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过关试题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过关试题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过关试题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过关试题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过关试题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18四川雅安中考)下列有关单质硫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B.难溶于水

.淡黄色固体 D.熔沸点低

答案A

2.(2018四川绵阳中考)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反应原理的是( )

A.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自水

B.门锁不易打开时灌入铅笔芯粉末

.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答案

3.(2018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答案A

4.(2018山东济宁中考)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

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

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

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答案B

5.(2018重庆中考)“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裂

B.轮胎变瘪

.燃油燃烧 D.座椅摇晃

答案

6.(2018浙江绍兴中考)从试剂瓶中取用Nal固体、AgN3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

A.甲—①,乙—①

B.甲—①,乙—②

.甲—②,乙—②

D.甲—②,乙—①

答案D

7.(2018重庆中考)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洗糯米

B.刀切肉块

.粽叶包粽 D.烧火煮粽

答案D

8.(2017贵州黔东南州中考改编)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答案D

9.(2018浙江嘉兴中考)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的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猜想二: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

猜想三: 。

【实验验证】

(1)验证猜想一:你的方案是

(2)验证猜想二:取上述相同的铜丝,选择一种酸或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请你在矩形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标出所选物质。

(3)验证猜想三:进一步实验……

答案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时间太短(合理即可)

(1)其他条件不变,用浓度更大的硝酸银溶液,重复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 或 (合理即可)

模拟预测

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海水制“碱”

.海水制镁

D.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

解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氯化钠从海水中结晶析出,属于物理变化;B.海水制“碱”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钠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海水制镁过程中有新物质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选A。

答案A

2.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列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棉花纺线织布

B.粮食酿酒

.活性炭除臭 D.液氧汽化

解析棉花纺线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粮

食酿酒是粮食经过发酵产生新物质酒精,故属于化学变化;活性炭除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臭味,此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液氧汽化是液态氧气变成气体,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B

3.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

选项性质用途

A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墨绘制字画

B 醋酸显酸性用醋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NaH能与油脂反应用NaH除去油污

D H4常温下是气体用H4作燃料

解析A.用墨绘制字画,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正确;B.醋酸显酸性,可以和水垢中的a3、g(H)2发生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而使之除去,故正确;.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以与油脂发生反应而除去油污,故正确;D.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与H4常温下是气体无关,故错误。

答案D

4.如图所示,龙龙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将双手移开一会儿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选项 A B D

现象放大图

解析由图示可知,由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装置内有气泡冒出,因此将双手移开一会儿后,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压强,故烧杯内导管处的液面上升且高于烧杯内的液面。

答案

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 )

解析A.量取9.5L液体应选用量程与之相近的10L的量筒,故实验操作错误;B.测定溶液的pH时,应在玻璃片上放一条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得出溶液的pH,故实验操作正确;.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地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实验操作错误;D.应该用火柴或者燃着的木条去引燃酒精灯,故实验操作错误。故选B。

答案B

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通常采用图A的加热方法,即将试管倾斜大约45°,其原因是,避免采用图B的加热方法,原因是。

(2)图或图D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用长柄药匙或

纸槽伸到试管底部,原因是

(3)给试管里的液体药品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原因是。

解析(1)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试管倾斜约为45°角,可增大受热面积,有利于液体的流动,受热均匀;若试管竖直加热,则受热面积小,试管底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2)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状固体送入底部,以防粉末状药品沾在管壁上;(3)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容易沸腾而喷出。

答案(1)增大受热面积,有利于液体回流防止试管底部温度过高,出现暴沸喷出

(2)防止粉末状药品沾在试管内壁上或可使药品集中在试管底部

(3)液体太多,加热时容易喷出

7.苯的化学式为6H6,它是一种液体,无色透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苯还是一种易燃的化合物,有较高的毒性,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损害,也是一种致癌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症。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苯属于物(填“有机”或“无机”);其中描述苯的物理性质的是(只填一点,下同);描述苯的化学性质的是;描述苯的用途的是。

(2)写出苯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1)根据苯的化学式为6H6可知,苯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物理性质是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一般包括色态味、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性质,“它是一种液体,无色透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都属于物理性质;“在常温下,苯还是一种易燃的化合物,有高的毒性,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损害,也是一种致癌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症”是化学性质;苯可作为有机溶剂属于苯的用途。(2)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6H6+152 122+6H2。

答案(1)有机苯是一种液体(或苯无色透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在常温下,苯具有可燃性(或有毒性) 苯可作为有机溶剂

(2)26H6+152 122+6H2

8.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②镁条燃烧时,用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⑥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2)实验操作要规范化。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润湿,然后再测定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杯壁慢慢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

(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填序号)

解析(1)在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夹持镁条的工具是坩埚钳;加热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烧杯;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药匙;胶头滴管用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集气瓶、试管都可用于收集气体。(2)pH试纸不能润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3)实验结束后,要熄灭酒精灯,砝码放回砝码盒,胶头滴管不要平放于桌面上,放在试管架上。

答案(1)①I ②A ③D ④G ⑤B ⑥或I

(2)A

(3)

9.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面是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2)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3)用操作量取的水配制溶液的浓度比要求配制溶液的浓度(填“偏大”或“偏小”);

(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写出一条即可)。

解析(1)给试管内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管口的水倒流回试管底部炸裂试管;(2)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事先放入少量沙子或水,防止高温熔融物下落后炸裂集气瓶;(3)量取液体读取数据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因此造成配制溶液的浓度会偏大;(4)玻璃仪器连接时不能在桌面上平压,以防试管被压破;右手要握住橡皮塞而不能握住玻璃弯管,否则可能造成导管断裂。

答案(1)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2)集气瓶炸裂(3)偏大(4)导管断裂或试管破裂

10.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

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③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填序号)。

(2)操作④中除用到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等仪器,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你认为还可采取等措施。

(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发现产率较低,其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解析蒸发液体时,液滴飞溅是因为局部温度过高引起的,可采取连续搅拌、回移动酒精灯等措施。得到食盐的产率偏低可以从溶解、蒸发、转移过程中食盐是否有损耗等方面找原因。

答案(1)D (2)蒸发皿回移动酒精灯(3)ABD

11.下图为实验室加热碱式碳酸铜(即“铜绿”)的装置。试回答: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A ,

B , 。

(2)实验开始时,将碱式碳酸铜粉末装入试管中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3)实验装置中,试管口为什么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4)实验完毕后,应如何操作?为什么?

(5)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6)该实验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

答案(1)铁架台酒精灯烧杯

(2)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碱式碳酸铜粉末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让碱式碳酸铜全部落到底部

(3)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在管口处冷凝成水滴而倒流入热的试管里使试管炸裂

(4)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取出,再移去酒精灯。如果先移去酒精灯,试管里气体的温度降低,压强减小,烧杯里的石灰水就会沿导管进入热的试管里,使试管炸裂

(5)绿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试管壁上出现水珠、石灰水变浑浊

(6)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2.小婧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g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1)[提出问题]

为什么会产生淡黄色固体?

(2)[查阅资料]

小婧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 g gl2 g3N2 g3 g(H)2

颜色白色白色淡黄色白色白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

(3)[提出猜想]

分析资料,小婧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的。

(4)[实验探究]

小婧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她的方案可能是

(5)[实验结论]

根据小婧的实验结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反思与评价]

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解析(2)由于组成空气成分的物质中不含有氯元素,因此镁在空气中燃烧不可能生成氯化镁;(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氮气生成;(4)将镁带在氮气中燃烧观察生成物的颜色即可证明小婧的猜想;(5)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故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g+N2 g3N2;(6)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而镁在氮气中也可以燃烧,因此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答案(2)空气的成分中不含有氯元素

(3)氮气(或N2)

(4)将点燃的镁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是否有淡黄色固体生成

(5)3g+N2 g3N2

(6)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答案合理即可)

初中化学酸碱盐中考复习试题整理

一、选择题 1、将金属锰(Mn)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如果有锰析出,则Mn、Mg、Cu的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Mn、Mg、Cu B、Mg、Mn、Cu C、Cu、Mg、Mn D、Cu、Mn、Mg 2、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B、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 D、b中含有少量a时,用溶解、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中的a (HCl气体)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能复燃 C、把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小花变成红色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5、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正确的是 A、把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 B、扇闻气体的气味 C、用食盐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D、用酚酞溶液鉴别盐酸和稀硫酸 6、下列各组物质在某pH=14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 B、NaCl、NaOH、 C、、、 D、、、NaCl 7、向50g氯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等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则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42.1% B、43.5% C、56.9% D、58.2% 8、在常温下,饱和的溶液(氢硫酸)中缓缓通入适量的气体,发生下列反应 。溶液的pH随通入的体积变化的曲线是 A、B、 C、D、 9、向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有固体X,把X 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冒出。下列关于X组成的说法: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 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 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 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 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 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 ?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 “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 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 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II 金属单质 混合物 「 单质非金属单质 Y 稀有气体 J Y 纯净物元素种类 {无机物 化合物 有机物 盐 3.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 溶液(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 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 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 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 水银、蓝矶(CuSO 4 5H 2 O )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 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 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 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物质种类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 其他氧 化物 碱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绪言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以及的科学。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变化前后是否有生成。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________ 。(b级) 3、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需要通过表现出来。 4、物质的性质一般描述为某物质“能”“会”“易”等。 5、物理性质包括、、、、、、、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 导热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支持燃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脱水性等。(b级) 6、化学发展史:①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建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②门捷列夫发现的_____________并编制出,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有;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1)光合作用(2)高炉炼铁(3)家庭自制冰块(4)牛奶变酸(5)粮食酿酒(6)钢铁生锈(7)湿衣服凉干(8)白磷自燃(9)火药爆炸(10)CO2通入澄清石灰水(11) 工业制氧 (12) 煤气中毒 (13) 矿石粉碎 (14) 汽油挥发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化学学习的特点:“三关注”即、、。 2、科学探究要素(或步骤)。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 药品的取用(b级) 1、实验室里的药品,很多是,,或。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2、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也不能随意,更不能,要放在。 3、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固体只需。 4、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取用块状药品一般用。而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一般用和。用量 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视线要与筒内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5、把块状固体放入容器要做到“一,二,三。”倒取液体时要做到“一_ ,二,三。” 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俯视,其读数比实际体积会 (填“偏大”或“偏小”) (二)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检查天平游码是否在,然后将天平。 2、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盘,砝码放在盘。取用砝码要使用,先加质量_____的砝码,再加质量的砝码, 最后移动,直到天平平衡。 3、注意:称量干燥固体药品时,在两边托盘上放相同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________里称量。 4、使用完毕,把砝码放回,游码归零。 5、某同学用天平称量物品时,将称量物放在右盘,左盘砝码重25g,游码重3g,则物品的实际重量为 g。 (三) 连接仪器装置注意做到先湿润,然后慢慢转动。 (四)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应放在实验的第__ _ 步。 2、操作方法:先把导管一端浸在水中,用手近握仪器观察水中的导管口__ ___,松开手后看观察导管内是否_ _ ___。(也可用酒精灯加热或用别的方法) (五) 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1) 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三部分。其中温度最高,加热时一般用加热。 (2) 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3)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绝对禁止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引燃另一个酒精灯; 用完酒精灯后,要用盖灭,禁止用嘴吹灭。 2、给物质加热:(1)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等,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等, 量筒、漏斗等 (能否)用来加热。 (2) 加热时保持外壁干燥,加热前先,防止骤冷骤热,炸裂仪器。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雅安市 2017 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 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 ( 选择题) 和第Ⅱ卷 ( 非选择题) 两部分。全卷: 满分 90 分; 考试时间: 物理、化学共 150 分钟。 第Ⅰ卷 ( 选择题共 36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座位号用 0. 5 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位置上; 非选择题用 0. 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计算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 1 C - 12 O - 16 Cl - 35. 5 Na - 23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 每小题 3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下列能量的转化中, 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 B. 水力发电 C. 燃烧天然气做饭 D. 电取暖器取暖 2.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液氢 B. 冰水混合物 C. 干冰 D. 生铁 3. 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 一款智能机通常含有 41 种以上的化学元素。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 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A.透光性好 B. 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C. 易溶于水 D. 见光易分解 4. 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 A. 分子质量增大 B. 分子个数增多 C. 分子间间隔变大 D. 分子体积变大 5. 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 说法正确的是 ①3Hg ②Fe3 + ③S03 ④3H2 O A.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 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 C. 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④ D. 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坐标曲线题 例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 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 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一、选择题 1.已知:2KClO 3=====MnO 2 △ 2KCl +3O 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 3和MnO 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生成O 2的质量 C. 固体中MnO 2的质量 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1题图 2.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c 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图中a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 2SO 4和H 2SO 4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 由a 点到b 点的pH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第2题图第 3题图 3.向甲物质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图不 相符合的是() 选项甲物质乙物质Y轴表示的含义 A 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 B t℃的水硝酸钾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C 氯化银稀硝酸氯化银的质量 D 饱和石灰水生石灰溶液的质量 4.下列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第4题图 A. 图1表示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B. 图1表示一定压强下,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 C. 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 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向水中加入硝酸钾 第5题图 5.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 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液反应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练习 主题训练(一)

主题训练(一) [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时间:4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Mg-24 S-32 Ca-40 Fe-56 Zn-65 Ag-108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空气中的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只有铜片上有划痕 D.生石灰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吸收大量的热 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 D.如果将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杂质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 D.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5.将锌片分别放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会减轻的是( ) A.H2SO4 B.AgNO3 C.FeSO4 D.MgSO4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不溶解 7.醋是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同时,醋还具有较强的杀灭细菌、抑制病毒的作用。另外,醋可使胃液酸性增强,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对于胃酸较少的人更是一剂良药。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有关醋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醋酸的水溶液呈酸性,其pH大于7,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显蓝色 B.醋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该反应为中和反应 C.用醋可以洗净铝制品表面的污垢,还可除去暖壶、水壶中的水垢 D.醋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个醋酸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 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探究中和反应的规律时,某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图C1-1 C1-1所示,则a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 A.HCl、NaOH

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生学业考试 化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l 至4页为选择题.共25分,5至8页为非选择题,共55分。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 一12 0—16 Na 一23 Cl 一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令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 1.5月,孙中山先生铜像回迁至南京市新街口。铜及铜合金属于 A .天然材料 B .金属材料 C .复合材料 D .合成材料 2.下列属于蛋白质类食品的是 A .米饭 B .鸡蛋 C .黄瓜 D .菜油 3·金属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五氧化二钒(V 2O 5)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 A .一3 B .+ 1 C .+ 3 D .+5 4.F 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稀释浓硫酸 D.点燃酒精灯 5.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蜡烛燃烧 B .花生霉变 C .瓷碗破碎 D .火药爆炸 6.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木炭 B .硫粉 C .红磷 D .铁丝 7.中国志愿者王跃参加了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有探测资料表明,火星上存在丰富的镁资源。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C .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 .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8.合理施用化肥是农作物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氮肥的是 A .CO(NH 2)2 B .KCl C .Ca 3(PO 4)2 D .CaSO 4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一 基本概念模拟试题 精品

初三化学《专题一基本概念》模拟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K-39 I-127 0-16 C-12 H-1 Fe-56 S-32 Al-27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计4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木炭燃烧 C.冰融化成水 D.矿石粉碎 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干净无污染的空气 B.干冰 C.冰和水的混合物 D.液态氢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干冰 B.熟石灰 C.空气 D.醋酸 5.下列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气态化合物是() A. CO2 B. C C. H2 D.CO 6.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有些水果和花的香虽有一定距离,仍能闻到,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大 B.分子分裂成更小的原子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7.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 A.物质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种类 D.分子的数目 8.下列各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 A.大理石、CaCO3 B.纯碱、NaOH C.熟石灰、CaO D.烧碱、NaCl 9.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括号内)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铝(AlCl3) B.氧化镁(MgO) C.硫酸铁(FeSO4) D.氧化钠(Na2O) 10.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一定是() A.碳单质 B.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C.含碳、氧元素的化合物 D.含碳的物质 11.在空气的成分中,约占空气体积1/5的气体是( ) A.氮气 B.稀有气体 C.氧气 D.二氧化碳 12.在 M + 2O2 == 2CO2 + 2H2O 中,依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M为( ) A.CH3OH B.C2H5OH C.CH3COOH D. CH4 13.饱和食盐水在室温下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的氯化钠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A.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B. 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C.溶剂质量变小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B.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的 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15.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稀溶液 B.浓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含有100g水的溶液 16.对于SO2和SO3这两种物质,相同的是( ) A.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 B.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C.相对分子质量 D.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 B.由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的单质 C.一种元素只能表现出一种化合价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18.环境科学家的最新观点是“室内污染不比户外污染轻”。室内装潢所用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醛(CH2O)。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6)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化学变化是原子运动的结果;离子运动的结果可能是物理变化,也 可能是化学变化。 2.同位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如12C、14C等。 3.同种元素的离子,因带电荷数不同,性质不同。如Fe2+、Fe3+。 4.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例如金刚石、石墨。 5.元素周期表: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 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十五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16个族。 6.注意错误:“MnO2中有两个氧原子”是错误的!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范畴及关系: 2.确切地说,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可燃物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 象)(发光不等于有火焰 ........,燃烧不一定产生火焰,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黑火药燃烧发生爆炸就不需要氧气参加反应。 3.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不变。如分解KClO3的反应,氯酸根经化学反应后就不复存在了。 4.碘(I)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 三、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1.书写化学式的时候,+价在前,-价在后。有机物(C)元素写在前。 2.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 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O、Si、Al、Fe。 4.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是:O、C、H、N、Ca、P、K、S、Na、Cl、Mg。 5.乙酸=醋酸:CH3COOH。蔗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尿素:CO(NH2)2 四、溶液 1.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新 人教版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满分55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山东省淄博市,1题,1分)我国航天技术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天宫一号”上太阳能电池板的基板是由玻璃纤维制成的。玻璃纤维属()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D.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B 2.(2018山东省淄博市,2题,1分)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珍惜水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热蒸发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B.降温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C.参与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 O光合作用C6H12O+602 D.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反应时水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答案】C 3.(2018山东省淄博市,3题,1分)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煤焦化制得煤焦油 D.关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答案】C 4.(2018山东省淄博市,4题,1分)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分离溶液中的固态物质B.稀释浓硫酸C.配制溶液D.测试某溶液的酸碱度 【答案】A 5.(2018山东省淄博市,5题,1分)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硅 B.海水中含量最高元素是钠 C.石油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氢 D.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

初三中考化学复习试题试卷1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K :39 Fe: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 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挑选原料 B .加碱燕煮 C .竹帘捞纸 D .剪裁纸张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空气是单质 B .空气是混合物 C .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D .空气是一种化合物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 的是 A .取用药品 B .称取药品 C .量取液体 D .搅拌溶解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煤 B .石油 C .二氧化碳 D .空气 5.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B.硫 +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 C.氢气 +氧气??→?点燃 水 D.酒精 +氧气??→?点燃 水 +二氧化碳 6. 请你说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步骤是 ①将固体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④用酒精灯加热;⑤熄灭酒精灯;⑥从水中取出导管 A .②①④③⑤⑥ B. ①②④③⑥⑤ C. ②①④③⑥⑤ D. ①②④③⑤⑥ 7.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8.关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丝生锈的说法正确.. 的是 A . 铁丝燃烧产生白烟 B . 铁丝生锈是缓慢氧化 C . 铁丝燃烧的产物是Fe 2O 3 D .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 3O 4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2019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

(整理)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 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 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 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 碱 化合物 有机物盐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中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综合题练习题(1)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b__________;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请写出上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____________作用。 (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应先将 ___________。 (3)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也可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O2,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①制取O2的质量是________g; ②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铁架台 A 催化导气管撤出水面 节约能源、装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 19.2 81.7% 【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图可知仪器b是铁架台;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为防止受冷温度降低水回流炸裂试管,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气管撤出水面;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节约能源、装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

2019年中考初三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资料

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总结资料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提纲 一、应掌握的知识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 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酸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 碱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 中性溶液pH=7。如:水、NaCl 25.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2 2 8 2 ,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 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26.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1)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2)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27.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8.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29.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30.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 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其他口诀也可) 31.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 3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对空气没有污染。 33.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78%,其次是氧气,占21%。 34.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的是氧气O2。 35.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沪教版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doc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变化与性质)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2、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3、化学性质——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组成与结构)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该物质由何种微粒构成,就由何种微粒保持其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X Kb1 .C om 例如:氯气是由氯气分子构成的,则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氯气分子(Cl 2)。 金属镁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则保持金属镁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镁原子(Mg)(质量守恒定律) 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S 大部分固体 ①原子(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适合降温结晶) 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③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中生成的质量总和相 NaCl 等。(适合蒸发结晶)(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a(OH) 2、气体 (适合升温析出溶质)0 2、悬浊液:有不溶的固体t 乳浊液:有不溶的液体 ①加水②溶解度变大(升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①增加溶质②溶解度变小(降温)③蒸发溶剂 2、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 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1g, 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混合物分离的方法:①过滤—固液分离② 结晶—分离可溶性固体③蒸馏—分离不同沸点的液体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 3)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月 日 化学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70 分,与物理共用 12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列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是( ) A .燃放烟花 B .食物腐烂 C .剪贴窗花 D .钢铁生锈 2.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O 3)属于( )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混合物 3.“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哪种成分的含量?(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4.下列燃料中发球清洁燃料的是( ) A .煤炭 B .汽油 C .氢气 D .柴油 5.学校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 ) A .扇闻气体的气味 B .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C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D .把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 6.西南大旱提醒我们节约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B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 C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 .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红色固体 8.今年四冰岛火山爆发迫使欧洲的民航飞机停飞,火山灰里含有大量的硅酸钙(CaSiO 3),硅酸钙 中 Si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4 9.下列关于生活和健康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B .用地沟油烹饪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C .水果和蔬菜含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D .甲醛溶液可用于水产品保鲜 10.核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氘和氚都是未来生产核能的燃料。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氚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A .1 B .2 C .3 D .4 11.下列叙述与化学知识相符合的是( ) A .汽油中加入乙醇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 B .酸雨主要是由于农村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 C .用水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塑料是天然有机材料,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 12.右图是实验室抽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 A .1 处 B .2 处 C .3 处 D .4 处 13.有关铝、铁、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三种金属中最活泼的是铁 C .铝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 .铜可以用来做电线 14.化学无处不在,右图是物质间发生反应时的颜色变化,其 中 X 是( )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硫酸钠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 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 【考纲要求】 1.掌握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 2.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了解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3.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知识网络】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组成:溶质和溶剂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固体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溶解度变化规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溶解度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 a(O H)2 常用溶解度曲线表示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定义:固体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方蒸发溶剂,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的物质 结晶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的物质 放热,如:NaOH 浓H2SO4 溶解现象吸热,如NH4NO3 变化不明显,如NaCl 乳化现象:洗洁精洗衣物和餐具上油污是发生了乳化现象 【考点梳理】 考点一、溶液、溶解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溶液(高清课堂《溶液(一)》一)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和溶剂。 (3)特征: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密度、浓度、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久置不出现沉淀,不分层。 2.溶解现象 (1)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1溶剂的温度: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2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3搅拌加速溶解。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物质溶解时,往往会引起温度的改变。溶解的过程发生两个变化:

天津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答案)

2017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化学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白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Ti—48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晾干B.盐酸挥发C.蜡烛熔化D.白磷然烧 2.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项目的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Si B. Fe C. O D.Al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25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A.非金属单质B.金属单质 C. 化合物 D.混合物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7.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 B.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 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 8.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 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 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0.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3 B.46 C.92 D.96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西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宣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