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镇化过程中福建省山区县农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_余兆武

城镇化过程中福建省山区县农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_余兆武

城镇化过程中福建省山区县农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_余兆武
城镇化过程中福建省山区县农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_余兆武

第36卷第10期2016年5月

生态学报ACTA ECOLOGICA SINICA

Vol.36,No.10May ,20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162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IUEQN201302);厦门市重点实验室滚动资助项目(3502Z20130037);厦门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122001)收稿日期:2014-10-30;

网络出版日期:2015-09-28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 -mail :qhguo@iue.ac.cn

DOI :10.5846/stxb201410302126

余兆武,肖黎姗,郭青海,何志超.城镇化过程中福建省山区县农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生态学报,

2016,36(10):3021-3031.Yu Z W ,Xiao L S ,Guo Q H ,He Z C.Mountain county rural settlement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in rapid mountain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Fujian province.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6,36(10):3021-3031.

城镇化过程中福建省山区县农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余兆武1,2,

肖黎姗1,郭青海1,*,何志超3

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2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100

摘要:农村聚落是农村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现象与过程,是城乡二元关系发展的重要一环,科学评估山地型农村聚落景观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对山地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了城镇化迅速发展的福建省上杭县作为案例,使用2004年与2014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DEM 等数据,运用RS 、GIS 及Fragstats 技术,定量分析了上杭县农村聚落景观变化过程、格局趋势。研究表明:(1)2004—2014年上杭县农村聚落数量出现大幅下降,空间分布态势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主要集中在西部汀江水系与东北部,并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Voronoi 模型Cv 值结果表现出这一趋势,但最近邻分析结果却显示出2014年相对2004年略微分散。(2)Ripley's K 函数显示山地型农村聚落集聚与分散存在尺度效应,

65km 以内都表现出集聚趋势,2004年在35km 处出现最高集聚状态,2014年则在15km 集聚达到最高之后出现缓慢下降,并且在30km 尺度范围内集聚程度大于2004年。(3)坡度、水系与道路对山地型农村聚落有显著影响,坡度5?是最为关键的因素,10?是一个阈值,80%的农村聚落都分布在10?以内;67%以上的农村聚落分布在距河流湖泊2km 范围内;交通对农村聚落影响愈发显著,

98.28%聚落分布在交通道路500m 范围,未来推进山地城镇化应更加重视交通的作用。(4)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镇面积扩大了4.59倍,远高于一般聚落,是山地城镇化过程中景观变化最剧烈的地区,也是为来应重点发展的地区。研究可为山地型农村聚落建设、山地型城镇化村镇规划理论与决策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山地城镇化;农村聚落;空间特征;景观格局

Mountain county rural settlement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in rapid mountain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Fujian province

YU Zhaowu 1,2,XIAO Lishan 1,GUO Qinghai 1,*

,HE Zhichao 3

1Key Laboratory of Urban Environment and Health ,Institute of Urban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amen 361021,China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China

3School of Geographic Science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00,China

Abstract :Rural settlements form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hips because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rural dwellers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The activities in the mountainous rural settlements are restricted by a variety of na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therefore ,a 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rocesses is urgent f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se regions.For this reason ,we selected Shanghang county ,which is experiencing rapid urbanization ,as a case study for our work.We used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DEM data form the years 2004and 2014,and

2203生态学报36卷

extracted data on rural settlements,rivers,roads,and slope information,among others.RS,GIS,and Fragstats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quantify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in rural settlements.The findings of our study are as follows:(1)spatial pattern of rural settlements did not show a significant change,and these settlements were found to b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west and northeast of the TingjiangRiver watershed;this was confirmed by the Voronoi model.However,nearest neighbor analysis showed different results,which is more concentrate in2004than2014.(2)Ripley's K function revealed existence of scale effect in the rural settlement pattern:settlements at a height of less than65km showed gathering trends;highest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to be at heights of35km and15km in2004and2014respectively,and spatial scaling within30km is more concentrate in2014.(3)The slopes,river systems,and road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Slope of10?is the threshold and80%of rural settlements are spread within10?,slope of5?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within10?;more than67%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are distributed within the2km buffer zone from the river system;more than98.28%of the settlements are distributed within the500m buffer zone of the roads,which implies that greater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role of roads in the urbanization of mountainous regions in future.(4)The rural settlements located in the government township were found to have expanded4.59times than in the past,which is the most dramatic change area of town-village landscape in mountainous urbanization.Besides,we proposed that center town-village settlement is the most critical area,and also key development region.We expect our research to provide a methodological referenc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and theoretical planning,and decision-making for mountainous urbaniza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mountainous urbanization;rural settlements;spatial characteristics;landscape pattern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过程,且不同地理条件下城镇化水平与模式都存在极大差异[1-5]。同时山区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0%,人口占45%,山区县级行政单位占全国一半,但城镇化水平仅为21%,远低于2013年全国城镇化率53.7%的水平[3]。但尽管如此,农村聚落依然是中国人口的主要聚居形式[6]。而山地型农村聚落普遍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无序、土地利用低效以及农村“荒废与空心化”趋势加剧等现象,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转型与城乡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3,7-9]。

农村聚落作为城乡区域的重要节点,对区域发展起宏观控制作用的同时也影响着区域发展规模与方向[10-11]。近年来对农村聚落研究主要包括更注重结合空间分析技术的驱动力机制、区位影响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区划特征、整理优化模式、景观特征以及适宜性评价等[11-13]。如Zhou[6]等将中国农村聚落驱动因子分为基础因子、新型因子与突变因子三类并提出了聚落演变的4个阶段。Tan[14]等从大城市压力下农村聚落的变化格局、驱动因素以及政策视角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未来农村集中和重建应该更多关注集镇和规模较大的村庄。闫庆武[15]通过SDA-GIS相结合,并运用核函数与泰森多边形等算法对比分析了徐州市居民点的分布情况。任平[16]等运用R统计量等分析方法定量研究都江堰市2008年地震前后农村居民点分布与变化情况。曲衍波、秦天天[11,17]等从生态位视角对农村聚落进行了分析并对土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Tian[18-19]等神经网络模型研究了农村聚落时空演变格局与分布特征,并对全国尺度的农村聚落用地进行了划分。Zhu[20]等从农村聚落功能和土地利用改变的视角定量探讨了从城郊到远郊的变化过程,并认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功能变化时空分析。覃瑜[21]等人还利用Voronoi图理论分析农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优化布局研究。这些分析都为农村聚落发展与整治提供了有益借鉴,但是结合空间分析技术的研究也普遍存在就仅利用某一方法简单分析而并未深入了解其中原因,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并未深入了解其在农村聚落分析的适宜性问题,并且与其他如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分析也非常少。除此之外,还缺乏从城镇化过程的时间维度分析典型山地型农村聚落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

因此,本研究以上杭县为案例,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与景观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典型山地型农村聚落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索城镇化过程山地型农村聚落景观演变格局与趋势,为未来城

镇化过程山地型农村聚落景观发展研究与优化调控提供借鉴与参考。1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1.1

研究区概况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属于典型的“山-海”格局。福建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较高;内陆多属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但也开始面临着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上杭县地处福建省西部,辖13镇9乡,位于24?46'—25?28'N ,116?16—116?57'E 之间。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大部分属中低山、低山,少部分为丘陵,山地丘陵占全县行政面积的79.9%,属于典型山区县。2000年以来上杭县经济社会迅速发展,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02.28亿元,人均GDP 达54522元,城镇化水平从2004年的18.6%上升到2013年的41.2%,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上杭县政府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使农村聚落空间布局与形态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快速的山地城镇化过程在福建山区具有相当典型性

图1研究区Fig.1

Study area

1.2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包括上杭县2004年SPOT5遥感影像(2.5m 分辨率),

2014年高分1号遥感影像(2m 分辨率),利用ERDAS 9.2软件对数据进行配准与几何校正(采用WGS1984坐标系统)、镶嵌与拼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目视解译,为了保证解译准确性,随机选取解译完成的古田镇农村聚落与2014年谷歌地球(0.6m 分辨率)进行比较,相似率达到95%以上,进一步随机选取25个样点实地验证,23个被准确识别,准确率达到92%,符合研究要求,最终得出上杭县2004年与2014年农村聚落空间分布矢量图(图2),研究将上杭县县城划定为城市地区,所以分析将县城所在地排除。将上杭县1?5万地形数据进行矢量化并提取等高线与DEM 模型,并将上杭县乡镇边界等矢量数据导入Arcgis 9.3软件,形成初始数据库。2研究方法2.1

最近邻分析

最近邻近距离是表示点状要素在地理空间中相互邻近程度的地理指标,反映点状要素空间分布格局类

3

20310期余兆武等:城镇化过程中福建省山区县农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图22004和2014年上杭县农村聚落分布图

Fig.2The distribution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2004and2014in Shanghang county

型[22]。是一个能较为准确并客观的确定点格局情况的方法[23]。最近邻距离是任意一个点到其最近临近点之间的距离,最近邻分析法(Nearest Neighbor Analysis)是基于空间距离的分析方法,将离的最近的点对平均距离与随机分布模式下的最近邻距离进行比较,用期比值(NNI)来判断点的空间聚集性[22,24]。

最近邻距离计算公式[18]:

d(NN)=∑n i=1min(d

ij

n

(1)

式中,d(NN)为农村聚落的最邻近的平均距离;n为农村聚落总数;d ij为第i个农村聚落到第j个农村聚落的距离,min(d ij)为i到最近邻点的距离。

NNI=d(NN)

d(ran)

(2)

式中,d(ran)为空间随机分布状况下的理论平均值,取值一般为d(ran)=0.5槡A/n,A为研究区域面积。NNI 为最邻近距离系数,最近邻点对间平均距离与平均随机距离相等,则NNI=1,呈完全随机分布;最近邻点对间平均距离小于平均随机距离NNI<1,呈聚集分布;最近邻点对间平均距离大于平均随机距离NNI>1,呈分散分布。

为了检验结果的显著性,可采用z值进行检验[25]:

z=d NN

()-d(ran)

SE

d(ran)

(3)

空间随机分布时,z的标准误差SE d(ran)=0.26162

n2

槡/A

,表示差异程度。当-1.96<Z<1.96,则可认为在0.05显

著水平下,尽管观测模式看似集聚或者分散,但事实上与随机模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如果z>1.96或z<-1.96可以认为在0.05显著水平下观测模式与随机模式之间的差值具有统计显著性。

2.2Voronoi模型

采用计算几何学中Voronoi图的变异系数Cv值对居民点空间分布进一步分析。Voronoi模型原理如下[21]:

设平面上一个离散发生点集P={P1,P2,P3,…,p n},(3≤n<!,x i≠x j,i≠j,i,j∈I n),由(vp i)=

{p d(p,p

i )≤d(p,p

j

),j≠i,j∈I

n

}给出的区域成为生长点p

i

的Voronoi多边形,所有生长点p1,p2,p3,…,p n

4203生态学报36卷

为Voronoi 多边形的集合V ={V (P 1),

V (P 2),V (P 3)…V (p n )}构成P 的Voronoi 图,d 为两点间的距离。变异系数Cv 值是Voronoi 多边形面积标准差(SD )与平均值(AVG )比值,用来衡量要素在空间上相对变化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Cv =

SD

AVG

?100%(4)

利用Cv 值分析点模式时,Dsuyckaets 提出3个建议值[26]

:当Cv 值>64%时,点集为集群分布;当Cv 值<

33%时,点集为均匀分布;当Cv 值为33%—64%时,

点集为随机分布。2.3

Ripley's K 函数

农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可能随研究尺度的改变而改变,K 函数是指落在以各点为中心、以d 为半径的圆内的平均点数在均匀分布时对应的区域面积[27]

,Ripley's K 函数可以分析多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且已经

运用于多尺度景观格局分析

[28-29]

。公式如下:

K (d )=

A

N 2

∑n i =1∑n j =1I h (d ij )(5)

式中,

A 为研究区面积;N 为农村聚落总数;d ij 为农村聚落i 与农村聚落j 之间的距离。h 为空间尺度大小,I h 为指示函数,如果d ij <h ,则I h =1,否则I h =0。

K 函数的计算结果本身很难直观地看出其分布性质[30]。Besag 等提出对K (d )进行一个开方变换,即用L (d )代替K (d )

[15,31]

L (d )=

K (d )

π

-槡

d (6)

式中,

当L (d )>0时,农村聚落在对应尺度d 上位集聚分布;当L (d )<0时,农村聚落在对应尺度d 上呈分散趋势;当L (d )=0时,农村聚落在对应尺度d 上呈完全随机分布。2.4

景观格局指数

影响山区农村聚落分布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地形、水域与交通布局[13,16]

。本文选取取斑块数(NP )、斑块

面积(CA )、平均斑块面积(MPA )、面积周长比(PARA )、形状指数(SHAPE )、板块密度以及面积加权平均斑

块分维数(AWMPFD )来分析农村聚落的分异程度。

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是景观中单个斑块分维数以面积为基准的加权平均值

[32]

AWMPDF =

∑m i =1∑n

j =1

2ln (0.25P ij )ln (a ij )(a ij

A )

[]

(7)

式中,

1≤AWMPFD ≤2,值越趋近于1,斑块几何形状越趋近于正方形或圆形,值越大则斑块形状越复杂,P 为斑块周长,a 为斑块面积,A 为斑块总面积。3研究结果3.1

最近邻分析结果

通过Arcgis 9.3软件进行面点数据转换,计算最近邻指数。从农村聚落分布最近邻指数分析结果(表1)可以看出2014年上杭县农村聚落个数出现显著下降,2004年与2014年NNI 值均小于1,说明这两个时间段上农村聚落分布均表现出相对集聚状态,需指出的是2014年NNI 值略大于2004年,表明上杭县农村聚落集聚程度有所降低。Z score 均远小于-1.96,说明农村聚落集聚具有非常强的显著性。3.2

基于Voronoi 图分析结果

利用ArcGIS 中Geostatistical Analyst 模块,将上杭县2004年与2014年农村聚落质心点位发生单元创建Voronoi 多边形集合,形成上杭县农村聚落Voronoi 图(图3)。基于Voronoi 图计算2004与2014年Cv 值分别为148.54%与175.50%,说明两年都表现出集聚状态,但是2014年比2004年更为集聚。

5

20310期余兆武等:城镇化过程中福建省山区县农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表1

2004和2014年农村聚落分布最近邻指数分析结果

Table 1

Summary of the Nearest Neighbor analysis for the rural settlements in 2004and 2014

年份Year 聚落个数Number of settlement 最近邻点观测值Observed value

最近邻点期望值Expected value

最近邻指数NNI

标准化Z score Standard Zscore

P 20041249648.18966.620.67-22.280.002014

812

797.66

1151.80

0.693

-16.76

0.00

图32004年和2014年农村聚落Voronoi 图集

Fig.3

Voronoi diagram of settlements in 2004and

2014

图4

2004年和2014年农村聚落分布的L (d )函数

Fig.4

The L (d )functions for the rural settlements in 2004

and 2014

3.3Ripley's K 函数分析结果利用Wong

[25]

等基于Arcview 3.3开发的软件包计

算基于K 函数L (d )值,空间尺度设置为5km 。结果显示空间尺度小于65km 时L (d )大于0,说明上杭县农村聚落呈现出相对聚集趋势,空间尺度大于65km 则呈现出分散趋势(图4)。2004年L (d )出现两个波峰,分别在15km 与35km 尺度上,但峰值出现在35km 尺度,说明在这个尺度上有相对高聚集状态,而2014年L (d )峰值出现在15km 尺度上,峰值出现的空间尺度缩小,说明城镇化过程农村聚落逐渐聚集在较小的空间尺度。

30km 尺度空间内2014年L (d )值大于2004年,说明在这一尺度范围内,2014年农村聚落的集聚程度大于2004年。Ripley's K 函数结果表明山地型农村聚落仅分布在较小空间尺度范围,也即说明山地型农村聚落是在局域尺度上出现的,并且随着城镇化过程还出现较小的空间尺度呈现越来越集聚趋势。3.4农村聚落分布影响分析3.4.1

自然社会因素分析

地形影响分析。利用DEM 数据在ArcGIS 9.3中重新划分不同坡度,再利用Identity 功能提取不同坡度内农村聚落的分布情况,结果表2所示。

6

203生态学报36卷

表2

坡度对农村聚落分布影响景观指数统计表

Table 2

Summary of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of slope as the influence to the rural settlements 坡度/(?)Slope 年份Year 聚落个数Number 占聚落比重/%Proportion 聚落面积/hm 2

Settlement area

占聚落总面

积的比重/%Proportion 聚落平均面积/hm 2Mean area 聚落密度/(个/hm 2)Settlement density

0—5200443434.72%3689.9460.49%8.500.12201430036.95%6060.6065.95%20.200.055—10200438430.72%1322.3121.68%3.440.29201425631.53%2201.9323.96%8.600.1210—152********.24%756.1512.40%3.730.27201413216.26%585.506.37%4.440.2315—25200418714.96%278.334.56%1.490.6720149912.19%298.033.24%3.010.33>25

2004423.36%53.610.88%1.280.782014

25

3.08%

43.46

0.47%

1.74

0.58

从表2看出10年来,0—10?聚落个数所占比重出现缓慢上升,>15?出现下降,聚落密度则一直上升;0—10?范围内占聚落总面积比重速度超过了聚落个数所占比重,出现较大幅度上升,>10?也出现了快速下降过程;0—10?范围内聚落平均面积增加了2.43倍,>10?范围内除15—25?出现面积突然增大外,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山地城镇化过程人们开始逐渐聚集在地形相对平坦地区,表现为聚落个数减少,聚落面积迅速扩大,面积所占比例也急速扩大,而10?可以认为是一个阈值,这一阈值范围其他学者也有所提及[16]

。说明未来山

地城镇化规划与管理应该尽量引导居民布局在坡度小于10?范围内。

水系影响分析。对河流湖泊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然后将矢量图叠加,在ArcGIS 9.3中基于位置选择查找不同缓冲区范围聚落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河流湖泊对农村居民点分布影响的景观格局指数统计表

Table 3

Summary of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of river as the influence to the rural settlements 距离/km

Distance 年份Year 聚落个数

Number 占聚落比重/%Proportion 聚落面积/hm 2

Settlement area

占聚落总面积

的比重/%Proportion

聚落平均面积/hm 2Mean area 聚落密度/(个/hm 2)Settlement density

0—0.5200444435.522755.1245.179.950.16201426732.884115.1544.7824.640.070.5—1200415812.64727.8411.934.610.22201410012.321313.6414.3016.220.081—2200425620.481022.8216.773.860.25201417221.181812.5819.7310.540.102—3200420816.64761.2212.483.660.27201415418.97953.4210.386.190.16>3

200418414.72832.9613.664.790.2102014

119

14.66

994.72

10.83

7.21

0.14

表3看出10年来,

0—1.0km 范围内聚落所占比重出现下降,2.0—3.0km 范围内上升;聚落面积所占比重0—0.5km 范围内也出现小幅下降,0.5—2.0km 出现上升,2.0—3.0km 又开始下降;聚落平均面积在0—0.5km 范围内增加了2.48倍,

0.5—1.0km 增加了3.52倍,1.0—2.0km 范围内增加了2.73倍,>3.0km 增加1.5倍。总体而言,2004年68.64%的农村聚落聚集在2.0km 范围内,随着城镇化发展,2014年78.8%比重的聚落面积分布在距离水域2.0km 以内,同时面积增加倍数也呈不断上升趋势。聚落密度出现震荡上升,但2014年总体小于2004年。另外根据图1与表3发现,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聚落总数呈现下降趋势,逐渐趋向于地形平坦靠近河流交通等地分布,表现为占聚落面积比重与占聚落总数比重出现负相关关系。

7

20310期余兆武等:城镇化过程中福建省山区县农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道路影响分析。对上杭县主要交通道路矢量化进行缓冲区分析,与聚落点图层进行叠加后利用查询统计功能分析不同缓冲区范围农村聚落分布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道路对农村居民点分布影响的景观格局指数统计表

Table 4

Summary of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of road as the influence to the rural settlements 距离/m Distance 年份Year 聚落个数Number 占聚落比重/%Proportion 聚落面积/hm 2

Settlement area

占聚落总面积

的比重/%Proportion

聚落平均面积/hm 2Mean area 聚落密度/(个/hm 2)Settlement density

0—50200454743.762264.2737.124.150.24201439949.143567.9138.838.940.1150—100200433626.881505.4824.684.270.22201421626.604251.8046.2712.720.05100—200200418815.041857.7830.465.260.10201411714.41882.169.6011.890.13200—50020041239.84416.286.825.070.302014668.13455.684.9611.480.15>500

2004564.4856.150.921.000.782014

14

1.72

31.97

0.35

2.28

0.44

表4看出10年以来,距离道路50m 范围内聚落达到总聚落一半左右,但面积所占比重却几乎没有变化,占38.83%,平均面积也仅增加2.16倍。50—200m 范围聚落密度与聚落比重缓慢下降,但也达到40%,但占聚落总面积比重却超过55.87%,聚落平均面积比重也增加2.62倍。总体而言,山地城镇化过程,农村聚落沿着交通道路集聚趋势愈发明显,

98.28%的农村聚落分布在500m 范围内。其中50—100m 范围集中了近一半面积与最大的农村聚落平均面积,是值得关注的区域。或许未来城镇化过程这一范围将聚集越来越多的人口与更大的聚落面积,应该做到未雨绸缪。3.4.2

驱动因子聚类分析

为进一步探索自然与社会因子中的关键因子及变化情况,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图5)

图5

2004年和2014年不同因子据聚类分析

Fig.5

Cluster analysis for different factors in 2004and 2014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2004与2014年因子1都成为独立一类。第二类2004年包括2、6、11、12、13因子,2014年为6、11、12因子。第三类2004年包括3、4、5、7、8、9、10、14、15因子,2014年为2、3、4、5、7、8、9、10、13、14、15因子。2004—2014年聚类分析分类结果出现一定变化,第二类因子出现减少,说明关键因子趋于更加集中。并且综合说明山地型农村聚落布局中坡度<5?是最为关键的因子,并且随着城镇化发展,距离交通道路(<100m )的影响越来越大,与上文分析相契合。

8203生态学报36卷

3.4.3中心村镇景观格局分析

乡镇政府所在地多数已发展成为中心村镇。遥感统计发现2004—2014年,

一般聚落面积均值增长了2.3倍,而中心村镇聚落面积平均增加了4.6倍,中心村镇面积变化远大于一般农村聚落。利用Fragstats 4.2对上杭县20个乡镇进行分析(表5)。显示中心村镇周长扩大了250倍。中心村镇形状指数与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都出现了小幅增加,表明随着城镇化进程,中心村镇成为人类活动干扰的重点区域,斑块形状也变得更为复杂多样。这个过程也符合山地城镇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山地城镇多数都是从单中心形态开始发展,随着城镇化发展,形态逐渐复杂多样,形成多中心结构,最后实现相对稳态的多组团结构

[33]

表5

中心村镇2004年与2014年景观分析

Table 5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landscape analysis in 2004and 2014

年份

Year 聚落面积均值/hm 2Settlement mean area 村镇面积均值/hm 2Town mean area

村镇周长均值/m

Town mean perimeter

村镇周长面积比均值Perimeter-area ratio 村镇形状指数Shape Index

村镇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Area weighted mean patch fractal dimension

20044.8860.152576.12122.711.211.062014

11.32

276.25

645080.18

74.01

1.54

1.07

4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RS 、GIS 与景观分析相结合,运用Voronoi 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城镇化过程农村聚落时空演变过

程,并且结合景观指数与聚类分析探讨坡度、水域与道路因子对农村聚落分布影响。研究结论如下4点:

(1)2004与2014年农村聚落都呈现出相对集聚的态势。遥感解译结果也显示出农村聚落在进一步趋近于沿河、沿交通道路与地形平坦的区域集聚(图2),并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Voronoi 图模型结果与这一判断相一致,但最近邻分析却显示2014年比2004年集聚程度有略微下降(表1),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相似[14]

(2)K 函数结果显示城镇化过程中山地型农村聚落聚集与分散在不同空间尺度呈现出不同状态,具有尺度效应。65km 以内都表现出集聚趋势,

2004年在15km 与35km 处出现较高的集聚状态,2014年则在15km 集聚达到最高之后出现缓慢下降,并且在30km 尺度范围内集聚程度大于2004年。主要原因是上杭县的“拆村并镇、阳光工程”等政策实施,导致农村聚落逐渐集聚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尺度范围,也使得聚落面积、密度、形状指数等出现了变化,并且这个过程中对中心村镇的规划建设政策措施对乡镇府所在地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起来重要的作用。

(3)坡度、水系以及道路对山地型农村聚落具有显著影响。坡度小于5?是最为关键的因子,近80%的农村聚落都分布在10?以内,所占面积为89.90%,这一结果也被其他学者所验证

[16]

。因此坡度10?可以认为是

一个阈值,未来山地城镇化过程中应引导农村居民搬迁在坡度小于10?范围内。67%以上的农村聚落分布在距离水系2km 范围内,并表现为占聚落面积比重与占聚落总数比重呈现负相关现象。道路对农村聚落影响愈发显著,应该更加重视交通的作用,2014年超过90%聚落分布在道路500m 范围,0—100m 这一范围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子,并且发现50—100m 范围集中了将近一半面积与最大的农村聚落平均面积,或许未来城镇化过程这一范围将聚集更多人口与更大面积,应在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以及生态保护等方面做到未雨绸缪。

(4)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村镇扩张面积远大于一般农村聚落扩张的面积,并且景观指数分析也表明周长、形状指数以及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都有所变大,说明乡镇所在地的中心村镇是山地城镇化过程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5

讨论

欧洲等国经验表明,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聚落将出现衰退乃至消亡的现象,这个过程还伴随着一系列冲突与转型

[34]

。2004—2014年上杭县农村聚落出现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研究区社会经济快

9

20310期余兆武等:城镇化过程中福建省山区县农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0303生态学报36卷

速发展使得农村居民自发或在政府引导下进入条件优越的村镇,且逐渐合并成规模较大的中心村镇。但原先仍有一些村庄存在,即所谓“空心村”。这也是结论(1)中最近邻分析出现下降的原因之一,即最近邻分析是将面图层转化为点图层进行分析,所以导致了这种差异。党国峰[35]等认为计算Voronoi模型Cv值时,其大小受到观测物周期性结构等多因素的影响,需要综合判别。这或许是导致两种模型出现偏差的原因。这一结果表明进行山地等复杂区域分析时,必须考虑模型适用性及事实聚集与分析结果偏差影响,以往研究尚不足[16]。

中国北方平原地区存在的“空心村”现象已经得到龙花楼、刘彦随诸多学者的关注,并且从空心村演化特征、动力机制以及土地整治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7,36-38]。上杭县也广泛存在“空心村”、“废弃村”等现象。而且这一现象产生的机制与北方地区大致相同[38],但却产生了不一样的特征。突出表现为偏远地区的空心村大多能与城镇化发展产生正向协同效应,即空心村形成大多意味着居民向条件更好的中心村镇迁移。因此笔者认为,与北方地区空心村现象不同,山区形成的空心村规模小、分布零散、自然条件欠缺,其形成更多属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自然演化过程,而在山区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心村镇。

如上文分析,中心村镇是山地型聚落变化最剧烈显著的地区主要原因是乡镇府所在地是区域经济活动中心(圩集),也汇聚了主要行政服务。通过对上杭县20位地方官员访谈,结果与本文的分析较一致,一是当地偏远山村的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事实上这些山村已经出现了“空心化”;二是当地农民由于需要进行农林生产无法真正脱离原来农村进入县城等城市;三是集中力量加强中心村镇及区位较好的中心村建设能够使农民在便捷从事农林生产与享受城镇便利条件之间达到平衡。访谈结果也显示90%受访者认为应该积极发展乡镇府所在地的村镇,减少甚至停止对偏远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总之,未来山区城镇化过程中应更加注重从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三方面,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进行中心村镇空间重构与建设[36-37],加强吸引力,并通过政策吸引农村居民向这些地区搬迁。

山地城镇化过程由于山区地形等特殊性,无法完全按照地势平坦的平原等地区大规模城镇化发展模式[9],特别由于山地农村聚落规模小、布局无序分散,对进一步推进山地城镇化,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目标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3]。本文借助地理信息技术与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城镇化过程山地型农村聚落时空变化过程、特征与变化机制,并提出了不同模型在复杂山区的适应性问题。并通过聚类分析寻找地理因素中最为关键的因子,并且提出了中心村镇在山地城镇化过程的重要性,同时也初步提出了平原地区与山区“空心村”问题的差异性,能为典型山地城镇化研究提供一个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撑,也可为山地型农村聚落建设、土地综合整治与村镇建设提供一定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Normile D.China's living laboratory in urbanization.Science,2008,319(5864):740-743.

[2]Yang X J.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Science,2013,342(6156):310-310.

[3]邓伟,方一平,唐伟.我国山区城镇化的战略影响及其发展导向.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1):66-73.

[4]樊杰,刘毅,陈田,张文忠,金凤君,徐勇.优化我国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战略重点与创新思路.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1):20-27.[5]贺艳华,曾山山,唐承丽,周国华,张洁,李莉.我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分异特征及形成机制.地理学报,2013,68(12):1643-1656.[6]Zhou G H,He Y H,Tang C L,Yu T,Xiao G Z,Zhong T.Dynamic mechanism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evolution in China.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3,23(3):513-524.

[7]Liu Y S,Zhang F G,Zhang Y W.Appraisal of typical rural development models during rapid urbanization in the eastern coastal region of China.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9,19(5):557-567.

[8]刘彦随,杨忍.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地理学报,2012,67(8):1011-1020.

[9]樊杰,王强,周侃,陈东.我国山地城镇化空间组织模式初探.城市规划,2013,37(5):9-15.

[10]Bański J,Weso owska M.Transformations in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of Poland's Lublin region—Influence on the spatial settlement structure and landscape aesthetics.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0,94(2):116-126.

[11]秦天天,齐伟,李云强,曲衍波.基于生态位的山地农村居民点适宜度评价.生态学报,2012,32(16):5175-5183.

[12]谭雪兰,钟艳英,段建南,曹浩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地理科学,

2014,34(3):309-315.

[13]宋明洁,王宏志,邵奇慧,罗静,周勇.小城镇可达性及其与农村聚落空间格局的关系———以荆州市93个小城镇为例.人文地理,

2013,28(5):54-60.

[14]Tan M H ,Li X B.The changing settlements in rural areas under urban pressure in China :Patterns ,driving forc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3,120:170-177.

[15]闫庆武,卞正富.基于GIS-SDA 的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3):57-61.[16]任平,洪步庭,刘寅,周介铭.基于RS 与GIS 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变化特征与景观格局影响研究.生态学报,2014,34(12):3331-3340.[17]曲衍波,张凤荣,姜广辉,关小克,郭力娜.基于生态位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分区调控.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1):

290-296.

[18]Tian G J ,Qiao Z ,Zhang Y B.The investiga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settlement density ,siz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ts geophysical

parameters of China using Landsat TM images.Ecological Modelling ,2012,231:25-36.

[19]田光进,刘纪远,庄大方.近10年来中国农民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地理学报,2003,58(5):651-658.

[20]Zhu F K ,Zhang F R,Li C ,Zhu T F.Functional transition of the rural settlement :Analysis of land-use differentiation in a transect of Beijing ,

China.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4,41:262-271.

[21]覃瑜,师学义.利用Voronoi 图的城乡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测绘科学,2012,37(1):136-138,150-150.[22]王劲峰,廖一兰,刘鑫.空间数据分析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3]Smith S L J.Tourism Analysis :A Handbook (Paperback ).London :Taylor &Francis ,1996.

[24]邱海军,曹明明,刘闻,郝俊卿,王雁林.区域地质灾害的空间点格局分析研究———以宁强县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3):

107-111.

[25]Wong W S D ,Lee J.Statistical Snalysi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with ArcView GIS and ArcGIS.Hoboken ,NJ :Wiley ,2005.

[26]Duyckaerts C ,Godefroy G.Voronoi tessellation to study the numerical density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eurons.Journal of Chemical

Neuroanatomy ,2000,20(1):83-92.

[27]毛政元,李霖.空间模式的测度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8]高凯,周志翔,杨玉萍,李华.基于Ripley K 函数的武汉市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变化.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0):2621-2626.[29]Wiegand T ,Moloney K A.Rings ,circles ,and null-models for point pattern analysis in ecology.Oikos ,2004,104(2):209-229.[30]沈陈华.丹阳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尺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2):261-268.

[31]Besag J.Spatial interaction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attice systems.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1974,36(2):192-236.[32]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3]张雪原,翟国方.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生长特征分析.现代城市研究,2013,(2):45-50,56-56.[34]Cloke P.An Introduction to Rural Settlement Planning ].London :Taylor &Francis ,2013.

[35]党国峰,杨玉霞,张晖.基于Voronoi 图的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4):302-305,307-307.

[36]Long H L ,Li Y R,Liu Y S ,Woods M ,Zou J.Accelerated restructuring in rural China fueled by ‘increasing vs.decreasing balance ’land-use

policy for dealing with hollowed villages.Land Use Policy ,2012,29(1):11-22.

[37]Long H L.Land consolidation :An indispensable way of spatial restructuring in rural China.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24(2):

211-225.

[38]龙花楼,李裕瑞,刘彦随.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地理学报,2009,64(10):1203-1213.

1

30310期余兆武等:城镇化过程中福建省山区县农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景观基因识别要素研究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5卷第12期 2010年12月V ol.65,No.12Dec.,2010 收稿日期:2010-01-09;修订日期:2010-11-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5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J08B18-0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10 年重大招标项目;湖南省人文地理学重点建设学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0771050;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D Program, No.2008BAJ08B18-01;Project of Hunan Province,Major Bid Item Projects of National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Province;Key Constructive Disciplines Projects of Human Geography in Hunan Provinc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am Projects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 in Hunan Province ] 作者简介:刘沛林(1963-),男,教授,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4348M ),主要从 事文化地理、聚落地理、景观规划及人居环境学的研究与教学。E-mail:liu_peilin@https://www.doczj.com/doc/e815706587.html, 1496-1506页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景观基因识别要素研究 刘沛林1,2,刘春腊3,邓运员1,申秀英1,李伯华1,胡最1 (1.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衡阳421008;2.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长沙410079;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传统聚落景观区划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是文化景观区划研究的重要课 题之一。基于中国传统聚落景观本身存在的地域性、系统性、稳定性、发展性、一致性、典型性和 协调性等特点,本方案以传统聚落景观“意象”(Image)的内部相似性为前提,以相对一致性原则 作为景观区域划分的主导性原则,综合考虑其他原则,如环境制约性原则、文化主导性原则、地 域完整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面的覆盖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等,将全国聚落景 观初步划分为3个大尺度的景观大区、14个景观区和76个景观亚区。以往关于文化区的识别,主要从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的;关于传统聚落景观区的识别,主要是从景观基因的角度进行 的。区域景观基因成为判断传统聚落景观区的核心要素。通常情况下,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判 别,可以重点从心理要素、生态要素、美学要素、环境要素、文化要素、时序要素等6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传统聚落;文化景观;聚落景观;区划;基因识别;中国 1引言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具有区域性特征的科学,其基本的思想是根据其空间的差异性,将空间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等层面来理解地表,其重要方法是区域比较法[1]。区域是地理学研究的目标,研究区域性是区域地理学的最终任务,区域差异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性之一。也有一批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来研究中国区域差 异,比如,1985年竺可桢、黄秉维等的“3个自然大区7个自然地区和33个自然区的划分”[2], 1987年濮静娟、朱晔的“18气候区22气候亚区的划分”[3],1985年周进步的“9旅游区划分”, 1988年郭来喜的“9旅游带29旅游省149基本旅游区的划分”,2004年杨载田的“8旅游大区32旅游省若干地方性旅游区划分”,1991年陈传康的“7旅游文化区划分”,1990年孙大文、吴必虎的“10大中国旅游景观—经济区区划”等[4]。而文化无疑是区域差异性的一个重要表征。实际上,关于文化区划的研究与讨论也一直在进行,并取得了很多成绩[5]。但由于文化区组成因子的多样性和因子层面的多重性等原因,一直没有也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区划分标准。 文化区的划分往往是文化地理研究的归宿,但划分文化区又是相当困难的工作[6]。那么,地理学研究到底如何把握区域特征,李旭旦先生的提示很有启发。他认为,“区域化必须 以景象作为基础,每一个社区都有它的特具景象,一种和它的邻区稍稍不同的标记……”[7]。 这些“不同的标记”,正是划分聚落景观区的主要依据。在文化地理界,通常把文化区划分为

宏村传统聚落景观地调研分析报告

宏村传统聚落景观的调查分析 报告完成人:彭佳璇、卢晓玮、段苏丽、喻淼鑫、张岳婷、王嘉琳、龚颖、李海涛、谭丽云 实习时间:2015年4月10日 实习地点:黄山市宏村 指导老师:熊平生、邱文彬、钟顺清 一、实习目的 1、根据地图以及实地考察绘制出黄山宏村的结构分布图,包括其建筑的朝向和路网结构。 2、调查其村落的基本信息、村落传统建筑、村落选址和格局、村落承载的非物质遗产以及村落人居环境现状。 二、实习方法 (1)实地调研法:以小组为单位对黄山市宏村进行实地调查。 (2)文献资料搜集法:通过文献检索、网上资源搜集以及google 地图等途径进行充足的前期准备。 (3)绘图法:结合地图与小组成员实地考察的结果,用手绘法绘出宏村的布局图。 三、实习区域概况 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北部,村落面积约19.17公顷,整个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八九百年前的建村者便有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样的灵

性,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宏村被誉为“画中的村庄”。(图1) 图1: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卫星图 宏村的建筑(图版Ⅰ;a)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砖雕(图版Ⅰ;b)、木雕(图版Ⅰ;c)和石雕(图版Ⅰ;d)等雕刻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村内街巷大部分傍水而建(图版Ⅰ;e),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图版Ⅰ;f)布局。宏村居民住宅多为二进院落,有些居民还将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水院,开辟了鱼池。比较典型的建筑有南湖书院(图版Ⅰ;g)、乐叙堂、承志堂等。(图版Ⅰ)图版Ⅰ a b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_2

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 一、教材分析 聚落的发展变化是从人口行为的角度而言,它是反映人口分布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内容。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地的总称,它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种类型。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则各不相同。聚落的发展变化与环境密切相关,并深受当地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聚落,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现代城乡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破坏,如何保护和挽救人类的文化遗产,就成为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教材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围绕人的居住地的发展变化层层深入地进行讲述。第一,教材侧重于从学生身边的居住地引入,从多角度讲述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第二,教材侧重于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入手,讲述聚落的区位、聚落的分布、聚落的形态和聚落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形成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观点。第三,教材侧重于对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使学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的差异。掌握聚落形成和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发散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乡村与城市不同的景观。 (二)、难点 聚落与自然环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四、教法建议 1.观察、分析、判断: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并描述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在此可自行补充一些特点比较鲜明的景观图片或视频材料辅助教学,并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学生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必强求描述的一致性;第二,只要求描述“景观”的差别,不宜扩展到其他方面。“景观”是能在照片上看得到的,并且也是较为客观的。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在平面图中认识乡村和城市,使学生多角度地了解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 2.观察、分析:聚落的发展和演变。学生观察漫画:聚落的发展和演变。教师引导学生从动态了解聚落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使学生形成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观察、分析、讨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景观图和地图,认识影响聚落位置的选择的自然环境因素。 (2)“长江三峡移民”案例,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种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环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或课外小组从自己学校所在的聚落入手,观察和分析周围的自然环境要素与自己所在聚落区位(位置)的关系,培养探究能力。 4.读图、分析、调查:如何对待人类的文化遗产。通过阅读、分析我国丽江古城文字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保护世界聚落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由此拓展到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教师一方面可组织学生收集更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当然也包括世界聚落文化

2019年精选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复习巩固一

2019年精选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 复习巩固一 第1题【单选题】 居住如图房屋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聚居的省区是(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 A、水源充足 B、山地崎岖 C、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读下图, D处的传统聚落是( ) A、高脚屋 B、帐篷 C、窑洞 D、墙厚窗小的平顶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的住房通常是: A、高脚屋 B、帐篷 C、木屋 D、冰屋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读下列景观图,民居与地区环境对应正确的是( ) A、甲—热带湿热地区 B、乙—温带地区 C、丙—黄土高原 D、热带干旱地区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如图为亚洲和欧洲地区传统民居的墙体厚度示意图,图中所示传统民居墙体厚度变化的原因是( )

A、经济的差异 B、宗教信仰的差异 C、气温的差异 D、生活习惯的差异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 ) A、聚落密集 B、聚落稀疏 C、建筑物矮小 D、聚落规模小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对下列四幅传统民居建筑图片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北方地区 B、②﹣﹣华北平原 C、③﹣﹣南方地区 D、④﹣﹣黄土高原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准确的是( ) 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东南亚地区——高架屋 D、中国南方——蒙古包 【答案】: 【解析】:

村庄聚落景观风貌控制思路与方法初探

村庄聚落景观风貌控制思路与方法初探 发表时间:2018-03-21T15:32:59.8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作者:王建 [导读] 摘要:新村庄建设规划要遵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这一原则为新村庄建设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也是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与新村庄规划建设关系的基础。 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新村庄建设规划要遵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这一原则为新村庄建设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也是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与新村庄规划建设关系的基础。首先分析了新村庄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接着总结了乡村景观概念中的内涵要素,最后探讨了两者的耦合关系。 关键词:新村庄;乡村景观;耦合关系 1前言 村庄景观设计在景观综合体中充分融合人类文化和自然环境,是生态、经济、文化、美学的集中体现。村庄较之城市,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自然环境,生态受人类的干扰度较低,土地的利用仍是粗放型模式,人口密度小,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然田园化生活特点。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新村庄的建设已逐步深入,村庄居民的居住观念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村庄景观设计的重点 2.1突出自身地域主题文化特点 我国村庄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物种种类丰富,民族文化特点突出,地方性民俗文化差异较大,特别是南北方、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差异、南北方季节差异突出,这为村庄自身地域主题文化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然而目前村庄景观普遍定位单一,缺乏自身地域特色,不能突出地域的主题文化。所以,切实发掘村庄景观的地域主题文化是长期规划的重点。 2.2把握设计的品质 现今,村庄景观规划过于追求城市景观的表面形式,景区的发展过多追求城市化、通俗化、美观化等表面的视觉效果。这种浅层次的规划设计,不利于景观长久发展。应注重基础建设的功能性、自身地域文化的实用性等,要把握住规划景区的文化特色,细心规划,才能被民众所接受,真正成为观者认可的公共空间。 2.3顺应使用者导向,开展特色性活动 根据使用者的导向,不断变化主题形式,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这样才能使景区可持续发展,这些特色性活动甚至会扩大村庄休闲旅游的市场。通过传统节日、节气等开展具有主题性的休闲娱乐体验活动,比如以农业生产为特色的播种节、采摘节、村庄绿色美食节、丰收节、农业技能大赛、村庄运动会等,以传统、法定节日为特色的国庆秋收节、春节大联欢等。 2.4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不破坏村庄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村庄景观规划发展的关键,在尊重自身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始风貌不被破坏。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规划设计,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改变过大,尽可能地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在管理上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宣传,提升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新村庄景观设计发展问题概述 3.1村庄景观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村庄已经拟定了村庄总体规划,但编制的规划并没有与近期的市域和县城总体规划紧密衔接。笔者参看了几百套新村庄规划图,较多的地区采用城市住居的布局模式,民居、庭院、道路等与乡村周边的环境缺乏衔接,部分设计缺乏实用性。多数小镇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布局,对住居、商业等功能区划分不明确,不具备较完善的生活基础设施。小镇与村庄缺乏衔接,道路体系不合理,不仅导致交通运输不便,景观设计也失去了作用。这也体现了目前经常被提到的“千村一面”问题。 3.2村庄生活环境存在的问题 在较长的时间内,村庄居民的观念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加之村庄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没有城市居民高,导致其观念认识有误,对住居进行改造时缺乏正确的观念引导,在住居规模格局上只是照搬城市的建筑模式;没有专业的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多为村民自主建设。这些导致建筑布局和景观环境混乱,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和民俗元素逐渐丧失。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虽然带来了农业的大规模增收,但是部分地区的村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生态和生活环境并不注重,导致农业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生活垃圾、废水等没有得到合适的处理,随意倾倒极大地影响了村庄的环境。 4村庄聚落景观风貌控制的思路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村民环境卫生意识的提高,村庄自然环境逐渐变好,街道、建筑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多数村庄在景观上仍普遍缺乏统一的规划,而在统一规划的新农村中,大多风貌不佳,原有的村庄风貌在逐渐被破坏或者改变,越来越向城市靠拢,更像是扩大化了的城市,因此农村传统景观风貌的传承和新旧协调成为农村景观规划中尤为重要的问题。 4.1以原住村民为主体,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传统村庄景观风貌是该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是其地域文化的外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村落景观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变化来自于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的变化,因为他们才是该区域发展的原动力。在切实有效地保护其传统生活氛围、挖掘历史文脉和人文元素的同时,应逐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离开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传统村落的特色和生命力也就无所依附了,只有通过他们所进行的村落传统景观保护才是有价值和可实施的。 4.2基于村落原有形态,构建景观安全格局 村落从选址开始,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演化,已经成为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然而,目前的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大都简单地将城市中的景观风貌照搬全抄,农村特有的景观风貌逐渐消失殆尽。因此在规划中,需要从村落原有形态着手,充分挖掘对维护村落景观塑造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景观素材、节点元素、空间位置及空间肌理,构建完善的农村景观风貌安全格局。村庄景观的生命在于田园山水格局、交通网络、交流空间、乡土建筑的特色保护及民俗文化的认同五个方面,它们是构成村落景观安全格局的重要组

七上第5章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习题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和发展与合作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人口增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都一样B.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C.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减缓D.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2.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5个婴儿,死亡10个,这个地 区一年中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千分之二十五B.千分之十五C.百分之二十五D.百分之十五 3.关于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的疏密不同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B.一个国家的人口越多,人口密度越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人口密度大 D.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密度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小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是根据() A.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的比重B.文化、科技水平的高低 C.劳动力的数量以及素质D.发展水平的差异 5.所谓“南北对话”是指() A.南半球与北半球之间的经济商谈、合作等B.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合作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 D.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6、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美洲 7、下列地区人口稀少的是() A、欧洲西部 B、北美洲东部 C、亚洲东部 D、非洲北部 8、黑种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A、热带地区 B、寒带地区 C、温带地区 D、沿海地区 9、下列地区通行阿拉伯语的是() A、西亚的阿拉伯半岛 B、北美洲东北部 C、非洲南部 D、非洲中部 10、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产生于() A、欧洲 B、大洋洲 C、亚洲 D、北美洲 11、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胸前戴着十字架的教徒,他们属于() A、伊斯兰教教徒 B、佛教教徒 C、基督教教徒 D、回教教徒 12、我国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是() A、藏族 B、蒙古族 C、回族 D、满族 13、下列地点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A、水源充足的地方 B、交通不便的地方 C、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方

郴州地区传统聚落景观资源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第31卷第2期2010年4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No.2Vol.31 Apr12010 郴州地区传统聚落景观资源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杨载田112,方煜锋1,刘天?1 (11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21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南衡阳 421008) 摘 要:在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背景条件下,郴州地区成为了中国传统聚落相对集中而又保存较好的地区之一。其聚落景观的乡村旅游价值突出,开发利用条件较好,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特有优势。为此,必须做大做强;科学规划,有序发展,创造品牌;重视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其传统聚落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郴州;传统聚落景观;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313(2010)022*******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要实施乡村富民工程,建设特色景观村镇。”2010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又提出:“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有感于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彻底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决心和对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高度关注,特就郴州地区(以下简称郴州)的传统聚落景观资源开发及其特色村镇景观型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进行初步研究。 11郴州传统聚落景观形成的历史地理环境背景传统聚落景观有乡村和城市之别,这里仅指乡村的古村、古镇及其古民居,可称为乡村传统聚落景观。郴州的乡村传统聚落景观自有其形成发展的特有背景。 111 有限而艰险的生存空间 郴州位于湘粤赣边山区,东境有罗霄山脉纵贯,南境有南岭山脉横卧,西北境有低山丘陵连绵,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大部分地区地大山深,险阻重重。居住着瑶、苗、畲等少数民族先民“蛮夷”、“蛮僚”或“山都木客”,以山伐鱼猎为业[1]。只有一些面积不大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有汉族先民的农业活动,被称为“山区盆地农业经济”。 全境位于南亚热带到中亚热带的过度位置上,属亚热带湿润山地气候,全年大部分时间温热湿润,以致各种疾病滋生蔓延,是历史上有名的瘴疠之区,流传着“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疟疾)”的民谣。同时,区境东南部山区为暴雨多发地区,常常引发严重的山洪地质灾害。由于南岭山脉焚风效用的影响而形成的夏秋干热天气;冬季又造成南下冷空气流的停滞堆积而引发严寒冰冻灾害[2]。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条件下,使得人类的生存空间不仅有限,而且十分艰险,使其社会经济发展长期缓慢,人烟相对稀少。 112 各式各类移民的持续迁聚 被统治阶级视为边远荒蛮的郴州南岭山区,一方面是其攻略之地,如秦始皇为“略取南越陆梁 收稿日期:2010201224 基金项目:湖南省人文地理重点建设学科项目;衡阳市社科规划项目(2009D19)成果。 作者简介:杨载田(1947—),男,湖南益阳人,教授,从事人文地理教学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54

最新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教案)汇编

第四节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聚落会发生变化。 2.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 3.了解引起聚落发生变化的因素(人类活动对聚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大量的活动实例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变化,并归纳聚落会发生的变化。 2.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引起聚落变化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例的分析,学生应认识到,人类保护环境、合理地发展经济等会促进聚落的发展;反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使好的聚落衰落,甚至消亡。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人类活动对聚落变化的影响。 2.难点:培养学生地理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什么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聚落都会日益繁荣吗? 【学习新知】 一、案例一 引导学生读图A,观察1652年巴黎城市的范围、1653—1789年巴黎城市的范围、1790——1870年巴黎城市的范围、至今仍在扩展的巴黎城市的范围。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巴黎为什么最初建在塞纳河的西岱岛上?2.随着是时代的变迁,巴黎城市的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合作得出答案:1.西岱岛接近水源,且地处连通河流南北两岸的轴线上,便于通航、贸易。此外,塞纳河为西岱岛提供了天然的防护,可以确保居民的安全。因此,西岱岛成为巴黎的发祥地。2.巴黎城区成放射状不断扩展。 得出结论:聚落的规模会发生变化。 学生举出:身边聚落规模发生变化的例子 教师举例:叶县的老县城原来只有东西城河之间的区域,但随着建设的发展,现在的城区已经扩展到环城路以外,面积是原来的好几倍。该案例展示的是日益繁荣的聚落实例。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人们选择适宜的地方建立聚落。聚落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 二、案例二 引导学生观察图B、图C、图D埃森市不同时期的景观图,推测城市性质的变化。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认真观察上面三幅图,找一

四川自贡仙市古镇聚落景观空间分析

四川自贡仙市古镇聚落景观空间分析 李平毅 1,2 (1.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四川自贡643000;2.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对四川自贡仙市古镇聚落景观空间的组织形态、构成元素、空间尺度以及构成法则等内容展开调查与分析,解析了仙市古镇聚落 景观空间的整体格局和组织形式;并从外部开放型景观空间、内部围合型景观空间、内外过渡型景观空间3个角度探讨了仙市古镇聚落景观空间的各构成因素;在分析仙市古镇聚落街巷空间尺度问题时,介绍了影响街巷空间及建筑尺度的因素,计算了仙市古镇主要街道空间尺度及其建筑比例;最后从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变化与统一的角度,提出了仙市古镇聚落街道景观构成法则。由此可知,仙市 古镇聚落无论是在整体空间的组织还是局部空间的设计方面, 都较为全面地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词仙市古镇;景观空间;景观构成法则中图分类号S210.3;TU98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2)08-04718-03Spatial Analysis of Settlement Landscapes in Ancient Xianshi Town ,Zigong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LI Ping-yi (School of Fine Art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Zigong ,Sichuan 643000) Abstract Organization forms ,components ,spatial scales and configuration principles of settlement landscapes in ancient Xianshi Town ,Zigong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Specifically ,overall layout and organization forms were elaborated ;spatial components of settlement landscapes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xterior open landscape space ,interior enclosed landscape space ,and transitional landscape space ;in the analysis of spatial scale of streets and lanes in ancient Xianshi Tow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cale of streets ,lanes and buildings were introduced ,spatial scales of major streets and buildings were calculated ;and finally configuration principles of settlement landscapes in the town were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hythm and sense ,symmetry and balance ,diversity and unifica-tion.And it was concluded that settlement landscapes in ancient Xianshi Town have achieved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terms of both organization of overall spaces and design of partial spaces. Key words Ancient Xianshi Town ;Landscape space ;Landscape configuration principles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YWHY09-12)。作者简介李平毅(1977-),男,重庆潼南人,讲师,在读硕士,从事环境 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E-mail :lpy0811@yeah.net 。收稿日期2011- 12-13四川自贡井盐开采历史悠久,在自贡地域独特的盐业产贩活动中, 孕育了一大批独具风格的传统聚落,仙市古镇就是萌生于自贡盐业贩运外销的水陆交通枢纽之上的众多聚落之一 [1] 。它始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 因历史久远, 充满地域特色的文化古迹众多,在1992年被评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被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景观空间组织形态 1.1 整体格局俯瞰仙市古镇,其景观空间以玛瑙山、官山 和釜溪河围合而成的扇形为边缘,在四周青绿山水基质的衬托下, 由川南穿斗式民居为主的商贸建筑通过单体到群落的组合,形成完整的景观斑块,并以青黛素瓦屋顶构成古镇景观斑块的肌理。由正街、半边街、新街子、新河街和羊肉巷四街一巷共同构成的 “正”字形街巷布局,对聚落空间加以分割, 形成临街以商贸为主体的开放空间和后部以居住为主体的私密空间,形成“前店后宅”型单体空间格局。1.2 组织形式 仙市古镇聚落景观主要遵循不以单体取 胜,而以群体组合见长为特征的空间组织形式。聚落整体以川南穿斗结构单体建筑为构成单元,呈苔藓式匍匐生长,形成同质化肌理的景观斑块。1.2.1 基本单元-面状景观空间。受地势环境局限,许多 狭小的区域由于缺乏纵深发展空间,在无法形成院落或天井的条件下, 通常将前部临街房屋通过延伸后坡屋顶的方式,尽力拓宽建筑的使用空间,并以连排的形式横向联排累加,构成片状空间。1.2.2 基本单元-院落-面状景观空间。这类空间形态多 为前临街道,后部为聚落斑块边界。根据地形坡度情况,临街多为由1 3个开间的店面构成前部空间,店面后部的居住空间经过延伸, 与后部别的居住建筑共同围合成小型院落或天井, 并通过巷道与外部街道空间连通(图1) 。图1仙市古镇景观空间组织形式 2 景观空间构成因素 空间由界面围合而成。在仙市古镇聚落景观空间的研 究中,将街面及沿街建筑基础为底界面,沿街建筑立面及街市端部立面共同构成聚落景观空间的侧界面,而建筑物屋顶 责任编辑徐宁责任校对卢瑶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2,40(8):4718-4720,4743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教案)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也会发生变化,并知道会发生哪些变化; (2)了解引起聚落发生变化的因素(人类活动对聚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举例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引起聚落变化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要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念。 【教学重点】 (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 (2)人类活动对聚落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树立人类社会与自然规律协调发展观。 【教学方法】 读图、探究合作、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1913年的迈阿密图和20世纪末的迈阿密图 提问:观察两幅图,说说迈阿密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明确:1913年的迈阿密房屋大多低矮,分布零散,周围有大片的农田;20世纪末的迈阿密高楼林立,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到处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探究一下聚落的发展与景观的变化是如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二、新课学习 (一)聚落的规模变化

案例1: 提问:1.巴黎最初建立在哪里?为什么当初建在这里? 2.从图中找出不同时期的巴黎城区范围,思考巴黎城区范围是如何变化的?(学生回答) 明确: 1.巴黎最初建立在塞纳河边的西岱岛上,原因是这里水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 2.随着社会的发展,巴黎城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呈放射状扩展。 得出结论1:聚落的规模可以发生变化,人们常常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建立聚落。 (二)聚落的性质变化 案例2: 1.找一找从1829年到现在一直保留的建筑。 2.观察图C,说出1867年的埃森市是一个以什么职能为主的城市? 3.观察图D,说出现在的埃森市与1867年的埃森市相比有哪些变化?(学生回答) 明确: 1.代表当地历史风貌的建筑:教堂 2.1867年的埃森市是一个以钢铁、机械等门类为主的工业城市。 3.现在的埃森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成为以商业、服务业、电子业、旅游业等为主的综合性城市。 得出结论2:聚落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三)聚落的标志——名称 案例3: 1.图中中关村、魏公村、明光村和北太平庄等在1949年以前是在城区里还是在城区外? 2.地名随着聚落的变化而变化吗?(学生回答) 得出结论3:聚落的名称(即地名)一旦确定,一般不会轻易改变。 (四)聚落的兴衰变化 案例4: 阿纳萨齐人没有保护好环境,造成了什么后果?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回答) 明确:阿纳萨齐人大量砍伐当地的森林,周围的森林逐渐被砍伐殆尽。由于没有森林涵养水源,土壤被冲刷侵蚀,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发展的条件被破坏了,最后不得不远走他乡。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5.3聚落的发展变化 教案(粤教版七年级上)

第五章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 教学目标: 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联系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观。 重点难点: 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所以人们往往聚群而居。这就形成了聚落。一个聚落的发展往往与很多因素有关。今天,我们来学习聚落的发展变化。 二、讲授新课 1、出示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联系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观。 2、出示学习指导

(1)什么是聚落?聚落有哪些主要类型?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景观上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乡村?什么是城市?聚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3)聚落大多分布在怎样的地方? (4)文化遗产有什么价值?书中所列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有哪些? 3、讨论、检测、点拔 (1)思考题1—— a、学生回答聚落的定义和类型。 b、学生描述城乡景观的区别:城市聚落多高楼大厦,道路交通 四通八达。乡村聚落周围多农田,村落小,道路稀疏。 (2)思考题2—— a、学生回答乡村和城市的定义和类型。 b、观察分析:聚落的发展和演变。思考了解聚落的发展和演变 过程并回答。 (3)思考题3—— 观察、分析、讨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A.、观察景观图和地图,认识影响聚落位置的选择的自然环境因素。 B.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三峡移民”的安置。 教师:早期的聚落大多数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传统聚落

论中国传统村落的风水观 ——以徽州古村落为例 姓名:刘洋班级:旅游管理09—2BF学号:14093102091序号:16号内容提要:以徽州民居为例,探讨中国传统村落的风水观。 关键字:传统村落风水观徽州古村落 我国传统村寨的选址布局长期以来是受传统风水观支配的。风水观是中国人在长期适应自然生态环境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包涵了中国人对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的选择,规划和布局的思想,其目的是追求理想的生存环境。理想的生存环境必须“藏风”、“得水”、“乘生气”。风水思想的产生受到了中国古代“生气论”哲学的影响,认为“天地间只有一个气” ,“万物皆成于气” ,风水穴位所在乃地中生气旺盛之处,而生气的特点是“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因此“风”和“水”对生气的聚藏有着决定的作用,也成为“风水”考虑的首要问题。中国古代人们一认为,地表的一切生命现象都离不开风,即(流动着的空气)和水(江、河、湖、海与潮湿之原)的结合,风、水的结合,才形成了“生气” ,即万象滋生,生物繁衍的生态环境。因此,中国古代人们对宅居、村寨、城镇及葬地的选择,都强调地形地貌对“藏风”、“得水”的功用,都强调选择风、水结合的富有“生气”之地。 风水术又称为堪舆学、相地术、地理相宅术、青乌、青囊、术、形、法等,是中国古代方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从古代沿袭至今的择吉避凶的术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风水在传统社会中

的力量,在于它指出自然自身的生命,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风水术其实就是论述和指导人们选择和处理住宅 ( 阳宅) 与坟地( 阴宅) 的位置朝向布局营建择日等一系列的主张和学说,是选择居住环境的一种术数,它最重要的原则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并以八卦来确定地理堪舆的五要素:龙、穴、砂、水、向,其本质是气寻龙点穴察砂觅水定向,目的是察寻适于人体的吉气,避开不利于人体的煞气崇信风水已成为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积淀,一种普遍的民俗文化事象。风水活动不仅是中国传统丧葬民俗的一个特色,而且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特有的现象。同样地,徽州大地设府治县,次至择村建祠,小而营宅造院,无处不留下风水活动的痕迹。 徽州古民居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的款县、黔县、绩溪、祁门、休宁及婴源(现属江西省)及其新安江流域内。自东晋、唐末和南宋以来,中原大族避乱迁徙至此,村落就开始形成。到明清时期,村落处于稳定繁荣时期。徽州古民居在村落规划、建筑设计和营造技术方面,都受到风水理论的影响,徽州的大多数方志和族谱对此均有记载。徽州古民居大多依山傍水、背山面水或枕山环水,构成“藏风”的形局,以达到聚气的目的,也就是所谓的风水宝地。徽派民居中的风水观很强,涉及面也很广,以下从村落的水口和村落的古建筑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村落的水口 徽州村落水口一般位于村落的入口处,也是众水汇集之地。水口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界定村落的区域和标识村落出入口的位

初中地理八上《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教案

第四节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变化;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 了解引起聚落发生变化的因素(人类活动对聚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大量的活动实例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变化,并归纳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引起聚落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例的分析,学生应该认识到:人类保护环境、合理发展经济等合理的方式会促进聚落的兴旺;反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使好的聚落衰落甚至消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人类活动对聚落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 安排 1 活动过程 过程指导: 一、活动准备:每个同学准备2个有关聚落变化的实例。 实例1. 调查叙永县近10年内都发生了那些变化。(要获得这些资料,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从父母等长辈那里了解他们的亲身感受;到叙永县城市规划部门了解本县变化的一系列情况) 实例2. 了解世界上任意一个聚落的变化情况(除本地外也可以用教科书上的任何一个实例。 二、活动步骤:

(1)学生交流自己所准备的材料 (2)学生分组讨论本组的材料 (3)各组学生归纳本组材料的共同点 (4)各组学生代表发言,说出他们归纳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5)综合各组代表同学的发言内容,老师提问: ①叙永县在发生变化吗?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的聚落一般都会发生变化吗? ③叙永县发生了哪些变化? ④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1.学生发言并总结(需要老师引导):聚落的规模和性质的变化 2.思考:叙永县是在不断地扩大,但是我们这个城市是否能扩大到像泸州市甚至成都市 那么大呢? (叙永的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没有打的河流和便捷的交通,而且由于地形因素,多山地,实质上限制了本县的发展,要是城市规模无限的扩大,将会严重破坏我们县的生态环境) 4.“聚落性质的变化”,以叙永县为例,20年前,它就是一个小镇而已,经过多年发展,今天的叙永成了依托采煤而发展起来的小型都市,而且是中国的重要的交通要道,321国道穿城而过,沿海的深圳、香港,它们都是由笑而发展壮大的。 三、活动实施: 第一题,先由学生谈,但是学生往往容易谈一些人为原因引起聚落消亡的例子。老师在补充例子的时候注意补充一些自然原因引起消亡的例子。 第二题,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大量事实归纳:引起聚落消亡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对聚落的破坏,我们无法抗拒,但是我们可以预测,以减小损失。 通过本活动的实施,学生学会一种主要依靠自己能力完成的一种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培养了他们了解现象,分析归纳现象的自学的能力。同时他们也深刻地理解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变化。我们在发展聚落时,要遵循当地的实际情况,不要盲目地

5.3《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

《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联系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观。 教学重难点: 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所以人们往往聚群而居。这就形成了聚落。一个聚落的发展往往与很多因素有关。今天,我们来学习聚落的发展变化。 二、讲授新课 1、出示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联系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观。 2、出示学习指导 (1)什么是聚落?聚落有哪些主要类型?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景观上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乡村?什么是城市?聚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3)聚落大多分布在怎样的地方? (4)文化遗产有什么价值?书中所列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有哪些? 3、讨论、检测、点拔 (1)思考题1—— a、学生回答聚落的定义和类型。 b、学生描述城乡景观的区别:城市聚落多高楼大厦,道路交通四通八达。乡村聚落周围多农田,村落小,道路稀疏。 (2)思考题2—— a、学生回答乡村和城市的定义和类型。 b、观察分析:聚落的发展和演变。思考了解聚落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并回答。 (3)思考题3——

观察、分析、讨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a、观察景观图和地图,认识影响聚落位置的选择的自然环境因素。 b、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三峡移民”的安置。 教师:早期的聚落大多数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目前,在一些河流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区,工农业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c、知识之窗: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 提问:窑洞、蒙古包、冰屋、圆顶屋是哪里的民居特色?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 (4)思考题4——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吸取的文化特色,反映了各个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民俗、宗教习惯,成为人类发展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有:意大利的威尼斯、法国的巴黎塞纳河畔、巴西的巴西利亚、中国云南的丽江古城、山西的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黟县西递和宏村。 三、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四、小结本章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