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期以来沈从文散文研究述评

新时期以来沈从文散文研究述评

新时期以来沈从文散文研究述评

摘要:梳理沈从文散文研究过程可以发现,自新时期至今,学界对沈从文的散文(主要是湘西题材的散文)的评价和研究经历了从注重分析思想内容到探究艺术特色,再到阐释其人类学意义和辨析其哲学价值等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叉立体式的复杂过程。从这个复杂的过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沈从文散文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多重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沈从文散文创作艺术特色哲学价值

20世纪三十年代,是沈从文创作的一个高峰阶段。他在创作让他享誉文坛的小说《边城》、《长河》的同时,还在短短的几年内创作了一系列同样赢得文坛认可、首肯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后来结集出版,它们分别是《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等多部散文长卷。这其中《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三部散文集是沈从文散文创作最具特色的代表性作品。这三部散文集均以湘西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为描写、叙述的中心,通过写实、抒情、感悟、散记的表现手法,并或现或隐地融进了作者对人生的谙察与思考,在纷乱世事、永恒自然和短暂人生难舍彼此的纠葛中,艺术地再现了生活在大山、碧川、河畔、丛林间的湘西民众,尤其是下层人民既可歌可泣、可叹可哀,又悠然自得、无奈清苦的生命状态和生命形式。这三部散文集代表着沈从文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乃至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华丽彩章。就像凭借《边城》、《长河》等小说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大家一样,沈从文也倚仗这几部既具有地域特色又蕴含着特定时代精神内涵并具有普遍性历史品味和审美意蕴的散文集子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大家的地位。

沈从文的散文世界是一个有着丰富人性内涵和历史意识的艺术世界。这样一种包含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和作家博大的人文情怀的艺术实践和相应的审美世界,自然会成为人们长久评论、研究的对象。自这些散文问世起,敏感的评论家就开始了对它们的解读与阐释。但是在现代文学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沈从文坚持自己独具个性的文学理念和在这种理念支配下的创作道路,他始终是一个“独异”的存在。在救亡、启蒙、革命这些宏大叙事的主题下,沈从文略带“怀旧意味”和注重文学自身品质的创作选择自然“偏离”了历史洪流。由于没有积极投身到能够展示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的革命洪流中去书写、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和表现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他和他的创作因此被看作是对历史使命的“背叛”,从而失去了被深入评论和研究的机会。对沈从文创作的这种带有偏差的认识和评价在革命文学占主流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存在。建国后,在庸俗社会学和政治意识形态支配下的文艺批评标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沈从文的文学创作的命运更是如此。新时期以后,随

着思想领域的不断解放,中国大陆对沈从文的创作开始了新的认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趋向客观全面的评价与研究正在逐渐兴起、壮大。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到现在,有关沈从文散文创作的评价和研究已经经历了从分析思想内容、探究艺术特色到阐释其人类学意义和辨析其哲学价值等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叉立体式的复杂过程。纵观近三十年来学界对沈从文散文的评论和研究,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一条比较明晰的轨迹。

新时期初期,对沈从文散文的研究并没完全摆脱社会学和政治意识形态规范的束缚,一些评论和研究仍然沿用着过去时代的文学标准和社会学范畴内的价值标准来解读、阐释沈从文的散文世界,但受新的美学观念与思潮的影响,这些评论、研究当中也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论调和判断。这个时期对沈从文散文的评论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思想内容和题材范畴这两个互为表里的艺术因素的探讨上。其中代表性的文章有余永祥的《一轴色彩斑驳的湘西历史生活画卷——评沈从文描写湘西社会生活散文的思想倾向》。[1]这篇专门研究沈从文的“湘西题材”散文的论文认为:沈从文的以湘西题材为描写中心的散文描摹了一个人、兽、神魔相处、臭草与香花混杂的世界。这既是一个神奇秀丽的山川景色和古朴淳厚的民情风俗和谐交融的世界;也是凄苦悲惨的生活遭遇和奇妙精彩的神话传说交错共存的世界。而作者描述绘制这一世界的创作意图:“不是为反动统治者提供茶余饭后的消遣品,而是为人们提供研究社会问题的形象参考书。正如他把湘西社会当作一本大书来读那样;他不是引导人们消极避世,而是引导人们正视现实、变革现实、思考未来。”[2]余永祥的论文在有保留地肯定沈从文散文的基本思想倾向的同时,也指出了沈从文散文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他认为沈从文的散文创作“不是着眼于现象、感情和道理三者的有机统一,而是片面强调倾心于现象”,其结果是“有时执迷于表面现象,缺乏时代感”,“有时作者对激烈的斗争生活,以超然态度来写,近乎纯客观的记录,缺乏应有的鲜明爱憎”,“有时被个人情感所迷惑,对人物记叙失之偏颇”。[3]余文所持有的这种观点其实并不新鲜,它实际上正是社会学批评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再次现身。尽管余文不能算作是对沈从文散文创作进行全面、妥贴、到位评价的上乘之作,但作为新时期以后一篇专门探寻沈从文散文创作的论文,它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突破了新时期以前固定、僵化的社会学批评模式和以政治意识形态为最高标准的阶级评判理路,无疑为人们重新认识被埋藏了近半个世纪的“湘西世界”揭开了新的序幕,也为以后的评论和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至少后继的评论者和研究者会从他的思路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

除了余永祥的上述评论之外,对沈从文代表性的散文从思想内容做出突破性的研究的还有王

继志的《论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和〈湘西〉》。[4]该论文集中从三个方面对《湘行散记》和《湘西》的思想内容作细致详尽的分析与评论。作者首先指出,沈从文的散文创作通过对“湘西现实生活的描绘,真实而又深刻地揭示了造成这一地区‘堕落趋势’的社会原因”。[5]这些社会原因主要是来自官吏的盘剥、镇压,军警商人的明抢、暗夺和帝国主义的精神奴役和经济掠夺。而这些造成湘西社会日趋堕落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是整个中国走向堕落的社会、历史根源。第二,论文认为,沈从文对湘西乡村有着难以割舍的、深情的热爱之情,所以他“怀着对家乡的深情,对乡亲的挚爱,赞颂了湘西优美的自然环境,讴歌了湘西人民的美好心灵,在为读者精心描绘一幅生动别致的湘西风土人情美丽画卷的同时,对湘西民众屡遭荼毒的生活命运寄予无限的同情,对反动统治阶级发出了深沉而强烈的抗议。”[6]最后论文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指出:沈从文以他丰富的知识和深邃的眼光,通过《湘西散记》和《湘西》对隐藏于湘西风俗背后的社会生活底蕴所进行的认真思考与探究,不仅为文苑提供了别人所未曾提供的反映湘西人民生活的艺术珍品,而且为中国的民俗学、社会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文献;不仅开拓了人们的艺术视野,而且丰富了人民的社会生活知识。王继志的文章紧紧围绕沈从文湘西散文所展现出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内容,以此为行文论述的中心话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篇章作了具体、细致、深刻的分析、解读,通过以点带面的手法,充分肯定了沈从文散文创作的社会学意义和它们所包含的丰厚的历史内涵。可以说这是一篇对沈从文的散文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所作的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正面的评价。

新时期以后的几年间,有关沈从文散文创作的评论和研究的文字除上面提到的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但从这些文章的行文理路和评论角度来看,都没有超出上面两篇文章所设定的框架,基本上都是围绕沈从文散文所体现出来的题材特色和思想特征而行文就章的。从这个时期的研究状况来看,虽然许多研究者努力去突破既有的评论标准和研究模式,试图在更为新颖的视野范围内对沈从文的散文创作做出新的开掘和阐释,但限于时代文化环境和思想领域所提供的资源,他们的评论和研究仍然显得比较单一,切入点和得出的结论仍然没有完全冲破陈旧的理论框架和狭隘的视野。由于研究者大都把焦点集中在了题材、思想内涵、历史内容这些历来被认为是“重大”的因素之上,对沈从文散文所具有的艺术特色很少论及。这种一边倒的倾向显然是一个不小的缺憾。这一缺憾只能留到下一阶段来补救。

进入1980年代中后期之后,随着文艺批评标准和旧有的研究模式的进一步被突破和社会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各种新的批评方法和新的研究模式在中国不断兴起、流行,有关沈从文散

文研究的思路和评价也出现了新的趋向,越来越多的批评观念和研究方法不断被学者们运用到了沈从文研究当中,沈从文散文创作的艺术价值和它所具有的文学史意义也被不断地发掘出来,并得到了有效的阐释。在这一时期,有关沈从文散文研究最突出的成就是对他的散文的艺术特色和这些艺术特色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和意义所作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发现和阐释。沈从文的创作,不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讲究清谈、朴实、素雅的审美趣味,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丽自然之本色。而所有这些特色都是通过语言展现出来的。因此,研究和探讨沈从文散文语言特色也就是一种很有效的评价理路。在这方面,苏定华的《沈从文散文语言的乡土特色》[7]和张鹄的《清新奇峭不同凡响——浅谈沈从文散文的语言特色》[8]具有一定代表性。苏定华首先认为沈从文的散文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呈现着浓厚的乡土色彩。而沈从文的散文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审美特色除了因为作者描写的对象本身就是边远的山村水乡这一重要客观因素外,还与作者雄厚语言功力和对特定语言选择有关。作者认为,沈从文根据所描写的对象,选择了与其外貌特征和精神风貌相吻合的语言文字。湘西本是一块充满神秘且宁静、优美的“世外之地”,而那里的民众基本上生活在一种化外的环境之中,人性皆善,民风淳朴,这正好与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图景。为了原声原色地把这幅图景展示出来,沈从文只能运用明净、朴实、简洁的语言来描绘所看到的一切。同时,由于沈从文非常熟悉湘西一带的方言土语和操持这种方言土语的各个行业的人们的生活习性,这使得他能够在创作中信手拈来、非常自如地运用这些“活着”的语言,从而也就使他的散文不可避免地具有了韵味深远、情致独特的乡土特色。

同样是探讨沈从文散文的语言特色,但与苏定华的沈从文散文语言具有“乡土特色”的观点不一样的是,张鹄从中国传统美学的角度为切入点,结合具体的作品,以点带面、细致入微地分析了沈从文语言含蓄隽永、骈散结合的特点,并指出这种语言特色的根源所在:“沈从文散文的艺术语言植根于我国民族的人民语言的肥沃土壤里,因而它具有汉语丰富、严密、洗炼、优美的特点和群众语言朴素、生动、幽默、含蓄的韵味。然而,作为一个成功的作家,他的语言显然也镌刻着他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清奇秀美恰似湘西的锦绣山河;古朴苍劲宛如郑板桥的水墨画卷,韵远情长不啻人遐思的田园牧歌。”[9]除了对沈从文散文的语言特色进行评述外,研究者们还从其他角度对沈从文散文的艺术特色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开掘,比如文体方面的特色。其中有一定代表性的是松涛的《中国现代散文的奇花——读〈湘行散记〉和〈湘西〉之一》[10]。该论文对沈从文散文的文体特征做了颇具特色的分析,揭示了沈从文散文在文体方面的创新。论文的作者依据沈从文自己所谈及的创作经验指出,沈从文的代表性散文《湘行散记》、《湘西》区别于一般散文的鲜明特色是它们创造了一种容量大,能够反映斑斓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新形式。这两部代表性的散文集子中的众多篇什既具

有小说的特点,又具有散文的特色,同时还具有诗歌的特点。可以说是多种文体的混合体。该论文对沈从文散文艺术特征的评价虽然也有存在偏颇之处,具有泛泛而论的缺憾,但能够从艺术审美的眼光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地品评沈从文的散文,它所具有的开拓性意义也是值得肯定的。

从1990年代至今,随着西方各种批评理论在中国的逐渐深入和有关沈从文研究资料的进一步发掘,沈从文创作的研究出现了全新的局面。一些既具有开拓性,又具有学术价值的成果从不同方面展示了沈从文散文创作所具有的艺术价值、社会学意义和历史内涵。在这样的研究中,吴跃农的《生命的把握和寻思——沈从文湘西散文新论》[11]是一篇值得称道的长篇大论。该文独辟蹊径,从人类文化学和区域文化学的角度,深入细致、详尽精到地论述了沈从文的以湘西为题材的散文创作。文章开宗明义地指出,沈从文创作的以湘西为题材的散文篇章“决不是泛泛的浅吟低唱的风光景色之作,更不是着力于湘西奇旎风光的猎奇之作。作家把湘西的种种人事放在他别离了故乡十几年之后,放在一个从湘西土生土长之兵士到城市作家的十几年之后的框架之中来叙写。在这些散文中,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一片湘西的山水,无不透露出作家对人的生命的着力把握和尊重,同样,也显示出作家对这块山水之中的生命形态的苦苦寻思。”[12]随后作者指出,经历了都市文明历练的沈从文尽管具有挥之不去的深沉乡恋和童年情结,但当他把自己的目光与情愫重新投放到他所捻熟的故乡的风土人情和民众的现实生活上时,他的“外来视角”将不可避免地使他产生一种对比的心态,这种对比就非常具体地落实在了城市生命形态和湘西生命形态之间的相互对照上。而正是在这种对比中,对工业文明抱有谨慎,甚至拒斥态度的沈从文又重新发现了具有原始生命形态的湘西民众的生活才是人类完美、真实、理想的生命状态。因为与城市生活的压抑、苍白、枯燥、虚伪相比,湘西人的生活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奔放、丰富、多彩、率真。如果我们联系沈从文的重要作品和他的一些关于人生以及创作的谈论,我们会发现,吴跃农的论述以及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的确是沈从文散文创作所体现出来的,却又是深藏在文字背后的作家主观意向的一次非常到位的阐释。

从生命意识和生存哲学的角度来评述沈从文的散文也是这个时期颇具开拓性的研究,在这方面皮传荣的《试论沈从文散文的生命意识》[13]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文章开篇便指出:“在重构现代意义上的人格的总体思想下,沈从文以生命意识为突破口,提出了他的生命哲学,并以自己的创造实践,丰富了自己的生命哲学。”[14]接下来,论者阐释了沈从文的生命哲学观。论者认为:沈从文认为生命有高低不同的层次,处于最低层的是强悍的原始

生命力。对这种原始生命力,沈从文持肯定的、赞美的态度,但同时又认为这并不是最理想的生命状态,也不是生命的最高形式;生命的最高形态是在此基础上,对“人类远景凝眸”的幻想或理想。这可以说也是一种符合沈从文散文创作的中肯之论。

如果说从人类文化学和生命哲学的高度评述沈从文的散文主要是着眼于揭示他的散文所蕴含的一种相对普遍的意义,那么探究散文创作对个人人生道路和作家文学审美个性的影响则主要着眼于揭示它们对创作主体沈从文本人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在这方面,张新颖的研究可谓独辟蹊径。张新颖单独拿出《从文自传》作为研究的切入口,从这部散文集对沈从文后期创作乃至人生道路的选择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出发,阐述了它对沈从文的审美个性和人生选择所产生的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张新颖认为:《从文自传》的写作是沈从文沿途追索自己生命的来历的过程,是沈从文“自我确立”的过程,“自传的完成,就是对这个自我的确认的完成。过往的经验和历程之所以有意义,之所以要叙述和值得叙述,就是因为要靠这个过程才能把自我确立起来。所以要确立这样一个自我,是为自己已经可以触摸到的将来而准备的。”[15]而这个自我确立以后,沈从文的创作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很显然,张新颖并没有从纯文学审美的角度来看待被论者们已经定性为散文的《从文自传》,而是从“美的教育”的人生规划角度对此作了更为深入和宽泛的开掘,为此他还强调指出不应该仅仅把这本书的意义局限在文学里面。张新颖的阐发虽然仅仅围绕《从文自传》展开,但他的开掘却呈现出了一种新的境界,这无疑对今后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新时期以来有关沈从文散文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注重思想内容、题材选择到分析、阐释其美学特征和社会历史内容与文化内涵,再到探究其散文中所包蕴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的这样一个过程。尽管诸种研究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憾,但总体上来看,沈从文散文研究还是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能够帮助读者多层次、多角度地认识、理解沈从文散文所蕴含的审美意蕴和思想内涵。

注释:

[1][2][3]余永祥:《一轴色彩斑驳的湘西历史生活画卷——评沈从文描写湘西社会生活散文的思想倾向》,湘潭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4][5][6]王继志:《论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和〈湘西〉》,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7]苏定华:《沈从文散文语言的乡土特色》,雷州师专学报,1984年,第1期。

[8][9]张鹄:《清新奇峭不同凡响——浅谈沈从文散文的语言特色》,湘江文学,1983

年,第2期。

[10]松涛:《中国现代散文的奇花——读<湘行散记>和<湘西>之一》,吉首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11][12]吴跃农:《生命的把握和寻思——沈从文湘西散文新记》,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21期。

[13][14]皮传荣:《试论沈从文散文的生命意识》,唐都学刊,1997年,第3期。

[15]张新颖:《沈从文精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范友悦西藏自治区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850000)

-全文完-

沈从文创作研究

沈从文创作研究 沈从文创作研究 沈从文(1902年-1988年),湖南津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是新月派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之父”。沈从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文学才情,塑造了一系列经典作品,不仅在当时崛起时为文学界带来了新的风貌,同时也对后世的作家和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沈从文的创作生涯可以分为早期写作、新月派鼎盛期以及晚年回归传统三个阶段。早期的沈从文以古文为主,通过写作古文来发掘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试图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联系起来。他的早期作品通篇充满了浓郁的文人气息,语言华丽而雄浑,深受许多文艺青年的追捧。 新月派是一支充满激情和创新的文学运动,它以反对封建主义和儒家文化为主要特点,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新月派作家追求写作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他们关注社会问题,痛斥封建礼教和封建意识形态对个人自由的束缚。沈从文是新月派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强烈的个人主义情感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而闻名。 沈从文的晚年是他创作生涯的又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文学观和写作风格,在回归传统的同时也注重现实主义的表现,传达一种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问题的深思熟虑。他的晚年作品如《边城》、《围城》等,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沈从文的创作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他个人的文学作品,还涉及到他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对现代文学批评的深刻洞察。

他是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其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堪称通俗化和大众化的典范。他的文学批评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对后世的文学评论家和学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于沈从文的创作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可以对他的作品进行逐一剖析,从中发掘他的独特创作思路和文学风格。其次,我们可以对他的文学批评理论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最后,我们可以探讨沈从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以及他的作品对读者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总之,沈从文的创作研究是一个丰富而有趣的话题。通过对他的作品、文学批评和影响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创作思想和文学内涵,并从中汲取启示和灵感。同时,对沈从文的创作进行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其在社会历史背景下的特殊意义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和学者。他的作品和研究都表现出了他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这使他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并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沈从文的晚年作品如《边城》、《围城》等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而闻名。《边城》以笔者童年的经历为基础,描绘了一个边境小镇上的故事,其中融入了对农民土地问题、女性命运的关注,并深入探讨了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世界的理解。《围城》则以一位知识分子的视角,讽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荒谬现象,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除了他的作品外,沈从文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贡献也不容忽

沈从文研究文献综述

沈从文研究文献综述 沈从文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雅嘉拉达(yajialada) 自从新时期以来,沈从文研究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方面。虽然,它肇始于所谓的“沈从文热”,并与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其它各种“热”先后发生,但同其它一些“热”相比,沈从文研究却具有明显的持久不衰的特征,并由此带来现代文学研究中其它相关课题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这一情势的出现,决非仅仅由于研究者个人偏好与热情所致,也不仅仅由于沈从文研究当时在政治层面上所具有的拨乱反正的价值。单凭个人的偏好与热情不可能使之持久,政治层面上的需求也只能是一时的“流行色”,沈从文研究的兴盛只能取决于沈从文及其创作本身所具有的文学研究的品位与内蕴。“沈从文现象”,是20世纪中国具有独特色彩与内涵的思想—文化现象。当然,沈从文研究并非起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沈从文先生其人其文的研究,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发生。在此,笔者将分“早期沈从文研究”(1949年以前的研究)和“当代沈从文研究”(49年以后的空白期和新时期以来到现在的研究)两大部分,努力对沈从文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形势做一较为全面的论述,为笔者即将展开的沈从文研究方向的论文储备资料、理清思路,并期望对今后的研 究有所帮助。 一早期沈从文研究有不少地方或者失之偏颇且比较单一,但它毕竟是沈从文先生尚在文坛时的论说评论,不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而且也是沈从文研究的基石与铺垫,我们万不可忽视而应好好吃透好好利用。 早在20世纪20年代,沈从文就开始为文坛所注意。到30年代,沈从文已经拥有广泛影响。但直到1949年前,对沈从文的研究却没有溢出文学评论的范围。当然,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在它尚未走完自己行程的时候,一切研究都很难具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史研究的意义。可是,在1949以前,对中国现代文学带有文学史色彩的研究文字却非绝无仅有。为后来的研究者不断称引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诸导言,其分文体对第一个十年文学过程的总结与描述,就分明具有文学史研究的特征。早在20年代,沈从文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里所界定的“乡土文学”作家,但他却无缘进入《中国新文学大系》;30年代,沈从文在文坛上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鲁迅在与斯诺的谈话中所作沈从文是“自新文学以来”“所出现的最好的作家”[1]之一的论断,是以史学眼光看沈从文的,但留下的也仅仅是一种结语似的判断,缺少具体的论述与阐释。而大量的评述沈从文的文字,或急于从政治上给沈从文定性,或仅就沈从文个别及部分 作品的创作倾向与特征作一般性评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沈从文一直被国民党视为异已,而左翼文学阵营亦将其看作陌路人。国民党的报纸称其“站在反革命立场”,而在沈从文卷入的文坛论争——“京派”与“海派”之争、“禁书问题”之争、“差不多”之争、“反对作家从政”之争中,沈从文又被左翼文学阵营视为“官的帮闲”之“京派大师”[2]、为统治者“越俎代谋”的“忠而获咎者”[3]、“对大多数应社会要求而写作的作家们”“作敌意的挑战者”[4]以及“停止抗战”[5]论的制造者。如果说,这些责难还仅是一种逻辑引伸而非政治属性认定的话,那么, 40年代,因其“民族自杀的悲剧”论与《芷江县的熊公馆》而引发的批判便突然升级。沈从文被界定为“一贯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6],是“《鸿鸾禧》里的穆季”[7]、“地主阶级的弄臣”[8]……这些政治判决,显然与已知的历史事实大相径庭,带有明显的“左”的痕迹。也许,当社会变革以一种激进方式被推进时,任何与这种

论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和《湘西》

论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和《湘西》关键词:《湘行散记》 典雅美 通俗美 意境美 节奏美 Discussing the Beauty of Language of Xiang Xing San Ji Keyword: Xiang Xing San J beauty of elegance popular beauty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beauty of rhythm。 引言 近年来,一些论文从文学语言分析的角度讨论各作品中的语言审美,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涉及修辞、词汇等,如:汪凯琼的《<边城>的语言特点》,董正宇的《沈从文与湘西方言——兼论沈从文对现代汉语文学的贡献》,刘壮羽、刘壮韬的《沈从文作品中湘西方言释义》(一)——(八),潘建华的《浅析沈从文小说的语言艺术》等等。这些论文都是对这些湘西题材的文学作品的语言方面进行研究。

此外,对于沈从文散文方面的研究也不少,如:陈非的《沈从文散文 的语言形态与结构艺术——以<湘行散记><湘西>》,彭荆风的《<湘行散记>的艺术构思》,云冬的《沈从文湘西题材散文研究述评》,梁英的 《论沈从文湘西散文的诗性特质》等等。这些文章从修辞、语言、艺术结 构及效果等方面对沈从文的散文进行分析。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创作成熟期的作品,是湘西题材的乡土散 文中的精品。作品以边远的故乡湘西为描写对象,以自身广博的见闻和深 厚的语言文化知识为基础,糅合个人独特的艺术个性,吸取了书面语、文 言文以及方言野话的特色,对语言进行特定的选择。通过简约而典雅、通 俗而意境深远的语言文字,描绘了一幅淳朴自然、忧伤而神秘的湘西画卷,给人以生活及生命的哲思。对《湘行散记》语言美的研究,不仅是对沈从 文湘西题材散文的审美探究,也是对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的发现。 1.沈从文与《湘行散记》 1.1沈从文简介 1.2《湘行散记》概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湘行散记》创作于1934年至1935年,1934年1月,沈从文因母亲生病回乡探望,行前,向夫人张兆和许约,每天给她写 信报告沿途见闻,写信数十封,并附有插画,返京后整理成散文多篇,陆 续在报刊上发表。商务印书馆于1936年3月将《湘行散记》结集出版, 但当时其中的《滕回生堂的今昔》一稿丢失,仅收文十一篇。直到1983 年5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印行《沈从文文集》时,始据原载刊物初入《滕 回生堂今昔》,至此,《湘行散记》中的篇目告齐,共计十二篇。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乡土散文创作特点—以沈从文《湘行散记》、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为例

目录 绪论 (1) 一、乡土散文的创作内容 (3) (一)乡村不变的景、物、人 (3) (二)乡土生活的回忆与当下现实 (4) (三)作家的生命体验与情感期待 (5) 二、乡土散文的语言风格 (7) (一)俗白有趣的地方语言 (7) (二)典雅哲学的个性语言 (8) (三)朴实的语言还原真情实感 (9) 三、研究乡土散文创作特点的意义 (10) (一)个体作家创作对乡土散文的启示 (10) (二)记录、保护、传承地方文化 (11) (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给乡土散文创作提供广阔空间 (11) 四、结语 (13) 注释 (14) 参考文献 (15) 内容摘要 乡土文学的作品层出不穷。本论文以沈从文、刘亮程的乡土散文作为研究比较文本,通过对他们作品的分析,阐释乡土散文的创作内容离不开乡土里的一切,表现对象大同小异;在语言的表达上,方言俗语的运用是他们创作的最大共性,但因个体经历、时代背景、思想文化的差异又呈现出鲜明的个性语言特征;并从沈从文以清醒的文字回应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刘亮程在哲学地治愈现代文明给乡村带来的“磨难”的不同态度上,似乎看到乡土散文未来的创作走向,必然是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精神。

关键词:沈从文刘亮程乡土散文创作特点新农村建设 绪论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乡土”译为:本乡本土,人们出生的故乡。上个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涌现了一批年轻的农村作家,他们的创作受到鲁迅先生的“人”的启蒙思想影响,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这类文学作品在当时被归为“乡土文学”。此后,“乡土文学”的内涵不断被学者们充实与发展,陈继会先生在新时期背景下,把“乡土文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是指包括农村生活和土地的描写,狭义则是指只描写作家故乡故土。 “乡土”一词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故事性和多样性,而散文又是最自由的文体之一,它综合了多样的表达方式,颇受文人的青睐。早在二三十年代,鲁迅、周作人、沈从文、废名等作家就活跃在乡土散文这一领域上,他们以故乡为纸、以人性为墨,为乡土散文奠定了理性而悲情的美学基调;紧接着以萧红为代表的东北作家又创作了大批以“怀乡”为主题的散文作品;在新时期,以汪曾祺、贾平凹、韩少功、陆文夫、刘亮程为代表的群体作家涌现,他们的创作风格灵活多样,在抒发自己浓重的乡愁情感之外,还包含着对人性意识、生命存在、生态环境、民族文化、情感期盼等方面的理性思考,促进了乡土散文的蓬勃发展。 乡土散文里描绘过的土地数不胜数,鲁迅笔下的绍兴、沈从文的湘西、贾平凹的商州、刘亮程的新疆村庄,无不是在声嘶力竭地诉说着“乡愁”。本论文将选取同是从大西部走出来的两位乡土作家——沈从文、刘亮程的作品进行研究,他们都曾在城市里生活过,但他们始终做不到真正融入都市生活。乡村,那一个与现代都市文明有着明显差别的地方,才是他们身体与心灵的最终落脚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城裔农家”,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是描写湘西世界永不褪色的经典,而散文《湘西》则成了人心向往的桃花源;曾被誉为“乡村哲学家”的后起之秀的刘亮程,他就像是一位“麦田的守望者”,在《一个人的村庄》里辗转徘徊,写出了极具独特个性和哲学意味的生命体验。如果说沈从文的《湘西》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牧歌,那么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则是一场透过乡土事物看到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他们把同一种对故乡的情感倾注于笔尖,却又因着时代背景、个性、生命体验的不同而呈现出鲜明的作品风格。 不少学者早已将他们的文学作品分别进行过系统化分析,在湘西/黄沙梁村庄的乡村形态、内容题材、民俗风情、语言风格、情感等方面都有

《边城》国内和域外研究述评

《边城》国内和域外研究述评 《边城》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幅富有情感 和特色的江南边界山村生活场景。其故事情节感人至深,自问世以来,引发了国内外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国内研究方面,早在上世纪五六年代,就有许多文学评论家开始 研究《边城》这部小说。其中,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穆旭初先生 发表了《浅谈《边城》的女性形象》一文,探讨出了小说中女性形象 的特点。而当时的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则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 了《边城》中人物性格的表现和小说结构的安排。近年来,随着文学 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在小说的意象、意境、构造和风格等方面进行了 更为全面深入的探讨,使人们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 延伸。 除了国内,国际研究界对《边城》的研究也相当热衷。美国加州 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莫普克教授认为,《边城》是一部有关文化与现代 化的小说,它探讨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矛盾与融合,反映了中国 现代化的历程。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李云琳教授则从女性主义的 角度切入,分析了小说中女性形象及其对传统家庭典范的重新解读, 强调了小说给人们带来的反思。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对《边城》的评价都是高度肯定的。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融入了现代文明的元素,以独 特的叙事方式和充满诗意的语言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韵味与魅力。而小

说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更是栩栩如生,细腻入微,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此外,《边城》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愈加丰富的意象也为它赢得了无 尽的赞誉。 因此,可以说,《边城》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同时 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之星。展望未来,我们可以预见,这 部小说将继续被人们所喜爱、关注和研究。它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成为一份历久弥新的珍贵遗产。

湘行散记语言研究现状

湘行散记语言研究现状 摘要: 一、湘行散记简介 二、湘行散记的语言特点 三、湘行散记的语言研究现状 四、湘行散记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正文: 一、湘行散记简介 《湘行散记》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创作的一部散文集,被誉为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该书创作于1934 年,当时沈从文返回故里,目睹家乡的变迁,心中充满了感慨,便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书中详细记录了沈从文的童年往事、远行中的见闻以及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和地方特色。 二、湘行散记的语言特点 《湘行散记》的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1.生动形象:沈从文运用大量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文字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书中的场景。 2.民间活泼:书中运用了许多湘西地区的方言和俚语,充满了民间气息,体现了沈从文对家乡的热爱和独特见解。 3.诗意化:沈从文的散文具有诗意化的特点,文字优美,寓意深刻,给人以诗意的享受。

三、湘行散记的语言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湘行散记》的语言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沈从文语言风格的研究:研究沈从文在《湘行散记》中的语言风格,探讨其创作特点和艺术价值。 2.方言研究:分析《湘行散记》中的湘西地区方言,研究其语言规律和特点,对现代汉语方言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修辞手法研究:研究沈从文在《湘行散记》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排比等,探讨这些修辞手法对文章表达和审美效果的影响。 四、湘行散记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湘行散记》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书中大量运用湘西地区的方言和俚语,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为现代汉语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方式。 2.影响了现代汉语的文学创作:沈从文在《湘行散记》中的诗意化语言风格对现代汉语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家都受到沈从文的启发,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

沈从文的散文作品中的乡情与文化

沈从文的散文作品中的乡情与文化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他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厚的 乡情而闻名。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乡土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深情厚意。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沈从文的散文作品中所展现的乡情与文化。 首先,在沈从文的散文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乡土生活的真挚热爱。他通 过描写农田、山川、村庄等乡村景观,展示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例如,在《边城》中,他以细腻而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朴实的乡村世界,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那种纯朴而美好的乡土氛围。他用文字把乡村的风土人情娓娓道来,让读者对乡村生活产生共鸣和思考。 其次,沈从文的散文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 和理解贯穿于他的作品之中。在他的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古代诗词、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的引用和借鉴。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娓娓道来,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世界。例如,在《湘行散记》中,他以一种亲切而自然的方式描述了湖南的风土人情,并将其与湘绣、楚辞等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作品更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此外,沈从文的散文作品中还蕴含着对乡村命运的思考。他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描绘了他们的辛勤劳作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他深入挖掘乡村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让读者对乡村人民的命运产生共鸣。在《沉沦》中,他通过对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真实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的困境,呼唤社会的关注和改变。 最后,沈从文的散文作品中流露出一种对乡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他通过对乡 村教育、乡土文化的呼唤和探索,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的意愿。在《边城》中,他以小说形式展示了一个家族三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强调了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让更多的人关注和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使其永存于人们的心中。

近二十年来国内沈从文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述评

近二十年来国内沈从文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述评 杨瑞仁 内容提要近二十年来国内沈从文与外国文学的比较研究,涉及到近十个国家的文学,近二十个作家近百部作品。透过这个庞大的参照系,沈从文创作的文学价值得到进一步确认。本文对以上研究成果条分缕析,审视评估,以期进一步推动沈从文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沈从文外国文学比较研究 八十年代以后,国内掀起一股经久不衰的“沈从文热”,沈从文从边城走向世 界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虹彩奇观刺激着国内文学界、学术界同仁,他们尝试 着架设一座沈从文与世界文学的桥梁,从而开辟了沈从文研究的新领域。在边 城与世界的话题中,沈从文创作的特征和文学价值逐步展示在世界文学的天空 下。 从80年代至今,沈从文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平行研究方面, 涉及的作家主要有福克纳、哈代、梅里美、乔治桑、卡拉姆辛、兰盖等。影响 研究方面逊色一点,这主要因为缺乏影响研究所需直接证明的材料,但还是出 现了两篇专论。从事综合比较研究的主要是凌宇和赵学勇。凌宇有两篇综合研 究的专论,开风气之先。赵学勇专著《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的有关部分对沈 从文与外国文学、外国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难能可贵。本文拟就以 上线索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略做审视,希冀对沈从文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起到 一点推动作用。

沈从文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平行研究方面,而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又主要在与福克纳的比较研究上。1986年初,程光炜、王丽丽的论文《沈从文与福克纳创作视角比较》(注:沈从文与福克纳创作视角比较/程光炜、王丽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1985.1 54-60。)是近年来国内沈从文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中最早的一篇。程、王第一次将福克纳与沈从文、将“约克纳帕塌法世系”与“湘西系列”相提并论。由于误解,价值和意义不够确定的沈从文在价值和意义比较确定的福克纳那里取得了支持,进而程、王深入到二位作家作品的内部,从“淳厚的乡村生活与近代文明的强烈对照”、“对日常生活背后普通人命运的关心”两方面入手,展开比较研究。 程、王认为,福克纳所在的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种植园主即资本家兼地主,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他们经常和国内市场发生各种联系。这样,北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就表现得直接和迅猛。沈从文身置其中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城市与穷僻乡村保持着较大的距离,本来就十分脆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及其观念对偏远农村的影响微乎其微。两种不同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两位作家在具体表现这种对立关系时,必须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另外,作者还充分肯定了两位作家对普通人的人道主义的感情,看到了他们“怎样的愤火和同情的激流。”程、王对两位作家的创作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分析,创作模式的概括,基本倾向的把握均让人深受启发和鼓舞。但对沈从文描写人生形式的主旨了解尚有偏差,认为“沈从文的这些描写显然美化了当时不可能有的乡村生活,掩盖了其中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这些观点比较陈旧且从来都是沈从文研究的误区,当然也不排除作者其实为追求一种装饰性效果。这些与作者首创之功相比,只算是白璧微瑕。 三年后,董朝斌在《齐鲁学刊》第五期发表论文《理智地对待历史,历史地对待文化--沈从文与福克纳比较研究》。这是一篇高质量的文章。董文既有宏阔的眼光,又不乏探幽发微的精神。董文回顾了二十世纪西方思想史、文学史对“生命”意识的追求,指出人类这种对旧有文化的憧憬与渴望的“回归”意识,不只是自然人性的复归,而是包纳了对人类旧有文化的重造和再造。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受世界思潮和文学的影响,也弥漫着对传统文化的重造意识。沈从文就是“站在这种生命的基点上,试图从原始人性那里寻找重建民族品质的契机。作者把沈从文、福克纳放在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回归”潮流中加以把

浅谈京派乡土文学——以沈从文为例

浅谈京派乡土文学——以沈从文为例 摘要:京派文学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北方城市作家群,以沈从文、废名等人为代表的,区别于当时主流左翼文学,主张脱离政治和社会,回归田园 乡村,以小说和散文创作为主,后经汪曾祺等人继续发扬,与乡土文学实现融合,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元素。21世纪以来,文学界风气日趋宽松,对于京派文学的认识观点也在不断发生转型,学术界由传统的政治视角转向文本、作家群,研究 领域日趋多元化。本文分三部分对京派文学进行分析,并以沈从文这一京派文学 的代表作家及其散文《湘行散记》为视点展开研究。 关键词:京派、沈从文、乡土文学 一、关于京派 “京派”是30年代活跃的文学流派,是远离当时政治中心南京和文化中心 上海,在北方京津一带进行文化创作的作家,又称为“北方作家群”,开辟出与 当时左翼文学和海派文学相对的一条文学之路,以小说创作为主,以《骆驼》 《水星》为主要创作阵地,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 “京派”反对文学的政治化和商业化,主张创作纯粹的、自由的文学,他们 远离政治斗争和商业场、官场,去除文学的功利化,追求“纯粹的文学趣味”和“和谐、节制与恰当”的审美趣味,收敛情绪,抑制情感的过分宣泄。京派文学 不事雕琢,主张纯粹、自然的生活描写,还原本真,因此小说中对于乡间生活的 描写与现实生活十分相似,没有过度的艺术加工,给人亲切之感。 京派是对五四时期国民性发掘的回归,作者针对现实生活的道德沦丧,在小 说中寄予对美好的希冀,呼唤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复归。创作者秉持自由主义 创作思想,自由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盛行的文学思潮,强调文艺创作的独立性 和非功利性,反对将文艺工作与政治革命联系起来,强调对个体意识和自由创作 的追求,在小说、散文、文学理论各方面都有反映。

沈从文简介及作品散文集

沈从文简介及作品散文集 沈从文,字从简,号梅子涵,是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文学巨匠。他 生于湖北省十堰市,祖籍江苏泰兴,故整个人品相与着江南文化之雅致。沈从文继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以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思想 内涵,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散文集。 沈从文的散文作品多以历史和现实为题材,既有深邃的哲理思考,又有真切的生活感悟。他的作品文笔优美动人,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他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如他的《边城》中写到的那片烟雨笼罩的南方小镇,让人仿佛置 身其中。 沈从文的散文集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如自然、乡村、人生、时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湘行散记》。这本散文集描绘 了他在湖南的旅行经历,通过细腻而凝重的叙述方式,展现了湘南地 区的风土人情,传递了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他以自然景观为线索,探 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中折射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除了《湘行散记》,沈从文的另一部经典之作是《文心雕龙》。 这本散文集以中国古代文论为基础,对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 阐述。他在书中对散文与诗歌、小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能 写乡村的就是文学家”的观点,强调了文学家对乡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这本作品不仅对当代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来的文艺 理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可见,沈从文的散文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通过 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思熟虑的思想,创作出了一系列珍贵的作品,给我们的文学世界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散文集展示了中国古 代文化的精粹,传递了对人生、时间和乡土的思考,对读者具有深远 的指导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研究沈从文的散文作品,从中汲取营养, 丰富自己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沈从文的作品不仅让我们更加热爱自然 和乡土,也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独特的创作方式和 深邃的思考让我们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满足,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 解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沈从文的散文集是我们在现代社会繁忙生活中 回归内心、净化情感的良药,也是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宝库。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教学辅导---沈从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教学辅导---沈从文 一、关于沈从文的生平 沈从文(1902-1988),湖南省凤凰县(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原名沈岳焕。祖父曾任贵州提督,嫡祖母为苗族。父亲年轻时就入伍从军,辛亥革命时参与当地的武装起义,后因谋刺袁世凯事泄而亡命关外,母亲是世家之女,从小就认字读书,对沈从文影响最深。湘西偏僻的地域特点和他身上独有的苗、汉、土家三个民族的血统,对他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沈从文6岁入私塾,15岁从凤凰县第一小学毕业,这是他的最后学历。1917年8月,即按照当地的风习进入地方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驻留,先后当过士兵、班长、司书、文书、书记等,在部队活动的沅水流域各县,见识了"湘军"的强悍和杀人如麻的残忍,也见识了地处川、湘、鄂、黔四省交界的湘西这方土地上的人民的美好人性。 1922年(20岁),在接触新文学后,出于内心的憧憬,独自闯荡北京,升学失败后,住在"酉西会馆"(半年后迁入银闸胡同一公寓"窄而霉斋")自学,并开始文学创作。这时期,主要用"沈从文"、"休芸芸"等笔名在《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小说月报》和《新月》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郁达夫那篇著名的《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就是在1923年收到沈从文的求助信后给他的回信。 1926年(24岁)出版第一部作品集《鸭子》(包括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1927年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蜜柑》,在文坛上开始崭露头角。1928年

1月,到上海,8月应胡适之邀,以小说毕业的资历担任上海"中国公学"的讲师,讲授写作。这一年,他还出版了小说戏剧集《入伍》、长篇小说《阿丽丝中国游记》第一卷和第二卷、《篁君日记》,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不死日记》,以及《老实人》、《雨后及其他》等。 1929年1月,开始与胡也频、丁玲夫妇一起创办文学杂志《红黑》和《人间》,并参加新月社。1930年夏,任武汉大学国文系讲师。1931年1月,胡也频被捕入狱,2月7日与柔石、殷夫、李伟森、冯铿(并称"左联五烈士")被枪杀于上海龙华。4月,沈从文冒险护送丁玲及孩子回家乡湖南常德。这年秋天,应杨振声之邀赴山东,进入青岛大学任教。 1932年秋天,又应杨振声之邀到北京,进入教育部的"中小学教材编选委员会"。在这期间,沈从文每年都出版有多部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呆官日记》、《旧梦》、《一个女演员的生活》,中篇小说《神巫之爱》、《一个天才的通信》、《泥涂》,短篇小说集《男子须知》、《十四夜间及其他》、《沈从文甲集》、《沈从文子集》、《石子船》、《龙朱》、《虎雏》、《都市一妇人》,长篇传记《记胡也频》,以及散文集《旅店及其他》等。 1933年5月,丁玲被捕后失踪,引起文坛瞩目。两个月后,当人们快要忘记丁玲时,沈从文发表了《记丁玲女士》一文。同年9月,沈从文与张兆和结婚。同年10月,沈从文发表《文学者的态度》,引起著名的"京海之争"。这一年他还出版有中篇小说《一个母亲》,短篇小说集《阿黑小史》、《慷慨的王子》和《月下小景》等,并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

浅析沈从文文学作品中的“湘西世界”论文

浅析沈从文文学作品中的“湘西世界”论文 沈从文作为中国乃至世界20世纪初颇具影响力的乡土作家,沈从文文学作品中的湘西是他生命的起点。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沈从文文学作品中的“湘西世界”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沈从文文学作品中的“湘西世界”论文篇1:《浅析沈从文文学作品 中的“湘西世界”》 【论文关键词】沈从文文学“湘西世界” 【论文摘要】在对沈从文进行深入的阐释与研究中,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无疑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重心。与整个沈从文研究的发展相应,人们对“湘西”世界的认识与理解也呈现出一个不断深入与丰富,多元与复杂的状态。 沈从文研究从其创作伊始到21世纪的今天,可谓几经曲折变化。时至今日,沈从文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日渐成为了一门显学。沈从文研究呈现出日渐完备成熟,多元丰富,不断推进的良性状态…… 而在对沈从文进行深入的阐释与研究中,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无疑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重心。具体而言,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的认识呈现出几种这样的态势。建国前,人们多注重肯定其湘西世界所特有的朴质自然、和谐优美的人生情趣与牧歌风味。同时,也注意到湘西世界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建国后到新时期,其湘西世界与沈从文整个创作一块归于另类而湮没无闻。新时期以来,随着沈从文热的悄然而起,人们对“湘西”的认识与理解、阐释与发掘则呈现出多元丰富,不断深入的状态。首先,是沈从文创作中“湘西”与都市相对而在的意义与价值的发现。凌宇的《从边城走向世界》作为国内第一部对沈从文创作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就将湘西作为与“沉落的都市”而对立存在的“生命多方的乡村世界”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对沈从文创作的总体框架和基本特点做了整体性的把握,并充分认识到了“湘西”世界构成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他认为,那里不仅“跃动着的原始生命活力”,而且呈现了“与世沉浮的乡村灵魂”;不仅悲悯着“巨压下的性格变异”的苦难,而且

论沈从文湘西散文的诗性特质的开题报告

论沈从文湘西散文的诗性特质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流派之一的“巴金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沈从文的文学作品丰富多彩,其中包括了不少散文作品。而他的散文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边城》和《湘西散记》这两部作品。尤其是《湘西散记》,被称为中国散文的经典之作。本文主要是以沈从文的《湘西散记》为案例,对沈从文湘西散文的诗性特质进行探究,以期在某种程度上加深对沈从文及其湘西散文创作的理解。 二、研究目的 沈从文的湘西散文是其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诗性元素又是其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质。本文旨在通过对《湘西散记》中所呈现出来的诗性特质进行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探讨沈从文作为一位文学家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和特色,同时也可以窥见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及其对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湘西散记》中体现出来的诗性特质进行细致深入的剖析,结合作者的生平背景、文化底蕴、文学观念等方面,对其湘西散文的创作特质进行全方位的把握。 四、预期研究结果 本文的预期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沈从文的湘西散文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作为文学家所具有的独特思想、文化传承以及文学创作风格等方面的内容。

2.揭示沈从文湘西散文中所呈现出来的诗性特质,阐释沈从文湘西散文的艺术风格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3.通过对沈从文湘西散文的诗性特质进行研究,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研究提供参考。 五、研究进程 论文研究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资料收集(2021年8月-2021年9月) 1.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沈从文的生平事迹、文学作品的发展历程、相关研究文献等。 2.详细阅读《湘西散记》的文本,纵观全文的情感、人物、环境等特征,以及诗性元素和艺术特征的呈现。 第二阶段:文献综述和初步撰写(2021年10月-2021年11月) 1.在资料的基础上,撰写《沈从文湘西散文的诗性特质》的文献综述。 2.梳理文献,对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并初步展开文章的撰写。 第三阶段:深入研究和论文撰写(2021年12月-2022年1月) 1.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沈从文湘西散文中的诗性特质,并撰写研究论文。 2.论文的撰写应当包括研究目的、论文的结构、沈从文湘西散文中的诗性特质的分析和阐述,以及对影响沈从文湘西散文诗性特质的因素进行探讨等内容。 第四阶段:论文的修改和完善(2022年2月-2022年3月) 1.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和精细化的整理,使之更为巩固有效。

新时期以来沈从文散文研究述评

新时期以来沈从文散文研究述评

摘要:梳理沈从文散文研究过程可以发现,自新时期至今,学界对沈从文的散文(主要是湘西题材的散文)的评价和研究经历了从注重分析思想内容到探究艺术特色,再到阐释其人类学意义和辨析其哲学价值等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叉立体式的复杂过程。从这个复杂的过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沈从文散文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多重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沈从文散文创作艺术特色哲学价值 20世纪三十年代,是沈从文创作的一个高峰阶段。他在创作让他享誉文坛的小说《边城》、《长河》的同时,还在短短的几年内创作了一系列同样赢得文坛认可、首肯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后来结集出版,它们分别是《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等多部散文长卷。这其中《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三部散文集是沈从文散文创作最具特色的代表性作品。这三部散文集均以湘西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为描写、叙述的中心,通过写实、抒情、感悟、散记的表现手法,并或现或隐地融进了作者对人生的谙察与思考,在纷乱世事、永恒自然和短暂人生难舍彼此的纠葛中,艺术地再现了生活在大山、碧川、河畔、丛林间的湘西民众,尤其是下层人民既可歌可泣、可叹可哀,又悠然自得、无奈清苦的生命状态和生命形式。这三部散文集代表着沈从文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乃至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华丽彩章。就像凭借《边城》、《长河》等小说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大家一样,沈从文也倚仗这几部既具有地域特色又蕴含着特定时代精神内涵并具有普遍性历史品味和审美意蕴的散文集子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大家的地位。 沈从文的散文世界是一个有着丰富人性内涵和历史意识的艺术世界。这样一种包含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和作家博大的人文情怀的艺术实践和相应的审美世界,自然会成为人们长久评论、研究的对象。自这些散文问世起,敏感的评论家就开始了对它们的解读与阐释。但是在现代文学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沈从文坚持自己独具个性的文学理念和在这种理念支配下的创作道路,他始终是一个“独异”的存在。在救亡、启蒙、革命这些宏大叙事的主题下,沈从文略带“怀旧意味”和注重文学自身品质的创作选择自然“偏离”了历史洪流。由于没有积极投身到能够展示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的革命洪流中去书写、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和表现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他和他的创作因此被看作是对历史使命的“背叛”,从而失去了被深入评论和研究的机会。对沈从文创作的这种带有偏差的认识和评价在革命文学占主流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存在。建国后,在庸俗社会学和政治意识形态支配下的文艺批评标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沈从文的文学创作的命运更是如此。新时期以后,随

《边城》国内和域外研究述评[001]

《边城》国内和域外研究述评 《边城》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沈从文所著,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 的经典之作。该小说以湘西山区的小村庄“古铜山”为背景,描述了 诗人樵夫龙树的儿子孙少安与舞女桂纶镁的悲欢离合,以及他们周围 人的生活故事。本文将对《边城》的国内和域外研究做出述评。 一、国内研究 自被沈从文创作出来以来,这部小说就成为了文学界的经典之作。国内研究对于它的关注和探讨一直都非常深入。最早的研究主要是对 小说的艺术风格的研究,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钱钟书的《谈艺录》中的 简评。后来的研究重心逐渐转移到小说的社会和人文背景的研究上, 比较有名的研究成果如鲁迅《谈艺录》中的《边城夜话》、钱钟书的《说古文小说》、李义强的《沈从文小说研究论》等。 二、域外研究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开始对中国文学进 行研究。在这些学者中,也有不少人对《边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 探讨。比较有影响力的有美国汉学家詹姆斯·莫林的《边城》英文研究,以及法国汉学家艾贝尔·瓦文的《边城》法文研究等。这些研究 成果不仅对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推动中外文 化交流和交融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和展望

综合国内和域外的研究成果来看,《边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不仅在艺术上堪称完美,而且呈现了当时湘西山区的独特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其叙事手法和文学价值也让它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代表之一。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们对于这部小说的研究还远远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小说所呈现的文化内涵,以及它所传递的文化价值。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积极地将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共融。

近十年沈从文边城研究报告述评

近十年沈从文《边城》研究述评 温泉 沈从文的《边城》问世已经}o余年了,《边城》的研究也走过了70余年的历程。据笔者粗略统计,研究《边城》的专论文章有上千篇,沈从文研究专著中设专章研究《边城》的有十余部,在其它文章和专著中论及《边城》的有数千处,直至今天,《边城》仍是许多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关注的热点。本文以1995年至2005年为研究年限,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论述加以梳理、述评,将其研究的兴奋视闹归纳为牧歌说、悲剧一挽歌说、文化一原型批评说等三个专题,并略览了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边城》整个小说有着浓重、多层次的象征意义,用文化一原型批评的方法来审视小说中弥漫着的淡淡哀愁将会有全新的诊释。 一牧歌说 牧歌(pastoral)是一个取自西方的文学术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多用它和“情调”、“气息”等一类词汇搭配,对那些回避现实矛盾,抒情气息浓郁的乡土文学作品作印象性的描述。在中国现代文学里,牧歌似乎比“田园小说”这个概念更能反映中国现代文学乡土抒情的本质和意义,因此,牧歌使用的概率相对稍高。1995年以前的研究者关于牧歌说的阐释只是简略提及,如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设专章讨论沈从文的小说,他称《边城》为“玲珑剔透牧歌式文体,里面的山水人物,呼之欲出”。他称这种牧歌体是沈从文“最拿

手的文体”,而《边城》是这方面“最完善的代表作。”凌宇肯定《边城》的牧歌情调,听到了《边城》里“清越的牧歌声”,但他更注意更强调“清越 的牧歌声里夹着不谐和的现代杂音”,这“不谐和的现代杂音”具体表现就是“横在翠翠和摊送之间的那座碾坊”,但“沈从文不忍心让人心的丑与恶直接出面来破坏美与善,以致这一重大的现实社会因素在表现上,几乎淹没于环境的牧歌情调里。”杨义则注意到沈从文“小说的牧歌清调不仅如废名之具有陶渊明式的闲适冲淡,而且具有屈原《九歌》式的凄艳幽渺。” 1995年后也有学者关注牧歌说。杨义在《中国现代文学流派》中说:“这是一首圆润悲远的乡土抒情诗,一首灵秀惆怅的田园牧歌。它以柔婉清凉的歌喉,引导人们从桃花源上溯七百里的酉水流域,谛视一种自然、自在、野趣悠然的人生方式。”旷新年主编的《解读沈从文经典—边城的田园牧歌》中提及:"I93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边城》和散文集《湘行散记》使沈从文达到了他创作的高峰。这是他最美丽的作品。与诸如丁玲的《水》、茅盾的《子夜》、洪深的《五奎桥》等运用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描写中国城市和农村的骚动和崩溃的现实主义 的小说和戏剧不同,沈从文具有明显的装饰风格的作品体现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情调和创作态度,正如他在《(长河)题记》中所说的,‘特意加上一点牧歌的谐趣,取得人事上的调和。”’[5]贺立华主编的《亲近名著—中国文学卷》认为:“《边城》中洋溢着牧歌气息,而乐园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