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冲床控制系统

冲床控制系统

冲床控制系统
冲床控制系统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武清)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

专题报告

题目冲床控制系统

班级机械本2015秋

姓名王成

学号1512001252734

目录

一、冲床控制系统的PLC设计说明 (1)

二、冲床的机械原理 (1)

(一)冲床机械系统的主要特点 (1)

(二)冲床的控制原理 (1)

三、PL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

(一)冲床输入地址分配 (3)

(二)冲床输出地址分配 (4)

(三)接线图(见附图3) (5)

(四)冲床控制程序 (6)

四、模拟运行与调试 (8)

(一)主轴电机起停 (8)

(二)主轴箱松开、夹紧 (9)

(三)工件的移动控制 (9)

(四)系统运行情况 (9)

五、参考文献: (9)

一、冲床控制系统的PLC设计说明

冲床控制系统的PLC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电大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三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冲床的机械原理

冲床适用于在重大型零件上冲孔工作。

(一)冲床机械系统的主要特点

1.该冲床的工件移动系统采用电机控制

2.冲床系统中,采用了进油和回油路的双重节流调速回路,并以回油节流调速为主,因此,工作台的运动平稳,且可减小工作台启动时的前冲现象。

3.具有卸荷回路,机床不工作时,可使系统卸荷,以减少功率损失和减少油液发热。(二)冲床的控制原理

1.控制线路特点

(1)电路、控制线路、信号指示灯电路及机床照明均采用自动空气断路器作为电源引入开关。自动空气断路器中的电磁脱扣装置作为短路保护电器而取代熔断器。另外,此断路器也具有零压保护和欠压保护作用。

(2)由于各台电动机的容量不同,在起动时须区别对待。主轴电动机容量较大,为降低起动电流,采用了Y—△起动控制线路。其它五台电动机采用接触器直接起动控制线路或开关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3)控制线路装有总起动与总停止按钮,便于操作和在发生事故时紧急停车。

(4)冲床的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有严格的动作顺序,由限位开关SQ3给以保证。

(5)每一个主要动作均有指示灯做出指示,便于操作和进行电气维修。

(6)主轴的夹紧与松开单独用一台电动机拖动,使控制更为灵活。

(7)冲压头的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可以用主轴箱上的十字开关操作,也可以装在立柱下部的控制按钮操作,属于两地控制线路。

(8)立柱与主轴箱的松开与夹紧可以同时进行操作,也可以单独进行。

(9)控制线路采取了可靠的电气联锁措施,以防止发生电源短路事故。

2.电气线路概述

主电路由六台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及其有关的电气元件组成。主轴电动机只有一个旋转方向,因为功率较大,所以采用Y—△起动控制线路。冷却泵电动机也只有一个旋转方向,采用开关直接起动控制线路。其它四台交流电动机都有两个旋转方向,采用交流接触器起动控制线路。

M1为主电动机,由交流接触器KM1、KM2和KM3进行Y—△起动,KM1和KM3也是M1的停止电器。M1的短路保护电器是总电源引入开关——自动空气断路器QF1中的电磁脱扣装置。热继电器FR1是M1的过载保护电器。

M2是冲压头升降电动机。交流接触器KM4控制M2的正向起动与停止。M2的反向起动与停止由反向交流接触器KM5控制。M2的短路保护电器也是自动空气断路器QF1中的电磁脱扣装置。因为M2是短时间工作,所以不设过载保护电器。

M3是冲压头和主轴箱松开与夹紧电动机,它实质上是液压油泵电动机,为冲压头与主轴箱的松开与夹紧提供压力油。交流接触器KM6控制M3的正向起动与停止。M3反向转动的起动与停止由交流接触器KM7控制。自动空气断路器QF4中的电磁脱扣装置是M3的短路保护器。虽然冲压头与主轴箱的松开与夹紧是短时间的调整工作,M3并不长期运转,但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或行程开关调整不当时,M3也会处于长时间过载状态而造成事故,所以在电路中装设了热继电器FR2。

M4是立柱的松开与夹紧电动机,也是液压油泵电动机,专供立柱松开与夹紧用的压力油。M4的正反向起动与停止分别由正向交流接触器KM8与反向交流接触器KM9控制。M4的短路保护电器是自动空气断路QF4的电磁脱扣装置。由于M4不是长期运行的电动机,所以不设过载保护电器。

M5是主轴箱水平移动电动机,有两个旋转方向,由交流接触器KM10和KM11分别控制其起动与停止。短路保护电器仍为自动空气断路器QF4中的电磁脱扣装置。由于短时间工作,所以不设过载保护电器。

M6是冷却泵电动机,功率很小,虽然长时间工作,也不设过载保电器。由自动空气断路器QF2控制其起动和停止,并兼作短路保护电器。

控制线路中装设了三台时间继电器,其中KT1为通电延时型、KT2和KT3为断电延时型在主轴箱水平移动控制线路中,主轴箱与电动机之间接入了直流电磁离合器YC1,使控制更为可靠。

表1 冲床的电气元件目录表

三、PL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一)冲床输入地址分配

X0 (SB12) 主轴电动机停止按钮

X1 (SB1) 总起动按钮

X2 (SB2) 主轴电动机起动按钮

X3 (SB3) 冲压头上升起动按钮

X4 (SB4) 冲压头下降起动按钮

X5 (SB5) 主轴箱与立柱松开按钮

X6 (SB6) 主轴箱与立柱夹紧按钮

X7 (SB11) 总停止按钮

X10 (SQ2) 冲压头下降极限限位开关

X11 (SQ3) 冲压头松开限位开关

X12 (SQ4) 冲压头夹紧限位开关

X13 (SQ5) 主轴箱松开限位开关

X14 (SQ6) 指示灯转换开关

X15 (SQ1) 冲压头上升极限限位开关

X16 (SA2) 主轴箱、立柱松紧转换开关(中间位置)

X17 (SA2) 主轴箱、立柱松紧转换开关(左位置)

X20 (SA2) 主轴箱、立柱松紧转换开关(右位置)

X21 (SA3) 照明等开关

X22 (SA1) 冲压头上升

X23 (SA1) 冲压头下降

X24 (SA1) 主轴箱右移

X25 (SA1) 主轴箱左移

(二)冲床输出地址分配

Y0 (YA1) 主轴箱、冲压头松开与夹紧断路器

Y1 (KM1) 主轴电动机起动与停止接触器

Y2 (KM2) 主轴电动机定子绕组Y形接法接触器

Y3 (KM3) 主轴电动机定子绕组△形接法接触器

Y4 (KM4) 冲压头上升接触器

Y5 (KM5) 冲压头下降接触器

Y6 (KM6) 主轴箱及冲压头松开接触器

Y7 (KM7) 主轴箱及冲压头夹紧接触器

Y10 (KM8) 立柱松开接触器

Y11 (KM9) 立柱夹紧接触器

Y12 (KM10) 主轴箱向右移动接触器

Y13 (KM11) 主轴箱向左移动接触器

Y14 (HL1) 工作状态指示灯

Y15 (HL2) 工作状态指示灯

Y16 (HL3) 工作状态指示灯

Y17 (HL4) 工作状态指示灯

Y20 (KA1) 总起动中间继电器

(三)接线图(见附图3)

图3 接线图

(四)冲床控制程序

四、程序模拟运行调试

系统程序调试主要就是对主轴电机起停、冲压头升降、主轴箱松开、夹紧、主轴箱水平移动等一系列动作要求能否实现的调试。

(一)主轴电机起停

按下X1,按下X2,看Y2指示灯有无点亮,如果亮则说明主轴电动机开始起动;起动5秒后,观察Y3指示灯可否点亮,Y2可否熄灭,如果Y3指示灯亮且Y2指示灯熄灭,说明完成了星形向三角形转换的减压起动;同时要观察Y1可否常亮。如果Y1不亮,此证明电机控制系统无电,电机无法运行。在此程序中Y2 ,Y3构成互锁,使起相互独立工作。

(二)主轴箱松开、夹紧

将SA2扳到不同的位置,即分别对X16、X17、X20置“1”,再分别对不同的输入点置位来实现Y6、Y7、Y8、Y9的同时,不同时置“1”,以区分立柱和主轴箱的同时与不同时动作。在调试时给出—输入就应该对应出—输出,如无输出,只需检查,此光路程序输入,编写有无差错,电机连接是否差错即可。

(三)工件的移动控制

SQ5(X13)给出输入信号,在SA1(X24、X25)给出不同状态时,主轴箱分别置于不同的运动状态,例如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向左移动和向右移动分别有接触器Y12和Y13来实现,另外它们之间构成了互锁使其各自工作不相互干扰,当看到Y12的指示灯亮时说明主轴箱向左移,反之向右移,调试完成。

(四)系统运行情况

试运行过程说明PLC改造系统具有了强大的功能,性能可靠控制方便等优点,能实现冲床主要参数的控制,确保了该机台的性能与质量。

五、参考文献:

《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机电控制技术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PLC实用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

《PLC编程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PLC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PLC编程实例精解》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液压传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器控制与PLC控制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冲床操作规程 1、冲床应专人使用严禁其他人员操作,学生实习必须在老师指导下进行。 2,开机前检查冲床运动部分(如导轨、轴承等)是否加注了润滑油。然后启动 冲床并检查离合器、制动器是否正常。 3,先关闭电源,等冲床运动部分停止运转后,方可开始安装并调整模具。4,安装调整完毕后,用手搬动飞轮试冲两次,经检查后,方可起动冲床。 5,开动冲床前,其他人离开冲床工作区,拿走工作台上的杂物,方可启动电源。

6,冲床开动后,由 1 人进行送料及冲冲操作,其他人不得按动电键或脚 踩脚踏开关板,并不能将手放入冲床工作区或用手触动冲床的运动部分。7,发现冲床有异常声音和机构失灵,应立即关闭电源开关进行检查。 8、工作前,应检查冲床防护装置是否齐全,飞轮运转是否平稳;脚踏装置上部及两侧有无防护,操作是否可靠灵活;并清除工作场地防碍操作的物件。 9、必须核定冲裁力,严禁超负荷运作。 10、安装、拆卸模具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11、模具安装必须牢固可靠。调整用合高度时采用手动或动的方法,逐步进行,在确认调好之前,禁止连车。

12 ,操作时要思想集中,严禁边谈边做,要互相配合,确保安全操作。 13、一般禁止二人以上同时操作冲床。若需要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并负责脚踏装置的操作。 14、工作中身体任何部分严禁进行模具范围进料卸料应有专门工具。 15、禁止夹层进料冲压,必须清除前冲次冲件或余料后才可进行第二次进料。 16、必须定时检查模具安装情况,如有松动或滑移应及时调整。 17、刀口磨损到毛刺超标前,应及时修磨刀口。 18、拆卸模具时,必须在合模状态下进行。

19,爱护冲压设备、冲模、工具、量具和仪器。工作完毕后,应将模具和冲床擦试干净,整理就绪。 20、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 冲床操作规程 1.冲床应专人使用严禁其他人员操作,学生实习必须在老师指导下进行。 2.一般禁止二人以上同时操作冲床。若需要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并负责脚踏装置的操作。 3.工作前,应检查冲床防护装置是否齐全,飞轮运转是否平稳;脚踏装置上部及两侧有无防护,操作是否可靠灵活;并清除工作场地防碍操作的物件。 4.必须核定冲裁力,严禁超负荷运作。 5.安装、拆卸模具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6.模具安装必须牢固可靠。调整用合高度时采用手动或动的方法,逐步进行,在确认调好之前,禁止连车。 7.工作中身体任何部分严禁进行模具范围进料卸料应有专门工具。 8.禁止夹层进料冲压,必须清除前冲次冲件或余料后才可进行第二次进料。 9.必须定时检查模具安装情况,如有松动或滑移应及时调整。 10.刀口磨损到毛刺超标前,应及时修磨刀口。

扬力T30系列数控转塔冲床 扬力T30数控转塔冲床 主要参数: 主机采用闭式宽机身结构,壁炉回火去应力处理,稳定性好;流线型外形弧形设计,动感美观;侧面定位、镶套结构厚转塔,定位精确、导向好、精度高;德国H+L公司全套进口高档液压系统,性能稳定,耗能低;日本FANUC OIP 专用数控系统,功能强、操作方便;高速静音自润滑大导程丝杠、直线导轨,国际化配套的气动和电气元件,高性能全自动浮动夹钳,钢球毛刷结构不锈钢工作台。 概述 数控转塔冲床(NCT)集机、电、液、气于一体化,是在板材上进行冲孔加工、浅拉深成型的压力加工设备。 数控转塔冲床(NCT)由电脑控制系统、机械或液压动力系统、伺服送料机构、模具库、模具选择系统、外围编程系统等组成。 数控转塔冲床(NCT)是通过编程软件(或手工)编制的加工程序,由伺服送料机构将板料送至需加工的位置,同时由模具选择系统选择模具库中相应的模具,液压动力系统按程序进行冲压,自动完成工件的加工。 数控转塔冲床(NCT)的喉深是指冲压中心至床身侧板的距离。喉深的大小

直接决定加工板材的宽度尺寸大小(即沿床身长度方向加工的板材尺寸)。运动轴 X轴:将工件沿垂直于床身长度方向移动的伺服驱动轴 Y轴:将工件沿垂直于床身长度方向移动的伺服驱动轴 A轴:旋转转塔型刀具库选择模具的旋转轴 C轴:模具自动分度的旋转轴,可以任意角度旋转模具 加工方式 1)单冲:单次完成冲孔,包括直线分布、圆弧分布、圆周分布、栅格孔的冲压。 2)同方向的连续冲裁:使用长方形模具部分重叠加工的方式,可以进行加工长型孔、切边等。 3)多方向的连续冲裁:使用小模具加工大孔的加工方式。 4)蚕食:使用小圆模以较小的步距进行连续冲制弧形的加工方式。 5)单次成形:按模具形状一次浅拉深成型的加工方式。 6)连续成形:成型比模具尺寸大的成型加工方式,如大尺寸百叶窗、滚筋、滚台阶等加工方式。 7)阵列成形:在大板上加工多件相同或不同的工件加工方式。 加工工位 通用厚转塔模具一般按模具能加工的孔径尺寸进行分级,方便模具的选用。通常分为A、B、C、D、E五档。 A(1/2")工位:加工范围Ø;1.6~Ø;12.7mm B(1-1/2")工位:加工范围Ø;12.7~Ø;31.7mm

CNCKAD冲床编程使用说明书 目录 备注 (2) 添加使用的机器 (2) 创建转塔文件 (3) 导入零件 (7) 导出零件 (14) 图形检查 (15) 自动添加冲压 (16) 手动添加冲压 (22) 添加微连接 (30) 删除线微连接 (31) 修改角微连接 (32) 设置板材与夹钳 (32) 调节模具加工顺序 (40) 生成NC (47) 删除模具/实体/标记/辅助线 (50) 模拟加工 (51) 编辑CAM (53) 设置冲压方向 (54) 共边冲压 (54) 手动重定位 (55) 创建特殊模具 (57) 创建样例程序 (60) 编辑模具库 (62) 自定义形状 (65) 切割板材 (69) 设定模具顺序 (71) 替换模具 (72) CAM层的使用方法 (73) 设置暂停/推出 (75) 雕刻折弯线 (80) 处理零件表 (81) 显示/隐藏微连接 (82) SP(特殊冲压设置) (82) TDC(设置模具的上死点/下死点) (84) 绘制DFT文本 (85) 绘制文字 (86) 如何生成加工报告 (88) 新建板材 (91) 添加余料到材料库 (92)

翻转:组合模具 (96) DB模具 (97) 手动编辑移动路径 (97) 备注:在CNCKAD选择一个功能命令时,建议大家一定要认真看功能的使用提示说明。软件会提示你每一步是怎么操作的。 添加使用的机器 软件会存在一个默认的机器,当我们使用多个机器或切换使用的机器时,在设置菜单中选择机器设置。会弹出如下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点击机器设置按钮。进入选择机器设置的界面。 在机器设置对话框中,可以选择机器文件的路径(一般默认就可以了),设置零件的路径,在选择机器一栏中选择制造商>>机器的型号>>点击向右的箭头添加到已选用机器一栏中就可以了。选择机器点击向左的箭头可以删除已选用的机器。机器添加完成后点击确定完成。在转塔一栏选择和机器想匹配的转塔。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冲压机控制系统 设计名称:机电传动控制 班级学号:1001011121 学生姓名:尚明伟 指导教师:李岩任晓虹2012年12月24日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0. 前言 (1) 1.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2) 1.1 控制要求 (2) 1.2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2) 2. 总体设计 (3) 2.1 输入输出端子接线图 (3) 2.2 PLC控制原理图及其设计说明 (4) 2.3 主电路图 (5) 2.4 PLC选型 (6) 3. PLC程序设计 (7) 3.1 主程序设计说明 (7) 3.2 手动子程序设计 (11) 3.3 自动回原点子程序 (13) 3.4 自动程序 (15) 4. 电器元件选择 (22) 5. 结束语 (23) 6. 参考文献 (23)

0. 前言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P LC 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以及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P LC改造方法。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和P LC控制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两者的关系。掌握常用电器元件的选择方法。具备一定的控制电路的分析能力与设计能力。 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经过亲手调试,本次课程设计给我提供了一次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并让我更加熟练的掌握了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PL C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以及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P L C改造方法。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和P L C控制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两者的关系。掌握常用电器元件的选择方法。具备一定的控制电路的分析能力与设计能力。在此对老师提供的帮助,深表感谢。

前言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应用最广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控制装置。本设计以S7-200为编程器设计冲床系统的控制。本课程设计是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本课程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得到工程知识和工程技能的综合训练,获得应用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章简述了冲床控制系统的要求,第2章通过比较了继电器控制、单片机控制、PLC控制优缺点,选择适合本课程设计的控制方法,第3章给出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元件清单以及控制面板模型图,第4章为软件设计,包括顺序功能图和梯形图,第5章为系统的调试及后续工作,附录为对应的梯形图语句表清单。 本设计由赖指南老师指导,陈俊凯同学在课程的设计中给了很大的帮助,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课程难免有不足错漏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付小任 湖南工程学院 2012/6/8

目录 第1章绪论 (1) 第2章控制方法论证 (2) 第3章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 3.1元件清单 (3) 3.2 控制面板 (3) 3.3 硬件电路 (4) 第4章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 4.1 主程序梯形图 (5) 4.2 公用程序梯形图 (5) 4.3 自动程序顺序功能图及梯形图 (6) 4.4 手动程序梯形图 (9) 4.5 自动回原点顺序功能图及梯形图 (9) 第5章控制系统调试 (11)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附录程序清单 (15)

广播电视大学 (武清)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 专题报告 题目冲床控制系统 班级机械本2015秋 姓名王成 学号 34

目录 一、冲床控制系统的PLC设计说明 (1) 二、冲床的机械原理 (1) (一)冲床机械系统的主要特点 (1) (二)冲床的控制原理 (1) 三、PL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 (一)冲床输入地址分配 (3) (二)冲床输出地址分配 (4) (三)接线图(见附图3) (5) (四)冲床控制程序 (6) 四、模拟运行与调试 (8) (一)主轴电机起停 (8) (二)主轴箱松开、夹紧 (9) (三)工件的移动控制 (9) (四)系统运行情况 (9) 五、参考文献: (9)

一、冲床控制系统的PLC设计说明 冲床控制系统的PLC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电大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三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冲床的机械原理 冲床适用于在重大型零件上冲孔工作。 (一)冲床机械系统的主要特点 1.该冲床的工件移动系统采用电机控制 2. 冲床系统中,采用了进油和回油路的双重节流调速回路,并以回油节流调速为主,因此,工作台的运动平稳,且可减小工作台启动时的前冲现象。 3.具有卸荷回路,机床不工作时,可使系统卸荷,以减少功率损失和减少油液发热。(二)冲床的控制原理 1.控制线路特点 (1)电路、控制线路、信号指示灯电路及机床照明均采用自动空气断路器作为电源引入开关。自动空气断路器中的电磁脱扣装置作为短路保护电器而取代熔断器。另外,此断路器也具有零压保护和欠压保护作用。 (2)由于各台电动机的容量不同,在起动时须区别对待。主轴电动机容量较大,为降低起动电流,采用了Y—△起动控制线路。其它五台电动机采用接触器直接起动控制线路或开关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3)控制线路装有总起动与总停止按钮,便于操作和在发生事故时紧急停车。 (4)冲床的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有严格的动作顺序,由限位开关SQ3给以保证。 (5)每一个主要动作均有指示灯做出指示,便于操作和进行电气维修。 (6)主轴的夹紧与松开单独用一台电动机拖动,使控制更为灵活。 (7)冲压头的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可以用主轴箱上的十字开关操作,也可以装在立柱下部的控制按钮操作,属于两地控制线路。 (8)立柱与主轴箱的松开与夹紧可以同时进行操作,也可以单独进行。 (9)控制线路采取了可靠的电气联锁措施,以防止发生电源短路事故。 2.电气线路概述 主电路由六台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及其有关的电气元件组成。主轴电动机只有一个旋转方向,因为功率较大,所以采用Y—△起动控制线路。冷却泵电动机也只有一个旋转方向,采用开关直接起动控制线路。其它四台交流电动机都有两个旋转方向,采用交流接触器起动控制线路。

冲床操作说明手册 1.目的 为了新员工快速上岗,了解工作流程与制度规范,从而帮助员工更快的熟练新设备和新的工作岗位,更快的进入正常生产状态,提高工作绩效。 2.范围 熟练开关机、模具加油和上下模具安装事项、冲床性能等使用注意项。熟悉机床各个紧急按钮的位置及使用方法,当紧急状况发生时,确保及时无误的制止。 3.作业要求 1.普通冲床应专人操作,必须熟悉操作规程,设备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 2.操作人员必须佩带相应的劳保用品(手套),工作服袖口必须扎紧。 3.开机前检查电路、油路,台面,接地,操作按钮,脚踏板,防护装置,润滑保养及设备周围,确保无危险隐患后,方可开机。 4.开机后空车运行2—3分钟,冲臂滑块上下运行2—3次,检查电机及设备有无噪音,飞轮运转是否平稳,确定正常后方可进行冲切工作。 5.按照所需加工零件,选择模具,冲床,将模具紧固于冲床之上,调整模具行程时,应将滑块调至上至点,逐步向下调整,直至合适位置。在未却认调好之前,禁止连车。 6.安装模具时,调整上下至点,应采用手动方式(手攀飞轮调整),若机床有点动功能,可采用点动。严禁直接启动电机调整。 7.拆装模具时,必须关闭电机,切断电源,等机床完全停止转动后,方可进行,严禁冲床转动或不断电源时拆装模具。拆模具时,精密模具(带导轴)应在合模状态下进行。 8.工作时,板料厚度不得超过机床额定值和模具间隙,有硬疤,焊渣,夹渣,焊缝,淬过火的材料不得加工。尤其不得加工钢管、钢筋等容易损坏设备模具的型材。 9.严禁多层冲切,工作中应及时清理冲切落料,并经常检查模具的落料状态,以防模具被堵塞。若工件毛刺超标,应及时修理模具。 10.要随时根据板料厚度,材质调整机器行程。坚决不允许超负荷运转。 11.工作中,身体任何部位不得进入机器转动范围,手臂绝对不得进入模具之间。若有需要,必须停车断电,待设备停止转动后方可进入。 12.一般禁止两人以上同时操作冲床,若有需要,必须有专人指挥,其他人员应集中精力,密切配合,明白指挥信号,确保安全 13.冲切较小的料时,不得用手直接送料,卸料,应该用镊子或合适的夹具进行。 14.工作中,若有异常,立即切断电源,停车检修。 15.必须经常检查模具安装,滑块锁紧情况,如有松动或滑移,应立即调整。 16.必须按设备要求,做好日常润滑,定期保养。所需润滑脂(油)要符合要求。 17.工作完毕后,切断电源,擦拭设备,打扫卫生。安全生产,安全操作,严禁违章操作 批准:东莞市海能实业有限公司

摘要 本篇文章内容是基于西门子PLC的自动冲床控制系统的设计,针对冲床薄片自动控制系统在工艺系统中的应用,从工艺要求、控制方案拟定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和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进行了研究。 首选通过对冲床系统的分析,确定了总体的设计方案;再根据冲床的特点和所需的功能,确定了系统的硬件构成——采用了西门子S7-200可编程控制器作为冲床系统的核心控制器,使系统达到体积小、控制灵活、故障检测容易,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西门子V80伺服驱动器作为执行元件,其位置控制精度远远地高于人工送料,使其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大幅度提高;采用了西门子的人机界面,使系统更加人性化、便捷化。 关键词:自动冲床 PLC 自动送料冲压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Siemens PLC punching machin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design, according to punch sheet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from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control programming control system hard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of. The preferred to punch through system analysis, determine the overall design plan; then according to punch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sired function, the system hardware composition -- adopts Siemens S7-200programmable controller as the core controller punch system, make the system achieves small volume, flexible control, fault detection,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dopts Siemens V80 servo drive as the executive element, the position control precision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artificial feeding, the security of the whole system is greatly improved; the Siemens man-machine interface, making the system more user-friendly, convenient. Keywords:automatic punching machine; PLC; automatic feeding; stamping

目录 1.绪论 (2) 2.设计任务 (3) 3.液压原理图的设计 (4) 4.液压元件的选择 (8) 5.PLC选型 (14) 6.I/O分配 (17) 7.梯形图的设计 (18) 8.指令语句程序 (28) 9.Bom表 (34) 10.总结 (35) 11.参考文献 (36)

绪论 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动作,它的准确性和多自由度,保证了机械手能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工作。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较多,机械手的使用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废次品率。机械手可以完成很多工作,它在自动化车间中用来运送物料,从事多种工艺操作。它的特点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人的部分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灵活协调和机器人的精确到位。 机械手是在机械自动化生产中逐步发展出的一种新型装置。现代生产过程中机械手被广泛的应用到自动生产线中。机械手目前虽然不如人手的灵活多变,但它具有重复性,无疲劳,不惧危险,有大的抓举力量,因此越来越多的被广泛运用。 机械手技术涉及机械学、力学、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电气液压技术,计算机可编程技术等,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 本课题在执行机构由电动和液压组成的结构基础上将PLC 应用于其自动控制系统,完成机械手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

2.设计任务 2.1动作分析 根据生产条件要求,机械手须把加工原料从输送带上取下,旋转一定角度后将加工原料放入冲压机填料口,然后返回,重复这一动作。 2.2构的工步 插销定位—手臂前伸—手指抓料—手臂上升—手臂缩回—拔定位销—手腕回转、手臂回转—插定位销—手臂前伸—手臂下降—手指松开、手臂缩回—拔定位销—手腕回转、手臂回转—插定位销。

机床电气与PLC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冲床控制系统设计 应用技术学院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0681班10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09年06月20日.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冲床控制系统设计 姓名系别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0681 学号 指导老师教研室主任 一、设计要求及任务 1.设计要求 (1)用PLC进行控制; (2)按给定的工作路线加工,具备单周期和自动循环两种工作方式;(3)有必要的联锁保护。 2.设计任务 (1)绘制工作流程框图或顺序功能图;

(2)绘制PLC的硬件接线图; (3)相关元器件的计算与选型,制定元器件明细表; (4)编写全程序梯形图或指令表,并通过调试; (5)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 1.设计时间:一周,2009年06月15日至2009年06月19日。 2.进度安排 星期一~星期三:布置设计任务,查阅资料,熟悉设计要求及任务,软硬件设计。 星期四~星期五:整理资料,按格式撰写设计说明书,上交设计作业(打印稿及电子文档)。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 引言 (1) 1.2 控制系统的功能 (2) 第2章硬件设计 (3) 2.1 控制要求 (3) 2.2 控制方案 (4) 2.3 I/O分配表 (5) 2.4 元器件选型 (6) 2.5 I/O接线图 (7) 第3章软件设计 (8) 3.1 顺序功能图 (8) 3.2 梯形图 (9) 第4章系统调试 (10) 小结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第1章概述 1.1 引言 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存在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可以应用微电子技术改造这些已有通用设备,比如用数显、数控装置改造通用设备,提高单机自动化程度;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改造通用机床、专用机床、组合机床及自动设备与半自动设备组成的生产线,这样可以把计算机功能完备、编程灵活、适应性强的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这是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新途径。 随着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发展,传统机械设备的控制柜逐渐被新一代的智能化仪表所代替,对于日益复杂的控制功能,传统控制柜显得无能为力,而可编程控制器具有可编程序的特点,运行时可以根据要求,自动选择控制算法、适应性强、可编程控制器采用软件代替硬件的方法,可以简化线路,使控制设备的性能价格比不断提高,本设计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在板材加工中,应用可编程控制技术,实现板材加工的自动控制。 全自动剪板机广泛的应用于在板材加工系统中,板料长度检测,板料进料、压紧、走刀、落料、长度调整等过程必须按一定的节拍控制精确度动作,而且不同长度、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板材,各动作行程、先后顺序、刀具位置等要求都不一样,对于这样的控制要求,传统控制柜很难实现,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价格比,显示直观性、外表美观性、灵活性等诸方面因素,本设计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根据自动剪板机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进行方案设计。 1.2 控制系统的功能 剪板机应用于许多金属加工和薄板开料操作,在设计剪板机之前必须对几个因素进行考虑,包括剪板机的剪切能力、产率增强选件和安全性。 剪板机类型由许多因素决定,诸如剪板机可处理材料的长度、厚度和种类。剪板机可以按剪切形式及其驱动系统进行分类,有两种结构形式常用于电动龙门剪床:闸式(也叫滑块式)和摆式。 闸式剪板机利用驱动系统操纵动刀片向下移动到一定的位置,使动刀片在整个行程内几乎与定刀片保持平行。为了使刀架片横梁在相互移动的过程保持合适

目录 前言 (2) 1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3) 1.1 课程设计的任务 (3) 1.2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 2冲压机的总体设计 (3) 2.1 PLC选型 (3) 2.2 PLC端子接线 (5) 3 PLC程序设计 (6) 3.1 设计思想 (6) 3.2 顺序功能图 (8) 3.3 PLC梯形图 (10) 4程序调试说明 (21)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前言 可编程序控制器,英文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但由于PC 容易和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混淆,故人们仍习惯地用PLC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缩写。它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的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 由于它可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而且具有体积小,组装灵活,编程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及可靠性高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使用。故自60年代末第一台PLC问世以来,已很快被应用到机械制造、冶金、矿业、轻工等各个领域,大大推进了机电一体化进程。进入8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可编程控制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功能日益增强,已远远超出逻辑控制、顺序控制的范围,具备模数转换、数模转换、高速计数、速度控制、位置控制、轴定位控制、温度控制、PID控制、远程通讯、高级语言编辑以及各种物理量转换等功能。特别是远程通讯功能的实现,易于实现时柔性加工和制造系统(FMS),使得PLC如虎添翼,被人们称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之一。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专用纸 № 目录 前言 (1) 1.课程设计的任务 (3) 1.1课程设计的任务 (3) 1.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 2.总体设计 (4) 2.1 PLC选型 (4) 2.2 PLC端子分配图 (5) 3.PLC程序设计 (6) 3.1 设计思想 (6) 3.2 顺序功能图 (7) 3.3 PLC梯形图 (8) 4.心得与体会 (19) 参考文献 (20)

前言 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产生于1969年,是由当时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研制开发并成功应用于汽车生产线上,被人们称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在70年代,随着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微处理器和微计算机,并被应用于PLC中,使其具备了逻辑控制、运算、数据分析、处理以及传输等功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于1980年正式命名其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为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相区别,同时也使用其早期名称PLC。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分别于1982年11月和1985年1月颁布了PLC的第一稿和第二稿标准。以后PLC开始向小型化、高速度、高性能、高可靠性方面发展,并形成多种系列产品,编程语言也不断丰富,使其在80年代工业控制领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企业现代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使得生产物的输送成为生产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运料小车自动控制正是用来实现输送生产物的控制系统,随着PLC 的发展,国外生产线上的运输控制系统非常广泛的采用该控制系统,而且有些制造厂还开发研制了出了专用的逻辑处理控制芯片,我国的大部分工控企业的运料小车自动控制系统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成本高,为了满足现代化生产流通的需要,让PLC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充分的利用到我国的工控企业生产线上,让该系统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工作,而且成本低,易控制,安全可靠,效率高。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工业控制产品,是在硬接线逻辑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常把PLC认为是由等效的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等元件组成的装置。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PLC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单元、电源单元、输入输出单元、接口单元和外部设备组成,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PLC软件系统由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两部分组成。系统程序包括监控程序、编译程序、诊断程序等,主要用于管理全机、将程序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诊断机器故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 课题名称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赖指南、刘星平、唐勇奇、谭梅 2012年6月15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 课题名称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赖指南、刘星平、唐勇奇、谭梅 审批黄峰、汪超、刘星平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2年6月4日 课程设计完成日期2012年6月15日

前言 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存在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可以应用微电子技术改造这些已有通用设备,比如用数显、数控装置改造通用设备,提高单机自动化程度;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改造通用机床、专用机床、组合机床及自动设备与半自动设备组成的生产线,这样可以把计算机功能完备、编程灵活、适应性强的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这是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新途径。 随着微处理器、计算机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控制已扩展到所有的控制领域。现代社会要求制造业对市场需求迅速的反应,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生产设备的控制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可编程控制器就顺应而生。 随着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发展,传统机械设备的控制柜逐渐被新一代的智能化仪表所代替,对于日益复杂的控制功能,传统控制柜显得无能为力,而可编程控制器具有可编程序的特点,运行时可以根据要求,自动选择控制算法、适应性强、可编程控制器采用软件代替硬件的方法,可以简化线路,使控制设备的性能价格比不断提高,本设计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在板材加工中,应用可编程控制技术,实现板材加工的自动控制。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为PLC,它的应用面广、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已经成为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支柱之一,PLC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机械设备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中,PLC在其他领域,例如在民用和家庭自动化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现代社会要求制造业对市场做出迅速的反应,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生产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可编程程序控制器

第一章概述 数控冲模回转头压力机是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高效、精密的板材加工设备,它广泛应用于电器开关、电子、仪器仪表、计算机、纺织机械、办公机械等行业,是数控锻压机械中发展最快的产品。1932年美国的威德曼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冲模回转头压力机,由此揭开了冲模回转头压力机发展的新篇章。由于CNC数控冲模回转头压力机这种设备,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倍受全国板材加工行业的青睐,各国都在争相发展自己的数控冲模回转头压力机,从七十年代至今,CNC冲模回转头压力机的使用性能和加工围取得惊人的进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水平越来越高,通过配置自动上下料,成品分选等外围设施,由计算机集中控制,便构成柔性制造单元,最终与剪切单元、折弯单元连接便组成了板材加工柔性制造系统FMS。目前在数控冲模回转头压力机方面较为著名的生产厂家和公司有:日本的Amada,Murata-Wiedemann,德国的Trumpf,Behrens,瑞士的Raskin,美国的Strippit,芬兰的Finn-Power等。84年我国研制出的第一台CNC 冲模回转头压力机,90年我厂试制成功第一台CNC冲模回转头压力机J92K-25型,接着开发了J92K-40、J92K-30C等产品并投入批量生产,目前已形成了两个系列的产品,第一系列为机械主传动,共六个产品;第二系列为液压主传动,液压主传动的系列产品是与瑞士RASKIN 公司合作生产的,它在世界数控冲模回转头压力机中具有代表性,就国而言,我厂生产的CNC回转头压力机产量最多,销售第一,面对如潮而来的国际机床,我们倍感肩上的重担,我们坚信,在我厂全体员工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站稳脚跟、担负起振兴中国锻压机床行业的使命。 我们为了使用户对数控冲模回转头压力机有一个总的认识,下面就它的工艺性能,组成结构作一概述。 一.在工艺用途方面 由于直线圆弧插补及步冲功能的发展,使冲模回转头压力机突破了仪表行业的工艺界限,可用于加工具有各种复杂形状的平板,再定机构的引入,使得加工板材的围扩大了一倍。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
1 前言
1.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设计的目的是根据转塔冲床工作的需要,完成其数控系统的开发,包括数控系统 的电气系统的设计、控制软件的开发等。控制系统完成后,通过现场的调试和实验, 能达到正确控制机床动作的目的,并能满足转塔冲床加工速度及精度的要求。 设计的意义是虽然国内有许多公司生产冲床,但其价格昂贵,且其数控系统基本 上依赖与进口。同时,国内外成熟的基于 PC 的数控冲床系统并不多见,人交互面板 不是专用的,所以功能较差,且多数系统精度达不到要求,为了设计出人性化的控制 面板、降低生产成本、达到生产精度的要求,因此,开发符合生产需求的数控转塔冲 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国内外现状
随着机床业的不断发展,冲床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历程,从 1933 年的第一台常规 电控的简易型冲模回转头到 1955 年的第一台 NC 数控转塔冲床,转塔冲床开始了一 个新纪元, 随着 1970 年第一台 CNC 数控转塔冲床的问世, 转塔冲床进入了一个高速 发展的时期,随着对加工零件精度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数控冲床的功能也逐渐增强, 性能也不断提高,以满足发展需求。当前,随着数控技术和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数 控转塔冲床也越来越广泛的被使用,随着柔性系统的提出与快速应用于机床行业,数 控冲床也向着多功能、稳定可靠、具有更大的柔性、适应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发展。 伺服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使数控转塔冲床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国外对数 控转塔冲床研究及取得丰盛成果的有:日本的 AMADA、德国的 TRUMPF、美国的 STRIPPIT 等; 在我国,机械行业起步相对较晚,转塔冲床的研究也相对较晚,但是制造业和汽 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这对转塔冲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严峻的要求下,我国钣 金行业的发展和高端技术的引进,涌现出了一批对数控冲床研究的科研人员,他们对 数控冲床的研究和开发,设计出了应用于实际的产品而投入市场。目前,国内有能力 提供四轴及以上的数控冲床的企业有:济南的捷迈、江都的亚威、扬州的杨力等。虽 然国内数控冲床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和国外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很多关键技术,如 数控系统、伺服电机等还不能自己提供,必须依赖进口,这是当前我们必须有待解决 的问题之一。
1.3 设计的内容
冲裁成型加工以其效率高、成本低和易实现批量生产等优点,在五金行业中得到
- 1 -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第九组 1.设计题目:冲压机控制系统 2.设计内容: 1)完成《课程设计指导书》所要求的控制循环。 2)按停止按钮,完成当前循环后再停。 3)按复位按钮,机械手和冲压机均回原位 4)要求可以实现手动、单周期、连续控制。 3.设计要求: 1)画出端子分配图和顺序功能图 2)设计并调试PLC控制梯形图 3)设计说明书 4.进度安排: 1)理解题目要求,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方案1天 2)PLC梯形图设计与调试2天 3)说明书撰写1天 4)答辩1天指导教师: 主管院长:年月日

前言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综合了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英文缩写为PC或PLC。它具有体积小、功能强、程序设计简单、灵活通用、维护方便等一系列优点,特别是它的高可靠性和较强的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的能力,更得到用户的好评。因而在机械、能源、化工、交通、电力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PLC,机器人和CAD/CAM)之一。 初期的PLC只是用于逻辑控制的场合,代替继电器控制系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PLC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适用于开关量、模拟量和数字量的控制,它已进入过程控制和位置控制等场合的控制领域。目前,可编程序控制器既保留了原来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的所有优点,又吸收和发展了其他控制装置的优点,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仪表控制系统、集散系统、分散系统等。在许多场合,可编程序控制器可以构成各种综合控制系统,例如构成逻辑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图形工作站等等。 这次课程设计主要对冲压机控制系统原理和PLC应用作了简要的说明和概述。

全自动龙门冲床数控系统 产品简介 GT10型高速数控冲床送料系统是本公司推出的新一代送料机产品,广泛适用于机械、制罐行业的冲压加工。 本产品由GT10数控系统和两轴送料机两大部分组成机构,与合适型号的冲床联机后,就可以把冲床改造成数控型冲床。从而具有了板料自动精确进给、自动冲压、废料自动排除等功能。由于它具有高速、精确度的特性,就可以实现原材料上的最大利用率,提高产品的合格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劳动环境,使操作人员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 一.主要功能与特点 1.安装方便,对一般冲床稍做改进即可实现联机。 2.高精度与高速度进给。用伺服电机驱动精确丝杆进行运行控制,可实现精确到0.1mm 的移动距离。而最高运行速度可达36m/Min。 3.操作简单,容易上手。本系统配备了人机界面MT506SV45WV的彩色(触摸屏),可 以实现图形化操作方式,又可以自定义编程结构方式,界面简洁直观,所有操作“一指即可”。 4.加工尺寸可灵活调整。对于不同尺寸的工件,只需进触摸屏简单设置参数即可。. 二.系统软硬件构成 1.硬件部分 1)电气控制柜: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安装有主要控制元件。所有参数可以通过柜门面板上的人机界面(触摸屏)设定。 控制柜的安装:为保证控制单元能正常运行工作,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请将其安置于室内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即要保证控制柜的两侧有300mm以上的空间。柜子的操作面板必须方便操作人员接触,以便正常操作和在紧急状态下能迅速切断电源。

2)传感器:本系统采用德国进口传感器,使用了较多的传感器,用来传回运行位置和操作结果,所以必须按要求安装,以确保传感器正常工作。 3)送料机:送料机是本系统的主要执行机构,它的两轴高精度丝杆由两台伺服电机驱动,既可实现二维平面的精确移动。 2.软件部分 本系统由人机界面(触摸屏)控制PLC,再由PLC(CPU)控制交流伺服电机、各项电磁阀,完成板料的精确度进给和冲压。操作界面简单直观,易于上手,所有操作“一指即可”。具体操作请参看后面的操作说明。 三.安装与调试 本系统在出厂前以经过严格的质检和联机考核运行,确定合格后才准予出厂。每一套系统都包含如下清单: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调试验收单,请仔细检查,如有错、漏、损坏的情况,请及时与本单位联系。 1.系统的安装最好在本单位专业人员在场指导下进行,安装完毕后,还需进行必要 的微调,以保证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 2.配线要求,控制柜和送料机、按钮控制面板的电气连线需要专用电缆,出厂前已 经配备,如有遗失或者损坏请及时联系本单位。 3.电源要求:本系统采用(380V/50HZ)三相正弦波交流电,内配置三相正弦波变 压器,供应伺服系统。由于本机机体为金属外壳,因此务必有可靠的接地保护, 确保人身安全。 送料机的安装:送料机机械调整在出厂时,已经精确调整。用户在安装时,只需调整其相对应冲床的位置和高度。其中,需要调整其上框架在横向滑板的位置,保证板料夹尽量接近冲床下模外沿。同时,送料架所在平面也要与下模面等高。 此外,还要保证送料机的送料架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的要求,这些条件由于相互牵制,可能需要反复调整检验。 当机械部分安装完毕,电气线路连接好后,检查无误,可以接入三相(380v/50HZ)交流电源进行通电调试。

冲床的操作说明 机械工作 冲床由于润滑不好,工作台移动时摩擦阻力增大。当电机驱动时,工作台不向前运动,使滚珠丝杠产生弹性变形,把电机的能量贮存在变形上。电动机继续驱动,贮存的能量所产的弹性力大于静摩擦力时,冲床工作台向前蠕动,周而复始地这样运动,而产生了爬行的现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仔细看一下导轨面润滑的情况,就可以断定不是这个问题。冲床爬行和振动问题是属于速度的问题。既然是速度的问题就要去找速度环,冲床的速度的整个调节过程是由速度调节器来完成的。 数控冲床的操作和监控全部在这个数控单元中完成,它是数控冲床的大脑。加工精度高,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与速度有关的问题,只能去查找速度调节器。因此,冲床振动问题也要去查找速度调节器。可以从以下这些地方去查找速度调节器故障:一个是给定信号,一个是反馈信号,再一个就是速度调节器的本身。 冲床因为振动频率与电机转速成一定比率,首先就要检查一下电动机是否有故障,检查它的碳刷,整流子表面状况,以及机械振

动的情况,并要检查滚珠轴承的润滑的情况,整个这个检查,可不必全部拆卸下来,可通过视察官进行观察就可以了,轴承可以用耳去听声音来检查。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要检查测速发电机。测速发电机一般是直流的。 冲床测速发电机就是一台小型的永磁式直流发电机,它的输出电压应正比于转速,也就是输出电压与转速是线性关系。只要转速一定,它的输出电压波形应当是一条直线,但由于齿槽的影响及整流子换向的影响,在这直线上附着一个微小的交变量。为此,测速反馈电路上都加了滤波电路,这个滤波电路就是削弱这个附在电压上的交流分量。 冲床反馈信号与给定信号对于调节器来说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出现了反馈信号的波动,必然引起速度调节器的反方向调节,这样就引起冲床的振动。这种情况发生时,非常容易处理,只要把电机后盖拆下,就露出测速发电机的整流子。这时不必做任何拆卸,只要用尖锐的勾子,小心地把每个槽子勾一下,然后用细砂纸光一下勾起的毛刺,把整流片表面再用无水酒精擦一下,再放上炭刷就可以了。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用尖锐的勾子去勾换向片间槽口时,别碰到绕组,因为绕组线很细,一旦碰破就无法修复,只有重新更换绕组。再一个千万不要用含水酒精去擦,这样弄完了绝缘电阻下降无法进行烘干,这样就会拖延修理期限。一个闭环系统也可能由于参数设定不好,而引起系统振荡,但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