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歌曲《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歌曲《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歌曲《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歌曲《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渴望春天》教案

七年级(下)音乐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春天的旋律》(1)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渴望春天》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通过歌曲《渴望春天》学习,并在反复的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 B.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2.能力目标:唱好歌曲《渴望春天》,学会分析一段体歌曲结构。 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渴望春天》,引导学生体验春天的无限美好, 真正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教学重点:唱好歌曲《渴望春天》,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 了解弱起小节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歌曲结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1声音)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是许多美好事物的开始,陪伴着她的是万物的复苏,我们这一学期的音乐课也将从《春天的旋律》开始。 (点击课件1标题、翻到课件2) 请问:你熟悉哪些赞美春天的诗文、歌曲、乐曲?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 1、《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点击课件4音乐,配乐诗朗诵《春》) 师:朱自清的散文《春》,描绘了江南春天的迷人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如同一幅春光秀丽的画卷。如果我们配上音乐朗读起来,就会更加令人陶醉。下面我们一起来练习配乐朗诵朱自清的散文《春》。 二、授新课《渴望春天》 在音乐世界里,也有许多描绘春天的歌曲。下面我们学习《渴望春天》这首歌,请大家把书翻到第二页。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德奥风格的古典歌曲,描绘了人们对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时的愉悦心情。(翻到6) 师:结合歌曲学习,我们要解决下列4个问题: 1、你了解莫扎特吗?(逐个发问):他是哪国人?有什么雅称?写过什么作 品?是音乐史上哪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为什么称他为音乐神童?…… (童年倍受宠爱,但成年后饱受贫穷、疾病、妒忌、孤独等折磨。命运坎坷) 2、歌曲的拍子及强弱规律。尝试划拍演唱。 问:几几拍?强弱规律如何?(板书说明、指挥打拍子手势介绍) 3、歌曲中各种音乐符号说明:倚音、升号、呼吸记号、强弱记号等。 4、对歌曲曲式进行简单分析。 结构:a+a1+b+a2(主题+变化重复+变化发展+变化再现) 歌曲旋律分析(课件9):第1、2、4句采用同一材料加以变化;第3句 中运用变化音和音程大跳等手段,推进乐句发展;一唱三叹,抒发对美 好春天的情感。我们也可称它为“起承转合”句式。相同结构的歌曲举 例:我和你、欢乐颂等。 师:教唱歌曲: 结合问题2,逐句教唱歌谱,提醒要划拍演唱;

渴望春天教案(3篇)完美版

《渴望春天教案》 渴望春天教案(一): 1、歌曲:《渴望春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教学目标: 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透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3、透过创编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用心思考、勇于创意的意识。 4、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在音乐的启迪和感染下,产生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热爱生 活的完美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教学难点:弱起节奏、变化音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春天: (一)、播放课件《春天在哪里》,学生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明白刚才老师播放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吗?对,这是我国作曲家潘振 生写的一首儿童歌曲,它以天真活泼的语气来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奥地利的作曲家莫扎特也写了一首有关春天的歌曲,让我们一齐来倾听莫扎特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貌的?(播放课件,范唱) 师:《渴望春天》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装作的一首深受儿童喜欢的歌曲 三、学习新歌《渴望春天》: 1、聆听了整首歌曲以后你能回答出春姑娘的问题吗?(多媒体课件出示) A、歌曲的情绪:1、热烈激动2、抒情愉快3、低沉忧伤 B、歌曲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

C、歌曲的拍号:1、3/42、6/83、3/8 2、介绍6/8拍子。 师:这是一首6/8拍子的歌曲。你明白6/8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吗(强弱弱次强弱弱)?如果用拍手和拍腿来表示强和弱,谁更适合强拍?让我们一齐来演示一下。 (二)节奏练习 1、让我们随音乐再来感受一下春天的节奏:(播放第一句音乐出示节奏型) (1)X|XXXX|X.XXX|XXXXX|X.0| (2)X|XXXXX|XXX0X|XXXXXX|X.0| 2、哪位同学能主动为大家读一读? 3、师:你读得十分好,很贴合老师的要求。在读这条节奏时,你都注意了哪些要点? (第一个音符是弱起读的要轻一些、有连音线的地方只读一个音、有休止符的地方要读的干净 利索。) 4、师:说得十分好,我们就按照这些要求,群众再来读一遍。 2、视唱: 同学们能不能唱一唱春天的音符呢?(春天的音符叮叮咚咚可真好听) (三)学习新歌: 1、学唱旋律 (1)用啦哼唱感受整首旋律:(出示课件) 咱们试着把春天的音符唱的再长一点行吗? (2)重点视唱1、3乐句: 你们发现整首旋律中哪一句有了变化?(第三句出现升1、升4 )我们一齐来唱一唱。第四句出现前倚音,前倚音你觉得就应怎样唱? 请同学们随琴将3、4乐句演唱一遍,在演唱中要注意唱准音高。 (3)视唱整首旋律: 同学们能不能完整的视唱整首歌曲的旋律呢? (3)分析乐句:

音乐七年级下人教版第1单元唱歌《渴望春天》教案3

《渴望春天》教案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十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 (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 (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 (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入。 (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入。要求学生共同参与。 2、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3、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 4、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6、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1)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3)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4)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7、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 8、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边唱边加入打击乐伴奏。 1

人教版初中音乐《渴望春天》歌曲教

课题:《渴望春天》歌曲教学(一)教材版本:人教出版社年级:七年级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设计思路:本单元的主要题目为“春之声”,在教学中应让同学们即学习歌曲又能够了解到一些有关“春”的中外音乐作品。让学生在这些作品中去对比,发现作品中的风格、特色和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以此来挖觉学生们对音乐的渴望和兴趣,能够让他们真正深入地体会到音乐的美,真正的体会到音乐带给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本课对于歌曲的学习也是个重要的环节,全课始终是围绕着莫扎特的《渴望春天》为线索,学习巩固基础的音乐知识、能够运用比较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口风琴的演奏也可必要采用。 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唱歌曲以及关于本课音 乐基础方面知识的学习;并了解莫扎特及其他在音乐上的主要贡献,体会他的音乐风格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用甜美的声音、正确的歌唱方法演唱;口风琴 两声部的吹奏。(口风琴的掌握可因人而异)3、德育目标:能够 充分感受到“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给 人带来的xx 和享受。 教材分析: 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出生于奥地 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在欧洲音乐史的源远长河中,

自幼便显示出音乐才干者并不罕见。可像莫扎特那样早熟的奇才,能在那样小的年龄便被公认为“神童”的音乐家,确是再难找寻。他3 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许多他所听到过的乐曲片断,5 岁就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轻易地说出杯子、铃铛等器皿碰撞时所发出的音高 ..............。《渴望春天》是莫扎特的一首非常适合青 少年学习的经典歌曲。用歌声歌唱春天,歌唱美好的生活是作者最想传达给欣赏者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渴望春天”歌曲教学,并能够体会谈出以《春》为主题音乐的风格特点。运用口风琴准确的吹奏出歌曲《渴望春天》教学过程: 一、导课:用朱自清的《春》。让学生们和老师一齐背诵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兴趣,教师穿插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二、介绍作者:了解歌曲的作者,国籍,主要作品。 三、歌曲内容:A:教师启发学生,如何形容、解释渴望” B:听音乐之前,设下几个有关于本课歌曲 的问题,请同学回答。(关于音乐基础知识 的)。 四、歌曲分析:A:分析乐谱;视唱

初中音乐《渴望春天》教案1

《渴望春天》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 4、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课前准备: 欣赏《春天在哪里》,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欢快的音乐作品,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教学过程: 导入: (在《春天在哪里》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师:刚才播放的这段音乐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能告诉我它的歌名吗? 生:《春天在哪里》。 师:这首歌表现了什么啊?春天的歌。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慢慢走近我们的身边,我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一些诗、歌还有词来描述一下春天。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的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说出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和歌,说明同学们对美丽的春天是多么的热爱。 1、聆听(渴望春天) 师:首先我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体会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生:我感受到了大自然……万物复苏等。 师:刚才个别同学谈了自己感受,那么我想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一定还在回味当中。你们能不能给这首歌来添一个歌名呢?

初中音乐优秀教学设计《渴望春天》教案

初中音乐优秀教学设计《渴望春天》教 案 第1课渴望春天 一、教学目标: 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 4、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三、课前准备: 欣赏《春天在哪里》,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欢快的音乐作品,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

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天在哪里》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师:刚才播放的这段音乐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能告诉我它的歌名吗? 生:《春天在哪里》。 师:这首歌表现了什么啊?春天的歌。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慢慢走近我们的身边,我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一些诗、歌还有词来描述一下春天。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的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说出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和歌,说明同学们对美丽的春天是多么的热爱。 1、聆听(渴望春天) 师:首先我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体会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生:我感受到了大自然……万物复苏等。 师:刚才个别同学谈了自己感受,那么我想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一定还在回味当中。你们能不能给这首歌来添一个

渴望春天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教案评选 教案设计 课题:渴望春天 学校:江苏省连云港市师专一附小 姓名:张自鹏 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音乐 课时:1课时 教学课题: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教材分析: 整体感受德奥古典音乐艺术的魅力。歌曲创作时的莫扎特已经疾病缠身,贫病交加,此后不到一年便去世。可这首乐曲里没有丝毫伤感、绝望,全曲充满了天真、童趣、真挚和快乐。乐曲采用单二部曲式,带有典型的德奥民歌风格,旋律清新欢快,充分体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 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通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

子活泼欢快的特点。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尝试用各种不同的音乐形式表现歌曲。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2、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教学难点: 1、歌曲情感的表现。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3、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春天: 1、播放乐曲《渴望春天》 (设计意图:创设良好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2、图片欣赏 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些春景图片,配有优美的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几幅图想一想会是什么季节?你能感受到图片所表现的内容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生:略 师:是啊,现在正是春天。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生机。那你知道在欧洲他们的春天是什么样吗? 生:使用百度搜索图片 https://www.doczj.com/doc/ef4721303.html,/i?ct=201326592&cl=2&lm=-1&st=-1&t

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案《渴望春天》

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案《渴望春天》 年级:七年级 教具准备:黑板、课件、大屏幕、电脑 设计思路: 《渴望春天》是国家课程标准教材人音社音乐教材第十四册中的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课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始终围绕着春天做文章,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渴望春天”,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诗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密切联系和审美内涵。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渴望春天”,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 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渴望春天”,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诗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相关文件的密切联系,审美内涵。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并感受其抒情性和审美性。通过课件的展示,使学生能够自觉、直观的把音乐与春天情境结合在一起。通过幻灯片的切换激发学生对作品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去分析、探

究,使学生主动的在音乐中寻找意境用心聆听,用情歌唱,并且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加深学生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让春天和音乐有机的融合。使音乐课堂充满绿色的生机和活力。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首先请大家听一首乐曲,听完以后,请你们告诉我,你对这首曲子的感觉是什么?(播放音乐) 和同学们共同讨论听完以后的感觉:欢快、喜庆、抒情,象人们在阳光下悠闲地散步,象在舞狮子,象在放鞭炮,象在扭秧歌...... 老师总结:大家说的好。这首乐曲名字叫“春节序曲”(板书或投影)它表达了人们在欢度春节时欢庆的心情和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以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憧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组成了春节歌舞联欢的场面。 (2)师:今年的春节刚刚过去,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今年是什么属相年呢? 生:狗年。 师:对!狗年来到了,春天就要来了。同学们能不能用你所掌握的知识来讲一讲“春天的故事”(以“春天的故事”音乐来作为讨论时的背景音乐,并展示有关图像来启发学生的想像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教学课题:拉丁美洲音乐之巴西音乐 教学班级:高一年级三班 教学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1、通过拉美音乐中最具有拉丁节奏及风格的代表—— “桑巴”的学习,了解拉美音乐对节奏的重视,同时丰富同学们对节奏的了解和把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合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表演活动当中,在“玩”的过程中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同时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教材分析:拉丁音乐是一种以节奏为中心的流行音乐,它的节奏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强弱规律,而是作为一种音乐的灵魂使其上升到主导地位。因此,在了解拉丁音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节奏。今天我们着重介绍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拉丁节奏及风格——桑巴。桑巴是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它源于巴西,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的融进欧洲旋律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其音乐特征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节奏感很强。 教学重点:1、利用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使学生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教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2、在教学过程中,切实体现“学生亲身参与”的理念。 教学难点:1、通过对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的认识,分析它的音乐特点,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 2、注意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 教学媒体:多媒体,小鼓(或者其他可用于击打的物品),身体乐器 教学过程: 1、 导入: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文根英《舞者的纯情》) 2、这段视频中的音乐是“桑巴”舞蹈中一段常常会听到的音乐,是很著名的一段“桑巴”配乐。(桑巴源于巴西,它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地溶进欧洲旋律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传统桑巴可分为农村桑巴和城市桑巴两种。现代欧美所流行的桑巴,于1920年左右形成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其特征就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可以说是拉美音乐的代表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桑巴”的典型节奏型。 2、带领同学们一起做几个简单的节奏练习。(小鼓) (1)(2)(3) 3、通过刚才的练习,使同学们发现有大量的切分音出现。 再通过另一段反应“桑巴”节奏的视频(九拍小鼓手演奏的桑巴节奏),归纳出该视频最突出的节奏型:切分。 从而了解到桑巴中最常见的节奏型就是切分节奏,它能很好的融入桑巴的舞步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让同学们四人一组进行节奏的创编,使它既能突出2/4的特点,有能让每个人都用不同的节奏型来敲击,重点是突出切分的节奏感,体验桑巴的节奏特点。 5、在经过了同学们的分组讨论和练习,请几组同学来表演一下他们的成果。并且请其他同学来说明一下他们的节奏特点。

渴望春天

渴望春天 教学课题:《渴望春天》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3、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在表现中体验和实现自信、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快乐。 教材分析: 莫扎特所写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既轻快、活泼,又不过分张扬;曲式结构单纯、紧凑,恰倒好处,没有一个多余的音符;音乐素材的运用节省而富于表现力,第一、二、四乐句采用同一材料加以变化,第三乐句则运用变化音、离调和音程大跳等手段推动乐句的发展,典型的启承转合句式,从而使整首歌曲听起来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在结构上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和弦的选择以主、属和弦为主,色彩明亮,手法简练,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二度创作,通过自己准确、流畅、自如、富有表现力的演唱和弹唱,通过音乐的声音手段恰如其分地将他们再现出来,从而将作品所蕴藏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意义深刻而有意味地传达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 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抒情、典雅的音乐作品,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走近莫扎特。 2.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 (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二、导入 1. 听赏童声合唱《渴望春天》 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和音乐的意境。 2. 聆听《渴望春天》初步熟悉旋律,熟悉音乐,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感受到的东西。(以一流的音乐本身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演唱的热情。) 三、展开 1.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 师手指一位音乐大师画像说:“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他创作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关于他,同学们早就充满了好奇,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他是哪国人?写过什么作品?为什么会成为音乐家?……。 学生发言,想知道更多的情况课后查阅资料。 (让学生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通过故事引起学生对莫扎特及其作品的好奇。)

歌曲《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歌曲《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课型: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渴望春天》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根据诗人奥弗贝克的一首短诗创作的,是一首世界著名的儿童歌曲。D大调、6/8拍、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歌曲旋律优美而洗练、流畅而清新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表现了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鲜花盛开、小鸟歌唱的愉悦心情。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欣赏、自制打击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感受音乐。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弱起起唱。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欣赏法、讨论法、视唱法、创作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演唱歌曲《田野的春天》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自然地走近春天,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唱歌曲《田野的春天》 师:同学们好,刚才我为大家演唱了一首我非常喜欢的歌曲《田野的春天》,因为从这首歌中,我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再随着美妙的歌声去寻找春天的踪影! 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师:春天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来谈谈对春天的印象! 生:描述 师:同学们喜欢春天吗?你们想知道音乐大师又是怎样表达他对春天的喜爱吗? 请听我为大家演唱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歌曲《渴望春天》。 二、学唱《渴望春天》

奥尔夫教案

《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中学音乐课的实践》教案 课题: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中学音乐课的实践 课型:集体课 教学对象:农村中学音乐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奥尔夫教学理念及其原则。 2、通过奥尔夫教学实践练习了解奥尔夫体系的一些教学方法。教学重点: 1 、奥尔夫音乐理论体系 2、奥尔夫教学的实践练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奥尔夫教学的运用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示范法 授课时间:150分钟 教具:多媒体、音响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了解学员对奥尔夫教学体系的掌握程度。 一、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5) 1、奥尔夫简介: 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1895——1982),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

体系之一。 2、世界三大音乐教学体系: 瑞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态律动) 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原本性音乐) 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育(歌唱教学、本土化音乐及五声调式、柯尔文手势) 3、奥尔夫教学目的:通过音乐培养人的素质,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 4、奥尔夫音乐教育六大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以节奏为基础 (3)、以身体的动作感受音乐 (4)、即兴性 (5)、本土化 (6)、面向全体学生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二、声势律动 1、声势: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所具有的姿势。 2、声势特点: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声势练习以节奏为基础,奥尔夫认为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不同的歌不可能是同一个旋律,却可以是同一种节奏。 3、声势形式:它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学生易学易做的方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优质教案

音乐教案《渴望春天》 教学内容分析 《渴望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的一首歌曲,也是整个单元中惟一一首要求学生演唱的歌曲。这首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深受儿童的喜爱;以儿童纯真的稚气,活泼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春色、繁花盛开、小鸟齐鸣的春天到来时的心情;歌曲采用D大调,6/8拍子,歌曲的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以分解三和弦与级进音调进行的旋律为基础,配合着活泼、跳跃的6/8节拍,流畅清晰、优美洗练、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表现了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的愉悦心情。歌曲的第一乐段:1—8小节,由同一材料变化重复的两个乐句组成,听起来给人一种亲切、婉转、流畅、抒情之感。歌曲的第二乐段:9—16小节,由于第三乐句的音调出现了变化,旋律音程出现大跳和向属调的离调,给人以清晰、明朗的感觉;第四乐句再现了第一乐句的属材,并略作变化,使全曲在欢快、活泼的情绪中完满的结束。为了使歌曲留给人们的感觉更完美,作者在尾声的钢琴伴奏中加用了高音区的装饰音,像是模拟小鸟儿的歌唱,使歌曲更富于诗情画意,意境深远。本节课除了唱

好歌曲《渴望春天》而外,还有两项教学内容:为歌曲创编打击乐和欣赏配乐散文《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歌曲《渴望春天》学习,并在反复的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2.能力目标:唱好歌曲《渴望春天》,鼓励学生大胆的为歌曲《渴望春天》创编打击乐的音乐实践活动。 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渴望春天》,引导学生体验春天的无限美好,真正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同时启发学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教学重点与难点: 唱好歌曲《渴望春天》,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的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 电子琴、CD机(盘)、音响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窗外春天的景色。 要求学生观看窗外的景色并回答问题: 1、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绿); 2、那种树已开花(樱花)。 二、活动与体验──歌唱《渴望春天》。

奥尔夫音乐教案

一、奥尔夫音乐卡尔.奥尔夫简介 卡尔.奥尔夫(1895—1982),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卡尔?奥尔夫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奥尔夫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从少年到青年,他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那种“野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他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学科之中,作曲、指挥、戏剧、舞蹈……,他均报有极大热诚去关注、去研究。 1924年奥尔夫与友人—舞蹈家军特合作在慕尼黑创办了一所军特体操音乐舞蹈学校,即“军特学校”。在那里奥尔夫开始了他变革音乐教育的一系列尝试,如新的节奏教学和将动作与音乐相结合的试验。在音乐方面最突出的是在音乐与动作教学中突出节奏性乐器,他为了使学生们亲自参与奏乐,并通过即兴演奏设计自己的音乐,制造出了一套可以合奏用的以打击方式为主的小乐队编制乐器。这套已被人们统称为奥尔夫乐器的教具现已闻名全世界,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奥尔夫为了实现“尽量使学生能自行设计他们的音乐和为动作伴奏”,他从本土及外国的民俗音乐中找到了编写教材的源泉。1930年他与终生的合作伙伴凯特曼编写的教材初版第一卷发表了。这本教材作为基本的音乐教材练习引导人们走向音乐的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由于其演奏和舞蹈的性质,使外行很容易学会。接着,又陆续出版了许多其他的小册子,为奥尔夫乐器的练习编配了大量教材,在这个过程中奥尔夫的学生—也是后来一生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古丽特?凯特曼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军特学校”的实验由于在国内外的旅行演出和在各种国际会议上进行的教学法示范性演出受到许多教育家们的关注,有力地推动了有关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1932年,一部意味音乐教育革命的作品—《奥尔夫教材——为儿童的音乐,由儿童自己动手的音乐——民歌》已准备出版,但是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这个出版计划搁浅了。奥尔夫决定离开音乐教育去从事专门作曲。1937年以一部十四世纪诗集手抄本创作的音乐剧《卡尔米娜?布拉纳》实现了他的突破,四十二岁的他此前已有许多探索性的作品问世,但他称这种突破为他的“全集”的开端。从1935年至1942年,奥尔夫的三部成名作问世:《卡尔米娜?布拉纳》(1934—1937)、《月亮》(1937—1939)、《聪明的女人》(1941—1943)相继问世。奥尔夫从青年时代起就在追求的“完全戏剧”——一种通向人本的、寻找最初的、原始的、融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那种艺术,在这三部作品中得到体现,使他在“完全戏剧”(或称整体艺术)的创作上已走向成熟,形成了真正的奥尔夫风格。这里同样体现了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所体现的那种原本性的原则和理念。1948年到1949年完成《安蒂戈尼》,这部作品综合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而在伴奏乐队的配器上采用4架钢琴、59种打击乐器与人声的大胆结合,以体现最古老的神话——太阳神与月亮神的结合,刚与柔、健与美的天然合一。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世界上作为大师级的作曲家的声望。他在专业作曲上所采用的技法与他在音乐教育上一样,都是突出节奏性因素,以某种固定音型不断反复作音乐发展动力,在旋律中较少使用半音音阶和变化音,和声让位到更次要的位置,总之无论旋律、伴奏都以古朴、简洁为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舞台布景、演员服装的象征性都是体现他原本性的“完整艺术”的理念。奥尔夫一生耕耘不息,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和音乐戏剧,直到1973年78岁高龄时,还创作了他最后一部大作《世界末日之剧》。 1950年—1960年奥尔夫曾任慕尼黑音乐学院作曲大师班教授和负责人,他的教学是以让学生发现自我为宗旨,这在专业音乐教育领域仍贯穿他一生的教育思想。奥尔夫从1948年开始为巴伐利亚电台编写“学校音乐教育”,连续播了五年,受到学校的热烈欢迎。1950—1954年出版了五卷本《学校音乐》(《Orff-Schulwerck》),被欧美各国相继翻译出版介绍到世界各地。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大事。1961年在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及造型艺术大学”成立了“奥尔夫学院”,建立起第一个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和培训中心。1962年奥尔夫和凯特曼访问日本,在日本掀起研究和实践奥尔夫教法热潮。奥尔夫教学法与东方文化的结合开始了奥尔夫教学法新的里程。 1982年奥尔夫在慕尼黑他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或曰“理念”用一句话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2、即兴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4、从本土文化出发; 5、适于开端; 6、为所有人。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渴望春天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渴望春天》 枣庄七中冯伟 教学年级:七年级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材分析: 《渴望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 于1791年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以儿童纯真的稚气,活泼的语 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春色、繁花盛开、小鸟齐鸣的春天到 来时的心情,深受儿童的喜爱。歌曲采用D大调,6/8拍子,歌 曲的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以分解三和弦与级进音调 进行的旋律为基础,配合着活泼、跳跃的6/8节拍,流畅清晰、 优美洗练、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表现了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的 愉悦心情。 学情分析: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对音乐的一些知识比较熟悉。如速度、力度、节奏,唱歌的方法、表演等等有一定的 基础,但他们正处于“正在成大的阶段”,既有小孩子的活泼爱动、 注意力不集中,又有大孩子的小成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动静 结合,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中。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演唱《渴望春天》。让学生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 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 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

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并能够从 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 “春”的教学活动。 知识与技能: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和临时变化音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 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 导。 教学重点:1.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 唱歌曲《渴望春天》。 教学难点:6/8拍弱起小节的节奏练习及旋律演唱。体会、感受6/8拍活泼、欢快的特点。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受春天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感受乐曲欢乐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 师:同学们,哪位同学能猜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生:《春天在哪里》 师:是的。这首歌曲是我们儿时都会唱的。那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生:热烈,充满活力的 师: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呢? 生:春天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四季之首,是万物复苏、勃勃生机的代言词,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慢慢走近了我们的身边,同学们你们知道多少关于春天的成语或诗句吗?

奥尔夫音乐教学大象和小鸟教案

音乐活动教案 ——《大象和小鸟》 龙 《大象和小鸟》 设计意图 大象有着长长的鼻子、象小山一样的身体;而小鸟有着娇小、灵巧的身体,大象和小鸟都深深的印在孩子们的脑筋里,孩子们平时喜欢模仿它们。而“大象与小鸟”这段音乐欢快,给人一种快乐的感受,老师给予了其一个美妙的故事情节更使人愿听、想听,从而再想要去表现。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性质变化,通过动作表现角色的特征和情绪。 2、幼儿能理解故事,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 3、激发幼儿对韵律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三张、大象和小鸟的胸饰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故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大象和小鸟》,早晨森林里的空气真新鲜,谁最先睡醒的呀——长鼻子的大象,大象摇着长长的鼻子、踩着沉重的步伐“咚、咚、咚、咚”,大象出来了,他说:新的一天开始了,动物们都该起床了。)

师问:大象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 幼答:(很粗、很沉、很低) 这时大象说话的声音被小鸟听见了,他也睡醒了,他拍着轻快的翅膀在天上飞着“噔噔叮噔噔叮”,“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也起来了,大象你好”。 师问:小鸟的声音和大象相比怎么样? 幼答:(更细、更好听) 2、挂图展示 老师拿出一张纸,用它来表示一片森林,在纸上贴上一只大象和一只小鸟。教师再次重复提问幼儿大象和小鸟的特征。 二、听音乐《小鸟和大象》,引导幼儿理解和区分小鸟和大象两种音乐角色的不同。 1、第一遍听音乐 问:(1)在刚刚这段音乐里听到了什么?(大象和小鸟的声音)(2)怎么听出来的?(粗的是大象的声音,细的是小鸟的声音)小结:在我们刚刚的听的音乐里除了有好听的声音,还有高音和低音,低音就像我们听到的大象的声音,听起来很沉,很低,更重,就像在地上 走路;高音就像我们听到的小鸟的声音,很清脆,像小鸟在天上飞翔。 问:在音乐里是谁先出来呢?(大象) 然后又出来的是谁呢?(小鸟)再接着呢?(大象)再接着呢?(小鸟)在音乐的后半段,有什么变化呢?(大象和小鸟同时出现) 2、再听音乐,验证第一次听的对不对。听到大象的声音,就伸出手来左右划;听到小鸟的声音,就扬起一只手来在天上飞;听到一起的,就两只手一起动。

渴望春天教学教案

渴望春天教学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通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 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发学生体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的青春气息,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并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重点1、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2、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难点 1、歌曲情感的表现。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3、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 教学过程 一、听春——导入[出示幻灯片1]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同学们演奏一首乐曲,熟悉旋律的同学可以跟我一起表演……《春天在哪里》 二、看春——出示春天景物图[出示幻灯片2] 师:提问老师刚刚演奏的乐曲描写了何时的景物? 生:春天的景物。 师:大家喜欢春天吗? 生:喜欢 师:喜欢春天的那些元素呢你能模仿春天的声音吗 生:小草,小鸟…… 师:老师也很喜欢春天,所以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揭示课题《渴望春天》[出示幻灯片3] 三、唱春——《渴望春天》 (过渡语句:首先请同学们边听边观看乐谱,熟悉歌曲的拍子、情绪。) 1. 了解6/8拍子[出示幻灯片4] 概念: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 强弱:强弱弱次强弱弱 节奏感:犹如以舞姿召唤同伴的蜜蜂在跳跃、飞舞;又如树枝上新展开的嫩芽在随风飘荡…… 2. [出示幻灯片5]分析歌曲,寻找节拍感觉,体验歌曲情绪、速度等音乐要素。 在听赏之后,我们发现,歌曲情绪愉快,速度稍快,结构很规整,有两个大乐段,四个乐句组成,其中每一乐句都是以弱起小节开始。接下来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朗读歌词,给歌曲划分语句。 A B a a1 b a2 (1-4小节)(5-8小节)(9-12小节)(13-16小节)

渴望春天教案(10篇)

渴望春天教案(10篇) :渴望春天春天在哪里情绪表达莫扎特主题班会教案渴望春天教案第1篇: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在进取参与下,有感情演唱《渴望春天》。 【知识与技能】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和临时变化音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渴望春天》。 【难点】体会、感受68拍活泼、欢快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组织教学 学生跟随音乐走进教室 2。情境创设 播放背景音乐――门德尔松《春之歌》并配以多副春景图。 师: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们的艺术创作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她不仅仅告诉我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更在于她是万物复苏、勃勃生机的代言词,同学们你们明白多少关于春天的成语或诗句? 学生回答 【过渡句】今日就让我们走进春天,开始本节课的音乐旅程吧! (二)初步感知 1。阅读歌词,初步体会和感受歌词的意境 师:请同学们阅读一遍歌词,想一想歌词表达了什么资料? 学生回答。(对春天的渴望,一种欢快、迫切的心境。) 2。揭示歌曲 师:我们来试着给这段歌词配上旋律,我给大家两段音乐,大家听听哪个更

适合它,并说明理由。――播放《四季歌》(24)《渴望春天》(68)片段。 学生回答。 教师揭示答案:播放歌曲《渴望春天》 3。边听边用手划一划旋律线,或随意律动。感受词与曲的和谐及明朗愉快的情绪,体会对完美春天向往的心境。 (三)探究学习 1。比较分析,解决难点 (1)感受歌曲中的节拍与力度的关系 教师设置问题:歌曲中的节拍是如何体现欢快的情绪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音乐之所以会给我们活泼、欢快、愉悦的感受,主要是由音乐的节拍决定的。歌曲《渴望春天》是68拍,68拍本身就具有活泼、欢快的特点,68拍涵义及力度关系。(涵义: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力度关系:强、弱、弱、次强、弱、弱。)此外,歌曲还采用弱起起唱,更能表达出人们渴望春天的迫切心境。 (2)学生跟教师一齐做68拍划拍练习。 (3)学生跟音乐一齐做68拍划拍练习。 2。跟唱歌曲,回答问题。 (1)分析歌曲中(情绪、力度、速度、乐句)音乐要素 (2)解决乐曲中的知识点(临时变化音、弱起小节)。 教师示范第三乐句临时变化音的特殊表情,学生体会临时变化音的运用在那里所带来的内敛、含蓄、节制的美妙效果。 师:每一句都从弱起开始,演唱时应怎样处理?(注意强弱有致,轻巧地表现音乐的弹性和动力感。) (3)用正确的方法演唱 教师范唱错误与正确两种唱法,学生辨别。 教师引导:歌唱时微笑着歌唱,声音要竖起来。 学生用整确的方法演唱。 (4)作者介绍,拓宽视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