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与Lakoff的认知语义学之比较-5页word资料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与Lakoff的认知语义学之比较-5页word资料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与Lakoff的认知语义学之比较-5页word资料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与Lakoff的认知语义学之比较-5页word资料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与Lakoff的认知语义学之比较

一、两种理论的不同之处

1.不同的学术派别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Langacker教授于70年代初开始着手创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最初被称作“空间语法”,后更名为“认知语法”,并于1987年和1991年分别出版了《认知语法基础》第一、二卷,奠定了认知语法的理论基础,与Fauconnier形成了以他们为首的“圣地亚哥学派”。

Lakoff于1972年起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1987年出版的《女人、火与危险事物》是认知语义学的奠基之作,标志着认知语义学的创立。该书在理论上的深度和广度是空前的,最终形成了以Lakoff、Johnson和Fillmore为首的认知语言学中的“伯克利学派”。

2.不同的学术理念

Langacker和Lakoff针对认知语言学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注定了他们在学术理念上的不同。Langacker始终定位于认知语法的研究,并一直为建立较为完善的认知语法体系而努力,其理论涉及一些重要的认知语言学问题,如语义结构、基体与侧面、射体与界标、意象图示网络、概念化与范畴化、心理经验等。Lakoff以隐喻概念研究作为理论的起点和认知研究的主要途径,属于以语义为取向,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体验哲学”。相比之下,Langacker从更广的范围研究人的认知能力,主张对一个语言系统心理表征的认知过程尽可能全面地描写,而Lakoff认为语义研究既是对客观真值条件的描述,又必须参照主观对客观的经验以及隐喻的概念体系。

3.不同的学术用语

Langacker和Lakoff对认知语言学通过两个渠道进行探索研究,使用了具有各自研究特点的学术用语。如Langacker致力于认知语法的研究,其理论涉及的术语有意象图式、突显、界标和射体、基体与侧面、辖域、双极性等。由于在Lakoff的认知语义理论中,概念隐喻既是它的起点,又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直贯穿这一理论的始终,所以具有Lakoff研究特点的术语有概念隐喻、经验完形、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容器隐喻等。Lakoff还提出理想化的认知模型(ICM),在强调一个语义域与外部经验的关系时,与Langacker的“认知域”具有同样的功能。像这样的用不同术语表示相类似概念或范围的还有许多例子。

二、两种理论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1.相同的哲学基础

Lakoff早在1987年的《女人、火与危险事物》中就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那时使用的术语即经验主义或经验现实主义、经验主义观、非现实主义。1980年他与Johnson一起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99年又出版了第二本合著《体验哲学》,从而把认知哲学的这种经验主义基础升华为体验哲学。

认知语法也是根据体验哲学观,揭示人类的感知经验,及在此基础上

所形成的概念图式如何形成对语言结构的约束机制,从而为语法构造寻找经验上和概念上的理据。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和Lakoff的认知语义学都建立在这一共同基础之上。

2.相同的理论假设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和Lakoff的认知语义学同属认知语言学阵营,有着认知语言学共同的理论假设:

(1)意义就是概念化,概念化不能脱离进行概念化的人。

(2)语言不是自治的。句法也并不像生成语法学家所声称的那样是自治的、任意的,而是有动因的。

(3)语义不是基于客观的真值条件,语义结构也不能简单地化解为真

值条件的配列。

(4)语言里的范畴化并不完全是由充分必要条件决定的。范畴是围绕原型、家庭相似和范畴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而组成的。

3.相同的研究目标

认知语法和认知语义学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

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作为认知语言学家的Langacker和Lakoff虽然研究侧重各有不同,但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作为认知科学重要内容的认知语言学理论,以此探寻人的认知思维与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及其普遍规律。

4.相似的学术观点

Langackert和Lakoff的一些学术观点十分相似。例如,词汇最初来自对自身和空间的理解,然后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运用隐喻等认知策略扩展

开来,逐步形成了人类的概念系统。Langacker和Lakoff都持有这一观点。Langacker (1982) 早期的语法理论被定名为空间语法,表示运动和其他空间关系的术语被扩展来表达其他非空间语义域。Lakoff将这种依靠空间关

语义学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摘要:一词多义指一个词项具有多个相关义项的语言现象。新义项的产生不是随机的, 也不是盲目的, 而是人类认知参与下语言历时变化的结果, 因此认知角度的一词多义研究能够比较清楚地揭示一词多义的根源与本质。新义项以基本义项为核心, 按照辐射型或链接型方式排列, 构成一个词项意义的原型范畴。人们总是从基本义项出发, 主要利用隐喻和转喻思维等方式, 将新义项赋予现有词项, 从而使一词多义现象表现出明显的认知理据性。 关键词: 认知; 一词多义; 范畴化; 隐喻; 转喻 Abstract:Polysemy is the linguistic phenomenon in which a lexical item has more than one related meaning. It is the diachronic result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facilitated by human cognition. New meanings, centering on the basic meaning and arranged in a radiant or linear manner, form the prototypical category of a w ord. People tend to attach new meanings to a lexical item by w ay of categorization, metaphor and metonymy, which results in the striking motivational features of polysemy. Key words: cognition, polysemy, categorization, metonymy, metaphor 几乎所有的语言中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 即一个词可能会承载二种以上的意义, 语言学家将此语言现象称为一词多义现象。通过赋予同一词形以更多的词义来减少词的数量, 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减轻了人们词汇记忆的负担,是人们进一步认知世界的简便、有效的途径,是优于造词、构词和借词的语言手段。因而,一词多义现象一直成为了语义学研究的热点。传统的理论对于一词多义现象做过众多的研究, 其中主要有: K atz 和Fo rdo r( 1963) 基于组词间的类似性提出的语义成分分析法(semantic feature analysis); 由德国学者J. Trier 提出的词在语义上是互相联系的完整的词汇系统语义场理论以及传统的真值语义分析。传统的语义学理论更多地将它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这些固然是词义变化的重要因素, 但它们只是外部因素, 传统的语义学理论终究没有看清词义变化和一词多义的关系, 也未能充分地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形成的缘由。本文试图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运用范畴化的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方式,发展模式以及认知手段进行研究。 1.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 认知语言观承认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及对语言形成的本源作用, 但更强调人的认知的参与作用, 认为语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世界, 而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作用之。所谓“心生而言立” , 其认知模式是: 客观世界—认知加工一概念生成一语言符号(赵艳芳,20 0 1 : 3 5 )。Lakof与Jo h n s o n (1 9 8 0 : 1 9 5 : 1 9 9 9 ) 以及L a k o f (19 8 7 )根据他们提出的体验哲学认为: 人类的认知、概念、意义、推理和语言等均源于对客观外界的感知和经验, “体验哲学和C L (cognitive linguistics ) 认为认知来源于实践, 语言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 (王寅, 2 0 0 5 : 1 6 )。认知是和语言不可分的, 认知是语言的基础和发端。语言是由客观世界, 人的认知体验, 社会、文化历时与共时价值观及其语用因素促动形成的、具有动态演绎、延异性质和形态的象征符号系统和精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目标及方法之一

分支。小学主要由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组成。训诂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语言意义变化的学科。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训诂学的鼻祖”的著作是《尔雅》,它实际上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分类词典。它由叙篇(已亡)、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释官、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等十九篇组成。《尔雅》对古代词语变迁的轨迹记载和解释得特别清楚。例如《尔雅·释天》在对几个与“年”有关的同义词的解释时指出: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训诂学的另一部重要著作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其重要贡献包括:(1)据部首将文字的形体分为540部;(2)用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法则来解释字形;(3)用以形说义的方法来解释字的本义,用”读若”和形声声旁来说明字音等。(陆宗达,2002) 在欧洲,现代语义学的发展一方面与修辞学、语文学有关,另一方面与19世纪后半期兴起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密切相关。早期的语义学就主要研究语义变化的类型、方式和原因。1883年,法国语文学家Breal发表的一篇论文把语义学这一新学科的目标明确规定为研究意义的变化及其原因,并根据逻辑学和语文学等标准对意义变化的方式和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类。 20世纪的前30年间,语义学逐渐摆脱了传统修辞学中X畴概念的束缚,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文明史等邻近学科吸取营养,对语义变化过程和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研究。 20世纪上半叶,现代语义学受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深刻影响。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语言的共时状态是一种有组织的结构系统,其中的成分互相依赖,个体的意义取决于它与系统中其它个体的关系。语义学家们把这一原理应用到了意义变化的研究中。其中杰出的代表是德国的Jost Trier。他通过对德语中有关“知识”词语的

Talmy认知语义学(沈家煊)

L. Talmy 2000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2 vol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第一卷 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 概念结构系统 第一部分语言中概念结构的基础 第一章语法与认知的关系 一句话在听者头脑中引发一个“认知表征”(cognitive representation),即CR,语言的两个分系统——语法和词汇——分别界定CR中的不同部分:语法界定结构(structure),词汇界定内容(content)。 语法成分界定的各种概念是一个极其有限的集合,是一个成分有限的系统,但它们构成的是语言的“基本概念结构系统”(Fundamental conceptual structuring system),即为语言这一认知系统提供一些有高度选择性的概念结构“图式”或“框架”(Schematic framework)。语法因此决定语言这一认知系统的概念结构。 语言这一认知系统的概念结构与其他认知系统(如视觉、推理)的概念系统有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也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 语法与词汇的定义与意义无关,是按形式标准定义 开放类(词汇):实词和复合词组 封闭类(语法):显性的和具体的,包括黏着的(-ed)和自由的(even);隐性的和抽象的,包括“名、动、主、宾、词序、构式”。 由语法界定的概念——语法概念——的性质(区别于词汇概念) 1.语义上受限制 范畴有限:有数范畴,没有色范畴。 范畴的成分有限:有单数、复数、双数、少量数,没有奇数偶数,dozen数,没有no, some, many, most, all等自由形式表达的数范畴。 2.语法成分的所指具有指称的拓扑性(topological reference),非欧几里德性。 拓扑性:图式保持不变(橡皮泥变形后画在上面的几何图形保持不变) This speck is smaller than that speck. This planet is smaller than that planet. This和 that,比较句表达的大小远近关系,都与对象的绝对大小和距离的远近无关。 图式: 。。 The ant crawled across my palm. The bus drove across the country. across界定的概念图式: I swam across the lake. 与lake的大小形状无关(shape neutral, magnitude neutral) 一张纸团成一团后仍然叫它“一张纸”,这是量词的拓扑性。 大部分语法成分所指的概念具有拓扑性或准拓扑性:点、线、在…处、在…里、域、边、分割、单数、复数、同、异、邻接、对应、分布方式

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

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 摘要:本文综述概括了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以期更好地了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内涵与理论效力,并运用到实际的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它们是:意义即概念化、意义的主要基础是感知、语义成分基于空间和拓扑物体、基本认知模型是意象图式模型、语义是句法的基础并且部分地决定句法、概念具有原型特征。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基本特征;理论效力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s the six basic tenet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what cognitive semantics is and what it can do in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and cognition. The six tenets are: semantics is conceptualization, meaning is perceptively grounded, semantic elements are spatial or topological elements, cognitive models are primarily image-schematic, semantics is the basis for syntax which is at least determined by semantics, concepts show prototypical effects. Key words: cognitive semantics; basic tenets; theoretical power Title: The six basic tenet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1. 引言 语义学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传统:客观途径和认知途径。客观途径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是客观外部世界中的某物,即句法结构向客观世界(包括可能世界)物体的映射,因而常用真值条件来定义。那么,语言的意义与语言使用者没有关系。而认知途径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即心理实体,是语言构成成分向认知结构的映射。语义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次要的,而且只有在认知结构确定下来以后才能确定下来。那么,意义独立于真值。外部世界的作用只有在考察认知结构与它的关系时才被考虑进来。 根据Talmy(2000:5)的论述,认知语义学研究概念内容及其在语言中的组织方式。概念内容不但包括意念(ideational)内容,还包括情感、感知等体验内容。认知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最重要部分,它的一些基本主张也就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主张,可以概括为六个基本特征。下文将分别讨论。 2. 意义即(认知模型中的)概念化 这一命题标志着认知语义学同传统语义学的根本分歧。传统语义学的基本取向是客观主义。客观主义的认知观和语言观可以表述为(Lakoff 1987;163): 客观认知:思想是抽象符号的操作。符号的意义对应于外在世界的实体和范畴。因此,大脑可以表征外部世界,折射(mirror)自然。 客观概念:概念是表达下面两种关系的符号:1)符号与概念系统中的其他概念有关联;2)与客观现实世界或可能世界的实体和范畴相对应。 传统语义学认为,语言的意义总是与可能世界相联系,如命题是可能世界与真值的函数。 认知语义学认为,意义存在于脑海中,即语言的意义是语言表达式向认知或心理实体的映射。这一观点否定了真值条件在确定语言的意义中的首要地位。相反,由于真值是认知结构与世界的关系,那么,语言表达式的真值就是次要的了。 但是,意义即概念化的观点不同于Fodor的思维语理论,虽然他也是用心理实体来表征语言的信息。Fodor的思维语理论指的是,说话人根据一组内在的规则计算语言的推理并形成语言回应。构成思维语的心理实体形成语言,语言的句法结构由一组组递归性规则管辖。事

英语认知语义学试题

Final Examination for Cognitive Semantics Course Student No______________ Name______________ Directions: Discuss any two from the following topics and develop your ideas into a passage within 500 words for each topic. 1.The metaphor LOVE IS A JOURNEY is a conventional way of conceptualizing love relationships. Is there any corresponding metaphor in Chinese culture? Try to find our conventional ways of conceptualizing love relationships and illustrate them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 2.The metaphor TIME IS MONEY forms a systematic way of talking or thinking about time in the Western culture. Is there any different corresponding metaphor in Chinese culture? Try to find our conventional ways of conceptualizing TIME and illustrate them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3.Illustrate and comment on THE INV ARIANCE PRINCIPLE. 4.Collect some conventional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of EDUCATION in Chinese culture and illustrate them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for example, EDUCATION as GROWTH and NURTURE. 5.What’s the role of IMAGE SCHEMA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11、次序象似动因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概论》述评 胡亚男 杨 洁 熊丽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191) [摘 要]《认知语言学概论》系统囊括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内容,全面论述了该学科的核心思想。全书实现了涵盖面和逻辑性之间的平衡,深入浅出地总结了本学科的渊源、发展和现状,并归纳了当今认知语言学的热点议题。全书旁征博引,为读者架起深入了解该学科的桥梁。该书既可满足学术研究的需要,又可起到学科普及的作用。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评介;教科书 1 引言 《认知语言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由李福印编著,于2008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425页,全面论述了Lakoff, Langacker,Tal m y等一批美国语言学家开创的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及其最新动态。 认知语言学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重要的语言学流派。其成熟的标志在于综述性质较强的、学术普及性质的、适合于充当教科书的著作相继问世。国外,相关著作包括Cr oft&Cruse(2004),D irven&Vers poor (2004),Evans&Green(2006),Tayl or(2003)以及Ungerer&Sch m id(1996)等;国内则有束定芳(2000,2008),王寅(2005,2007),赵艳芳(2001)等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内容,各有特点,但有些学术性质过强,有些出版年份较早已无法链接学科发展新动向,有些只推介了学科内有限的部分并未体现学科全貌等等,在此不作赘述。 本文将从该书的基本框架、特点以及不足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介。 2 《认知语言学概论》的基本框架 全书系统囊括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内容,共分为三大部分———认知语言学基础(前5章)、认知语义学(中14章)和认知语法(后9章)。 《概论》以阐释认知语言学及其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为开篇(第1章),第2章从分支领域等学科的角度总括认知语言学的整体内容,分别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各研究领域的内容、代表性的研究、代表人物等。前两章共同拥有的一个突出特点,即将所涉及方面科学系统地归纳为一些简单可操作的数字:三个十年、两个共识、三个假设、四位创始人及五大领域。这些数字串联起本书阐释认知语言学的独特视角,奠定了全书的理论基调。 第3章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三届(第8、9、10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宣读的论文,得出了最近几年国际认知语言学的热点议题和发展趋势。第4章介绍贯穿于整个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普遍性原则:象似性原则。鉴于认知语言学产生于对生成语言学的反叛,第5章分析认知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在哲学假设上的分歧,并得出两个相关结论。 至此,作者一条线几个点,为读者勾勒出了认知语言学的整个面,同时也为下面两部分的展开作好了铺垫。于是,在其后的第6-19章中,作者在认知语义学的范围内对相关理论、模式、现象、假说加以分类介绍。 第二部分开篇作者对认知语义学进行了 012

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基础

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基础 xxxx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摘要: 框架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一个分支,为我们理解语言中词语的意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文着重阐述了以经验主义哲学和皮亚杰(J. Piaget)的建构论为哲学基础的框架语义学,其在理论方面,基本继承了菲尔谟(Charles J. Fillmore)格语法的基本思想,是格语法的系统化、具体化。 关键词: 格语法;框架语义学;框架 Abstract: Frame Semantics as a major branch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which provides us a new viewpoint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word, and this paper mainly express basic philosophy of Frame Semantics which based on Empirical philosophy and J. Piaget?s Constructivism, on the aspect of the theory, it inherits the basic idea of Case Grammar. Key words: Case Grammar; Frame Semantics; Frame 1.引言 在20世纪70年代末,Charles J. Fillmore在格语法(Case Grammar)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它是一种通向理解及描写词语和语法结构的意义的途径。为了理解语言中词语的意义,我们必需先具备概念结构,即语义框架的知识,为我们提供词语的意义以及在话语中使用的

如何阐释认知语言学

●语言学 ○语言的认知维度 编者按:从人的认知维度研究人的存在方式———语言,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目前,学界面临的现实任务是,在继续引进、批判国外理论的同时,结合汉语和中国人的体验特点,建构中国人自己的认知语言学;从认知切入,通过语言现象分析和诠释来揭示语言的存在方式。本期刊发的4篇文章:李福印先生对认知语言学进行整体性反思与构拟,束定芳先生运用国外理论开拓性地探讨汉语问题,张克定和张其云等先生则就语言的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如何阐释认知语言学 李福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085) 提 要:本文通过4个重要的视角阐释认知语言学。第一,本文从历时角度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分成3个十年段,分别阐述每十年的基石性著作和重要事件。第二,文章讨论认知语言学的两个首要共识,这些共识是不同的研究取向都普遍接受的“宪法”,是认知语言学的标志。第三,文章谈及三个具体的哲学假设。第四,从人文视角入手,文章介绍4位创始人(Lakoff,Langacker,Tal m y and D irven)的主要理论贡献和特点。最后,提出认知语言学定义的汉语表述形式。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两种共识;定义;哲学假设;创始人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2-0023-6 How to D ef i n e Cogn iti ve L i n gu isti cs L i Fu2yin (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100085,China) Cognitive L inguistics is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fr om four pers pectives,which include the maj or events in each of the three decades in its30years devel opment;the t w o comm it m ents:generalizati on comm it m ent,and cognitive comm it m ent;three phil o2 s ophical hypotheses;and the maj 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recognized founding fathers,Lakoff,Langacker,Tal m y and D irven. And finally the article p r oposed a tentative definiti on f or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Chinese. Key words:Cognitive L inguistics;t w o comm it m ents;phil os ophical hypotheses;founding fathers 1 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三个10年 认知语言学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在美国孕育,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成熟,其学派地位得以确立,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笔者同意Geeraerts(2007)的意见,将以上三个阶段大致分为三个10年,且各有其标志。 1.1第一个10年:萌芽及孕育阶段 我们先看1975年前后到1985年前后这第一个10年。1975年,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语言学系举办了语言学夏令营活动,该夏令营包括如下一系列讲演:Paul Kay关于色彩词的演讲;Eleanor Rosch关于范畴理论的演讲;Leonard Tal m y关于英语中空间关系的演讲以及Charles Fill m ore关于框架语义学的演讲(高远李福印2007a:25-42)。这些都为认知语言学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因此,被公认为是认知语言学的萌芽。更为重要的是Langacker在1976年开始了他的认知语法的研究(Geeraerts2007),其结果就是后来为认知语法打下坚实基础的两卷本巨著Founda tions of Cogn itive Gr amm a r(Langacker1987,1991)。La2 koff等人的论文L inguistic Gestalt(Lakoff et a l. 1977)和Tal m y的论文Figure and Gr ound in Co m2 2009年第2期总第147期 外语学刊 F ORE I G N LANG UAGE RESE ARCH  2009,No.2 Serial No.147

认知语义学束定芳

认知语义学 全书共分七章,分别就词汇化、范畴化、概念化、隐喻和转喻以及语用推理等认知语义学的中心话题,结合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英汉例证对比与分析的方式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介绍。 第一章是对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基本特点和重要理论主张作简要回顾。第一节回顾了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对认知语言学和传统语言学,特别是与转换生成语言学的渊源关系和理论差别做了对比分析和介绍。第二节介绍和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的几个重要流派,包括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神经认知语言学等。第三节重点讨论认知语言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基础和理论主张。 第二章简要讨论了认知语义学的重要理论主张,包括意义本质的看法,认知语义学研究的对象和意义研究的方法等。认知语义学把意义看作是概念化,与人类认知的方式密切相关。认知语义学与一般语义学主要的差别并不在研究对象上,而在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各自得出的结论也就因此不同。 第三章主要讨论了有关范畴化的问题,范畴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认知现象。第一节讨论了什么是范畴化及其重要意义。第二节是有关范畴化的经典理论及其局限性。根据经典范畴理论,所有具有某一特征或某以相同特征的事物形成一个范畴。这样的特征形成了定义这一范畴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所有的范畴都属于这一类型。因此这样的经典范畴理论自然还存在很多缺点。第三节现代范畴理论。在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新的概念和理论。其中家族相似性为人们重新认识范畴的本质特点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除此之外,影响较大的还有原型理论和基本层次理论。本节还主要讨论了原型理论。第四节范畴层次理论,主要介绍了基本层次的概念、事物的分类与基本层次的特点和基本层次词汇表达的特点。第五节范畴化的原理。对于范畴化有三种观点,分别是名称论,现实论和概念论。本节主要讨论了本质主义理论。最后一节是范畴理论的语言学意义及其应用,分别就范畴化与语言表达,原型理论与词义,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进行了讨论。 第四章本章讨论了词义的认知特点和几种主要的词汇化现象。认知语言学对词义采取百科知识的观点,涉及整个知识网络。词义内容包括多面义、微型义、观察方式等不同层面,存在复杂关系。Pustejovsky的“特征结构”理论尤其推进

认知语义学开题报告

德州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201X年 X 月X 日院(系)外语系专业英语 姓名毛玉红学号200800601003 论文题目概念隐喻在小学词汇教学中的运用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选题的目的:概念隐喻是认知语义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不仅关系到语言的使用,更影响到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最近一些年来,概念隐喻成为广大学者们研究较热的话题。但是,大部分学者仅仅是对概念隐喻的单纯的研究,对概念隐喻在词汇教学中的研究上少。本文将认知语义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小学词汇的教学当中,目的在于更科学,更全面地把握概念隐喻在小学词汇教学中的运用,使词汇的学习者更加充分地理解概念隐喻,以及概念隐喻在高效学习词汇中的作用。 选题的意义:认知语义学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作为认知语义学的重要分支,概念隐喻不仅涉及到语言的使用,而且还影响到人们的思维以及行为。本文通过对概念隐喻进行分析,并将概念隐喻运用到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力求寻找学习小学词汇更加简单,便捷的记忆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和扩大词汇量。为更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下良好的词汇基础。 二、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国内,目前学术界主要偏重于对认知语义学中范畴,原型等理论的研究。对概念隐喻的研究较少主要著作有束定芳编写的《认知语义学》,石毓智的《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朱炜,《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胡壮麟的《认知隐喻学》等。而对概念隐喻在小学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就更为数不多了。 国外:国外,到目前为止国外学者对认知语义学的研究比较广泛,但使概念隐喻运用到小学词汇学习中还上少。在国外概念隐喻对词汇教学的研究著作主要有Metaphors We Live By ,由Johnson和Lakoff编写的。其他的主要还有Jackendoff的《Semantics and Cognition》Lakoff的《Linguistic Gestalts》等。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一些语言学学者开始逐渐关注国外语言学界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的发展动态,并在一些重要的语言学刊物上介绍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到90年代后期,认知语言学在国内已成为一门有相当影响的语言学新兴学科。现在,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二语学习的认识程度加深,寻找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国外,在国外认知科学的发展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认知语言学”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80年代末形成。现在,认知语言学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学派林立的语言学分支学科。但在概念隐喻在词汇教学方面的研究上少,本文主要从认知语义学中的一个分支概念隐喻的角度来对词汇教学加以研究。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与Lakoff的认知语义学之比较-5页word资料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与Lakoff的认知语义学之比较 一、两种理论的不同之处 1.不同的学术派别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Langacker教授于70年代初开始着手创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最初被称作“空间语法”,后更名为“认知语法”,并于1987年和1991年分别出版了《认知语法基础》第一、二卷,奠定了认知语法的理论基础,与Fauconnier形成了以他们为首的“圣地亚哥学派”。 Lakoff于1972年起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1987年出版的《女人、火与危险事物》是认知语义学的奠基之作,标志着认知语义学的创立。该书在理论上的深度和广度是空前的,最终形成了以Lakoff、Johnson和Fillmore为首的认知语言学中的“伯克利学派”。 2.不同的学术理念 Langacker和Lakoff针对认知语言学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注定了他们在学术理念上的不同。Langacker始终定位于认知语法的研究,并一直为建立较为完善的认知语法体系而努力,其理论涉及一些重要的认知语言学问题,如语义结构、基体与侧面、射体与界标、意象图示网络、概念化与范畴化、心理经验等。Lakoff以隐喻概念研究作为理论的起点和认知研究的主要途径,属于以语义为取向,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体验哲学”。相比之下,Langacker从更广的范围研究人的认知能力,主张对一个语言系统心理表征的认知过程尽可能全面地描写,而Lakoff认为语义研究既是对客观真值条件的描述,又必须参照主观对客观的经验以及隐喻的概念体系。

3.不同的学术用语 Langacker和Lakoff对认知语言学通过两个渠道进行探索研究,使用了具有各自研究特点的学术用语。如Langacker致力于认知语法的研究,其理论涉及的术语有意象图式、突显、界标和射体、基体与侧面、辖域、双极性等。由于在Lakoff的认知语义理论中,概念隐喻既是它的起点,又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直贯穿这一理论的始终,所以具有Lakoff研究特点的术语有概念隐喻、经验完形、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容器隐喻等。Lakoff还提出理想化的认知模型(ICM),在强调一个语义域与外部经验的关系时,与Langacker的“认知域”具有同样的功能。像这样的用不同术语表示相类似概念或范围的还有许多例子。 二、两种理论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1.相同的哲学基础 Lakoff早在1987年的《女人、火与危险事物》中就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那时使用的术语即经验主义或经验现实主义、经验主义观、非现实主义。1980年他与Johnson一起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99年又出版了第二本合著《体验哲学》,从而把认知哲学的这种经验主义基础升华为体验哲学。 认知语法也是根据体验哲学观,揭示人类的感知经验,及在此基础上 所形成的概念图式如何形成对语言结构的约束机制,从而为语法构造寻找经验上和概念上的理据。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和Lakoff的认知语义学都建立在这一共同基础之上。 2.相同的理论假设

认知语言学(沈家煊讲座1)

认知语言学 0.“认知语言学”的范围 这里所说的“认知语言学”是加引号的,有其特定的含义。并非所有关心认知的语言研究都是“认知语言学”。如果像“生成语言学”那样认为语言就是通过一些逻辑规则和客观的语义特征而“生成”的,而这些逻辑规则和客观的语义特征都以一定的心理表征形式储存在人的记忆中,从这一假设出发的语言研究自然也属于一般意义上的认知语言学,但是跟本文将要说明的有特定含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却是大相径庭的。 “认知语言学”不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代表语言研究近年兴起的一个学派或思潮。“认知语言学”也不是一种单一的理论,而是语言学内部的一种研究范式,其特点是着重阐释语言和其他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一研究范式发端于70年代,自80年代中以来,范围已扩展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国际认知语言学学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并出版《认知语言学》杂志。 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有C. Fillmore, G. Lakoff, R. Langacker, G. Fauconnier, L. Talmy, J. Taylor, D. Geeraertgs, E. Sweetser, J. Haiman 等。这些人各自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对语言所持的基本假设都大同小异,只是在讨论和关注的具体语言现象上有所差别。有的用“认知框”(frames)来描写词义(见Fillmore 1982),处于“认知框”内的概念成分跟百科知识相联系,但不一定有语词形式;有的着重研究“隐喻”(metaphor)在语义学和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见Lakoff & Johnson 1980);有的集中研究一般认知能力和语言之间的具体联系,如Talmy(1988)的“动力作用”(Force Dynamics)理论;有的全面研究语法范畴所呈现的“典型效应”(Prototype Effects,如Tylor 1989);还有的专门研究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然联系或“象似”关系(iconicity,见Haiman 1985)。Fauconnier(1985)的“心理空间理论”(Mental Space Theory)主要关心的是说话人构建的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关系,用来解释诸如辖域歧义、违实表述、指称不明等语义现象。Goldberg(1995)的“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提出语法构式本身是基本语言单位,相当于一个心理“完形”,构式作为一个整体决定句子的论元结构和意义。Chafe(1994)的“信息流程理论”(information flow theory)研究心理处理过程中话语单位和信息单位之间的联系,也可视为属于认知语言学的范式。从历时角度研究“语法化”(grammaticallization)或词义引申的人,如Traugott(1989)、Sweetser(1990)、Bybee, et al(1994)等人也基本上认同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另外从事功能语法研究(如Givon 1984)、语言类型研究(如Croft 1991)、语义元素研究(Wierzbicka 1996)的一些人也或多或少接受“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 最全面详尽的理论框架是Langacker (1987,1991)提出的“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其目标是建立一种既符合认知规律又满足“内容条件”(content requirement)的严谨的语法和语义理论。所谓的“内容条件”是指,语法中允许有的成分只限于三类,一是实际出现的音韵成分、语义成分和象征成分,二是这些成分在人脑中的抽象,即图式(schemas),三是上述这两类成分之间的类属关系。它排除任何任意设定的、抽象的句法特征或表征式。“认知语法”用语义概念来定义语法范畴,而语义概念又是用在语言学以外得到验证的认知能力来描述的。例如“主语”和“宾语”被描述为心理上“图象”(figure)和“背景”(ground)的对立。 1.从“生成语义学”到“认知语义学” “认知语言学”是对“生成语言学”的反动。在“认知语言学”出现之前,有一些原

认知语义学

摘要: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们认知世界以及用思想作用世界的重要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理论主要包括原型范畴理论以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这两个理论对于英语学习的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尤其对于英语词汇学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且对某些语言现象提供了分析依据。 1.前言范畴化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是人脑利用符号系统将混杂的世界转化为有序信息的过程,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心智过程,也是构建范畴的基础。[1]王寅教授给范畴化下了精辟的定义;范畴化是一种以主客观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是一种基于现实对客观事物所作的主观概括和分类,也是一种赋予世界以一定结构的理性活动。范畴化以体验、互动、概括、归类为基础,是人类思维、语言、推理、创作等高级认知活动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2]范畴化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范畴化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3]范畴化是概念和词义形成以及语言运用的出发点,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 2. 原型范畴理论与基本层次范畴范畴论是认知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包括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和基本层次范畴(basic-levelcategory)理论。[4]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同一范畴的成员不是由共同特性所决定,而是由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所决定的,即范畴成员之间总是享有某些共同特征: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与其他成员享有更多共性的成员为该范畴的典型和中心成员,即原型,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5]例如,在“鸟”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等则被视为非典型成员。典型范畴理论兼容了经典范畴和家族相似范畴观的优点,为词义提出了更为精确的解释,是对范畴理论的极大的丰富,对语言学习和教学也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基本层次范畴是人们认识世界最直接、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们对世界事物“进行范畴化的有力工具”。[6]在基本层次范畴的基础上,范畴可以向上扩展为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category)和向下扩展为下位范畴(subordinatecategory)。在这个等级分明的范畴系统中,上位范畴包含所有的下位范畴以及这些下位范畴的子范畴;同时一个上位范畴还可以是一个更高级别范畴的下位范畴。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一般都晚于基本层次范畴,上位范畴是对基本层次范畴的高度概括,下位范畴则是对基本层次范畴的进一步切分。 3.认知范畴与词汇学习 3.1 原型范畴与一词多义现象认知语义学中,原型范畴没有确定的、清晰的分界线。这个模糊的、开放的边界能够确保语义范畴的内部变化,因而很多新的成员可以被吸纳到范畴中扩充这个范畴,而不改变该范畴的整个语义结构。这个过程也许可以被列为很多旧词能够有新义的原因之一。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看,一词多义的语义范畴是人类对世界认知概念范畴的产物。多义词的词义范畴的特征是它有一个共同的意义核心,使得不同的义项系附在同一个词汇上。在语言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人的大脑无需记忆所有的字典含义,只需要从基本意义中根据核心意义来推导其它的意义[7]我们以“head”为例,分析一下它的语义范畴。“head”是一个典型的多义词,它的所有词义构成了一个原型范畴。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原型是一个范畴的中心,其他成员与原型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head”具有多种属性,如它的自然物理属性、功能属性等。“头”在人体中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器官,而且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来源地。头处于人体的最上端,具有重要的作用,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人体中起着支配作用等,这些特点就是它的基本属性,即属于它的典型范畴语义。“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们用它来指人,如“人头;ahead等”。因为它是人类智慧和思想的发源地,人们又把它用来指人类的“智力”,如“这个人很有头脑;

51-认知语言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认知语言学》英语专业四年级选修课程,目的是通过学习大脑认知活动规律和语言形式、语言使用之间的关系,发现语言的内部组织形态、语言的结构原则、语言的运用等反映的认知机制,培养学生的语言研究兴趣,提高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意识,为学生从事语言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自然语言的意义解释、语法结构、词汇搭配规则、语言结构变体等限制性条件和支持性条件、语言表达式的真值条件和非真值条件内容、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发现自然语言表达形式、意义所蕴含的认知原则,由此引导学生学习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兴趣,并且运用这些理论初步分析某些语言现象。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课程内容话分成四个彼此关联有相对独立的模块:范畴化理论、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图形-背景理论、关联理论。这四个模块的内容基本涵盖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和主要理论来源,使得学习者能够比较宏观地了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应用,对语言现象的认知机制有初步认识。 - 5 -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本课程和英语语言学、修辞学、词汇学。 并行课程:英语词汇学、英语高级写作、修辞学等; 后置课程:语言测试。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是为英语专业四年级年学生提供自我提升综合能力的平台,引导并培养学生从事语言研究的兴趣,从理论研究的视角系统客观地认识、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深化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认识。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1)掌握原型理论、图形-背景理论、构式理论、关联理论等主要的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基本主张、理论框架。 (2)熟悉基于范畴的原型理论、概念隐喻(转喻)理论、基于突显的图形-背景理论、基于注意的构式理论、和基于交际的关联理论等主要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3)了解主要理论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原型理论和框架理论、脚本理论、概念隐喻理论之间的关系,范畴理论和认知语法之间的关系,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之间的关系,关联理论和上述理论之间的关系。 (4)基本了解其他和认知语言学相关的语言问题以及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策略,包括像似性和语法结构的对应关系,语法化和词汇演变的认知语言学解释等 三、学习要求 要达到本课程目标,学生必须: (1)认为完成预习课程内容、阅读指定的参考书目涉及的内容;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地、充分地参与课堂活动。 (2)严格考勤、准时到课。上课认真听讲,敢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大胆质疑、小心 - 5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