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施中的一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施中的一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施中的一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施中的一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06231126.html,

关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施中的一点思考

作者:张静

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34期

摘要:坚持校企合作,把产教融合落到实处,实现职业教育改革和生产方式变革,促进

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是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高职院校教师是产教融合实施的重要推动者和实施者,建立校企利益共同体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产教融合;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2-0192-01

一、师资和教育理念是关键因素

任何院校的定位和专业特色都要靠教师队伍打造和实现。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蒋心亚院长在2015年9月招开的教研室主任会议上指出“当一个学校不明确本阶段该抓什么的时候,抓师资建设一定是正确的。”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质量工程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先进教育理念和方式不断涌现,而这些理念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高职院校中经历过了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此也高度重视,各种纲领、文件、实施意见层出不穷,专项经费和各种与此相关的激励政策日益完善,然而产教融合的效果却总是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师资队伍和教育理念的欠缺是根本因素。

(一)高职院校教师绝大多数来自于学术研究型高校

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均要求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中70%以上师资来源于应届毕业生,他们从未走出过象牙塔,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严重不足,要把他们由科研型转变为应用型教师,是需要时间和不断培训才能逐步实现的。如今高职院虽然加大了从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的力度,但由于引进人才的学历和职称门槛越来越高,大量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人员因学历、职称等因素被拒之门外。而那些符合引进条件又在企业发展顺利,能够独挡一面的企业中坚力量愿意再次择业到高校从教的则少之又少。因此,高职院校中同时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教学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当然,如今高职院已经把双师证书纳入师资队伍评估体系,然而拥有双师证书和具备双师素质之间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二)师资培养体系不健全

首先,高职院校教师课务相对繁重,尤其新进教师,前三年主要忙于备课、上课、写论文,对于高职教育理念的学习和研究既缺乏精力也难于找到方法,下企业实习更是难以落到实处。而新进教师前三年正是基本教育教学理念形成和定型时期,需要相对系统的培训和下企业

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06231126.html, 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研究 作者:李扬 来源:《办公室业务》2016年第11期 【摘要】职业教育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外的产教融合起步较早,得到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发展较为成熟。中国国内的产教融合在政策支持方面的力度尚不够完善,因而其发展并不明显。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内产教融合的发展,文章重点研究了当前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几种典型支持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支持 伴随着市场经济以及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产教融合具有了新的内容和富有特色的地方。当前,根据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其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就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和相互适应,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二是人才培养的主体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依据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来共同制定课程计划、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第三,职业学校应该按照自身的发展,进一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综合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等。 研究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对于学校来说可以创新自身的办学体制,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对于企业和行业来说,可以为其提供更广泛的实用性的技能型人才,推动企业和行业的发展,以致进一步促进整个市场经济发展。 一、国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 根据相关考察分析,在国外,关于产教融合的集中典型的模式主要是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以及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一)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美国在1996年开始实行“合作教育”的模式,大学新生入 学之后,开始进行半年的学习,继而在学校和小企业之间进行两个月的岗位技能学习培训和专业课的学习,等到毕业前的后半年进入学校,进行集中学习以及准备毕业事宜。 美国这种产教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经济发展需要而实行的,此外还受到多元文化并存以及政府实行的教育机会均等政策,保障公民基本教育权利所致。美国的传统意识中并不重视职业教育,所以其发展速度较慢。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的经济一度停止增长,通货膨胀严重,而日本此时经济发展却十分景气,美国政府研究之后发现这是由于日本政府对于员工的教育的重视。因此,美国政府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美国政府花费众多的财力以及物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逐步实行产教结合。另一方面,一改传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SWOT分析

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 键。它不仅有助于增强职业院校的竞争力与吸引力、提升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契合 度,而且有助于缓解技术危机、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助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高 职院校的产教融合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仍旧不尽人意,无论是顶层设计层面,还是具体实施层面都 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完善。因此,采用SWOT分析方法,剖析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优势、劣势及所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变革策略,具有一定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SWOT分析;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154(2018)06-0040-06 作者简介:朱赛荣(1993-),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收稿日期:2018-07-20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SWOT分析 朱赛荣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 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发展 理应坚持的重要原则。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职业 教育的开创者和倡导者黄炎培先生就提出了早期产教 融合的思想,他描述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双手万能、手 脑并用、读书与做工相互结合。[1]近几年来,政界与学 术界也都在相继的对产教关系进行研究,由工学结合、 产学结合到产学研结合再到产教融合,展现着不同背 景下对产教关系的认识与描述,体现着对产教关系内 涵探讨的深度与广度。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是指育人过 程中生产与教学的融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 过程与生产工作过程的融合,是育人方式上的融合;二 是教育教学内容与生产技术技能的融合,是育人内容 上的融合;三是教育教学成果与技术产品研发的融合, 是育人成果上的融合。[2] 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类 型,肩负人才培育与服务经济发展的双重重任。随着 产业的转型升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需矛盾急剧恶 化,劳动力市场结构日益失衡使技术强化成为当务之 急。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及吸引力却明显不 足,整个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与发展后劲仍有待加 强。因此,无论是缘于职业教育的变革要求,还是对于 产业转型、经济发展需求的考虑,加快推进高职院校的 产教融合均有一定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形式 产教融合的相关主体有政府、行业、企业与高职院 校,不同合作形式的主体虽有所不同,但最终是以企业 和学校两主体的合作为载体。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 桥梁与具体实施路径,当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形式 主要有以下四种:[3] (一)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合作育人,比较典型的模式是 “校中厂”与“厂中校”。“校中厂”指企业作为学校的一 部分,将企业生产线引入到学校,其偏重于实训教学, 根据学习需求对接岗位,增加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 可能性,但其真实的生产性及服务性相对较弱。“厂中 校”指学校作为企业的一部分,在企业厂区划出校区, 作为实训实习基地,其偏重于实习实践,有助于让学 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具体岗位及规章制度,但 受企业工作任务的制约,易使实践学习工作流程化、 形式化。该模式强调校企合作,形成交叉育人的融合 方式。 教育管理 40

产教结合工作计划重点

产教结合工作计划 广饶县中等专业学校

产教结合工作计划 实施产教结合教学是有效解决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相脱节的途径之一。为努力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要求的“零距离”,我校于2006年启动了产教结合的教学改革工作,改革中坚持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产教结合为载体,在广泛学习、借鉴兄弟学校成功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成功构建了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校、企业、学生之间搭建了一条人才培养的通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一体教学模式 (一)明确目标、准确定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主导,以项目、产品为引领,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三者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一体化教学以贴近市场、服务企业、服务就业、服务经济为导向,依托企业立足学校实际,由点到面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和利用校企两方面优势,在专业开发、课程建设、产品研究、人才培养上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开创以产促教、以教带研、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教改新局面。 (二)科学选择企业、产品 根据学校教学实际,广泛进行市场调研。以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和一般行业的重点企业为必要条件,以企业与学校对口专业为突破口,以用发展的眼光培养学生为共鸣点,进行合作企业的选择。

1.选择企业文化优秀、技术力量雄厚、加工设备精良、产品工艺多样化的企业,以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 2.选择互补性强的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多层面锻炼学生的能力。通过与不同类型的企业合作,增进学生对生产过程中各层面知识的了解,技术能力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 3.选择企业固定的、批量大的并且与专业教学要求相符的产品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教学课题的可行性、稳定性和教学的连贯性。 (三)精心组织、逐步实施 我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设备特点、师资力量、教学水平进行了全面的统筹安排,尽量做到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符合企业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保证了学生顺利完成一体化学习。 1.选派教师到企业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熟练掌握产品的一系列加工程序,同时要求企业派驻技术人员到校进行必要的帮助与指导,以保证产品转化的成功率。 2.根据教学条件和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合理调整实习设备,组建产品教学专区,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产教进行“柔性结合”。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企业的文化精神和理念,提升职业素质。 3.专业教师根据产品工艺扩展理论知识点,制定出产教结合的教学课题。根据产品课题的难易程度分解教学任务,由不同年级学生按工序分层次承担。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计划

附件1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 建设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根据《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提出的“打造30个左右江苏省高职产教融合集成化实践平台”要求,现制定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计划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支撑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和骨干专业(群)建设为目标,在2016年实施的“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改造、集成创新,重点支持建设30个左右的产教深度融合、功能有机集成,设施设备先进、资源集聚集优、团队结构优化、管理集约高效的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建设改革经验和模式,支撑江苏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二、重点任务 (一)服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 聚焦区域重点行业或产业(链)领域,整合本校相关专业的设施设备与教学资源,按照专业群间共享、专业群内共享、专业核心能力和公共基础通用能力四个方面整体设计实践平台教学体系。结合国家

“双高计划”创建等项目实施,打造具有全国领先优势、在国际同领域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水平专业群,建立健全多方协同的专业群可持续发展支撑服务体系。 (二)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 在实践平台创设不同复杂程度、不同技术技能要求的多种岗位,以满足学生循环学习、阶梯起步、螺旋上升的实习实训要求。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模式,着力培养产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完善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应的实训教学体系,积极参加“1+X”证书制度试点。 (三)组建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要求,以产教融合集成平台为纽带,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选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产业导师,组建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师团队。引进或培育一批行业有权威专业群建设带头人,着力培养一批能够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骨干教师,合力培育一批具有绝技绝艺的技术技能大师。建立健全教学创新团队管理制度,落实团队工作责任制,围绕生产性项目,不断优化团队人员配备结构。 (四)建设标准化实践案例和课程资源 参照行业国际标准,联合行业龙头企业,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或真实生产任务为依据,按照模块化课程的定位、目标、工作情境、考核方式、媒体资源等五大核心要素,系统开发标准化实践

高职说课

高职说课 高职院校教师如何说课 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说课的内容一般包括:说教材、说教学大纲、说教学对象、说板书设计、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过程等方面。 一、说教材 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还包括对教材的优缺点进行说明。 二、说教法 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后,恰当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解释教者是用的什么方法落实“双基”、渗透德育、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还要说出教者在教学中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的,在精华要害的知识上进行点拨,在能力生长点上强化训练,以及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同时说该课时如何使用教具、学具或电教手段,有创新、实用的教学方法更佳。 三、说学法 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还要讲出教者是怎

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四、说课堂教学秩序 主要说明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课堂教学的结构安排和优化过程,以及教学层衔接与教学环节转换之间的逻辑关系。 说课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说课稿。说课稿不宣过长,时间应控制 在10—20分钟之内为宜。 2,说课与授课,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 一谈。教案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而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 3,说课的理论依据,要随说课的步骤提出,使教例与教理水乳交融,有机结合;要避免穿靴戴帽式的集中“说理”,造成教例与教理油水分离。 本人参加了我们学院教师的说课大赛决赛,我的说课稿如下: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好~我今天的说课课程是---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下面我 将从说教材、说教学大纲、说教学对象、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程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由王涛、章明等主编的21世纪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系列规划教材《计算机组 装与维修》是我选用的教材,2009年2月出版,其目标定位为培养计算机维护与 维修方面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本教材全面剖析了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详细地介绍了计算机硬件的选购、组装与CMOS参数的设置、操作系统的安装、维护及故障

产教融合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有机农业论文-农业论文

产教融合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有机农业论文-农业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针对农业高职院面临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校企合作不紧密、合作层次较浅等现象,提出要通过完善政策法规、构建长期合作机制、对接企业需求、打通校企人员流动通道等措施来创新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满足企业的需求。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1背景

自提出“促进产教深度合作”以来,、等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及《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都表明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当下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但目前农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存在层次较浅,培养学生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急需的现代职业农民缺乏,存在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际过程中,校企合作还停留在签协议多,学生只能近距离观看合作企业,更别说融入到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存在两张皮、一头热的现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裹足不前,长期停留在“合而不融”的阶段,培养出来的人才规格与农业发展不相匹配,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如何与企业强强联合,改革创新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职业农民,实现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已成为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影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因素

全国高职学校基本教学规范方案

全国高职学校基本教学规范方案 一、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程标准 三、×××课程实践教学标准 四、×××课程实践教学指导书 五、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制度

一.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二)、招生对象 (三)、学制与学历 (四)、就业面向(专业设置与产业要求对接) 主要就业部门: 可以从事的岗位 (五)、培养目标与规格 1、人才培养目标 2、人才培养规格 基本素质:身心、人文、职业 知识要求:公共基础知识、职业基础知识、职业核心知识 能力要求: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发展能力 职业态度: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创新精神 (六)、培养方案框架体系 2、专业课程设计思路 3、专业课程体系架构 从职业能力要求、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三个方面介绍,学习内容按章(单元、项目)编写。如理论加实训,要列出实训项目。 4、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七)、教学环节,教学进程,课程结构比例 1、各教学环节总周数分配表 根据学院每个专业实际教育教学内容制表(单位:周) 2、××专业教学计划表(单位:学时) (八)、实践课程和素质教育活动安排

2、素质教育活动安排表 (九)、专业办学条件 1、专业教学团队、师资质量、师资结构 2、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基地(名称、设备情况、实训项目) 2)校外实训基地(名称、地点、实训项目) 3)信息化教学设备 (十)、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1)教材,选用规划教材要求,校本教材开发情况 2)图书,可供本专业使用图书资源(电子读物情况)3)数字化(网络)学习资料 (十一)、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1)改革教学方法 2)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3)教学管理 (十二)、编制依据及说明 二、课程标准

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发表时间:2019-07-29T17:19:20.5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王丽娟1 覃妮妮2 [导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依据及构建过程,分析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结合混合式教学实施流程,构建了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一般模型。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柳州 545002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 545002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依据及构建过程,分析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结合混合式教学实施流程,构建了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一般模型。通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确保高职院校的考核评价过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为高职院校一线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成果导向教育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当中,MOOC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这种模式的应用转变了传统的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MOOC模式对于知识的解读和阐述都是基于大范围的层面,因此对于一些关键知识点的讲解还存在疏漏。因此,将MOOC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被提出,而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模式、MOOC模式以及MOOC+SPOC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展开了研究,并通过一定的实验,阐述了高职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和过程。 1、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 1.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育的宏观目标 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与现代基于网络课程的教学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这为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础。 1.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宏观目标的框架下,从知识要求、能力要求、职业素质要求等方面,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描述。同时也对各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了相应的要求,课程教学目标要全面体现其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各门课程的教学能否实现其预期的教学目标,决定着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课程教学目标应作为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 2、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 2.1运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有效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在高职的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中,运用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在假设所有学生都能成功的基础上,学生之间的学习是合作关系,而非竞争关系。学习行为发生前,所有学生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学习成果蓝图(高峰成果),学生能够获得成果与学习方法路径有关,而与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习进度的关系不大,教师要用批判性思维和恰当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为学生设置分阶段学习目标,以逐步实现预期总目标,同时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学习资源、学习建议,创造有利学习条件,以降低失败风险,创造最大化成功学习的机会。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具有极高的应用推广价值,所以,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应有利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教与学及教学环境与资源的改进。 2.2构建个性化学习与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的核心思想是个性化学习与师生交互的有机融合。课前,学生分析学习任务,并利用自己喜好的学习方式,借助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完成基本知识的意义建构;课中,分析课前学习遇到的难点,师生深度互动,进行难点突破与巩固训练;课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等方式进行强化训练和应用迁移。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个性化学习与师生交互的深度融合;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主体性;体现了教师作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组织者、监控者、促进者、帮助者、指导者、教学资源提供者的主导性。 2.3分层考核评价机制的形成 针对高职院校当中MOOC、SPOC以及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的质量评价体系展开研究,为了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相互对比,将实验对象分成了三组,A组采用的是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B组采用的是MOOC的教学模式,而C组则采用传统的SPOC课堂教学模式。在进行分组之前,对三个组别的学生进行了三次模拟测验,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平均分到三个组别当中,每组的平均成绩保持在同一水平,处于优秀、良好、及格层次的学生数量十分接近,同时对三组学生保持相同时间的授课,在一段时间之后观察三组学生的成绩,进而进行对比。由此发现问题,作为混合教学模式的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参考和依据。 在最终考核的环节,能够预先准备好A、B、C三种难度梯次的考题,同样能够在统一考试当中设置A、B、C三类难度梯度的考试题目,提供给学生们自行实施选择。其间,对于B层、C层中的学生不但需要作答该层次的试卷考题,同时还需要自主挑战难度更大的试题。比如:C层中的学生可以作答B层试题,B层中的学生可以作答A层试题,借此以激发学生们的进取心,以达到自我发展。不管是C层的学生又或是B层的学生,仅需顺利挑战,便能够提高一个层次,积极肯定学生们所获得的进步,并且能够加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在针对所有学生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根据分层教学的有关准则,对于各个层次中的学生运用相应的评价形式。 3、针对高职院校课堂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标准的研究 3.1质量评价标准 根据对三组学生的学习成果的测试,将评价标准分成了日常测验成绩以及期末考试成绩。首先将随堂测验的成绩作为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在开展测试的一个学期内,进行12次的随堂测试,其中6次线测试,6次线下测试,满分均为100分,根据随堂测验的成绩来检验平时课堂的教学质量。在学期末设置一次期末考试,将满分设置为100分。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为:12次随堂测试*50%+期末考试*50%,然后根据

探究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探究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9-10-29T16:36:04.680Z 来源:《教育学》2019年11月总第196期作者:段彩凤 [导读] 基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引入信息化教学。 德宏职业学院云南德宏678400 摘要:基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引入信息化教学。更多高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将教学中心与难点彰显出来,以突出实际教学效果。基于此,文章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阐述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希望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 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够使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信息化教学并非为实现信息化而采用信息化技术,而是要在多种教学模式中,借助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在课程教学中灵活应用,以强化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十分有必要深入研究并分析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设计方法。 一、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就是在多种信息化情境中,学习者利用既有资源进行研究并解决问题,自主构建知识架构,不断提高个人习得技能。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中,应以运用信息化技术为基础营造学习氛围,同时开放学习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支持。 另外,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尽量与学生选择学习内容、方式需求相适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与监督作用;在教学设计中,还应给予协作学习必要的关注。 二、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 在设计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合理采用设计方法,以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1.基本思路的确定。(1)应对云课堂、学习通、网络资源、微视频、Flash以及QQ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构建网络化与信息化特征明显的教学课堂。(2)借助既有教学资源、在线调查以及课程通知等多种组织途径,保证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3)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全面优化教学过程。 2.实现过程。设计课前网络预习的时候,应合理运用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模式,利用云课堂为学生布置课前的学习任务并及时通知。而各小组组员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根据导学案的具体要求,分成不同小组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期间,可以对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加以利用,充分利用知识地图对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进行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后,应当将导学案作为参考开展自测,了解自学情况,完成课堂准备工作。(1)教学设计自主学习。教师应对极域教学平台加以利用,对学生端进行控制,为学生梳理基础知识。综合考虑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小组组员根据教师课前梳理的基础知识,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课前学习疑问进行解决,随后安排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学生应认真听与看,也可以适当做记录。在任务驱动的作用下,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技巧,学会合作与表达。随后,利用学习通投票的功能,评选出最佳小组。此后,教师即可自制测试题目要求学生练习,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理解基本原理,掌握课堂教学重难点(2)实践演练环节。此学习环节,教师可向学生下发任务单,通过合理引入教学实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3)交流实际操作成果。教师可以安排学习任务完成良好的小组总结项目,并利用学习通投票功能对学生掌握方法的程度进行投票,对学生了解知识点的程度形成相应的了解。这样一来,即可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加以培养,使其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升。(4)任务的布置。充分利用翻转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模式,实现课后提升目标。在学生向互动教学平台上传完成的作品后,教师即可测评所收集的资源。在课后,可以将小组作为单位制作课件,向学习空间上传,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形式,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巩固,不断提高其信息化技术水平。(5)教学评价的应用。在融入信息技术以后,教学评价即始终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课前。通过对导学案的应用自评操作问题;②课中。测评作品,采用过程化评价与多元化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手段集中应用于以上教学环节中,为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服务,确保了教学过程的有序性,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并实现全面发展,不断培养其职业技能以及素质水平。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活动中,合理引入信息技术,使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状况对教学策略加以合理化设计。在信息化教学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予以解决,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获益明显。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工作也会引入更多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教学实践模式,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效果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丁晋高职院校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17):150-151。 [2]赵玲玲信息化教学视角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课堂设计[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2):32。 [3]霍如桃高职院校专业课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10):68。 [4]童玲方姝高职院校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流程设计研究[J].才智,2019,(13):36。 [5]戴澍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9):258-259。

高职院校案例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高职院校案例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摘要]案例教学如何在高职教学中实施,已经成为众多高职教学工作者的研究课题。文章综合分析了学术界对案例内涵的诠释,根据高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高职中案例的具体内涵、建设原则及其结构形式,并结合“机械组件的装配”课程的建设,介绍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案例教学机械组件的装配 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事关专业建设的质量。针对高职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类型特点,高职院校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实施教学内容的改革,推广案例教学方法,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案例教学及案例的界定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首先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于1870年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案例教学法也已经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其在高职中的内涵及运行方式,也成为高职研究人员探索的课题。 案例教学在学术界尚有很多不同的界定,我们可以对一些已有的案例定义进行梳理、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职业教育中案例的真正内涵。墨西思认为,案例是一种以叙事形式呈现的描写性研究文本,它源于真实的事件或情境。它强调了案例必须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用于向学生介绍真实的活动。劳伦斯也认为,案例作为某一情境的记录,是一种师生共同分析与学习的工具,用于把真实生活引入课程,并将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方式学会解决真实问题的方法。从劳伦斯的剖析中可以看出,案例是学生认识社会、学习工作的一种有效载体,更是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案例教学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我国教学改革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郑金洲认为,案例除了作为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外,其还应包含情境中的诸多疑难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邵光华也指出,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是对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或例子的具体的叙述。它具有典型性、有效性,但不是课堂实录。马冶国等研究者研究分析了中外教育专家所描述的案例定义,提出了案例的构成要素,即由事件、情境、叙述和问题,在事件中强调其典型性,在情境中要求其真实并且具有一定复杂性,在叙述中追求过程的完整性,在问题中则是要求问题明确,针对性强,同时还隐含着问题解决的其他可能性。 根据上述案例定义的分析,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高职提倡的工学结合学习模式的要求,我们研究得出职业教育的案例

浅析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

浅析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即为线上线下教学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要发挥教师激趣、启思、导疑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探索性与创造性。混合式教学过程是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三者的结合,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革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关键字】线上线下教学;微课;慕课;翻转课堂 一、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随着高等教育育人理念及多媒体技术发展,高职教育坚持以培养人为目的宗旨,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他的观点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革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混合式教学即为线上线下教学的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所谓线上教学就是教师课下录制微课视频,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互联网通信技术等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方式。通过线上的教育教学平台可以将不同领域及层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可以适合不同教育层次要求的优秀视频教学课件,学生可以在家里、公园、咖啡厅等任何场地进入平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教学视频进行学习。线下教学即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突破传统讲授课程的基本内容的地方,线下教学更多是通过讨论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解决学生的难题,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表达能力。 2015年3月,教育部办印发的《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指出:“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课堂的有机融合,逐渐被高职院校所认可,也成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的大课题。这一新生事物对于高等教育教学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机遇。 二、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 (一)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的根本是教学模式的改革 1.混合式教学课程的分类 混合式课程的种类分可以为慕课、微课、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的根本是教学模式改革。这也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而慕课(SPOC式的)、微课(课堂结合)的形式,可以成为“翻转

高职院校优秀教学教案评选办法(最终版)

优秀教学教案评选办法(试行) (城院教字[2010]第7号) 为加强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断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经学院研究决定,开展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评选对象及要求 1、对象:全院专职教师; 2、要求: (1)参评的教案应符合学院教案基本格式,多媒体课件、讲义不能做为教学教案独立参评,只能做教学教案的辅助教学手段、教学材料进行参评。 (2)参评的本学期教案应涵盖课程全部教学内容的2/3以上。 (3)参评的教案应自主编写,不得抄袭。 二、评选程序及办法 具体参见《优秀教案评分表》(附件2)。此评分标准也是学院对教师教案进行随机检查时依据的标准。 学院优秀教案的评选工作由教务部负责组织实施。 1、评选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各学部组织初选与推荐;第二阶段:学院评选。 2、各学部要认真组织本单位的初选工作,并按本部门授课基数的 5%的比例向学院推荐优秀教案,并填写《优秀教案推荐评审表》(附件1)。 3、评选工作由教务部组织,由督导、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教案进行综合评审,采用《优秀教案评分表》进行评分,以此确定获奖名单及获奖等级。 4、评审结果报请院领导批准后,对获奖教师及教案题目予以公布,学校将予以表彰和奖励。 四、各系推荐优秀教案材料:

1、《学院优秀教案推荐评审表》; 2、授课教案; 3、教学日历; 4、授课教材; 5、教学大纲。其中1、2、3、5由各学部在推荐时上报,授课教材在评审时通知呈交。 五、时间安排 优秀教案评选每年进行一次。推荐材料于每年的12月前交教务部。 六、奖项设置和奖励 1、优秀教学教案评选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对所有获奖者,发给奖励证书和奖金。 2、奖励标准为:一等奖:500元及获奖证书;二等奖:300元及获奖证书;三等奖: 200元及获奖证书;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 七、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八、本办法解释权归教务部。 附件1:《优秀教案推荐评审表》 附件2:《优秀教案评分表》

浅析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方法

浅析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的新形势下,高职的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以突出启发性为原则,以有益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为指导思想。同时,还要从高职自身的特点出发,注意实践情境的创设、智慧潜能的开发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职学生是在高考最后一批录取的,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因此,高职教育方式应适合他们的特点,在此,文章引用了古代教育家的思想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寻求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 1.学习成绩落后的阴影 高职的学生普遍在中学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高考中取得的成绩不理想,多少都存在一些自卑的心理,从而也多少带来了一些消极的情绪。由于高职院校强调的是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他们参与公共场合活动能力。但是,当他们一旦受到挫折又表现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容易自我否定。 2.容易丧失学习信心 高职学生普遍对于和职业发展方向有关的课程比较关注,但是由于基础较差,以及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少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对于付出时间和精力学习的课程,一旦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往往容易丧失信心。 3.普遍自制能力比较差,容易盲从 由于高职的学生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在中学时期有些就有不良的习惯,是非观念尚未建立,容易盲从。加上学习成绩不理想,为了寻找精神寄托,容易被一些不良的思想干扰。 4.渴望得到认可、鼓励和赞赏 很多学生到了大学阶段,都渴望获得认可,希望认识新朋友,也希望有机会可以和老师多沟通。其实,高职的学生都希望得到家里、学校、同学和朋友的理解、鼓励和赞赏,这就要求家长、老师、同学和朋友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开导。不同的态度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能毁了一个人。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育他们“知不足然后知进步”。《礼记·学记》中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也就是说“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若干思考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若干思考 作者:齐羽羽王斌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第8期 齐羽羽王斌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山东日照276826)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下混合式教学逐渐取代了原来单一的传统 教学模式,成为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弄潮儿”。本文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基于本校“实用 商务日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情况,论述该教学模式的课程选择、要素分析、教法改革等 内容,旨在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一课双师 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把传统学习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相结合,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通过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新教学模式。该教学模 式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采用混合式教学既能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内动力,又能兼顾学 生学习特点,让课堂充满弹性,是一种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但笔者认为,并不 是所有课程和所有课程的内容都适合采用混合式教学,开展混合式教学时需要根据网络环境合 理选择课程,结合课程合理配比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关于高等职业院 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选择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课程 一门课程是否拥有优秀、丰富、多样的网络课程资源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重要基础与条件,而课程资源也不仅指内容呈现和讲解型的教学视频资源,还应包括用于教学评价的检测题和试 题库,用于师生互动、交流的网络空间等各种资源,因此网络环境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力的 支持。 高校教师推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时可以选择两种类型的课程:一是当前网络环境下已经具备 丰富、优秀的课程资源的课程;二是当前网络环境下该课程的线上资源不充足,但教师可以基 于学校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根据自身课程建设需要,结合本校学生学习水平和特点,自主开 发网络教学资源的课程。若选择第一种类型的课程,教师无需再自主开发,但需要选取适合学 生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的课程资源以及线上教学内容;若选择第二种类型的课程,教师需要特 别重视课程资源的设计开发,真正由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变为“学教并重”,由原来课堂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也就是不仅要开发设计课件类、视频类和测试类 资源,更要开发设计支持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关资源,将教和学相结合,学 和练相统一,真正体现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实用商务日语”课程是我校日语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之一,该课程是日语教研室依托 学院泛雅网络学习平台,基于具体的商贸活动录制并制作的网络化教学课程。课程建设过程中 紧紧围绕涉日商贸企业的岗位群需求,以岗位群工作任务需求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为主线设计 课程结构,选取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资源,实行校企合作共建,突出产教融合的“职教精神”。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合集:职业教育论文 相关热搜: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形式。产教融合历经多年,已经形成“订单班”、“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形式,但诸如企业参与度不高、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矛盾、企业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等问题也凸显。在分析产教融合现状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区别的重要特征。经多年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已形成一些固定形式,并取得极大成功,但很多方面的问题也同样凸显。在全面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产教融合应总结以往经验,拓宽内涵、创新形式,以达到培养高

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其意义 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业与教育一体,两者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从而使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科学研发、素质培养、技能提升、生产劳动和服务社会等多种因素一体发展。产教融合的基本内容是要实现“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其根本目的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培养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能够解决职业学校老师实际操作不足的缺点,提升其业务水平,并且对地区经济的繁荣、产业升级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产教融合打破了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经济、脱离实际的弊端,真正将教育与就业衔接起来,学校真正形成“产、学、研”的能力,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社会需求。企业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将岗位的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