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闸闸墩细微裂缝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方法

水闸闸墩细微裂缝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方法

水闸闸墩细微裂缝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方法
水闸闸墩细微裂缝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方法

水闸闸墩细微裂缝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方法

摘要: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发挥着极端重要的作用。不过虽然施工的进程中,借助于诸多不同的措施对裂缝予以了防止,但是水闸闸墩这个地方,还是很容易有裂缝出现和产生。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实例对水闸闸墩细微裂缝的原因与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闸闸墩细微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方法

水工建筑物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就是水闸,而闸墩则非常容易发生裂缝,对于结构自身的持久稳定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个问题对于工程界来讲,一直是一个巨大的困扰,也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可以说闸墩裂缝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程度上都对水闸工程产生着危害。故而其引起了越来越重要的关注。

1 工程概况

某水利枢纽工程包含了拦河闸、消力池、防渗铺盖、护坦、泄洪冲沙闸,工程总长度达到了780 m,上下游河段(纵坡为1/680)等等。拦河闸工作水头介于3.15~3.37 m。整个工程的闸墩数有十一个,边墩有110 cm厚,中墩有150 cm厚,浇筑选用的混凝土型号为C25。浇筑闸墩选择的时间为秋天,气候方面非常的适宜,温度整体上介于6℃~28℃之间。为了让浇筑得到很好的质量保证,浇筑选择的开始时间为:下午5:45~次日上午8:45。在九月份一共浇筑完成8个不同的闸墩。所在地10月份的气温介于5℃~20℃,十月份浇筑的具体时间为:9:45am至

沥青路面纵向裂缝病因分析

沥青路面纵向裂缝病因分析 刘哲峰 (中交远洲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31) 摘要:对于当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的纵向裂缝与形变,本文从土基深层的强度不足与失稳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路堤压实中的取土天然含水量过大,造成湿土夹层软弹,往往是导致纵向裂缝与形变的一个主要诱因。 关键词:路表弯沉;天然含水量;软弹;过湿土;疲劳破坏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诸多损害病变中,纵向裂缝和形变则又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破坏现象。一般都在通车运营这三、五年之后,出现在行车道的两条轮迹带上,超车道、硬路肩亦有发生。此种病害的特征缝隙走向比较规则,呈现粗而疏的大裂缝,有些断断续续可以延伸几百米长。伴随缝隙在纵向轮迹条带上,垂直形变明显,起伏凹陷,道路技术状况显著下降,严重的影响到行车的舒适、安全和道路的使用寿命。 1、裂缝的诱因 导致纵向裂缝与形变的诱因可以来自许多方面,总体来论,大多是由于路面整体强度的不足,行车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层底,受拉压发生开裂,而导致的疲劳性破坏。强度的不足则是来自路面结构层及路基土体的某些质量缺陷,承载能力强度上的不足与衰变。

路表弯沉的变化,是个多因素作用的复杂过程,反映的是整体结构体系的材料性质、压实、温度、湿度、强度和稳性以及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条件和技术状况,都会对弯沉产生直接影响。如由于设计的不当,施工的不规范,某些质量隐患弊端,透水性水损害病变等众多病害,由于上部层位直接受力的缘故,这类病害的反应也就相对“敏感”。裂缝明显、清晰,与病害的针对性也强,呈现有零星性破损,在车轮荷载的作用下,一一地反映出来。对于这类上层部位的水损害病变的调查研究,已有很多论证,可大体以浅层病害来区分,本文不再敖述。 浅层病变的表现特征是:对应、明显、分布零散,如面部的密集性网裂,清晰的轮廓辙槽等等。面对基层以下的某些深层病变,出自下面基础的问题较多,反映到路表上,其表现特征多时一些较长距离、大范围的裂缝与形变,分布面大,多呈弧状形变,不像浅层病变那样明显直接,分析判断上也有一定难度。 2、裂缝的产生 行车荷载,车道渠化,大量重载、超载及重复荷载作用之下,无疑将加剧了软荷对半刚性材料层地面产生的拉应力。而影响拉应力除了面层,基层的厚度、弹性模量之外,又与下承层直到土基的弹性模量直接相关。计算可知,当基层厚度、回弹模量一定的情况下,土基的回弹模量越大,基层底部所产生的拉应力会越小。大体是土基回弹模量每增加一倍,基层底部的拉应力约可减少一半。所以,正常状态下,半刚性基层上的沥青面层是不会产生弯拉疲劳性破坏的,只有当

闸墩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闸墩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16-03-16T15:01:56.8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作者:陈锦康 [导读] 佛山市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桂城水务管理所闸墩裂缝是目前水工建筑物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隐患,闸墩出现裂缝将会直接给排洪闸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佛山市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桂城水务管理所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闸墩裂缝是目前水工建筑物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隐患,闸墩出现裂缝将会直接给排洪闸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分析闸墩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闸墩裂缝,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简单分析了闸墩裂缝问题的原因,进而探讨了闸墩裂缝问题的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的闸墩裂缝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闸墩裂缝;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闸墩上产生裂缝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长期以来困扰着水利工程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闸墩裂缝问题不仅影响到闸墩的耐久性,并且危及到闸墩的强度、稳定和水电站大坝的安全运行。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正确分析裂缝出现的原因,科学地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克服和控制裂缝。 1工程概况 某排涝闸规模为3孔,单孔宽5m,基础座落在海涂面的软土地基上。设计最高潮水位重现期为50年一遇,闸室、岸墙、翼墙基础均采用Φ800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涝闸工作环境条件类别为Ⅳ类,场地地层主要由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积层和石炭系层构成。 2闸墩的裂缝成因分析 2.1现场状况 排涝闸闸墩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闸墩顶底高差7.85m,边墩厚1m,中墩厚2m,混凝土方量为568m3。于2010年7月4日~10月12日分4次浇筑,采用C30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10月29日,在4只闸墩处几乎同一位置出现垂直裂缝(见图1)。超声法裂缝检测结果显示,裂缝长2~4m,宽度为0.35~0.45mm,大于沿海海水水位变动区裂缝宽度允许值0.20mm,并贯通闸墩,确定为贯穿裂缝。为保证水闸正常运行,该裂缝必须及时采取补救或处理措施。 2.2病因分析 2.2.1设计原因 设计分析:结构力学与实际受力情况相符,根据设计图纸计算闸墩部位有效截面配筋率高于最小配筋,结构安全系数比较高。设计图纸中,保护层为6cm,满足海水、盐雾区保护层的最低要求。纵向配置了应力钢筋,但横向仅仅考虑了构造要求,配置了直径较小的箍筋。闸墩底板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约束作用较大。 2.2.2施工原因 (1)闸墩地基为淤泥质软土层,但有长达20m的桩基础和1m厚的底板,保证了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要求。 (2)闸墩上部主体房建荷载并未施工,且在施工过程中无机具、材料的堆放,外荷载过大造成的裂缝因素可排除。 (3)闸墩为C30泵送商品混凝土浇筑,配合比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320kg/m3,水185kg/m3,砂710kg/m3,含泥量1.02%,碎石(5~31.5mm)1060kg/m3,含泥量0.8%,粉煤灰65kg/m3,外加剂6.9kg/m3,总容重2345kg/m3,坍落度为12±3cm,外加剂为ZWL-A-III型高性能缓凝泵送剂,混凝土各项指标均合格。 (4)施工中混凝土按照顺序分层浇筑,分层距离为1m左右,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第一次于9月14日6:30~16:30进行混凝土浇筑,天气为多云;第二次于9月14日6:30~16:30进行混凝土浇筑,天气为阴;第三次于10月12日12:30~18:30浇筑,天气为多云;第四次于10月12日12:30~18:30浇筑,天气为多云。 (5)施工中为考虑浇筑强度与铺盖面积及安全,避免上升速度过快,浇筑到3/5高度时,中间间隔90min后再续浇。 (6)模板拆除及混凝土的养护:闸墩的拆模时间均在浇后3d进行。拆模后,每天浇水不少于6次,时间为上午7:30、10:30两次,中午12:30、14:00两次,下午15:30、17:30两次。

加固用的灌浆料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分析

加固用的灌浆料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分析 在进行加固改造工程时,我们很多选择使用灌浆料进行加固补强的方式,因为灌浆料本身具备早强、高强、微膨胀、自流性的特点。工程多数为废旧的梁柱工程,由于长时间的风化,化工原料的锈蚀,碰撞等问题,造成了混凝土梁、柱等部位的表面破坏问题。采用灌浆料进行浇注,是常用的方法,也是造价比较低的方法。但是在使用灌浆料浇注的时候,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塑性裂缝的问题。 塑性裂缝多在新浇注的混凝土构件暴露于空气中的上表面出现,塑性收缩是指灌浆料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高温天气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5mm。 灌浆料表面出现塑性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灌浆料本身具备早强、高强、微膨胀、自流性的特点。灌浆料中的水泥通过水化反应产生强度,体现出高强、早强性能,而灌浆料中的微膨胀剂则需要吸收水分才可以产生膨胀力,体现出它具有的微膨胀性能。在灌浆料凝固过程中,水化反应产生的收缩力应与微膨胀分子吸水后产生的分子膨胀力保持相对平衡。如果强度增长过快,耗去的反应水越多,收缩力势必就增大;而微膨胀的分子吸水减慢,膨胀力减小,此消彼长,裂缝就很快出现。 一般来说,针对这个问题,必须要做好养护措施,及时进行养护,

防止水分蒸发过快,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裂缝。因此,在使用灌浆料或对设备二次灌浆料时,应先把基础用水湿润一下,灌浆料在灌浆完以后要继续保湿,连续7天有水养护,这样就能避免裂纹的出现。

路基纵向裂缝的防治

路基填筑纵向裂缝的防治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上有时会出现规则的纵向裂缝,并表露到路面面层上。这些裂缝的产生一般是施工的原因,但有时也会是设计上的原因。一旦出现了这种裂缝,我们就应认真分析,并及时给予有效的处 理,以免产生更大的质量事故。 纵向裂缝往往开始出现在靠近路面的边部不远处.沿纵向有可能很长,并且连通.裂缝处会出现错台。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路中可能会产生新的纵向裂缝(即形成了新的滑动面)。路基规则的纵向裂缝与龟裂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危害性往往更严重。导致纵向裂缝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设计边坡坡度过陡,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这时在路基上就会形成滑动面,出现裂缝,并会导致整个路基的破坏。路基边坡的稳定性与土质、土的状态(如密实度、湿度以及是否原状土等)及防护情况等因素有关,所以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有关因素,对于特殊的情况(如高路堤段),应按土质土力学理论重点验算 路基边坡的稳定性。 原地貌的横断面上有特殊的变化.如在坡度很陡的模断面上半填半挖,或者路基的半侧在沟塘中或者位于软土地基上等等,而又未进行认真的施工技术处理,从而导致半侧土基下滑或下沉.出现纵向裂缝。在坡度很陡的段面上半填半挖时.如果斜坡上不设反向台阶,填筑的半侧路基作为一个土锲.在斜坡上有一个自然的滑动面,必然会滑移,从而产生纵向裂缝,严重时会导致路基的毁坏。如果路基的半侧在沟塘中时,未进行彻底的清淤,则会造成半侧路基下沉,产生纵向裂缝;或者在清淤后回填时未进行认真的分层夯实,这部分土基会产生较大的压缩下沉.即路基不均匀下沉,从而产生纵向裂缝。如果路基的半侧直接位于软土地基上,而未清除软土层或未对软土底基进行加固处理,路基填筑后,软土地基在路基的压力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固结下沉,而非软土地基的半侧原地基下沉量很小,从而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并 反应到路基的顶部,出现纵向裂缝。 如果路基横向不同步填筑;在填筑后半侧路基时未对结合部(即前半侧路基的斜坡上)进行反向台阶的技术处理,后半侧路基很容易会沿着该结合部滑移,从而出现纵向裂缝。 路基边部未碾压的虚土有可能导致路基纵向裂缝的产生。现在对高等级公路都要求路基两侧加宽填筑(一般每边比设计宽度宽20~30cm),以保证路基的有效压实宽度(因为压路机不可能碾压到边)。如果加宽填筑的虚土不及时铲除,在雨水的作用下虚土会很快自然密实而下沉,虚土结合部位首先产生纵向裂缝。其下沉的方向是沿着虚实结合部的斜坡方向。由于土颗粒间有内摩阻力和粘结力的作用.虚土的下沉必然会在虚实结合部位的斜坡上对实土基产生较大的斜向力(向下)作用。这种较大的斜向向下的外力可能会使边部密实路基不稳定,即产生滑动土锲.从而在密实路基上产生新的裂缝。 路基纵向裂缝是一种质量事故,是不应该发生的。只要我们理解了产生纵向裂缝的种种原因,并在设计和施工中加强注意,纵向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下面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几个主要方面。 在设计中对于特殊的路基(如高填方路基或特殊的土质等)应注意加强路基边坡稳定性的验算,不能一味地套标准图(有时1:1.5的边坡不一定是稳定的边坡)。 施工中发现与设计不符的特殊地基地貌,应及时向监理和设计部门汇报.办理有关设计变更,在路基 填筑前拿出施工技术处理方案。 对于坡度很陡的横断面上(如山坡处)半填半挖的路基,在填筑前应清除表土,并设置反向台阶,以加强结合部处的整体性。如果斜坡为石方.则更要设此台阶,不能省事。 路基横向要求同步填筑。如遇特殊情况而必须采取不同步填筑时.则在填筑后半侧路基时应在前半侧的路基上设置反向台阶,分层压实至要求的密实度,以加强前后填筑部分结合的整体性,防止形成土锲。 |路基半侧位于沟塘中时,应将路基范围内的淤泥全部清除后分层填筑碾压至实,而不应采取直接推填挤淤的方法。设计上最好设置浸水挡墙,并有抗滑踵。 路基半侧位于软土地基上时.路基填筑应予以处理。如软土层不厚时,可以直接清除干净后回填。软土层较厚时.可以采取先填筑路基至定高度的办法进行预压.待观察沉降稳定后.在继续填筑或做路面。不过,这种预压所需的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至少需半年以上。当工期要求较紧时,可采取软土地基加固的办法(如采用塑料排水板固结法、砂桩、碎石桩或石灰桩挤密法等).使得加固后达到设计要求。

水闸闸墩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

水闸闸墩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 摘要:水闸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常见的水工建筑物,闸墩部位易出现裂缝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水利工程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闸墩裂缝的出现给水闸带来了多方面不同程度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本文针对水闸工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闸墩裂缝;裂缝原因;水闸;水利工程建设;防治abstract: locks is common i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hydraulic structures, the pier is part of the problem there is crack, for a long time with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have been unable to get very good solution. the pier i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crack brought various different degree of harm, also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the engineering.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locks of concrete crack appeared in the project a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asures. key words: the pier crack; crack causes; lock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闸挡墙及边墩均为典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但由于混凝土是一个复杂的非均质材料,抗拉强度较低,且又有自

路基缺陷引起路面纵向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路基缺陷引起路面纵向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公路通车运营后,路面不同程度出现纵向裂缝这一常见病害,既影响行车舒适性和路面美观,严重时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又容易使水渗入路面甚至到达基层顶面,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会产生冲刷作用和唧泥、唧浆现象使路面结构承载力下降,加速路面整体破坏,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文章分析了由路基缺陷使路面产生纵向裂缝的几种原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路基缺陷;路面纵向裂缝;压实不均匀 公路通车运营后,路面不同程度出现纵向裂缝这一常见病害,既影响行车舒适性和路面美观,严重时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又容易使水渗入路面甚至到达基层顶面,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会产生冲刷作用和唧泥、唧浆现象使路面结构承载力下降,加速路面整体破坏,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纵向裂缝有由路基缺陷引起的纵向裂缝,也有由路面缺陷引起的纵向裂缝。现就由路基缺陷使路面产生纵向裂缝的几种原因及预防措施剖析如下: 一、路基压实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路基整个横断面压实不均匀。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形成不均匀沉陷并进一步发展成纵向裂缝。这种纵向裂缝会逐步发展为块状裂缝或沉陷病害。路堤填土压实度不足,尤其是边坡压实度不足,其实际压实度于路堤中部的压实度有显著差异。边部密实度不均匀,雨季,雨水逐渐从土路肩和边坡坡面等处侵入路堤边部密实度较小的土体,使土体进一步松散,路堤边部产生沉降,导致边部路面产生纵向裂缝。为了预防这类裂缝产生,施工时要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加强路堤碾压。要加大压实度的检测频率,以试验数据指导生产,确保路堤的密实度尽可能均匀。 二、位于低洼地段的路堤 路线从局部洼地通过,洼地的土层上部往往是土质较细的沉积土。在旱季或干旱地区其承重能力较大,其上填筑路堤后,洼地上部土层的含水量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如雨季降雨量较大,地表水会向路堤两侧集中,如路堤两侧没有有效的排水设施,则路堤两侧将有积水。积水渗入土层并逐渐从路堤两侧坡脚下的土层向路堤中部下土层渗透。路堤下的地基就变成横向承载能力显著不均匀的地基,即两侧受水侵入,含水量较大,地基的承载力急剧下降;中部含水量变化较小,对地基承载能力影响较小。路堤产生不均匀沉降,使路堤两侧边部产生外倾式沉降,将路面和路基掰开,在路基及路面上产生宽度较大的纵向裂缝。其特点是上宽下窄。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裂缝往往以中线为中心两侧都有,而且基本上是对称的。路堤两侧的积水,水位较高时,除向地基渗透外,还可能渗入路堤下部边部的土层中,并通过毛细作用逐渐向上,使路堤上部边部的土层也变湿。由于路堤边部上层的压实度较中间部分差,一旦边部土层变成潮湿,边部土就会产生固结变形,并导致硬路肩产生纵向裂缝。为了预防这种类型的纵向裂缝,在路线不可避免穿过低洼地段的情况下,应该在路堤两侧设置畅通的排水设施截断

灌浆后的裂缝如何避免

灌浆料应用于电厂、造纸厂、设备底板基础的二次灌浆,重要的作用是防止钢筋锈蚀。在设备加固改造修补等施工中,可能会产生灌浆后产生裂缝的现象。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灌浆料造成裂缝的原因 1、灌浆料拌和物的温度高。灌浆料硬化前期,因为长期的裂日暴晒和干热风的危害,使做成灌浆料的原料温度上升(灌浆料拌和物入模温度时的温度过高),混凝土凝固发烫的速度更快,热管散热少,导致灌浆料內部温升降机值提高,因而,更非常容易因为温度差进而灌浆料产生温度裂缝。 2、原料不符合规定,或是混凝土的安全系数欠佳等,使灌浆料內部澎涨,造成裂开,造成氧化作用而导致裂缝。 3、温度高、干燥。夏天平均气温高,灌浆料硬底化前水分挥发迅速,非常容易早凝而丧失流通性,表面易干躁;另外,灌浆料身体一部分水分被干躁的基层所消化吸收,导致灌浆料造成初期干缩裂缝,即塑性变形收缩裂缝。 4、白天黑夜温度差的危害。大白天高溫自然环境下注浆的灌浆料,在晚上周边温度降

低,非常容易造成胀缩不匀称,因而造成的温度差更非常容易使灌浆料产生裂缝。 5、灌浆料泌水性大。以便填补快速蒸发的水分增加混凝土水灰比,导致了灌浆料的泌水性大。灌浆料因为泌水。体积相对降低,泌出的水分挥发后,将再次造成收拢,产生灌浆料在终凝之前造成沉降收拢裂缝。 防范措施 1、严苛检测石料品质,防止石料反应,提升混凝土产品质量检验,提升灌浆料的密实度性。 2、在灌浆料灌溉地区围湿草苫,不在危害路基工程抗压强度的状况下提早撒水潮湿基层,灌浆料注浆完毕后,将灌浆料表面遮盖,喷撒适当的水保养,人为因素造就适合的地区性微气候避免温度上升和干燥。 3、白天浇筑的灌浆料,待表面整修进行后,在其表面遮盖塑料膜。若因原材料等缘故不可以立即遮盖时,可依据状况洒小量的水,避免因阳光及风速造成干躁,减少温度差,而且留意在灌浆料表面硬底化前,不可因为实际操作而造成损害。 4、严格执行生产厂家规定的加水量加水,选用生产厂家规定的拌和器材与工程施工流程开展拌和。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发生纵向裂缝的分析

试析沪杭甬高速公路沽宁段 拓宽工程老沥青路面纵向裂缝的成因及对处治的建议 舟山市普陀区交通局林群 山东立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孙青松 山东立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张延丽 青岛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涂淑芳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沪杭甬高速公路沽宁段拓宽工程老沥青路面纵向裂缝的成因,提出了处治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沥青路面、纵向裂缝、成因、措施 一、沽宁段拓宽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概述 沪杭甬高速公路沽渚至宁波段拓宽工程,由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八车道,是在保持原四车道通车营运的情况下拓宽施工的。工程于2004年10月正式开工,首先进行软基处理。软基处理有塑料排水板、预应力砼管桩、贫砼桩和粉喷桩四种类型,施工于2005年6月30日全部结束。塑排板地段拓宽路基的填筑从2005年6月中旬陆续开始,当年10月31日全部结束,加载预压同时完成。其余地段的路基填筑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一季度陆续基本完成,部份有施工障碍的地段和少数余方于2006年二季度填筑基本完毕。 软基处理塑排板深度6~25m不等;预应力管桩深度一般在7~20m,少数地段有达到22~31m的;粉喷桩深度一般在8m以下;贫砼桩深度在7~11m。 拓宽路基填筑高度有四分之三地段在4m以下,四分之一地段超过4m,最高的填筑高度接近6m。 软基处理地段路基,按设计要求,以每周25cm一层的速率向上填筑,没有抢进度突击施工的现象。路基填料基本上为宕碴,仅少数地段或部份层次的填料

为砂性土。 二、老路裂缝的发现及发展 第二驻地办监理的路段起自K81+100,止于K110+200,全长29.1Km。拓宽施工期间的老沥青路面裂缝首次发现于2005年1月11日,是在雨夹雪的不良天气之后发现的,裂缝位于K87+217通道桥左侧往杭州方向,纵向连续长约40m,缝宽0.5cm~1.5cm,裂缝在主车道内。当时该段左侧正在进行管桩处理施工,预应力管桩长20m,已接近完成。打插顺序是从新老路基搭接处向拓宽外侧,自甬往杭向进行。紧靠拓宽范围外有一水塘。 第二次发现老沥青路面裂缝是2005年3月16日,也是在小雨之后发现的。裂缝纵向连续长约20m,缝宽0.5~2cm左右。裂缝位于K87+217通道桥右侧往杭州方向,与第一次发现裂缝地段大致左右对称,裂缝在主车道内。当时正在进行管桩打插,管桩长20m。该段拓宽范围内外地下水丰富。 这二次裂缝在软基处理结束后,未填筑路基前,就逐渐趋于稳定。缝宽虽有发展,但最终宽度都在3cm左右,极少超过5cm。 其它地段在各类型软基处理期间,没有发现过路面开裂现象。但拓宽路基填筑之后,软基处理地段从2005年8月末开始,陆续发生多处路面开裂现象。 路基填筑后最早发现裂缝是2005年8月28日,位置在K105+690~780右侧。该处裂缝发展迅速,在50余天内裂缝最宽处达16cm。在主车道有多道裂缝,裂缝分布区内,路面明显凹陷。

主体工程质量案例分析——楼板裂缝

案例二 主体工程质量案例分析——楼板裂缝 一、事故简述 某工程地下室顶板设计为18厘米厚C30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覆盖熟料薄膜和毛毡。项目部春节放假,放假期间安排了值班人员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人员责任心较强,每天都对混凝土进行浇水。春节过后复工检查时发现,地下室顶板出现大量不规则裂缝,裂缝间距小,长度短,且有不少贯穿裂缝,后经检测混凝土强度合格,对裂缝进行了灌浆封堵处理,处理费用30余万元。 二、原因分析 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冬期施工混凝土养护知识掌握不全面,未明确混凝土冬期养护的具体措施及方法,存在交底不清的问题。 养护人员每天浇水,打湿了起保温作用的稻草上,使保温作用失效,同时,浇水直接接触到混凝土,水化升温过程中的混凝土急剧降温,导致结构板开裂。

三、预防措施 1.冬期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混凝土冬期施工的配合比、养护措施等内容。 2.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掌握混凝土水化凝结的相关过程原理,确保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并进行详细交底。 四、处理原则和方法 1.发现混凝土裂缝应向公司技术部门报告,配合公司做好事故原因调查,一般有材料和施工两方面原因。 2.对于不影响结构承载力的裂缝,采用灌浆料进行封堵即可。 五、导致楼板裂缝的其他原因 1.楼板过早受荷:处于工期方面的考虑,不少项目在混凝土初凝后便施加施工荷载,此时,混凝土还未达到终凝即被拉裂,在开间较大的板面上此现象尤为明显。 2.使用已经初凝的混凝土浇筑梁板: 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堵管现象,待泵管疏通后将泵中已初凝的混凝土加水拌和后,送入布料机。 2)商混站提供至现场的混凝土坍落度太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退回后,加水搅拌再送进施工现场。 3.支撑体系立杆下沉、刚度不足也是楼板开裂的一个主要原因。

水泥砼路面纵向裂缝成因及处治方法

水泥砼路面纵向裂缝成因及处治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传荷顺序为面层、基层、垫层、路基。尽管面板传到路基顶面的荷载应力值小,往往不会超过0.05Mpa,但路基作为支承层却很重要。由于路基填料土质不均匀,湿度不均、膨胀性土,冻土,碾压不密实等原因,导致路基支承不均匀,在混凝土浇筑前,基底弹性模量在不符合规范要求情况下而盲目施工,在路基稍有沉陷时,在板块自重和行车压力作用下而产生纵向断裂。在拓宽路基时,由于路基处理不当,新路基出现沉降,混凝土板下沿纵向出现脱空,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使混凝土板发生纵向断裂。 一、裂缝的形成原因 1、地基承载力不足。一般地方公路在修建时习惯沿线取土,从而在路基外侧形成带状沟塘,地基长期受水侵泡导致承载力下降。新路加宽部分路基填筑时如清淤工作不到位,会造成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过大。 2、新老路基的变形差异。运营已久的老路路基变形基本完成,或者可以视为弹性变形,而新建路基的塑性累计变形不可避免。这是加宽部路面纵向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 3、基层施工接缝。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接缝的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接头处集料松散,基层局部强度不足,从而导致路面出现反射裂缝。 4、超载现象。这在我国是一普遍现象,往往一条路路面的损坏和超载重车有直接的联系。特别在老路加宽段,新建路基固结沉降尚未完成,新老路基的强度具有一定差异,超载重车的反复碾压势必造成差异沉降。 二、预防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裂缝的预防必须从治本开始。前边已经对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那么预防裂缝的发生就必须针对其采取有效措施。总的说来如下: 1、对于填方路基,应分层填筑、碾压,保证均匀、密实。 2、对新旧路基界面处的施工应设置台阶或格栅处理,保证路基衔接部位的严格压实,防止相对滑移。 3、河浜地段,淤泥必须彻底清除;沟槽地段,应采取措施保证回填材料有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度,以减少沉降。 4、在上述地段应采用半刚性基层,并适当增加基层厚度;在拓宽路段应加强土基,使其具有略高于旧路的强度,并尽可能保证有一定厚度的基层能全幅铺筑;在容易发生沉陷地段,混凝土路面板应铺设钢筋网或改用沥青路面。 5、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与基层结构应按现行规范设计,以保证应有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基层必须稳定。宜优先采用水泥、石灰稳定类基层。 三、处理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裂缝的处理可采用局部处理和全部处理的办法。在处理之前,必须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再确定用什么方法处理。如属于土基沉陷等原因引起的,则宜先从稳定土基着手或者等待自然稳定后,再着手修复。在过渡期可采取一些临时措施,如封缝防水;严

二次灌浆表面裂纹事宜

1#锅炉基础二次灌浆局部出现表面裂纹的 原因分析、修补方案及其预防措施 一、施工过程概况 2011年6月8日(6月8日~6月13日,平均气温23°C,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17℃)我项目部接到安装单位递交的《安装交付土建中间交接验收表》之后,便立即组织进行1#锅炉基础的二次灌浆工作(灌浆料采用的是兰州福联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FGM-1普通型高强无收缩灌浆料,使用前我们进行了见证取样送检工作,该灌浆料复检合格)。灌浆前,于灌浆处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油污、浮锈等彻底清除冲洗干净)并排尽积水,以保证新浇灌浆料与原混凝土结合牢固。我们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在外圈安装好了外模板,同时,灌浆层的上表面略有坡度(坡度向外),以防油、水流入设备底座。并且,灌浆工作一直连续进行未中断过。灌浆料的拌合我们采用的是盘式混凝土砂浆搅拌机进行拌合,掺水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规范要求进行,具体掺水量是灌浆料重量的13%,机械搅拌2-3分钟后,未出现离析现象;具体浇筑过程是将搅拌均匀的灌浆料从一个方向灌入灌浆部位。并借助钢钎导流,且适当轻轻敲打模板使灌浆料流淌和密实。灌浆后,在灌浆层四周及其上表面覆盖保温棉布并洒水养护不少于一周。 二、现场实体实际情况(表面龟裂情况) 在1#锅炉基础二次灌浆工作的施工完成之后的第四天(2011年6月13日)上午,我单位质检人员偕同监理在检查灌浆层的质量情况时发现,表面积比较大的局部有少许横向裂纹(裂纹位置在其长度方向约三分之一处),其裂纹长度约100毫米、宽度约0.2毫米、深度约5毫米。 三、产生表面裂纹的原因分析 由于高强灌浆料的早期强度来得快,其强度增长过程中吸水量大,并且其灌浆厚度较厚(100mm厚),同时,陕北空气很干燥、风

沥青路面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出现原因及处置方式

沥青路面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出现原因及处置方式 摘要:裂缝是沥青路面最为常见的破坏型式,从延伸方向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从形成原因分为施工裂缝、反射裂缝、温度裂缝、疲劳裂缝。裂缝具有延伸性与贯通性,为水的进入提供通道,裂缝的出现与发展是路面大面积严重破损的前奏。 关键词:裂缝;类型;原因;处理方法 引言 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沥青路面因其行车舒适性好、行车时产生噪音小、便于养护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已有多年。在各条高速公路的使用过程中,沥青路面裂缝是较为普遍的路面病害,在路面研究和技术改进日益成熟的今天,仍然是较难解决的课题之一。 1 裂缝类型和表现形式 沥青路面的裂缝,尤其是横向裂缝,已经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沥青路面在竣工使用后,不论基层是柔性的、半刚性的,还是面层沥青是国产的或进口优质沥青,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横向裂缝,横向裂缝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缺陷之一。 1.1 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表现为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线宽不一,缝长有的贯穿整幅路面,有的路面部分开裂。横向裂缝主要右以下四种产生原因:沥青质量没有达到本地区施工气候要求或者没有达到相关技术标准,致使沥青混凝土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大于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施工缝处理不当,接缝不紧密,造成不同部位结合不良;半刚性基层由于水泥剂量、施工质量等综合因素产生的路面收缩裂缝;桥梁、涵洞等结构物回填部位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或处理不得当,从而产生不均匀沉降。 1.2 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的产生原因以下几种;路基填筑使用了不合格材料,吸水膨胀引起路面开裂;纵向加宽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或者碾压没有达到要求,从而造成加宽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或者碾压没有达到要求,从而造成加宽部位沉降;路基边坡坡度小于设计值,路基边坡压实度不足产生滑坡;边沟过深,使实际填土高度加大从而产生滑坡;面层前后摊铺相接处的冷接缝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结合不紧密二相互脱离。 1.3 网状裂缝 网状裂缝表现为裂缝纵横交错,缝宽在 1 毫米以上,缝间距离在 40 毫米以下,裂缝面积在 1 平米以上。网状裂缝产生原因;寒冷地区纵横裂缝继续扩展,冰冻水的侵入发展而成;沥青混合料质量差,拌合时间过长,拌合温度过高或者在储料仓中存储时间过长,沥青本身老化,导致混合料抗变形能力降低产生;沥青的性能差,尤其时低温抗变形能力过低;路面结构中含有软弱夹层,粒料层松动,水稳定性差;沥青层的厚度不足,水分侵入,导致层间结合较差,沥青总体强度不足,在损坏初期形成网裂,后裂缝逐步扩展,缝间距变小。 1.4 反射裂缝 反射裂缝基本表现为在产生裂缝后,通过温度和行车荷载的共同作用,裂缝逐渐反射到沥青混凝土面层,路面的裂缝形式与基层裂缝形式基本一致。其中半刚性基层以横向裂缝居多,柔性路面上加盖的沥青机构层,则裂缝形式不一,主要取决于下承层。反射裂缝产生原因;在已经开裂的旧沥青、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由于温度的变化(降低),老路面的裂缝继续拉开,从而使新铺层在旧裂缝处断开;半刚性基层温缩开裂;新铺半刚性基层随着混合料中水分的减少产生干缩和干缩应力。 2 处理方法 针对不同的裂缝,应该选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各种处理方法各有优劣,现在比较常见的处理办法有开槽灌缝、防渗膜贴缝、常温密封胶表面刷涂、高分子聚合物压浆、明胶沥青表面刷涂、硅酮玻璃胶抿缝以及其他处理方法。 2.1 开槽灌缝 开槽灌缝是一种针对于路面早期病害的预防性养护方式,主要用于处理道路初期通车后

浅谈节制闸闸墩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浅谈节制闸闸墩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摘要:江苏省地处平原,节制闸是比较重要的水工建筑物,起 到防洪、补水、泄洪等作用。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节制闸闸墩较易出现裂缝,这将对节制闸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目前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主要从产生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阐述,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节制闸闸墩;裂缝;混凝土;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jiangsu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plain, and the regulation gate is the more important hydraulic structure, have the water, flood control, flood and functions. bu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regulation gate the pier is easier to crack, it will bring to regulation gate project different degree of harm, ha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causes of this phenomenon is expounded, and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regulation gate the pier; crack; concret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现状 节制闸主要由底板和闸墩组成,闸墩底部受闸底板约束,上部可 以自由伸缩。目前,在已建和新建的众多水闸工程中,很多在闸墩

裂缝处理方案

新亚洲花园裂缝处理方案 一、成因概况: 工程裂缝是影响建筑工程使用极限状态的主要因素。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变形作用,如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等诸多因素,统称为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问题,此类裂缝几乎占全部裂缝的八成以上。变形裂缝涉及到结构设计、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材料质量及环境状态等诸多因素,特别是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发展,使得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技术难度大大增加,泵送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约为6×10-4~8×10-4,水化热也大幅度增高。在结构设计方面超静定框架和剪力墙新结构体系约束度显著增加,约束应力相应增加,对于承受很大温差和收缩作用的现浇楼板、大截面梁、剪力墙及长墙等约束度较高的结构,裂缝的概率依然很高。变形作用引起的开裂多发区经常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及地上一、二层强约束区以及项层温差及收缩激烈波动区。混凝土早期裂缝一般出现在一个月内,中期裂缝约在六个月内,其后一至二年或更长时间属于后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不可以避免的,其后一至二年或更长时间属于后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不可以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当结构所处的环境下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0.4mm;在湿气及土中为0.3mm;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0.15mm。 对于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距离五至十米时可看清的0.5mm至1.0 mm的裂缝是必须修补的,呈网状密

布的裂缝,因外观要求必须处理,对有渗水的任何宽度裂缝必须处理。上述裂缝经处理后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不应据此降低质量评定等级。 二、楼地面可见裂缝处理方案: 楼地面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强约束区的过大约束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能力而接裂。本工程开裂部位外面有悬跳板,板筋为双层配筋,底筋为分离式配筋,在转角处仅在上层有放射筋,对于边续式板不宜采用分离式配筋,应采用上下两层连续式配筋,对转角处的楼板宜配上下两层放射筋。 对于整栋楼的可见裂缝及局部网状裂缝化学灌浆处理,凿掉抹灰层,查找结构有无裂缝,对于结构裂缝用压力灌浆机将水溶性聚氨脂灌浆料以0.3Mpa的压力灌入,持压5分钟,到充实为止,清理后修补抹灰层,经处理后仍能满足设计的使用要求。 裂缝化学灌浆处理方法: (一)、材料规定: 1、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用的化学灌浆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浆液的黏度小,可灌性好。⑵、浆液固化后的收缩性小,抗渗性好。⑶、浆液固化后的抗拉,抗压强度高,有较高的黏结强度。 ⑷、浆液固化时间可以调节,灌浆工艺简便。⑸、浆液为无毒或低毒材料。 2、化学灌浆材料主要有甲基丙烯酸脂和环氧树脂类材料,在工程中应用时浆液应进行试配,其可灌性和固化时间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浆液配方可参照附表进行。有充分试验依据的性能可靠的其他配方也可采用。 环氧树脂浆液配方附表

路面纵向裂缝防治措施

路面纵向裂缝防治措施 浅述路面纵向裂缝的防治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既有道路逐渐不能满足交通要求,需要对旧路进行拓宽改造,扩大通行能力。旧路加宽改造后,由于新旧路基间存在着沉降和变形差异,可能造成路面结构层的层底脱空,从而使路面结构开裂。为改变路面结构的这种不利受力状态,施工阶段主要是采取可靠而有效的地基和路基处治措施,以减小新旧路基间的沉降和变形差异来防止路面纵向裂缝。 一、工程简介 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星星峡—吐鲁番段公路工程是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网横一的组成部分,是区内东西相连的干线公路,是“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地通往新疆最重要的公路、交通量最大的公路。目前星星峡至吐鲁番段一期工程连霍高速公路一幅已完工,现通车老路标准低,作为高速公路的一幅不能满足交通量快速增长的需求,有必要将老路按高速公路的标准改建,与目前实施的一期工程形成分向行驶的高速公路。 第三监理合同段起点桩号YK3615+381.50,终点桩号YK3697+412.329,线路全长82.03km(包括二堡收费站以及停车区和一期已建工程长度),本次施工路段全长65.09km,其中新建段长度为14.40km,改建段(即在老312国道一侧或两侧帮填拓宽)50.69km,改建段占施工路段总长度的77.88%。因此,路面纵向裂缝是我合同段质量通病防治的重点。 二、产生纵向裂缝的原因 导致旧路拓宽改建工程路面出现纵向开裂的原因很多,具体而言,产生纵向裂缝的可能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土基地质差,导致新老路基底部土基因荷载的增加发生沉降。但原路基下的地基因在改造时已基本固结沉降到位,并且所增加的荷载远小于新拓宽部分,其沉降量大大小于新拓宽部分地基。 2、新路基本身所用的填筑材料、压实度等设计施工中存在一定问题,造成新路堤本身出现沉降。 3、因施工工期短,土基及新路基的固结下沉未到位,工后沉降大。 4、施工后新老路基出现差异沉降,路基失去稳定,表现为路堤内的破裂面(顶部破裂面在老路范围内)外的土体下沉侧移,将路面拉裂造成纵向开裂。 5、新老路基结合部结合强度不足。 三、纵向裂缝的防治措施 纵向裂缝作为公路拓宽改造的质量通病,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及时处治”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提高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等方法进行有效预防,努力减少路基的差异沉降,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延缓裂缝产生的概率和程度,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一)路基施工监理控制措施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并承受由路面传递下来的各种荷载,因此,路基的坚实和稳定是保证路面强度与稳定性的重要条件之一。充分认识路基的重要作用,是公路建设的治本之道。旧路改建工程对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高,是因为旧路改建都必须进行加宽和加高及旧路原排水系统的处理。任何施工不当的措施和土方工程的弊病都难以在今后的养护中改正,因此在改建工程中,处理好旧排水沟和旧砌体、新老路路基结合部的界面的处理、路基加宽及加高是整个改建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 1、旧路排水沟和旧砌体的处理。

近海复杂环境因素对闸墩混凝土裂缝的影响

DOI:10.16198/https://www.doczj.com/doc/3e6069889.html,ki.1009-640X.2017.06.013王振振,张社荣.近海复杂环境因素对闸墩混凝土裂缝的影响[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7(6):92-97.(WANG Zhenzhen,ZHANG Sherong.Impacts of offshore complex environment factors on cracks in concrete piers[J].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7(6):92-97.(in Chinese)) 第6期2017年12月水利水运工程学报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o.6 Dec.2017 收稿日期:2016-11-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210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9141,51509182);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青年项目(15JCQNJC08000) 作者简介:王振振(1990 ),男,河南商丘人,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工结构二地下结构分析研究三E-mail:2194472008@https://www.doczj.com/doc/3e6069889.html, 近海复杂环境因素对闸墩混凝土裂缝的影响 王振振1,张社荣2 (1.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2.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摘要:近海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处的外界环境以及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对于带裂缝水闸结构来说,因所处的地 理位置二气候变化以及潮汐升降水位等因素的缘故,水闸闸墩裂缝处于张合状态,这降低了水闸结构的稳定性, 甚至会影响水闸结构的寿命三沿海环境温度变化对混凝土裂缝宽度变化的实际监测分析,对于混凝土结构安 全耐久性评价具有一定价值,依托典型软土地基永定新河防潮闸工程,利用测缝计对闸墩裂缝宽度变化进行健 康监测三主要研究运行期环境因素(以空气温度二水温以及潮汐水位为主)对闸墩裂缝的影响,采用健康安全监 测软件,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处理,得出环境温度和水位是影响闸墩水下裂缝宽度变化的敏感性因素的结论,为 以后水闸闸墩裂缝的安全维护和裂缝的预防提供思路三 关 键 词:临海复杂地质;大体积混凝土;环境因素;裂缝;健康监测 中图分类号:TU528.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40X (2017)06-0092-06 临海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处的外界环境以及地质条件相比来说较为复杂,带缝水闸运行在工程结构领域中是相当普遍的现象[1]三天津市永定新河防潮闸位于华北沉降带的东北部,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厚度大,上部地层以软土为主,横向变化大二工程地质性状差,同时位于滨海地区等位置的原因,混凝土结构长期处于对混凝土有弱腐蚀性的Cl - Ca 2+地下海水中,受到海水的冲刷与侵蚀,裂缝引起钢筋的锈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三新出现的裂缝易对结构造成不利影响,例如降低结构的稳定性二增强渗漏能力以及削弱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蚀能力等[2];并且在运行期,由于气温变化以及潮汐升降水位等因素的影响[3],使得裂缝为张开闭合状态,不利于对水闸的运行管理,甚至会影响结构的寿命;水闸开裂的原因很多,不仅与混凝土材料本身有关,也与外界环境有关[4],因此对水闸裂缝的安全监测分析十分必要,本文依托永定新河防潮闸工程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对闸墩裂缝进行监测分析,根据监测资料分析裂缝的稳定性并对水闸的安全运行状况进行评估,通过研究环境温度二水位对水闸裂缝缝宽的影响,为以后水闸闸墩裂缝的安全维护和裂缝的预防提供思路三1 工程概况 永定新河位于天津市区北侧,是天津市北部的防洪屏障,河道全长66km,流域面积8.3万km 2,永定新河防潮闸治理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闸室布置采用深浅孔20孔方案,每2孔一联(中间8孔为深孔)三闸址区濒临渤海,河道受潮汐水流控制,近岸地下水受潮水影响较大,地下水埋藏浅,地质环境复杂,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类型属于Cl -,K +,Na +型水,矿化度高三 永定新河防潮闸工程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区软土地基水闸,工程环境复杂,永定新河流域气温变幅大,处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