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竞赛教程第8章植物生长物质

高中生物竞赛教程第8章植物生长物质

高中生物竞赛教程第8章植物生长物质
高中生物竞赛教程第8章植物生长物质

第八章植物生长物质

一、教学时数

计划教学时数 16 学时,其中理论课12学时,实验课 4 学时。

二、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了解植物生长物质、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极性运输、生长素的“二重作用”及乙烯的“三重反应”、偏上生长、激素受体等基本概念;了解植物生长物质的种类、结构和性质;掌握研究植物生长物质的方法;了解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运输的基本特征;了解植物激素的发现过程和作用机理;熟知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各自的主要生理效应;了解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技术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 .植物生长物质、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基本概念。

2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油菜素内脂、茉莉酸甲酯等植物激素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生理作用。

3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和运输。

4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难点

1.植物激素作用机理。

2.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3.研究植物生长物质的方法。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不但需要水分、矿质元素和有机物的供应,而且还需要一类微量的具有特殊作用的生长物质来调节及控制植物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第一节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和种类

植物生长物质(plant growth substances)是指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体内其他调节植物生长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s或phytohormones)是指在植物体内合成的、通常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质。植物激素这个名词最初是从动物激素衍用过来的。植物激素及动物激素有某些相似之处,然而它们的作用方式和

生理效应却差异显著。例如,动物激素的专一性很强,并有产生某激素的特殊腺体和确定的"靶"器官,表现出单一的生理效应。而植物没有产生激素的特殊腺体,也没有明显的"靶"器官。植物激素可在植物体的任何部位起作用,且同一激素有多种不同的生理效应,不同种激素之间还有相互促进或相互拮抗的作用。植物激素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58年D.du.Monceau所发现的木本植物茎的环割区上方的凸起部位会形成根这一现象。为解释该现象,J.Sachs于1860年提出,植物中存在特定的器官形成的物质。然而,植物激素研究的真正开端源于C.Darwin(1880)所作的向光性性实验,约半个世纪后,H.Fitting正式将“激素”一词引入植物生理学知识中。

到目前为止,有五大类植物激素得到大家公认,它们分别是: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和乙烯。人们习惯上称为五大植物激素。近年来,人们在植物体内还陆续发现了其它一些对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物质。如油菜花粉中的油菜素内酯,苜蓿中的三十烷醇,菊芋叶中的菊芋素(heliangint),半支莲叶中的半支莲醛(potulai),罗汉松中的罗汉松内酯(podolactone),月光花叶中的月光花素(colonyctin),还有广泛存在的多胺类化合物等都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此外,还有一些天然的生长抑制物质,如植物各器官中都存在的茉莉酸、茉莉酸甲酯、酚类物质中的酚酸和肉桂酸族以及苯醌中的胡桃醌等。这些物质虽然还没被公认为植物激素,但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

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植物体内激素的含量甚微,7 000~10 000株玉米幼苗顶端只含有1μg生长素;1kg向日葵鲜叶中的玉米素(一种细胞分裂素)约为5~9μg。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是指人工合成的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类似植物激素有生理活性的物质。这类物质能作低浓度下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表现出明显的促进或者抑制作用,包括生长促进剂、生长抑制剂、生长延缓剂等,其中有一些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及植物激素类似的有机化合物,如吲哚丙酸、吲哚丁酸等;还有一些物质的结构及植物激素差别较大,但是具有类似的生理效应,如萘乙酸、矮壮素、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已经广泛应用于促进种子萌发,促进插条生根、促进开花、疏花疏果、促进结实、促进果实成熟、延缓植物衰老和防除杂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二节生长素类

一、生长素的发现和种类

生长素(auxin,AUX)是最早被发现的植物激素,它的发现史可追溯到1872年波兰园艺学家西斯勒克(Ciesielski)对根尖的伸长及向地弯曲的研究。他发现,置于水平方向的根因重力影响而弯曲生长,根对重力的感应部分在根尖,而弯曲主要发生在伸长区。他认为可能有一种从根尖向基部传导的剌激性物质使根的

伸长区在上下两侧发生不均匀的生长。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父子(C.Darwin和F.Darwin)利用金丝雀艹鬲鸟草(Phalaris canariensis)胚芽鞘进行向光性实验,发现在单方向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弯曲;如果切去胚芽鞘的尖端或在尖端套以锡箔小帽,单侧光照便不会使胚芽鞘向光弯曲;如果单侧光线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而不照射胚芽鞘下部,胚芽鞘还是会向光弯曲(图8-1A)。他们在1880年出版的《The Power of Movement in Plants》一书中指出:胚芽鞘产生向光弯曲是由于幼苗在单侧光照下产生某种影响,并将这种影响从上部传到下部,造成背光面和向光面生长速度不同。1910年,博伊森詹森(Boyse-Jensen)在向光或背光的胚芽鞘一面插入不透物质的云母片,他们发现只有当云母片放入背光面时,向光性才受到阻碍。如在切下的胚芽鞘尖和胚芽鞘切口间放上一明胶薄片,其向光性仍能发生(图8-1B)。1919年,帕尔(Paál)发现,将燕麦胚芽鞘尖切下,把它放在切口的一边,即使不照光,胚芽鞘也会向一边弯曲(图8-1C)。荷兰的温特(F.W.Went,1926)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胶薄片上,约1小时后,移去芽鞘尖端,将琼胶切成小块,然后把这些琼胶小块放在去顶胚芽鞘一侧,置于暗中,胚芽鞘就会向放琼胶的对侧弯曲(图8-1D)。如果放纯琼胶块,则不弯曲,这证明促进生长的影响可从鞘尖传到琼胶,再传到去顶胚芽鞘,这种影响及某种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有关,温特将这种物质称为生长素。根据这个原理,他创立了植物激素的一种生物测定法——燕麦试法(avena

test),即用低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燕麦芽鞘的一侧,引起这一侧的生长速度加快,而向另一侧弯曲,其弯曲度及所用的生长素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以此定量测定生长素含量,推动了植物激素的研究

图8-1 导致生长素发现的实验

Went的研究促进了活性物质的提取工作,1934年,科戈(Kogl)等人从人尿、根霉、麦芽中分离和纯化了一种刺激生长的物质,经鉴定为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C10H9O2N,分子量为175.19,从此IAA就成了生长素的代号。除IAA外,还在大麦、番茄、烟草及玉米等植物中先后发现苯乙酸(phenylactic acid,PAA)、4-氯-吲哚-乙酸(4-chloroindole-3-acetic acid,4-Cl-IAA)及吲哚丁酸(indole-3-butyric cid,IBA)等天然化合物,它们都不同程度的具有类似于生长素的生理活性。以后人工合成了多种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2,4-D、萘乙酸等。图8-2 具有生长素活性的生长物质(A)和抗生长素类物质(B)

二、生长素的分布及运输

(一)分布

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含量很低,一般每克鲜重为10~100ng。各种器官中都有生长素的分布,但较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正在生长的茎尖和根尖,正在展开的叶片、胚、幼嫩的果实和种子,禾谷类的居间分生组织等,衰老的组织或器官中生长素的含量则更少。寄生和共生的微生物也可产生生长素,并影响寄主的生长。如豆科植物根瘤的形成就及根瘤菌产生的生长素有关,其它一些植物肿瘤的形成也及能产生生长素的病原菌的入侵有关。

生长素在植物组织内呈现不同的化学状态,人们把易于从各种溶剂中提取的生长素称为自由生长素或者游离生长素(free anxin),把通过酶解、水解或者自溶作用从束缚状态释放出来的那部分生长素称为束缚生长素或者结合生长素(bound auxin)。自由生长素具有活性,而束缚生长素则没有活性。在一定条件下,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变。束缚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具有贮存生长素、促进生长素运输、调节生长素含量以及解除过量生长素对植物的危害等多种作用。

天然生长素类

N H CH

2

COOH

N

H

CH

2

CH

2

CH

2

COOH

吲哚-3-乙酸(IAA)吲哚-3-丁酸(IBA)

生物竞赛知识—植物学复习大纲

植物学竞赛知识要点 植物界 (一)生物的分界 林奈最早将生物界分为两界系统,包括动物界和植物界。以后相继分为三界系统,即动物界、植物界和原生生物界。四界系统,即动物界、植物界和原生生物界(或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五界系统,即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我国学者提出六界系统,即非胞生物界(类病毒和病毒)、动物界、植物界、菌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 (二)植物界的主要类群和分布 植物界通常划分为七个大类群,即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体形大小、形态结构、寿命长短、生活方式和生活场所各不相同,共同组成了形形色色的植物界。 种子植物根据茎干质地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两大类型: 1.木本植物: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多、质地坚硬,系多年生的植物。因茎干的形态,又可分为乔木、灌木和半灌木三类。 (1)乔木:植株一般高大,主干显著而直立,在距地面较高处的主干顶端,由繁盛分枝形成广阔树冠的木本植物。如玉兰、泡桐、杨、榆、松、柏、水杉、桉等。 (2)灌木:植株较矮小,无显著主干,近地面处枝干丛生的木本植物,如大叶黄杨、迎春、紫荆、木槿、南天竺、茶等。 灌木和乔木的区别是生长型的不同(不是内部结构的不同)。 (3)半灌木:外形类似灌木,但地上部分为一年生,越冬时枯萎死亡的木本植物,如金丝桃、黄芪和某些蒿属植物。 2.草本植物: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少、茎干柔软,植株矮小的植物。因植株生存年限的长短,又可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三类。 (1)一年生植物:水稻、玉米、高粱、大豆、黄瓜、烟草、向日葵等。 (2)二年生植物:白菜、胡萝卜、菠菜、冬小麦、洋葱、甜菜等。 (3)多年生植物:薄荷、菊、鸢尾、百合等。 3.无论木本植物或草本植物,凡茎干细长不能直立,匍匐地面或攀附他物而生长的,统称藤本植物。 1)木质藤本:葡萄、紫藤等。 2)草质藤本:牵牛、茑萝等。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一).细胞的分化和组织的形成 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逐渐到细胞的分裂停止,细胞外形伸长,以至形成各种具有一定功能和形态结构的细胞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化是植物组织形成的基础。(二)植物组织的类型 具有相同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细胞群,叫组织。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组织。 分生组织: 是具有持续细胞分裂能力的组织,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位。依性质和来源的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依位置来分,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薄壁组织:是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主要组织,占植物体积的大部分。根据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同化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贮水组织等。它们共同结构特点是:细胞壁薄,有细胞间隙,原生质体中有大的液泡,细胞体积比分生组织大得多,但大多仍为等直径的形状。保护组织: 是覆盖于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其功能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控制植物体与环境的气体交换,防止病虫害侵袭和机械损伤等。保护组织包括表皮和周皮。 输导组织: 是植物体内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组织。主要特征是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的方式相互联系,在整个植物体的各器官内成为一连续的系统。根据运输物质的不同,输导组织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输导水分和溶于水中矿物质的导管和管胞。一类是输导营养物质的筛管和筛胞。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与答案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二生物竞赛初赛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身体可看作是一个系统B.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C.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不是一个系统D.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下列生物中,不具有叶绿体,但具有细胞壁的是: ①噬菌体②大肠杆菌③颤藻④绿藻 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②③ 3.C 、H 、N 三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 %左右,而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 %,这一事实说明了() A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相似性 B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D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是不同的4.鉴定脱脂淡奶粉是否为伪劣产品,不需用的化学试剂是() A .斐林试剂 B .苏丹Ⅳ染液 C .双缩脲试剂 D .红墨水

5.下面为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观察实验的有关图示,甲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X和16X字样、物镜标有10X和40X字样的镜头,乙图是某同学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1)×(4);左上方 B.(1)×(3);右下方 C.(2)×(3);右下方 D.(2)×(3);左上方 6.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 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 ①皮肤②胃黏膜③神经元④龟⑤细胞内的蛋白质等化合物⑥病毒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池塘的所有鱼类⑨一片森林⑩一池塘中所有的生物A.⑤⑥③②①④⑦⑨⑩ B.③②①④⑦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⑩⑨ 7.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 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 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生物竞赛植物学各章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细胞与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细胞器中在光学显微镜镜下可以观察到的为(C) A.微丝 B.核糖体 C.叶绿体 D.内质网2. 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3. 下列细胞器中哪一种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B) A.线粒体 B.核糖体 C.溶酶体 D.高尔基体 4. 下列哪种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B) A.核蛋白体 B.叶绿体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5. 初生纹孔场存在于(B) A.次生壁 B.初生壁 C.胞间层 D.角质层 6.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是在哪一时期复制(A) A.间期 B.前期 C.后期 D.中期 7. 细胞的代谢产物主要贮藏在下列哪种结构中(C) A.内质网 B.质体 C.液泡 D.细胞核8. 下列不属于初生分生组织的是(D)

A.居间分生组织 B.原形成层 C.基本分生组织 D.维管形成层 9. 次生分生组织可由( D)直接转变而成。 A.原分生组织 B.初生分生组织 C.侧生分生组织 D.薄壁组织 10. 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是借助( D)的活动。 A.顶端分生组织 B.侧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 D.居间分生组织 11. 下列植物细胞类型中哪一种已失去脱分化的能力(B) A.厚角细胞 B.导管细胞 C.叶肉细胞 D.皮层细胞12. 在被子植物体内起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为(D) A.筛管和筛胞 B.伴胞 C.纤维 D.导管和管胞 13. 韧皮纤维属于(D) A.厚角组织 B.薄壁组织 C.石细胞 D.厚壁组织 14. 木栓形成层属于(C) A.原分生组织 B.初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增粗分生组织 二、填空题 1. 植物细胞初生壁上有些未增厚的区域,这些区域称初生纹

2010---2015年生物联赛---植物分类真题

2010-2015年生物联赛-植物分类真题 2010 30.蕨类植物进行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第一个结构是(1分) A.孢子; B.精子; C.孢子体; D.配子体 31.2009年,中国颁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种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这两个转基因水稻均是哪一类:(1分) A.转抗虫基因水稻 B.转植酸酶基因水稻 C.转谷氨酸合成酶基因水稻 D.转生长素合成酶基因水稻 32.地钱是研究苔类植物的常用材料,目前已知其营养体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并且属于XY型,那么地钱雄性营养体的性染色体为(1分) A.XX B.XY C. X D.Y E. YY 113.下列植物中哪组植物均属于无性世代占优势的有胚孢子植物(1分) A.裸蕨,铁线蕨,树蕨,卷柏 B.葫芦藓,裸蕨,槐叶苹,圆柏 C.铁线蕨,树蕨,问荆,银杏 D.卷柏,圆柏,问荆,地钱 2011 A 37.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减数分裂发生在:(1分) A.合子分裂产生胚时 B.产生精子、卵细胞时 C.产生孢子时 D.原丝体发育成配子体时117.下列有关苔纲和藓纲的区别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1分) A.苔纲植物配子体的叶或叶状体均没有中肋;而藓纲绝大多数叶具有中肋 B.苔纲植物配子体的假根为单细胞;而藓纲的假根为单列细胞,不分枝 C.苔纲植物的孢子体仅由孢蒴和基足组成;而藓纲的孢子体仅由孢蒴、蒴柄和基足组成 D.苔纲植物的孢蒴无蒴盖、蒴齿、环带构造;而藓纲的孢蒴有蒴盖、蒴齿、环带构造 2011 B 116.下列有关绿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1分) A.衣藻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a和b B.水绵的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C.衣藻具有2条顶生等长的茸鞭型鞭毛 D.衣藻和水绵的贮藏物均为淀粉 117.下列对蕨类植物描述中,正确的是:(1分) A.植物呈两侧对称 B.精子无鞭毛 C.根状茎内有维管组织 D.营养叶上有排列整齐的孢子囊群 2012 114.取油菜花、槐树花、薄荷花和百合花各一朵解剖,对应的雄蕊数分别是多少(单选l分)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竞赛必备知识总结(精品)

第二单元 生物的新陈代谢 Ⅰ 植物代谢部分:酶与ATP 、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生物固氮 2.1酶的分类 2.2酶促反应序列及其意义 酶促反应序列 生物体内的酶促反应可以顺序连接起来,即第一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二个反应的底物,第二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三个反应的底物,以此类推,所形成的反应链叫酶促反应序列。如 意义 各种反应序列形成细胞的代谢网络,使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沿着特定路线有序进行,确定了代谢的方向。 2.3生物体内ATP 的来源 终产物 …… 酶(蛋白质本质) (核酸本质) 单纯酶 复合酶 仅含蛋白质 蛋白质 辅助因子 离子 有机物 辅酶 NADP(辅酶Ⅱ) B 族维生素 生物素(羧化酶的辅酶) RNA 端粒酶含RNA 唾液淀粉酶含Cl - 细胞色素氧化酶含Cu 2+ 分解葡萄糖的酶含Mg 2+ 如胃蛋白质酶 酶 存在于低等生物中,将RNA 自我催化。对生命起源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2.4生物体内ATP 的去向 2.5光合作用的色素 2.6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 神经传导和生物电 肌肉收缩 吸收和分泌 合成代谢 生物发光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细胞分裂 矿质元素吸收 新物质合成 植株的生长 植物 动物 ATP ——→ADP +Pi + 能量 酶 (橙黄色)胡萝卜素 (黄色)叶黄素 (蓝绿色)叶绿素a (黄绿色)叶绿素b 快慢胡萝卜素 叶黄素 大部分叶绿素a 叶绿素b 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a b 胡萝卜素 叶黄素

2.7 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的比较 2.8 C4植物与C3植物的鉴别方法 2.9 C4植物中C4途径与C3途径的关系 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英文缩写为PEP。

高中生物竞赛培优教案植物(二)

第二节茎 茎是联系根、叶,输送水、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轴状结构。多数茎的顶端能无限地向上生长,连同着生的叶形成庞大的枝系。许多茎除物质的输送和具支持作用外,还能制造和贮藏养料、进行营养繁殖,这些功能都和它的结构有着紧密联系。 一、茎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 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 一,一般是组成地上部分的枝 干,主要功能是输导和支持。 (一)茎的输导作用:茎的输导 作用是和它的结构紧密联系 的。茎的维管组织中的木质部 和韧皮部就担负着这种输导作 用。双子叶植物茎的木质部中 的导管和管胞,把根尖上由幼 嫩的表皮和根毛从土壤中所吸 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运送到植 物体的各部分。—而大多数的 裸子植物中,管胞却是唯一输 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茎的 韧皮部的筛管或筛胞(裸子植 物),把叶的光合作用产物也运 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二)茎的支持作用茎的支持 作用也和茎的结构有着密切关 系。茎内的机械组织,特别是 纤维和石细胞,分布在基本组 织和维管组织中,以及木质部中 的导管、管胞,它们都象建筑物 中的钢筋混凝土,构成植物体的 坚固有力的结构,起着巨大的支 持作用。 茎除去输导和支持作用外, 还有储藏和繁殖作用。 二、茎的形态 (一)茎的形态特征:茎的外形, 多数呈圆柱形。可是,有些植物 的茎却呈三角形(如莎草)、方柱形 (如蚕豆、薄荷)或扁平柱形(如昙 花、仙人掌)。

茎上着生叶的部位,称为节。两个节之间的部分,称为节间。茎和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茎有节和节间,在节上着生叶,在叶腋和茎的顶端具有芽。着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或枝条,因此,茎就是枝上除去叶和芽所留下的轴状部分。 禾本科植物,如甘蔗、毛竹、水稻、玉米等,和蓼科植物,如蓼蓝、水蓼等的茎,由于节部膨大,节特别显著。少数植物,如莲,它的根状茎(藕)上的节也很显著,但节间膨大,节部却缩小。大多数植物的节部,一般是稍形膨大,但不显著。 (二)芽的概念和芽的类型 1.芽的概念:什么是芽?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 花或花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雏体。 以后发展成枝的芽称为枝芽;发展成花或花序的芽称 为花芽。 现在以枝芽为例,说明芽的一般结构,把任何一 种植物的枝芽纵切开,用解剖镜或放大镜观察,从上 到下可—以看到生长点、叶原基、幼叶和腋芽原基。 生长点是叶芽中央顶端的分生组织,有时也称生长锥。 叶原基是近生长点下面的一些突起,是叶的原始体, 即叶发育的早期。由于芽的逐渐生 长和分化,叶原基愈向下愈长,较 下面的已长成较长的幼叶。腋芽原 基是在幼叶腋内的突起,将来形成 腋芽,腋芽以后会发展成侧枝,因 此,腋芽原基也称侧枝原基或枝原 基,它相当于一个更小的枝芽。 从枝芽的纵切面上,可以很清 楚地看出,它是枝的雏体。 2.各种不同角度对芽类型的划分: (1)按芽在枝上的位置分:芽可分为 定芽和不定芽。定芽又分为顶芽和 腋芽两种。顶芽是生在主干或侧枝 端的芽,腋芽是生在枝的侧面叶腋 内的芽,也称侧芽。芽不是生在枝 顶或叶腋内的,称为不定芽。 (2)按芽鳞的有无分:芽可分为裸芽 和被芽。外面有鳞片(也称芽鳞)包 被,称为被芽,也称为鳞芽。外面 没有芽鳞,只被幼叶包着,称为裸 芽。 (3)按芽将形成的器官性质分:芽可 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枝芽包

生物奥赛(竞赛)辅导材料专题第六章动物生理

生物奥赛(竞赛)辅导材料专题第六章动物生理 三、竞赛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指标可反映兴奋性的大小 A 动作电位去极化幅度 B 动作电位去极化速度 C 膜电位水平 D 阈强度 2.动作电位长极相(上升支)的出现与膜对哪种离子通透性的变化有关 A K+通透性降低 B K+通透性增高 C Na+通透性增高 D Na+通透性降低 3.神经一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 A NE(去甲肾上腺素) B Ach(乙酸胆碱) C 5—HT(5一羟色胺) D 多巴胺 4.肌细胞兴奋一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A Ca2+ B Na+ C Mg2+ D K+ 5.阈电位是指 A 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 造成膜对Na+通道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C 造成膜对K+通道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D 造成膜对Na+通过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6.通常所说的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值大约是-70mV,意思是 A 膜内两点之间电位差为70mV B 膜外电位比膜内电位低70mV C 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低70mV D 膜外两点的电位差为70mV 7.细胞在静息时膜对下述离子通透性最大的是 A Na+ B Mg2+ C K+ D Cl- E Ca2+ 8.神经纤维接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从-70mV变为0mV的过程称为 A 极化 B 超极化 C 去极化 D 反极化 E 复极化 9.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下降相是指膜的 A 复极化过程 B 去极化过程 C 反极化过程 D 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 10.目前一般认为肌肉收缩是由于 A 骨骼肌粗肌丝长度变短 B 骨骼肌细肌丝长度缩短 C 粗肌丝向细肌丝之间滑行 D 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 E 粗、细肌丝长度均缩短 11.组成骨骼肌粗肌丝的主要蛋白质是 A 肌凝蛋白 B 原肌凝蛋白 C 肌钙蛋白 D 肌纤蛋白 E 肌红蛋白 第1 页共6 页

高中生物竞赛-植物学-测试题第7套(有答案)

高中生物竞赛- 植物学测试题第7套 二、填空题 1.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被认为是第一性有机物的合成作用,它能够利用光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和合成碳水化合物。 2.细胞既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基本单位。 3.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 4. 芦科植物雄蕊的花药是,果实是果。 5. 从在植物体内存在的位置看维管形成层属于分生组织,根尖和茎尖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 6.乳汁管有两种类型,它们是和___________。 7.果实的果皮是由发育而来,种子是由发育而来。8.向日葵的果实为果,西红柿的果实为果。 9根据胚乳发育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10 对促进岩石分解逐渐形成土壤起先锋作用的植物类群有和 11.荠菜结果,刺槐和紫荆结果,黄瓜和西瓜结果,向日葵结。 12.根据植物体的构造不同,可以将苔藓植物分为和。 三、多项选择题 1.叶绿体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合成( )。 A. 蛋白质 B. 核酸 C. 脂肪 D. 碳水化合物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从着丝点分开是在( )。 A.前期B.中期 C.后期D.末期3.子叶留土萌发幼苗是( )。 A.子叶伸长B.下胚轴伸长C.上胚轴伸长D.胚根伸长 4.根尖中,能够控制根的向地性生长,感觉重力的部位是( ) 。 A. 根冠B.分生区 C. 伸长区D.成熟区 5. 根据茎的分枝规律,在对果树进行修剪时,应控制其为( ) 。 A.单轴分枝B.假二叉分枝 C.二叉分枝D.合轴分枝 6叶子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痕迹是( )。 A.叶痕 B. 叶隙 C. 枝痕D.皮孔 7. 起源上讲,一至数个心皮构成了花的( )。 A.萼片B.花瓣 C. 雄蕊D.雌蕊 8.禾本科植物的叶在干旱时内卷成筒状,湿润时又能展开,是由于具有( )。 A.传递细胞B.泡状细跑C. 厚角细胞D.保卫细跑 9.栅栏组织属于( )。 A. 保护组织B.分泌组织C. 同化组织D.薄壁组织E.吸收组织 10.受精前的成熟(蓼型)胚囊包含有( )。 A. 卵细胞1个 B. 助细胞2个C.反足细胞3个D.中央细胞1个E胚细胞1个11.成熟的二核花粉粒包括( )。

第一章植物形态解剖【生物奥赛(竞赛)辅导材料专题】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 第一章植物形态解剖第一章植物形态解剖 三、竞赛训练题 (一)选择题 1.鉴定植物细胞中的后含物,通常 A 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脂肪 B 用苏丹Ⅲ鉴定蛋白质和脂肪 C 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淀粉 D 用苏丹Ⅲ鉴定脂肪和淀粉 2.水生被子植物茎的结构特征是 A 表皮形成根毛 B 机械组织发达 C 通气组织发达 D 木质部发达3.筛管分子最明显的特征是 A 侧壁具筛域 B 为具核的生活细胞 C 端壁具筛板 D 为有筛域、筛板而无核的生活细胞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 4.漆树中的漆是从茎韧皮部的哪种结构中产生的? A 溶生型分泌道 B 裂生型分泌道 C 溶生型分泌腔 D 裂生型分泌腔 5.下列在植物学上能称为种子的是 A 玉米籽粒 B 高粱籽粒 C 向日葵籽粒 D 花生仁6.下列哪种植物的种子属于有胚乳种子 A 大豆 B 蚕豆 C 花生 D 蓖麻 7.我们吃的绿豆芽,主要吃的是 A 根 B 芽 C 下胚轴 D 上胚轴 8.小麦种子萌发时,对胚乳内贮藏的物质加以分解和转运的结构是A 糊粉层 B 盾片 C 上皮细胞 D 外胚叶 9.不活动中心位于根尖的 A 根冠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根毛区 10.中柱鞘细胞可产生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3 A 部分维管形成层和木柱形成层 B 不定芽和不定根 C 侧根 D A、B和C 11.根初生维管组织中,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是 A 内外排列 B 散生 C 相间排列 D 相对排列 12.禾本科植物根的内层细胞在发育后期常五面增厚只有哪项是薄的 A 横壁 B 径向壁 C 内切向壁 D 外切向壁 13.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新壁与该细胞所在部位的半径相平行,此细胞分裂也称 A 平周分裂 B 切向分裂 C 径向分裂 D 横向分裂 14.形成展通过径向分裂产生 A 次生木质部 B 次生韧皮部 C 次生维管组织 D 使周径扩大形成 15.根部形成层产生过程中,首先开始于 A 初生韧皮部内方的薄壁细胞 B 初生木质部脊处的中柱鞘细胞

生物竞赛知识点归纳

植物形态解剖(一) 1.花托 伸长呈柱状:玉兰 凸起呈覆碗状:草莓 凹陷呈杯状或壶状:蔷薇 膨大呈倒圆锥状:莲 雌蕊基部形成分泌蜜汁的花盘或腺体:柑橘葡萄 花托在受精后迅速伸长,将子房推入土中(雌蕊柄、子房柄):花生2.花萼 两轮花萼:外轮称为副萼:锦葵棉草莓 引伸成短小管状凸起(距):旱金莲凤仙花 离萼:油菜蚕豆 合生萼(萼筒):烟草牵牛 早脱萼:罂粟 宿存萼:茄番茄柿栀子 3.花冠 离瓣花:油菜桃李 合瓣花:南瓜牵牛 整齐花(辐射对称花):油菜桃李 不整齐花(左右对称花):豆科植物的花 两被花(重被花):油菜桃李 单被花(仅有一轮花被):荞麦桑 裸花(无被花):杨柳 同被花:百合君子兰 3.花冠形状 十字形:油菜萝卜 蝶形:蚕豆 舌形:菊科植物头状花序的边花 管形:马兜铃 漏斗形:牵牛 唇形:芝麻 钟形:南瓜 轮形:茄 4.雄蕊群 无定数:棉山茶玉兰 少而一定:油菜蚕豆小麦 四强雄蕊:十字花科 二强雄蕊:唇形科玄参科 单体雄蕊(花药分离):棉花山茶 二体雄蕊:豆科蝶形花亚科(9+1) 三体雄蕊:小连翘 多体雄蕊:蓖麻金丝桃 聚药雄蕊{花药聚合}:葫芦科菊科

5.心皮 单雌蕊:豆科 离生雌蕊:草莓玉兰 合生雌蕊(复雌蕊):番茄柑橘棉 子房合生,花柱、柱头分离:石竹梨 子房、花柱合生,柱头分离:向日葵棉花 子房、花柱、柱头合生:番茄柑橘 6.胎座 边缘胎座:豆科 侧膜胎座:三色堇罂粟黄瓜 中轴胎座:百合柑橘鸢尾苹果锦葵科 特立中央胎座:石竹报春花樱草 基生胎座:向日葵 悬垂胎座:桑 7.子房位置 子房上位下位花:油菜蚕豆 子房上位周位花:月季蔷薇樱桃 子房下位上位花:梨苹果瓜类 子房半下位周位花:忍冬接骨木虎耳草 植物形态解剖(二) 1.毛茛科两条进化趋势: 虫媒、风媒 2.蔷薇科6种果实: 绣线菊亚科:蓇葖果少蒴果 蔷薇亚科:聚合瘦果聚合核果 梨亚科:梨果 李亚科:核果 3.克朗奎斯特系统中 木兰纲有6个亚纲:木兰亚纲、金缕梅亚纲、石竹亚纲、五桠果亚纲、蔷薇亚纲、菊亚纲百合纲有5个亚纲:泽泻亚纲、槟榔亚纲、鸭拓草亚纲、姜亚纲、百合亚纲 4.分类阶层表【需背下英文】 界Kingdom门Division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 5.维管束类型 外韧维管束:多数植物梨向日葵蓖麻 双韧维管束:葫芦科(南瓜)旋花科(甘薯)茄科(番茄)夹竹桃科(夹竹桃) 周韧维管束:蕨类中多见某些双子叶花丝中 周木维管束:鸢尾的茎胡椒科 (龙血树:茎初生为外韧维管束次生为周木维管束) 6.有胚乳种子 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水稻小麦玉米洋葱高粱麻 双子叶植物:蓖麻烟草茄辣椒桑苋菜胡萝卜田菁番茄荞麦柿黑枣 无胚乳种子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棉瓜 单子叶植物:慈姑泽泻

生物竞赛题典之植物分类

植物系统分类学 1 根据上述观察,指出正确的判断是( )。 A.W是动物 B.X是维管植物 C.Y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 D.Z可能是动物 2.蓝藻不属于植物界,因为( )。 A.它们是原核生物 B.它们的生境不同 C.它们的光合色素组成不同 D.它们是地衣中的一类 E.它们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一类生物 3.蓝藻门和红藻门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细胞结构或多或少相同 B.颜色或多或少相同 C.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D.生殖时产生相似的单细胞 4.硅藻是单细胞有机体( )。 A.以异养为主,营群体生活 B.借助鞭毛或伪足运动 C.形成CaCO3双层细胞壁 D.形成SiO2细胞壁 5.为什么你常常在低光照的地方发现蓝细菌和红藻? I 它们都很小并且竞争不过迅速生长物种 II 它们对光非常敏感 III 它们的色素能有效地利用光能 A.所有解释都正确B.仅I正确C.仅Ⅱ正确D.仅Ⅲ正确E.Ⅱ和Ⅲ正确 6. 红藻类与绿藻、褐藻不同之处在于( )。 A.没有叶绿素a

B.没有分化细胞 C.没有藻蓝素 D.在生活周期中没有具鞭毛的细胞 7.把各种藻类归为一大类,其原因是( )。 A.它们是真正的单元发生的一个分类上的类群 B.它们是多元发生的,但表现明显的化学上的一致性(光合器、贮藏物质、细胞壁等) C.它们是多元发生的,但表现出类似的形态上的变异,并存在于类似的水环境中 D.它们是多元发生的,并表现类似的生活史 E.B、C和D 8.高等植物大概是由什么演化而来的?( )。 A.绿藻门B.红藻门C.褐藻门D.蓝藻门 9.某种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以淀粉为主要的贮藏食物,有发育不全的韧皮部的组织但无木质部,并有多细胞的不为无性细胞所包被的性器官。这种植物可能属于哪一门?( )。 A.苔藓植物门B.红藻门C.绿藻门D.褐藻门 10.下面哪种是无性孢子?( )。 A.接合孢子B.予囊孢子C.分生孢子D.担孢子E.卵孢子 11. 不形成菌丝体的是( )。 A.毛霉B.麦角C.禾柄锈菌D.酿酒酵母 12. 出芽生殖是下列哪一类生物所特有的方式?( )。 A.绿藻B.蓝藻C.子囊菌D.担子菌E.维管植物 13. 蘑菇(真菌)与光的关系是( )。 A.它们的生长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光 B.它们的生长不需要光,但许多类型的蘑菇需要一定量的光才能产生孢子 C.它们的存在根本不需要光 D.它们需要光,但有许多例外(光有促进作用,例如能促进生长和有利于菌褶中色素的形成) 14.一般情况下,以下哪个长得最慢?() A.面包霉 B. 地衣 C.酵母 D.蘑菇 15.哪一类植物能首先成功地移植到一个新形成的火山岛上? ( ) A.蕨类 B.地衣 C.地钱 D.绿藻 16. 地衣中与藻类共生的生物为( )。 A.子囊菌 B. 螺旋体 C. 担子菌 D. 接合菌E.A和C对17. 陆生植物的主要进化趋势是( )。 A.孢子体与配子体阶段有明显的区别 B.单倍体阶段缩短 C.无性阶段缩短 D.增加配子体的复杂性 18.下列哪类植物的配子体占优势?( )。 A.红藻植物B.苔藓植物C.石松植物D.松类植物E.木贼植物 19.陆生植物演化中的基本趋势是( )。 A.配子体与孢子体阶段明显分开 B.单倍体阶段简化 C.无性阶段简化 D.配子体的复杂性增加 E.上述四条都不对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大纲.doc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大纲 为推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并适应国际生物奥赛的要求,竞赛考试范围确定如下: 一、理论竞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分裂。 2、植物学:植物界主要类群(包括菌类)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特长和发育、激素、生殖。 3、动物学:动物界主要类群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动物体制的基本类型、消化和营养、呼吸、循环、排泄、调节、生殖。 4、遗传学与进化: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与染色体、孟德尔遗传、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进化的机制、物种形势。 5、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种群、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保护、行为。 二、实验竞赛要求选手能够: 1、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及实全镜等常用实验工具进行观察和实验。 2、细胞染色体和制备装片。 3、植物解剖和徒手切片。 4、无脊椎动物解剖。 5、使用和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6、对实验进行设计,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各队选手准备参加这一竞赛时,可参考高校用"普通生物学课本"。 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考查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能力,题目比较灵活。一般以选择题为主。分为初赛和复赛。 生态学部分(20%) 一、生物与环境(自然生态学) (一)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2.光照、温度、水对生物的影响3.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4.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5.种间斗争(竞争、捕食、寄生)6.偏利共生、互利共生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适应的普遍性(保护色、警戒色、拟态、休眠)2.适应的相对性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种群1.概念2.特性3.结构和数量动态变化4.影响因素(逻缔斯曲线) (四)群落1.概念2.结构3.群落演替 (五)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 4.生态金字塔5.能量流动(生物量、生产量、能流过程和特点)6.物质循环(类型、过程、碳、氮、二氧化硫在自然界的循环)7.光能利用和生物固氮(光呼吸、固氮生物种类、生物固氮过程简介、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8.有害物质的富集9.建立良性循环(生态农业的应用)10.生态系统的类型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保护(生态平衡的解释、生态平衡的原理、破坏的因素、保护) 二、人与生物圈(社会生态学) (一)人口增长1.人口问题 2.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3.温室效应 4.臭氧层的保护(二)生态环境的保护1.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2.森林在环保中的作用3.草原的利用、保护与农牧业的发展 4.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5.农业生态系统与发展生态农业6.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自然保护区8.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9.有害化学药品和重金属对生物影响10.环境与人体的健康 11.无公害绿色食品12.生物净化 三、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行为的概述 1.概念 2.特点 3.研究方法4.研究意义 (二)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三)动物行为分类及主要行为1.索食行为和贮食行为 2.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3.繁殖行为4.社群行为与信息传递5.节律行为和定向运动 6.先天行为(本能)和后天习得行为(学习行为) 植物解剖、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和分类(20%) 一、种子植物形态解剖 (一)植物组织1.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2.分生组织3.成熟组织4.组织系统5.维管组织和维管束(二)种子和幼苗 1.种子的结构和类型 2.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三)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根的结构(内皮层)2.茎的结构(维管束)3.叶的结构与气孔功能4.根、茎、叶的变态 (四)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1.花的结构2.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二、植物生理 (一)植物的水分代谢1.植物吸水的部位及方式 2.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水势)3.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 4.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5.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植物的矿质代谢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2.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3.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4.植物体内无机养料的同化5.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大意义 2.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色素 3.光合作用的全过

生物奥赛(竞赛)辅导材料专题第一章植物形态解剖

v1.0 可编辑可修改第一章植物形态解剖第一章植物形态解剖 三、竞赛训练题 (一)选择题 1.鉴定植物细胞中的后含物,通常 A 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脂肪 B 用苏丹Ⅲ鉴定蛋白质和脂肪 C 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淀粉 D 用苏丹Ⅲ鉴定脂肪和淀粉 2.水生被子植物茎的结构特征是 A 表皮形成根毛 B 机械组织发达 C 通气组织发达 D 木质部发达 3.筛管分子最明显的特征是 A 侧壁具筛域 B 为具核的生活细胞 C 端壁具筛板 D 为有筛域、筛板而无核的生活细胞 4.漆树中的漆是从茎韧皮部的哪种结构中产生的 A 溶生型分泌道 B 裂生型分泌道 C 溶生型分泌腔 D 裂生型分泌腔 5.下列在植物学上能称为种子的是 A 玉米籽粒 B 高粱籽粒 C 向日葵籽粒 D 花生仁 6.下列哪种植物的种子属于有胚乳种子 A 大豆 B 蚕豆 C 花生 D 蓖麻 7.我们吃的绿豆芽,主要吃的是 A 根 B 芽 C 下胚轴 D 上胚轴 8.小麦种子萌发时,对胚乳内贮藏的物质加以分解和转运的结构是 1 第1 页共10 页

v1.0 可编辑可修改 A 糊粉层 B 盾片 C 上皮细胞 D 外胚叶 9.不活动中心位于根尖的 A 根冠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根毛区 10.中柱鞘细胞可产生 A 部分维管形成层和木柱形成层 B 不定芽和不定根 C 侧根 D A、B和C 11.根初生维管组织中,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是 A 内外排列 B 散生 C 相间排列 D 相对排列 12.禾本科植物根的内层细胞在发育后期常五面增厚只有哪项是薄的 A 横壁 B 径向壁 C 内切向壁 D 外切向壁 13.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新壁与该细胞所在部位的半径相平行,此细胞分裂也称 A 平周分裂 B 切向分裂 C 径向分裂 D 横向分裂 14.形成展通过径向分裂产生 A 次生木质部 B 次生韧皮部 C 次生维管组织 D 使周径扩大形成 15.根部形成层产生过程中,首先开始于 A 初生韧皮部内方的薄壁细胞 B 初生木质部脊处的中柱鞘细胞 C 初生韧皮部外方的薄壁细胞 D 原生木质部细胞 16.根瘤呈红色,因为根瘤细胞含有 A 铁蛋白 B 钼一铁蛋白 C 豆血红蛋白 D 花色素 17.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特点主要是 2 第2 页共10 页

高中生物竞赛范围

高中生物竞赛范围 (理论部分) 第一部分:植物解剖、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和分类(20%) 一、种子植物形态解剖 (一)植物组织 1.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2.分生组织3.成熟组织 4.组织系统5.维管组织和维管束 (二)种子和幼苗 1.种子的结构和类型 2.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三)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根的结构(内皮层) 2.茎的结构(维管束) 3.叶的结构与气孔功能 4.根、茎、叶的变态 (四)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1.花的结构 2.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二、植物生理 (一)植物的水分代谢 1.植物吸水的部位及方式 2.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水势) 3.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 4.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5.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植物的矿质代谢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2.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3.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4.植物体内无机养料的同化 5.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大意义 2.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色素 3.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4.C[,3]和C[,4]植物的比较(光呼吸)5.绿色植物与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的比较 6.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饱和点、补偿点)7.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五)抗逆生理(抗旱、抗寒等) (六)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类型和过程 2.植物体各部分的呼吸强度比较 3.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4.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5.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6.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生长素类 2.赤霉素类3.细胞分裂素类 4.脱落酸5.乙烯 (八)植物开花的机理及其应用 1.植物的花前成熟2.低温和花诱导 3.光周期和花诱导4.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 5.其他条件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九)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1.顶端分生组织和形成层 2.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3.双受精作用、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 4.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的世代交替(生活史) 三、植物系统分类(了解到科、目、纲、亚门和门) (一)藻类植物 1.蓝藻门2.绿藻门 3.红藻门4.褐藻门 (二)菌类植物 1.细菌门2.粘菌门 3.真菌门 (三)地衣植物 (四)苔藓植物 1.概述2.苔纲3.藓纲 (五)蕨类植物 1.概述2.石松亚门 3.木贼亚门4.真蕨亚门5.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6.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 (六)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1.概述2.裸子植物分类3.苏铁纲 4.银杏纲5.松柏纲6.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七)种子植物——被子植物 1.概述2.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10个重点科(十字花科、豆料、菊科、蔷薇科、锦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考试大纲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考试大纲 写在前面的话:怎样应付生物竞赛?首先,《阅增普通生物学》尽可能的看多几遍,虽然下面给出了重点,但不是通读全书后是明白不了这些重点容所在的。读到感觉对生物学知识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有《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的,可以再看看里边的提纲式的知识点,然后做做后面的题,看看自己运用相关知识能力怎样了;如果没有教程一书的,可以找老师或上网下载(比如到生物吧或生物竞赛吧)一些竞赛和联赛题来做。总之:多读书——《阅增普通生物学》;多做题——发的、买的、下载的,必定成功! 如果你真的有点懒,竞赛书不想看,竞赛题不想做,那把竞赛辅导当高考提前复习吧,自己去买(或找师兄师姐借)本高考复习资料,好好学一通,有疑问勤找老师,这样对竞赛、高考都有好处。平时老师上课,主要也就是评讲竞赛、高考的真题和模拟题为主。 1.理论竞赛包括以下几方面容: ㈠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代、细胞分裂。 ㈡植物生物学:植物界主要类群(包括菌类)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生长和发育、激素、生殖。 ㈢动物生物学:动物界主要类群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动物体型的基本类型、消化和营养、吸收、循环、排泄、调节、生殖。 ㈣遗传学与进化: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与染色体、孟德尔遗传、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机制、物种形成。 ㈤生态学及动物行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保护、动物行为。 复习时可分为十部分:1.植物形态解剖学;2.植物的类群;3.植物生理。4.无脊椎动物;5.脊椎动物;6.动物生理。7.生物化学。8.细胞生物学。9.遗传与进化。10.生态及动物行为。

高中生物竞赛知识点(全)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施旺(Theoda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

高二生物竞赛植物学测验试题及答案

高二生物竞赛植物学测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0小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1、下列哪一种状态的植物细胞能形成次生壁() A、正在生长的细胞 B、正在分裂的细胞 C、停止生长的细胞 D、以上都可以 2、构成细胞壁的骨架成分是() A、纤维素 B、果胶质 C、半纤维素 D、木栓质 3、在下列各种成熟组织中,哪一种组织的分化程度最低() A、营养组织 B、机械组织 C、输导组织 D、保护组织 4、能使根茎无限增粗的分生组织是() A、初生分生组织 B、侧生分生组织 C、居间分生组织 D、初生增粗分生组织 5、下列不属于初生分生组织的是() A、居间分生组织 B、初生分生组织 C、顶端分生组织 D、侧生分生组织 6、下列哪一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常常内突生长() A、通道细胞 B、传递细胞 C、薄壁细胞 D、保卫细胞 7、下列哪一种细胞已失去脱分化的能力() A、厚角细胞 B、筛管细胞 C、叶肉细胞 D、皮层细胞 8、下列常见的农作物中,播种时应深一些的是() A、大豆 B、油菜 C、蚕豆 D、小麦 9、有些植物的根具有收缩功能,能将近地表的芽拉入地下以利渡过不利环境。这种收缩发生在根的哪一结构中() A、韧皮部 B、木质部 C、皮层 D中柱鞘 10、根毛是根的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出形成的顶端封闭的管状结构,大多数植物都有绒密的根毛,这有利于增加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但并非所有的植物都有根毛。你认为下列哪一生态环境中的植物常常无根毛或虽有但非常稀少() A、旱生植物 B、沙生植物 C、水生植物 D、中生植物 11、在双子叶植物初生根的发育过程中,初生木质部的分化方向是() A、由内向外 B、由外向内 C、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D、无法确定 12、在根的下列结构中,不可能起源于中柱鞘细胞的是() A、周皮 B、形成层 C、侧根 D、原生木质部 13、进行二叉分枝的植物是()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14、果树的果枝的分枝方式属于() A、合轴分枝 B、单轴分枝 C、假二叉分枝 D、以上都有可能 15、下列只进行平周分裂的是() A、形成层 B、原套 C、原体 D、顶端分生组织 16、在茎尖和根尖的初生结构比较中,正确的是() A、均在成熟区分化出维管组织 B、均有内皮层结构 C、木质部的发育方向均为内始式 D、韧皮部的发育方向均为外始式 17、下列哪种植物的茎中无双韧维管束() A、南瓜 B、夹竹桃 C、水蜜桃 D、茄 18、在初生根和初生茎的结构中,最先分化出的导管是() A、网纹导管和孔纹导管 B、梯纹导管和螺纹导管 C、螺纹导管和环纹导管 D、环纹导管和孔纹导管 19、花的白色是由于() A、细胞间隙的空气将光反射 B、花瓣和萼片将落在其上的光全部吸收了 C、溶于液泡中的特殊的白色物质的存在 D、大量白色体的聚集 20、胞间连丝的定义是() A、围绕着液泡的膜,更准确地说,是将一个细胞中几个液泡联结起来的膜系统 B、相邻的植物细胞间的细胞质联络丝 C、加厚的细胞壁上的孔 D、核膜上的小孔 21、嫁接是一种常用的营养繁殖的方法,嫁接成活的关键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