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当代文学十七年分析

中国当代文学十七年分析

中国当代文学

一、文学思潮:

1、脉络: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不断巩固(两次文代会、批判《武训传》、俞平伯、清算胡适、清查胡风、双百、反右)——毛泽东思想的深入发展、极端发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两结合、三突出)。

2、思潮的前提:确立以《讲话》精深为主体内容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权威地位;对已有的各种各样的历史形态的旧有美学观念进行整理。

3、第一次全国文代会:1949.

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郭沫若作总报告,周扬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茅盾总结国统区文艺活动。

文联: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郭沫若,副主席茅盾、周扬。

作协: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茅盾,副主席丁玲、柯仲平。

总方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总方向:建国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4、对《武训传》的批判:进一步强调新中国文艺将以政治标准评判艺术问题。

5、批判俞平伯、清算胡适唯心论:时代政治对文化进行改造的对象范畴,已从创作领域拓展到学术研究领域,对于历史遗产的继承必须以唯物主义的阶级论为依据。

6、胡风的理论体系:倡扬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强调主体对客观的“熔铸”与“拥入”;提倡对人物“精神奴役的创伤”进行深度表现;认为现实主义的关键是创作方法大于世界观。

7、“双百方针”:阴谋!

A、文学理论领域:表现了对现实主义真实性、典型性、文艺创作中的人情与人性、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文艺生产规律与领导机制、歌颂与暴露以及人物性格塑造等多方面问题的兴趣与论争。

B、文学创作领域:直面现实矛盾;突破长期封锁的人情、人性的禁区,把笔触伸向人物的情感世界,克服公式化、概念化的弊端。

7、第二次文代会:1953,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正式确立为新中国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强调作家的阶级意识和政治立场,要求作家必须写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强调文艺的政治教育作用。

A、文学创作的中心任务: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

B、典型观:典型要反映时代本质与阶级关系,然后将塑造典型形象置换为塑造英雄人物,反映了十七年中强调阶级论的人学观。

C、主导理念:日益推重英雄人物、典型人物的时代性、阶级性、革命性。

8、“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1960前后,取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A、“革命的浪漫主义”内涵的基本特征:“革命的理想主义”、“革命的乐观主义”。

B、文学实践“两结合”的理论规范:对新的英雄人物的完美性的强调、对未来的乐观想象。

9、文革文学思潮:

A、基本理念:文艺无条件为现实政治服务。

B、基本属性:服务于政治。

C、基本方式:“反映革命本质”。

10、《纪要》:1966,江青、林彪《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A、“文艺黑线专政论”:否定我国30年代、十七年的文艺成就。(黑八论:胡风,写真实论、反“题材决定”论;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道路论;邵荃麟,现实主义深化论、

中间人物论;周谷城,时代精神汇合论;夏衍,离经叛道论;反“火药味”论)

B、根本任务论: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

C、“三突出”原则:于会泳总结样板戏创作经验。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D、主题先行论:文艺创作可以先有主题思想,然后再到生活中选择人物,寻找故事,表现既定的主题。

11、文革主流文学创作概况:

A、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及少量的知青题材。

B、原则与律条:对英雄人物的“高大全”追求。

二、小说。

1、概况:延安工农兵文学传统成为主流,左联革命文学传统得到基本认可,五四文学个性主义传统有待检视。题材分类方式与尺度有鲜明的政治性。

A、价值判断:所写的内容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联程度。

B、重大题材:当前政治任务与中心任务,如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大跃进。

C、体裁:短篇,能迅速、敏捷地反映生活,及时配合政治任务;长篇,能容纳长时段的生活素材,便于反映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革命历史进程。

2、《保卫延安》,杜鹏程。

A、最早冠以“史诗”评价的十七年小说,塑造了彭德怀的形象。

B、保留了这一时期战争小说的特点:

a、这部小说第一次在较大规模上全景式地描写了整个战役的全过程。

b、作家从英雄主义的审美原则出发,塑造了周大勇、王老虎等英雄形象,这些近

于完美的英雄形象并不是靠空洞的赞美词树立起来的,而是通过战争的惨烈、环境的残酷,生死的考验,用力刻画出英雄人物摧枯拉朽、九死一生的传奇色彩。在当时的创作环境中,这部小说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战争文化规范下的审美特征。

c、不足:叙述视野狭小;叙述节奏缺乏变化。

3、《红日》,吴强,与《保卫延安》相比在思想艺术上进行创新。

A、首先,以宏大的现代战争场面的描绘替代传统战争小说中的传奇性故事。

B、其次,小说对战争环境中人物性格丰富性有较好的刻画,突破了当时同类创作中存在的局限。

a、小说刻画了从军队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的多层次的丰富的人物群像。

b、刻画他们包括爱情生活在内的丰富的内心活动。

c、注意对人物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性的揭示。

d、小说对敌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并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漫画化方式,而是较为真实

地写出了他们具有不同政治立场的责任感、作战才能甚至作为人的良心。

C、第三,小说在战争与和平场景的相互对照、转换的描写中,使叙述上体现了适度的节奏感。小说中用大量的篇幅反映非战争的现实场景,如医院、后方生活的场景,爱情生活的场景等,以此来衬托现代战争,使对战争的叙述更加丰富生动。

4、《铁道游击队》,知侠,描写山东煤矿、铁路工人在铁路线上打游击,行为近乎侠义英雄。

《敌后武工队》,冯志,冀中大扫荡时八路军武工队在敌后斗争故事。

《烈火金钢》,刘流,采用章回体评书形式。

5、《林海雪原》,曲波。利用传统民间文化因素来表现战争的成功之作,被称为“革命英

雄传奇”。

优点:以塑造出一批流传广泛的英雄人物形象为成功标志,以截然分明的“两军对阵”的思维模式来构造布局,以宣扬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为创作基调。

缺点:过于夸张和煽情的描写,过于陈旧的表现英雄人物的模式,特别是对小分队的指挥员少剑波的描写。作家浪漫得过了头,竟按照旧小说的“儒将”形象来刻画:少剑波不仅会指挥打仗,还会写浪漫主义的诗歌,而且在诗歌里自称“少帅”,为了成全“英雄美人”的传统理想模式,作家还特地配置了一个美丽多情的女卫生员。

6、《上海的早晨》,周而复。主要内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故事,以资本家为主要表现对象。

7、赵树理:短篇小说《登记》、《求雨》、《“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长篇小说《三里湾》。

赵树理的文艺思想:问题小说意识和工具论的文艺观;注重小说的讽劝教谕功能;紧密反映现实,但不盲从现实,对现实有独立的思考;拒绝五四新文学传统和外国文学传统,重视民间文化传统。

8、周立波:《山乡巨变》。

A、人物设置:有苦干而无私的农村基层干部(邓秀梅,李月辉),有坚定走集体化道路的积极分子(刘雨生,盛淑君),有在“两条道路”之间摇摆的落后农民(外号“亭面糊”的盛佑亭——这是写得最为生动的“喜剧人物”),也有进行破坏的暗藏的阶级敌人(如龚子元)。

B、独特处理:对于这一规格化的主题(个体小生产者走集体化道路),作家有时更乐意于通过特定地域的乡村日常生活来展开。另外,对于体现在农民身上的“道路”的分歧、冲突,似乎持理解而宽厚的态度。因而,有一种略带幽默、风趣的叙述语调,也能在生活美感的价值上,来表现乡村的人情风俗、自然风光。

C、艺术风格:注重人情美、乡情美和自然美;重地方色彩和乡土风俗;风格隽永、淡远,于平淡中见丰富。

9、李准,蒙族。《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叙事不演绎政策,而是致力于乡土写实,尤其善于用富有情趣的细节展示人物个性。

10、柳青,《创业史》。

A、作品内容:反映渭河平原下堡乡蛤蟆滩农业合作化运动,指出了在当时农村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揭示了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灌输了毛泽东的“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道理。

B、蛤蟆滩“三大能人”:

富裕中农郭世富——农村中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自发势力。

反动富农姚士杰——隐藏的阶级敌人。

村长郭振山——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代表人物。

C、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坚决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梁生宝、高增福等贫雇农。梁生宝:胸怀开阔、克己奉公、正直无私,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忠于党的事业和党的利益。

D、中间人物:梁三老汉。一方面,旧式农民,受私有制观念和小农经济影响,对合作化道路不能理解,甚至反感;另一方面,他的阶级地位,新旧生活的对比,使他在本能上向新的党和政府靠近。作品一方面写出了私有制对老一代农民挥之不去的影响,一方面又写出了党对他们引导和帮助的重要性,从而证明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道理。梁三老汉是一个背负着沉重的旧的思想包袱走向新生活的农民,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概括性。(邵荃麟“中间人物”论)

E、艺术手法:精细入微的心理流程描写;将政治倾向性融合于叙述与抒情议论之中;

用语诙谐幽默,随时介入故事,揭示人物的情感与心理动机。

11、梁斌,《红旗谱》,具有民族风格的中国农民革命斗争史诗。

A、内容:生动地再现了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我国北方农民革命斗争的历程。小说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冀中平原锁井镇两家农民三代人与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和斗争,历史性的概括了大革命前后中国北方农村和城市的阶级斗争状况,深刻地展示了新旧历史时期中国农民斗争的不同道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不断走向自觉斗争的历史进程。

a、正面人物:朱老巩、严老祥(第一代)、朱老忠、严志和(第二代)、朱大贵、

严运涛、严江涛(第三代),春兰、严萍、贾湘农。

b、反面人物:地主冯兰池、冯贵堂。

c、主要情节:大闹柳树林、反割头税、保定二师学潮斗争。

B、艺术成就:

a、朱老忠形象的塑造:“出水才看两腿泥”,为朋友两肋插刀。具有强烈鲜明的

阶级爱憎、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斗争意志。慷慨无私,重团结,重义气。

从农民英雄到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从自发转入自觉斗争。朱老忠的道路是旧中国农民自发到自觉革命斗争道路的体现。

b、民族化的气魄和风格。最具艺术活力和审美价值:

内容上的民族化:北方农民生活的斗争和风俗,人物性格的江湖气概。

形式上的民族化:古典小说情节和结构方式的设计。

语言:朴素生动,通俗易懂、民族化、群众化。以北方农民口语为基础。

C、缺点:人物塑造的模式化和单一化,十七年文学的通病。

12、杨沫,《青春之歌》,体现主流政治话语对知识分子改造的设计与要求,但依旧保留五四风韵,对个人情感心理抒写细致真切,使小说充满人情味与抒情美。

A、内容:以林道静的成长为叙述线索,侧重点转移为“恋爱——革命”。由家庭成为独立个人,与余永泽结合;在社会革命风云中,由个人融入革命集体,与余永泽决裂,与江华结合。

B、知识分子的衬托:余永泽(追名逐利、庸俗卑琐),王晓燕(徘徊犹疑、终究觉醒),白莉萍(纵欲虚荣、沉沦堕落),戴愉(丧失脊梁、背叛革命)。

C、林道静形象的典型意义:用它概括一代革命知识青年从不自觉的个人反抗到自觉地参加革命运动的历史道路和必然归宿。

D、人物塑造:将人物放在斗争的旋涡中进行刻画;通过不同人物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映来加以对比;外貌描写与心理刻画相结合;通过个性化的细节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将人物的性格变化与命运遭际相结合。这使人物形象丰满真实感人。

13、欧阳山,《三家巷》:手工业者周家、官僚地主何家、买办资产阶级陈家。

14、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人物设置阵营化:英雄革命者,压迫革命者的反革命与特务。地下斗争的传奇性(华子良装疯、地道、双枪老太婆的形象等)。

15、姚雪垠,《李自成》。文类创造:以深入的历史研究作为小说叙述的根基,以丰富的想象复活历史画面。

16、探索小说(“双百”方针和苏联“解冻文学”的影响):

A、问题小说:揭露生活阴暗面,大胆干预生活。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

B、情感小说:突破禁区,表现人情、人性,描写内心人物世界。路翎《洼地上的“战役”》、邓友梅《悬崖边上》、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茹志娟《百合花》(“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王愿坚《亲人》、刘真《英雄的乐章》、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

三、诗歌。

1、三大诗人群体:

A、建设战线诗群:社会主义大建设歌唱者形成,严辰《红霞集》,阮章竞《勘察者之歌》、长篇叙事诗《白云鄂博交响诗》,李季《玉门诗抄》,长篇叙事诗《杨高传》。

B、行吟诗群:艾青、徐迟、田间、蔡其矫、闻捷等。

C、政治抒情诗群: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石方禹长篇抒情诗《和平的最强音》、贺敬之长篇抒情诗《放声歌唱》、郭小川组诗《致青年公民》。

2、政治抒情诗:

A、来源:30年代的“左联”诗歌,和抗战期间出现的大量鼓动性作品(蒋光慈、殷夫、艾青、田间);19世纪浪漫派诗人、当代苏联,特别是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拜伦、雪莱、裴多菲、密茨凯维支)

B、一般特征:

a、政治抒情诗中,“诗人”会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

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

b、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即“实际

上是抽象的思想,抽象的概念,但用了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

c、政治抒情诗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

进行渲染、铺陈。讲求节奏分明、声韵铿锵。

d、这种鼓动性的诗,大量出现在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开展的时期,如50年代后期,

如“文革”前夕和“文革”中。它的出现,还伴随着诗歌朗诵的热潮。

3、新民歌运动:《红旗歌谣》,郭沫若、周扬作序,最初提供了不少新鲜艺术元素。

不良倾向:为配合政策作夸张性印证;把生活抽象化,作虚幻性想象,使创作主体与生活实感发生了游离。

4、叙事诗:艾青《黑鳗》、闻捷《复仇的火焰》、李季《菊花石》《杨高传》、田间《龙门》《丽江行》《佧佤人》,郭小川《将军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阮章竞《金色的海螺》《白云鄂博交响诗》。

5、郭小川:

A、“马铁丁”:郭小川、陈笑雨、张铁夫共用笔名。

B、三个创作阶段:

a、1955~1956,宣传鼓动员,《致青年公民》,楼梯式诗。刚获得解放的一代中

国人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豪迈的民族气概集中的体现,社会影响很大。

b、1957~1959,抒情视野开拓向个性、人性、宇宙人生。《致大海》、《白雪的

赞歌》、《深深的山谷》、《望星空》。

c、1962年后,阐释政治命题。《甘蔗林——青纱帐》、《青纱帐——甘蔗林》、

《祝酒歌》等。两个抒情方向:新中国时刻都有阶级斗争的风雨,我们时刻都得准备着投入战斗;每个人都要时刻提高警惕、坚守岗位、发扬革命传统、保持战士本色。

C、对诗歌形式的创新:

a、积极寻求让激情渗透到感性形象中去的最佳表现手法,如反复渲染、铺陈、排

比等手段的使用。

b、注重通过诗的音乐性,来营造气势,并围绕诗歌韵律不断进行试验。例如《祝

酒歌》的用韵:运用“十三辙”,用窄韵、密韵;四声通扣、一韵到底;对偶与排比的运用;

c、广泛借鉴,多方试验。例如《向困难进军——再致青年公民》的“楼梯体”,

《祝酒歌》的“民歌体”,《甘蔗林——青纱帐》的“新辞赋体”。

D、诗歌的欠缺:以“形式”的雕琢来拯救“内容”的欠缺。

6、贺敬之:

A、诗作种类:一类格局相对较小,多借鉴民歌和古典诗,如《回延安》(信天游)、《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歌》、《西去列车的窗子》等;另一类是鸿篇巨制,如《放声歌唱》(1956)、《十年颂歌》(1959)、《雷锋之歌》(1963)等。这类作品在当代“政治抒情诗”体制的建立上起到重要作用。

B、民歌体艺术手法:情感充沛,真挚纯朴;动词的生动运用;句子关系富于变化;夸张手法的运用;鲜明的地方特色。

C、政治抒情诗评价:作品大多从一个政治命题出发,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特定时代的政治特征。但政治的变换反使诗人落入窘境(体现为对作品的不断修改);执著于肯定现状,对时代和现实的把握缺少宽广超越的视野,从而使其诗歌出现大量不切实际的夸张。

D、政治抒情诗的艺术特征:

a、充满激情和富于形象。思想以激情的方式倾泻,形象使抽象理念获得感性效果。

“形象”的特点:诗中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并非客观呈现,而是情感与理念升华的载体;具象描写被虚拟化,并赋予象征色彩,在思想和情感的逻辑展开中,寓以某种抽象的命题。

影响和局限:这种处理方法被当时的政治抒情诗争相模仿。由于越来越脱离具体生活场景的体验和概括,渐趋浮泛,最终演化为缺乏感性特征的观念符号。

b、对“楼梯体”的接受和改造:

“楼梯体”的特长:描绘宏阔画面;传达复杂思想观念;产生磅礴的情感气势。

改造:与传统诗歌手法相结合,使总体上不整齐、缺乏制约的诗行,包含了整齐、节制、对称的因素。

7、闻捷:

A、诗歌分类:

a、通过富于特殊风情的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来表现这一地区的历史变化;《天山

牧歌》(1956)、《复仇的火焰》(1959、1962)。

b、紧密结合实际斗争的政治抒情诗。《水兵的心》(1955)、《撒在十字路口的

传单》(1955,农村合作化)、《祖国,光辉的十月》(1958)、《河西走廊行》(1959,大跃进)等。此外还有“报头诗”《第一声春雷》(1958)、《我们插遍红旗》(1958)。

B、《天山牧歌》“以牧歌的笔调来写颂歌”,“爱情”的存在形态——与建设紧密相联。艺术特点:艺术构思和谐完整;对“情节”、“事件”进行提炼,使叙事简洁清晰。

四、戏剧。

1、第一次戏曲变革,1949-1957。

A、“推陈出新”:净化戏剧舞台;刷新传统剧目的思想内容;话剧的影响,改变了戏曲普遍存在的人物形象“脸谱化”、类型化、理念化,情节结构拖沓、松散和随意,克服戏曲过分重视形式美而忽视内容美的审美倾向。

B、“改戏”为中心,“改人”、“改制”为手段。

2、第二次戏曲变革,1958-1976,力图推出戏曲现代戏。

A、第一届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1964,北京。京剧现代戏编演高潮的标志。《红灯记》、《芦荡火种》(《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后被定为“革命样板戏”。

B、京剧现代戏的突出特征:表现阶级斗争,塑造一系列工农兵英雄形象。

C、变革表现:

a、舞美体制:吸收话剧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随意赋形)。

b、文学体制:话剧的分场、分幕制在戏曲中施行,情节的集中性得到增强(时空

不固定)。

c、表演体制:按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提炼生活、刻画人物,打破

旧有行当、取消脸谱、更新程式化动作,从而使传统的表演体制彻底被突破。

d、音乐体制:吸收歌剧和交响剧的经验,创造新的唱腔、板式和人物主题音乐。

D、反思:现代话剧写实观念引入,增强了戏曲的写实性和现代性,也破坏了中国戏曲独特的写意表演艺术体系;政治介入戏曲改革的力度更强。

3、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1956,集中暴露了新中国成立来话剧界存在的公式化、概念化问题。

4、“第四种剧本”:“双百”方针。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海默《洞箫横吹》、赵寻《还乡记》、鲁彦周《归来》、王少燕《葡萄烂了》。

A、名称来源:黎弘(刘川)对《布谷鸟又叫了》的短评。文章认为这种剧本与概念地表现工农兵生活的“三种剧本”不同,作者完全不按阶级配方来划分先进与落后,也不按照党团员、群众来贴上各种思想标签,作者首先考虑的不是身份,而是生活,是生活本身的独特形态,是表现风格上的独特性。

B、主要成就:一是突破了当时剧坛反映工农兵生活的简单化、公式化、概念化的写作模式,写出了生活的真实和人的心灵世界、情感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二是突破“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描写人的道德情操与爱情生活,塑造真实的人物。三是大胆“干预生活”,揭露生活的“阴暗面”,对现实中的官僚主义、教条主义、事务主义等思想作风以及封建残余思想等给予了有力的嘲讽与批判,从而显示了鲜明的现代意识和作家的主体精神。

5、历史剧的热潮,1958-1962。历史题材创作对现实政治反应的一定程度的间接性,为作家的艺术创造,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因而,在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的热潮。

A、对历史人物进行重新评价: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

B、发掘历史精神以鼓舞今人:曹禺《胆剑篇》。

C、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儆后人:朱祖贻《甲午海战》。

D、歌颂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事件:田汉《关汉卿》。

6、社会主义教育剧:以对全体国民特别是青年人进行革命传统和阶级斗争教育为主要内容。《霓虹灯下的哨兵》、《槐树庄》、《丰收之后》等。

7、戏剧艺术观念:黄佐临介绍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体系;焦菊隐在《茶馆》、《蔡文姬》、《虎符》、《武则天》的导演中,结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验派表演体系与中国戏曲的写意抒情表演艺术。

8、歌剧两种艺术倾向:

A、《白毛女》式:在戏剧上倾向于话剧,歌唱、说白交替出现,音乐结构则采用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的结合。

B、《草原之歌》式:在戏剧结构和音乐结构方面都接近西洋歌剧,说白极少而力求音乐的完整性、形象性和戏剧性。

9、歌剧繁荣原因:“反右”后对历史剧的热衷;中苏交恶后对民族新歌剧的重视。

10、歌剧特点:情节结构戏曲化,具有传奇性;歌唱、说白、表演并重;音乐多以民歌或戏曲为基础。

11、《茶馆》,老舍。

A、三起三落:1957,第一次公演,焦菊隐导演、于是之主演。受批评有“今不如昔”的“怀旧”情绪,“影射公私合营”、“反对社会主义”。1963年二度公演,当时提倡“大

写十三年”,受批“旧现实主义”、“自然主义”。1979三度公演,被公认为中国话剧史的扛鼎之作。

B、艺术构思:生动洗练地描绘了三个时代和三个社会——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辛亥革命失败后军阀统治的民国社会、抗战后国统区社会。

a、典型环境的侧面透露法:茶馆具有浓重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使中国社会各阶

层的人物都在这里亮相,反映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间的矛盾和冲突;茶馆象征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b、舍弃传统编剧的一人一事法,采用人像展览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

物,把三个时代的各种人物都搬上舞台,把各种丑恶现象都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c、艺术结构上采用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具有史事结合、虚实结合

的优点。

d、每一幕中都描写一件怪异的事,以其自身非同一般的荒诞性和怪异性,表现了

那个社会的荒诞性和怪异性,增加了《茶馆》的悲喜剧色彩。

C、人物塑造:使用个性化语言塑造人物;抓住人物短暂冲突塑造人物;精心选择人物某几个最能体现其思想性格的闪光点,进行简洁的刻画,不重整体介绍,而重棱角的表现。

D、《茶馆》是一部悲喜剧,剧中人的悲剧命运与人物的喜剧、幽默性格与剧作家的讽刺笔法,让作品产生了独特的悲喜剧风采。

12、《关汉卿》,田汉。

A、主题:“为民请命”、“铜豌豆”精神。

B、艺术手法:“戏中戏”,穿插《窦娥冤》一剧的写作、演出和因此带来的不幸;话剧加唱。

C、缺点:关汉卿过于政治化。

13、《谢瑶环》,田汉。修改:“把骂武则天的改为肯定武则天,却对她作一定批评”;将喜剧改为悲剧;浪漫主义的结尾。

五、散文。

1、概况:坚持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观念;文学创造主体的个性自我被代表时代政治的、革命的“大我”所替代。

2、报告文学:总量上占优势。

内容:一方面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杨朔《鸭绿江南北》;另一方面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祖国在前进》、《经济建设通讯报告选》、《散文特写选》、《特写选》,柳青、秦兆阳、李若冰。

魏巍报告文学特点:对典型情景的选择和提炼;以抒情性议论来提升事件的意义。

共同特点:时代感、新闻性,歌颂性的题材与思想教育的结合。从中可以看出报告文学直接为政治、政策服务的特征。

3、杂文的两次复苏:

A、1956《人民日报》改版,将复兴散文作为副刊改革的措施,各地报纸纷纷效仿。徐懋庸,王任叔(巴人)。

B、1962《人民日报》开辟“长短录”专栏,由陈笑雨主持,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为特约撰稿人。邓拓《燕山夜话》,吴南星(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共用笔名)《三家村札记》。

4、艺术性散文的两度复兴:

A、“百花时代”,1956年后,老舍《养花》,丰子恺《南颖访问记》、《庐山真面》,

钦文《鉴湖风景如画》,方令孺《在山阴道上》,叶圣陶《游了三个湖》。这些作品表现了作家回到个人性情、个人生活体验上努力,并增强了个性化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B、二、六十年代初期,杨朔“诗化”主张,要求作家在一统的颂歌思维模式下,寻求艺术上的革新与创造。加上文艺政策短期调整,散文受到重视,各大报刊讨论散文文体,创作取得一定成绩:

“散文作家”成为实体性概念:杨朔由小说、通讯转为散文;刘白羽,由小说、通讯转为散文;袁鹰、魏钢焰,由诗转为散文。

一批有影响的散文集出版:秦牧《花城》,杨朔《东风第一枝》,曹靖华《花》,冰心《樱花赞》,吴伯箫《北极星》,峻青《秋色赋》等等。

5、杨朔,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通讯报告集《鸭绿江南北》、《万古青春》。散文集《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

A、散文诗化:1959,实践作品《蓬莱仙境》、《海市》、《泰山极顶》、《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

具体主张(杨朔模式):构思上寓大于小、寓远于近,意境上比兴取义、象征比附,结构上峰回路转、卒章显志。

B、艺术特征:

a、散文写作寻求“诗的意境”:包括布局谋篇的精巧、锤词炼句的用心,以及“诗

的意境”的营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从一些东鳞西爪的侧影,烘托出当前人类历史的特征”的思维和情感方式。如盛开的茶花——祖国欣欣向荣;香山红叶——历经风霜、愈老愈红的革命精神;劳作的蜜蜂——只问贡献、不求报酬的劳动者等等。

b、“象征化”手法的运用:在杨朔散文中,寻常事物,日常生活不具有独立价值,

只有寄寓和发现宏大的意义,才有抒写价值。

C、欠缺:个体生活、情感“空洞化”;结构单一、僵化,“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

6、秦牧:《社稷坛抒情》、《古战场春晓》、《土地》、《花城》。追求散文“形散”而“神聚”。

A、艺术特征:

a、重视知识性。花鸟虫鱼、珍禽异兽;名胜古迹、风物人情;史实传说、逸闻趣

事。其散文被称为知识的“花城”,“小百科书”式的散文。

b、散文的观念框架和逻辑线索清晰。

c、联想丰富,夹叙夹议。

B、欠缺:缺乏抒情性,缺乏个人色彩。所抒之情失于空泛。

7、刘白羽:《红玛瑙集》代表其散文创作风格。

A、艺术特征:追求雄浑壮美的艺术境界;通过叙述、描写,宣泄激越的感情;经常采用现实生活场景和战争年代记忆相交织的模式。

B、欠缺:取材相近,思想主旨单调、重复;激情奔放带来了直露虚夸。

8、吴伯箫:《北极星》代表本时期创作的最高艺术水平。尤其是关于延安生活的篇章《北极星》、《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延安》、《歌声》、《窑洞风景》等。作者不拿架子唱高调,而是把自己作为延安日常生活一员,还原生活场景,质朴地叙述“延安情结”。吴伯箫散文的诗性和诗意,源于心智,发自内衷,是自然的表现而非刻意表达。

9、周瘦鹃小品:文笔清丽雅致,行文清淡悠闲,知识性、情趣性兼备,结集《花花草草》、《花前琐记》、《行云集》、《盆栽趣味》。

10、周作人随笔:以申寿、鹤生为笔名,回忆鲁迅创作资源文章结集《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其余1988年编成《知堂集外文·<亦报>随笔》,以通俗性、知识性、趣味性见长,失却“苦茶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