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戏剧语言的品味

戏剧语言的品味

戏剧语言的品味
戏剧语言的品味

以《雷雨》为例浅谈品味戏剧语言

郭艳君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

艺术的总称。而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

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体现。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

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和情

节。而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口语化、动作性和文学性的特征,并富于潜台词。

所以鉴赏戏剧语言关键人物语言、舞台说明、潜台词一个都不能少。

一品味关键性的人物对白

老舍说:“对话是人物性格最有力的说明书。”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

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而个性化、动作化的语言能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特征,让

读者闻其声而知其人。《雷雨》中周朴园是虚伪的、狡诈的、阴险狠毒的,鲁侍

萍是勤苦的、善良的、愤恨不平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经由个性化、动作

化的语言而栩栩如生。

(一)通过一种句式品味人物个性语言。

《雷雨》中,从“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到“周朴园:好,你先

下去吧”,这部分中周朴园的语言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就是疑问句特别多,

并且这些疑问句都非常地短小。如: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怎么?

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惊愕)什么?

针对这几个句子小组讨论5分钟并推荐发言人,第一小组发言较好:“简短

的疑问词充分给人一种突然、惊奇、紧张、激动的感觉。写出了周朴园得知鲁侍

萍还活着时的惊愕和不安,周朴园的“惊愕”表现他极度的恐惧和不安,说明他

思念鲁侍萍时虚假的。”又有一小组联系“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这里三

个疑问句分析了短句连用所表现的惊恐和急迫心情。从周朴园的简短问话入手,

再拓展开去,通过语言的比较赏析,终于读出了周朴园知道鲁侍萍还活着时惶恐

不安、惊慌失措,也读出了周朴园的真实心态。

(二)通过外在动作添加品味人物内心语言。

戏剧的媒介是演员,或者说是演员的身体和语言。正如黑格尔在《美学》

中所指出:“戏剧表现所用的材料就是活的人。”因此,戏剧语言具有动作性的特

点。所以课堂教学中不妨让学生为戏剧语言添加动作,来细细品味语言背后的人

物情感。

如《雷雨》中当周萍打鲁大海时,鲁侍萍(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

盗!(走至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让学生揣摩

诵读“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诵读时根据自己理解添加鲁侍萍的动作表情,同学

们有双手捂脸痛苦的“哦”的,有颤抖的怒指“真是......一群强盗。”无论怎么添加都品读出鲁侍萍的愤怒,痛苦,至此她彻底认清了周朴园狠毒、贪婪、残

忍、狡猾、虚伪的丑恶面目。也推动者情节的发展,她将离开这个肮脏的所在,

离开这帮凶狠的强盗!不能再吃了强盗的亏了。

二品味丰富的潜台词

品味人物语言,还要善于抓住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即言外

之意,弦外之音,补充和丰富原台词的内容,从而把握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和性

格特点。

(一)寻找共同词语品味针锋相对的潜台词。

同样的语言在不同的人口中所表达的意味是不同的,尤其在矛盾冲突激烈

的戏剧中,在对立的两个人物中。如在《雷雨》学习时,我要学生找寻文中周朴

园和鲁侍萍交锋中出现的共同词语,品味鉴赏。同学们找到一处: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

鲁侍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

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

两人话中都用了“忽然”一词,而且话都说了一半,话中有话。周朴园是

在推卸责任,鲁侍萍则是在揭发周朴园的劣迹:不是我无缘无故投河自尽,而是

你周朴园为了娶富家小姐而丧尽天良地赶我出门,全然不顾我生孩子才三天,这

是何等狠毒!这里鲁侍萍引用周朴园话中的“忽然”来嘲讽周朴园的虚伪,语言

精炼而有味,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突出。

(二)掌握情节语境品味片言百意的潜台词。

如《雷雨》周朴园:那个小孩呢?

鲁侍萍:也活着。

周朴园:(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侍萍: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周朴园:哦。

这段对白中的“也活着。”言外之意是“他就是你矿上的工人鲁大海”,表

现了侍萍的极度悲愤与痛苦;“你是谁?”则是“你和他是什么关系?你是干什

么的?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的意思,将周朴园的多疑、恐慌、虚伪的性格

暴露无遗。

(三)考虑谐音字品味一语双关的潜台词。

如《雷雨》:

周萍打他!

鲁大海(向周萍)你!

仆人们一齐打大海。大海流了血。

周朴园(厉声)不要打人!

仆人们住手,仍拉住大海

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萍(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

什么打我的儿子?

“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句对白的动作性简直太丰富

了。她本想说“你是萍儿”,要和周萍相认,那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但

她终于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巧妙用了一个谐音词“凭”,转换了话题,“凭什

么打我的儿子”。侍萍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她从周萍打大海的举动中看到了尖

锐的阶级对立,这个人虽然是自己的儿子,但和自己已经不是一路人了。也许她

还想到母子相认对周萍而言并非一件好事,这样落魄的母亲给儿子带去的不是荣

耀而是耻辱,因为天下没有不替儿子着想的母亲。侍萍丰富而复杂的内心活动就

在这一简单的对白中展示无遗。

三欣赏舞台说明

课本节选了《雷雨》第二幕中间的两场戏。这其间,主要是周朴园和鲁侍萍

的对话,舞台说明也紧紧围绕他们二人的活动作了安排,并且很好地揭示出了不

同状态下的人物性格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我选择了其中6个出现频率极高的“哦”

字让学生揣摩读一读,并说明这样读得理由。结果同学们个个踊跃诵读,有苦痛,

有惊慌,有沉思、、、问其理由,大都结合“哦”字前面的潜台词揣摩的,不能不说学生是聪明有思想的。于是我又选择了10句话,如下:

①(看她关好门窗,忽然觉得有些奇怪)你站一站。(侍萍停)

②(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③(苦痛)哦。

④(汗涔涔地)哦!

⑤(抬起头来)你姓什么?⑥(喘一口气,沉思地)侍

萍,侍萍,对了。,,

⑦(惊愕)什么?

⑧(忽然立起)你是谁?

⑨(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⑩(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这些地方的舞台说明,非常生动地展现了周朴园在得知侍萍生死的前后的态

度的极大变化,刻划了他的独特的性格。就这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舞台说明来揣摩

周朴园的人物性格。

经过十分钟的讨论,学生总结道:“当他看到侍萍很自然地关好窗子的时候,

他的奇怪是因为这个行动似曾相识,引起了他内心之中对侍萍的一丝想念。而在

对话中提到了无锡的时候,他的“沉思”,则表现了他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当侍萍讲出当年的那一段悲惨的遭遇时,他的表现是“苦痛”和“汗涔涔”,不

难想像,此时的周朴园,内心的确充满了对往事回忆的痛苦:有对侍萍的怀念,

也有怕别人知晓内情的惊惧,也许还应该有些良心上的自责,,他对侍萍姓什么

的追问,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知道了侍萍姓鲁,他“喘了一口气”,心情有些

轻松,可是,一听说侍萍还活着,马上转为“惊愕”。本来应该是高兴的事,可

是周朴园的表现却一反常态,这一舞台说明,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周朴园对侍萍的

怀念的的怀念的虚伪。他的“忽然立起”,就是他内心害怕的最好的证明。特别

是当侍萍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之后,周朴园的表现更是让人看到了他的丑恶的嘴

脸。此时,他的语气已变为“严厉”和冰冷,说出来的话,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

刚才还对侍萍念念不忘的那个人。如果说周朴园对侍萍还存有一丝温情,那也只

是对早已死去的侍萍而言。对于仍在世上的侍萍,他的那种冷酷依然如故。这就

不能不让人怀疑当初他对侍萍的感情究竟有多少真正的情愫。”你看,有了这些

舞台说明,是不是更能让我们看清人物在内心深处潜藏的意识和想法?

总之,人物语言、舞台说明、潜台词也好;话剧、杂剧、戏曲也好,掌握方

法,细细品味,必将读出语言背后的万千风韵。

WORD格式

品味散文的语言(教学设计)

品味散文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 2.学会准确表达语言的品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语言感受能力,就要认真揣摩文章的语言,准确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白杨礼赞》这篇散文,通过它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我们深深爱上了这位树中的伟丈夫,从他的身上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那么,在这篇散文中你喜欢的语句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并在旁边作批注,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二、学生活动,全班交流。 1.交流时,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如:(1)高原景色的描写: 重点词语: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使人有雄壮、伟大的感觉。 体会作用:概述高原特色(辽阔平坦、色彩鲜艳),为全文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交代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以此来

衬托它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傲然挺立的形象,为白杨树的出现作铺垫、蓄势。 (2)四个反问句,形成排比的句子。 作用:运用反问、排比的修辞手法和象征的表现手法,层层递进,使思想逐步升华,赞美之情逐渐达到高潮。气势恢弘,展现了比前文更为廓大深远的精神境界。 (3)第9段:楠木——白杨 作用:运用对比来进行反衬,进一步强化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深化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在对比中突出白杨树的品质,显示作者自己的立场态度。 2.总结方法:学生说说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品味。 3.教师指导方法,结合课件演示。 品味的角度: 语言的精当:生动、准确 修辞的巧妙:排比、反问、设问、拟人、比喻、对偶、夸张、反复 含义的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中心 结构中的作用:铺垫、照应、过渡、线索 表现手法高超:对比、烘托、象征、讽刺、幽默 三、回顾旧知,加强品味。 1.在学过的散文中,有哪些精彩的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

品味语言的角度和方法

品味语言的角度和方法 焦作温县温泉镇一中牛卫平 不同文体的文章,它们的语言特点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记叙文语言生动形象;说明文语言简洁准确;议论文语言精练缜密;文学作品语言风格多样。针对不同文体的文章,我们在赏析、品味其语言的时候侧重点就不一样。尤其是记叙类文章,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角度多,范围广,作用难。但是,我们如果熟悉了品味语言的常用角度和方法,那么阅读文章时体会语言的特点和作用就会显得比较轻松自如,也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记叙文(含描景、状物、散文、小说、诗歌等作品) ⑴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①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白兔和月 亮》) 运用比喻,把月亮比作金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害怕失去月亮的心理。 ②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刘成章《安塞腰鼓》) 运用比喻、排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鼓声的急促和击鼓者的舞姿,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⑵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①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

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鲁迅《社戏》) 运用动作描写,准确地写出了小伙伴们驾船技术的娴熟和去看社戏途中愉快的心情。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王安石《伤仲永》) 运用侧面描写,衬托出仲永幼年时天资聪慧才能出众的特点。 ③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孙犁《芦花荡》) 运用景物描写,描绘了芦花美丽的情态,烘托出“老头子”置敌人于死地后轻松愉快的心情。 ⑶用词准确传神(炼字)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 “钻”字,用劲长的意思。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表现了春草生命力的顽强。 ②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 ..地看着我。(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惶急,惊慌急迫的意思。准确传神地表现了阿长看见我醒来立即要做起来而没有向她说“恭喜”时慌张急切的心情。 ⑷句式及其作用 ①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

戏剧语言与人物性格

戏剧语言与人物性格 ——语言塑造人物性格凸显戏剧艺术魅力 摘要:本文是对戏剧语言与人物性格这一论点进行论述的,通过戏剧语言中说明性语言、人物的语言和潜在的语言这三个方面来论述戏剧语言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心理,戏剧离不开语言,语言凸显戏剧艺术的魅力。 关键字:戏剧语言、人物性格、舞台提示、对话、独白、旁白、潜台词、艺术魅力 如果说绘画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那么线条和色彩就是它得以耸立的建筑材料,如果说音乐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那么声音和节奏就是它得以耸立的建筑材料,如果说舞蹈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那么动作姿态就是它得以耸立的建筑材料,如果说戏剧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那么得以让它耸立的建筑材料就是语言。 戏剧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的舞台表演艺术。戏剧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戏剧分文学上的戏剧和舞台上的戏剧,文学上的戏剧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剧本,剧本通常都是用大量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所以说戏剧离不开语言,就像诗词、小说、散文等离不开语言一样,但是戏剧语言和诗词、小说、散文语言又有所不同,戏剧语言不用叙述语,而是用口语化的,戏剧语言还要满足戏剧的舞台性、表演性的要求,要能够让演员当众在舞台上演出,在舞台上,在观众眼前要能够形象生动的展现出人物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的表现更加立体直观,同时戏剧语言也要有动作性、个性化与抒情性等基本特征,所以说,戏剧语言与戏剧中的人物性格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戏剧语言可以使得戏剧中的人物性格表现的更加真实、生动、形象,增强其艺术表现力。 戏剧语言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戏剧中一种说明性的语言、戏剧中人物的语言和戏剧中潜在的语言,戏剧语言中的这三个部分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心理方面都发挥着相应的作用。 一、戏剧中说明性语言——剧作家的“舞台提示” 戏剧中剧作家的舞台提示是一种说明性的语言,是剧作家根据舞台表演的需要,通过文字的方式给予导演和演员一定的提示,其中包括对戏剧中人物外部特征、内心思想的描绘,对戏剧中某些特殊人物性格的强调,对人物所处时代背景及生活状态的交代,还有就是对演员在表演过程当中一些重要表情、动作的提示,这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及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 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在叙事性方面与小说相比较都是差不多的,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显得不够明显,所以不少剧作家在创作过程当中不太注重此方面,但是有的剧作家在创作就很注重此方面,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就非常注重“舞台提示”,“舞台提示”可以说是曹禺戏剧形态构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美学标志之一,也是曹禺戏剧创作的特色所在。曹禺的“舞台提示”具体、生动,极其富有感染力,能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曹禺这样解释说“我写戏时有个想法,演出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不准演出,也能叫人读。也就是说,我写的剧本能读也能演,以前没有人写那么长的舞台提示,我是想多写点,主要也是增加剧本的文学色彩,使读者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人物,也希望有助于导演和演员理解人物,为此,我写的时候是下了功夫的,是用心写的。”曹禺在写剧本是可谓是花了不少的心思,他要让读者通过阅读去感受剧中的每一个角色和场景,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探究戏剧语言的特点

探究戏剧语言的特点 北京延庆三中高兆娣 大多数教师在讲解《雷雨》时,主要关注的是课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之间交叉的多重矛盾,夫妻、父子、母子、兄弟之间构成的激烈的戏剧冲突,或者是三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和他们所反映出的各自的个性特点。这固然很重要,也是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的问题。但还有一个我们应该深入品味但却常常浅尝辄止的问题,就是对人物语言特点的深入分析。 戏剧文学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高尔基在《论剧本》中说:“剧本(悲剧和喜剧)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如果说在舞台演出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来理解人物,而在剧本中,对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却不能作细致的描写,只能作一些必要的提示,我们要了解人物,就只能通过对话独白等。用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可以说是剧本在表现手段上的一个独具的特点。而正是对这个特点进行探究性阅读,才出现了有价值的探究性学习,从而对学生分析文章,提高写作能力有比较明确的指导意义。 在对话剧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之始,我首先让学生阅读相应的语段,找出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几句台词,如: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侍萍。

论老舍的戏剧语言

论老舍的戏剧语言 摘要:老舍的戏剧中,语言艺术的独特发挥,是老舍戏剧的突出成就与精粹。其戏剧创作中对台词的巧妙运用,通过舞台表演,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突出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变化,最突出的是京味风格,充满生活气息,又透露着幽默,具有哲理意味,是一种中和了的话剧语言,为中国的话剧发张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民族戏剧口语化的典范。 关键词:戏剧语言人物性格京味儿幽默 老舍是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他以其图特的戏剧语言“创造出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文化有了很大的帮助,让我们去反思过去和现在。早在四十年代,在纪念老舍创作20周年时,郭沫若就尊称他为’寸楷含幽默,片言振聩聋”的“文章一代宗”。曹禺也评价老舍的话剧“道理扼要,深入浅出,笔下生风”,其语言“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警句”,“没有一句话里的词藻,但是感动人心,其深厚美妙,常常不可言传的”。老舍从自己的剧作实践出发,针对当时戏剧舞台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对戏剧语言的一系列精辟见解。有了老舍的戏剧语言艺术和戏剧语言理论的独创,我国的戏剧语言有了新的突破,是我国文化的宝贵财富。 人物语言的性格化 “写戏主要是写人”,戏剧语言—台词,是表现喜剧人物的重要艺术手段。一出成功的戏剧离不开有戏剧人物性格的完美表现,而这些鲜明生动的人物必然要有性格化的语言。托尔斯泰说过戏剧化语言的

重要:“让登场人物说的话,不论如何娓娓动听和含义深刻,只要他们是赘余的,不合乎环境和性格的,那就会破坏了戏剧作品的主要条件—幻想,而读者或观众正是由于这种幻想才会全神贯注于剧中人物的感情的”。这说明作为一部好的戏剧,要有合乎环境和性格的语言,才能激起观众的兴趣,使观众有种幻想,甚至产生强烈的共鸣,能和戏剧中的人物同悲喜,才是观众所要看到的。 老舍的戏剧创作就能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在他的戏剧中,小说式人物“开口就响”的语言手段,使人物的对话能随人而发,而且符合人物的身份。他说“剧中人物的对话应该是人物自己应该说的话,”即“甲说甲的话,乙说乙的话,不能混同或互换”。老舍的绝妙之处就在于把表现的“话到,人物到,情节到”这样就能起立竿见影的效果。不仅突出了剧情,而且也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如《茶馆》中开幕后王利发和唐铁嘴的两句对话: 王利发唐先生,你外边溜溜吧! 唐铁嘴(惨笑)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送给我碗茶喝,我就先给你相相面吧!首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说,拉过王利发的手来)今早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您贵庚是… 这一段话非常自然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代和典型环境,与此同时,通过王利发的几句话,我们看到他的世故圆滑,善于应酬的生意人面貌以及唐铁嘴江湖骗子的形象,确实做到了人物一开口,其性格就一目了然。而且老舍语言好,人物也活,几笔就勾出来了,画龙点睛式的手法。抓得准确,人物一上场,三言两语就出来了。如马五

如何品味语言

读《背影》品真情 ——浅谈如何品味语言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枧头中学谢喜华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课标要求)。”所谓品味语言,就是指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反复推敲、细心揣摩、认真辨析、深层体会,领悟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所实现的“传情达意”。 品味语言是领略文章神韵的一种途径,是解读一切文本的关键。手捧一篇精美的文章,犹如端详一杯刚刚沏好的绿茶,其色鲜亮,其香清幽。呷上一口,让人霎时浊气散尽,神清气爽;细品一番,缕缕香醇停留于唇舌之间,荡漾于肺腑之内,叫人荡气回肠,余味无穷。这种境界,只有用心品味的人才能享受得到,才能从阵阵墨香中品尝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韵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语言的品味,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品味语言不只是就文章的“语言”而分析语言,而是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品赏,分析文章塑造的形象、感悟语言的魅力、挖掘文章的内涵,领悟作者的真情。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地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摸索出语言的规律,获得言语的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韵味呢?阅读教学中应该从哪些方面、用什么方法切入语言品味呢?下面就结合《背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我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揣摩词句,领会语言内涵——咬文嚼字法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因此,品味语言首先要推敲的就是文章的关键词句。我们学习文学作品,欣赏精彩语段,首先从品味关键词句着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咬文嚼字”。语言品味的角度主要从语言的精当、修辞的巧妙、含义的深刻、结构与作用、表现手法的高超、作者的感情等方面入手。当然,品味词句,离不开文章的语境,不能只理解这些语句的字面意思,而应该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联系语境,运用恰当的方法,品味语言的深层意思、感情色彩以及表达作用,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情境之中。推敲关键词句,就是要理解文章语言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深入挖掘语言的内涵,感悟文章的魅力。 揣摩词句,推敲语言,不但可以品词品句,也可以品段品标点。品词是语言品味中常用的方法,品词可以品味词语的表达作用;品句可以从品句子的修辞方法、品句子的表达方式等方面深入;品段,可以从段落的层次、写法、内容多方面入手,也可以将品词、品句融入其中,作为选点阅读课文的“点”之所在;语文的内涵博大精深,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的不同往往都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抓住这些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引导学生体会语文的魅力,从推敲中感悟文字的内涵,体味语句的情感。情感是文章的生命,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总是将深挚的情感潜藏于语句之中,读者透过对语句的解读,才能走进作者的情感深处,才能真正理解作者,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或“替换文字”等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揣摩理解,体会作者运用语言所表达的丰富情感。通过对语言的比较揣摩,感受语言的深刻含义,领悟语言的妙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通过对语言的反复触摸提高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和鉴赏品味能力。例如教学《背影》时,为了让学生感悟浓浓的父爱,我们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望父买橘,攀爬月台”的精彩片段,推敲父亲攀爬月台的“探、穿、爬、攀、缩、倾”等一系列动作的艰难,感悟父爱子的深情。 二、创设情境,感悟语言魅力——情境感悟法 品味语言,首先就应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心灵,走进作者所处的时代,探寻作者感情流露的“源头”,让学生在品读过程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身临其境地体验作

戏剧语言的品味

以《雷雨》为例浅谈品味戏剧语言 郭艳君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 艺术的总称。而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 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体现。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 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和情 节。而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口语化、动作性和文学性的特征,并富于潜台词。 所以鉴赏戏剧语言关键人物语言、舞台说明、潜台词一个都不能少。 一品味关键性的人物对白 老舍说:“对话是人物性格最有力的说明书。”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 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而个性化、动作化的语言能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特征,让 读者闻其声而知其人。《雷雨》中周朴园是虚伪的、狡诈的、阴险狠毒的,鲁侍 萍是勤苦的、善良的、愤恨不平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经由个性化、动作 化的语言而栩栩如生。 (一)通过一种句式品味人物个性语言。 《雷雨》中,从“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到“周朴园:好,你先 下去吧”,这部分中周朴园的语言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就是疑问句特别多, 并且这些疑问句都非常地短小。如: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怎么? 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惊愕)什么? 针对这几个句子小组讨论5分钟并推荐发言人,第一小组发言较好:“简短 的疑问词充分给人一种突然、惊奇、紧张、激动的感觉。写出了周朴园得知鲁侍 萍还活着时的惊愕和不安,周朴园的“惊愕”表现他极度的恐惧和不安,说明他 思念鲁侍萍时虚假的。”又有一小组联系“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这里三 个疑问句分析了短句连用所表现的惊恐和急迫心情。从周朴园的简短问话入手, 再拓展开去,通过语言的比较赏析,终于读出了周朴园知道鲁侍萍还活着时惶恐 不安、惊慌失措,也读出了周朴园的真实心态。 (二)通过外在动作添加品味人物内心语言。 戏剧的媒介是演员,或者说是演员的身体和语言。正如黑格尔在《美学》 中所指出:“戏剧表现所用的材料就是活的人。”因此,戏剧语言具有动作性的特 点。所以课堂教学中不妨让学生为戏剧语言添加动作,来细细品味语言背后的人 物情感。 如《雷雨》中当周萍打鲁大海时,鲁侍萍(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 盗!(走至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让学生揣摩 诵读“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诵读时根据自己理解添加鲁侍萍的动作表情,同学 们有双手捂脸痛苦的“哦”的,有颤抖的怒指“真是......一群强盗。”无论怎么添加都品读出鲁侍萍的愤怒,痛苦,至此她彻底认清了周朴园狠毒、贪婪、残 忍、狡猾、虚伪的丑恶面目。也推动者情节的发展,她将离开这个肮脏的所在, 离开这帮凶狠的强盗!不能再吃了强盗的亏了。

品味关键句子,赏析语言特色(通用)

品味关键词句,赏析语言特色 考向1 指出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容(说明文中比较多见) 确定词语的指代对象,是理解词语在文中含义时经常涉及的一个问题。人们为了行文简洁,经常用指代词语指称已说过的容。因此,掌握确定指代词语指称对象的方法,对培养现代文阅读能力很有帮助。 ●解题方法 从代词前面的文字中找答案。大多数情况,“这”“那”等代词指代的容都是它前面的某个句子或某个短语。 考向2 根据语境填写动词、形容词或关联词 这是考查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有效方法。 ●解题方法 首先要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其次看所填词语与主语、宾语或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最后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考向3理解句子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包括三层意思: 首先,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也即字面意义。一般说来,句子的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其次,理解句子的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这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容。 第三,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也即“言外之意”,这也是中考常考的容。 ●解题方法 1.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对其语境意义的把握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2.从句子的结构入手。如果是单句,哪是主干,哪是枝叶?如果是复句,有几个层次,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确定句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句子的含义。 3.从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如果是总领句,必须从下文搜索相关信息;如果是总结句,就须上溯,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容,准确理解它的涵 4.从句子的表达特点入手。有些句子在表达上具有显著的特点,比如,有些句子打破常规,采用超常的组合方式;有些句子运用了一定的表现手法;有些句子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对以上这些句子,要从它们的表达特点入手,分析它们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或技巧,进而揣摩它们的表达目的或表达效果,这样,才会对句子有较深刻的理解。 考向4揣摩词语的准确性(说明文中比较多见) 通常的问法是某个词是否可以替换、调换或删掉。 ●解题方法 1.进行判断,一般情况都是不能替换、调换或删掉的。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 威廉·莎士比亚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戏剧作家和诗人之一,世界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奠基者之一。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人们尊奉他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剧作家。他以其鲜明生动的人物塑造、精心组织的结构、扣人心弦的情节、和优美如画的语言而闻名天下。这里我们仅论述他的戏剧语言特点。 刘炳善先生认为“莎士比亚和钦定圣经是英语语言的两大渊源”。可以说这样评价毫不夸张,这种观点也为广大的文学批评家所接受。那么莎士比语言的美或者说特点到底是什么呢?这里我们主要谈谈他的戏剧语言特点。 1.语体特色 莎士比亚是英语语言的大师,他运用英语是如此的轻松自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上自国王、王后、王子,下至盗贼、小丑、掘墓人。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基本上所有的话语都适合人物的身份,并且每一个人在不同场合说话也不一样。莎士比亚有时运用优雅正式的语言,因为说话者来自社会的上层并且是处在正式场合,有时也有来自社会下层的戏谑甚至使用俚语,有时甚至不惜破坏禁忌,这是为了适应普通观众的娱乐品味。所以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哈姆雷特的语言和掘墓人的语言截然不同。在剧本中我们能发现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鲍西娅和夏洛克,亨利四世和福尔斯塔福,这个特别的肥肥的“骑士”一定以他的幽默和恶作剧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修辞手法 一些批评家在他们统计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几乎所有的修辞手法莎士比亚都在他的作品中熟练使用过,这些修辞手法大大增添了他作品的美,使其描写生动有力、发人深思,这里我们就讨论几种评论家写得不多,而作家却用得比较频繁的修辞手法。 1)双关 据粗略统计,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和戏剧中,大约使用了3,000例双关手法。莎士比亚对双关情有独钟,几乎在每部戏剧中都运用之。王玉龙在《英语修辞与写作》中给它定义为:根据单词音同或音近而义不同而巧妙使用词汇的一种智慧语。莎士比亚经常根据单词的不同意义来创造幽默喜剧的效果。如:King:but now,my cousin Hamlet,and my sun. Hamlet:(aside)a little more than kin and less than kind. King: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 Ham let:Not so,m y lord.I’m too much I’the sun. ————Hamlet,Act I,Scene II 国王:好好利用你的时间,雷欧提斯,尽情发挥你的才能吧!可是,来,我的侄儿哈姆莱特,我的孩子——哈姆莱特:(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 国王: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 哈姆莱特: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 新王克罗迪斯,哈姆雷特的叔叔,现在的继父,问哈姆雷特为什么如此的不开心?哈姆雷特很有讽刺意味的说道:“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这里sun的音和“son”差不多,含义既是皇家的恩泽我已沐浴的太久了,又是我做你的儿子已经够了,在这个对话中,莎士比亚还巧妙的运用克罗迪斯称呼哈姆雷特儿子,做了一个文字游戏,哈姆雷特旁白道: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用“kin”和“kind”来创造一种智慧语。另一个例子: Ask for me tomorrow and you shall find me a grave man. Romeo and Juliet,Act III,Scene I 茂丘西:要是你明天找我,就到坟墓里来看我吧。 这里莎士比亚运用“grave”的两种意义,来创造一种幽默的效果,它既可以做名词表示“坟墓”,又可以做形容词,表示“严肃的”。 如果你非常仔细的阅读或欣赏莎士比亚的戏剧,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2):矛盾修辞

戏剧语言的特点

戏剧语言的特点 ——《雷雨》人物语言及性格分析 罗桂根 一、本课时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戏剧语言(主要指人物语言)的一般特点: 1、普遍了解个性化语 言 (cba) 2、进一步了解潜台词(ba) 3、再进一步掌握动作语言和前两种语言的运用(a) (c-b-a为能力要求层次) 二、戏剧语言的种类 1、舞台语言: 除人物语言之外的所有语言,包括舞台说明,背景介绍,人物动作、神态描写,旁白、画外 音以及其他叙述语言等。 2、人物语言--- 三、戏剧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 1、高度个性化--- 2、丰富的潜台词--- 3、富于动作性--- 四、什么是个性化语言, 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 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例: 葛朗台--- 鲁大海---

守财奴的语言 “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 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 … ” “啊,是真金~金子~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 … ” (什么性格,) 鲁大海的语言 ,、,102 鲁大海可是你们完全错了。… ,、p103 鲁大海 (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 …… ,、p104 鲁大海 (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 (什么性格,) 周朴园、鲁侍萍性格分析 个性化语言举例(一)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个性化语言举例(二)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 家来。 鲁侍萍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如何品味文章的语言

(五)如何品味文章的语言 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子主要是指: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词、句;对于理解文章意思起关键作用的词、句;标志文章线索或主旨的词、句;标志文章层次转换的关联词语或过渡句;凸起人物形象和表现事物特征的词、句,等等。 准确理解和分析这些词、句,有助于把握文意和全文的主旨。 体会文章语言,既要了解其表层含义,又要认真体会其深层含义,在体会语言、句子深层含义时,要结合文章的思想内容,还要了解文章写作时的具体背景,即当时的社会背景,这对准确、透彻理解文章有着重要作用。 好的文章,其语言除了具有准确、畅达、精炼的特点之外,还应具有文体本身的特点,如文学作品的语言以生动形象见长,而科技文章的语言则尤其讲究准确性等;此外,还应注意到相同文体的文章中的不同语言特点,如科技文章的语言特点就有平实与生动之分等。因为文章语言特色的形式与作者写作目的、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个人的因素相关,所以,我们评价文章的语言特色,要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为基础,做到客观把握与细部分析相结合,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相结合,切不可就语言谈语言。 品味语言包括品味一篇文章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础,所以要理解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首先要弄清每个词语的含义。那么如何分析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呢? 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等理解词语的转化义、语境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境义,它包括词语在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言外之意等。 所谓含义,就是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意思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把它隐含在句子中。所以要理解含义,就要联系上下文和背景认真地研究这句话。 让我们分析、品位的词语往往是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等。 1、首先应该明确所分析词语的深刻含义。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看注解、查阅工具书掌握生疏词语的含义,特别是它与其同义词的区别。 2、应该认真分析所用词语所具有的感情色彩。辨明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是褒义词贬用,还是贬义词褒用。 3、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个好的写作者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总是紧扣中心思想来选择他认为最恰当的词语。所以,当我们剖析一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这个词语是否体现了文章的主旨。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过,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论戏剧话语动作性的翻译_以_推销员之死_的两个译本为例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WuxiInstituteofCommerce 2008年4月第8卷第2期 Apr,2008Vol.8No.2 [收稿日期]2008-01-10 [作者简介]张发勇(1973-),男,江苏南京人,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 论戏剧话语动作性的翻译 ———以《推销员之死》 的两个译本为例张发勇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文章介绍了戏剧语言动作性的内容、 特点、作用,从文本功能的角度,结合具体的例子探讨了如何处理戏剧话语的动作性的翻译问题,认为应尽可能在翻译转换的过程中保留原文的意动功能,使戏剧话语的动作性得到体现,使剧本的戏剧性饱满充分。 [关键词]动作性;戏剧话语;文本功能;意动功能[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06(2008)02-0103-03 一、戏剧文本简介 戏剧文本的翻译决不应等同于小说、诗歌、散文等其他文本的翻译,原因就在于戏剧是要放在舞台上表演的,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对话(对白)是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得到体现的。“戏剧文本在阅读时是不完全的,还未得到完整展开,因为只 有在表演时,文本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1](P120) 剧作家在创作剧本时就是抱着上演的目的的,因此,剧本包含着其他文本没有的特殊的语言和结构的特色。一位戏剧翻译家在翻译的时候需要去确定这些特色是什么以及如何把它们转换到目的语当中去。而这其中最主要的特色,就是戏剧语言的动作性。 戏剧是表演的艺术,从根本上来说,是行动的艺术。因此剧作家在创作作品时时刻都想着舞台上的表演,想着让台词能启发演员的表演,并且给演员表演、创造角色留下丰富的余地。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剧本的台词具有丰富的动作性。富有动作性的台词,总是富含动作性的暗示,强调人物已经表现过的动作和引发起将要发生的动作。“戏剧语言 如果不具有动作性,那就没有戏剧。” [2](P43)二、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及话语的意动功能针对戏剧语言(本文主要指戏剧人物的话语)的 动作性,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出于某种需要,或是为了某种目的才想说话,才要说话。我们在前面所说的有所感而发中的“感”和有所为而发中的“为”,指的也正是产生语言的这种需要和目的。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的行动性,也称语言的动作性。如果直接把它称为语言的目的性,我想似乎亦无不 可。” [3](P34) 马威在他的《戏剧语言》中是这样给动作性定义的:“如果人物的语言能够准确地表现出矛盾冲突中行动着的人物的思想、感情、神态、希望和他的行动目的的化,那么这种戏剧语言必然是充满了强烈的动作性的。具体地说,所谓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无非包含两层内容,一是表现人物的外形动作;二是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二者是密不可分,融为一体的。”同时又指出动作性的两大主要功能:“推 动戏剧情节的发展。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 [2](P53) 英若诚在《推销员之死》译本的序言中明确地提出:“ 剧本中的台词不能只是发议论,抒情感。它往往掩盖着行动的要求或冲动,有的本身就是行动。例如挑衅、恐吓、争取、安抚、警告,以至于引为知己、 欲擒故纵等等。” [4]“ 所谓台词的动作性,包含两层内容:一是表现

浅谈戏剧语言的翻译

浅谈戏剧语言的翻译 在人类历史上,不论哪一个国家、哪一种文化、哪一个时期,人们都有着演戏的欲望。戏剧发展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甚至在文字形成之前戏剧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人们在原始社会的祭奠鬼神的仪式上所作的表演可以被看作是戏剧的萌芽状态。早在小说诞生之前戏剧已经活跃在古希腊的舞台上。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等戏剧家以神话传说为题材创作了诸如《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等一系列悲剧,阿里斯托芬则创作了大量喜剧。这些伟大的戏剧家所创作的古希腊戏剧至今仍旧是西方戏剧的典范。 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在欧洲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时期的戏剧为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从十六世纪八十年代起,英国戏剧进入了它的繁荣时期。马洛是“大学才子”中最激进的人文主义剧作家,他将中世纪戏剧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他的作品《铁木耳大帝》、《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和《马耳他的犹太人》等从不同侧面体现他对个性解放和个人权力的追求。这一时期英国戏剧界的领袖人物则非莎士比亚莫属。莎士比亚一生写过37个剧本。就创作风格而言,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开始创作到1600年止,作品主要以喜剧和历史剧为主,如《错误的喜剧》、《第十二夜》、《约翰王》、《里查三世》等。第二个时期从1601年到1607年,作品以悲剧为主,如《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这四部悲剧标志着莎士比亚登临了戏剧艺术的颠峰。第三个时期从1608年至1612年,作品以神话和传奇剧为主,如《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莎士比亚的的作品开创了西方戏剧的新纪元,对欧洲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仍是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戏剧精品。 莎士比亚去世之后,以讽刺喜剧见长的本?琼生成为英国戏剧界的领导者。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上半叶英国戏剧的发展始终处于低潮之中。十八世纪下半叶英国戏剧舞台出现了喜剧的短暂复兴,歌德斯密和谢里丹是这一时期的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剧作家。十九世纪显然不是戏剧的时代,而是英国诗歌、散文及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但是,到了十九世纪晚期又出现了以风俗喜剧着称的优秀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二十世纪英国戏剧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指的是二十世纪初以萧伯纳为代表的剧作家所创作的社会问题剧;而后一阶段则是指五、六十年代以奥斯本为代表的愤怒派戏剧和以贝克特、品特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在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着名剧作家尤今?奥尼尔是第一位获得世界承认的美国剧作家,也是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又诞生了一批重要的现实主义剧作家,其中包括阿瑟?米勒,田纳西?威廉斯及阿尔

品味散文的语言参考答案

品味散文的语言参考答案 1.蓊郁(wěngyù)袅娜( niǎonuó)霎时(shà)脉脉( mò)梵婀玲(fàn )媛女(yuàn)敛裾(jū)仓颉(jié)滂沱(pāngtuó)氤氲(yīnyūn ) 羯鼓( jié)舐(shì)啾啾(jiū)麂皮(jǐ)鳏夫(guān ) 2.惊zhé(蛰) liàoqiào(料峭) cén寂(岑)逻ji (辑) tiào米(粜)雾(霭) 米fú(市)惊jì(悸)寒lài(濑) 三、品味语言之美1.“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亭亭”的荷花、“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一连串的叠词,诉诸人的视觉、听觉、嗅觉,使人如见其形,如听其声,如闻其香 2.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一个“浮”字又以动写静,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洗”“笼”描摹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 3.排比句式,长短句交错,造成一种回环往复、连绵不绝的语势。听听、看看、嗅嗅闻闻、舔舔,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几个叠音动词分别诉诸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和味觉,且从逻辑上来讲,“听听”—“看看”—“嗅嗅闻闻”—“舔舔”构成一种递进关系,作者一点一点地去亲近冷雨,同时也表达出急于亲近故土、亲近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情。 4.五个叠音词语间隔使用,调动触觉、视觉和听觉,依次写风、大雨、小雨、湿气,点明春寒料峭的季节特点,把“冷雨”之状,天地混沌之态,简笔勾勒而出,读来琅琅上口,听来入耳动心。且凄凉、凄清、凄迷、凄楚之意境在开头就由几个叠音词点染而成,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文字干净,极富表现力。“梦里”“有把伞撑着”既是虚写,也是实写,虚实相衬,扩大了深邃的意境。 五、连接高考 1.作者从“小秦淮”与“瘦西湖”的命名方式切入,揭示了扬州景物“尺水玲珑”、“小家碧玉”的诗化意味。(2)多用古诗和四字词语,整句和散句的交错使用,言辞清丽,格调典雅。 2. 答案:(3分)“扑飞”一词充满动感,准确地写出了记忆中的鹭鸶生动、鲜活的形象;把记忆中的鹭鸶和眼前的鹭鸶联系起来,虚实结合,极具感染力。(第1要点1分,第2要点2分。) 3.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鹭鸶优雅大度的姿态。 4.运用排比、反复的手法,句式整齐,语意层进,感情浓烈;借枣树感念爷爷奶奶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表达了对她们日益衰老的感叹。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树的奉献、衰老比作爷爷奶奶的一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二位老人的奉献,表达对他们的感恩之情。 美文赏析 一、黄昏 扑棱扑棱在水里奔跑,那是田鸡。芦苇丛里有个东西探头探脑地想出来,那是野鸭子。成群的麻雀从头顶轰地一声飞过,动静大得让人忍不住抬起头看它们。西天是一片说不出的绚烂,红,紫,黄,灰,淡蓝……颜色纠结在一起。太阳没有了,从河滩里望回去,村庄开始有黄昏的暗。 我坐在河滩上,把节节草含在嘴里,西天轰轰烈烈的颜色让人感觉很奇怪。远处有女人拖长了声音清脆地在喊叫:“哎——”有男人简短粗壮有些霸道地回答:“知道了!”我坐在河滩的草堆里,无所事事,割了一下午的草正发出甜丝丝的味道。我有点搞不明白,天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颜色,那些奇形怪状的彩色云彩,想什么像什么。 牛哞,驴叫,马在嘶鸣,空旷的漫河滩里十分嘈杂,声音此起彼伏。它们知道该到圈棚里去了,它们需要休息,干了一天活它们要吃草料,它们知道黄昏一来夜就要来了,夜一来它们就不用再干活了。它们在跟人打招呼,收工了,该收工啦! 这些牛马驴比平时叫得欢,可能跟黄昏的颜色有关,太诡异了,它们也觉得不能无动于衷。我坐在漫河滩的黄昏里,想一个孩子的心事。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田二家的走过我身旁,叫着我的小名喊我回家,我没搭理她。我已经上学了难道她不知道吗?她不会写字,也不会算账,她只知道出工干活挣工分,顺便偷点东西回家。可我都已经会写天安门了。她是一个小心眼的人,又好占便宜。上次扒队里的红芋,她一个大人掺和进来,事后硬是比我们每个人都多吃一块,魏骡子那么大饭量也就吃了两块,她一口气就吃了三块,把她噎得躬着腰乱转圈子都没舍得把剩下的半块给我们。她在跟我打趣:“哟——想娶媳妇啊!”我依然没理她。 大雁叫着往南飞去,风开始变得有些凉意,泥土开始变得凉悠悠的,整个漫河滩都凉意十足。西天无声地燃烧,非常非常灿烂,我坐在河边的泥土沟里看田鸡快乐地奔跑,野鸭子到底没敢出来。

品味欣赏优美的语言的方法

品味欣赏优美的语言的方法 品味词语、句子,是现代文阅读题中包容众多、覆盖宽泛且层次较高的题型。这种题型涉及的内容有: 1. 理解词句含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或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意义、特殊含义、言外之意、深层含义及指代的具体内容。 2. 品味词句情感:品味重要的词语或句子所包含或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或作用:分析关键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及在表达、结构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4. 揣摩赏析关键词句:结合语境,揣摩词语用得好的妙处,赏析句子的表达特点。 【提问模式】 1. 理解加点的词语“XX”在文中的特定含义。 2. 这句话中的“XX”一词能否删掉(或换成另一个)?为什么? 3. 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 “XX”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5. 请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句式选择等几个方面,分析本文语言“XX”的特点。 【实例解析】 1. 品味词语的准确、严密。 例1文章第(1)段“以色列科学家发现,包含DNA的血液和唾液样本,都可伪造,DNA证据并不完全可靠”中的加点词语“完全”能否去掉?为什么?(2011年广东深圳中考阅读题《DNA证据也可以伪造》第11题) 解析本题考查加点词对说明内容的作用。不能去掉。“完全”表示“全部,毫无例外”的意思,用在这里表示“DNA证据有不可靠的可能”,去掉后,原句变成了“DNA证据不可靠”,表述绝对,与事实不符。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归纳】此类试题,经常用来设题的词语还有:“大概”“几乎”“据估计”“一定”等等。具体作答时可采用如下句式: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解释词的本义),它表明了……(结合语境分析它的具体作用),体现了用词的准确与严密。 2. 品味朴素词语的表现力。

高中语文戏剧语言与戏剧冲突专题辅导

高中语文戏剧语言与戏剧冲突专题辅导 江西于文岩 阅读指导 戏剧特点 戏剧按照作品容量大小,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按照作品题材不同,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和儿童剧等;按照作品的样式类型划分,又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三大类型。戏剧艺术的中心是性格意志的矛盾冲突所形成的情境,戏剧作品的基本单位是场面。同学们应通过学习,掌握戏剧艺术语言的特点,通过结合戏剧作品的赏析,加深对戏剧基本特征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戏剧的一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戏剧作品。 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剧中人物由于性格、文化修养等不同,对社会的认识和采取的态度不同,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 比如课文节选的《雷雨》部分,最初,冲突的双方是周朴园与鲁侍萍,二人又各有自己内心的矛盾斗争;鲁大海上场后,冲突又集中到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进而又有周萍与鲁大海、鲁侍萍与周萍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既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戏剧情节。 戏剧文学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容量里,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就要求它必须把反映的社会矛盾集中起来,达到尖锐、激烈的程度。 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社会矛盾往往有一个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戏剧冲突也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不管是多幕剧,还是独幕剧,戏剧冲突都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 戏剧语言 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舞台说明是戏剧语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同人物语言相比,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因此,鉴赏剧本,品味人物语言至关重要。 首先,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因为个性化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剧本对人物语言个性化的要求非常高,正像高尔基所说:“在剧本里,他(指作者)不能对观众提示什么。剧中人物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而不是叙述的语言。”优秀的剧本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写出人物的性格,做到“话到人到”。 其次,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有时表现为人物之间的动作冲突,如周萍打鲁大海;有时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活动,如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理,等等。也就是说,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也包括内部动作,即内心活动。我们常常说“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的内在感情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从这个角度说,人物语言的动作性主要指人物的内心动作。这种显示动作性的语言,从人物的内心发出,能够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最后,还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所谓潜台词,也就是话语字面意义以外的一种深层意义或言外之意。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