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齐生死”庄子生命哲学之透视

“齐生死”庄子生命哲学之透视

“齐生死”庄子生命哲学之透视
“齐生死”庄子生命哲学之透视

“齐生死”:庄子生命哲学之透视

作者:侯庆双

摘要:人大博导余虹之死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基于一种说法:"走向虚无的哲学害了他",不由产生质疑庄子"齐生死"的生命哲学。《庄子》看似谬悠之说,荒唐之言,若推己及人,度己度人,会发现庄子的悲天悯人,尊生乐生同样跃然纸上。现代人置身纷繁尘世,生死一瞬,自然顺应,豁达从容,快乐当下,拯救自己,有益社会,是我们可以企及的境界。这些正是我们解读庄子,沟通古今,探究生死,洞察人生的旨归。

关键词:庄子;生命哲学;齐生死;余虹之死。

一、生死两茫茫

人生自古谁无死。生与死,是人生的首尾两端,是每一个人都须面直的人生课题。《庄子·天下》有云:"芴漠旡形,变化旡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旡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巵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瓌玮而连犿旡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旡终始者为友。" 庄子提及死生问题颇为详尽,笑谈生死,了然超脱,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生和死不过是道的形态的变化。"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立足于道家立场,宣称道是宇宙本体,人与万物一样派生于道。"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主者,天道也:臣者,人者也。"(《庄子·在宥》)可见,庄子将人置于道的视阈中,人没有优越性、必然性,从而丧失了神圣性、权威性、主体性,从而彰显了因顺自然守住生命本然之道的道家智慧。

其一、人之于道,只是个无家可归者。

"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子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庄子·知北游》)天地是人生之逆旅。生是道或天地的作品,

人在生命面前,无法主宰,甚至无所认识。人是"有待"而生,始终处于被动、茫然之中。不知从那里来,到那里去。"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庄子·达生》)或许可以认为,庄子的人生哲学笼罩着宿命论和悲观论的黯淡之光。

其二、死生之于人,旁观者迷。

《庄子·齐物论》说:"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

芒者乎?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旡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面对身体和生命,一种莫名的惘而不明、困惑无助始终如紧箍咒一般套在人的头上。

其三、生命之于道,本是一场梦。

人对于生命由器官、身体到寿夭、生死、贫富、贵贱、祸福、毁誉等种种际遇有始以来陷入奈之若何的尴尬之中。《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郄,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人生与道相比,显得尤为渺小和短暂。俗话所谓"人死如灯灭",瞬间而已。《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周与蝶都是道化生的形态,本质上是无差别的。基于此,生命的本质是虚幻无常的。

其四、大道永恒,人生苦短。

宇宙绵邈,人生有涯。作家张爱玲说过:"人生本是一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可谓入木三分。正如《庄子·至乐》所说:"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

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久忧不死,何苦也!"人置身缧绁,生

之苦痛,同样是生命的真相。生活是根线,线里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是条藤,藤上总结着几颗苦涩的瓜;生活是首歌,歌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说句戏言,一生性高潮的时间相加之和能有多长,也可见人生之短暂!

余虹在《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柯》说:"现代人生存于其中世界如何呢?它对海德格尔是'深渊',对尼采是'兽拦',对福柯是'监狱'。我认为无论是三位思想家要逃离的现代世界还是他们想回归的古代世界都是一种'生存关系域'。……值得注意的历史事实是:'权力关系'是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的主导关系,而'非权力关系(自由关系)'则是次要关系,这一事实并没有因现代世界的建立而得到根本的改变。"这是余虹对"生"的现实诠释,其中孕育着对生的离弃和死的探寻。

二、齐生死:相对主义生死观

第一、.生与死如影随形,一体两面。

生与死本是道的变化形态,本无区别。生死相依,了然于世。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生也死之徙,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徙,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庄子·知北游》)孔子也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说想要知死,先要懂得生。庄子的生命哲学奠基于道的高度,洞悉生命本源,生不可乐,死不必恶。"齐生死"才是题中应有之义。从而就有了庄子面对妻子之死鼓盆而歌的从容和旷达。

第二、不贪生不怕死:不生不死、了生脱死的诀要。

《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大宗师》说: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他描写的那些真人,都是那些淡然从容、安时处顺,不乐生也不恶死,与四时相通的人。庄子对于生命的态度很明朗:第一他不怕死,第二他不

贪生。《庄子·大宗师》又曰:"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在庄子的视阈里,依"道"而行,随遇而安,由"齐生死"与自然贯通,终复归于"道"--道法自然。

第三、生死相依,平等相待。

庄子看来,"死生如昼夜"。(《庄子·至乐》)既然如此,亦唯有以自然态度待之。庄子的"齐生死"含义有三:生成论上,生与死都是道之运行的一种形态,无所差池;逻辑上,厌生就厌死,乐死就乐生;人之"有待"的作为上,对待生和死,不

必厚此薄彼,畸轻畸重,而要"一碗水端平"。与儒家"乐生哀死"不同。庄子秉持"齐生死"的人生旨趣,就是不以哀乐入生死。有时萌生厌生之念,那应是对短暂人生的感喟,是爱恨交织心态的自然敞亮。这些想必才是庄子的本意。当然,两极性、非线性、情感性的思维定势自然就赋予其歧义性、玄思性甚至独断论的阐释。厌生乐死,恰恰是芸芸众生乐生厌死的自画像的"负片"。进而在此基础上,庄子直面人生,睥睨天下,逍遥游世,享人生之乐,抛人生之累,开出一套尊生、乐生、养生以尽(天)年的生命之方。承认人之不自由,却又为追求人之自由而实现"天堑变通途",这是庄子的深刻所在。真正解读生命之密码,方能正确对待死亡。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对于生死之大事,会做出完全不同的解释和判断。甚至,有的人遭遇挫折和压力,一死了之以求解脱。悲剧也罢,悲喜剧也罢,扼腕唏嘘总是多于尊重和理解。"事实上,一个人选择自杀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更何况拒绝一种生活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与勇气的表示,至少是一种消极的表示,

它比那些蝇营狗苟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像一个人样地活着太不容易了,我们每个人只要还有一点人气都会有一些难以跨过的人生关口和度日如年的时刻,也总会有一些轻生放弃的念头,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自杀不易,活着更难,当然不是

苟且偷生的那种活。"这是一个学人面对生死困境时的理性之思、诗性之思。他试图跨越生死之间的坎限,心驰神往彼岸世界,探究寻求终极救赎,一切似在情理之中。可以说,这是对庄子"齐生死"的另一向度诠释。现代人如何堪破生死、从容人生?赋予有限人生短暂生命以价值最大化?问天,问自己,人生之路脚下踩!

三、尊生、乐生、养生

历史上,屈原的殉国之死和司马迁之忍辱苟活是两种对死的诠释和表达。对于后者,可跟庄子的生命哲学形成一种对照、映衬。庄子的生死观,简单视之,消极层面自然被放大。《齐物论》也好,《人间世》也好,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大道永恒与人之渺小、生命之短暂的巨大反差!"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庄子深谙此"道",以"齐生死"关注、践履、提拔人生旨趣及境界,将人的生命价值系于"自然",尊生、乐生、养生,追求人生的尽天年,成为其生命哲学的微言大义。

第一、尊生。

天然本性为美,刻意人为即丑。这是庄子的审美标准和人生圭臬。"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旡以人灭天,旡以故灭命,旡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庄子·秋水》)庄子基于人之存在为关切,反对将人等同于物或"丧己于物",个体对于物具有优先性,人之性从而高于"身外之物"的

世俗追求。保持人的本性不为外物所损就是尊生。锦上添花也罢,雪中送炭也罢,只要与生命发生冲突,尊生、全身乃是"第一要务"。足见庄子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这与儒家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道德致思维度判若云泥。他这样强调: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庄子·让王》)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旡位而不作。"(《庄子·让王》)

庄子继承老子道无为而无不为、于无用中有大用的思想,洞察天人之辩,明悉天之所为与人之所为,以"物物而不物于物"和注重人自身之"用"的双向展开合乎人性之存在。庄子认为"以物易性"是非人化的致思路径。知可为与不可为,以人道顺天道,避免中道夭折、损生折寿以谋求长寿的思想昭然若揭。"尽(天)年"就是道教"长生久视"思想的端倪。当然,从另一侧面,可以看出,庄子为求保全性命、颐养天年,一宁做散人,不做材人,无用于世;二叫人支离其形,支离其德。消极混世、悲观颓废又是庄子思想复杂性的表征。这是我们需辨证扬弃的。字里行间不难窥其一斑: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庄子·大宗师》)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庄子·人间世》)

第二、乐生。

濠上之辩是庄子生命哲学的亮点,浓缩了庄子的养生之道。鱼之乐是对人之乐的隐喻和暗示,展开了天乐与人乐的层级,揭示了"相忘于江湖,相造乎道术"的寻乐之方:

"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庄子·天道》)

"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旡天怨,旡人非,旡物累,旡鬼责。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庄子·天道》)

第三、养生。

庄子基于对生命的重视,以追求长寿的目标,又设计了一套系统的养生之道。它与尊生、乐生一以贯之,体现在养形和养神的两个层级上。因循天道、清净无为,摆脱名利、情感、刻意(如牧羊人鞭子下的掉队之羊),尊生、全身、尽天年以臻人生享乐之境。综之,庄子由此勾画出由"知"(尊生、乐生)-"行"(养生)-"果"(尽天年)的生命哲学图式:

"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庄子·让王》)

"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庄子·达生》)

"为善旡近名,为恶旡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

以尽年。"(《庄子·养生主》)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人生总有路可走。余虹之"走",可能会被视为某种自残的心理病态和懦夫行径。余虹在《人生天地间》中说"当人们被迫与死结伴而行的时候,却慢慢发现死亡并不就是人类天然的敌人,死亡的意义愈来愈从消极变为积极了。"显然问题不可绝对化,有人认为某些人在某些时刻的主动赴死,正是在自由中保持自己人格尊严的完整、高洁与光彩的举动,是对非自由、非人性的世界的凄美悲壮的祭祀仪式。又有人认为他像珍惜生命那样珍惜自己的理想,却没有像珍惜理想那样珍惜自己的生命。笔者更倾向于后者的人生态度。

杨树森先生在评论余虹之死时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宝贵的时间应该用来多学点知识(有用的或有趣的),多掌握点本领(工作的或生活的),多创造点财富(物质的或精神的),多享受点快乐 (高雅的或世俗的),而不要把宝贵的时间用来苦苦思索诸如'人生的真谛是什么'一类永远没有确定答案的玄而又玄的问题。" 《庄子》看似谬悠之说,荒唐之言,若推己及人,度己度人,会发现庄子的悲天悯人,尊生乐生同样跃然纸上。生死一瞬,苦乐参半,自然顺应,豁达从容,快乐当下,活在分分秒秒,面对生死大限坦然微笑:此生无憾!那是我们常人可以企及的境界。这些正是我们解读庄子,沟通古今,探究生死,洞察人生的旨归。

参考文献:

[1]《庄子》,https://www.doczj.com/doc/f89029064.html,/。

[2]于丹:庄子心得,https://www.doczj.com/doc/f89029064.html,/。

[3]魏义霞七子视界:先秦哲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2。

(该文刊发于《中国学术研究》 2008年第02期)

庄子生命哲学研究一 与世俯仰_顺世安命

第四章庄子生命哲学思想的实践庄子的生命哲学阐释了生命自然的机缘,启示人们坦泰、安然地应对人生种种不期而至的偶然,惜生而安死,存有和保全现世的生命。庄子将自我生命哲学的思想付诸于实践:保身、全生、以尽其寿。 第一节安其所处,尽其天年 庄子生命哲学指出,生命源于自然的大“道”。“生”偶得于自然的恩赐,“死”同样会因于自然不期而至。自然的冷峻法则主宰着一切的生丧、得失,人力难以违拗。“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①,生于凡尘俗世,必须遵循自然之“道”,不为喜怒、哀乐之情所摆布。世事虽然艰难,无可奈何,但应谐于世道,安于处境、顺应自然,保身、全生,及尽天年。 一、与世俯仰——顺世安命 生命存在于现实世界,与世事相交触。“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②。庄子把生命的保全与世事的往来相关联,主张顺应现实的世俗自然,与世俯仰,随俗沉浮,顺世而安命。 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 。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③ 处于现世之中,起居、饮食,劳作、歇息随顺宇宙万物的自然和四季 ①《庄子·内篇·人间世》,同上注,第26页。 ②《庄子·外篇·天道》,同上注,第72页。 ③《庄子·杂篇·让王》,同上注,第145页。 48

变替、日夜更迭的规律,顺应于自然的存有而变换,使生命安享于宇宙自然之中。这里隨缘自然的超凡,不是对神或天的敬畏,而是对现实生活必然性的顺从。面对世间常存的险恶,庄子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行莫如就,心莫若和”①处乱而不惊。如果他像个天真的孩子一样,你也姑且跟他一样像个无知无识的孩子;如果他同你不分界线,那你也就跟他不分界线;如果他跟你无拘无束,那么你也姑且跟他一样无拘无束。这样随机达化,心安理得地周旋世事,就自然可以免于“中于机辟,死于网罟”枉费心机的悲剧了。 “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②,它们并不担忧生活境遇的改变,因为只是表面上细小的变化,而没有失去惯常的大的环境,这样喜怒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而烦扰到内心了。“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③,天下莫不是万物共同生息的环境,混同于其间。人的四肢以及众多的躯体都最终将变为尘埃细垢,而死亡、生存的终结与开始也将像昼夜一样的更替往复地变换,任何力量都不能扰乱和阻止。 人生的得失和祸福就更不必要去介意了。“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④丢弃得失、祸福这些附赘于己的东西如同甩掉溃烂的泥土,因为自己的身形远比这些更为珍贵,珍贵的关键在于自身不会因为外在的变化影响而丧失。宇宙间的千变万化从来就没有过终极,怎么值得人们整日忧心忡忡,为患不已呢?“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⑤日夜更替于眼前,人的智慧却难以窥见其初始。自然就不足以侵扰人们的内心,搅乱本性的谐和。处于尘世,随于万物,心境平和安适,通畅而不失怡悦,忘却物我之分,丢弃利害得失,一切听顺 ①《庄子·内篇·人间世》,同上注,第27页。 ②《庄子·外篇·田子方》,同上注,第108页。 ③《庄子·外篇·田子方》,同上注,第108页。 ④《庄子·外篇·田子方》,同上注,第108页。 ⑤《庄子·内篇·德充符》,同上注,第34页。 49

论庄子的养生思想

论庄子的养生思想 前言 养生,狭义理解就是让身体更加健康,延长身体寿命,现如今社会上流行着养生的观点就是这个理解。广义的理解就是除了以上让身体健康,寿命延长以外,还包括精神上的自由。庄子的养生观点是身体与精神并重,而且,相对于身体养生,庄子更注重精神自由。 关键词 庄子养生轻物重生自然无为去知离形养神 正文: 轻物重生 庄子的养生思想中,包括养形和养神,二者不可偏废,同样重要。只是养形思想,没有必要特别的关注,只要注意好调理好日常的生活,特意去养形,反而对养生不利。庄子的养生思想认为人最应该害怕的应该是睡眠和饮食之类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要透彻的理解生命,这样才能认识怎样养生。保养生命必定不能脱离形体,养形就要有一定的物质,有的人物质生活丰富却对形体保养的不好,有的人形体没有离散却失去了生命,所以,养生之注重养形和养身是不对的,还必须注重对精神的养护,既要养形养身,又要养神养心。 《庄子》一书是最早提出养生理论的书籍,庄子的养生理论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颐养天年,颐养天年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庄子的精神自由思想为人提供了一种超然的生存智慧。庄子认为,不同的人心境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有不同的心境,只有不断把自己调节心境的能力提高,才能消解掉精神上的紧张情绪,保持心境的平静。 养生问题是道家哲学的一个内在主题,道家以轻物重生为出发点,思想体系以道为核心,精神却是在自然二字,所以,庄子的思想既有轻物重生的特点又体

现了道法自然的精神。处处都体现出了自然主义的色彩。道家哲学从人和自然,人和物,人和人的关系出发,同时又反思人和传统、文化及人和精神的关系,从而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表现了顺应自然,返璞归真,淡化名利,追求自由的人生观点。 自然无为 庄子的养生态度是以自然无为为主,庄子提倡顺应自然养生。他在《养生主》篇中曰: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督脉居人身之中,不偏不倚,以此作为行事的准则,自然可以健康长寿,颐养“天年”。随之,庄子以“庖丁解牛”的故事来阐明这个观点。养生首先要顺应自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黄帝内经》中所倡导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1庄子认为天道有常,天地自然的运行,并不需要人的干涉,也没有主宰意志的掌握,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天地本质的属性就是自然,庄子认为人类社会也和天地自然一样,个人的自然属性主动与天地的自然属性相吻合。庄子认为要把握天道的自然和个人的自然的规律,办法是“莫若以明”,也就是说以开放的心灵关照万物,了解万物自身的独特意义,这一思想被称为从无穷的系统中深透到各个据点,了解其独特的内容,不以主观的成见去厘定是非,而以开放的心灵去照见事物的真相。庄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把外物当成关照物,而且把以关照外物的内心也当成了观照对象,从而观照范围遍及内外两重宇宙,无所不至,第一次真正标举了“心”的深远意义。2 生命是有涯,有限的,而知识无涯,庄子认为不应以有涯的生命来追求那无涯的只是,那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表面上看这样的庄子是消级的,再往后看,就能看出庄子要告诉人们一个这样的道理:养生之道是自然无为。庄子认为道是真是存在的,可以用心去感受,但它却是无形不可见不可摸的。甚至不能用言语来表达。道是宇宙的本体,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大生命,宇宙整体就是道,道也是宇宙大生命所散发的万物的生命,庄子认为人只有实现对道的关照,才能达到高度自由的境界,庄子把这个境界成为“游”。庖丁解牛妙世故,这个故事也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册[M],中华书局,1983.95.16 2张松如,陈鼓应,赵明,张军。老庄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78.211

从庖丁解牛看庄子的人生哲理

从庖丁解牛看庄子的人生哲理 班级:13会计(1)班 学号:1311124 姓名; 张如意 摘要: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本文从不同角度剖析解读庄子的哲学思想 关键字:精神物质环境完美 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思想的高度精神的一种崇高的境界,那么我们的人生不免就会太过于空虚玄幻飘忽不定;假如我们太过于执着物质生活追逐名与利,我们是否会过于势利枯燥现实。 在庄子的《养生主》里有这么一个大家都学过的故事,叫做庖丁解牛,以往教学者都是把这篇文章当作如何养生如何保全性命的来理解的较多可是如果我们从其他角度剖析这个故事我们就会开阔许多不一样的视野。 (一)如何在精神与物质中取得平衡 庖丁是怎么解牛的呢?这样一个优秀的庖丁,他在君王面前的表演。在表演的时候,他的手臂抵着,膝盖倚着,人整个动作象舞蹈一样解剖一头牛。整个这个过程中,觉得他下刀姿势,他的节奏,合乎古代的很多乐章,既合桑林之舞,又合经首之乐,这简直就是一场表演,就是一个行为艺术。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时的庖丁是非常幸福的他可以骄傲的说我这把刀用了19年还像新的一样。他也可以深入浅出的解释到“以无厚入有间”引得众人惊叹,欢呼。文章中没有说庖丁最后的结局但是稍微推想一下肯定是得到了文慧君的赏赐,衣食无忧的生活下去。由此庖丁得到了物质上的富足。“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说他的技艺如此高超是因为遵循着道,在解牛的过程中,庖丁是自由地遨游在道人合一的境界里。他的精神层次早已超越了一般的世俗之人。我们可以说庖丁在精神与物质双方面都收获了成功。 身处现代文明世界中我们,看到的是物质世界的飞速建起,精神世界却是显得有些荒芜。有什么能把那些逝去的时光,残忍的,美好的,痛苦的,幸福的,全都找回来。只有当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去寻找精神世界的满足,毕竟有些精神世界层面的东西是物质世界所不能解决的,这就造成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或是追求物质的或是追求精神的。也许可以学习庖丁的处事方法好道进技从而得生。 (二)认清周围的环境 其实当我们把这个故事用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发现人人做成这样一个庖丁,让我们的灵魂上有这样的一把可以永远锋利的刀子,让我们迷失在大千世界中的生活轨迹变成一头整牛,让我们总能看到那些缝隙,能够准确地解清它,而不必说去砍骨头,去背负担,大家不必是每天在唉声叹气中做出一副悲壮的姿态,让人生陨落很多价值,那么我们获得的会是人生的效率 胡文英对庄子这样说道: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牵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庄子在那个时代其实是处于一种困境,他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个社会的黑暗,可是却无可奈何他像蛇一样冷酷犀利又像鸽子一样充满怜悯关爱面对文慧君的以相位相许他宁

(8)李振纲梦与庄子哲学

(8)李振纲梦与庄子哲学 著名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人、《梦的解析》一书的作者弗洛伊德曾这样描述“梦”在古代人精神生活中的影响,他说:“就我们所知,古人都以为梦有重大的意义和实际的价值;他们都从梦里寻求将来的预兆。古代希腊人和其他东方民族出兵时必带一详梦者,好像今日出兵时必定带侦察员来刺探敌情一样。亚历山大大帝出兵时,最著名的详梦者都在营里。”(弗洛伊德,第59页)“梦”对古代人的精神生活曾发生重大影响,也是构成庄子精神世界的一大要素。弗洛伊德认为,“梦因愿望而起,梦的内容即在于表示这个愿望,这是梦的主要特性之一。此外还有一个不变的特性,就是梦不仅使一个思想有表示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同上,第95页)庄子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庄子·齐物论》。下引《庄子》只注篇名)“梦”本身是虚幻的,以“梦” 的方式开示真理,意味着对现实世界虚幻性的颠倒。所以,《庄子》文本中一再通过“梦”的方式颠覆现实世界的有限性,诉求开放心灵的自由理想。在庄子的梦幻世界中,“梦”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大树和人之间(《人间世》

篇“栎社树”见梦于匠石)、动物与人之间(《外物》篇“神龟”见梦于宋元君),甚至发生在人与髑髅之间(《至乐》篇“髑髅”见梦于庄子),这些谲怪吊诡的“梦”以虚幻经验的形式宣泄着庄子的情绪,无不表达着庄子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及在现实中难以诉求和满足的“愿望”。所以,套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梦”成为庄子“潜意识”中展现开放心灵的一个通道。下面论述《庄子》文本中几个有关“梦”的叙事,以见庄子假借梦境所呈现的思想世界。 一 先看《齐物论》篇末所载发生在庄子本人与蝴蝶之间的那个最美丽的“物化”之梦: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周梦蝶的“物化”之境,意在展现一种审美意境中的生命感悟,在心随“物化”、物我玄冥的开放心境中感悟“道通为一”的生命本相。郭象注:“夫觉梦之分,无异于死生之辩也。今所以自喻适志,由其分定,非由无分也。夫时不暂停,而今不遂存,故昨日之梦,于今化矣。死生之变,岂异于此,而

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作者:————————————————————————————————日期: 2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郜捷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本科4班,陕西汉中723001) 指导教师史继东 [摘要]庄子的哲学思想穿越几千年而不朽,并且对于当今现实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庄子继续发扬了道家崇尚自然法则,顺应天命,自在无为的思想。就整个社会来看,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存在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构建整个社会的和谐秩序,不搞盲目的生产和建设。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而言,虽然崇尚自然与逍遥,渴望安于天命的庄子哲学显得好似在逃避现实,是消极的表现,但这样的思想与当代社会盛行的,也是大众所追求的物欲膨胀的思想形成了制衡,让人能够释怀和减轻压力,庄子“齐生死,等万物”的人生观启迪我们不要过分计较得失成败,而是用相同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这也使我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庄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于他的寓言之中,他非常善于将深刻的道理隐喻于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让读者从浅显易懂的文字中探究出许多人生感悟,而后获得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庄子哲学思想当代意义自然哲学社会人生哲学个人 当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渐趋浮躁的社会,人类在享受了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富资源之后,能够征服自然的渴望开始越来越强烈。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体的物质欲望也在不断膨胀,人们渴望功成名就的心理远远战胜对于悠闲自在生活的享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被激化和扩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显得越发脆弱,在种种不和谐的事件粉墨登场之后,另一种倡导人们价值观念转变以及发展模式转变的声音呼之欲出。 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就为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在他流传于后世的著作《庄子》一书中,分别以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论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通过对世界之本原“道”的辩证思考,阐明了人与自然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以及人与自然应该以怎样的关系和谐共处;又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子“齐物”的哲学世界观。在具有代表性的《庄子·齐物论》一篇中,提出了“世上万物没有共同的标准”,“一切事物都应看作等同”的观点,摒弃由于种种主观原因产生的“是非争执,意气之见”[1]41,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态度。 庄子虽然是东周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但他的生活境遇却不如一个普通人,他一生基本上是在贫穷中度过的。他住在狭小的巷子里,靠编草鞋勉强过活,有时甚至要向邻居借米面救急,但他即使到了饿得面黄肌瘦,只能穿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的地步,也绝不愿以牺牲自己的自由为代价去贪求高官厚禄。这恰恰体现了他忽视功名利禄,崇尚自然逍遥的人生态度。《庄子·秋水》中记载了楚威王希望委以政事给庄子时,庄子答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1]510表明他宁愿做一只拖着尾巴在泥里爬的快活的乌龟,也不愿意做一只被供奉于庙堂之上的,死了三千年的神龟。他的思想摆脱了现世社会中一些狭隘的束缚,不被世俗所囿,启示了我们不是只有高居庙堂,荣华富贵才是值得追求的,摆脱精神的枷锁或许意味着更广阔的空间。 一、道法自然——庄子自然哲学对社会建设的意义 与以往的各家学派从社会伦理角度出发观察人生的思路不同,庄子的哲学思想开始拓宽路子,

庄子的哲学与美学

《庄子的哲学与美学论述》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庄子》无疑是最富有美学意味的。 庄子的哲学主题是“生命哲学”,现实人生、个体生命始终是其关注的焦点。闻一多先生曾说庄子是“最真实的诗人”,“他的思想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庄子》的许多哲学命题也可视为美学命题。 庄子的生命哲学以“道“为基础,以“逍遥游“为核心,为我们呈现一个心灵绝对自由的大美至乐的境界,在美学视域下,逍遥游的境界又是审美的最高理想。虽然庄子无意于美学,但是其具有审美艺术的哲学却对中国的古典美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格,具有其他任何艺术品都无法比拟的特性,只一点不可不说与庄子息息相关。 在哲学思想上,庄子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有限,为此庄子通过自然逍遥之道,通过审美超越等手段解决了生命的有限性问题,但要完成这种超越,人还必得以现实的生命为基础,正因为现实生命的存在,人的超越才成了可能,由此庄子重视现实生命。但庄子毕竟和儒家等别的哲学有所不同,他所重视的现实生命是排弃了存在着的现实社会的,庄子的现实生命只是那个活泼的原始生命本身以及和谐而自由的精神世界,由此推衍出庄子重自然,因而保真养性成了实现现实生命的根本。 在死亡问题上,庄子一反悲观的色彩,认为生死均属自然气化,故而应该乐观的生、超逸地死。 其次,探讨了庄子哲学对人们的影响,通过对魏晋玄学的产生到庄子哲学的最大实现者陶渊明的分析,我们看到庄子人生哲学作为一种思想对社会发生的巨大作用,并对中国古代文学、美学和人们的情性产生影响。纵观庄子的人生哲学,我们可以觉察到它是反社会、反历史的,它极力排斥以儒家为代表的现实历史社会,认为现实的历史社会不可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庄子哲学也是反文化的。一切文化的结果都会化作对人们理性的约束,这是违反庄子哲学的本质的,因为庄子倡扬一切都应自然的存在。我们还看 到庄子哲学是一种对人的关怀,不论这种关怀是否完善,而人总是需要某种关怀的,因而庄子哲学必然具有存在的价值。 在庄子看来,我们能感知有限,是因为我们离现实太近,为了增大和现实世界的距离,能达到逍遥于物外,任天而游于无穷,首先要坚持无为,要达到无名、无功、无用、无己,超越一切名誉和功利之上,如果不能超于功名利禄,那么心意就不能自正,就会使自己的生命意向受到拘束而丧失其真性,这样,不但不能达于逍遥,而且最终会被外物所累而使自己的原始生命本身受到损害。 “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这便是无才之德,是无为之德的具体表现。其次还必须无待,鹏之九万里虽 为大,但必待大风而后行,此为有待,不能达于逍遥。等待其实就是一种希望,起码可以说,等待就是因为希望的存在。庄子在无为之后接着无待,就是要人们放弃对于一切现实希望的追求,放弃对于外在的 一切感受,泯情弃知,最后达到“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其味”,这不是愚者形象吗?而这却是 庄子极力塑造的所谓智者,“无知之知,是为真知”,在庄子的眼中,这是放浪形骸者的风度。 在美学观点上,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美的本源 在于自然本性,自然之美在于事物朴素、率真的情态。但基于其万物齐一的哲学思想,庄子所建立的是一种 相对主义美丑观。 从形式上看,审美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着的世界与一个自由地流露着的真性完全“化合”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然的生命突破了一切固有的限制和束缚,成为一种游离状态,“与造物者为人, 而游乎天地之一气”,从山水之中、林气之末,我们找到了久已遗忘的真性,本然的生命复归到圆满状态。 从本质上看,审美是一种手段,他走进了为自己设置的那个天地之中,那奇幻的景象足于使人产生迷狂,使人忘却一切曾经遭遇过的不安和焦虑,排除一切非生命的东西的拘役。“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以致“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始终,不知端倪,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庄子》的养生思想研究

《庄子》的养生思想研究 【摘要】庄子在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养生思想在在如今仍具备很积极的社会意义——其看似圆滑,实则为解决心灵困境的不二法宝。在庄子的作品中体现出的养生思想特点在于以达生为目标,以卫生为方法,以尊生为原则。由此可见,庄子是在根植于社会的角度来关注生命,其既可以理解为能够停留在人世间,又可以理解为已经超越人世间。其讲究的是怎样处理生命和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可以算作“与道为以”、超脱万物的一种理论。 【关键词】生命;养生;庄子 一、引言 在如今物质社会和生命哲学体系中,人类心灵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就在于怎样将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生活“并轨”。而庄子在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养生思想则以原始的道家智慧方式提供了这一矛盾的解决办法——其中所提到的“养生”并非简单的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之类,而是在整个社会生活方向应怎样处理自身和周围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一方面的问题,在如今“养生思想”越发“热门化”的如今,借助于对漠视生命现象这一社会环境中行为的透视,对生命本来的价值和庄子在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养生思想体系做出了阐发,对其养生思想内涵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挖掘,以期给当代生命问题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资借鉴,同时也给如今当下社会价值选择中短视拘泥、彰显外物、漠视生命的现象提供反思进路。 二、庄子养生思想的本体建构 (一)道:庄子养生思想的形上根据 庄子养生思想中向来以“道”作为生命本体建构依据之所在——其“源于万物,高于万物”。就其起源层面而言,有研究者曾在作品中提到其来源至少有二:首先是来自于现实取向,即“日常经验中的道路”——这实际上也是儒家思想体系中“道”的主要出处。其次则是来自于神话取向,将之定位为宇宙运动的“循环往复”这一法则(原理)——这才是正宗的“道家哲学”。从路径角度上来说,上述两个“道”的来源明显是分别借助于对现实社会所存在的价值和生命所体现出的本质两个角度的思考而获得,而此二者也正是两个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体系的产物,就生命价值观角度来说,儒家一般都讲究向外的社会认同,道家则反之,即向内的自我认同。前者重视的是修齐治平,体现的是社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甚至讲究如郭沫若所写剧本《虎符》中那般“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而道家的着眼点则在于生命本身,讲究的是将人的精神予以非相对化、非中心化、非主体化,从而使得精神能够超越一切,从而使得精神能够达到悠然自得的境界。其精神追求的最高目标在于无名、无功、无己、齐万物、齐生死,故而道家多以清修隐者等看破生死的人员作为典型人物。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是普遍概念,庄子作品中体现出的“道”和别的思想流派中的“道”既相互联系又有相异之处。简单地说,“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不脱离诸社会主体,又具有超越性。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庄子,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都呈现内在的一致性。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于人之“在”。在当代这个普遍缺乏信仰的时代,或许哲学能够慰藉一下我们的心灵。我们或许可以从庄子的思想中寻找到或多或少的启示。 关键词:庄子;哲学;当代社会;启示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一个重要概念,就其本质而言,道不是人的认知对象, 而是需要用人的整个生命去直觉体悟的存在者; 换句话说, 道并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实体, 而是就存在于人自身和万事万物之中的自在者。人对这一自在者的把握不是通过理性思维, 而要凭借超理性的直觉。而怎么样才能获得这样的直觉呢?在庄子看来,第一步是“外天下”,即忘却纷繁的世俗杂务,将他们排除在心灵之外,使人的本心不要为俗物所缠绕,以便静心息虑。第二步是外物, 即忘却外在事物, 让心灵不要为外物所役使。心役于物, 则心念外驰, 不能专心自守, 容易导致本心的迷失。第三步是外生, 即忘却自己的生命。 人生而有命, 所以常常会执着生而厌恶死。但人本来和宇宙万物是一体的, 并没有生命。以庄子齐物论观之, 人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 而死亡只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人活着时恋生恶死, 死后反而会恋死恶生。1因此, 生和死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存在状态, 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需要执着生, 也不需要害怕死, 生死本为一体。由此言之, 所谓外生也就是齐死生、泯物我, 达到一种物我两忘、浑然一如的境界。 庄子哲学虽然注重对得道和体道境界的精神追求,但同时并不认为理想的人生是空中楼阁, 而是应该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因此, 庄子并没有将得道境界和日常生活的技艺割裂开来, 认为道就在技艺当中, 道和技艺是一体的。在人的精神世界中, 直觉成为沟通道和技艺的桥梁, 将人生命中的形上追求( 道) 和日用生活( 技艺) 结合在一起, 成就了一种高超而平凡的人生样态。 对比与庄子生活的社会,现在的社会有了极大的不同。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如今的社会依然是人与人打交道,依然是人来统治这个世界。尽管各种各样的制度、政策是那么的先进,但是人与人之间也做不到完全平等。庄子眼中的理想社会是保持着原始、淳朴自然的“至德之世”。庄子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我们 正在构建一个民族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教化为基础的。因此,“至德之世”的理想之国最终必然获得它的现实状态。 庄子也崇尚无为。无为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是存在的。例子就不用多说了。可是庄子的无为却不能理解为“什么都不做”。庄子的无为更多的是在强调一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要在自己去努力尝试过后才能“知其不可奈何”,“安之若命”则是劝诫在遇到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别钻牛角尖,坦然处之。 庄子也在他的思想中描绘了理想的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在《逍遥游》篇中,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凭借天地之正道,驾御“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 以遨游乎无穷者,是无所待的至人、神人、圣人。他们已然达到了“与造物者为偶,而游乎天地之一气”的神秘境界。因超越了“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道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与道合一,故无功。他也许治理天下,但他听其自然,让每个人自由发挥其能力,因此圣人无名。庄子的“圣人”、“神人”、“真人”拥有神与人的双重性格,他们成为以后道教构造神仙形象的原本。庄子的理想人格对于我们个人价值自由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之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生死问题是人类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人类值得思考的问题。《庄子》中详细地阐述了对于生死的看法,表现了庄子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与超越自然的态度。这种超脱生死的态度对于现代人认识生死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自然、意义 正文: 庄子对于生死是从道和气化的角度来考察,生死相通,是万物变化的一种,因此他用一种豁达的态度去面对,而无怨恨和不舍之情。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列御寇》篇记录了庄子将死前的一段话: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生死变迁在一般人眼中是相当严重的大问题,但在庄子看来却淡似春梦,了然无痕。他对于死生看得如此轻淡,所以对于自己的妻子之死,可以“箕踞鼓盆而歌了”。在《大宗师》中,庄子描述了子来对生死的态度: “父母于子,东南西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

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老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我者,乃所以善我死也。” 对于生死,如同听从父母的命令一样,不敢有违抗之意。而是唯命从之,深刻了解生死的本质,因此庄子对于自己的妻子的死不是号啕大哭,而是骨盆而歌。庄子把贪恋生敬畏死的人比作晋国的丽姬,未进晋国时,哭得很伤心,等到了王宫后,和君王睡在一起,同进美食,才后悔当初不应该哭啼。所以说谁能知道死了的人不后悔当初的求生呢,死亡并不人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相反是一种解脱。庄子在《至乐》篇中让骷髅来选择复生与死亡,说明死是一种解脱,不必把生看的太美好,而把死看得一无是处。人的死是对世间烦琐之事的解脱,生前不能不管的,死后可以完全彻底地放下。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的文章想象力丰富,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嬉笑怒骂,可以说上穷碧落下黄泉,骂尽天下英雄,但是其实他的内心并不激烈。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这个人在乱世之中,天地之间遵循天道,顺应天理,可以说看破了生死,超越了名利,看透了一切,一切了然于心,直到人间名利生死。首先,庄子认为生未必

庄子生命哲学研究二 安死而不忧死

也”①,无为才是养生重生之道。“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②庄子坦然地把生命交付给自然的大“道”,“惜生”而“不贪生”,超越了世间的一切是非物欲,回返自然生命的本性之真。生命犹如烛薪,虽然终会燃尽,但火种却总是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③ 二、“安死”而“不忧死” 生命是宇宙大化流行的必然。庄子将“死”置于宇宙运转的机制之中去审视,认为“死”是生命无可奈何的必然,自然而然,不可抗拒。只要体认了宇宙的自然之道,就不会困锁于死亡的悲情之中。同时,庄子又赋予“死”以本然的价值,“死”是对现实人生苦难与无奈的超越,是“生”的延续和回归。“其生若浮,其死若休”④“死”不仅可以得到安然的闲歇,更能摆脱世俗的牵累,成为欣然的乐事。 宇宙自然赋予了人们宝贵的生命,生来的时候让人们劳碌、苦累,衰老、死去的时候给人们以安闲和歇息。庄子进而指出了在混乱的现实社会中生的苦楚与无奈。在这里,生命的存在就像是身上赘瘤一样多余,死亡却成为毒痈化脓溃破后的豁然。个体生命的诞生,总是伴随着忧愁一起产生,人的一生中,除去“病、瘦、死、丧”的忧患之外,能够心境坦然,开口而笑的时间,一个月里也不过只有四、五天,长寿的人整日“愍愍”糊糊涂涂,“久忧不死,何之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⑤。人们总是被与之俱来的悲情牢牢地束缚着,生命中充满着无尽的忧患,能够真正快乐的时候少之又少。 ①《庄子·外篇·天道》,同上注,第72页。 ②《庄子·外篇·在宥》,同上注,第59页。 ③《庄子·内篇·养生主》,同上注,第22页。

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① “生”被世俗的苦累牢牢地包围着,“死”却成为一切尘世烦忧的解脱,是久别家园的归返。因此,庄子达观而宽放地对待“死”,把“死”阐释为“气”的离去开散,自然而然,这样死亡就不仅是一种安闲地歇息,更是一种无牵累的快乐。 《庄子》文本中有多处临“死”无悲的记载。在面对亲人、朋友的“死”时,不仅没有常人嚎啕大哭的悲伤,反而相合而歌吟的“庆祝”,正是对“死”的内蕴的彻悟。 庄子的妻子死去,惠施前往凭吊,却见庄子方箕踞鼓盆而歌,愤慨地指责道:“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②。庄子解释道,妻子的死是在宇宙巨室中安然、悠闲的歇息,如果噭噭然地大哭不止,就是“不通乎命”,有违于自然,而不达观于命理。这里,庄子把“死”视作自然“命”的安排,是顺应自然的必然结果;同时“死”又是一种偃然地就寝,自在闲适,当然不必要悲哀痛哭了。 秦失吊唁挚友老聃,仅哭了三声就出来了。面对他人的疑惑,秦失解释道,面对死者无休止地悲嚎,厌恶死亡的到来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是忘掉了人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者谓之遁天之刑”③。夫子适时而来是应时而生,逢时离去就是顺依而死。“生”与“死”都是随顺于自然的结果,都应该坦然接受。 鲁国有名的孝子孟孙才,在母亲死去的时候却“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④,却因善处丧事而闻名于世。这里,庄子借孔子之口道出孟孙氏处“死”的泰然,“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 ①《庄子·外篇·知北游》,同上注,第116页。 ②《庄子·外篇·至乐》,同上注,第94页。

《庄子》的养生思想定稿

福建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 题目:《庄子》的养生思想 学习中心:安徽无为奥鹏学习中心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 年级:0809 学号:200810457859 学生姓名:谭世平 导师姓名:陈瑶 2010年9 月18 日

目录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正文 (2) 一、形神的相互关系 (3) 二、养生之道 (4) 参考文献 (9)

《庄子》的养生思想 内容摘要:《庄子》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部奇书,凡谈到《庄子》一书思想的,无不涉及到他的人生哲学,而养生思想是其人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体现。有着后人虽能够发展却不可超越的理论智慧. 关键词:《庄子》;养生;养神;养形;顺应自然。 庄子(前369~前286年),本名庄周,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哲学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83岁寿终,可以说是古代的老寿星。庄子的一生平平淡淡无拘无束,不为名利不求金钱,他的精神似乎已超出了常人。庄子那种逍遥豁达,满不在乎的思想道就了他成为一名圣人,他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了这点,例如在《列御寇》中,他对炫耀富贵的曹商所作的辛辣讽刺就是证明,这也说明了庄子生活即使是这样贫穷,日子是这样难熬,但并没有消蚀他的清高和孤傲,一方面表现了他对权势名利的轻蔑,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因此他对苦难世界的冷峻审视和对人生悲剧的深刻体验,给人类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烙下了他深深的印章。他的哲学著作《庄子》,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文献。在养生愈来愈被重视的今天,庄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大师,不仅在哲学与文学上独树一帜,对于养生也有着独到的理念,中国传统养生学中,养生问题与形神问题是密切相关的,甚至可以说,形神问题是养生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管子?内业》中已经提到:“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把人的精神归结为精气,与形体可合可离;《黄帝内经》涉及形神讨论的文章,竟达38篇之多。《素问?上古天真论》日:“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认为形与神相伴相随,互用互制,俱往俱来,俱生俱灭;荀况在形神问题上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命题;西汉初《淮南子?原道训》总结形与神的关系是:“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中国古代养生形神兼顾,以养神为主。 在《庄子》的养生体系中,养神是一个极重要的命题。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神”和“形”内外两部分组成的,《庄子》一书中一般都将“神”和“形”相提并论,如:劳君之神与形。(《徐无鬼》);苦心劳形,以危其身。(《渔父》);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刻意》);“神”和“形”两者,在庄子的思想中所担当的角色并不是完全平等的,有主次的分别。

浅析庄子人生哲学

浅析庄子人生哲学 摘要: 在庄子的哲学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人生哲学,其描述了人如何在不如意的现实环境中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本文从超越自然生死、超越社会环境到超越自我层层递进,进行分析论述,并指出庄子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现代人在迷惘的现实中寻求解脱。 关键字:庄子;人生哲学;精神自由 目录: 一、超越自然死生 二、超越社会 (一)现实社会 1.时代背景 2.所处环境 (二)理想社会 三、超越自我 (一)世人人格 (二)理想人格 1.超越情感和物欲 2.超越自我 3.回归自然 四、现实意义 (一)积极方面 1.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2.强烈的自我批判精神 (二)消极方面

一、超越自然死生 《至乐》描述: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人且俨然侵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命乎,故止也。”与自己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去世,庄子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从人伦的角度看,这是违背情理的,丧失了一个在社会生活中的人应有的基本情感,故而惠子对此极为不满。然而在庄子眼里,人之生源于自然,人之死又返于自然,相送就要嗷嗷哭泣,岂非不通达明理?妻子睡在天地这个大屋子里即将成为永恒,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不再有痛苦和贫穷,所以当然要为她庆贺。 庄子并非只对他人的死看的开,对于他自身,一样看破死生。《大宗师》描述:庄子将死,弟子们欲厚葬,他立刻予以否定:“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赉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如此!”当弟子们又担心乌鸦老鹰会啄食时,庄子宽慰他们道:“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由此可见,庄子对人的生死抱有非常达观的态度,看淡生死,把生和死当作一个必然要发生的过程,一笑而过。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当人想到稍纵即逝的瞬间,他就把现实事物当作是渐趋死亡的,像所有生命的朝生暮死一样,成为生长、腐朽和再生这一周期的一部分。他承认自己是属于自然的,和自然相认同。”①当庄子面对触目惊心的死亡惨状想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像白驹过隙般不可逆转奔向生命的尽头时,他以“自然之道”的价值尺度否定了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价值。一个人应该因任自然,保持心境或精神上恬静,才是真正的生活。世人多不理解庄子的高义,指责他太过冷漠,以至于后来荀子批评他“不知人”。直至清朝出了一位他的知音,清人胡文英在《庄子独见》中指出:“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② 二、超越社会 (一)现实社会 1.时代背景 (1)战争频发,生灵涂炭。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一降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至“陪臣执国命”。各国诸侯相继称王尊霸,诺大的疆域成为霸主之间争斗逞凶的场所。春秋五霸,或为一己的私利,或为满足好大喜功的心理,连年发动战争。“杀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养吾私。其战不知孰善?”(《庄子·徐无鬼》)。 战国时期更是以“战”而闻名的时代,春秋时代的流弊愈演愈烈,或者内讧,或者变乱,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社会组织处于无序状态。庄子对历史上的种种混战及其所带来的恶果了然于心:“争地之战,杀人盈野;争城之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战争就是人类规模化的相互残杀,一场战争下来,辄有数万人十数万人,丧生于刀光剑影之中。 (2)等级森严,贫富悬殊。 封建领主制社会,等级森严,人有了三六九等分,对资源的利用配置自然会不平等,随之而来的贫富差距是必然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然而,王权何来?凭何以王权凌驾于他人之上,王与众人又有何异?“天地之养一也,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日口鼻,夫神者不资许也”(《徐无鬼》)。人的生命是道、天赋予的,是自然造化的结果,天赋的人是平等无差别的,因此人权才是最根本、与人的生命共存的基本属性。而王权却是人造出来,强加于众人头上的,完全是人为的,绝非人类的本质属性,而这种附加的成分,却剥夺了人人共有的尊严和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庄子以“道”的本体论为基础,发展了老子“道”的理论,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生死观。庄子对生死的看法逐层深入:其基本态度是重生贵生,苦生乐死;在“道”的层次上认为生死自然,生死气化;而庄子希望达到的境界则是生死齐同,不生不死。庄子生死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培养人形成积极地生死观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道生死观自然气化 正文: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对于生死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有过无数的探讨。其中道家的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彰显于世,成为中国生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庄子作为道家的集大成者,吸收了老子有关道与生死的思想,建立起较为系统全面的生死观,其对生死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可谓影响深远,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庄子生死观的提出 要了解庄子的生死观,首先要了解庄子的“道”。“道”是老庄哲学体系的核心,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指“道”先于天地而存在,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理论,他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亘,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同老子一样,庄子也把“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它无形无象,先于天地生,万物由“道”生成又受其制约。“道”在本质上便包含着将生命融入宇宙的意味,这是道家对生命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得到的智慧结晶。 庄子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道”的“有”、“无”理论之上的。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庄子看来,人和宇宙中的万物一样都是来源于“道”的,人由“道”产生,死后又回归于“道”,在“道”中化为无,而“无”又是“有”的开始,“无”再经过“道”又转化成了“有”,这一过程不断流转,人的生死实质上就是“道”的有无转化。 老庄之道,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老子站在宏观的高度讲“道”,把自然界的法则运用到人类社会,倡导人与自然共生。而庄子则更侧重于对个人人生价值的探讨,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对庄子生死观的解读 1、庄子对生死的基本态度:重生贵生;苦生乐死 在老庄所处的时代,中国人基本上形成了“重生恶死”的生死观。一方面对生充满了渴望与留恋,不少帝王将相甚至苦苦追寻长生不死之术;另一方面因对死亡的无知而感到厌恶与恐惧。对这种生死观,庄子既有认同,也有否定。首先,庄子“重生贵生”,这不是简单的对生命长度的追求,而是肯定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在庄子那里,个体生命的存在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肯定。“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让王》)真正尊重生命的人,不会因为贫富而伤身累形。从肯定生命价值的立场出发,庄子坚决反对“丧己于物”、“先性于俗”(《缮性》)和“以人灭天”、“以故灭命”、“以得殉名”(《秋水》)等损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