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洗澡、机械、逆时针、玫瑰、领域、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在写法上和内容上的相同点,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在写法上和内容上的相同点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用具体事实证明一个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这儿有几句格言想送给大家,谁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有志者事竟成

团结就是力量

失败乃成功之母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这些格言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都被实践证实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真理。这些真理常常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指导我们的言行,为我们的人生导航。

3、同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二十课的课题也是一个真理。(板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谁来读读这一真理?

4、这篇课文和我们前面所学的《为人民服务》一样,也是一篇议论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议论文的表达方式(板书: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出示第一组词,指名读,正音。

漩涡急切领域玫瑰洗澡花圃机械逆时针

出示第二组词语,指名读,解词。

司空见惯见微知著锲而不舍追根求源

司空见惯

(1)“司空见惯”理解吗?

(2)生活中哪些事情你们已经司空见惯了?(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3)这就叫司空见惯。我们看到生活中很多现象,见多了,感觉很平常,见怪不怪。

见微知著

(1)你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用我们平时理解词语的方法,微是甚么意思?(细小)著呢?字典里有两个意思1、明显 2、写作,你觉得应该选第几个?所以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或问题的实质。)(2)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3)出现了两处,可见它的重要性,一起读好这两个句子。

三.解释观点,简要概括事例。

1、读了课文,知道叶永烈的观点是什么吗?(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的题目就是叶永烈的观点。议论文就用自己的观点做题目,这叫旗帜鲜明,观点明确。

2、第一段开门见山的亮出了观点。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3、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后是怎么解释其含义的呢?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理解吗?

(1)在这一段话中“?”和“!”又有什么含义呢,它们各指什么

呢?

?的含义是:看出问题,不断发问、追根求源。

!的含义是:不断解决疑问,找到真理。

(2)那么把“?”拉直变成“!”表示的也就是哪一句话的意思。

(3)把“?”拉直变成“!”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但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新鲜、直观、形象、易懂。)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让人印象深刻。

4、默读思考。对于这样一个观点,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它的?浏览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5、交流反馈。作者用了哪几个事例来说明,谁来说一说。

生1:课文具体写了三件事,第一件写的是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生2:第二件写的是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

生3:第三件写的是奥地利的一位医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

6、找关键词,板书。

其实这三个事例在课文第六自然段已经概括出来了,把这三个关键词画下来。7、渗透写法。

通过这样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这是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

四.细读事例,发现相同点。

1、接下来请大家仔细读读读这个事例,请你们从三个不同的事例中发现相同点。可以在文中画一画,做一做批注。

2、学生边读边思考。

3、学生分小组讨论。

我看到有很多同学都在课文中做了批注,发现了这三段话的很多相同点。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讨论存在的疑问。

4、全班交流。

现在我们进行课堂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内容上的相同点。

生:我发现这三个事例都是在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意相同)生:这三个事例讲的都是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事。

生:我们发现这三个事例讲的都是在生活中偶然发现的问题。

这是科学的素养,如果用刚才的四字词语来说,这是一个什么本领?(见微知著)(1)从谢皮罗教授的事例中,那一句体现了他这种见微知著的本领呢?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敏锐地注意到……

(2)从“敏锐”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善于发现,敏锐的观察力)

(3)洗澡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谢皮罗却敏锐地捕捉到一个细节……并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这种本领就叫——见微知著

(4)这种见微知著的本领同样在波义尔和奥地利医生身上找到吗?

……波义尔立即敏感的意识到……

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

(5)看来要想发现问题,有所成就,首先得练就一双锐利的眼睛,善于观察到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能见微知著。

生:我发现他们都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1)你从哪感受到他们锲而不舍的精神的?

(2)那一连串的疑问其目的是为了——用文中的一个词:追根求源,或者说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其实发问的过程也是他们独立思考的过程,(板书:追根求源

(3)当他们发现问题之后,他们是怎样做的?谢皮罗?

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4)波义尔是怎样做的?

这一奇怪的现象……许多实验。

(5)谁来说说那位奥地利医生?

他百思不得其解……

师:“百思”说明他想的——很多很多,可是没有找到答案。是放弃还是继续研究下去?看来寻求科学真理的过程就是要?(锲而不舍)

写法上的相同点。

(1)师:好,同学们都发现了,这些都是共同点。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个事例都是先写科学家们怎么样,接着怎么样,最后又怎么样?看看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有没有人能把他们的相同点分析得更清楚一些?

(2)生:我认为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3)师:你很会读书,你是从写法上去发现的。(引导概括,板书:发现问题——反复试验——得出结论)

(4)小结写法。

再想一想,发现问题、反复试验、得出结论,相当于我们平时写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对,一般写一件事哪一部分写得具体、详细些?

在这个事例中呢?

细心点就能发现每个事例中经过只写了一句话,都是“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怎么实验和研究的一个字都没写。为什么?

作者选取这些事例,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整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说明“真理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没有问号就没有真理的诞生。

这样叫围绕观点,抓关键词,突出重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知识要点和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知识点及课后答案 知识点 1.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人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 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2.课文的写作思路是: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3.理解句子。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2)最后把“?”拉直成“!”找到真理。 这里的“?”和“!”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指发现问题。“!”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好处: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样的句式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课后答案 1.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2.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最后把“?”拉直变成了“!”,找到了真理。 答: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答:“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象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的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 ③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答: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④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答:这句话对发现真理的条件作了说明,科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能给……”说明科学发现也并不容易,指出了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3.词语理解: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案(含反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材解读:课文题目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教学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2.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我们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 本课5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①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②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听写生字词。 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以第二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部分,后学习前后两部分。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

一幅名画的诞生

一幅名画的诞生 31、一幅名画的诞生 上海市进才实验小学高琴 【学习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难以磨灭、凝重”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尝试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的重点段,感受纤夫痛苦的生活。 3、了解名画的诞生,按一定顺序介绍一个画面;抓住人物特点进行观察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名画的诞生过程,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感受纤夫痛苦的生活及他们身上蕴藏着的无穷力量。 【教学过程】 一、出示名画,揭示课题,指导“诞”的书写 生看图,师介绍。附介绍内容: 请同学们看屏幕:这就是俄罗斯著名的伏尔加河(出示图:伏尔加河)她美丽辽阔,被俄罗斯人民称为“母亲河”。一百年来,就在这儿,有这样一群人,为了养家糊口,甚至为了挣得一块面包,而不得不贱价出卖劳动力,终年拉着沉重的货船,逆水而上。他们就是最辛苦的纤夫(出示词语:纤夫及注音)。俄罗斯画家列宾(出示画名及作者)以伏尔加河为背景,创作了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享誉世界,也是列宾的成名作。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幅画的诞生过程。 板书课题,仔细看, “诞”字怎么写?第6笔“竖折”一笔写成,再写“建字底”。生在桌上书写“诞”。 二、学习第一小节,明确写作顺序 1、出示第一节. (这段文字向我们描绘了画面的内容)轻声读第一节,读懂画面内容。 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画面上除了描写纤夫之外,还写了什么?(景物描写)划出相关句子。 2、学习写法 引导学生了解、学习描写一幅画人物与景物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明确写作顺序。景-----由远及近

3、再读画面内容,积累背诵。 师过渡:这幅画一问世就在画坛引起了轰动,年轻的列兵也一举成名。那么这幅画为什么如此引人注目,今天我们就来回顾这幅名画诞生的过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的3~7节. 思考: 1868年的夏天, 列宾受同学之约游览涅瓦河, 看到, 这情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两年后, 他 , 终于在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⒉学生自读, 思考, 同桌交流. 生交流,师归纳板书。体会:难以磨灭 三、学习课文第4小节。 1、引读第4小节。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纤夫的衣着褴褛、肮脏,神色凝重的?小结: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把纤夫的特点写具体了。把纤夫的形象深深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 你还能往下说吗?他们的,。(连起来说一说) 2、纤夫的神情是凝重的,也给作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看投影。 练习说话: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他们的眉头啊,;他们的,。 3、小组练说,交流。 4、再读第4小节 四、学习课文5----7小节 1、引读课文:为了画好这幅画,两年以后,列宾来到了伏尔加河。在那里——(生)他和纤夫们生活在一起。他仔细地观察着那些蕴藏着无穷力量的身体,长久地注视着那些善良的眼睛和脸,抚摸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 为了画好这幅画,列宾三次来到伏尔加河,他——(生)勤奋地工作,画了伏尔加河的自然景色,画了许多纤夫的肖像,最后,带着厚厚的一册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 为了画好这幅画,列宾根据这些素描,他——(生)顽强地画呀,改呀,用了3年时间,于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列宾为了画好这幅画,全心投入创作之中,他走进纤夫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他用画笔描绘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更用激情歌颂了纤夫们身上蕴藏的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语文网小编今天推荐的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答案:。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2)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3)综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4)就拿洗澡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路的台风之所以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__________;在赤道,则____________。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5)无独有偶。在六十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岸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6)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的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 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和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7)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那些科学家们却从中发现了真理。由此可见,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就能从平常的事情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部编版小学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三个关于科学家发现的故事,找出他们的相同点。 3.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初步学会用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我们总是很尊敬那些善于发现真理的科学家。同学们能说说在你的心目中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伟大的成就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谈话:是啊!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

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了“!”,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4.板书课题: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教师板书课题后,要求学生齐读课题。 (2)提问: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能告诉大家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生字,把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学生朗读。 (1)坚持生字新词:洗澡机械逆时针玫瑰领域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句子特别好?或者是你认为难读的句子,或者自己读得不怎么好的句子?读出来给大家听听,好吗? (3)学生质疑。提问:有什么不懂的词语或不怎么理解的问题吗?(学生自由发言,相机释疑) 3.教师谈话:这是一篇说明道理的文章。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作者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打上“☆”)文中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打上“△”) (1)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在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读一读。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幅名画的诞生》随堂练习(无答案) 沪教版

31、一幅名画的诞生 课前: 一、给划线字注音 涅瓦河()别墅()蠕动()褴褛()()乱蓬蓬()赤裸()铁铸()诞生() 二、形近字组词 诞()纤 ( ) 副() 挺()奸()幅() 褴()野() 槛()墅() 三、给多音字注音 1、着急()着陆()看着() 2、纤夫()纤维() 3、肖像()姓肖() 4、载重()记载() 四、写出近、反义词 1、近义词 破烂[ ] 注视[ ] 豪华[ ] 凝重[ ] 根据[ ] 歌颂[ ] 辽阔[ ] 2、辽阔()肮脏()粗壮()凝重() 晴朗()善良()勤奋() 课后练习: 一、改变句子 1.纤夫们是多么肮脏和褴褛啊! 写具体: 2.帐篷里热得象蒸笼。 缩写: 3.他因为会骑自行车,所以会开汽车。

修改病句: 4.不管春天已经来临,山上的积雪还是没有融化。 修改病句: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列宾的素描册中有,有,还有。 2、《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上画了许多纤夫的肖像,有的,有的,还有的。 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身上却蕴藏着的力量。我们站在画前,想到了,想到了。 3、《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从构思到完成,列宾一共用了的时间,在这幅画里,他描绘了,歌颂了,体现了的思想感情。 4、课文第三节中写“豪华的别墅”的目的是。 5.“难以磨灭”的意思是。给列宾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是。 6、“他仔细地观察着那些蕴藏着无穷力量的身体,长久地注视着那些善良的眼睛和脸,抚摸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其中有一个分句是句,把比作,表达了画家。 句子末尾的省略号表示。 三、学习第四节的写作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啊,她们打扮得多么漂亮啊! 四、回答问题 1、说说《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为什么是一幅名画? 五、省略号的作用

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含义,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 3.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

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 诞生纵观漩涡敏锐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 洗澡花圃推理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打破砂锅问到底(1)指名读词语。 (2)齐读一遍。 3.好!同学们再读课文,看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分别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试验,终于发现了酸碱试纸。 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020部编版)(含答案)

类文阅读-16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瓦特发明蒸汽机(节选) 瓦特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孩子。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发明创造最感兴趣。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前来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炉子旁边发呆,手里拿着笔和纸,地上有许多画过的图。他好心地说:“小瓦特应该上学了,别光在家用玩耍来打发宝贵的时光了。”父亲莞尔一笑,说:“谢谢你,我的朋友。不过,你还是看看我的儿子在玩什么吧……”原来,小瓦特在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画了许多图样,这年小瓦特才刚好 6 岁整,客人吃惊地说:“这孩子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家里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个看门。他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烧水的茶壶。水快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一上一下地掀动着……他想: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如果能制造一个更大的炉子,再用大锅炉烧开水,那产生的水蒸汽肯定会比这个大几十倍、几百倍。用它来做各种机械的动力,不是可以代替许多人力吗? 为了搞发明创造,小瓦特发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13 岁开始学习几何学,15 岁读完了《物理学原理》,17 岁开始当学徒工。此后,他真正投入了蒸汽机的研制和发明,一发而不可收。 1757 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当教学仪器修理工。那里既有完备的实验设施和各种仪器,又有许多著名学者和专家,还专门为他创办了实验车间。这些都给瓦特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1769 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经过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制成了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并且获得了第一台蒸汽机的专利权。 1.从父亲的“莞尔一笑”中,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可能是。

2.“一发而不可收”的意思是()。 ①指事情一旦发生,就发展得非常迅猛,已经不是凭借人力能够结束的了。 ②指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局面无法收拾。 ③指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 3.文章讲述了瓦特小时候的两个故事,一是,二是,表现了瓦特 的品质。 4.读了这篇文章,瓦特的成长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呢? 【参考答案】 1.示例:暗暗得意 2.③ 3.画各种玩具的设计图观察壶盖,发现蒸汽的力量很大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4.示例: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不但要善于思考,还要勇于探索,不怕失败。 橡胶带来的启发 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大约是在1817 年诞生的。那时的自行车还很原始,除了车身和两个木头轮子之外,它()没有坐垫,()没有轮胎,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授课人:永年县第六实验学校王学艳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2.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 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以第二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部分,后学习前后两部分。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不断发问,都会问什么?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到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中,去找寻答案。 2.学习第一个事例。 ⑴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谢皮罗教授发现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说说这个现象细小在哪,司空见惯在哪? ⑵再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谢皮罗教授问了些什么问题? ⑶再读第三自然段,交流谢皮罗教授的研究结果。

⑷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在读书交流的同时设置填写表格: 3.学习第二个事例。 ⑴总结学习第一个实例的具体学习步骤。 ⑵按步骤自主学习第二个事例。 ⑶全班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时注意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共同填写上面的表格。 ⑷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4.学习第三个事例。 以自学为主,自己填写表格,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5.学习一、二自然段。 读一、二自然段,围绕着课初就这段所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重点研讨: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注意读悟结合,切忌光谈不读。 6.学习六、七、八自然段。 ⑴自读六、七、八自然段。 ⑵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⑶全班重点研讨“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 元测试题 1、填空.把词语补充完整.(5%) 忘恩()义()之()外莫()之交() 有所失 2、写出4个描写人物外貌或神态的词语.(2%) 例:两鬓花白 3、从下面四个词语中选两个词语.可分别造一个句子.也可以连起 来造一句句子.(先在所选的词下面加点.再造句)(4%) 恭恭敬敬羡慕笑容可掬盼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根据划线部分的意思写词语.请写在下面对应的括号里.3% 六一节.我们班举办了一场联欢会.联欢会上.节目非常精彩. 上台表演的同学个个做了充分的准备.心中很有把握①.都想在台

上一展自己的风采;台下的同学注意力非常集中②地观赏着.不知不觉中联欢会结束了.但是同学们依然很有滋味③地谈论着. ①()②()③ () 二、阅读(24%+22%) 一幅名画的诞生(24%) 天空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没有风.帆没有张起来.岸上.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踏着黄沙.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因为船在载着沉重的货物. 这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868年的夏天.列宾是在比得格勒度过的.一个星期日.同学们约他坐轮船去游览涅瓦河.轮船跑得飞快.一会儿就出了城.展现在他们的是豪华的别墅.忽然.列宾发现迎面来了一只大船.岸上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同学告诉他.那是拉船的纤夫. 纤夫靠近了.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āng zāng、这样lán lǚ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腿.拖着破布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目送着纤夫.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里.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经典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张志芬 学习目标 教学这篇课文要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幻灯片,认识这些科学家吗?选择一个简单地介绍一下。(师做简单补充)爱迪生:举世闻名的发明家,一生约有两千多项创造发明; 爱因斯坦:物理学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 (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 3.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可总有人要质疑,不相信,著名文学家叶永烈先生,写了一篇文章来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

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刚才读书的时候,是否注意到了这些词语) 诞生纵观漩涡敏锐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 洗澡花圃推理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打破沙锅问到底(1)指名读词语。 (2)齐读一遍。 (3)请同学们在这些词语中(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司空见惯、无独有偶、打破沙锅问到底)任选一个词语说句子,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说。我先说一个吧,见微知著: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紫罗兰的花瓣变红,他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里有一种成分能使盐酸变红,继而提出了一连串地问题,这种本领就叫见微知著。 3、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看看叶永烈先生是怎样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的。 学生自由回答:(关键:叶永烈先生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 那这三个事例分别在哪些自然段呢?(三、四、五) 三、精读事例,找出规律 1、请同学们默读三、四、五自然段,然后任选一个事例,在小组中,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1)默读思考,小组练说 (2)交流反馈 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试验,终于发现了酸碱试纸。 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 2、为了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我们再找出关键词来概括这三件事:洗澡水的漩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事例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事例 1、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岸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 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2、牛顿——万有引力 牛顿去郊外游玩,之后靠在一棵苹果树下休息,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苹果会从上往下掉而不是从下往上掉?他带着这个疑问回到了家里研究,结果不断有新的相关疑问产生,于是他不断研究,后来他发现原来地球是有引力的能把物体吸住。随后,就出现了《牛顿物理引力学》。 3、浮力原理的发现 关于浮力原理,有这样一个的传说。 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假,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后来,国王请阿基米德来检验。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领。一天,他在家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上就跑了出去,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E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他经过了进一步的实验以后,便来到了王宫,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

刘占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丰宁一小刘占丽 教材分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教学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教学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三个故事在写法上和内容上的相同点。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5.体会本文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听写生字词, 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3.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 (设计意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既是文题,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它的核心是问题意识。激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可选择教材结论——这个传统意识里的正确权威进行质疑,没有比这个更顺其自然、贴近课堂的材料了,尤其是学生经历了第一课时的感知性学习,基本上认同了这个观点。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会相信这个真理。随即,教师质疑:真理难道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这样轻轻叩开问题之门,探究意识之门,实际上是在创造一个非同寻常的“高峰体验”情境。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基于体验的质疑与探究品质的唤醒过程。)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以第二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部分,后学习前后两部分。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不断发问,都会问什么?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到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中,去找寻答案。 2.学习第一个事例。 ⑴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谢皮罗教授发现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说说这个现象细小在哪,司空见惯在哪?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型:新授课课时: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二、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难点: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二、出声自读课文,自己动手,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解决生字 三、解决重点词语、提出疑难问题 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四、老师检查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划分课文层次,掌握课文结构 1、文章可以划分几个层次?用了是什么结构来论述? 三个层次,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2、全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这几件事情中间是怎么链接起来的? 三件事情(了解三件事情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三件事情。注意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用“无独有偶——”“最有趣的是——”:过渡句和递进作用。 五、关于文章的体裁 1、什么是议论文 论点、论据、论证 2、全文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 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文中用了另一种形象的表述重复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把?拉成了!) 在文章的第三层哪句话和这两句相照应?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3、这是本文的论点,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为了证明这句话是真理,作者用了哪几件事情来进行了证明?

2011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2011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 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60分;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下列各题中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下表Array 中相对应的栏内,共12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并建议设立新疆行省的是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李鸿章 2.长征中,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1989年,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实施了一项着眼于未来、造福于后代的伟大工程,这就是 A.希望工程 B.阳光工程 C.211工程 D.幸福工程4.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历史事件与年代对应正确的是A.抗美援朝-----19世纪50年代 B.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世纪60年代 C.十一届三中全会—--20世纪70年代 D.香港回归—--20世纪80年代

5.15----16世纪,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封闭和孤立状态的重大事件是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 D.三角贸易 6.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A.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B.开创了民主政治制度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使美国成为世界强国 7.右图是名画《向日葵》,1987年日本安田公司以2250万英镑的高价买下了它,创下当时世界油画价格之最。这幅名画的作者是 A.达·芬奇 B.毕加索 C.贝多芬 D.梵高 8.下列事件对近代民主进程有推动作用的是 ①通过《权利法案》②颁布《人权宣言》 ③发表《独立宣言》④思想启蒙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人民宪章》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国际歌》的问世 D.巴黎公社的成立 10.下列文件中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这些霸权主义内容的有 ①《凡尔赛和约》②《九国公约》③《慕尼黑协定》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A.殖民扩张政策 B.委任统治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 A.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种技术的革命 B.科技进步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C.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D.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表

平舟实验小学语文( 六)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活动形式公开课 研究课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作业低效原因 分析与对策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执教时间2018.5.16 执教内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二课时)执教教师赵久进执教班级六(5) 备课初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 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2.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 的写法。 教学重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 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哪些事例来 说明自己的观点?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以第二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部分,后学 习前后两部分。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 教师的建议:

问题预设:“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不断发问,都会问什么?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到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中,去找寻答案。 2.学习第一个事例。 ⑴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谢皮罗教授发现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说说这个现象细小在哪,司空见惯在哪? ⑵再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谢皮罗教授问了些什么问题? ⑶再读第三自然段,交流谢皮罗教授的研究结果。 ⑷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在读书交流的同时设置填写表格: 3.学习第二个事例。 ⑴总结学习第一个实例的具体学习步骤。 ⑵按步骤自主学习第二个事例。 ⑶全班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时注意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共同填写上面的表格。 ⑷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4.学习第三个事例。 以自学为主,自己填写表格,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5.学习一、二自然段。 读一、二自然段,围绕着课初就这段所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重点研讨: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注意读悟结合,切忌光谈不读。 6.学习六、七、八自然段。 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找到真理 谢皮罗 教授 洗澡水的漩涡 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旋涡的方向与 地球的自转有关。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达标测试 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整洁、美观。(8分) 贝多芬来到yōu jìng()的lái yīn()河畔,看到一间茅屋里的là zhú()散发着wēi ruò()的光芒。贝多芬就在这个茅屋里为盲姑娘兄妹按起了qín jiàn(),pǔ xiě()出了闻名于世的《月光曲》。他那chún shú()的琴技和动听的乐曲让兄妹俩深深地táo zuì()了。 二、按要求完成填空。(16分) 1.“绝”的解释有:①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②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③完全没有了,穷尽;④极,最;⑤断绝。给下列词语中的“绝”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5分) (1)悬崖绝.壁()(2)美妙绝.伦()(3)绝.处逢生() (4)斩尽杀绝.()(5)绝.大多数() 2.补全本单元出现的词语再选词填空。(11分) 音乐艺术:天籁()()余音()()()山()水文学艺术:画()点()()()生花笔走()()戏曲用语:()()登场有板()()字()腔()(1)所有为名为利奔走的人们在他眼里只是()的小丑。 (2)一个好的作文开头往往对文章有()的作用。 (3)他的声音,如此动听,好像从远处飘来的()。 (4)小王的普通话说得真是()。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10分) 1.下面每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玉镯.(zhuó)茅屋入场卷波涛汹涌 B.奴婢.(bēi)皮鞋花架子戛然而止 C.驰骋.(chěng)轻纱霎时间唯妙唯肖 D.琴弦.(xián)马鞭锺子期波光粼粼 2.下面没有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句子是() A.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会写“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读记“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②、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③、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文所蕴含的道理比较抽象,教学时组织学生研究三个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追根求源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育学生懂得“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2、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学识字 1、预习生字检查 2、质疑课题 二、导法学文 1.教师: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后是怎么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 2.“司空见惯”的解释及由来、近义词 3.“?”和“!”的解读 4.快速默读课文,比较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 从小事发现问题 有心人(有准备的人) 不断探索(反复……) 写法(发现问题、反复试验、得出结论) 关于三个事例写法上的特点:角度的侧重、量的把握、顺序上的不可逆 三、导练拓展 《自强不息的人必将赢得尊重》 1.事例的选择 2.列提纲

3.标重点 四、板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议论文观点 洗澡水的漩涡发现问题 事例紫罗兰花的变色反复试验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得出结论 结论并不难不容易辩证看问题

高中历史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人教版必修三

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课标要求: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电影的诞生;世界最重要的电影生产基地;现代电视技术先驱;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电视大规模普及应用。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影视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学建议: 本课是一部概要式的影视艺术起源发展史,教材分别从电影艺术的兴起与发展;电视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三个方面作了介绍。通过本课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议教师讲清: 1、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1)影视艺术出现和发展条件 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的推出满足观众期待需求的作品。 (2)电影的发明阶段 路易·卢米埃尔,法国电影发明家和电影导演,他制成的“活动电影机”可以将活动的物像用摄影机拍摄在胶片上,又能通过放映机将这些记录在胶片上的活动物像投射到银幕上──是一种既是摄影机同时又是放映机和洗印机的机器,满足了多人观看的需要。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电影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 (3)电影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