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戏剧语言的特点

戏剧语言的特点

戏剧语言的特点
戏剧语言的特点

戏剧语言的特点

——《雷雨》人物语言及性格分析

罗桂根

一、本课时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戏剧语言(主要指人物语言)的一般特点:

1、普遍了解个性化语言(cba)

2、进一步了解潜台词(ba)

3、再进一步掌握动作语言和前两种语言的运用(a)

(c-b-a为能力要求层次)

二、戏剧语言的种类

1、舞台语言:

除人物语言之外的所有语言,包括舞台说明,背景介绍,人物动作、神态描写,旁白、画外音以及其他叙述语言等。

2、人物语言---

三、戏剧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

1、高度个性化---

2、丰富的潜台词---

3、富于动作性---

四、什么是个性化语言?

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例:

葛朗台---

鲁大海---

守财奴的语言

“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 … ”

“啊,是真金!金子!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 … ”

(什么性格?)

鲁大海的语言

1、p102

鲁大海可是你们完全错了。…

2、p103

鲁大海(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

3、p104

鲁大海(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

(什么性格?)

周朴园、鲁侍萍性格分析

个性化语言举例(一)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个性化语言举例(二)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侍萍。

鲁侍萍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五、什么是潜台词?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

水生嫂:“你总是很积极的。”

日常生活中:

潜台词分析(一)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

鲁侍萍我姓鲁,老爷。

潜台词分析(二)

周朴园那个小孩呢?

鲁侍萍也活着。

周朴园(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侍萍我是这儿四风的妈,老爷。

周朴园哦。

潜台词分析(三)

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萍(向外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

周萍你是谁?

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

一、潜台词练习

(P93标明序号)

鲁侍萍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1)

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亲戚?②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③

周朴园怎么?

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④

A、①你这样狠毒,哪管我母子死活。②哪是什么亲戚,别骗人了。③她还活着,就在你面前。④看你现在怎样对待她。

B、①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②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③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C 、①你只管剥削人的大事吧。②你真的是她的亲戚吗?③谁需要你给她修坟墓?④你现在打算怎样对待她?

D 、①你哪有心思管我们的事!②你哪配做她的亲戚!③人活着,就在你面前!④你怎么不认识我?()

六、什么是动作语言?

动作语言也叫情节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它不是静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内在力的体现。

例:

繁漪在第二幕结尾与周萍的对话---

动作语言示例

繁漪(冷笑)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女人逼得太狠心了,她是什么事都做的出来的。()

周萍我已经准备好了。()

繁漪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暗示着恶兆地)风暴就要来了!()

动作语言分析(一)

1、p90

鲁侍萍哦,——老爷没有事了?( )

周朴园(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

2、p91

周朴园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鲁侍萍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

3、p92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到认识一个姑娘姓梅的。( )

周朴园哦?你说说看。…

二、动作语言练习

1、p94

鲁侍萍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2、p94

鲁侍萍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

3、p95

鲁侍萍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

周朴园啊,你顺便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衫也捡出来。()

小结

什么是个性化语言?

什么是潜台词?

什么是动作语言?

通过分析使我们一方面加深对作品人物、主题的认识,另一方面体会到戏剧语言的特点和魅力,希望能够自觉的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三、写作练习

(3选1)

1、先确定一个人的性格或身份,然后写他的语言,要求个性化;

2、写出下列两组人物不同的语言:

(1)、做教师的父亲和没有文化的妈妈希望你认真读书,他们分别对你说---

(2)、高考落榜,悲观者和乐观者的神情和语言:

3、设定一个场景,写一句包含多重意思的话(潜台词):

契诃夫戏剧中的人物及语言分析

契诃夫戏剧中的人物及语言分析——以话剧《三姐妹》为例 契诃夫是俄国伟大的戏剧家与小说家,同时他又是俄国十九世纪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大都是对俄国现状与社会的反映。《三姐妹》这部戏中,契诃夫着重讲述了莫斯科梦中的三兄弟姐妹,人物生动形象,描写重点是描写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作者集中着墨了几位年轻人的生活百态,将芸芸众生精彩地描绘了出来。 一、契科夫及故事简介 俄国作家安东尼·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于1901年创作了四幕话剧《三姐妹》,讲述的是一个帝国军官家庭中三个女儿和她们哥哥的故事。在剧中,三姐妹一直渴望回到莫斯科,在那里长大。莫斯科是一个精神家园,体现了人物的向往。然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变化,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现实似乎更好,但面对困难,三姐妹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契科夫的生活情节剧的创作并不多,如果算上他19岁时的作品“无父”,那么他的一生共创作了7幕剧。“三姐妹”是契诃夫和他的爱的演员承担创造。故事情节的最大特点是玛莎,玛莎原型的传奇人物是他的熊。 契科夫曾说,“关于三姐妹,他是唯一诚实的多么糟糕和无聊的人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想让人们明白这一点,一旦人们同意这一点,他们就试图创造另一种生活。虽然这种生活是看不见的,但它肯定会不同于现在的生活,是不一样的。这是契科夫的指导思想的三个姐妹玩。俄罗斯著名剧作家契科夫940排练“三姐妹”,作为“三姐妹”为主题的节目中,他把“种子”(主题)归结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后,俄罗斯学术界普遍接受了这一观点。1998年中国著名导演林兆华排演《三姐妹·等待戈多》,等于是对《三姐妹》的主题

在表述上作了个微调:由“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改变为“对于美好明天的等待”,或简洁地说是“等待明天”。这样的一个主题是致敬了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两个流浪汉戈多,将等待明天的“明天”,也是三姐妹期待着明天去莫斯科。永恒的明天决定等待永恒。三个姐妹五个最重要的人物,三姐妹,和两名军官名叫Tussan Bach和Welch Chaanning。他们都是知识分子。他们是知识分子,不仅因为三姐妹懂英语、法语和德语,还有三种外语(姐姐、汤永福和意大利人),还有两个军官是全市最文明的人。他们对现实痛苦的反应,弥漫着三个姐妹和两个军官的知识的气味。疼痛来自于更高的精神追求。现在全没有足够的精神追求,所以他们必须等待,等待一个更好的明天的到来。 知识分子是不是无所不知,但他们执着于他们的存在的意义和苦难的根源搜索。契诃夫认为,这种查询产生的结果。他让姐姐奥尔加在终点说:“乐队玩得很开心,看来,一段时间后,我们就知道我们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我们的痛苦”。 《三姐妹》写于1900年,在新世纪已经来临,而契诃夫病了,明知即将死去,所以我们可以把《三姐妹》(也写在1904年作为契诃夫的《樱花园》)将离开艺术的世界。他最后的遗言是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追求。”。 而这恰恰是契诃夫戏剧的现代意义。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物质与精神的冲突是有意义的,因此,契诃夫那些可爱的人物的精神痛苦和精神追求,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理解,这使得契诃夫的戏剧已经成为一种经典的戏剧在世界舞台上舞蹈。 二、契科夫戏剧中的人物刻画与语言特征分析 (一)表征的特点。契诃夫戏剧人物,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人物的缩影,我们每天过着正常的生活,在契诃夫的眼里,这些都成了有趣的故事。但当这些角色在剧中扮演,他们可不是简单的,普通的人和事。他们需要的是有意义的和有意义的。契诃夫戏剧不仅能有效地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潜流的感觉,也让我们通过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深入挖掘哲学。

(完整版)戏剧文学的特点及阅读

戏剧文学的特点及阅读与欣赏 学习目标: 1、了解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 2、把握戏剧文学阅读与欣赏的要点 学习重点:把握戏剧文学阅读与欣赏的要点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导读】 目标一: 戏剧文学,是指供戏剧舞台演出用的文学剧本。剧本不仅可以供舞台演出使用,而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可供人们阅读。阅读剧本,是培养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一条十分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从培养谋篇布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讲,阅读剧本比阅读诗歌、散文和小说的收益会更大。这是由戏剧文学的特点所决定的。下面,我们具体地谈一下戏剧文学的特点和阅读与欣赏要点等问题。 一、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并举例说明 因为戏剧文学是供戏剧舞台演出使用的蓝本,所以受到舞台这一特定条件的限制,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烈的戏剧冲突 诗歌以其所抒之情感染人,散文以其蕴含的思想启迪人、鼓舞人、感召人、塑造人,小说以其故事吸引人,戏剧以其矛盾冲突震撼人。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什么是戏剧冲突呢?戏剧冲突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的反映。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与主宰,因而戏剧冲突主要表现在剧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物性格自身的内在冲突。戏剧冲突不是生活矛盾的简单照搬,也不是任何生活矛盾都能构成戏剧冲突的。戏剧冲突是剧作家对生活中的矛盾进行选择、提炼、集中概括和艺术加工的结果,是最足以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高度典型化了的矛盾冲突。它表现出来的,或是不同性格的人物之间的冲突,或是人物性格自身的内在冲突。 戏剧冲突的紧张性和集中性,往往是由于必然性中的偶然性因素造成的。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里所说的“巧”,指的就是必然性中的偶然性。戏剧家的创作,经常运用偶然性来形成戏剧冲突的集中和紧张,加强戏剧气氛,使情节跌宕曲折,引人入胜。但是,戏剧中的偶然性因素一定要符合生活的真实、人物的性格和事件发展的必然性,既要出人意料之外,又须入于情理之中。否则,不但不能使人相信,而且会失去它应有的教育意义。所谓“出人意料之外”,就是通过一些观众事先预料不到的偶然性的戏剧因素,使剧情的发展让人始料不及。所谓“入于情理之中”,就是无论戏剧冲突多么奇巧,但都是符合生活逻辑的,是合于情理的。一出好的戏剧,偶然性的成功运用,往往可以省略许多枝节,推动剧情的发展,从情绪上紧紧地抓住观众,造成“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境界。 我们在这里强调戏剧冲突的紧张性和集中性,并不是说一出戏从头至尾都要有一种紧张的气氛,让观众的心一直都是悬着,这是不符合艺术欣赏规律的。紧张与集中是相对而言的,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该紧张时紧张,该舒缓时舒缓,这样才显得波澜起伏,才具有更大的艺术魅力。 总之,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生命,是戏剧文学最本质的特点。阅读剧本时,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戏剧冲突,对培养和提高我们作文的构思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人物、事件和场景的高度集中化 戏剧文学的集中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及其相互间关系的集中、故事情节的集中、矛盾冲突

戏剧语言与人物性格

戏剧语言与人物性格 ——语言塑造人物性格凸显戏剧艺术魅力 摘要:本文是对戏剧语言与人物性格这一论点进行论述的,通过戏剧语言中说明性语言、人物的语言和潜在的语言这三个方面来论述戏剧语言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心理,戏剧离不开语言,语言凸显戏剧艺术的魅力。 关键字:戏剧语言、人物性格、舞台提示、对话、独白、旁白、潜台词、艺术魅力 如果说绘画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那么线条和色彩就是它得以耸立的建筑材料,如果说音乐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那么声音和节奏就是它得以耸立的建筑材料,如果说舞蹈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那么动作姿态就是它得以耸立的建筑材料,如果说戏剧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那么得以让它耸立的建筑材料就是语言。 戏剧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的舞台表演艺术。戏剧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戏剧分文学上的戏剧和舞台上的戏剧,文学上的戏剧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剧本,剧本通常都是用大量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所以说戏剧离不开语言,就像诗词、小说、散文等离不开语言一样,但是戏剧语言和诗词、小说、散文语言又有所不同,戏剧语言不用叙述语,而是用口语化的,戏剧语言还要满足戏剧的舞台性、表演性的要求,要能够让演员当众在舞台上演出,在舞台上,在观众眼前要能够形象生动的展现出人物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的表现更加立体直观,同时戏剧语言也要有动作性、个性化与抒情性等基本特征,所以说,戏剧语言与戏剧中的人物性格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戏剧语言可以使得戏剧中的人物性格表现的更加真实、生动、形象,增强其艺术表现力。 戏剧语言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戏剧中一种说明性的语言、戏剧中人物的语言和戏剧中潜在的语言,戏剧语言中的这三个部分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心理方面都发挥着相应的作用。 一、戏剧中说明性语言——剧作家的“舞台提示” 戏剧中剧作家的舞台提示是一种说明性的语言,是剧作家根据舞台表演的需要,通过文字的方式给予导演和演员一定的提示,其中包括对戏剧中人物外部特征、内心思想的描绘,对戏剧中某些特殊人物性格的强调,对人物所处时代背景及生活状态的交代,还有就是对演员在表演过程当中一些重要表情、动作的提示,这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及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 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在叙事性方面与小说相比较都是差不多的,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显得不够明显,所以不少剧作家在创作过程当中不太注重此方面,但是有的剧作家在创作就很注重此方面,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就非常注重“舞台提示”,“舞台提示”可以说是曹禺戏剧形态构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美学标志之一,也是曹禺戏剧创作的特色所在。曹禺的“舞台提示”具体、生动,极其富有感染力,能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曹禺这样解释说“我写戏时有个想法,演出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不准演出,也能叫人读。也就是说,我写的剧本能读也能演,以前没有人写那么长的舞台提示,我是想多写点,主要也是增加剧本的文学色彩,使读者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人物,也希望有助于导演和演员理解人物,为此,我写的时候是下了功夫的,是用心写的。”曹禺在写剧本是可谓是花了不少的心思,他要让读者通过阅读去感受剧中的每一个角色和场景,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西方戏剧特点及代表人物

西方戏剧特点 在西方,戏剧是一种贵族式的享受节目,是高消费,戏剧的表演地点被安排在剧院,而剧院的装饰布置之堂皇是有口皆碑的,一般的衣冠不整的平民百姓是无法入内的; 西方社会的戏剧里暗喻对社会的抨击和批判,所以故事和人物大都是悲剧结局。就看莎士比亚的悲剧和他的悲剧人物吧,结局都是死。罗密欧与朱丽叶有情人终难成眷属。而中国人的戏剧大多是用来娱乐的,所以不很注重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些戏剧甚至没有什么情节,唱了几天,都是同一个人,唱一段讲一个故事,只要他(她)唱得好听,观众愿意听愿意看,再唱几天也无妨。 西方戏剧要求,“从大幕拉开的一刻开始,布景与道具己经放置在观众眼前,而戏剧剧本在设计人物出场时而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让观众尽可能快地明白上场人物的身份性格,而是如何让人物尽可能快地融入这个现成的舞台环境,让人物在这个给定的背景下展开他的性格,以及发展与其它人物的关系。”西方戏剧呈现出的特征是 :1 .强烈的反传统色彩和超前的创新精神 ;2 .独特的多元化格局渐趋一统;3.“戏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纯戏剧走向高度的戏剧融合 ;4.悲剧喜剧化 ,喜剧悲剧化 ;5.由具象走向抽象 ;6.戏剧主题的全人类性 ;7.特别注重对戏剧表演形式的探索 ,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演剧风格 ;8.导演的权威日益膨胀 ,取代了剧作家的统治地位 ;9.大量借鉴和吸收电影的手法 ;1 0 .具有浓重的现实主义的基本底色 西方戏剧的代表人物 莎士比亚 正如所有人的生活中喜剧和悲尉总是紧密交织在一起一样,莎士比亚的作品也是喜剧和悲剧交织在—起的,他的天才无法用任何条条框框加以限制。他的戏剧情节十分复杂、生动,人物性格丰富、细腻、活泼。他的戏剧语言让有些人深恶痛绝,同时让另一些人叹为观止。在那些剧作中,优美的诗句与粗野的语言浑然一体,再加上各种双关语、幽默语、比喻、讽语、谐语、俚语以及职业语言等等,应有尽有。 莎上比亚终其一生都在戏剧中宣扬人文主义思想,特别是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自由”、“仁慈”、“善良”、“善良”、“爱情”、“友谊”等观念,形成了他的戏剧主题。 莫里哀 莫里哀的伟大成就在于将法国喜剧提高到法国悲剧的水平。以前的人创作喜剧往往是翻译或改编意大利,特别是西班牙的作品。而莫里哀则与前人不同,他植根于法国土壤,根据自己对于周围事物的观察进行创作,创造当代人物,具有地道的

论老舍的戏剧语言

论老舍的戏剧语言 摘要:老舍的戏剧中,语言艺术的独特发挥,是老舍戏剧的突出成就与精粹。其戏剧创作中对台词的巧妙运用,通过舞台表演,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突出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变化,最突出的是京味风格,充满生活气息,又透露着幽默,具有哲理意味,是一种中和了的话剧语言,为中国的话剧发张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民族戏剧口语化的典范。 关键词:戏剧语言人物性格京味儿幽默 老舍是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他以其图特的戏剧语言“创造出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文化有了很大的帮助,让我们去反思过去和现在。早在四十年代,在纪念老舍创作20周年时,郭沫若就尊称他为’寸楷含幽默,片言振聩聋”的“文章一代宗”。曹禺也评价老舍的话剧“道理扼要,深入浅出,笔下生风”,其语言“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警句”,“没有一句话里的词藻,但是感动人心,其深厚美妙,常常不可言传的”。老舍从自己的剧作实践出发,针对当时戏剧舞台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对戏剧语言的一系列精辟见解。有了老舍的戏剧语言艺术和戏剧语言理论的独创,我国的戏剧语言有了新的突破,是我国文化的宝贵财富。 人物语言的性格化 “写戏主要是写人”,戏剧语言—台词,是表现喜剧人物的重要艺术手段。一出成功的戏剧离不开有戏剧人物性格的完美表现,而这些鲜明生动的人物必然要有性格化的语言。托尔斯泰说过戏剧化语言的

重要:“让登场人物说的话,不论如何娓娓动听和含义深刻,只要他们是赘余的,不合乎环境和性格的,那就会破坏了戏剧作品的主要条件—幻想,而读者或观众正是由于这种幻想才会全神贯注于剧中人物的感情的”。这说明作为一部好的戏剧,要有合乎环境和性格的语言,才能激起观众的兴趣,使观众有种幻想,甚至产生强烈的共鸣,能和戏剧中的人物同悲喜,才是观众所要看到的。 老舍的戏剧创作就能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在他的戏剧中,小说式人物“开口就响”的语言手段,使人物的对话能随人而发,而且符合人物的身份。他说“剧中人物的对话应该是人物自己应该说的话,”即“甲说甲的话,乙说乙的话,不能混同或互换”。老舍的绝妙之处就在于把表现的“话到,人物到,情节到”这样就能起立竿见影的效果。不仅突出了剧情,而且也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如《茶馆》中开幕后王利发和唐铁嘴的两句对话: 王利发唐先生,你外边溜溜吧! 唐铁嘴(惨笑)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送给我碗茶喝,我就先给你相相面吧!首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说,拉过王利发的手来)今早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您贵庚是… 这一段话非常自然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代和典型环境,与此同时,通过王利发的几句话,我们看到他的世故圆滑,善于应酬的生意人面貌以及唐铁嘴江湖骗子的形象,确实做到了人物一开口,其性格就一目了然。而且老舍语言好,人物也活,几笔就勾出来了,画龙点睛式的手法。抓得准确,人物一上场,三言两语就出来了。如马五

探究戏剧语言的特点

探究戏剧语言的特点 北京延庆三中高兆娣 大多数教师在讲解《雷雨》时,主要关注的是课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之间交叉的多重矛盾,夫妻、父子、母子、兄弟之间构成的激烈的戏剧冲突,或者是三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和他们所反映出的各自的个性特点。这固然很重要,也是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的问题。但还有一个我们应该深入品味但却常常浅尝辄止的问题,就是对人物语言特点的深入分析。 戏剧文学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高尔基在《论剧本》中说:“剧本(悲剧和喜剧)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如果说在舞台演出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来理解人物,而在剧本中,对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却不能作细致的描写,只能作一些必要的提示,我们要了解人物,就只能通过对话独白等。用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可以说是剧本在表现手段上的一个独具的特点。而正是对这个特点进行探究性阅读,才出现了有价值的探究性学习,从而对学生分析文章,提高写作能力有比较明确的指导意义。 在对话剧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之始,我首先让学生阅读相应的语段,找出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几句台词,如: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侍萍。

戏剧语言的品味

以《雷雨》为例浅谈品味戏剧语言 郭艳君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 艺术的总称。而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 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体现。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 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和情 节。而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口语化、动作性和文学性的特征,并富于潜台词。 所以鉴赏戏剧语言关键人物语言、舞台说明、潜台词一个都不能少。 一品味关键性的人物对白 老舍说:“对话是人物性格最有力的说明书。”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 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而个性化、动作化的语言能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特征,让 读者闻其声而知其人。《雷雨》中周朴园是虚伪的、狡诈的、阴险狠毒的,鲁侍 萍是勤苦的、善良的、愤恨不平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经由个性化、动作 化的语言而栩栩如生。 (一)通过一种句式品味人物个性语言。 《雷雨》中,从“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到“周朴园:好,你先 下去吧”,这部分中周朴园的语言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就是疑问句特别多, 并且这些疑问句都非常地短小。如: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怎么? 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惊愕)什么? 针对这几个句子小组讨论5分钟并推荐发言人,第一小组发言较好:“简短 的疑问词充分给人一种突然、惊奇、紧张、激动的感觉。写出了周朴园得知鲁侍 萍还活着时的惊愕和不安,周朴园的“惊愕”表现他极度的恐惧和不安,说明他 思念鲁侍萍时虚假的。”又有一小组联系“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这里三 个疑问句分析了短句连用所表现的惊恐和急迫心情。从周朴园的简短问话入手, 再拓展开去,通过语言的比较赏析,终于读出了周朴园知道鲁侍萍还活着时惶恐 不安、惊慌失措,也读出了周朴园的真实心态。 (二)通过外在动作添加品味人物内心语言。 戏剧的媒介是演员,或者说是演员的身体和语言。正如黑格尔在《美学》 中所指出:“戏剧表现所用的材料就是活的人。”因此,戏剧语言具有动作性的特 点。所以课堂教学中不妨让学生为戏剧语言添加动作,来细细品味语言背后的人 物情感。 如《雷雨》中当周萍打鲁大海时,鲁侍萍(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 盗!(走至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让学生揣摩 诵读“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诵读时根据自己理解添加鲁侍萍的动作表情,同学 们有双手捂脸痛苦的“哦”的,有颤抖的怒指“真是......一群强盗。”无论怎么添加都品读出鲁侍萍的愤怒,痛苦,至此她彻底认清了周朴园狠毒、贪婪、残 忍、狡猾、虚伪的丑恶面目。也推动者情节的发展,她将离开这个肮脏的所在, 离开这帮凶狠的强盗!不能再吃了强盗的亏了。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 威廉·莎士比亚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戏剧作家和诗人之一,世界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奠基者之一。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人们尊奉他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剧作家。他以其鲜明生动的人物塑造、精心组织的结构、扣人心弦的情节、和优美如画的语言而闻名天下。这里我们仅论述他的戏剧语言特点。 刘炳善先生认为“莎士比亚和钦定圣经是英语语言的两大渊源”。可以说这样评价毫不夸张,这种观点也为广大的文学批评家所接受。那么莎士比语言的美或者说特点到底是什么呢?这里我们主要谈谈他的戏剧语言特点。 1.语体特色 莎士比亚是英语语言的大师,他运用英语是如此的轻松自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上自国王、王后、王子,下至盗贼、小丑、掘墓人。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基本上所有的话语都适合人物的身份,并且每一个人在不同场合说话也不一样。莎士比亚有时运用优雅正式的语言,因为说话者来自社会的上层并且是处在正式场合,有时也有来自社会下层的戏谑甚至使用俚语,有时甚至不惜破坏禁忌,这是为了适应普通观众的娱乐品味。所以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哈姆雷特的语言和掘墓人的语言截然不同。在剧本中我们能发现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鲍西娅和夏洛克,亨利四世和福尔斯塔福,这个特别的肥肥的“骑士”一定以他的幽默和恶作剧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修辞手法 一些批评家在他们统计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几乎所有的修辞手法莎士比亚都在他的作品中熟练使用过,这些修辞手法大大增添了他作品的美,使其描写生动有力、发人深思,这里我们就讨论几种评论家写得不多,而作家却用得比较频繁的修辞手法。 1)双关 据粗略统计,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和戏剧中,大约使用了3,000例双关手法。莎士比亚对双关情有独钟,几乎在每部戏剧中都运用之。王玉龙在《英语修辞与写作》中给它定义为:根据单词音同或音近而义不同而巧妙使用词汇的一种智慧语。莎士比亚经常根据单词的不同意义来创造幽默喜剧的效果。如:King:but now,my cousin Hamlet,and my sun. Hamlet:(aside)a little more than kin and less than kind. King: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 Ham let:Not so,m y lord.I’m too much I’the sun. ————Hamlet,Act I,Scene II 国王:好好利用你的时间,雷欧提斯,尽情发挥你的才能吧!可是,来,我的侄儿哈姆莱特,我的孩子——哈姆莱特:(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 国王: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 哈姆莱特: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 新王克罗迪斯,哈姆雷特的叔叔,现在的继父,问哈姆雷特为什么如此的不开心?哈姆雷特很有讽刺意味的说道:“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这里sun的音和“son”差不多,含义既是皇家的恩泽我已沐浴的太久了,又是我做你的儿子已经够了,在这个对话中,莎士比亚还巧妙的运用克罗迪斯称呼哈姆雷特儿子,做了一个文字游戏,哈姆雷特旁白道: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用“kin”和“kind”来创造一种智慧语。另一个例子: Ask for me tomorrow and you shall find me a grave man. Romeo and Juliet,Act III,Scene I 茂丘西:要是你明天找我,就到坟墓里来看我吧。 这里莎士比亚运用“grave”的两种意义,来创造一种幽默的效果,它既可以做名词表示“坟墓”,又可以做形容词,表示“严肃的”。 如果你非常仔细的阅读或欣赏莎士比亚的戏剧,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2):矛盾修辞

戏剧鉴赏方法

一、了解主要矛盾冲突 理清矛盾冲突的线索(如何产生矛盾冲突——产生了何种性质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发展进程如何),就完整地鉴赏了戏剧文学的主要情节。 二、鉴赏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是构建剧本的基础。主要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称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这是人物心理活动与行为动作的外观,由此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质的语言,主要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剧情发展的布景、环境、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能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尽管舞台说明是戏剧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同人物语言相比,它起辅助说明的作用,因此,鉴赏戏剧文学,更要紧的是品味人物语言。品味人物语言,应关注以下三方面: 1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因为个性化的语言能准确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戏剧文学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尤其重要。优秀的戏剧人物语言往往三言两语就能把人物个性展示出来。 2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即戏剧冲突中人物之间的动作冲突或人物内心活动。 我们常说的“行由心指”“言为心声”,就是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必定通过言、行表达出来,这种显示动作性的语言,出自人物内心,因而能展示人物丰富的心理境界。 3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也就是“言外之意”“话外之音”。 这是话语字面意思以外的一种深层意义。优秀的台词往往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给人以深广的想像空间,能起到一石多鸟之效。 三、在鉴赏戏剧冲突、品味戏剧语言的基础上,不应忽视对戏剧人物形象的鉴赏 1欣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关注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同一个人物的性格是多侧面的,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在欣赏人物形象时,首要的是抓住其主要性格特征。 2要揣摩人物的语言。

什么是戏剧及戏剧的特点

什么是戏剧及戏剧的特点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戏剧旧时专指戏曲,后用为戏曲、话剧、歌剧、舞剧、诗剧等的总称。 - 戏剧的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

浅谈戏剧语言的翻译

浅谈戏剧语言的翻译 在人类历史上,不论哪一个国家、哪一种文化、哪一个时期,人们都有着演戏的欲望。戏剧发展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甚至在文字形成之前戏剧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人们在原始社会的祭奠鬼神的仪式上所作的表演可以被看作是戏剧的萌芽状态。早在小说诞生之前戏剧已经活跃在古希腊的舞台上。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等戏剧家以神话传说为题材创作了诸如《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等一系列悲剧,阿里斯托芬则创作了大量喜剧。这些伟大的戏剧家所创作的古希腊戏剧至今仍旧是西方戏剧的典范。 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在欧洲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时期的戏剧为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从十六世纪八十年代起,英国戏剧进入了它的繁荣时期。马洛是“大学才子”中最激进的人文主义剧作家,他将中世纪戏剧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他的作品《铁木耳大帝》、《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和《马耳他的犹太人》等从不同侧面体现他对个性解放和个人权力的追求。这一时期英国戏剧界的领袖人物则非莎士比亚莫属。莎士比亚一生写过37个剧本。就创作风格而言,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开始创作到1600年止,作品主要以喜剧和历史剧为主,如《错误的喜剧》、《第十二夜》、《约翰王》、《里查三世》等。第二个时期从1601年到1607年,作品以悲剧为主,如《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这四部悲剧标志着莎士比亚登临了戏剧艺术的颠峰。第三个时期从1608年至1612年,作品以神话和传奇剧为主,如《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莎士比亚的的作品开创了西方戏剧的新纪元,对欧洲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仍是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戏剧精品。 莎士比亚去世之后,以讽刺喜剧见长的本?琼生成为英国戏剧界的领导者。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上半叶英国戏剧的发展始终处于低潮之中。十八世纪下半叶英国戏剧舞台出现了喜剧的短暂复兴,歌德斯密和谢里丹是这一时期的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剧作家。十九世纪显然不是戏剧的时代,而是英国诗歌、散文及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但是,到了十九世纪晚期又出现了以风俗喜剧着称的优秀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二十世纪英国戏剧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指的是二十世纪初以萧伯纳为代表的剧作家所创作的社会问题剧;而后一阶段则是指五、六十年代以奥斯本为代表的愤怒派戏剧和以贝克特、品特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在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着名剧作家尤今?奥尼尔是第一位获得世界承认的美国剧作家,也是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又诞生了一批重要的现实主义剧作家,其中包括阿瑟?米勒,田纳西?威廉斯及阿尔

欧洲戏剧文学的发展精编

欧洲戏剧文学的发展精 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欧洲戏剧文学的发展 一.古希腊戏剧 1.古希腊悲剧 ①古希腊悲剧多取材于神话,但它反映的确是当代的社会生活和斗争。悲剧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形象高大雄伟,气势恢宏磅礴,一般没有悲剧色彩。 ②代表人物及作品 A、埃斯库罗斯。她的创作反映了希腊奴隶主民主制建立时期的社会生活。作品有《波斯人》、《俄瑞斯忒亚》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以及《普罗米修斯》三部曲。 B、索福克勒斯。她的创作是雅典民主制盛极而衰的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古希腊悲剧艺术已臻成熟的标识。代表作品有《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标志着古希腊悲剧艺术的成熟)等。 C、欧里彼得斯。“舞台上的哲学家”,他的悲剧反映了雅典奴隶民主制衰落时期的社会现实和思想危机。他的作品以沉重的笔触描绘出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在反抗不合理的现实时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代表作品有《特洛伊妇女》、《美狄亚》。 2、古希腊喜剧

①古希腊喜剧出现在悲剧之后,他的繁荣是在雅典城邦发生危机的时代。古希腊喜剧多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问题剧。 ②代表人物及作品 A、“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他的戏剧地表了自耕农的思想和立场,他从这一立场出发来表现雅典奴隶主的民主制衰落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斗争。他的戏剧绝大部风是描写现实的,并且与现实紧密联系,采用的手法是极其夸张的。代表作品有《阿卡奈人》、《骑士》等等。 二、文艺复兴时期戏剧 ①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 莎士比亚的作品分为历史剧、喜剧、悲剧和传奇剧。传奇剧也叫田园喜剧。莎翁的作品大体可奉为三个时期:早期包括最初的尝试和历史剧、喜剧的成熟,中期基本上是悲剧的创作阶段,晚期则主要十几部传奇剧的创作。莎翁的历史剧创作带有一定的喻世目的和现实关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政治理想,揭示了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必要性以及诸侯割据的危害,谴责了昏聩无能残暴不仁的封建统治者,并且塑造了亨利五世这样的一个符合资产阶级理想的开明君主形象。莎士比亚的喜剧几乎都是一爱情为主题,因而有“爱情喜剧”之称。 ②代表作品

戏剧知识__一、定义及其特征

戏剧知识 一、定义及其特征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戏剧,按剧情繁简和结构长短,戏剧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它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戏剧动作和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剧作家通过台词来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剧本不能直接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所以人物的语言尤其要求性格化,不仅要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教养、身份、性格和他所处的特定环境。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都要由人物自己的语言来表现。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二、戏剧名词术语 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即人物语言) 和舞台说明。 1.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2.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等等。 3.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4.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三、戏剧的分类 1.按表现形式分:话剧 ( 如《雷雨》 ) 、歌剧 ( 如《白毛女》 ) 、舞剧 ( 如《丝路花雨》 )、哑剧等。 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多幕剧 ( 如《雷雨》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高中语文戏剧语言与戏剧冲突专题辅导

高中语文戏剧语言与戏剧冲突专题辅导 江西于文岩 阅读指导 戏剧特点 戏剧按照作品容量大小,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按照作品题材不同,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和儿童剧等;按照作品的样式类型划分,又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三大类型。戏剧艺术的中心是性格意志的矛盾冲突所形成的情境,戏剧作品的基本单位是场面。同学们应通过学习,掌握戏剧艺术语言的特点,通过结合戏剧作品的赏析,加深对戏剧基本特征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戏剧的一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戏剧作品。 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剧中人物由于性格、文化修养等不同,对社会的认识和采取的态度不同,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 比如课文节选的《雷雨》部分,最初,冲突的双方是周朴园与鲁侍萍,二人又各有自己内心的矛盾斗争;鲁大海上场后,冲突又集中到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进而又有周萍与鲁大海、鲁侍萍与周萍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既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戏剧情节。 戏剧文学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容量里,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就要求它必须把反映的社会矛盾集中起来,达到尖锐、激烈的程度。 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社会矛盾往往有一个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戏剧冲突也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不管是多幕剧,还是独幕剧,戏剧冲突都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 戏剧语言 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舞台说明是戏剧语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同人物语言相比,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因此,鉴赏剧本,品味人物语言至关重要。 首先,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因为个性化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剧本对人物语言个性化的要求非常高,正像高尔基所说:“在剧本里,他(指作者)不能对观众提示什么。剧中人物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而不是叙述的语言。”优秀的剧本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写出人物的性格,做到“话到人到”。 其次,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有时表现为人物之间的动作冲突,如周萍打鲁大海;有时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活动,如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理,等等。也就是说,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也包括内部动作,即内心活动。我们常常说“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的内在感情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从这个角度说,人物语言的动作性主要指人物的内心动作。这种显示动作性的语言,从人物的内心发出,能够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最后,还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所谓潜台词,也就是话语字面意义以外的一种深层意义或言外之意。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研究浅析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研究浅析 莎士比亚作品不朽的艺术魅力,来自于莎士比亚对于语言出神入化的运用。莎士比亚不愧为语言大师。莎士比亚对英语的纯熟运用竖立了由中世纪英语过渡到伊丽莎白时代近代英语的一座里程碑。 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中显示了独特的语言创造能力和普于操纵及发展语汇意义的能力。他的作品中丰富的词汇,生动的比喻,一词多义形成的戏剧性俏皮滑稽的双关语,对俗语、但语、行话和切口画龙点睛式的运用,生动而极富生活气息,特色突出,对近代英语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者早就注意到莎士比亚语言中的这种现象。因此,他们对莎士比亚语言与现代英语的关系,莎士比亚语言的结构,语法,修辞,用词特色.时r} t`} :}}言特点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成为中国莎士比亚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是,多年来对莎士比亚语言研究的成果却疏于总结。为此笔者在占有较全面资料的前下,拟对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语言研究做一个较为<2 };地梳理,弄清中国莎学研究在这一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凸显莎士比亚语言研究对中国莎学乃至世界莎学所做出的独特贡吠。 歌德昏经说过:莎北比亚是用生动的字眼来感染人的。作为文艺复兴时代英国文坛上的戏剧巨子,莎士比亚使中世纪的典雅华丽语盲特色与都铎王朝以来聚积的新语言相结合,一切生活范围内的丰富语言在他的作品中都有突出的表现,精致入微地描绘了适合于剧情的人物性格和诗歌中奔放而又细腻的情感特征。 劳允栋认为莎士比亚作品中比较典型的语言现象,表现为词类转换,即古英语中屈折词尾已经大量消失,词类间基本消除了形态区别的标志,使许多词类可以转换使用;形容词在意义上的绝对化,使原有的性质概念转化成具有这种性质的事物的概念;性质形容词主、被动意义的自由转化;莎氏作品中常见的混合式形容词;副词作形容ip-J,或取代形容词;形容词的级、名词、代词、关系代词、动词、独立分词、虚拟语气、介词、句子等18个方面指出了莎士比亚语言与现代英语的差异之处。。赵毅衡指出:莎士比亚作品是形象语言的宝库。形象语言技巧是一种修辞手段。比喻、夸张不一定有形象,甚至很可能完全没有形象。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早期静态为多,后期动力性为多;早期堆砌排列为多.后期以形象

论戏剧语言的翻译

论戏剧语言的翻译 戏剧作品是各国文学艺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作品在各国之间译介、流传的历史也源远流长。然而,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戏剧翻译给予的关注非常有限。 翻译界对于戏剧翻译谈之甚少的主要原因在于戏剧文本的双重性。一部戏剧作品既可以被视为文学作品,同时戏剧的本质又决定了它是舞台艺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部戏剧的书面文本和演出文本是彼此依存、无法分割的。 因此,戏剧文本的翻译不同于小说、诗歌的翻译,它不仅涉及到一个特定文本从原语到的语的转移,还涉及到很多语言学以外的因素。本文通过对戏剧语言特质的分析、归纳,对戏剧翻译理论的综合论述,以及对于具体戏剧译本的个案研究,对戏剧语言的翻译作了多角度的探讨。 在戏剧语言分析一章里,笔者对戏剧文学、戏剧语言的特质进行了分析、归纳。通过对具体剧本台词的剖析,总结了戏剧语言的六个方面的特质:重诗意、口语化、讲修辞、含蓄性、个性化、动作性。 这六个方面的特质正是构成戏剧语言舞台魅力的基本元素,译者在翻译戏剧文本时,也应该致力于将戏剧语言固有的这些特质移植入译语剧本。在戏剧翻译理论综述一章里,笔者首先将传统的翻译标准与戏剧翻译相联系;接着分析了戏剧翻译的特点:如戏剧翻译的对象、戏剧翻译的“交流回路”、戏剧演出的时空限制、戏剧符号的多元化等等;然后总结了戏剧表达的特性对于戏剧译者的影响,其中包括译本语言的口语规范,语言的性格化特征、语言与动作的匹配、文化、修辞的处理,以及剧本翻译对于译者的特殊要求;最后探讨了戏剧翻译的策略以及戏剧翻译的研究重<WP=6>点,介绍了巴斯奈特提出的戏剧文本翻译策略

以及马可在此基础上所总结的戏剧文本的译者在作翻译决策时应该参考的三个方面的变量:即翻译的目的是用于阅读还是演出,原语文化背景保留的程度,以及诗剧翻译中译者对语言表达载体的选择。 在可演性的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多译本比较一章里,笔者从戏剧语言的口语化、戏剧语言的个性化、戏剧辞格的翻译、戏剧语言的舞台效果、戏剧文化元素的翻译诸方面对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两个译本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提出了文字优雅、书卷气浓厚但却“千人一面”的戏剧译本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戏剧翻译。戏剧的生命在于它是为舞台而作,因此只有具备戏剧语言所特有的舞台表演魅力――即口语化、个性化、诗意美、修辞美兼具的语言才能够赋予戏剧译本真正意义上的“戏剧味”,才能使戏剧译本不失原语剧作者“为舞台而作”的初衷。 在诗剧的翻译――《哈姆雷特》多译本比较一章里,笔者以卞之琳的诗体译本《哈姆雷特》为例,从诗剧译者的修养、译文对原作形式的亦步亦趋、译文对形式的忠实与戏剧人物塑造的关系、译文对原文多变的语体风格的传达以及译文的可上演性等各个方面对于诗剧翻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尽管在诗剧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对语言表达的载体有所选择,但是理想的载体还是“以诗译诗”。诗剧的散文译本尽管以译笔流畅、通顺明晓见长,但却忽略了原文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密切关系。 只有集诗剧原作内容与形式之美于一体的诗体译本,才能使读者得到一种听觉上的、视觉上的美感,给人以更高的艺术享受,在最后一章――文化背景的翻译――中国戏剧舞台上的莎剧里,笔者首先介绍了使戏剧译本融入接受端戏剧体系的策略,即剧本可以全文译出、以示对原语剧本的尊重,剧本也可以部分译出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