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野生太白贝母生境调查与根际土壤分析

野生太白贝母生境调查与根际土壤分析

野生太白贝母生境调查与根际土壤分析作者:丛晓峰陈昊李为民李丹李思锋

来源:《农学学报》2022年第03期

摘要:为了解野生太白贝母的生境及根际土壤状况,对太白县等4个县域的野生太白贝母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太白贝母生于海拔2000~3300 m的山地草丛或林下,海拔是影响太白贝母生境适宜性最重要的生态因子,生境内植物分布具有明显的高海拔特征,乔木层多为落叶阔叶林,郁闭度较高,林下灌木层大多呈现稀疏状。不同产地太白贝母根际土壤pH的变异系数变化较小,仅为1.84%,呈中性土壤,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以及有机质含量变化较大,其中碱解氮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7.53%。野生太白贝母种群不连续、呈现破碎化零星分布。关键词:太白贝母;生境;海拔;根际土壤

中图分类号:Q949.95 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jas2021-0133

Habitat Investigation and Rhizosphere Soil Analysis of Wild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CONG Xiaofeng1,2, CHEN Hao1,2, LI Weimin1,2, LI Dan3, LI Sifeng1,2

(1Xi’an Botanical Garden,Xi’an 710061, Shaanxi, China;2Shaanx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refor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Botanical Resources,Xi’an 710061, Shaanxi,China;3Sdic Biotech Investment Co., LTD., Shanghai 200082, China)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habitat and rhizosphere soil status of wild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a field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four counties in Shaanxi Province including Taibai Coun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was found under mountain grass or forest at the altitude of 2000-3300 m, and the altitud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ecological factor affecting the habitat suitability of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The plant distribution in the habitat had obvious high altitude characteristics. The tree layer was mostly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with high canopy density, and the shrub layer under the forest was sparse.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pH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from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changed a little, which was only 1.84% and showing that the soil was neutral. The content of nutrient elements and organic matters in the soil changed greatly, and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alkali hydrolyzable nitrogen was the largest of 97.53%. The population ofwild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was discontinuous, fragmented and sporadic.

Keywords: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habitat; altitude; rhizosphere soil

0 引言

太白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又名秦贝,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以干燥的鳞茎入药,用药历史悠久,主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等症[1],2010年后被《中国药典》收载[2]。

太白贝母产于陕西太白山、蓝田、鄠邑、柞水等地,生于海拔2000~3300 m的山地草丛或林下[3-4],是秦岭所产中药材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的品种之一[5]。,由于人为的大量采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太白贝母野生资源破坏严重,给药材产出带来众多不确定性[6]。陕西、重庆等省份已开展太白贝母的引种驯化工作,探索通过人工种植途径来解决太白贝母野生资源匮乏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太白贝母适宜生境的研究不够系统,导致引种成功率不高,因此研究太白贝母生境适宜性,明确其适生范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7。笔者于2019—2021年对陕西秦岭山区野生太白贝母进行了调查,涵盖陕西省太白县、眉县、柞水县等地,以期为太白贝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参考8%。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方法

收集整理太白贝母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野外实际调查经验,依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相关指导0',规划野外调查方案。在10 m× 10 m区域内野生太白贝母个体植株超过5株,认定为一个种群,相邻2个种群距离不小于500 m。

1.2研究方法

调查太白贝母野生生境状况以及分布特点,群落类型,记录海拔、坡度、坡向、郁闭度等信息,采集并分析野生太白贝母的根际土壤,每个种群土壤样品采集3份。土壤pH测定采用电极法;有机质测定方法:NY/T1121.6——2006;碱解氮采用(LY/T1228—2015)森林土壤氮的测定﹔速效磷采用(HJ704—2014)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速效钾采用火焰光度计法(NY/T889——2004)测定。

部分指标计算公式如式(1)~(4)所示。

群落中物种的重要值IV=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以相对高度代表相对显著度计算)0l (1)

1.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3处理分析相关数据。

2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太白贝母野外调查区域主要集中在秦岭中部的4 个县域(表1),分别是眉县、太白县、鄠邑区、柞水县,海拔2110~2650 m,属北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区的亚高山气候类型,气温随海拔的高度变化较大,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年均温在5.2~10.6℃,年降水量800~1250 mm,年均日照965~1970 h,无霜期150~180 天。

调查区多为落叶阔叶林,个别区域处于落叶阔叶林与针叶林交汇地带。郁闭度一般在50%~70%,坡度比较缓和,多在15°~30°的坡谷或中、下坡位。

2.2 太白贝母生境的植物特征

太白贝母生境内植物分布具有明显的高海拔特征(表2),群落类型是亚高山阔叶林,以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辽东栎(Quercus mongolica)、青扦(Picea wilsonii)建群,偶见巴山冷杉(Abiesfargesii)等针叶林,郁闭度较高,太白贝母常生于林缘或林下。林下的灌木层大多呈现稀疏状况,以鞘柄菝葜(Smilax stans)、秦岭蔷薇(Rosa tsinglingensis)、陇塞忍冬(Lonicera tangutica)、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为主。草本层多以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e)、毛状薹草(Carex lasiocarpa)、林地早熟禾(Poa nemoralis)等为主。也有少部分太白贝母生于亚高山灌丛,群落多以杜鹃属灌木建群。太白贝母生境内有时可见黄精、重楼等药用植物,这与付绍智[11]的研究相同。

按生活習性划分,亚高山阔叶林计有木本植物14 科23属32种,草本植物18科25属38种。其中蔷薇科(Rosacea)、菊科(Compositae)、豆科(Leguminosae)为优势科,分别占31.8%、26.1%、20.3%。亚高山灌丛有木本植物7科16属25种,草本植物12科27属41种。在19个科中,占优势的科相同,但属和种的数量上有差异。

2.3 太白贝母根际土壤分析

表3是不同产地太白贝母根际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pH的差异,变异系数越大表明数据越分散,说明数据的空间波动越强烈,差异性越大[12]。

野生太白贝母多分布于海拔2000 m以上的森林棕壤,土壤的发育与降雨量接近,使得土壤pH的变异系数变化较小,仅为1.84%,多呈中性土壤。样地1的最低为pH 6.83;样地6的pH最高,为pH 7.29。

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以及有机质含量变化较大,其中碱解氮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7.53%。土壤中营养元素主要是植物凋落物经过分解后的产物,高海拔区域土壤层营养元素含量极易受微地形及降雨的影响,从而产生较大的差异。相对而言太白县的太白贝母根际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以及速效钾的含量多高于其他产地。速效钾的含量比较丰富,速效磷与碱解氮相对匮乏。

3结论与讨论

野生太白贝母种群在秦岭山区分布不连续,未见大面积的种群,多数种群延坡谷呈带状或片状分布,这与付绍智[13]的调查相似。同时更新苗稀少,可能是有性生殖产生的种子没有得到有效传播和萌发[14]。

野生太白贝母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多见于湿润的阔叶林下、灌木林带及林间空地。太白贝母特殊的生长习性,决定了其多生长在具有一定郁闭度的林下,且山间地势较为平缓的谷地,这种生境下水热分布较均匀,相对稳定,乔灌草发育较为完善,为太白贝母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环境。太白贝母根际土壤的分析中,pH的变异系数变化较小,说明野生状态下太白贝母对土壤pH 的要求较高,偏碱性土壤不适宜贝母种植;同时对氮、磷元素的需求相对较高,这与母茂君[15]研究结果相似。

太白贝母野生资源稀缺,处于濒危状态,对太白贝母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作为川贝母原植物中唯一适合相对较低海拔种植的品种,太白贝母市场前景广阔,人工种植是太白贝母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多位学者[16-22]对野生太白贝母与人工种植种进行了比较分析后发现,野生和家种贝母有效成分的组成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生境以及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的不同会影响太白贝母有效成分的含量。这些工作为太白贝母的规范化生产、质量标准与溯源体系、新品种选育等研究提供相应参考,因此在发展太白贝母种植业的同时,应重视太白贝

母对生长环境的特殊要求,以满足市场应用和临床需求,确保太白贝母药材质量的稳定、有效、可控。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4.

[2] 段宝忠,陈锡林,黄林芳,等.太白贝母资源学研究概况[J].中国现代中药,2010(04):12-14.

[3] 吴振海,马酉寅,王俊波.秦岭常见药用植物图鉴[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273.

1.2研究方法

调查太白贝母野生生境状况以及分布特点,群落类型,记录海拔、坡度、坡向、郁闭度等信息,采集并分析野生太白贝母的根际土壤,每个种群土壤样品采集3份。土壤pH测定采用电极法;有机质测定方法:NY/T1121.6——2006;碱解氮采用(LY/T1228—2015)森林土壤氮的测定﹔速效磷采用(HJ704—2014)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速效钾采用火焰光度计法(NY/T889——2004)测定。

部分指标计算公式如式(1)~(4)所示。

群落中物种的重要值IV=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以相对高度代表相对显著度计算)0l (1)

1.3 數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3处理分析相关数据。

2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太白贝母野外调查区域主要集中在秦岭中部的4 个县域(表1),分别是眉县、太白县、鄠邑区、柞水县,海拔2110~2650 m,属北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区的亚高山气候类型,气温随海拔的高度变化较大,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年均温在5.2~10.6℃,年降水量800~1250 mm,年均日照965~1970 h,无霜期150~180 天。

调查区多为落叶阔叶林,个别区域处于落叶阔叶林与针叶林交汇地带。郁闭度一般在50%~70%,坡度比较缓和,多在15°~30°的坡谷或中、下坡位。

2.2 太白贝母生境的植物特征

太白贝母生境内植物分布具有明显的高海拔特征(表2),群落类型是亚高山阔叶林,以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辽东栎(Quercus mongolica)、青扦(Picea wilsonii)建群,偶见巴山冷杉(Abiesfargesii)等针叶林,郁闭度较高,太白贝母常生于林缘或林下。林下的灌木层大多呈现稀疏状况,以鞘柄菝葜(Smilax stans)、秦岭蔷薇(Rosa tsinglingensis)、陇塞忍冬(Lonicera tangutica)、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为主。草本层多以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e)、毛状薹草(Carex lasiocarpa)、林地早熟禾(Poa nemoralis)等为主。也有少部分太白贝母生于亚高山灌丛,群落多以杜鹃属灌木建群。太白贝母生境内有时可见黄精、重楼等药用植物,这与付绍智[11]的研究相同。

按生活习性划分,亚高山阔叶林计有木本植物14 科23属32种,草本植物18科25属38种。其中蔷薇科(Rosacea)、菊科(Compositae)、豆科(Leguminosae)为优势科,分别占31.8%、26.1%、20.3%。亚高山灌丛有木本植物7科16属25种,草本植物12科27属41种。在19个科中,占优势的科相同,但属和种的数量上有差异。

2.3 太白贝母根际土壤分析

表3是不同产地太白贝母根际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pH的差异,变异系数越大表明数据越分散,说明数据的空间波动越强烈,差异性越大[12]。

野生太白贝母多分布于海拔2000 m以上的森林棕壤,土壤的发育与降雨量接近,使得土壤pH的变异系数变化较小,仅为1.84%,多呈中性土壤。样地1的最低为pH 6.83;样地6的pH最高,为pH 7.29。

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以及有机质含量变化较大,其中碱解氮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7.53%。土壤中营养元素主要是植物凋落物经过分解后的产物,高海拔区域土壤层营养元素含量极易受微地形及降雨的影响,从而产生较大的差异。相对而言太白县的太白贝母根际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以及速效钾的含量多高于其他产地。速效钾的含量比较丰富,速效磷与碱解氮相对匮乏。

3结论与讨论

野生太白贝母种群在秦岭山区分布不连续,未见大面积的种群,多数种群延坡谷呈带状或片状分布,这与付绍智[13]的调查相似。同时更新苗稀少,可能是有性生殖产生的种子没有得到有效传播和萌发[14]。

野生太白贝母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多见于湿润的阔叶林下、灌木林带及林间空地。太白贝母特殊的生长习性,决定了其多生长在具有一定郁闭度的林下,且山间地势较为平缓的谷地,这种生境下水热分布较均匀,相对稳定,乔灌草发育较为完善,为太白贝母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环境。太白贝母根际土壤的分析中,pH的变异系数变化较小,说明野生状态下太白贝母对土壤pH 的要求较高,偏碱性土壤不适宜贝母种植;同时对氮、磷元素的需求相对较高,这与母茂君[15]研究结果相似。

太白贝母野生资源稀缺,处于濒危状态,对太白贝母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作为川贝母原植物中唯一适合相对较低海拔种植的品种,太白贝母市场前景广阔,人工种植是太白贝母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多位学者[16-22]对野生太白贝母与人工种植种进行了比较分析后发现,野生和家种贝母有效成分的组成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生境以及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的不同会影响太白贝母有效成分的含量。这些工作为太白贝母的规范化生产、质量标准与溯源体系、新品种选育等研究提供相应参考,因此在发展太白贝母种植业的同时,应重视太白贝母对生长环境的特殊要求,以满足市场应用和临床需求,确保太白贝母药材质量的稳定、有效、可控。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4.

[2] 段宝忠,陈锡林,黄林芳,等.太白贝母资源学研究概况[J].中国现代中药,2010(04):12-14.

[3] 吴振海,马酉寅,王俊波.秦岭常见药用植物图鉴[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273.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朱俊,陈家宙,陈家嬴 二〇一三年一月

一、前言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就是把某地区的土壤作为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其各种土壤类型发生、发育程度,演变规律、地理上的分布状况及规律,理化性状与生产性能,以及与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测绘出土壤类型图和相关图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资源进行评价,编制评价等级图,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改良实施方案。 该课程同时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在日常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能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以便既能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又能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查清各类土地的数量,评价土地质量,阐明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发展农林牧业及多种经营的土地潜力,为国土开发、整治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我们深知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仅仅在课堂上学习这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因此2012.11.5-2012.11.12,在咸宁贺胜桥镇,我们开展了野外实习。 贺胜桥镇地处咸宁市北大门,紧邻武汉江夏区,版图面积88平方公里,享有三线(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穿南北,一湖(斧头湖)连长江之优。耕地面积30133亩,盛产粮油、茶叶、苎麻、鲜鱼,是鄂南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 这次调查分室内和室外两部分组成。室外部分为实地调查,通过不同区域的划分,调查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同时观察各地的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类型,侵蚀强度,坡度,坡向,土壤质地,母质等情况,对自己所调查的区域有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最后经过所有小组拼图,拼成整个贺胜桥地区的土壤类型图和土地利用图。其中,土壤图是根据土壤相应指标确定土壤类型,并按土壤类型表标号,对于新土种由小组根据土壤指标状况先命名,然后进行统一命名。土壤利用图是根据土壤利用状况确定土壤利用类型,并按土壤利用分类表标号。室内部分就是利用拼成的图,运用ArcGis等软件,进行分析评价。 二、自然和农业情况 2.1、气候条件 咸宁市贺胜桥镇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

重金属污染区植物富集重金属效应及根际微生物和土壤酶特性分析

重金属污染区植物富集重金属效应及根际微生物和土壤酶 特性分析 摘要:本文对重金属污染区植物富集重金属特征以及根际微生物的特性、土壤酶活性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富集系数大的植物能从污染土壤中吸收和转运重金属,重金属大部分分布在植物的地上部,有较高的地上部/根部的含量比;在重金属污染条件下,微生物呼吸速率增加,代谢商增大;土壤酶活性随着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加剧而显著降低。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超积累植物,根际微生物,土壤酶活性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richment of heavy metals by plants,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 and the enzyme activity in soil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t turned out that,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 can be absorbed and transferred by the vegetation with big enrichment coefficients, making most of heavy metals spread in aboveground parts of plants, and making the value of content in aboveground parts/ content in underground parts very high.Soil base respiration and soil microbial metabolic quotient increased under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conditions and the activity of the soil enzyme decreased markedly as the degree of the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tensified. Keywords: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hyper accumulator,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 soil enzyme activity 前言 矿产资源开采是迄今最大规模改变地球表面景观和破坏地表生态系统的有组织的人类活动,矿冶周边地区的土壤产生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将使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农产品的品质下降同时也使地下水受到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植物修复技术以其潜在的高效性、低成本、易操作以及与环境生态相协调等优势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1],成为学术届研究的热点。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低,不利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清除;超积累植物通常生长缓慢、生物量小等,这些缺点严重影响了植物修复的效率。 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中物质转化的重要驱动者,不仅参与矿区废弃地土壤的生物化学作用,影响植被生长发育及其土壤改良的状况,其分布与活动更反映了

野生太白贝母生境调查与根际土壤分析

野生太白贝母生境调查与根际土壤分析作者:丛晓峰陈昊李为民李丹李思锋 来源:《农学学报》2022年第03期

摘要:为了解野生太白贝母的生境及根际土壤状况,对太白县等4个县域的野生太白贝母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太白贝母生于海拔2000~3300 m的山地草丛或林下,海拔是影响太白贝母生境适宜性最重要的生态因子,生境内植物分布具有明显的高海拔特征,乔木层多为落叶阔叶林,郁闭度较高,林下灌木层大多呈现稀疏状。不同产地太白贝母根际土壤pH的变异系数变化较小,仅为1.84%,呈中性土壤,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以及有机质含量变化较大,其中碱解氮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7.53%。野生太白贝母种群不连续、呈现破碎化零星分布。关键词:太白贝母;生境;海拔;根际土壤 中图分类号:Q949.95 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jas2021-0133 Habitat Investigation and Rhizosphere Soil Analysis of Wild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CONG Xiaofeng1,2, CHEN Hao1,2, LI Weimin1,2, LI Dan3, LI Sifeng1,2

(1Xi’an Botanical Garden,Xi’an 710061, Shaanxi, China;2Shaanx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refor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Botanical Resources,Xi’an 710061, Shaanxi,China;3Sdic Biotech Investment Co., LTD., Shanghai 200082, China)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habitat and rhizosphere soil status of wild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a field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four counties in Shaanxi Province including Taibai Coun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was found under mountain grass or forest at the altitude of 2000-3300 m, and the altitud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ecological factor affecting the habitat suitability of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The plant distribution in the habitat had obvious high altitude characteristics. The tree layer was mostly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with high canopy density, and the shrub layer under the forest was sparse.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pH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from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changed a little, which was only 1.84% and showing that the soil was neutral. The content of nutrient elements and organic matters in the soil changed greatly, and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alkali hydrolyzable nitrogen was the largest of 97.53%. The population ofwild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was discontinuous, fragmented and sporadic. Keywords: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habitat; altitude; rhizosphere soil 0 引言 太白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又名秦贝,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以干燥的鳞茎入药,用药历史悠久,主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等症[1],2010年后被《中国药典》收载[2]。 太白贝母产于陕西太白山、蓝田、鄠邑、柞水等地,生于海拔2000~3300 m的山地草丛或林下[3-4],是秦岭所产中药材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的品种之一[5]。,由于人为的大量采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太白贝母野生资源破坏严重,给药材产出带来众多不确定性[6]。陕西、重庆等省份已开展太白贝母的引种驯化工作,探索通过人工种植途径来解决太白贝母野生资源匮乏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太白贝母适宜生境的研究不够系统,导致引种成功率不高,因此研究太白贝母生境适宜性,明确其适生范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7。笔者于2019—2021年对陕西秦岭山区野生太白贝母进行了调查,涵盖陕西省太白县、眉县、柞水县等地,以期为太白贝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参考8%。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方法 收集整理太白贝母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野外实际调查经验,依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相关指导0',规划野外调查方案。在10 m× 10 m区域内野生太白贝母个体植株超过5株,认定为一个种群,相邻2个种群距离不小于500 m。

江西植烟土壤养与烤烟营养状况分析

江西植烟土壤养与烤烟营养状况分析

————————————————————————————————作者:————————————————————————————————日期:

江西植烟土壤养分与烤烟营养状况分析 何宽信李立新 江西省烟叶科学研究所南昌330025 摘要:根据我省全省植烟土壤养份和烟叶营养元素调查结果,分析了我省植烟土壤养分与烤烟营养状况。结果表明,我省主要植烟土壤pH值在4.21-8.24之间,平均为5.30,总体偏低;供氮能力超强, 96%的植烟土壤碱解氮超过优质烟适宜指标,近60%的植烟土壤碱解氮含量超过120mg/kg,仅有不足4.0%的植烟土壤碱解氮适宜,绝大多数系“肥田”种烟;此外我省植烟土壤上普遍存在缺乏镁、硼,氯、钼素含量不够,还原性物质含量较高等问题。生产实际中要大力推行稻草还田、施用石灰或白云石粉等措施改良土壤,必须严格控制氮肥用量,提高硝态氮肥比例,稳磷、增钾、控硫,并针对性地补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合理施用优质有机肥,保证均衡供应烟株营养,才能生产出高品质、有江西特色的优质烟叶。 关键词:烤烟土壤养分营养状况 烟草的适应性很强,在全球广大地域都有种植或生长,但各地的烟叶质量差异甚大,就烤烟而言,目前全球质量一流的当数美国、津巴布韦、巴西。上述三国除烟叶生产技术较为先进外,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十分注重对种植烟草的土地的选择,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优质烟叶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环境。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做法,积极开展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和烟叶营养状况状况调查,并根据土壤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烤烟平衡施肥技术对策,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为此,省局(公司)在全省范围内组织进行了植烟土壤养分和烟叶营养元素调查,以期为江西优质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调查,土壤样品按照150-300亩取一个普查样、1000亩取一个详查样的标准选取,烟叶样品在对应田块上定株、定叶位选取,全省共获取代表性土壤调查样品903个(其中详查样198个),烟叶样品276个(其中上部烟样91份,中部烟样100份,下部烟样85份)。在此基础上,对以上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其中土壤样品主要分析土壤pH 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5项常规指标,详查样还分析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烟叶样品主要分析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营养元素含量。通过以上工作,取得了大量的分析数据,为我省优质烤烟生产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现就我省植烟土训养分与烤烟营养状况分析如下: 1、江西植烟土壤概况 我省烤烟栽培主要采用稻-烟轮作,植烟土壤绝大部分是水稻土,包括酸性结晶岩类风化发育的麻沙泥田、石英岩类风化发育的黄沙泥田、河流冲积物发育形成的潮沙泥田、泥质岩类风化发育的鳝泥田、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形成的黄泥田、紫泥田等,面积分布最大的是麻沙泥田、黄沙泥田。旱地种烟面积在总面积中占比重很小,主要分布在赣南烟区,其中信丰、兴国两县尚呈规模,石城、广昌等县零星种植,旱地种烟土壤类

太白贝母田间杂草种类调查、危害及防治对策

太白贝母田间杂草种类调查、危害及防治对策 林茂祥;章文伟;韩凤;王黎 【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年(卷),期】2022(41)7 【摘要】采用“W”九点取样法,在早春、春末和盛夏对重庆红池坝栽培太白贝母的田间杂草进行调查,并通过主要杂草的相对多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和重要值 分析其危害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地田间杂草有86种,隶属于32科74属;其中菊科杂草最多,共18种,其次为禾本科杂草,为9种,再次为豆科和蓼科杂草,各6种。从 生活型来看,以多年生(包括两年生或越年生)杂草为主,共有53种。重要值大于3%的优势杂草有粗毛牛膝菊、红车轴草、鸭跖草、繁缕、细柄野荞麦、尼泊尔蓼、马唐7种,这些杂草在该基地危害性最大。重要值大于2%的有16种杂草,蓼科4种 占绝对优势,其重要值之和为11.09%;其次为禾本科3种,重要值之和为8.69%;菊科、豆科和石竹科各2种,重要值之和分别为7.16%、6.46%和5.99%;鸭跖草科、唇形科和荨麻科各1种。优势杂草以春夏季杂草为主,危害较重。采用生长期小型(微型)机械除草+休眠期化学除草的方法,可达到防控杂草、提高产量,并保证药材质量的 目的。 【总页数】6页(P60-65) 【作者】林茂祥;章文伟;韩凤;王黎 【作者单位】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重庆市中药良种选育与评价工程技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8.1 【相关文献】 1.常德地区茄果类蔬菜田间杂草种类、分布及危害 2.西宁地区草坪主要杂草种类和危害情况调查及其防除对策 3.向日葵田间杂草种类及防治技术 4.剑河县油菜田杂草种类调查及防治对策 5.郧西县小麦田间杂草种类调查与防控措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分析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分析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刘波;胡桂萍;郑雪芳;张建福;谢华安 【期刊名称】《中国水稻科学》 【年(卷),期】2010(024)003 【摘要】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分析了4个以Ⅱ-32A为母本和3个以制5为父本的系列杂交水稻组合在同等栽培条件下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并探讨其与水稻特性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水稻育种和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水稻根际土壤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丰富,共检测到38种PLFAs,其中完全分布的 生物标记有23种,不完全分布的有15种;水稻根际土壤中PLFAs含量细菌>真菌>放线菌.不同水稻材料根际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组成结构存在差异.对根 际土壤特征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16:0(细菌)、18:1ω9c(真菌)、10Me17:0(放线菌)、10Me16:0(硫酸盐还原细菌)和16:1ω5c(甲烷氧化菌)比较可知,制5系列组合含量高,最高的为金生优制5,Ⅱ-32A系列组合较低,含量最低的为Ⅱ优797.对PLFAs总量和水稻特性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LFAs含量与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对水稻根际土壤磷脂脂肪酸生物量总量进行 聚类分析发现,Ⅱ-32A系列组合聚为一类,制5系列组合聚为一类,表现出水稻遗传 特性在其根际PLFAs上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s 结构丰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受水稻遗传亲缘关系的影响. 【总页数】11页(P278-288) 【作者】刘波;胡桂萍;郑雪芳;张建福;谢华安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8;国家水稻改良中心福州分中心,福建,福州,35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8.1+3;S154.3 【相关文献】 1.新疆栽培红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多样性分析 [J], 徐鸿斌;王绍明;蒋静;马晓丽;张霞;于雄胜 2.红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PLFAs)特征分析 [J], 徐鸿斌;王绍明;赵维奇;兰家萍;杨东伟 3.用磷脂脂肪酸(PLFA)谱图技术分析内蒙古河套灌区不同盐碱程度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J], 李新;焦燕;杨铭德 4.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多样性 [J], 张秋芳;刘波;林营志;史怀;杨述省;周先冶 5.磷脂脂肪酸法分析地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J], 祁建军;姚槐应;李先恩;薛梅;马小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陕西黄柏塬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和陕西省保护野生植物调查

陕西黄柏塬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和陕西省保护野生植物调 查 薛智龙;何广应;刘巧娟 【摘要】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more plants were added to the lists of protected plants in the book entitled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n Huangboyuan Nature Reserve.%对《陕西黄柏塬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书中得到国家重点和陕西省保护野生植物种类进行了补充调查,增加了许多区域内常见而易被忽视的保护植物,使保护植物的种类名录更趋完整。 【期刊名称】《陕西林业科技》 【年(卷),期】2012(000)005 【总页数】3页(P40-42) 【关键词】陕西黄柏塬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陕西省;保护;野生植物;调查 【作者】薛智龙;何广应;刘巧娟 【作者单位】陕西太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眉县722300;陕西省太白林业局,陕西宝鸡721600;陕西太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眉县7223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3 陕西黄柏塬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位于太白县境内,是以大熊猫及其

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东与周至老县城省级自然保护区接壤,东南与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界,南与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接,西与牛尾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毗邻,北与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地理坐标在东经107°31′16″~107°42′30″,北纬33°42′02″~33°54′05″之间。200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以陕政函[2006]186号批准成立陕西黄柏塬省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处于北亚热带北缘,年平均气温6~12.5℃,最热月平均气温15~24℃, 极端最低气温-18~-9.5℃。年均降雨量800~2 000 mm。保护区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分布明显,海拔2 200m以下为松栎林带,以栎类和油松最具代表性, 是大熊猫冬春季的栖息地;海拔2 200~2 600m为桦木林带,以红桦和牛皮桦为代表,是大熊猫夏季活动、觅食的主要地带;海拔2 600~2 900m为巴山冷杉林带,代表性植物为巴山冷杉,是大熊猫夏季经常光顾、活动的场所;海拔2 900~3 120m为太白红杉林带,以太白红杉为代表。 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众多生物种类的汇聚地,共有野生脊椎动物346种, 占陕西省脊椎动物总数的46.82%。其中兽类81种,两栖类13种,爬行类25种,鸟类217种,鱼类10种;有野生种子植物1 109种,昆虫2 832种。区内有国 家Ⅰ级保护动物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林麝等7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黑熊、斑羚、鬃羚、红腹锦鸡、血雉、大鲵等36种;有国家I、II级保护植物红豆杉、 独叶草、秦岭冷杉、大果青杄、太白红杉、连香树、水青树、水曲柳等48种;有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太白贝母、秦岭花楸、秦岭乌头、星叶草等21种;保护区有已知真菌191种,其中食用菌103种,药用菌45种。 1 调查来源 陕西黄柏塬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时间短,地处秦岭深山,大专院校实习和科考活动少,区域内国家重点和陕西省保护野生植物种类较多,根据《陕西黄柏塬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1]记述内容,本次调查对书内已记载的植物种类不再做调查。

石台县虎杖药材及其根际土壤中硒及重金属元素含量检测与相关性分析

石台县虎杖药材及其根际土壤中硒及重金属元素含量检测与相 关性分析 梅桂林;王星星;孙煜铮;罗汉;方文韬;方文韬;程翔;相英龙;张雨凤;任勇;刘耀武;方成武【摘要】目的测定石台县虎杖药材及其根际土壤中Se和重金属Pb、Cd、As、Hg、Cu的含量,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测定Se和重金属Pb、Cd、As、Hg、Cu的含量,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石台县7个乡镇虎杖药材中Se、As、Cu、Cd、Pb、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59、0.32、7.42、0.12、1.38、0.005mg/kg;根际土壤中Se、As、Cu、Cd、Pb、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4、65.77、44.65、0.95、111.61、0.22mg/kg。结论石台县虎杖药材及其根际土壤皆达富硒水平,且虎杖药材与 其根际土壤中硒含量呈正相关;但虎杖药材与其根际土壤中As、Cu、Cd、Pb、Hg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不具相关性;石台县7个乡镇虎杖药材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期刊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7(036)001 【总页数】5页(P81-85) 【关键词】石台;虎杖;根际土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硒;重金属 【作者】梅桂林;王星星;孙煜铮;罗汉;方文韬;方文韬;程翔;相英龙;张雨凤;任勇;刘耀武;方成武

【作者单位】[1]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12;[2]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亳州中医药研究所,安徽亳州236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 虎杖源于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Poly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安徽、江西、四川、湖北、江苏等地。其性微寒,味微苦,归肝、胆、肺经;有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癥瘕、跌打损伤、肺热咳嗽等疾病[1-3]。现代研究表明,虎杖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抗休克、抗血栓、抗肿瘤、调节代谢[4],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安徽省石台县是继陕西紫阳、湖北恩施之后的第三个全国罕见的天然富硒地域,也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野生药用资源丰富,目前已 出产了多种富硒农产品,所辖大山村是著名的富硒旅游生态村。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癌、防癌、延缓衰老和增强免疫力等多重生理作用[5]。重金属是 中药材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土壤中元素含量特点与中药材成分含量具有相关性,可不同程度地对药材的品质产生影响[6]。目前,对石台县中药材的硒 及重金属元素含量特点分析未曾有文献报道,因此,笔者采集了石台县7个乡镇 的野生虎杖药材及其根际土壤,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ICP-MS)技术测定其中硒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进 行相关性分析,旨在为石台县中药资源发展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2.4.2 准确度及精密度试验准确称取胡萝卜标准物0.1 g,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并以上述试验条件进行检测,重复进样6次,计算6种元素的含量,

盐生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及耐盐碱促生菌的分离筛选

盐生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及耐盐碱促生菌的分 离筛选 盐生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及耐盐碱促生菌的分离筛选 植物生长受盐碱胁迫的影响是当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盐碱土壤中,植物的根际细菌群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根际细菌与植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能够帮助植物抵御盐碱胁迫并促进植物生长。因此,了解盐生植物根际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以及分离筛选耐盐碱促生菌对于解决盐碱地的改良和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研究盐生植物根际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我们选取了盐碱土壤中常见的盐生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咸蓬、碱蓬和碱蒿等。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我们收集了这些植物的根际土样品,并进行了高通量测序。通过对细菌16S rRNA基因 的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盐生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不同盐生植物的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存在差异,且与土壤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其中一些细菌属的丰度在不同植物的根际中具有显著差异,暗示了盐生植物对根际细菌的选择性。 为了筛选具有耐盐碱和促生特性的细菌菌株,我们首先对根际细菌样品进行了接种和培养。将土样品分别进行稀释和均匀涂布在含有适当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利用高盐高碱条件筛选。经过培养一段时间后,我们从产生菌落的培养板中挑选出了各色菌落,并进行了随机筛选。通过进行对比鉴定,筛选出了一批耐盐碱性较高的菌株。 进一步的试验中,我们对这些菌株的耐盐碱性和促生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其中一部分菌株在高盐高碱的培养基

上仍能生长,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耐受盐碱胁迫的能力。而在促生特性方面,这些菌株可以通过非生物途径或生物途径促进植物生长,例如释放植物生长激素、降解有害物质等。 综上所述,盐生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及耐盐碱促生菌的分离筛选对于改良盐碱土壤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盐生植物根际细菌的多样性和筛选出具有耐盐碱和促生特性的菌株,可以为开发和应用微生物肥料、调控植物根际微生态系统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有助于解决盐碱土地的困扰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得,盐生植物根际细菌对土壤环境因素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并在不同植物的根际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通过筛选出耐盐碱和促生特性的菌株,可以为改良盐碱土壤和提高农作物产量提供重要支持。这些菌株不仅具有耐受高盐高碱条件的能力,还能通过促进植物生长的非生物途径或生物途径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因此,深入了解盐生植物根际细菌的多样性,并开发应用具有耐盐碱和促生特性的菌株,对于推动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和调控植物根际微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望解决盐碱土地带来的问题

云南松根叶及林内土壤的碳酸酐酶活性分析

云南松根叶及林内土壤的碳酸酐酶活性分析 王晓丽;曹子林;和润喜;陈诗 【摘要】从9株云南松林木上分单株取样,通过测定云南松针叶(鲜叶、枯叶)、根以及林内土壤(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的碳酸酐酶活性,分析了云南松不同器官及林内土壤碳酸酐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差异性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云南松不同器官及林内土壤碳酸酐酶活性变化规律为鲜叶>枯叶>根>林内土壤,林内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的碳酸酐酶活性变化规律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单株云南松鲜叶的碳酸酐酶活性保持相对稳定,且枯叶、根、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的碳酸酐酶活性皆存在与鲜叶相似的变化规律;云南松不同器官与林内土壤间碳酸酐酶活性皆存在极显著差异;云南松鲜叶、枯叶、根、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的碳酸酐酶活性两两之间皆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云南松有利于林内土壤中碳酸酐酶的积 累。%To analyze the change,difference and correlation of carbonic anhydrase activity in different organs and forest soil,different needles(fresh leaves,dead leaves),roots and forest soil (rhizosphere soil,non rhizo-sphere soil)of 9 single plants of P.yunnanensi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rbonic anhydrase ac-tivity change lawswere fresh leaves >dead leaves >roots >forest soil,but the carbonic anhydrase activity change laws of rhizosphere soil and non rhizosphere soil had some differences;the carbonic anhydrase activity of fresh leaves in different individual of P.yunnanensis remained relatively stable,and the carbonic anhydrase activity of dead leaves,roots,rhizosphere soil and non rhizosphere soil in different individual of P.yunnanensis remained relatively stable with being similar to the fresh leaves;the carbonic anhydrase activity of P.yunnanensis

中药资源学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 BY一鸣 第一章绪论 《诗经》、《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梁代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唐代李勣和苏敬等著《新修本草》; 宋代苏颂等著《图经本草》;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吴其浚编著了《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 其次章中药资源调查与评价 中药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 (一)预备工作阶段 Ⅰ.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Ⅱ.调查工具的筹备 ⒈仪器设备的筹备①测量用GPS定位系统②采集标本用标本夹、采集袋、采集网等。 ③称量用天平、弹簧秤④各种记录表格⑤收集分析用样品用袋、纸袋、布袋。 ⒉交通工具3.野外用药品 Ⅲ.人员组织与责任安排 Ⅳ.调查工作方案的制定: 日程支配、资金安排;仪器设备的用法与娴熟。 (二)调查工作阶段 (三)总结工作阶段 系统整理调查所得到的各种原始资料,采集的各类标本和样品等。资料应按专题分类装订成册,编出名目。 并进一步分析争辩各种调查资料,进行数字统计,绘制成各种成果图件; 对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现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发利用的潜力和爱护管理等,做出科学的评价,并提出看法和建议。 编写中药资源调查报告。 中药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 一、现场调查:分为踏查和详查两种方式。 二、路途调查:在有代表性的区域内选择调查样地,进行中药资源种类及贮量的详查。 三、访问调查:访问调查是向调查地区有阅历的干部、生产技术人员、采集者和集贸市场 及收购部门等,进行口头调查或书面调查。 四、取样原则、技术与方法 (一)取样原则 中药资源调查格外关键的一步是选择调查样地,这是打算争辩结果牢靠性、精确性和代表性的核心部分,一般有如下应留意的原则: 1.两个步骤先踏查,后祥查。 2.三个全都外貌全都,种类成分全都,生境特点全都。 3.五个接近种类成分接近,结构形态接近,外貌季相接近,生态特征接近,群落环境接近。 (二)取样技术 1.主观取样 受到工作阅历、精力、看法、偏见,以及种群分布格局等影响,简洁消灭误差。 2.客观取样概率取样 随机取样。一般认为随机取样是最抱负的取样技术。 规章取样。也称系统取样。首先确定一个样地,然后每隔确定距离取一个样。

盐碱胁迫下大豆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

盐碱胁迫下大豆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 张建峰;吉丽;蔺朝龙;田磊;孔钰凤;田春杰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大豆根际土壤中真菌对盐碱胁迫的适应性,利用DGGE技术,通过浇灌盐碱液(A)及覆盖盐碱土(B)两种盐碱胁迫方式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根际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盐碱胁迫方式对大豆根际真菌相似性影响较大,如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在相同的盐碱胁迫处理A1浓度下,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可达0.70;适当的盐碱浓度可增加大豆根际真菌的均匀度和Shannon指数,如野生大豆在B1浓度时均匀度为0.99,在A2浓度时Shannon 指数为1.87;其中对DGGE特异条带测序与基因库比对,获得一些相对优势的菌株如:Fusarium oxysporum、Actinomucor elegans、Marcelleina tuberculispora、Ma rcelleina persoonii、Tofieldiaceae environmental sample clone、Uncultured eukaryote clone等.%To understand the adaptability of fungi in rhizosphere soil of soybean,two saline-alkali stress ways were set which involved irrigating saline solution (A) and covering saline soil (B),to analyze the diversity of rhizospherical fungi of wild soybean and cultivated soybean,throughthe application of DGGE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aline alkali stress ways ha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imilarity of fungi in rhizosphere of soybean.For example,under the same saline alkali stress way and concentration of A1,the similarity ratio between the rhizospherical fungi of wild soybean and cultivated soybean was 0.70.In addition,appropriate saline concentration can increase the uniformity and Shannon index of soybean rhizospherical fungi,for example,the uniformity of wild soybean at

三江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分析解读

天津农学院 景观生态学期末考试论文题目:三江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分析 学生姓名陈瑞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班级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1班 学号 1107074117 指导教师张瑞英 成绩评定 2014年6月

三江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分析 陈瑞 (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 11旅游1班) 摘要:本文在景观生态学基础上讨论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的保护。简述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减少的原因、保护需求;最后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基底、斑块、廊道和景观格局,以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学原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青海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曾被称为“生态处女地”。但是,由于自然、地理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致使雪线上升、草地退化、湿地萎缩、湖泊干涸、植被日少、沙漠化面积扩大、鼠虫害严重,已对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日趋严重的负面影响。至此,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刻不容缓,我国自 2000 年 5 月批准建立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 年 1 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生物多样性及景观多样性的保护,需要运用科学的景观生态学原理作为指导。 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 1.1 生物物种种群分布较集中,但物种种群数量锐减 三江源区大部分物种是周边地区沿高寒冷气候通道迁徙而来。据调查统计,白唇鹿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东部;野驴主要分布在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藏羚羊主要分布在可可西里山、阿尔金山等,分布区域相对集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一些野生动物本身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非法盗猎事件时常发生,三江源地区发生多次盗运、猎杀藏羚羊、雪豹、藏原羚等事件,使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冬虫夏草是三江源区具有极高经济价值野生药材资源,然而由于过度无序的采挖,资源已濒临枯竭。 1.2 生物种群分布地域差异显著 三江源区由于山地高度所引起的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使生物多样性在物种种群分布上有很大差异,如大黄、兰马鸡、藏马鸡等主要分布在气候温暖的东部地区;冬虫夏草、贝母、藏羚羊、藏雪鸡等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气候较寒冷的高原灌丛、高寒草甸和高流石坡等生态环境条件下;锁阳、罗布麻、麻黄草等仅分布于气候干旱的荒漠地区和盐

宁夏中药材栽培现状及对策分析

宁夏中药材栽培现状及对策分析 李明;安钰;左忠;刘华;张旭;陈宏灏;李吉宁 【摘要】宁夏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备发展中药产业的资源基础和优越条件。通过对宁夏中药材栽培现状分析,发现存在种植规模小且散、种植品种多且杂、缺乏技术指导及政策引导等问题,提出了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建议。%Medicinal plants are abundant in Ningxia, having the resource base and superior conditions to develop the indus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ivation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materials in Ningxia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problems such as small and scattered planting scale, miscellaneous planting varieties, lack of technical guidance and policy guidance were found, and development ideas and suggestions about industri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put forward. 【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 【年(卷),期】2016(057)003 【总页数】5页(P42-46) 【关键词】中药材;发展现状;对策 【作者】李明;安钰;左忠;刘华;张旭;陈宏灏;李吉宁 【作者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2;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2;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2;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2;宁夏隆德县张程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宁夏隆德 756300;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

油茶林地土壤铝的含量和化学形态分析

油茶林地土壤铝的含量和化学形态分析 黄丽媛;袁军;吴泽龙;谭晓风 【摘要】为探讨油茶林地土壤铝的化学形态、土壤铝含量与油茶叶片铝含量的相 关性,测定了湖南省14个油茶林地土壤和油茶叶片的铝含量以及土壤铝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油茶林地根际土壤和0~20 cm 土层总铝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土 壤中不同形态铝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有机态络合铝、酸溶无机铝、腐殖酸铝、可交换铝、单聚体羟基铝,有机态络合铝、酸溶无机铝和腐殖酸铝是油茶林土壤中含量较高的活性铝,三者占可提取活性铝总量的75%以上。湖南 地区油茶老叶铝含量为8.277~15.890 g/kg,嫩叶铝含量为4.097~7.451 g/kg,老叶铝含量显著高于嫩叶。油茶嫩叶中的铝含量与土壤中的可交换铝和有机态络合铝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油茶老叶中的铝含量只与土壤的有机态络合铝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In order to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mical forms and contents of aluminum in Camellia oleifera forest soils and the aluminum contents in C. oleifera leaves, the contents and chemical forms of aluminum in soils and the aluminum contents in leaves from 14 C. oleifera forests in Hunan province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otal aluminum contents in rhizosphere soils and 0-20 cm soil layer. The aluminum contents at different chemical forms had obvious differences, and the order based on the contents from high to low was Or-Al, In-Al, Ha-Al, Ex-Al, Hy-Al, and the Or-Al, In-Al and Ha-Al were the main forms in C. oleifera forest soils, which were over 75% in the total active aluminum. The aluminum content in leaves ranged from 8.277 g/kg to 15.890 g/kg for old leaves and fro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