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冲压机控制系统

冲压机控制系统

冲压机控制系统
冲压机控制系统

目录

前言 (2)

1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3)

1.1 课程设计的任务 (3)

1.2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

2冲压机的总体设计 (3)

2.1 PLC选型 (3)

2.2 PLC端子接线 (5)

3 PLC程序设计 (6)

3.1 设计思想 (6)

3.2 顺序功能图 (8)

3.3 PLC梯形图 (10)

4程序调试说明 (21)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前言

可编程序控制器,英文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但由于PC 容易和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混淆,故人们仍习惯地用PLC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缩写。它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的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

由于它可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而且具有体积小,组装灵活,编程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及可靠性高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使用。故自60年代末第一台PLC问世以来,已很快被应用到机械制造、冶金、矿业、轻工等各个领域,大大推进了机电一体化进程。进入8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可编程控制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功能日益增强,已远远超出逻辑控制、顺序控制的范围,具备模数转换、数模转换、高速计数、速度控制、位置控制、轴定位控制、温度控制、PID控制、远程通讯、高级语言编辑以及各种物理量转换等功能。特别是远程通讯功能的实现,易于实现时柔性加工和制造系统(FMS),使得PLC如虎添翼,被人们称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之一。

1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1.1 课程设计的任务

1.设计题目:冲压机控制系统设计

2.设计内容:

1)完成《课程设计指导书》所要求的控制循环。

2)按停止按钮,完成当前循环后再停。

3)按复位按钮,机械手和冲压机均回原位。

4)要求可以实现手动、回原点、单周期、连续控制。

5)连续时,循环5次结束,声光间断报警5秒。

1.2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画出端子分配图和顺序功能图。

2)设计并调试PLC控制梯形图。

3)设计说明书。

2冲压机的总体设计

2.1 PLC选型

PLC主机:选择S7-200 PLC作为冲压机控制系统的控制主机。

选择CPU226,因为其具有以下特点:

1)24输入/16输出共40个数字量I/O点。

2)可连接7个扩展模版单元,最大可扩展248个数字量I/O点或35路模拟量I/O。本题所设计的传动需扩展17点输入和7点输出,设计见图2.1。

3)13KB的程序和数据存储区空间。

4)6个独立的30KHz的高速计数器,2路独立的20KHz的高速脉冲输出。

5)具有PID控制器。

6)2个RS-485通信/编程口。

7)具有多点接口MPI通信协议。

8)具有点对点接口PPI 通信协议。

9)具有自由通信口。

图2.1 CPU及其扩展示意图

2.2 PLC端子接线

图2.2 外部接线图

3 PLC程序设计

3.1 设计思想

控制过程如下:

1)按下启动键后,把工件放在传送带1上,启动传送带1将工件送到工位1;

2)进料机械手下降到工位1,打开进料机械手吸盘控制阀,使吸盘吸住工件;

3)进料机械手上升,随后右行将工件送入冲压机加工台的工位2,断开吸盘并退回;

4)冲压模具下降,冲压完工件后上升;

5)出料机械手进入冲压机加工台;

6)出料机械手吸盘吸住工件;

7)将工件放到工位3,松开出料吸盘,出料机械手退回原位。

8)启动传送带2将工件从工位3送走。

同时还有三种工作方式:手动、回原点、单周期、连续。连续时,循环5次结束,声光报警5次。设计见图3.1。

图3.1冲压控制系统示意图

为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操作冲压机,在工作台上集成一个控制面板,见图3.2。

工作方式选择开关的四个位置分别对应了四种工作方式,操作面板下部的20个按钮手动按钮,通过这些按钮可以手动操作进料机械手、出料机械手、传送带1、传送带2、模具的相关动作。为了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包括PLC发生故障时)能可靠地切断PLC的负载电源,设置了交流接触器KM。在PLC开始运行时,按下“负载电源”,使KM线圈得电并自锁,KM的主触点接通,给外部负载提供交流电源,出现紧急情况时“紧急停车”按钮按下可以断开负载电源。

图3.2 操作面板示意图

3.2 顺序功能图

图3.3顺序功能图

图3.3是处理单周期、连续工作方式的顺序功能图。在连续工作方式下,I4.2状态为1。在初始条件M0.5为一时按下启动按钮I0.0,M2.0变为1状态,传送带1开始传送。同时控制连续工作的M0.7的线圈“得电”并保持。

当出料机械手在M4.1断开吸盘定时时间到时,进入一个并行序列。传送带2开始传送,与此同时出料机械手上升。传送带2传送到工位4时,计数器加1,同时出料机械手在步M4.2到达I1.1限位后,加入一个等待步,两个动作都完成后,一起跳出并行序列。当M0.7为1时且C1计数器未计满时,返回M2.0开始下一个循环,计满了则返回到初始步M0.0。而以单周期工作方式时M0.7的状态为0,出并行序列后也返回到初始步M0.0。

按下停止按钮I0.1后,M0.7变为0状态,当冲压机不会停止工作,在当前工作周期的全部操作后,出料机械手、进料机械手、模具均回到原位后,系统返回并停留在初始步。

图3.4回原点和复位程序的顺序功能图。回原点工作方式下,I4.0为ON。按下启动按钮I0.0,M5.0为ON,复位模具下降,再模具上升,在连续、单周期的自动程序中,按下复位按钮也能达到这个效果。升到上限位,I0.6为ON。进入到一个并行序列,复位进料机械手下降,再进料机械手上升。同时也复位出料机械手下降,在上升。随后复位进机械手右行,再左行到限位;复位出料机械手左行后右行,右行到右限位,在M5.2和M5.5后面分别加入M5.3和M5.6,都完成后跳出并行序列。这时原点条件M0.5条件满足,M0.5为ON,在公用程序中,初始步M0.0被置位,为进入单周期、连续工作方式做好准备,因此认为M0.0是并行序列的后续步。

图3.4 回原点和复位的顺序功能图3.3 PLC梯形图

1.主程序

EN公用

EN手动

回原点

EN自动

2.公用程序

原点条件

初始条件

自复位

复位非初始步

复位连续标志

3.自动程序

连续

初始

传送带1传送

进料机械手右行

进料机械手吸盘断开

模具下降

模具上升

出料机械手左行

出料机械手吸盘打开

出料机械手吸盘断开

传送带2传送

等待

进料机械手下降

进料机械手上升

出料机械手下降出料机械手上升

复位模具下降

模具上升

复位进料机械手下降进料机械手上升

复位进料机械手右行进料机械手左行

等待步

复位出料机械手下降出料机械手上升

复位出料机械手左行出料机械手右行

等待步

进出机械手吸盘断开4.手动程序

传送带1传送

进料机械手吸盘打开

进料机械手右行

进料机械手吸盘断开

进料机械手左行

模具上升

出料机械手右行

出料机械手吸盘断开

模具下降 出料机械手吸盘打开 传送带2传送

进料机械手下降

进料机械手上升

出料机械手下降

出料机械手上升5.回原点程序

扬力冲床数控冲床操作说明

扬力T30系列数控转塔冲床 扬力T30数控转塔冲床 主要参数: 主机采用闭式宽机身结构,壁炉回火去应力处理,稳定性好;流线型外形弧形设计,动感美观;侧面定位、镶套结构厚转塔,定位精确、导向好、精度高;德国H+L公司全套进口高档液压系统,性能稳定,耗能低;日本FANUC OIP 专用数控系统,功能强、操作方便;高速静音自润滑大导程丝杠、直线导轨,国际化配套的气动和电气元件,高性能全自动浮动夹钳,钢球毛刷结构不锈钢工作台。 概述 数控转塔冲床(NCT)集机、电、液、气于一体化,是在板材上进行冲孔加工、浅拉深成型的压力加工设备。 数控转塔冲床(NCT)由电脑控制系统、机械或液压动力系统、伺服送料机构、模具库、模具选择系统、外围编程系统等组成。 数控转塔冲床(NCT)是通过编程软件(或手工)编制的加工程序,由伺服送料机构将板料送至需加工的位置,同时由模具选择系统选择模具库中相应的模具,液压动力系统按程序进行冲压,自动完成工件的加工。 数控转塔冲床(NCT)的喉深是指冲压中心至床身侧板的距离。喉深的大小

直接决定加工板材的宽度尺寸大小(即沿床身长度方向加工的板材尺寸)。运动轴 X轴:将工件沿垂直于床身长度方向移动的伺服驱动轴 Y轴:将工件沿垂直于床身长度方向移动的伺服驱动轴 A轴:旋转转塔型刀具库选择模具的旋转轴 C轴:模具自动分度的旋转轴,可以任意角度旋转模具 加工方式 1)单冲:单次完成冲孔,包括直线分布、圆弧分布、圆周分布、栅格孔的冲压。 2)同方向的连续冲裁:使用长方形模具部分重叠加工的方式,可以进行加工长型孔、切边等。 3)多方向的连续冲裁:使用小模具加工大孔的加工方式。 4)蚕食:使用小圆模以较小的步距进行连续冲制弧形的加工方式。 5)单次成形:按模具形状一次浅拉深成型的加工方式。 6)连续成形:成型比模具尺寸大的成型加工方式,如大尺寸百叶窗、滚筋、滚台阶等加工方式。 7)阵列成形:在大板上加工多件相同或不同的工件加工方式。 加工工位 通用厚转塔模具一般按模具能加工的孔径尺寸进行分级,方便模具的选用。通常分为A、B、C、D、E五档。 A(1/2")工位:加工范围Ø;1.6~Ø;12.7mm B(1-1/2")工位:加工范围Ø;12.7~Ø;31.7mm

机电冲压机控制系统设计课设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冲压机控制系统 设计名称:机电传动控制 班级学号:1001011121 学生姓名:尚明伟 指导教师:李岩任晓虹2012年12月24日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0. 前言 (1) 1.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2) 1.1 控制要求 (2) 1.2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2) 2. 总体设计 (3) 2.1 输入输出端子接线图 (3) 2.2 PLC控制原理图及其设计说明 (4) 2.3 主电路图 (5) 2.4 PLC选型 (6) 3. PLC程序设计 (7) 3.1 主程序设计说明 (7) 3.2 手动子程序设计 (11) 3.3 自动回原点子程序 (13) 3.4 自动程序 (15) 4. 电器元件选择 (22) 5. 结束语 (23) 6. 参考文献 (23)

0. 前言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P LC 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以及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P LC改造方法。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和P LC控制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两者的关系。掌握常用电器元件的选择方法。具备一定的控制电路的分析能力与设计能力。 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经过亲手调试,本次课程设计给我提供了一次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并让我更加熟练的掌握了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PL C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以及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P L C改造方法。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和P L C控制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两者的关系。掌握常用电器元件的选择方法。具备一定的控制电路的分析能力与设计能力。在此对老师提供的帮助,深表感谢。

冲床PLC课程设计

前言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应用最广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控制装置。本设计以S7-200为编程器设计冲床系统的控制。本课程设计是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本课程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得到工程知识和工程技能的综合训练,获得应用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章简述了冲床控制系统的要求,第2章通过比较了继电器控制、单片机控制、PLC控制优缺点,选择适合本课程设计的控制方法,第3章给出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元件清单以及控制面板模型图,第4章为软件设计,包括顺序功能图和梯形图,第5章为系统的调试及后续工作,附录为对应的梯形图语句表清单。 本设计由赖指南老师指导,陈俊凯同学在课程的设计中给了很大的帮助,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课程难免有不足错漏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付小任 湖南工程学院 2012/6/8

目录 第1章绪论 (1) 第2章控制方法论证 (2) 第3章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 3.1元件清单 (3) 3.2 控制面板 (3) 3.3 硬件电路 (4) 第4章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 4.1 主程序梯形图 (5) 4.2 公用程序梯形图 (5) 4.3 自动程序顺序功能图及梯形图 (6) 4.4 手动程序梯形图 (9) 4.5 自动回原点顺序功能图及梯形图 (9) 第5章控制系统调试 (11)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附录程序清单 (15)

冲床控制系统方案

广播电视大学 (武清)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 专题报告 题目冲床控制系统 班级机械本2015秋 姓名王成 学号 34

目录 一、冲床控制系统的PLC设计说明 (1) 二、冲床的机械原理 (1) (一)冲床机械系统的主要特点 (1) (二)冲床的控制原理 (1) 三、PL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 (一)冲床输入地址分配 (3) (二)冲床输出地址分配 (4) (三)接线图(见附图3) (5) (四)冲床控制程序 (6) 四、模拟运行与调试 (8) (一)主轴电机起停 (8) (二)主轴箱松开、夹紧 (9) (三)工件的移动控制 (9) (四)系统运行情况 (9) 五、参考文献: (9)

一、冲床控制系统的PLC设计说明 冲床控制系统的PLC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电大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三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冲床的机械原理 冲床适用于在重大型零件上冲孔工作。 (一)冲床机械系统的主要特点 1.该冲床的工件移动系统采用电机控制 2. 冲床系统中,采用了进油和回油路的双重节流调速回路,并以回油节流调速为主,因此,工作台的运动平稳,且可减小工作台启动时的前冲现象。 3.具有卸荷回路,机床不工作时,可使系统卸荷,以减少功率损失和减少油液发热。(二)冲床的控制原理 1.控制线路特点 (1)电路、控制线路、信号指示灯电路及机床照明均采用自动空气断路器作为电源引入开关。自动空气断路器中的电磁脱扣装置作为短路保护电器而取代熔断器。另外,此断路器也具有零压保护和欠压保护作用。 (2)由于各台电动机的容量不同,在起动时须区别对待。主轴电动机容量较大,为降低起动电流,采用了Y—△起动控制线路。其它五台电动机采用接触器直接起动控制线路或开关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3)控制线路装有总起动与总停止按钮,便于操作和在发生事故时紧急停车。 (4)冲床的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有严格的动作顺序,由限位开关SQ3给以保证。 (5)每一个主要动作均有指示灯做出指示,便于操作和进行电气维修。 (6)主轴的夹紧与松开单独用一台电动机拖动,使控制更为灵活。 (7)冲压头的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可以用主轴箱上的十字开关操作,也可以装在立柱下部的控制按钮操作,属于两地控制线路。 (8)立柱与主轴箱的松开与夹紧可以同时进行操作,也可以单独进行。 (9)控制线路采取了可靠的电气联锁措施,以防止发生电源短路事故。 2.电气线路概述 主电路由六台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及其有关的电气元件组成。主轴电动机只有一个旋转方向,因为功率较大,所以采用Y—△起动控制线路。冷却泵电动机也只有一个旋转方向,采用开关直接起动控制线路。其它四台交流电动机都有两个旋转方向,采用交流接触器起动控制线路。

基于西门子PLC的自动冲床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 本篇文章内容是基于西门子PLC的自动冲床控制系统的设计,针对冲床薄片自动控制系统在工艺系统中的应用,从工艺要求、控制方案拟定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和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进行了研究。 首选通过对冲床系统的分析,确定了总体的设计方案;再根据冲床的特点和所需的功能,确定了系统的硬件构成——采用了西门子S7-200可编程控制器作为冲床系统的核心控制器,使系统达到体积小、控制灵活、故障检测容易,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西门子V80伺服驱动器作为执行元件,其位置控制精度远远地高于人工送料,使其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大幅度提高;采用了西门子的人机界面,使系统更加人性化、便捷化。 关键词:自动冲床 PLC 自动送料冲压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Siemens PLC punching machin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design, according to punch sheet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from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control programming control system hard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of. The preferred to punch through system analysis, determine the overall design plan; then according to punch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sired function, the system hardware composition -- adopts Siemens S7-200programmable controller as the core controller punch system, make the system achieves small volume, flexible control, fault detection,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dopts Siemens V80 servo drive as the executive element, the position control precision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artificial feeding, the security of the whole system is greatly improved; the Siemens man-machine interface, making the system more user-friendly, convenient. Keywords:automatic punching machine; PLC; automatic feeding; stamping

冲压机械手液压控制系统设计资料

目录 1.绪论 (2) 2.设计任务 (3) 3.液压原理图的设计 (4) 4.液压元件的选择 (8) 5.PLC选型 (14) 6.I/O分配 (17) 7.梯形图的设计 (18) 8.指令语句程序 (28) 9.Bom表 (34) 10.总结 (35) 11.参考文献 (36)

绪论 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动作,它的准确性和多自由度,保证了机械手能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工作。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较多,机械手的使用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废次品率。机械手可以完成很多工作,它在自动化车间中用来运送物料,从事多种工艺操作。它的特点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人的部分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灵活协调和机器人的精确到位。 机械手是在机械自动化生产中逐步发展出的一种新型装置。现代生产过程中机械手被广泛的应用到自动生产线中。机械手目前虽然不如人手的灵活多变,但它具有重复性,无疲劳,不惧危险,有大的抓举力量,因此越来越多的被广泛运用。 机械手技术涉及机械学、力学、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电气液压技术,计算机可编程技术等,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 本课题在执行机构由电动和液压组成的结构基础上将PLC 应用于其自动控制系统,完成机械手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

2.设计任务 2.1动作分析 根据生产条件要求,机械手须把加工原料从输送带上取下,旋转一定角度后将加工原料放入冲压机填料口,然后返回,重复这一动作。 2.2构的工步 插销定位—手臂前伸—手指抓料—手臂上升—手臂缩回—拔定位销—手腕回转、手臂回转—插定位销—手臂前伸—手臂下降—手指松开、手臂缩回—拔定位销—手腕回转、手臂回转—插定位销。

冲床控制系统设计

机床电气与PLC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冲床控制系统设计 应用技术学院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0681班10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09年06月20日.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冲床控制系统设计 姓名系别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0681 学号 指导老师教研室主任 一、设计要求及任务 1.设计要求 (1)用PLC进行控制; (2)按给定的工作路线加工,具备单周期和自动循环两种工作方式;(3)有必要的联锁保护。 2.设计任务 (1)绘制工作流程框图或顺序功能图;

(2)绘制PLC的硬件接线图; (3)相关元器件的计算与选型,制定元器件明细表; (4)编写全程序梯形图或指令表,并通过调试; (5)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 1.设计时间:一周,2009年06月15日至2009年06月19日。 2.进度安排 星期一~星期三:布置设计任务,查阅资料,熟悉设计要求及任务,软硬件设计。 星期四~星期五:整理资料,按格式撰写设计说明书,上交设计作业(打印稿及电子文档)。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 引言 (1) 1.2 控制系统的功能 (2) 第2章硬件设计 (3) 2.1 控制要求 (3) 2.2 控制方案 (4) 2.3 I/O分配表 (5) 2.4 元器件选型 (6) 2.5 I/O接线图 (7) 第3章软件设计 (8) 3.1 顺序功能图 (8) 3.2 梯形图 (9) 第4章系统调试 (10) 小结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第1章概述 1.1 引言 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存在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可以应用微电子技术改造这些已有通用设备,比如用数显、数控装置改造通用设备,提高单机自动化程度;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改造通用机床、专用机床、组合机床及自动设备与半自动设备组成的生产线,这样可以把计算机功能完备、编程灵活、适应性强的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这是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新途径。 随着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发展,传统机械设备的控制柜逐渐被新一代的智能化仪表所代替,对于日益复杂的控制功能,传统控制柜显得无能为力,而可编程控制器具有可编程序的特点,运行时可以根据要求,自动选择控制算法、适应性强、可编程控制器采用软件代替硬件的方法,可以简化线路,使控制设备的性能价格比不断提高,本设计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在板材加工中,应用可编程控制技术,实现板材加工的自动控制。 全自动剪板机广泛的应用于在板材加工系统中,板料长度检测,板料进料、压紧、走刀、落料、长度调整等过程必须按一定的节拍控制精确度动作,而且不同长度、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板材,各动作行程、先后顺序、刀具位置等要求都不一样,对于这样的控制要求,传统控制柜很难实现,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价格比,显示直观性、外表美观性、灵活性等诸方面因素,本设计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根据自动剪板机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进行方案设计。 1.2 控制系统的功能 剪板机应用于许多金属加工和薄板开料操作,在设计剪板机之前必须对几个因素进行考虑,包括剪板机的剪切能力、产率增强选件和安全性。 剪板机类型由许多因素决定,诸如剪板机可处理材料的长度、厚度和种类。剪板机可以按剪切形式及其驱动系统进行分类,有两种结构形式常用于电动龙门剪床:闸式(也叫滑块式)和摆式。 闸式剪板机利用驱动系统操纵动刀片向下移动到一定的位置,使动刀片在整个行程内几乎与定刀片保持平行。为了使刀架片横梁在相互移动的过程保持合适

冲压机控制系统

目录 前言 (2) 1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3) 1.1 课程设计的任务 (3) 1.2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 2冲压机的总体设计 (3) 2.1 PLC选型 (3) 2.2 PLC端子接线 (5) 3 PLC程序设计 (6) 3.1 设计思想 (6) 3.2 顺序功能图 (8) 3.3 PLC梯形图 (10) 4程序调试说明 (21)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前言 可编程序控制器,英文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但由于PC 容易和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混淆,故人们仍习惯地用PLC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缩写。它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的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 由于它可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而且具有体积小,组装灵活,编程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及可靠性高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使用。故自60年代末第一台PLC问世以来,已很快被应用到机械制造、冶金、矿业、轻工等各个领域,大大推进了机电一体化进程。进入8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可编程控制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功能日益增强,已远远超出逻辑控制、顺序控制的范围,具备模数转换、数模转换、高速计数、速度控制、位置控制、轴定位控制、温度控制、PID控制、远程通讯、高级语言编辑以及各种物理量转换等功能。特别是远程通讯功能的实现,易于实现时柔性加工和制造系统(FMS),使得PLC如虎添翼,被人们称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之一。

冲压机控制系统设计.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专用纸 № 目录 前言 (1) 1.课程设计的任务 (3) 1.1课程设计的任务 (3) 1.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 2.总体设计 (4) 2.1 PLC选型 (4) 2.2 PLC端子分配图 (5) 3.PLC程序设计 (6) 3.1 设计思想 (6) 3.2 顺序功能图 (7) 3.3 PLC梯形图 (8) 4.心得与体会 (19) 参考文献 (20)

前言 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产生于1969年,是由当时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研制开发并成功应用于汽车生产线上,被人们称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在70年代,随着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微处理器和微计算机,并被应用于PLC中,使其具备了逻辑控制、运算、数据分析、处理以及传输等功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于1980年正式命名其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为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相区别,同时也使用其早期名称PLC。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分别于1982年11月和1985年1月颁布了PLC的第一稿和第二稿标准。以后PLC开始向小型化、高速度、高性能、高可靠性方面发展,并形成多种系列产品,编程语言也不断丰富,使其在80年代工业控制领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企业现代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使得生产物的输送成为生产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运料小车自动控制正是用来实现输送生产物的控制系统,随着PLC 的发展,国外生产线上的运输控制系统非常广泛的采用该控制系统,而且有些制造厂还开发研制了出了专用的逻辑处理控制芯片,我国的大部分工控企业的运料小车自动控制系统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成本高,为了满足现代化生产流通的需要,让PLC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充分的利用到我国的工控企业生产线上,让该系统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工作,而且成本低,易控制,安全可靠,效率高。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工业控制产品,是在硬接线逻辑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常把PLC认为是由等效的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等元件组成的装置。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PLC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单元、电源单元、输入输出单元、接口单元和外部设备组成,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PLC软件系统由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两部分组成。系统程序包括监控程序、编译程序、诊断程序等,主要用于管理全机、将程序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诊断机器故

PLC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 课题名称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赖指南、刘星平、唐勇奇、谭梅 2012年6月15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 课题名称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赖指南、刘星平、唐勇奇、谭梅 审批黄峰、汪超、刘星平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2年6月4日 课程设计完成日期2012年6月15日

前言 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存在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可以应用微电子技术改造这些已有通用设备,比如用数显、数控装置改造通用设备,提高单机自动化程度;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改造通用机床、专用机床、组合机床及自动设备与半自动设备组成的生产线,这样可以把计算机功能完备、编程灵活、适应性强的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这是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新途径。 随着微处理器、计算机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控制已扩展到所有的控制领域。现代社会要求制造业对市场需求迅速的反应,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生产设备的控制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可编程控制器就顺应而生。 随着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发展,传统机械设备的控制柜逐渐被新一代的智能化仪表所代替,对于日益复杂的控制功能,传统控制柜显得无能为力,而可编程控制器具有可编程序的特点,运行时可以根据要求,自动选择控制算法、适应性强、可编程控制器采用软件代替硬件的方法,可以简化线路,使控制设备的性能价格比不断提高,本设计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在板材加工中,应用可编程控制技术,实现板材加工的自动控制。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为PLC,它的应用面广、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已经成为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支柱之一,PLC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机械设备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中,PLC在其他领域,例如在民用和家庭自动化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现代社会要求制造业对市场做出迅速的反应,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生产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可编程程序控制器

转塔冲床数控系统设计论文_本科论文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
1 前言
1.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设计的目的是根据转塔冲床工作的需要,完成其数控系统的开发,包括数控系统 的电气系统的设计、控制软件的开发等。控制系统完成后,通过现场的调试和实验, 能达到正确控制机床动作的目的,并能满足转塔冲床加工速度及精度的要求。 设计的意义是虽然国内有许多公司生产冲床,但其价格昂贵,且其数控系统基本 上依赖与进口。同时,国内外成熟的基于 PC 的数控冲床系统并不多见,人交互面板 不是专用的,所以功能较差,且多数系统精度达不到要求,为了设计出人性化的控制 面板、降低生产成本、达到生产精度的要求,因此,开发符合生产需求的数控转塔冲 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国内外现状
随着机床业的不断发展,冲床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历程,从 1933 年的第一台常规 电控的简易型冲模回转头到 1955 年的第一台 NC 数控转塔冲床,转塔冲床开始了一 个新纪元, 随着 1970 年第一台 CNC 数控转塔冲床的问世, 转塔冲床进入了一个高速 发展的时期,随着对加工零件精度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数控冲床的功能也逐渐增强, 性能也不断提高,以满足发展需求。当前,随着数控技术和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数 控转塔冲床也越来越广泛的被使用,随着柔性系统的提出与快速应用于机床行业,数 控冲床也向着多功能、稳定可靠、具有更大的柔性、适应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发展。 伺服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使数控转塔冲床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国外对数 控转塔冲床研究及取得丰盛成果的有:日本的 AMADA、德国的 TRUMPF、美国的 STRIPPIT 等; 在我国,机械行业起步相对较晚,转塔冲床的研究也相对较晚,但是制造业和汽 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这对转塔冲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严峻的要求下,我国钣 金行业的发展和高端技术的引进,涌现出了一批对数控冲床研究的科研人员,他们对 数控冲床的研究和开发,设计出了应用于实际的产品而投入市场。目前,国内有能力 提供四轴及以上的数控冲床的企业有:济南的捷迈、江都的亚威、扬州的杨力等。虽 然国内数控冲床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和国外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很多关键技术,如 数控系统、伺服电机等还不能自己提供,必须依赖进口,这是当前我们必须有待解决 的问题之一。
1.3 设计的内容
冲裁成型加工以其效率高、成本低和易实现批量生产等优点,在五金行业中得到
- 1 -

冲压控制系统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第九组 1.设计题目:冲压机控制系统 2.设计内容: 1)完成《课程设计指导书》所要求的控制循环。 2)按停止按钮,完成当前循环后再停。 3)按复位按钮,机械手和冲压机均回原位 4)要求可以实现手动、单周期、连续控制。 3.设计要求: 1)画出端子分配图和顺序功能图 2)设计并调试PLC控制梯形图 3)设计说明书 4.进度安排: 1)理解题目要求,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方案1天 2)PLC梯形图设计与调试2天 3)说明书撰写1天 4)答辩1天指导教师: 主管院长:年月日

前言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综合了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英文缩写为PC或PLC。它具有体积小、功能强、程序设计简单、灵活通用、维护方便等一系列优点,特别是它的高可靠性和较强的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的能力,更得到用户的好评。因而在机械、能源、化工、交通、电力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PLC,机器人和CAD/CAM)之一。 初期的PLC只是用于逻辑控制的场合,代替继电器控制系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PLC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适用于开关量、模拟量和数字量的控制,它已进入过程控制和位置控制等场合的控制领域。目前,可编程序控制器既保留了原来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的所有优点,又吸收和发展了其他控制装置的优点,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仪表控制系统、集散系统、分散系统等。在许多场合,可编程序控制器可以构成各种综合控制系统,例如构成逻辑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图形工作站等等。 这次课程设计主要对冲压机控制系统原理和PLC应用作了简要的说明和概述。

全自动龙门冲床数控系统

全自动龙门冲床数控系统 产品简介 GT10型高速数控冲床送料系统是本公司推出的新一代送料机产品,广泛适用于机械、制罐行业的冲压加工。 本产品由GT10数控系统和两轴送料机两大部分组成机构,与合适型号的冲床联机后,就可以把冲床改造成数控型冲床。从而具有了板料自动精确进给、自动冲压、废料自动排除等功能。由于它具有高速、精确度的特性,就可以实现原材料上的最大利用率,提高产品的合格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劳动环境,使操作人员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 一.主要功能与特点 1.安装方便,对一般冲床稍做改进即可实现联机。 2.高精度与高速度进给。用伺服电机驱动精确丝杆进行运行控制,可实现精确到0.1mm 的移动距离。而最高运行速度可达36m/Min。 3.操作简单,容易上手。本系统配备了人机界面MT506SV45WV的彩色(触摸屏),可 以实现图形化操作方式,又可以自定义编程结构方式,界面简洁直观,所有操作“一指即可”。 4.加工尺寸可灵活调整。对于不同尺寸的工件,只需进触摸屏简单设置参数即可。. 二.系统软硬件构成 1.硬件部分 1)电气控制柜: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安装有主要控制元件。所有参数可以通过柜门面板上的人机界面(触摸屏)设定。 控制柜的安装:为保证控制单元能正常运行工作,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请将其安置于室内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即要保证控制柜的两侧有300mm以上的空间。柜子的操作面板必须方便操作人员接触,以便正常操作和在紧急状态下能迅速切断电源。

2)传感器:本系统采用德国进口传感器,使用了较多的传感器,用来传回运行位置和操作结果,所以必须按要求安装,以确保传感器正常工作。 3)送料机:送料机是本系统的主要执行机构,它的两轴高精度丝杆由两台伺服电机驱动,既可实现二维平面的精确移动。 2.软件部分 本系统由人机界面(触摸屏)控制PLC,再由PLC(CPU)控制交流伺服电机、各项电磁阀,完成板料的精确度进给和冲压。操作界面简单直观,易于上手,所有操作“一指即可”。具体操作请参看后面的操作说明。 三.安装与调试 本系统在出厂前以经过严格的质检和联机考核运行,确定合格后才准予出厂。每一套系统都包含如下清单: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调试验收单,请仔细检查,如有错、漏、损坏的情况,请及时与本单位联系。 1.系统的安装最好在本单位专业人员在场指导下进行,安装完毕后,还需进行必要 的微调,以保证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 2.配线要求,控制柜和送料机、按钮控制面板的电气连线需要专用电缆,出厂前已 经配备,如有遗失或者损坏请及时联系本单位。 3.电源要求:本系统采用(380V/50HZ)三相正弦波交流电,内配置三相正弦波变 压器,供应伺服系统。由于本机机体为金属外壳,因此务必有可靠的接地保护, 确保人身安全。 送料机的安装:送料机机械调整在出厂时,已经精确调整。用户在安装时,只需调整其相对应冲床的位置和高度。其中,需要调整其上框架在横向滑板的位置,保证板料夹尽量接近冲床下模外沿。同时,送料架所在平面也要与下模面等高。 此外,还要保证送料机的送料架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的要求,这些条件由于相互牵制,可能需要反复调整检验。 当机械部分安装完毕,电气线路连接好后,检查无误,可以接入三相(380v/50HZ)交流电源进行通电调试。

PLC冲床课程设计

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电气技术 课题名称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XXXX班 姓名X X 学号123456789012 指导教师赖老师、刘老师 2011年11月25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电气技术 课题名称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XXXX X 姓名X X 学号123456789012 指导教师赖老师、刘老师 审批老师、老师、老师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1年11月14日 课程设计完成日期2011年11月25日

课题: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一. 冲床概况及控制要求 冲床运动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初始状态时机械手在最左边,左限位开关SQ4接通,冲头在最上面,上限位开关SQ3接通;机械手松开(YV1断开)。其运动过程如下: 图1 冲床运动过程示意图 1.按下起动按钮SB1,YV1接通,机械手夹紧工件并保持。 2.1S后YV2接通,机械手右行。 3.机械手右行到位,接通右限位开关SQ1,冲头下行(YV4接通),加工工件。 4.工件加工后,下限位开关SQ2接通,冲头上行(YV5接通)。上行到位时,上限开关SQ3接通,冲头回到初始位置。 5.机械手左行(YV2接通)。 6.机械手左行到位,左限位开关SQ4接通,机械手松开 (YV1断开),机械手回到初始状态。 冲床要求设置单周期和自动连续循环两种工作方式。 二.设计任务 1.设计和绘制电气控制原理图或PC I/O接线图、功能表图和梯形图,编写指令程序清单。 2.选择电气元件,编制电气元件明细表。 3.设计操作面板电器元件布置图。 4.上机调试程序。 5.编写设计说明书。

前言 可编程序控制器,英文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但由于PC 容易和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混淆,故人们仍习惯地用PLC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缩写。它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的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

冲床节能控制系统

衝床節能控制系統 編號:方案一 簡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對能源的消耗飛速增長.我國是一個能源消耗大國.能源緊缺的紅燈在我們的頭上亮起,在嚴峻的社會壓力下,節能設備的推出成爲最爲重要的議案. 現代工業中70%的動力來自馬達,而衝床又是機械加工中最重要的設備之一.其動力部分的基本組成是:衝床電機帶動電磁離合器——皮帶輪——飛輪——離合器——沖頭——加工工件. 詳細說明: 目前大部分衝床生産廠家還是採用電磁調速或滑差調速的調速方式,該調速方式是以恒定轉速運轉的非同步馬達爲原動機,通過改變電磁離合器的勵磁電流進行速度調節.其缺點: 1.對笨重的滑差離合器要定期進行拆裝維護. 2.離合器本身能耗大,其散熱還要靠風扇強制風 冷. 3.勵磁部分還要額外耗電. 4.電機功率因數低. 衝床改造原理根據非同步電動機的轉速關係 n=60(1-s)f/p其中s爲轉差率,f爲電源頻率,p爲馬達極對數。 由此可見,只要連續改變電源頻率,就可以連續平滑地調節電機轉速。 富士康科技集團調研報告 富士康科技集團有多台金豐衝床,噸位從110噸~250噸,其電機採用的是東元ED馬達,屬於電磁調速馬達。衝床馬達參數:極數4極,額定電壓380V,額定轉數1460轉/分。經電磁離合器調速後,轉速調節範圍120-1200轉/分。經飛輪減速後衝床生産頻率範圍:4.3-43次/分。 從上表知,衝床工作時,馬達大部分時間是帶動飛輪運轉,工作電流只有額定電流的一半,負荷較輕,工作速度也是在全速的一半左右。對於電磁調速來說,其能耗只與馬達的轉速和負載的大小有關,與負載的速度無關,所以衝床的耗電量爲電機額定功率的一半加上勵磁損耗,一般說來,勵磁損耗占總耗電的20%左右。 節能改造方案 根據富士康科技集團實際情況,我們作出下面兩種方案 方案一(保守方案) 利用變頻器的調速特性,將馬達作爲主調速,電磁調速器在全壓下固定。因爲變頻調速能耗狀態與馬達的負載大小和轉速有關,所以只要負載工作在1200轉以下,均可以節電。節電效果:以G1-160型金豐衝床爲例,電機功率15KW,電磁調速後速度爲800轉/分,其耗電爲:電機7.5KW+勵磁 1.5KW=9KW節能後耗電爲:7.5*800/1200+1.5=6.5KW節電率爲(9.0-6.5)/9.0=28%實際上變頻器本身要耗2-3%的電,所以節電率應略低於28%. 方案二(徹底方案) 將原來的電磁調速馬達換掉,改爲普通電機+變頻調速。改造後,要保證衝床原來的性能。 一.是衝床噸位不能變。 二.是生産效率不能變。 因爲電機額定轉速爲1460轉/分,高於原來的1200轉/分,所以電機軸上的皮帶輪要做相應的調整。 皮帶輪直徑D2=1200/1460*D1=0.82D1,也就是說皮帶輪直徑縮小到原來的0.82倍,調速範圍由原來120-1200轉/分變成146~1460轉/分,衝床生産頻率範圍仍然是4.3-43次/分,所以生産效率不變,變頻器輸出頻率範圍5~50HZ。 因爲皮帶輪直徑變小,輸出同樣力矩的條件下,需要較小的功率,所以選取的馬達功率可以減少一個等級,11KW就可以了,這也說明原來電磁調速馬達的損耗大。

冲压机控制系统概论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冲压机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前言 (4) 1.设计题目:冲压机控制系统 (5) 2. 控制要求 (5) 3. 任务分析 (6) 4. 方案确定 (7) 5. 输入输出点数的确定及PLC选型 (7) 1、输入点数 (7) 2、输出点数 (7) 6. PLC端子接线及其设计说明 (8) 7. PLC程序设计及其设计说明 (9) 1. 主程序设计说明 (9) 2. 公用程序及说明 (10) 3. 顺序功能图 (11) 4. 自动程序梯形图及说明 (12) 5. 手动程序梯形图及说明 (15) 6. 回原点程序梯形图及说明 (16) 8. 程序调试说明 (17) 9. 结束语 (17) 10. 参考文献 (18)

前言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它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综合了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 PLC应用领域有:(1)数字量的逻辑控制,(2)运动控制,(3)闭环过程控制,(4)数据处理,(5)通信联网。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PLC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以及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PLC改造方法。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和PLC控制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两者的关系。掌握常用电器元件的选择方法。具备一定的控制电路的分析能力与设计能力。

1.设计题目:冲压机控制系统 2. 控制要求 (1)按下启动键后,把工件放在传送带1上,启动传送带1将工件送到工位1; (2)打开进料机械手吸盘控制阀,使吸盘吸住工件; (3)进料机械手伸出将工件送入冲压机加工台的工位2,断开吸盘并退回; (4)冲压模具下降,冲压完工件后上升; (5)出料机械手进入冲压机加工台; (6)出料机械手吸盘吸住工件; (7)将工件放到工位3,松开出料吸盘,出料机械手退回原位;(8)启动传送带2将工件从工位3送走; 要求1. 要求有三种工作方式:手动、回原点、单周期、连续。 2. 连续时,循环5次结束,声光间断报警5秒。

PLC控制系统习题

PLC控制系统习题 第一章 1.简述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 2.可编程序控制器有哪些主要特点 3.与一般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相比可编程序控制器有哪些优点 4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相比可编程序抨制器有哪些优点 5.可编程序控制器可以用在哪些领域 第二章 1. 整体式可编程序控制器与模块式可编程序控制器各有什么特点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 2. R A M与EEPR0M各有什么特点使用RAM存储用户程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 交流数字输人模块与直流输人模块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 4. 数字输出模块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5. 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过程 第三章 2.写出图3-23所示梯形图的语句表程序。 3.写出图3-24所示梯形图的语句表程序。 8.用接在I0.0输入端的光电开关检测传送带上通过的产品,有产品通过时I0.0为0N,如果在10S内没有产品通过,由Q0.0发出报警信号,用I0.1输入端外接的开关解除报留信号。画出梯形图,并写出对应的指令表程序。 9.在按钮I0.0按下后,Q0.0变为1状态并自保持(见图3—27),I0.1输入3个脉冲

后(用 c1计数),T37开始定时,5s后Q0 0变为。状态,同时c1被复位,在可编程序控制器刚开始执行用户程序时,c1也被复位,设计出梯形图。 10.用s,R和跳变指令设计满足图3—28所不波形的梯形图。 11.画出图3—29中Q0.0的波形图。 12.画出图3—30中M0.0的波形图。 13.指出图3—31中的错误。 第4章 3.试设计满足图4—21所示波形的梯形图。 4.试设计满足图4—22所示波形的梯形图。 5.画出国4—23所示波形对应的顺序功能图。 6.冲床的运动示意图图4—24所示。初始状态时机械手在最左边,10 .4为0N,冲头在最上面,10.3为0N;机械手松开(Q0.0为0FF)。按下起动按钮I0.0,Q0.0变为0N,工件被夹紧并保持,2s后Q0.1变为0N,机械子右行,直到碰到I0.1.以后将顺序完成以下动作:冲头下行,冲头上行,机械手左行,机械手松开(Q0.0被复位),延时2s后,系统返回初始状态。各限位开关提供的信号是相应步之间的转换条件。画出控制系统的顺序功能图。 7.小车在初始状态时停在中间,限位开关为0N,按下起动按钮I0.3,小车按图4—25所示的顺序运动,最后返回并停在初始位置。画出控制系统的顺序功能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