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一、概述

(一)定义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哮喘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提示可变气流受限的一些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根据以下一些临床特征,并排除其他疾病时可诊断为哮喘。

1.临床表现: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辅助检查:

(1)支气管舒张试验: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 ml。

(2)呼气流量峰值(PEF)及其变异率测定:连续2周或以上监测PEF,平均每日昼夜PEF变异率>10%。

(3)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3.鉴别诊断:

哮喘应与左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上气道阻塞性病变、支气管扩张、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等疾病相鉴别。

(三)疾病严重程度分层

哮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急性发作期根据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度4级;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属于非急性发作期,其严重度评估采用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分为良好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3个等级。非急性发作期的长期规范管理是哮喘治疗的重点。

二、药物治疗原则

不同的分期、分级,哮喘的治疗不同,最终目标是既要达到当前控制,又要降低未来风险。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的治疗目标不同:急性发作期治疗目标主要为尽快缓解症状、解除气流受限和改善低氧血症。慢性持续期治疗目标在于达到哮喘症

状的良好控制,维持正常活动水平,尽可能减少急性发作、肺功能不可逆损害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原则是去除诱因,根据严重程度不同,给予相应治疗方案,如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合理氧疗、适时足量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哮喘慢性持续期的长期治疗主要以药物吸入治疗为主,强调规律用药,应遵循分级治疗和阶梯治疗的原则。

根据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选择相应的5级方案(表1),大部分哮喘患者根据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可从第2级或第3级治疗开始,各治疗级别方案中都应该按需使用缓解药物以迅速缓解症状,规律使用控制药物以维持症状的控制。根据疾病控制水平和风险因素水平等,采取升级或降级治疗。常见哮喘的药物治疗推荐见表2。

升级治疗:如果使用当前治疗方案不能使哮喘得到控制,并排除和纠正影响哮喘控制的因素(如吸入方法不正确、依从性差、持续暴露于触发因素、存在合并症、诊断错误等)后,治疗方案应该升级直至达到哮喘控制为止。

降级治疗:当哮喘症状达良好控制且肺功能稳定至少3个月后,治疗方案可考虑降级。选择合适时机才能进行降级治疗,避开呼吸道感染、妊娠、旅游等;每一次降级治疗都应视为一次试验,使患者参与到治疗中,记录哮喘状态(症状控制、肺功能、危险因素),书写哮喘行动计划,密切观察症状控制情况、PEF 变化,并定期随访;通常每3个月减少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剂量25%~50%是安全可行的。

另外,正确选择及使用吸入装置是哮喘药物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吸入装置操作比较复杂,装置使用错误非常普遍,患者依从性不佳也是很大的问题,将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5,6,7,8]。因此,对哮喘药物治疗还需重视患者的用药教育及全程管理。

三、治疗药物

(一)布地奈德

1.药品分类:

平喘药。

2.用药目的:

布地奈德的气雾剂和粉雾剂适用于哮喘的长期抗炎治疗;雾化吸入混悬液则往往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

3.禁忌证:

对布地奈德及制剂辅料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及处理:

吸入药物全身吸收少,全身不良反应少。含ICS的吸入剂常见不良反应以口咽部等局部不良反应为主。吸入后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口咽部不适感、声音嘶哑,甚至念珠菌感染,正确的吸入方法和吸入后及时漱口可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能引起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和/或支气管痉挛)等全身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严重的全身性不良反应,比如出现支气管异常痉挛并出现喘鸣加重时,应立即使用快速短效的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并立即停用本品。

5.剂型和规格:

(1)气雾剂:100 μg/揿、200揿/瓶。该吸入气雾剂由药物和吸入装置组成。药物为布地奈德。吸入装置称为定量压力气雾剂(pMDI),患者通过pMDI喷嘴吸入药物。

(2)粉雾剂:200 μg/吸、200吸/瓶。该吸入粉雾剂由药物和吸入装置组成。药物为布地奈德。吸入装置称为Easyhaler,患者通过Easyhaler吸嘴吸入药物。

(3)雾化吸入混悬液:1 000 μg/支(2 ml/支),5支/盒。6.用法和用量:

仅用于经口吸入。

(1)布地奈德(气雾剂、粉雾剂):本品的剂量应个体化,根据哮喘患者的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剂量,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护哮喘控制水平,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吸入剂量。剂量范围:成人100~1 600 μg/d,儿童100~800 μg/d,每日两次吸入。当哮喘控制后,所有患者都需减量至最低有效维持剂量。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时,对吸气与喷药同步进行有困难的患者可借助储雾罐。

(2)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应经合适的雾化器给药,对大多数雾化器,适当的药液容量为2~4 ml。

①起始剂量、严重哮喘期或减少口服糖皮质激素时的剂量:成人为1~2 mg/次、2次/d;儿童为0.5~1.0 mg/次、2次/d。

②维持剂量:成人为0.5~1.0 mg/次、2次/d;儿童为0.25~0.50 mg/次、2次/d。

(3)特殊人群用药:

①老年患者不需调整剂量。尚无肝、肾功能损害患者使用本品的证据。由于布地奈德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清除,故肝功能下降患者的药物暴露量可能会增加,应密切监护。

②妊娠期间使用布地奈德造成胎儿伤害的可能性很小,然而人体研究并不能完全排除伤害的可能性,同时哮喘长期的良好控制对于疾病预后至关重要,故建议妊娠期哮喘患者应在医生的综合评估和权衡利弊情况下使用。

③布地奈德可分泌入乳汁,使用时需权衡对母亲的受益与母乳喂养婴儿暴露于微量布地奈德中的风险。

7.药物代谢动力学:

吸入给药药物直达呼吸道,起效快,且给药剂量小,全身吸收少。布地奈德吸入后30 min血浆浓度达峰值,吸收后大部分经肝脏首过效应转化为无活性代谢物。

8.药物使用方法:

(1)布地奈德气雾剂:第1次使用该吸入装置前,或者在14 d 及以上时间没有使用后再次使用前,应向空气中试揿一揿以保证吸入装置工作良好。

①打开:拔除喷嘴保护盖并充分摇匀。

②吸入:先尽量呼气(不要将气呼入气雾剂吸嘴)。垂直握住气雾剂,食指或中指放在储雾罐顶部,拇指托住固定座,用双唇包住喷嘴(勿咬喷嘴)。用嘴慢而深地吸气,在开始吸气后

同步按压气雾剂顶部揿出一揿药物(此过程的吸入和按压同步非常重要)。然后将气雾剂从口中拿出,继续屏气约10 s。若处方中需要多次吸入,重复该步骤。

③关闭:盖上保护盖;最后漱口。

(2)布地奈德粉雾剂:

①打开吸嘴保护盖。

②垂直方向上下振摇装置4~5次,使药物填满剂量杯。

③按下顶部,听到"咔哒"声,精准地将一个剂量的药物转入吸入通道。

④先尽量呼气(不要将气呼入气雾剂吸嘴),用双唇包住吸嘴用力且深长地吸气。然后将装置从口中拿出,继续屏气约10 s。若处方中需要多次吸入,重复步骤②~④。

⑤盖上保护盖;最后漱口。

(3)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①在医生指导下准备雾化器以加入雾化吸入混悬液,取1~2个单剂量小瓶,用力扭顶部打开,将药液挤入雾化器药皿中,也可用生理盐水稀释至终体积为2~4 ml。

②安装好雾化器并按说明使用:嘴唇合拢包住咬嘴,平静呼吸,从嘴吸气,经鼻呼气(雾化期间避免雾液喷入眼睛)。

③雾化结束应及时漱口,并擦净面部残留药液;雾化器洗净并晾干备用。

(二)氟替卡松

1.药品分类:

平喘药。

2.用药目的:

氟替卡松气雾剂适用于哮喘的长期抗炎治疗;雾化吸入混悬液常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

3.禁忌证:

对氟替卡松及制剂辅料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及处理:

同布地奈德。

5.剂型和规格:

气雾剂,50 μg/揿、120揿/瓶,125 μg/揿、60揿/瓶。雾化吸入混悬液,2 ml∶0.5 mg。

6.用法和用量:

仅用于经口吸入。

(1)本品的剂量应个体化,根据哮喘患者的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剂量,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护哮喘控制水平,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吸入剂量。剂量范围:

①16岁以上人群:100~1 000 μg/次、2次/d。

②4~16岁儿童:50~100 μg/次、2次/d。

当哮喘控制后,所有患者都需减量至最低有效维持剂量。每日给药剂量超过1 000 μg时,或对吸气与喷药同步进行有困难的

患者,应借助储雾罐以减少对口腔和咽喉的不良作用及增加吸入效果。

(2)吸入用氟替卡松混悬液:吸入用氟替卡松混悬液国内适应证只用于4~16岁儿童及青少年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应经合适的雾化器给药,对大多数雾化器适当的药液容量为2~4 ml。剂量:4~16岁儿童及青少年为1 mg/次、2次/d。应根据儿童的疾病严重程度及个体应答调整剂量。

(3)特殊人群用药:老年患者、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因资料有限,建议妊娠和哺乳期间的妇女权衡利弊应用。7.药物代谢动力学:

吸入给药药物直达呼吸道,起效快,且给药剂量小,全身吸收少。

8.药物使用方法:

(1)氟替卡松气雾剂:药物使用方法同布地奈德气雾剂。(2)吸入用氟替卡松混悬液:药物使用方法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三)倍氯米松

1.药品分类:

平喘药。

2.用药目的:

倍氯米松气雾剂适用于哮喘的长期抗炎治疗;雾化吸入混悬液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

3.禁忌证:

对倍氯米松及制剂辅料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及处理:

同布地奈德。

5.剂型和规格:

(1)气雾剂:50 μg/揿、200揿/瓶;250 mg/喷、200喷/瓶。该吸入气雾剂由药物和吸入装置组成。药物为倍氯米松。吸入装置称为pMDI,患者通过pMDI喷嘴吸入药物。

(2)雾化吸入混悬液:0.8 mg/支(2 ml/支),20支/盒。6.用法和用量:

仅用于经口吸入。

(1)倍氯米松气雾剂:本品的剂量应个体化,根据哮喘患者的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剂量,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护哮喘控制水平,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吸入剂量。剂量范围:成人50~100 μg/次、3~4次/d,每日最大剂量≤1 000 μg。儿童用量按年龄酌减,每日最大剂量≤400 μg。当哮喘控制后,所有患者都需减量至最低有效维持剂量。使用倍氯米松气雾剂时,对吸气与喷药同步进行有困难的患者可借助储雾罐。

(2)吸入用倍氯米松混悬液:吸入用倍氯米松混悬液应经合适的雾化器给药,对大多数雾化器,适当的药液容量为2~4 ml。剂量:

①成人:0.8 mg/次、1~2次/d。

②儿童:0.4 mg/次、1~2次/d。

(3)特殊人群用药:

①老年患者不需调整剂量。

②肝、肾功能损害一般不影响倍氯米松的药动学参数及安全性特征,不需调整剂量。

③尚无在妊娠期使用的相关临床资料,孕妇仅在受益大于潜在风险时,才可谨慎使用。倍氯米松可分泌入乳汁,使用时需权衡对母亲的受益与母乳喂养婴儿暴露于微量倍氯米松的风险。7.药物代谢动力学:

吸入给药药物直达呼吸道,起效快,且给药剂量小,全身吸收少。丙酸倍氯米松是前体药物,基本没有抗炎活性,进入体内后水解为活性代谢产物17-单丙酸倍氯米松而起抗炎作用。8.药物使用方法:

(1)倍氯米松气雾剂:药物使用方法同布地奈德气雾剂。(2)吸入用倍氯米松混悬液:药物使用方法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四)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1.药品分类:

平喘药。

2.用药目的:

用于需要联合应用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的哮喘患者的常规治疗;ICS和"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不能很好地控制症状的患者;或应用ICS和LABA,症状已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

3.禁忌证:

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吸入乳糖(含少量牛乳蛋白质)有过敏反应者禁用。

4.不良反应及处理:

吸入药物全身吸收少,全身不良反应少,常见不良反应以口咽部等局部不良反应为主,特别是含有ICS的制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中含有布地奈德,吸入后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口咽部不适感、声音嘶哑,甚至念珠菌感染,正确的吸入方法和吸入后及时漱口可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该药最常见的全身性不良反应是由于福莫特罗引起的震颤和心悸,这些反应通常可在开始治疗的几天内减弱或消失。另外,还可能引起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和/或支气管痉挛)等,以及心律失常、头痛、头晕、肌肉痉挛及高血糖(非常罕见)等。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严重的全身性不良反应,比如出现支气管异常痉挛并出现喘鸣加重时,

应立即使用快速短效的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并立即停用本品。

5.剂型和规格:

该吸入粉雾剂由药物和吸入装置组成。药物为复方制剂,由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两种活性成分组成。吸入装置称为都保,患者通过都保吸嘴吸入药物。该制剂有3种规格:

(1)80/4.5 μg(60吸/瓶,每吸含布地奈德80 μg和富马酸福莫特罗4.5 μg)。

(2)160/4.5 μg(60吸/瓶,每吸含布地奈德160 μg和富马酸福莫特罗4.5 μg)。

(3)320/9.0 μg(60吸/瓶,每吸含布地奈德320 μg和富马酸福莫特罗9.0 μg)。

6.用法和用量:

(1)仅用于经口吸入,用药剂量应个体化,根据哮喘患者的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剂量,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护哮喘控制水平,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吸入剂量。当哮喘控制后,所有患者都需减量至最低有效维持剂量。80/4.5 μg规格一般用于6~11岁儿童。

①成人(≥18岁):每次160/4.5~320/9.0 μg,2次/d。有些患者可能需要使用量达到每次640/18.0 μg,2次/d。

②青少年(12~17岁):每次160/4.5~320/9.0 μg,2次/d。

③儿童(6~11岁):建议使用每吸80/4.5 μg规格,1~2吸/次、2次/d。

④6岁以下儿童因现有数据有限,不建议6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

(2)特殊人群用药:

①老年患者不需调整剂量。尚无肝、肾功能损害患者使用本品的资料。由于布地奈德和福莫特罗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清除,故严重肝硬化患者的药物暴露量估计会增加,应密切监护。

②妊娠和哺乳期间的妇女使用尚无足够经验,建议慎用。7.药物代谢动力学:

吸入给药药物直达呼吸道,起效快,且给药剂量小,全身吸收少。福莫特罗为速效LABA,吸入后3~5 min起效,作用持续时间为12 h。布地奈德吸入后30 min血浆浓度达峰值,吸收后大部分经肝脏首过效应转化为无活性代谢物。

8.药物使用方法:

(1)打开:旋松并拔出瓶盖,确保红色底座在下方。

(2)旋开:拿直都保,握住底部红色部分和都保中间部分,向某一方向旋转到底,再向反方向旋转到底,即完成一次装药。在此过程中,会听到一次"咔哒"声。

(3)吸入:先尽量呼气(不要将气呼入都保),用双唇包住吸嘴用力且深长的吸气。然后将都保从口中拿出,继续屏气约10 s。若处方中需要多次吸入,重复步骤(2)和(3)。

(4)关闭:旋紧盖子。最后漱口。

(五)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

1.药品分类:

平喘药。

2.用药目的:

用于可逆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规律治疗,包括成人和儿童哮喘;可用于接受有效维持剂量的ICS和LABA的患者,吸入ICS但仍有症状的患者。

3.禁忌证:

对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中任何活性成分或赋形剂有过敏史者禁用。本品中含乳糖,对乳糖及牛奶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及处理:

吸入药物全身吸收少,全身不良反应少,常见不良反应以口咽部等局部不良反应为主,特别是含有ICS的制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含有氟替卡松,吸入后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口咽部不适感、声音嘶哑,甚至念珠菌感染,正确的吸入方法和吸入后及时漱口可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全身不良反应方面,氟替卡松可能引起主要表现为面部和口咽部水肿的过敏性反应、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和/或支气管痉挛)等。沙美特罗可能出现震颤、心律失常、心悸、头痛、关节痛、肌痛、肌肉痉挛、过敏反应及高血糖(非常罕见)等。

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严重的全身性不良反应,比如出现支气管异常痉挛并出现喘鸣加重时,应立即使用快速短效的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并立即停用本品。

5.剂型和规格:

该吸入粉雾剂由药物和吸入装置组成。药物为复方制剂,由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两种活性成分组成。吸入装置称为准纳器,患者通过准纳器吸嘴吸入药物。该制剂有3种规格:(1)50/100 μg(60吸/瓶,每吸含沙美特罗50 μg和丙酸氟替卡松100 μg)。

(2)50/250 μg(60吸/瓶,每吸含沙美特罗50 μg和丙酸氟替卡松250 μg)。

(3)50/500 μg(28吸/瓶,每吸含沙美特罗50 μg和丙酸氟替卡松500 μg)。

6.用法和用量:

(1)仅用于经口吸入。1吸/次、2次/d(由于沙美特罗使用剂量规定,该制剂任何一种规格,每天均不能超过2次,每次不能超过1吸)。根据哮喘患者的综合评估个体化选择合适的剂量(3种规格)。当哮喘控制后,所有患者都需减量至最低有效维持剂量。

①成人和青少年(≥12岁):1吸/次、2次/d(根据哮喘症状选择合适的规格)。

②儿童(4~11岁):1吸/次、2次/d(使用50/100 μg规格)。

(2)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或肾受损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尚无肝脏损害患者使用该药的资料。妊娠和哺乳期间的妇女使用尚无足够经验,建议慎用。

7.药物代谢动力学:

吸入给药药物直达呼吸道,起效快,且给药剂量小,全身吸收少。沙美特罗为慢效LABA,吸入后约30 min起效,作用持续时间为12 h。

8.药物使用方法:

(1)打开:一手握住外壳,另一手的大拇指放在拇指柄上,向外推动拇指柄直至完全打开。

(2)推开:握住准纳器的吸嘴对着自己。向外推滑动杆,直至发出"咔哒"声。表明一次剂量的药已准备好。

(3)吸入:先尽量呼气(不要将气呼入准纳器),用双唇包住吸嘴用力且深长的吸气。然后将准纳器从口中拿出,继续屏气约10 s。

(4)关闭:关闭准纳器,将拇指放在拇指柄上,尽量快地向后拉,发出咔哒声标明关闭。最后漱口。

(六)倍氯米松/福莫特罗气雾剂

1.药品分类:

平喘药。

2.用药目的:

用于哮喘的规律治疗。包括ICS未获良好控制的患者,ICS和LABA已获得控制的患者。

3.禁忌证:

对丙酸倍氯米松、富马酸福莫特罗及其辅料过敏者禁用。4.不良反应及处理:

吸入药物全身吸收少,全身不良反应少,常见不良反应以口咽部等局部不良反应为主,特别是含有ICS的制剂。倍氯米松/福莫特罗中含有倍氯米松,吸入后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口咽部不适感、声音嘶哑,甚至念珠菌感染,正确的吸入方法和吸入后及时漱口可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该药最常见的全身性不良反应是由于福莫特罗引起的震颤和心悸。另外,还可能引起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和/或支气管痉挛)等,以及心律失常、头痛、头晕、肌肉痉挛等。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严重的全身性不良反应,比如出现支气管异常痉挛并出现喘鸣加重时,应立即使用快速短效的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并立即停用本品。5.剂型和规格:

该吸入气雾剂由药物和吸入装置组成。药物为复方制剂,由丙酸倍氯米松和富马酸福莫特罗两种活性成分组成。吸入装置为pMDI,患者通过pMDI喷嘴吸入药物。

规格为100/6 μg,120揿/瓶,每揿含丙酸倍氯米松100 μg 和富马酸福莫特罗6 μg。

6.用法和用量:

(1)仅用于经口吸入。成人(≥18岁):1~2揿/次、2次/d,每日最大剂量为4揿。用药剂量应个体化,根据哮喘患者的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剂量,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护哮喘控制水平,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吸入剂量。当哮喘控制后,所有患者都需减量至最低有效维持剂量。

尚无12岁以下儿童使用经验,12~18岁之间青少年中的资料也有限,不推荐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使用本品。

(2)特殊人群用药:

①老年患者不需调整剂量。尚无肝、肾功能损害患者使用本品的资料。

②妊娠和哺乳期间的妇女使用尚无足够经验,建议慎用。倍氯米松可分泌入乳汁,福莫特罗是否进入人类乳汁尚不清楚,使用时需权衡对母亲的受益与母乳喂养婴儿暴露于微量药物的风险。

7.药物代谢动力学:

吸入给药药物直达呼吸道,起效快,且给药剂量小,全身吸收少。福莫特罗为速效LABA,吸入后3~5 min起效,作用持续时间为12 h。丙酸倍氯米松是前体药物,基本没有抗炎活性,进入体内后水解为活性代谢产物17-单丙酸倍氯米松而起抗炎作用。

8.药物使用方法: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一、概述 (一)定义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哮喘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提示可变气流受限的一些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根据以下一些临床特征,并排除其他疾病时可诊断为哮喘。 1.临床表现: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辅助检查: (1)支气管舒张试验: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 ml。

(2)呼气流量峰值(PEF)及其变异率测定:连续2周或以上监测PEF,平均每日昼夜PEF变异率>10%。 (3)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3.鉴别诊断: 哮喘应与左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上气道阻塞性病变、支气管扩张、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等疾病相鉴别。 (三)疾病严重程度分层 哮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急性发作期根据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度4级;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属于非急性发作期,其严重度评估采用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分为良好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3个等级。非急性发作期的长期规范管理是哮喘治疗的重点。 二、药物治疗原则 不同的分期、分级,哮喘的治疗不同,最终目标是既要达到当前控制,又要降低未来风险。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的治疗目标不同:急性发作期治疗目标主要为尽快缓解症状、解除气流受限和改善低氧血症。慢性持续期治疗目标在于达到哮喘症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完整版)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完 整版) 哮喘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免疫和神经等方面。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过敏原、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病毒感染等。在儿童中,哮喘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密切相关。 3.诊断标准 儿童哮喘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肺功能检查。根据指南,儿童哮喘的诊断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2)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和阻 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排除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 二、常见疾病鉴别 哮喘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时相似,容易造成诊断上的困难。常见的需与哮喘鉴别的疾病包括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以确保正确诊断和规范治疗。 三、诊断和监测指标评估 哮喘的诊断和监测需要依靠客观指标,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常用的指标包括峰流速、呼气峰流率、

肺功能试验、气道炎症标志物等。在评估指标时,应充分考虑患儿的年龄、身高、性别等因素,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四、难治性和重症哮喘的诊治流程 部分儿童哮喘患者由于病情较为复杂或治疗效果不佳而被归为难治性或重症哮喘。对于这类患者,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包括确定诱因、加强药物治疗、应用生物制剂等。必要时,可以考虑使用呼吸支持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法。 五、哮喘分级治疗方案 哮喘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常用的分级标准包括GINA和NHLBI等。治疗方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在治疗中,应注意避免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以免产生副作用和耐药性。 六、医患沟通和患儿教育 医患沟通和患儿教育是哮喘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医生应与患儿及其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详细了解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应加强患儿的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培养其自我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意识和能力。

最新《咳嗽基层诊合理用药南(2020年版)》

咳嗽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0年版) 一、疾病概述[1-4] (一)定义 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症状,是机体的重要防御性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不论是在呼吸专科门诊还是在社区门诊,咳嗽均是最常见的就诊症状。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咳嗽并不是一个疾病,可根据病史、症状(如咳嗽的持续时间、时相、性质、音色以及诱发或加重因素、体位影响、伴随症状等)、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咳嗽的分类及其发病原因。 (三)疾病严重程度分层 咳嗽按病程划分,可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为3~8周,慢性咳嗽》8周。咳嗽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建议以每天痰量》10ml 作为湿咳的标准。临床常根据胸部X线检查有无异常将慢性咳嗽分为两类:一类为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 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慢性咳嗽。咳嗽可由多种原因所致,治疗关键在于病因治疗。 二、药物治疗原则 (一)急性咳嗽的药物治疗 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哮喘等可引起急性咳嗽,往往以对症治疗为主。首先,镇咳药使用须谨慎,在必要时可用于咳嗽剧烈者。其次,对于有痰且不易咳出者应使用祛痰药。第三,抗菌药物不作为常规使用[5, 若有明确感染征象,可考虑给予口服抗菌药物。(二)亚急性咳嗽的药物治疗[6] 感染后咳嗽(PIC)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7] 等可引起亚急性咳嗽。PIC常为自限性,多能自行缓解,但部分患者咳嗽顽固,甚至发展为慢性咳嗽。病毒感染后咳嗽不必使用抗菌药物,少部分细菌感染导致亚急性咳嗽,感染因素依旧存在,可能需要抗菌药物治疗。CVA、EB、UACS的药物治疗可参考慢性咳嗽部分。 (三)慢性咳嗽的药物治疗 CVA、UACS、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和变应性咳嗽(AC) 可引起慢性咳嗽。 1.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治疗原则与哮喘相同,推荐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或ICS 联合长效B, 受体激动剂的复方制剂(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氟替卡松/沙美特罗等) [8] .也可选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时间8周以上,部分需要长期治疗。如症状较重或对上述药物治疗反应不佳时,可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具体药物治疗方案见《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9] . 2.UACS/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 治疗应依导致UACS/PNDS的基础疾病而定[10] .对于非应性鼻炎或普通感冒患者,治疗首选第一代抗胺药和减充血剂(多数为复方制剂药物);变应鼻炎患者首选鼻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第二代组胺药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慢性鼻窦炎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往往需要抗菌治疗,可联合鼻吸入糖皮质激素,也可局部应用减充血剂减轻鼻黏膜充血水肿,或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祛痰剂及黏液溶解剂等辅助治疗。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建议转诊至专科医师,必要时手术治疗。 3. EB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首选ICS治疗,持续应用8周以上,初始治疗的开

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

一、定义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导致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塑。近年来认识到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流行病学(一)哮喘的患病率目前,全球哮喘患者至少有 3 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 万人。(二)哮喘的控制现状近年来哮喘规范化治疗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使我国哮喘患者的控制率明显提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 三、诊断 (一)诊断标准 1.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⑴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⑵发作时双肺可闻散在或弥慢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⑶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检查⑴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⑵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⑶呼气流量峰值(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10%,或PEF 周变异率>20%。符合上述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任一条,并除外其他疾病所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及咳嗽,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不典型哮喘的诊断 1.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作为惟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可变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咳嗽。 2.胸闷变异性哮喘:胸闷作为惟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可变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胸闷。 3.隐匿性哮喘:指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的表现,但长期存在气道反应性增高者。随访发现有14%~58%的无症状气道反应性增高者可发展为有症状的哮喘。 (三)分期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四)分级 1. 严重程度的分级:⑴将慢性持续期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间歇性、轻度持续、中度持续和重度持续 4 级。⑵根据达到哮喘控制所采用的治疗级别来进行分级,在临床实践中更有用。轻度哮喘:中度哮喘:重度哮喘: 2. 急性发作时的分级:程度轻重不一。 四、哮喘的评估 (一)评估的内容 1. 评估患者是否有合并症: 2. 评估哮喘的触发因素: 3. 评估患者药物使用的情况: 4. 评估患者的临床控制水平: (二)评估的主要方法 1. 症状: 2. 肺功能: 3. 哮喘控制测试(ACT)问卷: 4.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 5. 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6.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五、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 (一)哮喘的治疗目标与一般原则哮喘治疗目标在于达到哮喘症状的良好控制,维持正常的活动水平,同时尽可能减少急性发作、肺功能不可逆损害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原则是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为基础,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哮喘治疗方案的选择既要考虑群体水平,也要兼顾患者的个体差异。 (二)药物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⑴控制药物:需要每天使用并长时间维持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其中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全身性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缓释茶碱、色甘酸钠、抗IgE 单克隆抗体及其他有助于减少全身激素剂量的药物等;⑵缓解药物:又称急救药物,这些药物在有症状时按需使用,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包括速效吸入和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全身性激素、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等。 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控制哮喘气道炎症的药物。慢性持续期哮喘激素吸入为首选途径。⑴吸入给药:ICS 局部抗炎作用强,药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2020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2020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国际学术界制定了一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2020》。本指南旨在提供全面、科学、规范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以帮助医生和家长更好地应对儿童支气管哮喘。 一、诊断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家族史和肺功能检查。根据指南的建议,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和呼吸困难,尤其在夜间和清晨加重。同时,儿童有家族史、过敏史或其他相关疾病史的情况下,也应高度怀疑支气管哮喘。肺功能检查是确诊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键步骤,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峰流速测定和肺泡一秒容积测定。 二、治疗 根据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情轻重,治疗分为控制治疗和急性发作治疗。 1. 控制治疗 控制治疗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治疗策略,旨在预防和减少哮喘发作。常用的控制药物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肾上腺素激动剂(LABA)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ICS是控制治疗的首选药物,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肺功能。对于需要更强

效治疗的患儿,可以考虑联合应用ICS和LABA或LTRA。 2. 急性发作治疗 急性发作治疗是针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措施。主要采用的药物包括短效β2-肾上腺素激动剂(SABA)和口服糖皮质激素(OCS)。SABA是急性发作治疗的首选药物,能迅速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OCS主要用于重度哮喘发作,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 三、预防和控制 除了药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控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避免致敏因素: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室内灰尘、花粉、宠物毛发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清洁和更换床上用品。 2. 积极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免疫力和呼吸系统功能。 3. 健康饮食:保证均衡营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避免过多食用油炸、辛辣刺激食物。 4. 定期随访:定期复诊,根据儿童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及时评估疗效。 总结起来,《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2020》提供了全面的诊断和

2020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 南(完整版) 2020年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一、疾病概述 一)定义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通常在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时发生[1,2]。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可伴有其他呼吸道症状如咳痰、气喘、胸痛,上述症状无其他疾病原因解释,可对本病作出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需与肺炎、变应性鼻炎、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支气管哮喘、肺癌、百日咳、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鉴别。 二、药物治疗原则 一)镇咳 对于频繁或剧烈咳嗽造成的不适,影响研究、生活、工作和睡眠,甚至可能引起气胸、肋骨骨折、晕厥等并发症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或苯丙哌林等镇咳药[3,4]。痰多者不宜使用可待因等强力镇咳药。对于白天工作需要精神警觉(如驾驶员)的患者,慎用可待因或其他含阿片镇咳药。可待因和右美沙芬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二)祛痰 溴己新、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和标准桃金娘油等均具有化痰作用。

三)解痉抗过敏 对于支气管痉挛(喘鸣)的患者,可给药解痉平喘和抗过敏治疗,如氨茶碱、沙丁胺醇[4,5]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等。 四)抗感染治疗 不推荐对无肺炎的急性单纯性气管-支气管炎进行常规抗 菌药物治疗[6,7,8,9]。对存在过去一年曾住院治疗、口服皮质 类固醇、糖尿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中一项且年龄≥80岁的患者,或者存在两项且年龄≥65岁的患者,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常见治疗药物见表1. 表1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 三、治疗药物 一)溴己新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解读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解读 阅读提示: 1.哮喘控制药物:推荐首选ICS-福莫特罗,不再推荐单独使用沙丁胺醇等SABA。(见阶梯治疗方案) 2.阿司匹林及药物诱发性哮喘的定义更新为:应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哮喘发作。诱发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药、抗生素或某些生物制剂。 3.重症哮喘的药物治疗:通常使用大剂量ICS;LABA、LTRA、LAMA 以及茶碱都需要与ICS联合使用。 哮喘流行病学 01 哮喘患病率逐年上升 2014年亚洲哮喘研究荟萃分析显示:亚洲成人哮喘患病 率在0.7%-11.9%,平均不超过5%。 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全球哮喘患者达 3.58 亿,较1990年增加了12.6%。 2019年中国肺健康研究显示:20岁以上哮喘患者4570 万,患病率为4.2%。 02 哮喘的控制现状 2017年我国30个省市城区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 平的调查显示:我国城区哮喘患者总体控制率为28.5%。 其中参与2008年哮喘控制调查的10个城市在2017年调

查中哮喘控制率为39.2%,较2008年哮喘控制率28.7%明显 改善。 图1:2008年和2017年我国10个城市哮喘控制情况 03 2020版哮喘分期(根据临床表现) 急性发作期: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加重,并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 慢性持续期:每周均不同频度或不同程度地出现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 临床控制期:患者无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4周以上,1年内无急性发作,肺功能正常。 哮喘诊断与评估 01 哮喘诊断标准 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最全版)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最全版)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实施有效的管理,对于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于2003、2008和2016年三次修订了我国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作为指导性文件对于推动我国的哮喘防治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是在我国既往哮喘防治指南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由我国哮喘学组数十位专家集体讨论而重新修订。本指南旨在为提高我国医务人员对哮喘规范化诊治的认识和水平,提供指导性文件。 一、哮喘的定义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同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和可变的气流受限,随着病程延长可导致气道结构改变,即气道重塑。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型。 二、流行病学

(一)哮喘的患病率 根据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Study]结果显示,采用标准哮喘问卷(哮喘定义为受调查者自报曾被医生诊断为哮喘,或调查前12个月有喘息症状)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球哮喘患者达 3.58亿,患病率较1990年增加了12.6%。亚洲的成人哮喘患病率为0.7%~11.9%(平均不超过5%),近年来哮喘平均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在中国,由于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的抽样方法以及对哮喘的定义差异,不同的调查得出的结果差异较大。例如,2010—2011年在我国7个行政区8个省市进行的“全国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China Asthma and Risk factors Epidemiologic investigation study,CARE研究),采用多级随机整群抽样入户问卷调查,共调查了164 215名14岁以上人群。哮喘的诊断是基于病史、完整的医疗记录,包括过去的1年中有哮喘症状或哮喘药物治疗历史。不典型或通过筛查问卷提示为疑似诊断者,由流调负责单位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峰流速变异率测定,并进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和(或)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明确诊断。结果显示,我国14岁以上人群医生诊断的哮喘患病率为1.24%,新诊断的哮喘患者占26%。吸烟、非母乳喂养、肥胖、宠物饲养、一级亲属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症以及本人患有过敏性鼻炎、湿疹均为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

支气管哮喘管理指南

支气管哮喘管理指南 1.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管理指南。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会导致气道变窄、呼吸困难和喘息等症状。正确的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2. 诊断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基于病史、体征和肺功能检查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医生会收集患者的症状、家族病史和过敏史等信息,并进行身体检查和肺功能测试。 3. 治疗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病情并降低症状发作频率。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药物等,在 控制炎症和扩张气道方面发挥作用。药物治疗:包括吸入型糖皮质 激素和支气管扩张药物等,在控制炎症和扩张气道方面发挥作用。 - 触发因素管理:避免接触引起哮喘发作的触发因素,如室内 污染物、过敏原和烟雾等。触发因素管理:避免接触引起哮喘发作 的触发因素,如室内污染物、过敏原和烟雾等。 - 病情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肺功能和症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病情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肺功能和症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教育和自我管理:提供相关信息和培训,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正确使用药物和应对急性发作。教育和自我管理:提供相关信息和 培训,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正确使用药物和应对急性发作。 4. 急性发作管理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和紧急 情况。以下是应对急性发作的一些措施: - 就医: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就医:及时就医,接受专 业治疗。

- 使用急救药物:使用急救哮喘药物,如雾化吸入短效β2-肾上腺素激动剂。使用急救药物:使用急救哮喘药物,如雾化吸入短效β2-肾上腺素激动剂。 - 进行呼吸训练:掌握呼吸训练技巧,帮助缓解呼吸困难。进 行呼吸训练:掌握呼吸训练技巧,帮助缓解呼吸困难。 5. 生活方式建议 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帮助支气管哮喘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 避免触发因素:尽量避免接触引起哮喘发作的因素,如室内 污染物、饮食过敏原和冷空气等。避免触发因素:尽量避免接触引 起哮喘发作的因素,如室内污染物、饮食过敏原和冷空气等。 - 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确保室内通风良好,减少室内空 气中的污染物。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确保室内通风良好,减 少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 - 定期锻炼: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改善肺功能。 定期锻炼: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改善肺功能。 - 遵医嘱服药:按医生的指导,定时、正确地使用药物。遵医 嘱服药:按医生的指导,定时、正确地使用药物。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2020重庆支气管哮喘者用药指导和药学管理的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2020重庆支气管哮喘者用药指导和药 学管理的 摘要: 1.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2.2020 重庆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指导的内容 3.药学管理的相关知识 正文: 一、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执业药师是药品行业的重要专业人才,负责提供药物知识、用药安全以及药学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和药品种类的增多,执业药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用药指导和服务。因此,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对于提高药师专业素质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2020 重庆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指导的内容 1.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特点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气道高度反应性和气道炎症。病理生理特点包括气道炎症、气道痉挛、气道黏膜水肿和黏液分泌增加等。 2.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包括抗炎、解痉、平喘和预防发作。抗炎治疗主要是使用吸入性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解痉治疗主要使用支气管

扩张剂,如沙丁胺醇、茶碱等;平喘治疗主要是使用口服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等;预防发作主要是通过避免过敏原和增强体质来实现。 3.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用药指导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用药指导包括正确选择药物、掌握用药剂量、遵循用药时间、了解药物副作用和禁忌等方面。药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用药指导,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三、药学管理的相关知识 药学管理是指对药品的研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等方面的综合管理。药学管理的目的是保证药品的质量、疗效和安全,促进药品产业的健康发展。药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药品标准、药品注册、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使用和药品监管等方面。 总之,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对于提高药师专业素质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药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用药指导和服务。

支气管哮喘医疗保健指南(2023年版)

支气管哮喘医疗保健指南(2023年版) 简介 本指南旨在为支气管哮喘患者提供最新的医疗保健建议和指导。请注意,本指南不涉及法律问题,仅提供简单的策略和医疗保健建议。 诊断 -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应基于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测试 结果。 - 必要时,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测和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以辅助 诊断。 治疗 -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严重程度进行个 体化定制。 - 初诊支气管哮喘患者应首先接受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急救治疗。 - 对于轻度和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建议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 剂和吸入型类固醇作为控制治疗。

- 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应考虑添加其他控制药物,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教育和自我管理 - 患者应接受支气管哮喘的教育和自我管理培训,包括正确使用吸入装置、识别和避免诱因、监测症状和使用峰流量计等。 - 患者应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病情监测 - 患者应定期监测峰流量值,以评估支气管哮喘的控制程度。 - 可以使用哮喘日记记录症状、吸入药物使用和峰流量值等信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 急性加重管理 - 患者应学会识别哮喘急性加重的症状,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紧急治疗。 - 紧急治疗包括使用急救吸入药物和根据病情考虑口服或静脉药物治疗。 预防措施

- 患者应尽量避免与诱发哮喘的因素接触,如烟雾、尘埃、花 粉等。 - 预防性使用吸入类固醇可减少哮喘急性加重的发生。 注意事项 -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用药,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 如有其他并发症或特殊情况,请咨询医生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和管理。 本指南提供了支气管哮喘医疗保健的一般建议,具体治疗方案 应根据个体化情况进行调整。请在使用本指南时遵循医生的建议, 并定期进行复诊和评估治疗效果。

支气管哮喘及其临床合理用药

支气管哮喘及其临床合理用药 一、支气管哮喘的定义 近几十年来哮喘发病率呈全球性上升趋势,最新的全球哮喘资料表明全球的哮喘患者达到了 3 亿人,由于哮喘是一个慢性反复发作的过程,因此对哮喘患者家属深信经济和社会所造成的极大损失和影响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幻灯片 4-5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者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二、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药物 (幻灯片 6 )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和起道高反应性的增加说明了支气管哮喘治疗的病因。治疗中要用到抗炎药物,而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常用抗炎药物包括了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以及缓解气道高反应性的抗过敏药物。而哮喘发作时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也就是支气管痉挛,常用的药物有β 2 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以及胆碱能药物。 (幻灯片 7 )哮喘的治疗药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解痉平喘类药物;一类是抗炎治喘类药物。解痉平喘类药物包括:β 2 受体激动剂,茶碱类,抗胆碱药。 抗炎治喘类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一)解痉平喘类药物 1. β 2 受体激动剂 (幻灯片 8-10 )这类药物是高选择性的作用于气道平滑肌上的β 2 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驰解除痉挛。呼吸道平滑肌上分布有丰富的β 2 受体,而β 2 受体激动剂可以高选择的作用于气道平滑肌上的β 2 受体,使得支气管平滑姬肌松驰,解除痉挛。 主要的不良反应是不仅作用于气道平滑肌上的β 2 受体,还会作用于心脏肌肉其他组织上的β 2 受体,因此可带来心率增快、心搏异常强烈、肌肉震颤、恶心等。这类药物长期应用会产生耐受,对于哮喘急性发作的病患者是非常危险的,严重的耐受会带来生命危险。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要点汇总

280.《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要点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实施有效的管理,对于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哮喘的定义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 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同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和可变的气流受限,随着病程延长可导致气道结构改变,即气道重塑。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型。 二、流行病学 (一)哮喘的患病率 (二)哮喘的控制现状 三、诊断 (一)诊断标准 1.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反复发作性喘息、气促,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发作时及部分未控制的慢性持续性哮喘,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

缓解或自行缓解。 2.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检查: (1)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增加12%,且FEV1绝对值增加200ml);或抗炎治疗4周后与基线值比较FEV1增加12%,且FEV1绝对值增加200ml(除外呼吸道感染)。(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3)呼气流量峰值(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至少连续7d每日PEF昼夜变异率之和/总天数7)10%,或PEF周变异率{(2周内最高PEF值-最低PEF值)[(/2周内最高PEF值+最低PEF)×1/2]×100%}20%。 符合上述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并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 气促、胸闷及咳嗽,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不典型哮喘的诊断 1.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2.胸闷变异性哮喘(CTVA): 3.隐匿性哮喘: (三)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控制期。(四)分级 1.严重程度的分级: 2.急性发作时的分级(表2): 四、哮喘的评估

(完整版)哮喘的诊断治疗指南

(完整版)哮喘的诊断治疗指南 1. 介绍 哮喘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受限。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是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和预防哮喘发作的关键。 2. 哮喘的诊断 - 2.1 客观症状 - 慢性持续或反复出现的喘息 - 呼吸困难 - 胸闷 - 咳嗽 - 2.2 肺功能检查 - 肺活量 - 强迫呼气容积一秒(PEF) - 喘息反应试验 - 气道阻力测量 - 2.3 过敏源检查 - IgE特异性抗体测定

- 皮肤过敏原联合试验 - 壁虱试验 3. 哮喘的治疗 - 3.1 非药物治疗 - 环境控制 - 避免过敏源 - 健康生活方式 - 3.2 药物治疗 - 3.2.1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 3.2.2 短效抗胆碱能药物 - 3.2.3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 3.2.4 长效抗胆碱能药物 - 3.2.5 可控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 3.2.6 可控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以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固定剂量复合制剂 - 3.2.7 可控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以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可变剂量复合制剂 - 3.2.8 5-脱氧维舒脑 - 3.3 急性哮喘发作的治疗

-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 - 糖皮质激素静脉或口服给药 - 支气管扩张剂 - 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4. 哮喘的预防 - 4.1 常规预防措施 - 避免过敏原接触 - 规律生活,健康饮食 - 注重室内空气质量 - 定期锻炼,增强体质 - 4.2 抗炎预防治疗 - 可控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 抗白细胞介素-5受体拮抗剂 以上是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完整版内容。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发作至关重要。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建立个体化的治疗计划,以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哮喘发作的风险。

2023年最新支气管哮喘处理指南

2023年最新支气管哮喘处理指南 简介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量的人群。为了提供最新的治疗指南,以下是2023年最新的支气管哮喘处理指南。 诊断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测试结果来确定。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气喘、胸闷和呼吸困难。肺功能测试中的峰流速率和肺活量的变化也可以帮助确认诊断。 分级和治疗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支气管哮喘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程度。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情分级来确定。 轻度支气管哮喘 对于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建议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进行需要时的缓解治疗。如果症状不得到控制,可以考虑加入低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

中度支气管哮喘 对于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建议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与ICS的固定联合治疗。如果症状仍无法控制,可以考 虑增加ICS的剂量或添加其他控制药物,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 重度和严重支气管哮喘 对于重度和严重支气管哮喘患者,建议使用高剂量ICS与 LABA的固定联合治疗。如果症状仍无法得到控制,可以考虑加入 口服糖皮质激素(OCS)。 儿童支气管哮喘 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方案应根据其年龄和病情确定。常用的药物包括ICS、SABA和LTRA。儿童患者的治疗还应考虑 到其生长发育和药物的副作用。 教育和自我管理

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其家属应接受相关的教育,了解哮喘的病情、治疗和自我管理。他们应该学会正确使用吸入器,并了解哮喘的触 发因素和预防措施。 总结 2023年最新的支气管哮喘处理指南提供了针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的治疗建议。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 减少症状和发作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最新2023年支气管哮喘管理指南

最新2023年支气管哮喘管理指南 1. 引言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气道。本指南旨在提供最新的治疗和管理方法,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士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哮喘。 2. 诊断 哮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体检和肺功能测试。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间歇或持续的呼吸困难、哮鸣、胸闷等症状。 - 症状与遗传因素、环境暴露、感染、运动等因素的关联。 -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症状的改善。 3. 分型

哮喘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因此,对哮喘进行分型是十分重要的。常用的分型方法包括: - 哮喘的严重程度:轻度、中度或重度。 - 哮喘的控制程度:良好控制、部分控制或未控制。 - 哮喘的表型:过敏性哮喘、非过敏性哮喘、运动诱发性哮喘等。 4. 治疗 4.1 药物治疗 哮喘的药物治疗是以控制症状和防止急性发作为主。主要药物包括: - 吸入性皮质激素(ICS):是哮喘长期管理的基础。 -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通常与ICS合用。 -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用于缓解急性症状。 4.2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 - 哮喘教育:提高患者对哮喘的认识,学会自我管理。 - 避免触发因素:如烟草烟雾、宠物毛发、尘螨等。 - 呼吸康复训练:增强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5. 哮喘危重症处理 对于哮喘危重症,医疗专业人士需要: - 立即给予高浓度氧气。 - 高剂量吸入或全身应用皮质激素。 - 给予SABA以缓解痉挛。 6. 结语 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实用的治疗和管理建议,以改善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

药学毕业论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合理用药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合理用药 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1]。治疗药物分为解痉平喘类药物和抗炎治喘类药。解痉平喘药物主要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茶碱类和炎症介质拮抗剂等;抗炎治喘类药包括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炎症介质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等。现就几种常用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报道如下。 1 茶碱 茶碱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药理作用。本品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时易于诱发心律失常,应谨慎使用并适当减少剂量。茶碱的治疗窗窄,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可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死亡,有条件时应监测茶碱血药浓度,其有效、安全血药浓度为6~15mg/L。影响茶碱代谢的因素较多,如发热、妊娠、肝脏疾患、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合用甲氰咪胍或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应引起重视。多索茶碱的作用与氨茶碱相同,但不良反应较轻。茶碱缓(控)释片口服后昼夜血药浓度平衡,平喘作用可维持12~14h,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症状的控制。由于血药浓度平稳、维持时间长,比普通剂型的茶碱安全、有效,与糖皮质激素和抗胆碱能药物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2 糖皮质激素类 可分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糖皮质激素。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局部抗炎作用强。通过吸气过程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小,且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血液的药物大部分被肝脏灭活,而使全身不良反应较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使

用1w方可奏效。溶液型和气雾型制剂可造成患者声音嘶哑和口咽 部真菌感染等症状。目前上市的药物中丙酸氟替卡松的全身不良 反应较少,因此,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被推荐作为长期治疗持续性 哮喘的首选药物。当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无效时,应尽早改用口服 剂型。可选用半衰期短的泼尼松、泼尼松龙或甲基泼尼松龙等, 采用每天或隔天清晨顿服的给药方式,以减少外源性激素对脑重 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严重急性哮喘发作时,应静脉给药,宜 选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或甲基泼尼松龙。 3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β2-受体激动剂扩张支气管的作用较快,同时,还可通 过与肺组织细胞表面的β2-受体作用来抑制气道肥大细胞释放过 敏炎性介质,有助于预防哮喘的发作,从而使β2-受体激动剂成 为首选的支气管扩张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有沙丁胺醇、特布 他林、丙卡特罗、非诺特罗、沙美特罗,作用时间持续12h,适用于慢性哮喘、夜间发作性哮喘。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 体激动剂联合应用具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可增加患者的依 从性,减少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适合于中—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应按 需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一使用,也不宜过量使用,否则可引 起肌肉震颤、低血钾、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长期应用此类药物 可使气管平滑肌β2-受体数目减少,产生耐药性。 4 抗胆碱能药物 支气管哮喘患者多有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研究发现支气 管上的M受体以M3亚型为主,选择性M3受体拮抗剂的支气管扩 张作用会更强。吸入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胺,对支气管平滑 肌M3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传出支,降低迷 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全身副作用小,作用持久,不易耐药,

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喘息是儿童最为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之一,常在患有呼吸道疾病时出现。由于儿童的特殊解剖、生理及免疫特点,喘息在儿童中发生率较高。在很多儿童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支气管炎、肺炎中,都可表现为以喘息为主的临床特征。数据表明,约34%的儿童在3周岁之前出现过至少1次喘息,有近一半儿童在6岁前会出现喘息[1]。 为了更规范地管理儿童喘息性疾病及其用药,专家组广泛参阅相关文献,依据国内外相关防治指南,汲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同时结合国内外防治哮喘等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经验,对临床常用药物的种类、药学特性、安全性等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临床合理用药方案,制定了《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简称指南)。该指南尽可能贴近临床、贴近基层,对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较为实用和规范的指导和建议,以期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指南对诊疗机构配备儿童用药、保证药物可及性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本指南共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1)儿童喘息性疾病概述;(2)儿童喘息性疾病常用药物;(3)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的一般原则;(4)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合理用药。介绍了常见的儿童喘息性疾病种类,列举了5类常用于儿童喘息性疾病治疗的药物,提出了合理用药的一般原则,并重点介绍了5种常见儿童喘息性疾病的治疗目标、治疗原则、临床建议的用药剂量和疗程。

由于儿童喘息性疾病诊治指南在国内为首次提出,针对喘息发生的机制、儿童喘息性疾病临床用药的高级别临床循证依据目前仍然存在不足,尚待临床专家、同道们进一步努力。专家组将在不断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收集更多的证据,计划每2年对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 1 儿童喘息性疾病概述 儿童喘息临床表现为呼吸过程中发出的持续、粗糙、高调的声音,是由气体通过狭窄气道形成湍流产生。引起儿童喘息的原因包括哮喘、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气管及支气管发育异常和异物、呼吸系统一些少见疾病,也包括呼吸系统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血管环畸形和胃肠道疾病等。本指南主要涵盖儿童气道炎症相关喘息性疾病,主要包括哮喘、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等,其中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最为常见。 学龄前儿童喘息的表型有多种分类,目前被大家熟知和广泛认可的是Tucson儿童呼吸研究的分类:早期一过性喘息、早期起病的持续喘息、迟发性喘息[1]。 1.1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与成人比较,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儿童早期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气道管腔狭小,肺泡数量少,整个肺脏含血多而含气少,黏膜纤毛清除能力差、呼吸代偿能力不足等,使年幼儿童容易发生气道阻塞和出现喘息[2,3,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