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浆纱设备及其技术特征

浆纱设备及其技术特征

浆纱设备及其技术特征
浆纱设备及其技术特征

浆纱设备及其技术特征

一、典型浆纱设备介绍

经纱上浆通常是在浆纱机上进行的。浆纱机首先把整经轴合并起来,获得织物的总经根数,然后在上浆装置中使经纱吸取浆液,再经过烘燥、分纱、打印和卷绕制成织轴。随着纺织原料结构的多样化和浆纱技术的不断进步,浆纱机的结构也有很大的发展,型号很多,各有特点。其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轴架、上浆装置、烘燥机构、前车(车头)部分、传动部分、伸长和张力控制以及控制浆纱过程的自控装置等。

比较常用的浆纱机有德国的祖克、瑞士的贝宁格、美国的西点、日本的津田驹、中国台湾的大雅、国产GA 系统浆纱机等。典型浆纱机外观如图1。

1

图1 浆纱机二、浆纱机主要组成机构

1、轴架

经轴架简称轴架,位于浆纱机后部。它用来放置整经轴,并将各经轴上的经纱退绕并合,以满足织物总经根数的需要。

经轴架按其结构大致可分为单列式、双列式和框架式三类。单列式轴架的经

轴成单排排列,如图2(a)、(b)、(c)所示,这种形式占地面积大,但操作比

较方便;双列式轴架是将经轴排列成上、下两列,如图2(d)、(e)所示,它们可

以节约占地面积,但上轴操作不方便;框架式经轴架则如图2(f)所示,它通常是四只经轴为一组,两组之间留有通道,这种形式占地面积更小,而且操作控制方便。

2

图2 经轴架形式及经纱退绕方式

(a)单列互退绕式(b)单列下退绕式(c)单列上退绕式

(d)双列互退绕式(e)双列下退绕式(f)双列上退绕式

2、上浆装置

上浆装置的作用是让经纱按规定的浸浆路线通过浆槽,使浆液浸透纱线并粘附于其上,再经过压浆辊挤压出多余的浆液,使被覆量与浸透量达到所需的比例,获得一定的上浆率。

图3 所示是一种双浸双压上浆装置的示意图。经纱从经轴架引出后,经导纱辊和引纱辊1 进入浆槽,第一浸没辊4 把纱线浸入浆液中吸浆,然后经第一对上浆辊6 和压浆辊7 压浆,将纱线中空气压出,部分浆液压入纱线内部,并挤掉多余浆液。此后,又经第二浸没辊4ˊ和第二对上浆辊6ˊ、压浆辊7/作再次浸浆与压浆。经过两次逐步浸、压的纱线出浆槽后,由湿分绞棒将其分成几层(图中未画出),再进入烘房烘燥。蒸汽从蒸汽管12 通入浆槽,对浆液加热,使其维持一定温度,

3

循环浆泵10 不断地把浆箱16 中的浆液输入浆槽,浆槽中过多的浆液从溢流口15 流回浆箱,保持浆槽一定的液面高度。

3 双浸双压上浆装置

1-经纱2-导纱辊3-引纱辊4-预热循环浆箱5、5/-前、后浸没辊

6、6/-前、后压浆辊

7、7/-前、后上浆辊8-浆槽9-循环浆泵10-蒸汽管11-液位板

3、烘燥装置

经纱在浆槽中经压浆辊的挤压后,部分浆液被压出,但在进入烘燥装置前的湿浆纱中仍含有大量水分,必须经过烘燥使之汽化,使粘附在经纱上的浆液逐渐固化形成浆膜,并达到工艺要求的浆纱回潮率。图4 为烘燥装置示意图,左侧为热风烘燥,右侧为烘筒烘燥。

4

4 烘燥装置示意图

4、车头卷绕装置

浆纱机车头部分由测湿、张力检测、上蜡、分纱、浆纱牵引、织轴卷绕、测长打印等装置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保证纱线排列均匀、纱片不偏斜;织轴卷绕张力均匀、松紧适度;打印计长准确;落轴灵活及车速调节方便。

三、浆纱机主要技术性能

典型浆纱机的主要技术性能见表1。

表1 浆纱机技术性能指标

序号项目参数

1 适应范围58~9.7tex 纯棉与化纤混纺纱

2 最大有效幅宽220cm

5

四、调浆工艺参数

与调浆有关的工艺参数包括上浆率、含固率、调浆量、黏度、PH 值等。

上浆率是指浆纱所含的浆料干重占经纱干重之比的百分数。含固率是指浆液中浆料的干重占浆液总重之比的百分数。

上浆率、含固率与压浆辊压力,三者有着一定的关联,其确定顺序是先根据织物品种确定合适的上浆率,再根据上浆率,查表得出相应的末道压辊的压力和浆液的含固率。

调浆量是指某一品种上浆需要消耗的浆液的总量。他与所需上浆的经纱重量、经纱实际回潮率、上浆率、含固率有关。

浆液黏度是衡量浆液流动性能的指标,它影响浆液对经纱的浸透与被覆,从而影响经纱上浆效果。黏度越大,浆液流动性能越差,易造成纱表面上浆;黏度越小,浆液浸透性能好,但上浆率不足,易导致经纱织造时断头增加。

浆液酸碱度(PH 值)是浆液中氢离子浓度(负对数)的指标。PH 值<7,氢离子浓度大,浆液呈酸性;反之,PH>7,则呈碱性;PH=7 为中性。PH 值对浆液

6

粘度、粘着力以及上浆的经纱都有较大的影响。棉纱的浆液一般为中性或微碱性,毛纱则适宜于微酸性或中性浆液,人造丝宜用中性浆,合成纤维不应使用碱性较

强的浆液。

五、上浆工艺参数

与上浆有关的工艺参数包括浸压形式、压浆辊压力、温度、浆纱车速、浆纱回潮率等。

浸过浆液的经纱经过压浆辊和上浆辊之间的挤压作用后,获得一定的浸透和被覆,其浸透和被覆的效果与浸压形式有着密切关系。常见的浸压形式有单浸单压、单浸双压、双浸双压、双浸四压等。单浸单压适宜湿伸长较大的粘纤纱上浆;单浸双压适宜中、高线密度特棉纱上浆;双浸双压适宜合纤类疏水性纤维的混纺纱和高经密织物的上浆;双浸四压适宜疏水性纤维和高经密织物的上浆。

目前已经公认高压上浆是一种理想的上浆工艺,对于前后两只压浆辊加压强度的配置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前小后大,另一种是前大后小。前小后大配置的意图是把浆液逐步地压到纱线内部去,达到增加浸透的目的,这种配置适用于浓度和粘度比较高的浆液。前大后小配置的意图是浆纱通过第一只压浆辊时能得到较多的浸透作用,经过第二种压浆辊时又能得到较好的被覆作用,从而兼顾浸透和被覆,这种配置适用于浓度和粘度比较低的浆液。

浆槽温度的高低对上浆率也有影响。在浆液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浆槽温度较低,浆液粘稠,浆液的浸透性较差,不易浸入纱线内部,造成表面上浆;反之,浆槽温度过高,浆液粘度降低,浆液的流动性、浸透性能虽好,但被覆性差,对浆纱的耐磨性和弹性不利。

7

浆纱机的速度快慢对上浆率的影响应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由于速度快,纱线浸浆时间短,浸浆就较差,故上浆率有减小的倾向;另一方面,速度加快,压浆辊的转速也随之加快,经纱在压浆区经过的时间缩短,压去的浆液较少,被覆好而上浆率也会偏高。在这两个因素中后者是主要的,因此浆纱速度提高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则上浆率提高,浸透差而被覆好。

浆纱回潮率与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控制浆纱回潮率是提高浆纱质量的重要方面。浆纱回潮率偏大时,浆纱易粘并,弹性差,织造时开口不清,断头增加,易发生跳花、蛛网等织疵或窄幅长码布,且浆纱易发霉,与织轴边盘接触的纱易生锈迹。浆纱回潮率偏小时,纱线易脆断头,手感粗糙,浆膜容易剥落,织造时断头增多,还会出现宽幅短码布。

8

浆纱机的现状和发展

浆纱机的现状和发展 一、浆纱机发展概要 由于原纱的纤维间抱合不强、表面毛羽较多,难以直接织造。为提高经纱在织机上可织性,以使经纱能在织机上承受经仃片、综、筘和经纱之间等等的反复摩擦、拉伸、弯曲等作用,而不致起毛、甚至断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纱上浆目的是贴伏毛羽、增强耐磨。 经纱上浆工艺过程早在古代就有。那时的手工浆纱是将经纱碾成片状,用刷子或筘抹上浆糊,晾干后绕成织轴。元代王祯《农书》中有使用纑刷对经纱上浆的图文。《天工开物》中"过糊"一节记载了用淀粉、牛皮胶、骨胶浆丝的方法和工具。18世纪末英国出现动力织机,使浆纱和织布分开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工序,从而出现了现代浆纱机的雏形。以后几经改进,到1853年英国人J.博洛夫等的专利,使浆纱机具有它的基本特征。转载于无忧论文网 https://www.doczj.com/doc/f93143970.html, A、浆纱方法: 浆纱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1、绞纱上浆------是近代用得最早的一种浆纱方式,有手工和机械两种,都是将绞纱在浆液中浸透、绞干、抖松,然后烘干。这种方法适用于色织、织带、复制品等小批量生产。 2、单纱上浆------从筒子上退出单纱,在单纱上浆机上浆、烘干后再卷绕成浆纱筒子。也可在低速络纱机上加装浆槽和烘干器而成。也有专一设计的《单纱上浆机》。这种方法虽然产量低、工耗大,但上浆质量好、浆膜完整度高。在丝织和苎麻织造中有时采用。近来在特种纤维上浆常有应用。 3、织轴上浆------由分条整经机做成织轴,经上浆后再卷绕成织轴。多用于丝织、色织的多品种和小批量生产。

4、经轴上浆------将若干只经轴上的经纱同时引出,浸入浆液,压掉多余浆液,烘干、分纱,最后按规定长度巻成织轴。这是应用得最广的上浆方法。在老的丝织厂用于粘胶长丝上浆时,也有用醮浆方式的。 5、整浆联合------在整经机的筒子架和机头之间安装一套上浆和烘干装置,将整经和上浆合成一道工序,多用于合成纤维长丝上浆。 6、染浆联合------在浆纱机的浆槽前加装染色烘干设备。多用于牛仔布生产。 B、上浆设备的发展历程 1、烘燥装置的发展: 随着织布的机械化也伴随着浆纱机的形成,近100多年来浆纱机的变化也十分大。上世纪50年代前,我国浆纱机是以双烘筒式为主,是两个庞大的铜面烘筒靠经纱片拖动对湿浆纱干燥,称为双烘筒浆纱机(当时曾用过名称:师荛浆纱机------吕师荛生前是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的老工程师)。这种方式的浆纱速度缓慢(在20m/min左右),浆纱伸长率相当大。现已被淘汰不用。 后在学习"苏联老大哥"的情况下,引进并制造了热风式浆纱机(定名为 G142),并作为国家定型机器,推广应用于全国各地的纺织厂。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建立的纺织厂几乎都是用G-142浆纱机{全热风(G142D),热风+锡林(G142C),全锡林(G142E)}。它是由加热器将空气加热,以空气的载热、载湿体与湿浆纱进行热交换,使浆纱干燥。 热风式浆纱机按热风流动方式的不同,有自然对流式和热风喷射式。热风喷射式又有高压喷射和低压喷射两种。热风喷射式浆纱机的烘燥效率较高,最高速度可达45m/min,但一般为使用为20m/min左右。 为了克服热风式和烘筒式的各自缺陷,经改良后出现热风烘筒并用式,一般以热风烘燥安排在前(称为热风预烘),烘筒烘燥在后完成烘燥任务。这种浆纱机

新型浆纱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围绕新型纺纱技术的发展与环锭纺纱技术进步两个主题,分析了转杯纺.喷气纺等新型纺纱具有的工序短.效率高.质量优、用工省,成本低等优势;对传统环锭纺的技术创新,尤其是紧密纺,复合纺纱技术作了论述:指出在今后纺纱技术发展中将出现多种纺纱方法互相渗透,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局面. 关键词:纺纱加工技术;创新;新型纺纱;发展;环锭纺纱 l 纺纱加工技术与发展的概况 纺纱是纺织产业链的第一道工序,其生产的纱线质量、品种与后续加工关系十分密切。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广大科技人员认真学习与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纺纱加工技术,自主创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纺纱加工技术的进步,突出反映在各种新型纺纱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传统的环锭纺纱的技术进步上,包括: 1)以纺纱高速度、高效率和低成本为特点的新型纺纱技术的应用,如转杯纺纱、喷气纺纱与涡流纺纱等。 2)以提高成纱质量、增强纱线强力、降低纱线毛羽为目的的,对纺纱过程中纤维的转移进行有效控制的纺纱新技术,如紧密纺纱等。 3)以改善织物风格和功能为目的,在纺纱过程中进行不同纤维的混纺、长丝与短纤复合纺纱等技术,如包芯纺、赛络纺、赛络菲尔纺及平行纺等。 4)以为织物提供变化效果为目的的纺纱技术,如竹节纱、花式纱及多种有色纤维混纺纱等。 5)以提高织物柔软度、改善手感为目的纺纱技术如无捻纱、低捻纱及中空纱等。总之,纺纱加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纺织产品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型纱线,彻底改变了20世纪70年代以前,纺织工业使用原料单一、加工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品种少的落后面貌,为提高人们的穿着质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新型纺纱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的发展 发展新型纺纱是近30多年来国内外纺纱技术进步的最大亮点。国内外众多科技工作者致力于新型纺纱技术的研究,在许多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从而使各种新型纺纱加工技术得到发展与提高。迄今为止,先后出现了转杯纺、摩擦纺、喷气纺、喷气涡流纺、自捻纺、平行纺及静电纺等10多种新型纺纱,其中转杯纺、喷气纺、喷气涡流纺、摩擦纺等均已投入工业化生产。目前,欧美国家把发展新型纺纱视作纺纱加工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如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大幅压缩环锭纺,致力发展转杯纺、喷气纺等新型纺纱。据报道,目前美国短纤纱的市场占有率是:转杯纱占35%、喷气纱占18%、摩擦纺纱占8%、包缠纱占5%、环锭纱占34%,4种新型纺纱已占短纤市场的2/3,其中转杯纺纱已超过环锭纺纱,处于第一的位置。欧美国家快速发展各类新型纺纱原因是与传统的环锭纺纱比较具有工序短、生产效率高、质量优、用工省、成本低的优势。 1)工序短。新型纺纱如转杯纺、喷气纺、摩擦纺等都采用条子喂入纺纱,并在纺纱机上直接卷绕成筒,省略了粗纱与络筒两道工序。 2)效率高。由于新型纺纱多数为自由端纺纱,依靠高速回转气流或喷嘴直接成纱,取消了环锭纺纱中钢领、锭子等加捻卷绕部件对纺纱速度提高的束缚,故纺纱速度均高于环锭纺纱。如转杯纺纱速度是环锭纺纱的4—8倍,喷气纺纱与涡流喷气纺纱速度是环锭纺的15—20倍。由于纺纱速度的提高,在一定的生产量下设备配台可大大减少。如10台喷气纺纱机共720头或4台全自动转杯纺机(4x360)共1440头生产同一规格纱支时,均可达到环锭纺纱一万锭的生产量。

工业余热利用现状

工业余热利用现状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我国工业余热利用现状 摘要: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工业余热的利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介绍了工业余热的资源特点,概述了工业余热的利用方式,中国目前低温工业余热技术,以及分析了工业余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目前应该大力发展利用低温余热技术。 关键词:工业余热;低温余热利用技术;节能减排 0引言 工业部门余热资源总量极为丰富,“十二五”期间可以开发利用的潜力超过1亿吨标准煤。“十二五”是我国节能减排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已就节能减排工作作出全面的决策部署,明确提出单位GDP能耗降低16%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1%左右等多项节能减排目标。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约占全国能源消费的70%。 目前余热利用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它的利用率达到60%,欧洲的达到50%,我国30%。就余热利用来看,我国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中、高温余热发电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而低温余热发电则刚刚开始。 1.工业余热资源特点 工业消耗的能源部门品种包括原煤、洗煤、焦炭、油品、天然气、热力、电力等。工业余热资源特点主要有:多形态、分散性、行业分布不均、资源品质较大差异等特点。 对钢铁、水泥、玻璃、合成氨、烧碱、电石、硫酸行业余热资源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工业行业余热资源量丰富,约占这7个工业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的1/3。“十二五”时期,综合考虑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这7个工业行业余热资源总量高达亿吨标准煤。 2010年末,余热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折合为8791万吨标准煤。其中,余热资源开发利用量超过1000万吨标准煤的有钢铁、合成氨、硫酸、水泥4个行业,分别为3560万吨标准煤、2450万吨标准煤、1244万吨标准煤、1124万吨标准煤。 从余热资源的行业分布来看,上述7个工业行业中,钢铁、水泥、合成氨行业的余热资源量位居前三,分别为亿吨标准煤、9300万吨标准煤、3454万吨标准煤,占这7个工业行业余热资源总量的比重分别为%、%、%;硫酸、电石、烧碱、玻璃余热资源总量则较少,分别为1940万吨标准煤、1408万吨标准煤、495万吨标准煤、311万吨标准煤,合计占7个工业行业余热资源总量的122%。 从工业余热资源的地区分布来看,“十二五”时期,上述7个工业行业余热资源可开发利用潜力居前六位的地区是河北、江苏、山东、辽宁、山西、河

浆纱机实用手册模板

浆纱机实用手册模 板

GA308/306A浆纱机实用手册 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05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前言 首先, 衷心感谢国内外广大用户多年来对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和信任! GA308型多单元浆纱机自投放市场以来, 当前已在市场开车已有300多台, 对中国纺织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该产品以其品种适用性广, 可靠性高好, 控制精度高, 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 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使用户厂更加熟练的掌握设备, 充分发挥设备潜能, 协助企业适应市场品种多、档次高、变化快的要求及对此技术的迫切需要, 我公司根据近两年用户实际使用情况, 总结经验, 整理汇编了《GA308/306A浆纱机实用手册》, 本手册注重生产实际, 从浆纱机的相关配套设施开始, 对机械、电气、工艺和操作几方面总结, 以及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及故障排查都作了详细的说明和举例。本手册的汇编, 也是对出版的《GA308型浆纱机的原理及使用》的不断完善与改进。 郑州纺织机械股份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用心服务, 诚信为本, 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目标, 回报用户, 提升服务价值。希望本手册能为浆纱机使用企业在实操中提供培训和指导。鉴于时间关系, 文中如有错误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5月 内容索引 第一章GA308/306A浆纱机使用相关配套设施的基本要求4-5第二章安全常识6-7第三章GA308/306A浆纱机机械维护和保养及常见故障排查8-16第四章GA308/306A浆纱机电气维护和保养及常见故障排查17-36第五章浆纱工艺交流及工艺实例分析37-49第六章GA308/306A浆纱机的操作要求50-53

我国纺织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纺织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来源:企管中心发布时间:2010-9-13 阅读:295次 1 我国纺织行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纺织行业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拥有了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和宝贵的人才资源。许多企业都设置了专门负责信息化建设的机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企业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但是,由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全行业亏损等原因,纺织行业的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甚至陷于停顿,突出的问题是: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计算机硬件、软件陈旧老化,亟待升级或更新。 纺织行业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其信息化就是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最终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制造装备的数字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纺织行业信息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创新,即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据纺织工业协会2002年底对纺织企业所做的调查表明:国有大中型纺织企业具有坚实的应用基础,但由于亏损等原因,部分以前的信息化先进企业工作进展不大,甚至陷于停顿,但在2000年后需求呈现明显增长态势;许多外资、合资企业投资大,应用水平较高,但是统计数据不全;许多民营企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十分重视对高新技术的应用,但大多数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是空白。 1.1 水平中等差异明显 对于整个纺织行业信息化应用的现状而言,前几年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从整体水平分析,在制造业中处于中等水平。其特点是:由于我国纺织业存在地域、行业、企业的差异性和发展不平衡性,从而决定了信息化目标需求的多样性、推进步骤的渐进性和实施过程的艰巨性。 从地区分布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纺织企业信息化起步早,但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上的项目很少;浙江、江苏、广东等纺织服装业发达的沿海地区发展较快;山东、河南、河北、湖北等传统纺织业地区也有很多典型项目,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 从行业看:化纤企业投入较大,效益明显;棉纺、纺机企业"七五"、"八五"期间成果显著,"九五"期间受亏损等因素的影响曾一度下滑,最近又有回升态势;服装企业作为出口创汇大户,数量多、发展快,但主要应用局限于服装cad,其他方面亟须开展。 从近期投资规模看:信息化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有经纬纺机、

祖克浆纱机常见设备故障

浆纱机的常见故障 一、经轴退绕部分 1.经轴制动力不足 (1)气源压力不足,气源压力应有0.55~0.60MPa。气管破损、堵塞,接头漏汽,造成制动部分气压的不足。 (2)比例阀损坏,或作用不准确。 (3)起机直径、煞车因素和张力设定不当,使退绕中制动力的改变不相适应。 2.经轴退绕张力不稳定 (1)气源压力不稳定。 (2)经轴轴头及制动盘跳动大,造成退绕张力不稳定。 (3)制动带、制动块磨损,摩擦系数不正常。 (4)张力检测辊弹簧作用不正常,缓冲油缸油、积水。 (5)固定式张力检测辊压力传感器作用不正常。 3.个别经轴纱片松紧不一致 (1)经轴轴头及制动盘跳动大,造成退绕张力时松时紧。 (2)制动带、制动块磨损、缺损,制动不正常。 (3)制动杠杆与制动带连接点,制动汽缸作用点不规范。 (4)制动汽缸皮碗破损,汽管及接头漏气。 (5)气源质量差,汽缸锈蚀,活塞杆不灵活,或汽管被油泥堵塞影响汽缸作用。 (6)经轴轴承及导辊轴承不灵活。 二、浆槽部分 1、压浆辊加压作用不良 浆纱机处于正常速度时,前后压浆辊压力表指示值偏高,气路中的调压阀漏气或压力表指针偏转、呆滞。 (2)浆纱机处于正常速度时,前后亚浆辊压力表指示值偏低,严重时压浆辊上抬不加压;加压气路管道内有油污,气路不畅通;汽管或进出口连接处漏气;加压回路中的电磁阀失灵(芯子磨灭、弯曲,或芯子内有油污、汽水)需检修或调换。 (3)浆纱机处于正常速度到爬行速度时,主压浆辊压力不变或急剧变化;自动调压的比例阀未进行工作;加压回路中的电磁阀工作失灵;节流阀失灵。 (4)压浆辊俩端加压力不一致,致使经纱上浆率、回潮率俩边不一致;压浆辊俩端某一加压汽缸气路导管漏气,油泥堵塞,活塞密封圈磨损或汽缸磨灭;压浆辊加压杠杆调节不当,需重新调节杠杆位置、弹簧弹力,使俩端一致;杠杆支轴圆销锈死,汽缸带不动;压浆辊及上浆辊轴承损坏。 2、浸没辊加压作用不良 浸没辊侧向加压作用不良,手扳浸没辊加压控制阀旋钮,侧向不加压或加压力不足。 (1)电磁阀损坏或调压阀陈旧;汽缸皮碗磨灭、破裂,气管漏气。

浆纱

浆纱教程第三章浆纱 本章知识点: 1、浆纱的目的和要求 2、主要粘着剂的一般性质和上浆性质。 3、浆纱助剂的作用及用量。 4、浆纱组分的选择方法,浆液配方的确定及调浆方法,浆液质量指标。 5、浆纱工艺流程及浆纱质量指标。 6、浆纱上浆率及浆液对纱线浸透、被覆程度的控制。 7、浆纱烘燥机理及烘燥装置。 8、浆纱伸长率的控制。 9、浆纱自动控制。 10、浆纱工艺设计及产、质量。 11、高压上浆技术。 12、提高浆纱产量及质量的技术措施。 概述 一、浆纱工序的任务 1、织造时经纱反复受到各种外力的多次作用(拉伸、弯曲、冲击及摩擦)容易使纱线结构松散,起毛而断头,或纤维纠缠致使开口不清。 机构作用:①拉伸:开口、打纬、卷取;②弯折:新纬和座冲击;③磨擦:停经片、综、筘及梭子、经纱间。通过分析得:从织轴到织口经纱要承受3000-5000次反复负荷的作用。 2、浆纱的目的 (1)提高经纱的可织性,使经纱增强,耐磨20-40% (2)卷绕成浆轴 (3)保伸,减伸率20-25%。 二、浆纱工序的组成:上浆和调浆 1、调浆:选择浆料以一定比例配合调料成一定浓度的浆液。 2、上浆 (1)绞经上浆:将绞纱浸渍浆液,挤压、烘干。 优点:设备费用省,操作简便,回丝少,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色织生产。 缺点:浆纱质量差,上浆不匀,劳动强度高,生产率低。 (2)经轴上浆:若干经轴并合→上浆→烘干→卷绕成浆轴优缺点与绞经上浆相反。 三、浆纱工序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浆纱是准备工序的关键,每台浆纱机的产量可供200-300台/只机的织轴需要,即通常说浆纱一分钟织造一个班。 1、浆纱质量好,则布机断头少,效率高,产量高,质量好。回丝少,挡车工劳动强度低。 2、浆纱速度30-60m/min,相当于布机一个班的产量,稍一疏忽则布机一个班生活难做。 3、每台浆纱机供应200-300台布机,浆纱机能否正常运转,对织轴的正常供应,关系很大。 4、与降低成本关系很大,节约浆料、用汽、回丝等。 四、浆纱工程的要求 1、上浆量符合工艺设计要求,避免过大或过小。 2、上浆均匀。 3、浆液对纤维有良好的粘附性、即被覆和浸透的比例应符合工艺要求。 4、上浆后纱线毛羽贴伏,浆膜平滑,柔软而又坚韧。 5、上浆后纱线的弹性伸长损失小。 6、上浆后纱线的顺潮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浆膜具有一下吸湿性。

关于考察纺织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考察纺织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4月18日至23日,在副市长的带领下,我市部分纺织企业负责人一行15人,赴浙江兰溪、江苏湖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对接活动,先后参观考察了中国立马控股集团、浙江佳而美纺织、浙江鑫浪纺织、浙江七星纺织、江苏旷达集团、常州马杭色织布、江苏瓯堡纺织染整等企业,以及湖塘纺织城、湖塘纺织科技发展中心,并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了两地在纺织产业发展上的经验做法介绍,与当地企业进行了对接交流。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两地纺织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XX市纺织产业发展情况。XX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是中国织造名城。全市现有纺织企业1300家,从业人员万,规模以上企业217家,其中织造企业1150家(含毛巾企业275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6家。织布机万台,其中进口喷汽织机3150台、剑杆织机8000台,织布无梭率达100%;环锭纺35万锭,气流纺6400头;印染生产线7条,后整理线22条,阔幅平网印花生产线7条;年产布10亿米、毛巾6亿条、棉纱10万吨、家纺用品等800万套。,棉纺织工业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其中织造企业产值达68亿元,占纺织工业总产值的%,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纺织工业年上交税收亿元,且每年以30%左右的幅度递增,年出口交货值25亿元。

(二)湖塘镇纺织产业发展情况。江苏XX市XX区湖塘镇是闻名遐迩的纺织之乡、全国色织布中心和中国织造名镇,两度获得中国乡镇之星殊荣。全镇现有工业企业4660家,其中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企业2800家(其中色织面料生产企业约占半数以上),从业人员10万余人。现有织机万余台,其中喷汽织机3500台,剑杆织机30000台,有梭织机10000台,经编机500台,喷水织机150台,形成了以色织面料、牛仔面料和灯芯绒面料为主、以针织面料和产业用面料为补充的产品结构。培育了江苏新光、浩华纱罗、顶呱呱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全镇纺织企业完成产值136亿元。 二、两地纺织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高起点定位,提升产业档次。兰溪、湖塘地处江浙地区,棉花资源有限,发展纺纱优势不明显。为此,两地都把发展重点定位于织造、印染、家纺等纺织行业下游产业中高端产品上。XX市有纺织企业1300家,其中织造企业1150家,占纺织企业总量的%以上;湖塘有纺织企业2800家,其中色织面料企业占半数以上,企业普遍应用无锭纺纱、无梭织造、无纺成布、无水印染等先进技术,产品实现了系列化、配套化、个性化、时尚化。产业定位的高起点为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高精尖装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鼓励企业应用先进设备,淘汰落后产能,两地政府都出台了对纺织企业的

浆纱机运转操作基本内容

浆纱机运转操作基本内容 浆纱机运转操作基本内容 一、开车前的准备 1.人员配备 按目前的生产人员配备,浆纱设前后车值车工、调浆工。检修工与电工多数还兼管其他工序机台,但开车前均需上岗到位,做好分担的工作。调浆工一般应提前做好浆液的准备。以下操作应明确以后车工为主,前车工协助。 2.检查紧急停车开关 检查机台所有紧急停车开关并打开。打开总电源,总气源,并注意气压是否达到,新型浆纱机要求O.50~O.65MPa不等,应根据各种机型的需要来确定。 3.检查并设定工艺参数 打开计算机操作屏幕,检查并设定工艺参数。包括经轴资料(纱线线密度、头份、直径等)、织轴资料(轴长、匹长、直径等)、各区张力、伸长率、回潮率、温度、上浆率、压浆力、数值及画面等。凡属已有品种,均可从资料区调出储存数据,成套利用。 4.检查机械 如车头箱座是否灵活,压纱辊动作、伸缩筘动作是否在中心位置,左右移动是否灵活,烘筒引纱绳或带头布穿法是否正确,浆槽压浆辊、浸没辊是否抬高或升降灵活,气控箱压力、蒸汽压力,经轴架制动链条或皮带长短是否一致,上落轴盘头是否调节到中心位置。 5.分绞准备

准备好大小分绞棒及湿分绞棒、绞线和开车工具,做好清洁工作。要求从前到后纱线通道部位(各辊及烘筒)地面及高空无飞花、油污、浆皮及垃圾。 6.放余水、余浆 放净烘筒和疏水器及管道内的冷凝水,预热烘筒(一般为80℃)。放净蜡槽汽管冷凝水,调节蜡槽温度到工艺设定值,加入蜡块准备熔化。检查墨印装置,添加喷印色水。放净浆槽和管道中的余浆和余水,用蒸汽冲刷,检查浆泵作用,并对浆槽、过滤器彻底清洗。 二、起机操作 1.上经轴操作 查看经轴传票并将其插入轴头轴承,吊轴由前至后,先下后上放于轴架。要注意从轴架中问分前后两部分放置。前部分经轴由l号经轴气动系统控制,后部分经轴由2号经轴气动系统控制,两部分轴数要相等,否则纱线退绕张力不一致。 经轴吊上以后,要清除表面飞花,解开包布叠好。检查盘片有无毛刺,进行砂光。校对盘片,使各经轴对齐成一直线。套上制动带,连接在规定的眼孔,使用制动杠杆的机型要达到各轴杠杆相互平行、松紧一致。 经轴制动打“手动”,设定很小的压力(O.1MPa以下)以供手工带头。 2.经轴引纱对结 如果是连续起机,各经轴引出纱片绕过下方导辊后即可与原有纱线对结,跟着在离封头布尽可能短的距离放入绞线。如果是开空车,各经轴引出纱片顺次叠合,将封头布对齐,牵引至经轴架前方使与引纱绳(带头布)分股对结(一般为6~8股)结头要小,各股张力均匀,纱片整齐。最后将制动打到“自动”挡。 3.放浆准备工作

3、浆纱

浆纱 在织机上,单位长度的经纱从织轴上退绕下来直至形成织物,要受到3000次——5000次程度不同的反复拉伸、屈曲和磨损作用。未经上浆的经纱表面毛羽突出,纤维之间抱合力不足,在这种复杂机械力作用下,纱身起毛,纤维游离,纱线解体,产生断头;纱身起毛还会使经纱相互粘连,导致开口不清,形成织疵,最后,正常的织造过程无法进行。 浆纱的目的正是为了赋予经纱抵御外部复杂机械力的能力,提高经纱的可织性,保证织造过程顺利进行。因此,除股纱、单纤长丝、加捻长丝、变形丝、网络度较高的网络丝外,几乎所有短纤纱和长丝均需经上浆加工。 上浆后的经纱可织性得到提高,上浆工作所起的积极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耐磨性改善; ●纱线毛羽帖服、表面光滑; ●纤维集束性改善,纱线断裂强度提高。 ●有良好的弹性,可弯性及断裂伸长。 ●具有合适的适度。 ●获得增重的效果 ●获得部分织物后整理的效果 为了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目前,对浆纱工程提出了如下要求。

●浆纱应具有良好的可织性(良好的耐磨性、毛羽贴伏、增强 保伸、弹性等) ●浆纱所选用的粘贴剂和助剂不仅来源充足,成本低廉,浆纱 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要易于退浆,退浆废液易于净化,不污 染环境。 ●织轴卷绕质量良好,表面圆整,排纱整齐,没有“倒断头”、 并绞、绞头等疵点。 ●在保证优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浆纱生产效率,浆纱速度和 浆纱工艺过程的操作和质量控制自动化程度。减少能源消耗, 降低浆纱成本,提高浆纱生产的经济效益。 第一节浆料 为了使获得理想的上浆效果,浆液及浆膜在下列各方面应具备优良的性能。 ●浆液性能:化学物理性质均匀和稳定性,浆纱在使用过程中 不易气泡,不易沉淀,遇酸、硫或某些金属离子时不析出絮 状物;对纤维材料的亲和性及浸润性好;适宜的粘度。 ●浆膜性能:对纤维材料的粘附性;强度、耐磨性、弹性、可 弯性;防腐性。 ●但是,很难找到某种浆料的上述各项性能同时优良。为此, 浆液中既有作为基本材料的粘着剂,也有起辅助作用的各种 助剂,扬长避短,起到理想的综合效果。 ●除了从工艺方面考虑外,还需要兼顾经济、资源丰富、节约

最新抄纸车间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抄纸车间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三、 换班时严格执行换班制度,并检查记录设备。四、 油渍、地面积水应及时清理,防止滑倒。 五、 保持现场纸张完好以防绊倒。六、 要启动复卷机,必须确认没有人可以启动设备。七、 在重绕过程中,拧紧操作人员,将纸张垫在重绕机后面。八、 正常复卷操作时,操作人员应站在纸卷的两侧,防止纸卷滚出伤人。九、 检查旋转部件时,不要用手触摸它们;在安全距离之外,通过听声音或视觉观察来判断它们。十、 离开纸卷时,打包机必须挂上西蒙的安全绳。如果包装工不在现场,复卷机将负责领班。如果两者都不在,应由下纸辊人员负责,并观察切刀工是否站在复卷机南侧的东西两侧,以监督是否有人通过,并确认无人能降低下纸辊。11 、 当拿着汽车和纸卷时,操作者应该站在安全的距离,以防止汽车受伤。十二、 用起重机吊纸时,应平稳、严密、倾斜,操作人员应站在被吊物下方并靠近被吊物。十三、 使用切割机时要穿戴好防护措施,检查开关是否损坏。十四、 开车时,严格连续开车,防止设备损坏;15 、

驾驶完成后,关闭驾驶电源,将遥控器放在指定位置,吊钩必须高出2米以上,以防人身伤害。十六、 停止维修要做到”维修工作票”和”停电工作票”,维修要挂警示牌;十七、 操作人员不得在不停止设备运行的情况下接近接头。十八、 关闭后立即清理现场。十九、 工作期间,严格玩和玩。 卷曲安全操作规程1 、 上班前,必须穿好工作服和“三连裤袜”,并严格穿奇装异服 高跟鞋和拖鞋;二、 严格携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上岗;三、 换班时严格执行换班制度,并检查记录设备。四、 当地面有油渍、积水、损坏的纸张时,及时清洗,防止滑落; 五、 卷曲旋转部件,并伸出手,防止挤压伤害。在安全距离之外,通过听声音或目视检查进行检查。六、 画画时,一个人必须站稳,保持头脑清醒。七、 提升辅助臂时,要注意,严格驱动辅助臂越过警戒线,损坏设备。八、 降低辅助臂时与主臂配合,防止按错按钮损坏设备;九、 开始压接时,检查是否有人在工作,并确认没有人可以开始。十、在起重机上提升纸卷时,纸卷应稳定、紧密和倾斜。当落入辅助

最新考察纺织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最新考察纺织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最新考察纺织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两地纺织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XX市纺织产业发展情况。XX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是“中 国织造名城”。全市现有纺织企业1300家,从业人员5.1万,规模以上企业217家,其中织造企业1150家(含毛巾企业275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6家。织布机1.3万台,其中进口喷汽织机3150台、剑杆织机8000台,织布无梭率达100%;环锭纺35万锭,气流纺6400头;印染生产线7条,后整理线22条,阔幅平网印花生产线7条;年产布10亿米、毛巾6亿条、棉纱10万吨、家纺用品等800 万套。,棉纺织工业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其中织造企业产值达 68亿元,占纺织工业总产值的84.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6.9%。纺织工业年上交税收3.2亿元,且每年以30%左右的幅度递增,年 出口交货值25亿元。 (二)湖塘镇纺织产业发展情况。江苏XX市XX区湖塘镇是闻名 遐迩的“纺织之乡”、“全国色织布中心”和“中国织造名镇”, 两度获得“中国乡镇之星”殊荣。全镇现有工业企业4660家,其中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企业2800家(其中色织面料生产企业约占半数 以上),从业人员10万余人。现有织机4.4万余台,其中喷汽织机3500台,剑杆织机30000台,有梭织机10000台,经编机500台, 喷水织机150台,形成了以色织面料、牛仔面料和灯芯绒面料为主、以针织面料和产业用面料为补充的产品结构。培育了“江苏新光”、“浩华纱罗”、“顶呱呱”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全镇纺 织企业完成产值136亿元。 二、两地纺织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高起点定位,提升产业档次。兰溪、湖塘地处江浙地区, 棉花资源有限,发展纺纱优势不明显。为此,两地都把发展重点定

恒天重工GA浆纱机参数表

注: 1.○为挡车工在主画面、控制画面和压力画面中亦可设定;☆为黑体字,当前实际值。后同。 2.初始直径设定是指卷绕织轴芯轴的直径。 3.驱动辊即拖引辊。 4.高速设定是前次停车时的速度。 高速限定是为了满足使用厂家为保证浆纱质量而限制最高车速所设的,其最大值为120m/min。 5.“压纱控制/不控制”指设为1时,只有压纱辊抬起(诊断画面显示“压纱”),才能有2.0m/min以上的高速;设为0时,无此限制。 6.设定值栏为本台设备调试值,未填写的按出厂值输入。

经轴退绕 前经轴退绕后经轴退绕 ○张力(N) 800 -7.0 800 -13 ○总长设定(m) 3750 直径(%) 50.00 100 50.00 100 零点N 量程% 0.000 1.0 0.000 1.0 加/减速力矩 +0.00 -1 +0.00 -1 上/下限 70.00 0.0070.00 0.00 PID 容差L 容差H 影响力L 影响力H 容差L 容差H 影响力L 影响力H 1.0 5.0 0.02 0.10 1.0 5.0 0.02 0.10 PID限制 0.000 0.000 实际长度(%) 100.00 97.45 100.00 97.45 初始惯量 50.0 50.0 ☆控制输出量(%) 27.90.33Mpsi 27.90.33 卷轴数量 10.00 10.00 制动因素 0.10 0.10 控制分量70.00 70.00 气压标定系数 0.6[MPsi]每20毫安/[mA] 0.6 张力标定系数 1500.00牛顿每100%位置 1500.00 合并烘

前预烘 后预烘 前浆槽

上浆工艺的现状和发展 周永元

周永元一、经纱上浆目的的演变:在纺织厂生产中,除了一些股线、强捻丝及某些类型的变型丝(如网络丝)外,大多数经纱在织造之前都必需经过上浆。这个织前准备工序称为《经纱上浆》。经纱上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经纱的《可织性》,使其在织造时能承受织机上强烈的机械作用。但在具体实现提高《可织性》的内涵上,近代在总结生产实践和深入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展和更深的分析。 a、上浆目的的《传统说法》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无论在纺织厂的工艺设计中或大专院校的专业教说书中都认为经纱上浆目的有三:①增强②保伸③耐磨因此,那时鉴别上浆效果和浆纱质量的指标是:浆纱机上《三个率》(上浆率、回潮率和伸长率)和浆纱质量《二个率》(增强率和减伸率)。致使每个纺织厂的浆纱车间,要对每个织轴从浆纱机上落轴后,迅速称重估算它的"加重"上浆率;每台浆纱机上都装了"回潮率"显示仪;定时用夹纸条方式掌握纱线伸长率。试验室必需定期取原纱和浆纱的试样,在单纱强力仪上测试它的增强率和减伸率。但经常发现"增强率"和"减伸率"这两个指标与织机生产实际不一致。从表1的生产实际结果分析,经纱的织造效果(经纱断头率)有明显差别的三组浆纱,而它们的浆纱增强率与减伸率区分不出有什么显著差异。 表1 涤/棉(65/35)细布(9672)的浆纱比较

又从表2的分析对比可见:4040府绸在有梭布机(1511型)上织造时,经纱在织机处所受的最大张力值,远低于14.5tex(40英支)纱的断裂强度(只有它的20%左右);经纱在织机上正常制织时,所受的最大伸长率是0.65%,也远低于经纱断裂伸长(7%~8%)。由这个测试对比和纺织厂的多数生产实际都说明强力与伸长并不是经纱断头的主要原因。 表2: 40英支经纱在织机上所受机械作用与原纱性能对比 由表2可见,经纱从织机的后梁移动到织口成布,要受到反复拉伸与弯曲达4000多次;经纱之间摩擦,以及经纱与综眼、走梭板、引纬器等摩擦是相当剧烈可观的,都超过了未上浆的原纱的耐磨性。为了降低经纱断头率,提高经纱的可织性及产品质量,必须赋予经纱以更高的耐磨性;粘附贴伏突出在纱条表面的毛羽,适当增加经纱强度,并尽可能地保持经纱原有的弹性。这也是《经纱上浆》成为织造前经纱准备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的原因。 b、上浆目的的《现代说法》通过对上列表1和表2的分析。在80年代的多次全国性上浆研讨会上讨论和认证后,明确了经纱上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耐磨和贴伏毛羽。这是近20年来,在我国已得到了公认,并已列入大专院校教材中。在一本近期出版的高等纺织院校的专业教材

浆纱机车长作业指导书

车长接班时接清工艺情况,包含:1、与上班车长沟通在浆品种工艺卡上的信息和工艺参数;2、对各站工艺参数(回潮、各区张力、蜡速、浆液浓度等)进行检查;3、核对工艺卡与运转卡是否相符。 1.2接清设备运转情况与6S责任区 车长将浆纱机的运转状况交接好,包括;分纱棒、上蜡装臵、导纱辊、压纱辊等;检查交班车长责任区卫生清洁情况。 1.3记录交班所浆品种米数

1、上一品种了机前100米开始降低各组烘筒温度,将浆纱机各浆槽浸没辊摇起并清洁干净,为起机做好开车准备。 、起机时,将烘筒温度 调节至:第一组预烘 3、起机各区伸长控制 比正常小1到2个点; 、车长起机前要检查浆 液浓度;设定起机蜡速; 2、与后臵车工配合分层放绞线,遵循先下层后上层,由后向前的原则,绞线间距10cm左右。 、与后值车工配合将出 烘筒的纱线,快速用分绞 棒穿过,并将绞线抽出。 6、上车长将轴幅必须 调整为相应轴幅后方可 落轴剪断纱片,将整幅 纱片平整地卷入织轴, 禁止随意分为两把塞入 织轴。 7、前车匀纱时边部要比 中间略薄,平纱搬头要控 制在15米内。起机后各

①站目测回潮大小,出纱是否平直均匀,伸缩筘、拖引辊、导纱辊有无飞花、回丝等;手感导纱辊与浆轴 ②站查码表记录、上 蜡装臵、传动机构运转等 情况;查分绞有无出错、 有无并绞、并头现象;手 感烘房出纱张力、回潮、 上浆等情况。 ③站目测烘筒有无 缠纱,运转是否良好; 各汽门有无滴漏;烘房 纱线是否有水印现象 等。 ④站目测湿分绞棒转 动情况;上浆辊、压 辊、浸没辊、引纱辊、导 纱辊有无缠纱;压浆辊有 无过浆、甩浆;浆液质量 ⑤站目测经轴有无断头、绞头、松经、擦边纱等情况;目测边盘是否一致、轴盘螺栓是否松动;并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经纱张力。 ⑥站同④站检查内容,着 重从浆锅左侧检查。 ⑦站稍转分绞棒,目测和手感 分绞使用是否正常;检查各传动部 件运转是否正常。

上浆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现代纺织上浆》上浆工艺的现状和发展 -------------------------------------------------------------------------------- 一、经纱上浆目的的演变: 在纺织厂生产中,除了一些股线、强捻丝及某些类型的变型丝(如网络丝)外,大多数经纱在织造之前都必需经过上浆。这个织前准备工序称为《经纱上浆》。经纱上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经纱的《可织性》,使其在织造时能承受织机上强烈的机械作用。但在具体实现提高《可织性》的内涵上,近代在总结生产实践和深入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展和更深的分析。 A、上浆目的的《传统说法》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无论在纺织厂的工艺设计中或大专院校的专业教说书中都认为经纱上浆目的有三: ①增强 ②保伸 ③耐磨 因此,那时鉴别上浆效果和浆纱质量的指标是:浆纱机上《三个率》(上浆率、回潮率和伸长率)和浆纱质量《二个率》(增强率和减伸率)。 致使每个纺织厂的浆纱车间,要对每个织轴从浆纱机上落轴后,

迅速称重估算它的"加重"上浆率;每台浆纱机上都装了"回潮率"显示仪;定时用夹纸条方式掌握纱线伸长率。试验室必需定期取原纱和浆纱的试样,在单纱强力仪上测试它的增强率和减伸率。 但经常发现"增强率"和"减伸率"这两个指标与织机生产实际不一致。从表1的生产实际结果分析,经纱的织造效果(经纱断头率)有明显差别的三组浆纱,而它们的浆纱增强率与减伸率区分不出有什么显著差异。 表1 涤/棉(65/35)细布(9672)的浆纱比较 浆液增强率 (%)减伸率 (%)断经 (根/台时) 12.97 27.17 0.23 PV A为主体混合浆11.09 34.44 0.16 19.75 27.16 0.11 又从表2的分析对比可见:4040府绸在有梭布机(1511型)上织造时,经纱在织机处所受的最大张力值,远低于14.5tex(40英支)纱的断裂强度(只有它的20%左右);经纱在织机上正常制织时,所

织造技术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趋势

目录 绪论 (2) 摘要 (3) 1.原始时期的织造技术 (3) 2.发展中期的织造技术 (5) 3.近期制造技术的发展 (7) 4.织造准备技术的发展 (8) 5.织造技术的发展特点 (8) 6.我国织造技术的目前发展 (9) 参考文献 (9)

织造技术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绪论 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开始,纺织工业就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从商代甲骨文的记载中,可以发现我们的祖先生产织物的实践活动。这种最早使用的织机,实际上就是两根木棒,在两棒之间平行地排列好一组麻纤维,这就是经纱。将经纱绷紧固定后,在其中间按一定的规律穿入纬纱,新纳入的纬纱再用木棒打紧,这就形成了最早的织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纺织机械设备也在不断进步。为了得到平行排列的经纱,最初人们手摇一个类似风车的架子,将经纱平行的卷绕在架子上,这便是最早的整经机。为了减少经纱织造时的断头,将经纱放在淀粉溶液里浸泡揉压,然后在阳光下晒干,这就是早期的浆纱设备。在使用梭子引纬之后,织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用脚上下踏动踏板,驱动综框开口,用手投梭,打纬。后来将脚踏的动力通过连杆机构,传动投梭棒及筘座,将双手解放出来,处理断头并准备纬纱,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一历史时期,织机方面有许多精巧的发明。 水力,蒸汽机,电力等能源的开发,大大推动了纺织工业的发展,用动力驱动的络筒机,整经机,浆纱机,织机相继出现,而纺织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进展,在制剂上采用了自动换梭,自动换纡,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20世纪50年代,剑杆织机,喷气织机,片梭织机,喷水织机相继问世,摆脱了传统的梭子引纬方式,织机的产量有了成倍的增长。在20世纪70年代,多梭口织机诞生,连续引纬开始取代间歇引纬的设计思想。与此同时出现了三相织机,革新了经纬垂直交织的传统观念,揭示了织物构成的新原理。 织机的发展,也带动了准备设备的技术进步。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半自动络筒机,到70年代便发展成全自动络筒机。进入90年代,织造设备已过渡到一个全新时代,各种先进技术,诸如:声学,光学,计算机,远红外线,微波,激光,光纤已在纺织设备中广泛采用。全自动络筒机已大量应用于生产实践,普遍使用电子清纱器及无接头技术。液压技术与变速电动机的应用,提高了整经

浆 纱

浆纱 在织机上 单位长度的经纱从织轴上退绕下来直至形成织物 要受到3000次——5000次程度不同的反复拉伸、屈曲和磨损作用。未经上浆的经纱表面毛羽突出 纤维之间抱合力不足 在这种复杂机械力作用下 纱身起毛 纤维游离 纱线解体 产生断头 纱身起毛还会使经纱相互粘连 导致开口不清 形成织疵 最后 正常的织造过程无法进行。浆纱的目的正是为了赋予经纱抵御外部复杂机械力的能力 提高经纱的可织性 保证织造过程顺利进行。因此 除股纱、单纤长丝、加捻长丝、变形丝、网络度较高的网络丝外 几乎所有短纤纱和长丝均需经上浆加工。上浆后的经纱可织性得到提高 上浆工作所起的积极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耐磨性改善 纱线毛羽帖服、表面光滑 纤维集束性改善 纱线断裂强度提高。 有良好的弹性 可弯性及断裂伸长。 具有合适的适度。 获得增重的效果 获得部分织物后整理的效果为了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目前 对浆纱工程提出了如下要求。 浆纱应具有良好的可织性 良好的耐磨性、毛羽贴伏、增强保伸、弹性等 浆纱所选用的粘贴剂和助剂不仅来源充足 成本低廉 浆纱操作简单方便 而且要易于退浆 退浆废液易于净化 不污染环境。 织轴卷绕质量良好 表面圆整 排纱整齐 没有“倒断头”、并绞、绞头等疵点。 在保证优质生产的前提下 提高浆纱生产效率 浆纱速度和浆纱工艺过程的操作和质量控制自动化程度。减少能源消耗 降低浆纱成本 提高浆纱生产的经济效益。 第一节浆料为了使获得理想的上浆效果 浆液及浆膜在下列各方面应具备优良的性能。 浆液性能 化学物理性质均匀和稳定性 浆纱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气泡 不易沉淀 遇酸、硫或某些金属离子时不析出絮状物 对纤维材料的亲和性及浸润性好 适宜的粘度。 浆膜性能 对纤维材料的粘附性 强度、耐磨性、弹性、可弯性 防腐性。 但是 很难找到某种浆料的上述各项性能同时优良。为此 浆液中既有作为基本材料的粘着剂 也有起辅助作用的各种助剂 扬长避短 起到理想的综合效果。 除了从工艺方面考虑外 还需要兼顾经济、资源丰富、节约.用粮、减少污染。浆纱用的粘合剂分为天然粘着剂、变性粘着剂、合成粘着剂三大类。 1. 浆液的质量指标、检验及控制 各种浆料的调制方法不同 它们的质量指标也有所差异。浆液的质量指标主要有浆液固体率、浆液粘度、浆液酸碱性、浆液温度、浆液粘着力和浆膜力学机械性能等。 1) 浆液总固体率 又称含固量 浆液质量检验中 一般以总固体率来衡量各种粘着剂和助剂的干燥重量相对浆液重量的百分比 浆液的总固体率直接决定了浆液的粘度、影响经纱的上浆率。测定浆液总固体率的方法有烘干法和糖度计 折光仪 检测法。 2) 浆液粘度 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粘度的大小影响上浆率和浆液对纱线的浸透与被覆程度。在整个上浆过程中浆液的粘度要稳定 它对稳定上浆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影响浆纱粘度的主要因素有浆液流动时间、浆液的温度、粘着剂分子量及粘着剂分子结构。 3) 浆液酸碱度 ph值 是浆液中氢离子浓度 负对数 的指标。氢离子浓度大 浆纱呈酸性。反之呈碱性。 4) 浆液温度 浆液温度是调浆和上浆时应当严格控制的工艺参数。特别是上浆过程中浆液温度会影响浆液的流动性 使浆液粘度改变。浆液温度升高 分子热运动加剧 浆液粘度会下降 渗透性增强 温度降低则易出现表面上浆。对于纤维表面附有油脂、蜡质、胶质、油剂等拒水物质而言 浆液温度会影响这些纱线的吸浆性能和对浆液的亲和力。 5) 浆液粘着力 综合了浆液对纱线或织物的粘附力和浆膜本身强度两个方面的性能 直接反映到上浆后经纱的可织性。测定粘着力的方法有粗纱试验法和织物条试验法。影响浆液粘着力的因素有粘着剂大分子的柔顺性、粘着剂的分子量、被粘物表面状态、粘附层的厚度、粘着剂的极性基团等。 6) 浆膜性能 测定浆膜性能可以从实用的角度来衡量浆液的质量情况 这种试验也经常被用于评定各种粘着剂材料的浆用性能。影响浆膜性能的因素有粘着剂大分子的柔顺性、粘着剂的分子量、分子极性及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