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庄子思想

论庄子思想

论庄子思想
论庄子思想

论庄子思想

【内容摘要】庄子开启了中国的艺术精神,从而赋予道家哲学以崭新的现代意义。但如果我们要问;作为思想家的庄子,只是在人生修养、追求精神解放的不经意间,成就了其主体的艺术精神;而其价值又主要由其艺术精神来体现,如此,对其理论的评价未免有点轻重失当。就实质而言,庄子辞章之美,其能够在蒿目时艰的苦难中显发出艺术精神,首先是源于他思想的自由;或曰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史家陈寅恪晚年以考证文学而寄托自己的生命,何以要如此,因他一再强调:“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众所周知,庄子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当为“逍遥的人生观”,要达到逍遥的境界,便要“无所侍”;第二是齐物论;第三是对君主制的控诉与绝望;第四是关于人生本质的探讨,庄子提出:人生本质乃是精神庄严之美。

【关键词】庄子;逍遥;齐物;批判君主专制;人生本质

【参考书目】中国社会思想史(谢遐龄主编)、《庄子》九章(刘坤生著)

逍遥的人生观

在《逍遥游》一文中,庄子淋漓尽致的表达了他“逍遥”的人生观。所谓逍遥,就是绝对自由,通过自己的精神修炼,使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无拘无束。他所求索的是像云霞般的生存状态。对自身自由的“绝对”,而对外界,则是持“相对”的态度,就是相对主义。简而言之,逍遥就是绝对自由与相对主义的统一。

《逍遥游》中所表现的逍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释。一便是“圣

人无名”。他说: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1)出矣,而雀火(1)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2)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3)之,吾自视缺然(4)。请致天下。”总之,尧之所以自视差的太远,实是有道和无道的差别。而作为得道者许由,境界则更为超然,他说: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已,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庄子认为这种外在的功利、名声不是生命的真实内容和生存的真实目的。这种通过尧与许由的对比,便很形象的说明了圣人无名这一观点。

第二是神人无功。在这个观点中,庄子把生命的价值指出来了:“神化”。人本身就具备精神这个“神”,可以自我地去变化物质,精、气、神三者都是“心”的作用。换句话来说,“心”可以使自己生命的功能超神入化。“神化”了以后就可以做入世的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小事一件,最后再出世。如黄帝平天下以后,在鼎湖乘龙而上天,入世而后出世。透过远古时候的神话,证明我们中国人始终把人的生命价值提高到两个阶段:一是做入世的圣人,人可以做到入世的圣人,这是入世最高的文化价值;然后由入世的成功,再“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成为出世的圣人。宇宙间的每一个生命,都有神化的功能,可惜我们自己的智慧不够,把这个功能丧失了。

第三是至人无己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由于心灵的自由而不受物欲之害,从而无为而逍遥。至人无己,是指达到至人的境界是需要忘我的,这里的我是自我,属于后天人格部分,需破除我执,方能见得自性,和佛教有相似性。

齐物论

“齐物”的观点,也是庄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括的来说,庄子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由此而衍生出来的观点有顺应自然的思想和一往平等的思想。齐物论是庄子进一步基于道之本体意义而提出的自己对于天下万物的看法,概括地说就是使“万物齐同于道”。当然,庄子在其中也隐含了许多形而下的分析,比如他对于生死、物我、是非、小大等概念的理解。

庄子重视的不是因为自己以言说的方式反对言说而遭到别人的质疑,而在于教化人们,使其可以从道之本体的层面领会到言说的无意义,从而达到使万物齐同于道的理想境界。当然,庄子也十分明白自己进行这项工作的难点所在,因为世人都是有偏见、争是非之人,他们的认知方式总是局限于狭小领域而不能自拔,所以庄子认为首先要使人们看到超越是非世界的可能性,继而提出超越的方法和效果,这正是第二种理解即齐物论的主要内涵。用以下三个观点可以阐明庄子的“齐物”观点。

1.物我之分。物我之分是导致万物不齐的最根本的一个分别。《庄子秋水篇》记载,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在这一段精彩的辩论中,惠子正是基于物我二分的立场来反驳庄子的。他认为人的快

乐的情感和鱼的快乐的情感是不相同的,人是不可能领会鱼的,因为鱼仅只是人之外的物而已;退一步说,人即使可以感受鱼之乐,那也是一种移情作用,其基础还是物我二分的概念。

2.死生之分。这一点在人身上表现的尤其明显: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每个人都有求生惧死之恋;而对于人之外的客观事物无所谓生和死,他们在人的眼里都是没有生死观念的浊物。在人的身上,生意味着生命的保全,死则意味着生命的消亡。而庄子在《大宗师》一篇里提到的生死:“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善生即善死”,则从万物平等的角度抹除了生与死的差别。

3.是非之分。在人们有了知和言之后,就出现了是非之争。庄子在《齐物论》里对这一现象有精彩的描述:大知闲闲,小知闲闲;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搆,日以心斗,才智超群的人广博豁达,而只有点小聪明的人则乐于细察、斤斤计较;合于大道的言论就像猛火烈焰一样气焰凌人,拘于智巧的言论则琐细无方、没完没了。他们在睡眠时神魂交构,醒来后疲于与外物接触、纠缠,整日里勾心斗角。人们终日争论的是是非非,在庄子看来仅仅是知而已,而知则是遮蔽道之本体的屏障。

4.小大之分。既然人们有了物我之分,并且总是乐于争辩是非,所以对于世界上的客观事物,人们就建立了一套评价标准:小大之分。主要体现为对事物的小用与大用的比对。《逍遥游》中惠子对于大树的大而无用的评价就是一个例子。惠子说那个叫做樗的大树树干疙瘩盘结不符合绳墨的要求,所以木匠也对它不屑一顾了,真是大而无

用啊!而庄子则以大树可以为人提供阴凉之地,使人怡然自得地躺在树下,并且还不会招来刀斧的砍伐为其大用。他跳出了世俗的绝对的小大观念,从相对的角度肯定了无用的大树。

对君主制的控诉与绝望

庄子的思想中包含着痛苦与无奈的实质,表明了入世的痛苦。他说:“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当今之世,仅免刑焉。”

在由春秋之宗法贵族制度向诸侯混战局面的过渡中,社会激烈的动荡,各个阶层的人民都陷入在这种“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论语》),如洪水泛滥的灾祸中,这只能说是一个不幸的时代;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这一时期有郡县制的推行、井田制的废弃、履田而税等社会政治和经济剧烈变动的情况,而“贵族阶级渐次奢侈安逸,国际战争渐次扩大激烈”成为该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庄子作为一个思想家,面对着如此的局面和环境,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对其进行批判和揭露;更重要的是如何能用道化的生活和智慧在这诸侯混战、“杀人如草不闻声”的黑暗中保全自己的人格和性命。庄子所进行的话语批判,其直接目标就是君主制,所以庄子在《人间世》中所表现出的无奈不是对人类生活的绝望和虚化,而是对君主制的无奈何绝望。

庄子对有为政治最根本性的否定和批判,是对“治”本身和统治者——君主所作的批判。在庄子看来,对社会的治理本身就是一种改变人类自然天性的活动,是出于功利目的来统治万物和钳制人性的。在《应帝王》篇中,庄子指出“有为”政治的态度是毁灭自然人性的

大害:“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在政治上,庄子反对一个政权“有为”的治理,认为统治者的设立和存在是对自然人性的一种威胁和挑战,只会对人性的自然造成破坏。这种破坏既表现在“乱人之性”(《天道》),引起人性变异,使人类自身每况愈下,逐渐远离和丧失自然本性,同时又会造成“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解兽之群,而鸟皆夜鸣;灾及草木,祸及止虫”(《在宥》)的局面,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庄子看来,俨俨然的君臣之分,惶惶然的君主统治,“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记·中庸》),皆如同荒诞、短暂的梦境,这个结论和儒家、墨家迥然不同的原因在于庄子对人类的自然状态或人的本性的看法与墨子、荀子不同,他认为人在本性上不是贪婪的,而是自足的,或者说容易满足的,人类在自然状态下不是互相依存而又纷争不已的,而是和平地、独立地存在着的。在庄子看来,在大自然中,人是一鹤鹑,人是一堰鼠,是不需要“君人者”和“经式义度”的。

总而言之,从庄子哲学的对境来说,恢宏的气象乃表现于不以人类为中心(不拘限于人类),不以自我为中心(不拘限于自我),而能推及于广大的自然界。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方面表现出民胞物与的胸怀,另方面又呈现着艺术精神的和谐观照。很显然庄子取消了天地万物和我——客观和主体——的对立关系。这种主客一体的宇宙观,实为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和西方哲学主客对立的宇宙观,迥然不同。庄子不仅要打破主客对峙的

局面,进而达到二而合一的境界,他还要进一步达致物我(主客)两忘境界。在这里,庄子充分表现出大艺术家的精神。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庄子,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都呈现内在的一致性。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于人之“在”。在当代这个普遍缺乏信仰的时代,或许哲学能够慰藉一下我们的心灵。我们或许可以从庄子的思想中寻找到或多或少的启示。 关键词:庄子;哲学;当代社会;启示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一个重要概念,就其本质而言,道不是人的认知对象, 而是需要用人的整个生命去直觉体悟的存在者; 换句话说, 道并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实体, 而是就存在于人自身和万事万物之中的自在者。人对这一自在者的把握不是通过理性思维, 而要凭借超理性的直觉。而怎么样才能获得这样的直觉呢?在庄子看来,第一步是“外天下”,即忘却纷繁的世俗杂务,将他们排除在心灵之外,使人的本心不要为俗物所缠绕,以便静心息虑。第二步是外物, 即忘却外在事物, 让心灵不要为外物所役使。心役于物, 则心念外驰, 不能专心自守, 容易导致本心的迷失。第三步是外生, 即忘却自己的生命。 人生而有命, 所以常常会执着生而厌恶死。但人本来和宇宙万物是一体的, 并没有生命。以庄子齐物论观之, 人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 而死亡只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人活着时恋生恶死, 死后反而会恋死恶生。1因此, 生和死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存在状态, 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需要执着生, 也不需要害怕死, 生死本为一体。由此言之, 所谓外生也就是齐死生、泯物我, 达到一种物我两忘、浑然一如的境界。 庄子哲学虽然注重对得道和体道境界的精神追求,但同时并不认为理想的人生是空中楼阁, 而是应该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因此, 庄子并没有将得道境界和日常生活的技艺割裂开来, 认为道就在技艺当中, 道和技艺是一体的。在人的精神世界中, 直觉成为沟通道和技艺的桥梁, 将人生命中的形上追求( 道) 和日用生活( 技艺) 结合在一起, 成就了一种高超而平凡的人生样态。 对比与庄子生活的社会,现在的社会有了极大的不同。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如今的社会依然是人与人打交道,依然是人来统治这个世界。尽管各种各样的制度、政策是那么的先进,但是人与人之间也做不到完全平等。庄子眼中的理想社会是保持着原始、淳朴自然的“至德之世”。庄子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我们 正在构建一个民族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教化为基础的。因此,“至德之世”的理想之国最终必然获得它的现实状态。 庄子也崇尚无为。无为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是存在的。例子就不用多说了。可是庄子的无为却不能理解为“什么都不做”。庄子的无为更多的是在强调一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要在自己去努力尝试过后才能“知其不可奈何”,“安之若命”则是劝诫在遇到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别钻牛角尖,坦然处之。 庄子也在他的思想中描绘了理想的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在《逍遥游》篇中,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凭借天地之正道,驾御“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 以遨游乎无穷者,是无所待的至人、神人、圣人。他们已然达到了“与造物者为偶,而游乎天地之一气”的神秘境界。因超越了“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道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与道合一,故无功。他也许治理天下,但他听其自然,让每个人自由发挥其能力,因此圣人无名。庄子的“圣人”、“神人”、“真人”拥有神与人的双重性格,他们成为以后道教构造神仙形象的原本。庄子的理想人格对于我们个人价值自由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郜捷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本科4班,陕西汉中723001) 指导教师史继东 [摘要]庄子的哲学思想穿越几千年而不朽,并且对于当今现实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庄子继续发扬了道家崇尚自然法则,顺应天命,自在无为的思想。就整个社会来看,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存在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构建整个社会的和谐秩序,不搞盲目的生产和建设。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而言,虽然崇尚自然与逍遥,渴望安于天命的庄子哲学显得好似在逃避现实,是消极的表现,但这样的思想与当代社会盛行的,也是大众所追求的物欲膨胀的思想形成了制衡,让人能够释怀和减轻压力,庄子“齐生死,等万物”的人生观启迪我们不要过分计较得失成败,而是用相同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这也使我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庄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于他的寓言之中,他非常善于将深刻的道理隐喻于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让读者从浅显易懂的文字中探究出许多人生感悟,而后获得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庄子哲学思想当代意义自然哲学社会人生哲学个人 当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渐趋浮躁的社会,人类在享受了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富资源之后,能够征服自然的渴望开始越来越强烈。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体的物质欲望也在不断膨胀,人们渴望功成名就的心理远远战胜对于悠闲自在生活的享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被激化和扩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显得越发脆弱,在种种不和谐的事件粉墨登场之后,另一种倡导人们价值观念转变以及发展模式转变的声音呼之欲出。 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就为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在他流传于后世的著作《庄子》一书中,分别以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论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通过对世界之本原“道”的辩证思考,阐明了人与自然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以及人与自然应该以怎样的关系和谐共处;又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子“齐物”的哲学世界观。在具有代表性的《庄子·齐物论》一篇中,提出了“世上万物没有共同的标准”,“一切事物都应看作等同”的观点,摒弃由于种种主观原因产生的“是非争执,意气之见”[1]41,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态度。 庄子虽然是东周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但他的生活境遇却不如一个普通人,他一生基本上是在贫穷中度过的。他住在狭小的巷子里,靠编草鞋勉强过活,有时甚至要向邻居借米面救急,但他即使到了饿得面黄肌瘦,只能穿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的地步,也绝不愿以牺牲自己的自由为代价去贪求高官厚禄。这恰恰体现了他忽视功名利禄,崇尚自然逍遥的人生态度。《庄子·秋水》中记载了楚威王希望委以政事给庄子时,庄子答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1]510表明他宁愿做一只拖着尾巴在泥里爬的快活的乌龟,也不愿意做一只被供奉于庙堂之上的,死了三千年的神龟。他的思想摆脱了现世社会中一些狭隘的束缚,不被世俗所囿,启示了我们不是只有高居庙堂,荣华富贵才是值得追求的,摆脱精神的枷锁或许意味着更广阔的空间。 一、道法自然——庄子自然哲学对社会建设的意义 与以往的各家学派从社会伦理角度出发观察人生的思路不同,庄子的哲学思想开始拓宽路子,

谈谈庄子的道家思想

谈谈庄子的道家思想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无论是在思想史上,还是文学史上,都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它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积极方面,或消极方面,也都十分深远广泛。《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从思想上或艺术上讲都是其代表作品,虽然仅此一篇难以穷尽庄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但从中亦可使我们窥见他思想的一个全貌。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这些观点表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和超脱,对不受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他理想中的圣人,是吸风饮露、游于天地之正气,不受任何的羁绊,无所依于旁人,逍遥自由的人;他追求一种超凡脱俗,不为任何是非、好恶、喜怒、哀乐内伤其身,使人的自然天性能够自由发展的境界;他认为死是摆脱了世俗烦恼而“反其真”,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而在当今社会,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苦苦追逐,多少年轻的生命因为承受不了社会给与的沉重的压力选择逃避甚至是选择离开这个不堪重负的社会……要是人们能够体会到庄子思想中的那份淡泊,那份超然,能够让自己有所感悟,虽不能有庄子之豁达但至少我们也能积极面对困难和压力。 无论是逍遥游中的无己还是齐物论中的丧我,它的根本都落在心上,几乎将我与心等价了。庄子在齐物论中思想就是“万物与我为一”,例如,故为为是举莛与楹,历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庄子认为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他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旧事物的消失即新事物的形成,同理新事物的诞生也就代表着旧事物的消失,世间万物无论美丑,大小都是没有区别的,到最后都归于大同。同时是非这些虚幻的概念也是如此,真理从来不曾有过界限,言论也没有过定数即“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爲是而有畛也”,只有当人们的主观因素掺杂其中时才有了各自对是非的判断,才有了界限。 在《齐物论》中庄子描绘了一个他理想中的世界,一个人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与人之间没有争斗,无欲无求,就像陶渊明的桃花源一样,看似美好却不可能存在的社会,庄子是想着实现它,但是陶渊明更加理性,他将其写作昙花一现,然后马上消失再也寻找不见,因为他知道这不可能出现,因此庄子是浪漫的,他喜欢幻想,也正是因为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才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厚的精神财富。

试论庄子“逍遥游”的内涵及其启示

小时候,场队里面有片我一眼望不到边的荷塘。妈妈经常带着我到荷塘边采莲叶摘莲蓬剥莲子,我边走边跳的跟着,嘴里连说带唱地念:“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妈妈教的杨万里的诗。碧绿的荷塘里高低错落地盛开着粉白的粉红的荷花,有的羞答答地躲在莲叶下,有的则大方地在艳阳下舒展妙曼的身姿,把小蜜蜂忙得不停地在花瓣中花蕊里飞来飞去。清风一阵阵地送着荷花的芬香,莲叶与荷花在低头细语,沙沙,沙沙。只可惜,我听不懂它们说的话。 妈妈,荷花真香真美啊!嗯。妈妈摘一朵给你。不,妈妈,摘下了它,它会死的。让它长在塘里,一大片一大片的,它才高兴才会香才会更美丽。好吧,女儿,让它们美美的长着。来,我们把莲子莲叶都拿回家里蒸饭和做莲子羹。好,妈妈,莲子羹最好吃了 试论庄子“逍遥游”的内涵及其启示 摘要:本文先总述逍遥游所体现的庄子所追求的大自由,然后通过对“逍遥”、“游”的阐述来表明对逍遥游的内涵的理解,即是一种建立在厚积功夫基础上的高远逍遥、无己无待、乘正御变游无穷的真正自由。之后阐述庄子“逍遥游”思想中积极的部分对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人生思想的启示以及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启示,即我们要开阔视野,充分张扬个性,培养不为物累、真正自由的人格。以逍遥姿态、理性的意识去思考问题,以独立的心态寻求创新与进步。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人生观;内涵;启示 正文: 一逍遥游的内涵 通过阅读《庄子》, 我们很容易了解到,“逍遥游”思想是庄子哲学的中心内容。要想了解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我们就要认真研读《庄子内篇》,特别是《逍遥游》一篇。《逍遥游》集中表达了庄子的人生志向。 庄子一生真本领、大追求,尽在“逍遥游”三字。说到庄子的逍遥游的内涵,我认为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陈怡老师在《庄子内篇·精读》一书中说到:他(庄子)的大追求就是用大智慧通过大功夫争取大自由,追求建立在厚积功夫基础上的高远逍遥、无己无待、乘正御变游无穷的真正自由。也就是说,只有符合大道的无待者才能达到真正高远的大自由,即逍遥游。我认为“逍遥”在庄子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游”并不是指形体之游,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游,是形体上的束缚被消解后的自然的游。 让我们先来看看“逍遥”。很多学者认为,庄子追求的逍遥游只是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我认为,庄子追求的真正自由绝对不只是精神上的自由,而是一种相对的、不断超越的自由。我们心里不禁问到大鹏自由吗?实际上,在《逍遥游》一篇中,庄子对大鹏是肯定的态度,在庄子看来,大鹏是自由的,但是是一种有限制的自由,依旧需要借助自然的力量。庄子是借大鹏绝云气的极限性翱翔,隐喻他所追求的人的最高的自由和超越的境界。在庄子眼中,只有人的精神能上天入地, 穿山过海, 似天马行空, 像大鹏翱翔, 无边无际, 无遮无碍, 可以无所待而无所不往, 这才是真正的逍遥人生!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心中的逍遥游是具有超越性的,并不是绝对的。(引自陈怡《<庄子内篇>精读》)我们再来看看其中的“游”。“游”是精神之游。那么什么是“以游无穷”呢?在庄子看来, 顺应自然规律, 就可以应付一切变化, 在无限的宇宙中获得自由。无穷即是无限, 庄子以他那个时代的独特的思维形式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我们可以看到,

试述庄子的文学思想

试述庄子的文学思想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王村乡实验中学姚素婷 内容摘要: 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继承了老子的观点,思想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因素。但是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他的思想明显地呈现出相对主义和宿命论的特点。在阐述哲学思想的同时,张扬自我风格,流露真实性情,在无可验证稀奇古怪的叙述背后,是对人生对社会严峻深邃中的叩问;从他幽默诙谐的寓言故事,形象的比喻夸饰中跃升到体察、洞悉事物的本质,人生的真谛。因此庄子在无意于文学创作之下,他的作品形式、写作技艺、文学理论,影响着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关键词: 庄子文学思想自然本色 表现手法想像虚构情感表达

正文: 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继承了老子的观点,思想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因素。但是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他的思想明显地呈现出相对主义和宿命论的特点。因此,一提起庄子,人们就会马上联系到“无道无为”、“消极出世”、“逃避现实”等以上概念,而忽视其思想中的有益影响,即使其哲学中唯心主义思想给他的文艺思想带来消极影响,但文艺思想是个综合体,还受到政治思想及世界观的作用,何况唯心主义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并不是一味的起消极因素。庄子正是不拘一格的走出道理说教模式,其言谈内容不注重引经据典,寻求历史依据,而是海阔天空谈笑风生般轻松自如。在阐述哲学思想的同时,张扬自我风格,流露真实性情,在无可验证稀奇古怪的叙述背后,是对人生对社会严峻深邃中的叩问;从他幽默诙谐的寓言故事,形象的比喻夸饰中跃升到体察、洞悉事物的本质,人生的真谛。因此庄子在无意于文学创作之下,他的作品形式、写作技艺、文学理论,特别是他的思想对后代一些文学家及文学批评家发生了明显的影响,敲出震撼千古的感动力来,但要我谈庄子的文学理论仍不免予“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错觉。因此我就自己对庄子文学的粗略见解做一解说,与大家共勉。 一、庄子的著作,以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的道理 用艺术形象阐明哲学的道理是庄子文学的一大特色。战国文章,普遍多假寓言、故事以说理,但仅仅作为比喻的材料,证明文章的观点,庄子不仅如此,而且有“言不尽意”的看法,即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表达思想。庄子在文章中用一连串的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联缀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这些

论庄子的养生思想

论庄子的养生思想 前言 养生,狭义理解就是让身体更加健康,延长身体寿命,现如今社会上流行着养生的观点就是这个理解。广义的理解就是除了以上让身体健康,寿命延长以外,还包括精神上的自由。庄子的养生观点是身体与精神并重,而且,相对于身体养生,庄子更注重精神自由。 关键词 庄子养生轻物重生自然无为去知离形养神 正文: 轻物重生 庄子的养生思想中,包括养形和养神,二者不可偏废,同样重要。只是养形思想,没有必要特别的关注,只要注意好调理好日常的生活,特意去养形,反而对养生不利。庄子的养生思想认为人最应该害怕的应该是睡眠和饮食之类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要透彻的理解生命,这样才能认识怎样养生。保养生命必定不能脱离形体,养形就要有一定的物质,有的人物质生活丰富却对形体保养的不好,有的人形体没有离散却失去了生命,所以,养生之注重养形和养身是不对的,还必须注重对精神的养护,既要养形养身,又要养神养心。 《庄子》一书是最早提出养生理论的书籍,庄子的养生理论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颐养天年,颐养天年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庄子的精神自由思想为人提供了一种超然的生存智慧。庄子认为,不同的人心境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有不同的心境,只有不断把自己调节心境的能力提高,才能消解掉精神上的紧张情绪,保持心境的平静。 养生问题是道家哲学的一个内在主题,道家以轻物重生为出发点,思想体系以道为核心,精神却是在自然二字,所以,庄子的思想既有轻物重生的特点又体

现了道法自然的精神。处处都体现出了自然主义的色彩。道家哲学从人和自然,人和物,人和人的关系出发,同时又反思人和传统、文化及人和精神的关系,从而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表现了顺应自然,返璞归真,淡化名利,追求自由的人生观点。 自然无为 庄子的养生态度是以自然无为为主,庄子提倡顺应自然养生。他在《养生主》篇中曰: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督脉居人身之中,不偏不倚,以此作为行事的准则,自然可以健康长寿,颐养“天年”。随之,庄子以“庖丁解牛”的故事来阐明这个观点。养生首先要顺应自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黄帝内经》中所倡导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1庄子认为天道有常,天地自然的运行,并不需要人的干涉,也没有主宰意志的掌握,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天地本质的属性就是自然,庄子认为人类社会也和天地自然一样,个人的自然属性主动与天地的自然属性相吻合。庄子认为要把握天道的自然和个人的自然的规律,办法是“莫若以明”,也就是说以开放的心灵关照万物,了解万物自身的独特意义,这一思想被称为从无穷的系统中深透到各个据点,了解其独特的内容,不以主观的成见去厘定是非,而以开放的心灵去照见事物的真相。庄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把外物当成关照物,而且把以关照外物的内心也当成了观照对象,从而观照范围遍及内外两重宇宙,无所不至,第一次真正标举了“心”的深远意义。2 生命是有涯,有限的,而知识无涯,庄子认为不应以有涯的生命来追求那无涯的只是,那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表面上看这样的庄子是消级的,再往后看,就能看出庄子要告诉人们一个这样的道理:养生之道是自然无为。庄子认为道是真是存在的,可以用心去感受,但它却是无形不可见不可摸的。甚至不能用言语来表达。道是宇宙的本体,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大生命,宇宙整体就是道,道也是宇宙大生命所散发的万物的生命,庄子认为人只有实现对道的关照,才能达到高度自由的境界,庄子把这个境界成为“游”。庖丁解牛妙世故,这个故事也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册[M],中华书局,1983.95.16 2张松如,陈鼓应,赵明,张军。老庄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78.211

庄子思想精髓优选稿

庄子思想精髓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庄子的主要思想精髓 1、其宇宙观和认识论。 庄子没有专论宇宙观的文章,只在《大宗师》和《齐物论》两篇中涉及到。在《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大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对道的解释,把“道法自然”的老子学说继承下来。他明确地阐述了道的本质作用:“道”是“有情有信”,但却“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道”是宇宙的本体,产生万物的根源,道是超时间、空间的绝对,“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道的作用特别大,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可以主宰一切。他认为道的本质是物质的,是混浊状态的“气”,而这“气”没有固定的形态,叫做“无”。这种物质性的道,就是世界根源。庄周的道,实际上是指主观意识之外的,不受任何力量支配的宇宙精神。 《庄子》还讲到“道”可生万物,对宇宙形成进行了探索。在《天运》篇中举出了天地运行,日月其争,云雨转换等自然现象,提出了大量的物与物的运行问题,但最后解释为物的产生归于道了。最终把物说成了一种精神的东西。什么是精神,什么是物质,有时可以合而为一,没有什么区别。庄周还认为“物”可分化,分化就是生成,生成也就是

毁灭。“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他把“物有分”,和“齐生死”化为一体,说明了他的观点的一致性。《庄子》在《追逐游》、《秋水》、《在宥》、《天地》等篇中,还阐述了“无己”、“无功”和“无名”的概念。“无己”是把自己看成是虚幻的。在头脑中忘掉一切外物,连自己的形骸都忘掉。“无功”、“无名”就是反对人们追求功名利禄。 此外,在其哲学中,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无为”。具体讲就是,君主治理天下,没有比无为而治更好的了。君主要顺物而动,随天而行,无为而治,万物才会升腾。他举例说,古代君王管理天下,毫无欲望,无所作为,天下财富足。君主只有运用无为之道,天下才能大治。在《天道》篇中说:“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不处于帝王职位而被天下人仰慕的道德品质)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隐士)服,以此进为(做官)而抚世(统治人民),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统一)。”这段话说明,不绝对反对功名.而把“无为”当作最大的功名。 《庄子》书中从“无”的论点出发,进而又否认是非、大小、贵贱,有用无用的区别。所以世间也就没有了对错之分,没有客观标准判断是非。《齐物论》中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是典型的相对论观点。从上述可见,《庄子》“道”可以生万物,万物最终化为乌有。从不可体察的道产生了世间不可认识的万物,最后达到“无待”,达到了绝对的“无”。

庄子人物评述

庄子——人物评述 市场营销2班陈尚 20150755203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善于将哲学问题诗化,文学化,著有《逍遥游》、《齐物论》。 庄子的文学成就皆体现在《庄子》一书中。书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异端思想与人生观、政治观等内容。此书亦是我国古代哲学与文学结合的集大成之作,将思想文化领域的文学作品水平推向新的巅峰,更是代表了先秦散文最高成就。而庄子的哲学成就则体现在其对道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庄子将道家中的“道”理解为天道,效法自然的“道”。他主张顺从天道,摒弃“人为”。因为在庄子的哲学中,“人为”二字合起来就是“伪”字。 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将“道”作为客观真实的存在,将“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而庄子的政治思想也继承了老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观点,反对“人为”,也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 庄子的游世思想是其思想的核心。他对社会的黑暗表示失望并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但这种思想过于消极并不被学术界重视,不过他思想中的“逍遥”却是被后人所推崇的,因为“逍遥”的背后象征着的是精神的自由。庄子在几千年前就有如此境界,不可谓不惊世。他用自己的内心来对抗黑暗的社会,他以奇特的想象和瑰丽的景象来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以戏谑吊诡的心态来回答这个世界。 庄子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文章想象力奇特,文风变化多端,经常以寓言故事形式来讽刺现实。庄子的文字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便力透纸背,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庄子塑造的人生境界,是一种飘逸灵新的洒脱,有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试论庄子的虚静的文论思想

试论庄子的虚静的文论思想 虚静说最早出现在先秦时代。这一学说起于老子,成于庄子,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庄子则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在精神上要彻底解放,心灵世界应做到极度虚无空明,一尘不染。及至魏晋,“虚静说”渐渐进入了审美和艺术领域。 庄子这一“虚静”思想给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龠五藏,澡雪精神”。“虚静观”正式进入审美创作领域。进入审美领域的“虚静”则是指审美主体在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必须去物去我,保持一种空灵、宁静的审美心态。强调作家在构思以前必须要具有“虚静”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激发构思想象的积极的手段,认为这是使构思得以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 文艺创作本质上讲,虚静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精神活动。虚静作为一种体验,要求凝聚专一,虚以待物,宠辱不惊,洁身自好。 庄子认为要达到“虚静”,必须“心斋”和“坐忘”。“心斋”就是要荡尽胸中俗气浊物.腾挪出空明虚静的心理空间以观“道”体“道”。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讲,就是通过“心斋”扫除俗心杂念,陶钧文思,澡雪精神,最终达到“真淡”的最高审美层次。而“坐忘”是比“心斋”更高也更深一层的精神境界。即庄子所说的“无功”,“无名”、“无已”或“丧我”,完全忘掉自己的存在,放弃任何利害得失的计较盘算,从抽象思维、理智活动中解脱出来,进入到“虚静”心态的最深层。这是一种更为自觉也更为彻底的精神自由,创作主体与创作对象之间融为一体。在这状态中,渗透着理性的情感活动通过活跃的想象得到充分的抒发,从而使创作者体验到一种忘怀一切的解脱感、自由感和难以言喻的精神愉悦。最终达到最佳的创作状态。 虚静既是进入创作的准备或前提,又是贯穿覆盖整个创作过程的心理准备。虚静之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的造化,它同养气保神一样,需要一个积学储宝、酌理富才、研阅穷照的漫长实践过程。 虚静不是寂然不动,枯坐人冥,它要求作者置身于人事与自然之中,与天地万物同呼吸,吐故纳新,击浊扬清,静中观动。这中间,感性与理性互渗,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共进。因此朱熹说,诗作不好只缘“不识”。即“不虚静之故”。“不虚不静,故不明;不明,故不识;若虚静而明,便识好物事”。虚静作为哲学上的认识论,体现了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即重在内心的体察领悟,不重思辩的理论探索。 进入文学创作与审美领域的虚静,使作家艺术家摆脱名利等各种杂念的影响,充分驰聘自己的艺术想象,在构思中形成最优美的艺术意象。“意在笔先”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但它必须在虚静的前提下方能实现。老庄哲学对文学创作、审美欣赏的影响多么深刻。 由虚静的创作状态,进而导引出中国文论中极为推崇的一个重要论题“意境”。 在对中国古代意境论的梳理和探求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石之一的老庄思想的影响。老庄以“道”为核心来解释宇宙及人生,“道”所体现的无极无限的“虚空”之境,以及万物与我为一的一系列理论无不在诗歌的意境追求中充分地体现着。道家追求“化同于大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老子看来,人和天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庄子也在《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庄子看来,只有当人与自然和谐一体时,才能进入一种自由的境界、美的境界。即有形又无形,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可言说、触摸,以“虚”和“无”为本质。庄子谈言意、谈意致,谈心斋、坐忘、神遇、无待是为了阐述其对道的追求中的人生哲学观点,但这一观点更趋向和通向艺术与审美的心境。作家进

庄子的哲学观点

庄子的哲学观点 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脉相承的。“老庄哲学”最本质的内核,是对宇宙与自然的唯物认识。老子认为,既然有万物,万物必定有他们的由来,于是便把这个“由来”称作“道”。“德”就是事物的本性。庄子对“道”和“德”的看法与老子是相同的。也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而治”,尽管他们所持的理由不尽相同。老子认为物极必反,认为统治者如果一心加强统治,就越是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结果,老子是把“无为”当作一种手段。庄子强调的是天然和人为的不同,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悲惨和不幸就越多,他要达到“无为”的目的,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庄子把“道”的自然观推及到社会生活及人性人格上,突出之处有以下几点: 其一,庄子从“万物一府,生死同状”(《天地》)、“道通为一”(《齐物论》)的认识出发,主张万物平等、物论平等,因而否定人类的自我中心与个人的自我中心,提倡摈除成见,扬弃我执,顺应自然。 庄子认为万物本为一体,生死本无两样。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没有什么“是”与“不是”,“可”与“不可”,所以小草和大木,又丑又癞的女人和美貌的西施,以及其他稀奇古怪的事情,以道的观点看都是可以“通而为一”的,没有什么差别。他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在人与自

然的关系上,庄子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为的一切都是不好的。“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因此他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其二,哲学上的相对主义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无与有、小与大、短与长、柔与刚、弱与强等等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与相互转化的,庄子在此认识基础上,突出了事物之间的共同性以及相异性的相互转化,创建了“相对论”的认识论。他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虚满、生死都只是一时的现象,其形态是绝不固定的。由于他过分强调了绝对运动,导致否定相对静止,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从而形成了相对主义的理论。他认为除了“道”的存在是绝对不变的以外,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生与死是相对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彼与此是相对的,是与非也是相对的,没有一定的准则。“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这中间也包括人的思想观念。庄子认为感觉的经验是千差万别的,是相对的,理性思维更是如此,他在《齐物论》中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从而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标准。这种相对性的认识论,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三,表达了庄子对无限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这一精神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要摆脱矛盾。对于如何跨入这一精神自由之路,《庄子》一书都在诠释,尤其在《逍遥游》一

庄子技术论思想评析(一)

庄子技术论思想评析(一) 关于道家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几乎截然对立的观点。李约瑟认为:“事实上,在中国,确实一切科学技术的成长都和道家是分不开的”1]。而包括郭沫若、冯友兰在内的众多著名学者则把道家视为“蔑视文化的价值,强调生活的质朴,反对民智的开发,采取复古的步聚”2]的没落思想代表。取调和立场者则认为存在着“道家科学作用的二重性;操作层次的实际贡献与思想层次的消极影响”。3]在笔者看来,过往的论者对道家思想中的若干概念未能作更为细微的分析,例如将技巧与机械视为一体,将技巧与技术混为一谈;高扬了道家思想的美学价值,贬抑了它的实践价值。本文试图从最为论者偏爱的《庄子》切入,从分析《庄子》中刻划的多项技术及其人格化——工匠出发,解读庄子贬斥语文却推崇意会,赞美技艺却否定机构,崇尚自由却鼓吹历史倒退,这一《庄子》技术观之迷,阐明庄子对提炼古代技术特征,揭示技术的社会本质所作的独特贡献,及其技术异化思想的人文价值。 一、古代技术的诀窍性质 先秦经典中,《墨经》和《考工记》是记述当时中国科技成就最集中的文献。《庄子》中,虽然也提出或反映了天文学的昼夜说,声学的共振现象,液体的浮力性质等等,但就其在科技史上的贡献说来,比起前两者则是小巫见大巫了。《庄子》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刻划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工匠劳作形象,如庖丁解牛,轮扁斫轮,Jū@①倭承蜩,津人

操舟,梓庆削Ju@②,匠石斫垩,东野御车……透过《庄子》对这些古代“技术员”的描绘,我们可以发现古代技术与近现代技术的实质区别,从而认识言传已知与意会已知二分法在历史上的合理性。 庄子笔下的古代技术有这样几个特征:(1)无论是屠夫、木匠、石匠、船工,还是斗鸡者、捕蝉者、游水者等都是个体劳动者。当然,建筑、铺路、造船、治水等肯定是协作的产物,但是它与工业化的高度分工前提下系统性的有机合作显然是两码事。(2)民之能否称其为匠,划界标准在于手中有没有“绝活”。庖丁贵在“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qī@③,xū@④然向然,奏刀huō@⑤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养生主》以下出自《庄子》只注篇名)。轮扁贵在“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他却能做到“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天道》)。@⑥倭承蜩,贵在“犹掇之也”(《达生》),东野御车贵在“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达生》)……他们的技术表演出来,“见者惊犹鬼神”。当然,匠人不能离开各自的工具去操作,但是彼时的工具无非构造简单,制造容易的刀、斧、杆、鞭之类,功能无人不晓,使用无人不会,但是不同的人使用同样的工具所达到的效果却有天壤之别,工具与操作相比不能不处于从属的地位。在近现代技术体系中,工具系统精密复杂,操作方法简便易学,生产效果更多地取决于硬件的先进程度,恰与古代匠人的手艺占主导地位截然相反。(3)各路匠人的绝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庖丁之“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⑥之“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

论庄子的游世思想

论庄子的游世思想 经法10121140 郑海艳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游世思想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庄子》三十三篇中,大多数篇章都涉及这个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的主题,尤其以内七篇谈得深入集中。现代庄子研究,比较重视道论而轻视游世思想。可是游世却是庄子思想的重要部分,尤其在内篇七篇,游世几乎是核心思想。游世思想的内涵相当复杂。研究庄子思想如果忽略游世,将无从理解庄学的灵魂。所以现代研究游世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具有很高的价值。 游世是庄子提出的一种人的存在方式,他认为避世的隐士生存方式和用世的儒家生存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游世的生存方式才是合于道的生存。对庄子游世思想的阐释大多从现世的黑暗和自我保存的角度展开。事实上,游世是和对“道”的领悟不可分离的,是领悟“道”之后的一种生存方式。同时,游世也不是一种毫无原则的保身方式,不是一味的消极等待。游世是一种悠悠自在、积极的生存方式。故游世不是消极避世,也不是入世。 庄子既反对“江海之士”的避世,即抛弃世界而隐迹山林,也不赞成儒家的入世,即卷入国家政治生活而居于庙堂,而是主张藏迹于世界的世俗生活当中,又与这个世界保持距离。庄子是绝不会主张世人效法那些避世之人的,因为那种弃绝人世、隐居山林的行为方式,一来有违命运的安排,抛弃了君臣父子等基本人伦,推卸了人所应承担

的最起码的责任与义务;二来太过刻意,且往往止于逐末,而遗忘了根本,更有甚者,还有可能以隐邀名,以名渔利。许抗生曾指出:庄子“并不是要人脱离现实世界,而是要在现实的社会中日常的生活中实现精神的超越。这就是要在平常的生活劳作中体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获得人生的愉悦和自由。” 基于对事实与人性的观照,庄子认定儒家之徒绝无实现其救国热情的现实空间。对于庄子而言,儒家的入世之心、经国之志,完全是不考虑现实土壤的一厢情愿,这就好比螳臂当车,即使奉献出自己的全部生命,也无法阻挡社会滑入深渊的车轮。也就是说,乱世之乱,绝不会因个人的介入而得以整治,这就好比命运一样是无法改变的。既然庄子认定入世无效,那么庄子远离政治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庄子认定,在一个无道的社会,一切的介入都属无效,一切的介入都将害生。入世的无效性以及危害性,使得庄子自觉地远离公共的政治舞台,也使得经世治国的话题彻底地退出了庄子的心灵。 庄子倡导游世。游世的具体表现,乃是一种“顺人而不失己”,即既顺应这个社会,又不丧失自我追求的处世态度。游世思想就其彻底的意义而言,是放弃了自我保全。游世思想的本意,也要为个人寻找出路,但是庄子对世道黑暗看得太深,因此觉得传统意义上的个人出路根本不可能,个人是找不到安居之地的。那么人生在世怎么办?庄子提出一个办法,就是干脆放弃寻找个人出路,一切任从命运摆布。世道既是彻底的黑暗,生命在宇宙背景中既是完全孤独无助,那就不必再挣扎着寻找黑暗世道里不可能找到的东西,干脆

庄子的文论思想

庄子的文论思想---《逍遥游》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宋国(今河南商丘)。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逍遥”一词,在《庄子》中出现三十六次,如“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游逍遥之虚”,“逍遥无为也”(《天运》),“逍遥乎无业之业”(《达生》),“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关于“逍遥游”的解释很多,但是基本意思都是闲放不拘、怡然自得、了无牵挂。“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诗经·郑风》己有“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此外,《楚辞》、《离骚》、《礼记》等都提到过“逍遥”一词,这些所谓“逍遥”都是安然自得之意,且多与形体之怅然徘徊相关。但是《庄子》中的“逍遥”不拘泥于形体之逍遥飘摇,而主要是喻心态之逍遥自得。如“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纯粹之心态言逍遥,这是庄子所使用逍遥的独特之处,庄子之逍遥有现在精神自由的含义。“游”与“逍遥”意义相当,但使用更为频繁。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夫子与之游”,“吾王不游,吾和以休。”“若夫贯日而持详,一日而曲列之,是所使夫百吏官人为也,不足以是伤游玩安燕之乐也。”这些“游”指的是交游、游历。与庄子讲的“游”最接近的是孔子的“游”。这是孔子认为通往理想人格的道路,“游”是指一种富于自由感的人生体验和审美境界。闲暇无事之为游,从君子修养的角度讲,藏、修、息、游是必经的步骤,也是唯美人生的四个环节,其中的“游”表现出人的一种高度自由的欢乐状态。然而庄子讲的“游”其内涵更甚于孔子所指的“游”,更赋予哲学和美学涵义。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每一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感情,有的比较强烈,有的则比较隐蔽,作者笔下的大鹏,雄健美丽,才能无双,志向高远,它能够振翅飞向九万里的高空,能够背负青天而飞向遥远的南冥;然而有所待的大鹏

庄子思想对我的影响

我对庄子思想的认识 作者:范欢 院系: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 年级:2010级 学号:20101150190 日期:2011年11月 庄子思想对我的影响

【摘要】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思想中流露出的那份淡定,那份超然,给了世人无数的启发与想象。直至今日,他的人生哲学依然影响着现代人的道德准则、思维习惯、价值判断。在当今社会,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苦苦追逐,多少年轻的生命因为承受不了社会给与的沉重的压力选择逃避甚至是选择离开这个不堪重负的社会……要是人们能够体会到庄子思想中的那份淡泊,那份超然,能够让自己有所感悟,虽不能有庄子之豁达但至少我们也能积极面对困难和压力。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修身养性 一、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为寓言《庄子》,道家遵称为《南华经》,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在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庄子主张追求生命的真实意义,保持人格的独立和自由比享受任何荣华富贵都更好更为重要。现实生活充满污秽,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与之相妥协,所以当理想的生活在世间难以实现时,他宁可选择从现实中隐退,于是有了入世的庄子和出世的庄子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 庄子注目于认识论,深入认识人的精神领域。这是对于宇宙与社会两方面的考察,其考察既宏观又微观,达到了认识论发展的极高水平。达到此点的关键在于追寻精神领域的绝对自由。 (一追寻逍遥自由: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真正的自由须“无待”。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二追寻思想自由的大师 真正的思想自由必须“忘己”。 ?“不知周之梦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齐物论》) ?“忘吾有四枝(肢)形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达生》) ?这种忘我的状态,庄子称为“吾丧我”(《齐物论》) (四)追寻思想自由的大师 ?“齐物”方可“游刃”于“和谐”之境。

庄子的教育思想59468

试论庄子的教育思想 在庄子看来,“道”是宇宙的根本,是认识的最高境界。在他那里,“道”是一个自然本真的世界,理想的世界,也是他看世界的一种方式,即对宇宙万物“以道观之”。“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万物存在、变化的根本和依据。 一、庄子的“本真”思想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夫水之于沟也,无为而才自然矣。”;“吾又奏之以无怠之声,调之以自然之命。”;“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由此不难看出,庄子所指的自然就是一种不受干扰强制、自然而然的性状。他是在本性而非自然界的意义上言说自然的。这种本性也不是一种动物本能,而是被预设的一种人之为人的本性。庄子强调自然天性,崇尚自然真情,反对人为。 庄子认为,自然也就是自然本真,即保持事物的真实状态。“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笑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贵真也。”“本真”就是一切顺乎天性,对于外物来说,由于人的无为而保持了它的自然本性,所以为归真;对于人而言,由于自己的自然无为,既没有损害外物的自然本性,也没有离开自己的自然本性,同样也为归真。 二、庄子的“自由”思想 陈鼓应指出:“庄子将‘无’变成相对概念而加以超升,而拉开一个无穷的时空系统,在这一点上,和老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在对道的剖析与追问中,指向不可穷尽的无限,或者指向宇宙万物形成之初始,指向泯灭小大、死生、是非、言与不言的齐一,指向混沌虚无的根本。 庄子,主张实现个体真正的自由,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想人格。庄子认为自然境界是人生之最高境界,而道法自然又是达此境界的根本保证。在庄子看来,自然境界、婴儿境界也即物我同一,天人二体。在这种境界和状态中,时空的界限、主客的界限、天人的界限消失了,物的生命即是人的生人的生命即是物的生命,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但是庄子提出了物无待、逍遥等许多表征自由的概念,更加注重将人生的理想境界与人的精神自由联系在一起。 逍遥则是庄子所要达到的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是一种无待的绝对自由之境。“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辫,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即是说,要达到真正逍遥的境界,就必须无待,像至人、神人、圣人那样,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冲破物我对待的有限观念和自我中心的有限境域,摆脱外力的限制,顺应天地、自然地法则,以游于无穷博大之境域。人的精神在此无待、逍遥的境界就能获得完全的解放、自由,进入忘我的境界,就能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游心于物之初”;“游乎四海之外”;“浮游乎万物之祖” 三、庄子的“无为”思想 庄子从对道的认识出发,提出顺应自然、积极“无为”的教育主张。庄子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以顺应、保护人的自然本性为目的,而不是试图去改变、甚至扼杀它。教育就是去掉外在人为的因素,回归人的自然本真。在教育过程中更应关注个人,关注个体自身,在协调个体的自我关系方面发挥作用,使个体在精神上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庄子无为思想的价值在于他的批判和否定精神,他崇尚自然、提倡无为、主张绝圣弃智、绝学守愚,行不言之教,重无书之惠,不仅具有极大的批判力,而且具有较强的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