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次根式的加减评课案例

二次根式的加减评课案例

二次根式的加减评课案例
二次根式的加减评课案例

“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案例剖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14页—15页例1,二次根式的加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加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整式加减运算与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比较体会类比思想,探究二次根式加减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类比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评析:本节教材首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使学生感到研究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是实际的需要(解决学什么?)。然后采用先求和、化简,再估算大小引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方法(解决怎样学?),其运算基础是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运算方法类似整式加减法,即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的依据是分配律。从执教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叙述上看,在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中“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定位不准确,最简二次根式是前几课所学的主要概念,在本节课只是一个巩固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放之四海而皆准,作为课时教学目标就不够准确了。这里实际上是将“三维目标”表现为一个平面内的三类目标,没有针对性,多无现实可能。从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目标体系中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属于“是什么”的维度,过程与方法是关于“如何获得什么”的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如何获得什么”的过程中或之后内化为学生相对稳定的东西。建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修定如下:

1.使90%以上的学生会进行二次根式加减运算;

2.学生能够把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经历整式加减运算与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比较,探究二次根式加减的方法的过程表达出来,当堂达标率约为90%;

3.通过类比学习,学生能够指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与整式加减运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体会类比数学思想”,养成善于思考、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探索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方法和准确地进行二次根式加减运算。

教学过程实录与评析:

教学活动一:复习引入

师:满足什么条件的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

生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生2:被开方数不含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师:(多媒体展示)化简下列二次根式

⑴⑵⑶⑷⑸⑹

生:独立练习。师:讲评:略。

师:提出问题:化简后的二次根式有什么特点?

生:⑴、⑵、⑹小题都含有,⑶、⑷、⑸小题都含有。

师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二次根式的加减

评析:教学活动一,是复习、巩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和二次根式的化简,为本课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作准备。但作为这节课的起始部分,这样的引入离开了本课的主题——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的现实意义,使教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议利用课本中的例子:“问题:现有一块长7.5dm、宽5 dm的木板,能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式,在这块木板上截

出两个面积分别是8 dm2和18 dm2的正方形木板?”在解决此问题的过程中得出,

让学生感受学习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必要性和意义。通过分析的计算过程并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并不是孤立的全新的知识,而与二次根式的化简密切相关,此时再与活动一结合就好了。教学研究表明,一个好的有意义的例子胜过一千次说教,因为有意义的东西更能使人自觉地去学习,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创设认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益。

教学活动二:探索新知

师(媒体展示)

1.合并同类项:

⑴;⑵;

⑶;⑷= 。

生:独立练习。

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与学生进行交流。

师:上面题目的计算,实际上是我们以前所学的同类项合并,也就是说只有同一特征的事物我们才能进行合并。如3头牛+ 5头牛=8头牛。如果是3头牛+五只羊我们就无法相加了。

评析:此时执教教师的意图是复习、巩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用来类比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但用“只有同一特征的事物”来理解同类项是不准确的,代数中的同类项的本质特征是:“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指数也相同”。用“3头牛+ 5头牛户=8头牛”来说明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失去了数学意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是“字母部分不变”,即字母不变,字母的指数不变;“系数相加减”。

2.请同学们用类似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计算过程有什么规律?

⑴⑵

⑶⑷

生分组尝试练习。

师巡视课堂,并及时纠正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师提示:在⑴、⑵小题中,如果我们把、看成字母、,不就转化为前面合并同类项的问题吗?⑶、⑷小题又该怎样运算呢?请同学们互相讨论,给出合理的运算过程,好吗?

注:笔者在观课时发现,此时,有学生还没有想到将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还有的学生直接得出。⑶、⑷小题实际上多数学生没有完成。

师再一次提示:,

生:因与不是同类项,不能相加(有的说成不能合并)。

师提问:,

生:有的答,有的答不能相加。

师:为什么与不能相加?

生:因为它们不是同类项。

师此时显得有点无奈,自圆其说:与的被开方数不同,不能合并。

师边板书边归纳:

⑴和⑵都是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⑶和⑷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从而归纳得出二次根加减运算的方法是: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评析:活动二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类比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去探究、归纳、概括二次根式加减运算方法。但在学生分组尝试练习之前并不知道尝试练习的实际意义,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这4个小题中,如果说第⑴、⑵小题学生能机械摸仿,第⑶、⑷小题使学生一

下从摸仿转移二次根式的化简,显得本末倒置。教师对学生在答题时出现无奈,没有从最简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否相同这一特征入手进行引导,使课堂教学的生成效果失真。事实上,此时如按执教教师的思路,再一次进行理性的类比,问题还是可以解决

的。如计算,可以先把看成,则转化为,由合并同

类项的知识得,再通过类比同类项的运算方法可得

,此时需要学生明白的是被开方数相同的两个最简二次根式能够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进行加减运算。当学生尝试计算时,可先提出问题:

与是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如果不是,化成最简二次根式。这样就自然地把

转化为,这样既使问题得到解决,又使学生感受到在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时如果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要先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从而使学生应用类比的思想归纳出二次根式加减的运算方法: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教学活动三:巩固新知

例:计算⑴⑵

师分析:⑴中的各个二次根式都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那么我们应该先化简,再找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最后进行合并。

师生共同完成第⑴小题。

师板书:⑴

解:⑴

(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分配律)

师强调:这与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关似。

师指定学生板书完成⑵小题。

生板书:⑵

解原式

师讲评:解⑵小题的第一步实际上有两步,一是去括号,二是将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第二步是将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合并。

评析:教师的意图是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但是这组例题的设置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步子大了一些。建议先出示一些简单的运算或判断题,让学生巩固已经基本感知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的方法后再教学例题较好。因为例题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综合运用新旧知识,使知识能融会贯通,从而提高了课堂生成效率,并在例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师结合例题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总结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的步骤是:一化简、二寻找、三合并

评析:这一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解题方法与步骤的提练,教师如果能设计一个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提练的过程,相信学生会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终生不忘。如设计为:通过学生作几道练习题(具有代表性),提出如下问题:你认为在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时,首先要做哪项工作?再完成哪项工作?最后完成哪项工作?你能用最精练的语言提练这一过程吗?

教学活动四:反馈练习

练习:教材第16页练习题1、2题(指定学生黑板上演示)

练习题1采用师生问答式的方式完成。

生独立做练习题2。有四个学生上讲台板书练习过程。

学生板书实录:

2.⑵ 2.⑷

解:原式解:原式

师遂题讲评。

在⑵小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在化简时,用了三步来完成,如

师指出:这样计算繁了,要简化一些。

评析: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应值得肯定,同学们在练习时这样一步一步的做,会减少出错,而教师一句话“要简化一些”在某种意义上说对学生的学习的一种否定,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讲评第⑷小题时,由于学生的解答出现这一错误,师强调在去括号时要注意性质符号和运算符号的区别,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指出练

习中的这一过程就是错在符号运算上,并作了校正。

评析:为学生提供实际演练的机会,加强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并检查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检验了本节课教学的的知识目标达成度,起到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作用。但是,在学生

口答教材第16页练习1题时,还有部分学生对:、为什么不对,没有在道理上弄清楚,只是顺着其他同学作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师也没有再次强调在二次根式加减运算时必须是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才能加减这一本节核心知识,只是随便过渡,而因学生的课堂练习达标率不高。为此,教师将主要精力和时间都花在第2大题的讲评上,学生没有再次课堂练习的机会。

教学活动五:小结作业

师问:本节课同学们学了什么运算?

生答: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

师问: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生答:⑴把每个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⑵把其中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合并。

作业:教材第17、18页习题第2、3题。

评析:通过归纳总结,课外作业,使学生优化概念,内化知识。

综述:从教学过程看,教师试图将师生活动融于五个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达到本节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并获得的体验和经历,逐渐增强后继学习中理解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本课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还欠火候。理解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和上述教学过程分析,教师对为什么要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怎样探索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的方法,怎样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的知识体系不明,没有从现实世界出发,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提出类似课本中的情境性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地获得数学知识,然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体系。而是一开始就以简单的复习最简二次根式和二次根式的化简入手,使学生在不明不白的状态中探索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方法,使教学失去解决有意义的现实问题的条件支撑,特别是在探索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方法的过程中当学生没有按教师的预设思路去进行时,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更是显得力不从心,不是想办法有效的应对,而是直接给出结果,让学生从事一些简单的摸仿运算,使教学生成效果失真。

16.3.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说课稿

16.3.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说课稿 五蛟初中王瑜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二次根式的三个重要概念(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和二次根式的有关运算(二次根式的乘法、二次根式的除法、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基础上,将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综合在一起的混合运算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及整式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以前所学知识的关系,在比较中求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 1、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整式的混合运算及数的混合运算作比较,要注意运算的顺序及运算律在计算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引导,在多解中进行比较,寻求有效快捷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并且注意培养学生的类比思想。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混合运算。它是以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为基础,同时又紧密地联系着整式、分式的运算,也可以说它是运算问题在初中阶段一次总结性,提高性综合学习;二次根式的运算和有理化的方法与技巧,能够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本节课的难点:有关两个二次根式的和与这两个二次根式的差的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或差的平方,联想乘法公式,与多项式的乘法相类似,二次根式的和相乘,适用乘法公式时,运用乘法公式解决相关计算题。 四、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对整式混合运算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对二次根式的各种运算,也已掌握,但有些学生的计算综合能力还不是很高,因此本节课还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教学方法分析 鉴于学生的特点及教材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及“类比法”的教学方法,以此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具体说明如下: 1、引导发现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索,归纳结论,掌握规律。 2、类比法:类比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类比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及整式的混合运算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六、教学过程分析

二次根式练习题附答案

二次根式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计算 ÷=( ) A . B .5 C . D . 2.下列二次根式中,不能与合并的是( ) A . B . C . D . 3.计算: ﹣的结果是( ) A . B .2 C .2 D .2.8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2 B .5 ﹣=5 C .5+=6 D . +2=3 5.计算|2﹣|+|4﹣ |的值是( ) A .﹣2 B .2 C .2﹣6 D .6﹣2 6.小明的作业本上有以下四题:① =4a 2;② ?=5a ;③a ==; ④÷=4.做错的题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下列四个命题,正确的有( )个. ①有理数与无理数之和是有理数 ②有理数与无理数之和是无理数 ③无理数与无理数之和是无理数 ④无理数与无理数之积是无理数. A .1 B .2 C .3 D .4 8.若最简二次根式和 能合并,则x 的值可能为( ) A . B . C .2 D .5 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 和5,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4 +5 B .2+10 C .4 +10 D .4+5或2+10

二、填空题 10.×= ; = . 11.计算:( +1)(﹣1)= . 12.(+2)2= . 13.若一个长方体的长为,宽为 ,高为,则它的体积为 cm 3. 14.化简: = . 15.计算(+1)2015( ﹣1)2014= . 16.已知x 1= +,x 2=﹣,则x 12+x 22= . 三、解答题 17.计算: (1)( ﹣)2; (2)( +)(﹣). (3)(+3)2. 18.化简:(1) ;(2) 19.计算: (1) ×+3; (2)( ﹣)×; (3). 20.(6分)计算:(3+ )(3﹣)﹣(﹣1)2. 21.计算: (1) (﹣)+; (2) .(用两种方法解) 22.计算: (1)9 ﹣7+5; (2)÷﹣× +. 23.已知:x=1﹣,y=1+,求x 2+y 2﹣xy ﹣2x+2y 的值.

二次根式加减法教学设计讲解学习

16.3二次根式加减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和运算。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把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这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加减及混合运算。本节课在以前及后续学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因为本节既是第五章相关内容的发展,又是后面将学习的解直角三角形、一元二次方程、等章节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所带八年级一二班学生基础较差,两极分化较严重有部分学生对第五章平方根、立方根的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整式加减运算欠账比较多,因此学习本章时有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法则,会用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引入数学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加减法运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首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 2.难点:二次根式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去括号问题。 五、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六、教学媒体:多媒体,白板。 七、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新课 【活动一】:计算下列各式 教师点评:上面题目的结果,实际上是我们以前所学的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合

并就是字母不变,把系数相加减。 【活动二】: 现有一块长7.5dm 、宽5dm 的木板,能否采用如教科书图16.3-1所示的方式,在这块木板上截出两个面积分别是8dm 2和18dm 2的正方形木板? 分析:由于大小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8和18,显然木板够宽,下面考虑木板是否够长。由于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和为188+,这实际上是求8和18这两个二次根式的和,计算188+之前,我们先来看下面几道题怎么算? 22+32(1)8-38+58(2)2 7+27+397 ?(3)3-23+2(4)3 师生行为:(1)学生分组讨论,探求方案。 (2)教师倾听学生的交流,指导学生探究。 教师关注:学生能否将8和18化成最简二次根式;能否将分配律运用到计算 中 。 师生行为:分析188+的计算过程 教师讲解点评: 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 生:二次根式加减法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的加减说课稿

二次根式的加减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在上节学习的化简二次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在化简二次根式的同时,引导学生概括出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类比整式的加减运算中的合并同类项,给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而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混合运算。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判断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 2、使学生能正确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掌握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过程中,发展合作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 二次根式加减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 法则的探索与理解。 二,教法与学法:由于初二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征有具体逻辑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仍有很大程度的经验性,而二次根式需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本节课运用引导探究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构思:本节课是在二次根式的化简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重点是探索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在设计本课时教案时,先复习二次根式的化简,并由此引出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注意引导学生对同类二次根式和同类项、二次根式的加减的合并同类项进行比较学习。在理解、掌握和运用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渗透类比、概括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小组学习方式,组间竞争,按各组表现评出最优小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学生分成十组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什么是最简二次根式? (2)化简下列各数, (1)(3,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抢答。 师:按各组表现给小组计分。 设计意图:为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 师:提出问题:观察上面各数的结果,你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吗?小组讨论,抢答。 生回答:结果中的被开方数都是一样的。 师总结:同类二次根式 练习: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同类二次根式? 6 师:你还会计算下面式子吗? (1)23 x x +=(2)4223______ x y x y --+= 生:计算并抢答。 师:这是什么计算呢? 生:合并同类项。 _____ =吗? 生猜测: 师:正确。并总结出同类二次根式可以像合并同类项那样进行合并。设计意图:让学生使用类比思想,总结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三)自主学习 独立完成例题的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收获。

(完整版)二次根式加减法练习题.docx

二次根式加减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根式,不能与 48 合并的是( )A. 0.12 B. 18 C. 11 D. 75 3 2.计算 |2 ﹣ |+|4 ﹣ | 的值是( )A .﹣ 2 B .2 C .2 ﹣6 D .6﹣2 3.小明的作业本上有以下四题:① =4a 2;② ? =5 a ;③a = = ;④ ÷ =4.做错的题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若最简二次根式 和 能合并,则 x 的值可能为( ) A . B . C .2 D .5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 2 和 5 ,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4 +5 B .2 +10 C .4 +10 D .4 +5 或 2 +10 6.已知 a b 2 3 1 , ab 3 ,则 (a 1)(b 1) 的值为( ) A . 3 B . 3 3 C . 3 2 2 D . 3 1 7.计算 ( 2 1)( 2 1)2 的结果是( )A. 2 1 B. 3( 2 1) C. 1 D. 1 8.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有(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 ( 1) 3 4 7 ( 2) 2 3 5 5 5 ( 3) 3 a 2 b a b ( 4) 12 75 4 25 2 5 7 3 9. 计算 3x y 9xy 2 x 3 y 4 y x ,结果等于( ) x x y A. 2 xy B. 0 C. y xy D. 3 xy x 10. 已知 a 1003 997, b 1001 999, c 2 1001 ,则 a ,b ,c 的大小关 系为( ) A. a b c B. a c b C. b a c D. c b a 11. 满足等式 x y xy 2003x 2003y 2003xy 2003 的正整数对 ( x, y) 的个数是( ). A .1 B . 2 C . 3 D . 4 12.a 、b 为有理数,且满足等式 a b 3 6 ? 1 4 2 3 ,则 a b 的值( ). A .2 B . 4 C .6 D .8

(完整版)二次根式加减运算教学设计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1) 王义贞镇初级中学——陈莹英 一、复习回顾: 1.什么时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分母不含根号;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把下列各根式化简: 3 11(8) 45(7) 32(6) 21)5(50 (4) 18(3) 48(2) 12)1( 3.下列3组根式各有什么特征? Λ23221522232)1(,,,,- Λ 3132,317,36,35,3)2(- Λ2 1,32,185,8,2)3(- 归纳总结: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 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判断同类二次根式的关键是什么? (1)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2)被开方数相同,根指数相同(都等于2)

二、例 题 解 析 例1: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同类二次根式? 45 32481850121 2 注意: 判断一组式子是否为同类二次根式,只需看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的被开方数是否相同,与最简二次根式前面的因式及符号无关. 练习: 1.在下列各组根式中,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12,2.A 21,2.B 2,4.ab ab C 1,1.+-a a D 2.与 1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32 B 24 C. 125 27 16.D 三、思考与探究 例1.计算: 7 672)2(7 672)1(-+ 如何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与合并同类项类似,把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相加减,做为结果的系数,根号及根号内部都不变,二次根式的加减实质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292 )432(2 423222 4188=++=++=++ 总结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步骤 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步骤: (1)将每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2)找出其中的同类二次根式; (3)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一化 二找 三合并 a a 259.345 -80.275 12.1++)()()(练习计算: 比较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二次根式的加减实质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整式的加减的实质是合并同类项. 练习: 1.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 22223.39494.23 838.1=-+=+-=+)()()(

最新二次根式的加减说课稿

二次根式的加减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三节《二次根式的加减》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陈述。 一. 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在上节学习的化简二次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在化简二次根式的同时,引导学生概括出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类比整式的加减运算中的合并同类项,给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而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混合运算。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判断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 2、使学生能正确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掌握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过程中,发展合作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 二次根式加减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 法则的探索与理解。 二,教法与学法:由于初三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征有具体逻辑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仍有很大程度的经验性,而二次根式需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本节课运用引导探究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构思:本节课是在二次根式的化简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重点是探索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在设计本课时教案时,先复习二次根式的化简,并由此引出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注意引导学生对同类二次根式和同类项、二次根式的加减的合并同类项进行比较学习。在理解、掌握和运用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渗透类比、概括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用数学方法

二次根式练习题附答案

二次根式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计算÷=() A.B.5 C.D. 2.下列二次根式中,不能与合并的是() A.B.C. D. 3.计算:﹣的结果是() A. B.2 C.2 D.2.8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2B.5﹣=5 C.5+=6 D. +2=3 5.计算|2﹣|+|4﹣|的值是() A.﹣2 B.2 C.2﹣6 D.6﹣2 6.小明的作业本上有以下四题:① =4a2;②?=5a;③a==; ④÷=4.做错的题是() A.①B.②C.③D.④ 7.下列四个命题,正确的有()个. ①有理数与无理数之和是有理数 ②有理数与无理数之和是无理数 ③无理数与无理数之和是无理数 ④无理数与无理数之积是无理数. A.1 B.2 C.3 D.4 8.若最简二次根式和能合并,则x的值可能为() A.B.C.2 D.5 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5,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4+5B.2+10 C.4+10D.4+5或2+10 二、填空题

10.×= ; = . 11.计算:( +1)(﹣1)= . 12.(+2)2= . 13.若一个长方体的长为,宽为 ,高为,则它的体积为 cm 3. 14.化简: = . 15.计算(+1)2015(﹣1)2014= . 16.已知x 1= +,x 2=﹣,则x 12+x 22= . 三、解答题 17.计算: (1)( ﹣)2; (2)( +)(﹣). (3)(+3)2. 18.化简:(1) ;(2) 19.计算: (1) ×+3; (2)( ﹣)×; (3). 20.(6分)计算:(3+ )(3﹣)﹣(﹣1)2. 21.计算: (1) (﹣)+; (2) .(用两种方法解) 22.计算: (1)9 ﹣7+5; (2)÷﹣× +. 23.已知:x=1﹣ ,y=1+,求x 2+y 2﹣xy ﹣2x+2y 的值. 《2.7 二次根式(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初中数学教程二次根式的加减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 教学目标 1.会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掌握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 2.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并运用其解决问题; 3.正确地运用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法则及运算律进行运算,并把结果化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掌握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 运用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法则及运算律进行运算,并把结果化简. 课前准备 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明家的客厅是长7.5m,宽5m的长方形,他要在客厅中截出两个面积分别为8m2和18m2的正方形铺不同颜色的地砖,问能否截出?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同类二次根式 例1:已知最简二次根式2a+b与a+b3a-4能够合并同类项,求a+b的值. 解析: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求出a,b的值,再代入a+b求解即可. 解:∵最简二次根式2a+b与a+b 3a-4能够合并同类项,∴a+b=2,2a+b=3a-4,解 得a=3,b=-1,∴a+b=3+(-1)=2. 方法总结: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求待定字母的值时,应该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求解. 探究点二:二次根式的运算

【类型一】 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例2:计算:12-13 -(2)2+|2-3|. 解析: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应先化简,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解:原式=23-33-2+2-3=? ?? ??2-13-13=233. 方法总结: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时系数相加减,根式不变. 【类型二】 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 例3:计算: (1)12223×9145÷35; (2)? ????312-213+48÷23+? ????132 ; (3)2-(3+2)÷ 3. 解析: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把括号内合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然后进行加法运算. 解:(1)原式=12×9×83×145×53=12×9×229=2; (2)原式=? ????63-233+43÷23+13=2833×123+13=143+13 =5; (3)原式=2-(3+2)÷13=2- 3+23=2-1-233. 方法总结: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类型三】 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例4:先化简,再求值:a 2-b 2a ÷? ????a -2ab -b 2a ,其中a =2+3,b =2- 3. 解析:先将原式化为最简形式,再将a 与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 解:原式=(a +b )(a -b )a ÷a 2-2ab +b 2 a =(a + b )(a -b )a ·a (a -b )2=a +b a -b .当a =2+3,b =2-3时,原式=2+3+2-32+3-2+3=423 =233. 方法总结:化简求值时一般是先化简为最简分式或整式,再代入求值.化简时不能跨度太大,缺少必要的步骤易造成错解. 【类型四】 二次根式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5:母亲节快到了,为了表示对妈妈的感恩,小号同学特地做了两张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的 壁画送给妈妈,其中一张面积为800cm 2,另一张面积为450cm 2,他想如果再用金色细彩带把 壁画的边镶上会更漂亮,他手上现有1.2m 长的金色细彩带,请你帮他算一算,他的金色细彩带够用吗?如果不够,还需买多长的金色细彩带(2≈1.414,结果保留整数)?

二次根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章 实数 7.二次根式(第1课时)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已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本学期又学习了有理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认识了实数.这些都为本课时学习二次根式的运算公式提供了知识基础.当然,毕竟是一个新的运算,学生有一个熟悉的过程,运算的熟练程度尚有一定的差距,在本节课及后两节课的学习中,应针对学生的基础情况,控制上课速度和题目的难度. 二、教材分析 本节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认识二次根式和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探索二次根式的性质,并能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形式;第二课时,基于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到二次根式乘除的法则以及加减运算的法则,进而利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第三课时,进一步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发展学生的运算技能,并关注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运用法则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是: 1.认识二次根式和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探索二次根式的性质. 3.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三、教学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明晰概念;第二环节:探究性质; 第三环节:知识巩固;第四环节:知识拓展;第五环节:课时小结; 第一环节:明晰概念 问题1 :5,11,2.7,121 49,))((b c b c -+(其中b=24,c=25),上述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 答:都含有开方运算,并且被开方数都是非负数。 介绍二次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a 叫做被开方数.强调条件:0≥a . 问题2:二次根式怎样进行运算呢? 答:这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新问题. 意图:通过问题,回顾旧知,为导出新知打好基础. 第二环节:探究性质

专题复习实数运算说课稿

专题复习:实数运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版本导航: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特殊值三角函数。 本节课中理解乘方意义,掌握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部以内的为主)。在近三年中考中每年必考,第15题5分。 二,说教法 本节课为实数运算的专题复习课,课堂主要以学生训练为主,在习题中让归纳总结7中运算类型,熟练掌握后再进行混合运算,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明确中考考什么?怎么考? 三,说学生 我们的学生基础较差,且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对于优等生本节课巩固提升,中等生掌握基本方法,后进生要求掌握运算法则。第15题是解答题中最简单的一道题,所以力求每位同学都能掌握。 四,说课堂环节 第一环节:出示复习目标,(1)熟记基本运算法则 (重点)(2)熟练掌握实数的混合运算解读命题规律,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在中考中的地位,并且心中有数,怎么考,考什么?

第二环节:出示7个常考运算及法则 这个环节以学生抢答,及黑板上展示为主,简单的题可让后进生来完成,使他们获得成就感。 第三环节:归纳总结运算及法则 (1)乘方 (2)-1的奇偶次幂 (3)任何非零数的零次幂 (4)负整数指数幂 (5)去绝对值符号 (6)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 7 )二次根式的运算 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并做好笔记。 第四环节:针对性训练 出示近三年中考真题 (2016陕西15题5分) 计算:12-|1-3|+(7+π)0. (2015陕西15题5分) 计算:3×(-6)+|-22|+(12)-3. (2017陕西15题5分) 计算: ()1 2 1 2 3 6 )2 (- - - + ? - 学生黑板上板演,学生互评。师个别指导。

二次根式的加减练习题

21.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填空与选择(每小题4分,共40分). 1.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 ,称这几个二次根式为同类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加减:①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 ____________;②再把 _____________分别合并. 3.下列各式中,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 A .23 B .6 C .8 D .10 4. 已知二次根式42-a 与3是同类二次根式,则的a 值可以是( ). A .8 B .7 C .6 D .5 5.计算8-2的结果是( ). A .6 B .6 C .2 D .2 6.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 B .532=+ C . = D .224=- 7.化简:3+(5-3)=_____________. 8 .计算:计算:_____________ 9.如果两个最简二次根式3213+-a a 与能合并,那么=a ________ 10.如图是由边长为1m 的正方形地砖铺设的地面示意图,小明沿图中所 示的折线从A →B →C 所走的路程为_______m .(结果保留根号) 二、计算与解答(60分). 11.(20分)计算: (1)481227+- (2) ()() 1515-+

(3)225213 32+- (4)22)2332()2332(--+ 12.(8x ,小数部分为y ,求xy 的值. 13. (10分)先化简再求值: 215),6()3)(3(+= --+-a a a a a 其中 14.(提升与拓展)(10分)计算 211++321++431++…+100 991+ 15.(提升与拓展)(12分)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472,472-=+BD ,求菱 形的边长和面积.

数学:3.1 二次根式(第4课时)同步练习(苏科版九年级上)

南沙初中初三数学练习(4) 2008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1.在二次根式a 5,a 8, 9 c ,22b a +,3a 中,最简二次根式共有( ) (A )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计算()()1212-+,正确结果是( ) (A )0 (B )1 (C )2 (D )3 3.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 A .2 112与 B .2718与 C .313与 D .5445与 4.把a a 1-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得 ( ) A .a B .-a C .-a - D .a - 5.当0

说课稿资料数学最简二次根式说课稿人教新课标八年级

最简二次根式(说课) 作用与地位 作为二次根式乘、除法与加减法的过渡桥梁的“最简二次根式”这一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先复习与巩固已学过的乘、除法知识。另一方面,本小节的内容,显然是下一小节“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的基础,因为加减法就是在识别“同类的”最简二次根式的前提下进行的。 目的与要求 本课的内容比较单纯,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化简一个二次根式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当然,这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最简二次根式(即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不在于能否背出定义,关键还是遇到实际式子能够加以判断(也就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应在练习中让学生熟悉这个概念。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并借助实物投影以扩充教学容量。 背景 在实际问题中,遇到二次根式,一般应把它先化简,这会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把二次根式化简,至少有以下三种用途: (1)、把一个二次根式化简后,可避免因误差积累而造成的结果不准确。 (2)、把两个二次根式化简后,它们的乘除法运算可能变得简单,例如: 61233242732=?=?;1512 ÷245=5323215??=53 5=15。 (3)、把一组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可以对同类二次根式进行加法、减法运算(这将在下一小节中学习). 学生们在前面已经看到了这些用途,实际上,看到这些用途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从这些用途中领会把复杂化为简单,把未知化为已知,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一、提出问题:(投影显示) 两个问题首先是对二次根式乘、除法的复习;其次通过两种解法对 比得出将繁杂的二次根式化为简单的二次根式后,使解决问题更加容易。 二、问题解决: 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从从简单的问题中发现规律,突出本 节课的重点。并由此引出新课“最简二次根式”,达到本课的第一个教学目的(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对于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给出。 三、解决问题: 接着通过训练将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加以熟练并总结出化简最简二 次根式的步骤,从而达到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目的(会将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在训练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到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一是以常用运算 为主,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二是以基本技能为主,而不追求繁难式子化简的特殊技巧。在进行最简二次根式的化简时,始终围绕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抓住学生问

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16.3二次根式加减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和运算。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把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这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加减。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基础较差,两极分化较严重有部分学生对平方根、立方根的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整式加减运算欠账比较多,因此学习本章时有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法则,会用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引入数学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加减法运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首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 2.难点:二次根式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去括号问题。

五、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六、教学媒体:多媒体,白板。 七、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新课 【活动一】:计算下列各式 教师点评:上面题目的结果,实际上是我们以前所学的同类项合并.同 类项合并就是字母不变,把系数相加减。 【活动二】: 现有一块长7.5dm 、宽5dm 的木板,能否采用如教科书图16.3-1所示的方式,在这块木板上截出两个面积分别是8dm 2和18dm 2的正方形木板? 分析:由于大小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8和18,显然木板够宽,下面考虑木板是否够长。由于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和为188+,这实际上是求8和18这两个二次根式的和,计算188+之前,我们先来看下面几道题怎么算? 22+32(1)8-38+58(2)2 7+27+397 ?)3-23+2(4)3 师生行为:(1)学生分组讨论,探求方案。 (2)教师倾听学生的交流,指导学生探究。 教师关注:学生能否将8和18化成最简二次根式;能否将分配律运 用到计算中 。 师生行为:分析188+的计算过程 教师讲解点评:

二次根式的加减测试题3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 1.若a a=_______,b=_______. 2_________. 3. 4,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 5.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a 2-4=_________. 6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7.下列根式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类的是( ) A B C D 8.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可以进行加减合并的一组是( ) A B .18 9.下列根式合并过程正确的是( ) A .-=2 B . C .1212 .13-14=112 10+13 ) A .. 11.若,则y 值为( ) A .1 C ..3 1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 ) A . B . C . D .或 13.计算: (1) (2)

(3(4)14 14.如果△ABC 的三边,P . 15的整数部分是a ,小数部分是b ,计算+b 的值为________. 16.如图所示,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点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为C ,则点C 所表示的数 是( ) A -1 B . C . D 17.已知,,则代数式a 2-b 2-c 2-2bc 的值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零 D .无法确定 18.已知2(a 2+b 2+c 2-ab-bc-ac )的值. 19 1.414 1.7320.01).

答案: 1.1 1 2 3.. 5.(a 2+2)()() 67.C 8.C 9.D 10.C 11.?D 12.D 13.(1)(2)(3)19413, (4 14. 15..C 17.B 18.?30 ? 19.43+94 5.49 20.解:∵S AE ⊥BC , ∴×AE=5 2, ∵∠B=30°,∴AB=2AE=?5,? ∴ ABCD 周长C=AB+BC+CD+DA=2AB+2BC=2×5+2×, ∴ 所求ABCD 周长C 的值为

第七节 二次根式 第4课时 导学案

子洲三中 “双主”高效课堂 数学 导学案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 组名: 使用时间2014年 月 日 年 级 科 目 课 题 主 备 人 备 课 方 式 负责人(签字) 审核领导(签字) 序号 八(3) 数学 第七节 二次根式 第4课时 乔智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分母有理化的概念。 2.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 二、【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1、有理化因式: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________________,我们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 2、二次根式:形如)0(≥a a 的式子叫做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叫做被开方数。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1));0,0(__________≥≥=b a ab (2) )0,0(__________>≥=b a b a 。 4、阅读教材:第七节《二次根式》(四) (二)、教材精读 5、分母有理化的概念 例1计算:(1) ;3 1 (2) 5 2 。 归纳:分母有理化:把 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实践练习:把下面各式分母有理化:(1) ;3 3 (2) 5 22。 解:(1) )(() ______;3333==??=() () 6、分母有理化的依据 例2 将 3 51 -分母有理化。 解: ()()()() == ?-?= -)35(1351 归纳:分母有理化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 实践练习:化简:(1);2 2 2+ (2) 2 31 -。 7、有理化因式 例3化简(1) ;1 21 + (2) 3 2236 -。 归纳:常见的有理化因式有a 与________,b a +与____________,d c b a +与 ___________。 实践练习:计算(1)01)22()32(----; (2) 2 53 +。 (三)、教材拓展 8、例4计算(1) 1 32 121++-; (2) 0)13(81 21 -+-+。 归纳:分母有理化的方法:将分子和分母都乘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母中的根号。

初中数学说课稿大全(共5篇)

篇一:经典初中数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是(19)说课者,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所选用的教材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对于本节课。我将根据去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数学课堂标准的理念,以教什么,怎 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 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 19 章第 1 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 内容之一。平行四边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初中教 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基础上,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进一步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其他四边形的教学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新的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判断,对此本节课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及应用 难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推导过程(这点要求比较难) 我将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课堂实验研讨,来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根据去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数学课堂标准的理念,学生学习的目标应将知识与 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融为一体,为了落实这几点,我们本节课的教学 目标如下> 3.教学目标 1)掌握 2)探索,由此发现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方法与过程) 3)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能从交流中获益。(情感态度价 值观)这样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 理解与应用的过程,增加他们对问题的感性认识。通过推理论证,提高学生的理性 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这包括大胆猜想、勇于探索、创新精神、顽强的 学习毅力等)。 <总之,我这节课更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合作式 学习、探究式学习。针对这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二、说教法 情境教学法、课堂研讨法 让学生处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适当的形象化,这就相当于为学 生提供一个场所,从多种感观获取信息,体验我们的数学活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得到体验: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3)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从整体课堂来看,我们这节课很关注学生的发展,古人说:“学贵有方” 三、说学法 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应只是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一些数学的学习方法。我 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明白数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指导学生通过类比、猜想、推理等 思维进行教学。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参 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了落实这几点,我按以下5个阶段来,完成本课教学过程>

二次根式加减法练习试题.docx

二次根式加减法及混合运算 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 几个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后, 如果它们的被开方 数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法则:只把系数相加减,根号部分不变 1. 若最简二次根式 1+a 与 4–2a 是同类二次根式,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2.在 12 , 34 , 48 , 6 中能与 3 进行加减合并的根式有 _________. 3. 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可以进行加减合并的一组是( ) A . 12 与 72 B . 63 与 78 C . 8x 3 与 2 2x D . 18 与 6 4.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8cm, 50 cm, 18cm ,则它的周长是 cm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简根式一定是同类根式 (B) 1 与 a 3 不是同类二次根式 a (C)任何两个根式都可以化成同类二次根式 (D) 任何两个根式都可以化为最简根式 6.已知 x , y 为实数,且满足 1 x ( y 1) 1 2011 2011 y =0,那么 x ﹣ y = 7. 计算:① 20 5 1 45 125 ② 5 x 2 x ③ 2 12 27 18 5 ④3 2 + 3 - 2 2 - 3 3 ⑤ 2 3 8 1 12 1 50 ⑥ 12 75 2 5 ⑦( 48 + 20 ) +( 12 - 5 ) ⑧ 54 96 2 12 4 1 3 48 27 ⑨ 2 9a 3 4a ⑩ 90 2 40 5 4 2 8 1 18 1 32 3 9 5 2 4 ⑴ + 18- 8- 32 ⑵ 12 1 1 ) ⑶–– 20+ 75 ( 27 27 45 3 1 2 4 1 2 2 a ⑷ 2 27–3 18–( 3–4 2) , ⑸2 a -3 a b + 5 4a -2b b , ⑹ ( 3 2) 2002 ( 3 2) 2003 ⑺ ( 3 1) 2 ⑻( 5 3 () 5 + 3 )-( 2 + 6 ) 2 ⑼( x + 2 xy + y )÷( x + y ) ⑽( x 2- y 2)÷( x + y ) 1 2 1 2 2 (2 12 - 4 1 + 3 48 ) ⑾ 3 3 ⑿ 3 8 ⒀( a 3 b ab 3 ab ) ab ⒁ (3 10)( 2 5) ⒂ ( 3 2 ) ( 3 2)

二次根式加减法教学设计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 1、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2、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会识别同类二次根式。 3、会利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 难点:1、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 2、熟练进行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 突破: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的关键在于二次根式化简,在讲解过程中引入几个整式加减法的运算。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练结合为主,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精选二次根式的加减的例题。 学生准备:复习最简二次根式,预习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二次根式化简的目的是为了能将一些最终能化为同类二次根式项相合并,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本节课就是研究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二)、整体感知: 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应分二层含义去理解(1)化简后(2)被开方数还相同.通过正确理解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来准确地实施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应特别注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时仅将它们的系数相加减,根式一定要保持不变,并可对比整式的加减法则以增加对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理解,增强综合运算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最简二次根式、整式加减法等知识,引入二次根式加减法 1、如何判断一个二次根式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 2可以化简吗? (学生回答)

A、判断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的两条标准: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中所有因数或因式的幂的指数都小于2。 B可以化简 3、什么是同类项? (https://www.doczj.com/doc/f41270187.html,/view/313812.htm) 4、如何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https://www.doczj.com/doc/f41270187.html,/view/b2f6351252d380eb62946d99.html (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计算)(计算17题1、2小题) 5、计算:(1)2x-3x+5x (2) 22 23 a b ba ab +- (教师点评:上面题目的结果,实际上是我们以前所学的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合并就是字母不变,系数相加减.) (教师提出问题)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与整式的加减运算有什么相似之处?这就是今天要探讨的问题——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二、引出同类二次根式并让学生进行判断 1、自学课本第10—11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A、什么是同类二次根式? B、判断是否同类二次根式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几个二次根式化成_______________后,如果它们的 ________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称为同类二次根式。 判断是否同类二次根式注意问题: (1)被开方数相同。 (2)二次根式不能再化简。 (3)与二次根式的系数无关 (学生练习) 2、试观察下列各组式子,哪些是同类二次根式:https://www.doczj.com/doc/f41270187.html,/Math/Ques/Detail/5ecac9ed-127c-453b-b76a-a0acb7b 79d5b C、如何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