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语文句式变换题型训练

四年级语文句式变换题型训练

四年级语文句式变换题型训练
四年级语文句式变换题型训练

常用句式变换方法技巧

一、扩句和缩句

扩句是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扩句时要注意: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2)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缩句是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一)缩句的方法:

其实,缩句就是去掉修饰的部分,只要留下句子的主干。哪些是修饰部分呢?

1、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

例:深红的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这个例句只要去掉“深红的”和“夺目的”就行了。

可是,有些句子中的?的?字不出现隐含在句中,我们可以先补起来,然后再缩句。例:船夫而驾驶技术特别好。此句只要变成“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的好”,缩句就容易多了

2、去掉‘地’字前面的词语

例: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此句在去掉“古老的”同时,还要去掉‘地’字前的“沉沉地”。

同样有些“地”字也会隐含起来,方法同上。

例:清澈的小河缓缓流向远方。我们同样得在“缓缓”后补“地”,然后将它去掉。

3、去掉‘得’字后面的词语

例:调皮的小姑娘高兴得跳起来。“得”字后面的“跳起来”要去掉。

4、去掉表示数量的词语

例:月台两头的杏树引来一群蜜蜂。“一群的”要去掉,当然,“月台两头的”也要去掉。

5、去掉表示介绍时间、处所、方向、方式、目的等词语

这些词语往往有固定格式,如“在”、“上”、“从”、“到”、“用”等等,很容易将他们找出来。

例:胜利的红旗在陆堑小学上空迎风飘扬。“在陆堑小学上空”介绍了红旗所在的位臵,所了以我们应将它去掉。

6、“着、了、过”不能删除

例: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大苹果。“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除的。应当缩为:他吃着苹果。

二、陈述句、“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

这三种句式的变换只要根据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变换后语句通顺,符合要求即可。

三、“直接引用”与“间接转述”的互换

1、改换人称。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如果有第二人称,改为具体人称。

2、改换标点符号。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或加上双引号。

3、适当的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

4、增删个别词语,保持句子的流畅通顺。

四、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1、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2、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

3、改变标点符号

4、增删个别词语,保持句子的流畅通顺。

五、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都是表示肯定语气的句子,后者更加强烈的表示肯定。(双重否定句是指一句中有两个否定词语的句子)

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句式变换练习题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句式变换练习题 一、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2、院中的花草被小花猫折腾得枝折花落。 3、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4、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5、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6、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7、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8、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9、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二、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1、我到草地上抓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 2、它没有把我放在眼里。

3、大花猫把几朵小梅花踩印在稿纸上。 4、两岸栽着杨柳。 5、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6、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7、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8、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9、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10、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三、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大峡谷。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火烧云下去了。 4、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5、爬山虎的那些细小的脚像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6、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7、长城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8、颐和园是公园。 9、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0、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11、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12、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13、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14、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15、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6、这就是伟大的奇观。 四、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魏格纳难道不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吗? 2、难道这不是一种巧合吗? 3、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难道它不是架子十足吗?4、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呢?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型转换练习

句型转换练习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或没有”,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4、问号改为句号。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5.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 6.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7、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8、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9、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10、你怎么能这样做?

句式转换练习题

六年级复习(转换句式) 班级姓名 1、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2、多得些知识决不是一件坏事。(改为否定句) 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4、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改为“被”字句) 5、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改为“被”字句) 6、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 7、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改为 陈述句) 8、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9、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自私,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10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不用关联词表示肯定的陈述句) 1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12、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 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 14、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改变句序,句子意思不变)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16、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改为反问句) 1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改为“被”字句) 18、在这树上有许多鸟巢。(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19、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20、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1、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起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改为反问句) 22、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23、我完成了这幅作品。(改为感叹句) 24、我做成了这个试验。(改为反问句) 25、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改为肯定句) 26、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呢?(改为肯定句) 27、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29、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3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改为转述语句) 31、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地跳起来。(改为反问句) 32、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改为陈述句) 3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改为间接引用) 34、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间接引用) 35、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改为间接引用) 36、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为陈述句) 37、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改为陈述句)

四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句式练习

11 句式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正确的句式填入括号中。(20分) A.感叹句B.祈使句C.疑问句D.陈述句E.反问句1.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 () 2.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3.20世纪,科学技术让我们的生活发生的变化可真大啊!() 4.此处不能停车!() 5.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 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24分) 不是……而是……虽然……但……宁可……也不…… 只有……才……因为……所以……如果……就…… 1.________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________你的眼力还不够。2.蝙蝠夜里飞行,靠的________眼睛,________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3.女娲________找齐五彩石,________能把天上的大窟窿补好。4.________蟋蟀做房子的工具非常简单,________它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5.普罗米修斯________自己受苦受难,________归还火种。 6.________我不带走猎狗,小麻雀________会受到伤害。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20分) 1.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仿写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燕子往窝里衔干草和绒毛,铺垫子。(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蟋蟀建好了住宅。(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普罗米修斯坚定地回答:“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练习。(36分)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了线的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鸟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

四年级语文句子变换7种类型

句式变换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精讲: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如:见到同学有难,我们怎能不帮忙呢?(见到同学有难,我们必须[一定、应该]要帮忙。) 二、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如:谁都热爱自己的祖国。(谁都不会不热爱自己的祖国。) 三、双重否定句变成肯定句。如: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李博士只得停止工作。) 四、难度稍大的把字名改成被字句,或被字句改成把自己。 如:自古以来,人们把钱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自古以来,钱江大潮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 五、变换语序,意思不变。 如:“看,孔雀开屏啦!”她兴奋地说。(她兴奋地说:“看,孔雀开屏啦!”) 六、换种说法意思不变。(非……不可……的运用) 如: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我非把这件事做好不可。) 七、直接引述与第三人称转述。 句式变换练习题 一、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风吹绿了田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常见句式变换练习题附答案

小学语文常见句式变换(含练习与答案) 反问句与陈述句 一 反问句变陈述句 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反问改陈述)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 你去上体育课。 二 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

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 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四年级语文句式训练

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子练习班级:姓名: 一、缩句。 1、一种生活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2、黄昏时候,五连派来的一个火线运输员闪进了我们的防空洞。 3、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 4、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二、照例子把句子写生动。 1.那些叶子很绿。那些叶子绿得 2.湖面很平静。湖面平静得 3.魏格纳很高兴。 4.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拟人) 5.小草儿发芽了。(拟人) 6.海浪激起的泡沫,美丽极了。(比喻) 7.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比喻) 8.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饱览春天的美丽。(比喻) 9.柳树的枝条随风摆动。(比喻) 三、把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那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它踩碎的吗? 2.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3.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6.“桂林山水”真是人间仙境啊! 7.香格里拉的空气像滤过似的。 8.乡村的孩子知道那是母亲辛辛苦苦挣来的。 9.李博士只能停止工作。 10.这道题虽然难,但我一定会把他做出来的。 四、扩句。(至少扩两处) 1.风吹小树。 2.我们来到沙滩上。 3.同学们玩游戏。 4.叶子结成了帐篷。

班级:姓名: 一、缩句。 1.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 3.王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 4.在那茫茫的大海上飘着的是一艘银灰色的军舰。 二、按要求把句子写生动。 1.他很快乐。 2.我很难过。 3.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比喻) 4.知了热得在枝头上叫着“知了,知了!”(比喻) 5.小河哗啦啦地向前流。(拟人) 6.百灵鸟在树枝叫。(拟人) 三、把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这个胆瓶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2.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3.猫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 4.他这么懂事,谁都会喜欢。 四、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在修改) 1.陈明光荣地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 2.我们班的王晓英经常不断帮助别人做事。 3.走进公园,我听到了鸟儿的叫声和花香。 4.电灯是爱迪生发现的。 5.上课时,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五、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奶奶耳不聋,眼不花。奶奶做起事来很利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纪昌勤学苦练。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 3.我们的校园非常美丽。我们的校园非常整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小华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小华从不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鲁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句式转换归纳练习1Word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练习 十一、修改病句练习 (一)、用词不当。 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 例如: 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搭配不当。 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③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④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 又如: 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b.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④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⑤缺少关联词语。例如: 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这个句子的谓语“拥有”什么,残缺。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四)成分赘余 ①主语有多余成分;②谓语有多余成分;③宾语有多余成分;④定语多余;⑤状语多余;⑥补语多余。 例如: ①《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 “诸”是“之于”的意思。删去“诸”或“于”即可。又如: ②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到我校”即“光临”,造成赘余,修改的办法是留其一,去其重复。 (五)结构混乱 ①词序不当。几种情况:a.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b.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c.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d.多层定语语序不当;e.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如:太监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特有的产儿,是被阉割过的封建帝王的奴仆。 对太监的介绍应先将其特点说明“是……的奴仆”,再言其“是……的产儿”。否则“特有的产儿”的概述设着落,交代不清。 ②句式杂糅。有两种情况:a.两种说法混杂;b.前后牵连。 例如: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披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 该句把两种句式拼在一起造成杂糅。一种是“客房内均设有……酒吧等”,另一种是:“客房内闭路电视……应有尽有”。两种句式应删其一种,从而保持句子表达的明确。 ③复句中暗换分句主语,造成混乱。例如: 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中考语文句式变换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流行语,往往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一个时代的各种面庞。就在近几天,《咬文嚼字》编辑部按照往年惯例,()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除了“获得感”“互联网+”“创客”等与国家发展()的词汇外,“任性”“宝宝”“颜值”等网络流行语也相继上榜。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语言是生活的化身。”一个时代中,与人们最贴近的,无疑就是生活本身。②从各类网购节催生的“剁手党”,到社交网络捧红的“网红”;从寓意天马行空、想象奇特的“脑洞大开”,到强调内在品质而非外在形式的“主要看气质”,网络上的流行语,无不源自每一个人的普通生活。也正是普通生活点滴色彩的汇聚,才在时代的画卷中,()下多彩的中国。可以说□“流行语”()的是时代浪潮下,生命个体的种种境遇,是最真实也是最具体的生活话语。 (1)文中括号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颁布休戚相关书写折射 B.发布息息相关书写折射 C.颁布生死与共抒写反射 D.发布紧紧相连抒写反射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处应补出的标点符号是“,”。 B.文中“按照、贴近、普通、最”的词类依次是介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C.文中“咬文嚼字、相继上榜、脑洞大开、主要看气质”这些短语分别是联合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和述宾短语。 D.文中画线句①是个并列复句;句②是个复杂的单句,其句子主干是“流行语源自生活”。【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选择词语的能力。颁布一般用于上级向下级公布某件事情,而发布则没有特定的对象。这句话中《咬文嚼字》编辑部与读者并没有上下级的关系,所以第一个空要填发布。所以第一个和第三个选项是错误的。休戚相关只能指人,息息相关可以指物。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区别:①“休戚相关”含有同甘共苦、厉害一致的意思。“息息相关”不含。②“息息相关”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休戚相关”适用面比较窄,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③“休戚相关”含有褒义色彩,“息息相关”则是中性的。所以第二个空要填息息相关,所以第二个选项是正确的。(2)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词性,短语,复句的掌握。

四年级语文句式变换详解

四年级语文句式变换详解 (一)“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二)把直接说的话改变为第三者的转述。 例如:妈妈对小明说:“你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我要带你去学钢琴。” 改成转述句是:妈妈对小明说他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妈妈要带他去学钢琴。 注意点:一是改变标点,不用冒号和引号,改用逗号;二是改变人称,把“你”“我”改成“他”“妈妈”即与引号前的人称一致起来;三是需要时可作少量的文字改动。 (三)改变说法,做到语言美。 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车,一个小学生连忙让座,应怎么说呢? 应说:“老奶奶,请您坐这儿!” 注意点:如说“喂,老太婆,坐这儿来!”就很没有礼貌。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会使用“请”“打扰”“对不起”“谢谢”“没

关系”,接电话时,要用“您好!请问……”等。 (四)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例如:他是三好生。 改成:他难道不是三好生吗? 又如: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激动,感到自豪。 改成: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感到自豪呢? 注意点: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的词,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并加上“吗”、“呢”等。也可以在句子开头加上“难道”等。反之,把句子中表示否定的词和句末的“吗”、“呢”等去掉,把问号改为句号。 (五)句子合并 例如:1、年轻的妈妈请大夫。2、大夫给孩子看病。 合并后为:年轻的妈妈请大夫给孩子看病。 注意点:第一句中动词“请”的后面是“大夫”,第二句句首也是“大夫”,所以去掉一个“大夫”。 (六)写有两个以上连续动作的句子。 例如:战士们摸进山坳潜伏下来。 注意点:这一句中有“摸”,“潜伏”,是“战士们”的两个连续动作,这一类句子中间不加逗号。注意与这一句相区别:她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这是同时进行的动作,无先后之分,因而不是表示连续动作。 (七)变换提示语的位置。

句式转换练习题

句式转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白句式转换的分类、特征。 2、掌握句式转换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述句与转引诉句的转换 2、肯定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 教学流程: 1、把被转换 2、肯否转换 3、陈反转换 4、引转转换 教学过程: 一、随机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老师想问一个问题,大家是那个班的。请你完整的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师:难道你们不是六年级的吗?老师的意思是:我们是六年级的。 孩子们可见,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句式转换”(板书句式转换) 二、自主探究: A、把字被子句的转换 出示例句:战士们把敌人消灭了。 “把”或“被”前后两个词语调换位置,其余的照写。 找出施动者:战士们受动者:敌人

请同学说一说你们的方法。 施动者和受动者的位置换一下,其他不变。 把字句和被字句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今天你就像大家展示一下的才华吧!请看下一题 出示: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蓝蓝的天空遮住了 我渴望已久的这本书被爸爸买回来了。 看来太简单了,都没难住大家,那我的使出我的杀手锏了。 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再改成“被”字句:(提醒学生注意读题) 1、我写完了作业。 2、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3、小喜鹊在白杨树上搭了窝。 小喜鹊把窝搭在白杨树上。白杨树上被喜鹊打了窝 看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大家都掌握了。那我们一起去继续探讨下一关: 请看这句话: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学习吗?这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反问句是什么?反问句就是问中有答 那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这又是一个什么句。陈述句。其实呀这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句式转换:出示 B、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同学们老师想提醒大家一点,陈述句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所以我们在句型转换时一定要小心哦!请同学们说说这个怎么改

(完整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句子专题练习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指导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胆瓶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指导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删去“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 练习: 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句式变换详解

小学语文句式变换详解 一)“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二)把直接说的话改变为第三者的转述。 例如:妈妈对小明说:“你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我要带你去学钢琴。” 改成转述句是:妈妈对小明说他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妈妈要带他去学钢琴。 注意点:一是改变标点,不用冒号和引号,改用逗号;二是改变人称,把“你”“我”改成“他”“妈妈”即与引号前的人称一致起来;三是需要时可作少量的文字改动。 (三)改变说法,做到语言美。 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车,一个小学生连忙让座,应怎么说呢? 应说:“老奶奶,请您坐这儿!”

注意点:如说“喂,老太婆,坐这儿来!”就很没有礼貌。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会使用“请”“打扰”“对不起”“谢谢”“没关系”,接电话时,要用“您好!请问……”等。 (四)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例如:他是三好生。 改成:他难道不是三好生吗? 又如: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激动,感到自豪。 改成: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感到自豪呢? 注意点: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的词,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并加上“吗”、“呢”等。也可以在句子开头加上“难道”等。反之,把句子中表示否定的词和句末的“吗”、“呢”等去掉,把问号改为句号。 (五)句子合并 例如:1、年轻的妈妈请大夫。2、大夫给孩子看病。 合并后为:年轻的妈妈请大夫给孩子看病。 注意点:第一句中动词“请”的后面是“大夫”,第二句句首也是“大夫”,所以去掉一个“大夫”。 (六)写有两个以上连续动作的句子。 例如:战士们摸进山坳潜伏下来。

句式变换练习题

句式变换练习题 1.四川连年旱灾,很多农民饥饿,破产,只得去“吃大户”,(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力量不被人民所毁灭的!(改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们可以小声点说话吗?(改祈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克服困难出是量种享受.(改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主语部分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主语部分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美梦. 改主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阵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我. 改主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把你的字典舒畅给我用一下.(改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他的学习好.(改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 改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把你的东西挪开一点儿.(变得委婉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解吗?(这是________句) 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难道乌鸦的翅膀能够挡住太阳的光辉吗?(这是________句) 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加标点: 以求知的欲望去读每一本使你进步的书以强烈的好奇心去读每一本使你进步的书以坚定的信心去读每一本使你进步的书. 14.青少年不能没有理想.(这是______句) 改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不能不惊叹. 改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种鞋质量很好.价钱也便宜.(改为带“不”字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螺旋桨卷起的盖地的尘土遮住了眼睛.(改为被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浓墨似的乌云一下子遮住了半边天.(改为被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的句子如果改成短句,采用复句表达,应样说. 你梦没寐以求的黄金就是作者在书中表达的那种深刻的思想和渊博的学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0.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大面积观测和快速分析资料提供了有利条件.(改为一个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式变换专题训练(引述句和转述句互改)

2018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式变 换专题训练(引述句和转述句互改)姓名: 六、改为转述句。 1、小黑石说:“我天生是稳定不动的。” 2、老师对小明说:“我的自行车坏了,要借你的工具用一用。” 3、姐姐对李明说:“明天是星期天,我带你去图书馆看书。” 4、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 5、周恩来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6、他跑到连长身边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7、陈老师对李平说:“你知道昨天傍晚谁把班上椅子修好的吗? 8、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9、董存瑞说:“我保证完成任务。” 10、李伟说:“我要像白求恩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11、妈妈对小红说:“说实话,我不生气了。” 12、刘欢对爸爸说:“我还要等我的同学。” 13、杨林说:“我要做完作业才去游泳。” 14、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15、父亲对孩子们说:“你们应像花生那样做有用的人。”16、刘红说:“我要到刘江家去还书。” 17、陈小红对老师说:“我叫陈小红,是从张家村来的,我要读书。” 18、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19、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0、张兰对李芳说:“我们一起看电影去吧!” 21.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22. 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23.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24. 大孩子说:“爸爸,你看那树多高。” 25. 爸爸说:“我星期天去旅游。” 26. 外公说:“这是向天椒,特别辣。” 27. 我说:“我这个老班长下岗了。” 28. 爸爸感冒了,他说:“明天我要去医院看病。” 29. 他说:“我明天去电影院看电影。” 30. 房东太太说:“我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我高兴得不得 了……但我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 31.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32. 桑恩喊道:“我在学校。” 33. 小高对我说:“你早就明白了嘛。” 34. 他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35. 他说:“我家有三只小狗。” 36. 她说:“昨天我爸爸给我买了一双新鞋。” 37. 小明骄傲的说:“我考了一百分。” 38. 张东说:“我来帮你。” 39. 李东说:“这是我新买的笔,很漂亮吧!” 40. 爸爸说:“今天我有事,你自己在家写作业。” 41. 外婆说:“今天我炒了很多好吃的。” 42. 爸爸说:“如果明天是晴天,我们全家去旅游。” 43. 妈妈说:“我在北京。” 44. 爸爸说:“我今天买了一辆车。” 45. 外婆说:“我今天有事。” 46. 外公说:“今天你要写很多作业。” 47. 他说:“我参加了合唱队” 48. 他说:“我得了胃病。” 49. 外公说:“今天真热,我身上全是汗。”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句子专项练习

小学语文四年级句子专项练习 一、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 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2.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 3.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4.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 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5.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6.为人类造福,这有什么错?() 二、缩句 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6、人们世世代代怀念着女娲,传送着她的伟大功绩。

三、在括号内天上合适的关联词。 1、()风吹雨打,我们()要坚持到校学习。 2、雨来()牺牲生命,()泄露秘密。 3、()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物的一个奇迹,()吸引了许多游客。 4、同学们知道,()现在好好学习,将来()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担。 5、放假了()去北京?()去杭州?他一直在考虑。 6、圆明园()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四、用加点的字写句子。 1、无论前进的路上有多少困难我们都会一直走下去。 2、他不是不喜欢和我们一起玩,而是因为家里有太多事等着他做。 3、这次旅行是到八仙岭郊野公园,还是到大潭郊野公园。 4、要是你的收支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5、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五、把下面的句子写为比喻句。 1、那荷花随风飘动,十分好看。

(完整版)四年级句型转换

四年级语文1对1 第一讲陈述句与反问句 开心一刻 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一回到教室就告诉老师:“老师,厕所里有好多蚂蚁!” 女老师点点头,忽然想到蚂蚁(ant)这个英语单词一开学就教过,想看看小朋友是否还 记得,便问:“那蚂蚁怎么说?” 小朋友一脸茫然,过了一会儿才回答说:“蚂蚁,他,他没有说话!” 句子王国 ?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一般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 ?反问句:反问句就是用疑问句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想一想 ?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解析: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反问句为: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解析: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 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 反问句为: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注:反问句变陈述句:原句-疑问词(怎能;难道)-不-语气词(呢?;吗?)-问号+句号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既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句式变换题集锦

一、把下列反问句变为陈述句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 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列陈述句变为反问句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 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把下列直述句改为转述句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出名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四、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