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化学变化是原子运动的结果;离子运动的结果可能是物理变化,也

可能是化学变化。

2.同位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如12C、14C等。

3.同种元素的离子,因带电荷数不同,性质不同。如Fe2+、Fe3+。

4.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例如金刚石、石墨。

5.元素周期表: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

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十五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16个族。

6.注意错误:“MnO2中有两个氧原子”是错误的!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范畴及关系:

2.确切地说,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可燃物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

象)(发光不等于有火焰

........,燃烧不一定产生火焰,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黑火药燃烧发生爆炸就不需要氧气参加反应。

3.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不变。如分解KClO3的反应,氯酸根经化学反应后就不复存在了。

4.碘(I)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

三、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1.书写化学式的时候,+价在前,-价在后。有机物(C)元素写在前。

2.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

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O、Si、Al、Fe。

4.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是:O、C、H、N、Ca、P、K、S、Na、Cl、Mg。

5.乙酸=醋酸:CH3COOH。蔗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尿素:CO(NH2)2

四、溶液

1.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2.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放出热量,是化学过程。

NH4NO3溶于水吸热;H2SO4(浓)和水混合、固体

..NaOH溶于水放热。

3.蔗糖的水溶液、乙醇溶液不能导电,是因为不存在能自由移动的带电

..的粒子;而不是因为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粒子(事实上蔗糖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蔗糖分子和水分子)。

但凡是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带电),而不是自由移动的电子。

纯硫酸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阴、阳离子,故不能导电。当它溶于水形成硫酸溶液后产生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才能导电。

4.生理盐水就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

5.浓盐酸和浓硝酸有强挥发性。在空气中溶质会挥发(H2O挥发的很慢可以忽略),所以溶液质量变

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变小。

第二部分(常见的化学物质)

一、氢、氧、碳、金属等元素及其化合物

1.物质的用途

(1)氧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钢等

(2)氢气:充灌气球;作高能燃料;焊接、切割金属;冶炼某些重要金属;作化工原料。

(3)二氧化碳:灭火、致冷剂、人工降雨、供植物光合作用或温室肥料、工业原料(如制汽水)

(4)一氧化碳:燃料、冶炼金属(如工业上用赤铁矿石冶炼生铁)

(5)金刚石:装饰品;切割玻璃、大理石;钻探机的钻头

(6)石墨:铅笔芯、电机、润滑剂(高温下)

(7)木炭:作燃料、冶炼金属、制黑火药、制活性炭、吸附剂

(8)焦炭:冶炼生铁

(9)活性炭:净化多种气体和液体,作防毒面具

(10)炭黑:制造油墨、油漆、颜料及橡胶制品的填料

(11)甲烷:气体燃料、化工原料

(12)乙醇:燃料、化工原料、饮料、消毒剂、良好的有机溶剂

2.制取氢气不能使用浓硫酸和硝酸,也不宜使用浓盐酸。因为浓硫酸和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得不到

氢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产生的气体不纯。

3.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因为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反应物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4.C和H2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无毒;CO有剧毒。

5.钢的含碳量:0.03%-2%。机械性能:硬而韧,弹性好。

6.生铁的含碳量:2%-4.3%。机械性能:硬而脆。

7.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含碳量越低韧性越好。

8.ZnO、Al2O3致密。

9.还原反应的条件(加热、高温):

10.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棉花、羊毛、天然橡胶

合成纤维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 (简称合成材料) 合成橡胶 11. 热固性:不可盘绕、质硬、网状。例如:电视机外壳

热塑性:能盘绕、有延展性、质软、链状结构。例如:塑料凉鞋、电线外面塑料护套 12. 注意碳的分类:

二、酸、碱、盐

1.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2. 100mL 生理盐水中含0.9g 医用NaCl 。

3. 常见的酸、碱、盐的用途:

(1) 盐酸: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人体胃液,帮助消化 ③制药 ④重要化工产品

(2) 硫酸: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实验室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燃料 ④精炼石油 (3) 氢氧化钠:①重要的化工原料 ②可以与油脂反应,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NaOH ) ③

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

(4) 氢氧化钙:①实验室鉴别CO 2 ②砌砖抹墙 ③改良酸性土壤或废液 ④工业上制取NaOH

(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 ⑤配制波尔多液

(5) 碳酸氢钠:①制汽水 ②焙制糕点(蛋糕饼干等,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反应为NaHCO 3+HCl )

③治疗胃酸过多

(6) 碳酸钠:①蒸馒头 ②工业上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生产 ③洗碗(洗涤) (7) 氯化钠:①调味品 ②配制生理盐水 ③除去公路上的积雪 ④农业上溶液选种 ⑤工业上

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 ⑥作食品防腐剂 (8) 碳酸钙:①建筑材料 ②补钙剂(治疗佝偻病等) (9) 硫酸铜:①杀虫剂 ②配制波尔多液

(10) 治疗胃酸过多可以用:①氢氧化铝 ②碳酸氢钠 ③碳酸钙(胃溃疡者不宜)

有机高分子材料

(11)高锰酸钾:消毒(注意和硫酸铜杀虫区别)

4.浓硫酸为粘稠状液体,无气味;浓盐酸易挥发,有酸味。

5.注意几种微溶的物质(大多数相当于沉淀):Ca(OH)2、Ag2SO4、CaSO4

6.把盐酸加热煮沸不可能除尽HCl。

7.中和反应基本都放热。Mg和HCl的反应反应放热。

8.关于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剂、还原剂、被氧化、被还原、氧化还原反应:

(1)常见还原剂(有还原性,得O):C、CO、H2

(2)常见氧化剂(有氧化性,失O):CuO、FeO、Fe2O3、Fe3O4

(3)在反应中,得O的被氧化,失O的被还原。即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

9.肥料鉴别方法(简易):

方面氮肥钾肥磷肥

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末

加水溶解全部溶于水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加熟石灰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无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

第三部分(简单化学实验)

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使用

1.试管:试管应与桌面成4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角。

2.烧杯、锥形瓶、烧瓶:加热时应垫石棉网,使之受热均匀。

3.广口瓶:盛放固体试剂。细口瓶:盛放液体试剂。

4.托盘天平: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到托盘上。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

相同的纸;称量潮湿或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5.夹持试管:试管夹(不是坩埚钳)

6.取用固体药品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7.液体倾倒的时候试管要微微倾斜(如右图)。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取用药品的规则。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若没有说明用量,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2.取用固体药品的方法。

粉末或粒状药品:一斜二送三直立。

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一横二放三慢竖。

3.浓酸: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浓碱: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入眼:立即用水冲洗,不要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或个人医师治疗。三、初中化学基础实验

1. 火焰的颜色:

(1) 氢气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 (2)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蓝色火焰 (3) 甲烷在空气中:蓝色火焰 (4) 硫在氧气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5) 硫在空气中: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2. 〈酸+活泼金属=盐+氢气〉的反应不能用HNO 3。

3. 酸、碱、盐重要离子的检验

(1) 酸溶液(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紫色石蕊试液或pH 试纸。 (2) 碱溶液(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酸碱指示剂或pH 试纸。

(3) 硫酸根离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先加BaNO 3再加HNO 3。〈硝酸作用:排除诸如BaCO 3

沉淀〉

(4) 可溶性氯化物(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gNO 3溶液和HNO 3。〈硝酸作用:排除诸如Ag 2CO 3

沉淀〉

(5) 碳酸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4. 空气中能自燃的物质:白磷。

四、初中化学综合实验

1. 干燥剂的选用(注意:NaOH 溶液无吸水性)

2. 实验评价:方案简单、原理正确、便于操作、节约药品、现象明显、保护环境。

第四部分 (课本专题:化学与生活等)

1. 相关化学式。乙酸(醋酸):CH 3COOH 。蔗糖:C 12H 22O 11。淀粉:(C 6H 10O 5)n

。 2. 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3.化学肥料的用途:

化肥种类举例作用缺乏表现过量表现

氮肥尿素CO(NH2)2、氨水

NH4HCO3、NH4Cl

NH4NO3、NaNO3

蛋白质、核酸、叶绿素

的组成元素。促进植物

生长。

植物生长发育迟缓

或停滞。蛋白质下

降使其品质降低。

磷肥磷矿粉Ca3(PO4)2 核酸、蛋白质、酶的组

成元素。促进作物生长,

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生长迟缓、产量降

低。

贪青晚熟、结实

率下降。

钾肥硫酸钾K2SO4

氯化钾KCl

草木灰KCO3

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

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

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

能力。

茎杆软弱

易倒伏

复合肥料硝酸钾KNO3等同时均匀地给作物提供几种养分

微量元素肥料硼肥、锰肥、铜肥、锌

肥、钼肥

促进生长发育

增强抗病能力

4.元素组成和分布(按照质量分数大小排列)

人体常量(>0.01%) O、C、H、N、Ca、P、K、S、Na、Cl、Mg(11种,占人体质量99.95%)微量(<0.01%) Fe、Co(钴)、Cu、Zn、Cr(铬)、Mn、Mo(钼)、F、I、Se(硒)

非必需元素铝、钡、钛(Ti)

有害元素汞、铅(Pb)、镉(Cd)

我国海水O、H、Cl、Na

地壳O、硅、Al、Fe

5.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

一边沉到杯底(自然下沉),一会儿又慢慢上浮(CO2包裹在鸡蛋表面),接近液面时又下沉(气泡破裂)。

6.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为热塑性塑料,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为热固性塑料。

7.油脂和糖类物质(氧化)都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

8.体育锻炼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60%-70%,脂肪20%-30%。

9.白糖、冰糖、红糖、……主要成分为:蔗糖。

10.生锈铁钉的简单处理:砂纸打磨。

11.PET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

12.PVC表示聚氯乙烯塑料。

13.粗盐在空气中会潮解;食盐不潮解。

14.石油的炼制会导致空气污染。

15.煤的无害化:脱硫处理。

16.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17.造成空气中CO污染的最大污染源是汽车尾气。(大于50%)

18.活性炭净水:逆行效果更好。(见图2)图2

19. 燃烧各种衣料纤维的现象:

棉纤维 易燃,无味,灰黑色灰烬,能压成粉末 羊毛纤维 先卷缩,有烧毛发的焦糊味。能压成粉末

锦纶 迅速卷缩,燃烧缓慢,难闻气味,趁热能拉丝。灰烬是球状,按压不碎。 涤纶

同锦纶。(化纤衣物,石油)

20. (A)酸雨气体:SO 2、NO 2

(B)温室气体:CO 2、O 3、CH 4

(C)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首要污染物)、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

21. 氮肥的简易鉴别:氮肥中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区别。其他氮肥的

鉴别方法如下:

备注:倒数第1、2步骤不可颠倒。因为AgCl 为白色沉淀,Ag 2SO 4白色微溶物,区分不明显。 22. 元素的相关知识总结:

元素 对人体的作用

过量或缺乏的影响

钙 幼儿、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易骨折。

(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钾和钠 它们各自保持一定的浓度对于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有重要作用。 (以K +和Na +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 铁 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 缺铁会引起贫血

锌 影响人体发育 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硒 防癌、抗癌

缺硒会引起皮角质化和癌症。过量会使人中毒。

碘 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 缺碘或过量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影响生长发育,思维迟钝 氟

防止龋齿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加碱

有氨味

无氨味

加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

无沉淀

加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

无沉淀

23.营养素简表:

大学物理化学知识整理

第一章 理想气体 1、理想气体:在任何温度、压力下都遵循PV=nRT 状态方程的气体。 2、分压力:混合气体中某一组分的压力。在混合气体中,各种组分的气体分子 分别占有相同的体积(即容器的总空间)和具有相同的温度。混合气体的总压力是 各种分子对器壁产生撞击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一种组分所产生的压力叫分压 力,它可看作在该温度下各组分分子单独存在于容器中时所产生的压力B P 。 P y P B B =,其中∑=B B B B n n y 。 分压定律:∑=B B P P 道尔顿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与混合气体温度、体积相同条件下各组 分单独存在时所产生的压力的总和。 ∑=B B V RT n P ) /( 3、压缩因子Z Z=)(/)(理实m m V V 4、德华状态方程 RT b V V a p m m =-+))((2 nRT nb V V an p =-+))((22 5、临界状态(临界状态任何物质的表面力都等于0) 临界点C ——蒸气与液体两者合二为一,不可区分,气液界面消失; 临界参数: (1)临界温度c T ——气体能够液化的最高温度。高于这个温度,无论如何 加压 气体都不可能液化;

(2)临界压力c p ——气体在临界温度下液化的最低压力; (3)临界体积c V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的摩尔体积。 6、饱和蒸气压:一定条件下,能与液体平衡共存的它的蒸气的压力。取决于状 态,主要取决于温度,温度越高,饱和蒸气压越高。 7、沸点:蒸气压等于外压时的温度。 8、对应状态原理——处在相同对比状态的气体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对比参数:表示不同气体离开各自临界状态的倍数 (1)对比温度c r T T T /= (2)对比摩尔体积c r V V V /= (3)对比压力c r p p p /= 9、r r r c r r r c c c T V p Z T V p RT V p Z =?= 10、压缩因子图:先查出临界参数,再求出对比参数r T 和r p ,从图中找出对应 的Z 。 11、阿玛格定律:B B Vy V = p RT n V B B /= 12、单原子理想气体 R C m p 25,=,双原子理想气体R C m p 27,=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第一定律: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形式,它能 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传递过 程中能量的总和不变,△U=Q+W (适用于非开放系统)。 2、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大全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 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

最新整理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资料讲解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物理化学练习题(胶体化学)

物理化学练习题--胶体化学(胶体分散系统及其基本性质、憎液溶胶的稳定与聚沉乳状液泡沫悬浮液和气溶胶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10-138 当入射光的波长()胶体粒子的线度时,则可出现丁达尔效应。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关于 10-139 胶体系统的电泳现象表明()。 A.分散介质是带电的 B.胶体粒子带有大量的电荷 C.胶团是带电的 D.胶体粒子处等电状态。 10-140 电渗现象表明()。 A.胶体粒子是电中性的 B.分散介质是电中性的 C.分散介质是带电的 D.胶体系统处于等电状态 10-141 在胶体系统中,ξ电势()的状态,则称为等电状态。 A.大于零 B.等于零 C.小于零 D.等于热力学电势 10-142 若分散相微小粒子的表面上选择性地吸附了大量相同元素的负离子,则该溶胶的ξ电势必然是()。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无法确定 10-143 在过量的AgNO 3 水溶液中,AgI溶胶的胶体粒子则为()。 A.[AgI(s) m ]·nAg+ B.{[AgI(s)] m ·nAg+·(n-x)NO- 3 }x+ C.{[AgI(s)] m ·nAg+·(n-x)NO- 3 }x+·xNO- 3 D.[AgI(s)] m 10-144 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与憎水溶胶在性质上最根本的区别是()。 A.前者是均相系统,后者为多相系统 B.前者是热力学稳定系统,后者为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C.前者黏度大,后者黏度小 D.前者对电解质的稳定性较大,而后者加入少量的电解质就能引起聚沉

10-145 在20ml、浓度为0.005mol·dm-3的AgNO 3 溶液中,滴入20 mL浓度为0.01mol·dm-3的KBr溶液,可制备AgBr溶胶,则该溶胶的ξ电势()。A.大于零 B.等于零 C.小于零 D.无法确定 10-146 为使以KI为稳定剂的AgI溶胶发生聚沉,下列电解质溶液中聚沉能力最强者为()。 A.KNO 3 B.Ba(NO 3) 2 C.Cu(NO 3) 2 D.La(NO 3) 3 10-147 在一定温度下,在四个装有相同体积的As 2S 3 溶胶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体 积V和浓度c皆相等的下列电解质溶液,能使As 2S 3 溶胶最快发生聚沉的是()。 A.KCl B.NH 4 Cl C.ZnCl 2 D.AlCl 3 10-148 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的乳化剂分子亲水一端的横向大于亲油一端的横截面,则形成()型乳状液。 A.W/O B.O/W C.无法确定 D.无特定类

深圳中学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A4版)

初中部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微观上由一种分子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 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微观上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8、原子9、分子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单位为“1”,省略不写)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0) 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得e 失e 失e 得e

物理化学复习资料

《物理化学》复习资料 1、已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初态为298.15K,10.0dm3,终态温度298.15K,体积20.0dm3, 压力Pθ。计算沿下面三条不同的等温途径时系统所作的体积功。 ①系统向真空膨胀至终态; ②系统反抗恒外压Pθ,一步膨胀变化到终态; ③系统先反抗恒外压1.5 Pθ,后又反抗恒外压Pθ两步变化到终态。 解:①向真空膨胀因未反抗外压p e=0 ,故W = 0。 ②恒外压膨胀P e = pθ , 故W = -p eΔV = -100 .0 (20.0-10.0) = -1000.0 J ③系统先反抗恒外压膨胀到p =1.5 Pθ时,其体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出为 (20.0×Pθ)/1.5 Pθ =13.3 dm3 , 分别计算两步恒外压膨胀过程的体积功: W = W1 + W2 = -1.5×100.0(13.3-10.0)+[-100.0(20.0-13.3)]= -1.165 kJ。 2、图中有电池、电阻丝和水。电池供电,水不断流动,维持电阻丝状态不变。忽略导线电阻和电池内阻,根据预先指定的体系,讨论四个问题: (1)该体系属于何种体系? (2)体系与环境间有无能量交换? (3)热力学第一定律对此是否适用? (4)热、功和热力学能的变化如何? 指定一下六个体系: 1.定电阻丝为体系。2.指定电池为体系。 3.指定电阻丝和水为体系。4.指定电阻丝和电池为体系。 5.指定水为体系。6.指定水、电阻丝和电池为体系。 答:1、(1)电阻丝为敞开体系,因为电阻丝中有电子流过。 (2)体系与环境间有能量交换,电池对体系作电功,体系把功变成热又传给环境水,保持体系温度不变。 (3)因为该体系属于敞开体系,所以第一定律不适用。若保持电子流恒定,第一定律的数学式仍可应用。 (4)体系的热力学能保持不变,体系得到了电功而放出了热。 2、答:(1)电池是敞开体系,因为电池不断输出电子流。 (2)体系与环境间有能量交换,体系对环境输出电功。 (3)第一定律不适用于敞开体系。 (4)体系热力学能下降,体系对环境作电功,但没有热量交换。 3、答:(1)电阻丝和水是敞开体系,因为电阻丝中有电子流过。 (2)体系与环境间有能量交换,体系得到了电功。 (3)热力学第一定律不适用。 (4)体系得到了电功,热力学能增加,但无热量交换 4、答:(1)电阻丝和电池是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间无物质交换。 (2)体系与环境间有能量交换,体系向作为环境的水放出热量。 (3)第一定律适用于该体系。 (4)体系向环境放热,热力学能下降,但无功的交换。 5、答:(1)水是封闭体系,与环境无物质交换。 (2)体系与环境有能量交换,体系从环境得到了热。 (3)第一定律适用。 (4)体系从环境得到热,热力学能增加,但无功的交换。 6、答:(1)是隔离体系。(2)体系与环境间无能量交换。 (3)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4) ?U=0 Q=0 W=0

2020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2020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 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 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 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 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 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注重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物质转化和材料利用知识点整理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1. 分类方法 分类法就是根据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分别归类。分类时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事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如: 以对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进行分类为例: (1) 按颜色分类: ??? ????紫红色:高锰酸钾黄绿色:氯气白色:氧化镁氧气、醋酸无色:氯化钠、硫酸、 (2) 按状态分类: ?????、高锰酸钾固态:氯化钠、氧化镁液态:硫酸、醋酸气态:氧气、氯气 此外对物质还可按照溶解性、导电性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 物质按组成的分类 (1)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成为氧化物。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 无机化合物:由除碳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O 、CO 2、碳酸、碳酸盐的结构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也被列 为无机化合物。 (3) 有机化合物: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 (4) 物质分类图 ????????????????????????????????????????????????????????????混合物 盐碱酸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合物稀有气体非金属金属单质纯净物物质 3 定等特点,可做金饰品;铜的导电性好,可用做导线。 4. 分类的主要原则 (1) 每一次分类必须按同一个标准进行,如果分类不依据统一的标准,容易犯分类重叠或分类过宽的错误,尤其是在连续 分类的过程中,如果不遵守这一规则,将会使分类陷入混乱之中。 (2) 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把母项分为若干个子项,各子项必须有全异关系,不允许出现交叉或从属关系。 (3) 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母项。如将单质划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两类就错了,因为单质还有稀有气体单质。 5. 物质的鉴别(Ⅰ) 物质的鉴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区别它们各是什么物质。物质鉴别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1) 物理方法: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厨房用品)味道、溶解性等均可作为物质的鉴别依据。 (2) 化学方法:根据物质的特征、化学性质对物质进行鉴别的方法。如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产 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l -与AgNO 3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等。 (3) 蔗糖、实验、冰醋酸、无水硫酸铜粉末、色拉油、高锰酸钾、碳酸钠溶液的鉴别步骤示例: ① 首先观察物质的颜色,紫红色的固体是高锰酸钾,亮黄色的液体是色拉油。另外有三种固体和两种无色液体。 ② 取三种固体各一匙,分别倒入烧杯中,每只烧杯里倒入20ml 水,搅拌,出现蓝色溶液的,原固体是无水硫酸铜。 ③ 分别取另两种固体于蒸发皿中加热,易熔化的是蔗糖,不易熔化的是食盐(可用化学方法鉴别蔗糖溶液和NaCl 溶液)。 ④ 取两种无色液体1mL-2mL 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冰醋酸。

最新初三化学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 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闽侯大义中学何苇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8、分子: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是否可以再分 9、原子: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O是单质,CO是化合物 22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 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单位为“1”,省略不写)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质子(+)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中子(0)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外电子(—) 得e 得e 阴离子原子阳离子原子、离子的关系: 失e 失e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 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三者的关系: 缓慢氧化会引起自燃,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两者 都是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

课题3 元素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重点:元素及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意义 【课前预习】 1.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2.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其中“一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 有没有别的碳原子呢? 【情境导入】(展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上标明本品含:硒:0.013,锶0.0596…(单位mg/L )。 这里的硒、锶 等是指元素、原子、还是…? 二、自主探究: 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请填写在表格二中 格二 【填空】1.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都是 ,这样的原子都是 。 2.原子中的 都是6,而 、 不同,是不同的 。 【归纳】元素概念:具有相同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的种类由 决定。 【阅读】P 73图4-4资料,找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和两种金属元素。 【小结】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 、 、 。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为 、 、 、 。 【思考交流】1.根据P 73页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小结:反应前后,分子 ,元素种类和原子种类 。 2.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补锌”、“加碘”的广告,这里的“铁”、“钙”、“锌”、“碘”指的是什么? 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阅读】阅读课本74页—76页,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使用元素符号?国际上对元素符号是怎样规定的? 2.识记课本75页常见的元素名称和符号。写一写记住了几个。 3.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什么? 4.一个元素符号能表示几个涵义? 5.元素可分为几类?你能通过元素名称确定氧、铁、硫、氦四种元素分别属于哪一类吗?【填空】 1.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 (1)书写:“一二” 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第二个字母要 (2)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Fe表示;也可以表示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上系数,就只表示该元素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 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 元素(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 2.元素分类:元素(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气”等偏旁。) 稀有气体元素 【思考交流】 1.P、5P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2.下列两组符号能组成几种元素的符号?Ⅰ:A B C M N Ⅱ:a u e l g 【阅读】课本76页,完成下列填空: 1.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共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8、9、10三个纵行),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共有16个族。每一横行随着的递增,开头是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0元素,结尾的是元素。 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_________, ________ 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3.从一个元素符号图片你可以获得的信息是:(以铁为例)元素名称;元素的种类;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电子数。 【交流讨论】1.完成课本76页“活动与探究”中的内容。 2.同桌互相检查元素符号的记忆情况。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物理化学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 (1) 等温压缩,(2) 绝热压缩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以H 1,H 2分别表示两个终态的焓值,则有 ( C ) A.H 1> H 2 B.H 1= H 2C. H 1< H 2D.不一定 2.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ΔH =Q 进行计算的是( C ) A.不做非体积功,终态压力相同但中间压力有变化的过程 B.不做非体积功,一直保持体积不变的过程 C. 273.15 K ,p θ下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D. 恒容下加热实际气体 3.下述说法中,哪一个错误 ( B ) A. 体系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环境吸收的热量B. 体系温度的降低值一定等于环境温度的升高值 C. 热力学平衡时体系的温度与环境的温度相等 D.若体系1与体系2分别与环境达成热平衡,则此两体系的温度相同 4.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C ) A.必定改变B.必定不变C.不一定改变 D.状态与内能无关 5.石墨的燃烧热 ( B ) A.等于CO 生成热 B.等于CO 2生成热 C.等于金刚石燃烧热 D.等于零 6.ΔH =Q p ,此式适用于下列那个过程( B) A.理想气体从1 013 250 Pa 反抗恒定的外压101 325 Pa 膨胀到101 325 Pa B.0℃ ,101 325 Pa 下冰融化成水C.电解 CuSO 4水溶液 D.气体从 (298 K,101 325 Pa) 可逆变化到 (373 K,10 132.5 Pa) 7. 下述说法,何者正确( C ) A.水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 B.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 C.水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D.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 8.正常沸点时液体气化为蒸气的过程在定压下升高温度时体系的Δvap G $值应如何变化( C ) A.Δvap G θ= 0B.Δvap G θ≥0 C.Δvap G θ< 0 D.Δvap G θ> 0 9.下列关于吉布斯自由能(G )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G 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B.G 的绝对值不能确定;C.G 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D.G 是具有能量的量纲 10.一封闭体系从始点出发,经过循环过程后回到始点,则下列( D )的值为零。 (A) Q (B) W (C) Q-W (D) Q+W 11.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B ) A.ΔS = 0,W = 0 B.ΔH = 0,ΔU = 0 C.ΔG = 0,ΔH = 0 D.ΔU =0,ΔG =0 12理想气体经历等温可逆过程,其熵变的计算公式是 ( D ) A.ΔS =nRT ln(p 1/p 2) B.ΔS =nRT ln(V 2/V 1)C.ΔS =nR ln(p 2/p 1)D.ΔS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元素教案 一、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三、教学流程设计 (一)出示学习目标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每一格中所表示的内容 (二)指导自学 仔细观察元素周期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了解其编排结构) (三)师生互动完成教学过程 一、元素符号 活动1: [设问]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提示]阅读课本P73资料 [归纳]书写规则:“二大一小”。 [点拨]1.由一个字母标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有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拓展]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元素符号,若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加一个小写字母区分。 活动2: [集体朗读]课本P73表4-3元素符号和名称。 [竞赛]抢答:说出老师出示的写有元素名称的卡片的符号。 [交流]你所记忆元素符号的妙方。 活动3: [设问]元素符号有何意义? [举例说明]如“H”、“N” [归纳]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一个原子。 活动4: [讨论]怎样表示2个氢原子?n个氢原子? [小结]表示多个原子,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对应的数字。 [点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只有微观意义。 二、元素周期襄简介 活动5: [类比]超市里的商品有成百上千种,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必须将商品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同样,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将它们按其内在的规律排列。 [设问]100多种元素按怎样规律排列? [投影]元素周期表

-2013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试题(b )讲解学习

学习资料 仅供学习与参考 2011-2012年度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试题(B)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 1. 1mol,373K,101325Pa 下的水变成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气,该过程ΔU=0 ( ) 2. 体系经过一个可逆循环过程,其熵变大于零 ( ) 3. 克拉佩龙方程适用于纯物质的任何两相平衡 ( ) 4.孤立体系发生的任意过程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 ) 5.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基元反应 ( ) 6.催化剂的组成和数量确定后,催化剂表面积越大,其活性越高 ( ) 7.第一类导体是依靠电子的定向移动而导电的 ( ) 8.能够使某解质溶液持续不断地发生电解时所要的最小外加电压称为分解电压 ( ) 9.物理吸附是多分子层吸附 ( ) 10.反应分子数只能是正整数 (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个封闭体系经(I)和(II)两条不同途径从始态A 变化到终态B, 下列式子中可成立是( ) A. II I U U ?=? B. II I W W = C. II I Q Q = D. I I H Q ?= 2. 下列关于过程方向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非自发过程可以发生。 B.过程向总熵(体系和环境得熵变的总和)增加的方向进行。 C.过程不一定朝体系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方向进行。 D.自发过程中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一定降低。 3. 若在水中溶解KNO 3和Na 2SO 4两种盐,形成不饱和溶液,则该体系的组分数为( ) A.3 B.4 C.5 D.6 4. 下列因素中,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之改变的是( ) A.体系组成 B.标准态 C.浓度标准 D.化学计量系数 5. 在基元反应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基数与反应分子数总是一致; B.反应基数总是大于反应分子数; C.反应基数总是小于反应分子数; D.反应基数不一定与反应分子数总是一致。 6. 若向摩尔电导率为1.4×10-2 S ×m 2×mol -1的CuSO 4溶液中,加入1m 3的纯水,这时CuSO 4 摩尔电导率( ) A. 降低; B. 增高;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7.某一电池反应,若算得其电池电动势为负值时,表示此电池反应是:( ) A. 正向进行; B. 逆向进行; C. 不可能进行; D. 反应方向不确定 8. 在用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验中,下述操作规定错误的是( ) A.毛细管壁必须清洗干净 B.毛细管口必须平整 C.毛细管必须垂直放置 D.毛细管插入液体内部一定深度 9.对于混合等体积的0.081-?L mol KI 和0.11-?L mol AgNO 3溶液所得溶胶, 下列电解质中何 者的聚沉能力最强( ) A. Na 2SO 4 B. MgSO 4 C. CaCl D. NaCN

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分析】 本单元知识中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以及金属的保护和利用是中考的热点,其中金属活动性顺序也是本单元复习的难点 【复习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2.理解,并会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3.了解和掌握金属的保护和利用 4.知道金属材料及合金的特性 5.知道金属锈蚀的条件及防护方法。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道金属锈蚀的条件及防护方法。 【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考点透视】 命题落点 根据金属的性质推断其应用,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的化学性质。 由金属锈蚀的条件对金属进行保护和利用。 【考点清单】 一、基本考点 考点1.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合金 (1)金属的物理特性:常温下除汞(液体)外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2)合金:①概念: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称为合金。②合金的性质能: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易适合不同的用途,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③重要的铁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区别是含碳量不同。④生铁的含铁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考点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反应越剧烈。

考点3.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置换反应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作用:①判断金属与酸的反应:a. 一般说来,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 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b. 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因 为它们有很强的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而生成水。②判断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 出来。③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 强。 考点4.金属矿物及铁的冶炼 (1)金属矿物(矿石):①概念:工业上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做矿石。②常见的矿 石:赤铁矿(Fe 2O 3)、黄铁矿(FeS 2)、菱铁矿(FeCO 3)、铝土矿(Al 2O 3)、黄铜矿(CuFeS 2)、 辉铜矿(Cu 2S )。 (2)铁的冶炼:①原理:利用高温条件下,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如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原料:铁矿 石、焦炭、石灰石及空气。③设备:高炉。④炼铁时选择铁矿石的标准:a.铁矿石中铁元素 的质量分数大(即含铁量高);b.炼铁过程中产物对空气不能造成污染;满足以上两个条件 的矿石是理想的绿色矿石。 考点5.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铁生锈的条件: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和水蒸气直接接触。铁制品锈蚀的过程, 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2O3·xH2O 。 (2)铁的防锈: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水,使铁失去生锈的条件。防锈措施:防止铁制品生锈, 一是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二是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防止铁与氧气和水 的反应,例如:①刷一层油漆;②涂上一层机油;③电镀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如镀锌等; ④经加工使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如烤蓝;⑤在金属表面覆盖搪瓷、塑料等。 考点6.金属资源的保护 (1)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2)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还可以节约金属资源。(3)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①防止金属腐蚀;②回收利用废旧 金属;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的替代品。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Fe 2O 3+CO====2Fe+3CO 2 高温

物理化学复习资料知识讲解

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1) 等温压缩,(2) 绝热压缩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以H1,H2分别表示两个终态的焓值,则有( C ) A. H1> H2 B. H1= H2 C. H1< H2 D. 不一定 2.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ΔH=Q进行计算的是( C ) A. 不做非体积功,终态压力相同但中间压力有变化的过程 B. 不做非体积功,一直保持体积不变的过程 C. 273.15 K,pθ下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 D. 恒容下加热实际气体 3.下述说法中,哪一个错误( B ) A. 体系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环境吸收的热量 B. 体系温度的降低值一定等于环境温度的升高值 C. 热力学平衡时体系的温度与环境的温度相等 D. 若体系1与体系2分别与环境达成热平衡,则此两体系的温度相同 4.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C ) A.必定改变 B. 必定不变 C. 不一定改变 D.状态与内能无关 5.石墨的燃烧热( B ) A.等于CO生成热 B.等于CO2生成热 C. 等于金刚石燃烧热 D.等于零 6.ΔH=Q p ,此式适用于下列那个过程( B ) A. 理想气体从1 013 250 Pa反抗恒定的外压101 325 Pa膨胀到101 325 Pa B. 0℃,101 325 Pa 下冰融化成水 C. 电解CuSO4水溶液 D. 气体从(298 K,101 325 Pa) 可逆变化到(373 K,10 132.5 Pa) 7. 下述说法,何者正确( C ) A. 水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 B. 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 C. 水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 D. 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 8. 正常沸点时液体气化为蒸气的过程在定压下升高温度时体系的Δvap G 值应如何变化( C ) A.Δvap Gθ=0 B. Δvap Gθ≥0 C.Δvap Gθ<0 D. Δvap Gθ>0 9.下列关于吉布斯自由能(G)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 ) A.G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B.G的绝对值不能确定; C.G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D.G是具有能量的量纲 10.一封闭体系从始点出发,经过循环过程后回到始点,则下列(D )的值为零。 (A) Q (B) W (C) Q-W (D) Q+W 11.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B ) A.ΔS = 0,W = 0 B.ΔH = 0,ΔU = 0 C.ΔG = 0,ΔH = 0 D.ΔU =0,ΔG =0 12理想气体经历等温可逆过程,其熵变的计算公式是( D ) ΔS =nRT ln(p1/p2) B.ΔS =nRT ln(V2/V1)ΔS =nR ln(p2/p1) ΔS =nR ln(V2/V1) 13.热力学第三定律可以表示为( D) A.在0K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B.在0K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C.在0℃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D.在0℃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14.在298 K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下列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D ) A. La3+ B.Mg2+ C.NH4+ D. H+ 15.电解熔融NaCl时,用10 A的电流通电5 min,能产生多少金属钠( A ) A. 0.715 g B. 2.545 g C.23 g D 2.08 g 16.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C )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C.求平均活度系数 D.电导滴定

人教版化学九上《元素》word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上《元素》word公开课教案 富顺一中刘立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及其内涵; 2.熟记常见元素的符号; 3.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的方法了解元素的概念,以及元素与原子间的区别和联系; 2.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认识到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 3.通过多种手段增强学生对元素符号的认识和经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强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的认识; 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摸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经历 三、教学过程: 【引人】 播放视频,从周围事物引出元素 【新授】 (一)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 (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的。 注:⑴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不讲。 ⑵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决定,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不同。 ⑶元素常用于从宏观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例如:二氧化碳由 组成。 2 原子元素 区别1、是化学变化中的粒子。是微观概念是一类原子(质子数相同)的总称。是概念 2、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微观角度描述分子的构成或物质的构成 如:氧分子由构成;铁由构成 从宏观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 例如:氧气由组成。 联系原子与元素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的(即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变化?元素呢? 在化学变化前后,起了变化。元素的种类。 4、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如:铁、铜)“钅”包括汞 气态非金属元素(如:氧、氮)“气” 元素非金属元素液态非金属元素(如:溴)“氵” 固态非金属元素(如:磷、硅)“石” 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 5、自然界中元素的分布: ⑴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含量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是。 ②摸索:什么缘故农业上要给农作物施氮肥、磷肥等化学肥料? 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②摸索:什么缘故营养专家呼吁青青年不能偏食,要合理膳食? (二)元素符号: 1、国际上统一用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元素,当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铜银碘氢 2、书写:“一大”“二小”。写一写老师要求的元素符号: 3、意义: ⑴表示⑵表示 摸索:如何表示多个原子? 【小结】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 【布置作业】1、学案后的练习2、经历巩固75页表中的元素符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