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移动ICT业务模式战略发展思考

中国移动ICT业务模式战略发展思考

中国移动ICT业务模式战略发展思考
中国移动ICT业务模式战略发展思考

中国移动ICT业务模式战略发展思考来源:《卓望》杂志 2010-06-04 16:59:30 [ 1242阅读 0评论 ]

分享到139说客

内容摘要:从产品到渠道,从支撑到合作,集客业务需多管齐下——访中国移动江苏公司集团客户部总经理助理戴银桥先生

戴总刚刚病愈出院就热情地接受了我的采访:他谈到中国移动向ICT进行战略转型就是下一片蓝海市场,是未来重要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ICT业务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既保有了用户又拓展了中国移动全业务市场;从运营商的发展来看,一定要走一条新路子,不能只做纯粹的通道运营商,还要将通道智能化,并进一步向新的行业进行转换,即新的转型。中国移动要实行新的转型,这是一个非常长远的目标。

《卓望》(以下简称卓):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下中国移动ICT业务诞生的背景及相关信息,

《戴银桥》(以下简称戴):我们从市场竞争谈起,我认为在竞争时代,整个市场体系应该只有一个市场,我们把市场区分为集团、个人和家庭,完全是为了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建立一套整体的市场策略。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导致重复投资现象非常严重。比如中国电信的固定电话网和有线宽带网的网络建设已经是非常完善非常丰富了,但为了全业务的整体竞争,在获得无线业务经营权后在无线网络的建设上仍要投入大量的资源,目的是为了要进入到竞争对手的市场以缓解利润考核压力。这是三大运营商都面临的问题,也是个全国性的问题,这种发展模式势必造成恶性竞争和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值得工信部和整个管理界去思考。

我们再来谈下业务捆绑。在集团客户市场实行固话和专线捆绑,如某客户有100部固定电话,如果每部电话每月消费都在50元以上则我送你100台移动电话,并且每个月话费可以减免30元。在家庭市场实行固话和宽带的捆绑,如用户每年消费1500

元,就可以免去家庭固话的月租费用,并再赠送一部CDMA手机,且每个月减免30元费用。利用这种交叉补贴的方式既可以实现对现有客户的捆绑,同时又可以大力快速地发展新用户。中国电信就是依靠这种捆绑和交叉

补贴的方式轻松进入到移动市场,它一方面通过固网和移动网的捆绑来发展集团用户,另一方面又大力推工作手机,如公安部门的警务通工作手机、工商部门的工商通工作手机、税务部门的税务通工作手机等,通过将客户的工作业务流程嵌入到手机,实现手机和工作的环节紧密结合,这种捆绑方式使得客户转网壁垒很高,非常有利于用户的长期保有。

同样,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迫切地需要我们大力发展家庭宽带业务,用“宽带+移动手机”的方式实现对移动用户的交叉捆绑;同时我们还要在政企行业大力推动专线发展,通过语音专线、互联网专线、数据专线的发展进一步地捆绑用户。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建设有线宽带网络,实现住宅小区、办公楼宇的全光纤覆盖,如果我们不去建的话带来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将有可能带来用户的大量分流。中国移动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实现用户的保有,我们的庞大用户群体吸引竞争对手不断通过政策或是其固网覆盖优势来对我们的用户进行辐射和分流。在全业务竞争时代,我们明显感到我们移动网的优势并不明显,而固网天然的屏障使得竞争对手在竞争形势上处于优势,竞争对手可以在一夜之间将用户的移动网络号码进行更换而没有任何负面影响,而我们对于进入固网企业去进行更换桌面电话和专线难度则非常大。所以,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强大的固网支撑的话,不管在行业用户还是家庭用户竞争中都将处于劣势。

由于我们在接入网方面的思路比较清晰,投资也比较多,目前我们整个的网络结构非常完善,给我们进入集团客户市场提供了非常充分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1月,江苏移动集团客户业务从原有的集团数据部中独立出来以后,我们采取了几项有力的措施,实现了集团信息化收入和集团客户覆盖率的大幅提升,一是大力推动转型业务和专线的发展,大力推动PBX小交换机,二是大力拓展ICT业务。在拓展过程中,我们发现ICT业务给我们带来了最大的好处就是既实现了用户的保有又拓展了专线类业务。因为通过ICT业务的渗透能够有机地将手机和企业的信息网络进行耦合,对用户进行强有力地捆绑,同时通过ICT业务的拓展带来大量的电路需求。以政府行业为例,政府近几年在大力建设“权力阳光”工程,实现权力的公开化。“权力阳光”工程需要将政府的部、委、办、局整个连在一起,这就产生了大量的电路连接需求;“权力阳光”工程需要实现移动办公,这就需要政府的办公业务流程跟工作人员的手机进行耦合,实现对政府用户的长期保有和深度捆绑。通过大力拓展“权力阳光”ICT项目,这样我们过去数十年没法建的城域网全部铺设完成,而且是政府主动要求我们铺设。

中国移动大力拓展ICT业务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进行用户的保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虽然用户保有还可以通过综合V网的建设,但是绝没有信息化的合作和ICT的合作来得更加深刻和牢固。因为进行信息化的融合之后可以由一个项目的合作转化成为一揽子项目的合作计划,在双方之间形成紧密联系的纽带,谁也甩不掉谁。比如我们现在和中国人寿保险合作,从桌面电话到人寿定损等信息化合作全部是一揽子解决,全省的电路也全部是一揽子解决。

实践证明,我们通过一些ICT的业务合作,不仅深入地满足了客户需求,实现了对用户的长期有效保有,还拓展了我们的专线业务,把我们原来费了很大劲都没法铺设的光纤宽带都全部铺设下去。另外,ICT项目在深度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

可以与客户建立长久的业务往来,维持更稳定的客户关系结构,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说ICT业务是我们下一步要重点发展的业务。

《卓》:ICT模式在其他运营商中的发展情况如何,

《戴》:我们在明确了发展ICT的重要意义之后,曾经对一些国内外运营商的

发展历程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国外运营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英国电信BT和德国电信DT,英国电信组建了英国电信全球服务部(BT Global Services)专门从事ICT业务,它的发展之路是以提供网络服务为核心,通过网络增值服务逐步转

向IT服务,并渗入IT外包服务;通过IT外包服务把通讯类的技术融合到IT行业当中,为企业进行IT外包并且提供一揽子信息化的解决方案。英国电信是从一个纯粹的固网运营商逐步向IT类、ICT类服务的方向发展,应该说非常成功。另一

个典型案例是德国电信,它的发展之路是以IT服务为核心,通过收购专业的IT服务厂商进入企业ICT服务市场,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整合ICT服务。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与专业服务厂商进行合作,通过与很多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来推动ICT的融合。

国内运营商最典型的是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具备一级系统集成资质,且已经在22个省级公司成立了ICT部门。早在2006年,江苏电信就成立了江苏鸿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专门拓展ICT类业务,当时注资只有几千万,现在已经注资到

1.1亿元。中国电信在ICT业务的发展上起步很早,到目前为止在整个行业的

发展也是做得最好的。江苏鸿信目前400多人中,有100多人在进行ICT业务的软件开发和技术整合。中国电信在过去建立了号码百事通和系统集成公司两艘巡洋舰,到目前为止仍然一直在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卓》:江苏移动在ICT业务发展中的历程如何,有什么好的经验借鉴, 《戴》:我认为从运营商的发展来看,一定要走一条新路子,不能只做纯粹的通道运营商,

还要将通道进行智能化,但仅仅智能化还不够,还应该去向新的行业进行转换,即新的转型,中国移动要实行新的转型,这是一个非常长远的目标。

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在南京召开,中国移动打败竞争对手中国电信成为十运会合作伙伴后,为十运会提供了一揽子的服务方案。我们提供的是服务而非产品,为运动员提供服务;为赛事提供解决方案;为指挥、为记者、为社会大众提供对应的服务解决方案,将我们的产品和应用进行整合。比如,我们将“会务通”整合到整个赛事组织当中,从录入、报名到整个参赛过程,再到为记者提供平台发送消息,我们给整个十运会大众提供了一个说、学、唱、听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这套方案做得非常好,后来在奥运会和山东全运会都得到很好的借鉴。

在十运会的服务方案中,我们还将12580进行了包装,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12580服务团队。我们在很多媒介会上去讲如何实行12580整合,实现将中国移动的短、彩信业务和很多资源包括社会合作资源整合在一个平台,让用户通过这个平台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衣、食、住、行、用的订购,同时还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如“指路通”。

可以看出,我们打造的十运会的服务方案实际上是一个最典型的ICT解决方案,从中可以总结出很多经验:首先,一定要实行后向的合作,实际上这是资源重新整合的问题。从12580的模式来看,规模资源是中国移动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也认为在规模资源上能够带来新的资源合作;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进一步地进行ICT 的合作、进行信息化的渗透,这是长期和资源进行合作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这个结论在中国电信号码百事通后来的发展中得到了印证。实际上中国移动这么多年没有一个稳定的合作伙伴,如果我们能够进行信息化合作、进行IT类的服务、进行ICT类的整体解决方案的订制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深入到各个资源

企业的内部进行整体资源的一些重新分配和打包。这种资源不仅能为我们12580的发展带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思路,更能为我们进入其他行业进行更深领域的合作带来思路。

比如说医院,一直以来我们与其信息化的合作难度非常大,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能够更好地融合到医疗服务上的通信产品;再有医疗企业一向本位主义严重,没有更好地考虑如何通过信息化解决手段来实现整个服务和医疗流程的改变。但是医院的资源又非常丰富,如果我们能把医院这个环节打通,把从诊疗、会诊、家庭病房、健康日常咨询等一系列需求都打通,这个价值链将会非常巨大。现在我们江苏无锡物联网研究院将医疗信息化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将一些诊疗设备远程化。一方面将我们的信息化产品融合到医院中去,另一方面通过和他们信息化的合作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医院的信息很多,比如节假日医生的坐诊、专家的预诊、专家介绍等,如果我们跟他们进行一揽子的ICT模式的信息化合作,那么相关信息医院自然会提供给我们。

其次,要与客户建立长期深入合作的关系。我们在与江苏省政府部门进行权力阳光项目合作时,客户说合作之前没认为我们有能力做这个项目,在合作之后才发现我们的执行力强、技术人员水平高、服务态度也非常好,他感受到了一个企业为他服务的能力而不是单单一个客户经理。在权力阳光项目合作之后,我每周甚至每天都会和客户有电话联系,沟通方案的调整和更改,这种融洽度是非常深刻的。再比如我们为苏宁电器打造的ERP系统,通过长期深入的合作,我们和苏宁的关系非常融洽,也为我们后来的专线进入苏宁做了很好的铺垫。进入全业务运营后,我们与客户关系的融洽度进一步增强,客户也进一步理解了中国移动。

通过这些项目,我们逐步发现了推进ICT业务的重要性,经过我们的大力推动和呼吁,中国移动江苏公司领导非常重视这一块,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向集团公司提出申请,要求建立独立的系统集成子公司,这样我们才能申请系统集成资

质,还可以积累和储备人才,为以后大规模转型做准备。经过集团公司批准后,我们在今年年初成立了江苏移动系统集成子公司,注册资金一个亿,是全移动集团第一家具备独立法人的系统集成子公司,我们还从外面专门引进了ICT 成熟人才进行ICT整体方案的解决和整合,对现有产品线进行梳理,同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新产品的订制和业务开发。

《卓》:成立了独立公司之后,你们在运作ICT上是否可以大展身手了呢, 《戴》:从去年来看,我们的ICT业务发展非常好,09年下半年开始发力,全年我们全省推进了51个项目,签约额2.8亿,成绩非常显著。当时省公司ICT管理人员只有3个人,但我们依旧进行了很多标志性的工作。

1. 建立全国第一套ICT评估模板

2009年我们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建立了全国第一套ICT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包含了ICT业务如何进行方案整合、项目审批和管理,并建立了全国第一套ICT项目评估模板。通过此模板我们可以规定项目是投资类还是BT类,多少年能够收回投资,投资收益率是多少,延伸收益在哪里,评估我们最终是盈利还是亏损。一般在盈利的情况下我们会去大力拓展,如果是亏损我们会找原因,结合该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延伸效益进行综合考虑。现在我们又增加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模板——ICT类设备考评模板,投资的设备、设备的价格、设备的维保都有一个标准的模板,如果超过费用预算说明设备配置是不合理的,必须改进。这个评估模板是非常独特的。

2. 建立一套非常合理和行之有效的合作伙伴模式

我们建立了一套非常合理和行之有效的合作伙伴模式。因为中国移动进入ICT 市场比较晚,所以能力非常强的ICT合作伙伴不是很多。2007年的合作项目主要是工作手机的合作,如城管通、警务通、还有就是手机终端的合作如苏宁的手机客户端项目,合作伙伴还是比较少。2009年大力拓展ICT项目以后,针对合作伙伴

的服务,我们采取有偿服务的方式,采用“有项目走项目,没项目走服务”的策略。比如项目在前期拓展时我们需要合作伙伴的帮助来进行方案的整合,我们会核算合作伙伴所派的人工及工时,然后根据人员素质、工作质量来给予相应费用。对于拓展成功的项目,我们会分析项目构成,将中国移动不具备实施的部分优先外包给参与前期拓展的合作伙伴来实施,以实现共赢。这样保证了我们的合作伙伴能够投入全部精力来进行项目拓展,保证了合作伙伴的利益。这在ICT 发展初期的思路是非常对的,否则我们没法团结到更多优秀的合作伙伴来帮助我们。

3. 进行产品梳理,建立全省第一个产品库

我们还对产品进行梳理,建立了全省第一个产品库。我们把权力阳光、城管通、视频监控、呼叫中心等项目进行规范化。规范内容包括:项目怎么实施、方案怎么制定、怎样与业主沟通等。去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

今年成立了独立的ICT公司后,我们可以开展很多工作,包括经营规划、市场规划、商机捕获、技术支撑、应标、商务报价、合作模式确定等。我们集客部门会定期牵头召集投资决策会和专题汇报会,通过这种方式保证流程制度的合理,重大项目决策的规范,同时加强对项目的管理,规避风险。

《卓》:目前在发展ICT业务上,您觉得还有哪些困难或瓶颈,

《戴》: ICT业务对于中国移动来说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碰到的困难还是不少的,我们也一直在积极进行解决。目前主要碰到以下几个瓶颈:一是资质的问题,我们的系统集成子公司刚刚成立,很多资质如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资质都还暂时没有,很多项目受限于资质要求我们也没法参加投标。二是人员的问题,目前我们的ICT人员尚未完全到位,虽然从省到各个地市都专门成立了ICT团队,但人员数目都比较少,且经验也相对欠缺,项目支撑能力和把控能力都有待加

强。三是产品体系上的差距,目前江苏电信已经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产品和涵盖大部分行业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而我公司的产品体系还不丰富,主要依靠合作伙伴合作开发,自身研发能力比较弱,仅在部分领域具有优势。

《卓》:2010年,中国移动还会大力发展TD建设,物联网也在兴起,它们与ICT有怎样的联系,

《戴》:肯定有关联,而且非常密切。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我们把TD技术更好地融合到行业应用中去,融合到M2M物联网中去。目前我们无锡物联网研究院正在进行环境监测、医疗、智能交通、太湖治理等方面的研发,也与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进行紧密合作。我们给研发中心定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无线视频传送。无线视频传送就是用TD-SCDMA网络来传送的,目前单TD和双TD的模式我们都作过一些测试。

另外还有一个在ICT业务同时也是物联网业务当中重要的发展方向:一卡通。一卡通业务在校园市场和企业市场都具有广泛的发展需求,目前在全省很多高校都已经铺设并进行建设。但一卡通的发展模式也让我们感到非常困惑,因为不仅仅是与学校进行一卡通的合作,还需要进行校园信息化的合作,包括校园的管理系统、教育系统等方面的建设都要进行一揽子的打包,导致我们的投入非常大。虽然通过资源互换的方式,校方指定我们为唯一合作商进行校园宽带的建设,通过这种交叉补贴的方式来弥补我们的一些损失,但我们的投资回收期依旧很长甚至项目处于亏损状态。这是整个产业链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摸索和探讨的问题。

《卓》:未来您对ICT业务的期望是什么,

《戴》:2009年中国移动的业务发展还可以,但从整个行业来看,传统话音业务的ARPU值逐步下滑,业务增长乏力是个不争的事实。如何寻找新的蓝海,如何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是我们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我认为向ICT战略转型就是我们的下一片蓝海市场,是我们新的利润增长点之一,国际上多个运营商向ICT转型的

成功案例也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醒得很早但起得很晚,我们全集团都应该真正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我们要真正地了解到我们做ICT的目的是什么,当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会遇到瓶颈,发展ICT业务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就是进行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浅谈移动公司的IDC业务迷局 IDC业务眼下移动公司在国内市场算不上主要角色,IDC在市场格局上主要有三股力量:一、南电信北联通占去大头;二、民营优质第三方IDC如:万国数据、世纪互联、中金数据等瓜分高质企业;三、大量的属地化的小型IDC,填补前两类剩下的中小企业及个人市场。中国移动要大力发展IDC,可以说是前路异常艰难。可是由于IDC的附着性巨大,特别是对于ICT业务转型有着重大支撑作用,发展IDC业务是一个必须趟过的河,所以不论艰难险阻,我们唯有勇往直前。 IDC的业务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是重要的牵制力量与手段,主要的战场或者说业务收入并不直接来源于此,这个从IDC业务的收入即可知道。几类竞争对手的情况,总体看都不是很理想,大家都在谋求业务的突破。电信与联通其实并没有把重心放在IDC业务上,而主要是通过出售出口流量与专线来收益,而对于纯IDC的业务其实发展的并不好。世纪互联、万国数据、中金数据这一类的大型的且在全国布点的专业化第三方IDC玩家一直在圈地、布点、搞业务推广、谋求合作等动作,也实实在在地吸引了一些用户,但是由于目前政策环境、管理理念、及时机等关系,我认为它们是赚够人气但没有赚够银子,从其放慢扩张的步伐等系列情况可以看出。另一类小IDC则就象中国的山寨手机制造商,我认为是“一直在模仿,从未成主流”,百十来块钱一年的主机,随时有关门的风险,反正正儿八经企业不敢用它们。 中国的IT环境并没有象之前估计的那样把IDC业务弄火,似乎IDC业务一直喊得很响,又很快地被弄成一地鸡毛,它倒是还存在,但是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价值。我个人分析这是因为时机未到。一、中国企业多数只愿相信自己,所以有实力的企业都希望自己建,它们的领导看到成排的黑色柜子就象看到列队的士兵和武器一样,很爽,很威武。二、这个行业的价值被过度扭曲了,一样的东西贵的好几万,便宜的一两千,说明书的承诺弄得都一样,只靠自己标几个星来说这个好,让用户直蒙头。三、人工便宜服务不值钱,在发达国家,养人成本高,中国则不是,你提说把服务都包给我能节约人力,但是中国这力一算账,大家还是决定自己弄,不麻烦你IDC公司了。四、行业发展秩序和规范失去应有效力,服务履行过程中缺乏真正意义的保障,罚责也不明确,信息也不公开,对于失范的企业也不制裁。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移动提出要大力发展IDC业务,要做中国国内领先的IDC业务提供商,要三分天下有其一。这个发展过程正好赶上现在云计算的兴起,云计算对于IDC业务是一个升级换代的契机,中国移动要想达成既定的发展目标,一要充分利用云计算的机会,发挥差异化优势;二要吸取电信、联通及万国数据等公司的教训,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入手,联合各方着力塑造健康合理的行业发展环境。三要联合力量实现发展,主要是针对行业的大客户不要只看到一个公司应该看到一个行业,不要把东西都拽在手上,大家合作别人一起担当一起谋利。

中国移动市场营销策略 伴随着全球移动通信需求的飞速增长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移动也加快了自 身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不断推出新业务,创建新品牌;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吸引、留住用户,积累客户资本,打造核心营销能力,因此针对移动通信市场的营销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移动在短短几年能够取得快速的发展,关键在于其赢得了客户的心,在产品、服 务、客户关系、营销传播等层面不断创新。 今天的电信业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创造价值的机会,但是许多尝试利用这些机会的公司正 在遇到很大的挑战。 中国移动一直在实施整合营销传播,强调“沟通从心开始,强化自身“移动通信专家的定位。 如分布在各城市的户外广告牌;电视、电台、网络、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上的形象传播、促销和产品传播;形象广告与软文相互配合;以大客户经理和终端营业员为代表的个人 营销传播,以直邮与短信为代表的直接营销传播,围绕重大节日或事件的事件营销等等集中 突出在企业形象、服务质量、社会公益等诸多方面的良好形象,以赢得广大用户和社会公众 的认知与支持。 同时根据不同目标客户的特定展开相应的针对性传播,如校园营销计划,主要是通过一 些校园内的相关活动或举办相应的全国大型赛事,如街舞大赛、彩信暗语大赛等等;全球通高端论坛;VIP卡计划,针对商务人士的活动特点,与一些高尔夫俱乐部、机场、高档休闲场 所等联合促销;事件营销,通过赞助2015年奥运会、与世界杯、央视等合作来提升品牌的 影响力、认知度和美誉度等等。 一、移动通信行业发展概况与趋势近几年,中国移动通信市增长迅速。 截止11月,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1.98亿户,年增长超过6000万户。 2002年5月,中国移动的GPRS正式商用,并于10月推出彩信服务。 中国的3G频谱划定,国家第三、第四张移动牌照颁发在即,TD-SCDMA产业联盟宣布 成立,移动支付等新增值业务发展迅速,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移动公司统计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已跃居世界第 二,仅次于美国。 1、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已揭开新的一页虽然话音业务仍是目前我国移动通信业务中的主 要业务,但以短消息、WAP业务为代表的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则已进入了起步阶段。 据有关人士预测,今年年底,全国移动数据用户将达到80万户,2004年将达到4300万户左右,其中手机上网用户数将占手机用户数的30%。 2、预付费业务迅速发展随着今年我国移动市场竞争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移动运营商的 竞争也日趋激烈。

机密 中国移动通信2008-2010年战略规划 二〇〇八年二月

目录 前言 (3) 一、2007-2009年战略规划实施回顾 (6) 二、2008—2010年发展环境判断 (10) 三、2008—2010年战略思路和目标 (15) 四、2008—2010年度工作重点 (16) 五、2008—2010年战略措施 (20) (一)打造卓越运营体系 (20) (二)开创移动多媒体事业 (26) (三)形成“创新型”增长模式 (28)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 (31) (五)构建卓越组织 (33) (六)培育卓越人才 (37) (七)做优秀企业公民 (40) 六、战略规划实施要求 (43)

前言 为迎接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通信)与时俱进,提出了“新跨越”战略,明确了从“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走向“做世界一流企业”,从“移动通信专家”成为“移动信息专家”的战略定位,并确立了中国移动通信“成为卓越品质创造者”的长期战略目标。 2006年以来,随着“新跨越”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移动通信在继续稳步实施“新跨越”战略,大力打造“一个中国移动”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不断提升企业软实力,加快互联网和海外市场的拓展,创建开放、安全、无处不在、功能丰富的通信信息生态系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无所不能的信息应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等多项重大战略决策并开展了有益的尝试,进一步丰富了“新跨越”战略的内涵与实践。 2007年,通过强化战略-绩效闭环管理体系,公司总体战略执行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移动通信2007-2009年战略规划》(以下简称07-09年战略规划)中各级指标的07年目标值完成情况良好。通过实施07-09年战略规划,公司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做世界一流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征程中再创佳绩。 随着形势的变化与企业自身的发展,中国移动通信滚动制定了《中国移动通信2008-2010年战略规划》(以下简称《08-10年战

中国移动企业级大数据中心建设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略的服务能力,对驱动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对外提供信息服务型产品,实现大数据开放后的运营和服务提升,公司决定在全国围实施中国移动企业级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通过整合全公司数据资源,盘活数据资产,助力公司第三条曲线的拓展,以服务“增效、外增收”的整体企业战略,保证中国移动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设要求与重点 企业级大数据中心作为中国移动唯一、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服务和运营的平台,通过“统一采集、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和统一服务”,形成集团及各省市公司“多节点”、“网状网”形态的数据和服务共享能力;具备独立机构以承担平台建维、数据交换、资产管理、应用开发、数据服务和数据运营职责。为企业、外部客户提供“按需”的服务能力,辅助企业决策,彰显数据价值。 企业级大数据中心的建设要求包括三方面: (一)建好组织:建立相对独立的、专业的企业级大数据中心管理机构,立足公司全局,全面负责企业级大数据平台的规划、建设、运维,以及数据资产管理、产品开发和数据运营等职能。 (二)搭好平台:企业级大数据中心满足中国移动全部数据“统一采集、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服务”的要

求,实现逻辑集中;全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分布于多个节点,进行物理分散,同时实现关键数据资产的异地容灾备份。 (三)做好服务:企业级大数据中心能为集团各部门、专业基地(位置等)、专业公司(咪咕、互联网、政企、在线服务、物联网等)、各省公司及外部行业提供灵活的“按需”服务。 二、建设重点 企业级大数据中心建设重点要求如下: (一)企业级大数据中心的能力要求 为了承接大数据中心的基础平台管理、数据交换、资产管理、应用开发、数据应用、数据运营六个职责,在大数据平台技术架构层面提供数据基础服务能力、系统平台管理能力、数据资产管理能力和应用共享开放能力四个部分: 数据基础服务能力:数据基础服务能力是大数据平台的基础,包含数据采集功能、数据存储运算功能、数据交互功能。数据采集需包括来自BSS、OSS、MSS的基础数据、来自于用户上网行为的DPI二次解析数据以及来自外部的第三方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运算功能可根据数据类型及应用采用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技术实现对不同价值、规模、时效性的数据差异化存储和运算。数据交互功能是实现不同形式的数据存储之间的数据交互。 系统平台管理能力:大数据平台需具备系统平台管理能力,提供对大数据平台的软件和硬件资源的管理,包括诸如资源管

精心整理开辟新市场、寻求新突破、实现新增长 一、全业务竞争优劣势分析 单业务运营商向全业务运营商的转型不是简单的选择,而是电信业面对电信宏观大环境的变化和业务技术重大变革的唯一出路与最佳战略决策。无论是为了降低 个他网运营商传统利润区开展亮剑行动,利用全业务作为武器,阻挡手机用户流失,并发力集团客户市场,深入进行固网业务挖掘,打造新的收入增长点。 下面分析一下中国移动在全业务运营商转型中的优势和劣势。 (一)优势

1、中国移动在移动市场处于绝对优势,同时也是竞争对手觊觎的领域 2、中国移动个人用户群基础庞大、拥有最丰富的客户资源 3、移动网络及服务质量好,在社会上拥有良好的业务口碑 4、雄厚的资金优势,可以采用资本用作的方式快速拓展全业务 5 6 1 2 3 4、中国移动在以固网为基础的家庭和集团客户资源方面与电信、联通存在着巨大差距。 5、中国移动和铁通的整合工作还在继续过程中,获取的固网能力难以在短期内发挥作用。

二、三个领域重点渗透,开展亮剑行动 重点推广以语音专线、数据专线和互联网业务为基础,捆绑综合V网、IMS等多种业务,切入固网的核心利润区,扩大业务影响力。 (一)专线领域 1、 2 3 4 1、通过语音直联方式,在集团客户内积极开展综合V网业务,利用手机、固话短号互拨,提高集团手机用户粘性,为下一步固话策反提前埋下伏笔。 2、利用TD8位信息机与铁通固话相结合,结合移动总机、PBX业务、IMS业务,在高价值、重点集团客户内大力发展语音策反工作,提高语音业务的市场份额。

3、面向服务类集团客户,如电力、金融、保险、交通、公安、公共事业等单位呼叫中心,加大公关力度,积极开展语音分流业务。 4、面向商业类集团客户,利用语音直联+400业务或TD信息机+400业务,进行产品组合营销,满足客户实际需求,拓展在商业类客户中的市场份额。 1、企 2 三、

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IDC 一、国际信息港基本情况: 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简称国际信息港,是迄今为止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最大的土建项目。 ■区位:位于北六环和京藏高速交界处,昌平区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内,至金融街总部38公里,至机场45公里,至管理学院25公里 ■规模:总用地1322亩,净用地894亩,共分9个地块远期建筑规模达130万平方米。近期建设规模约41万平方米,包括研发中心、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等。一期工程建设规模6.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数据中心、通信机房和实验室等。 ■工程建设特点:通信机房全专业系统集成,高科技与高可靠性机房设施,实现并超越绿色节能设计目标 ■机柜资源:共计约2000个可用机柜。 ■华速数据作为移动内容引入服务商,移动4G\全网IDC服务商,独立运营移动国际信息港IDC,为客户提供高标准专业化的IDC服务。 二、建筑结构: 1.公寓式模块化设计:独立的供电系统、独立的精密空调专设区、独立的安防监控系统,符合国家A类机房规范标准 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一级,机房楼抗震8级,各防护区之间隔墙耐火极限达到或髙于国家规范标准要求參机房承重10 kN/平方米,电力电池室20 kN/平方米。 3.二层层高5.1米三四层层高 4.8米;二层净高约3.6米三层净高约3.4米;架空地板高度600mm、750mm (髙密度机房) 4.气流组织方式:地板下送风,上回风,封闭冷通道 5.走线方式:采用强弱电分开的上走线方式 三、网络配置: 北京移动IDC核心网络采用全冗余结构设计,全年网络可用性高达99.99% ,北京移动的高品质IDC机房采用20G冗余链踣独立上联至中国移动骨干网,并与北京省网直连充分保证客户数据传送高速、安全、IDC机房以104G 带宽冗余上联至中国移动骨干网核心节点及北京移动省网骨干节点,为客户提供充足的带竟,保证各类网络应用畅通无阻。 四、电力配置: 1市电供应:4路不同局向lOOOOkw市电高压电专线供电,供电十分充足?柴油发电机:n+1台配置髙性能柴油发电机组,提供24小时无限制的供油机制 2.UPS :独立的UPS供电系统,2N冗余系统(双总线冗余系统) 3.后备电池:双总线UPS系统中每套UPS配置的储蓄电池组,机房满载后备时间30min 參机柜供电:双路电源供电,每列机柜配2台配电列头柜,分别给机柜A/B两路供电,提供可靠双路供电,可在机房每列机柜的列头柜到每个

中国移动技术愿景2020+白皮书

目录 1前言 (3) 1.1范围 (3) 1.2趋势 (3) 1.3整体概述 (4) 2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服务 (4) 2.1人-人:未来通信服务 (5) 2.2人-信息:数字内容及信息服务 (6) 2.3企-企:企业信息化服务 (7) 2.4企-人:行业应用服务 (7) 2.5企-信息:数据能力开放服务 (8) 2.6物-物:智能物联网服务 (9) 2.7物-人:智能家居和家庭关爱服务 (10) 2.8物-信息:社交化物联网服务 (11) 2.9物-企:产业信息化服务 (11) 2.10信息-信息:数据资产运营服务 (12) 3技术愿景 (13) 3.1终端2020 (14) 3.1.1直观沟通,自然交互 (14) 3.1.2百态终端,智感万物 (15) 3.2网络2020 (16) 3.2.1网随人动,用户定制 (16) 3.2.2软化灵动,绿色运营 (18) 3.2.3安全可信、智能运维 (19) 3.3应用2020 (20) 3.3.1深度挖掘,增值共赢 (20) 3.3.2开放数据,价值提升 (22) 4参考文献 (22)

1前言 1.1范围 本白皮书是中国移动提出的在2020年及其之后的若干年内对产业各方面技术发展的构想,包括行业发展趋势,面向万物的数字化服务和对技术发展的看法。希望产业各方能够在此愿景描绘的场景下开展交流、合作,共同实现美好的愿望。 1.2趋势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从有线到无线,从呼叫位置到呼叫个人,从摩尔斯码到语音及短信,从以网络能力提供为主到以用户需求体验为主的移动多媒体业务(视频业务社交媒体,定位服务,融合通信等)的发展,未来信息网络的发展会呈现出三条主线:新型智能终端,超宽带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化的应用。2020年的到来,信息通信客户需求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个人消费者,企业客户以及产业革新方面会呈现何种趋势?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到2020年,先进的交互和显示技术将为用户创建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无缝联接(例如:超视听,3D打印,增强现实,体三维等)。用户在消费海量信息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微型企业”,生产出大量的个性(iMade)数字信息。 ●企业虚拟化 身处全球各处的企业员工通过身临其境的虚拟网络协作,紧密地工作在一起。公司外包的IT全部依靠云。产业价值链进一步精细划分,多个企业在其中自动、有效的相互作用。 ●产业跨界创新 无处不在的移动宽带网络引发了多个行业新一轮的变革(金融、交通、能源电力、教育、医疗等),并且创造了新的e行业,如:车联网,e医疗,e物流等。 根据GSMA预测,2020年全球数据消费量增长11倍,全产业价值增长11000亿美元。到2020年,平均每用户每天至少需要消费1G字节流量,网络容量增加至少1000倍;融合的移动通信业务渗透到各行各业,以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网络变革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体验;运营商会在如下领域面临挑战: ●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持续网络建设投入的同时,如何保障稳定增长的收入 ●客户体验成为核心竞争力,如何确保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体验一致性,并在此基础 上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通信行业差异化战略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电信业将面对全球通信企业的挑战。中国的产业信息化也从根本上推动了通信行业的发展。电信业重组后最直接结果就是新三家运营企业都可以全业务运营,三家运营商如何根据自己的不同背景,根据自己已有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开展基于全业务的差异化服务?固网与移动的有效融合已成为电信产业发展必然趋势,这一产业趋势导致的根本性转变就是要求运营商从战略到业务的转型。 当中国电信获得移动业务后,借助多重业务捆绑以及原有固网业务移动化的发展契机,提高其整体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成为核心;也就是说,中国电信需要在固网与移动网络融合而衍生的数据业务上下功夫。中国移动在获得全业务牌照后,将需要改变基础业务较为单一的局面,完成从“移动信息专家”到“综合信息专家”的转变。而中国联通则更加复杂,不仅面临业务层面的融合,还面临组织结构的融合,未来联通需要通过业务创新、品牌整合等锻造核心能力,并通过组织调整等加强内部管理,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国内三大通信行业的差异化战略已经从以前的电信主导宽带和固话,移动主导移动电话,联通主导基础网络,逐渐变为现在的多方位业务全面发展。电信开始推出3G手机移动电话,联通也推3G 以及融合以前的网通的宽带业务,移动则收购了铁通,也大摇大摆做起了宽带业务,并且收费也是相当便宜。 大体上,通信行业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其差异: 一、品牌形象。 品牌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而驱动这种资产的关键因素是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总体感知和看法。进而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品牌购买和消费行为。我国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指出:“市场竞争是产品竞争,产品竞争是质量竞争,而质量竞争往往是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的。因此,品牌就是企业的信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能力的综合表现,名牌不仅有巨大的市场开拓力,还有强大的人心征服力,一旦消费者的心被征服,名牌就可以长久的占领市场。” 中国移动的这点就做得很到位,在移动这个大品牌下面又分了很多个小品牌,比如说动感地带,神州行,全球通,等等。而其中每一个品牌所针对的消费群体也有所不同。动感地带的客户群主要是学生群体以及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套餐花样百出,资费实惠;神州行针对的是大部分的老百姓,方便简单易行,计费简单可靠,每月消费不多;而全球通则是提供给高端客户,满足客户的一些比较高端的需求,比如出国或者经常出差之类的,通常情况下每月的话费都比较多。像动感地带找周杰伦代言,神州行葛优代言,对产品的形象定位就比较准确,给消费者留下一个很深的固有印象,品牌也就比较成功了。还有联通旗下的品牌新势力啊,电信的天翼等等。 二、价格差异。 随着国内电信业竞争形式的变化,行业利润和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如何保持好的企业

中国移动ICT业务模式战略发展思考来源:《卓望》杂志2010-06-04 16:59:30[ 1242阅读0评论] 分享到139说客 内容摘要:从产品到渠道,从支撑到合作,集客业务需多管齐下——访中国移动江苏公司集团客户部总经理助理戴银桥先生 戴总刚刚病愈出院就热情地接受了我的采访:他谈到中国移动向ICT进行战略转型就是下一片蓝海市场,是未来重要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ICT业务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既保有了用户又拓展了中国移动全业务市场;从运营商的发展来看,一定要走一条新路子,不能只做纯粹的通道运营商,还要将通道智能化,并进一步向新的行业进行转换,即新的转型。中国移 动要实行新的转型,这是一个非常长远的目标。 《卓望》(以下简称卓):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下中国移动ICT业务诞生的背景及相关信息? 《戴银桥》(以下简称戴):我们从市场竞争谈起,我认为在竞争时代,整个市场体系应该只有一个市场,我们把市场区分为集团、个人和家庭,完全是为了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建立一套整体的市场策略。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导致重复投资现象非常严重。比如中国电信的固定电话网和有线宽带网的网络建设已经是非常完善非常丰富了,但为了全业务的整体竞争,在获得无线业务经营权后在无线网络的建设上仍要投入大量的资源,目的是为了要进入到竞争对手的市场以缓解利润考核压力。这是三大运营商都面临的问题,也是个全国性的问题,这种发展模式势必造成恶性竞争和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值得工信部和整个管理界去思考。 我们再来谈下业务捆绑。在集团客户市场实行固话和专线捆绑,如某客户有100部固定电话,如果每部电话每月消费都在50元以上则我送你100台移动电话,并且每个月话费可以减免30元。在家庭市场实行固话和宽带的捆绑,如用户每年消费1500元,就可以免去家庭固话的月租费用,并再赠送一部CDMA手机,且每个月减免30元费用。利用这种交叉补贴的方式既可以实现对现有客户的捆绑,同时又可以大力快速地发展新用户。中国电信就是依靠这种捆绑和交叉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 X有限公司X X分公司 企业文化规划手册 (2007~20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有限公司XX分公司 二零零七年二月

目录

根据《中国移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2006-2008)》,特制定《中国移动XX公司XX分公司企业文化规划手册(2007~2009)》,作为XX分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贯彻落地集团文化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国移动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为公司战略发展服务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软实力。 二、背景分析 (一)XX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背景 秉承做优秀企业公民的诚意,中国移动坚持以诚信实践承诺,以永不自满、不断创新的进取心态,精益求精,追求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在践行责任、追求卓越的征途中,移动人以奉献诠释责任,以责任铸就卓越,中国移动业绩蒸蒸日上,正推进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战略。 在追求卓越的征途中,XX分公司根据集团新跨越战略,适时对文化理念体系进行了重塑。XX分公司文化理念体系的塑造,以“一个中国移动(One CM)”为前提,本着“有机融合、彰显共性、拓展内涵、体现特色”的原则,贯彻落实中国移动企业文化,同时兼顾XX分公司特色,将XX分公司原有企业文化资源与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对接,提炼总结出符合XX分公司管理特点的执行文化。 经过反复研讨和全员参与,通过多种科学有效的专业方式,在传承和创新的原则指导下,经过反复修改和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中国移动XX公司XX分公司执行文化理念手册》,这是我们XX分公司所有员工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XX分公司全体成员共同心声的凝聚!这本手册系统提出了以愿景、使命及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核心理念,以及提出了落实核心理念的执行理念。它是在“一个中国移动(One CM)”的指导下,以“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为准则,基于中国移动XX公司XX分公司过去成功实践的精神要素的总结,也是放眼未来驱动中国移动XX公司XX分公司追求高远的价值指导。 (二)XX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XX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塑造XX分公司新的执行文化理念体系,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管理机制,全面、协调、深入地贯彻落实XX分公司执行文化理念,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宣贯落实,从文化明晰化逐渐过渡到文化制度化,达到实现文化管理化,最终实现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在XX分公司落地生根。 1、积极推行XX分公司新的执行文化理念,使文化标准化、明晰化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就文化而论文化”,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建设方法,使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使员工行为有了可供参照的标准,支持企业形象与企业品牌的大幅跃升,企业内部进一步增强凝聚力与向心力。 2、努力使企业文化通过制度获得更强的执行力,得到基本的组织保障、资源保障与执行保障

中国移动 1公司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通信”)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目前,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是我国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服务品牌,用户号码段包括“139”、“138”、“137”、“136”、“135”、“134(0至8号段)”和“159”。中国移动通信在我国移动通信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列全球第一。截止到2005年底,网络已经100%覆盖全国县(市),主要交通干线实现连续覆盖,城市内重点地区基本实现室内覆盖,客户总数超过2.4亿户,与206个国家和地区的271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与101个国家和地区的93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国际及台港澳地区短信通达106个国家和地区的214家运营商,彩信通达6个国家和地区的21家运营商。

中国移动通信已经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中国移动通信已连续5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世界500强,最新排名第224位。在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组织的“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评选中,列中国企业500强综合榜第四位,列服务企业500强第二位。上市公司成为连续三年入榜《福布斯》“全球400家A级最佳大公司”的唯一中国企业。 中国移动通信既是一个财务稳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赢利性公司,又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具有发展前景的持续成长性公司。面向未来,中国移动通信确立了“做世界一流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的发展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中国移动通信将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打造卓越的运营体系,建设卓越的组织,培育卓越的人才,打造“一个中国移动(One CM)”,努力成为移动信息专家和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2发展历程 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1994年3月26日,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 1995年,GSM数字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7月17日,中国移动第1000万个移动电话客户在江苏诞生。 1997年10 月22日、23日,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分别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中国移动职业规划 为了能够成为滚石移动集团大家庭中得一员,如若有幸,为了能快速融入其工作环境中去,为了能够对中国移动数字娱乐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我将对今后在滚石移动的工作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具体说来,就是在重新认识自我和对移动数字娱乐行业、滚石移动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与自己、与中心最匹配的职业发展道路,确立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职业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需的实施方案。 一、自我剖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进行职业规划首先要“知己”,即全面、深入、客观的分析和了解自己。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我自己:出生于三湘大地一个小县城——攸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艰苦的成长环境塑造了我勇于挑战、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纯朴善良的父母教会了我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的处世原则,十年高等教育的经历给予了我广博深厚的知识积淀。 (一)爱好及个性 广泛的个人兴趣和业余爱好,如爬山、打球、唱歌、交友等,使我认识和结交了众多的朋友,接触并融入了不同的“圈子”,从而培养了我活泼开朗、友善待人的个性特点和性格取向。漫长而丰富的学习历程和实习经历造就了我吃苦耐劳、锲而不舍、永不退缩的坚强意志,养成了我仔细认真、踏实、追求完满的做事风格。 (二)学习能力

学习努力,治学严谨,作风踏实,动手能力较强,在学校以来及一直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踏实学习,工作以来,更是虚心接受外界的一切可学习的知识,各方面知识都有所涉猎,尤喜好哲学、交际口才等方面知识,并阅读学习了大量此方面的书籍。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培养潜力。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更注重自身的理解与体会,并以此通过与人的交流和沟通、社会经历当中进行实践验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业务素养。 (三)践行能力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先后从事实习教学、训练教官、正是销售与渠道拓展等工作,并创办了自己的家教工作室,逐步形成了自己在工作中独特的分析判断能力、业务执行中娴熟的驾驭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独自开展工作。 (四)外语及计算机能力 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同时,熟练计算机操作,能够熟练使用Office等各类办公及统计软件,计算机水平较高。 以上四点分析的都是我的优点和长处。我的缺点和不足主要在于工作经历、社会阅历较少,缺乏深厚的实践经验,对工作、社会理解还不够深刻,这正是我今后要在滚石移动加以学习、补充和完善的地方。 二、环境分析 在“知己”的基础上还要“知彼”,即全面、客观、正确地分析和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工组岗位、单位情况以及行业环境,这样才能做出

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1994年3月26日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 1994年12月底广东首先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1995年4月中国移动在全国15个省市也相继建网,GSM数字移动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7月17日中国移动第1000万个移动电话客户在江苏诞生。 1997年10月22日、23日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分别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1998年8月18日中国移动客户突破2000万。 1999年4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 1999年7月22日0时"全球通"移动电话号码升11位。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它是在分离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和业务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揭牌。 2001年7月9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2.5G)系统投入试商用。 2001年11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第一亿客户代表在北京产生,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已成为全球客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2001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通信关闭TACS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 2002年3月5日中国移动通信与韩国KTF公司在京正式签署了GSM-CDMA自动漫游双边协议。中国移动通信率先实现了GSM-CDMA两种制式之间的自动漫游。

2002年5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实现短信互通互发。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业务正式投入商用。 2002年10月1日中国移动通信彩信(MMS)业务正式商用。 2003年7月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总量均居世界第一,手机产量约占全球的1/3,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生产大国。 2003上半年,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2.34亿户,普及率为18.3部/百人。 1997年底北京、上海、西安、广州4个CDMA商用实验网先后建成开通,并实现了网间的漫游。用户发展达到55万户。 1998年8月一纸“军队不得参与经商”的禁令使“电信长城”运营者的身份变得格外敏感,CDMA在中国的前途因此备受关注。 1999年6月联通在香港举行的全球CDMA大会上宣布其CDMA发展计划,但因知识产权谈判等因素,该计划没有实施。 2000年2月16日中国联通以运营商的身份与美国高通公司签署了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为中国联通CDMA的建设打清了道路。但是,框架协议签署仅仅两周之后,联通CD MA项目便被政府暂停。 2000年10月中国联通副总裁王建宙宣布将重新启动CDMA网络建设,并且于该年年底正式开始了筹备工作。 2001年1月原部队所有133CDMA网在经过几个月的资产清算后,正式移交中国联通。 2001年2月27日联通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负责整个联通CDMA网络的建设和经营。联通CDMA网络建设的具体筹划工作正式展开。 2001年3月28日联通CDMA建设一期工程系统设备的采购开始发标。 2001年5月15日中国联通CDMA一期工程系统设备招标结果公布,10家中标厂商与中国联通所属联通新时空签订了总金额RMB121亿元的合同。CDMA网络建设全面启动。 2001年6月联通在2001年3G大会暨第六届CDMA年会上与世界13家著名运营企业签署CDMA网间漫游谅解备忘录,包括美国斯普林特、加拿大BellMobility、日本KDDI、澳

信息与通讯技术(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简称ICT)以计算机为核心的ICT 凭借网络飞速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ICT不同于传统通信概念,它的字面意思是信息通 信技术。ICT产生的背景是行业间的融合以及对信息社会的强烈诉求。ICT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全面表 述更能准确地反映支撑信息社会发展的通信方式,同时也反映了电信在信息时代自身职能和使命的演进。ICT核心指标体系:ICT指标体系包括核心指标体系和影响力指标体系,其中ICT核心指标 体系列表包括ICT基础设施指标、家庭和个人ICT接入和使用指标、企业ICT接入和使用指标三部分, 核心指标体系已经成型,而ICT影响力指标仍处于研究过程中。 ICT业务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既保有了用户又拓展了中国移动全业务市场;从运营商的发展来看,一定要走一条新路子,不能只做纯粹的通道运营商,还要将通道智能化,并进一步向新的行业进行转换,即新的转型。中国移 动要实行新的转型,这是一个非常长远的目标。 《卓望》(以下简称卓):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下中国移动ICT业务诞生的背景及相关信息? 《戴银桥》(以下简称戴):我们从市场竞争谈起,我认为在竞争时代,整个市场体系应该只有一个市场,我们把市场区分为集团、个人和家庭,完全是为了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建立一套整体的市场策略。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导致重复投资现象非常严重。比如中国电信的固定电话网和有线宽带网的网络建设已经是非常完善非常丰富了,但为了全业务的整体竞争,在获得无线业务经营权后在无线网络的建设上仍要投入大量的资源,目的是为了要进入到竞争对手的市场以缓解利润考核压力。这是三大运营商都面临的问题,也是个全国性的问题,这种发展模式势必造成恶性竞争和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值得工信部和整个管理界去思考。 我们再来谈下业务捆绑。在集团客户市场实行固话和专线捆绑,如某客户有100部固定电话,如果每部电话每月消费都在50元以上则我送你100台移动电话,并且每个月话费可以减免30元。在家庭市场实行固话和宽带的捆绑,如用户每年消费1500元,就可以免去家庭固话的月租费用,并再赠送一部CDMA手机,且每个月减免30元费用。利用这种交叉补贴的方式既可以实现对现有客户的捆绑,同时又可以大力快速地发展新用户。中国电信就是依靠这种捆绑和交叉补贴的方式轻松进入到移动市场,它一方面通过固网和移动网的捆绑来发展集团用户,另一方面又大力推工作手机,如公安部门的警务通工作手机、工商部门的工商通工作手机、税务部门的税务通工作手机等,通过将客户的工作业务流程嵌入到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企业发展战 略规划策划书 目录 前言

战略纲要 战略目标 第一章、战略总则与分析一、战略总则 (一)战略编制背景(二)战略指导思想及原则(三)战略规划时限 二、战略分析 (一)企业宏观环境分析(二)企业行业环境分析(三)竞争对手分析(四)目标市场分析(五)供应商分析(六)企业分析 第二章战略选择与评价 一、企业总体发展战略 二、企业竞争战略 第三章、战略实施与控制一、战略实施 (一)品牌战略 (二)人力资源战略(三)财务战略 二、战略控制 (一)事前控制

(二)事后控制 (三)随时控制 前言 【战略纲要】: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以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为的战略目标。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持续为社会、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以卓越的服务与技术创新、经营创新,为组成社会的各个不同利益群体创造共性的价值和个性的价值。追求客户满意服务,让客户满意,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是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经营的根本。追求优良的业绩,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和共同成长的观念,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为达到共同的企业目的而奋斗。 【战略目标】 销售目标 公司五年内将抓住市场机遇,通过稳妥经营,实现销售快速增长。 单位:百万

到2018年主线业务实现的净利润占到公司净利润的70%左右:辅线实现的净 利润占公司净利润的30%左右。

(3)阶段发展目标: 如:力争五年时间实现上市,到2018年,企业产值达19704亿。 第一章、战略总则与分析 一、战略总则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与纲领,指引企业发展方向,明确企业的业务领域,指导企业资源配置,指明企业的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措施。有利于建立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使员工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从而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有利于履行社会责任,扩大就业,保护资源和环境,充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战略编制背景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通信”)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

中国移动 重点增值业务开展策略白皮书 (第二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010年1月

目录 目录 (2) 前言 (5) 总则 (5) 个人产品介绍 (10) 一)娱乐类产品 (10) 无线音乐 (10) 手机游戏 (72) 手机电视 (15) 手机视频 (19) 手机动漫 (24) IVVR (27) 手机冲浪 (76) 二)沟通类产品 (30) 号簿管家 (30) 139邮箱 (81) 飞信 (85) 手机桌面助理(待补充) (91) 三)学习类产品 (32) 手机阅读 (32) 四)日常生活类产品 (36)

12580 (41) 手机支付、手机钱包 (45) 位置业务 (51) 中国移动应用商场 (91) 五)商务类产品 (59) 手机证券 (59) 手机广告 (64) IDC (68) 家庭与集团产品介绍 (96) 手机对讲(POC) (107) 10648物联通 (109) 车务通 (111) 车行无忧 (115) CM-IMS全业务语音产品 (116) 集团V网 (118) 移动400 (120) 网信 (121) “G3爱唱”业务 (122) 展会通 (122) 全业务融合通信PC客户端 (124) 电子凭证 (124)

IMS家庭网关 (97) 家庭V网 (99) 基于CM-IMS的USB电话 (100) 家庭成员定位 (101) 数码相框 (105)

前言 2009年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中国移动数据及信息业务仍保持了快速增长,2009年半年报显示数据及信息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3.7%,对收入的拉动日益显着。其中,已具规模的短信、彩铃、彩信、WAP、手机报等业务保持增长;无线音乐俱乐部、飞信和12580服务客户实现规模增长;139邮箱、手机游戏等业务快速成长;手机视频、移动电子商务等产品不断得到开发和优化,形成良好的增值业务产品储备。中国移动着力研发和筹建的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移动应用的“Mobile Market”,已于2009年8月17日正式向业界推出。2010年中国移动数据及信息业务将继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面向个人、家庭和集团三个目标市场全面规模化发展。 本白皮书就中国移动重点数据及信息业务的业务情况、发展方向和开展方式进行说明。白皮书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数据部编撰并发布,采用滚动更新的方式,每年更新一版。 总则 一、国内外的数据业务竞争形势,发展趋势。 (一)从发展趋势而言,数据及信息业务占比持续提升,空间巨大。 今年上半年在总体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公司总收入增长8.9%,但是数据及信息业务仍然呈现比较好的发展态势。2009年半年报显示,数据及信息业务的收入占比达28.1%,占收入增量的50%。

【竞争策略】中国移动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报告(doc 122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报 告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当前企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集团化战略的推进,一些大公司、大集团都把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企业改革与发展正面临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以下简称CMCC),为积极应对入世后电信业的竞争和挑战,以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为目标,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从战略的高度研究企业改革与发展并形成本报告。 1. CMCC的现状 1.1规模与实力 CMCC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要求于2000年4月20日正式成立的,是中央企业工委直接管理的44家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之一。移动通信产业属于国家重要的公用基础产业,CMCC又是国家特大型企业,因此国家对中国移动实施计划和财政单列,信息产业部对其实行业务指导,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分别纳入国家通信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年度综合计划。 1.1.1规模 注册资本:518亿元人民币

●现有总资产:3200亿元 ●用户数:1亿户(截止到2001年11月底),成为世界上拥 有移动用户最多的第一大公司。 ●网络规模:1.37亿户,居世界第一位。 1.1.2实力 ●2000年在美国《财富》世界500强最新排名中列第336 位,在世界通信产业中名居第18位。 ●在国家经贸委公布的2000年100家大型国有企业的经济指 标评价中,中国移动的资产总额和销售收入分别名列第5位、利税列第4位。 ●在国家财政部2000年对63家资产超过100亿元的国有大型 企业绩效综合考评中列总分第2名。 ●CMCC以资产为纽带、以网络为主要业务链条与所属全资企 业和控股企业组成企业集团,在我国10个省(区、市)设有全资子公司。 ●已与72个国家和地区的142个运营商开通了自动漫游,其 所拥有的“全球通”“神州行”等著名服务品牌享有着很高的用户知名度。 1.2股权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