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物理填空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填空题

填空题

1、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_,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_。

2、以地面作为参照物,一个人由西向东运动,一辆汽车从后面赶上,如果以这辆汽车作为参照物,

则此人向运动。

3、两辆汽车同向行驶,描述汽车的运动是以________ 作为参照物,坐在甲车里的乘客看到乙车在向后退,

该乘客是以________作为参照物。这两辆汽车相比较,________车开得快。

4、站台上有甲、乙两列原来静止的火车,当甲车开动时,乙车的乘客觉得自己向相反方向运动,他选择

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

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一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是以

__________为参照物。

6、《浣溪沙》中有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

似走来迎”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是船行”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7、客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他越来越远,若以卡车为参照物,

自行车是___________的,客车是__________的。

8、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他是运动

的。

9、在空中飞行的飞机,若以空中的云彩为参照物,它相对于云彩是________的;若给它作空中加油的飞

机为参照物,它相对于加油机是___________。

10、观察右图中的烟和小旗,分析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情况:甲

乙。

11、判断正误:

⑴物体甲绕物体乙做圆周运动,由于它们间的距离始终不变,所以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 )

⑵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结论总是相同的。( )

12、在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常用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

间的国际单位是_____,常用的时间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8μm=_________mm =______________cm;75cm=_________dh=________m;

60km=_______m=____________mm。1h = _________s

14、某同学做了一些测量,忘记了写单位,请你代他写填上:

(1)小王的身高是1.70_______;(2)课桌桌面的长是12_______;

(3)物理课本的长是260____宽是18___;(4)一课桌的高度是80____ 。

15、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分米的是()

A、兵乓球的直径

B、拳头的宽度

C、火柴盒的长度

D、保温瓶的高度

16、测量长度时,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度取决于()

A、测量工具的种类

B、测量工具的最大测量围;

C、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

D、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17、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数时________要与尺面垂直;

(3)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________和________ 。

18、如图1-1用厚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

刻度尺使用正确的是________图。

19、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_________。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__________误差,但___________________。

20、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全长约6300km,合____________m =__________cm。

21、物理课本中一纸的为75μm,合_____mm =_____dm =______m =______km

22、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铁块的长度是3.73cm、3.71 cm和3.72cm,则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_ ____;为了减小误差,应取三次测量值的___ ____为测量结果,其数值是_____ cm

23、一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只蝗虫的后翅长,先后四次正确测出的数据分别为4.42 cm、4.43 cm、4.42

cm、4.44 cm,则测量结果应为_____________。

24、测细铜丝直径时,必须把细铜丝在铅笔上若干圈,

用刻度尺测出这个线圈的_____,再除以线圈的圈数,

就可以算出细铜丝的直径。按右图所示,这个金属

丝的直径大约是_________。

25、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右图所示,它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在物理学中,速度是用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

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

27、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

1米/秒=__________千米/时;72千米/时=___________米/秒。

28、一辆汽车作变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前进540米到达乙地,用了3分钟;从乙地再前进180

米到达丙地,用了1.5分钟。则该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从乙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29、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

请借助右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个方法:

a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b图表明: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3、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

⑴54km/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s

⑵20m/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m/h

30、某同学参加50m跑的测试,老师记下了他跑到10m处、20m处、30m处所用的时间分别是2s、3.5s、

4.5s,则他在第三个1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 m/s,合________ km/h。

31、一艘船在水中速度为5 m/s,若水的流速是2 m/s,船顺流航行,船相对岸的速度为____________,相

对水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船逆流航行,船相对岸的速度为____________,船相对水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

32、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用固定于路边的照相机连续两次对其拍照时间间隔为2s,车长为12m,

如上图所示,由此可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33、如右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

____________,金属片放在___________,

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通过的__________,用停表测出小

车从_________滑下到撞击金属片所用的________t1,则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______。然后将金属片移到____________,测出小车从____________滑过斜面上半段_________s2,所用的__________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___________。

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s3=__________,所用的时间t3=___________,则小车在斜面下半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v3=____________。

通过的路程(m)运动的时间(s)平均速度(m/s)

s1=0.90 t1=2.0 v1=

s2=0.45 t2=1.3 v2=

s3=0.45 t3= v3= 由测量结果可知:虽然s2=s3,但v2≠v3,请你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34、测小车的平均速度时,需要的器材有、、、、。

小车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计时,小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计时结束。

测平均速度的操作中,要保持较小的坡度,目的是为了使小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于________;用同样的小车从同样的高度滑下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_传来的,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比如,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交谈,这就是因为在月球上______ ________.

36.歌中唱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发声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如下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如下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38.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管子里的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39.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琴弦的___________产生的,这动人的乐曲是通过____________传到观众的耳朵的.

40."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_____________而发声;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__传入人耳的.

4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选填"相同","不同")的,在气温度为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 ___m/s,如果看到闪电后,3s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_____m.

42.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合________km/h,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

经4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______m.

43.小明把耳朵贴在长空铁管的一端,小芳在另一端敲击铁管,小明先后听到两个响声,先听到的声音是由___________传播来的响声,这说明声音在____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比在__________快.

44.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_______.

45.全日制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唐朝时期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垂钓小儿不敢答话,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事表明_____和______ 可以传声。

46.声波经障碍物反射或散射回来同原声能辨别的声音称为回声。人耳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一般至

少在0.1s左右。所以,要听到回声,人与障碍物需要一定的距离。空间距离短,回声时间短,人耳不能加以区分,这时反而有使原有声音加强的作用。室听声音较广场响亮,就是这个道理。某人面对山崖大

喊一声,要听到回声,他离山崖的距离至少要米,若他面对山崖大喊一声后,经1.2秒听到自己的声音,则他到山崖的距离至少要米?

47、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声带的_______,并靠______作为媒介将声音传播出去。

48、如右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用线悬挂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你会发现什么现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于___________的振动而产生的,并经过__________传入人耳。

50、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清楚地听到手表的“嘀哒”声,这表明

_____________传声能力比___________传声能力强。

51、鱼儿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表明_________能传声,“土”表明__________能传声。

52、目前,国、国际航线上,已出现超音速客机,以超过声速的速度运送旅客,则超音速客机每小时飞行

的距离在___________km以上。

53、乐音特征的三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发声体_________越高,音调也越高;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大,_______也越大。

55、女高音比男高音尖脆,是因为女子声音的____________比男子高;而男高音比女高音宏亮是因为男子

声音的____________比女子大。

56、音调是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_____。频率是物体在1s________________。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

关,频率越大,音调_____________。

57、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_____,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振幅越大,响度________。

响度还与_________ _____有关。

58、对人们来说,_________dB到_________dB的声音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

不超过______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_dB。

59、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它们是:在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在

_______________处减弱。

60、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浓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

的深度是___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声波的频率围由_______Hz到________Hz。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频率是______Hz到

__________Hz,通常把高于__________Hz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______Hz的声音称为次声。

62、人耳不能听到蝴蝶飞行时发出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__________低,人能听到蜜蜂、蚊子等

昆虫飞行时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翅膀振动的__________高,而且在人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围,所以能被人听到。

63、小孔成像实验说明了光______________的性质,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64、下列物体:太阳、月亮、电灯、电视荧屏、钻石,属于光源的有____ ___ ____________ 。

65、太阳发出光射到地球上,需要500s的时间,则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km。

66、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0°,则入射角是,反射角是。如果使入射光线逐渐靠拢

法线,反射光线将。

67、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

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

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

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若将AO向ON靠近,则OB (选填“靠近”或“远离”)ON。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68.视力检查时要求被测人与视力表间隔5m。小明借助一块平面镜检查视力,则他应坐在镜前m 处。小明用手示意他所看到的“E”字朝向,其示意方向应与视力表中“E”字的实际朝向(选填“相同”或“相反”)。

69.颖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如下图所示,再取两段等大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刻度尺上……

⑴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

⑵取两段等大

..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⑶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呈现出蜡烛A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这表明。

7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或“小于”);折射光线_______法线。

(填“靠近”或“远离”)若入射角减小,折射角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1、当光从一种介质______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要发生变化;只有当光______射入介质表

面时,光的传播方向才不变,此时,入射角等于______,折射角等于_______

72、池水看起米比实际的深度要浅,这是由于光从水中射人空气时发生_________造成的,看到的是实际

池底的__________________像。

73、人潜入水中看岸上的景物,要比实际的位置_____些。(填“低”或“高”)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了

_________的缘故。

74、站在平静的湖边,既可以看到水映出白云,也可以看到水中的鱼。前者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后者

是由于___________形成的。

75、白光通过棱镜后,能够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色光,这七种色光通过棱镜

后又会聚成______光,这表明白光就是由这七种色光________而成的。

76、色光的三基色是________________,混合后为_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混合后为

________。

77、观察两只手电筒分别射出的红光与蓝光在白墙上重叠部分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

78、雨后的天空是浮有大量的细小水珠,太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它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这就是

我们看到的光的“鹊桥”________________。

79、用放大镜观看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的白色区域,会发现它是由________种颜色的亮点或亮条组成的。

80、戴蓝色眼镜的人看白纸是________色的,看蓝布是________色的,看红纸是________色的。

81、晚上,绿光照射到绿纸上,看到纸是_____色的;红光照射到绿纸上时,看到纸是_____色的;白光照射到绿纸上,看到纸是_____色的。

82、绿色植物是不喜欢_____色光,因为它把_____光反射出来而吸收其他的色光。

83、白色的物体在红光的电灯下看到是_____色的,在黄色电灯下看到是_____色的。因白色物体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完成填空:

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正倒像的大小像的虚实

u>2f

u=2f

2f>u>f

u=f

85、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4-5-4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

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86、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当某人的眼睛近视后,把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透镜进行矫正。

87、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如图所示表示某二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

(1)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甲需佩戴镜,乙需佩戴镜。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近视眼:眼睛自我调节本领较弱,看远处物体时使远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3)远视眼:眼睛自我调节本领较弱,看进出物体实使近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88、显微镜和望远镜中都有两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靠近眼下的凸透镜叫做______,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______。

89、显微镜的物镜作用是得到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被观察的物体必须放在物镜的焦点以

______ (填“”或“外”),并且离焦点很近的地方。

90、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91、放大镜中间__________、边缘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镜。放大镜的原理:当物距_________时,

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像。

92、用放大镜接近细小的指纹,可以观察到指纹的______、______、的______像。用放大镜看窗外较远的

树,可以看到树的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93、__________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就象物体被拉近了,其跟显微镜相似,也是______镜和______

镜组成。

u

9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胶卷相当于_______。工作原理是: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_____________之外时,成______、_______的____像。

95、投影仪上有一个用_______镜做的镜头,屏幕相当__________,投影片作为__________(物体、像)。

工作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 时,成______、_______ 的____像。

96、用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字,先把凸透镜紧贴书本上的字,看到的字是放大的吗?_______;让凸透镜逐渐

远离书本,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字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当继续远离时,还能看到字吗?_________;

当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字被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时,测量出凸透镜与书本之间的距离U跟凸透镜的焦距f 的大小进行比较,关系是_______ ______。

97、用一台天平称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右盘中有50g、20g、10g砝码各一

个,游码的位置如右图所示,这个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

9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它的大小与物体的

和无关,但可以由两者的决定。当物体的发生变化时,它的值一般会改变。

99、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他们的质量一般,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一般,而

对于同一种物质,他的质量一般都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其比值为,反映了物质的特性,物理学中用表示此种特性,它的定义为,公式为,单位有。变形公式有。

1ml= cm31L= dm3

100、水的密度是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一块冰熔化成水时,它的质量,密度(“变大”、“变小”、“不变”)。

101、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所使用的诸多方法中,其原理都是。

102、质量为222.5g,体积为25cm3的金属块,其密度为g/cm3,这块金属可能是.

103. 甲、乙两金属块体积相等,甲的质量是乙的3倍,则ρ甲= ρ乙.

104、某量筒的最大刻度是500ml,用它一次最多能测出酒精kg。

105、在故事影片中出现的“大石头"砸在人身上的画面中,“大石头”是由密度很的材料制成的(选填“大”或“小”)。

106、你也许注意过,在天气预报中,“冷空气”和“热空气”这两个词语的出现频率还不少。那么,冷空气和热空气,哪个的密度大?答:。

107、有一个密度为ρ,质量为m,体积为v的均匀物块,将它去掉一半后,剩下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108、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列表中:

实验次数物体质量体积质量/体积/g/cm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4 松木2 10 20 0.5

①将上表空格填完整

②比较1、2两次试验数据,可得结论:;

③比较2、3两次试验数据,可得结论:;

④比较1、4两次试验数据,可得结论:;

109、排球运动员扣球时,球被打出去,这时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扣球时,手会感到疼,这是由于手受到的作用,此时施力物体是,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110、有下面的现象:穿了旱冰鞋的小孩推墙,他由静止向后运动;游泳的人用手向后划水,他会前进。根据以上现象可以得出两个共同的结论:

(1)。

(2)。

111、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系,因此把这三者叫做______________,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①带箭头的线段的起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②带箭头的线段的旁边的标注表示_____________;③带箭头的线段所指的方向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112、人坐在沙发上,沙发会往下凹陷,这是力作用在沙发上产生的效果,但大小和小孩坐同样的沙发叫,沙发凹陷程度不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在开门时,要考虑人作用于门的力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因为这些都关系到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把这个力的三要索表示出来。

114、一个同学用50N的力提一桶水上楼,这个同学提水桶的力的大小是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作用点在________上

115、落在球案上的乒乓球能跳起来,这是由于乒乓球与球案接触时,球案发生了,因而对乒乓球产生力的结果。同时乒乓球也发生,对球案产生力。

116、.弹簧测力计的主要部分有、、等。它的原理是。

117、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

(1)使用前要使指针对准,观察弹簧测力计和。

(2)使用过程中所测力的方向必须与在同一条直线上。

(3)弹簧测力计所测力的大小不得超过。

(4)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填“能”或“不能”)直接用来测量力的大小,需要。若直接测力,所测力的结果比实际值偏(填“大”或“小”)。

118、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它的一大格表示N,每一小格表示N。

经过调零后测量,从图中指针的位置可知它受到向下的拉力是N。如果使用时物体挂在拉环上,用手拉称钩,即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则读数和所测量的力相比

将。(填“偏大”、“偏小”、“相等”)。

119、重力是由于_____ ______ 而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 ____;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的成正比。

120、g = 9.8牛/千克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的作用,质量是4千克的铅球正在空中飞行,它受到______力的作用,方向是__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_,力的大小是_________牛。

122、利用重力的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建筑工人砌墙时常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________,还可以用重垂线来检查桌面或窗台是否________。

123、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比,比值g=________,比值读为______________,这个比值也可以理解为质量是______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________N。

124、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受到____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不计空气阻力)。

125、重力在物体上的___________叫做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_______,如球的重心在球________。

126、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①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②拔河比赛时,手与绳之间的摩擦

③单杠运动员上杠时,手与单杠之间的摩擦④吃饭时,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

127、冬天的雪地上,汽车轮胎上要缠上防滑链,这是采用的办法来摩擦

的.滚木头比拖木头省力,这是因为。

128、狗用200N的水平拉力拉总重为5000N的雪橇在冰面上匀速向西前进,速度为1m/s,雪橇所受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____.若在雪橇上再装些货物,则摩擦力将___________.若雪橇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9、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

第一次:把木块水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

图甲图乙图丙

第二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记下相应的示数;

第三次:把两块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记下相应的示数。

实验次数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20 4.0

2 20 4.0

3 8.0

(1

(2)比较第_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3)比较第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130、原来作曲线运动的物体,突然去掉所有外力,物体作________运动。伽俐略对物体的运动研究结果是: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________,物体将永远_________。

131、一切物体在_______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就是_________定律。物体保持_____________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_________属性,无论物体处于_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都具有惯性。乘客面向车前进方向站在汽车里。当汽车突然起动时,乘客会倒向______,这说明物体具有__________。

132、烧锅炉时工人用铲子送煤,当铲子停在炉前,煤由于_______继续运动而进入炉。

把一叠硬币放在桌子上,用一根薄塑料尺贴着桌面迅速打击底部的分币。(1)实验结果是被击中的硬币_________,其他硬币_________。(2)对上述实验现象有以下几种解释,这几种解释都有错,请你在错的地方划一条横线。A. 最下面的硬币受到外力作用,克服惯性,飞出去了;B. 上面的硬币,没有惯性,所以静止不动;C. 上面的硬币受到惯性作用,所以仍落在原处。(3)实验结果的正确解释是:这堆硬币原来都处于静止状态,被击中的硬币由于受到塑料尺的________作用,________静止状态,飞出去,而其他硬币没有受到塑料尺的力作用,由于_________,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133、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老将王义夫为中国获得一枚射击金牌,他用枪射出的子弹离开枪膛后仍能高速前进,并且命中靶心,这是由于子弹具有。

135、行驶的火车中,挂在行架上的小包突然向前运动,说明火车正在_______行驶,若小包突然右摆,说明火车正在向_______转弯.摩托车在急驶的过程中是利用_______飞越障碍的.

136、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______,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137、甲、乙两人共同拉一辆车,甲的拉力为600牛,乙的拉力为300牛,两人用力方向都朝东。如果让一个人来拉,作用效果与两个人拉相同,那么这个人一定要用力______牛,方向______。

138、一辆汽车装满货物的总质量为5×103千克,在平直公路上由东向西行驶,汽车牵引力为8×103牛,汽车受到阻力为汽车总重力的0.1倍,则汽车在水平方向的合力大小为______牛,方向向______。139、甲、乙两同学同时推一辆小车,甲用30N的力向右推,乙用40N的力向左推,两力沿同一直线,

则小车受到推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N,方向是_______

140、两个小孩一起合作提起一木箱,他们分别施加70N和80N竖直向上的力,刚好提起,那么换一个大人单独提起这个木箱,至少要用N的提力。

141、一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大小是10N,另外一个力水平向右,大小为25N,则小车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它还受到和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142、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F1=4N,F2=6N,则它们合力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合力大小为12N,若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为15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

143、一辆车沿坡路上行,一个人在车前用200N的力沿坡路向上拉车,另一人在车后面用150N的力沿坡路推车,车受到的这两个人的合力是N,方向是沿坡路。

144、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合力的大小是20N,已知其中一个水平向左的力大小是30N,那么另一个水平向右的力大小可能是。

145、竖直向上抛物出一个小球,小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都受到空气阻力作用,阻力小于重力且大小不变.若小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的大小是F1,下降时受到的合力的大小是F2,则F1_______F2(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146、如图(a),两个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竖直向上拉起下端固定的弹簧S,使弹簧伸长至A位置,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如图(b),一个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竖直向

上拉弹簧S,也使它的上端到达位置A,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两次实验都把弹簧S拉长至A点,说明两次实验中力对弹簧作用所产生的相同,物理学中就把力

F称为力F1和F2的,这三个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式子来表示。

147、一辆汽车装满货物的总质量为5×103千克,在平直公路上由东向西行驶,汽车牵引力为8×103牛,汽车受到阻力为汽车总重力的0.1倍,则汽车在水平方向的合力大小为______牛,方向向______。

148、一只茶杯静止在桌面上,它在________的作用下保持______状态,我们就说__________。

作用在________的两个力,如果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力就是__________的。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质量为0.2千克,受到____力的作用,大小为____牛,方向是_______,此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同时书还受到____力的作用,大小是______牛,方向是_______,此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

149、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货物匀速上升,货物受到____力和____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和_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5×103牛的重物,当物体以

0.5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牛;当物体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

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__5×103牛;当物体以1.5米/秒的初速度加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__5×103牛;当物体以 1.5米/秒的初速度减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5×103牛,当物体静止在半空中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__5×103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0、如图1所示,三个钩码的重力为1牛,用三根绳子连接悬挂着,那么a绳受到的拉力为_____牛,b 绳受到的拉力为_____牛,c绳受到的拉力为_____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全国各地频发雾霾天气(如图),河北各地市多次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橙色预警。雾霾主要由一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微粒直径小于或等于 A.nm B.μm C.mm D.cm 2.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轨道旁的行道树 B.沿途的路灯杆 C.有轨电车的车厢 D.迎面来的轿车 3.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C.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4.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标准化考试文具中的碳素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是:cm,cm,cm,cm,则此笔的长度应取 A.cm B.cm

C.cm D.cm 5.在一次军训越野跑中,一个长200米的队伍以4米/秒的速度穿过一个长1 200米的山谷,请问队伍完全通过山谷需要多少时间 A.300秒B.350秒 C.400秒D.250秒 6.湛江首条高铁将于2018年6月开通,广州—湛江3小时可达!如果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 7.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人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都向东运动 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 s,甲在乙前面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9.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s内的平均速度是

生物八年级上册填空题汇编

八年级上册生物填空题汇编 1、动物按 ,可分为和两大类。动物已知种,其中昆虫100万多种,是种类最多的类群。 2.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如:章鱼、乌贼、河蚌、田螺等 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较硬的甲.如:虾、蟹、水蚤等 动物:蚯蚓 (1)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 (2)以植物枯叶、朽根等为食. (3)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在粗糙纸上比玻璃板运动快);身体分节使躯体的运动更灵活. (4)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呼吸. (5)是环节动物,此类还有沙蚕、水蛭等 3、判断下列动物的所属类别: 章鱼( ) 鱿鱼()墨鱼()娃娃鱼() 甲鱼()鳄鱼()美人鱼()鲸鱼()青、草、鲢、鳙鱼()海马() 4.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 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用呼吸,皮肤可。 青蛙的发育: --- --- --- 5.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多为胎生、哺乳。 兔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点: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发达,无犬齿(撕裂食物),盲肠发达. 6.动物的运动: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运动的实现:神经传来 ---骨骼肌 ---骨绕关节活动7. 8.按照行为的获得方式,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和。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和,以及二者的结合。 9.社会行为的特征:(1) (2) (3) 动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方式有、和。 10.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 (2) (3 ) 11.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比较: 12.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土壤中、里、空气中甚至人体上 需要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等。 13.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

八年级(上)物理练习一基础概念 填空: 1,一切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 2,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7个步骤:观察思考,提出问题——__________与__________——指定计划,设计实验——__________——收集证据,分析论证——__________与__________。3,国际单位制,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 1km=__________m,1dm=__________m,1cm=__________m, 1mm=__________m,1μm=__________m,1nm=__________m。 4,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5,分度值是测量仪器的__________。 6,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__________位。 7,量程是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误差__________消灭,__________减小。(能或不能)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__________。 10,运动时__________的,静止是__________的。(相对或绝对) 11,机械运动是指物体__________的变化。 12,参照物是假定__________的标准物。(运动或不动)通常不提时,常选__________为参照物。 13,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因素。 14,匀速直线运动是指一个物体沿着__________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__相同。 15,速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__________内通过的__________。速度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速度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路程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时间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 17,平均速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18,能量是与物体__________有关的物理量。不同形式的能量__________相互转化。(能或不能) 19,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20,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 21,声音向周围扩散,形成__________,它必须借助于__________才能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

八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第一章练习题

1、腔肠动物有___、___、___、___、___。 2、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_____淡水中;它的体形呈____,便于____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 3、水螅的身体是由______和______两层细胞构成,______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消化腔与___相通,食物在消化腔内被______消化,食物残渣从___排出。因此水螅有___无_____。 4、_____是水螅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在____尤其多。水螅的生殖方式_____。 5、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1_______;○2________;○3_______。 6、扁形动物有:自由生活的____,寄生生活的___、___、____。 7、涡虫的背腹____,前端背面有两个黑色____,口长在___,口中有一管状的___,食物在___内消化,残渣从___排出。 8、涡虫的体形呈___对称,又称___,利于运动准确、迅速,前端(头部)___集中,能最先感知刺激,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9、扁形动物中华支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的消化器官___,甚至没有专门的___,生殖器官___。人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可能感染___虫。血吸虫病是血吸虫钻入人体____进入人体。 10、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1____○2_____○3_____。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练习题 1、线形动物有自由生活的___、寄生生活的___、___、___、___。 2、蛔虫生活在人的___里,吸食半消化的___。它的身体___,呈____形;前端___,后端___,(有___有___);体表有____,起___作用;消化管(___)简单,生殖器官___;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靠身体的___和___蠕动。 3、预防蛔虫病的措施有○1___○2____。 4、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1_______;○2________;○3_______。 5、环节动物有___、___、___。 6、蚯蚓的前端有___,身体呈___形,由许多相似的___组成,____可以使躯体运动灵活,刚毛起___作用,___与____配合可以完成运动。它以___为食。 7、蚯蚓靠____呼吸,氧气可溶于体表的____里,再进入体壁的____中,二氧化碳经体壁的____由体表排出。 8、在医学上可以利用蛭提取____,生产抗血栓药物。蚯蚓对人类的益处:○1 _____○2______○3_______。 9、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1身体呈____,由许多相似的___组成;○2靠___或____辅助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 D.课桌的高度约为 m 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s B. s C. s D. s 3. 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的路程,则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4.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 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乙在甲前面1.2米处

5.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着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 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6.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 果将会()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7.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 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9.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10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 cm、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 A、 B、 C、 D、 11.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

八年级上册生物 期末选择题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精选模拟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选择题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精选模拟 一、选择题 1.如图表示的是人体的屈肘动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1、2分别表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B.前臂骨和上臂骨通过2两端的肌腱连接起来 C.完成屈肘动作时,1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 D.在屈肘动作中1 和2是相互配合活动的 2.同学们参观标本室时看到了图所示的动物头骨,请猜测该动物最可能是() A.野马B.羚羊C.野狼D.野兔 3.蘑菇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有“植物肉”的美誉.下列有关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蘑菇是多细胞真菌,分裂繁殖后代 B.蘑菇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蘑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D.蘑菇地上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4.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A.蚂蚁B.苍蝇C.蝗虫D.蚊子 5.如图蛔虫,下列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不是适于寄生生活的?() A.身体呈圆柱形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D.消化管结构简单 6.在动物个体之间有各种交流信息的方式,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动物的信息交流()

A.蚂蚁的舞蹈动作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D.乌贼受到威胁释放的墨汁 7.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B.病毒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D.病毒有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之分 8.如图是食肉目部分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选项中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A.猫和虎B.狼和犬C.虎和狮D.虎和犬 9.如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学习行为是脊椎动物特有的,无脊椎动物不具备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学习行为的获得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的莺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①体表被覆羽毛②前肢变为翼③体内有气囊④胎生哺乳⑤体温恒定⑥变态发育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⑥ 1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大面积减少会危害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B.大批引进外来物种可丰富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 D.控制蚊、蝇等有害动物数量不破坏基因多样性

八年级上册物理填空题

填空题 1、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 的__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_。 2、以地面作为参照物,一个人由西向东运动,一辆汽车从后面赶上,如果以这辆汽 车作为参照物,则此人向运动。 3、两辆汽车同向行驶,描述汽车的运动是以________ 作为参照物,坐在甲车里的乘客看到 乙车在向后退,该乘客是以________作为参照物。这两辆汽车相比较,________车开得快。 4、站台上有甲、乙两列原来静止的火车,当甲车开动时,乙车的乘客觉得自己向相反方向 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 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一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后 一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6、《浣溪沙》中有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是船行”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7、客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他越来越远,若以 卡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___________的,客车是__________的。 8、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以__________为参照 物,他是运动的。 9、在空中飞行的飞机,若以空中的云彩为参照物,它相对于云彩是________的;若给它作 空中加油的飞机为参照物,它相对于加油机是___________。 10、观察右图中的烟和小旗,分析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情况:甲 ; 乙。 11、判断正误: ⑴物体甲绕物体乙做圆周运动,由于它们间的距离始终不变,所以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 ( ) ⑵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结论总是相同的。( ) 12、在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常用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时间的国际单位是_____,常用的时间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8μm=_________mm =______________cm; 75cm=_________dh=________m; 60km=_______m=____________mm。 1h = _________s 14、某同学做了一些测量,忘记了写单位,请你代他写填上: (1)小王的身高是1.70_______;(2)课桌桌面的长是12_______; (3)物理课本的长是260____宽是18___;(4)一课桌的高度是80____ 。 15、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分米的是() A、兵乓球的直径 B、拳头的宽度 C、火柴盒的长度 D、保温瓶的高度 16、测量长度时,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度取决于() A、测量工具的种类 B、测量工具的最大测量围; C、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 D、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3)斜面倾角不变,小车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则小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小车后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由图观察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时,所测量的路程是____cm,平均速度____m/s; (5)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下图中能反映本实验中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______(选填“A”或“B”)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 【答案】v=s t 时间小于 65.0 0.1625 B 【解析】【分析】【详解】 (1)[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用到速度的公式v=s t 。 (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所用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斜面坡度应小些。 (3)[3]小车由静止释放,做加速运动,小车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4)[4][5]由图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时的路程是65.0cm,运动的时间是4s,平

均速度 v= 65.0cm 4s s t ==16.25cm/s=0.1625m/s (5)[6] A图为s-t图象,是一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故A不符合题意;而B图为v-t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速度逐渐变大,故图B 中能反映小车运动情况。 2.在“探究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个直径8.0cm的纸锥,某次实验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已知:频闪照相机每隔0.25s曝光一次,照片中纸锥的直径是0.8cm,照片中A到G的长度L=8.4cm。 照片中A到G的长度L/cm ①③ 纸锥的平均速度 v/(m·s-1) 8.4②④ (1)为了能够从已知的信息计算得出纸锥从A下落到G点的平均速度,请你在设计的表格中将空缺的①②③④部分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 (2)观察纸锥下落的照片,可以得出纸锥从A到G过程中,下落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从A到G的下落实际高度H/m 0.84 从A到G的下落时间t/s 1.5 先加速后匀速(速度先增加后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 [1][2]由表格可知,要计算纸锥的平均速度,需知道纸锥从A到G的下落实际高度,纸锥的实际直径为8.0cm,照片中纸锥的直径是0.8cm,因此照片中纸锥和实际纸锥的比例是1:10,故从A到G的下落实际高度H为照片中A到G的长度的10倍,即: H=8.4cm?10=84cm=0.84m,

2017八年级生物上知识点填空题

一、保护生物多样性、认识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3、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意义)、、。 4、生物多样性包括、、。 5、我国、、植物种数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 我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 6、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7、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二、从种到界、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生物学家根据、上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分为不同等级,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是、、、、、、。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共同特征最多的是,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生物分类是为了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是、、、、、、。 2、著名生物学家提出了双名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3、无种子植物可分为、、类群,繁殖方式主要为。有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有无果皮包裹分为、,被子植物主要依据、 、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4、动物根据有无脊椎分为、。 三、病毒、细菌、真菌 1、19世纪末首先发现了病毒,观察病毒需要借助才能看清。病毒不能生活,必须在其他动物细胞内。根据寄生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 病毒、如,病毒、如,病毒、如。 2、病毒的结构由、构成,无结构。病毒离开活细胞会变成 。被称为世纪瘟疫的也是由病毒引起的。 3、制作馒头、面包时会用到菌,能使牛奶变酸,制醋要用菌。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 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理是。 4、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病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 5、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能够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 、。对于自然界中循环起重要作用。 6、细菌和真菌有些种类是生活的,能够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做,如豆科植物的。 7、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真菌中的使食品发霉。真菌有多细胞个体,如蘑菇、青霉,也有单细胞个体,如。真菌细胞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真菌和动植物都有细胞核,所以属于生物。 8、青霉菌体有很多细胞连接起来的构成的,青霉的菌丝分两种,一种是负责吸收营养物质,叫菌丝,一种是在营养物质表面上生长的,叫菌丝。蘑菇的菌体也是由构成的,蘑菇地上部分叫,由和组成。 9、在青霉直立菌丝的顶端有绿色的,大部分真菌可以通过产生繁殖后代。 10、17世纪后叶,荷兰人首先发现了细菌,从此人们知道了细菌的存在,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向世人证实了,被誉为 之父。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根据细菌外部形态不同,大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填空题专项练习2附答案 教师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填空题专项练习2附答案 一、填空题(共50题;共120分) 1.在地球上,驾驶员利用“倒车雷达”来判断车与物体间的距离,利用了声可以传播________。在月球上,表面为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不能直接交流而要靠电磁波互相联系,其中的道理是________ 。 【答案】信息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解答】在地球上,驾驶员利用“倒车雷达”来判断车与物体间的距离,利用了声可以传播信息。在月球上,表面为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不能直接交流而要靠电磁波互相联系,其中的道理是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物体在线段的总路程为________ cm,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答案】7.50;0.15 =【解析】【解答】根据刻度尺上位置,物体运动的距离为7.50cm,时间为t=0.1s×5=0.5s,则速度为v=s t 7.50cm =15cm/s=0.15m/s。 0.5s 故答案为:7.50;0.15. 【分析】根据刻度尺上的刻度值计算物体的长度,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 3.甲、乙、丙三辆汽车行驶在南北方向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丙车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乘客看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则甲车向________运动,乙车向________运动,运动最快的是________. 【答案】北;北;乙 【解析】【解答】丙车上的乘客看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丙车向北运动;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丙车向南运动,是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的位置向南发生变化,故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北运动,且速度比丙车大;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是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位置向北发生变化,故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向北运动,且速度比甲车大; 综上分析,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运动最快的是乙。 故答案为:北;北;乙.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试卷 一、选择题 1、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2.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的物体:甲:手臂以每秒1次的频率上下挥动;乙:蝙蝠的嘴发出频率为105Hz的振动;丙:用小锤敲音叉,音叉发生256Hz的振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只能听见音叉发出的声音,所以丙是声源,其他不是声源 B.甲、乙、丙都是声源,我们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C.甲、乙、丙都是声源,我们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 D.甲和丙是声源,我们能看见振动或听到声音;乙不是声源,因为我们既看不见振动,也听不到声音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音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俗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声音在真空中不可以传播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规律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C.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规律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5.潜望镜观察的像是下列情况中的哪一种() A.正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 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猴子看见水中的“月亮”,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井中水的深度 B.利用照相机照相时,人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C.幻灯机投影灯片时,银幕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 D.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等于10cm。 8.下列关于成像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像B.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都是物体的虚像C.有时摄影师让我们离他近些,是想让底片中的像更大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与答案

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第十五章 一、填空题 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__生存___和___繁衍后代____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__适应____的现象。 3、__游泳__是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陆地动物主要靠附肢在地面上爬行、行走_____、__奔跑、跳跃。 4、人和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由___骨___、___骨连结____、__骨骼肌______三部分组成。 5、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__支持___、__保护___和运动的作用。 6、按形态划分,肱骨和股骨是__长__骨;腕骨是_短__骨;肩胛骨是__扁___骨;椎骨是_不规则___骨。 7、人在幼年时,___骨松质__和___骨髓腔___内的骨髓都是_红___色,有___造血_____功能,随 着年龄的增长____骨髓腔___内的骨髓逐渐被___脂肪___取代变成黄骨髓,但在失血过多时,仍 能转变成_红骨髓_____,又恢复___造血___功能。 8、骨膜内___成骨细胞___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__骺端软骨层___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9、实验研究表明,骨质中有___水分___、_无机盐___和__有机物___。其中无机盐主要是_钙盐,使骨质__坚硬__;有机物主要是__骨胶蛋白____,它使骨有___韧性____。 10、骨燃烧后,剩余的物质呈__灰白____色,是___无机盐____,其特性为硬、脆;用稀盐酸浸泡鱼骨, 不能溶解的物质是_有机物___,其特性为柔软、有弹性 . 11、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__1/3_____,无机物约占 ___2/3____,这种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12、为什么儿童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 少年和儿童的骨中 __有机物____多于1/3,骨的 弹性___大___、硬度___小___,不易__骨折____,但容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 姿势。 13、按连结方式划分 ,颅骨之间的连结是__无活动性____连结;椎骨之间的连结是_有一定活动性_连结;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结通常叫做__关节__,关节基本结构包括__关节面__、___关节囊 ____和__关节腔___三部分。 14、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__关节软骨___,可以减少关节面摩擦,缓冲撞击, __关节腔___内有滑液,有润滑作用,___关节囊__包着整个关节,其周围还有_韧带___,起加固作用,所以关节既灵

2014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填空)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时间的及其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103m;1m=10dm; 1dm=10cm;1cm=10mm;1mm= μm;1μm=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亿,这里将刻度尺的使用总结为六个字:选、放、看、读、记、算。①“选”合适的刻度尺,看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④“读”要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记录单位。⑥“算”多次测量取值。 2.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 (2)时间的测量工具:、时钟等。 (3)时间的估测:可以借助脉搏的跳动次数等对时间进行估测。 3.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误差不是错误,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

除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 (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 (3)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2)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 (3)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三、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 一、选择题 1、人们在远近不同处听到同一声音的大小不同,是因为声音从声源发出后在空气中传播时 A、振幅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 C、频率不断减小 D、音调不断减小 2、以下各种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A、观众在剧院里听到的音乐声 B、升旗仪式上的国歌声 C、某同学听到的音乐声影响了他的学习 D、大型乐队中利用锣的声音烘托演出的效果 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注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当乙同学用力敲击一次水管的另一端时,甲同学会听到几次敲击声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以上都有可能 4、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Hz,苍蝇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约为300~400Hz,当他们从你身边飞过时,你将 A、只能听到苍蝇的声音 B、只能听到蝴蝶的声音 C、苍蝇和蝴蝶的声音都能听到 D、都听不到 5、科学家发现,人体上的“身份证”不仅限于指纹,

在眼睛、嘴唇、大脑、血液等各部位都有“身份证”,其中有一种“身份证”叫做声纹。由于人的发音器官有微小的差异,科学家就可以利用这种差异分辨出不同的人。这种声纹即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6、在月球表面有岩石和尘埃,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就像演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的撞击不发出声音 B、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附近的空间没有空气,缺少声音传播的介质 D、原因不明 7、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 A、只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B、只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与声源的振幅和声源到人耳的距离等因素都有关 D、与声源的振幅和振动的频率都有关 8、敞口烧杯中装有水,加热到沸腾后再用大火继续对烧杯加热,这时水的温度 A、迅速升高 B、慢慢升高 C、不变 D、无法判断 9、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给人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基础填空题(带答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细菌真菌一.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1.植物大约有种,而动物大约有种。全部动物可以按照的有无,分为动物和动物二大类。 2.无脊椎动物类别: 1)原生动物:中生活,结构,。生殖方式为。例如. 2)腔肠动物:结构,有无,食物由口进入,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例如。 3)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构成。例如。 4)软体动物:多中生活,身体,有保护身体,或退化。例如。 5)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构成;体表有;。 甲壳纲:体表有质地较硬的,例如。 昆虫纲:身体分为三部分,运动器官和生于。体表有。例如: . 3.脊椎动物类别: 1)鱼纲:终生中生活,体表多有,用呼吸,通过的摆动和协调游泳。例如。 2)两栖纲:幼体中生活,用呼吸,称为,经发育,成体生活,用呼吸,用辅助呼吸。例如:。 3)爬行纲:体表有或,产大型卵,卵外有坚韧的。例如:。 4)鸟纲:体表被覆,前肢变成,具有能力,体内有辅助呼吸,体温而。例如。 5)哺乳纲:体表被,,。例如: 4.用吸管吸取墨汁,慢慢地滴在鱼口前方,这些墨汁会从流出来。 5.鱼类能在水里生活,一是能靠获取食物和防御,二是能在水中。鱼的鳃丝中有大量,当水流经过鳃丝时,水中的扩散进入毛细血管。 6.和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复杂得多. 1)陆地干燥,所以陆生动物一般都有的结构; 2)一般有和的器官; 3)一般有能在空气中的器官,如或; 4)陆生动物普遍有发达的和,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做出. 7.蚯蚓的身体分,由许多构成.近前端有.体表有. 蚯蚓的身体有利于运动. 蚯蚓靠收缩和舒张,以及协助完成运动. 蚯蚓靠湿润的完成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中,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内的中. 8.兔:体温.:1)体表被,具有作用. 2)心脏腔,有和二条循环路线,输能力强,利于分解,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这样可使体温. 类和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都是动物. 3) 兔适宜于吃草:兔的牙齿分化为.分别可以食物. 特别发达,适宜于消化植物纤维.而肉食动物的牙齿还有可以食物. 4)兔有发达的和遍布全身的,还有发达的,可以灵敏地感知,迅速做出相应的. 9.哺乳动物基本都有, , 等特征. 10.鸟类可以飞行,这扩大了鸟类的,有利于。 11.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1)身体形,可以减少。2)体表被覆,前肢变成。 3) 发达,可以牵动两翼。4) 骨发达。5) 大,力强,有辅助呼吸,心脏腔,输力强,这几个特点使鸟类可以产生较多的,用于和维持体温。 12.已知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超过种,这也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的动物。 13.昆虫身体分为,运动器官是。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全部填空题.doc

*概述植物的生殖 1、生殖类型:1. :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植物通过、并结出,由果实中的来繁殖后代。)(中的卵细胞与中的精子结合成发育成胚,____发育成一株新的________。) 2.: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的方式有_和___________等。 扦插:也称为插条。常用于、、、月季等的栽培 嫁接:常用于、、、等果树的栽培,保留根系的部分称为________,接上去的部分称为________。根据接穗的不同,嫁接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绿色开花植物利用__________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 营养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 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在适当的离体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在_____条件下,把植物体某一器官的一部分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这就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是:制备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已消毒的外植体→适温培养→产生愈伤组织→新植株。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变态发育的类型:1. 完全变态:经过、、和四个时期。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书P.9资料) 2.不完全变态:卵→→成虫,不经过。举例: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蝗虫的若虫称之为)注意:这里的“卵”指。 昆虫为何蜕皮:因为限制了身体的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的定义:幼体生活在中,用呼吸;成体生活在上,也可生活在水中,主要用呼吸,兼用辅助呼吸的一类动物。常见两栖动物、、、 1.变态发育:卵→→幼蛙→成蛙。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3.环境:水环境(水污染→畸形蛙),适应的温度等。 4.过程:雄蛙的鸣叫(行为)→成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受精率)→水中受精(外受精)→受精卵→蝌蚪→青蛙。 *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交配、产卵、、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有复杂的繁殖行为。 2.特点:卵生,受精。 3.鸟卵的结构(书P.17图):一个就是一个卵细胞,里面含有细胞核。 卵壳和卵壳膜—作用,卵白—和作用,卵黄—作用。

初二物理上册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4(2012泉州).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雾缥缈 D.冬天,瑞雪纷飞 2.(2012德州).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2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3.(2012哈尔滨).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盛夏,湿地中水的蒸发 C.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4.(2012临沂).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5(2012株洲).今年春季,株洲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此现象属于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6(2012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 7.“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 B.汽化和升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熔化 8.下列图象中,属于某种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 9.今年五一期间,气温骤降,游客们在武当山顶欣赏到了一种奇特的景观,如图绽放的红花和绿叶附着一层薄薄的霜,好像披了一件洁白的纱衣,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 C.花朵上的水遇冷凝固 D.花朵上的水蒸发形成 10.图5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A.甲图:春天冰雪融化 B.乙图:冬天的树上出现霜 C.丙图: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干 D.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 11.(2012恩施).图3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 读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 D.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 12.(2012威海).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2中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 46 分) 13.(2012滨州)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基础填空题(带答案)

初中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细菌真菌一.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1.植物大约有种,而动物大约有种。全部动物可以按照的有无,分为动物和动物二大类。 1.30万,150万。脊椎,脊椎,无脊椎。 2.无脊椎动物类别: 1)原生动物:中生活,结构,。生殖方式为。例如. 2)腔肠动物:结构,有无,食物由口进入,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例 如。 3)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构成。例如。 4)软体动物:多中生活,身体,有保护身体,或退化。例如。 5)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构成;体表有;。 甲壳纲:体表有质地较硬的,例如。 昆虫纲:身体分为三部分,运动器官和生于。体表有。例如: . 2.1)水,简单,单细胞。分裂生殖。草履虫。2)简单,口,肛门,消化腔,海蜇海葵流水母水螅。3)分节,体节,蚯蚓沙蚕,水蛭。4)水,柔软,贝壳,贝壳,乌贼章鱼蜗牛。5)体节,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甲(外骨骼),水蚤虾蟹。头胸腹,足和翅,胸部,外骨骼,蝗虫蜜蜂等。 3.脊椎动物类别: 1)鱼纲:终生中生活,体表多有,用呼吸,通过的摆动和协调游泳。例如。 2)两栖纲:幼体中生活,用呼吸,称为,经发育,成体生活,用呼吸,用辅助呼吸。例如:。 3)爬行纲:体表有或,产大型卵,卵外有坚韧的。例如:。 4)鸟纲:体表被覆,前肢变成,具有能力,体内有辅助呼吸,体温而。例如。 5)哺乳纲:体表被,,。例如: 3.1)水,鳞片,鳃,尾部,各种鳍,海马。2)水,鳃,蝌蚪,变态,水陆两栖,肺,皮肤,青蛙 蟾蜍。3)鳞,甲,卵壳,扬子鳄龟鳖蛇蜥蜴等。4)羽毛,翼,飞行,气囊,高,恒定, 企鹅等。5)毛,胎生,哺乳。鲸蝙蝠等。 4.用吸管吸取墨汁,慢慢地滴在鱼口前方,这些墨汁会从流出来。 4.鳃孔(鳃盖后缘) 5.鱼类能在水里生活,一是能靠获取食物和防御,二是能在水中。鱼的鳃丝中有大量,当水流经过鳃丝时,水中的扩散进入毛细血管。 5.游泳,敌害,呼吸。毛细血管,氧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