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庄子的人生哲学

浅谈庄子的人生哲学

浅谈庄子的人生哲学
浅谈庄子的人生哲学

浅谈庄子的人生哲学

[内容摘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庄子关于人生的几种观点,进而体现出庄子人生哲学的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即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又有消极的一面,即颓废、自欺,只求自身适己的虚无主义和宿命论思想。他对社会现实的根本感受,决定了他的思想中心不是如何维护社会现实或改造社会现实,而是如何“仅免刑焉!”以他对宇宙终极的哲学玄想,对苦难世界的冷峻审视和对人生悲剧的深刻体验,给人类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在文化史上烙下他深刻的印迹。

[关键词] 自然物化悦生恶死庄生梦蝶

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奇迹。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如果摒弃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是实现国家强身的必由之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国情,减少前进过程中的阻碍,而且能够成为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有二,一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另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儒家以邹鲁文化为中心,注重社会人事,老庄思想则反映了荆楚文化的特点,注重天道自然。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构中,一般来说,儒家思想构成其现实层面,道家思想构成其超越的层面,“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张力和基本格局。

道家创始阶段以老子为主,以《老子》一书为中心,成为老学。道家发展到战国中期,由于庄子对老学的创造性继承的整体性超越,而与儒家分庭抗礼,并驾齐驱。《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集体著作,基本上可以看做一家之言。《庄子》及其对从《庄子》文学,义理的注释和阐发构成了一门与老学同中有异,自成体系的学说——庄学,庄学作为道家重要组成部分自身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建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自古英才多磨难,古今中外,不少哲人都有过贫困窘迫的生活经历。关于庄子的生平事迹,司马迁的《史记》有他的小传,合在《老子韩非列传》中,这

一传记是最早记载庄子事迹的历史文献,而且又是出自于以忠于史实而著称的大史家之笔,应当是很有权威性的,根据《史记》记载庄子,姓庄名周,是战国时代宋国蒙地人,他的活动年代和孟子大约差不多,只是稍微晚一点罢了,所以后世多以孟庄相并称。

庄子作为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身逢乱世,伤世忧生,只好走隐遁一途。他一生朋友不多,门徒有限,官场与学界名人中只有惠施与他时有来往,交流思想,他在蒙这个地方做过漆国小吏,大概没干多久,后来和战国时代其他思想家一样从事于讲学与著述。他的生活是贫困的,有事靠打草鞋过活,然而他乐知天命,安贫乐道,敝屣功名,淡泊名利。

一、全生保身。社会现实迫使庄子不得不采取避世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他既要躲开荣誉,又要避免刑罚,恪守中道以求得全生保身。全生保身是道家学说的中心问题,也是道家重视个人生命、个人自由的一个重要特点,对此庄子系统的总结和论述,体现了他关于人生的智慧。

庄子提出:“全生保身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认识到无用即是大用。他以《人间世》中的栎社树为例说,“栎社树之所以能长处,其大弊数于牛”全在于无用,否则,他早就被人们砍掉了。因此,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有用之物为人所用则不能自我保全,人莫知无用之用,然无用之物无人理睬,则可全生保身,这就是无用之大用,然而光是无用还不能做到全生保身,《山木》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才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这一回答从逻辑上看具有诡辩的意味,实际上却正是庄子游戏人生的一种方式,也就是俗语“不骑马不骑牛骑个毛驴真自由”所表述的处世哲学。在庄子看来,材与不材之间还不是最好的“”之方,他说,材与不材之间似乎是妥当的位置,其实不然,这样还是不能“免乎累”。庄子认为,高水平的“游世”应当是“乘道德而浮游”,然顺其自然而处世。达到这种水平的具体做法是:不在

乎美誉,也不在乎毁辱。像龙蛇一样时隐时现,如同龙建蛇蛰,顺着时序、环境而变化,不偏执于任何一个固定的点,不偏执于任何一方;任其自然,是游世与无为之境,做到主宰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这样就不会遭到累患了。如果能做到“虚己”——在心理上把自己看作不存在似的,这样来游戏人生,这样来与人交往,就不会被人伤害了。“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陈鼓应先生指出:“庄子的生活态度并不是出世的,而是介于避世与入世(游世)之间的。……庄子的游世是要在权力结构的笼罩下保持其人格的独立,避免沦为工具价值或市场价值,要从功、名、利、禄的网络中提升一级,保持其无欲则刚的心灵和清醒的头脑。”不愿做统治者的御用工具,不幸卷入政治角逐的漩涡,庄子之游世更多的是对后世人生观的影响,促成了艺术人生观和审美人生观的形成。庄子之“游”的处世观,不是现实的处世观,不是实用的处世观,而是审美的处世观,是以超越现实,超越实用功利,超越自我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方式,来对待人生,以获得的自由,内心的满足。审美人生观无疑拉开了人与现实的距离,这样后退一步看人生兴许比贴近现实看人生看得更为清楚,更为深刻。庄子“游”的审美人生观与孔子儒家的现实人生观互济互补,形成一种较为完备,较为理想的民族性格和人生观。庄子的审美人生观对历代文艺家、文论家影响深远。陶渊明不仅传造出“桃花源”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追求,而且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游”的态度和心境来对待人生,形成他的审美人生观。苏轼,王国维诸大家、文论家的人生观影响主要是讲人生观与审美观紧紧抱成一团,事实上文艺家、文论家对人生的态度,也正是以审美态度和艺术精神来对待的人生观中渗透着审美观。

二、一切顺乎自然。庄子认为“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又认为“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人的一生要听其自然,不能人为的去改变它,崇尚自然,以自然为宗,这是道家思想最为突出的特征。老子在论述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时,用了一个简洁的公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公《老子》注:“道性自然,无所法也”,也就是说道即自然,老子给了自然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比天还要高,玄妙高远的自然哲学,落实到社会人生的层面,形成了庄子顺其自

然的人生哲学。

庖丁解牛的故事,是对庄子顺其自然人生哲学的最好诠释。“解牛”故事,原是一个传说,多为哲学家所引述,以寄托自己的感慨,阐述自己的学说。管子用它说明用兵攻敌,要乘虚而入;《吕氏春秋》则用以论证精神专一的作用。庄子引述这个故事,则是用来说明养生之道的,使用以形象的解说其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的。社会之复杂,犹如牛身上的胫骨脉络,盘根错节,无可索解,这是天下的大险大阻。身在如此复杂而阻碍重重地社会中,人应当怎样行于世呢?在庄子看来世界虽然很复杂,但还是“有间”的。人生在世,应当:“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行,同时,还要怀着怵然为戒的审慎和关注的态度,小心谨慎的行事,这样就可以畅通无碍了。在这里,顺其自然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无厚”,即不恃其情、才、识,无忮无求,不矜不伐,这样,以无厚入有间,当然就可以游刃有余了,如此顺其自然的行于世,就会免去很多的碰撞摩擦,就“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了。

这里所谓“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在庄子看来,自然乃最完美的状态,任何形式的人为活动,都是对自然的伤害和破坏,《骈拇》篇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野鸭子的腿虽然短,接上一段便造成了痛苦,野鹤的腿虽然长,切断一节便成了悲哀。所以原本长的,不能切短;原本短的,不能接长。一切只有出于本然之性,才能无所忧虑,自得其乐。

由这一基本立场出发,庄子对那些违反自然本性的人为活动进行了抨击。《马蹄》篇说:“马,蹄可以践踏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到伯乐出现,说他会管理马,于是剪掉马毛,削去马蹄,还在马身上烧烙印迹,络手绊脚的把马栓在一起,编入马槽。这样一来,马就死去十分之二、三了。到此还不算完,又将马饿着、渴着、驱赶训练它奔跑,还给它弄上些个装饰,这般折腾后,马就死去大半了。庄子以马为喻,说明人类的很多所谓文明活动,其实都是逆自然之理,违自然之性,都是对自然的反动和残害,最终会导致死亡的恶果。

庄子所说顺其自然,具有反对约束,恢复本性的意思,不管对于自然界的动物还是社会中的人类,庄子都主张任其性命之情,让其自由发展,反对人为的束

缚或加工履行,他说:“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辩。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白鹤不需要天天洗了才白,它本来就是白的;乌鸦也不需天天染了才黑,它本来就是黑的。鹤之白,是鹤的自然;乌之黑,是乌的自然,它们都是最完美的,根本没有必要去争辩何优何劣,谁美谁丑,更没有必要去染鹤或洗鸦,它们原来是什么样子就任其自然好了,亦同此理,牛与马天生就是四条腿,这是牛马的天然,而用马络套住马头,用绳子穿过牛鼻孔,这就是人为的,其结果是使牛马失去了自然本性,妨碍了它们的自由发展,此集中体现了庄子反对约束性,主张万物自然而然的思想,在庄子看来,天下的事物有它的自然本性,圆的它本来就圆,并不需要规来使它圆;方的它本来就方,也不需要距来使它方。钩曲规矩等等,比喻社会上种种桎梏,正是它们,使万物的自然本性受到了约束和伤害。

从自然主义哲学到顺其自然的人生观,这是庄子思想的基本路数,是行而上的玄想向人生实践的落实,一个“顺”字,有其合理的因素,也有消极的方面。从宇宙规模上来审视人生,以我之自然之性,顺天地指之然之性,这是正确的。譬如,天之性夏热冬寒,我之性冷了要穿,热了要脱,这大概是不能逆而只能顺的,如果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把握,“顺”的消极面就十分突出,一味安时处顺,不遣是非,结果反而造成自然本性的迷失,人只能顺应自然地变化,只能是天决定人,而人不能影响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庄子只强调自然的作用和力量,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对自然的影响,所以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这是有道理的。因其只能培养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奴性来。

三、万物与我同化。庄子是一个奇人,他曾经做过一个奇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弄不清到底庄周梦中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是庄周,严北溟先生把它加工的更为精致美丽:炎热的夏日午后,庄子躺在花园的大树下乘凉不知不觉睡着了,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五彩缤纷的大蝴蝶,蝴蝶在馥郁芬芳的花丛间翩翩起舞,多快活啊!忽然,一阵凉风沙沙吹来,庄子醒了,发现自己原来是庄周,他懵懵懂懂地看看四周,又摸摸自己的脑勺,自言自语地说:“啊呀,这是怎么搞的,到底是庄周做梦变成的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真奇怪,庄周与蝴蝶是该有所区别吧?”

庄周梦蝶所表现的并非完全是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但也不等于他没有人生如梦的思想,庄子说梦,确实有人生如梦的表达,人生无常,一切都在无序的变化中。哭也罢,笑也罢,苦也罢,乐也罢,是也罢,非也罢。人世间的这一切都是转瞬即变幻的情状,正好象是梦与觉,幻与真的变化,流转,毫无规律可循,也没有秩序可言。庄子还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个叫丽姬的人,本来是守边人的女儿,当国君刚迎娶她时,她痛哭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待到进了王宫以后,跟君主同睡一床,吃的是肥鲜美味,这才后悔当初不该哭泣,庄子以此说明人生也如梦幻,是变化无常的。更可悲的是,当人正在梦中,却不知道是在做梦。又是梦中还问自己是否在做梦,醒来后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而且只有大觉后,才知道做了个大梦。在庄子看来,人间世事说白了就是一场荒唐的大梦,处在这梦境中的人,却好像什么都知道似的。称什么君,称什么臣,真是浅陋到家了。

庄子人生如梦的思想,显然有其消极的一面,但是,如果从战国世事,人生无常,社会无序的现实来看,人生如梦,亦可以视作那个时代曲折的反映。

梦中本虚幻,不必认真执着,可与之虚与委蛇,可愉愉然游戏其间,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处于世间亦可视为处于梦境,照样不必认真固执,照样可以虚与委蛇,从容以待,悠优以对,这样,生活的羁绊就少了,精神的自由就多了。

四、聚散生死两依依。生死问题是庄子哲学反复加以讨论的重要课题,死亡生命的威胁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上的恐惧与焦虑,是人的精神不得解脱与超越的巨大桎梏,庄子以理性主义的态度对待生死。他既不像传统儒家以尽人事实现生命价值那么积极,也不像佛家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彼岸世界那么消极,他采取以从理,以理化情的方法,使情感不受生死、福祸问题的困扰,以寻求宁静超越的精神境界。

首先,庄子开始怀疑并试图破除悦生恶死的观念与情感,人之所以“好生恶死”,就有在于“好”、“恶”的情感,只要消除了这种情感,就能像古之真人一样“不知悦生,不知恶死”。而消除“好”、“恶”的最好方法,就是看破一切,“不以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就是受“安时而处顺”,能够做到这样,就能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就能不被物所“结”所“累”。

庄子进一步提出,生死只是天地之气自动化万物的不同形式,人之生死为气之聚散,人死之后形神聚散,同归一气。《知北游》中谈到:“生也死亡徙,死也

生之始,孰知其己!人若生,气之零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以“逍遥为一”的思想来阐释生死一体,使其生死观获得了宇宙论的内容,他又以气之聚散来阐述生死之变化,显然具有无神论的意义。

最后,庄子甚至认为生命是累赘负担,他把自我与道隔绝开来,而死亡反倒使自我复归于道,是人求之不得的解脱,表现出了厌世的情绪。

总的来说,庄子的生死观是达观主义的,对于解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起着积极的作用,一个人的生,是由于偶然的机会,他的死是随顺自然地规律,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受到哀乐情绪的干扰,进入宁静的境界,得到精神的自由,这就是庄子在生死观上实行的以情以从理,以理化情的方法。

人的本质是什么?庄子做了认真的思考,他认为人和天地物一样,都是道的物化,人生是道不断物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种方式。《至乐》篇中写到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为什么妻死而不悲哀呢?因为他觉得妻子起初本来也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还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息,混杂在恍惚之间,忽然变化而有了气息,气息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性命,现在又变化而为死亡,这好比是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从无生命到有生命,再到死亡,人的一生不过是天道流转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的自然现象,但是,看破生死还是有“生死”的观念存在,要想得到真正的自由,还必须以死为乐,以生为苦,要“善生善死”,“夫大块载我以行,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这种生死其一,视死如归的态度,其实是对人生深深地失望,是消极的宿命论的思想。

总而言之,庄子的人生哲学是两面性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即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又有消极的一面,即颓废,自欺,只求自身适己怕虚无主义和宿命论思想。因此,庄子的人生观对后世的影响也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鼓励人忘怀得失,超脱世间的那些纠纷而专注于艺术创造,二是庄子的思想和哲学是中国古代隐士思想的总结和发挥,其内在精神与气质极易的引起历代隐士,落魄文人甚至失势旧官僚的认同和共鸣,并成为他们孤寂心灵的慰藉和依靠,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对庄子哲学做过这样的评价,“在历史中的任何时代,总有不得志的人,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总要遇到些不如意的事。这些都是问题,庄周哲学并不能使不得志的人成为得志,也不能使不如意的事成为如

意。它不能解决问题,但它能使人有一种精神境界。对于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这些问题就不成问题了,它不能解决问题,但能取消问题,人生之中总有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而只能取消的。”的确,取消问题也不失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庄子所追求的破除客观条件和外在的因素的束缚以实现精神的思想,对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和处理自身的身心关系,都将有所裨益。我们静下心来,聆听一下先哲的声音,或许会启发我们的智慧。

参考书目与文献

1、王朝闻《神与物游》中国青年出版社

2、谢扶雅《宗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3、陈志良《话说道家》华夏出版社

4、邢贲思《哲学小百科》中国青年出版社

5、何祖建《大学生文化名著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6、张铁民《道家故事》百花文艺出版社

7、【战国】庄周《庄子》厦门大学出版社

8、【战国】庄周《庄子》中国文联出版社

9、叶至明《道教与人生》宗教文化出版社

10、夏乃儒《中国哲学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

11、张荣明《庄子说道》上海人民出版社

12、余力主编《老子庄子合集》故宫博物馆紫金城出版社

13、丁祯彦《中国哲学史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浅析庄子哲学的批判精神

浅析庄子哲学的批判精神 庄周,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一名着眼现实极具批判精神的哲学家。庄子的哲学精神体现在其文章中的方方面面,即有对现实的揭露剖析,又有对当时学术体系的批判探索,这些特点让庄子的哲学即具现实厚度,又有精神灵性之光。本文从现实揭露和精神寻求解读了庄子的批判思想,希望对当代人能有所助益。 标签:庄子哲学批判现代启示 庄子,姓庄名周,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洞悉易理,思想深远,其文学作品想象丰富,语言多变,被世人成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思想深邃、内心多变,是举世难得的一代哲人,也是极具批判精神的哲学家[1]。庄子的批判精神散在《至乐》、《天下》、《人间世》等文章中,主要体现在对现实体系和学术体系的批判,从而让其哲学即具现实厚度,又有精神灵性之光。在经济和环境需要平衡、思想价值多元化的当代,重读庄子哲学,领悟其对现实批判的深意和人性探索的成果,对适应和调整当代生活模式和自身修炼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眼冷心热批判当世 社会批判思想是人类思想史上展现人类觉醒的一种哲学意识。庄子批判哲学思想的产生是源于其对自己所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社会环境、君主‘轻用其国、其民’、众人‘争名争利争贵’生活方式充分思考后,用看似无情和冰冷的言语进行批判。庄子的文章看起来都是不包含温情的冷眼批判的体系,然而我们清楚,庄子之所以批判,就是想要借此改变社会现状,引导众人回归自然,走向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是为民众考虑而为,是以其心肠极热。 庄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此时社会礼崩乐坏,各个诸侯皆以满足一己私欲扩大疆域为目的,频频发动战争;与之同时,各国的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民力疲惫,百废待兴。是以庄子对社会的批判也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对战争的批判。庄子对战争的反对体现在《盗跖》中,他说到‘尧舜作,立群臣,汤放其主,武王杀纣。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在人间世中提到‘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依矣’,并在书中借助子华子之口,通过劝昭僖侯,讲述了其反对战争的思想。 二是对君主的批判。在《人间世》这篇文章中,庄子如此评论卫君‘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并在《列御寇》中提到‘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可见其对现行君主都持批判态度。在《说剑》一文中,这种思想表现的更为明显,庄子借着对赵文王好剑,导致死伤百余人的批判,展示了其君主观。在庄子看来,天子、诸侯、普通民众每个人都有属于其不同的剑,赵文王所好之剑应当,‘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桀士为夹’,

从庖丁解牛看庄子的人生哲理

从庖丁解牛看庄子的人生哲理 班级:13会计(1)班 学号:1311124 姓名; 张如意 摘要: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本文从不同角度剖析解读庄子的哲学思想 关键字:精神物质环境完美 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思想的高度精神的一种崇高的境界,那么我们的人生不免就会太过于空虚玄幻飘忽不定;假如我们太过于执着物质生活追逐名与利,我们是否会过于势利枯燥现实。 在庄子的《养生主》里有这么一个大家都学过的故事,叫做庖丁解牛,以往教学者都是把这篇文章当作如何养生如何保全性命的来理解的较多可是如果我们从其他角度剖析这个故事我们就会开阔许多不一样的视野。 (一)如何在精神与物质中取得平衡 庖丁是怎么解牛的呢?这样一个优秀的庖丁,他在君王面前的表演。在表演的时候,他的手臂抵着,膝盖倚着,人整个动作象舞蹈一样解剖一头牛。整个这个过程中,觉得他下刀姿势,他的节奏,合乎古代的很多乐章,既合桑林之舞,又合经首之乐,这简直就是一场表演,就是一个行为艺术。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时的庖丁是非常幸福的他可以骄傲的说我这把刀用了19年还像新的一样。他也可以深入浅出的解释到“以无厚入有间”引得众人惊叹,欢呼。文章中没有说庖丁最后的结局但是稍微推想一下肯定是得到了文慧君的赏赐,衣食无忧的生活下去。由此庖丁得到了物质上的富足。“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说他的技艺如此高超是因为遵循着道,在解牛的过程中,庖丁是自由地遨游在道人合一的境界里。他的精神层次早已超越了一般的世俗之人。我们可以说庖丁在精神与物质双方面都收获了成功。 身处现代文明世界中我们,看到的是物质世界的飞速建起,精神世界却是显得有些荒芜。有什么能把那些逝去的时光,残忍的,美好的,痛苦的,幸福的,全都找回来。只有当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去寻找精神世界的满足,毕竟有些精神世界层面的东西是物质世界所不能解决的,这就造成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或是追求物质的或是追求精神的。也许可以学习庖丁的处事方法好道进技从而得生。 (二)认清周围的环境 其实当我们把这个故事用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发现人人做成这样一个庖丁,让我们的灵魂上有这样的一把可以永远锋利的刀子,让我们迷失在大千世界中的生活轨迹变成一头整牛,让我们总能看到那些缝隙,能够准确地解清它,而不必说去砍骨头,去背负担,大家不必是每天在唉声叹气中做出一副悲壮的姿态,让人生陨落很多价值,那么我们获得的会是人生的效率 胡文英对庄子这样说道: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牵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庄子在那个时代其实是处于一种困境,他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个社会的黑暗,可是却无可奈何他像蛇一样冷酷犀利又像鸽子一样充满怜悯关爱面对文慧君的以相位相许他宁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郜捷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本科4班,陕西汉中723001) 指导教师史继东 [摘要]庄子的哲学思想穿越几千年而不朽,并且对于当今现实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庄子继续发扬了道家崇尚自然法则,顺应天命,自在无为的思想。就整个社会来看,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存在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构建整个社会的和谐秩序,不搞盲目的生产和建设。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而言,虽然崇尚自然与逍遥,渴望安于天命的庄子哲学显得好似在逃避现实,是消极的表现,但这样的思想与当代社会盛行的,也是大众所追求的物欲膨胀的思想形成了制衡,让人能够释怀和减轻压力,庄子“齐生死,等万物”的人生观启迪我们不要过分计较得失成败,而是用相同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这也使我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庄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于他的寓言之中,他非常善于将深刻的道理隐喻于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让读者从浅显易懂的文字中探究出许多人生感悟,而后获得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庄子哲学思想当代意义自然哲学社会人生哲学个人 当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渐趋浮躁的社会,人类在享受了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富资源之后,能够征服自然的渴望开始越来越强烈。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体的物质欲望也在不断膨胀,人们渴望功成名就的心理远远战胜对于悠闲自在生活的享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被激化和扩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显得越发脆弱,在种种不和谐的事件粉墨登场之后,另一种倡导人们价值观念转变以及发展模式转变的声音呼之欲出。 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就为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在他流传于后世的著作《庄子》一书中,分别以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论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通过对世界之本原“道”的辩证思考,阐明了人与自然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以及人与自然应该以怎样的关系和谐共处;又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子“齐物”的哲学世界观。在具有代表性的《庄子·齐物论》一篇中,提出了“世上万物没有共同的标准”,“一切事物都应看作等同”的观点,摒弃由于种种主观原因产生的“是非争执,意气之见”[1]41,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态度。 庄子虽然是东周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但他的生活境遇却不如一个普通人,他一生基本上是在贫穷中度过的。他住在狭小的巷子里,靠编草鞋勉强过活,有时甚至要向邻居借米面救急,但他即使到了饿得面黄肌瘦,只能穿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的地步,也绝不愿以牺牲自己的自由为代价去贪求高官厚禄。这恰恰体现了他忽视功名利禄,崇尚自然逍遥的人生态度。《庄子·秋水》中记载了楚威王希望委以政事给庄子时,庄子答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1]510表明他宁愿做一只拖着尾巴在泥里爬的快活的乌龟,也不愿意做一只被供奉于庙堂之上的,死了三千年的神龟。他的思想摆脱了现世社会中一些狭隘的束缚,不被世俗所囿,启示了我们不是只有高居庙堂,荣华富贵才是值得追求的,摆脱精神的枷锁或许意味着更广阔的空间。 一、道法自然——庄子自然哲学对社会建设的意义 与以往的各家学派从社会伦理角度出发观察人生的思路不同,庄子的哲学思想开始拓宽路子,

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作者:————————————————————————————————日期: 2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浅析庄子思想

浅析庄子思想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一、自然天真之美 人们常常提起庄子,就和“消极出世”“逃避现实”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庄子》一书中,虽然没有专门阐述艺术问题和美学问题的篇章,对于美的问题,庄子也没有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庄子往往用许多具体生动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阐明他的哲学思想表明他关于美的见解。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继承了老子这种自然观,并将老子创生万物的自然之道引向人生,通往自由的审美境界。“道法自然”就是《庄子》一书最核心的主题,意思是:道效仿它自己的样子。“道法自然”对万物来说就是物法自然,天地万物都自然而然地顺着自己的本性变化,顺循大道而行。因此,庄子的美学思想以自然为宗,其自然观普遍地表现在对天地万物、人性、艺术的看法之中。他认为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是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彰显为至高形态的“大美”;对于人性而言,“自然”体现为真诚无伪的本性,它需要战胜欲望、摆脱礼俗而返朴归真;对于艺术而言,“自然”则体现为“技进乎道”,是经过依乎天理的艰苦修炼而达到的自由境界。 首先,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之道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庄子连用“大美”、“明法”、“成理”赞叹“道”在无为中所自然彰显的最高境界。。“道”是宇宙天地的本体和生命。天地有造化之美,美原因乃是万物有自己的本根,这万物的本根就是天地之道。道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自然万物是道的显现,也是美的源泉。庄子在强调保持自然本性的同时,也强调了自由,强调了真美与自由的统一,没有自由,就谈不上自然本性之美。在这里,庄子以“道”的立场破除了以人为中心的狭隘实用的立场。 其次,人性的自然之道体现为去伪存真,回归天然本性。庄子认为,人本与宇宙精神契合无间,与万事万物浑然无分,可是由于世俗的障蔽,使人异化。自然之美是人工所无法比拟的,自然和大道赋予了万物一切禀性,使万物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华丽有质朴,有长寿和短命。所以我们眼中的世界才会如此的美丽多姿,万物都独有其魅力。倘若用人为地智巧使万物的禀性都一样,那就是太不明智了。在现实社会中,大多人或追名逐利,或规于仁义,皆因“有为”而被万物所累,从而丧失其本真,漠视其生命。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美体美容术如隆鼻隆胸风靡世界,到处砍伐树木、填整土地盖房子的现象,海洋鱼类的稀少、河流的污染等等。这些都是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原本“无为的自然”才造成的。本来我们与自然和谐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着,但是我们却破坏了这种“和”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庄子,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都呈现内在的一致性。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于人之“在”。在当代这个普遍缺乏信仰的时代,或许哲学能够慰藉一下我们的心灵。我们或许可以从庄子的思想中寻找到或多或少的启示。 关键词:庄子;哲学;当代社会;启示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一个重要概念,就其本质而言,道不是人的认知对象, 而是需要用人的整个生命去直觉体悟的存在者; 换句话说, 道并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实体, 而是就存在于人自身和万事万物之中的自在者。人对这一自在者的把握不是通过理性思维, 而要凭借超理性的直觉。而怎么样才能获得这样的直觉呢?在庄子看来,第一步是“外天下”,即忘却纷繁的世俗杂务,将他们排除在心灵之外,使人的本心不要为俗物所缠绕,以便静心息虑。第二步是外物, 即忘却外在事物, 让心灵不要为外物所役使。心役于物, 则心念外驰, 不能专心自守, 容易导致本心的迷失。第三步是外生, 即忘却自己的生命。 人生而有命, 所以常常会执着生而厌恶死。但人本来和宇宙万物是一体的, 并没有生命。以庄子齐物论观之, 人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 而死亡只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人活着时恋生恶死, 死后反而会恋死恶生。1因此, 生和死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存在状态, 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需要执着生, 也不需要害怕死, 生死本为一体。由此言之, 所谓外生也就是齐死生、泯物我, 达到一种物我两忘、浑然一如的境界。 庄子哲学虽然注重对得道和体道境界的精神追求,但同时并不认为理想的人生是空中楼阁, 而是应该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因此, 庄子并没有将得道境界和日常生活的技艺割裂开来, 认为道就在技艺当中, 道和技艺是一体的。在人的精神世界中, 直觉成为沟通道和技艺的桥梁, 将人生命中的形上追求( 道) 和日用生活( 技艺) 结合在一起, 成就了一种高超而平凡的人生样态。 对比与庄子生活的社会,现在的社会有了极大的不同。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如今的社会依然是人与人打交道,依然是人来统治这个世界。尽管各种各样的制度、政策是那么的先进,但是人与人之间也做不到完全平等。庄子眼中的理想社会是保持着原始、淳朴自然的“至德之世”。庄子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我们 正在构建一个民族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教化为基础的。因此,“至德之世”的理想之国最终必然获得它的现实状态。 庄子也崇尚无为。无为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是存在的。例子就不用多说了。可是庄子的无为却不能理解为“什么都不做”。庄子的无为更多的是在强调一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要在自己去努力尝试过后才能“知其不可奈何”,“安之若命”则是劝诫在遇到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别钻牛角尖,坦然处之。 庄子也在他的思想中描绘了理想的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在《逍遥游》篇中,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凭借天地之正道,驾御“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 以遨游乎无穷者,是无所待的至人、神人、圣人。他们已然达到了“与造物者为偶,而游乎天地之一气”的神秘境界。因超越了“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道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与道合一,故无功。他也许治理天下,但他听其自然,让每个人自由发挥其能力,因此圣人无名。庄子的“圣人”、“神人”、“真人”拥有神与人的双重性格,他们成为以后道教构造神仙形象的原本。庄子的理想人格对于我们个人价值自由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庄子哲学的思想体系

庄子哲学的思想体系 一、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 道兼有无。“无”是天地万物的根据,是天地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统一,是抽象的绝对的本体论概念。形而上学本体论在老子中还只是他哲学学说的一部分,在庄子中则成为庄子哲学的唯一逻辑线索。庄子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使道家在形而上学本体论这一重要方面具有了空前绝后的进展。不过,绝对、抽象的“无”还并不是庄子哲学的顶点,庄子哲学的顶点是“矛盾”。儒家的思想体系是封闭的思想体系,道家的思想体系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兼有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封闭与开放的双重性,即由庄子哲学中内在的、并且又是由庄子自己提出来的矛盾现象表现出来。庄子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不断地提出一系列的矛盾问题。这些矛盾问题庄子自己没有解决。庄子的理想和出发点有可能是想找到宇宙万物中统一的、封闭的“道”的所在,但庄子哲学探索的实际结果则带有明显的矛盾和开放的性质。庄子自己很可能没有识意到他是要表达“道”的封闭和开放的双重性,但在他的哲学探索过程中实际上是确实表现出了“道”的兼有开放性的双重性。儒家的思想体系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因而也是实用的、现实可行的思想体系。庄子的思想体系具有封闭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因此就不是实用的和现实可行的思想体系,因此就空前绝后,往而不返,不为后世学者所继承,尤其是“不为王公大人所器”。但是时过二千数百年之后,从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的角度上看,从现代开放环境的背景上看,庄子哲学以揭示矛盾、表现为开放,而不是以涵括矛盾、表现为封闭作为结束,就并不比儒家的提出一个完备、实用、但却封闭的体系缺少意义。认识到哲学史上的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庄子的哲学观点

庄子的哲学观点 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脉相承的。“老庄哲学”最本质的内核,是对宇宙与自然的唯物认识。老子认为,既然有万物,万物必定有他们的由来,于是便把这个“由来”称作“道”。“德”就是事物的本性。庄子对“道”和“德”的看法与老子是相同的。也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而治”,尽管他们所持的理由不尽相同。老子认为物极必反,认为统治者如果一心加强统治,就越是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结果,老子是把“无为”当作一种手段。庄子强调的是天然和人为的不同,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悲惨和不幸就越多,他要达到“无为”的目的,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庄子把“道”的自然观推及到社会生活及人性人格上,突出之处有以下几点: 其一,庄子从“万物一府,生死同状”(《天地》)、“道通为一”(《齐物论》)的认识出发,主张万物平等、物论平等,因而否定人类的自我中心与个人的自我中心,提倡摈除成见,扬弃我执,顺应自然。 庄子认为万物本为一体,生死本无两样。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没有什么“是”与“不是”,“可”与“不可”,所以小草和大木,又丑又癞的女人和美貌的西施,以及其他稀奇古怪的事情,以道的观点看都是可以“通而为一”的,没有什么差别。他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在人与自

然的关系上,庄子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为的一切都是不好的。“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因此他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其二,哲学上的相对主义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无与有、小与大、短与长、柔与刚、弱与强等等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与相互转化的,庄子在此认识基础上,突出了事物之间的共同性以及相异性的相互转化,创建了“相对论”的认识论。他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虚满、生死都只是一时的现象,其形态是绝不固定的。由于他过分强调了绝对运动,导致否定相对静止,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从而形成了相对主义的理论。他认为除了“道”的存在是绝对不变的以外,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生与死是相对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彼与此是相对的,是与非也是相对的,没有一定的准则。“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这中间也包括人的思想观念。庄子认为感觉的经验是千差万别的,是相对的,理性思维更是如此,他在《齐物论》中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从而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标准。这种相对性的认识论,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三,表达了庄子对无限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这一精神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要摆脱矛盾。对于如何跨入这一精神自由之路,《庄子》一书都在诠释,尤其在《逍遥游》一

浅析庄子人生哲学

浅析庄子人生哲学 摘要: 在庄子的哲学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人生哲学,其描述了人如何在不如意的现实环境中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本文从超越自然生死、超越社会环境到超越自我层层递进,进行分析论述,并指出庄子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现代人在迷惘的现实中寻求解脱。 关键字:庄子;人生哲学;精神自由 目录: 一、超越自然死生 二、超越社会 (一)现实社会 1.时代背景 2.所处环境 (二)理想社会 三、超越自我 (一)世人人格 (二)理想人格 1.超越情感和物欲 2.超越自我 3.回归自然 四、现实意义 (一)积极方面 1.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2.强烈的自我批判精神 (二)消极方面

一、超越自然死生 《至乐》描述: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人且俨然侵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命乎,故止也。”与自己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去世,庄子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从人伦的角度看,这是违背情理的,丧失了一个在社会生活中的人应有的基本情感,故而惠子对此极为不满。然而在庄子眼里,人之生源于自然,人之死又返于自然,相送就要嗷嗷哭泣,岂非不通达明理?妻子睡在天地这个大屋子里即将成为永恒,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不再有痛苦和贫穷,所以当然要为她庆贺。 庄子并非只对他人的死看的开,对于他自身,一样看破死生。《大宗师》描述:庄子将死,弟子们欲厚葬,他立刻予以否定:“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赉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如此!”当弟子们又担心乌鸦老鹰会啄食时,庄子宽慰他们道:“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由此可见,庄子对人的生死抱有非常达观的态度,看淡生死,把生和死当作一个必然要发生的过程,一笑而过。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当人想到稍纵即逝的瞬间,他就把现实事物当作是渐趋死亡的,像所有生命的朝生暮死一样,成为生长、腐朽和再生这一周期的一部分。他承认自己是属于自然的,和自然相认同。”①当庄子面对触目惊心的死亡惨状想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像白驹过隙般不可逆转奔向生命的尽头时,他以“自然之道”的价值尺度否定了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价值。一个人应该因任自然,保持心境或精神上恬静,才是真正的生活。世人多不理解庄子的高义,指责他太过冷漠,以至于后来荀子批评他“不知人”。直至清朝出了一位他的知音,清人胡文英在《庄子独见》中指出:“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② 二、超越社会 (一)现实社会 1.时代背景 (1)战争频发,生灵涂炭。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一降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至“陪臣执国命”。各国诸侯相继称王尊霸,诺大的疆域成为霸主之间争斗逞凶的场所。春秋五霸,或为一己的私利,或为满足好大喜功的心理,连年发动战争。“杀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养吾私。其战不知孰善?”(《庄子·徐无鬼》)。 战国时期更是以“战”而闻名的时代,春秋时代的流弊愈演愈烈,或者内讧,或者变乱,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社会组织处于无序状态。庄子对历史上的种种混战及其所带来的恶果了然于心:“争地之战,杀人盈野;争城之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战争就是人类规模化的相互残杀,一场战争下来,辄有数万人十数万人,丧生于刀光剑影之中。 (2)等级森严,贫富悬殊。 封建领主制社会,等级森严,人有了三六九等分,对资源的利用配置自然会不平等,随之而来的贫富差距是必然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然而,王权何来?凭何以王权凌驾于他人之上,王与众人又有何异?“天地之养一也,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日口鼻,夫神者不资许也”(《徐无鬼》)。人的生命是道、天赋予的,是自然造化的结果,天赋的人是平等无差别的,因此人权才是最根本、与人的生命共存的基本属性。而王权却是人造出来,强加于众人头上的,完全是人为的,绝非人类的本质属性,而这种附加的成分,却剥夺了人人共有的尊严和

浅谈庄子的人生哲学

浅谈庄子的人生哲学 [内容摘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庄子关于人生的几种观点,进而体现出庄子人生哲学的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即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又有消极的一面,即颓废、自欺,只求自身适己的虚无主义和宿命论思想。他对社会现实的根本感受,决定了他的思想中心不是如何维护社会现实或改造社会现实,而是如何“仅免刑焉!”以他对宇宙终极的哲学玄想,对苦难世界的冷峻审视和对人生悲剧的深刻体验,给人类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在文化史上烙下他深刻的印迹。 [关键词] 自然物化悦生恶死庄生梦蝶 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奇迹。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如果摒弃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是实现国家强身的必由之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国情,减少前进过程中的阻碍,而且能够成为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有二,一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另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儒家以邹鲁文化为中心,注重社会人事,老庄思想则反映了荆楚文化的特点,注重天道自然。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构中,一般来说,儒家思想构成其现实层面,道家思想构成其超越的层面,“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张力和基本格局。 道家创始阶段以老子为主,以《老子》一书为中心,成为老学。道家发展到战国中期,由于庄子对老学的创造性继承的整体性超越,而与儒家分庭抗礼,并驾齐驱。《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集体著作,基本上可以看做一家之言。《庄子》及其对从《庄子》文学,义理的注释和阐发构成了一门与老学同中有异,自成体系的学说——庄学,庄学作为道家重要组成部分自身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建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自古英才多磨难,古今中外,不少哲人都有过贫困窘迫的生活经历。关于庄子的生平事迹,司马迁的《史记》有他的小传,合在《老子韩非列传》中,这

谈论庄子哲学思想

谈论庄子哲学思想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是一位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思想家。他决然不与宋君合作的态度,他在妻子去世后“鼓盆而歌”异乎常人的举动,充分显示了他特立独行的性格和超越凡俗的精神境界。在他看来,不仅一般的生活是无聊的,即使南面为君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及各级官吏,其生活也是无聊的,对超越生死超越时空的自由精神境界的追求才是他的最高理想。在本文中,笔者试就庄子追求生命自由的哲学特质作粗浅分析。 一、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 “道”是《庄子》中的基本概念,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庄子》基本继承了《老子》中“道”的思想,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①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从主体上升为一种宇宙的精神。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使道成为人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宇宙万物运动的法则,“道”是无形相的,在时空上是无生灭的。“道”的特点,具有绝对性,创造性,永存性,普遍性,无为性。“道”的存在是无条件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无为”形容道的幽隐寂静,“无形”形容道的超乎名相。道虽然幽隐寂静,却在作用上可取得信验(“有信”)所以具有绝对性;道具有创造性,“神鬼神地,生天生地”,在品位上与时秩上都先于天地鬼神,是产生万物的最后根源,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出上古而不为老”,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故具有永存性;“道”遍及六合四方,“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又具有普遍性;“道”还具有无为性,道无为而万物自化,“杀生者不死,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生生者不生”②,万物常因特殊的际遇而兴起而消失,道运作万物而自身却永不消失。庄子详细地阐述“道”,向世人宣告自已体悟的宇宙观,这也正是他追求生命自由的逍游境界的思想基础,要达到生命的绝对自由,就必须深刻体悟“道”这个基本的范畴。 二、追求生命自由的理想手段 在庄子看来,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如何扩大人的内在生命,便是庄子所关注的问题。人被生存的环境所蔽,为知见所囿,形成锁闭的心灵。庄子所关心的,不在于生理我的满足,不在于家庭我的实现,也不在于社会我的完成,而在于体现宇宙我的理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便是宇宙我的体现。宇宙我的体现,有赖于超越精神的展现。超越的意义,在于扬弃与提升,扬弃俗世的价值,而提升到更高更辽阔的精神领域中。“不从事于务”,即扬弃利禄、名位,权势,毁誉之俗世活动。“游乎尘垢之外”、“游乎四海之外”、“出六极之外”,心灵活动超出于物质世界形相之拘限,冲破现实的藩篱而精神上达。真正的自由是“无待”的,它不依赖于任何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做无待呢?那就是“心斋”与“坐忘”。“心斋”,庄子解释为“若一志,无听之于耳而听之于心,无听之于心而听之于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③。“虚”即虚无,指无执无为的心境而言。“心斋”作为方法,是一个“致虚”、“守静”的过程,亦即去执去为过程,其要旨是“一志”和“唯道集虚”。“一志”者,义为专一心灵,神不外驰,不为外物所动。这一过程同时是“唯道集虚”的过程。道之性为虚,冲虚自然。人要“体道”,心灵也要冲虚自然。这一虚静之心是需要不断地化欲,

浅谈庄子的人生观

浅谈庄子的人生观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王文臣 【摘要】庄子是先秦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传统精神哲学独特的奠基人,注重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颗永久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和无价瑰宝.。庄子人生哲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直接从“道”去寻找人类精神的根源,将“道”普遍地贯通于现实的人生之中,从而为人的精神关怀、精神理想确立目标,处处都显现出一种特别的人文关怀。庄子认为,现实世界纷繁复杂,但却有其内在的本质,即“道”。人们只要达到对“道”的觉解和体悟,就能从人生中的各种矛盾和烦恼的纠缠中获得精神上的超越,达到“游”的人生最高境界。庄子的超脱人生是其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是对精神本然状态的自我认识,从而达到一种超脱世俗、无任何约束的精神自由境界。其豁达超脱的人生观,对历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超脱于世俗的生活之外,“乘道德而浮游”,彻底摆脱现实社会中一切人际关系的制约和束缚。庄子在《庄子》一书中所要诠释的思想同样值得我们现代人去领悟。 【关键词】超脱;豁达;绝对自由

一、从“有待”达“无待”而“逍遥游” 《逍遥游》作为《庄子》的开篇,列内七篇之首,是贯穿全书的总纲,也是连接所有庄子哲学思想的主线,意味深远。它既是《庄子》的逻辑起点,也是《庄子》的逻辑终点。庄子把现实生活中的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在他看来,追求功名利禄,就不会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以楚国神庙中供奉的神龟为例说,龟宁可活着,曳尾于涂泥之中,也不愿意死而藏于庙堂之上。富贵不能使人全生,反而会成为人生的枷锁。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便有了绝对的自由。 “逍遥”一词,在《庄子》中总共出现三十六次,如“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游逍遥之虚”,“逍遥无为也”(《天运》),“逍遥乎无业之业”(《达生》),“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等。关于“逍遥游”的解释很多,但是基本意思都是闲放不拘、怡然自得、了无牵挂。“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诗经·郑风》己有“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此外,《楚辞》、《离骚》、《礼记》等都提到过“逍遥”一词,这些所谓“逍遥”都是安然自得之意,且多与形体的怅然徘徊相关。而《庄子》中的“逍遥”不是拘泥于形体的逍遥飘摇,而主要是喻心态的逍遥自得。如“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纯粹的心态释之逍遥,这是庄子所使用逍遥的独特之处,庄子的逍遥有现在一些精神自由学说的

庄子思想对我的影响

我对庄子思想的认识 作者:范欢 院系: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 年级:2010级 学号:20101150190 日期:2011年11月 庄子思想对我的影响

【摘要】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思想中流露出的那份淡定,那份超然,给了世人无数的启发与想象。直至今日,他的人生哲学依然影响着现代人的道德准则、思维习惯、价值判断。在当今社会,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苦苦追逐,多少年轻的生命因为承受不了社会给与的沉重的压力选择逃避甚至是选择离开这个不堪重负的社会……要是人们能够体会到庄子思想中的那份淡泊,那份超然,能够让自己有所感悟,虽不能有庄子之豁达但至少我们也能积极面对困难和压力。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修身养性 一、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为寓言《庄子》,道家遵称为《南华经》,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在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庄子主张追求生命的真实意义,保持人格的独立和自由比享受任何荣华富贵都更好更为重要。现实生活充满污秽,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与之相妥协,所以当理想的生活在世间难以实现时,他宁可选择从现实中隐退,于是有了入世的庄子和出世的庄子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 庄子注目于认识论,深入认识人的精神领域。这是对于宇宙与社会两方面的考察,其考察既宏观又微观,达到了认识论发展的极高水平。达到此点的关键在于追寻精神领域的绝对自由。 (一追寻逍遥自由: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真正的自由须“无待”。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二追寻思想自由的大师 真正的思想自由必须“忘己”。 ?“不知周之梦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齐物论》) ?“忘吾有四枝(肢)形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达生》) ?这种忘我的状态,庄子称为“吾丧我”(《齐物论》) (四)追寻思想自由的大师 ?“齐物”方可“游刃”于“和谐”之境。

庄子哲学

庄子哲学思想与其文学关系(上) 一、概述其人其书 庄子(约前369—前286)1[①],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说:“周尝为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万于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他清高孤傲、安贫乐道、抱朴守真、著书立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物物而不物于物”,不为世用。其书今存三十三篇,分为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著,杂篇则多为后学所著,而外篇至今仍有较大争论。 二、庄子的哲学思想 (一)自然之道 1. 继承了老子的“道”论 老子之道是以“无”为本,玄奥不可知的自然本体2[②],可以用知识语句描述的万物之源。道体的模糊玄妙以及道体为“无”乃是浓缩了自然世界全部的不可思议的奇妙性,老子企图以自然的不可思议的品质来更正人的生存态度。如在《老子·第七十七章》中他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一见解真是透彻独到、发人深省。 庄子之道则是回到了自然之中,“道”这个纯粹的理念回到了具体事物之中,道无处不在。所以《知北游》篇中“东郭子问道”时,他才会说在“蝼蚁”、“稊稗”、“瓦甓”、“屎溺”,他想通过若干具体自然物的特性,各有存在的价值,来说明自然世界具有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存在品质。此外,庄子还意识到不可言之道与可言的知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问题,这在《则阳》篇得到了比较成熟的解释: “随序之相理,桥运之相使,穷则反,终则始,此物之所有。言之所尽,知之所至,极物而已。睹道之人,不随其所废,不原其所起,此议之所止。” 2. 继承了老子的“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庄子在继承老子自然思想的同时,对其思想的消极面作了更大的发挥。当他对天之道无为而自然世界秩序井然,人之道有为而世俗社会却处于混乱之中的反思,深刻体验到世事无常,这使他否定人对自然的作用,认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乃德之至也”(《人间世》),“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大宗师》)。 在政治上他自然就将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发挥为“不为”、“予无所用天下为”的出世哲学,并始终认为政治不是真正解救人民痛苦的模式。他无心于政治却又心系天下,对现实社会不正常状况进行了严厉的讽刺和揭露。如“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山木》),“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二)绝对精神自由 1.痛苦意识 痛苦的体验是思之起点,庄子思想的精神源泉,实际上是对人生痛苦的感受。

美学概论论文――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美的本源在于自然本性,自然之美在于事物朴素、率真的情态。但基于其万物齐一的哲学思想,庄子所建立的是一种相对主义美丑观。[关键词]庄子自然美相对主义一、自然之美庄子对美的论述,突出了个体的存在,重视人或物的个性,认为任何事物只要依于天性、率性纯朴便是美的。而要保持天性、本性,主要在于自然无为。为此,庄子提出了“天道”与“人道”的区别:“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庄子?在宥》具体来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很明显,庄子是崇天道而弃人道的。天人之别,在于因任自然还是违反、破坏自然。成就美的是天道,残害美的是人道。天道所成就的自然美,在庄子看来是朴素、率真之美。所谓朴素,就是纯任本性,不加雕饰,也就是顺乎“道”的规律。所谓率真,也就是率性自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使自己的本性与自然之“道”的本性相合。朴素是庄子所极力推崇的一种美,朴素的实质仍在于自然无为。它是人们的思想复归精神家园的一种表现,是纯任天性的本然状态。“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庄子?山木》,当人们在喧嚣的世界游走奔波,劳心劳力,蓦然而返,会发现生命本初的纯真与安然才是最美的境界。所以庄子说:“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庄子对朴素之美的推崇是与对人道害美的无情批判紧密结合的。着名的浑沌之死便是典型的一例:浑沌本是浑然天成的初始状态,是朴素之美的象征,但倏和忽却以为“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这个悲剧告诉我们,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违背自然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自作聪明的有为,往往破坏了原有的美感。“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 悲。”(《庄子?骈拇》马的本性是吃草饮水,翘足而陆。伯乐却以善治马为名,烧之,剔之,刻之,雒之,终于导致马死者过半。庄子用一个个寓言告诉我们,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天性,都有保有自己天然之美的权利,我们应该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循道而行,尊重个体的自由发展,不要强有所为。即“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绳索。”(《庄子?骈拇》做到这些就是识达了生命之真,体会了自然之“道”。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陶者治埴,则“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治木,则“曲者中钩,直者应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