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航法大纲

民航法大纲

民航法大纲
民航法大纲

《民用航空法》教学大纲

说明

主要介绍国际民用航空运输的组织和法律框架,特别是1944年《芝加哥公约》及其后的双边和多边协定所组成的国际航空运输管理体制,同时介绍我国的民航法律法规,内容包括空中航行的法律制度、航空器、航空人员、航空运输的管理制度、航空运输合同、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航空保险、航空刑法等,为学生将来以法指导民航业务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为一门专业特色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国际民用航空运输的组织和法律框架,特别是1944年《芝加哥公约》及其后的双边和多边协定所形成的国际航空运输管理体制,同时了解、掌握我国的民航法律法规,为学生毕业以后以法指导民航业务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熟记有关的民用航空运输法律法规,掌握国际航空运输的组织和法律框架、国内和国际航空运输的区别及其不同的法律规范,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范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本学期授课时间为16周,授课计划建议任课教师以两周一章的进度进行教学实践。

由于水平有限,时间短促,错误与不足在所难免,望任课老师多加原谅。

第一章导论

教学要求:

了解航空法的名称、航空法的性质;

理解和掌握航空法的定义及其调整对象;

了解航空法的综合性、航空法的平时性;

理解和掌握航空法的独立性、航空法的国际性;

了解国际航空法的渊源、国内航空法的渊源;

理解和掌握国际航空法条约概述;

了解航空法的萌芽、形成和现代航空法的发展;

理解和掌握《空中航行管理公约》;

了解航空法的历史沿革、地位和作用;

理解和掌握《中国民用航空法》。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航空法的概念、特点、中国民航法制建设;

【本章难点】航空法的调整对象、航空法的主要特征。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航法的含义及调整对象

一、民航法的含义

二、民航法的调整对象

第二节民航法的特征

一、民航法的国际性

二、民航法的独立性和综合性

三、兼具公法与私法的特征

四、民航法是平时法

第三节民航法的渊源

一、国际条例

二、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和习惯国际法

三、国内及法院判例

四、其他

第四节民航法的发展历史

一、民航法的萌芽时期

二、民航法的形成和完善时期

三、现代民航法的发展时期

第五节我国民航业的发展与民航立法

一、我国民用航空行业的形式与发展

二、我国民航法制建设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四、我国民航法的修改与完善

第二章空中航行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了解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法律性质;

理解和掌握领空的概念、无害通过权;

了解空中交通规则、入境和放行的法律和规章;

理解和掌握禁区、防空识别区;

了解国际空中航行一般规则、过境通行权和群岛海道通过权;

理解和掌握公海和专属经济区的空中航行自由;

了解航空器入侵、避免使用武力;

理解和掌握拦截的概念及条件。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领空管理制度;

【本章难点】领空的概念、无害通过权、禁区、防空识别区、拦截的概念及条件教学内容:

第一节空气空间的法律制度

一、《巴黎公约》签订之前的各种理论

二、《巴黎公约》签约之后的理论

第二节领空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领空的概念

二、领空的范围

三、领空主权的法律性质

第三节航空自由或权利

一、五种自由(权利)的定义

二、航空管理体制

三、飞行自由与航空运输权

第四节领空主权的保护与限制

一、对领空主权限制的背景

二、对领空主权限制的实践

三、现代民航法的发展时期

第五节空域管理法律制度

一、空域管理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二、空中交通管制法律制度

三、飞行管理法律制度

四、国际空中航行

第三章民用航空器管理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了解民用航空器和国家航空器;

理解和掌握航空器的概念;

了解航空器国籍的意义、航空器登记的条件、登记国职能和义务的转移、航空公司的服务商标;

理解和掌握航空器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

了解民用航空器所有权、抵押权和优先权的概念;

了解《日内瓦公约》的主要内容;

理解和掌握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

理解和掌握民用航空器租赁的概念;

了解民用航空器的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航空器的概念、航空器的国籍、民用航空器权利

【本章难点】航空器的概念、民用航空器权利、航空器国籍登记和权利登记的区别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用航空器概述

一、航空器的含义

二、航空器的法律上的分类及其法律地位

第二节民用航空器国籍与登记

一、民用航空器国籍的意义

二、民用航空器国籍管理的基本原则

三、民用航空器登记国的权利和义务

四、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的条件

五、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的程序

六、民用航空器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

七、法律责任

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

一、民用航空器权利的含义及其客体

二、民用航空器权利的种类

三、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制度的含义及作用

四、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的管理

五、民用航空器的国籍登记或权利登记转移

六、民用航空器权利优先权

第四节民用航空器的租赁问题

一、《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融资租赁公约》简介

二、民用航空器租赁的含义、分类与一般程序

三、民用航空器融资性租赁

四、民用航空器经营性租赁

五、湿租外国民用航空器从事商业运输的有关规定第五节空域管理法律制度

一、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含义、目的及其特征

二、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分类

三、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机关

四、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主要内容

五、民用航空器运行适航管理规定

六、有关适航管理的收费规定

七、违反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法律责任

第六节民用航空器搜寻救援和事故调查

一、民用航空器搜寻援救

二、民用航空器事故调查

第四章民用航空人员管理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了解航空人员的地位、责任;

理解和掌握航空人员的定义;

了解航空人员的资格、工作时限和体检制度;

理解和掌握航空人员的执照分类;

了解机长的地位和资格;

理解和掌握机长的权力和职责。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航空人员的概念、航空器机长的法律地位

【本章难点】航空器机长的法律地位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用航空人员的含义及法律责任

一、民用航空人员的含义

二、民用航空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具体责任

第二节民用航空人员的训练与资格管理制度

一、民用航空人员资格的取得与丧失

二、民用航空人员的工作时限与体检

第三节有关机组与机长的法律规定

一、对机组的主要规定

二、对机长的主要规定

第五章民用机场与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了解机场的定义和分类;

理解和掌握民用机场的法律地位;

了解民用机场建设过程的几个阶段;

了解民用机场的使用许可、设施管理与联检制度;

理解和掌握民用机场的管理体制;;

理解机场环境保护的意义;

了解机场安检制度;

了解出入境手续简化制度;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民用机场的法律地位、民用机场的管理体制、民用机场安全法律制度【本章难点】出入境手续简化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用机场管理

一、机场的概念、分类与主要设施

二、民用机场的管理体制

三、民用机场的环境保护

第二节出入境与简化手续

一、出入境管理的主要规定

二、简化手续的意义与内容

第三节机场安全检查

一、机场安全检查的含义及意义

二、机场安全检查的法律规定

第六章民营航空运输与合同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理解和掌握航空运输的概念和特征;

了解航空运输合同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理解和掌握航空运输合同的构成;

理解和掌握航空运输合同的解释原则;

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的主要内容;

理解和掌握民用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航空运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航空运输合同的法律适用

【本章难点】航空运输合同的解释原则、国际航空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用航空运输概述

一、民用航空运输的含义及特点

二、民用航空运输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及运营条件

一、公共航空运输企业设立的条件及设立程序

二、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的运营管理

第三节民用航空运输合同

一、民用航空运输合同的概念机分类

二、民用航空运输合同的特征

三、有关运输凭证的主要规定

四、承运人的责任、免责与赔偿限额

五、有关航班延误的主要法律规定

第四节民用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

一、概述

二、民用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责任原则

三、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责任承担人

四、民用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的责任担保

五、民用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的责任限额

六、民用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损害责任诉讼原则

第七章民用航空保险法律制度

了解航空保险的概念和意义;

理解和掌握航空保险的险种;

理解和掌握航空保险的实施;

了解航空保险争议的解决;

了解航空保险的赔偿。

;(2)航空保险理赔的原则。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航空保险的险种、航空保险的实施

【本章难点】航空保险的险种、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联系和区别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用航空保险概述

一、民用航空保险的历史

二、民用航空保险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民用航空保险的种类

一、航空器机身险

二、航空承运人法定责任

三、航空旅客人身意外伤害险

四、航空货运运输险

五、机场责任保险

六、空中交通管制责任险

七、航空产品责任险

八、其他

第三节民用航空保险的理赔与保险争议的解决

一、民用航空保险的索赔

二、民用航空保险的理赔

三、民用航空保险争议的解决

第八章通用航空法律制度

了解我国通用航空的概况;

理解和掌握通用航空的概念和范围;

了解我国通用航空的从业条件和管理制度。

理解和掌握通用航空的民事责任。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通用航空的概念和范围、通用航空的从业条件和管理制度【本章难点】通用航空的民事责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通用航空的含义及其地位

二、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概况

三、我国通用航空的法律建设

第二节通用航空管理法律制度

一、通用航空从业的法定条件

二、通用航空的管理制度

三、通用航空划社临飞行空域的申请

四、通用航空飞行计划申请

五、通用航空飞行保障的有关规定

六、升放和系留气球的规定

七、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法律规定

第九章民用航空与刑法

教学要求:

了解航空刑法的法律渊源;

理解航空刑法的作用;

了解航空犯罪和刑罚的国际规定及公约的适用范围;

理解和掌握我国对航空犯罪和刑罚的规定;

【本章重点】航空犯罪和刑罚

【本章难点】犯罪和刑罚的国际规定及公约的适用范围”

教学内容:

第一节刑法简述

一、刑法的概念、性质、功能及基本原则

二、民用航空与刑法

第二节危害民用航空的犯罪和刑罚

一、我国国内现行法律对危害民航的犯罪和刑罚的规定

二、国际条约对犯罪和刑罚的规定

《民航法律法规与实务》教学内容重难点分布表(建议)

重难点、考试题型分布章节

是否重点考试题型分布第一、二、三章重点选择、名词、简答

第四章重点选择、案例分析

第五章次重点选择

第六章重点填空、案例分析

第七章重点选择、填空、简答

第八章次重点选择

第九章次重点选择、填空考试

备注

教材及参考文献

教材:崔祥建.民航法律法规与实务.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主要参考书: 1. 赵维田.国际航空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6号),法

律出版社,1995

3. 刘伟民.航空法教程(修订第二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4. 邢爱芬.民用航空法教程.中国民航出版社.2007

5. 吴建端.航空法学.中国民航出版社.2005

民航法试题及答案.docx

《民航法律法规与实务》期末测试题 (本卷三大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把答案写到答题卡上)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正确答案只有一项,每题1分,共35分) 1. 依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应当标明规定的国籍标志和:() A. 公司标志 B. 登记标志 C.机型标志 D. 适航标志 2. 依照民航法规定,租赁期限为_______ 以上的租赁合同占有民用航空器的权利 可向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办理权利登记:() A. 6个月 B.8 个月 C.10 个月 D.12 个月 3. 民用航空器的融资租赁,是指_______ 照 ________ 对 ______ 口民用航空器的选择,购得民用航空器,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定期交纳租金:() A. 承租人、出租人、供货方 B. 出租人、承租人、供货方 C.承租人、供货方、出租人 D.出租人、供货方、承租人 4. 以下租赁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义务中属于出租人义务的是:() A. 维修航空器 B.支付租金 C.通知有关事项 D.返还航空器 5. 以下各组中只有两个不属于航空器的有:() A. 气球、气垫船、滑翔机、直升机、飞机 B. 飞艇、气垫车、直升机、飞机、人造卫星 C.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 D. 滑翔机、直升机、飞机、火箭、导弹 6. 民用航空器的持续适航管理是指航空器满足初始适航管理要求,取得__________ 并投入营运后,为保持基本安全标准所进行的管理:() A. 生产许可证 B. 适航证 C. 型号合格证 D. 经营许可证 7. 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 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这里的民事责任适用原则是:() A.公平责任 B. 无过错责任 C.过错推定责任 D.过错责任 8. 根据民航法规定,如果航空器对地面或水面第三人造成了损害,受害人应该在 自造成损害事实发生之日起_______ 内,向航空器经营人提出索赔要求:() A.3个月 B.6 个月 C.9 个月 D.12 个月

民航法律法规体系简介

民航法律法规体系简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民航法律法规体系简介 作者: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由1部法律(《民用航空法》)、27部行政法规和行政法规性文件以及115部现行有效规章组成的多层次的民航法规体系框架。 第一层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发布。 第二层次: 行政法规 国务院通过由总理以国务院令发布或授权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民用航空行政法规。如:《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等。 第三层次: 民航规章 CCAR-China Civil Aviation Regulations 即中国民航规章的缩写,也是指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目前,中国民航管理的航空公司和其他航空企业全部按照CCAR的要求来建立和健全各自的管理体系。CCAR共有上百部,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各公司选用不同的内容进行规范和管理。民航局局长以民航局令发布的各类民用航空规章。如:CCAR121部、CCAR145部等 现行规章及规章性文件分类目录 1、行政规则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职能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CCAR-12LR-R1)《民用航空飞行标准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管理规定》(CCAR-183)2、航空器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R3) 3、航空人员 《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1)《民用航空飞行签派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 《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 《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7) 《航空安全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9) 4、空中交通管理

民航法规试题修订稿

民航法规试题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M10航空法规144+162 1[P085] ICAO的中文名称是 A)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B)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C)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D) 美国联邦航空局 2[P085] 第一部最完整、最重要的国际航空法法典是 A) 《芝加哥公约》 B) 《哈瓦那公约》 *C) 《巴黎公约》 D) 《泛美航空公约》 3[P085]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正式成立于 A) 1974年 B) 1945年 C) 1946年 *D) 1947年4[P086]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附件中大部分是由( )负责编写*A) 空中航行委员会 B) 航空运输委员会 C) 法律委员会 D) 联合支援委员会

5[P086]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 )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A) 大会 B) 理事会 C) 空中航行委员会 D) 秘书处 6[P087]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一的名称是 A) 空中规则 B) 航空器适航性 *C) 人员执照的颁发 D) 航空器的运行 7[P089]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是 A) 中国民用航空企业 B) 直属国务院的事业单位 C) 交通部的部署局 *D) 国务院主管全国民航事务的直属机构 8[P090] 民航地区管理局共设置了多少个民航安全监督管办公室 A) 32 *B) 33 C) 34 D) 35 9[P090] 制度民用航空飞行标准及管理规章的职责属于 *A)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B) 民航地区管理局

C) 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D) 国务院法制部门 10[P091] 负责对所辖地域的民用航空事务实施行业管理和监督的职责属于 A)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B) 民航地区管理局 C) 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D) 空中交通管理局 11[P092] 《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是下列哪部规章 A) CCAR-145 *B) CCAR-147 C) CCAR-66 D) CCAR-121 12[P0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的发布单位是: A)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国务院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13[P092] 国务院通过由总理以国务院令发布的关于民用航空行政法规为中国民航法律

民航法律法规体系简介

民航法律法规体系简介 作者:张露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由1部法律(《民用航空法》)、27部行政法规和行政法规性文件以及115部现行有效规章组成的多层次的民航法规体系框架。 第一层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发布。 第二层次: 行政法规 国务院通过由总理以国务院令发布或授权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民用航空行政法规。如:《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等。 第三层次: 民航规章 CCAR-China Civil Aviation Regulations 即中国民航规章的缩写,也是指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目前,中国民航管理的航空公司和其他航空企业全部按照CCAR的要求来建立和健全各自的管理体系。CCAR共有上百部,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各公司选用不同的内容进行规范和管理。民航局局长以民航局令发布的各类民用航空规章。如:CCAR121部、CCAR145部等 现行规章及规章性文件分类目录 1、行政规则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职能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CCAR- 12LR-R1) 《民用航空飞行标准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管理规定》(CCAR-183) 2、航空器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R3 ) 3、航空人员 《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1) 《民用航空飞行签派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 《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 《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7)《航空安全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9) 4、空中交通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R3)

民航法律法规课后答案

《民航法律法规》课后答案 项目一 任务一自我检测 1.答:民用航空法简称民航法,它是规定领空主权、管理空中航行和民用航空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用来调整民用航空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2.答:民航法分为国内民航法和国际民航法两大部分,分属不同的法律体系。其中,国内民航法是国家的重要法律,它涉及领空主权的宣告及其空域管理制度,用来规范民用航空行为,调整民用航空活动中产生的民商法律关系,还涉及采用刑法手段保护民用航空的安全问题。也就是说,在一国之内进行航空活动时,受该国的国内法约束。 3.答:民航法的国际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民航法的国际性要求国际上有统一的航空法律规范和统一的航空技术标准;②各国国内民航法是一种涉外性很强的法律,与国际航空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4.答:按照古罗马以来的法律传统,法律有公法和私法之分,公法是指规范国家和人民之间关系的法律。换句话讲,只要适用法律一方的主体是公权力,那么这个法律就是公法,包括飞行管理、空域管理、民用航空安全方面的法律规范;私法是指调整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规范,涉及对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公共航空运输中的运输凭证、承运人责任以及对地(水)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等法律问题。 5.答:民航法是平时法,就是说民航法仅调整和平时期民用航空活动及其相关领域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如遇战争或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民用航空要受战时法令或紧急状态下非常法的约束。它要求在和平时期,所有航空活动都必须遵守统一的空中规则,以维持空中交通的正常秩序,保障飞行安全。但在国防需要的紧急情况下,军用航空器有优先通过权,以保障军用航空保卫国家领空不受侵犯的需要。 任务二自我检测 1.答:在我国,民航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共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民航法律制度和规范体系,在航空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这为全面实行依法治航,保障航空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制度保障。

民航法规复习题答案

民航法规复习题答案 一、术语解释 1. 适航管理:即对适航性进行的控制。 2.人为差错:人的行为结果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或:生产操作过程中,实际实 现的功能与被要求功能之间的偏差) 3.修理:对航空器及其部件的任何损伤或缺陷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在规定的限制 范围内继续使用的工作。 4.违规:故意偏离安全操作程序、标准或规范。 5.沟通:信息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过程 6.维修:对航空器或航空器部件所进行的任何检测、修理、排故、定期检修、翻修等工作。 7.人为因素:有关人的科学(或以操作设备的人为研究中心的一门应用科学) 8.遗忘:工作中因信息追溯或回忆而产生的差错。 9.时寿件:航空产品持续适航性文件中有强制更换要求的部件。 10.适航性: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系统整体性能,在预期运行环境或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 11.改装:在航空器及其部件交付后进行的超出其原设计状态的任何改变,包括任何材料和零部件的替代,包括改装的方案及其实施。 12.决策:根据可用信息来制定各种可行性方案并选择一个优选方案的过程。 13.紧张压力:人体自身适应外界环境而产生的一种应变能力。 14.航空器部件:指航空器发动机、螺旋桨、机载设备和零部件。 15.检测:不分解航空器部件,而根据适航性资料,通过离位的试验和功能测试来确定航空器部件可用性的工作。 16.适航指令:中国民用航空规章颁发的涉及飞行安全的强制性措施。 17.亚健康: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或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 18.沟通:信息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过程。 19.民用航空器:指除用于执行军事、海关、警察飞行任务之外的航空器。 20.独立维修单位:独立于航空营运人和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制造厂家,并提供航空器或航空器部件维修服务的维修单位。 21.试飞:是指必须通过空中飞行来验证航空器及其部件工作性能的飞行 22.维修方案:是指民用航空器运营人或飞机用户根据飞机构型、运行环境和维 修经验,执行航空器维修大纲、适航和运行规章要求及制造厂建议而制定的计划维修检查要求。 23.适航指令:是根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民用航空器适航指令的规定》即 CCAR-39颁发的涉及飞行安全的强制性措施。 24.情境意识:是指一个人在信息处理过程中,通过理解和判断,精确的感知环 境变化和对未来发展的预知能力。 25.紧张压力:是人体自身适应外界环境而产生的一种应变能力。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民航法律法规教案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 教案 2015 ——2016 学年第一学期 系部名称航空系 课程名称民航法律法规与实务 教材名称民航法律法规与实务 授课班级 14航空1 授课教师黄文静 职称助教 2015年 11月 15日

民航法律法规与实务教案(首页)

第一章导论教案(章节)

民航法的定义 1. 民航法的产生 航空法是20世纪初,随着飞机的发明和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法律学科。民用航空,就其本质和内容而言,是一种经济活动,相关科学技术以及与之配套的各企业和服务业构成了一国经济中的重要门类。经济活动需要法律规范,由此《民航法学》也应运而生,并随着各国《民航法学》需要发展出一些共同的规则和标准。于是,第一次世界大仗结束以来,诞生了一系列有关民用航空的国际公约、国际组织和规章制度,形成了国际航空法。 2、航空法的定义 法国学者:航空法是一套关于飞机、空中航行、航空商业运输,以及由国内国际空中航行引起的,公法或私法的全部法律关系的国内国际规则。 阿根廷学者文斯卡拉达:航空法是一套支配由航空活动引起的或经其修改的制度与法律关系,公法与私法,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原则与规范。 荷兰法学家迪得里克斯﹒弗斯霍尔:航空法是调整空气空间的利用并使航空活动、公众和世界各国从中受益的一整套规则。 我国学者吴建端认为:航空法是关于航空器、商业空运以及国内和国际空中航行所产生的一切公法和私法关系的一组国内和国际规则。 我国学者黄涧秋定义为:调整人们在空气空间中从事航空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教材定义为:航空法是调整和规范人类空中航行活动及其相关制度与法律关系的,涵盖了公法与私法范畴的,国际与国内各种原则、规范与规则的总称。 3、《民航法学》的定义 《民航法学》主要是调整民用航空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是关于航空器及其运行的法律规则的总合;是规定领空主权、管理空中航行和民用航空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教材)。 4、注意: 在我国国际法教材中,“空气空间法”与“国际航空法”两个名称是相互通用的。但是,学术界通用的名称是“航空法”AIR LAW。《布来克法律词典》将AIR LAW 定义为“法律尤其是国际法的一部分,与《民航法学》(AVIATION)相

民航法律法规与实务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 教案: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 系部名称:航空系 课程名称民航法律法规与实务 教材名称民航法律法规与实务 授课班级14航空 授课教师黄文静 职称助教 2015年11月15日 民航法律法规与实务教案 (首页) 课程名称民航法律法规与实务 课程编码221002 总计:36 学时 讲课:28 学时 实训:学 学分 2 类别必修课(√)选修课()理论课()实践课() 任课教师黄文静 职称助教 授课对象专业班级:14航空1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推荐教材:(1)民航法律法规.崔祥建,吴菁,成宏峰编著.旅游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1)民航法规与实务(第1版). 杨祖高主编.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3年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民航法基本理论知识。从宏观与微观结合上把握民航法的基本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空中航行、民用航空管理及民用航空人员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 第一章导论 教案(章节) 授课时间课次3 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安排 6 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导论 目的、要求(分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基本内容: (1)民航法的含义、调整对象的基本理论; (2)民航法的特征; (3)民航法的渊源; (4)民航法的发展史。 基本要求: (1)掌握民航法的独立性和综合性,民航法所兼具公法和私法的特点; (2)了解国际条约内容及要求;

(3)了解我国民航业的发展与民航立法。 知识要点:掌握民航法的基本概念及调整对象,民航发的特征及要求;了解民航法的发展史与国际公约的联系。 技能要点:了解我国民航业的形成与发展及我国民航立法的修改与完善。 教学步骤:讲授 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多媒体讲解、音像讲解 作业和思考题:民用法基本概念,我国民航业的发展与民航立法 课后分析与小结:让学生了解民航法历史 (二)独立性国际《民航法学》作为国际法的一个新门类、新学科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国际法的共性,依照航空活动特点有其个性。 (三)综合性(公法与私法合一) 国际公法:又叫国际法,旧称“万国法”“万国公法”,是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涉及领空、主权、国际、国家间关系等;1919年巴黎公约、1944年芝加哥公约1963年东京公约为代表的制止航空犯罪一系列公约。 国际私法: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就是含有涉外因素(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任一)的民事法律关系,涉及航空运输、财产、合同、保险、侵权等;1929年华沙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私法公约。 (四)平时性 航空器划分为民用和军用功能,军用归战争法调整; 现代航空法以民用航空为其主要目的(芝加哥公约写有“民用航空公约” 22处)。 有学者指出其他特点: 技术性航空器结构复杂,需要严格技术管理;形成民用航空器适航、民用航空机 场管理、空中交通管制三大技术特色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适航条例) 强制性任意性条款少,强制性条款多行为法不仅设定权利义务,而且设定权利的实现方式和义务的承担方式航空法的渊源航空法是国际法的一个组成部分,依照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民航法学》的渊源主要有: 1.多边国际公约 2.双边协定 3.国内法及法院判例 4.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和习惯法 5.国际组织的立法或准立法文件 6.国际民间航空组织通过的决议7.国际间合同性协议参见赵维田《国际航空法》第6-11页1、多边国际公约多国政府间签订的法律文件迄今在航空界有近40个,影响大小各不相同。影响大的序列是1944年芝加哥公约为主体的序列1929年华沙公约为主体的序列1963年东京公约为主体的序列 2.双边协定在1944年芝加哥体制下制定的近2000个双边协定著名的是百慕大协定 3.国内法及法院判例国内法关于航空活动的法律法规和判例国内法在航空刑事法、空中交通管制人员民事责任、空中相撞责任、产品责任、机场人员的责任方面的规定居于统治地位。 4.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和习惯法1919年《巴黎公约》关于“无害通过”规定、适航证与驾驶人员合格证的规定;1929年华沙公约关于限制责任和过失责任的规定,均是援引1924年海牙规则(国际海商法)船旗国原则被引入在公海上空飞行的航空器内刑事、民事管辖。 5.国际组织的立法或准立法文件国际民航组织的十八个附件,由理事会制定或修改,包含法律规则,有些是十分重大的法律问题。芝加哥公约第54条第12款规定: “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有权按照本公约第 六章(国际标准及建议措施)的规定,通过国际标准及建议措施;并为便

民航法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民用航空法》期末考试题(闭卷)(总分100)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________ (注意事项: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中。) 一、名词解释(每道5分,共25分) 1、民用航空法:主要是调整民用航空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是关于航空器及其运行的法律规则的总合;是规定领空主权、管理空中航行和民用航空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航空器:是指可以从空气的反作用,但不是从空气对地球表面的反作用,而在大气中取得支撑力任何机器。 3、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4、领空:是指隶属于国家主权的国家的领陆和领水之上的空气空间。 5、空中交通规则,又称空中规则、飞行规则,是维持空中交通秩序,保护飞行安全的重要机制。一般包括飞行规则、目视飞行规则和仪表飞行规则。 二、单项选择题(每道2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自( B)起施行 A 、1996 年1 月1 日 B 、 1996 年3 月1 日 C、1997 年1 月1 日 D、 1997年3 月1 日 2、民用航空器必须具有民航总局颁发的(A )方可飞行 A 、适航证 B 、经营许可证 C、机场使用许可证 D、型号合格证 3、民用航空适航管理是对哪几个方面进行管理:(A) A、航空器、发动机、螺旋桨和航空器上的设备 B、航空器、发动机、螺旋桨 C、航空器、发动机 D、发动机、螺旋桨和航空器上的设备 4、依我国《民用航空法》的规定,民用航空器的转让、抵押,应当适用哪国法律?( C) A、民用航空器转让、抵押地国法律 B、民用航空器所在地国法律 C、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 D.、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国法律

民航安全法规体系

《民航安全法规体系》 A、民航的组织的体系 一、发展历程 ***中国民航飞机的发展历程 1、空中客车工业公司于1970年12月18日在法国成立; 2、波音公司于1916年7月1日成立。 3、1970年7月,毛提造大飞机计划; 1970年8月,提出《关于上海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708计划,运十计划 1980年9月26日,运十首飞。 4、2008年,中国商飞(COMAC919)成立——第二次大飞机发展。 ***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49——1978)民航由空军管理,以军队领导为主的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第二阶段(1978——1987)民航脱离军队建设,实行政企合一的企业化管理; 第三阶段(1987——2002)第一次政企分离,航空公司与政府分离开来 组建六个骨干航空公司:国航、东航、南航、西北航、西南航、北方航空; 第四阶段(2002——2007)第二次政企分离,机场属地化管理 成立7大地区管理局和26个省级民航安监办,33个安监局 成立6大集团公司:中航、东航、南航、中航信、中航油、中航材; 民航政府:民航局——7个地区管理局——33个监管局 民航的企事业单位:三大集团(中航、东航、南航)、海航;深航、川航 山航、夏航;春秋、奥凯、东星、吉祥 民航保障单位:中航信、中航油、中航材 第五阶段(2007年至今) 空管政企分离 针对政府改革: 政府: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管制处、气象处、通信导航处、安全处、综合处地区管理局——空中交通管制处、通信导航监视处、气象处 监管局——空中交通管制处 针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三横三纵”改革,空管一体化运行 事业单位: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三横) 民航地区空管局(7) 民航地区空管分局(站)(33) 业务:空中交通管制、气象、通信导航监视(三纵) 二、ICAO和IATA的联系和区别 答:1)名称 ICAO: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2)是否官方 ICAO:官方

最新国际法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 1.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的依据是 A.善意原则 B.国际道义 C.条约必须遵守 D.主权平等[C] 2.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以及所发生的事件有权行使管辖,这种管辖被称为 A.领域管辖 B.国籍管辖 C.保护性管辖 D.普遍管辖[A] 3.1907年,厄瓜多尔的外长提出以宪法程序为承认新政府的条件,这被称为B A.有效统治原则 B.托巴主义 C.威尔逊主义 D.艾斯特拉达主义 4.《南极条约》规定,缔约国此前对南极地区提出的领土要求应予C A.确认 B.放弃 C.冻结 D.重申 5.空间物体发射国应将其发射的物体报告给C A.联合国外空委员会 B.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C.联合国秘书长 D.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6.在我国,外交代表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为B A.外交代表到达接受国的日期 B.外交代表正式呈递国书的日期 C.外交代表经接受国同意的日期 D.外交代表经派遣国正式任命日期 7.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相关规定,外国航空器在一国领空B A.享有无害通过权 B.不享有无害通过权 C.享有“两项自由” D.享有“五项自由” 8.根据1969年修订的1954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的规定,禁排区是D A.距海岸50海里以内海域 B.距海岸100海里以内海域 C.距海岸150海里以内海域 D.所有海域 9.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A A.国家之间的关系 B.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C.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D.国家与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 10.被称为“外层空间宪章”的国际条约是A A.1966年的《外层空间条约》 B.1968年的《营救协定》 C.1972年的《责任公约》 D.1979年的《月球协定》 11.下列选项中,不可归因于国家的不当行为的情况是B

中国民航法规大全

一、运行和维修管理 1. CCAR-43《维修、预防性维修和改装》——2004 年 6 月完成编制工作,8 月送审。——用于规定民用航空器维修的基本准则。 2.CCAR-91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2004 年 1 月 14日民航总局令第 120 号发布,2004 年 6 月 1 日施行。 ——用于管理在我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的特别行政区)实施运行的所有民用航空器(不包括系留气球、风筝、无人火箭和无人自由气球)的飞行和运行。 3.CCAR-91FS-II 《中国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 II 类运行 规定》——1996 年 10 月 16 日民航总局令第 57 号发布,自发布 之日起施行。 4.CCAR-94FS-III 《民用直升机海上平台运行规定》——1997 年 9 月 22 日民航总局令第 67 号发布,1997 年 10 月 1 日施行。同时,1985 年 5 月 8 日民航局制定的《中国民用航空直升机近海飞行规则》第六章第八节停止执行。 ——用于实施对民用航空直升机海上作业的管理。 5.CCAR-97FS-R2《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1991 年 8 月 22 日民航总局令第 20 号发布,1992 年1 月 1 日施行;2001 年 2 月 26 日民航总局令第 98 号发布第一次修订版,发布之日起施行;2003 年 6 月 20 日民航总局令 119 号发布第二次修订版,发布之日起施行。 ——用于规定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制定民用飞机使用的机场运行最低标准,同时用于航空营运人对所用机场制定运行最低标准和实施细则。 6.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1999 年 5 月 5 日民航总局令第 83 号发布 CCAR-121FS;1995 年 5 月 12 日民航总局令 41 号发布 CCAR- 121AA;2000 年 7月 18 日民航总局令第 92 号第一次修订 CCAR-121FS;2004 年 2-6月第二次修订CCAR-121FS并与CCAR-121AA 合并, 7月送审。 ——用于管理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航空运营人所实施的公共航空运输运行(包括:使用最大起飞全重 5700 千克以上的多发飞机实施的定期载客运输飞行;使用旅客座位数超过 30 座或者最大商载超过 3400 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不定期载客运输飞行;使用最大商载超过3400 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全货机运输飞行)。 附载一:咨询通告 AC-FS-001《关于航空公司航务手册的编写》——1998 年3 月 9 日发布。 AC-121-1 号《关于下发<运行规范标准格式>的通知》——1999 年 10 月 20 日发布。 AC-121-2 号《关于运行合格审定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1999 年 10 月 20 日发布。 AC-FS-2000-1《关于印发缩小垂直间隔标准(RVSM)运行对签派员工作程序要求的指导材料的通知》——2000 年 1 月 10日发布。 AC-FS-2000-2《关于制定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的通知》——2000 年 2 月 23 日发布。 AC-FS-2000-3《CCAR-121FS 修订后有关运行管理办公室设置和驾驶员熟练检查要求的实施办法》——2000 年 10 月 20 日发布。 AC-FS-2000-4《航空公司运行中心(AOC)的政策与标准》——2000 年 10 月 30 日发布。AC-121FS-005《关于客舱乘务员值勤期/飞行时间和休息时间问题的意见》——2001 年 12 月24 日发布。 AC-121FS-006《飞机航线运营应进行的飞机性能分析》——2001 年 12 月 24 日发布。

民航人应该学好民航法

民航人应该学好民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是在1995年10月30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颁布,1996年3月1日起开始实行,这是新中国自有了自己的民用航空企业之后,第一部全面规范民用航空活动的法律。中国的民航法已经出台7年了,中国民航也正在经历政企分家的重大改革,改革之后的航空企业首要的工作是什么?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工作是学好民航法,这是每一个民航从业人员,特别是民航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必修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的颁布实施已经有7年,然而一些民航从业人员,特别是航空管理人员对航空法的了解应该说是知之甚少,这就是近几年航空企业与社会出现的矛盾层出不穷的原因所在。对于一些特殊事件的发生,航空企业的一些从业人员往往是凭着经验来办事,缺乏利用法律来依法办事的手段,造成常常是有理或没理都是说不清楚的局面。当有人破坏民航设施,干扰航空器正常运行时;当有人随意抢占座位,把过大的私人物品拿到航空器上的时候;当一些不可抗拒的外因,给旅客的出行带来不便的时候;由于民航法知识的不熟悉,我们的解释就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缺乏化解矛盾的手段。过去由于没有民航法,我们总是感到在我们的行业里无法可依,而今天民航法颁布已经7年了,我们却不会用法律来规范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不会用法律来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一味的忍让;一味的大事化小,到头来是国家吃亏,人民也不满意。 为什么民航从业人员要学好民航法,就是要通过学习法律,依法治国,依法治民航,懂法、知法、守法,用法律规范每一个民航从业人员的行为。而且民航法涵盖了国家领空主权、行政法规、民法、刑法等内容,所以说她不同于一般的普通法,按照现行的习惯,特别法优于普通法,这就要求在解决民航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应首先适用民航法,只有其法没有规定的,才能适用其他法律。再者航空法的专业性很强,涉及到空中航行、航空运输、刑事犯罪等等,通过学习民航法,我们不仅能懂得民用航空的活动规律,而且也能了解民用航空活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今天,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民航也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中国的民用航空业进行了重组。成立后的航空集团首要的工作是什么?笔者深感普及法律知识,特别是我们行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重要性,只有懂法、依法、知法、守法,我们的航空企业才能做大、做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

民航法律及法规

第七章民航法律及法规一、我国航空法及法规 1、航空法: 是规定航空主权,管理空中航行和民用航空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三个层次: 第一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第二层——国务院通过的法规 如《关于保护机场净空的规定》 《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 第三层——民航总局颁布的各类规章、标准和程序 如:《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货物国内运输规则》 《旅客、行李国际运输规则》《货物国际运输规则》 涉及的其他法律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3、三个内容 航空安全管理、航空市场和经济管理、行政管理。 二、有关航空运输的国际公约 最早的航空法——《巴黎公约》,1919年,32国批准 主要内容:国家对领土上空拥有完全和排他的主权; 对航空器定义; 提出适航性和机组人员的标准。 1、航空公法——《芝加哥公约》,1944年12月7日 是管理国际民用航空活动,是国际航空组织建立的依据。 1974年对我国生效。

又叫《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两个协定和18个附件: 两个协定是《国际航班过境协定》和《国际航空运输协定》公约的基本原则:所有国家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航空运输。 包括5部分:序言部分——目的、机会均等; 第一部分——空中航行; 第二部分——国际航空组织; 第三部分——国际航空运输; 第四部分——最后条款。 内容有: 主权:国家对领土上空拥有完全和排他的主权。 ①五大自由(5个特权): 在缔约国之间,不作降落而飞越其领土的特权; 非业务性降落的特权; 卸下自航空器所属国领土装来的客、货和邮件的特权; 装载前往航空器所属国领土的客、货和邮件的特权; 装卸前往或来自任何其他缔约领土的客、货和邮件的特权。 附:1944年的国际航空运输协定规定了五种航权: 第一种航权:越过而不降停的权利。 第二种航权:非商业性降停的权利。 第三种航权:卸下来自航空器国籍国旅客、邮件、货物的权利。 第四种航权:装载前往航空器国籍国旅客、邮件、货物的权利。 第五种航权:装载前往或来自任何其他第三国旅客、邮件、货物的权利。 在后来的芝加哥会议上,航空运输专家又在前五种航权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另外三种航权: 第六种航权:一个国家的定期航班在两个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的经过其本国领土的运营的权利。它是第三、第四种航权的有效结合。 第七种航权:一个国家的定期航班在两个其他国家之间运营,而其始发地点和目的地点都不在本国领土内的权利。 第八种航权:一个国家的定期航班在他国领土的两点之间进行运营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为国内运载权。

民航法律法规与实务2.0版 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适航管理:即对适航性进行的控制。 2、适航性: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系统整体性能,在预期运行环境或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 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 3、航空器适航管 是指航空器适航主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航空器从设计、定型开始、到生产、使用直至停止使用的全过程实施监督,以保证航空器始终处于适航状态的科学管理。 4、通用航空 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B A D B B B A C 三、判断正误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 四、简答题 1.答:⑴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 ⑵至少具备下列任一经历: ——具备中专(含)以上航空技术相关专业学历,并且独立从事所申请专业的航空器部件修理工作累计2(含)年以上,其中在申请之日前1年应当持续从事所申请专业的民用航空器部件修理工作; ——独立从事所申请专业的航空器部件修理工作累计3年(含)以上,其中在申请之日前1年应当持续从事所申请专业的民用航空器部件修理工作; ——经过民航总局批准的培训机构培训并取得其颁发的所申请专业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⑶能正确读、写申请专业相关技术文件和管理程序使用的文字。 2.答:采取的措施包括: ⑴进餐时间有规律,饮食结构注意平衡; ⑵进行有规律的锻炼; ⑶戒烟; ⑷饮酒要有节制、 3.民用航空器的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按照承租人对供货方和民用航空器的选择,购得民用航空器,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有承租人定期缴纳租金。 法律特征:①融资租赁交易的构成,包括很多法律文件,如租赁合同,购机合同,贷款协议,抵押转让书,租赁保函,保险单等。

中国民航发展史

中国民航发展史 前言 一、课程概述 1、课程类型:选修课 2、课时:36课时 3、授课方式:讲课、讨论、作业、考试等 4、考核方式: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的考试(70%) 5、期末考试:开卷考试 6、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重在日常、重在态度、重在表现 二、课程目标:旧中国民航起步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 1、时间:1919--今 2、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背景、发展思路、管理体制变迁、对国家宏观经济影响行业文化沿革等 3、目的:分析特点、总结经验教训——探讨中国民航发展规律 三、课程结构 1.1903-1929:中国民航早期发展 2.1929-1949: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用航空 3.1949-1979:新中国民航的创立 4.1979-1999:中国民航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5.1999-今: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民航 6.台港澳地区的民航业

第一章中国民航早期的发展(1903-1929) 第一节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回顾 一、飞机发明 18世纪:产业革命促进了航空理论、器械的研究和探索 1782年,【法】Joseph Montgolfier制造出热气球 1783年6月4日,Montgolfier兄弟的热气球首次公开飞行 1783年11月【法】成功把人带离地面 1852年9月24日【法】H.吉法尔载人飞艇(蒸汽动力)巴黎——特拉普斯,航程28公里,实现了操作飞行 19世纪【英】G.凯利发明了滑翔机,揭示动力飞行的基本原理——利用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利用不同的翼面控制和推进飞机 1891年夏奥托〃李林达尔设计并制成一架悬挂式滑翔机,并完成15米距离滑翔 1896年失事遇难,共进行了2000多次滑翔飞行。 1903-12-17,莱特兄弟发明的飞行者号在北卡罗兰娜州的Kitty Hawk 首次实现动力驱动、可操纵、持续的、重于空气的载人飞行,这次飞行标志着飞机的研制成功开辟了人类航空的新纪元 二、外国人在华的飞行表演 1910年【俄】布尔列奥,XT单翼飞机,北京东交民巷 1911年【比利时】广州近郊,五次 1911年【法】范龙,上海泯城桥赛马场表演时失事,机毁人亡,成为第一个在中国牺牲的外国飞行家

民航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用航空法》期末考试题(闭卷)(总分100)班级姓名成绩________ (注意事项: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中。) 一、名词解释(每道5分,共25分) 1、民用航空法 2、航空器 3、通用航空 4、领空 5、空中交通规则 二、单项选择题(每道2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自( B )起施行 A 、1996 年1 月1 日 B 、 1996 年3 月1 日 C、1997 年1 月1 日 D、 1997年3 月1 日 2、民用航空器必须具有民航总局颁发的( )方可飞行 A 、适航证 B 、经营许可证 C、机场使用许可证 D、型号合格证 3、民用航空适航管理是对哪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A、航空器、发动机、螺旋桨和航空器上的设备 B、航空器、发动机、螺旋桨

C、航空器、发动机 D、发动机、螺旋桨和航空器上的设备 4、依我国《民用航空法》的规定,民用航空器的转让、抵押,应当适用哪国法律( ) A、民用航空器转让、抵押地国法律 B、民用航空器所在地国法律 C、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 D.、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国法律 5、民用航空器标志一般分为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我国民用航空器国籍标志是:( ) D B、 E C、A D、B 6、旅客运输责任期间对事故责任的认定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哪个时间不属于航空旅客运输责任期间:( ) A、去机场途中 B、上航空器过程中 C、下航空器过程中 D、在航空器上 7、飞行中的航空器能否投掷物品() A 、不行 B 、可以,在飞行安全所必需时 C、可以,在山区上空时 D、随时可以 8、转场航空器超过预定起飞时间()仍未起飞,又未申请延期的,其原飞 行申请失效 A 、半小时 B 、一小时 C 、两小时 D、一个半小时 9、时间在法律上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有诉讼时效、取得时效、消灭时效及除斥期间等等。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民用航空器对地(水)面第三人损害赔偿经过( )年此项求偿权就消灭。 A、1 B、2 C、3 D、4 10、颁发国内三个层次航空法规的部门分别是:() ①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②国务院、中央军委 ③民航总局④民航地区管理局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①② 11、飞行事故等级划分为:特别重大飞行事故、重大飞行事故、一般飞行事故。下列属于重大飞行事故的是:( ) A、死亡人数45人 B、重伤5人 C、死亡人数7人 D、重伤15人 12、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负有通知义务。发生重大事故后( )小时内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应将事故的重要情况告知保险人。

民航法试题及答案

《民航法律法规与实务》期末测试题 (本卷三大题共 6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把答案写到答题卡上) 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正确答案只有一项,每题1分,共35分) 1. ____________ 依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应当标明规定的国籍标志和:( ) A.公司标志 B.登记标志C机型标志 D.适航标志 2. 依照民航法规定,租赁期限为 ______ 以上的租赁合同占有民用航 空器的权利可向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办理权利登记:() A.6个月 B.8个月 C.10个月 D.12个月 3. 民用航空器的融资租赁,是指 ______ 按照_______ 对_______ 和民 用航空器的选择,购得民用航空器,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定期交纳租金:( ) A.承租人、出租人、供货方 B.出租人、承租人、供货方 C承租人、供货方、出租人 D.出租人、供货方、承租人 4. 以下租赁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义务中属于出租人义务的是:( ) A.维修航空器 B.支付租金C通知有关事项 D.返还航 空器 5. 以下各组中只有两个不属于航空器的有:( ) A.气球、气垫船、滑翔机、直升机、飞机

B.飞艇、气垫车、直升机、飞机、人造卫星 C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 i / io D.滑翔机、直升机、飞机、火箭、导弹 6. 民用航空器的持续适航管理是指航空器满足初始适航管理要求,取 得______ 并投入营运后,为保持基本安全标准所进行的管理:( ) A.生产许可证 B.适航证 C.型号合格证D经营许 可证 7. 我国民法通则第123 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里的民事责任适用原则是:( ) A.公平责任 B.无过错责任C过错推定责任D过错责 任 8. 根据民航法规定,如果航空器对地面或水面第三人造成了损害,受 害人应该在自造成损害事实发生之日起________ 内,向航空器经营人 提出索赔要求:( )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9. 民用航空器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降落并且没有其他信息,这种紧急 情况属于( )阶段 A.情况不明 B.告警C遇险D危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