转移印花具有耐光晒、耐水洗、色牢度强、色彩丰富等特点裁切,可用于服装、家用纺织品(窗帘、沙发、台布、雨伞、浴帘、箱包)等产品的印花。企业现有上百种花型、面料可供选择。 转移印花有几种方法? 1.升华法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利用分散染料的升华特性,使用分子量为250~400、颗粒直径为0.2~2微米的分散染料与水溶性载体(如海藻酸钠)或醇溶性载体(如乙基纤维素)、油溶性树脂制成油墨,在200~230°C的转移印花机上处理20~30秒,使分散染料转移到涤纶等合成纤维上并固着。输纸 2.泳移法 转移纸油墨层中的染料根据纤维的性质选定。织物先经固色助剂和糊料等组成的混合液浸轧处理凹印,然后在湿态下通过热压泳移,使染料从转移印花纸上转移到织物上并固着,最后经汽蒸、洗涤等湿处理。染料转移时,在织物和转移纸间需要有较大的压力。 3.熔融法 转印纸的油墨层以染料与蜡为基本成分,通过熔融加压数码印刷机,将油墨层嵌入织物,使部分油墨转移到纤维上,然后根据染料的性质作相应的后处理。在采用熔融法时,需要较大的压力,染料的转移率随着压力的增加而提高。 4.油墨层剥离法 使用遇热后能对纤维产生较强粘着力的油墨商业轮转在中国,在较小的压力下就能使整个油墨层自转印纸转移到织物上,再根据染料的性质作相应的固色处理。 热升华转移印花流程 将客户所要求的各种风格,色彩,图案花式,通过电脑设计→电脑分色→电雕制版→轮式凹版印刷出热转移纸→-热转移加工至涤纶化纤面料地图印刷,TC布,长绒毛织物,人造革等不同材质上,该工艺印花较传统的丝印和染印,在图案花式的丰富程度上CTP,层次的清晰度上,色彩的鲜艳,逼真程度上以及环保,耐洗,耐晒和手感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电子商务,是目前世界上极为推崇和产品走向高档化的流行印染工艺!利通 热升华转移印花原理 转移印花是指经转印纸将染料转移到织物上的印花工艺过程。它是根据一些分散染料的升华特性,选择在150~230°C升华的分散染料,将其与浆料混合制成“色墨”,再根据不同的设计图案要求,将“色墨”印刷到转移纸上(这是一种特制的纸印后设备,故称转移纸),然后将印有花纹图案的转移纸与织物密切接触,在控制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的情况下,染料从印花纸上转移到织物上,经过扩散作用进入织物内部重组,从而达到着色的目的。

第一章染料基础知识

第一章染料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染料的概念 一、何谓染料? 能使纤维或织物染成一定坚牢度和鲜艳度颜色的有色物质。作为染料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能溶于水或分散于水或用化学法使它溶解于水。 (2)对纤维有一定的亲和力。 (3)染着后在纤维上具有一定的坚牢度。 (4)染料必须具有颜色 二、何谓颜料? 是指一种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的有色物质,对纤维没有亲和力,靠粘合 剂的机械粘附作用,使物体表面着色的物质,称为颜料。 三、染料和颜料的区别与联系 1.联系:两者都可以使纺织品着色。 2.区别: (1)染料可溶于水和溶剂,而颜料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溶剂。 (2)染料对纤维具有亲和力,以溶液或分散液的形式上染纤维;颜料对纤维没有亲和力,靠粘合剂的粘附作用而着色。 (3)染料主要用于纺织品及皮革的染色,颜料重要应用在油漆、油墨和橡胶等工业。 活性染料的性能 一、溶解性 品质的活性染料商品应用良好的水溶性。溶解度和配制的染液浓度与选用的浴比大小,加入的电解质多少,染色温度以及尿素的用量等因素有关。活性染料的溶解度差别较大,可参见各论,所列的溶解度是指该染料应用时允许的范围。应用于印花或轧染的活性染料,应选用溶解度在100克/升左右的品种,要求染料溶解完全,不混浊,不生色点。热水能加速溶解,尿素有增溶作用,食盐、元明粉等电解质会降低染料的溶解度。活性染料溶解时不应同时加入碱剂,以防染料发生水解。 活性染料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有真空过滤法、分光光度法和滤纸斑点法。滤纸斑点法操作简便,适合工厂实际使用。测定时,先配制一系列不同的浓度的染料溶液,在室温(20℃)下搅拌10分钟,使染料充分溶解。用1毫升刻度的吸液管伸入试液中部,边搅拌边吸放三次。然后吸取0.5毫升试液,垂直滴于平放在烧杯口上滤纸上,重复一次。待晒干后目测试液渗圈,滤纸中以无明显斑点的前一档浓度作为该染料的溶解度,以克/升表示。有些活性染料的溶液,冷却后呈现混浊的胶体溶液,滴在滤纸上能均匀渗开,无斑点析出,并不妨碍正常使用。活性染料的性能 二、直接性 直接性是指活性染料在染液中被纤维吸收的能力。溶解度大的活性染料往往直接性较低,连续轧染和印花应选用直接性低的品种。浴比大的染色设备如绳状匹染

分散染料分类

分散染料的分类 1分散染料的分类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按化学结构来分,按化学结构,主要可以分为偶氮型、蒽醌型、杂环型三种,其中主要以偶氮型为主,偶氮型又分为单偶氮型和双偶氮型。 详细介绍见下表: 类别所占比例简单介绍及常见举例 单偶氮 占分散染 料的50%以上 分子量一般为350~500,制造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色谱齐全,匀染性优良,提升力高,色牢度因结构不同差异较大。浅、中、深色系列都有。 如分散蓝H-GL(C.I.disperse blue 79),分散红玉S-2GFL((C.I.disperse Red 167), 分散红玉SE-GL((C.I.disperse Red 73) 双偶氮 约占分散 染料的10% 色谱以中、深色为主,色谱以橙、黄、深蓝为主,制造工艺较复杂,成 本相对较高,,染色性能一般,色牢度一般。如分散黄 E-RGFL(C.I.disperse Yellow 23),分散橙SE-GL(C.I.disperse Orange 29) 蒽醌 约占分散 染料的25% 色光鲜艳,色谱主要有红、紫、蓝等,匀染性能良好,日晒牢度优良。 合成工艺路线较长,成本昂贵,染色性能优良,但一般提升力不佳,色牢度整体 上优良,结构不同,色牢度差异也较大。如分散红E-3B(C.I.disperse Red 60), 分散蓝2BLN(C.I.disperse Blue 56),分散翠兰S-GL(C.I.disperse Blue 60) 杂环 占分散染 料小于15% 色谱较全,色光较鲜艳,有些品种有荧光,发色强度高,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染色性能良好,色牢度性能较佳。结构种类较多,分类比较繁杂, 近年来发展较快,以后会详细介绍。如分散黄E-3G(C.I.disperse Yellow 54), 分散红CBN(C.I.disperse Red 356) 另一种按应用性能分类,目前大部分是采用瑞士Sandoz(山德士)的Foron系列分散染料的分类方 法,其主要根据染料升华牢度来分,详细分类见下表: 染料分类(符号)特性高温型S 中温型SE 低温型E 染料分子大小大中小升华牢度高中中或低 匀染性较差中好热溶染色、固色温度200-220℃190-205 ℃180-195℃

纺织面料染料分类

染料知识 最近,各位业务大姐们一直在问染料的事情,下面我从我上学时的服装面料书上摘抄了关于染料的分类和性质,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被客户问住,我自己温习了一遍的确蛮有意义的,希望各位有时间能仔细阅读,不要辜负俺一个一个字敲上来的。 1. 直接染料 直接染料广泛应用于棉及粘胶纤维的染色。该类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直接性较高,可直接进行上染。直接染料价格便宜,染色工艺简单,色谱齐全,色泽鲜艳,缺点是染色的湿处理牢度不够理想,一般要通过固色剂处理加以改善,耐日晒牢度则随染料品种差异较大。目前直接染料在纤维素纤维的成衣染色中应用较多。也可用于蚕丝的染色。 2. 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又称反应性染料,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可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或蛋白质纤维上的氨基反应的基团(活性基团),与纤维分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由于共价键的键能较高,因此该类染料具有良好的耐水洗牢度。活性染料色谱齐全,色泽鲜艳,匀染性好,使用方便,因此成为目前纤维素纤维染色的一类最主要的染料。活性染料主要用于棉、麻、丝、毛等纤维的染色。 3. 还原染料(士林染料) 此类染料不溶于水,染色时需要加烧碱和还原剂(保险粉)先还原成可溶性的隐色体钠盐,才能上染纤维,然后经氧化将纤维上隐色体氧化成原来的不溶性染料,纤维上才显示出染料原来的色泽。该类染料具有优异的耐水洗及耐日晒牢度,但价格较贵,工艺繁琐,染色成本高,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靛蓝是还原染料一个特殊的品种,如传统的牛仔裤及云南的蜡染布即用此类染料,该染料牢度较差。 4. 硫化染料 该染料与还原染料相似,是一类不溶于水的染料,染色时在碱性条件下采用还原剂还原成可溶状态,才能对纤维素纤维进行上染,上染后也要经过氧化才能回复为原来的不溶性染料而固着在纤维上。该类染料染色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水洗牢度,黑色品种耐日晒牢度优良,目前纤维素纤维的黑色品种主要用硫化染料。硫化染料不耐氯漂,对纤维有脆损作用,所使用的还原剂硫化碱对环境污染较大。 5. 不溶性偶氮染料 该类染料是由偶合组分(色酚)和重氮组分(色基)的重氮盐在纤维上偶合生成一类不溶于水的偶氮染料。染料色泽浓艳,具有优良的耐水洗牢度,但耐摩擦牢度较差,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深色如大红颜色的染色。 6. 酸性染料 这类染料分子上均带有酸性基团,易溶于水。在酸性、弱碱性或中性条件下能够对蛋白质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染色的一类阴离子染料。该类染料色谱齐全,色泽鲜艳,工艺简便。酸性染料又分为强酸性浴、弱酸性浴和中酸性浴染色的酸性染料,前一种匀染性较好,但染色牢度较差;后两种匀染性差,但染色牢度较好。酸性染料主要用于羊毛、蚕丝、锦纶、皮革的染色。 7. 酸性媒染染料 此类染料染色前、染色过程中或上染到纤维上后必须加用媒染剂才能获得良好的染色牢度和预期的色泽,耐皂洗和耐日晒牢度较酸性染料好,只是颜色不如酸性染料鲜艳。主要用于羊毛或皮革的染色。 8. 酸性含媒染料 酸性含媒染料是一类含有媒染剂的络合金属离子的酸性染料,将染料分子与金属离子以2:1络合而制成的染料可在中性条件下进行染色,故又称中性染料。羊毛、锦纶等的染色牢度较好,但颜色不够鲜艳。 9. 阳离子染料(碱性染料) 阳离子染料是色素离子带有正电荷的一类染料,是在早先碱性染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腈纶出现后,发现可以用碱性染料染色,牢度较好,于是开发出了一类色泽鲜艳、牢度好、适合腈纶染色的碱性染料,成为腈纶染色的专用染料,这类染料成为阳离子染料。 10. 分散染料 属于非离子型染料,这类染料微溶于水,在水中以极细的颗粒存在,要靠分散剂将染料制成稳定的分散液后进行染色。主要用于涤纶和醋酯纤维的染色,也可用于染锦纶、维纶等染色。耐水洗及耐日晒牢度较好。

染料分类

染料分类 染料是使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鲜明而坚牢色泽的有机化和物作为染料除了具有鲜明的色泽外,还须能溶于水或借助于化学方法使之溶于水及制成分散液,在染色时舍染液而上染纤维,上染后具有一定的坚牢度,即在后加工或服用过程中保持不褪色。有一部分有色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但也能上染纤维,他们往往借助于某些高分子物(粘合剂)将悬浮状态的颜料细小颗粒粘在纤维表面,这种有色物质称为颜料,颜料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着色。利用在纤维上经化学反应合成颜料的方法也可进行染色(酞箐染料)。 染料的特点: 1.有颜色 2.与水形成分散体系 3.上染纤维 4.有一定牢度 染料分类:(化学结构分类、应用分类) 一、化学结构分类: 1.偶氮结构(-N=N-) 2.蒽醌(A/Q)结构,分子中蒽醌结构: 3.靛系染料.如靛蓝,硫靛。 4.硫化染料,具有复杂的含硫结构。 5. 酞箐(PC)结构染料,分子中含有酞箐结构。 6.多甲川染料(箐系染料),在分子共轭体系中,含有(-C=C-)链段。 7.芳甲烷染料,包括二芳甲烷和三芳甲烷染料。 8.硝基和亚硝基染料,在染料中,硝基为共轭体系关键组成部分。 9.杂环染料,分子中含有杂环结构。 二、染料应用分类: 1.直接染料(direct dyes),染料分子多数为偶氮结构并含有磺酸基、羧酸基等水溶性基团,可溶于水,在水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一般染料对纤维素有亲和力,染料分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相结合,从而染着于纤维上。 2.酸性染料(acid dyes),是一类含磺酸基、羧酸基等极性基团的阴离子染料,通常以水溶性钠盐存在,在酸性染浴中,能与蛋白质纤维素分子中的氨基以离子键相结合而染着。结构上主要为偶氮和蒽醌所组成,亦有部分为三芳甲烷结构。

分散染料的色卡

一、分散染料 序号产品名称色样索引号类型PH范围包装规格 1 分散黄6GFS 200% Y114 S 3-7 25kg/纸箱 2 分散黄E-3GL Y64 E 3-8 25kg/纸箱 3 分散黄E-3G 200% Y5 4 E 3-9 25kg/纸箱 4 分散黄C-4G 200% Y211 SE 3-7 25kg/纸箱 5 分散嫩黄H-4GL 100% Y134 S 3- 6 25kg/纸箱 6 分散嫩黄SE-4GL 100% - SE 3-6 25kg/纸箱 7 分散金黄SE-3R 200% - SE 3-6 25kg/纸箱 8 分散黄C-5G 200% Y119 SE 3-6 25kg/纸箱 9 分散金黄E-3RL 100% Y23 E 3-9 25kg/纸箱 10 分散金黄SE-RL 300% - SE 3-7 25kg/纸箱

序号产品名称色样索引号类型PH范围包装规格 11 分散橙REL 200% 061 SE 4-9 25kg/纸箱 12 分散橙S-2RL 200% 076 SE 4-9 25kg/纸箱 13 分散橙R-SF 200% 073 S 3-9 25kg/纸箱 14 分散黄棕S-3RFL 200% 044 S 3-9 25kg/纸箱 15 分散橙F3R 200% 025 E 3-9 25kg/纸箱 16 分散橙SE-5RL 200% 029 SE 4-9 25kg/纸箱 17 分散橙S-4RL 100% 030 S 4-7 25kg/纸箱 18 分散橙SE-RH 300% 0288 SE 3-9 25kg/纸箱 19 分散棕S-3R 100% Brl S 4-8 25kg/纸箱 20 分散大红S-3GFL 100% R54 S 4-7 25kg/纸箱

第11周分散染料印花理论

第5-6课时 一、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新课——分散染料印花。分散染料印花是下半个学期印花所必须要用到的。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二、进入新课 一、引入 1、简单回顾一下我们已经上过的活性染料染棉的工艺。并 叫两个学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a 活性染料染棉过程中加元明粉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是:促染) b 活性染料染棉过程中加Na2CO3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是:固色) 2、我们在实验室里已经做过分散染料染涤的实验,但是对 于分散染料染涤的理论部分还没有完整的讲述过,今天我们将对这一部分作详细地阐述。 二、进入新课 1、简单介绍涤纶织物的特性 涤纶作为一种疏水性纤维,它的吸水性较差,染色性也比较差,耐热性与热稳定性较好。所以对涤纶染色一般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 2、介绍涤纶织物染色所用的染料 a 分散染料(用的最多) 提问:分散染料能否溶于水,对涤纶有直接性吗? (答案:不溶于水,有直接性。) 3、掌握染涤纶的几种方法 a 高温高压染色法:染纯涤纶常用方法 b 热溶染色法:染T/C的,一般用轧染 c 载体染色法:染T/W。 1、掌握分散染料染涤纶织物的工艺(高温高压法) a 工艺流程 织物—染色—后处理 大家一起来回答后处理的几个方面?

(答案是水洗—皂煮—水洗—烘干) b 工艺处方 分散染料X% HAC 0.5ml/L (作用:调节PH值5—6) 平平加O 0.5g/L (作用:匀染) 、 c 因为我们实验室一般配60 ml染液,因此我们要对处方 进行简单计算: 分散染料X% 5ml (5%) HAC 0.5ml/L ( 3 ml 平平加O 0.5g/L (3ml 水Y 49ml ˉˉ100%ˉˉˉˉ60mlˉ d 工艺条件 织物2.00g, 浴比: 1:30 T染= 130℃ t染=30min 三、小结与作业 1、小结 本次课是关于涤纶织物染色理论部分的一次详细介绍,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涤纶织物染色一般用分散染料, 一般选用高温高压的方法,在工艺中重点是其工艺处方, 要求我们能够按照处方进行简单计算,从而使我们在实验 室及大生产时,做到心中有底。 2、作业 写出涤纶织物染色高温高压法工艺的流程、处方和条 件并做适当分析。

分散染料介绍

分散染料 一种微溶于水,在水中借分散剂作用而呈高度分散状态的染料。分散染料不含水溶性基团,分子量较低,分子中虽含有极性基团(如羟基、氨基、羟烷氨基、氰烷氨基等),仍属非离子型染料。这类染料后处理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在分散剂存在下经研磨机研磨,成为高度分散、晶型稳定的颗粒后才能使用。 分散染料 - 概述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最早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称为醋纤染料。随着合成纤维的发展,锦纶、涤纶相继出现,尤其是涤纶,由于具有整列度高,纤维空隙少,疏水性强等特性,要在有载体或高温、热溶下使纤维膨化,染料才能进入纤维并上染。因此,对染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具有更好疏水性和一定分散性及耐升华等的染料,目前印染加工中用于涤纶织物染色的分散染料基本上具备这些性能,但由于品种较多,使用时还必须根据加工要求选行选择。 分散染料染的涤棉 分散染料的染液为均匀稳定的悬浮液。分散染料于1922年由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开始生产,主要用于聚酯纤维和醋酯纤维的染色。当时主要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聚酯纤维的出现,获得了迅速发展,成为染料工业中的大类产品。分类分散染料(见表)按分子结构可分为偶氮型、蒽醌型和杂环型三类,它们按一定的原则命名(见染料),按《染料索引》(简称C.I.)统一编号。①偶氮型的色谱较剂全,有黄、橙、红、紫、蓝等各种色泽。偶氮型分散染料可按一般偶氮染料合成方法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②蒽醌型具有红、紫、蓝等色。③杂环型为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类染料,具有色彩鲜艳的特点。蒽醌型及杂环型分散染料的生产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 - 概述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最早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称为醋纤染料。随着合成纤维的发展,锦纶、涤纶相继出现,尤其是涤纶,由于具有整列度高,纤维空隙少,疏水性强等特性,要在有载体或高温、热溶下使纤维膨化,染料才能进入纤维并上染。因此,对染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具有更好疏水性和一定分散性及耐升华等的染料,目前印染加工中用于涤纶织物染色的分散染料基本上具备这些性能,但由于品种较多,使用时还必须根据加工要求选行选择。 分散染料染的涤棉 分散染料的染液为均匀稳定的悬浮液。分散染料于1922年由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开始生产,主要用于聚酯纤维和醋酯纤维的染色。当时主要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聚酯纤维的出现,获得了迅速发展,成为染料工业中的大类产品。分类分散染料(见表)按分子结构可分为偶氮型、蒽醌型和杂环型三类,它们按一定的原则命名(见染料),按《染料索引》(简称C.I.)统一编号。①偶氮型的色谱较剂全,有黄、橙、红、紫、蓝等各种色泽。偶氮型分散染料可按一般偶氮染料合成方法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②蒽醌型具有红、紫、蓝等色。③杂环型为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类染料,具有色彩鲜艳的特点。蒽醌型及杂环型分散染料的生产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 分散染料

染料的种类

染料的种类 1、酸性染料,多适用于蛋白质纤维与尼龙纤维及真丝等。其特征是色泽鲜艳,但水洗牢度较差,干洗牢度优异,在天然死染色中使用比较广泛。 2、阳离子染料(碱性燃料),适用于腈纶、涤纶、锦纶与纤维素及蛋白质纤维。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很适合人造纤维,但用于天然纤维素与蛋白质织品的水洗与耐光色牢度很差。 3、直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水洗牢度比较差,耐光牢度不一,但经过改性的直接染料其水洗色牢度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4、分散染料,适合于粘胶、腈纶、锦纶、涤纶等,水洗牢度不一,涤纶较好,粘胶较差。 5、偶氮燃料(纳夫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织品,色泽鲜艳,较适合于艳丽的色泽。 6、活性染料,大多用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较少用于蛋白质。特点是色泽鲜艳、耐光,水洗、耐摩擦牢度较好。 7、硫化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色泽灰暗,主要有藏青、黑色和棕色,耐光、耐水洗牢度极好,耐氯漂牢度差,长期存放织物会破坏纤维。 8、还原染料,适合纤维素纤维织品,耐光、水洗牢度很好,并且耐氯漂和其它氧化漂白。 9、涂料,适合于所有纤维,它不是一种染料,而是通过树脂机械的

附着纤维,深色织物会变硬,但套色很准确,大部分耐光牢度好,水洗牢度良好,尤其是中、浅色。 染色的类型 纺织品的染色可以在任何阶段进行,可以在纤维、纱线、织物及成衣等不同阶段景进行染色。 1、散纤维染色在纺纱之前的纤维或散纤维的染色,装入大的染缸,在适当的温度进行染色。色纺纱大多采用散纤维染色的方法(也有不同纤维单染的效果),常用于粗纺毛织物。 2、毛条染色这也属于纤维成纱前的纤维染色,与散纤维染色的目的一样,是为了获得柔和的混色效果。毛条染色一般用于精梳毛纱与毛织物。 3、纱线染色织造前对纱线进行染色,一般用于色织物、毛衫等或直接使用纱线(缝纫线等)。纱线染色是染织的基础。常规纱线染色的方法有三种: ①绞纱染色——将松散的绞纱浸在特制的染缸中,这是一种成本最高的染色方法; ②筒子染色——筒子染色的纱线卷绕在一个有孔的筒子上,然后将许多的筒子装入染色缸,染液循环流动,蓬松效果与柔软程度不如绞纱染色。 ③经轴染色——是一种大规模卷装染色,梭织制造前要先制成经轴(整经),将整个经轴的纱线进行染色,如联合浆染机与经轴纱线束装染色。由于是经轴,所以多适用梭织染色使用。但随着经轴落筒

分散染料产品索引号

分散染料产品索引号 分散黄A-G------------------C.I. Disperse Yellow 3 分散黄E-3RL----------------C.I. Disperse Yellow 23 分散黄E-3G-----------------C.I. Disperse Yellow 54 分散黄3GF-------------------C.I. Disperse Yellow 64 200% 分散黄BRL-S----------------C.I. Disperse Yellow 163 200% 分散黄4G--------------------C.I. Disperse Yellow 211 200% 分散黄5G--------------------C.I. Disperse Yellow 119 200% 分散黄5GL-------------------C.I. Disperse Yellow 241 200% 分散黄6GSL------------------C.I. Disperse Yellow 114 200% 分散黄8GFF------------------C.I. Disperse Yellow 82 200% 分散红玉B-------------------C.I. Disperse Red 1 200% 分散红玉BD------------------C.I. Disperse Red 13 200% 分散大红S-3GL--------------C.I. Disperse Red 54 100% 分散红玉S-5BL--------------C.I. Disperse Red 167 100% 分散红FB--------------------C.I. Disperse Red 60 200% 分散红FB--------------------C.I. Disperse Red 60 220% 分散红玉SE-4RB-------------C.I. Disperse Red 73 200% 分散大红S-R----------------C.I. Disperse Red 74 100% 分散红BEL-------------------C.I. Disperse Red 92 200% 分散红BS--------------------C.I. Disperse Red 152 200% 分散大红GS------------------C.I. Disperse Red 153 100% 分散红FRL-------------------C.I. Disperse Red 177 200% 分散红玉C-2R---------------C.I. Disperse Red 179 220%

印花工艺

印花工艺 求助编辑 印花工艺是用染料或颜料在纺织物上施印花纹的工艺过程。印花有织物印花、毛条印花和纱线印花之分,而以织物印花为主。毛条印花用于制做混色花呢;纱线印花用于织造特种风格的彩色花纹织物。织物印花历史悠久。中国在战国时代已经应用镂空版印花(见中国染整史)。印度在公元前 4世纪已经有木模版印花。连续的凹纹滚筒印花始于18世纪(见滚筒印花)。筛网印花是由镂空型版发展而来的,适用于容易变形织物的小批量多品种印花。 20世纪60年代,金属无缝圆网印花开始应用,为实现连续生产提供了条件,其效率高于平网印花。60年代后期出现了转移印花方法,利用分散染料的升华特性,通过加热把转印纸上的染料转移到涤纶等合成纤维织物上,可印得精细花纹。70年代还研究出用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喷液印花方法,由很多组合的喷射口间歇地喷出各色染液,形成彩色图案,主要用于地毯印花。 工艺印花织物是富有艺术性的产品,根据设计的花纹图案选用相应的印花工艺。常用的有直接印花、防染印花和拔染印花三种。直接印花是在白色或浅色织物上先直接印以染料或颜料,再经过蒸化等后处理获得花纹,工艺流程简短,应用最广。防染印花是在织物上先印以防止染料上染或显色的物质,然后进行染色或显色,从而在染色织物上获得花纹。拔染印花是在染色织物上印以消去染色染料的物质,在染色织物上获得花纹的印花工艺。 染料与糊料织物在印花前必须先经过预处理,使之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印花所用的染料基本上与染色相同,有些面积较小的花纹可用涂料(颜料)。此外,还有印花专用的快色素、快胺素、快磺素等染料。在同一织物上可以选用不同类染料印出各色花纹。印花时将染料或颜料调成色浆。印花、烘干后,通常要进行蒸化、显色或固色处理,然后再行皂洗、水洗,充分除去色浆中的糊料、化学药剂和浮色。 印花色浆由染料(或颜料)、吸湿剂、助溶剂等与原糊组成。印花原糊的作用是使色浆具有一定的粘度和流度。它由亲水性高分子物糊料调制而成,常用的糊料有淀粉、淀粉降解产物(白糊精与黄糊精)、淀粉醚衍生物、海藻酸钠(或铵)、羟乙基皂荚胶、龙胶、纤维素醚、合成高分子电解质等。用水、火油与乳化剂制成的乳化糊,有时也用作印花原糊。印花原糊对色浆中的化学药剂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与染料发生作用,对纤维有一定的粘附力并易于从织物上洗去。印花色浆的粘度决定于原糊的

分散染料的性能

分散染料的性能 分散染料的性能 一、涤纶超细纤维专用分散染料具体如下特征: 1、具有较低的初染率和较高的最终上染率,故匀染性,染深色性好。 2、对染色的温度和时间影响较小,重现性好。 3、染浴PH适应范围较宽。 4、具有较好的提升率。 5、具有较优良的染色坚牢度。 二、筒子纱染色专用分散染料特征: 1、具有优良有分散性和渗透性,减少筒子内外层色产差。 2、优良的染色坚牢度,适用于色织和针织后加工整理工艺。 3、配合合理的染色工艺,减少涤纶低聚物析出。 三、速染型分散染料特征: 1、具有优良有分散染料稳定性,在纤维上吸附均匀,能获得优良的匀染性。 2、当温度达到130℃时染料基本全部上染,能大幅度缩短染色工时。 3、染色完毕后可不还原清洗,用皂洗就能达到色牢度要求。 4、三原色具有优良的相容性和提升率。 5、PH适应范围广,尚可用于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四、高温型染料特征:

属高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好,匀染性差,适用于高温高压染色,热熔 染色和印花。 五、中温型染料特征: 属中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热熔曲线平坦,适用于 高温高压,热熔染色和载体染色。 六、低温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差,匀染性好,适用于高温高压和载体 染色。 分散染料 定义: 1、何谓分散染料?适用于哪些纤维染色? 分散染料是一类在水中溶解度低而呈高度分散性的非离子型染料。 染料通常与分散剂混和,在水中呈悬浮体。 分散染料适宜于:醋酸纤维、涤纶、锦纶、氨纶、PTT纤维、DLA纤维染色外,还能用于氯纶、丙纶的原浆着色以及塑料的着色。 2、分散染料的分类如何?各类分散染料的性能如何? 按化学结构分:主要有偶氮型和蒽醌型两大类、还有硝基苯乙烯,苯骈咪 唑等含杂环结构的。 按应用性能和染色牢度通常分为: (1)、低温型(E型)适宜于高温高压染色和载体染色,染物升华牢度差,匀 染性好。 (2)、中温型(SE型、M型)适宜于高温高压、热熔轧染,也可用于载体染色,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

染料的基础知识

染料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染料的基础知识 一、染料的概念(9181028) 染料是指一类能溶于水,对纤维有亲和力的有色物。 染料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 1、能溶于水; 2、对纤维具有亲和力; 3、具有颜色。 颜料 颜料是指一类不能溶于水,对纤维没有亲和力的有色物。 颜料可依靠黏合剂的作用机械地黏着于纤维上,故又称涂料。 2、染料的分类 (1)化学分类 按染料分子的化学结构中特征基团进行分类。 化学分类共分8类。 ①偶氮⑤硫化 ②蒽醌⑥甲川 ⑧杂环⑦三芳甲烷 ③靛类④酞菁 这一分类方法有利于掌握染料的结构特点及合成途径,适用于染料生产者。(2)应用分类 按染料的应用特点进行分类。 应用分类目前主要有11类。染料主要应用类别 棉用染料:1直接染料2活性3还原4可容性还原染料5硫化6不溶性偶氮染料毛用染料;酸性染料2酸性媒染染料3酸性含媒染料4分散染料5阳离子染料 分散染料-涤用染料阳离子染料:腈用染料 3、尾注 即对染料的性能加以说明。常用英文字母表示。 (1)说明染料的色光、用途等 B 表示带蓝光或青光; R 表示带红光;V 表示带紫光G 表示带绿光;Y 表示带黄光 L 表示耐光性好;D 表示适用于染色;或表示色泽稍暗; P 表示适用于印花或染纸。 (2)表示染料的浓度和力份等 浓度:conc-----------表示浓 H.C.-----------表示高浓 ex.conc------- 表示特浓 Double--------表示双倍浓 力份:

染料生产厂家以某一质量分数作为力份标准(力份视为100%),与其相比而确定的相对浓度。 染料力份是一个相对值,不是染料含量的绝对值,它是将 标准染料的力份定为100%,与标准染料在相同条件下染色,若染得色泽深浅相同时所需要的染料量为标准染料量的0.5 倍,则力份为200%,若是2倍,则力份是50%。 所以工厂对每批商品染料要加以检验,标定力份,如:50%、100%、200%等。 2、染料颜色的基本特征 定量描述物体的颜色----色的三要素 色调:较确切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区别颜色的深浅。(单色取决于最大吸收波长、混色取决于相对含量) 纯度:彩色和消色成分比例。区别颜色鲜艳度。 (单色光最高,白、灰、黑最低。) 亮度:有色物体反射光的强度。区别颜色的浓、淡。 (反射率高,亮度也高。) (二)影响染料颜色的因素 染料分子结构的影响 1、共轭双键的数目 2、共轭体系内的极性基团 3、分子的离子化 4、染料分子的共平面性 5、染料内络合物的生成 外界条件的影响 1、溶剂或介质 (极性、pH值) 2、染料浓度 3、温度 4、光照 1 、共轭双键的数目 共轭双键越长,共轭体系越大,则选择吸收的光线 波长也越长,产生深色效应. 染料浓度的影响 染料浓度越大,染料聚集度越大,染料分子中电子 的跃迁能越大,染料吸收光波的波长越短,染料颜 色越浅。 温度的影响 染液的温度影响染液中染料的聚集度,从而影响 染料的颜色 染液温度越高,染料聚集度越小,染料颜色越深。

数码迷彩分散/士林染料印花工艺实践

摘要:数码迷彩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军事装备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呈流行趋势,其立体感、凹凸感强。模拟自然界物体其伪装性能更为隐秘。我公司利用分散/士林染料印染数码迷彩布面轮廓清晰、立体感强、颜色饱满、匀染性优良,其各项指标均达到AATCC、ISO、BC等标准。 关键词:数码迷彩印花分散/士林染料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在军事装备上愈来愈注重其伪装性能。数码迷彩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趋势。 数码迷彩的特点: 数码迷彩一般由黑色、棕色、绿色、卡叽色(土其色)由深到浅组合而成,主色调的颜色一般是根据着装地区的自然环境而设定,因此又分为森林型、沙漠型、荒漠型、黑夜型等数码迷彩。数码迷彩最显著的特点是花型呈直角或直线条的正(长)方形小方块,立体感、凹凸感较强。因此模拟自然界的砂石、树荫、丘陵等更为形象生动。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数码迷彩的伪装性能较曲线型迷彩更为优越。 我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开发生产出林地型、沙漠型、荒漠型、黑夜型、警察型等各种数码迷彩,采用分散/士林染料印花,其布面轮廓清晰、立体感强、颜色饱满、匀染性优良,染色牢度及各项指标达到AATCC、ISO、BS等标准要求。产品出口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数码迷彩除用于军事装备外已逐步向民用领域发展.。 1.数码迷彩分散/士林染料印花工艺; 1.1.1前处理 织物160cm20x16(120x603上1下)涤40棉60纱卡 工艺流程:翻缝――煮炼、漂白――烧毛――定型――丝光――染色(打底色)――印花――焙烘――快速蒸花――后整理拉幅――检验 1.1.1煮炼一般出口面料要达到标准克重要求,采用重煮轻炼工艺。处方为: 烧碱:20-30g/l 煮炼剂:4-8g/l 温度:90-95℃ 时间:45-60min 1.1.2漂白工艺浓度: 2.0-2.2g/l 温度:95-9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