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沈从文研究资料目录索引

沈从文研究资料目录索引

沈从文研究资料目录索引
沈从文研究资料目录索引

沈从文研究资料目录索引

篇一:沈从文研究文献综述

沈从文研究文献综述

沈从文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雅嘉拉达(yajialada)

自从新时期以来,沈从文研究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方面。虽然,它肇始于所谓的“沈从文热”,并与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其它各种“热”先后发生,但同其它一些“热”相比,沈从文研究却具有明显的持久不衰的特征,并由此带来现代文学研究中其它相关课题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这一情势的出现,决非仅仅由于研究者个人偏好与热情所致,也不仅仅由于沈从文研究当时在政治层面上所具有的拨乱反正的价值。单凭个人的偏好与热情不可能使之持久,政治层面上的需求也只能是一时的“流行色”,沈从文研究的兴盛只能取决于沈从文及其创作本身所具有的文学研究的品位与内蕴。“沈从文现象”,是20世纪中国具有独特色彩与内涵的思想—文化现象。当然,沈从文研究并非起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沈从文先生其人其文的研究,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发生。在此,笔者将分“早期沈从文研究”(1949年以前的研究)和“当代沈从文研究”(49年以后的空白期和新时期以来到现在的研究)两大部分,

努力对沈从文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形势做一较为全面的论述,为笔者即将展开的沈从文研究方向的论文储备资料、理清思路,并期望对今后的研究有

所帮助。

早期沈从文研究有不少地方或者失之偏颇且比较单一,但它毕竟是沈从文先生尚在文坛时的论说评论,不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而且也是沈从文研究的基石与铺垫,我们万不可忽视而应好好吃透好好利用。早在20世纪20年代,沈从文就开始为文坛所注意。到30年代,沈从文已经拥有广泛影响。但直到1949年前,对沈从文的研究却没有溢出文学评论的范围。当然,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在它尚未走完自己行程的时候,一切研究都很难具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史研究的意义。可是,在1949以前,对中国现代文学带有文学史色彩的研究文字却非绝无仅有。为后来的研究者不断称引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诸导言,其分文体对第一个十年文学过程的总结与描述,就分明具有文学史研究的特征。早在20年代,沈从文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里所界定的“乡土文学”作家,但他却无缘进入《中国新文学大系》;30年代,沈从文在文坛上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鲁迅在与斯

工程监理资料整理目录大全

第一部分开工前资料 1、中标通知书及施工许可证 2、施工合同 3、委托监理工程的监理合同 4、施工图审查批准书及施工图审查报告 5、质量监督登记书 6、质量监督交底要点及质量监督工作方案 7、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8、施工图会审记录 9、经监理、建设单位批准所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10、开工报告 11、质量管理体系登记表 1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13、质量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14、测量定位记录 第二部分质量验收资料 1、地基验槽记录 2、基桩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3、地基处理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4、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5、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6、特殊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7、线路敷设验收报告 8、地基与基础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9、主体结构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0、装饰装修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屋面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2、给水、排水及采暖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3、电气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4、智能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5、通风与空调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6、电梯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7、单位工程及所含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18、室外工程的分部(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第三部分试验资料 1、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2、砂、石检验报告 3、各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4、混凝土试件强度统计表、评定表及试验报告 5、各强度等级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6、砂浆试件强度统计表及试验报告 7、砖、石、砌块强度试验报告 8、钢材力学、弯曲性能检验报告及钢筋焊接接头拉伸、弯曲检验报告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检验报告

浪漫主义构筑下的心灵避难所——试析沈从文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浪漫主义构筑下的心灵避难所——试析沈从文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作为二十年代“京派”文学的主要代表人,沈从文的地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分量之重是毋庸置疑的。这位曾经最接近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始终怀揣着民族主义的自由思想,以深入生活本身为手段,以挖掘人性之态为目的,坚持着自己的创作。无论从他的小说,散文,还是家书来看,沈从文的创作风格都带有一层或淡或浓的浪漫主义色彩,也正是这样的创作风格使得他的作品有异于他者的美学价值。对于他的创作,后人对他的解读形色各异,在赞誉中也不乏诟病。尤其是在“文革”的特殊时期,无论是沈从文本人,还是他的作品,都被时代和政治推到了一个风口浪尖的尴尬地位。但随着改革开放,人们思想的逐渐解放,沈从文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许多学者重新对其创作进行了更深入细致,也更客观的研究。如今,在二十一世纪众说纷纭的学界,重新对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进行探讨也是十分有意思和有必要的。前辈学者对沈从文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切入点: 首先,从沈从文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为突破口,对其创作风格的思想源头进行分析,进而推导出两者间的内在联系,以此表明作者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并非是空穴来风或刻意模仿他人作品的行为,而是拥有牢固根基的,是作者于自身经历和思想斗争中所孕育出的一种他认为最贴近自己内心表达需求的创作风格。叶婷的《站在赞与叹的的边缘——解析沈从文作品的生命意识起源》中指出“独特的人生经历与多方面的文化熏陶开启了沈从文的生命意识,引发他对生命的探寻与思考。”,并标明,“当沈从文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反观湘西生命时,他不仅扼腕于湘西生命本身固有的缺失,且更忧心于现代文明所导致的生命褪色。所以他企望构建一种理想的生命形式,以此来对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人性堕落和生命蜕变。”换言之,作者所接触的人和事,所遭遇的经历是一种外因,而他自身对这些外在事物的思考和反映则是内因,两者在相互作用下,使作者自觉的在文学创作上有了一股浪漫主义的情愫,从而能让人们感受到其字里行间的潇洒恣意和温和优美。 其次,也有前辈对沈从文的浪漫主义文本进行意义的挖掘。《边城》是沈从文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张厚萍的《人性美的栖息地——论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创作》一文就以《边城》为主要的研究作品,对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无论是对原始生命强力的张扬,还

沈从文小说与湘西民俗_周星平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29(2):46~49 CN 53-1131/G 4 ISSN 1008-7958 Journal of K un m i ng T eachers Co llege =文学研究> 收稿日期:2007-03-13 作者简介:周星平(1964)),男,云南云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沈从文小说与湘西民俗 周星平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昆明 650031) [摘 要]沈从文的湘西小说生动具体地描绘了湘西五个主要方面的民风民俗:青年男女恋爱习俗、鬼神迷 信习俗、节日习俗、野蛮习俗和日常生活习俗;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民俗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而且具有很高的民俗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离开了湘西民俗就没有沈从文的小说,沈从文小说的优势及魅力都源于那古朴独特、原始神秘的湘西民俗。沈从文是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第一大家。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湘西民俗;地方色彩;民俗学价值;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958(2007)02-0046-04 The N ovel of Sheng Cong -w en and Fol k Custo m i n X iangxi Z HOU X ing -p i n g (Chi nese D epart m ent ,K un m i ng T eachers C oll ege ,Y unnan K un m i ng 650031,Ch i na) Abst ract :The novel by Sheng Cong -w en describes v i v i d ly the fo l k custo m s i n the m a i n fi v e areas ofX i a ngx.i It i n -cludes the folk custo m of love bet w een young peop le ,ghost and superstition custo m s ,holiday custo m s ,barbarian custo m s and daily life custo m s .X iangx i fo l k custo m s by Sheng not on l y has pronounced loca l co lor ,but also higher val u e o f fo l k lore and aestheticis m.W ithoutX iangx i custo m s ,there is no Sheng c s works .The advantage and char m of his novel com e fro m old pla i n unique ancient and m ysterious X iangx i fo l k custo m s .Sheng Cong -w en is the top w riter i n Chinese m odern native literature .K ey w ords :nove l by Sheng Cong -w en ;X iangx i fo l k custo m s ;local co lor ;value o f fo l k lore ;aesthetic va l u e 一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生动真实、丰富具体地表现了湘西古朴独特的风土人情,是一幅丰富多彩而又奇异幽雅的风俗画卷。具体言之,沈从文在他的湘西小说里为我们展现了湘西这个苗、汉、土家族杂居地区五个主要方面的习俗: 第一,青年男女恋爱习俗。这方面的作品数量最多,其习俗也最有魅力。湘西青年往往通过唱情歌相识相爱:5媚金#豹子#与那羊6中的媚金和豹子,一个在山南一个在山北从早到晚唱情歌,最后媚金输了,才决定把自己交给豹子,并约好到一个山洞相会;5龙朱6中白耳苗族族长的儿子龙珠也是以唱情歌的方式到处寻找爱情,最后终于找到了心上人)))黄牛寨主的女儿。湘西青年对爱情忠贞刚烈,如果受到欺骗或不能继续相爱,他们往往会选择殉情。5月下小景6中的那对青年男女因在现实世界里不能在一起,便相约来到深山,两人在月光下相互依偎,进行情歌对唱,唱完歌后,姑娘躺到男青年怀里,闭上美丽的眼睛,等候小伙子的接吻;而小伙子则取出毒药含入嘴里,等药融化后度送一半到姑娘嘴里。就这样,两人快乐地咽下了毒药,微笑着躺在野花铺就的床上。如此快乐从容 的殉情,让人震惊,令人感动!在5媚金#豹子#与那羊6中,媚金在山洞等了豹子一晚,以为受骗而自杀;豹子因寻找定情礼物(小羊羔)耽误了时间,等他到达山洞,媚金已奄奄一息,他也毫不犹豫地自杀而亡。沈从文的小说还表现了湘西青年一种在都市文明人看来不免有些粗野的恋爱行为:5柏子6中的水手柏子,见到他的相好)))一个妓女后便迫不急待地将妇人的奶子紧紧抓住,而且用嘴去咬对方的奶子、嘴唇、膀子、大腿,,而妇人的调情话也非常粗野泼辣:/悖时的!我以为到常德被婊子尿冲到洞庭湖底了!0;/我才要咬断你的舌子!0;/柏子,我讲你真是一个牛。0;5阿黑小史6、5雨后6等小说中男女青年的恋爱方式、恋爱行为大抵如此,比如5阿黑小史6中那位天真活泼、野性十足的十七岁少女阿黑,她常以粗野泼辣的方式表示对五明的爱恋:打五明几巴掌,说话是柔中带骂(如:/五明,我说你真是狗,又贪,又馋,又可怜,又讨厌。0/鬼!你这鬼只使我牙齿痒,想在你脸上咬一口的!0);五明对阿黑的爱显得非常真率、热烈、粗野,只要和阿黑在一起,他就很放肆:抱她、亲她、咬她,并且到处乱摸甚至想占有。 第二,鬼神迷信习俗。沈从文的小说涉及到大

沈从文研究文献综述

沈从文研究文献综述 沈从文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雅嘉拉达(yajialada) 自从新时期以来,沈从文研究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方面。虽然,它肇始于所谓的“沈从文热”,并与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其它各种“热”先后发生,但同其它一些“热”相比,沈从文研究却具有明显的持久不衰的特征,并由此带来现代文学研究中其它相关课题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这一情势的出现,决非仅仅由于研究者个人偏好与热情所致,也不仅仅由于沈从文研究当时在政治层面上所具有的拨乱反正的价值。单凭个人的偏好与热情不可能使之持久,政治层面上的需求也只能是一时的“流行色”,沈从文研究的兴盛只能取决于沈从文及其创作本身所具有的文学研究的品位与内蕴。“沈从文现象”,是20世纪中国具有独特色彩与内涵的思想—文化现象。当然,沈从文研究并非起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沈从文先生其人其文的研究,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发生。在此,笔者将分“早期沈从文研究”(1949年以前的研究)和“当代沈从文研究”(49年以后的空白期和新时期以来到现在的研究)两大部分,努力对沈从文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形势做一较为全面的论述,为笔者即将展开的沈从文研究方向的论文储备资料、理清思路,并期望对今后的研究有 所帮助。 一 早期沈从文研究有不少地方或者失之偏颇且比较单一,但它毕竟是沈从文先生尚在文坛时的论说评论,不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而且也是沈从文研究的基石与铺垫,我们万不可忽视而应好好吃透好好利用。 早在20世纪20年代,沈从文就开始为文坛所注意。到30年代,沈从文已经拥有广泛影响。但直到1949年前,对沈从文的研究却没有溢出文学评论的范围。当然,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在它尚未走完自己行程的时候,一切研究都很难具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史研究的意义。可是,在1949以前,对中国现代文学带有文学史色彩的研究文字却非绝无仅有。为后来的研究者不断称引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诸导言,其分文体对第一个十年文学过程的总结与描述,就分明具有文学史研究的特征。早在20年代,沈从文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里所界定的“乡土文学”作家,但他却无缘进入《中国新文学大系》;30年代,沈从文在文坛上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鲁迅在与斯诺的谈话中所作沈从文是“自新文学以来”“所出现的最好的作家”[1]之一的论断,是以史学眼光看沈从文的,但留下的也仅仅是一种结语似的判断,缺少具体的论述与阐释。而大量的评述沈从文的文字,或急于从政治上给沈从文定性,或仅就沈从文个别及部分 作品的创作倾向与特征作一般性评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沈从文一直被国民党视为异已,而左翼文学阵营亦将其看作陌路人。国民党的报纸称其“站在反革命立场”,而在沈从文卷入的文坛论争——“京派”与“海派”之争、“禁书问题”之争、“差不多”之争、“反对作家从政”之争中,沈从文又被左翼文学阵营视为“官的帮闲”之“京派大师”[2]、为统治者“越俎代谋”的“忠而获咎者”[3]、“对大多数应社会要求而写作的作家们”“作敌意的挑战者”[4]以及“停止抗战”[5]论的制造者。如果说,这些责难还仅是一种逻辑引伸而非政治属性认定的话,那么, 40年代,因其“民族自杀的悲剧”论与《芷江县的熊公馆》而引发的批判便突然升级。沈从文被界定为“一贯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6],是“《鸿鸾禧》里的穆季”[7]、“地主阶级的弄臣”[8]……这些政治判决,显然与已知的历史事实大相径庭,带有明显的“左”的痕迹。也许,当社会变革以一种激进方式被推进时,任何与这种激进方

档案目录示例

中小学档案资料分类目录索引 一、党群工作资料 A 一党务工作资料 A1 A101、党员花名册、党员年终统计表。永久 A102、党支部会议记录、纪要。永久 A103、学校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换届改选、职务任免等文件。永久 A104、表彰先进集体、个人的相关文件。永久 A105、对学校有关人员的处分材料受到警告以上处分的。永久 A106、入党积极分子花名册。永久 A107、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党员转正、接收新党员的请示、报告、批复等文件材料。永久 A108、纪检、党风廉政建设、组织教育、民主评议等的总结、计划、汇报材料、目标管理责任书。永久 A109、民主生活会记录、党小组工作安排、计划、总结等文件材料。永久 A110、党费缴纳收据存根。永久二工会工作资料 A2 2 A201、上级工会颁发的针对本校工会工作并要求贯彻执行的文件。永久A202、工会、职教代会成立、换届选举及结果、领导职务任免的请示、批复、报告、总结等文件材料。永久 A203、召开工会、职教代会的通知、议程、领导述职报告、评议、报告、讲话、总结、决议等文件材料。永久 A204、工会、职教代会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等文件材料。永久 A205、工会、职教代会会员名册、年度统计报表。永久 A206、工会、教职工活动的安排、工作小结等文件材料。永久 二、行政工作资料B 一行政管理资料 B1 B101、公司文件意见、通知、法规等。永久 B102、其他党政部门及教育局文件法规、意见、通知、通报、简报等。永久 B103、学校简介及平面图。永久 B104、学校远、中、近期目标建设规划、管理。永久 B105、学校各类组织机构及分工。永久

沈从文“湘西世界”的接受研究

沈从文“湘西世界”的接受研究 杜昆 内容提要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在建国后长期被主流话语忽略和批判,后来随着“沈从文热”在海内外升温, “湘西世界”逐渐成为瞩目和神往的对象。这个世界是否“桃源”的争论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桃源”情结是沈从文和读者共有的,是人类对理想家园的追寻和期待。审美经验沟通了作者和读者, “湘西世界”成了沈从文和读者自我救赎和抵抗异化的虚拟天地。 关键词湘西世界;桃源情结;审美经验 构筑在水边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和读者群共同推崇和倾心的,是他创作中最富有诗意和魅力的部分。它充分展示出沈从文杰出的叙事和想象能力,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独特的文学—文化景观。可以说, “湘西世界”和沈从文彼此成就了对方。沈从文作品的接受研究中,“湘西世界”的接受自然是考察的重点。本文试图勾勒建国后以《边城》为主体的“湘西世界”几个层面上的接受变迁,分析其成因和蕴涵,并探讨审美经验的摆渡作用。 一、批判和忽略 除了在1957 年出版了一本小说选集,沈从文在建国后和他的创作就销声匿迹,与此相照应的是文学史教材上对他近30 年的批判和挞伐。如王瑶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稿》、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林志浩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等,论及沈从文时, “大家一致认为沈从文是一个反动作家,其理论是反动的,其作品也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批判时基本上“以述代作”,立论依据主要是郭沫若、茅盾等左翼领导人的权威性檄文[1 ] 。近30 年的文学史教材对沈的批判受左的影响越来越深,注重阶级分析和政治定 “为时代所决定的文性,以点概面,因人废言,对作家文艺思想的讨伐和清算,代替了创作批评。 学史的‘生产方式’,显然会制约和影响某一时期文学史写作的普遍性思维与结构”,“这些文学史大同小异,都在构造一种新的知识体系,并且已经顺利纳入当时的教学与学术的生产体制,在消费过程中发生实际影响,影响着人们对文学经典、历史与传统的理解,甚至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方式。”[2 ] 文学史的生产难以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反映出当时的接受氛围与价值取向是多么浮躁和急功近利。文学史制约着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范围,这就造成了许多青年学生认为沈从文是一个反动作家,甚至不知道他还是一个小说家。对沈从文文艺思想批判的同时,文学史家有意对沈从文的作品冷落和忽略。上述几部教材,除了王瑶外,对20世纪30 年代颇有影响的《从文自传》和《边城》都避而不谈,噤若寒蝉。相比之下,王瑶对沈作品的简要介绍和分析,对沈文文艺特色的肯定便显得难能可贵了。王瑶认为沈从文的小说是“多以趣味为中心的日常琐事⋯⋯他有意藉着湘西、黔边等陌生地方的神秘性来鼓吹一种原始性的野的力量。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只有一个轮廓。有人说他是‘文体作家’,就是说他的作品只有文字是优美的;其实他也有要表现的思想,那就是对‘城市人’的嘲笑和对原始力量的歌颂[3 ] 。这些论断,显然揭示了富有神秘性和浪漫情调的湘西是沈从文表现思想的凭借,指出了湘西之于沈从文的重要性,行文间流露出对作品判断的敏锐和文学史家“较真”的勇气。遗憾的是,后继的文学史一直局限在批判和清算的格局中,对作品的有意忽略造成了沈从文研究的凝固和空白。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和其它众多作品一样,湮没在历史寂寞的角落里。 诚然,被批判和忽略不是沈从文一个人的遭遇,但沈从文及其作品的命运无疑具有典范性。曾作为名家的这种接受情况至少说明了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是多么偏狭和顽固。而时间,我们错

沈从文《边城》论文

浅议《边城》的人性美 摘要:沈从文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作品里所构建出来的“湘西世界”折射出来的人性美。“湘西世界”如诗如画,恬静淡远。《边城》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是“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的深刻表现。《边城》正是通过抒写生活中常见的亲情、友情、爱情及文章本身所蕴含的内涵品质来表现人性美的。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代表作人性美 人性美是对人的本性的赞美和歌颂。人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质,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在人类生活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的人性,人性美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和肯定。 人性,作为支撑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读过沈从文《边城》的人,都会被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美所震撼。这种力量使人对“爱”和“美”的人性更加珍惜,更加向往。在《边城》中,作者赋予他笔下的所有人以一种淳厚、质朴的人性,《边城》也被许多读者看作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著作”。他的作品游离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文学的大道上另辟蹊径,不沉溺于当时阴沉、郁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反而以抒写平实、自然、质朴的人及人性为题材,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反思。

《边城》中人性美主要体现在爱情、亲情、友情三个方面: 一、“平淡无奇”的爱情彰显人性美 爱情,本身就是浪漫的代名词。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中有许多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但它们大多单纯地写主人公之间感天动地的爱情或者这种爱情始终伴随着家庭与社会 的种种阻挠与偏见。而沈先生的《边城》却简单地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不落俗套地表达作者内心平淡质朴的追求以及与这追求相呼 应的田园牧歌情调。这种情调与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相比反差巨大,就是一块脱离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里,翠翠的爱情就更加凸显了世人所追求的平静安乐的生活和这种生 活中的美的人性。正因为这“爱”才使得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二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一)清纯少女蕴朦胧爱意 《边城》的主人公翠翠这一少女形象,是作者笔下优美人性的化身,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借助语言塑造的一个迷人的完美形象,“是全书之魂,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艺术形象。”①这是《边城》人性美的第一个方面。她是人之子,更是大自然的女儿。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翠翠或许显得有些“二”,

金介甫的沈从文研究_张杰

金介甫的沈从文研究 金介甫的沈从文研究 张杰 摘要:金介甫的沈从文研究深入而独特,这得力于他的历史专业出身和社会学派研究方法的运 用,以及这些因素与沈从文创作特点的契合。5沈从文传6的完成,也意味着金介甫的沈从文研究开始 从/历史研究0向/文学研究0过渡。 关键词:金介甫;沈从文研究;历史专业;研究方法 恐怕不仅仅是在英语世界,就是在全世界,金介甫的沈从文研究也算得上深刻而独特。正如严家炎先生称/沈从文的一生是个奇迹0。在严家炎先生看来,另一个奇迹就是金介甫为沈从文立传: 现在有了另一件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以沈从文为传主的第一部传记而且是资料那样丰富,内容又那样引人入胜的传记,它的作者竟是金介甫(Jef-f rey K i nk l ey1948))这样一位西方学者。我不知道, 这可不可以也称作奇迹;至少在我,读完后确实感到惊讶和佩服的。1 类似的双重感叹证明严家炎此举并非个案,沈从文的学生、著名作家汪曾祺就是一例,他说: 高尔基沿着伏尔加河流浪过。马克#吐温在密西西比河上当过领港员。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20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 20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他从一个偏僻闭塞的小城,怀着极其天真的幻想,跑进一个五方杂处、新旧荟萃的大城。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就想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他的幻想居然实现了。他写了四十几本书,比很多人写得都好。 50年代初,他忽然放下写小说和散文的笔,从事文物研究,写出像5中国古代服饰研究6这样的大书。 他的一生是一个离奇的故事,, 需要有一本沈从文传,客观地介绍他的生平,他的生活和思想,评价他的作品。现在有了一本沈从文传了,它的作者却是一个美国人,这件事本身也是离奇的。 金介甫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年轻学者(他岁数 不算太小,但是长得很年轻,单纯天真得像一个大孩子我希望金先生不致因为我这些话而生气),他花了很多时间,搜集了大量资料,多次到过中国,到过湘西, 多次访问了沈先生,坚持不懈,写出了这本长达几十万 字的传记。他在沈从文身上所倾注的热情是美丽的, 令人感动的。o 到目前为止,沈从文的传记在国内外已出版多种,为什么只有金介甫常常享受着与沈从文并列的尊崇?或许有人以金介甫是外国人,取得如此成绩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因而被格外看重加以解释。事实上聂华岑著5沈从文评传6早在1972年就在美国纽约出版,影响却远不及五年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介甫著5沈从文传6(原题为5沈从文笔下的中国6)。显而易见,原因还出自著作本身。对这一点的提示,也恰恰是认识金介甫的沈从文研究之一。 欲认识金介甫的沈从文研究,就不能不认识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欲认识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就不能不认识一座城:湖南凤凰;一条江:沅江;一片地域:湘西。对这一逻辑关系,不可用一般的作家与作品、作家与其生活地域及作品的取材之地的关系看待。原因是湘西、沅江、凤凰同沈从文的关系太密切了,密切到中国的任何一个现代作家都无法与之相比。汪曾祺所说的/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20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20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0实在是深知其师的悟道之言。这也就意味着,不了解湘西、沅江和凤凰,也就很难完全理解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在沈从文研究中,对以上的逻辑关系理解得最为深刻的、对由此逻辑而决定有关工作做得最深入的就是金介甫。 金介甫,英文名Jeffrey K i nkley,美国人,出生于1948年;哈佛大学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史华慈亲传弟子,1977年以5沈从文笔下的中国6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当年论文155

中小学档案资料目录索引

中小学档案资料目录索引 一、办公室、教导处档案资料目录(101—710) 第一类:文件资料 101、上级文件(意见、通知、法规等) 102、组织、安全保卫制度 103、安全稳定责任书 104、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及专项整治资料 105、安全工作计划和总结 第二类:常规管理 201、学校简介及平面图 202、学校领导机构及分工 203、规章制度(校历表、作息时间表、请销假与考勤、奖惩、办公、教学、教研、财务管理、卫生、例会、教代会与民主管理、学习、岗位职责等) 204、学校远、中、近期目标(建设规划、管理) 205、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 206、校务会议记录 207、教(职)代会记录、决议案 208、领导听课笔记 209、政治学习记录(思想、作风、纪律整顿等活动) 210、业务学习记录

211、校务公开记录 212、教职工考勤记录 213、班级纪律卫生检查评比情况记录 214、薄弱班级转化情况记录 215、学校荣誉登记及证件复印件 216、校报、校刊 第三类:教学工作 301、教务处计划与总结 302、学科教学计划与总结 303、学科成绩表、统计表、试卷分析 304、各班学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册(升级、毕业考试、学科竞赛成绩表、统计表) 305、教学常规检查记录(课堂教学、备课、作业批改、辅导、课外活动检查情况记录) 306、班级转化学困生记录 第四类:教研工作 401、各学科教研活动计划、记录与总结 402、教研教改学习记录 403、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活动记录及教案 404、听课、评课、说课记录 405、教研通讯、论文成果、获奖记录 406、科研课题、审批计划、实施方案、阶段性成果总结

沈从文作品研究综述

沈从文作品研究综述 余杰《凤凰城里的“老先生”》说道:在湖南电视的一个专题节目中,看到了这样一幕触动我心弦的细节:一名到湘西凤凰城旅游的外地游客,刚刚走下小船,码头上就有几个小女孩热情地围上来。这些十二三岁的湘妹子,拿着编好的一束束野花,七嘴八舌地说:“买一束花吧,去送给老先生。”“老先生”是谁呢?乡亲们口中所说的“老先生”,原来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从这里走出去、走向世界的大作家沈从文。遭受半个多世纪冷遇、排斥乃至迫害的沈从文先生,在最近十几年来却日益绽放出灿烂的光彩来,他虽然离开了我们,却借助文字获得了永生。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着。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散文集《湘行散记》。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一、从庄子的生死哲学看沈从文作品中的生死观 在蔡葵芬的《从庄子的生死哲学看沈从文作品中的生死观》中认为沈从文一方面以“生命”为“信仰”,同时在面对死亡时却表现出一种超脱和淡泊的情致。 在他笔下,死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呈现出来,有情杀,有屠杀,有自杀,有他杀……其中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对砍头的描写,这种屠杀的场面大多来源于沈从文幼时的亲身经历,他家乡有个监狱经常处决犯人,小孩子常常去看,行刑完了,如若没人来收尸,小孩子常以戏弄尸体取乐,沈从文也常站在城头看杀人。而后来他去当兵了,更是亲历了杀人如麻的残忍。这在其《从文自传》、《黄昏》、《节日》等作品中都有体现,死亡现象在这个野蛮民族中得到大肆的渲染。表面看来,沈从文对于“死亡”也习以为常了,他经常称死为“完事”,对死好像持有一种非常平和的状态。其实,在面对这种死尸遍地的场景时,作者的这种平和只是保持了一种冷静、客观的叙事风格,其背后潜藏的是对生命最沉痛的悲悯。他只有通过对死亡的客观描写,才能得以切近生命的本质,“神圣伟大的悲哀不

论湘西地域文化对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影响【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论湘西地域文化对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影响 专业班级:汉语言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别具个性的小说大师。沈从文小说创作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在题材选择方面,留有鲁迅“以乡土回忆为题材小说”的影响;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流露出缺少人间温暖的孤独者的人生叹息是—种郁达夫式的内心苦闷的抒写。 国内外对沈从文的研究不胜枚举,涉及范围广阔。一直以来,吉首大学作为沈从文故土的学校,对沈从文的研究有着一份特殊的贡献。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内沈从文研究专家、沈从文先生的同乡凌宇所著的《从边城走向世界》在当时国内外沈研学术界所引起的极大反响,20世纪末国家权威新闻机构发布新闻:“新华社长沙十月十九日,湘西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所日前宣布,该校将建立一个国际沈从文研究文献中心。正在建设的这个研究中心是目前中国惟一的一个沈从文研究中心。”这条新闻无疑又把吉首大学与沈从文与世界联系在了一起。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所向城国教授的《回归自然与追寻历史——沈从文与湘西》更是为研究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吉首大学汇聚了一大批沈从

论《边城》中的爱情悲剧_开题报告

滨州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论《边城》中的爱情悲剧 系(院)中文系年级 2013级 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滨州学院教务处 二〇一五年三月

开题报告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方案,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依据。 2.学生选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后,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讨论协商,对题意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基本确定工作过程思路,并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现场考察、实验室试验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 3.课题的目的意义,应说明对某一学科发展的意义以及某些理论研究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4.文献综述是开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后,对与本人所承担课题研究有关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及尚存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5.研究的内容,要具体写出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所规定的内容经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6.在开始工作前,学生应在指导教师帮助下确定并熟悉研究方法。 7.在研究过程中如要做社会调查、实验或在计算机上进行工作,应详细说明使用的仪器设备、耗材及使用的时间及数量。 8.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应按研究内容分阶段落实具体时间、地点、工作内容和阶段成果等,以便于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9.开题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填写,指导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10.开题报告要按学生所在系规定的方式进行报告,经系主任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或设计)工作。

沈从文散文研究

沈从文散文研究 沈从文散文研究 ―――试论沈从文散文的人性美(邱劲松) [摘要]: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散文独具魅力。他的作品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建构人性庙宇, 展示自然、健康的人性,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在生命”的美学理念, 创作上以热烈的笔调肯定和赞扬了“湘西”世界的生命活力和激情, 揭示了原生状态下生命内涵的美,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 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研究沈从文的作品和他的湘西世界,无疑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沈从文及其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 沈从文散文生命人性 作家的创作总是与一定时代的民族地域生活密切关联, 因为从很大程度上 说,“作品的一些主要特色都反映着时代与民族的主要特色”。对出生于湘西凤凰苗乡的沈从文来说, 他所熟悉的故乡湘西及其周边地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地域生活便是他文学创作的主要母体。 一、异样的成长道路 沈从文的家乡在湘黔交界苗汉土家族杂居的边境山城―――湖南凤凰县(原镇) 。1902年他出生于一个带有苗族血统的家庭,祖父曾为满清王朝的提督,父亲也做过军官。沈从文小学毕业后,家庭变故,不得不停学寻找生活出路,到湘西土著部队当兵,辗转于沅水流域乡村,同化在下层人民生死忧乐的生活之中。20 岁为逃避家乡给自己规定的生活,抱着求知欲望到北京,处境十分艰难。社会剥夺了他进校读书的权利,把他变成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的“乡下人”。人的社会存在和实践活

动决定着人的思想意识的内容。沈从文的上述人生经验和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使他同当时上流社会完全割断了联系,获得了下层人民的感情和立场,他“发现自己”是个十分固执的乡下人,他说他这个“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情和哀乐,自有独特式样,与城市人截然不同。这样,沈从文获得了最可宝贵的创造品格,站在广大下层人民立场,具有深厚的劳动群众的思想感情,紧紧贴着湘西的人民和土地,在作品中渗透着自己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独特感受,有着独特的表现式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湘西文化的巨大魅力,是沈从文散文创作的内在文化动因。湘西人对故土深沉执着的爱,决定了沈从文散文特有的审美意韵与深沉的忧患意识。 湘西文化是湘西的苗族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湘西民族崇尚祖先、敬鬼神、神人合一、信神守法、知足常乐是他们世代相承的文化心理特征。挚爱故土、善良勤劳、朴实单纯,是他们的本性,同时,他们又具有强旺的生命意识,自强不息、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民族气质。由于长期处于与自然融合、人人敬天畏神、有贫富无贵贱、与外境少接触的环境中所培植出的民性淳厚、不市侩、不欺诈、人人助人的社会风尚,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无不成为湘西人恋旧怀乡的文化氛围。 沈从文就生长、生活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沈从文对资本主义“文明”带来的人性扭曲和人际关系的恶化,怀着强烈的不满。于是,他想从一种原始民风里找到渴望的人性美。在他看来,只有这种向善的情感和道德,才是人性的本来。他创作中对人性美的探索,到这里才达到了终点。 沈从文抛开了意识深处的民族依恋情结,演绎了“湘西”世界深藏的先天不足和致命弱点,表达了对生命停滞乃至衰退的恐慌和焦虑。基于他对湘西社会到处呈现着“人性美”但又充满生活苦难这一现实的清醒认识,他说:“美丽总是使人忧愁。”他认为,农村所保持的和平静穆,慢慢的正在消失。他不能忘记故乡土地笼罩着的阴影和令人恐怖的气氛。以金钱为核心的都市文明日夜侵蚀着。湘西乡村古

监理资料归档目录(房建)

房建工程竣工资料总目录 1、项目监理部组织机构及人员资质 1)企业资质证书及营业执照; 2)项目成立文件; 3)总监任命书、总监代表委托书; 4)监理人员资质证书。 2、合同(监理、施工) 1)工程监理合同; 3)施工总承包合同; 3)施工招标文件; 3、监理规划、细则 1)监理规划; 2)各专业监理细则; 3)安全监理细则 4)旁站监理方案; 5)监理程序交底; 6)见证取样方案。 4、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 1)开工报告及报审(后附施工施可证); 2)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 3)施工组织设计及报审; 4)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及报审。 5、专项方案 1)基坑支护专项方案; 2)桩基工程施工方案; 3)工程测量方案; 4)钢筋直螺纹连接方案; 5)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6)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7)塔吊安装施工方案; 8)冬、雨季施工方案; 9)防水施工方案; 10)钢筋砼施工专项方案; 11)土方施工专项方案;

12)临时用电施工专项方案; 13)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14)卸料平台搭设方案; 15)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方案; 16)消防安全方案; 17)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18)环境管理施工方案; 19)三宝四口五临边专项方案。 20)外架搭拆专项方案; 21)填充墙砌体工程专项方案; 22)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23)预应力施工方案; 24)屋面专项施工方案; 25)装饰样板间施工方案; 26)消防工程施工方案; 27)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方案。 28)外装饰施工方案方案; 29)1-4层外架搭设专项方案; 30)外墙涂饰施工方案; 31)外墙氟碳漆吊篮安装方案; 32)钢雨篷施工专项方案; 33)室外照明施工方案等。 6、分包单位资质 1)施工总承包单位资质及人员证书报审; 2)各分包单位报审(附分包合同、企业资质、人员证书、业绩); 3)实验室资质报审。 7、会议纪要 1)第一次工地会议纪要; 2)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会议纪要; 3)工程监理例会纪要; 4)内部监理会议纪要; 5)工程相关联系函件。 8、工程测量记录 9、旁站记录、平行检验记录 1)旁站记录; 2)平行检验记录。

论文浅析沈从文(边城)

纯美人间净土 ----浅析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11汉语言文学专业孙英杰 201140101103 [内容摘要] 沈从文先生以故乡为背景,糅合自己身旁的人物为原型,塑造了小说《边城》,其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及整个湘西世界栩栩如生。《边城》作为湘西小说的代表作,更显得至真至纯,散发着生命之光,充满着生动灵性,瑰丽而温馨,是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家园。它影响了一代代湘西、中国,乃至于世界的文学爱好者,不仅启迪了读者的心智,还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 湘西世界;翠翠;老船夫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实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沈从文以其特有的文学气质,用优美古朴而又略带忧伤苍凉的笔调,构建起充满真善美的和谐的湘西世界。而《边城》是这个世界的核心之作,是由“爱”构筑的一个理想王国。 一片爱的和谐湘西 《边城》以清新的笔调讲述了湘西边城一个老船夫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生活,描写了老船夫外孙女翠翠和当地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之间的爱情故事。作者用他那善于说梦、写梦、画梦以至诱人做梦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远离都市繁华和喧嚣的质朴、恬静而又浪漫柔美的世界。在我们听着遥远山乡的鸡鸣狗吠,嗅着边地泥土的芬芳之时,带我们进入一个温情脉脉是和谐世界。故事在湘西的各种风俗民情中展开:端午节赛龙舟赶鸭子,中秋节男女月下对歌,春节耍龙灯、舞狮子……浸润于这些场景中的边城,随处可见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祖孙之情,男女之爱,兄弟之情,邻里之睦……在纯澈明净的风俗画卷中,作者 《边城》把自己的希冀与追求投射在淳朴美好的人物身上,潜心营造一片宁静安逸的和谐世界。 把沈从文对生活所有的爱与美都包含在了其中,并作了一个完整的阐释,展示给我们的是湘西世界的和谐的生命形态。 爱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湘西世界里,没有邪恶,没有争执,也毫无功利企图,人人都那么和善诚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只用一个“爱”字来描绘。 1.超功利的情爱 《边城》里,爱与被爱都是极自然的事,没有外力的压制,没有金钱的铜臭,一切都那么优美自然。翠翠的爱情世界纯净美好,超越了世俗的利害关系,她对傩送的感情自主自为、纯洁坚贞。而傩送,一开始就明确地追求翠翠,丝毫不受金钱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也不受家长观念的制约,“不要碾坊要渡船”,毅然钟情于翠翠。翠翠与傩送这对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的裙带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和含蓄的东方的传统美德与淳厚人性。小说着重表现的是他们之间自然的情爱和灵魂的高尚,作者专注于在近乎原态的翠翠与傩送身上,

沈从文创作研究

从整体上来说,沈从文创作的乡土小说确是可以看成他所做的一个“梦”,只不过这个“梦”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的。其实,对于自己的湘西小说及一些自叙传性质的作品中具有的“梦幻”特质,沈从文自己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其早期的作品中他曾这样写道:“……一个人单单做梦,做一切的梦……我是专做梦的人。”“我是一个但适宜于白日做梦的独行人。”“只能靠着做梦来填补痛苦的寂寞旅途”;沈从文:《沈从文散文全编》,凌宇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5、75、82页。在其后来的文字中,即使50年代那样严峻的政治环境中,他依然承认这一点:“至于文字中一部分充满泥土气息……故事在写实中依旧浸透一种抒情幻想成分”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文集”第11卷,第70页。。在这里,我们不准备对沈氏作品中“梦幻湘西”内容的新奇性和形态的特异性作更深入的考察,而是要着重探索一下在当时文坛以鲁迅所开拓和领导的伟大“乡土批判”传统为主流形态的乡土小说领域,沈从文却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这样一个文学乡土的“梦幻世界”,其原因究竟何在。对于“诗意梦幻”这一创作倾向的取予,在沈从文身上到底有哪些独特的外在因素与机制提供了必要条件或发挥了重要作用呢?基于这样的疑问,本文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童年及少年兵士的视角 1923年,爱尔兰诗人叶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时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在给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基本是由其“在孩提时代的内心激情”决定的,少年时代的“感性和理性生活”极大地影响着其以后的创作道路和方向。毛信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演说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84页。应当说,这个观点概括了文学创作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许多作家的创作会受其少年孩童时期生活状况特别是情感经历的影响,尤其是在那些带有明显自叙传倾向的作品中,这一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胡适的《我的母亲》等,即使像鲁迅那样常以冷峻的目光、严肃的神情、批判的态度审视社会现实、进行文学创作的人来说,其作品中亦不乏充溢着以童年视角叙事时的天真烂漫、活泼生动。与沈从文同为“京派”小说作家的凌叔华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这样说:“我有个毛病,无论什么时候,说到幼年时代的事,觉得都很有意味……怀恋着童年的美梦,对于一切儿童的喜乐与悲哀,都感到兴味与同情。”凌叔华:《凌叔华文存(下)》,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785页。在沈从文的创作中,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但是,这一情形在其作品中是以何种途径出现的,又究竟对他湘西小说的诗意、梦幻化特质带来了多大影响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方面是其湘西小说文本内容的构成。通过细读沈从文的作品,我们将不难发现,其乡土诗化作品中有许多篇章是以其童年和少年的城乡生活经历为据所做。且不说像《从文自传》、《在私塾》等这种明显的回忆性文章,就是在《玫瑰与九妹》、《炉边》、《入伍后》、《传事兵》、《卒伍》等大量作品中,我们也可以明显见到作者少儿生活的身影。而另外那些描写湘西民俗风情和虚构人事命运的作品,如《阿黑小史》、《龙朱》,特别是《边城》,则是作者凭借其对湘西生活的美好回忆而做的,不过是他的旧有边地乡村经验在其追寻文学理想过程中的进一步诗化而已。几十年后,当沈从文回忆自己的创作时也曾写道:“笔下涉及社会面虽比较广阔,最亲切最熟悉的,或许还是我的家乡和一条延长千里的沅水,及各个支流县份乡村人事。”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文集”第11卷,第70页。这当然是对作者选材内容的最好注解了。 另一方面,对于沈从文的家世背景及其幼时的家境状况,我们要尤加注意,因为这些无疑对他幼时感受生活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及态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进而映射在他“基本上一直在靠记忆写作”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59页。而成的湘西小说中。沈从文在《从文自传》一文中曾对自己的家世作了这样的介绍:祖父沈洪富曾得到过清朝提督衔,一度官至云南昭通镇守使,父亲也曾是一名军官;外祖父黄河清是一位贡生,“可以说是当地唯一的读书人”,母亲同样知书达理。沈从文:《从文自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