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科研管理)中国制造_如何通过开放式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_中集集团自主创新模式的案例研究

(2008科研管理)中国制造_如何通过开放式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_中集集团自主创新模式的案例研究

(2008科研管理)中国制造_如何通过开放式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_中集集团自主创新模式的案例研究
(2008科研管理)中国制造_如何通过开放式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_中集集团自主创新模式的案例研究

第29卷 第4期2008年 7月科 研 管 理

Science Research M anage m ent Vo.l 29,N o .4J u l y , 2008

收稿日期:2007-05-10.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批准号70225004)、浙江大学2006年学科交叉预研基金(985工程)。

作者简介:郑 刚(1975-),男(汉),山东泰安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技术与创新管理。

何郁冰(1974-),男(瑶),湖南江永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

陈 劲(1968-),男(汉),浙江余姚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科技政策等。

陶婷婷(1975-),女(汉),黑龙江牡丹江人,中集集团技术管理部,经理。蒋 键(1976-),男(汉),湖南衡阳人,中集集团技术管理部。

文章编号:1000-2995(2008)04-008-0095

中国制造 如何通过开放式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集集团自主创新模式的案例研究

郑 刚1

,何郁冰1

,陈 劲1

,陶婷婷2

,蒋 键

2

(1.浙江大学 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58;

2.中集集团技术管理部,中集集团 浙江大学

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联合研究中心,广东深圳 518067)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集集团近年来实施自主创新从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本经验,并提炼出中集以全面成本领先和 三高 (高起点引进、高速度吸收、高水平超越)为特色的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及概念模型。作者认为,中集的自主创新模式对于很多中国传统制造企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关键词:开放式创新;全面成本领先;中国制造;自主创新;国际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提出

当今中国的制造业虽正日渐强大,甚至被誉

为正在崛起的 世界工厂 ,但目前 中国制造 的内涵整体仍停留在低质低价、依靠粗放式经营和规模、低劳动力成本取胜的低层次上,真正能确立全球行业领袖地位的企业尚屈指可数。而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却是一个例外。由招商局和丹麦宝隆洋行于1980年在深圳蛇口共同投资300万美元成立的中集集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唯一能提供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特种集装箱等全系列产品的规模最大、品种最齐

全的集装箱制造商和供应商,并已成功进入道路

运输车辆领域。2007年,中集的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全球集装箱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以上,连续12年稳坐世界集装箱行业的头把交椅。难能可贵的是,中集确立世界级企业的地位并不是像很多中国企业那样,完全靠低质廉价的产品和价格战取得的,而是靠其独特的自主创新模式实现了在比竞争对手更低价格前提下提供更多品种、个性化、高附加值、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

在集装箱这个技术含量相对不高、产能严重过剩、竞争激化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为主的传统制造业行业中,中集20多年里持续保持高速成长并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秘诀何在?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 中国制造 如何提

96 科 研 管 理2008年

升持续竞争力,从而成为在品牌、技术、质量等各方面领先的令人信服的真正世界级企业?本文试图从自主创新角度探讨中集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并总结若干值得其他中国制造企业借鉴的经验。

2 相关文献综述及主要理论依据

2 1 自主创新的内涵

自主创新的研究源自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技术创新道路的选择。发展中国家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引进、吸收和提高的技术学习过程(L i n su K i m, 1997)[1]。很多学者认为, 自主创新 等同于 技术创新 或者 创新 的概念。近年来我国特别强调 自主创新 ,是针对以前过多模仿引进而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而言的。陈至立(2005)指出,自主创新包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面[2];倪光南(2006)认为自主创新是在自主掌控下,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形成体制、机制、产品以及技术上的竞争力,并形成持续创新能力[3]。

2 2 自主创新的模式与提升途径

陈劲(1994)提出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三种学习模式,即干中学、用中学与研究开发中学,并认为,加强集成创新是实现自主技术创新的新思考[4];Lee&L i m(2001)认为,韩国开展自主创新的模式主要是三种,即跟随追赶、跳跃式追赶和创造新的技术道路[5];谢伟(1999,2001)基于大量案例研究,总结出系统创新、核心创新、外围创新三种创新类型,并从技术学习角度提出了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模式:技术引进 生产能力 创新能力[6-7];一些学者从我国改革开放实际出发,认为当前自主创新应以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金碚,2004;李京文,2006)[8-9];此外,毛蕴诗、汪建成(2006)提出基于产品升级的自主创新思路,探讨了替代跨国公司产品的产品升级、加快模仿创新过程的产品升级等实现自主创新的5种路径[10];路风(2006)基于对几大产业的案例研究提出了四种主要自主创新模式:终端产品的建构技术创新、转型技术创新、通过国家大型项目设置而起步的创新、系统标准的创新。这些创新都是基于开辟新的技术路径,与 模仿创新 的观点针锋相对[11];宋河发、慕容平、任中保(2006)提出了从技术投入、知识产权和创新收益三个方面对创新的自主性进行测度的方法[12]。

上述学者的观点对进一步深化自主创新的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

2.3 开放式创新与全面创新管理

切萨布鲁夫(Chesbrough,2003)提出开放式创新的概念:企业在从创意到研究开发,直到创意商品化的整个创新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同时利用内部和外部相互补充的创新资源实现创新[13]。许庆瑞等(2003)提出了全面创新管理(Total Innovation M anage m ent)这一创新理论新范式[14]。其要点可以归纳为三 全 一 协同 ,即各创新要素在全员参与和全时空域的框架下进行全方位的协同匹配,以实现各自单独所无法实现的 2+2>5 的协同效应,从而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

2 4 本研究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

综合上述研究及T idd等(2000)、许庆瑞等(2006)的观点,本研究认为,自主创新是指在创新中不单纯依赖技术引进和模仿,而是在以创造市场价值为导向的创新中掌握自主权,并能掌握全部或部分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以打造自主品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为目标。自主创新不一定是单纯技术层面的,管理、制度、战略、市场、文化乃至商业模式等各非技术方面都是自主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15,16]。

根据Y in(1994)[17]和E isenhar dt(1989)[18],案例研究比较适用于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适合回答 如何 或 为什么 类型的问题。本研究将基于上述理论观点和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中集集团 一个传统 中国制造 企业,是如何通过自主创新来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

3 中集的发展历程与战略演进路径

20多年来,中集经历了三次大的战略创新,逐步确立了自己的行业领先地位。

3 1 蓄势待发阶段(1980-1992) 凭借低生产成本优势赢得生存

20世纪80年代初中集投产后,市场不景气以及中外文化冲突导致连年亏损,1986年公司濒

第4期郑 刚,何郁冰等: 中国制造 如何通过开放式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集集团自主创新模式的案例研究 97

临破产。1987年中远集团入股中集,使中集得以站稳脚跟,初步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中集的竞争对手主要在韩国和日本,由于全球集装箱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导致集装箱价格连年下挫,他们越来越把标准集装箱视为没有利润的 瘦狗 业务。因此,刚起步而又技术薄弱的中集选择以门槛最低、最易体现比较成本优势的标准集装箱为突破口。通过劳动力和生产制造成本领先迅速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确保生存和发展是其这一阶段的主要战略;

3 2 强势扩张阶段(1993-2004) 依托 低成本并购 快速实现规模扩张、相关多元化和技术跨越,把 瘦狗 业务打造成 金牛

早在80年代末期,当时在中集任技术骨干的麦伯良就敏锐发现了集装箱的制造基地正在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国转移的大趋势。因此在1992年任中集总裁后,就超前于竞争对手开始了在全国沿海的战略布局。先后在全国沿海地区收购兼并了十余家集装箱生产企业,早于竞争对手建立了一个覆盖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生产布局体系,形成了贴近市场的生产基地和规模优势。

在1996年中集首次成为集装箱行业 产销量世界第一 后,中集人清醒地认识到仅凭劳动力和生产环节上的低成本,已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卓越,从 中集制造 向 中集创造 转型,是中集在新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中集于是将目光瞄准了集装箱中高端产品 冷藏集装箱和特种集装箱,到2001年,已经在这两类高附加值产品的国际市场上分别拔得了头筹。

由于全球集装箱市场规模有限,因此在取得世界集装箱50%以上份额之后,要想继续扩大规模,成为世界级企业,必须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经多次论证,中集选择了围绕现代化交通装备为主线的相关多元化战略。2002年开始,中集集团将产品延伸至道路运输车辆,公司通过快速并购和重建国内、国外的资源配置体系,短短五年间不仅一跃成为世界专用车领域的冠军,而且使得这个在国内散乱、在发达国家微利的行业开始走向规范化运作,赢利能力上升。发达国家半挂车毛利率不到5%,而目前中集车辆毛利率已经超过15%,并成为我国专用汽车标准起草成员单位[19]。3 3 全球化运营阶段(2005-) 依托开放式自主创新和全面成本领先打造世界级 全能冠军

2005年,中集首次提出建设 以中国优势为依托的全球化营运体系 ,并进一步深化实施生产、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全面成本领先战略。中集通过研发、生产制造、采购、经营管理、市场、物流、服务等价值链各环节的全面成本领先,能够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多品种、差异化、个性化的高质量产品,体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4 中集的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分析

我们经过多年跟踪调研发现,中集近年来的成功并不仅仅是依靠市场机遇和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也不仅仅是靠出色的资本运营、市场开拓能力等,更重要地是因为开展了以全面成本领先和 三高 (高起点引进、高速度吸收、高水平超越)为特色的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逐步积累掌握了行业领先的核心关键技术,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 1 全面成本领先

中集的 全面成本领先 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狭义的劳动力和制造环节的 成本领先 ,而是在保持劳动力及采购、研发、制造、市场、服务等价值链各环节全面低成本的同时实现了差异化和高附加值。2006年,中集集团主营利润率达1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8%),甚至远高于号称高科技产业的信息通讯产业(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百强2006年平均销售利润率为2 09%)[20],这对于集装箱这种被很多跨国公司视为 瘦狗 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是难能可贵的。

4 2 开放式、全球化创新:高起点引进、高速度吸收、高水平超越

高起点引进 中集建立初期,技术能力十分薄弱,只能选择先模仿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路径。中集善于瞄准世界顶尖技术进行大范围的资源整合,不论是在冷藏箱领域对德国技术的引进,还是在罐箱领域对英国和荷兰技术的引进,都遵循 不从零开始,立足高起点 的理念,加上强大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迅速从 学生 成为 老师 ;

98 科 研 管 理2008年

高速度吸收 中集具有很强的技术学习能力。冷藏箱业务的发展便是中集技术创新的一个经典范例。从1995年中集为了拓展经营业务决定生产标准冷藏箱而选择引进德国生产技术开始,经过短短5年时间,中集不仅消化吸收了德国的专利技术,还拥有了多项新自主专利,并通过授权给其他生产商的方式每年收取专利许可费300多万元,形成了自主创新能力[21];再如,2002年中集进军道路运输车辆行业,公司通过快速并购和重组,短短五年间一跃成为世界专用车领域的冠军。

高水平超越 在1996年中集成为世界集装箱产销量第一后,就开始树立新的目标 成为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真正世界级企业,为此,在技术创新方面确立了技术领先战略。目前,中集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2%以上。有三四百人直接参与产品研发,此外还有从事制造技术研究、装备保障和工艺研究的工程技术团队,而且正在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等基础研究的投入。中集还积极同大学、科研院所、供应商和客户合作开展研究与开发。此外,为增强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中集积极参与相关国际、国家与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目前在6大产品领域共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36项,其中9项已正式纳入国家和行业标准,并且还是中国唯一参与集装箱行业国际标准制定的企业代表。目前中集集团已经形成行业内领先的技术研发力量。

近年来开发出全球首创的侵入探测( 可视 )安全集装箱(TESC)和智能集装箱;研制出全球第一台环保型冷藏集装箱,建造了第一个环保型集装箱生产基地;成功自主开发出以人工树种替代热带雨林天然树种的集装箱木地板项目,并实现了大规模商业生产,解决了影响全球环境的世界性难题。技术上的领先使中集取得了市场的"话语权",确保了在业界的领先地位。

集装箱客户的国际化特性决定了中集一开始就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国际视野。20多年来,中集积极整合全球资源,进行开放式的全球化创新,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六个全球化:

全球化制造:以中国优势为依托,遍布北美、欧洲和中国沿海的生产制造基地;

全球化采购:技术、钢材、设备等的跨国采购;

全球化研发:以深圳为核心、分布在全国和美国、欧洲各地的全球化研发体系;

全球化营销:面对的主要客户都是世界500强跨国公司;

全球化创新源:整合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创新源泉;

全球化资本运作:通过出色的国际国内资本运作,进行低成本全球化扩张,并迅速获得技术能力、品牌、知识产权、市场渠道和其它资源;

4 3 自主创新的环境支撑:文化与制度

4.3.1 中集的创新型文化:人人都是创新者

中集一直将 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1991年,中集把企业精神归纳为 团结、进取、高效、创新 。1997年,又提出了 尽心尽力、尽善尽美 的文化口号。如果说 尽心尽力,尽善尽美 更多可以视为一种质量型文化,那么近年来,中集文化中更是逐渐融入了一些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新型文化内涵。2002年以来,又把 创新无限 确定为中集的核心价值观。

纵观国内外的优秀企业,如丰田、三星、海尔等,无不重视激发全员的创新活力,中集也是如此。近年来,中集集团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从制度上确保了全员创新的开展。例如,在长期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基础上,从2005年开始,积极推动 3+1技术创新工程 ,要求管理人员和全体技术人员结合集团业务发展目标,每年提出3项有效创新提案,完成1项有价值的创新成果。该工程取得了明显效果。例如,上海宝伟的 出箱口龙门吊下线运输设备 项目,由工程师赵声录率几个基层员工,基于对产品生产流程和工艺的深入研究,仅1个月便自主开发出了方便实用、并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通用性出箱下线运输装置。公司每年可节省几百万元,而投入只需要20多万元左右[21]。

4.3.2 鼓励创新的激励制度

随着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何防止 大企业病 ,始终保持员工的工作激情?中集近年来摸索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激励制度,如设立 卓越中心 ,以各企业管理工作中持续表现优秀,又能够起到示范效应的点带动全集团企业改善的面,促使企业之间战略协同,优势互补;每

第4期郑 刚,何郁冰等: 中国制造 如何通过开放式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集集团自主创新模式的案例研究 99

年通过集团创新大会对重大创新成果进行奖励;开展了人才培养的 311 工程,从制度上保障和鼓励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实行技术 管理双通道的职业发展规划等;此外,近年来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了各技术分中心与研发人员的绩效评价制度与实施细则,把组织、个人的创新绩效直接与收入、奖励挂钩,变粗放式研发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创新绩效。

4 4 中集开放式自主创新概念模型及各阶段的特点

根据上述分析,本研究总结出中集开放式自主创新的概念模型,即:以打造以中国优势为依托的全球化营运体系、成为世界级 全能冠军 为战略目标,以创新型文化为基础,以全面成本领先和 高起点引进、高速度吸收、高水平超越 为特色,以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支撑,实施开放式自主创新,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提升系统竞争力(图1)

图1 中集集团开放式自主创新的概念模型

F i gure 1 The ConceptualModel of C I M C s O pen I nnovation

中集集团在各战略发展阶段的自主创新的特点也各有不同,如表1所示。

在蓄势待发阶段,中集非常注意以规模效应和集约管理降低成本。通过集中采购原材料、绩效看板、规范各工厂经营、取得国际融资以及寻找更有效的运输方案,中集节省了33%的原材料成本,46%的生产和管理成本。仅运输方案一项,每年就可节省500万美元。自1992年实行以成本为中心的目标管理以来,每标准箱除材料成本外

的其他成本费用下降了一大半[19]

在强势扩张阶段,与很多其他企业的扩张模式不同,中集对海内外企业的并购大多是 技术

型并购 ,即不仅看重其规模、生产设备、厂房、区位等硬件条件,而且非常看重是否可以通过并购获取专利、知识产权、核心人才等核心技术资产,从而可以快速提升技术能力,在最短时间内实现

技术跨越。如中集通过对欧洲领先的道路运输车辆和专用静态储罐供应商荷兰博格工业公司的收购,不仅快速拥有了全球最顶尖的罐式设备技术和多项核心专利,且一次性拥有了博格在欧洲5个国家22个生产基地和全部销售网络,让中集在欧洲主流市场的布点一步到位,这对中集全球布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阶段,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的管理创新所带来的综合成本优势,远远超过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因此,即使国际竞争对手把工厂设在中国,其产品价格也无法和中集竞争。

在全球化运营阶段,中集致力于在全球范围依靠开放式创新和全面成本领先提升系统竞争力,并进一步深化实施生产、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全面成本领先战略。组织和管理创新是中集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4 5 中集实施自主创新的绩效

近年来,通过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中集在产品的开发、专利标准和行业地位等方面拥有了显著的国际地位,并且掌握了行业的核心技术,不断引领世界集装箱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仅2005年,新产品开发600多项,新增销售收入约100多亿元,较上年增长103%,占产品销售总收入的40%

[21]

2006年底,由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和 I T 经理世界 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最佳创新企业评选揭晓,中集集团荣获 2006中国最佳创新企业 称号[22]

。这对于中集有着重要里程碑意义,因为,这是中集集团不再仅以 规模最大 、 成本最低 、 产品质量最好 等来获得认可,而是首次以卓越的创新精神和扎实的创新管理赢得了尊重。 中集在自主创新上的骄人业绩可以归纳为 三个唯一 和 四个转变 :

中集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3大系列、100多个品种集装箱产品和其他物流装备,并对所有品种提供设计、制造、维护等 一站式 服务的企业;

是全球集装箱制造业唯一能提供所有品

100

科 研 管 理2008年

种、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是中国唯一一家代表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委员会制定标准的企业。

从最大到最强转变; 从产品领先向专利与标准领先转变;

从集中内源式创新向网络化分布式创新转变;

从模仿跟随者向行业领袖转变。

表1 中集集团各阶段自主创新发展特点

Table1 Characteristics of CI MC s Stra teg i c Stages

阶段蓄势待发阶段强势扩张阶段全球化运营阶段时间1980-19921993-20042005-

关注焦点 把标准集装箱做大做强,解决

生存问题

依托并购快速实现规模扩张、

产品多元化和技术跨越

在全球范围依靠开放式创新和全面成本领

先提升系统竞争力

战略创新 依托劳动力低成本站稳脚跟 低成本并购

基于核心业务的相关多元化

研发、制造、管理、市场营销等全面成本领先

低成本+技术领先+差异化

制度创新 合理化建议

基于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双通道职业发展规划

年度创新大会,重奖

卓越中心

311 人才培养计划

3+1 技术创新工程

观念与文化创新 效率、成本型文化

先做强,再做大(1990)

团结、进取、高效、创新(1991)

争做世界第一(1991)

以客户为中心

质量型文化

尽心尽力、尽善尽美(1997)

技术兴企(1997)

自强不息、挑战极限(2002)

创新无限

创新型文化

创新推动价值增长

做一个负责任的行业领导者

管理创新 成本管理

基于成本的目标考核(1992)

全面成本管理

绩效看板

全面信息管理平台

全面创新管理

设计、制造、维护等 一站式 服务

组织创新 直线职能制 集中管理、分布式研发 开放式网络化创新体系

市场创新 以生产规模和低成本占领

市场

出色的资本运作

技术型并购

拓展依托中国优势的国际市场

开拓 蓝海

技术创新 高起点引进、模仿国外先进

技术

生产工艺的渐进创新

消化吸收基础上二次创新

从产品的竞争到自主知识产

权与核心技术的竞争

开放式自主创新

更加重视标准和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

来源:作者根据中集集团内部资料整理而成

5 结论与启示

从一般意义上说,中集也是走了一条模仿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路径,但中集的自主创新模式又有其特殊性。

中集一开始技术能力十分薄弱,并没有马上投入巨资建立自己完善的研发体系,而是为了先保证生存,首先选择低技术门槛、国际竞争对手视为 瘦狗 业务而不愿过多投入精力、在劳动力和生产制造成本方面最具比较优势的标准集装箱为突破口,并通过快速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积累起用以持续发展的 第一桶金 ,进而通过出色的资本运作,整合全球资源,以技术型并购等手段低成本高起点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并迅速消化吸收再创新,快速积累起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同时建立了竞争对手难易赶超的规模优势,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而且在提供多品种、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的同时实现了明显的研发、市场、采购、经营管理、物流、服务等各

第4期郑 刚,何郁冰等: 中国制造 如何通过开放式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集集团自主创新模式的案例研究 101

价值链环节的全面成本领先优势。

中集以全面成本领先和 三高 为特色的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使其近年来取得了迅速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级的行业领袖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相当部分制造企业仍然遵循传统的内源式创新管理模式,对外部创新资源的整合不够;对于低成本的理解仍停留在 低质低价 ,缺乏研发、市场、管理、服务等 全面成本领先 的意识和具体举措;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对于自主创新的理解仍局限于技术层面,不同程度上忽视了战略、文化、制度等方面非技术因素。中集自主创新模式的重要启示是:

(1)成本领先并不意味着仅仅低劳动力成本,还可以通过有效的创新实现研发、生产、市场、后勤、采购、管理等全价值链环节的全面成本领先,同时实现 低成本+差异化+附加值 ,从而大大提高核心竞争力;

(2)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单纯靠封闭式的独立研发和自我积累,有效整合外部资源(如通过技术并购、产学研合作等)实施开放式创新也是快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3)在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光有高起点的引进是远远不够的,是否具有快速的消化吸收能力,并能进而高水平超越,是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

(4)自主创新并不只局限于技术层面,战略、文化、制度、管理、市场等非技术因素及其有机协同是影响自主创新效果的关键,应树立全面创新管理的理念。

当然,中集在自主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尚缺乏对行业有根本性影响的重大突破性创新成果,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偏弱等。中集高层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对于众多中国传统制造企业来说,中集的自主创新模式具有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研究的局限性体现在:

(1)作为案例研究,它不可避免地带有研究者的一定主观性;

(2)限于篇幅,本文只做了中集的单案例研究,尚缺乏跨案例比较研究。下一步可以结合更多企业案例展开对比分析,以使研究更全面、更有说服力,更具普适性。

致谢:本文在调研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中集集团技术管理部及各技术分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 L i n s u K i m.I m it ati on t o Innovati on:Th e Dyna m ics ofKorea s

Technol ogical Learn i ng[M].H arvard Bus i ness S chool

press,1997.

[2] 陈至立.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EB/OL].h ttp://

https://www.doczj.com/doc/f9122816.html,.c n/kjxx/gnxx/2005/8/23/42738_2.sht m.l

2005-8-23/2007-03-02.

[3] 朱毅.I T采购拿什么衡量自主创新[N].政府采购信息

报.2006-07-11(2).

[4] 陈劲.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J].科研管理.

1994(2).

[5] Lee,Keun and L i m,Chais ung(2001).Technol ogi cal re-

gi m es,catch i ng-up and l eapfroggi ng findi ngs fro m Korean

i ndustries[J].Res earch Policy:30,p459-483.

[6] 谢伟.技术学习过程的新模式[J].科研管理,1999,20

(4):1-7,

[7] 谢伟.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过程的四个模式[J].科学管

理研究,2001(6).

[8] 金碚,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04(5):

5-14.

[9] 李京文.关于创新、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

中国经贸导刊,2006(8):28-29.

[10] 毛蕴诗、汪建成.基于产品升级的自主创新路径研究[J].

管理世界.2006(5):114-120.

[11] 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M].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6.

[12] 宋河发、慕容平、任中保.自主创新及创新自主性测度研

究[J].中国软科学,2006(6):60-66.

[13] 切萨布鲁夫.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

规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4] 许庆瑞,郑刚,喻子达等.全面创新管理:21世纪创新管理

的新趋势[J].科研管理,2003(5):1-5.

[15] (英)T i dd,Bess ant and Pavitt著(2000).陈劲,龚焱,金珺

译.创新管理 技术、市场与组织变革的集成[M].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6] 许庆瑞,郑刚,陈劲.全面创新管理:创新管理新范式初

探 理论溯源与框架[J].管理学报,2006(2):135

-142.

[17] Y i n,Robert K.(1994).Case S t udy Res earch:Design and

M et hods[M].Thou sand O aks:S age.

[18] E i senhardt,K.M.(1989).Bu ildi ng Theories fro m C as e

Study Research[J].Acade m y of M anage m en t Rev i e w,14

(4):532-550.

[19] 曾明.彼得J.威廉姆斯.Dragon s at your door[M].哈佛商

102

科 研 管 理2008年

学院出版社.2007.

[20] 郎朗.电子信息百强大而不强:7家亏损大户上榜[EB/OL].

http://t ec h.163.co m/07/0609/10/3G HNQGBG000915BD.h-t

m.l2007-06-09/2007-10-24.

[21] 浙江大学-中集集团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联合研究中

心.2006中集集团自主创新案例报告(内部资料).

2006.12.

[22] 徐明天.创新企业十强深圳占了四席[EB/OL].h ttp://

www.sz ne w s.co m.2006-11-25/2007-10-24.

H ow Chi n ese m anuf act uri n g enterprises i m provi n g t he ir i n ternational co m petitiveness

by i n digenous innovation:A case st udy from C I M C

Zheng Gang1,H e Yub i n g1,Chen Jin2,Tao T ingti n g3,Jiang Jian3

(1.Sch ool ofM anage m ent,Z hejiang Un iversity,H an gzh ou310058,Ch i na;

2.School of Adm in istrat i on M anage m ent,Zhej i ang Un iversity,H an gzhou310027,Ch i na;

3.CI M C,Shenzh en518067,Ch i n a)

Ab stract:T he CI M C,the larg est conta i ner prov i de r in t he wo rld,i s chosen as a typica l ex a m ple of M ade i n China ,and t he reason why C I M C can w i n the strong competiti v eness i n recent years is explored.T he conc l usi on is dra w n fro m this case st udy, that is,i n orde r to w in sustainable com petition advantages i n the ne w econo m y,Ch i nese fir m sm ust try to transfor m fro m the par-adi gm of trad iti onal innova ti on m anage m ent to the open and tota l i nnov ati on.

K ey w ords:open innova ti on;overall cost lead i ng;m ade i n China;i nd i genous innova ti on;i nterna ti ona l co m pe ti tiveness

(上接第81页)

DEA analysis on t he cooperative R&D effic iency of com petiti v e st rategic alliance

Long Yong,L iW ei

(School of E cono m i c s and B usi n ess Adm in istra ti on,Chon gq i ng Un i versity,Chongqing400030,Ch i n a)

Ab stract:Cooperati ve R&D is one of t he i m portantm otivati on by w hich strateg i c a lli ances a re f o r m ed bet w een com petito rs.A s a result,it is a m ean i ng f u l task to m easure and eva l uate t hese R&D ac ti v iti es i n such a lli ances.Further m ore,the design i ng and choosi ng eva l uati on m ethods i s the foca l po i nt and d ifficu lt po i nt of resea rch.The effic i ency eva l uati on o f competitive strateg ic a-l liances is explored usi ng D ata Envelope A nalysis(DEA)m ethod,and the a ffecti on o f such alliances on R&D effi c i ency i n t he m edic i ne i ndustry i s compared usi ng the M a l m quistDEA m ode.l A t l ast,t he R&D e fficiency level i n t he present competiti v e stra-teg ic alliances is esti m ated.R esults show t hat t he to tal research effi c i ency and i ndustrial technolog i ca l leve l can be i m proved to a l a rge extent t hrough cooperati on R&D w ith co m petitors.It has an instructi ve m ean i ng to fir m s on how they can i m prove t he ir tech-no l ogy i nnova ti on ab ili ty.

K ey w ords:co m pe titive strateg ic a lli ance;cooperati ve R&D;effi c iency;DEA

浙江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题

管理学院本科生《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授权的表述正确的是(D) A授权相当于代理职务B授权是部门划分产生的 C授权是分权的延伸 D授权是上级在一定条件下委授给下属的自主权 2、控制工作的关键步骤是(B) A制定计划B拟定标准C衡量成就D纠正偏差 3、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就是一个信息沟通网络,处在这个信息网络中心并对网络的畅通负有责任的人是(B) A信息系统管理员B高层管理者C一线员工D主管人员 4、进行了霍桑试验并导致人际关系学说问世的管理学家是(D) A罗伯特·欧文B亨利·法约尔C泰罗D梅奥 5、战略决策的特点是(D) A非常规性、风险性、进行的难度大B非常规性C风险性、全局性、进行的难度大 D非常规性、全局性、进行的难度大 6、领导工作的领导者(A) A为实现本群体目标尔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的各种活动 B为实现其领导目标而进行的各项管理活动 C 在其权限范围内进行的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活动 D对被领导者施加各种影响的所有活动 7、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励因素是(C)

A那些使人得到满足就没有不满,得不到满足则产生不满的因素 B那些使人得到满足就没有不满,得不到满足则没有满意的因素 C那些使人得到满足则感到满意,得不到满足则没有满意感觉的因素 D哪些使人得到满足则感到满意,得不到满足则产生不满的因素 8、授权的基本过程是(C) A规定职责、授予权力、进行监控、兑现奖惩 B分派任务、授予权力、规定奖惩、确立监控权 C分派任务、授予权力、明确责任、确立监控权 D规定职责、授予权力、确立监控权、兑现奖惩 9、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直接监督下属工作上,他一定不会是(A) A厂长 B总经理C领班D车间主任 10、控制工作中,评估和分析偏差信息时,首先要:(C) A判别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B判别偏差产生的严重程度 C找出偏差产生的确切位置D找出偏差产生的责任人 11、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对正式组织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其中对于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所起的积极促进作用的最主要表现在:(D) A增强其成员的群体意识B加强对其成员的行为规范 C促进群体成员意见的一致D更好地满足其成员的心理需要 12、一个组织结构呈金字塔状的企业内,对于其上层管理的描述(与中层管理相比),哪? 项是恰当的:(C) A管理难度与管理幅度都较小B管理难度较小,但管理幅度较大 C管理难度较大,但管理幅度较小D管理难度与管理幅度都较大

2008年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考研真题资料

二○○八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 试卷代号 930 试卷名称管理学原理 ①试题内容不得超过画线范围,试题必须打印,图表清晰,标注准确 ②考生请注意: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共30分) 1、管理幅度 2、行政方法 3、职能权力 4、预先控制 5、集权 6、战略计划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2、产品部门化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 3、信息技术对组织设计有哪些影响? 4、合乎伦理的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5、组织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征?组织文化有哪些重要功能? 6、什么是沟通?沟通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泰罗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什么?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科学管理理论对目前我国企业管理有什么启发? 2、试述如何运用好工作激励、成果激励和培训教育激励。 四、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某项目设计生产能力200万件,每件销售价6.50元,单位可变成本3.25元,年固定费用是325万元,试求 (1)该项目的盈亏平衡点的产量是多少件? (2)该项目的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是多少? (3)盈亏平衡时该项目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是多少,以上计算结果说明什么?

2、某项目为满足某产品的市场需求,拟提出新建、扩建和改建三个方案,方案中销路好的概率为0.3,销路一般的概率为0.5,销路差的概率为0.2,不同销路的损益值见下表。项目经营期10年,请用决策树做出决策。 单位:万元方案好P1=0.3 一般P2=0.5差P3=0.2 需要投资 新建100 80 50 300 扩建50 40 25 160 改建30 20 15 80 (1)画出决策树。 (2)列出计算过程。 (3)做出决策。 五、案例分析(22分) “闲可钓鱼”与“无暇吃鱼” 一、“闲可钓鱼”的王业震 新港船厂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属下一家较为大型的企业,1982年11月,46岁的高级工程师王业震出任该厂厂长。当时有职工6 500人,固定资产1.2亿元。在技术上和管理上,借鉴日本三井造船、大阪造船等企业的经验,锐意改革。 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设两大系统:直线指挥系统和职能系统。日常工作中,上级不可越级指挥,但可越级调查;下级不可越级请示,但可越级投诉。明确每个人只有一个直接上级,而每个上级直接管辖的下属为3—9人。归厂长王业震本人直接领导的只有9人。此外,专设3个“厂长信箱”,随时了解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一次,某车间工人来信反映某代理工段长不称职,王业震于第二天收阅后批转有关部门查处,经调查属实随即作人事调整,前后仅5天时间。 “一个厂长不时时想到为工人服务,就没有资格当厂长。”一次,香港和美国的两艘货轮在渤海湾相撞,由该厂承担抢修业务。在夜以继日的抢修中,王厂长让后勤部门把馒头、香肠、鸡蛋送到现场。任务提前完成后,盈利80万元。王业震和厂领导班子决定破例发给参加抢修的职工加班费和误餐补助费8 600元。 新领导班子对会议作了改革。全厂必须召开的15个例会,时间、地点、出席人员都通过制度固定下来。一般会议不超过2小时,每人发言不超过15分钟。王本人每周仅召集2次会:厂长办公会和总调度会。 王业震基本上按时上下班,很少加班加点。每逢出差外出,他就委托一位副厂长代行职权。厂里曾经委派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去日本监造主机,行前又明确授权让他一并购买主机控制台用的配件。那人到日本后,却接连就价格、手续、归期等事项挂国际长途电话向厂里请示。王业震的答复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是厂里的全权代表,可以作主,不要遇事请示,那里的事你相机定夺嘛。今后再挂电话来,电话费由你自己付。 仅仅一年光景,新班子和王业震初试锋芒即见成效。1983年,新港船厂造船4艘、修船137艘,工业总产值、利润、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比上年增长25.6%、116%和20%。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从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规模、主体特征、产业结构、区域分布等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scal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ional distribution, etc.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关键词:制造业;跨国经营;现状 key words: manufacture;transnational operation;status quo 中图分类号:f1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198-02 1 跨国经营总体规模 2006年末我国对外企业投资非金融类累计存量为750亿美元,是2002年末的3.3倍,占世界fdi存量的0.85%,排第13位。2012年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对俄罗斯投资实现高速增长,达117.8%,对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的投资均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目前已有5000多家国内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班级:机械五班 学号:2010301390148 姓名:李维崧

摘要: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现状、趋势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关键词:制造业、发展现状、发达国家、差距 一、引言 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从手工作坊、机器生产、机械化生产、流水线生产到自动生产线,再发展到柔性生产,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但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美日等国领先我国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在劳动生产率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研发能力弱,有些市场还不够完善,教育制度较落后等方面差距仍然非常明显。我国制造业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合理规划发展战略,改善教学体系,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机遇,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为了满足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需求,制造业的发展必须紧跟国民经济的步伐。于是大型工业机械、重大民用装备和众多武器装备快速发展起来。通过从国外引进新的技术,再进行消化、吸收、创新等举措。把制造业提高到新的台阶。另一方面,国际产业的转移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但是它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可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制造技术经建国以来4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完整的技术体系,为国民经济发展所需各类机械产品的制造提供基本的工艺技术,并取得了重要成就。虽然在80年代受到“第三次浪潮”的影响,一度认为制造业进入了夕阳阶段,影响到了制造业的发展。但近几年来国家对制造技术的发展获得了重新认识,政府及有关领导对制造业的发展都给与了高度的关注。 国务院委员宋健1995年4月在接见先进制造技术专家时,对于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指出“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繁荣昌盛的重要手段”、“如果制造技术不发达,这个国家、民族就不可能富裕”。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提出:为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重点开发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和环保技术等共性技术。199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大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在“九五”计划的实施中,制造技术也有多个项目开始实施,如“精密成型与加工研究开发和应用示范”、“金属材料热成形过程动态模拟及组织性能质量优

08年专升本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08年专升本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在应用期望理论改进下属工作积极性时,首先应该考虑() A确保报酬优厚B确保实现目标所需的业绩表现 C确保公平D判断职工的需求 2.在组织规模一定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 A反比例关系B无比例关系C结构比例关系D正比例关系3.管理的核心是() A财务控制B战略制定

C设计运行组织结构D处理人际关系 4.管理应随机而变,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技术和方法,该观点属于() A权变学派B经验主义学派 C社会系统学派D管理科学学派5.医院、大学所处环境的特点是() A简单动态B复杂动态 C简单稳定D复杂稳定 6.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当发现公司中存在许多小团体时,你的态度是() A立即宣布这些小团体为非法,予以取缔 B深入调查,找出小团体的领导人,向他发出警告:不要再搞小团体 C只要小团体的存在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可以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D正视小团体的客观存在,允许乃至鼓励小团体的存在,并对其行为加以引导 7.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 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

C激励职能D沟通职能 8.某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企业中共有管理人员42人,其中厂长1人,车间主任4人,班组长18人,职能科长3人,科员16人。每一岗位均不设副职。这时,厂长的管理幅度为() A 4 B7 C22 D23 9.当前管理机构变革的一大趋势是() A管理层次复杂化B组织结构扁平化 C管理幅度日益减少D高耸型结构更受欢迎 10.解决直线与参谋间冲突的主要方法是() A赋予直线管理人员参谋职权 B让直线人员更多地依靠参谋人员的知识 C允许直线人员压制参谋人员 D把直线与参谋的活动结合起来 11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 A日常程序性决策B长远全局性决策

管理学试卷A及答案

2008学年上学期《管理学》试卷A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B A. 泰罗 B. 法约尔 C.韦伯 D. 德鲁克 2. 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个繁忙的管理者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这种看法应如何评价C A、不对。管理者责任比下属大,应该比员工忙。 B、不对。管理者既要管理下属,又要处理事物性工作,当然应该比较忙。 C、对。管理者工作的重点应该是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而不是自己埋头工作。 D、对。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管辖、梳理别人的工作,而不是自己做。 3. 管理的艺术性集中体现在D A. 管理活动中对于"度”的把握B .管理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C.管理活动有其特殊规律性 D . A项和B项 4. 即使发现财产丢失也不得对雇客搜身最符合B A. 道德的功利观 B. 道德权利观 C.公平理论道德观 D. 综合社会契约道德观 5. 目标管理的宗旨在于A A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B用”民主式的管理”代替”独裁式的管理” C用"参与式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D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独裁式的管理 6. 相对稳定并按照常规运行的组织被称为D A. 适应一有机式组织 B .稳定一适应式组织 C.适应一机械式组织 D .稳定一机械式组织 7. 波士顿咨询矩阵中用来衡量组织相对竞争地位的指标是C A.销售增长率 B. 业务增长率 C.市场占有率 D. 产品价格 8. 在决策中,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知道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及

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这类决策属于C

精品文档 A.定性决策 B. 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 不确定型决策 9. 一般说来,组织越稳定,管理宽度应该 A.越小 B. 越大 C.无法判断 D. 无影响 10.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A.多维立体结构 B. 矩阵结构 C.职能型 D. 事业部制 11. 下列组织结构中分权程度最高的是 A.直线制 B. 事业部制 C.直线—参谋制 D. 直线-职能制 12. 由两套组织部门联合构成的双重组织结构,其中一套是在组织职能基础上形成的部门,另一套是在 组织特定业务基础上形成的部门,这两个部门在组织中以纵横两个方向设置所构成的状态称为D A.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B ?职能制组织结构 C.部门直线组织结构 D .矩阵组织结构 13.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通常对不同的职位,采用的甄选方法也有所区别。在以下几种常有的 甄选方法中,选择高层管理者时最常用的是:C A.笔试 B. 工作抽样 C. 面谈 D.履历调查 14. “人生下来就厌恶工作”是下列哪一理论的观点A A.X理论 B.Y 理论 C.Z理论 D. 超Y理论 15. 依菲德勒权变模型,下列类型中对领导者有利的情境是:B A.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不好,工作任务不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 B.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好,工作任务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 C.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好,工作任务不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 D.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不好,工作任务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强。 16. 下列培训形式中可以帮助组织防止“彼得现象”发生的是C A.脱产学习 B.职务轮换 C.设置临时职务 D.角色扮演 17.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C 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的因素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 2、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可以国产了,但比其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像我现在搞的精密模具,要用的加工中心就是纯进口。 3、从业人员,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人。 4、自主产品有限,很多厂就是外国世界工厂上的一点,依赖性强。 据我在工厂接触的几个外国技术人员来看,世界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标准化数字制造,即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人只要把需要设计出东西输入电脑后,即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但这样的生产建立的前提是精加工。 所以很多外国企业把初级加工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自己做精加工,然后出自主产品,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装备制造如何走出国门 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的合作,让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为全球经济质量提升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也能够为中国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一个重要出口,为中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这份文件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侵袭后的最近几年来,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加速调整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轮新的高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国际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制高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在评估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前景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组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相关国家的广泛认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不仅使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也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创造了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良机。目前,无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薄弱,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的合作中占领先机,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使“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合作构想出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于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浙大管理学试题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计划 2、管理者 3、管理职能 4、管理环境 5、权利 6、保健因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2分,共15空,共30分) 1、根据管理者在一个组织中所处地位的不同,管理者可分为_____管理者、_____管理者、_____管理者。 2、有效的管理,要求既讲究_____,又讲究________。 3、计划有多种类型,按计划对执行者的约束力的不同,计划可分为______计划和______计划。 4、 ______的存在是组织存在的前提。 5、在组织设计过程中,将各项工作按工作的相同或类似性进行分类的部门化方法,属于_______部门化。 6、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领导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从事专业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为______组织模式。 7、在一个组织中有三种不同性质的权力,它们分别是直线权力、______权利、_______权利。 8、在一个组织中,沟通可分为两大类:______沟通和______沟通。 9、动机是由人的______所引起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8分,共48分) 1、列举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主要管理理论学派,简述其基本观点。 2、简述理性决策的基本过程。 3、描述领导者的职责。 4、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5、简述控制的基本过程 6、描述组织工作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8分,共36分) 1、请举例说明组织目标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 2、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归纳总结激励他人的基本方法 五、情景分析题(本题满分18分) 究竟是谁的责任 某天深夜,总经理偶尔发现加油站员工在值班期间违规睡觉。第二天他便把企管部经理叫到办公室批评了一顿,责怪企管部监督不力,制度执行不严。企管部经理感觉很委屈:相关公司制度企管部已经认真制定完成,向公司各个部门交代沟通也很清楚,并且企管部也在认真的监督检查各部门的执行情况,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深夜里发生这种事,企管部也没有办法避免;况且加油站作为企管部的平级部门,企管

2008年管理学试卷及答案B

2008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 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 管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 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在应用期望理论改进下属工作积极性时,首先应该考虑 【 】 A .确保报酬优厚 B .确保实现目标所需的业绩表现 C .确保公平 D .判断职工的需求 2.在组织规模一定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 【 】 A .反比例关系 B .无比例关系 C .结构比例关系 D .正比例关系 3.管理的核心是 【 】 A.财务控制 B.战略制定 C.设计运行组织结构 D. 处理人际关系 4 管理应随机而变,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技术和方法,该观点属于 【 】 A.权变学派 B.经验主义学派 C.社会系统学派 D.管理科学学派 5.医院、大学所处环境的特点是 【 】 A.简单动态 B.复杂动态 C.简单稳定 D. 复杂稳定 6.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当发现公司中存在许多小团体时,你的态度是 【 】 A.立即宣布这些小团体为非法,予以取缔 B.深入调查,找出小团体的领导人,向他发出警告:不要再搞小团体 C.只要小团体的存在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可以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D.正视小团体的客观存在,允许乃至鼓励小团体的存在,并对其行为加以引导 7.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 【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激励职能 D.沟通职能 8.某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企业中共有管理人员42人,其中厂长1人,车间主任4人,班组长18人,职能科长3人,科员16人。每一岗位均不设副职。这时,厂长的管理幅度为 【 】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机械制造业如何发展,本人做以下几大现状分析: 一、“节省”意识助长了低效率 机械制造业设备是万能的,精雕细着搞出一辆坦克来也没什么惊奇,有了这种优越的条件就极尽之发挥,在加上中国人的“节省、勤劳”意识,生产辅助用具、夹具、刀具等等辅助性的生产无所不干,最后企业成了一个大杂铺。这在中国机械制造业是一个通病,表面看起来企业运转顺利,实质算一算辅助性工作人员所占的比例和产出价值就会惊人。如果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就是在浪费资源。如何简化企业,剥离出非主导性的业务是未来机械制造业需重视的一个方向。 二、“机械盲”关闭了企业的大门 企业大门不打开就难以有大的发展。企业如何对外宣传?看过很多机械企业的产品宣传资料、企业网站,感觉就是个机械盲,不懂得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信息?信息模糊。在这方面机械配件生产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企业也很想将自己的一些零散性的任务转发出去,但不知找谁,逗逗转转还是自己干。一些零散性的生产任务在一个企业是零散,将很多企业的累积起来就成了专业。 “啊里把把”的机械配件交易版块就是一个最大的“机械盲”,如果其结构稍做一下改正就能解决好机械行业许多的问题。 三、“保守思想”守住的是无效率 “大而全”是保守的模范,同时也是一种最虚假规模的表现,其实质就是没有效率,样样上,样样不专业。 “将图纸当机密”其实质是最没技术水平缺乏自信的表现,现代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与经管模式的有效性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将一些机械配件的图纸转化为一种公共资源进而促进更多的产品成为半规范化的产品将能大步的提高整个行业的制造水平。

浙大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试题部分★ 浙江大学 二00四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管理学编号 477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浙江大学 二OO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矩阵制组织形式的采用容易破坏管理的 D ; A、分工原则 B、权责一致原则 C、跳板原则 D、统一指挥原则 2、下列几项活动中,哪一项不属于管理活动 D 。 A、部队中的班长与战士谈心 B、企业的审计主管对财务部门进行检查 C、钢琴家制定自己的练习计划 D、医院的外科主任支持会诊 3、决策者的个性对 C 决策影响最大。 A、风险型 B、肯定型 C、不肯定型 D、程序化 4、某人因为迟到被扣了当月的奖金,这对他的同事来说是何种性质的强化? B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除 5、某公司财务经理授权会计科长管理应付款,会计科长由于太忙,不能亲自处理,便授权属下一位会计负责此事。会计科长对应付款的管理 B : A、不再负有责任 B、责任与原来相同 C、责任减轻 D、不再负有主要责任 6、有些人从某一职位退下来后,常抱怨“人走茶凉”,这反映了他们过去在单位中拥有的职权是一种 C : A、专长权 B、个人影响权 C、法定职权 D、信息权 7、为满足员工自我实现需要,推出哪种管理措施较为有效。B A、改善住房条件 B、职工持股计划 C、星级晋升制度 D、合理化活动 8、 b 对管理学的最大贡献是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解决具体的管理问题。 A、科学管理学派 B、管理科学学派 C、系统管理学派 D、权变管理学派 9、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者的风格应该适应其下级的成熟度而逐渐调整。因此,对于建立多年且员工队伍基本稳定的高科技企业的领导来说,其领导风格逐渐调整的方向应该是D : A、从参与型向说服型转变 B、从参与型向命令型转变 C、从说服型向授权型转变 D、从命令型向说服型转变 10、某仓库主任根据许多钢材堆在露天的情况,提出搭建简易仓库计划,经可行性研究分析,认为搭建仓库可减少钢材损失,同时节省因钢材生绣而产生的预处理成本,在经济上是可行的。面对这份报告,作为总经理的选择是 D : A、批准实施 B、不批准 C、视资金情况而定 D、进一步明确问题 二、名词解释 1、授权 2、预算 3、技术技能

浙江大学2008年管理学试题

浙江大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管理学) 考试形式: 闭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 控制篇- 控制基础 答案: D 1、在管理过程中,“监控活动以确保它们按计划完成”的职能,属于():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知识点: 基础篇- 管理思想的演变- 权变管理思想- 系统理论 答案: C 2、在20世纪30年代,确信管理者的工作是激励雇员做出更大努力,并首先提出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观点的学者是(): A、亨利·法约尔 B、马克斯·韦伯 C、切斯特·巴纳德 D、埃尔顿·梅奥 知识点: 创新篇(其他篇) 答案: B 3、某个组织通过一次性支付或按销售提取一定费用,从而给予其他制造业组织商标、技术或产品规范的使用权,这种方式可以称为(): A、特许经营 B、许可证贸易 C、合资企业 D、独资企业 知识点: 基础篇- 决策及其过程- 决策模式与方法- 决策影响因素 答案: C 4、在不确定情况下,除了有限信息的影响之外,另一个影响决策结果的因素是(): A、风险性 B、环境复杂性 C、决策者心理定位 D、决策的时间压力 知识点: 计划篇- 战略规划- 战略选择 答案: A 5、某电器公司决定采取收购方式进入家用空调产业,以分散经营风险,从战略层次或类型的角度看,该战略属于(): A、公司层战略 B、事业层战略 C、职能层战略 D、技术运作层战略 知识点: 计划篇- 计划及其制订- 计划方法- 网络计划技术 答案: D 6、在PERT网络图中,关键路线上活动的松弛时间为(): A、最长活动时间 B、最长活动时间与最短活动时间之差 C、各活动所用时间之和 D、零 知识点: 组织篇- 组织结构的设计- 组织结构设计- 组织结构设计过程 答案: B 7、在组织设计中,用来描述组织中各项工作标准化以及员工行为受规则和程序约束程度的变量或要素是(): A、工作专门化 B、正规化 C、管理跨度 D、部门化 知识点: 领导篇- 沟通方法 答案: A 8、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态度而有选择地去解释所看或所听的信息,这被称之为(): A、选择性知觉 B、过滤 C、自我认知 D、情绪知觉 知识点: 创新篇(其他篇) 答案: D 9、当人们以个体所在团体为基础来判断某人时,人们所使用的这种捷径被称为(): A、晕轮效应 B、对比效应 C、选择性知觉 D、刻板印象 知识点: 控制篇- 控制基础- 控制类型 答案: C 10、某公司形成料很强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有一套完整的仪式来调节和引导员工行为,从控制视角来看,这属于(): A、反馈控制 B、市场控制 C、小集团控制 D、官僚控制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权威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制造业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引言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找出问题所在,加以重视,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着“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01-2010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5%,由2000年的9921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3260.0亿元,第一产业增长4.2%,第二产业为11.5%,第三产业为11.2%。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698591亿元。1990-2003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达17.5%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 由1980年为49.7%,1990年为74.4%,1999年为89.8%,2000年以后接近90%,2003年已上升到92.1%。 单位(亿美元) 3.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 (1)2003年机电产品进、出口规模均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分别达到2249.9亿美元、2274.6亿美元,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4.5%和51.9%,其中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7%。

管理学专升本试卷及答案

管理学考前密押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管理的目的是( ) A.获得信息 B.协调多种关系 C.寻求市场机会 D.实现组织目标 2.管理人员一般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关于高层人员的技能,按其重要程度从低到高排序, 正确的是( ) A.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 B.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D.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3.1961年《管理理论丛林》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其作者是( ) A.巴纳德 B.西蒙 C.孔茨 D.德鲁克 4.管理应随机而变,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技术和方法,该观点属于( ) A.权变学派 B.经验学派 C.社会系统学派 D.管理科学学派 5.上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 项的决策和监督权,这是泰罗所提倡的( ) A.职能工长制 B.工作定额原理 C.例外原则 D.心理革命 6.机床加工车间刚刚换了车床,新车床比原车床工作效率可提高20%,车间技术组提出: 是否应该提高其工时定额?车工不同意,理由是:对新车床还不熟悉,很难达到额定效率。车间主任和副主任商量出以下四种解决方案,请你选择一项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 A.由全体车工开会讨论,决定新车床的工作定额 B.由车间主任决定,是否采取新定额,定额是多少 C.由车间的职工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新车床定额 D.报工厂劳动科,由他们会同设备科,经过严格的测评来确定新车床的工作定额 7.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 ) A.日常程序决策 B.长远全局性决策 C.局部程序性决策 D.短期操作性决策 8.企业某产品本期实际销售量为300件,本期预测销售量为300件,若平滑指数为0.6, 那么下期预测销售量为( ) A.280件 B.300件 C.310件 D.320件 9.某家电生产企业原是以生产销售大家电而成为名牌的,后开始进入小家电领域。由于 企业在市场上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所生产的小家电也颇受欢迎。2008年比2007年的销售增长率为11.8%,2009年比2008年的销售增长率为13.6%。但市场占有率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则较低。该企业的小家电业务应当属于下面哪一类() A.金牛类业务 B.明星类业务 C.幼童类业务 D.瘦狗类业务 10.“5W1H”所描述的是( )职能的内容。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11.企业成长的基础是( ) A.核心能力 B.规模 C.顾客 D.战略 12.( )是一种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 A.目标管理 B.网络计划技术 C.滚动计划法 D.名义小组技术 13.为完成某项任务而由纵横两条管理系统组成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 A.事业部制 B.多维立体型 C.直线职能型 D.矩阵型 14.某公司有员工36人,假设管理幅度为6人,则该公司的管理人员、管理层次有( ) A.7人,3层 B.6人,3层 C.7人,2层 D.6人,2层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调研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1章:中国天车制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天车制造行业定义及统计标准 1.1.1 天车制造行业定义 (1)天车制造行业定义 1.4.1 行业融资环境分析 1.4.2 行业融资租赁渗透情况 1.5 天车制造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5.1 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分析 1.5.2 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1.5.3 行业热门技术发展分析 第2章:中国天车制造行业上游市场分析 2.1 钢材行业对天车制造行业的影响 2.1.1 钢材行业供需分析 (1)钢材产量分析 (2)减速机产销规模分析 (3)减速机产销衔接分析 2.2.2 减速机行业竞争分析 2.2.3 减速机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2.2.4 减速机行业对天车制造行业的影响

2.3 电动机行业对天车制造行业的影响 2. 3.1 电动机行业产销分析 (1)电动机产量分析 (2)电动机销售规模分析 (3)电动机产销衔接分析 3.2.1 天车制造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3.2.2 天车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2.3 天车制造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3.2.4 天车制造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3.2.5 天车制造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3.3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3.3.1 行业主要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3.3.2 天车制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3.4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3. 4.1 天车制造行业整体供给情况分析 3.5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进出口分析 3.5.1 天车制造行业出口分析 (1)行业出口整体情况 (2)行业出口产品结构 3.5.2 天车制造行业进口分析

对中国制造业的研究分析

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作者:————————————————————————————————日期: 2

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一、从政治角度分析: 1、金融危机以后,欧美国家将重新回归并更加重视“高端制造”,并有一系列的 奖励措施,如美国将“再工业化”作为其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2、东盟国家希望将高端制造迁回本国,或者转移到比中国生产成本更低的东南 亚、墨西哥等地; 3、中国进行产业升级,政府要求“腾龙换鸟”,即让高端制造业进来,低端制造 业出去,造成发展不平衡; 4、中国颁布的法律,如员工的基本工资不能低于GDP的增幅,每个月加班不能 超过36个小时,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这些对制造业来说不是很实用; 5、中国的制造业的配套设施跟不上,如电力、水力、煤使用有限制; 二、从技术角度分析: 1、技术创造能力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国多数行业的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 赖国外,大部分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基本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阶段;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技术创新的机制和优秀人才,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原创性技术和产品甚少,自主开发能力薄弱; 2、竞争优势的层次低下。中国制造业大多集中在低水平层次上,增值能力有限, 附加值较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高技术产业严重不足。在我同外贸领域取得领先竞争优势的行业80%以上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高技术领域中,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的竞争力指数均非常低,“世界制造工厂”实际上是世界低端产品及零部件的廉价供应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