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工作在流浪乞讨人员领域的介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剧,流浪乞讨问题日趋严重。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会工作者迅速在流浪乞讨救助领域中开展了介入工作。本文以J市救助站的两名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访谈为个案分析,从微观和宏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阐述社会工作者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介入中的现状、发展困境,并做出对策研究。

关键词:社会工作;流浪儿童救助;困境;举措;

前言

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居无定所,靠沿街乞讨的方式获取钱物来生存。历代统治者出于维护社会秩序的考虑,都会采取很多措施来安抚这一群体,让他们早日回到原籍、恢复劳作。新的<救助管理办法》保障了流动人口的权益,但是由于受旧制度积弊的影响,其救助理念还偏重于管制,求助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同时,救助中也存在救助方法不适当或者救助不作为的现象。有研究表明,新的救助制度实施后,流浪乞讨人员的数目较先前并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多的趋势,很多流浪乞讨者宁愿呆在街头乞讨,也不愿进救助站接受救助;另外,救助站中也出现了反复救助的现象……。如何更科学化、人性化地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引起了多学科的关注,而其中把社工介入的工作方法应用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则成为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开拓中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研究焦点。本文以北京市救助管理站为例,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工介入所进行的一次探索

性研究。

一、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的介入中的现状

当前,在政府自上而下的大力推动下,全国不少地区的公办救助机构都已纷纷引入社会工作人才加入到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中来。

在救助中心,有这么几类社工:第一类是在编的社会工作者,主要从事管理岗位,他们是通过事业单位统一考试进入事业单位编制系统的,这类人往往数量非常少且要能满足很高的聘用条件,譬如要有研究生学历并具有助理及以上级别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第二类是政府购买岗位的编制外社工,隶属于民间非企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机

构,这类社工数量相对较多且聘用条件相对第一类要低。第三类是救助站内原有工作人员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考取了社会工作助理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这类人虽然原则上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工作者,但是在对于受助人员的管理上坚持的却不完全是社工方面的理念。本文所指的社会工作者是指前两类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且主要探讨的是第二类社工。

综上,社会工作中在流浪儿童领域的介入渠道多是以政府(这里即民政系统)从民办非企业的社会服务机构中购买社工岗位,外派社工到服务单位即公办救助机构中参与救助性工作。我国现阶段为了促进社会工作职业化,政府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下属的一些公办社会服务机构按照要求安臵少量社工。笔者认为,这种自上而下的推行方式为社工进入公办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保障,但从目前情况看,社工进入机构后的发展空间有限。

据笔者调查,J市救助管理站是隶属于J市民政局领导的正县级事业单位,主要担负辖区内的流浪乞讨等城市生活无着人员的食宿、交通、寻家等临时性救助服务管理任务,并辅助于省中转站工作。该中心共有编内人员51人,主要由退伍转业军人、接班制人员构成,专业素质不强。购买的社工岗位共7个,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生1人、专科生5人,几乎大部分都没有社工职业资格证,从业年限多为1年左右,从业时间较短。该站一共有七个科,其中负责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的是妇女儿童保护科,在该科工作的社工只有2名,数量

有限。结合J市救助站的调查,笔者认为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的介入具有以下表现。

(一)介入的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单位即公办救助机构的目标占主导地位,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目标退居其次。实际情况中机构多以临时性的救助即返乡策略为工作目标,这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念和工作目标是相冲突的。

(二)介入的模式与方法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综合分析得出,目前,社会学界对以标签理论、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为基础的问题视角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多持批

判态度,取而代之的是主张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优势视角。[2]

在对J市救助站的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该机构社会工作者介入救助站的模式和方法还是比较传统和单一,缺乏对流浪儿童的甄别分类救助,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进行心理建设与行为矫治、回访等系统有效的长效救助机制。社工A说:?我们对于流浪儿童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流浪儿童从进站到出站这段时间的饮食起居、身体锻炼、人身安全及简单的心理疏导和文化课辅导?,社工B说:?我们对于流浪儿童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负责儿童的进站、离站的核对、登记,给他们提供食宿,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安排、管理和组织,做好巡视巡查工作,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做好疾病的救治和防疫工作,儿童衣被的清洗消毒及生活环境的卫生,经常和他们谈话询问他们的基本情

况,关心他们在救助站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流浪经历,安抚他们的情绪,根据流浪儿童的特点进行心理纠偏和行为纠正。?综上,他们大多是以对流浪儿童的生活照料为主,辅之以小组游戏、类学校、谈话等形式的浅层次的心理疏导,以寻找他们行为背后的需要,重塑他们对回归家庭、重返学校生活的渴望,但是缺乏更深入层次上的介入。(三)介入的成效

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社会工作评估机制,我们只能从感性的角度来评价社工介入的成效,目前全国的社会工作介入都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和摸索阶段,就目前为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像郑州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的社会工作样本——?类家庭?模式,上海的?中途寄宿站?模式等都有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但是也还存在很多问题。

从J市救助站来看:一方面,社会工作介入对救助站的改变不大。社会工作者服从救助站的领导和安排,只能在有限的条件内开展工作,缺乏自主性,自下而上的体制建设渠道不畅通。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介入对流浪儿童的影响较小。据调查显示,当调查人员问到流浪儿童认为救助机构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服务他们最满意时,他们选择的是上学的机会和钱,而社工在儿童的心理建设、行为矫治等工作方向上的努力是微弱的且无法立即见效。

二、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领域的介入中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

1.政策支持不足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社会工作的介入缺乏行之有效、施之有力的政策保障。结合国情来看,我国的社会福利机构主要是政府出资并主导的公办福利机构,而社会工作者想要参与进来并在其中充分的发挥自主性必须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几年,我国出台了若干诸如《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中央文件[3],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加快社会工作机制引进的决心,但在我国大力倡导?加强社会工作队伍的建设和社会工作人才的引进?,各地纷纷如火如荼的引进社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政策支持的片面性和笼统性。这些政策往往只是号召性的,缺乏具体可行的规章制度。就J市救助站而言,救助站本身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是相对较完备的,但是对新引入的社会工作者却缺乏相应的职业标准和管理评价制度,使社工们常常觉得开展起工作来无据可依,无章可循,随意性很强。

2.救助物资匮乏

资金和救助资源匮乏是目前几乎所有的社会福利组织面临的共

同困境,我国社会工作者在流浪儿童领域的深入介入时,譬如建立?类家庭?、建立长效回访机制等工作时,无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救助资源的支持,活动经费很紧张。社工B说:?资金确实不够,政府买岗,一年一个岗是3万,包括我们的工资经费,算下来很紧张?。一方面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救助能力是有限的,公办救助机构的非营利性导致自身财力有限;另一方面社会慈善组织和民间组织吸纳的救助物资

的发放和使用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行和监管机制,从而导致救助物资的分配的不合理。

3.社会救助组织没有形成合力

首先,各类政府部门开展救助工作的职能机构多各自为政,力量分散,缺乏协作,救助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其次,公办救助机构、民间救助组织与专业社会工作者之间没有形成合力,缺乏制度和方法层面上的广泛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经验的分享和推广及资源的共享;再次,现在各地的社工经验分享和交流合作大多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工作总结和工作模式效仿,无法上升到因地制宜或能够广泛推广的理论和机制层面。

(二)社会工作者介入公办救助机构中的困境

1.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理念与机构的工作目标定位的冲突

社工的理念不能和救助管理站的管理模式相分离,但是临时救助的性质和工作目标和社工理念还有不相一致的地方。始终以案主的最大化利益为主,从案主的利益出发,根据服务的需求来开展工作,这是社会工作一个至关重要的价值理念。对救助站来说,则要时刻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孩子的最大化利益为主,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但调查中发现,救助站有着自己的工作目标定位:即送流浪儿童安全返乡,并在救助站期间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保证孩子能吃饱、穿暖、不生病、不出事,安全把他们送出救助站就算工作顺利完成了。虽然近几年救助站依托流浪儿童保护中心使得救助工作目标有所延伸和拓展,但是上述工作目标取向还是在救助站中占主

导地位。?可以看出,像救助站这种公办的社会服务机构,其工作理念并不是从孩子的利益出发,而是以少承担责任,管理方便为本,这一点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不仅冲突甚至是背道而驰的。?①2.社会工作者与机构原有工作人员的价值理念、工作方法磨合困难

机构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其员工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救助站原有的工作人员也秉持尽量简化、少担责任的理念。据调查,他们的工作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对流浪儿童进行仔细的甄别并采取分类救助的策略。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孩子的各方面信息,然后尽快联系把他们送出去。这就导致了救助站的流动性非常之大,使社会工作者很难有效地开展介入工作。他们对待流浪儿童的方法和态度也较为简单,甚至时常对孩子有标签化印象(如认为他们都有撒谎、偷盗等恶习),甚至有些孩子不愿回家,机构便采取哄骗手段,每次问题都能得到暂时而迅速的解决。显然这些都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工作方法相冲突,必然导致社工与机构原有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摩擦,大大限制了社工的发展空间和专业救助的实施开展。

[4]

3.双重管理、双重负责带来的困境——服务单位与受雇机构的冲突

在访谈中,社工B说:?我们是双重管理、双重负责的身份,我们要接受机构和服务单位两方的管理,同时工作的开展也要向机构和服务单位两方负责?。 J市救助站的驻站社工受雇于民办非企业的社会工作服务社,并以政府购买社工岗位的形式被外派到救助中心

①牛晓露.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公办社会服务机构中发展的困境与思考——基于X市流浪儿童救助站的个案分析.社会观察.2009.11(下)

来,他们一方面要遵循社工服务社的规章体制和工作方法,另一方面他们也要听从服务单位即外派公办救助机构的领导和安排,所以在工作中往往感到矛盾冲突和缺乏自主性。社工B说:?机构领导对社工接受但不一定认同,有些工作人员就把社工当成是普通劳动力,是因为缺少工作人员了而不是需要社工的存在。?

这是目前政府积极探索社会工作的的引入机制问题带来的负面效应,这种形式的功过利弊我们还无法评述,但可以肯定这是探索的初期阶段必然经历的且目前还无法避免的事实。

4.救助机构的领导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较狭隘

专业社会工作者在这种公办社会服务机构中从无到有,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对机构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他们能进入到公办社会服务机构靠的是行政的命令和编制,因此领导对他们的定位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行政命令的影响。社工A说:?他们对我们的职业和角色定位认识还不够充分,我们刚来救助站那会,救助站领导就曾问我们,‘你们来这能做些什么’。救助站一位领导曾说过,‘我就希望社工只要能好好的配合救助站的工作,适当开展些心理咨询,用专业的方法带孩子们做做游戏就可以了’,甚至有时候他们嫌孩子们做游戏时太吵太闹腾会制止我们的活动。?由此看出,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公办救助机构的发展空间和自主性受到很大的局限,角色定位也比较狭隘,很大程度上让人感觉社会工作者只是为撑场面、应付检查所用。[4](三)介入对象即流浪儿童带来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流浪儿童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流浪儿童群体不同于其他正常未成年人群体,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第一,流浪儿童自身特性加之机构的临时性救助的目标效应,使得救助站的流浪儿童往往具有很大的流动性,社会工作者很难开展长期的有针对性的介入。第二,受地域的限制,社会工作者对流浪儿童的信息掌握不全面,很难对其家庭学校情况做深入了解,仅根据流浪儿童自己的讲述来了解分析问题,在儿童离站之后也很难建立长效地跟踪回访机制。第三,流浪儿童流浪在外受不良生活环境的影响容易养成诸如说谎、偷窃等不良行为习惯,同时,流浪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也正经历着?心理断乳?的过渡期,有易敏感、多疑、自卑、叛逆、冲动、抵触心理和自我防御心理强等心理特点,这样很可能导致得不到真实有效的信息资源,这些都会对社会工作的介入造成一定的障碍。

(四)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困境

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经验不足;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有所欠缺;社会工作者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也不明确;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社会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偏低。

访谈中,两位社工都表示,其实还是有一些机会是可以更好的开展工作的,但受限于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不足而最终放弃。同时,他们也谈到了因社会认可度低及福利待遇偏低而导致的社工人才流失问题。

三、多措并举推进社会工作的介入

(一)改变观念,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社会工作职业在我国刚刚起步,社会各界对它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而社会工作的开展是一个与社会网络紧密相连的过程,工作开展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整个社会对它的认同,因此政府、民间组织及社会工作者都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的认可度。首先,积极地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宣传社会工作者在流浪儿童救助中的政策、动向、活动、榜样人物等,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度。其次,将一些社会工作已在流浪儿童救助中取得的好的经验和成就面向社会大力宣传,提高公众的认可度。譬如,秉承让流浪儿童回归家庭的工作愿景,郑州市的?类家庭?模式试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以面向社会推而广之。再次,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倡导者、协调者的角色,带动社会上广大的志愿团体投入到流浪儿童救助领域中来,并为他们提供经验和方法,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影响力。

(二)政府加大支持

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社会工作的开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特别是在制度上的支持。第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快建立有针对性的流浪儿童救助办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制度,为社会工作介入提供救助依据和保障;第二,大力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认证体制的健全和完善;第三,政府要为社会工作民间救助组织的建立和运作提供政策空间和制度支持,积极鼓励民办非企业的社会工作民间组织的参与到社会救助工作中来;第四,政府的制度支持是社会工作者目前进入公办救助机构的有力保障,但是这也存在社会工作自主化与行政干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问题。因此,民政系统要加快探索更加有效地社会工作引入机制,要积极协

调、配合和督导各类公办救助机构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救助工作,加快建立健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社会工作职业标准、职业规范、管理和评价体系,为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目标、规范和依据;第五,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开展救助工作的职能机构之间以及民政部门下属的各类公办救助机构之间要加强协调和配合,为社会工作介入救助工作提供良好的社会救助支持网络。就流浪儿童救助领域而言,流浪儿童的救助涉及司法、公安、民政、妇联、教育、城管、交通、卫生、残联等19个部门,其中民政部门的救助站、福利院、流浪儿童保护中心是救助流浪儿童的主要基地,承担着救助的主要责任,而社会工作者的在救助工作中的角色之一就是资源的提供者,只有这些部门和机构通力协作、积极配合才能够为社会工作更好的联系救助资源、开展救助工作提供强大后盾。第六,资金支持:加大政府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形成制度性安排,加大政府对民政系统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政府买岗的社会工作者的福利待遇。

(三)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反思与努力

1.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公共救助机构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平衡点

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一直存在一个本土化的问题,以救助站来说,社会工作者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机构按照自己的专业理念和方法行事,他们在机构的工作过程,也是与机构的制度、原有工作方法和价值理念等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在各方力量不断博弈的过程中,最终寻求到一种折衷的办法。[4]例如社工可以与救助站的领导积极沟通协商、积极建言献策,在不违反大目标和原则的前提下通过自下而上的努力开展介入工作。[4]

2.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培育同政府和公办救助机构对话的力量

?这个力量团体可以由专业的社工组成,角色定位在一则及时有效地监督政府与公办社会服务机构之间的沟通;二则如何为公办机构中专业社工争取他们应得到的发展空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工作方法,一方面要和政府及公办社会服务机构保持良好的关系,多促进双方的合作;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力量,寻求像舆论媒体、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NGO 的支持等等,使专业社会工作者能在公办社会服务机构中更好的发挥作用。?②

3.社会工作者加强在职培训与学习

社会工作者自身在开展流浪儿童救助工作中会遇到自身专业理

论知识和方法欠缺、专业价值观缺失、自身角色定位不清等问题,因此应该加强对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包括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价值理念的培训,以及流浪儿童自身特点规律、流浪儿童救助历史现状等知识的培训。

(四)加强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

由于社会工作者在流浪儿童领域的介入还处于理论和实践的初

探阶段,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各国各地区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也存在差异,因此民政部门及社会工作界有必要加强社会工作救助领域内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加大救助工作的社会工作政策与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探讨,积极借鉴国外和其他省市优秀的社会工作经验,加强信息沟通和经验分享,整合社会资源,建设良好的社会救助网络。

通过文献研究,笔者总结了一些可以推而广之的好的社会工作介入理念和方法,首先,从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的干预策略角度来讲,在机构内的服务可以开展心理行为矫治、学业就业辅导等;

②牛晓露.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公办社会服务机构中发展的困境与思考——基于X市流浪儿童救助站的个案分析.社会观察.2009.11(下)

机构外的服务可以开展家庭维系服务(family-centered services)和社区安臵等;对流浪儿童的安臵机构我国多是送到福利院,而欧美国家则探索出多种形式且行之有效的安臵方式,如居住性治疗中心、?中途之家?(Halfway House)、?团体之家?(Group Home)、安全之家等[5]。我国也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流浪儿童保护模式与教育体制,比如街头救助、?类家庭?、?大房子?、?全天候救助点?、?巡逻救助?等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模式,以及?短平快?教育模式、?长效教育?模式等[6]。其次,从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领域的介入形式角度来说,可以走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的渠道。像欧美国家及香港的社会工作主力还是存在在非政府组织中,譬如英国的救助儿童会、香港明爱和协青社等。[7]虽然我国国情下,民间组织一直发展缓慢,但是不可否认它的巨大作用和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志君. 社会工作者在救助和保护流浪少年儿童工作中的作用.[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9).

[2] 高万红,郭柏炎. 流浪儿童救助服务模式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9,(11).

[3] 中央文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6).

[4] 牛晓露. 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公办社会服务机构中发展的困境与

思考——基于X市流浪儿童救助站的个案分析.[J] 社会观察. 2009,(11).

[5] 孙莹. 儿童流浪行为分析及其干预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5.

[6] 毕伟. 国内流浪儿童状况研究综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8,(11).

[7] 香港的社会福利和流浪儿童救助机构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系列考察报告之二. [N].社会福利. 2002,(9).

专业社工在社区早期教育工作中的介入研究--毕业论文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专业社工在社区早期教育工作中的介 入研究 学院: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XX年 X 月 XX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留守儿童的增多,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何提高社区内工作人员的素质,以解决社会问题保障社会稳定成为了一个重大问题。社会工作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且确实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许多问题。但是在我国开展的却并不顺利,不能真正的解决一些棘手问题,所以本文通过在社区内以开展早期教育的方式来扩大社会工作的影响,同时帮助人们解决孩子的成长问题。 目前社会工作还不为广大人们群众所熟知,而限于条件不足。本文通过把社会工作与孩子教育结合起来的方式来增加社会工作在社会上的作用,这样一方面有利推广社会工作在社区内影响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社会工作者的尴尬地位。同时还能很好地开展孩子教育,帮助社区内的家庭解决孩子无专业人士看管的情况,为社会分担负担。 关键词 早教;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工作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quickening pace of life, children left behind an increase in social issues are emerging.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aff within the community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to ensure social stability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Social work in a foreign country has 100 years of history and, indeed, can help people to solve many problems. But China did not go well, not really solve some thorny issues, so I hope to carry out early education in the community to expand the impact of social work, to help people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ld growth. Social work is not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masses of people well-known, but limited to conditions. I hope to combine social work with children's education to increase the role of social work in the community, on the one hand beneficial to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work in the community to influence the other hand, help to improve the awkward position of social workers. While good children's education, help families deal with children without supervision of professionals within the community for the community to share the burden. Key words Early childhood; social workers; communities; social work

最新家庭社会工作论文

一、案例对象基本信息 林先生,男性,30岁,已婚,育有一子一女,在工厂当工人。家庭财政状况困难,生活忙碌,晚上要做兼职。家庭关系不好,与妻子常会因琐事吵架,对子女相当严厉。 二、问题界定 1.个人问题:案主是独生子,而且从小受到母亲宠爱,文化水平较低,能力一 般,存在很多非理性思想,并有不自信表现、痛苦感无力感。 2.家庭问题:案主和妻子经常因为生活琐事发生口角,对孩子缺少看管教养, 家庭关系较差。 3.生活问题:三个月前被工厂辞退工作,正在寻找新的工作,同时夜班兼职工 作量大,独自承担抚养家庭的重任。 三、需求评估 1.生理 通过基本资料了解,案主需求放松身心,放慢生活节奏,增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增强教养孩子能力和技巧。 2.心理 案主内心需要别人了解和心理疏导,渴求有倾诉对象,宣泄内心的痛苦和无力,增强自信心。希望家人能理解自己,改善家庭关系,能有好的开放的态度和婚姻家庭观。 3.社会 案主需求街道的社会救济,有社会资源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希望能有提供新的工作岗位的机会。 三、介入计划 (一)目标 (1)帮助案主增强自信心,以新的面貌生活。 (2)帮助案主协调夫妻关系 (3)通过辅导教授合理教养孩子的方法,和家人相处的方式等,改善家庭关系。 (4)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以帮助案主找到稳定的工作。 (5)寻求社会资源,低息贷款和热心人士捐助,缓解林先生的家庭经济压力。

短期目标 (1)对林先生进行心理辅导,让林先生参与自信心提升小组活动,改变自己,改善林先生的非理性思想。 (2)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学会一技之长。 (3)通过辅导,教授林先生合理教养孩子的方法和掌握解决家庭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有社会资源帮助林先生度过经济难关。 长期目标 (1)林先生以新的面貌,满怀希望、轻松的心态继续生活。 (2)林先生能有稳定的工作,家庭经济状况改善。 (3)林先生具有成熟的婚姻家庭观,家庭关系变得和睦。 (二)理论 林先生的情况可以用家庭治疗理论,家庭治疗是一种治疗模式,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单位,焦点是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和沟通的问题,是处理人际关系系统的一种方法。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家庭治疗经由语言、互动等治疗模式,其目的在消除个人因家庭所产生的生理或心理症状,解决之间的冲突,重新建构。治疗任务是协助家庭在发展阶段,随着家庭成员的成长或年龄、情境的改变,重新去做调适。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帮助案主改善家庭关系,以家庭的情感支持,重新审视自己,迈向社会。 (三)介入具体计划 四、评估

对于社会工作常用理论_社工论文

对于社会工作常用理论_社工论文 社工论文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asl's hierarhy 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

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 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 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 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n,1902)是美国着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中小城市社区服务调查研究 2、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愿研究 3、城市社区福利现状及其建设研究 4、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调查 5、中小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6、从社会学视角审视当前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的问题 7、和谐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8、居民参与社区民间组织的态度与行为研究 9、社区党组织建设与和谐社区发展 10、青年的社区参与现状特点及对策分析 11、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状况及其特点分析 12、社区居民社会支持初探 1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14、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15、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短缺问题 16、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17、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 18、大学生网络迷航现象的调查研究 19、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成因 20、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研究 21、青少年网络人及交往中的信任问题研究 22、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23、网络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影响 24、大学生上网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5、论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 26、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 27、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 28、加快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 29、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理论方法的系统化与现代化 30、加强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建设与制度创新 31、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议题 32、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学关系探索 33、论人的社会化 34、社工在我国的地位及其原因 35、浅析社会工作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36、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理论与方法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借鉴 37、社会工作与中国特色的民政工作 38、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39、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及面对的挑战 40、中国个案社会工作本土化思考 41、个案社会工作理论模式(选择其一)研究 42、如何实现中国团体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最新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一、论文选题说明 该选题表是某重点大学多名在校教师多年指导毕业论文的总结,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写作论文。 另外,在论文写作、格式规范以及论文答辩等等方面有困难的同学,请仔细看这些题目,看几个后你就会有所收获。这些题目写作以及答辩都比较容易!! 二、论文参考题目 1、中小城市社区服务调查研究 2、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愿研究 3、城市社区福利现状及其建设研究 4、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调查 5、中小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6、从社会学视角审视当前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的问题 7、论文指导企鹅舞衣衣漆久吧漆久叁 8、居民参与社区民间组织的态度与行为研究 9、社区党组织建设与和谐社区发展 1.论文辅导交流扣扣群搜,苟且文学社 10、青年的社区参与现状特点及对策分析 11、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状况及其特点分析 12、社区居民社会支持初探 1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14、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 15、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短缺问题 16、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17、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 18、大学生网络迷航现象的调查研究 19、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成因

20、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研究 21、青少年网络人及交往中的信任问题研究 22、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23、网络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影响 24、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25、论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 26、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 27、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 28、加快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 29、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理论方法的系统化与现代化 30、加强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建设与制度创新 31、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议题 32、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学关系探索 33、论人的社会化 34、社工在我国的地位及其原因 35、浅析社会工作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36、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理论与方法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借鉴 37、社会工作与中国特色的民政工作 38、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39、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及面对的挑战 40、中国个案社会工作本土化思考 41、个案社会工作理论模式(选择其一)研究 论文辅导扣扣,舞依依柒酒八柒酒叁 42、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43、团体社会工作目前在我国应用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44、谈谈在团体工作后期团体工作员的介入方法与技巧 45、试析团体社会工作的意义 46、以一个具体团体为例,分析团体领导的技巧 47、影响女性吸毒者戒毒的社会、家庭、心理、生理诸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论文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摘要】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学科自1987年恢复重建以来,在教育及其理论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工作提到历史性的高度并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说明社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推进社会工作,体现了整个社会对特定阶段需求的提升,是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把握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本论文主要写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关键字】社会工作认识发展前景学校社会工作 一.导言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以推动社会进步、捍卫社会公义为目标,即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 二.社会工作 1.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 通过学科导论课,我认识的到了社会工作是以关于社会和人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一定的制度和社会政策框架下,运用科学的、多样化的方法,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并在此过程中发展理论与方法,以进一步推进社会服务的过程。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要不断地认识服务对象的问题,评估和选择工作方法的过程,各种目标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持续合作、互动,共同达至的。所以,在服务时候就要讲究科学,用一套科学的助人方法秉承专业价值理念,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助人。 2.社会工作的本质 社会工作本质的深层内涵:助人自助。满足受助人的需要——怎样识别受助人的需要。助人过程是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互动的过程——使服务对象提升自我能力。就是我们在服务别人的同时也在提升自我,让我们更好的去满足受助者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学好专业知识,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去服务别人。 3.社会工作也是一个专业 专业指建立在科学的教育和训练之上的,某类人专门拥有的职业领域。

社工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 张华,女,44岁,有一个正在本地读大学一年级的女儿,丈夫在女儿幼年时就因病去世。张华没有正式工作,这么多年来一直靠做临时工作维持家庭生活,比如做保姆、街道清扫员、家政员等。去年3月份,由于一次车祸,张华不幸失去了一条腿,住院没多长时间,她就因无力支付医药费出院。至今她还无法接受这种巨大的生活变迁,整日闷闷不乐,脾气也很暴躁,经常对女儿发脾气,有时候甚至不吃不喝,病情也没有好转。后来在女儿的劝说下,她的情绪好一点,但她还是经常想到自己是个废人什么用处也没有了,有时甚至想自杀,但又觉得不能让女儿孤孤单单一个人在世上生活。现在,她几乎不出门,不愿意和健全人说话,也不乐意和残疾人交往。 问题: 1.请阐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2.针对张华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解析: 1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1)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具体而言,残疾人社会工作是要通过处理残疾人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帮助残疾人克服在康复、教育、就业、婚姻家庭生活、社会权益、文化生活和环境方面遇到的障碍,让残疾人因把损伤带来的能力丧失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更好地发挥潜能,有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2.社会工作者采取的介入策略: (1)社会工作者借助医疗科技的基本知识,帮助张华取得合适的医疗康复服务。 (2)对张华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勇敢接受现实。 (3)帮助张华进行生活自理训练,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4)在张华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之后,为其提供就业辅导,帮助她联系力所能及的工作。 (5)评估张华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以及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并取得社区的支持,解决其生活困难。 (6)鼓励张华走出家门,积极参与残疾人之间以及残疾人和正常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刘先生曾是一家公司的销售员,在经历一次车祸后失去了双腿。妻子是一家大公司的职员,有着丰厚的收入,儿子学习成绩优异,懂事。刘先生的母亲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而母亲年老体弱,照顾儿子也显得吃力。妻子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照顾丈夫,而社区中又不能提供生活照顾和康复服务。一年来,刘先生一直待在家里,情绪很容易激动,经常一个人偷偷地哭。刘先生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经历了这次创伤之后,不再和以前的朋友和同事来往,也很少说话,整个人很沉默。妻子看到丈夫变得越来越孤独,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 问题: 1.请你分析刘先生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作为社会工作者,对刘先生可以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案: 解析:本案例适合采用社会康复模式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本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生态环境改善模式,它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个人,二是关注个人和家庭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三是关注个人环境系统。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为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提供帮助(教育、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设计

XXXXXXXXXXX学院 毕业设计 (2011届社会工作专业)题目: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2010年11月

目录 一、亚运村街道基本情况 二、服务对象的需求分析 三、“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活动方案的设计 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活动方案的实施 五、“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活动方案的评估 六、毕业设计指导记录 七、毕业设计答辩记录 八、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活动 一、亚运村街道基本情况(黑体小四号) 亚运村街道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北部,地处奥运功能区的核心区域,三面环绕国家体育场,四面环绕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全域都处于奥运场馆周边。辖区面积5.13平方公里,有10个社区,居住家庭2.9万户,常住人口近8.7万人,流动人口约3.1万人,有社会单位2900余家。 亚运村街道自1989年12月成立以来,在北京市朝阳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资源,以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生活方便、人际关系和谐为目标,不断优化人文环境、人居环境、市容环境和发展环境。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集文化、教育、娱乐、体育、商贸、旅游、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中科院微电子中心、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中华民族园、中关村健翔科技园等知名单位相继在这里落户,元大都旧址公园、万米绿色长廊相继在这里建成,旅游、商贸、餐饮、服务和文体产业相继在这里汇聚,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同时,精神文明创建也取得丰硕成果,获得了首都文明单位和首都文明街道的荣誉称号。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亚运村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街道工委、办事处把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社区、创出特色,建设“群众满意工程”为出发点,把人文奥运进社区、创建安全社区和构建和谐社区工作紧密结合,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文化繁荣、社会安定、政治稳定、人民生活和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亚运村街道现辖10个社区。 北辰东路社区安慧里社区安慧里南社区 安苑里社区祁家豁子社区京民社区 华严北里社区华严北里西社区丝竹园社区安翔里社区街道办事处沿革 1989年7月8日,根据北京市民政局(89)民字第210号批复,决定设立朝阳区人民政府亚运村街道办事处。1989年9月4日朝阳区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亚运村街道办事处,并任命了5名办事处处级领导,从此开始正式组建办事处。

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工作论文 通过2个月的社会工作的学习,我了解了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儿童”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语,但是儿童具体指那个年龄段的孩子,如何界定,不同的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儿童年龄的界定不尽相同,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年龄的界限是0—15岁,中国学者陆士桢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等等。具体应该采取那种界定方式,应该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特征以及我国儿童工作的具体情况而定。 孩子,他们尚未如同成人已发展口语及自我反省的能力;更何况即使是成人在用语言表达他们私人及情感上的经验时,也会有困难。把孩子及其家庭问题公开讨论,可能带给孩子对父母亲忠诚的矛盾。一方面,孩子的问题常常与他们的父母有关;但是,在另一方面,孩子又极度依赖他们的父母,且在许多方面依恋着他们。所以,通过想象游戏的媒介,孩子有机会以转化的方式沟通,也能透露隐秘性的事情。当在游戏世界沟通时,孩子知道能较容易也较安全地表达焦虑、生气及其他负面情绪。游戏世界也使儿童有可能试验一些新的想法和其他解决方法,而不会伤害到任何人。工作员协助孩子发展他们自己的主题,在游戏中完成这些主题,并引导他们朝向更建设性的方向。游戏和娱乐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工作,为儿童开展好游戏和娱乐活动提供条件。儿童社会工作直接的结果是减少目前儿童的痛苦和问题,促进儿童的幸福与发展,间接结果则是防止

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思路

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思路 一、案例 这就是一个重组家庭,家庭主要成员包括:41岁的父亲、31岁的继母、16岁的女儿小佳与与小佳同父异母的7岁的妹妹。 正在读高一的小佳,学习成绩差,在校表现差,情绪暴躁,爱发脾气,有严重的厌学情绪与自虐倾向。小佳原有的家庭,父母关系一直不好,加上父亲有“婚外情”并生有一私生女,最终父母在一年前离异。父亲在离婚后不久就与曾经的“婚外情女主角”结婚。此后小佳与父亲、继母与一直没有曝光的同父异母的妹妹生活在一起。面对背叛母亲的父亲、破坏自己原有家庭的继母与与自己抢夺父爱的妹妹,作为曾经的宠儿,小佳无法适应与接受家庭如此大的变化,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不稳定,心理更加敏感与脆弱还伴有严重的自虐倾向,经常用小刀将自己割伤,她曾坦言“在瞧着血液从身体中流出的时候,内心的恨、愤怒、嫉妒才会暂时得到缓解。”她一直以敌对的态度对待现在的家人,甚至拳脚相向。 在原有的家庭中,父亲经常借口工作忙不归家,即便回家也很少与母亲及小佳交流。在对待子女问题上,父亲仅仅以满足女儿在物质上要求为目标。在当前的家庭里,父亲对女儿小佳深感愧疚,更加想要弥补她,但也只就是在物质上的“宠爱”,感情上的溺爱与骄纵。可面对小佳的变化尤其就是其自虐倾向,父亲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就是好。 继母在现在的家庭中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经常成为小佳攻击的对象。虽然她已尽力的满足小佳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但却发现很难与小佳进行良好沟通与友好相处。 二、对问题的界定 该重组家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情绪问题。小佳的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冲动时有自我伤害行为,有轻微暴力倾向。 (二)小佳的厌学心理,学习成绩差,表现差。 (三)亲子关系问题。小佳与父亲、继母之间沟通不良,冲突不断。父亲与继母都想对小佳好,但都仅仅就是对其物质上的满足,忽略了其精神与内心的情感需要。

社会工作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公正对待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作者:郝燕 [摘要]工农民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当人们享受到了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果实的同时,农民却并没有水涨船高式地分享中国GDP的果实。他们还在被贫穷和歧视包围着,谢朝曾套聂耳一首著名词说过:他们种的粮,他们盖的房,分享盛宴场,罕有他们档。是啊,排排坐,吃果果,却少有农民的档位。这对农民工是极其不公平的。农民工问题解决的好与坏,既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迫切任务,也是建设中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因此解决农民工问题就显得刻不容缓,而其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公正的对待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公正保障 引言:农民工阶层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我给出的规定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非农村中人数最多的,牵扯社会关系最为广泛的,在改革中地位发生变化最明显的,以劳动为资源对中国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劳动阶层。 一、为什么要公正的对待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今天人们大都认同是改革将中华民族的经济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GDP做大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大国(尽管从人均角度看名次十分落后)。显然,这是很不公平的。农民工为中国的GDP贡献了大约四分之一的份额(2004年),为经济发

展付出的巨大代价,与他们获得的微不足道的回报相比,太不相称了。我们必须正视农民工阶层,必须深刻认识他们对经济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农民工,一个庞大的打工阶层,据有关方面统计现阶段农民工总数已逾1.2亿直奔1.5亿,已成为中国产业大军的主力:占全国加工制造业总数的68%,占建筑业的80%,占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餐饮业的52%。现今中国农村,80%的家庭有人在外打工,这意味着有七到八亿人与农民工有直接经济关系,加之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的亲情联系,在当代中国有十亿以上的人口关系着农民工! 似乎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农民工阶层的出现与发展壮大,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具有什么样的划时代历史意义?在我看来,农民工阶层的形成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中具有以下九大革命性意义。 第一,为中国经济起飞持续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 第二,壮大并更新了中国产业大军,正是这支大军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 第三,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难题,为三农问题困境踏出一条坦途。 第四,农民工成为中国农村社会脱贫的主力军。 第五,大量农民工进城冲击着城市消费,已经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城市消费规模、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 第六,对传统中国农村的生育观念起到了根本性冲击。重男轻女,养儿防老,多

家庭社会工作论文

家庭社会工作论文 家庭社会工作期末论文编号:A 112110046 家庭青少年亲子关系成因分析及对策 方法 学生姓名:讲师:孙万江系:语法学院专业:社会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在世界上第一次拥有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对青少年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影响人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近年来,青少年亲子关系问题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因此,对青少年亲子关系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青少年亲子关系问题,从青少年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两个方面分析青少年亲子关系的成因,运用家庭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提出促进青少年亲子关系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从而系统全面地改善家庭青少年的亲子关系,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家庭社会工作青少年亲子关系

1前言 1.1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都知道亲子关系在发展阶段很难适应,也就是说,有些父母和孩子在一个阶段可以相互适应,但在另一个阶段却无法相处。例如,一些父母可以很好地照顾和抚养日夜安睡的婴儿,但是发现很难管教到处乱跑的孩子。或者可以应付依赖的孩子,但不能与青少年和谐相处。由于青春期是个体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生理迅速发展和成熟的时期,促使青少年获得“成人感”,也是自我意识高度觉醒的时期,是思维发展为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逻辑性的正式操作的时期。舞台的社会化和年龄的增长使父母和孩子的角色发生了转变,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亲子沟通的障碍和困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正面临着急剧的时代变化,父母和子女之间出现心理困惑和矛盾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从家庭和社会工作的角度研究青少年亲子沟通,对于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家庭乃至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 为前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概述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亲子关系的概念和亲子关系的概念第三部分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报告 一、个案基本资料∶ 钟天桥,男,14岁,是一名初二学生。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一两次,两个姐姐都出嫁,家中只剩案主与奶奶,父母每年外出之前会留下一小部分钱由奶奶支配,两人靠田里种的的庄稼维持日常生活。奶奶年纪已大,除了忙地里的活,还要做饭烧菜,加上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管教案主,两人代沟严重,很少交流互动。父母外出打工从不打电话回家,不关心案主的生活和学习,用他的话来说家就是个吃饭睡觉的房子。案主性格较为外向,但脾气暴躁,轻易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学习兴趣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科任老师反映经常扰乱课堂,近段时间三天两头旷课。找案主谈话时了解到,他觉得上学没意思,最近认识了村子里的社会青年,想辍学跟他们“混”,反正自己没人管没人关心,问到家庭情况时他总是自卑地低头不说话或说不知道。学校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想给他申请贫困补助,但他不愿意接受 二、问题分析∶ 案主正处于青春逆反期,其的生活环境给他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家庭生活里很少有父母的身影,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开始厌倦生活和学习,潜意识觉得自己是没人关心没人爱的的;案主与不良人群交往,别人买瓶水或零食给他,他就很满足,他觉得这样就是关心,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想要跟随这群社会青年一起玩,加上在校表现不佳,学业困难,与同学相处的不融洽,又因为家庭的原因在同龄人面前有自卑的心理,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更是不闻不问,于是产生了辍学的想法。学校老师问到他的家庭情况时,他表现出的冷漠又自卑可见留守儿童心理的极大创伤;而他拒绝学校的帮助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他看来这是同情和可怜,这样的心理需要纠正。 三、个案目标与服务计划 目标∶改变案主现在颓废的生活状态,避免其跟着社会不良青年做出违法犯罪的事;帮助其发现自己生活的温馨,让他感受到父母家人、老师、同学的关怀和爱;帮助他认识到校园生活以及家庭的美好,认识自己的偏差,走回正常的人生轨道。 计划∶(1)收集资料,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 (2)约定时间上门走访、与案主父母取得联系 (3)整理所得资料信息,找出问题的关键 (4)与案主接触,得到其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5)对案主实施心理、思想上的工作 (6)注意案主心理及表现情况,并积极给予鼓励、关心和引导 (7)积极帮助案主与父母家人以及老师同学的互动和沟通 (8)注意案主可能存在的情绪波动,跟进服务 (9)若各项目标基本达成,即可结案并共同制定未来计划 四、计划开展过程及实施成效 过程∶(1)通过学校的资料了解钟天桥的个人信息,并向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同学了解他的在校生活、学习习惯以及性格、为人处事的特点。从老师同学口中得知,他不爱学习,上课经常睡觉,跟周围同学讲话,基本上不交作业,老师教育他时,他总是一脸的无所谓。(2)找到钟天桥的家庭地址,并跟他奶奶约好将会在周末去拜访。钟天桥的奶奶是个农村

社会工作论文参考选题范文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的本质 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 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 中西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比较 社会工作的源流 社会工作的制度背景 政府在社会工作专业化工程中的作用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作用 港台社会工作发展史对我们的启示 中国社会工作的现状与背景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理论的发展 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异同 二、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社会工作的程序 个案工作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个案工作员的素养要求 社会个案工作的价值理念及其在社会个案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社会个案工作关系分析 试析社会个案工作的沟通技巧 社会个案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 小组工作的实施场合 论小组工作技巧 社区资源与社区发展 社区经济与社区发展 社区工作的理念 自愿者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政策与社区发展 不同发展程度地区社会工作的策略 社区工作在中国社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模式 中国农村社区的发展模式 中国的社区组织 社会福利行政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分析 “福利国家”评论 我国政府工作中的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福利服务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根源 当前中国人的福利观念及分析 中国的社会政策模式 中国的政治体制与社会政策决策模式 中国现行社会政策的内容范围 论中国现行社会政策的存在形式

试分析中国现行社会政策中对家庭地位的界定中国青少年政策的表现 市场经济与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观 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古代社会养老保障的思想和措施 国家社会保险理论溯源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 养老金领取资格调整的政策建议 养老金保值增值之我见 农村老年妇女的供养问题 养老机构中配置社工专业人员的必要性 城市老年人的孤独问题 老年婚姻障碍研究 老人社区照顾模式研究 老人服务机构中的精神辅导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与对策 青少年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论我国古代思想家的心理咨询思想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青少年心理疾患的现状和成因 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现状和成因 青少年犯罪的特征、成因与对策 女童失学原因与社会救助 三、社会工作教育 国外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社会工作教育在社会工作专业化过程中的应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回顾与前瞻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供求关系研究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中的实习研究 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实习模式 四、其他 当代都市家庭的发展趋势 都市社区功能研究 都市贫富分化研究 当代中国都市职业阶层研究 中国现代化研究 “单位制”研究 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 北京聚居区研究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各地城市社区建设概况及问题研究 有关“社区”概念的讨论 本世纪我国社区研究的脉络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论文 选题要求及参考选题 一、选题要求 1、题目自拟或在参考选题中选定,大小适中。 2、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对于本科学生,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3、选题应结合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尽可能选择与社会发展及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题目。 4、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 5、选题应鼓励学术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鼓励选择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鼓励解决实际问题。 二、社会工作专业选题的写作方向与范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社会问题分析选题范围一般包括: 贫困问题; 吸毒与违法犯罪问题; 流浪乞讨问题; 儿童家庭照顾问题; 婚姻及家庭关系问题; 儿童与青少年成长问题; 就业与劳工维权问题; 残障人生存与康复问题; 老年人保障与社会参与问题; 教育问题; 医疗问题; 住房问题等。 2、社会工作实务选题范围包括: 个案辅导方法的实证研究;

小组工作方法的实证研究; 社区组织研究; 社区服务与照顾研究; 社区居民参与研究; 社区动员策略研究; 案主权益的倡导方法研究; 三大实务方法的整合模式研究; 针对特定人群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等。 3、社会工作行政的选题范围一般包括: 社会服务机构的人事管理研究; 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研究; 社会服务机构的策略管理研究; 社会服务机构的品质管理研究; 社会工作督导模式研究; 宏观社会管理体制研究; 社会福利机构的治理架构研究等。 4、社会政策选题范围一般包括: 社会政策议程的设定程序研究; 社会政策价值理念研究; 社会政策的决策模式与机制研究; 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与机制研究; 社会政策的社会影响研究; 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关系研究; 针对某个政策领域的综合研究。 三、选题举例 1、残疾人辅导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2、空巢家庭老人社会支持小组 3、对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的探讨 4、对网络成瘾学生的社会工作跟进方式探讨

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工作论文 分类号:C 913.5 U D C:D10621-403-(2012)5120-0 密级:公开编号:200809204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学位论文 青少年亲子沟通障碍的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 论文作者姓名: 黄宗艳 申请学位专业: 社会工作 申请学位类别: 法学学士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徐砺,教授, 2012年05月15日论文提交日期: 青少年亲子沟通障碍的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 摘要 亲子沟通是基于亲子关系基础上的亲子双方的互动过程,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亲子沟通是影响亲子关系质量的基本因素,对青少年性格和行为的塑造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和家庭的转型,加之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和父母本身科学文化知识的有限,亲子沟通出现了一些问题,并且影响到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方式和过程如下,首先对那些已经出现沟通障碍的父母和孩子进行调查,收集知料;然后对访谈的结果进行定性的分析,说明亲子沟通障碍现状,总结影响亲子沟通的一些主要因素,找出造成障碍的主要原因;最后以平等互动沟通模式为指南来探讨克服亲子沟通障碍的方法,提出一些改善沟通障碍的具体意见以提高亲子沟通质量。最后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亲子沟通,关注亲子关系,最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青少年;亲子沟通;沟通障碍;沟通原理;平等互动沟通模式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actuality and reasons of teenagers parent-child’s communication obstacles Abstract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that is based 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s an interaction process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and it is a part of the family education.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not only plays a positive impact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ut also plays a decisive role to shape the character and behavior of the teenager.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has appeared a lot of problems because of the teenager’s body and mi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hortage of knowledge as the change of society and the family. These problems have som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teenager’s healthy growth. This article consists of four sections: at first I collected enough information from these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who have already appeared communication obstacles; the second I analyze the investigation information to expla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obstacles, and found those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 main reason in communication obstacles; at the last to equal mode of communication for guide to explore some methods which will overcome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obstacles and put forward some advi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I forward there have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案主赵某,女,年龄68岁,高中文化,年轻时是单位会计,性格内向。有一儿一女,儿子在上海某外资企业工作,女儿在本市从事教育工作。儿子和女儿都很孝敬,时常回家探望父母。赵某退休后与丈夫每天早晨到社区附近的广场打太极拳,晚上老两口到社区散步,老两口还经常到全国各地旅游,邻居和亲戚都十分羡慕张某老两口,赵某也十分满意这种生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老两口去散步回来,赵某的丈夫突然胸口不舒服,案主扶丈夫上床休息,没有想到过了一会案主的丈夫就快要不行了,案主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120救护车将案主丈夫送到医院以后已晚,赵某亲眼目睹了丈夫的猝死,后来得知丈夫死于心肌梗塞,案主后悔不已,极端自责,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以泪洗面,吃的少睡得少,身体日益虚弱。儿子要接赵某去上海居住也被拒绝,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愿意去;女儿和外孙女有时来陪伴和劝说母亲也未能让母亲的情况有所好转。赵某每天思念和丈夫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觉得生活没意思,在亲友面前经常流露出随丈夫而去的想法,经常拒绝进食。赵某的儿子和女儿担心母亲的状况,求助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在了解赵某的情况后,决定让社工小李负责处理该个案。 问题: 1.案主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以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如何对案主进行危机干预? 3.除了危机介入,社工小李还应从哪些方面介入? 答题要点: 1.案主的主要问题如下: (1)案主的自杀危机:案主目前有自杀倾向,经常拒绝进食。 (2)案主的身体问题:目前案主进食差,加上每天睡眠不足,身体虚弱,对身体已经造成危害。 (3)案主的自我认知:案主认为丈夫的病逝与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我封闭,极端自责,对未来生活缺少自信,觉得活着没意思。 (4)案主的家庭沟通问题:家人的沟通和交流状况不佳,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案主的人际交往问题: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与平时交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