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竞赛培优教程:蛋白质部分

高中生物竞赛培优教程:蛋白质部分

高中生物竞赛培优教程:蛋白质部分
高中生物竞赛培优教程:蛋白质部分

高中生物竞赛培优教程:蛋白质部分

蛋白质

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通常占细胞干重的一半以上。蛋白质主要由C、H、0、N四种元素组成,其中氮的含量在各种蛋白质中比较接近,平均为16%,因此用凯氏(KJelahl)法定氮测定蛋白质含量时,受检物质中含蛋白质量为氮含量的6.25倍。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一)氨基酸

1.氨基酸的结构

天然存在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共有20种,各种氨基酸(除脯氨酸)在结构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与羧基相连的碳原子(α-碳原子)上都有一个氨基,因而称为α-氨基酸,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侧链,即R基的不同。除甘氨酸外,所有氨基酸分子中的α-碳原子都是不对称的,有L-型和D-型之分。在天然蛋白质中存在的氨基酸都是L-α-氨基酸。

2.氨基酸的分类

根据R基团极性不同,氨基酸可分为:非极性氨基酸(9种);极性不带电荷氨基酸(6种);极性带负电荷氨基酸(2种);极性带正电荷氨基酸(3种)。如表1-1-1所示。

根据成年人的营养需求,20种氨基酸又可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足指成年人体内不能合成而必须山食物提供的一类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另;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精氨酸和组氨酸,在幼儿时期体内合成量满足不了生长需要,需食物补充,称为半必需氨基酸。

3.氨基酸的主要理化性质

(1)一般的物理性质α-氨基酸呈无色结晶,在水中溶解度各不相同,易溶于酸、碱,但不溶于有机溶剂。

(2)两性解离和等电点α-氨基酸在中性水溶液中或固体状态下主要是以两性离子的

形式存在,即在同一个氨基酸分子上带有能放出质子的-NH3+正离子和能接受质子的

@一C00-负离子。因此,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当两性离子氨基酸溶解于水时,其正负离子都能解离,但解离度与溶液的pH值有关。向氨基酸溶液加酸时,其两性离子的-COO-负离子接受质子,自身成为正离子,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加入碱时,其两性离子的一NH3+正离子解离放出质子(与一OH-合成水),其自身成为负离子,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当凋节氨基酸溶液的pH值,使氨基酸分子上的一NH3+和一C00-的解离度完全相等时,即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移动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氨基酸所处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以符号pI表示。在等电点时,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容易沉淀,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分离制备各种氨基酸。

(3)紫外吸收光谱各种氨基酸在可见光区都没有光吸收,在远紫外区均有光吸收,而在近紫外光区仅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有吸收能力。其中色氨酸最大吸收波长为279nm,酪氨酸最大吸收波长278nm,苯丙氨酸最大吸收波长为259nm。利用紫外光法可以测定这些氨基酸的含量。

(4)重要的化学反应氨基酸不但α-氨基、α-羧基能参加反应,而且有的侧链R基团也能参加化学反应,因此可以发生的反应很多。如:α-氨基能与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沉淀(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则产生黄色沉淀);α-氨基可与亚硝酸反应产生氮气,在标准条件下测定氮气体积,即可计算出氨基酸的量;一些氨基酸的R基团能与特殊的试剂发生呈色反应。

(二)蛋白质的结构

已确认的蛋白质结构有不同层次,人们为了认识的方便通常将其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及四级结构。

l. 一级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又称为初级结构或化学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主要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α-氨基与相邻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α-羧基,通过缩水而成,这样连起来的氨基酸聚合物叫做肽。多肽链上各个氨基酸由于在相互连接过程中丢失了α-氨基上的H和α-羧基上的OH,被称为氨

基酸残基。在多肽链的一端氨基酸含有一个未反应的游离氨基(一NH2),称为肽链的氨基末端氨基酸或N末端氨基酸,另一端的氨基酸含有一个尚未反应的游离羧基(一COOH),称为肽链的羧基末端氨基酸或C末端氨基酸。一般表示多肽时,总是N末端:写在左边,C末端写在右边。肽链中除肽键外还有二硫键,它是由肽链中相应部位上两个半胱氨酸脱氢连接而成,是肽链内和肽链间的主要桥键。

2. 二级结构

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本身绕曲折叠成的有规律的结构或构象。这种结构是以肽链内或肽链间的氢键来维持的。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自由绕曲等四种。

(1)α-螺旋α-螺旋模型是Pauling和Corey等研究羊毛、马鬃,猪毛、鸟毛等α-角蛋白时提出的。如图l-1-1所示,其特征是: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以100°的角度围绕螺旋轴心盘旋上升,每3.6个残基就旋转一圈,螺距为0.54nm,即每个残、基沿螺旋体中心轴上、升0.15nm;右手旋转;多肽链内的氢键由肽链中一个肽键的一CO的氧原子与第四个肽键的一NH的氢原子组成,每个氢键所形成的环内共有13个原子,这种螺旋称为3.613.一条多肽链能否形成α-螺旋以及形成的螺旋体的稳定程度与R基团大小、带电状况等有关。如多聚赖氨酸在pH 7.0时,R基团带正电相互排斥,破坏螺旋形成,而在pH 12时则能自发形成α-螺旋。又如肽链内相邻残基是异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时,由于R基团较大,会阻碍α-螺旋形成。多聚脯氨酸则由于肽键上不具有亚氨基氢,无法形成氢键,因此多肽链中只要有脯氨酸残基,α-螺旋即被中断,使多肽主链产生一个“结节”。

(2)β-折叠分两种类型,一是平行式,即所有肽链N端都在同一端,另一类是反平行式,即肽链的N端一顺一反地排列。β-折叠结构的肽链几乎是完全伸展的,邻近两链以相反或相同方向平行排列成片层状。两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的轴心距离为0.35nm,β-折叠结构的氢键是由两条肽链中一条的一C0基与另一条的一NH基形成。丝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是β-折叠。如图1-1-2所示。

(3)β-转角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上经常出现180°的回折,在这种肽链的回折角上就是β-转角结构,由第一个氨基酸残基的一CO与第四个氨基酸残基的一NH形成氢键。

(4)自由绕曲是指没有一定规律的松散结构,酶的功能部位常常处于这种构象区域中。 3.超二级结构与结构域

近年在研究蛋白质构象、功能与进化时,引进了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图1-1-3)的结构层次。它们是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的过渡型构象。超二级结构是指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中的构象单元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通常有βαβ、βββ、αα、ββ等。如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中有一种αα超二级结构,是由两股或三股右手α-螺旋彼此缠绕而成的左手螺旋构象。结构域是指多肽链在超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绕曲折叠成紧密的球状结构,在空伺上彼此分隔的各自具有部分生物功能的亚结构。一般情况下,酶的活性部位位于两个结构域之间的裂缝中。

4.三级结构

纤维状蛋白质一般只有二级结构,而球状,蛋白质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经过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进一步组装成三级结构(图1-1-4)。维持三级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一些次级键,包括氢键、盐键、疏水键和范德华力等。其中疏水键在维持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上有突出作用。

5.四级结构

四级结构(图1-l-5)是指蛋白质分子内具有三级结构的亚单位通过氢键、盐键、疏水键和范德华力等弱作用力聚合而成的特定构象。所谓亚单位,又称亚基,是指那些在化学上相互独立但自身又具有特定构象的共同构成同一蛋白质的肽链。如血红蛋白有四个不同的亚基,这4个亚基以一定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的构象,即是四级结构。

(三)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胶体性质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在水溶液中所形成的颗粒具有胶体溶液的特征,如布朗运动、丁达尔现象、不能通过半透膜等。溶液中,蛋白质胶体颗粒带有相同电荷,彼此排斥;而且颗粒表面极性分子能与水分子形成一层水膜,将蛋白质颗粒相互隔开,因此

蛋白质颗粒比较稳定,不易沉淀。

2. 两性电解质蛋白质分子除了肽链两端有自由的α-氨基和α-羧基外,许多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上存有不少可解离的基团,所以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酸性溶液中蛋白质带正电,在碱性淀液中蛋白质带负电。当溶液达到某一pH值时,蛋白质所带正负电荷相等,这时溶液的pH值叫做蛋白质的等电点(pI)。一般含酸性氨基酸较多的蛋白质,等电点偏酸;含碱性氨基酸较多的蛋白质,等电点偏碱。可以根据不同的蛋白质的等电点,用电泳法分离蛋白质。

3.沉淀反应如果在蛋白质溶液小加入适当试剂,破坏了蛋白质的水膜或中和蛋白质的电荷,则蛋白质胶体溶液就不稳定而出现沉淀现象。可引起沉淀反应的试剂有高浓度盐类(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称为盐析),有机溶剂(如酒精、丙酮),重金属盐(如硝酸银、醋酸铅、三氯化铁等),某些生物碱试剂(如苦味酸、单宁酸等)。

4.变性蛋白质因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其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其理化性质、生物活性都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尿素、酒精、丙酮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因素有加热震荡或搅拌、超声波、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等。蛋白质生物活性的丧失是蛋白质变性的主要特征,变性后的蛋白质最明显的理化性质改变是溶解度降低。变性过程中不发生肽键断裂和二硫键的破坏,因而不发生一级结构的破坏;而主要发生氢键、疏水键的破坏,使肽链的有序的卷曲、折叠状态变为松散无序。

5.紫外吸收蛋白质在280nm的紫外光下,有最大吸收峰。这主要是由于肽链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R基团引起的。因此可以用紫外线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在280nm的光吸收值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6.变构作用含2个以上亚基的蛋白质分子,如果其中一个亚基与小分子物质结合,那么不但该亚基的构象发生改变,而且其他亚基的构象受影响也发生变化,结果整个蛋白质分子的构象乃至活性均会改变,这一现象称为变构作用(或别构作用)。例如,血红蛋白有4个亚基,当02与其中一个亚基结合后,即引起该亚基的构象的改变,进而又会引起另外三个亚基构象发生变化,结果整个分子构象改变,使所有亚基更易于与氧结合,大大加快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速度。

7.呈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因含有某些特殊的结构或某些特殊氨基酸残基,能与多种化合物发生颜色反应。重要的颜色反应如表l-1-2所示。

(四)蛋白质的分类

1.蛋白质的化学分类根据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可将蛋白质分为简单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两大类。简单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为α-氨基酸,即只由α-氨基酸组成。因此,简单蛋白,质又称单纯蛋白质,如球蛋白、白蛋白、组蛋白等。结合蛋白质由简单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物质两部分组成。非蛋白质部分通常称为辅基。辅基可以是核酸、糖类、脂类、色素、磷酸,由此组成的结合蛋白质分别称为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色蛋白、磷蛋白。

2.蛋白质的功能分类根据蛋白质的功能大体分为结构蛋白和酶两大类,结构蛋白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极高催化效率的一类蛋白质,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需要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进行。

高中生物竞赛培优教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气体交换

高中生物竞赛培优教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气体交换 第二章植物解剖和生理 【考点解读】 本章研究植物形态构造和生理活动规律,包括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水分和矿质代谢、生长和发育、生殖五大部分。根据IB0考纲细目和近年来试题的要求,以下从知识条目和能力要求两方面定出具体目标。

第二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气体交换

一片完全叶包括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缺少其中一部分或两部分,称为不完全叶,如莴苣的叶缺叶柄和托叶,为无柄叶。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叶序有三种:互生(每节上只生一叶)、对生(每节上生两叶)和轮生(每节上生三叶或三叶以上)。 1.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1-2-5)。 (1)表皮无色透明,一般由排列紧密的一层生活细胞组成。在表皮细胞之间分布着许多气孔。双子叶植物的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细胞壁在靠近气孔的一面较厚,其他面较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大时,向表皮细胞的一方弯曲,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关闭。气孔的开闭能调节气体交换与蒸腾作用。 一般草本双子叶植物的气孔,下表皮多于上表皮(如棉、马铃薯);木本双子叶植物的气孔都分布于下表皮(如苹果、夹竹桃、茶);浮水叶的气孔分布在上表皮(如莲、菱);沉水叶一般无气孔(如眼子菜)。此外,植物体上部叶的气孔较下部叶的多,同一叶片近叶尖和中脉部分的气孔较叶基和叶缘的多。 (2)叶肉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叶由于背腹两面(远轴面或下面为背面,近轴面或上面为腹面)受光情况不同,叶肉具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这种叶称为两面叶或异面叶;叶肉中无这两种组织的分化,或虽有分化,栅栏组织却分布在叶的两面,称为等面叶(如垂柳、桉), (3)叶脉主脉和大侧脉的维管束周围有机械组织,木质部位于近叶腹面,韧皮部位于近叶背面(图1-2-6),中间有短时期活动的形成层。叶脉越分越细,最后形成层和机械组织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

08年高三生物培优资料(5.6,距离高考30天) 1.(10分)肝脏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 (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够分泌胆汁,肝细胞中与此功能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 。 (2)肝脏里有一种数量较多的枯否氏细胞,它能吞噬、消化病原微生物(其 吞噬过程如右图所示),这种免疫方式叫做 免疫,其中细 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 ,图中吞入和外排过程发生的结构基础是 。 (3)我国是乙肝病的高发区,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感染率高达60%。乙肝病毒(HBV )是一种DNA 病毒,它能侵入人体 的肝细胞并在肝细胞内增殖。请利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乙肝 病毒增殖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4)乙肝病毒不直接损伤肝细胞,肝组织损伤是通过免疫 反应引起的。机体在清除乙肝病毒的同时,常常会导致肝细胞破裂、变性和坏死,这一反应属于免疫失调所引起的 病,此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免疫细胞 是 。 (5)右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健康人饭后半小时,血 管A 端与B 端相比,血糖浓度较高是的血管A 端,此时胰岛分泌的激素 分泌量减少。 1.(10分)(1)高尔基体(2)非特异性 细胞膜上具有糖蛋白 细胞膜具有一定 的流动性 (3)如图(3分,评分方法如右图,每部分全对得1分) (4)自身免疫 效应T 细胞 (5)胰高血糖素 2.(9分)下面是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关于“调查人群中某些性状的遗传”课题的研究 方案: Ⅰ 课题名称:人群中××性状的调查。 Ⅱ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材料用具、研究过程(略)。 III 调查结果分析。 请分析该研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面的“家庭成员血友病调查表”,判断“本人”的基因型(用B 或b 表示) 是 。 祖父 祖母 外祖父 外祖母 父亲 母亲 哥哥 妹妹 本人 枯否氏细胞吞噬作用示意图 A 肝脏细胞 B 血流方向血管 DNA RNA 蛋白质 复制 转录 翻译 DNA RNA 蛋白质 复制 转录 翻译 (1分) (1分) (1分)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7.1简谐振动

7.1简谐振动 一、简谐运动的定义 1、平衡位置:物体受合力为0的位置 2、回复力F :物体受到的合力,由于其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所以叫回复力 3、简谐运动:回复力大小与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反 F k x =- 二、简谐运动的性质 F kx =- ''mx kx =- 取试探解(解微分方程的一种重要方法) cos()x A t ω?=+ 代回微分方程得: 2m x kx ω-=- 解得: 22T π ω== 对位移函数对时间求导,可得速度和加速度的函数 cos()x A t ω?=+ sin()v A t ωω?=-+ 2cos()a A t ωω?=-+ 由以上三个方程还可推导出: 222()v x A ω += 2a x ω=- 三、简谐运动的几何表述 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一条直径 上的投影所做的运动即为简谐运动。 因此ω叫做振动的角频率或圆频率, ωt +φ为t 时刻质点位置对应的圆心角,也叫 做相位,φ为初始时刻质点位置对应的圆心 角,也叫做初相位。

四、常见的简谐运动 1、弹簧振子 (1)水平弹簧振子 (2)竖直弹簧振子 2、单摆(摆角很小) sin F mg mg θθ=-≈- x l θ≈ 因此: F k x =- 其中: mg k l = 周期为:222T π ω=== 例1、北京和南京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 1=9.801m/s 2和g 2=9.795m/s 2,把在北京走时准确的摆钟拿到南京,它是快了还是慢了?一昼夜差多少秒?怎样调整? 例2、三根长度均为l=2.00m 、质量均匀的直杆,构成一正三角彤框架 ABC .C 点悬挂在一光滑水平转轴上,整个框架可绕转轴转动.杆AB 是一导轨,一电动玩具松鼠可在导轨运动,如图所示.现观察到松鼠正在导轨上运动,而框架却静止不动,试论证松鼠的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

高中生物各专题考点

高中生物各专题考点||,记不住的赶紧翻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考点速查】 1.掌握氨基酸的元素组成、分子通式、结构特点 2.判断蛋白质分子中氨基、羧基数目||,理解蛋白质分子中肽链数与肽键数、脱水缩合失去的水分子数的关系 3.理解并准确记忆蛋白质、核酸的种类和功能以及核酸与蛋白质的关系 4.理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染色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实验现象 5.掌握核酸与核苷酸的关系||,核苷酸的种类与组成 6.准确记忆糖类的元素组成、种类、分子式||,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主要功能||,哪些糖具有还原性 7.准确记忆脂质的元素组成、种类||,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主要功能 8.掌握生物膜的化学成分及主要功能||,理解生物膜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9.识别不同细胞、各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掌握几种重要细胞器的功能

10.理解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的实验材料的选择原因、使用染色剂的原理、实验步骤及观察结果11.理解细胞核的功能及探究实验的结论 【命题动向】 本专题中涉及试题较多以文字形式呈现||,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也可能会以非选择题的个别空进行考查||。蛋白质的功能常与免疫知识结合考查;核酸结构常与DNA 复制与基因表达结合考查;叶绿体、线粒体结构常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结合考查;液泡常与渗透作用结合考查||。专题二细胞的代谢 【考点速查】 1.理解渗透作用概念、发生条件||,弄清渗透平衡后漏斗内外浓度关系 2.理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因、实验步骤、现象、对照分析 3.理解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其特点和影响因素 4.弄清酶的催化特性||,理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选择、现象||,分析与酶有关的曲线 5.准确记忆ATP的简写式||,理解它与RNA的关系、细胞中产生ATP和消耗ATP 的过程及场所 6.准确记忆细胞呼吸过程中有关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7.理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现象、结论

高中生物竞赛培优教程:动物行为学

高中生物竞赛培优教程:动物行为学 第四章动物行为学 【考点解读】 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的行为规律,揭示动物行为的产生、发展和进化以及动物行为与动物生活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科学领域内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 本章包括行为的体系、行为的原因、行为的类型等三部分内容。根据IBO考纲细目和近年来试题的要求,下面从知识条目和能力要求两方面定出了本章要求掌握的具体内容。 【知识阐释】 第一节行为的体系 1.动物行为的概念 动物行为是指动物个体或群体的所作所为,是一切可观察到的动物对身体内部状态或外部环境变化产生反应的过程,包括我们直接观察到的动物的一切状态。它不仅指动物躯体的动态现象,如奔跑、爬行、游泳、飞行,以及身体局部的微细动作,如竖起耳朵、发出声音、改变体色等,还包括动物日常生活活动,如摄食、呼吸、排泄、生殖等,同时也指动物的静态现象,如身体姿势以及在外表上可辨认的一些变化。总之,动物行为是动物对体内、外界条件变化所做的有规律的、成系统的适应性活动。 动物生存离不开行为,行为是动物利用环境的工具。 2.动物行为的特点 动物行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动物行为是一种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猎豹以120km/h的速度追击羚羊,羚羊虽没有猎豹跑得快,但它善于做90°的急转弯,迫使猎豹不断改变奔跑方向,耐力有限的猎豹不一定是胜利者。猎豹的追捕与羚羊的逃逸始终处于一种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中。象鼻虫遇敌害会从植株上滚落下来装死,这种现象表面上是静止的,而实际上体内新陈代谢正在加剧,为下一步逃脱蓄集力量。 (2)动物行为与生存环境相适应。动物的行为都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因此,它对动物的生存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3)动物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和生理基础。动物行为的产生具有遗传基础,通过研究行为的遗传方式,应用遗传学方法,可以推断行为的遗传基础。 动物行为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产生的,这种生理基础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有关。动物的行为必须要有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参与。外界的刺激被感受器感受并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人到中枢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下,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的活动达到一致,从而控制动物行为的产生。动物的许多行为也受激素的调控,特别是那些变化缓慢的生理活动和行为。 3.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动物行为的研究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对动物的行为做观察记录,二是对行为从功能、产生原因和系统发育等方面依次解释和说明。 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将结合这两种方法的综合法。 (1)观察法。在自然界或实验室内详细、真实、客观地观察、记录动物的行为,不将人的主观因素强加于动物。可使用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它的优点是真实、自然,可深入、反复进行分析比较。如用高速摄影慢放法,可观察到蜜蜂的舞蹈、青蛙捕食、蜂鸟鼓翼等细节。 (2)实验法。在自然界或实验室内,对产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进行人为地干扰,从而分析产生行为的主要因素。如破坏狗的嗅觉,狗就会迷路,回不了家。从这一实验可看出,化学信息对狗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3)综合法。将观察法与实验法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研究动物的行为。 第二节行为的原因 动物行为产生的基础分遗传基础和生理基础两方面。 1.遗传基础

物理竞赛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刷正确的题

物理竞赛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刷正确的题? 1、刷题要刷到什么程度? 2、哪本竞赛书好? 3、我应该看哪本竞赛书? 4、做过的书要不要再做一遍?刷题要刷到什么程度? 前面说的东西大家可能觉得太教条了一点,说你说好的技术活呢?下面我们开始来做一点有技术性的东西。第一件事情是“正确的时间”,这个的关键字的都是一个问题:“平衡”。就是我们花多少时间干多少事情是要算的。对于竞赛来说的话,并不是说今天要刷题就刷题,明天不刷就不刷,想刷多少刷多少,不是这个样子的。 1、刷题要刷到什么程度? 科目的平衡:不冒险,保证语文英语不落后 首先第一件事情是要确保语文和英语在不落后的情况下开始来做这件事情。为什么不是数学和化学落后呢?因为理科是相通的,你把物理竞赛这一科搞定,数学和化学也就很容易学好了。数理化三科是相通的,但是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方法很不一样,所以你只有在保证其他科目不落后的情况下面再空出时间来干竞赛的事情。 为什么呢?因为绝大部分竞赛同学是不会被直接保送的,更多同学是参加自主招生的,竞赛可以为你赢得60分甚至是一本线的降分,但是最后还是要通过高考的。所以这两科不要落下就行。比如说,你在学竞赛,那么物理课内的题目你可以适当性的少做一些是没有问题的,这是科目之间的平行。 度的平衡:学到哪,做到哪,不欠账 第二件事情我们要讲的是进度的平衡。不是说你做了好多好多题目,然后休息两三个月再继续做,不是这么玩的。你的刷题和学知识是匹配着完成的。我们建议大家课程讲到哪,刷题就刷到哪,前后不要超过一两周。不用规定的特别严格,比如说每周一是我们刷题的时间,相信大家除了打游戏以外都没有办法坚持每周都来干这件事情。更多的同学可能是今天时间空一些,作业少一点就做一做。但是你应该做一个总量的控制,前后进度不要差太远,当你的进度差到一个章节或者两个章节的时候,你的前面题目没有刷完,后面进一步学知识本身就有可能出现漏洞,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干这种事情。 精力的平衡:锻炼身体,张弛有度 第三件事情我们要讲的是精力的平衡。什么意思呢?不是说你想刷多少题就能刷多少题的,个人的精力数是有限的,不论你承认还是不承认,人呢总会有一个刷题的上限,或者叫做你精力的上限。这跟打游戏时候你消耗的魔法量是一样的,你的回魔速度是有限的,所以呢你不能一次性全耗完了,你就瘫那挂掉了。所以你要干的事情是刷一会儿题想一些办法来恢复你的精力。恢复精力的办法当然是可以睡觉啦!这个当然是一种非常低效的状态。 有的同学说我打会游戏行不行?注意这是办不到的事情。数学学院的同学们只对两件事情认真对待:一个叫做“做科研”,一个叫做“打游戏”。它们本质上是同一件事情,都是对你的精力的快速消耗的方法。所以这两件事情其实是互斥的,你没有办法通过打游戏来恢复你的刷题精力。 一个正确的恢复刷题精力的办法是做一些与它属性相反的工作。比如说锻炼身体这件事情,就是当你的四肢开始发达、大脑开始简单的时候,你就可以恢复一些精力。为什么呢?这个具体的状态我不是很清楚,好像是你做体育锻炼的时候,内分泌会有点不一样,以至于会让大脑处于非常怪异的多巴胺比较旺盛的状态。具体的东西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查这个文献了,但是实际状态告诉我们,每天跑步三公里可以让你刷题量翻倍,这个回去可以多试一下。2、哪本竞赛书好? 上面我们讲了用“正确的时间”,下面我们讲一下“在正确的时间刷正确的题目”。市面上同竞赛相关的书籍已经不下一百多种了,相信大家把每本书都做一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还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资料——蛋白质专题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第一讲 蛋 白 质 一、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 (一)、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1、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 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 组成细胞的元素 最基本元素:C 基本元素:C 、H 、O 、N 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Zn 、Mo 、Cu 、B 、Fe 、Mn (口诀:新木桶碰铁门)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脂质、核酸、糖类 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重点实验)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实验原理: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实验材料:苹果或梨、斐林试剂 实验过程:制苹果液 加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实验结论:生物组织中含有还原糖 (2)蛋白质的鉴定 实验原理: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 实验材料:鸡蛋清或黄豆组织样液或牛奶 双缩脲试剂 实验过程:制鸡蛋清 加双缩脲试剂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产生紫色反应 实验结论:生物组织中含有蛋白质

(3)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 颜色变化:变蓝 (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1、氨基酸及其种类 (1)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2)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 2)和一个羧基(-COOH ), 并且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种类由R 基(侧链基团)决定。 2、蛋白质的结构 (1)组成元素:C H O N (2)形成过程: 氨基酸 二肽 三肽 多肽 多肽链 一条或若干条多肽链盘曲折叠 蛋白质 3、蛋白质的功能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 (2)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3)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4)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 (5)免疫功能( 抗体) 4、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不同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细胞生物学(中)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细胞生物学(中)第八章细胞生物学 二、典型例题 例1 内质网内连着核膜,外连质膜的结构特点适于C A 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 B 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C 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D 扩展细胞内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 分析选项中都是内质网的功能。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既与蛋白质、脂质的合成、加工、包装、运输有关,又与脂类胆固醇代谢、糖元的分解、脂溶性毒物(如苯巴比妥)的解毒作用有关。但就题中涉及的结构特点看,主要是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例如细胞内合成的血浆蛋白、免疫蛋白、胰岛素、甲状腺球蛋白等各种分泌蛋白,正是从这些膜构成的管腔内通过而排出细胞的。 【参考答案】 C。 例2 细胞中有许多具膜的细胞器在化学组成上很相似,其中与高尔基体的化学组成相似的是 分析首先通过对大鼠肝细胞分离出的高尔基体进行分析,发现含有60%的蛋白质和40%的脂质。此外,还含有一些多糖及酶。另从高尔基体的形成上看,与内质网有关。根据这两点,认为高尔基体在化学组成上与滑面内质网相似。 【参考答案】

滑面型内质网。

例3 组成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平均分子量为130。一条由100个氨基酸缩合成多肽,其分子量应为。 分析多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成的,如果一条多链是由n 个氨基酸缩合成的,那么它将脱水(n,1) 个。水的分子量是18。100 个氨基酸缩合成多肽,脱去(100,1) 个,即99 个水,已知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30,故该多肽的分子量为: (130 X 100),(18 X 99),11 218 【参考答案】 11 218 。 例4 酵母菌在缺氧条件下繁殖和生长,细胞内线粒体一代比一代减少。可是,当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时,线粒体数量迅速增加,其代谢和生长都旺盛,繁殖速度也加快。请问: (1)从线粒体的自身结构特点看,线粒体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在于。 (2) 线粒体迅速增加,促进代谢生长和繁殖原因是。 分析酵母菌既能在缺氧环境下生存( 进行无氧呼吸) ,也能在有氧条件下生存( 进行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所以在氧气和养分充足时,线粒 体数目增加。线粒体数目增加要依靠线粒体的繁殖。线粒体的基质中有双线环状的DNA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但是由于线粒体DNA勺信息量有限,不可能编码合成整个线粒体所需的全部蛋白质,还需由核DNA编码合成,故属于半自主性复制。 当线粒体数目迅速增多后,会使有氧呼吸作用加强,为代谢、生长、繁殖提供能量,故能促进这些生命活动过程。 【参考答案】

电磁感应难题(物竞培优)

1.如图4--练4所示,两根相距L=0. 5米的平行无电阻金属导轨MM'和NN',水平放置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 2特斯拉。导轨上垂直放置两根金属滑杆ab和cd,它们的有效电阻均为R=0. 1欧姆。金属滑杆ab,cd在导轨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0. 2牛顿和f2=0. 1牛顿。今施水平恒力F于ab杆上,使两杆最终都能以一定速度匀速运动。求: (1)恒力F多大? (2)滑杆ab和cd匀速运动的速度能否相等?如果不等,其速度 差是多少? 2. 在磁感应强度B=1特斯拉的匀强磁场中,放置两个同心共面的金属环,外环半径R1= 0. 3米,内环半径R2= 0. 1米。用导线把两个环与电源相作接(如图4-练5所示)。 已知电源电动势E=2伏,内阻r=0. 5欧,电路中串 接的保险丝电阻Ro = 0. 3欧姆,它的熔断电流为1安培, 一个金属棒沿半径方向放置在两圆环上,这个金属棒在 两环间的电阻为R=0. 2欧姆。使该棒以某一角速度。沿 顺时针方向绕圆环旋转,若其他电阻不计,问当K接通 时,要使保险丝不被熔断,金属棒旋转的角速度应为多 大?金属环电阻不 计。

3. (1)一质量为m的铜跨接杆在重力作用下可以沿两根平行光滑铜导条下滑,导条和水平面成a角,如图4一练6所示。在导条上端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导条间的距离为l,整个系统处在匀强磁场B中,B的方向垂直于跨接杆滑过的平面。导条和跨接杆的电阻、滑动接触电阻以及回路的自感均忽略不计。求跨接杆的稳定速度。 (2)若在图4一练6中将连接在两导条上端间的电阻改换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求跨接杆的稳定速度。(电源正极与a端相接,负极与b端相接。) (3)若在图4一练6中将连接在两导条上端间的电阻改换成电容为C的电容器,求跨接杆下滑的加速度。 4. 如图4一练10(a)所示,一个正方形“田”字闭合导线框,共有12段导线线段,长度均l,其中除了1-8,2-9,3-4三段导线的电阻忽略不计(用虚线表示)外,其余九段导线的电阻均等于r。匀强磁场B的方向与框平面垂直,并指向纸面内,磁场的边界MN与5-6-7框边平行,如图(a)所示。今以速度v将线框向右匀速地拉出磁场区域;试求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

物理竞赛参考书目精选

物理竞赛参考书目 1、《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教程(力学篇)》 35元/本 《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教程(电磁学篇)》 30元/本 《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讲座》 程家夫编中科大 2、《更高更妙的物理冲刺全国高中物理竞赛》 35元/本 晨编著大学 3、《物理竞赛教程》(高一)、(高二)、(高三)(绿皮) 总主编华东师大学 4、《物理竞赛培优教程》 舒幼生编大学 5、《奥赛经典分级精讲与测试系列》 高一物理武建谋著高二物理黄洪才著 师大学 6、《奥赛经典高中物理解题全钥匙》 黄生训编 7、《200道物理学难题》 作者:彼特·纳德吉拉·哈涅克译者:菘等 理工大学出版 8、《物理学难题集萃》 舒幼生编高等教育 9、《金牌之路》 师大 10、《高中物理竞赛题典》 舒幼生编大学 11、《新编高中物理奥赛实用题典》 小辉编师大学 12、《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常委会编大学 1.程稼夫的2本竞赛书(力学篇,电磁学篇) 简评:作为入门教材这两本书相当经典,全书结构合理,知识容非常全面,讲解活泼,例题比较经典。本书起点不高,但吃透后拿省一不成问题。它的另一特色是带有一定的普物色彩,可为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 2.金牌之路著

简评:被众多上个时代的高手强烈推荐的一本书,人气极高,本人未细读。难度和复赛难度相当,整体编排比较经典,例题和习题直接选了很多竞赛原题。但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也不太适合当今竞赛的趋势。 3.物理学难题集萃舒幼生著 简评:现在只有卖复印的,巨厚,舒幼生先生的不朽之作,极力推荐!本书难度并不向传说中那样高不可攀,但物理境界上与其他竞赛书明显不在一个档次。若能认认真真做完本书,你的物理素质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越!在做这本书之前建议先看完程稼夫2本,再学一些基本的微积分知识。 4.物理竞赛集训精编舒幼生著 简评:难题集萃的缩减本,难度和经典程度都大大不如,但质量仍是不错的。 5.华罗庚学校的物理竞赛教材 简评:集训精编的简化本,讲得较多,题较少。总体还行,但不是主流教材,且有些太简略了。 6.奥赛经典系列的物理竞赛教材 简评:分理论和实验两本。理论不是很有名,但实验教材(青一平著)是目前唯一的比较系统的竞赛实验书,写得也不错,必读! 7.官方的实验指导书 简评:不能不看,但也别花太多经历在上面。 8.200道物理学难题 简评:很偏重技巧的题集,上面有不少十分精华的好题,可以开阔视野,有时间建议做一做。但对于提高能力的作用不如难题集萃。难度略高于复赛。性价比不高,不推荐。 9.俄罗斯500 简评:和国竞赛有很大不同,偏重技巧性,物理原理应用较多。难度比复赛低一点。主要是是绝版书南大的《俄罗斯中学物理竞赛试题精编》的习题解答,但加入了很多新题,有些地方由于翻译问题会显得很模糊,费解,经常错的是稀里哗啦。 10.奥赛兵法高中物理 简评:绝版书,在国图能搞到复印本。没仔细看。例题有些比较好,习题里有的非常难,而且没有解答。如果觉得自己实力足够的话可以试一试。

高中生物蛋白质相关计算专题

“蛋白质计算”专题讲练 在高中生物学中,涉及蛋白质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考点与热点。因此,在复习时牢牢掌握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以及脱水缩合反应的过程,恰当的运用相关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现将与蛋白质相关的计算公式及典型例题归析如下,以便复习参考。 一、有关蛋白质计算的公式汇总 ★★规律1:有关氨基数和羧基数的计算 ⑴蛋白质中氨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的总数-肽键数; ⑵蛋白质中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各氨基酸中羧基的总数-肽键数; ⑶在不考虑R基上的氨基数时,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的氨基数为1,蛋白质分子由多条肽链构成,则至少含有的氨基数等于肽链数; ⑷在不考虑R基上的羧基数时,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的羧基数为1,蛋白质分子由多条肽链构成,则至少含有的羧基数等于肽链数。 ★★规律2:蛋白质中肽键数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⑴蛋白质中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水解消耗水分子数=氨基酸分子个数-肽链数; ⑵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总质量(氨基酸分子个数×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失水量(18×脱去的水分子数)。 注意:有时还要考虑其他化学变化过程,如:二硫键(—S—S—)的形成等,在肽链上出现二硫键时,与二硫键结合的部位要脱去两个H,谨防疏漏。 ★★规律3:有关蛋白质中各原子数的计算 ⑴C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2+R基上的C原子数; ⑵H原子数=(氨基酸分子个数+肽链数)×2+R基上的H原子数=各氨基酸中H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 ⑶O原子数=肽链数×2+肽键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⑷N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的总数。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生物化学(下)

(生物科技行业)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生物化 学(下)

第七章生物化学 三、竞赛训练题 (壹)选择题 1.如下排列顺序的化合物: 苯丙——赖——色——苯丙——亮——赖,能够认为 A是壹具6个肽键的分子B是壹碱性多肽 C是壹酸性多肽D是壹中性多肽 2.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 A溶液pH大于PIB溶液pH等于PI C溶液pH小于PID溶液pH等于7.40 3.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壹级结构的改变B辅基的脱落C蛋白质分解 D空间结构的改变E二级结构改变 4.维持蛋白质分子α–螺旋结构的化学键是 A肽键B肽链原子间的氢键C侧链间的氢键D二硫键和盐键 5.游离核苷酸中,磷酸最常位于 A核苷酸中戊糖的C——5’上B核苷酸中戊糖的C——3’上 C核苷酸中戊糖的C——2’上D核苷酸中戊糖的C——2’和C——5’上6.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为 A2’,3’——磷酸二酯键B2’,5’——磷酸二酯键 C3’,5’——磷酸二酯键D氢键和离子键 7.下列有关tRNA的叙述中,哪壹项是错误的 AtRNA二级结构是三叶草形BtRNA分子中含有稀有碱基

CtRNA的二级结构中有二氢尿嘧啶环 D反密码子环上有CCA3个碱基组成反密码子 8.关于RNA壹级结构的叙述哪项是对的 A几千至几千万个核糖核苷酸组成单核苷酸链 B单核苷酸之间是通过磷酸——酯键相连 CRNA分子中含有稀有碱基 DmRNA的壹级结构决定了DNA的核苷酸顺序 9.有关DNA的描写哪项是错误的 AmRNA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 BtRNA是分子量最小的壹种RNA CRNA可分成mRNA、tRNA、rRNA D胞浆中只有mRNA ErRNA存在于核糖体中 10.对环核苷酸的叙述哪壹项是错误的 A重要的环核苷酸有cAMP和cGMP BcAMP为第二信使 CcAMP和cGMP的生物作用相反 DcAMP分子内有环化的磷酸二酯键 EcAMP是由AMP在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下生成的 11.辅酶和辅基的主要区别是 A化学本质不同B催化功能不同C分子大小不同D溶解度不同E和酶蛋白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

30天)5.608年高三生物培优资料(,距离高考10分)肝脏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 1.(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够分泌胆汁,肝细胞中与此功能密切(1 。相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 (其消化病原微生物(2)肝脏里有一种数量较多的枯否氏细胞,它能吞噬、免疫,其中细 吞噬过程如右图所示),这种免疫方式叫做 ,图中吞入和外排过程发生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 。的结构基础是 (3)我国是乙肝病的高发区,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感枯否氏细胞吞噬作用示意图乙肝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它能侵入人体。染率高达60%的肝细胞并在。请利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乙肝肝细胞内增殖血管病毒增殖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4)乙肝病毒不直接损伤肝细胞,肝组织损伤是通过免疫反应引起的。机体在清除乙肝病毒的同时,常常会导致肝细血流方向 胞破裂、变性和坏死,这一反应属于免疫失调所引起的 A B 病,此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免疫细胞肝脏细胞是。 (5)右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健康人饭后半小时,血管A端与B端相比,血糖浓度较高是的血管A端,此时胰岛分泌的激素 分泌量减少。 1.(10分)(1)高尔基体(2)非特异性细胞膜上具有糖蛋白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如图(3分,评分方法如右图,每部分全对得1分)(1分)(1分)(1分) 翻译转录翻译转录蛋白质蛋白质RNA RNA DNA DNA 复制复制 (4)自身免疫效应T细胞(5)胰高血糖素 2.(9分)下面是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关于“调查人群中某些性状的遗传”课题的研究方案:Ⅰ课题名称:人群中××性状的调查。 Ⅱ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材料用具、研究过程(略)。 III 调查结果分析。 请分析该研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面的“家庭成员血友病调查表”,判断“本人”的基因型(用B或b表示) 是。 家庭成员血友病调查表 外外祖祖父母哥妹本祖祖父母亲亲哥妹人母

初三物理竞赛培优(热机问题)

初三物理培优(三) 热机问题 一、【知识准备】 1、汽油机的四冲程是、、、 2、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周,飞轮也就旋转周,做功次。 二、【专题练习】 1.一台拖拉机的发动机是四汽缸、四冲程的柴油机,汽缸的直径为95毫米,活塞冲程为127毫米,第三冲程中气体作用在活塞上的平均压强是196牛/厘米2,飞轮的转数是1200转/分,这台发动机的功率是多少瓦? 答案:活塞的面积 燃气对活塞的压力 F=pS=196×71N=1.39×104N 每个做功冲程内,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为 W1=Fl=1.39×104×0.127J=1764J 由于发动机有四个气缸,则曲轴每转一周内有两个气缸经历做功冲程,故每分钟内发动机内燃气做功的次数为 n=2×1200=2400 故得每分钟内燃气所做的总功为 W=nW1=2400×1764J=4.2336×lO6J 则此内燃机的功率为 P=W/t=4.2336×106/60W=7.056×104W 2、国产165型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汽缸直径为65毫米,活塞冲程长55毫米,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9.58×105帕,飞轮的转速是1500转/分。 (1)求这种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做功的功率(不计摩擦损失); (2)如果满负荷工作时每分钟消耗15克汽油,这种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多少?(汽油的燃烧值为4.6×107焦/千克) 答案: (1)在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所做的功为 W1=pS·l=p·πd2/4·l 时间t=lmin内,飞轮转1500r,则共有750个做功冲程,则此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做功的功率为 (2)15g汽油燃烧释放的能量 Q=mq

全!物理竞赛必修指导及推荐教材

物理竞赛必修指导及推荐教材蔡子星 结合这么几年带物理竞赛的经验和自身当年竞赛的心得给出竞赛初学者的必读书目。当然啦,说是必读,如果能有类似的书替换也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在浩如烟海的竞赛书籍中,缺的不是书,而是对书的挑选。 所以下面分四个难度级别向大家提供高中物理竞赛详细培养计划 第一阶段【初入殿堂篇】 难度:初赛;使用:选择新概念读本+任意一本;目标:决定是否开始往下看; 《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by 赵凯华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范晓辉“黑白书” 费曼第一册 北京市高中力学竞赛试题答案汇编高中物理奥赛方法 3000物理习题经解 第二阶段【强化学员篇】 难度:复赛;使用:前三个任选2个+真题;目标:搞定复赛 程稼夫系列:《力学篇》《电磁学篇》《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讲座》《热学光学近代物理篇》 物理竞赛教程(三册)by 张大同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高中物理竞赛培优教程》by 舒幼生 《更高更妙的物理》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1-20届力学部分》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1-20届电磁学部分》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1-20届热学、光学及近代物理部分》 《金牌之路》by 张大同 历年预赛复赛真题 200道物理学难题 第三阶段【难度补全篇】 难度:决赛;使用:新概念物理+难题集萃+任选两本;目标:搞定决赛 《物理学难题集萃》by 舒幼生 《新编基础物理实验》 《新概念物理系列》by 赵凯华-《力学》《热学》《电磁学》新概念物理难度分级表高等数学(上)(下)by 李忠上册:下册: 历届决赛题第四阶段【究极领域篇】 难度:国际集训队;使用:结合国培搞定四大力学;目标:为从事物理行业打基础 历届IPhO试题历届APhO试题 《国际物理奥赛的选拔与培训》 《简明理论力学教程》by 周乐柱 四大力学《经典力学》by 梁昆淼《电动力学》by 郭硕鸿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by 汪志诚《量子力学》卷I卷II by 曾谨言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考试大纲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考试大纲 写在前面的话:怎样应付生物竞赛?首先,《阅增普通生物学》尽可能的看多几遍,虽然下面给出了重点,但不是通读全书后是明白不了这些重点容所在的。读到感觉对生物学知识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有《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的,可以再看看里边的提纲式的知识点,然后做做后面的题,看看自己运用相关知识能力怎样了;如果没有教程一书的,可以找老师或上网下载(比如到生物吧或生物竞赛吧)一些竞赛和联赛题来做。总之:多读书——《阅增普通生物学》;多做题——发的、买的、下载的,必定成功! 如果你真的有点懒,竞赛书不想看,竞赛题不想做,那把竞赛辅导当高考提前复习吧,自己去买(或找师兄师姐借)本高考复习资料,好好学一通,有疑问勤找老师,这样对竞赛、高考都有好处。平时老师上课,主要也就是评讲竞赛、高考的真题和模拟题为主。 1.理论竞赛包括以下几方面容: ㈠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代、细胞分裂。 ㈡植物生物学:植物界主要类群(包括菌类)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生长和发育、激素、生殖。 ㈢动物生物学:动物界主要类群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动物体型的基本类型、消化和营养、吸收、循环、排泄、调节、生殖。 ㈣遗传学与进化: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与染色体、孟德尔遗传、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机制、物种形成。 ㈤生态学及动物行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保护、动物行为。 复习时可分为十部分:1.植物形态解剖学;2.植物的类群;3.植物生理。4.无脊椎动物;5.脊椎动物;6.动物生理。7.生物化学。8.细胞生物学。9.遗传与进化。10.生态及动物行为。

高中生物南开培优必修2基因和染色体关系伴性遗传—伴X显性遗传病题库及详解

高中生物南开培优必修2基因和染色体关系伴性遗传—伴X显性遗传病题库及详 解 一、单项选择题(共23小题;共46分) 1.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是★★★★ A. 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B. 近亲婚配会导致子女患病的概率明显升高 C. 女患者的母亲必患有此病 D. 多食富含钙的食品可缓解该病的症状 2.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 一是★★★★ A. 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 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 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D. 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所生儿子均正常女儿均患病 3. 某男性遗传病患者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医生告诫他们只能生男孩.据此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 A. Y染色体遗传 B. 常染色体显性 C. 伴X显性 D. 伴X隐性 4.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个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 为预防生下患病孩子,他们应该★★★★ A. 多吃钙片预防 B. 只生男孩 C. 只生女孩 D. 不要生育 5. 遗传性佝偻病男子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女孩全部患病,所生男孩则全部正常,由此判断此种遗 传病属于★★★★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6. 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中丈夫患该病,妻子正常;乙 家庭夫妇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从优生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A. 男孩;男孩 B. 女孩;女孩 C. 男孩;女孩 D. 女孩;男孩 7. 如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物理竞赛专题训练(功和能)

功和功率练习题 1.把30kg的木箱沿着高O.5m、长2m的光滑斜面由底部慢慢推到顶端,在这个过程中此人对木箱所做的功为J,斜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做的功为J。 2.一台拖拉机的输出功率是40kW,其速度值是10m/s,则牵引力的值为N。在10s 内它所做的功为J。 3.一个小球A从距地面1.2米高度下落,假设它与地面无损失碰撞一次后反弹的的高度是原来的四分之一。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停止运动所经历的总路程是________m。 4.质量为4 ×103kg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2m/s速度匀速行驶,汽车所受空气和路面对它的 阻力是车重的O.1倍,此时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__________W。如保持发动机输出功率不变,阻力大小不变,汽车在每行驶100m升高2m的斜坡上匀速行驶的速度是__________m/ s。 5.用铁锤把小铁钉钉敲入木板。假设木板对铁钉的阻力与铁钉进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已知第一 次将铁钉敲入木板1cm,如果铁锤第二次敲铁钉的速度变化与第一次完全相同,则第二次铁钉进入木板的深度是__________cm。 6.质量为1Og的子弹以400m/s的速度水平射入树干中,射入深度为1Ocm,树干对子弹的平均 阻力为____ N。若同样质量的子弹,以200m/s的速度水平射入同一树干,则射入的深度为___________cm。(设平均阻力恒定) 7. 人体心脏的功能是为人体血液循环提供能量。正常人在静息状态下,心脏搏动一次,能以1.6 ×105Pa的平均压强将70ml的血液压出心脏,送往人体各部位。若每分钟人体血液循环量约为6000ml,则此时,心脏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____W。当人运动时,心脏的平均功率比静息状态增加20%,若此时心脏每博输出的血量变为80ml,而输出压强维持不变,则心脏每分钟搏动次数为____________。 8. 我国已兴建了一座抽水蓄能水电站,它可调剂电力供应.深 夜时,用过剩的电能通过水泵把下蓄水池的水抽到高处的上蓄水 池内;白天则通过闸门放水发电,以补充电能不足,如图8—23 所示.若上蓄水池长为150 m,宽为30 m,从深液11时至清晨4 时抽水,使上蓄水池水面增高20 m,而抽水过程中上升的高度 始终保持为400 m.不计抽水过程中其他能量损失,则抽水机的 功率是____________W。g=10 N/kg) 9. 一溜溜球,轮半径为R,轴半径为r,线为细线,小灵玩溜溜球时,如图所示,使球在水平桌面 上滚动,用拉力F使球匀速滚动的距离s,则(甲)(乙)两种不同方式各做功分别是_____________J和__________________J

高中生物竞赛知识点(全)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施旺(Theoda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