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2021年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2021年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关于对拟申报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进行公示

的通知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21〕41号)要求,我单位参与完成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拟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现将拟申报项目的项目名称、推

荐单位意见、项目简介、客观评价、推广应用情况等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1月10

日至2021年1月19日。

在公示期内,如对公布的内容持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我院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

据材料,以便于核实查证。非书面异议、匿名异议和公示期之外的逾期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人:党志刚电话:84642221-2506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2021年1月10日

附件:

2021年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推荐单位:国家文物局

一、项目名称

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二、推荐单位意见

石质文物保护具有复杂、综合和精细化要求高的特点,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融合。《国家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至“十二五”末,在

石质文物保护的系统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21年,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研究规模最大,集成度最高、产学研结合的石质文物保护关键

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成果在多项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保护工程中得到了应用,效果显著。

本项目针对石窟寺普遍存在的水害、岩体失稳、风化残损以及污染等共性问题开展了

综合研究,形成了石质文物检测、监测、评估及重点病害治理的关键技术、材料和设备成

果,建立了完善系统的石质文物保护技术体系与工作方法体系。项目所取得的系列研究成

果在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和多项国保

单位的保护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同时,形成了一支较为

稳定的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队伍,提升了我国石质文物保护的整体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按照2021年度国家科技奖推荐要求,该项目符合202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申报要求,完成人和完成单位资格有效,我局承诺履行推荐单位的全部职责,遵守2021年度国

家科技奖相关规定和评审纪律,协助异议处理,并承诺尊重和接受最终评审结果。

对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推荐该项目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国家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至“十二五”末,在

石质文物保护的系统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21年,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研究规模最大,集成度最高、产学研结合的石质文物保护关键

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石质文物(包括石窟寺、石雕像、摩崖石刻和碑刻等形式)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占

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历史久、分布广、价值高的特点,石窟寺是其中典型代表。由于

石窟寺体量大,多处于露天或半露天保存,不可移动,普遍存在水害、赋存岩体失稳导致

的结构损伤破坏、本体污染、表面风化等问题,随着与周边环境不断地交互作用,文物劣

化情况会日益严重,亟待解决。

该项目以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为例,针对我国石窟寺普遍存在

的水害、岩体失稳、风化残损以及污染等共性问题,分为6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

的课题,开展了综合研究,形成了石质文物检测、监测、评估及重点病害治理的关键技术、材料和设备成果,建立了完善系统的石质文物保护技术体系与工作方法体系。取得的重要

创新成果如下:

1、形成了石窟文物保护系统分析评估方法体系。针对石窟岩体不同破坏模式,建立

了石窟岩体稳定性评估系统;从应力匹配、材料兼容、减振降尘等多个角度建立了一套

“设计-施工-监测-检测全业务链条”的工程及评估技术体系;首次提出污染物对文物艺

术价值影响评估模式和方法及其评估程序,对烟熏黑垢、墨汁及手摸油脂、粉尘沉积等对

石窟文物安全性和艺术价值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对石窟文物乃至石质文物保护具有重要指

导作用。

2、研发形成了石窟文物保护新的监测、检测分析技术。首次以微损钻芯取样、高光

谱及红外成像、探地雷达、超声波检测等技术为依托,建立了石质文物表层风化病害及加

固效果无损/微损检测体系;基于自动化气象站、覆盖层监测系统、石窟围岩监测系统和

石窟内部环境监测系统建立了第一个石窟山体水汽循环监测体系,对于研究石窟岩体与外

界水汽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

3、研发形成了系列加固保护技术。针对石窟危岩体病害,研发了多重防护的低初始

工作应力锚索;首次建立了清洗石窟文物表面有害污物的化学清洗、蒸汽清洗、微粒子喷

射清洗、激光清洗的技术和工艺流程。

4、研发形成了系列检测、保护新设备。包括石窟岩体表面凝结水定量测量装置、文

物保存环境无线远程控制除湿系统、石窟岩体锚固成孔钻进除尘新设备、文物激光清洗设备,提高了石窟文物保护的工作效率和观测精度,提高了网络化及智能化水平。

5、研发形成了与石窟文物岩体性能相匹配的加固保护材料。包括与天然岩石结构相似、强度、热力学性能与岩体匹配的矿物聚合物灌浆材料;在干燥过程中开裂现象显著降低、耐酸耐盐腐蚀能力和综合防风化效果显著提高的添加微纳米粉体的新型有机-无机防

风化加固材料。

通过该项目研究,形成了3种石质文物评估方法、3种监测检测技术、2项保护技术;研发了6台(套)专用设备和装置、4种新材料;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发表科技

论文41篇;完成学术专著6部(已出版1部);培养硕士20名,博士6名,博士后1人。

项目所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北京国

子监石刻、河南巩县石窟、甘肃武山水帘洞石窟群、重庆潼南大佛等保护工程中得到了成

功应用,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石窟文物

保护研究队伍,提升了我国石质文物保护的整体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四、客观评价

1、2021年9月24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对“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的项目验收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针对不可移动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

问题,通过多学科联合攻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完整版)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项目名称:功率型高频宽温低功耗软磁铁氧体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浙江省 提名意见:功率型软磁铁氧体材料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关键基础材料,我国过去与国外差距巨大。该项目开展了长期产学研合作研究,发明了锰锌和镍锌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研发了高频宽温锰锌和镍锌功率铁氧体新配方,突破了锰锌和镍锌块体铁氧体烧结等生产关键技术和薄片铁氧体流延生产关键技术,建立了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成套生产工艺。系统创新和集成核心生产装备,分别建立了我国首条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生产线,实现了规模化稳定生产。 该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锰锌铁氧体工作频率由200kHz以下提高到5MHz,镍锌铁氧体工作频率达10MHz,功耗显著降低,温度特性明显改善。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9项,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0项,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1部。项目参加企业发展为我国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最好的龙头企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重大科学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项目改变了我国功率铁氧体的落后面貌,推动我国功率型软磁铁氧体产业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经审查确认推荐材料真实有效。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功率铁氧体广泛应用于能源、信息、交通、国防等重要领域,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关键基础材料。电力、电子设备的小型、高效和节能化,对功率铁氧体工作频率和功率损耗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功率铁氧体技术水平过去与国外差距巨大,受到专利和技术封锁,长期存在工作频率低、功率损耗高、温度特性差等严重问题。该项目针对锰锌和镍锌功率铁氧体进行了长期产学研合作研究,解决了高频条件下保持低功耗的难题,突破了高频宽温低功耗功率铁氧体核心生产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广泛应用,推动我国功率铁氧体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创新如下:(1)发明高频宽温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揭示了离子替代对铁氧体磁性能、频率特性和温度特性的作用规律及机理,研发了高频宽温锰锌和镍锌功率铁氧体新配方。(2)突破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功率铁氧体生产关键技术,建立了高频宽温低功耗块体和薄片铁氧体成套生产工艺。(3)创新和集成核心生产装备,实现了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规模化稳定生产。该项目创新性突出,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锰锌铁氧体工作频率由200kHz 以下提高到5MHz。镍锌铁氧体工作频率达10MHz。同时,材料温度特性显著改善。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9项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0项,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1部。成果在项目参加企业全面应用,促进企业发展为我国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最好的龙头企业,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获浙江省标准创新重大贡献奖。产品不仅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高铁、手机等重要民

2021年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2021年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关于对拟申报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进行公示 的通知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21〕41号)要求,我单位参与完成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拟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现将拟申报项目的项目名称、推 荐单位意见、项目简介、客观评价、推广应用情况等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1月10 日至2021年1月19日。 在公示期内,如对公布的内容持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我院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 据材料,以便于核实查证。非书面异议、匿名异议和公示期之外的逾期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人:党志刚电话:84642221-2506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2021年1月10日 附件: 2021年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推荐单位:国家文物局 一、项目名称 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二、推荐单位意见 石质文物保护具有复杂、综合和精细化要求高的特点,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融合。《国家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至“十二五”末,在 石质文物保护的系统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21年,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研究规模最大,集成度最高、产学研结合的石质文物保护关键 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成果在多项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保护工程中得到了应用,效果显著。 本项目针对石窟寺普遍存在的水害、岩体失稳、风化残损以及污染等共性问题开展了 综合研究,形成了石质文物检测、监测、评估及重点病害治理的关键技术、材料和设备成

202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202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激励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选办法》,我国将于2023年进行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为使评选工作更加公开、公正、公平,现将提名内容公示如下: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 1. 今年度拟提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名单如下: (1)XXX教授,长期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在国际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成果,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XXX院士,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明了一种新型的高强度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2. 上述候选人的公示时间为30天,期间接受社会各界对候选人资格的公开评议,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公示 1. 今年度拟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项目名单如下:

(1)《某种重要新颖药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由XXX教授带领的团队完成,该研究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取得了显著的科学研究成果。 (2)《新型材料在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的应用研究》,由XXX院士领衔,该研究在新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 2. 上述项目的公示时间为30天,期间接受社会各界对项目成果的公开评议,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技术发明奖提名公示 1. 今年度拟提名技术发明奖的项目名单如下: (1)《某种新型医疗器械的研发与推广应用》,由XXX医院的研发团队完成,该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受到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 (2)《大规模数据处理与分析评台的研发与应用》,由XXX公司完成,该评台在互联网大数据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 上述项目的公示时间为30天,期间接受社会各界对项目成果的公开评议,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

202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2021年度XX科技进步奖 XX省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营运车辆安全驾驶保障技术创新与应用 (二)提名意见 项目针对营运车辆重特大XX事故的突出问题,不良驾驶行为及行车环境风险难以控制的技术难题,项目建立了一套不良驾驶行为识别方法,开发了出车前安全状态筛选、在途不良驾驶行为车载预警及远程监测、事故自动报警及应急XX保障技术及装备,解决了不良驾驶行为难识别、监测不及时、预警不迅速、风险不可控的难题,实现了营运车辆安全驾驶行为的可视、可测、可控。从整体上提升了我国营运车辆安全驾驶保障技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引领了我国XX安全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及XX化。 项目研制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和装备,获得发明专利10项,发表XX19篇,制定XX标准3项,行业标准2项,成果丰硕。 项目材料填写规范,内容真实,经公示无异议。对照XX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XX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XX XX是国民经济和XX的基础性、先导性XX,营运车辆承担了我国近2/3的运输客货运转量,但80%以上的重特

大XX事故却与其密切相关,营运车辆XX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及XX稳定,构建营运车辆驾驶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是提升XX安全水XX构建的重要举措,符合《XX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2021-2021年)》优先主题. 本项目依托XX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等XX级重大课题,历经近6年的科技攻关和工程XX,攻克了营运车辆驾驶员不良驾驶行为致因机理不明、在途驾驶行为难以监测、预警和控制手段不足、应急保障措施薄弱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实现了营运车辆驾驶员运输全过程安全状态的可视、可测和可控,XX如下创新成果: 创新点1:创建了不良驾驶行为分类特征与识别方法。在国际上率先从生理、心理及生物学角度阐述不良驾驶行为成因,揭示了高危人群不良驾驶行为易感性与基因组结构变异的关联性,建立了不良驾驶行为诱发机制理论模型,提出了不良驾驶行为识别方法及控制策略,解决了不良驾驶行为动态识别、特征提取等难题,实现了我国不良驾驶行为基础研究的理论创新. 创新点2:攻克了营运车辆驾驶员出车前安全状态快速检测技术。基于流行病学分析与德尔菲法,建立了营运车辆驾驶员出车前安全状态指标体系,创新性研制了基于情境测试法的出车前安全状态快速检测装置,研制了基于卫星定位的安全驾驶技能无人值守的考评系统,解决了散发式、挂靠式营运车辆驾驶人资质筛选、出车前高危状态快

国家自然科学奖申报材料公示

国家自然科学奖申报材料公示 一、项目名称: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强时变非线性的解析建模与状态量高精度估计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该项目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在动力电池管理核心模型和算法方面做出一系列原创性国际引领贡献:发现了动力电池输出特性与其内部参数和状态间存在间接映射关系,阐释了输出电压具有的动、静态分量解耦特性以及动态分量具有的多阶RC解析特性,提出并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动力电池N阶等效电路模型,拓展建立了融合电化学机理模型、分数阶阻抗模型的动力电池机理-频域-电气特性综合解析模型;发现了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与其开路电压OCV相关且存在单调映射关系,首次提出了基于实车片段数据的SOC映射参数重构方法,建立了滤波器类动力电池自适应SOC估计算法;发现了动力电池组系统充放电末期具有的强极化非线性特性并引发端电压明显的不一致性,揭示了动力电池实际工作环境的差异对其性能衰退的影响机制以及动力电池不一致性对其性能衰退的耦合效应和演化机理,提出了基于“表征单体模型+偏差量化模型”的动力电池组系统状态估计算法,有效解决了动力电池“模型建不精”、“状态估不准”、“系统管不好”三大难题,成功用于华为、北汽新能源、宇通客车、联合汽车电子等主流企业,具有重要科学和工程价值。 8篇代表作SCI他引1130次、谷歌学术他引1956次,其中3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学术论文”、2篇入选SCI期刊年度最佳论文奖。完成人作国际会议特邀报告16次,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 申请材料属实,完成人排名无异议。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贰等奖。

三、项目简介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际共识和我国的国家战略,电动汽车是主要技术选择。动力电池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技术瓶颈,其精准管理是保障整车高效、安全和动力电池长寿命运行的核心,动力电池状态量的高精度、强鲁棒性估计一直是行业技术攻关的国际难题和学术研究的前沿热点。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支持下,历时9年理论研究,取得系统性、原创性成果。 1.发现了动力电池输出特性与其内部参数和状态间具有的间接映射规律,阐释了端电压的动、静态分量解耦机制以及动态分量具有的多阶RC解析特性,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动力电池N阶电气解析模型,融合电化学机理模型、分数阶阻抗模型,建立了动力电池机理-频域-电气特性综合解析模型。发明了基于存档和实时运行数据驱动的五步骤动力电池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实现了模型结构和阶次优化,大幅提高了模型的高精度、环境感知和可靠性等属性。 2.发现了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与其静态电势/开路电压OCV相关且存在单调映射关系,建立了融合动力电池N阶电气解析模型的OCV在线辨识和SOC估计方法。针对OCV-SOC映射关系的差异性,首次提出了基于实车片段数据的SOC 映射参数重构方法。提出了将动力电池SOC和动态极化电压作为状态量、将输出电压作为观测量的SOC估计模型,增强闭环校正精度,建立了滤波器类动力电池自适应SOC估计算法体系。发明了多时间尺度动力电池SOC、容量、内阻的多状态量协同估计和精度自适应标定方法,提高了状态估计的鲁棒性。 3.发现了动力电池组系统充放电末期具有的强极化非线性特性并引发端电压明显的不一致性,首次提出分别以能量最大利用、安全应用为目标约束的动力电池组系统SOC分段高精度估计准则。揭示了动力电池组系统实际工作环境的差异对其性能衰退的影响机制以及动力电池不一致性对其性能衰退的耦合效应和演化机理,建立了以SOC、容量、温度等为自变量、以偏差为因变量的近似模型。首次提出基于“表征单体模型+偏差量化模型”的动力电池组系统状态估计算法,提高了状态估计的精度和适用性。 该项目在动力电池管理核心模型和算法方面做出原创性国际引领贡献,发表论文SCI检索49篇、ESI高被引21篇。8篇代表作SCI他引1130次、谷歌学术他引1956次、最高单篇他引504次,其中3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学术论文”(电动汽车领域仅有的3篇)、2篇入选SCI期刊年度最佳论文奖。授权发明专利6件。完成人作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报告16次,任IEEE电气化交通大会ITEC2014和国际应用能源大会ICAE2016大会主席,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成果得到Shixue Dou、欧阳明高、Stefan Pischinger院士等国际学术同行的高度评价。项目成果在华为、北汽新能源、郑州宇通客车、联合汽车电子等企业得到成功应用,主要指标同比优势明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科技成果评价,认为“……建立了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参数辨识与状态在线估计综合优化方法,动力电池状态估计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21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21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一、奖项概况 1. 2021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是国家授予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创新 成果和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的最高荣誉奖项,具有极高的学术和社 会影响力。 2. 特等奖的评选标准严格、审查程序繁琐,具备极高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3. 本届特等奖评选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涵盖了人工智能、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 二、获奖团队和项目介绍 1. 项目一: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 a. 该团队在深度学习算法和计算机视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 研发出高效精准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在工业自动化、医疗影像、智能交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b. 该项目凭借其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创新成果和技术贡献,获得了2021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 项目二:生命科学领域疾病治疗新技术 a. 这个团队在基因编辑、干细胞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成功 研究出一种新型的疾病治疗技术,为癌症、遗传性疾病等疾病的治疗 开辟了新途径。

b. 该项目获得了2021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生命科学领域 的重要创新成果。 3. 项目三:新型航空航天材料研发 a. 这个团队在先进材料研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研发出耐高温、 轻量化、高强度的新型航空航天材料,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 出了重要贡献。 b. 该研究项目凭借其在航空航天材料领域的创新和应用价值,荣获 了2021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三、获奖成果的意义和影响 1. 在人工智能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的突破,将推动工业智能化、智慧城市建设、医疗影像诊断等领域的发展,为人工智能 技术应用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 生命科学领域的治疗新技术,将为疾病治疗带来新的方向和可能性,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3. 航空航天材料的研发将提高飞机、航天器、卫星等载具的性能和安全性,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展望与启示 1. 2021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获得者,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 升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激励着更多科研人员投身科技创新。 2. 每一个获奖项目背后都是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和无数次的试验验证,

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一、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评选标准 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之一,评选标准十分严格,通常要求获奖项目在科学技术领域有重大原创性成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科技创新水平和成果转化效益显著。获奖项目还要求在为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 贡献方面有显著成就。获得该奖项的项目往往代表了我国在相关领域 的最高科技水平和成就,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获奖项目 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获奖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涉及到了材料科学、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能源环保等多个方面。在材料科学领域,有关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大规模制备和应用方面 的获奖项目备受瞩目;在生物医药领域,针对重大疾病的防控和治疗 研究成果获得了肯定;在信息技术领域,涉及到人工智能、大数据、 云计算等方面的突破性技术成果也受到了高度认可;在航空航天领域,关于先进飞行器设计、制造和应用方面的科技创新也表现突出;在能 源环保领域,新能源开发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等方面的项目也展 现了引领意义。

三、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的意义和影响 获得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项目,无论是从科技水平的提升、经济发展的推动还是国家安全的保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 深远的影响。这些项目不仅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引领, 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和未来发展方向指明了一条明确的道路。这些项 目的奠基成果还将为我国在国际科技舞台上赢得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我对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所彰显的优秀成果,是我国科技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也是我国科技界的骄傲和自豪。我相信, 这些获奖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成果将对我国未来科技创新产生深远 影响,为推动我国向科技强国的目标迈进,注入强大的动力和信心。 这也将极大地激励和鼓舞广大科研工作者,不断探索、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国梦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 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获得者所涉及的科技创新成果丰富多彩,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和深度,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 力支持,对促进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 意义。希望在未来的科技道路上,能够有更多的科技精英脱颖而出, 为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

科技进步奖申报条件

科技进步奖申报条件 标题:科技进步奖申报条件解析: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键要素 引言: 科技进步奖是我国鼓励和表彰科技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奖项,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提升国家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科技进步奖的申报条件,旨在帮助申报者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奖项要求,从而提升申报成功的可能性。 一、科技进步奖的背景和意义 科技进步奖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奖项,不仅能够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能够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申报科技进步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二、科技进步奖的分类和层次 科技进步奖分为国家级和省部级两个层次,国家级奖项包括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省部级奖项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在申报时,申报者需要明确奖项的分类和层次,以便准确确定申报的目标和要求。

三、科技进步奖的申报条件 科技进步奖的申报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成果的独创性和创新性:申报的科技成果应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包括技术、方法、产品等方面的独创性和突破性。 2. 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和应用性:申报的科技成果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技术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 3. 科技成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申报的科技成果应在相关领域有较高 的科学、技术或经济影响力,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4. 科技成果的原创性和新颖性:申报的科技成果应具有一定的原创性 和新颖性,即尚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或实质性披露过。 四、科技进步奖的申报流程 科技进步奖的申报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前期准备:收集和整理申报所需的科技成果和相关材料,包括科技 成果的独创性证明、实用性评价、影响力分析等。 2. 网上申报:登录科技进步奖官方网站,填写申报表格并上传相关材料,按要求完成在线申报。 3. 材料初审:科技进步奖组织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初审合 格者进入评审环节。 4. 评审过程: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包括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等。 5. 结果公示:科技进步奖组织机构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内接 受公众对评审结果的监督和意见反馈。

国家科技进步奖 公示 材料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国家科技进步奖是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励制度的最高奖项,以鼓 励和表彰在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个人、团队和组织。这是一个重要的科技评审体系,有利于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 科技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进步。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是申报人、团队或组织提交的相关材料,用于向公众展示项目的科研背景、研究方法、创新成果等,以便进行 评审和公示。这些材料通常包括如下内容: 一、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申报单位/个人、团队成员等。 二、项目简介:介绍项目的科研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 新点。要突出项目的重要性和创新性,以及对相关领域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详细描述项目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要说 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以及其在项目中的应用和优势。

四、研究成果:列举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性成果,包括论 文发表、专利授权、科技成果转化等。要提供证据证明这些成果的真 实性和有效性。 五、社会经济效益:介绍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包括促进产业发展、提升技术水平、节能减排、解决社会问题等。要提供数据和实例 来证明项目的实际价值和应用前景。 六、荣誉奖励:列出项目获得的其他科技奖励、荣誉和评审专家 的评价。这些荣誉能够证明项目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七、项目推广:说明项目的推广计划和方式,以便将项目的研究 成果广泛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社会服务中。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的提交要求非常严格,需要详实、准确、有说服力和可行性。申报人、团队或组织要全面、系统地展示项目的 科研过程和研究成果,说明项目对学术领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的审核和公示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个评审专家的评审,以确保评选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只有通过这个评审过程,项目才有机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认可和奖励。 总之,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是科技项目申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申报人、团队或组织应该认真准备材料,全面展示项目的科研背景、研究方法和成果,并说明项目的重要性和社会经济效益,以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认可和奖励。

202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申报指南

202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申报指南 一、背景介绍 随着国家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科技进步奖成为了科技界的重要 奖项之一。该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在科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和贡献的 单位和个人,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追求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随 着2023年的到来,国家科技进步奖申报工作也已经拉开了帷幕。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科技工作者和申报单位顺利完成申报工作,特制定本 指南以供大家参考。 二、申报条件 1.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从事科技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各个领域的科技工作者; 2.所申报的科技成果必须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和科学道德准则的基础上完成的; 3.所申报的科技成果必须具有独立创新性,并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申报材料 1.《国家科技进步奖申报书》一式三份,由主要申报人签署并加盖公章; 2.主要申报人的唯一识别信息明、执业资格证书、学位证书等相关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3.相关科技成果的证书、专利证书、著作权证书、实物样品等相关材料

的复印件; 4.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四、申报程序 1.申报单位或个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申报材料报送当地科技管理部门,并按要求完成上线申报; 2.科技管理部门应在收到申报材料后,组织开展初审工作,并对初审合格的材料进行专家评审; 3.经专家评审合格的科技成果将进入最终评选环节,并对最终评选出的科技成果进行公示; 4.最终评选出的科技成果将提交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进行终审,并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五、申报工作的注意事项 1.申报材料必须真实、完整地反映所申报的科技成果,不得有虚假材料或夸大事实; 2.申报材料的格式和内容必须符合规定,否则将被视为无效申报; 3.申报流程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不得越级申报或跳过任何环节; 4.在申报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可随时向所在单位科技管理部门进行交流并获得帮助。 六、结语 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设立对于激励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2021年整理)国家科技进步奖申报项目公示

国家科技进步奖申报项目公示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国家科技进步奖申报项目公示)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国家科技进步奖申报项目公示的全部内容。

关于王拥军教授等人拟申报2018年度 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肾精亏虚型慢性病与“肾藏精”藏象理论体系创新研究及应用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1.提名者 上海市人民政府 2.提名意见 项目围绕“肾藏精”、“肾主骨、生髓、通于脑”理论,通过全国多学科团队协同创新,率先提出“肾精亏虚型慢性病”概念,建立了从“肾”论治慢性病的规范化临床方案,提高了“肾精亏虚型慢性病"防治水平,并率先建立了“肾藏精”藏象理论体系。 (1)建立了大型慢性病队列,证明了慢性病以“肾精亏虚”为主,提出了“肾精亏虚型慢性病”概念。 (2)证明“肾精亏虚型慢性病”的共性规律是神经-内分泌-免疫—循环(NEIC)系统功能紊乱,干细胞微环境及细胞信号通路失调。 (3)证明补肾填精方提高了“肾精亏虚型慢性病”的防治水平,并建立了从“肾”论治慢性病临床规范化方案。 (4)揭示了补肾填精法治疗“肾精亏虚型慢性病”的共同生物学机制,得到了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同. (5)建立了中医“肾藏精”藏象理论体系,传承并发展了中医藏象理论。 先后获得国家“973”计划项目等资助,发表论文698篇,其中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272篇,总影响因子945。研制中药新药2项(仙灵骨葆胶囊、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在全国58500余家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10多年,惠及三千多万慢性病患者,社会和经济效益巨大,显著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为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 本成果属于中医药防治慢性病领域。慢性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已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项目组在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等支持下,通过多学科团队长期合作,历经20余年,在“肾藏精"、“肾主骨、生髓、通于脑”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相关慢性病的共性防治规律,取得以下5项科技创新。 1。通过大样本队列研究(共计61640例退变、衰老和遗传性慢性病;其中,骨质疏松症24786例、肾性骨病5224例、骨关节炎9620例、脊髓型颈椎病5209例、地中海贫血518例、骨髓抑制综合征2238例、老年性痴呆8192例、血管性认知障碍4008例、血管性痴呆341例、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873例、中风后痴呆631例),

国家科技进步奖申报材料

国家科技进步奖申报材料 篇一:科技进步奖申报材料范文 篇一:(新)2013省级科技进步奖申报材料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 (科技进步奖) 一、项目基本情况 第一完成单位基本情况二、项目简介篇二:科技进步奖申报材料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内容指导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主要贡献: 本项目是华荣集团有限公司独立开发,应用节能环保的新光源,经过大量的试验,通过自主研发大胆设计, 采用防爆灯内部电器腔与光源腔之间设置通风对流散热孔, 光源腔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对流孔中空气对流带走的热量, 使光源腔热量有效散发,满足光源及电器附件工作环境要求,保证灯具稳定工作。项目为首创,已经申报并取得了实用新型专利保

护,拥有独立的自主产权, 唯一一家采用此设计的通风对流散热孔形式。 不超300字 主要完成人情况 对本项目的创造性贡献 李总: 应用创新:电磁感应灯作为电光源的换代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也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利用高频电磁场激发无极放电腔而发光的一种新型照明光源,发光原理为高频电磁场能量以感应方式耦合进灯泡内,激发灯泡里的稀有气体电离而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受激发原子返回基态而自发辐射出紫外线,而导致灯泡内壁的荧光粉受激发而发出可见光。特点:超长寿命(100000小时)、无电极、无光衰、瞬间启动和再启动、无频闪、显色性好。结构创新:现有技术中防爆灯结构均采用光源内装,光源产生的热量使防爆灯具内部温度升高,内部的高温利用热传导通过铝合金外壳表面散发热量。但由于灯具内部的高温产生,散热不充分,形成灯具光源及电器附件寿命降低,维护频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公司经过大量的试验,通过自主研发大胆设计, 采用防爆灯内部电器腔与光源腔之间设置通风对流散热孔, 光源腔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对流孔中空气对流带走的热量, 使光源腔热量有效散发,满足光源及电器附件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