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闸闸墩裂缝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水闸闸墩裂缝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水闸闸墩裂缝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水闸闸墩裂缝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裂缝控制措施

裂缝控制措施 一、裂缝的成因分析 裂缝的形成有外荷载、材料的收缩(主要为的混凝土收缩、 温度变形)等原因造成。从技术角度来分析,有设计、施 工、材料等方面问题,主要反映如下: 1、从设计方面看 ⑴楼板刚度不足:部分楼板设计板厚不够,楼板跨高比 偏大,其刚度较小对裂缝控制很不利。此外设计按多跨连 续板进行配筋计算,侧重于满足结构安全,较少考虑混凝 土收缩特性和温度变形等多种因素。 ⑵楼板配筋设计考虑不周:受力钢筋采用三级钢,且间距 比较大;设计在支座处按常规配设负筋,在中部板面不配 钢筋,当板面出现温度变形和混凝土收缩,因无构造钢筋 约束,板面即出现裂缝。 ⑶楼板内布线欠合理:由于公用专业施工图由各专业设 计,实际施工中出现水电管交叉叠放,或由于设计考虑管 内容线面积,部分预埋管径≥D25;且设计管线位置在楼板 跨中,即在单层双向配筋处,楼板有效截面受到很大程度 (15%-40%)削弱,成为楼板最易开裂的部位;当楼板收缩 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即出现沿管线表面呈直 线状的裂缝。 ⑷从房屋的空间结构来看,剪力墙刚度大,约束了剪力墙

间梁板的水平向自由变形,而梁刚度又较板刚度大,因各类因素引起的水平向收缩变形均集中到剪力墙间刚度最小的板上,造成板开裂。 ⑸膨胀剂的选用与掺量:设计未明确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只提出膨胀剂的品种和掺量范围,施工时按设计提供掺量进行配比施工,使混凝土的实际限制膨胀率不能达到最佳限制膨胀率。 2、从施工方面看 ⑴空载养护期不足:为赶工期,从楼面混凝土浇完、收光至施工材料堆放,平均空载养护期大为缩短,有的甚至不足一天,人为因素过早地震动、荷载造成楼板幼龄混凝土内部受损开裂。且施工中用塔吊吊运的钢管、钢筋等周转材料因受剪力墙钢筋影响多堆放在预埋管线部位。 ⑵水电预埋管施工时在板内位置欠合理:管位置过高或过低;位置过高时,极易在板面出现因混凝土硬化收缩产生的裂缝,也易在维修裂缝或室内装修时损坏管线;两根管线并行布置时,管线间距过小甚至并拢,更易因管线集中而产生裂缝。 ⑶项目部一般较重视混凝土浇筑后1-2天的养护工作,当上部主体施工开始,无法覆盖养护,只能让板面上部暴露在空气中,间断浇水养护,无法按规范要求保证良好的养护,造成商品混凝土有效补偿混凝土的收缩的性能降低。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总结

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技术总结 1、工程概况 沈阳南站市政交通工程(一期工程)主体结构为东、西广场地下空间部分,涵盖旅客出站通道、地铁、公交枢纽、出租车蓄车场、社会停车及商业配套等功能。共涵盖6条匝道桥,地下空间主要包括一个地下两层建筑(局部为地下一层),公交车站候车大厅为出地下室顶板一层框架结构。本工程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混凝土采用裂缝控制技术。 2、施工安排 2.1施工机械设备 主要施工机械统计表表 序号机械设备名称用途数量备注 1 塔吊配合混凝土浇筑10台 2 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浇筑辆 3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运输辆 4 插入式振动棒混凝土振捣台 5 潜水泵排水台 2.2劳动力安排 主要劳动力统计表 序号工种工作内容人数

1 塔吊司机驾驶塔吊12 2 电工保证现场临时用电通畅及保护预 2 3 振动泵操作手混凝土振捣8 4 瓦工混凝土面抹光8 5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司机混凝土运输12 6 木工看模、加固 4 7 钢筋工整理钢筋 4 8 小工杂活及道路清理 6 9 试验员混凝土试块制作 1 10 施工员指挥协调 2 2.3测温仪器 序号仪器名称用途数量备注 1 50Ω铜热电阻测温13 2 测温记录仪XQCJ-300 测温2台 3、施工方法 工程在比较干燥、寒冷的沈阳施工,为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及提高混凝土的成型质量,项目部技术人员重点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温度的计算、养护材料的选用、温度应力的计算、各种资源的合理配备及施工方法的正确运用等进行了充分研究,最终确定了针对性较强的具体施工方法。 3.1混凝土用原材料 3.1.1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3.1.2掺入适量的Ⅰ级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

钢筋砼水池裂缝控制

图1池壁配筋平面示意 但从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实施以来,对寒冷地区按图1的方式进行配筋就不太合适为30mm,对于水平筋其混凝土保护层一般将达到45mm以上,那么池壁容易引起较宽的竖向裂缝。因此,为控或如图2(b)在竖筋外加一层水平分布筋。 图2(a) 图2(b) (5)当池壁太长,水池太深时,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池壁的外侧增加扶壁,用以分割板的跨度,扶壁的撑的双向板,这样可减小配筋的直径,同时避免构件出现竖向裂缝。在实际的工程中应用很广泛。例如在全厂工程的集水井等工程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效果不错。 3.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控制 由变形引起的裂缝,是结构由温度、收缩和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而引起的裂缝。应特别注意这种裂缝起因引起应力,而且应力尚与结构的刚度大小有关,只有当应力超过一定数值才引起裂缝,裂缝出现后变形得到满虽然材料强度不高,但有良好的韧性,也可适应变形的要求,抗裂性能较高,这是区别于荷载裂缝的主要特点形的产生到约束力的形成,裂缝的出现与扩展等都不是在同一时间瞬时完成的,它有一个“时间过程”,称之为这是区别于荷载裂缝的另一特点。 首先,由于温度应力会引起裂缝,例如冷焦冷热水池,池内温度高达90℃,而池外温度在冬季最低可达—15℃力将会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这种情况下要采取控制措施,否则将会出现裂缝。 其次,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也会导致裂缝。例如循环水场凉水塔下水池长度达36米,在混凝土内部有初胀,如不采取控制措施将导致裂缝。 上述变形引起的裂缝在钢筋混凝土水池中主要表现为纵向池壁的竖向裂缝。 如何有效控制钢筋混凝土水池池壁由变形引起的裂缝是一个很受各方关注的技术课题。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和常使用下不出现裂缝,那么就必须对其施加预应力,需付出较大的经济代价才能取得效果。因此对于结构工程进行控制,使结构本身即使是带有一定程度的裂缝也应是安全的。控制水池纵向池壁因变形变化为主引起的裂(1)设置伸缩缝。对于大型水池的长度、宽度较大时。可按有关规范的规定,相应的设置伸缩缝,这样可以缩缝的间距可按表1的规定采用。由于伸缩缝应贯通,但对于连续浇筑的混凝土水池来说,整体断开始终是个止水带)的技术要求颇高。如果发生质量问题在处理上也比普通裂缝情况要困难的多。

墙体或混凝土裂缝控制与措施毕业论文

墙体或混凝土裂缝控制与措施毕业论文 裂缝产生的原因 裂缝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1)结构性裂缝是由于外荷载引起的,包括常规结构计算中的主要应力以及其他的结构次应力造成的受裂缝;(2)材料型裂缝,是由于非受力变形变化引起的,主要是由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3)施工原因。 1.1 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产生的水化热积累,浇筑后3~4d混凝土部温度急剧上升引起的混凝土膨胀变形,混凝土部应力表现为压应力,此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很小,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受基础混凝土膨胀变形仍旧很小。温度峰值过后,混凝土由升温期转为降温期,混凝土开始收缩,部应力表现为拉应力。此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较大,降温引起的受约束的收缩变形会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同龄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此外,在混凝土部温度较高时,外部环境温度低或气温骤降期间,外温差过大在混凝土表面也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出现表面裂缝。 1.2 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包括干燥收缩,塑性收缩、自身收缩、碳化收缩等。这里主要介绍干燥收缩和塑性收缩。 1.2.1 干燥收缩 干燥收缩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干缩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混凝土受外部环境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性过大,部混凝土变性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部约束,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混凝土干缩主要与混凝土水灰比、水泥成分、水泥用量,集料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用量等有关。 1.2.2 塑性收缩 塑性收缩是混凝土终凝前,表面因失水过快而产生的收缩,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由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湿度、风速、相对湿度等。 1.2.3早龄期收缩 早龄期收缩特指混凝土浇筑后3d的干燥收缩值(包括干燥收缩),文献【5】的研究表明,混凝土浇筑后早期得不到有效地保湿养护,那么早龄期,尤其是第1天的干缩被大大加剧了 2. 外墙裂缝的产生原因 外墙裂缝除了以上介绍的原因外还有,就是局部设计的缺陷 2.1局部节点设计缺陷 ①保温设计中常常忽视对结构挑出部位,如阳 光、雨罩,靠外墙阳台栏板、空调室外机隔板、附 壁柱、凸窗、装饰线、靠外墙阳台分户隔墙、檐 沟、女儿墙外侧及压顶等部位的保湿。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裂缝控制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等多个环节相关。结构设计主要涉及结构形式、配筋、构造措施及超长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技术等;材料方面主要涉及混凝土原材料控制和优选、配合比设计优化;施工方面主要涉及施工缝与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水化热温升控制、综合养护技术等。 2..5.1技术内容 混凝土裂缝控制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等多个环节相关。结构设计主要涉及结构形式、配筋、构造措施及超长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技术等;材料方面主要涉及混凝土原材料控制和 优选、配合比设计优化;施工方面主要涉及施工缝与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水化热温升控制、综合 养护技术等。 (1)结构设计对超长结构混凝土的裂缝控制要求 超长混凝土结构如不在结构设计与工程施工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将会引起不可控制的非结构性 裂缝,严重影响结构外观、使用功能和结构的耐久性。超长结构产生非结构性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 凝土收缩、环境温度变化在结构上引起的温差变形与下部竖向结构的水平约束刚度的影响。 为控制超长结构的裂缝,应在结构设计阶段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主要应考虑以下几点: 1)对超长结构宜进行温度应力验算,温度应力验算时应考虑下部结构水平刚度对变形的约束作 用、结构合拢后的最大温升与温降及混凝土收缩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应考虑混凝土结构徐变对减少 结构裂缝的有利因素与混凝土开裂对结构截面刚度的折减影响。 2)为有效减少超长结构的裂缝,对大柱网公共建筑可考虑在楼盖结构与楼板中采用预应力技术,楼盖结构的框架梁应采用有粘接预应力技术,也可在楼板内配置构造无粘接预应力钢筋,建立预压 力,以减小由于温度降温引起的拉应力,对裂缝进行有效控制。除了施加预应力以外,还可适当加 强构造配筋、采用纤维混凝土等用于减小超长结构裂缝的技术措施。 3)设计时应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提出要求,如对大面积底板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仓法施工、对超 长结构采用设置后浇带与加强带,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对超长结构裂缝的影响。当大体积混凝土置于 岩石地基上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以达到减少岩石地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2)原材料要求 1)水泥宜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低 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或中、低热硅酸盐水泥,也可使用硅酸盐水泥同时复合大掺量的矿物掺合料。水 2 泥比表面积宜小于350m/kg,水泥碱含量应小于0.6%;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 不应使用温度高于60℃的水泥拌制混凝土。

水闸闸墩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

水闸闸墩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 摘要:水闸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常见的水工建筑物,闸墩部位易出现裂缝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水利工程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闸墩裂缝的出现给水闸带来了多方面不同程度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本文针对水闸工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闸墩裂缝;裂缝原因;水闸;水利工程建设;防治abstract: locks is common i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hydraulic structures, the pier is part of the problem there is crack, for a long time with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have been unable to get very good solution. the pier i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crack brought various different degree of harm, also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the engineering.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locks of concrete crack appeared in the project a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asures. key words: the pier crack; crack causes; lock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闸挡墙及边墩均为典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但由于混凝土是一个复杂的非均质材料,抗拉强度较低,且又有自

水池裂缝的防治措施

水池裂缝的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14-10-27T12:53:42.84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4年第10期供稿作者:张正堂[导读] 构筑物水池裂缝问题是工程业比较棘手的问题,多年来很难处理的质量问题。 张正堂 (天津市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457) 摘要:构筑物水池裂缝问题是工程业比较棘手的问题,多年来很难处理的质量问题。在实际工程中,水池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它影响工程顺利移交,又影响业主使用,混凝土水池裂缝的产生往往是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如温度变化、砼收缩、池体不均匀沉降、施工措施不到位、砼养护等原因引起的裂缝,裂缝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抗渗能力。 关键词:水池;混凝土;钢筋;裂缝;效果 近年来,构筑物水池裂缝问题是工程业比较棘手的问题,多年来很难处理的质量问题,在实际工程中,水池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它影响工程顺利移交,又影响业主使用,混凝土水池裂缝的产生往往是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如温度变化、砼收缩、池体不均匀沉降、施工措施不到位、砼养护等原因引起的裂缝,裂缝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抗渗能力。在清水池施工时,对裂缝治理进行技术攻关,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包括1 个生化池,池内壁尺寸为42×18.5×4.2(h)m,池壁厚度为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为S6。该工程水池池壁施工后出现裂缝,池壁裂缝的特征为:竖向裂缝,长短不一,宽度不同,形状不规则,互不连贯。部位主要在池壁中间部位。 2 引起水池裂缝的原因 2.1 水池钢筋间距偏大。 2.2 混凝土标号较高,早期强度增长过快,水泥用量较大,水化热较高。 2.3 混凝土粗骨料粒径较小,骨料级配中粉状物含量较大。 2.4 外加剂稳定性及与混凝土原材料拌合后的反应。 2.5 砂、石含泥量较大。 2.6 混凝土养护不及时,不均匀,养护工作不到位。 3 水池裂缝预防措施 3.1 施工缝处理。施工缝处继续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控制好两点:一是在施工缝浇筑第二道混凝土前,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必须不小于2.5N/mm2,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浇筑混凝土时宜先铺一层同标号水泥砂浆,细致振捣,便于新旧混凝土结合。同时责成专人放置止水带,止水带要放置规矩,止水带要在支模前放置,不宜放置时间长,在支模前要把锯末、烟头、刨花等杂物清理干净。 3.2 混凝土交界面处理。在池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生产组织。上下两步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不能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振捣时,振捣棒的插点位置要合理,振捣棒一定要深入到前一步混凝土中充分振捣,确保上下两步混凝土不出现界面。 3.3 预埋件、对拉螺栓的处理。对拉螺栓止水片一定要按照设计尺寸制作、加工、焊接,止水片与螺杆要满焊,焊渣要清理干净,对拉螺栓安装前注意应将铁件表面的油污、锈蚀清理干净,混凝土振捣时铁件、止水片周围一定要振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空洞、麻面质量问题与缺陷。 3.4 抗渗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对设计要求的抗渗混凝土标号,在施工前,先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进行联系,并进行试配,石子、砂子、外加剂及其它材料使用要有材质证明,经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从而确定最佳且合理的施工配合比,在配合比确定后,安排专人对施工缝认真进行清理,浇水湿润,同时铺混凝土同标号砂浆一道,然后再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土要振捣密实,不得出现漏振、振捣不密实的情况发生,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立即安排专人用棉毡、塑料薄膜、草袋进行覆盖严密。 4 水池裂缝的治理特点 4.1 在池壁钢筋骨架外侧增加带肋钢筋网片,钢筋采用细筋密布,减少钢筋间距,钢筋网采用φ5 的带肋钢筋网片,网孔50×50mm,节点全部点焊,沿池壁内外两侧交圈加设。 4.2 水池内壁增加无害防水层,提高防水性。 4.3 骨料增大级配,在满足泵送的情况下,增大粗骨料粒径,膨胀剂采用说明书掺量取其下限,坍落度控制在120mm 左右,级配石子中加入5~15mm 的碎石,加强养护,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立即用棉毡、塑料薄膜、草袋进行覆盖严密。 4.4 延长拆模时间,在混凝土初凝后强度达到设计40%后及时进行蓄水试验。 5 工程施工效益分析 5.1 生化池的不渗不漏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有利于企业对外承揽同类工程。 5.2 施工同类工程可使企业质量得到进一步认可,降低工程成本和节省维修处理费用。 5.3 有效杜绝工期延长,节省管理费,且间接提高经济效益。 6 小结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水池的抗渗能力,影响水池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本工程对生化池混凝土裂缝经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保证构筑物安全使用。该方案行之有效,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且使用符合环保要求,可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载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与特种结构手册.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

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二、混凝土裂缝产生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1、现象: 裂缝多出现在新浇筑并暴露于空气中的结构构件表面,有塑态收缩、沉陷收缩、干燥收缩、碳化收缩、凝结收缩等收缩裂缝。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原材料含泥量过大; 2)、配合比不合理,水泥或掺合料用量超出规范规定; 3)、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偏大,和易性差; 4)、混凝土浇筑振捣差,养护不及时或养护差; 5)、收面时间掌控不好; 6)、天气干燥或室外环境温度高,混凝土水分蒸发快; 三、控制措施: 1、混凝土原材料含泥量过大;配合比不合理,水泥或掺合料用量超出规范规定;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偏大,和易性差; 由于本工程的混凝土为预拌商品混凝土,故上述原因皆为混凝土公司产生的原因。对此,我项目部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与商品混凝土公司签订的供货合同中明确责任,因混凝土原材料不合格、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坍落度大等原因造成的混凝土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由混凝土公司承担上述原因造成的全部经济经济损失,以提高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的责任心,源头上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2)、随时抽检,在混凝土供应过程中,我项目部陪同监理人员多次突发的检查商混公司的原材料情况,包括对骨料的的含泥量及配合比中水泥和掺合料用量等,从抽查情况看,未发现有上述情况的存在;

3)、在施工现场准备坍落度检测桶,专人负责对每盘混凝土的到场坍落度检测,坍落度超配合比的作退场处理。 2、混凝土浇筑振捣差,养护不及时或养护差; 1)、落实振捣手责任,专人负责在振捣过程中振捣部位的监控,楼板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动机振捣,转角处和振捣死角采用棒式振动机振捣; 2)、实时监控混凝土凝结情况,监督混凝土班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的时候及时浇水养护,每天的养护次数根据当天气候条件及混凝土水分蒸发的情况决定,一般每天不少于四次,以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为原则。 3、收面时间掌控不好; 混凝土的收面分三次进行,一次为混凝土振捣后,目的为找平;二次为混凝土初凝前的抹压,目的为闭合混凝土的毛细孔和裂缝;三次为混凝土终凝前的拉毛,目的为混凝土观感及成型。二次、三次收面的时间根据当天的气候条件及混凝土实际情况决定,由混凝土班班长实时监控。 4、天气干燥或室外环境温度高,混凝土水分蒸发快; 在混凝土二次收面完成后即开始塑料薄膜的覆盖工作,边收边覆盖,确保混凝土内的水分尽少蒸发,达到混凝土初凝过程中的自我养护。三次收面同样是边收边覆盖,保证混凝土的水分不至于蒸发过快产生干燥裂缝,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以人踩上去无脚印为标准)掀开塑料薄膜即时进行浇水养护。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在八层及其以上的楼板已基本

建筑物墙体裂缝控制与措施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概述 (3) (一)建筑物裂缝产生的危害性 (3) (二)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3) 二、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 (5) (一)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墙体裂缝分类 (5) (二)砌块填充墙裂缝成因 (5) (1)砌块质量引起的填充墙裂缝 (5) (2)温度应力对填充墙裂缝的影响 (5) (3)砌块耐久性对填充墙裂缝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对填充墙裂缝的影响 (6) (5)施工质量原因造成的墙体裂缝 (6) 三、砖混结构墙体裂缝 (7) (一)温度裂缝的常见形态特征 (7) (二)沉降裂缝常见形态特征 (7) (三)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8) (1)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 (8) (2)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原因分析 (8) 四、墙体裂缝的鉴定、修复与防治 (9) (一)墙体裂缝的鉴定 (9) (1)根据裂缝的位置区别裂缝原因 (9) (2)根据裂缝出现的时间区别裂缝原因 (9) (3)根据裂缝的发展与变化来区别裂缝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根据裂缝的成因或诱发因素区别裂缝原因 (9) (二)墙体裂缝的修复 (9) (1)砖砌体裂缝的修复 (9) (2)加气混凝土块填充墙裂缝修复 (10) (三)墙体裂缝的预防措施 (10) (1)加气混凝土块填充墙 (10) (2)砖混结构砌体墙体 (11) 五、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建筑物墙体裂缝控制与措施 摘要:墙体裂缝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它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功能要求,还会破坏墙体的整体性,影响结构安全,甚至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因此,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和防止裂缝的发生。寻求控制墙体裂缝的方法,提出相关预防和控制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建筑物;墙体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ABSTRACT As one kind of universal shortcoming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quality, the wall crack not only affects the building artistic and the use function request, but also can destroy the wall's integrity, affects the structure safety, even can reduce the durability of structure .Therefore w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reduce and prevent the crack occurs. Seek methods for wall crack controlling, propose the correlation preventions and the control measures, have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theory value and the practice significance. Key Word: building wall;cracks repair method;reason analysis;prevent and control measures

钢筋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

钢筋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 钢筋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设计、材料、施工等多个环节。我们将在分析各类裂缝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抗防结合,开展综合防治,杜绝有害裂缝的产生。 26.1 裂缝的分类及成因分析 钢筋混凝土裂缝的种类繁多,其形成的原因可归咎于材料缺陷、设计问题、施工问题等,详见表26.1-1。 表26.1-1 裂缝的种类及成因分析 26.2.1 水泥的选用 1) 底板、核心筒剪力墙、组合巨型柱等大体积砼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底板水泥用量控制在300kg/ m3以下,核心筒剪力墙、组合巨型柱水泥用量控制在450kg/ m3以下,水灰比 控制在0.35以下; 2) 地下室外墙、核心筒等部位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如中低热水泥或粉煤灰水泥,同 时适量掺加活性矿物掺合料(微硅粉和S95矿渣)取代部分水泥,降低水泥用量。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提前督促搅拌站储备散装水泥,避免使用温度过高的新出厂水 泥,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26.2.2 骨料的选用 选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炎热季节,对砂石骨料喷遮阳防晒或凉水冷却。 26.2.3 搅拌用水的选用 选用自来水,炎热季节搅拌大体积混凝土时,在搅拌水中掺冰,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超过30摄氏度); 26.2.4 外加剂及掺合料的选用 1) 底板、巨型组合柱、厚剪力墙等大体积混凝土中分别适量掺加高效减水剂,其具有减 水、增塑、缓凝等功效,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 峰的出现时间; 2) 掺加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减少单方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3) 必要时,会同业主、设计单位协商,掺加UEA微膨胀剂或配置少量的抗裂钢筋或掺入 抗裂纤维,以减少裂缝。 26.3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26.3.1 用活性材料采用双掺技术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防开裂。 26.3.2 用低水化热高效减水剂,提高密实性减少收缩防开裂。 26.3.3 高标号混凝土宜采用大塌落度、大扩散度、大流动性自密实混凝土提高自身密实 性和均质性较少收缩防裂。 26.3.4 加微膨胀剂抵消混凝土自收缩,防开裂。 26.4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预控措施 26.4.1 浇筑前编制浇筑方案,明确浇筑顺序及分层厚度,避免形成施工冷缝,薄层浇捣, 均匀上升,以便于散热。 26.4.2 现场严格控制水灰比及坍落度:加强对罐车司机及工人的教育,严禁运输途中或 现场加水,原则上浇筑混凝土避开雨天,否则采取随浇随盖的措施。 26.4.3 浇筑前,清除模板内锯末、杂物等,洒水湿润模板;后浇带、施工缝浇筑混凝土 211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

裂缝是混凝土建筑物主要的老化病害之一,主要由干缩、砼自身质量、水泥水化热、温度、钢筋锈蚀、地基变形、荷载、碱骨料反应、地基冻胀等原因引起。 小浪底水利枢纽南岸引水口工程洞室衬砌工程混凝土的设计指标为C20P8F100。施工条件:泵送,洞外拌和,洞内浇筑,洞内恒温17~180C。为控制裂缝的产生,施工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控制干缩裂缝 混凝土的干缩裂缝主要是由于毛细管压力造成的。毛细管孔隙在干燥过程中逐步失水,产生很大的毛细管张力,混凝土体积产生收缩,由于混凝土周围存在约束,内部又有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材料抗拉强度时,便产生了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的控制方法有: 1.1降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用水量的增加势必使剩余水增加,因此,从确保混凝土耐久性出发,应降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1.2水泥的影响:不同水泥,混凝土收缩也不同,按收缩值大小排序:矿渣水泥>普通水泥>粉煤灰水泥。 1.3降低混凝土周围约束:若混凝土周围约束过大,内部拉应力无法释放,拉应力增大而使混凝土干裂,因此,应减少混凝土的分仓长度,以使混凝土内部拉应力能够充分释放。 1.4添加膨胀剂:适量添加膨胀剂后可以使混凝土体积膨胀,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部分抵消了混凝土因毛细孔隙干燥而产生的拉应力,从而起到控制干缩裂缝的作用。 本工程在控制混凝土干缩裂缝方面采用了上述1~3项方法。其中单位用水量为182kg,采用普通425#水泥,浇筑中掺用粉煤灰,分段浇筑长度在10m左右。 2.控制混凝土因自身质量欠缺而形成的裂缝 高强混凝土水泥的强度等级和水泥用量相对较高,开裂现象比较普遍,因此,高强混凝土不一定是高性能混凝土,而高性能混凝土因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收缩变形较小而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同时高强混凝土必须采用高效减水剂和超细活性掺和料作为混凝土的第五和 第六部分,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能力。因本工程采用泵送施工工艺,要求的坍落度和水泥用量均较大,必须用掺加外加剂的方法来达到既减水又不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的目的,以及添加超细活性掺和料来达到降低水化热、改善与提高混凝土性能和节约水泥的目的。 综合上述两点,我们采用下表所示的混凝土配合比(单位:kg/m3)。 按上表配比,砂率38%、水灰比0.50、坍落度160~180mm、木钙掺量0.25%、粉煤灰掺量15%。 因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技术在我省水利行业尚处于探索阶段,固替代量并不很大,只有15%,但根据有关资料,混凝土中单方水泥用量每增减10kg,水化热相应升降1~1.20C,即因本工程中掺用粉煤灰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下降了约5.5~6.50C,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裂缝的产生。 3.控制水化热开裂 水泥水化后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混凝土内外形成较大的温差,从而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形成裂缝。特别是在夏季施工,中午气温一般在摄氏370C,露天存放的石子表面温度可达摄氏500C,砼出机口温度在摄氏300C左右,混凝土水化后内部温度更高。为控制混凝土水化开裂,施工中采用了以下措施。 3.1骨料降温 骨料的温度控制主要通过搭盖凉棚和洒水降温来进行。搭盖凉棚可避免太阳光直射,减

探讨水池施工防渗漏措施

探讨水池施工防渗漏措施 摘要:在火力发电厂项目工程的施工中,化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工程经常都有如下水池:中和池、冷却塔、废水池、工业水池、生活复用水池、搅拌澄清池、斜管沉淀池等,水池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主要是渗水,而渗水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的裂缝和空隙。结合海南金海纸浆厂1#、2#冷却塔池体施工经验的总结分析,寻找水池渗漏的原因,探讨水池施工防渗漏、确保水池质量的施工措施。 关键词:水池;渗漏;控制措施 一.工程概况 厂址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23.9℃,多年平均最高气温29.2℃,极端最高气温:40.2℃,多年平均最低气温:21.7℃,历年平均相对湿度:81%。多年平均蒸发量2004.0mm,气候较干旱。每年的6~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1# 冷却塔池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68m×20m×3.85m,塔池底板为伐板基础厚400mm,其中双向均匀布置地梁,池壁厚300mm,其中设计有3条直径1200mm,2条直径1000mm的不锈钢套管穿过池壁;池顶部整体均匀设置框架梁,池内设有柱子支撑框架梁,四周设置走道板,板厚200mm,池壁及底板配筋采用双向φ14@100,在距底板500mm处设置一道水平施工缝,并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以增强止水效果;采用抗渗等级S6,C30补偿收缩混凝土;沿池长度方向未设置后浇带。 1#冷却塔池体混凝土浇筑时间:第一次底板于09年10月31日浇捣,第二次池壁及梁柱、顶板于09年12月15日浇筑,时间间隔45天。1#冷却塔池壁在混凝土浇捣后带模板养护7天,在拆除池壁模板时发现池壁有多条竖向裂缝。出现裂缝的位置基本是在两柱跨度之间,或位置离柱边约40cm处,呈竖向分布,裂缝长度0.5~1.5m,实测裂缝间距为3~5m,宽度为0.14~0.36mm(稳定后为0.13~0.23mm),部分裂缝深度较深,水池注水试验后发现池壁裂缝处有渗水,个别对拉螺栓处和局部水平施工缝处有轻微渗水,预埋套管下部有一处轻微渗水。 二.水池池壁发生渗漏的原因分析 1.水池池壁产生裂缝的原因 (1)混凝土本身的性质: ①收缩裂缝。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由于体积收缩,造成一定的内应力,它可以使混凝土产生细微裂纹。 ②混凝土强度较高,泵送混凝土水泥用量较大,在混凝土凝结硬化期间水泥

(完整版)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

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学习中心:大连学习中心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土木工程 年级: 2011年春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代平 完成日期: 2013年01月13日

内容摘要 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结构已经成为我国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但是,通常混凝土结构都是带缝工作的,并且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较多,因此将裂缝按照成因分类,并有效的裂缝宽度对结构以及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保证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普遍应用,伴随着商品混凝土的推广,建筑楼面出现裂缝的机率在增加,日益受到社会人士关注;楼面结构出现裂缝原因复杂,有材料、温度变化等原因,也有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问题。混凝土工程中材料的特性决定了结构较易产生裂缝,从实践中来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也是很大的,相当一部分裂缝对建筑物的受力及正常使用无太大的危害,但裂缝的存在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性、耐久性,会对钢筋产生腐蚀,是受力使用期应力集中的隐患,应当尽量在各方面给予重视,以避免裂缝的出现或把裂缝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本文介绍了混凝土裂缝类型及产生原因,从材料因素、设计因素和外界因素三方面论述了预防裂缝的具体方法。提出六条比较常用的裂缝处理措施。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

目录 内容摘要........................................................................................................................... 引言.. (1) 1 绪言 (1) 2 混凝土裂缝的分类及成因 (2) 2.1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类 (2) 2.1.1 按裂缝的成因分类 (2) 2.1.2 按裂缝产生的时间分类 (5) 2.1.3 按裂缝的形状分类 (6) 2.1.4 按裂缝的发展状态分类 (7) 2.2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 (7) 2.2.1 收缩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7) 2.2.2 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9) 2.2.3 沉陷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9) 2.2.4 荷载作用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9) 3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技术 (10)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总结学习资料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总结

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技术总结 1、工程概况 沈阳南站市政交通工程(一期工程)主体结构为东、西广场地下空间部分,涵盖旅客出站通道、地铁、公交枢纽、出租车蓄车场、社会停车及商业配套等功能。共涵盖6条匝道桥,地下空间主要包括一个地下两层建筑(局部为地下一层),公交车站候车大厅为出地下室顶板一层框架结构。本工程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混凝土采用裂缝控制技术。 2、施工安排 2.1施工机械设备 主要施工机械统计表表 2.2劳动力安排 主要劳动力统计表

2.3测温仪器 3、施工方法 工程在比较干燥、寒冷的沈阳施工,为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及提高混凝土的成型质量,项目部技术人员重点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温度的计算、养护材料的选用、温度应力的计算、各种资源的合理配备及施工方法的正确运用等进行了充分研究,最终确定了针对性较强的具体施工方法。 3.1混凝土用原材料 3.1.1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3.1.2掺入适量的Ⅰ级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3.1.3掺入聚丙烯腈纤维改善混凝土性能;

3.1.4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30mm; 3.1.5采用泵送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泵送性能; 3.1.6采用抗裂防水剂增加混凝土抗压防渗能力; 3.2混凝土裂缝预控 在混凝土浇筑前通过对混凝土里表温差、保温材料及温度应力的计算,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裂缝控制: 3.2.1根据混凝土内部温度的计算,在混凝土浇筑后第三天混凝土中心温升至45℃左右,比当时室外温度(-5℃)高出50℃,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因温差过大产生裂缝,先在混凝土的外露面盖一层塑料薄膜,再将两层麻袋盖在薄膜上,薄膜间与麻袋间互相搭接,确保混凝土无外露部位,以保温保湿; 3.2.2根据温度应力的计算,与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相比较后,发现不会因温差导致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产生。

泳池池壁裂缝处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渗漏成因分析 (2) 1、工程情况 (2) 2、渗漏情况 (2) 3、渗漏产生原因分析 (2) 第二章、渗漏处理方案 (2) 1、前期准备 (2) 2、清理渗漏基面 (4) 3、钻孔及埋止水针头 (4) 4、高压灌注聚氨酯(R668) (4) 5、继续灌浆 (5) 6、封孔 (5) 7、观察并补漏 (5) 8、拆除灌浆嘴、槽孔修补及表面恢复 (5) 第三章、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事项 (5) 第四章、环境安全措施 (6)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6) 附件: (6)

第一章、渗漏成因分析 1、工程情况 比赛池(热身池)长50.10m,宽25m(16m),高 2.6(2.4)m.池壁厚度525㎜,上部厚度400mm。水平构造配筋直径12㎜@200㎜,配筋率0.25%。泳池中间后浇带按前期设计电子版图纸移到泳池外侧。每个池体混凝土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至底板上250mm处,第二次浇筑池壁至顶。采用复合木模板,泵送C30p6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7天开始拆除模板。 2、渗漏情况 经过现场查看,造成渗水原因是,池壁发现了数条肉眼可见的微裂缝,裂缝宽度约0.2mm。 3、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游泳池处于框架柱梁板上,下部为桩基础,因此不均沉降产生裂缝的可能性不大,从裂缝产生情况看,应属于混凝土干缩变形应力引起。 施工中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待底板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池壁施工。池壁混凝土周长150m,池壁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化作用和水分蒸发以及胶凝原因,使混凝土的体积变小,收缩变形,产生应力,池壁是一个环形结构,没有留设后浇带或施工缝,应力无法得到释放,再因底板此时已经相对稳定,对上部侧壁的收缩产生约束,因此在池壁上出现多处拉裂现象。 池壁基础越长,拉应力越大,裂缝越多。 第二章、渗水处理方案 前期施工准备→清理渗漏基面→钻孔及埋止水针头(止水针头见后图)→清洗→安装灌浆接嘴→高压灌注聚氨酯→观察并补漏→拆除灌浆嘴、槽孔修补及表面恢复。 修补完毕后进行蓄水试验,在侧壁收到水压后再进行观察检查,记录渗漏部位,在进行二次处理,处理完毕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防水施工。 1、前期准备 根据浇水养护和下雨时侧壁渗漏水部位,标记好裂缝位置及记录裂纹的宽度、长度、深度和贯穿情况,为处理工作做准比。 主要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摘要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从设计、材料、配合比、施工现场养护等方面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以及施工现场的养护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裂缝发展的措施。依据相关文献,并总结了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表面处理法、填充法、灌浆法、结构补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仿生自愈合法等。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

目录 第1章概述 (7) 1.1 课题的提出 (7)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7) 1.3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8) 第2章裂缝的成因 (8) 2.1 设计原因 (9) 2.2 材料原因 (9) 2.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因 (10) 2.4 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 (10) 2.5使用原因(外界因素) (11) 第3章裂缝的控制措施 (11) 3.1 设计方面 (11) 3.1.1 设计中的‘抗’与‘放’ (11) 3.1.2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应力集中 (11) 3.1.3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12) 3.1.4 设计上要注意容易开裂部位 (12) 3.1.5 重视构造钢筋 (13) 3.2 材料选择 (13) 3.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3) 3.4 施工方面 (14) 3.4.1 模板的安装及拆除 (14) 3.4.2 混凝土的制备 (15) 3.4.3 混凝土的运输 (15) 3.4.4 混凝土的浇筑 (16)

3.4.5 混凝土的养护 (17) 3.5 管理方面 (18) 3.6 环境方面 (18) 第4章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19) 4.1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19) 4.1.1.表面处理法 (19) 4.1.2填充法 (19) 4.1.3灌浆法 (19) 4.1.4.结构补强法 (19) 4.1.5混凝土置换法 (20) 4.1.6电化学防护法 (16) 4.1.7仿生自愈合法 (20) 第5章结论 (20) 5.1 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 (20) 5.2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21) 5.3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21) 参考文献 (23)

水池设计中的裂缝控制

水池设计中的裂缝控制 摘要:水池产生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与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均有关联。水池设计对裂缝控制起主要作用。文中介绍了裂缝的成因及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方法, 关键词裂缝;水池裂缝;裂缝预防;裂缝控制; 1 引言 在市政工程等建设项目中,钢筋混凝土水池为设计的主要内容。很多时候水池裂缝影响了工程正常使用,所以水池的结构设计必须重视裂缝的控制。 水池产生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与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均有关联。本文主要探讨在水池结构设计中如何有针对性地避免破坏性裂缝的产生。 2 水池设计中的裂缝控制 2.1荷载作用裂缝的控制 荷载作用裂缝的控制,就是要求在设计时对池体各部位可能产生最大拉应力的截面进行计算分析,使之满足裂缝控制的要求。要避免此类裂缝,首先应在水池结构设计的基础资料的收集使用中做到完整、准确。这是因为:地下水位和土层情况的不同,会使埋地式水池的设计水土压力产生很大变化;基础持力层的不同可能直接影响基础结构形式和池体沉降变形情况;水池在试水、调试、运行、检修等各种状态下的荷载作用,则关系到内力计算的准确性;气象资料及池内水温情况,决定了温(湿)度应力计算的可靠性。 在掌握了全面可靠的荷载作用基础资料后,就需要对池体结构建立正确的计算模型和选择合理的荷载组合,以确保其内力及变形的计算值与水池的实际工作情况一致。一般而言,此设计阶段的主要问题如下: (1)基础梁、板计算时采用的地基假定是否合理。目前计算水池地基反力的三种假定[ 4](地基反力直线分布假定、文克尔假定、半无限弹性体假定)的计算结果出入较大,所以应根据各假定的适用条件,采用与实际情况最为接近的理论进行计算。 (2)支座假定是否合理。池体顶板、壁板、底板连接部位的支承条件决定了各构件的支座假定,采用合理的支座假定才能据此计算出正确的内力分布。 (3)荷载最不利组合是否选择正确。一般比较容易疏漏的是施工、试水、检修阶段的荷载组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